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时间:2023-05-30 10:1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科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科学

第1篇

关键词 Raseh模型;潜在特质模型;客观测量

分类号 B841

Rasch模型(Rasch,1960)是由丹麦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eorg Rasch(1901~1980)提出的一个潜在特质模型。这一模型以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客观测量为标杆,为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测量建立起一套客观标准,以确保测量所提供的信息更为客观和可靠(Bond&Fox,2007)。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Rasch模型已在心理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Merrell&Tymms 2005;Mok,Cheong,Moore,&Kennedy,2006;Waugh,2002,2003;Weave,2005)。在国内,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Rasch模型的介绍和研究,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领域并未赢得学术界足够的重视。笔者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在“中国知网”(1915至2008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15至2009年)中以“Rasch”为主题进行搜索,总共只找到93篇非重复中文文献(搜索日期为2009年11月10日)。文献数量按年份分布如表1。

在2000年之后,尤其是最近5年,Rasch模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心理、教育、考试研究、统计、医学、康复等学科。但在已发表的文献中,系统性介绍Rasch模型特点以及其发展趋势的仍然很少。少数几篇综述文章多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初(例如,Keats,陈富国,1990;罗冠中,1992),并未反映出Rasch模型在近20年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基本理论、数学表述、以及主要特点几个方面对Raseh模型的进行了讨论,探讨其如何帮助心理科学研究者实现客观测量,并介绍其最新的发展趋势。

1 Rasch模型的基本理论

作为一种潜在特质模型,Raseh模型通过个体在题目上的表现(通常表示为原始分数)来测量不可直接观察的、潜在的变量。根据Rasch模型原理,特定的个体对特定的题目作出特定反应的概率可以用个体能力与该题目难度的一个简单函数来表示。个体回答某一题目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体能力和题目难度之间的比较。

IRT模型或其他统计方法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参数来以适应数据的特点,而Rasch模型则要求所收集的数据必须符合模型的先验要求(Andrich,2004)。这正是Rasch模型所强调的“客观测量”的一个关键点。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看一看用参数来适应数据这种方法的不足。有不少研究对体能测验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试图确定体能这一潜在变量的结构(例如,Fleishman,1964;Marsh,1993;Ponthieux&Barker,1963)。而无论是探索性因子分析,还是验证性因子分析,在试图建立客观测量时均有明显缺陷。Marsh(1993)指出,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研究人员无法控制最终所得出的因子结构。研究人员无法测试任何先验因子结构,数据所产生的结果便是最终结果。至于验性因子分析,尽管它可以让研究人员测试其先验因子结构,并提供指标来判断先验因子结构与实证因子结构之间匹配的程度,但也未能达到客观标准。因为数据作为一个“现实”,而因子模型只是用来“解释”这些数据。当模型无法正确地解释数据时,就必须对模型进行修改,对参数进行修订,直到修订后的模型和参数可以很好地解释数据。因此,在上述以数据为本的研究中,要想取得一个稳定的体能因子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各研究中体能测试的样本不同,所使用的体能指标也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建立起一个独立于数据的、客观的尺度,在不同情境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就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有鉴于此,Rasch模型设定了客观测量中数据必须满足的先验要求。如果数据不适合Rasch模型,首先应该做的是审视数据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改变模型自身参数设置来适应不同的(可能存在问题的)数据。在Rasch模型下,不同的研究结果(因子结构、测验量尺等等)可以适用到其他情境下,因此,在不同情境下进行的测量可以在一个稳定和一致的框架内进行解读和沟通。有研究者(Al-Owidha,2007)比较了Rasch模型和三参数IRT模型在同一套学业测验数据上的表现。结果发现,虽然三参数IRT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高于Rasch模型(这不难理解,因为三参数模型的方法是使用更多参数去使“模型适应数据”,而Rasch模型却要求“数据符合模型”),但Rasch模型却能提供更稳定、更精确的题目难度参数,以及更好的题目和测验信度。

4 Raseh模型的主要特点

4.1个体和题目共用同一把尺

Rasch模型通过对数转换,将个体和题目在同一单维度尺上进行标定(Wright&Masters.1982)。基于各自在此单维度连续体上的位置,个体与个体之间、题目与题目之间、个体与题目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直接比较。这是Rasch模型区别于传统测量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实际应用当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方面。例如:在传统测量方法下,如果A题目没有对某学生施测,那么即使该学生回答过类似的另一题目B,也很难预测其在A题目上的表现。然而,Rasch模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依据各自的能力或难度水平,个体和题目被标定在同一量尺的不同位置上。根据这种相对位置所提供的信息,即使没有真正施测,也可以预测学生在该题目上的表现。

4.2数据的线性特质

任何观测值都来源于原始数据,但原始数据所提供的却往往并非有效的“量度”,因为从原始数据人们很难作出有价值的推论(Wright,1997;Wright&Mok,2000)。Bond和Fox(2007)指出,原始数据很多时候表示的仅仅是个体或题目的次序,而并非是关于“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无法得知不同分数之间的距离,更无法提供分数在比例上的意义,而这恰恰是有效测量的关键所在。心理测验经常使用李科特量表(例如: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学生在此类量表上的原始分数看起来是等距的,但这并不意味

着原始分数所代表的心理特质水平也具有等距的意义。因为等距的量度意味着分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所代表的特质水平也相应地有一个同等大小的增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非常不同意”与“不同意”之间的距离,未必等于“不同意”与“同意”之间的距离。

数据的线性是任何统计方法――比如因子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Wright&Masters,1982)。然而,很多数据,就象学业考试的原始分数,实质上并不符合线性数据的要求。因此,严格来讲,大部分统计方法并不适用于这种非线性(或非等距)数据。只有将这种数据转换为线性的、等距的数据,才可应用统计方法(Wright,1997)。Rasch模型可以将非线性数据转换成为具有等距意义(对于所测量特质而言)的“logit scale”数据,从而使客观的测量成为可能(Linacre,2006)。有些学者(例如,Fischer,1995)甚至认为Rasch模型是唯一可行的将次序数据转换为线性数据的方法。

4.3参数分离

由于个体所得到的原始分数依赖于所施测的题目,而对分数的解读又依赖于特定施测样本,因此传统测量方法很难用来比较或预测个体在不同测验之间的表现。这是传统测量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假设有两份测量同一心理特质的心理测验问卷A和B,一名学生在A卷中得到80分,那么他在B卷中可以得到多少分?很难预测。即使是同一学生,题目测量的是同一特质,只要题目不同,分数也可能有不同。再举一例:学生甲在A卷中得到80分,学生乙在B卷中也得到80分。哪一位学生所对应的心理特质水平更高?很难直接作出判断,因为虽然他们分数相同,但却是在不同测验中得到的,其分数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为了避免直接对原始分数进行解读所造成的困难,有时会用标准化分数(如z分数和t分数)代替原始分数来比较在不同测试上的得分。然而,标准分数的计算依赖于所选取的样本。由于不同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偏差都不同,意味着基于标准分数的比较只适用于来自同一样本的个体。百分数也有类似的问题。相同的成绩,在不同的常模中所对应的百分数也会不同。

