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汽车构造与原理

汽车构造与原理

时间:2023-05-30 10:1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汽车构造与原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汽车构造与原理

第1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技工学校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介绍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检查维修、装配调试及故障诊断方面的内容。在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做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工作对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人从事汽车构造教学十几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

一、“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 “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各知识点的特点,我们将“气环三隙检查”、“ 发动机油的更换”、“气门间隙的调整”、“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发动机水温过高”等相对独立的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实际的要求与规范来指导学生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进行分组,争取使每个学生都掌握相应的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五合一”的教学内容组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会,将后续的发动机修理运用课程中的发动机拆装、运用、调整中的部分内容也自然插入,花的时间不多,却起到很好的效果,使同学从结构、原理角度进一步理解汽车的正确使用(大部分的同学取得汽车驾驶证),同时也巩固和深化了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的学习。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堂气氛活跃、生动,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五、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及时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方法上将结构原理部分的内容重点讲解,结合实物现场分解,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实训,对故障分析等难点内容可让学生结合结构原理讨论,然后由老师引导总结分析,归纳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按照各机构系统分类、分项、分步的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技能的训练力度,加强技能的培训深度。严格按照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进行教学。专业课的教学应尽量进实验室,接近实物,课堂效果会更显著。将有关结构原理的内容重点讲解,先结合实物分步、分解讲述,结合实物让学生将原理吃透。对一些运动关联性较强的机构系统,如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等尽量安排在实验室讲解,在老师讲完原理之后,针对实物分解,并演示其传动关系,然后将学生分组,由学生自己观察实物和传动关系理解原理,再从每一小组中抽一两位同学讲述,最后老师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使对结构原理看的比较清楚,容易理解其原理;另一方面构件的传动关系可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对结构原理的掌握比较扎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故障分析,就显得比较容易了。

故障分析与排除部分,尽量按排在现场进行。有条件的情况下,预先设置故障,让学生自己针对故障现象,结合所学结构原理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再引导学生按照由外到内,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除故障。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避免了由老师在黑板上分析故障原因,讲述故障排除的方法的枯燥乏味,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了故障分析的方法。

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运用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

汽车驾驶与维修的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所以上课中,我们让学生尽量联系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机械、电子等知识,进行发动机结构原理的学习,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同学进行自学提高,有意识留下问题,促进同学进行独立思考。

为了培养同学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一开始就要求每个同学结合课程,进行一个小制作或小发明创作。有的同学进行教具解剖,将一些难以看到内部结构的发动机零部件(如液压挺杆)进行解剖,促进了同学自学及动手能力,也方便了其他同学观察学习;有的同学根据拆装过程中专用工具缺少的问题,设计出发动机气门拆装工具和活塞环安装工具,既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又应用了学过的知识,发现了不足,得到老师的指导,还为解决实验室工具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汽车构造;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反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32-02

《汽车构造》课程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是本专业学生认识汽车、了解汽车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在整个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汽车构造》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容多、学时少,新结构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跟进汽车新技术发展,并能融会贯通,这是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传统的课堂讲授与实验拆装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而且由于现代新型汽车结构的日趋复杂,工作原理更加难于理解。“灌输式”的讲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不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课时不能增加的条件下,需要更好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取更多的直观认知和理解,并能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升华和扩展。本教学团队在多年“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不断实践摸索,总结出多教学模式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模式、实物讲解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和反转教学相结合模式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检验,多教学模式综合应用,较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模式

1.多媒体教学,在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节约课时、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多媒体课件教学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学生听课状态比较被动,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难以避免大信息量的“满堂灌”。面对丰富的画面、活跃的视频动画,学生好似都听懂了,但课后大部分内容都忘了,重点、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都有一种超负荷信息传递的感觉。

2.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且容易把握课程节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把握进度。比如在讲拉式和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时,教师在黑板上同时画出两种结构示意简图,在画简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力学方面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比较,再配合上教师生动诙谐的语言表达、突发的灵感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两种结构的异同点,而且不容易忘记。

3.课堂中注意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设计,制定各个章节中需要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传统教学方法的内容,简单易懂部分主要依靠多媒体课件,重点、难点结合传统板书教学,使课堂教学起伏有致、有张有弛。

二、实物讲解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模式

1.汽车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些零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复杂,如同步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果仅仅依靠课堂讲解,虽然能辅以动画视频,但学生仍然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从以往的学生考试过程中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复杂结构的掌握不是很好,尤其是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同学。

2.针对结构和工作原理复杂的零件,进行实物面前现场教学。对于小型零件,如同步器、变矩器等可以把零件带到课堂上;对于大型零件,如自动变速器等,把课堂搬到实验室,面对具体的汽车零部件给学生讲课,使学生感性认识具体化。学生看到真实的汽车零部件,教师手拿实物进行讲解的初期学生容易理解,对其看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低,但是这种现场教学法理性认识容易片面化,很难使学生对汽车结构达到应有的理性认识的程度,尤其对那些需要进行运动学或动力学等较强理论性分析的部件和系统,如变速器中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变矩器的工作原理等,不进行理论分析,教师不可能单纯依靠实物把它们讲清楚;而且许多零部件内部的结构、油孔、气孔及其走向在实物上根本无法看清,需要绘图说明其位置、作用和工作原理,这实际上就是对课堂教学的依赖。

3.在实物面前教学过程中,辅以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效果,可选用工程图、结构简图、彩图、三维图、视频和动画等。平面动画、三维动画反映汽车各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动画演示反映系统内部的工作情况更优于实物,如万向节工作原理、变矩器工作原理等。这种实物面前辅以多媒体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三、启发式教学模式

1.启发式教学看起来比较容易推行,但真正做到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并非易事。启发式教学需要有适当的情境,这个情境可以引起学生深度思考并产生困惑进而需要教师去启发。

2.启发式教学始于问题,启发式教学是已知的教师帮助未知的学生说出已有的正确答案的过程。启发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教师的启发起着提示思路和“搭桥”的作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理解掌握新知识。比如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师设计的启发式问题是:“离合器的功能之一是要能根据需要进行动力的传递或者中断动力的传递,同学们想想大家学过的力学知识中什么力可以达到这个功能要求?如何设计零部件来实现这个功能?”

