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泊船瓜洲诗意

泊船瓜洲诗意

时间:2023-05-30 10:1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泊船瓜洲诗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基础,只有入境才能入情,才能催生精神感知,最终实现入情入境、韵味十足的真情诵读。因而,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实现情感体验、情感获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步骤。这首诗语言凝炼,意境优美,“一水间”“只”“又”“何时还”这些字、词的运用,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渴望归家之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组唤醒真情实感,突出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共鸣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描述:

1 知诗人,解诗题

师:提起王安石,我们总能想起他写的那些经典之作,如《元日》《梅花》,但对于王安石的其它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生: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北宋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北宋的变法革新就是他发起的。

生:他1070年升任宰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万般无奈的王安石,辞去了宰相职务,回到南京。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师:你能根据《泊船瓜洲》这首诗来搜集、筛选资料做得非常好。你是从哪里查找的呢?

生:上网搜索的,网上有很多。

师:从丰富的资料中筛选有助我们学习的资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生读题目)

师:《泊船瓜洲》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将船停泊在瓜洲。

【点评:学生通过先独立搜集,然后小组内相互介绍,最后课堂上全班交流,这样一个资料搜集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能给诗歌的理解、感悟、品味带来很大的帮助。当了解了作者这样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后,学生自然对于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了初步定位,这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明诗意、悟诗情

2.1 读古诗。

2.2 明诗意,悟诗情。

2.2.1 出示一、二行

(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展开想象,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配乐范读

生:看到诗人把船停靠在江边。

生: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把船停靠在瓜州,向着家乡的方向眺望,想念家乡。

师:“一水”指的是什么?

生:长江。

师:你怎么知道“一水”指的是长江?

生:课文下有注释。

师:结合课下注释学诗歌是种好方法。

师:这句诗中提到了哪几个地名?

生:京口、瓜州、钟山。

师:你们能通过简笔画将诗句中描绘的各个地点及诗人所处的位置画出来吗?

(生用简笔画描绘。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然后介绍。)

生:京口是今天江苏的镇江,和瓜洲正好是隔江相对,京口几座山之外的地方就是钟山,也就是南京的紫金山。

师:请你结合这幅简笔画,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

生:从京口到瓜州只隔了一条长江,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师:作者出生在江西,但他是在南京长大的,因为他的父亲在南京做过地方官。现在诗人正站在瓜洲眺望隔江相对的京口之外的家乡――钟山。

(出示作者视南京为第二故乡的资料)

师:你认为诗人离家乡是远还是近呢?从哪里看出来?

生:近,从“一水”“只”,都看出路途并不远。

生:远,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还是比较远。

师:有的同学认为诗人离家乡近,有的认为离家乡远,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是离得那么近呢?

生:他看到了京口,很想念家乡,虽然路途比较远,但因为思念家乡也就显得不那么远。

师: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所以才觉得离家乡非常近。请你用思念家乡的词语来形容诗人此时的心情。

生:迫不及待。

生:归心似箭。

师:作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呀!

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作者这思乡之情吧!

(诵读诗的一、二行)

【点评:在画简笔画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各个地点间的地理位置;在了解诗人生平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诗人,由此知道,诗人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在理解、想象、体味作者思乡情感的过程中,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已深深的烙在了学生心中。】

2.2.2 出示三、四行

(生齐读三、四行)

师:你读了这两行诗后,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这两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青青的草,绿绿的叶,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

生:好一幅美丽的春景,让人陶醉。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感受到一阵春风拂过,小河中的水哗哗的流动,小草冒出新芽,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

师:同学们想象出了美丽画面,简直就是一幅春意盎然图。

(课件出示诗句描写的春景图,再读三、四行诗)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句的理解?