Wright和Stone(1979)指出了客观测量两个相辅相成的要求。一个是题目难度的标定必须独立于被试样本的分布,另一个要求是对个体能力的测量必须独立于题目的难度分布。此一特点称为“参数分离”或“参数恒定”(Embretson&Reise,2000;Wright&Masters,1982;Wright&Mok,2000)。在前文述及之方程(1)中,正确反应的概率只由个体的能力(θm)和题目的难度(δi)所决定。这意味着Rasch模型所提供的个体能力和题目难度参数,是完全独立样本分布或题目难度分布的。因此,Rasch模型符合客观测量对于参数分离的要求。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运用Rasch模型对个体能力和题目难度进行标定时,其数值往往会随着题目难度和个体能力的不同组合而改变。这岂不是和“参数分离”的要求不一致吗?其实不然,“参数分离”并非要求每次标定的绝对估值都一样,而是要求个体与题目之间的差异(在潜在特质量尺上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也就是保持一种相对的恒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Rasch测量提供的是关于个体能力和题目难度的等距分数,而不是等比分数。

5 Rasch模型拟合度

如前所述,Rasch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数学模型,在现实的测量中不大可能得到完美的实现。因为再简单的测试,都可能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例如数学考试,学生的表现除了受数学能力影响之外,还有可能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否读懂题目)的影响。心理测验的成绩主要由所测特质决定,但也可能受施测当时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意愿,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虽然测量的复杂性和不完善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测量工具开发者和使用者应该知道所收集的数据在何种程度符合测量模型要求。Rasch分析提供的拟合度指标可以检验实证数据与Rasch模型的拟合程度。题目的拟合度指标不好,说明可能存在目标特质之外的其他变量,或者对所测量特质的定义不恰当。

很多运行Rasch分析的计算机程序(例如,WINSTEPS,ConQuest)提供两种形式的卡方拟合指标:Outfit Mean Square(Outfit MNSQ)和InfitMean Square(Infit MNSQ)。这些拟合指标都是由残差计算而来。Outfit MNSQ是残差的均方。InfitMNSQ则是加权(以方差为加权系数)后的残差均方。Outfit MNSQ对极端值(异常数据)比较敏感,因为极端值会产生的较大的残差。而Infit MNSQ对题目难度与个体能力水平相当的数据较为敏感,因为此类数据方差(加权系数)较大(smith,2002)。Outfit MNSQ和Infit MNSQ的取值范围介于0到正无穷大。理想值为1,意味着实际数据完全与Rasch模型相拟合。大于1(underfit)表示实证数据的变异数多于Rasch模型的预期;小于1(overfit)表示实证数据的变异数少于Rasch模型的预期。从测量的角度来看,underfit(大于1)的数据对测量客观性的负面影响要大过overfit(低于1)的数据。Underfit是由杂乱无章的答案所造成,会直接损害测量的质量。而overfit虽然可能会降低测量的效率,但对测量质量的影响反而不大(Bond&Fox,2007)。Infit MNSQ和Outfit MNSQ可接受的取值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目的。Linacre(2006)建议取0.5至1.5的范围,但很多研究选取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例如,0.7至1.3(Mok et al.,2006;Zhu&Cole,1996)或0.8至1.4(Wolfe&Chiu,1999)。Infit和Outfit指标也有标准化的形式,分别表达为Infit ZSTD和Outfit ZSTD。Infit ZSTD和Outfit ZSTD服从t分布,理想值为0,标准差为1。

不过,在Rasch分析中对于拟合指标的使用必须谨慎。Wright和Panchapakesan(1969)指出,在测验发展过程中,简单地删除拟合指标不好的题目并非值得提倡的做法。测验设计者应该仔细审查这些拟合指标不好的题目,找出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如区分度和猜测效应的影响。Bond和Fox(2007)也建议利用拟合度指标来查找表现异常的题目和个体,而不是将它们作为决定是否删除某个题目的简单标准。smith(2002)指出,应该把实证数据对测量模型的拟合程度看作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一个简单是或否的问

题。换句话说,“拟合”与“不拟合”之间并没有森然的壁垒,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

6 Rasch模型的发展趋势

如何真正实现测量的客观性一直是困扰心理科学,乃至所有社会科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问题。Rasch模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简单的数学表述也确保了它广泛的应用前景。Rasch模型在诸多方面与IRT模型相类似,但却从根本上避免了多参数IRT模型在应用上所固有的缺陷。除了心理科学领域,关于Rasch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还大量出现于教育领域(例如,Ito,Sykes,&Yao,2008;Liu&Wilson,2009;Tong & Kolen,2007),卫生和医学领域(例如,Hsueh,Wang,Sheu,&Hsieh,2004;Strong,Kahler,Ramsey,&Brown,2003;Tesio,2003)。体育和运动科学领域(例如,Bowles&Ram,2006;Hands&Larkin,2001;Heesch,Masse,&Dunn,2006;Zhu,200 1;Zhu&Cole,1996),等等。

Rasch模型从产生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但仍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之中。多维度Rasch模型(Multidimensional Rasch Model)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比如运用多维度Rasch模型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数据的分析(例如,Liu&Wilson,2009);对包含不同分量表的测验数据进行分析(例如,Cheng,Wang,&Ho,2009);等等。这里的多维度并不是对Rasch模型单维度要求的一种颠覆,而是一种发展。在多维度Rasch模型里,对同一维度的个体能力和题目难度的标定仍然固守单维度原则,但与此同时,它充分利用相关维度特质(或相关分量表)所提供的有用信息,以提高测验的效率和对目标特质测量的精确度。多维度Rasch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单维度模型分析多维度测验数据时遇到的信、效度问题(Rost&Carstensen。2002;Yao&Schwarz,2006),也使测验在涵盖较为广阔范围内容的同时,也有较高的测验精确度(cheng et al.,2009),从而极大地延伸了Rasch模型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测验的等值和链接(Test equating and linking)是Rasch应用的另一个热点研究领域。测验的等值与链接是指将不同测验中取得的分数转化为可以互相替换或比较的分数的统计过程。等值主要处理内容相同而难度不同的测验,而链接则用来处理内容和难度都不相同的测验(Kolen&Brennan,2004)。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运用Rasch模型建立一把垂直量尺(vertical scale)(例如,Custer,Omar,&Pomplun,2006;Hanson&Beguin,2002;Ito et al.,2008;Pomplun,Omar,&Custer,2004;Tong&Kolen,2007)。比如,常识告诉我们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应该比一年级学生高,但要想确切知道他们之间的数学能力差距,却很困难。因为不同年级的考卷题目所测量的内容和,或题目的难度水平不同,因此所得到的分数无法直接比较。如果构建一把可以测量不同年级水平的数学能力的垂直量尺,将在不同试卷上得到的分数放在同一把量尺上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差异,跟踪学生在数学能力上的发展。然而,构建这种垂直量尺的尝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数据收集方案(通用题目设计或逐级共用题目设计)、建尺方法(同时标定或分级标定)、甚至所使用的电脑程序(WINSTEPS、BILOG-MG、或其它程序)。是否存在所渭“最佳方法”,还没有达成一致。