3.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思考,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网络教学和反转教学相结合模式

1.汽车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涌现,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节奏。现在各学校教学计划调整都是在压缩学时,有限的学时只能够用来讲清楚基础知识内容,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学生之间理解能力的差异,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课堂学习能掌握的内容较少。

2.校园网逐渐发展成为有效的教育载体,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资源,为网络教学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教学团队基于北航校园网设计开发了《汽车构造》网络教学平台,为汽车构造课程服务。学生可以在非课堂时间利用网络资源预习、复习、整理学习内容,网络教学还提供有自测题,自测题由教师精心编制,主要来源是每讲的重点内容,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作业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上传和下达,同时网络教学还提供了答疑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答疑网页与教师实时沟通,还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教师交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吃力和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都可以灵活地把握自己投入学习的时间,跟上教学进度。

3.对于新技术的了解,不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必要内容,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反转教学模式,将这部分知识放在网络平台中,教师由课堂中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与指导者,教师在网络上提供新技术讲解内容,布置一些讨论题和思考题,如方程式赛车结构设计、新能源技术等,让学生分组去讨论、搜索文献,并撰写分析报告。甚至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搜索汽车上的新技术和新结构,拿来与教师一起讨论,学生写的好的分析报告可以放在网站上供其他学生学习。学生不再是坐着被动地听课,而是利用网络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五、结论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构造知识,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我们综合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模式、实物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和反转教学相结合模式等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地应用到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实物教学的直观性强、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丰富、形象思维强、传统教学的节奏性强、启发式教学的引导性强、网络教学的时间弹性强、反转教学的自主学习性好等优点。各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考虑学生的差异化,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温恒福.启发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辨析[J].教育探索,2011,(2):51-53.

[2]张树培,张玮,Flipped Classroom.模式在汽车构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21-22.

[3]郭荣春,吴娜,王传胜.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信息技术,2011,(10):531-532.

[4]张培培,彭樟林,赵相君.《汽车构造》课程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术论坛,科技资讯,2010,(1):239-240.

[5]姬芬竹,高峰,徐国艳.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9):66-69.

[6]伏军,汤远,贺婧雯,等.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究――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4):77-81.

第3篇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改革实践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73

0 引言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汽车发动机构造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与发动机构造、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维修专业知识、发动机拆装、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等一些基础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毕业之后,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的岗位需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特点分析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课程,通过开展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基本工作原理、柴油机与汽油机构造原理差别等相关的内容。总的来说,由于汽车发动机本身具有类型多、构造复杂等特点,使得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任务重、学习内容多等特点,这使得实践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还存在较多的弊端,这就需要能够结合实际的课程教学特点,积极开展课程改革[1]。

2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强化课程设置改革

汽车维修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出能够在工作在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那么在实际的开展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其具体的工作岗位任务及整个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而保证其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当前,汽车维修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比较高,既要求具备完善的机械知识,又要具备现代化的汽车保养技能、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能,这就要求在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对整个汽修专业的课程内容实施全面的整合,构建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对原有的汽车发动机结构、发动机使用、发动机维修等课程相互独立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起新型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以便于所培养出的汽修专业人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汽修服务需求,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对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岗位技能的有效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强化课程内容改革

在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等理论教学内容所占比例比较大,在开展课程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汽修行业及汽修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予以综合的考虑,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操作技术水平的培养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实践性教学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过程中,应坚持实用性、专业性、应用性的基本原则,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并要注意各项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态势的动态更新[2]。

例如:在实际的开展教学的 过程中,可以针对其教W内容的难易程度、主要用途等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认知、核心、技能三大模块,其中认知部分主要介绍的是与发动机结构有关的基础知识,核心部分则是针对发动机结构的具体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措施;技能部分则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动手能力训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完与发动结构有关的基础知识及概念之后,就要开展核心模块的学习,在该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故障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故障分析与排查,比较常见的有:怠速发抖现象、启动困难、开锅现象、机油报警灯闪烁、节气门回火故障、排气管冒蓝烟故障等一些典型发动机故障问题,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并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原理之后,组织学生亲自上手操作,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强化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汽车发动机结构课程教学特点,以及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小班化的课程教学方法,不管是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善于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网络课程教学、实验台架、仿真模拟教学软件等,通过合理课程设计,将汽车发动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故障予以直观的展示,并要借助于各类实验台架、模拟教学软件等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操作,这对于整体学习成果及教学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开展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操作方法予以严格要求,以便于其能够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予以熟练的掌握。

2.4 强化教学评价机制改革

评价与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基础的方法,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中,在开展学习成果考核时,也将考核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考核上,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准确、全面的考核,积极开展评价机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依据其课程实际特点,建立起理论知识考评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其中理论知识考核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日常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实训报告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实践技能考核的主要内容则是实训项目等考核,不管是开展哪一方面的考核,在实际的开展考核工作的过程中,都要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中与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以便于该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步入到社会,进入到工作岗位当中之后,能够很好的与实际的岗位需求接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岗位符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这有利于为学生后续与汽车维修有关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为了保证其教学成果与教学效率,在实际的开展教学过程中,针对实际的人才需求,做好其课程改革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了简单分析,对于实际的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第4篇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courses offered by automobil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ppliances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The curriculum requires relatively high practic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Students generally reflect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But in the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electrical appliances, because the school teaching condition and per capita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re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is relatively lacking.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t should strengthen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principles and structures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ppliances, so as to avoid the usu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that is, confirmato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改革;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