生:春风又一次吹来,长江的南岸都变成了绿色,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返回故乡。

生:春风再一次吹绿了长江的南岸,明月呀,你什么时候照我返回故乡。

师:从“又”字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又”字说明,春天再一次来到,而我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生:又是再一次的意思,说明作者非常想回家。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准备上京任职的王安石,此时站在岸边,迎风伫立,隔着茫茫江水遥望故乡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想念曾经养育过他的父母。

生:想到他的父老乡亲。

生:想念他的妻儿。

师:想到这一去还不知是凶还是吉,总之,此时作者是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作者是通过什么景物来寄托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生:明月。

师:很多诗人都是通过“明月”来寄托这思乡之情,每逢月夜那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想诗人之所想,悟诗人之所悟:五十五岁的王安石上京赴任,思乡心切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指名读);

师:重任宰相的他自知前途未卜,满怀惆怅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女生读);

师:远大的报复不能实现,辞官还乡又不允,他无可奈何的发出这样的感叹――(男生读);

师:诗人站在船头眺望家乡,那份思念与归家的渴望油然而生。有家还不得,只能无可奈何的挥笔写下――(齐读)

(体会“绿”字的用字精妙)

2.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点评:本诗主要采取借景抒情,为了让学生感悟、体会诗人情感,采用了以下方法:1、抓住重点词,体会作者思乡之情。2、抓住诗人情感依托的景物,体会作者思乡之情。3、想象诗人此刻的内心,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体会作者思乡之情。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一遍又一遍诵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便是一次一次真情的流淌。这一过程,注重学生感悟,尊重学生体验,培养个性化朗读,学得轻松、愉快、扎实。】

3 总结延伸

3.1 背诵古诗。

3.2 诵读表达思乡情怀的诗。

教学总评: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只要想作者之所想,悟作者之所悟,那浓浓的情感自然如涓涓细流般静静流淌。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会有深切的感受,独立的体验,实现人与诗的交融,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诵读出自己的真情体验,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 在了解背景中感悟诗情。

要想读懂前人的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就应该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因为诗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就不同。对于乡愁诗情感的感悟,首先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这一过程对于诗歌的理解及情感感悟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愁诗中的景、物其实都在抒发诗人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表达诗人那浓浓的乡愁。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上网查阅,只用在百度中输入所查内容,轻点鼠标,所要信息就尽收眼底。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等方法来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为了实现学习资源的互补、共享,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分别寻找作者的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老师只需要指导学生从众多复杂的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可。

2 在绘图想象中感悟诗情。

在绘图、想象的过程中感悟诗情。学生很容易发现《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涉及“京口”、“瓜州”、“钟山”三个地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三者的地理位置,然后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用简笔画按地理位置标注古诗所涉及的地点。然后借助简笔画描述,“京口”与“瓜州”之间隔着“一水”,“一水”指长江。借助注释就会知道,“瓜洲”是地名,今江苏扬州南,长江北岸;“京口”与“瓜州”之间一江之隔自然在长江的南岸,这一地理位置的标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钟山只隔数重山”,借助注释也能很容易的知道“钟山”的地理位置,它与“京口”也只隔几座山。这个绘图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

在弄清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再探寻蕴含的情感也就不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从距离上看诗人伫立瓜州眺望家乡钟山还是比较远。但是诗人青年时代是在南京度过的,他曾三次担任南京的知府,他的父母去世曾两次在南京守孝,两度辞官都居住在南京。诗人在这里睿智读书,树立远大志向,在这里收徒讲学,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著作,诗人也曾在这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当地百姓带来希望,因此,他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因为钟山有着太多令他难以割舍的情怀,有着太多的记忆,加上他此时已无心政治,唯有思乡,所以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很近。

3 在诵读品味中感悟诗情。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感受到诗歌的情感韵律,读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再读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

老师的范读很重要,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最直接的典范,伴着悠扬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会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还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在读的过程中首先是读准字音,然后是熟读内容,整体感悟。在这一过程中,边读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诗歌表达的情感,再将情感送入到朗读中。在一遍又一遍诵读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的情感抒发更是一次一次真情流淌。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31-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古诗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里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诗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小学生可以从古代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古代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现将小学古代诗歌教学作一初探,其方法如下:

一、提前预习、查找资料、了解背景

提前预习、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古诗词,它用的是古汉语语言含蓄精炼,句子跳跃性大,许多生活环境与学生实际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很快的融入诗歌的美妙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等资料,这样即为下一步学习古诗作了铺垫 ,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以读为本、领会诗意、感悟诗情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魂。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着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是落得太实,讲解太清楚,因为很多诗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回肠荡气,使人百读不厌。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诗歌之精妙,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如,我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采取多种读法。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配合诗歌内容,我还让学生扮演诗人诵读古诗。并配合乐曲伴奏诵读,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融入了诗境,深刻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领会诗境

诗歌的文字是具有概括性,诗歌描绘的图画是粗线条的,意境的跳跃往往较大,因此,要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意,深入地融入诗境,离不开教师教学情景的创设。只有让学生进入诗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情感上共鸣。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自读自悟,初步领会诗意,再结合诗人当时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人当时的心境,领悟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而且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一首诗时,首先设景激情,了解诗意。基本过程:1.教师导语揭示题目。2.解题,教师问:“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解读。3.谁能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在学生简介的基础上,教师再投放课件加以补充。4.品读诗歌,理解诗意。先让学生自读,读出韵味,再同桌交流,初步领会诗意。再深究诗意,悟出诗情。在学习诗句时我提出以下问题: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泊船瓜洲的?2.京口,瓜州,钟山在什么地方?3.王安石的故乡是哪里?4.“一水间”“一水”指什么?“间”是什么意思?5.“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用“绿”字?这个“绿”字好在哪里?6.“明月何时照我。”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通过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慢慢地走入诗境。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意,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在写作时发挥想象,用词巧妙。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诗歌教学

第3篇

小学古诗教学教学策略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诗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意志,增加情趣,积淀语感,丰厚文化底蕴。

一、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把诗读到心里去

古诗语言极富音乐美,讲究平仄押韵。反复朗读是学习古诗的最好方法,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1.借助拼音,读准读顺。新课标对朗读教学提出三个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要求一以贯之、密不可分,但在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初读古诗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进行自主朗读,力求读得正确、流利。读正确,读流利是有感情阅读古诗的前提和保证。

2.抓住韵脚,读好诗韵。诗韵潜藏着古诗的情感,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和韵脚来表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àn,如果读成平音jiā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3.把握节奏,读出韵律。古诗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①节奏。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O”形式,七言句分成“O”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O”“O”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O”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O一水间,钟山O只隔O数重山。春风O又绿O江南岸,明月O可时O照我还?②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③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

4.饱含激情,读进心里。读诗不是停留在嘴巴上的念读,而是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一种表现式朗读。在指导朗读时要教给学生发音技巧,告诉他们声音是从胸腔里迸发,用气送出来的,读时音似断非断,气断意连,如读文言文一样满怀激情,感情饱满,把字字句句读到自己的心坎里。

二、激发想象,引导学生把自己读到诗里去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一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读诗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在学生读好诗的韵味的基础上,还要从整体入手,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反复吟诵,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把自己读到诗里去,充分感受诗所表现的意境,从而深刻地理解诗意。

1.反复吟诵激想象。“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诗如鼓琴,声声见心。又因为“俯而读,仰而思,熟读精思理自知”是传统的教诗方法,因此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激发想象是理解诗意的最有效、最朴实的方法。如教《江雪》一诗时,让学生自由吟诵,一边诵一边想象,这样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便水到渠成,真切地进入了诗的意境。

2.电教媒体助想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情感又是通过一定的意象构成意境,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由于古诗中所表现的社会时代、人文思想、风土人情已是遥远的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很困难,这就要借助于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①创设诗境,激趣想象。如教学《村居》时,播放《渔舟唱晚》营造宁静气氛,交替出现“草长莺飞”“拂堤杨柳”远景、近景、全景图。欣赏孩子们放学回家忙放纸鸢的画面,引导想象,体会意境。②扩大信息,协助想象。

3.实践活动促想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作画、表演,再现诗境,更能引发学生想象,促进对诗的理解。①作画促想象。如于永正老师教《草》一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音乐想象,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了诗里,深刻地理解了诗意。②表演促想象。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的古诗,可让学生分角色自编自演,对所演角色的感受发挥想象。如《寻隐者不遇》《回乡偶书》《赠汪伦》等都可以这样教。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将自己变成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三、借助资料,引导学生读到诗人心里去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的享受。教者要凭借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体悟诗人心境,缩短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感悟诗歌内涵。