基于Rasch模型的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Computer Adaptive Testing,CAT)已成为当今教育测量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传统考试方法要求所有考生作答完全一样的题目。背后的一个假设是,任何题目对全体考生提供的评价信息是一样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对某一水平考生有用的题目,对另一水平的考生来说可能完全没有意义。CAT则根据考生不同的能力水平,提供不同的测验题目,以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来标定考生的能力。Rasch模型在实现CAT的各个方面,包括试题库的建设,测验题目难度的标定,题目或测验之间的等值,对“作弊策略”的侦测,以及最后的评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Gershon&Bergstrom,1995;Scalise,2004;Styles&Andrich,1993)。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科学探究教学 兴趣 性格 意志

学生物理科学探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科学探究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既要观察,又要分析,有时还要互相配合,对数据要进行严谨的记录、分析和归纳出结论。因此教师要在物理科学探究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学生个性心理在物理科学探究中的表现

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但不同的学生在物理科学探究中就会因为其不同的个性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1.学习态度的差异。

大多数对于物理科学探究非常感兴趣,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遵守科学探究纪律,爱护仪器和设备,实事求是地如实记录测量和科学探究结果;而有的学生只是觉得物理科学探究比较好玩,把做物理科学探究当作做游戏一样,一开头还比较认真,时间一长,“三分钟热度”就过去了,在科学探究时只是在一边看热闹,而不认真对待。不爱护公物,甚至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追打嬉戏,以至损坏仪器。最后为了应付作业而弄虚作假,为了符合有关规定而改凑数据。

2.学生性格上的差异。

每个学生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有着不同的性格差异:有的学生心灵手巧,观察敏锐,操作灵活,对于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科学探究时喜欢亲自动手,思维敏捷,肯动脑筋,富有创造力,但往往不能与同组的同学很好地配合;还有的同学活泼好动,在科学探究时会抢着动手,但又粗心大意,往往一开始就把已调好的仪器、装置弄坏,甚至出现不安全的现象。与这些同学相比,而有的学生就反应比较迟钝,在科学探究时表现出拙手笨脚,慢条斯理,甚至丢三落四的特点,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更加胆小怯懦,因为怕出危险,又怕把仪器弄坏而不再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而在同组人进行探究时只在一旁观看;而有的同学性格软弱,喜欢模仿,容易合作,但易受别人指使,人云亦云,如果自己的科学探究结果与别人不同时,会因为不够自信而怀疑自己的科学探究结果。

3.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

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物理科学探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的学生在科学探究时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力求准确,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能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沉着冷静地设法解决;而有的学生则性情急躁,慌慌忙忙,毛毛糙糙,科学探究时间过长或遇到问题时就会烦躁不安,手忙脚乱,而有的学生则采取回避退缩,半途而废的态度。

二、在物理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在物理科学探究中的各种表现就可以看出,有的是积极的一面,如在物理科学探究中兴趣浓厚,动机强烈,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协作,实事求是,善于操作,思维敏捷,勇敢坚定,认真细致,敢于创造,等等,与此相反,则是消极的一面。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教师在学生的物理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和帮助学生发扬个性中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

1.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对于缺乏物理科学探究兴趣的学生,要设法激发其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理想教育,历史上重大的物理科学探究成功典范的介绍,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介绍等,提高学生对物理科学探究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物理科学探究不仅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而且是开拓科学技术新领域的重要手段,在认识上把物理科学探究和祖国的建设前景结合起来,和自己将来的生活道路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自己在教学中要热爱物理科学探究,重视物理科学探究,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用情感去感染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物理科学探究的需求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机。

2.对于不性格和气质的学生要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对于性格和气质不同的学生,在物理科学探究中,更要注意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对于活泼好动,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注意时刻提醒他们专心认真;对于性情急躁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科学探究的时候保持沉着冷静;对于性情怯懦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在科学探究的时候要大胆、自信……应使学生发展积极的性格和气质特征,克服消极的性格和气质特征,达到扬长避短,在指导和教育方法上也要有所选择,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严厉批评,对于性格内向羞怯的则要耐心劝告和帮助。

3.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进行物理科学科学探究

对于物理科学探究中意志薄弱的学生,教师一方面需要关心爱护,帮助其克服物理学习特别是物理科学探究中的困难,并加强鼓励,坚定其信心。另一方面,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在科学探究中加强督促,不准有半点马虎,遇到困难时不怕困难,战胜困难,使学生在严格的物理科学探究中锻炼忠诚执行决定的意志,在克服困难中磨炼坚忍不拔的毅力。

对于科学探究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认真指导每次科学探究前的预习,做到“笨鸟先飞”;在科学探究时,要专门让能力较差的学生亲自动手,并给他们安排一些课外科学探究,给他们多创造一些主动参与的机会和积极思维的机会,培养勤奋的习惯。平时,要对他们加强辅导,主要是教会学习方法。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将会进一步地提高。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时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编组。一般对难度大的科学探究,可以把不同个性的学生混编在一起,一方面让能力强的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起骨干和龙头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各学生个性心理上的积极因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简单的科学探究,则可以把个性差不多的学生编在同一组,更有利于根据不同的个性实行分类指导,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应用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董甲庆(1981-),男,湖北十堰人,武汉大学教务部。(湖北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课题“应用理科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020-02