Key words: laboratory opening;reform;automot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253-02

0 引言

高等业院校制造大类汽车专业的开设的课程非常多,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是其中核心课程之一。课程要求比较高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学生普遍反映出学习难道较大。课程标准要达到了解基本汽车电器、培养汽车电器检修能力,提高学生汽车电器维修技能等。但对于传统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与人均实验设施相对不足,造成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形成相对缺乏,对学生培养提升具有较大的局限和制约影响。所以,在学院倡导下,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总结,基于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非常有利于教学。其核心是以电器实验室为教学基地,通过设置实验项目,学习在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开展,汽车检修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别是其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相结合。充分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不至于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堂时间内学习消化不了的内容,可以延伸到课后。课程效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汽车电器拆装操作与实验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的知识技能,而且在培养学生解决电器故障的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

1 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体系与教学分析

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这门课程开设于大学二年级,课程开设对于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能力课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车辆使用的蓄电池p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灯与显示装置、汽车辅助电器等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整车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而设置的,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结构原理,具备现代汽车电器拆装、调整、性能检测、维护和保养能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知识,是培养“汽车医生”的重要一环。

在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整个课程的教学中,汽车电器构造是课程教学的基础部分,汽车电器检修是课程教学的目的。通过汽车电器课程教学的实施,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达到以下能力:

①能识别汽车电器设备零部件;

②会描述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③能根据维修手册技术要求拆装电器设备;

④能检查调试电器设备。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诊断系统对汽车技术状态与故障进行识别、判断或预测,进而满足职业岗位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加强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锻炼,避免传统教学中惯用的汽车电器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安排,积极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寻求创设教育情境,利用目前时新的微课教育,安排课前教育,而课堂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汽车电器故障实践项目时,减少验证性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思维与主动性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际操作时间和练习。

结合上述汽车电器课程体系及其教学目标,笔者发现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开展和学生动手时间的把控非常重要。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将是我们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

2 基于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开展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开展问题,解决方法在进行汽车电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结合现代汽车电器发展,充分发掘学生探究知识能力,让学生从汽车电器结构中了解电器变化的实际情况,学生进行汽车电器基本原理和构造的认识,而这些环节归结都需要在实验室开放的大环境中实现。利用实验室开放的大环境,教师加强引导学生就汽车电器原理和结构展开讨论,减少惯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即验证性实验教学。教师有充分的实训教学时间,就可以开展当前流行的以教师示范、学生验证为主教学模式。即教师结合教学计划进行操作示范,并有针对性对实操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后,学生就可以按照教师的示教和结合自身情况开展操作实验,学生有了自主的意识。反观单纯的的验证性试验会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例如:学生对汽车蓄电池的构造了解过程中,知道了解到汽车蓄电池的产生电的原因和当前市场流通汽车蓄电池种类,引导学生知道蓄电池的检测方法是测量电解液密度,但是目前的汽车蓄电池都已经是免维护的,密度量使用密度检测仪有点不贴合实际,最后在学生的探索中得出目前流行使用汽车蓄电池电子检测仪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这些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的探讨,可以加深学生对汽车电器部件结构和测量仪器参考数值的印象,对汽车电器合理维修检测进行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等,对于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也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在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电器设备的检测设备的选择应用,使学生选择合理合规的检测设备,能够进一步增强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通常情况下,汽车电器需要使用设备不仅包括传统的y量仪表、仪器等,还包括一些先进的测试设备,例如博世的FSA740。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为汽车电器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时间的要求是很高的。怎么能够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堂教学中,既要灌输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对于课程的安排是非常难的。想要实现好教学目标,就有必要开展课中与课后的相结合,将课程延伸到课后,给学生良好充足的实验过程和时间。就笔者学校而言,针对此问题就实行从课前延伸到课后开放实验堂,不但是课中开放,课前和课后都是开放,开展课前课后实训课堂的活动。每一天下午安排不同的老师在不同实验室内进行开放,参与的老师每个老师每星期轮流一次,针对各自老师的专长设计讲解一个项目,学生在实验室有不同的老师进行管理与指导。这样就实现教学充分挖掘课后课堂,充实了实训时间,学生真正获得可靠的实训实验保障。

3 结束语

总之,基于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打破汽车电器的传统验证性教学模式,提高汽车电器这门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改革有利于提升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值得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邓庆.《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技能考核方法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

[2]崔兴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李雪早.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浅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第5篇

【关键词】教学设备自制 校企合作 特色职教

我校汽修专业建设初期,确立了"学好一个专业,培养一种特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特色,按照"从做开始,先会后懂,重在于会,力求于精"的教学思想,突出"在岗位、在职业、在技能"的职教特点,推行以国家标准工种为项目的"项目教学法",尽量体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职业技能教育。依托本地有影响的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力资源等有利条件,组织汽修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校企合作,利用旧设备、旧汽车,进行教学设备研发自制,从而满足师生教学和实训需要,成功走出了一条教学设备自制,走特色办职教的道路。

1.教学设备自制整体提升师生综合能力

汽修专业初建阶段一般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设备设施严重不足,实训场地简陋,实训工位少,改行的专业教师对教学内容不熟悉,对汽修专业教学和实训经验不足,不能完成汽修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任务。加之教学过程中设备运行成本高,耗材多,学生实训设备损坏严重,而实训经费又缺乏保障机制,从而导致设备更新周期快,使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困扰专业发展因素,立足自身条件,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每年特批给专业二十辆旧车用于教学实训和教学设备自制),依托本地强大的汽车维修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轮流对专业教师岗位培训,企业与汽修专业成立教学设备自制研发组,专家委员会,为设备自制提供了科学理论与实践保障。