1.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学习古诗词,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如陆游的《示儿》一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不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的伤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了。

2.借助资料,走进诗人内心。言为心声,诗为情生。不同的诗表达不一样的情感,通过各种资料,揣摩诗人不同的诗,可以了解诗人不同的情思,感悟到诗人的形象。如教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在感悟诗人谆谆教子的基础上,拓展陆游的其他诗句:“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读《钗头凤》,感受诗人的孝于亲,忠于情。这样学生对陆游的形象就有了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再读陆游的诗时,将很容易走进诗人的心里,与诗人产生共鸣。

“把诗读到心里”“把自己读到诗里”“读到诗人心里”,这“三到”既是教法,也是学法。实践证明,按照这三个步骤教学,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又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好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

总之,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第5篇

一、创设意境,感知整体美

古代诗歌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1.音乐感受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千古流传的绝唱,诗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诗人与老友的离别情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意境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到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告别后,伫立江边,直到船帆的影子消失在天水之间。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学生在欣赏中遐想江南山明水秀,春意盎然,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很轻松的进入了诗歌描绘的境界,更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画面展示意境法

诗是抒感的,而情感又一定要通过形象,建构意境,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也就是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诗歌就需借助形象来理解诗人的情感。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诗句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将诗歌文字转化为图片甚至视频,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色彩、形象、动作,如果直接讲解,部分同学对鹅不了解很难体会诗的意境美,而利用课件将白鹅浮于水上,不时引吭高歌的情景直观展示,教学时诗与画面对照,相映成趣。那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着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的游动,不时伸长脖子歌唱…学生很轻松的进入意境,充分感受诗歌,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二、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的强化记忆,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变成直观形象的画面或视频,有利于学生在创设的意境中抓住诗中的诗眼或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古诗《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时,对于“生”仅靠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在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时,恰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提出问题:“生”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草木葱茏,危峰兀立,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的精妙,通过媒体展现江南春日美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场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很快领悟了“绿”的神韵。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他独特的优势,学生在学习中由眼、耳、脑、口多感官协同,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

三、指导朗读,感受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可采用形象直观的视频,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时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6篇

一字传情

即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普遍,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化静为动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美感。

以动写静

如“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以实显虚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以乐衬哀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一语显旨

第7篇

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显然,在语文教学中,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下面结合我长达六年的古诗文诵读教学,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配乐吟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通过美的形象去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古诗文,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它高度精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古诗教学中将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欢快优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复吟颂,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体会,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写了春光烂漫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满路的鲜花,飞舞的彩蝶,婉转的黄莺鸣叫声,配上民族乐曲中轻快的小调,让学生合眼吟颂、欣赏,就能让学生与诗人一起感受到春光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予的无限美感。

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通过雄浑的音乐带给学生一种气势磅礴的美。通过配乐先声夺人,让学生感受到美,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共鸣中体会诗中蕴涵的美,从而逐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推敲词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特征反映之一的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古诗中有些字词的意思与今已大相径庭,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很有必要反复推敲。

如《游园不值》中的“值”字,学生容易认为作者本来要去游园,结果连花园都没能进去,只看见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这次游园很不值得。这时,教师就应指导,把学生的思路引深一步:作者进不得花园,确实是件扫兴的事,但他从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想到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想像到了满园的春色,想像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出这是诗人游园得到的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诗人会感到怎样?学生就明白这里“不值”应理解为没有遇到。通过这样一番推敲,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借助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赏画、绘画能力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线条色彩的艺术。诗画历来不分家,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仅是一首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搞清如此美丽的春色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依次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船。再通过细读,搞清作者画此图时的观察点是及各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赏析后明白作者的观察点在草堂,首句写屋外近景,平视黄鹂绿柳。次句写远景,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写天上的景物,仰望鹭上青天。第三句远眺西岭千年积雪。末句又由远及近,写到家门外的千帆待发的船。然后深钻,明确各景物的特点,并体会图画的色彩美。接着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诗所表达的内容,将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选其中画得较好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从而将教学推入一个。学生不仅能说出诗意,而且通过析画、绘画、赏画,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