进入21世纪,应用性本科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工科领域,这与工科人才培养更强调实践能力有关。应用理科人才的培养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得以凸现。1990年原国家教委在兰州大学组织召开的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保护基础、加强应用、分流培养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理科人才,为我国理科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如今,理科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明显增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原来的基础理科中直接衍生出了如计算数学、信息光学、生物技术、信息管理等应用学科、技术学科,它们渗透到各行各业,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新的方向。[1]因此,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另外,理科人才与工、农、医各类技术人员搭配起来协调工作,往往能收到显著功效。即使在管理工作中,理科人才也能起到独特作用。可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不仅需要大量工、农、医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更强烈地呼唤理科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服务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应用型人才。其中,前三种对应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第四种对应于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2]应用理科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大多可以成长为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如:项目经理、职业经理人等。

武汉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尽管理科基础型学生占据相当大比重,却一直没有放松对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发展应用理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理科本科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一定要准确,符合社会及学校自身实际。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都应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理科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定位上都应有所侧重。在知识结构上,与重视理论知识并强调知识系统化的基础型理科人才的培养不同,应用型理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重,注重理论知识的广、浅、新、用特点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在能力目标定位上,理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素包括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应用能力主要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能力主要指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等。在素质目标定位上,理科应用型人才应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良好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使其不仅重视学科技能的提高,还重视市场、信息意识的养成。[3]

比如,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还要掌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以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二、按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理科教育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原来的高等理科教育单一的基础学科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必须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地发展应用学科,设置一批对口、急需的应用理科专业,培养直接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理科应用型人才。然而,要把基础理科改造成应用理科,明确合适的专业方向,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通过国际、国内的社会调研,从原有各专业的基础出发,发挥基础理科的优势,不断开拓应用方向,大胆突破旧有的框架,构建应用学科和体系,并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逐步调整和完善。[4]

应用理科是一类有自身特色的新型专业。一方面,作为理科,它应当保留基础宽厚、适应能力强的优势,给学生以科学研究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另一方面,它作为应用学科,更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要求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实际工作,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建设应用理科专业应当遵循“保证基础、注意应用”的原则。[5]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应用理科专业建设。在“厚基础、宽口径”的方针指导下,各院系实行“按大类招生,联合培养,学科交叉,基础打通”的培养模式。比如,按物理学类、化学类招收的学生,进校后1~2年打通培养,然后按社会人才需求及学生自身兴趣分方向培养。为了满足社会对多学科知识人才的需求,学校开设了物理、化学交叉的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化学与生物交叉的化学生物学专业方向。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好的人才的需求,学校在多个专业开设了国际班、中美、中法联合培养试验班。

三、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

建设应用理科的课程体系,似乎要增加很多偏重应用的课程才能解决,而教学的时间又是固定的,这就出现了矛盾。因此,我们必须统观该学科的全局,洞察其发展趋势,在确定课程体系时,必须保留最基本的;加强反映科技发展总趋势的;更新反映科技进步的;增设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但无论课程体系怎么变,必须要“保证基础”,这样不管科学技术如何日新月异,也不管学生将来的工作方向如何变动,只要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拥有基础训练所培养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就不难掌握新技术,不难应变一切实际问题。因此,绝不能丢掉原有的优势和长处。当然,在内容上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

建设应用理科课程体系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和融合;三是构建模块化的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四是开拓建设综合性课程。[6]

另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也是实施应用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师资队伍的配备上应充分考虑应用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用理科的教师要像应用工科的教师一样,既擅长教学和研究又具备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也称“双师型”教师。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也可以从企业、事业单位或机关部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中聘请一批作为兼职教师。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应用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理科本科的课堂教学特别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其他的现代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行动导向式教学等也值得提倡。

再则,根据应用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配合应用性课程改革,需要改变学生学习成果的传统评价体系和课程考试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考核手段,侧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注重过程考核,激励学生平时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成为主动学习者。最后,一本适合学生学习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

我校为贯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通专并重”的方针,进一步打破了学科壁垒,拓宽了专业口径,并在全校范围内统一设置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在同一级学科或学院内的各专业打通培养渠道,按学科大类设置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校重新审定、合理调整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精选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同时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内教学和课外指导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条件。

目前全校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639门,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共最低修满12个学分。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获自然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另外,我校还制定了主辅修制、双学位制,与华中七所部属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设了“七校联合”培养等,提倡和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第二学位。

总之,要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适应范围广、应用开发能力强的应用理科人才,关键是要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动向,探索和建立与人才培养要求及知识能力结构相适应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引进“双师型”教师、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

四、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

建设应用理科,培养应用型人才,仅纸上谈兵不行。首先,要拓展专业的应用方向,并使其学科趋近前沿,必须不断探索学科的应用前景。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其次,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具有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具有开拓应用成果的能力,具有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另外,生产实习和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是理科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实验课程应统筹兼顾,将基础型、提高型、综合型实验有机结合。科研训练应与实验课程和毕业论文、社会实践连贯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等。

如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构建了系统技能训练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三层次本科实验教学新体系:基础型、技能型实验;提高型、综合性实验;研究型、创新性实验,并加强和落实学生的野外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从实验和实习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院在神农架、九宫山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野外实习基地,每年暑假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要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野外综合实习,相关专业教师亲自带队,随时给予指导。学院还与多家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如:东阳光药业集团、华北制药集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定了联合培养协议,每年选拔20名学生组成创新班,到华大基因研究院进行为期3个学期的学习和研究,以培养学生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院每年选派30个暑期实践小分队,深入社会,认识社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领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及解决方案,学院给予经费支持。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实验课堂教学、业余科研和毕业实践三部分。通过以下三个创新教育平台来实施:一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二是计划教学-开放实验-业余科研,三是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学研产)。并与中国科学院、部门科研院所、国内外其他大学和大型企业联合建立了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实习基地23个。学院每年都派出优秀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包括本科毕业论文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另外,还与香港华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实验室设在校内,严格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运作,每年接受本院学生进去实习。

目前,我校六个理科学院中有三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我们不断加大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的系统训练后,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我校在培养理科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一方面理科学生要选修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其他学科学生一起上课交流;另一方面学校的各种文体、学术活动各个学科学生同时参加,理科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学科特点等。在这样一个各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理科应用型人才,不仅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还熟悉其他学科特点,为其成为素质全面的高端人才或从事与本学科接近的其他学科工作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在我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学生“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成果展中,每届展出学生创新实践作品约400件,其中大多作品已申请专利或以论文形式发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校六个理科学院本科生共申请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37篇,核心及其他期刊论文26篇;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6项,武汉大学创新实验项目61项;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48篇。我校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如: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5级学生周跃文,从大二开始从事校园兼职,逐渐积累创业启动资金,大四时成立了武汉文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网页制作与推广、系统及软件开发等,2009年9月又将公司业务拓展至高校成人教育办学等,公司规模逐渐壮大。

五、加强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品德培育是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人才成长的灵魂。培养理科应用型人才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摆在突出地位。因为品德可以决定人才获取知识的思想动机和刻苦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意志力,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的亲和力、影响力及团队精神。高校学生品德培养既要改革创新“两课”教学,使政治理论课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又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树立爱国报国、服务人民的思想,坚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7]

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着很大变化,并且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最薄弱的素质是心理素质。我们要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等。

六、结束语

总之,在以培养基础型理科人才为主的综合大学办好应用理科,有利于发挥其学科优势和综合功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理科应用人才。我们既要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品德培育;更要充分利用学科、科研平台、实验教学平台优势,进一步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平台,提高自身培养应用理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后备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3]卢森锴.综合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5):172-180.