根据汽修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我们将教学设备自制同教学有机结合,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1 汽车整车构造及维护保养:利用特批的教学用车首先满足学生对汽车整车构造原理和汽车整车维护保养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对汽车的几大系统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完成汽车二级维护和保养作业,充分满足学生刚进校门对汽车原理构造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为下一步师生共同自制教学设备的动手热情。

1.2 汽车整体分解与组装:在完成对汽车构造及整车维护的基础上,在行业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按汽车构造的几大系统,分别对汽车发动机部分、汽车底盘部分、汽车电器部分、车身钣金构造部分、车身涂装部分进行拆卸、分解,然后再按系统进行组装。这个过程不但进一步满足了师生对汽车几大系统原理构造的感性认识,而且真正培养了师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师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1.3 汽车实训台教具自制:在对汽车几大系统拆卸、分解、组装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师生、企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各系统自制研发组,制定设备制作的各项参数指标,根据教学需要绘制适用的设计图纸。各研发组在专家指导下,师生共同动手,群策群力制作了汽车发动机原理构造实训台、汽车底盘构造原理实训台、汽车电器构造原理实训台、车身钣金构造操作台、车身涂装工艺流程剖面展示台等教具。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4 自制教具用于教学实训:自制教具通过行业专家委员会评估、验收后,教学中可满足学生对汽车构造及原理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将自制的教具和设备用于教学中学生基础测量、原理构造、拆卸组装、故障设置、考试考核、技能鉴定等实训项目,并且可反复使用。如果因为学生实训造成自制教具设备损坏,可及时组织师生维修、调试或部分再次自制,从而极大地节省了设备维修费用及耗材开支。

本届学生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已不能使用的自制设备或维修无价值的自制教具与金属回收公司调换,从而完成一台实训教学用车在专业的循环使用。

对汽修专业发展初期的这种操作模式,基本解决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部分问题,切实落实了学校提出的"从做开始,先会后懂,重在于会,力求于精"的教学思想,确保专业渐进式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种操作模式也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专业教师团队,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学生也在"真教、真学、培养真人"的校训理念中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成为深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有用之人。

2.教学设备自制全面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随着社会对汽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也通过前期的发展获得了政府、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将教师派到德国、新加坡进行培训,还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参加国家级、高校、省级、行业培训等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采购了现代化汽修专业教学实训设备,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和校企合作建成了多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完善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专业设备设施进入专业化配置,专业教学实训做到规范化运作,从而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专业内涵建设和改革不断深化。

在汽修专业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关键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削弱师生教学设备自制项目,而且在以前制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和完善教学设备自制,改革和创新教学设备自制工艺,从而辐射并带动区域五所职业学校的同步发展,学校也成为名符其实的职业教育标杆及领头羊。

2.1 确立教学设备自制的新目标:配合国家示范校汽修专业建设,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在专业发展规范化基础上,教学设备自制则是专业发展必要的完善和补充,有效解决专业发展中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与实训操作工位不足的矛盾,提升师生的专业成就感和自信心,满足学生强烈的动手实训操作愿望和正常的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从而降低教学成本。

2.2 确定教改课程设置与教学设备自制的方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和企业需求调整是长期的、常态的,而专业方向的拓展,教学内容的调整,服务对象的变化等等也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设备设施、实训操作都要随之而改变。只靠单一采购专业设备是不能满足教改教学需要的,教学设备自制自然是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常态工作,学校每年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人才培养的不同标准,组织师生制作相应的教学设备。

汽修专业部、教研组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织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才一同会诊社会对汽修人才的具体需求、规格要求等进行研讨,制定出教改方案,学校同意后由汽修专业部组织专门人员根据教学实训要求,制定设备制作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

2.3 确保教学设备自制有效实施:专业教研组根据课程开设需要,结合校企合作专家组的教改方案,由专业课老师带领学生制定详细的制作方案,在完善过去汽车整车构造维护、分解组装、实训台教具自制及教学实训的四个阶段基础上,增加了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具自制子项目的设计,增加了教具中故障设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以项目为自制小组,由专业课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制作,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和成本内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设备自制任务,最后由学校教务处和设备处组织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从自制教具设备的实用性、设计的合理性、使用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验收,对相应的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确保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进行。

3.教学设备自制成果成效、辐射引领

近年来汽修专业师生教学设备自制硕果累累,成效显著。自制汽车发动机综合实训台12台、汽车电器综合实训台12台、汽车底盘综合实训台12台、汽车模拟驾驶实训台30台、汽车空调原理实训台2台、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实训台2台、车身修复实训台15台、车身涂装实训台15台、模拟电动车2辆、汽车板件结构实训车1辆,各类实训实作小设备若干。这些教学设备自制降低了教学成本,适应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初级要求,提升了师生的成就感,从而彰显了学校办学的实力,在一定区域内起到了宣传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每年接待全国各地职业院校五十多个参观学习团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

4.教学设备自制的体会和思考

4.1 教学设备自制简单易行,节约成本,对专业的初创建设有立竿见影的作用,确保了专业建设健康发展。

4.2 教学设备自制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积极性,调动了教师钻理论、学技术,学生爱学习,练技术的热情。

4.3 教学设备自制提供了有效的实训岗位,操作工位,满足师生教学实训、试验探索的愿望。

4.4 教学设备自制不但锻炼了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而且满足了教师对教学设备原理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4.5 教学设备自制降低了教学实训成本,不但满足了学生对汽车各系统的好奇,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在自制中破坏性试验操作,有效引入了失败教育和成功教育。