四、扩展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言微旨远的古诗历来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为佳。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时,应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咀嚼精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教学苏轼《题西林壁》一诗时,为了培养学生体味含而不露的文字能力,通过诱导学生寻求句外句,悟出诗人“不说出”的哲理,设计问题。如果把上句“不识”换成“要识”,即要识庐山真面目,想想下句该怎么说?学生就能立刻回答出“就得走出庐山”或“要身在庐山外”,然后问这两个句外句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想像,使他们获得诗人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

五、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小学古诗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体会古诗高度精练的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怀外,还有个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了解诗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地理位置或风土人情等。学生所处的时代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相差很远,他们不可能理解古时的许多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当时的环境,介绍当时的地理位置。这样,学生易于明白诗中的方位,诗意自然易被学生理解。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先用图片介绍黄鹤楼,然后问诗中为什么用“西辞黄鹤楼”来帮助学生理解。课件出示当时的地理位置,黄鹤楼在西边,孟浩然要去的扬州在东边,所以用了“西辞黄鹤楼”。

第8篇

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1.画面展示意境法。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故此根据诗意我绘制了一幅活动的幻灯投影片。画面上:亭台楼激,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翁嘻嘻地持着胡须,一个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图中白鹅的颈部、红掌部均可活动。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学生就不难表达了: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看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拔掌前行,欢快的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这意境是多美啊!为了引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我从二年级上学期起就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在玻璃板上为古诗《所见》、《绝句》、《小池》等配画,在创作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胆作画,一张张充满重稚的画面,展现了他们对诗意的理解程度,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通过为诗作画,所馈出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调节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

2.音乐感受意境法。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青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厂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

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再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让学生欣常歌曲《九月九的酒》,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艺术氛围。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微微闭眼,凝神细听,遇想江南的明山秀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实践证明,一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民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级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又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问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那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第9篇

一、通过比较辨析,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是较为精练的,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强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词。最后才确定用“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又如《鹿柴》中的诗句“返景入深林”,“入”字用得较为恰当,形象地写出了西下的阳光复照着茂密的森林,透过密林又照射到深秋的青苔上面的情景。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入”字换成“射”“照”等含义相近的词,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入”字的意思,一步理解诗句意思。比较辨要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动用语言应仔细推敲,锤炼了学生准确的用词能力。

二、通过品味推敲,理解语言的精炼性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应紧扣句中的字词、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感受语言的精炼性。如《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和“万”两个字就写出了花开得非常多,“低”字写出了花开得很旺盛,一句诗七个字就把花开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朗读品读;感受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引入情境,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性

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引入古诗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中,要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力,可以达到如见其物,身临其境的要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采用音乐、画面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挖掘古诗的意境。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兄弟”指的是谁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谁?为什么会少一个?这样一步步激发学生,引导学和想象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体会作者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扩补描述,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诗句中经常动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用现代的语言扩充描述,以此来训练学生语言的丰富性。如《赠汪伦》一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汪伦的感受怎样?汪伦带着乡亲踏歌为李白送行时,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他会怎么想?通过让学生用现供的语言,通过回答问题来理解诗意。又如《锄禾》一诗用20个字。诗句精炼。教学时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日当午”是什么意思?“汗滴禾下土”说明了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农民的辛苦,既受到教育,又在扩补描述中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五、通过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音韵美感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以它的音韵美著称,最适宜朗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理解诗意,领悟古诗意境和体会诗人感情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自然地朗读,读出诗的意境和诗的感情,体会诗句的音韵美感,如《宿建德江》诗中,“移舟泊苦”。“日暮”“愁新”可看出正值黄昏时候。作用者有说不尽的愁思。而面对此情此景,旧愁未解,又添新愁。诗的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描绘出是野旷和江上的优美景色,写景写得很美,其实地烘托抒发诗人的孤寂情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此诗较为深沉的基词,让学生在多读、读准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愁闷的心情。