[2]高林.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性学位教育课程模式及其衔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s1):31-34.

[4][5]骆武刚,赵胜年,葛明德.发展应用理科,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几点探索与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1994,(4):82-88.

第4篇

【关键词】高职 文理兼招 教学改革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64-02

近年来,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在招生时实行文理兼招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及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影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生源萎缩严重。部分学校在确保招生规模不变的宗旨下,该专业招收文科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学校甚至达到总人数的一半。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中文科生分布如图1所示:12级学生总数62人,其中文科生20人,占比32%;13级学生总数65人,其中文科生25人,占比38%;14级学生总数64人,其中文科生31人,占比48%; 可见,文科生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图1 应用电子专业近年招生人数情况

在本科院校中也有实行文理兼招的专业,但大多数为文科专业兼招理科学生。而且本科院校招生的生源质量普遍较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在他们后续的学习中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高职院校理科专业招文科学生之后,由于文科学生基础薄弱、思想懒惰,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必然会面临很大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调整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保证学生人人学有所长。

一、文科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问题

被理科专业招收的文科生,一般都是高考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且在填写志愿时“服从调配”被招收到理科专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本着“混一张大学文凭”的态度入学,在后续的学习中会出现思想懈怠,得过且过的情况。

在日常的学习中,同班级的理科同学往往会快速的完成学习的任务,这会给文科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任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意中语言上的不当,文科学生会误认为老师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造成他们的抵触情绪。

(二)专业基础薄弱

文科学生的理科基础薄弱。应用电子专业大一会开设电路分析课程,对文科学生来说就是第一道很难迈过的门槛。这门课程和高中物理课程中电路的串并联章节有很大的关联,而文科的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中已经非常淡化这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基础几乎为零。这样的学生要掌握电路分析的知识必然需要老师和学生都付出很大的精力。

(三)文理学生融合问题

应用电子专业在大一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大二进入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在大一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好学生,很可能造成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的两级分化。理科学生会有先天的心理优势,学习中也更容易取得进步。学生们心中会产生“文理属于两个群体”这样的心理暗示。导致他们不光在学习中没法融合,在生活中也相互抵触。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不利于班级各种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成才。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心理辅导,提高思想认识

针对应对专业文科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重新树立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此建立了“心理辅导教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干预体系。除了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也在平常的学习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专题报告、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树立他们的自信,最终把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学习当中。

(二)正视学生差异,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的差异,调整应电专业课程体系。文科的学生对应需要“计算分析”这类型的理论基础较薄弱,因此在保证一些必须的基础理论前提之下,删除多余的理论计算与推导过程。对于个别基础较好的理科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内容,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比如电路分析课程,保留了电路串并联的计算、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一阶电路等内容,其他部分则弱化。数字电路课程,保留了二进制数的概念、门电路的功能、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等内容,弱化了逻辑方程化简、逻辑电路设计等内容,把主要的课时放在了数电芯片的选型和应用。

课程内容调整之后,学生掌握理解了最基础的理论知识,避免了繁琐的推导计算,减小了学习的难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革新教学方法,重建考评方式

革新教学方式及手段,提倡“教,学,做,测”一体化教学形式,减少了纯理论灌输的授课方式。这也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应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

以数字电路课程中计数器项目为例,本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简要介绍计数器工作原理,接下来通过仿真软件演示芯片功能,之后分配任务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电脑通过软件仿真验证电路功能,成功之后可在老师那里领取这个项目的具体元器件,在教室的焊接区焊接调试,直到实物制作完成。根据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完成作品的情况,教师给学生评定一个分数。本学期所有项目的分数构成最终的总评成绩。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文科生所面对的内容并非枯燥的理论推演而是实际的操作,每一个小小成功的喜悦会极大地鼓舞他们,增加了继续往后探索新知识的动力。

(四)建立反馈机制,实时修正教学内容

适当的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反馈意见并及时改进。由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他们反馈的意见可能存在一些差别甚至冲突的地方。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本着照顾总体,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学的内容做适当的修正,更有益于教学的开展。同样的教学内容可设置几个不同的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及学习能力完成不同的要求,让文科生和理科生都觉得有事情可做,有问题可钻研。

【参考文献】

[1]王文建.文理兼招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豪州师专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4)

[2]肖陆飞.梁建军.刘义章等.高职理工科专业实行文理兼招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3]肖陆飞,梁建军,周玲玲等.文科高职生学习理工科专业时的问题与对策――以化工专业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

[4]蔡云梅.高职理工科专业文科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

[论文摘要]以海南省3所高校的421名在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与体育专业本科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均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而文科生又高于理科生;理科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体育生和文科生,体育生则高于文科生。

目前,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并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占据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虚拟、娱乐和没有国界等功能,因而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也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不少大学生因此患上了令全社会瞩目和忧虑的网络成瘾症,他们的身心也受到了影响。鉴此,笔者对海南省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海南省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和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措施,这对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其中海南大学160人,海南师范大学161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100人。

(二)研究方法采用Jane和Kathy Sherer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鉴别量表”来测试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采用(SCL一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来测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和自测量表各421份(男生268人,女生153人),回收问卷398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5%。而在这384人的有效问卷中,男生为243名,占调查总人数的63.3%;女生为141名,占调查总人数的36.7%。另外,采用SPSS11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鉴别量表”的测评结果与分析

在“大学生网络成瘾鉴别量表”中做出5个或者5个以上肯定答案者为网络成瘾者J,即“IAD”组,余下的学生为非“IAD”组。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有32名,占测试总人数的8.33%,文科l7名,占4.43%;理科15名,占3.90%;其中男生24名,占测试总人数的6.25%,女生8名,占测试总人数的2.08%,男生多于女生。所有被测试的学生均有使用网络的经验。在实地调查中,有19.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80.7%的学生是为了在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良信息或其他。从测评结果和实地调查的结果说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不强L6j,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存在严重的偏差。