4.6 虽然在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改革发展提升时期,应走专业化和规范化道路,但教学设备自制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补充,对教学和实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汽车构造;课堂有效性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水平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培养。汽车专业教学中的《汽车构造》是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对加强学生的汽车故障检测、巩固学生对汽车工作原理的掌握都有着重要作用。加强《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综合技术能力有着积极影响,本文将对如何实现该课程有效课堂设计展开详细论述,目的在于促进《汽车构造》课堂教学结构的完善,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为提升课堂整体有效性,完善课堂结构,首先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应该既包括对汽车基本结构以及原理的介绍,同时也包括新时期新技术的发展情况。仅仅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合理拓展,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在《汽车构造》课堂上,教师要把新的汽车生产类型,新的技术应用有效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以使课堂结构更加完善。由于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在保证依照教材内容主线进行系统讲授时,不断添加、补充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对于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性讲述[1]。例如,目前我国“汽车法规”已经对化油器汽车禁止生产,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对化油器进行过多赘述。现阶段汽车的燃油供给更多偏向于汽油车,因此要加大力度对此方面知识进行讲解,着重介绍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规律。选择科学合理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系统丰富,实现教学结构的完善。

2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为保证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以实现有效课堂设计。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好奇和兴趣的引导下,更加主动的进行汽车构造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联系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借助与新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 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和想象,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与实际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 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 在讲“汽车制动系”时, 借助自行车刹车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如何制动刹车。另外,可以结合实验室的现有设备, 让学生观察并接触教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解新课之前,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新知识, 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识非常重要。例如, 在引入讲解“汽油的物理特性”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路边加油站 93、97 号汽油的含义,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构造》课程包括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认知上存在一定难度。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实现教学目的。《汽车构造》中对现代汽车结构构造知识的教学中,抽象性较强,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传统方式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实现仿真教学,通过电子技术辅助,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以更形象直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轻松掌握其知识点[2]。例如,在学习“曲柄连杆机构”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软件模拟技术结合FLASH动画向学生进行动态展示,使学生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对知识点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既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对提升课堂有效习性有着重要影响。但由于现代辅助教学存在一定复杂性,教师要提前进行大量素材的搜集和整理,以保证课堂讲授过程顺利,得到预期教学效果。

4 完善实践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汽车构造》课程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也包括实践操作环节的练习。在该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中了解到,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师演示操作为主,使学生缺乏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①组织教师总结其教学经验,制定出《汽车制造》课程实践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有效参考[3];②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先在课堂上进行动态影像的展示,使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视频进行巩固,为实际操作打好基础;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引导功能,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高职《汽车构造》课程有效课堂设计,要从多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完善,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提高《汽车构造》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结构更加完善,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类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活跃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结合多媒体手段实现教学现代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更多汽车构造知识的掌握。最后高职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不断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实现知识学习的目的,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价值,成为优秀的汽车方面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浩存,梁继辉,土靖岳,戴超.浅谈《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120-123.

[2]刘娟意,李莉莉,陶丽芳.高职电工电子学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教育,2011(32):191.

[3]胡群.“汽车构造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03):33-35.

第7篇

关键词:教学大纲;行动领域;学习领域

汽车行业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但目前汽车维修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能适应企业越来越复杂的工作任务,特别是经过系统化学习的比例很低,突出矛盾是人员业务能力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纳入2003年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程中,同时派出大量的一线教师向德国学习双元制职教体系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准。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其中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最后通过考核获得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汽车中级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汽车维修专业的师资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条件为依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掌握一定的汽车维修本领,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钣金整修、汽车涂装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评估、汽车保险、汽车信贷等商务工作。

二、获取企业资格需求

为了向企业获取汽修专业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汽车修理工所具备的资格需求,我们制作了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表和典型工作任务简述表,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表主要以汽车企业在职员工为调查对象,对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结构进行了解,同时调查工作活动,对工作活动进行分析获得典型的工作任务,如汽车轮胎平衡检查、汽车机油更换等具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设备,能够对工作进行技术要求都为典型工作任务。这种典型工作任务用来推导企业的行动领域。用行动领域来确定企业的专业需求方向、员工具备的基本技能,并且根据企业的工作任务情况分析某个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最新的资格需求。

三、获取汽修行业的最新资格需求

根据向企业调查和任务分析,我们通过工作活动的调查,获得了最新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资格需求,根据企业的工作情况,我们分析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具有完整的业务流程,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我们归类总结出行动领域,通过观察企业的行动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国内对汽车修理工要求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得出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较多较为复杂,要求修理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修理工不仅能够看懂机械和电路图纸,同时要求其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加工和熟练汽车零配件维修和调整能力,也能够对汽车维修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

资格需求:能看懂机械图纸

典型工作任务:机械识图

行动领域:识读与绘制机械图

四、行动领域与专业行动能力

我们得到了行动领域,需要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做到全方面分析。例如,汽车电气设备维护行动领域主要了解汽车电源使用与维护,发电机构造与工作原理、充电原理,起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与报警灯信号系统,辅助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对各电气系统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行动领域:汽车电气设备维护

专业能力: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常用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

方法能力:应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和数学知识的能力。

社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用询问和主动倾听的技巧,与顾客和同事交流,获取电路图、电子元件、维护和更换的步骤,确认维修技术标准,汇报工作中的成果和问题。

个人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善于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方法正确,理解和应用电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调整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教学大纲

通过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本着将德国经验移植并应用到中国职业教育中的目标,将中国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大纲做了如下的调整:

1.在保持中职教育学制3年(2+1)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以学科为主的教育现状。大量删减了庞大、繁杂、重复课程设置体系。