六、扩展想象,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古诗无论叙事、抒情、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了让学生从诗中的词句入手,扩展现象,想象诗句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扩展思维想象,诗人在黄鹤楼送友人孟浩然时说了些什么话,孟浩然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表演,体会当时两人的感情。并启发学生产想象、孟浩然去到扬州后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语言的情感性。

七、抓住诗中的数字,体会语言文字的贴切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几十首古诗中,近半数以上用到了数字,使得古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如:《夜宿山寺》中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百尺”作虚指,形容山楼高峻,耸人云际的景象,这样数量上的夸张,能突出景物的特色,使情境添增。又如:《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虚指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说明时间较短,两者形成悬殊的对比,既写出了舟行速度之行,又反映了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喜悦兴奋之情。

八、利用多媒体,感受语言的形象性

第10篇

一.学习古诗广泛取材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善于把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白居易的《池上》中“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句子虽简短,但却充满着无穷的趣味,道出小娃的天真、淘气。整首诗无加雕饰,自然真切,充满着无限的趣味,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这些看来都是日常生活中琐碎之物,但在诗人笔下都具有了勃勃的生趣。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那么写作文也是如此。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可以成为你文章的素材。

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只要留心,眼睛可以发现,心灵亦能感受。在古诗中还包括抒发亲情、友情、乡情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看来,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取材广泛,满载生活气息,饱含真挚情感,这都是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二.学习古诗的锤炼文字之功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诗句中的精妙之处,如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把“绿”与“满”、“入”、“到”、“过”等字进行比较,从而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草长莺飞的春色,很快领悟到了王安石所用“绿”字的神韵。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在写作时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选用最恰当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古诗培养创造思维

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恬淡的山水风光图。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如汉乐府《江南》一诗,字面中描绘了江南荷花丰茂盛美,以及鱼儿在荷花中,荷叶间自由自在地嬉戏的情景,展现了美丽、鲜活的画面。在教学中,读了“田田”两字,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到荷出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读了“鱼戏”数句,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出鱼儿自由嬉戏的样子。我引导学生继续想象,莲叶既如此可爱,莲花之美艳自不待言;鱼儿既如此快乐,则采莲人们互相追逐调笑之乐也自可知了,不是吗?在愉悦和轻松之中,在灵动的想象之中,美便会在学生的心中展现出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凭借想象的翅膀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兴趣浓厚,畅所欲言,也为写景色的文章也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四.学习古诗的谋篇布局

第11篇

关键词:古诗;内涵;路径;诗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16-03

曾经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则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完《江雪》这首古诗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有的说“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还有的说“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如此回答,真叫人啼笑皆非。甚至有学生这样质疑:“这首诗是假的,因为天这么冷,雪这么大,河面上早就结冰了,他怎么钓鱼呀?”而有学生马上反驳:“结了冰也可以钓鱼,他可以带一把小铲子,在江面上用铲子凿一个窟窿,照样可以钓鱼。”一首意境深远的经典,被解读得面目全非,也难怪王老师会调侃说:“如果柳宗元他老人家还活着,听到这堂课,一定会气得吐血。”

很明显,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这首诗都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如果老师知道当时柳宗元因为被贬,前途未卜,而郁郁寡欢,就不会把学生引进一个死胡同了。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仅仅透过字面是很难理解古诗的真实意境的,只有走向古诗的更深处,才能真正走进诗人创作时的内心世界。现就古诗教学的基本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从素读到细读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地朗读,直至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

拿到一首古诗,最初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大声地读,不仅要熟读能背,而且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之美。窦桂梅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很重视平仄之法,他要求学生按照古人最基本的读法朗读古诗,也就是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这其实就是“素读”。这样朗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声音的长短来体现古诗的平仄之韵味。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仅能够真切感受到古诗韵律美,而且能够慢慢体会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当然,仅仅停留在“素读”的层面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不能真正走进古诗之中,这时就必须指导学生对古诗进行“细读”。什么是细读?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对其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这种读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王安石曾经用过“到”“过”“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才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受到启发,决定改用“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通过细读,我们就能明白,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之感。