(二)“SCL一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与分析

1.对SCL一90量表中阳性项目数的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阳性项目数大于或等于43项的有84人,根据全国常模结果,这84人可考虑筛选为阳性,由此说明,21.8%的学生具有阳性症状,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对SCL一90量表中阳性症状均分的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阳性症状均分在0~1.0分的人数有16人,占总人数的4.2%,说明这l6人无症状;阳性症状均分在1.1~2.0分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20.3%,说明这部分学生有症状,其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但症状轻微;阳性症状均分在2.1~3.0分的人数有250人,占总人数的65.1%,说明这部分学生有症状,并且其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阳性症状均分在3.1~4.0分的人数有37人,占总人数的9.6%,说明这部分学生有症状,而且他们受到中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手腕关节不适、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和血压升高等;阳性症状均分在4.1~5.0分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0.8%,说明这3人不仅有症状,而且还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植物性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神经衰弱,缺乏正常人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善于与人交际等,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应给予治疗。

3.“IAD”组与全国网络成瘾常模在SCL一90量袁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1统计结果显示:“IAD”组学生的各项因子平均分大都高于全国常模中的各因子,经过检验,除躯体化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9项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这说明“网络成瘾症”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都有手腕关节不适、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精神恍惚、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等症状。而且,网络成瘾的学生缺课现象较严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每个学期都有2~4门的课程需要重修,部分学生甚至面临退学。

4.“IAD”组与非“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2统计结果显示:“IAD”组学生的各项因子平均分均高于非“IAD”组学生。经t检验,“IAD”组与非“IAD”组在SCL一90上的比较表明,除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在“IAD”组与非“IAD”组的结果比较中,虽然“IAD”组各项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IAD”组,但在抑郁、焦虑2个因子上的表现无显著性差异,这与以往的同类研究有所不同。根据彼特鲁茨罗(Letruzzello,1991年)、拉方丹(Lafontaine,1992年)等人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减缓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而且对抑郁和焦虑情绪状态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虽然有些学生是网络成瘾者,但大部分都是篮球、足球、排球的爱好者,甚至小部分学生还有晨跑的好习惯,这与缓解网络成瘾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一定的关系。

5.文科学生“IAD”组与体育学生“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3统计结果显示:文科学生“IAD”组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恐怖因子和精神病因子的平均得分均低于体育学生“IAD”组,而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体育学生“IAD”组。经t检验,文科“IAD”组与体育“IAD”组在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和其他因子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敌对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躯体化因子和偏执因子的比较中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其原因为:在体育学习和运动竞赛中需要同伴的相互配合和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团队比赛中,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排球比赛以及田径的接力赛等。因此,通过体育学习和运动竞赛,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改善人际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释放心理压力。在躯体化因子中,体育“IAD”组成员的平均得分均高于文科“IAD”组成员,这说明:长期的运动训练造成躯体的损伤对该因子的影响是存在的。

6.理科“IAD”组与体育“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4统计结果显示:理科学生“IAD”组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均低于体育学生“IAD”组,而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体育学生“IAD”组。经t检验,理科“IAD”组与体育“IAD”组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和其他因子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和恐怖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精神病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原因为:体育学习和运动竞赛,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帮互助,而且能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因此,体育“IAD”组的敌对因子平均得分低于理科“IAD”组;此外,由于大部分体育生在长年累月的运动训练中,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损伤,因此,体育“IAD组的躯体化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理科“IAD”组。

7.文科“IAD”组与理科“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5统计结果显示:文科学生“lAD”组除了在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的平均得分中低于理科学生“lAD”组外,其余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理科“lAD”组。经t检验,文科“lAD”组与理科“IAD”组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和恐怖因子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在偏执因子和精神病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一般而言,文科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比较多,特别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他们在阅读时,尤其是阅读小说时,常常有被动体验、思维入等感觉,容易把自身陷于故事的情节中,这是造成该项因子呈极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比率稍为偏高,并且男生多于女生。

2.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文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恐怖因子和精神病因子上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但在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和其他因子上低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

4.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上低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外,其余因子均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

5.文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上高于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外,其余因子均低于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

6.文、理科学生的网络成瘾度均高于体育生,文科生略高于理科生;理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体育生和文科生,而文科生低于体育生。

(二)建议

1.大学生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规划人生,加强自身修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特别是要提高自身对抗不良生活习惯的免疫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放得下”,惟有如此,才可以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症。

2.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治疗网络成瘾的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引导,并寻求其父母的积极配合,以达到逐步缓解和戒除网络成瘾症之目的。

3.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可以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这对减少大学生有害上网时间和网络成瘾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6篇

关键词:心理科;护理安全;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不发生任何医源性疾患,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好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加强护理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临床心理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临床心理科服务对象广泛,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惊恐发作、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失眠症及部分轻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他们受情绪或精神症状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冲动、自伤、伤人、出走等行为,护理管理者必须做好护理风险分析,认真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努力降低或消除风险,避免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

1.1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 很多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1],这是因为学校在培养护理人员时,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对法律法规方面,只是大概的了解。另外医院对这方面的培训也欠缺。

1.2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风险存在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护理工作复杂、繁重、琐碎,做好风险防范,是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临床心理科实行的是开放式管理模式,患者可以自由外出病房,有了更多的自。近年来,由于大量年轻护士涌入病房,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增加临床护理风险。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可能会使护理人员对家属产生依赖感,认为有了家属陪护,护理安全责任感就会减轻,管理上就会放松。

1.3护理制度的存在缺陷 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包括很多,分级护理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也是重要的护理核心制度,临床上存在着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护理级别更改不及时等缺陷。在临床心理科,这样问题同样存在,患者精神症状各不相同,护理人员可能会根据患者级别护理提供护理服务,二级护理的患者也存在护理风险,不一定比一级护理患者小,这样会给护理人员造成误导,忽略对二级护理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增加护理安全隐患。

1.4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临床心理科,治疗、护理量相对较少,护士配备相对精神科封闭病房少很多,大小夜班、中午班只有一个护士值班,容易出现病情观察、病区管理不到位现象。

1.5对陪护的教育和管理的不足 临床心理科患者一般都有家属陪护,这样有利于护、患之间沟通,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住院期间做好家属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就医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但由于陪护家属受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6病房设施的隐患 临床心理科住院患者存在自,病房的各种设施如洗浴、电源设施等如管理不善,非常容易成为安全隐患,成为患者冲动伤人、自伤、自杀的工具。