2.引进了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行为导向学习领域,并将中职汽修专业划分为机械制图、汽车电路识图、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维修设备操作与维护10个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识读与绘制机械图、阅读维修资料、制作汽车零部件、汽车发动机维护、汽车底盘维护、汽车电器系统维护、维修基本技能、汽车一二级维护、汽车诊断与维修、设备安全操作10个行动领域,且10个领域之间互不重复。

3.将10个行动领域按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分4学期完成,共计888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就像一个“火车站”,我们可以没有先进的子弹头列车,但我们有细微的列车时刻表。中职学校是义务教育的延续,学生从这里走向社会,因此制定一套合适的教学大纲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根本,我们带着德国老师满满的期望,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尽一分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要:针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从构建新课程体系、考核形式、实验内容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DIO;汽车构造;教学模式;改革

一、引言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产业的进程不断推进,对从业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日益提高,需要更多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21世纪初,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近年来,CDIO工程教育模式已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本文秉承CDIO的教学理念,将实际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汽车构造》课程存在的问题

汽车构造是交通与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后续汽车设计、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电气等相关专业课的先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传动系、行驶系等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功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大多高校汽车构造课程中理论学时仍占大多数,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对汽车结构的认识大多来自书本以及课件上的图片和视频,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感知,学习兴趣缺失,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汽车构造教材内容陈旧,且内容与后续课程衔接性差。目前大多数教材内容陈旧,一些已淘汰的技术仍占较大篇幅,即使有些教材添加了如自动变速器、各类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也仅是将各种技术罗列,没有考虑与后续课程的衔接问题,甚至将多门课程内容形成“大杂烩”,造成学生学习时只记得一堆名词,却不知道各种零部件的结构和原理,在后续学习中也无法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2.现有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不匹配,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内讲解为主,然后再到实验室做简单拆装,实验内容主要是市场淘汰的陈旧零部件,而对现有普遍的或体现先进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学生却很少接触。这就造成学生对零部件内在没有完整清晰的认识,同时,陈旧的实验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且与其后续如汽车传感器、汽车控制技术等课程出现衔接断带。3.汽车构造课程考核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期末试卷的考核模式,仅靠一张试卷进行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够全面合理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脱离了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将实际的工程项目引入汽车构造的教学环节中,由以前的教师“主导认知”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导的“引导认知”模式转化。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汽车构造课程新的体系框架。构建“项目引导式”的新的课程体系框架,将汽车构造教学内容分为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身结构六个项目,针对每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提出实际问题引出知识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各组学生讨论的问题,最后,教师结合知识点,设置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将知识点与实际零部件相对应,并引导学生结合现行先进技术和研究热点进一步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本体系框架改变过去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养成学生求知、求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考核方式多样性。以往汽车构造课程考核多为单一试卷的理论考核模式,无法体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结合对学生应用工程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汽车构造课程考核体系。本考核体系依据教学过程中的六个项目,对学生从知识吸收—消化—再生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在知识吸收部分,通过试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理解情况;在知识吸收部分,通过实验操作过程问答,考查学生相应知识点与实际零部件的对接情况;在知识再生部分,教师结合研究课题和工程实践,通过命题的形式,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设计训练,如在动力系统部分,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发动机动力总成设计,即设计多缸体发动机布置方案,让学生提高绘图及读图能力,同时要求设计出加工零件图,对机械设计课程的认知与掌握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还可与相应的学科竞赛进行结合,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的教学课程进行结合。本考核体系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工程实践中“多思考、多实践、多需求”,掌握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创新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3.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课程改革。由于目前课程现状为理论教学教师与实验教学教师往往存在专业基础不同,教学方法不同,且教学能力不同,由此往往会出现教学改革内容与实验环节脱节,此处存在的偏差,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实施之后,进行实验环节的改革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选取,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加强实验内容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以减少学校和企业的环境差距。4.创建课程团队。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教师的工程素养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培养,使教师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及改革团队至关重要。目前,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较充分,但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由此导致汽车构造课程改革不能深入进行。因此,教师应多途径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快“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四、结论

《汽车构造》这门学科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汽车构造不仅是汽车工业单一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技术基础。在国民经济和制造业中日益显示其重要性,而且今后它必然是最有基础性研发的工具,因此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培养具有工程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

第9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汽车底盘;分析探讨

0 引言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仅依靠传统教学,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要进行实践教学,从而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针对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讲授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便会产生抽象枯燥的感觉,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在《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其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产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它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方法,见附表。

1 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起源于德国,它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占主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六步:

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评估阶段

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通过教师设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引导,使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从学生接受知识的整个过程来看,理论源于实践,首先是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理论还要返回到实践中去。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中的运用探索

《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是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后续《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课程学习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这门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非常适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想很好的应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引导为主,还要适时鼓励学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下笔者结合《底盘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总结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同实践环节脱节。它强调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交替进行,以教师为主导,集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激发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充分挖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手动变速器各档位动力传递路线分析教学时,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带到实训车间,每6人一台手动变速器。以卡片的形式给出该三轴式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照实物,指出各元件名称,重点分析各个档位的动力传递路线。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各小组认真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工作台上的实物,最终每组各指定一名同学结合实物说明其中一个档位的传递路线,同时演示档位传递过程,深刻理解了变速器的减速档、直接档、升速档和倒档的含义。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了三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并理解了其工作原理,由于教学中每个小组的变速器类型有所不同,最后让同学们相互交换工位,仔细对比面前的这几台变速器的区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学生在自由联想、讨论中,产生新观念、激发创新设想。例如,在进行离合器教学时,首先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是不是所有的车都必须装有摩擦式离合器?离合器是不是必须存在的?在装有手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如果没有离合器会出现什么情况?结合新手驾驶汽车的存在的问题,说明驾驶员应如何操纵离合器,从而使汽车平稳起步的。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学过驾驶或者正在进行驾驶培训学习的同学踊跃发言,讨论非常热烈,无限激发学生想象空间。最后由教师进行解说。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中应用的非常广。例如,在进行转向系统检修教学时,首先引入一个维修人员实际中遇到的维修案例:一辆奇瑞轿车行驶时,发动机前部突然发出吱吱刺耳的响声,伴随转向沉重,车辆无法再向前行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对此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故障排除方法,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排除实际故障的能力。