细读不仅仅帮助读者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帮助读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上面所提到的《江雪》一诗,如果认真细读,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这不正体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吗?细细品读,在很多古诗中我们都能找到揭示主旨、凝聚思想、概括要义的“诗眼”,比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僧敲月下门”的“敲”字,衬托出了月夜的寂静;李白的《赠汪伦》,主要写友情,诗人以水之“深”比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

二、从知其人到论其事

尽管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仅仅通过朗读是不能够完全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因此,也有人说“不知其人,难入其诗”。所谓知其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生平、思想、际遇等。因此,教师在讲授古诗时,不能忽视对诗人的介绍。只有让学生在“知其人”的前提下,才能理解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才能够走进古诗的情境之中,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

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送别诗,与其他的送别诗又有不同之处。一般的送别诗多是对友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如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王昌龄却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达自己的清廉正直。要想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就必须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王昌龄本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36岁就考中了进士,通过殿试被任命为校书郎,曾经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从43岁时受到排挤,两次被贬,一直在县一级做副职,属于8品官位。官越做越小,肯定要遭到人们的非议,因此诗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

“知其人”对古诗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还要做到“论其世”。因为诗人的创作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很难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真实心境的。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一位改革家,他推行变法屡遭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还被辞了官。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再度出山,担任宰相,继续变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又一次离开家乡赶赴京城。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很清楚此去变法未必能够成功,他深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再加上家中的儿子身患重病,因此刚离开家乡就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只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够透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三、从一首到多首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其它的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古诗也是如此。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因此,我们要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对一首诗的理解带出对更多首诗的学习,提炼、归纳、总结,充分发挥教材中古诗的作用。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中国古诗是以文化意象来作为它的血肉的,而构成诗歌的“意象”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象征的一种符号。我们都知道在古诗中借“明月”来寄托相思的诗句甚多,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已经成为古诗中乡愁的文化符号。

在本诗中,诗人虽然在叙写忧愁,但是让人们回味的并不是这“许多愁”,而是寒山寺里传来的夜半钟声,这“钟声”在抚慰着诗人的心灵,这钟声荡涤了诗人所有的愁绪。因此,在教学此诗时,可以将古诗中有关“钟声”的诗句找出来学习。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清)陆鼎《寒山寺》

通过《枫桥夜泊》的“钟声”带出更多的“钟声”,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本诗的理解,又能彰显“钟声”这一极富诗意且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

第12篇

一、“诵读”中教育学生的语言能力

能够流传下来并被编入语文教科书的古诗,它不是呆板八股文,它是表情达意、状物写景的明理工具,它具有丰富的情意性、思想性,充满了人文关怀。所以,老师在教学朗读古诗中要抓住古诗的用韵、平仄、句式、味道、感情,还有重点词语,优美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在朗读中品位,琢磨,理解;还要求学生数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感情。

古诗几乎都押韵的,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除了要求学生读准确,古诗的韵味最重要。毕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老师在范读中,透过文字,注入感情,“让诗歌是用以达到目的地的事物”。利用古诗的“工具性能”,教育学生文字的美、语言的美、思想的美,所以,优美的朗读首当其冲。

例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赠汪伦》、《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泊船瓜洲》等古诗表达的是浓浓友情、亲情、乡情等,老师`范读的时候,用深情,稍微慢的语气。如《晓出净慈送林子方》、《绝句》、《江畔独步寻花》、《咏柳》、《》等写自然景物美丽的诗歌,用清快明朗的语气来读。又如《春种一粒粟》、《蚕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渔者》表达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不幸的生活的深切同情,所以用缓慢的、有点低沉的语气来读,把重要的词重音读。“农夫犹饿死”这句,“饿死”要读出那种控诉的语气来。

二、在多元诵读中抒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2)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3)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三、读出感情 注意节奏

初读成句,研读成意,品读体会,那么自然就进入诵读环节了。诵读是情感的升华,更是教学环节的拓展、巩固的延伸。教学古诗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个读,加之绘声绘色的齐读,注重停顿和节奏,让节奏和音律的美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理解诗的内容。如《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语气要缓慢,“使”后要稍停顿。下面诗句按平长仄短的规律试读: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才能令诗有韵味,才能诵读有感情,与作者心灵产生碰撞,达到共鸣,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

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古诗文诵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