1.7 患者病情变化的复杂性 在临床心理科,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患者的病情,受情感及心理活动的影响,变化各不相同,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1.8药物副作用 随着精神医学和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治疗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各种药品层出不穷,但这些药品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各种各样,如心律失常、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行走不稳、代谢紊乱、心源性猝死等,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

2心理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新毕业的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安排法律法规知识的讲座,护理部及科室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方面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2.2强化护理人员安全和风险意识 安全管理是心理科护理的重中之重。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召开安全管理会议,强调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安全隐患,使全体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限制患者外出,特别是一级护理患者及病情不稳定者。外出者必须由家属陪同,并经医生同意,家属签字方可离开,到预定时间未返院者,责任护士需电话联系患者或家属。发药时严格执行看服下肚,防止蓄药自杀。

2.3做好风险评估 所有的新入院的患者,负责接待的责任护士必须严格做好自杀、冲动等风险评估,对非常危险的患者建议医生转封闭病房治疗,对入住的有危险的患者,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每天进行评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处理,必要时转封闭病房治疗。

2.4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由于心理科的特殊性,所有的患者巡视1次/30 min,并有巡视记录单,患者的特殊情况、护理措施及效果均有记录。

2.5优化护理人员配备 医院要根据护理的工作情况对人力进行合理的调配[2]。特别是在单班及节假日,要根据患者的数量及工作量的多少,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值班,减轻护士工作量。

2.6加强陪护及家属的教育和管理 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的患者的陪护及家属详细交代住院制度及要求,并利用病区工休座谈会及巡视病房等各种形式进行强化,定期组织家属学习关于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康复技能训练、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安全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其配合护士做好患者的陪护工作。

2.7加强病情观察 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机会最多,从患者的言语、表情、行为和生命体征的观察中,可及时发现患者症状的变化,掌握病情的演变,以更好地做好患者的护理,同时在医生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求责任护士每天除完成常规的书写工作,其余时间均在患者身边,综合利用护理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观察,准确掌握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

2.8加强病房设施及危险品的管理 病房设施尽量简单、安全,做好病房危险品的管理,责任护士每天进行安全检查,病房内禁止存放刀、剪、药、绳等危险物品。微波炉定时开放,办公室、治疗室、库房及时上锁。

总之,在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中,将安全护理放在首要位置,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必将会减少和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利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四川省四所高校的437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心理复原力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良好;文理科学生心理复原力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能有效地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B8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08-04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WANG Chen1a, DAI Yan2, LEI Ming1b

(1a.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of Emei Campu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mei 614202; 1b.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er, Chengdu 610031; 2.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8, China;)

Key words: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tressful event; situational crisis; situational stress; mental health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 we used the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437 random samples in Sichuan Province, we found that poor students had a good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hich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nd displayed similarity in gender. Poor college students level of mental health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through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应激事件。有研究表明,心理症状与应激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1〕。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面临周围环境、角色地位、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变化,他们所遭遇的应激事件与同龄人相比会更多、更集中,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更大。因而,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一直是近年来心理学关注的重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的构建、心理贫困等方面〔2~5〕。且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贫困大学生消极心理的研究较多,而对积极方面的探究比较少;弥补性的建议或措施比较多,预防性的建议或措施比较少。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学者们在探讨心理压力问题的时候,一般将心理压力看成是个体的处理方式、认知评估或反应的行为。在这三种观点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积极应对的结果,即其从危机事件或压力情境中恢复原有良好适应(positive adaptation)状态的能力,由此形成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复原力逐渐成为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学者对心理复原力的探究或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或是从经验和对心理复原力概念本身的理解出发,使得心理复原力至今尚无一致的定义〔6~7〕。目前对心理复原力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将心理复原力视为抗拒困境而促进或修补健康,从而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8〕;二是将心理复原力看作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也就是“在明显威胁(significant threats)情境中成功适应而发展的现象”〔9〕;三是将心理复原力看作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比预期还要好的行为结果〔10〕。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虽然心理复原力的研究已较为广泛,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不管是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证的研究均未见到。鉴于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描述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找出能使其正确应对外界的压力情境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对四川省四所高校(包含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高校、独立学院)的贫困大学生发放问卷488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为89.6%。其中,文科学生231人,理科学生206人;男生209人,女生228人;获得奖学金的学生134人,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303人。

2.研究工具

(1)心理复原力量表。该量表是根据Wagnild等编制的心理复原力量表(RS)和Hiew等编制的心理复原力特质量表(TRS)编写而成,它包括个人能力、自我及生活接纳、自我调控和心理社会支持四个维度。量表由43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方式,分别用1~5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

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1。在结构效度方面,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KMO系数为0.903,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χ2=4939.037,df=903);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极大值旋转,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38.3%,各项目的负荷在0.45~0.76之间。这表明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已达到测验的要求。

(2)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该量表从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以及其三个维度(身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适应不良症状)来评价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从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中挑选出的30个相关项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方式,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量表采用反向记分法,分数越低,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5,分半系数为0.876。在结构效度方面,KMO系数为0.927,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χ2=4793.066,df=435),量表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43.75%。项目负荷在0.227~0.803之间。这表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

3.数据分析与处理

对437人实施的两种量表的测试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测试对象的心理复原力及各分项维度的状况,并计算出心理复原力总均分和各维度的均分,见表1。

2.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在性别、文理学科、是否获得奖学金等方面的差别,将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分别按照性别、文理学科、是否获得奖学金进行均值检验,结果见表2。其中n为样本数,M为平均值,SD为标准差,t为t检验值。

表2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在性别及是否获得奖学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文理科上,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以及个人能力和自我调控两个维度差异显著,且文科学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得分;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社会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

3.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为了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将心理复原力水平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以及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心理健康问题症状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症状及其各维度分值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由此可见表3数据反映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贫困大学生,其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反之则心理复原力水平低。

将数据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以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作为预测变量,考察它们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心理复原力中的个人能力、对自我及生活的接纳程度能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讨论

贫困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相比,面临的应激事件更多,而且应激事件对其影响更加明显。但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整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这说明他们对危机情境反应的修正能力较强,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情境对自身的影响。这可能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他们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里磨练成长起来的,贫困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这一点可从韩春伶等人的研究中得到证实〔11〕。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不少贫困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遇事比较有主见,并能主动适应外界的生存环境。研究发现,文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尤其是在个人能力维度上高于理科类的贫困大学生,这可能与文科学生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平时比较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关。研究还考察了获得奖学金的经历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奖学金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社会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及总分水平上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获得奖学金带来弥补性的积极体验,有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有文献报道,短暂或漫长的积极经历一般不会对心理复原力产生太大的作用,只有那些要么可以克服危险因素,要么可对危险因素造成的损害进行弥补的积极经历才会对心理复原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

心理复原力是个体从困境或压力情境中恢复、修复或促进健康的特质,这些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特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阳毅以SCL-90作为外部效标对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复原力在个体应对压力事件,避免心理疾病,维持心理健康等方面作用明显〔13〕。本研究显示,心理复原力水平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存在相关关系,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能够影响和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这说明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的贫困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反之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但是心理复原力是外部困境或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心理复原力自身也受到多种保护因子的促发和影响,因而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在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五、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讨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良好。

(2)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在性别、是否获得奖学金上无显著差异;在文理科上差异显著;文科生的个人能力和自我调控水平明显高于理科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在心理社会支持上显著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

(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复原力的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心理复原力水平能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6.