(4)模拟教学法

针对课堂教学枯燥、理实一体化部分项目对教师要求高、实训设备材料损耗大的缺点,在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教学中可引进模拟教学法,可在电脑上实现仿真,从而节约了资源。汽修仿真教学系统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而开发的转为修专业的仿真教学软件。在进行教学时,可先带学生到仿真机房,利用仿真软件,采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尽可能的模拟系统三维运动状态,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去理解各系统的工作原理。例如,在进行差速器讲解时,可让学生在仿真系统上对差速器进行拆装,同时模拟差速器工作时的动画,使学生充分理解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3 结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底盘构造与检修》这门课,对行为导向型教学法的一些理解。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了一个活跃、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而使教师更想去教,学生更愿意去学,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第10篇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或是初中缀学学生。在这个阶段,他们处于青春后期和青年期初期。在外形或外貌上,他们已与成年人无异,但是因其心理特点,他们仍有青春期的特点、人生观、世界观。既有青少年的幼稚,又有青年的思维能力,能够较深入观察、思考自己所处的世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经历一般为普通的学校教育,并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不优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获取能力、认知能力、知识建构能力均不强,因此更难更复杂的理论教学不适合他们,且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浓。“自我学习、自控能力或缺乏或较差”,建构知识的能力较弱,1998年以来,职业学校实行无淘汰招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集中到了职业学校。因此,职业学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发生率较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更有甚者出现诸多社会性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的智力和认知加工特点有:不善于积累知识;学习认知风格多为动觉型,因而大多数人动手操作任务完成较好;语言理解能力欠缺;学习动机问题严重,表现为厌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比较被动,认知能力欠缺,对自己学习的情况缺乏了解和自觉意识。因此,根据职校学生的智力、认知特点,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认知、建构、自主控制。

汽车维修专业是近十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如何在课堂上、学校内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演示法

由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可知,他们的认知、知识建构方法为动觉型,即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较差,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选择各种直观的教具、实物等把事物的形态、结构或变化过程内容展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

1.实物和模型演示法

《汽车构造》这门学科,结构复杂,如果只是通过老师的口述、描述无法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关零件形状,或在整部机器上说明构件、部件结构,学生无法透过其他干扰部件,直达所要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可选择本课时所要学习的内容、构件部件分解体或整体向学生展示其结构,使学生直观上了解该部件、构件外形。通过分解拆卸掌握其内部构造、零件的形状,教师通过一步步抽丝剥茧的方法,将构、部件的内部结构展示给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2.多媒体的演示

现代教育教学提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过程,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图像、文本于一体,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立体式教学环境。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所涵盖的内容集合了机械、电学、光学、计算机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维修专业所指向的目标来说,要求学生了解各零部件、总成的构造及基本原理,根据基本原理,拆卸、安装零部件、总成,达到相应技术规范,以此判断简单的故障,并顺利排除故障。基于以上目标,在教学教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达到目标,而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演示零部件、总成的构造,动画演示基本的工作原理,将在机器工作过程中无法观察的原理通过连续的一系列动作表现简单的工作原理,这样可以将不可外显、外化的瞬时变化过程,通过强化、着重描述的方法表达出来。汽车发动机学科中,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在高速运转的机器中只有几毫秒的时间,并且工作是发生在气缸内的,机器外无法观察,如果采用flas的形式,将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过程表现出来,学生通过生动的动画就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工作原理。无论所要讲授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构造如何复杂,所要达到最终目标是判断故障,排除故障,而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将所有的故障都搬到课堂上,就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将故障现象输入计算机,通过交互式的软件系统完成故障现象显现。学生通过人、机对话,逐一排除可能出现的部位,最终完成故障的排除。

3.实验的演示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边讲解边演示”,对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指在一种人为的仿真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由于职业学校缺乏实训设备、场地、资金、材料等各方面的因素,学生很难得到在真实工作岗位上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因而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此种方法运用以“假”代“真”,根据专业特色给学生创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境况下,按照工作程序和方法完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模拟”工作者的身份参与,以完成该项工作所运用的方法及相应程序过程,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强化,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目的。

模拟教学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此种方法对硬件有一定要求,模拟教学可分为模拟设备教学和模拟情况教学两大类。模拟设备教学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可采用模拟器代替真实的设备,学生在模拟器上按实际的过程、程序及方法完成操作,达到学生掌握该项技能的要求。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模拟职业活动中的场景,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完成职业角色的体验。

第11篇

作者:薛燕 单位:西安汽车科技学院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高职学校的教学方法要由培养目标的定向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来决定。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教学方法决定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的实现程度。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既要求教师善于“教”又要求学生会“学”,课堂教学又是一个特定的教学,它面对的是众多的、多层次的学生,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努力探索的永久性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除了要有一本好教材、学生努力配合等客观条件外,还要求教师会对所授课程的知识点分为若干个以利于学生掌握的课题组;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不断地改进或调整教学方法,以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旧的汽车专业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另一方面,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车型的不断涌现,毕业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成为用人单位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我们采用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教学的进程以学生为主,能够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应用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汽车电器教研组的若干成员不断的交流经验,总结方法,逐步摸索出一条比较适合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方法,那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这一方法也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新事物,首先会看到它的外在,然后由表及里,由外到内,逐层深入,最后深入了解并熟悉。《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培养学生具有对汽车电气系统及零部件的检测、维修、试验和故障诊断能力。3、培养学生读识汽车电器系统电路图的能力。

本着以上几点任务,在开展汽车电器设备教学活动中,按三步走的顺序循序渐进,逐层深入:1、了解结构———拆装实物;2、分析工作原理———观摩工作过程;3、学习故障、测试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检测。首先在理论课堂中让学生了解了每个汽车电器系统的结构组成部分,然后在实训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事物,熟悉其结构;接着在理论课堂中详细的给学生讲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在实训室通过汽车电器系统工作过程示教板演示其工作过程;在掌握了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学生分析该系统常见故障及检测方法,最后,让学生在实训室应用专门工具,自己动手操作,检测故障问题。通过以上三步走,使学生完成对每一个汽车电器系统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全面学习,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牢牢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每个部分。印象深刻,体系系统。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了由毛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该教材实用性强、贴近前沿,满足职业教育理论结合实践的特色。书内共将汽车电器设备系统的分为:汽车蓄电池、发电机、启动机、点火系、照明信号系、安全舒适系及汽车空调七个系统。现以其中点火系为例,分析其教学过程:首先使学生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1、点火线圈:将低压电变成高压电;2、分电器:将高压电分送至各缸火花塞;3、高压导线:传导高压电;4、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通过实物及教师的讲解逐个了解,认识其形态,并了解其作用。

其次学习其理论工作过程:1、初级电路导通,点火能量储存;2、初级电路截止,次级产生高压;3、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气。三个过程分布讲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应及接受程度。学习其理论学习过程后,在实训室自主连接实物图,连接电源,观摩起点火过程,分析其三个过程的变化。再次,掌握了点火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学生分析该系统常见故障及检测工具正时枪及万用表的检测方法。最后,让学生在实训室应用专门工具,自己动手操作,检测故障问题。

通过这套完整的学习方案,使得《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体系系统完善,条理清晰。使得学生在认识汽车电器设备并分析其故障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认知更加清晰。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巩固理论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在争取更多投入、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积极研究和探索,寻求合适的实验管理方式,优化实验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第12篇

(一)弊端之一:对汽车不陌生,并不等于对汽车的构造原理已经基本掌握。由于学生对此认识不足,初学时厌学,从而造成对《汽车构造》的内容掌握不牢,当学习后续课程用到构造内容时,已忘了大半,使后面的课程内容也无法学好。到专业课结束时,虽然对学习构造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为时已晚,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已从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证实了这些情况。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不一,程度参差不齐,“厌学”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原因之一还是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今天的汽车已不再是三十年前的汽车了,人们对汽车的了解也已不再是三十年前的那种认识程度了,如果还沿用三十年前的那种方式去传授技术知识,那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二)弊端之二:汽车的维修重点将是加强汽车的维护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以总成大修、汽车小修、快修为主,零件的修理以更换为主,所以传统的修理模式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汽车维修课的内容也已落后于现实。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不然教学内容和方法就会与生产实践相脱离,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

(三)弊端之三: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讲授,课后安排实习。如汽油泵,构造课完成之后安排构造实习,修理课完成之后安排修理实习,故障排除课完成之后安排故障排除实习。虽然实习次数不少,但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内容分的过细,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实际收效不大;而且易造成学习上的脱节,如能以某总成为单元,把构造、修理、故排等内容综合在一起,按一定的规律串起来讲,一块实习,讲练结合,将会使学习内容更紧凑,简单易学、直观、易操作,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改革的创新

针对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加以彻底解决,配合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和发展。

(一)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采用模块式教学法,如把汽车维修专业分为四大模块,即汽车车身维修、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每一个大模块又可分为若干小模块,如汽车底盘的维修,可分为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等的维修,再将每个系统做进一步的分解。无论怎样分在教学过程中都应遵循这样的原则,看外观应知总成名称和作用,解体应能掌握其组成、结构原理,常见损伤部位、产生原因和修理方法,装配中掌握调整方法和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最后还应掌握常见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和诊断排除方法。这样把构造、修理、故排等内容综合在一起讲,增强了学习的连惯性,让学生学完一个总成掌握一个总成,学完一个系统掌握一个系统。并且使学习内容更加紧凑,避免了学生记忆力差,综合运用能力差的弱点,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方法。由于四大模块间交叉内容少,且直观简单,因此不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而同时开设,就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二)改进教学方法,更新陈旧知识把课堂搬进实习室,老师变成了师父,学生变成了徒弟,课堂变成了车间,大部分课程都在实习室里上,由教师一人讲,改为讲练结合,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使学生直接接触了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机构的工作过程,零件的结构特点。既启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还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口干舌燥,学生在课后莫名其妙的现象。为适应当前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我们还改进了课本上过时的汽车修理内容,删除低效率、高成本的传统零件修理方法,增加汽车维护和检测技术知识,如电喷车电脑故障解码仪的使用,四轮定位仪的使用,发动机故障诊断仪、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等。在教学过程中以新型的典型汽车为例,不但让学生学会一种车型的修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以适应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将一辆复杂的汽车化分为若干个小总成,这样降低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使教学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学完一个总成掌握一个总成,学完一个系统掌握一个系统,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因用同一种方法去教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经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发挥和素质的提高。这样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做法很大程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像一辆汽车一样,操作越方便制造工艺越复杂,设计者付出的心血越多一样。新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对教师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应具有丰富的汽车维修方面的实践知识,还应具有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知识。有了状元老师才能有状元徒弟,改革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