〔2〕谢桂阳,程 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25(5):632.

〔3〕谌时燕.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及其“疗补”〔J〕.教育与职业,2005,(36):86-88.

〔4〕张文芝.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318-320.

〔5〕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92-94.

〔6〕雷 鸣,张庆林.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616-622.

〔7〕雷 鸣,戴 艳,肖 宵,曾 灿,张庆林.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74-882.

〔8〕Howard,D.E..Searching for Resilience among African-American Youth Exposed to Community Violence:Theoretical Issue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996,18(4):254-262.

〔9〕Masten,A.S.,Hubbard,J.J.,Gest,S.D.,Tellegen,A.,Garmezy,N.,& Ramirez,M.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J〕.Developmental and Psychopathology,1999,(11):143-169.

〔10〕Bonanno,G.A.& Mancini,A.D.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in the Face of Potential Trauma〔J〕.Pediatrics,2008,121(2):369–375.

〔11〕韩春伶,曾练武.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工作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9-190.

第8篇

各市(州)、县(区)招生委员会,青海油田职工培训中心,各招生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6号)和省招委《2015年青海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青招委 2015〕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划定2015年成人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下。

一、专科起点升本科

(一)哲学、文学类(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类:155分。

(二)工学、理学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111分。

(三)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除外)等六个学科:112分。

(四)法学类:159分。

(五)教育学类(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135分。

(六)农学类:116分。

(七)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153分。

二、高中起点本、专科

(一)高中起点本科

1.文科:160分。

2.理科:138分。

(二)高中起点高职专科

1.文科:120分。

2.理科:116分。

3.藏文文科:80分。

4.藏文理科:82分。

第9篇

理科生可以报文科专业,具体应以当年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为准,因为有些学校的文科专业也会有理科生招生名额。对于文理兼收的专业,文科和理科考生都是可以报考的。

理科生可以报考的偏文科专业

经济学类: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税务学、经济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统计经济学、贸易经济。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商务英语等。

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

管理学类: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管理、行政管理、海关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

理学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工学类: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风景园林、服装设计与工程。

农学类:园林专业、园艺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 在校大学生 考研心理

一、前言

近年来,考研热浪潮在国内席卷而来,考研者的心理素质变化对考研活动有诸多影响,而性别差异、报考院校差异、专业差异、跨学科领域等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心理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的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中试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针对学生考研动机设定40道问题;其次,针对学生考研焦虑设定16道题目;最后,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设定60道题目。针对三方面内容分别采用五级、四级和三级的评分方法进行记录[1]。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和有效的数据处理等程序,调查结果如下:首先,对考研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数据分析可知,考研动机有显著差异;焦虑程度有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有显著差异。其次,对考研学生中报考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数据分析可知,两类考研学生的动机有显著差异;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无显著差异。再次,对考研学生所属的专业进行类型划分,其调查结果表明:考研学生的动机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医学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两个方面;焦虑程度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第四,依据学生报考专业进行类型划分,属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与同类型专业考研学生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焦虑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最后,就学校性质进行划分,调查结果显示:考研学生在动机、焦虑、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具显著性差异[2]。

四、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不同因素影响条件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考研焦虑、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不同性别因素影响下,男生和女生考研者存在差异。就考研动机而言,男生的考研动机较女生强烈。绝大多数男生希望通过考研,能够在社会中创造更多的价值,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就考研焦虑而言,男生的焦虑程度较女生小。由于多数女生趋于感性化,情绪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而男生则表现出过多的冷静和沉稳,故心态较好。就心理健康状况而言,男生心理问题相对较小,可能受焦虑程度的影响较小[3]。

第二,不同报考院校因素影响下,报考重点院校的考研学生与报考普通院校的考研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报考重点院校的学生的考研动机更为强烈。究其原因,这类学生有着更高的目标,对自身有着更大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报考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多是为获取硕士学位。其次,两类学生在考研焦虑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未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现代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能力较强,明白随遇而安的道理。

第三,对于不同专业的考研人员而言,其考研动机、焦虑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就考研动机而言,理科学生的考研动机比文科学生强烈,医学生的考研动机比其他专业理科学生要强。一方面,文科生的知识内容属于人文性,更加注重内心体验,而理科学生的知识系统过于抽象化、逻辑化,参加考研,能够得到深造,提升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医学学生的择业范围相对较为狭窄,且毕业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医学学生学艺不精,则难以毕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所以医学生的考研欲望更加强烈。其次,文科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理科学生。主要由于文科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相对较差,降低调节能力,故产生更多的焦虑。最后,文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第四,跨专业考研学生和本专业的考研学生在考研动机、焦虑程度、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对于多数报考本专业的考研学生而言,多数选择重点院校,心中承受诸多压力。无论选择本专业还是报考跨专业的考研生,其考研动机多数偏于自身的喜好,因而不存在差异性,但是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

第五,对于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类院校的考研学生而言,其差异不够显著。首先,学生考研动机几乎相同,或为获取更高的学历,或为深造学习。其次,两类考研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院校、专业等进行报考,其放松状态较为明显,进而不会产生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通过对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心理调查分析可知,考研学生的动机和与心理健康呈现显著正相关,考研焦虑程度与心理健康同样呈现正相关。

五、结论

通过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考研学生的心理调查可知,性别、报考院校、各专业考研者、跨专业和原专业、学校属性等因素的不同,会对在校大学生考研者的心理素质有着不同影响。对于考研学生而言,出现心理焦虑状况较为常见,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不良影响。所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有必要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策略,缓解考研者紧张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3.

第11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 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 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 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 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 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 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 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 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 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 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 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 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 问题 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 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 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 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 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 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 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 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 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 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 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 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 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 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 中国期刊网:cnki.net/[DB/OL].2001.

[7] 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 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 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 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 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 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第12篇

分数线(分)

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

160

艺术类(一级学科)

120

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

110

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

110

法学

130

教育学

130

农学

130

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