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时间:2023-01-13 03:54:25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第1篇

1.课程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构成呈现出了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的特点,专业构成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虽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但是相对于教学任务来说仍然不够。专职师资不足,学校往往就会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虽然邻近学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课程教学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完全流于生活经验的介绍,这就很难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导致完整的课程目标很难达到。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设计和操作的,它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主要是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授课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体验的机会很少,因此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很有限。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因此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出现看课外书、做作业等与教学无关现象。

3.课程单一,不成体系

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教材虽然不统一,但是包含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包括生涯发展、自我意识、人格塑造、情绪管理等十余项内容。包含的内容虽多,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本教材,并且集中在大一第一个学期讲授,后续的大学生活很少再有系统的学习,因此,应尽快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而且授课时间相对集中,大多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授课。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事实上,仅这一学期的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也远远达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当然,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过程,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可塑性非常强,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5.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不成体系,往往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甚至没有过程评价。具体说来,目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环节都比较简单。就评价方法来说,多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或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忽视其他评价主体对课程的评价,比如说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评价等等;就评价环节来说,往往只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他的环节则缺少评价,诸如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环节。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教学人员素质

目前,由于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授课的实际需要,因此,高校往往会从临近学科中选取一部分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教学人员的素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将这支队伍的教师培养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培训计划,通过进修、交流、老带新、集体备课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培训。

2.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只采用单一的理论讲授方式,很难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一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讲授内容融入其中,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二是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通过采用课件,微课、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视觉效果,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采取互动教学手段,培育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使知识内化为心理素质,转化为自觉行为。四是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内知识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积累间接经验,切实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只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理论讲授较多,实践培训较少,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以延伸课程(诸如爱情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专题讲座(诸如适应专题、生涯规划专题、学习专题等等)以及相关的活动课程(诸如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体系,它是开放的,可以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这样就既能满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需要,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

4.安排合理的授课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授课内容,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5.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2篇

一、构建“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从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也包含隐性课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显性课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

[2]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2):33-35.

[3]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54-56.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进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及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大学生的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些学生无法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1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大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虽热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其没有独立的体制、机制,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处),从业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主动性不高;工作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补救性层面。学校还没有建立起校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体系,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同时,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模糊,对心理咨询存在着错误认知,在自身心理出现问题时不能主动寻求专业教师的帮助。

1.2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许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一般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学工干部等组成。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相对较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校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兼职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无法以专业的角度去答疑解惑,仅凭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专业能力不强,专业化程度较低。

1.3 课程设置不科学,理论与实际脱离

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大学期间诸如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时,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试,理性地面对和解决。但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的教学课时较少,教育覆盖面窄,教育对象大多为大一新生;教学内容仅限于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阐释,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教学的针对性差,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1.4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你教我学”,即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形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顺从依附心理,习惯于接受书本现有的知识,学习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意识,不仅影响了学习效果,而且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同时,心理学的课程考核,也往往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比较,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开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层次性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分析心理异常现象,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不仅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而且对从业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品德修养、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也有严格的执业要求。因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化水平。高校要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教育队伍;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加大对专、兼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专职教师、兼职辅导员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以考促学。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专兼职教师参加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交流中及时了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学术理论,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2 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和目标

高校心理学教育应包括心理学课堂教学、课后心理监测、心理咨询几部分,心理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分年级、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进行知识的自我更新,把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同时,跟踪调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发展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将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心理学最新理论和规律的同时, 能更多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应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2.3 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视频、图片等不同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创造教师与学生间平等、和谐的互动式教学环境,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讨论、情境创设、模拟体验、角色扮演、团体训练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放置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发现和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了解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心理问题,聘请专家和学者围绕这些心理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讲学和作专题报告,借助典型人物和学生生活实例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困难。

2.4 充分利用网络,延伸心理学课程教学范围

心理学课程传统教学注重的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把学生放置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的传递由单向变为双向,大大拓展了现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充分地交流,突出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学习资源,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与进度。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多种传播形式,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心理学的教学效率。

2.5 建立全面的考核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其不断进步。在大学生心理学课程考核评价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创造、合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在该课程具体的考核评价中要注重学生平时上课的课堂表现、课外实践、实习成绩等方面在本学科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在笔试中,增加实践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重,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现状和心理变化等进行跟踪记录,定期分析,引导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2.6 开展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心理咨询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生活、学习、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促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他们做朋友,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偏见,取得他们的信任,让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向教师诉说自己内心的困惑、烦恼,以便教师能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由于挫折、压力、焦虑等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惑。对个别具有典型性的辅导案例,教师要进行跟踪观察,综合分析,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团体辅导, 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会用有效、合理的方式处理自身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择业观,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2.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高校在发挥自身教育主体功能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相关技能,通过选修心理学课程、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和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影片赏析、现场咨询、团体素质拓展、心理剧表演大赛、征文比赛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技能,发现和挖掘自身潜力,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和他人,锻炼自身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沟通表达、创新思维、自我控制、自我康复等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心理互助社团活动和朋辈心理辅导,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强、自立、自律、自护等心理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开发其潜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的系列教育课程。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生活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代清.教师专业化与心理学课程改革[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6).

[2]张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主体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3).

[3]陈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第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主张心理学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在关注心理问题的负性层面的同时,更应更关注对个体积极潜能的激发和挖掘,认为个体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1]。然而,当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仍沿用传统的“病理学”教育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心理疾病和基本适应问题,这使得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所以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因而也没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改进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把激发学生内心和积极力量作为一个目标,从而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最终形成稳定的积极人格[2]。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下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补充。

1 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依据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因此,只有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得平衡,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健康。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有其心理依据的。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年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教育模式认同人类所具有的潜能,并把它作为其逻辑起点,把潜能开发、创造力培养作为其重要任务;其次,大学生积极向上,有着成功、求知、快乐、幸福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内驱力,是他们追求健康、成功、快乐、幸福的主要动机,是积极性产生的源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承认并重视人的基本需要,在满足大学生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激发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使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和价值观等;第三,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他们渴望准确地认识自我和客观地评价自我,渴望独立自主并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承认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愿望和能力,并把它作为心理教育的前提,通过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等方式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积极心理教育有充分的心理依据。

2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内容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及学习内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可以主要强调以下四方面内容:积极人格培养、情绪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养成。

2.1 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人格作为人格中的动力,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够促进人们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人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我国一些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本身的积极品质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温娟娟[3]的研究显示:高乐观和低悲观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低乐观和高悲观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这些类似的研究都有力地证明了作为人格动力的积极人格品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那么即使他的所有问题都消除了,他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会得到增长。只有以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作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育内容,才能使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促进他们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心理健康。

2.2 情绪教育

过去心理学所注重研究的是负向情绪及它所引发的心理疾病,现在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埃普斯顿[4]的研究表明,当体验到积极情绪时大学生的行为目标也往往是积极的、生动的。情绪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他们有着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他们的情绪一旦触发,容易引起共鸣,而情绪受挫,则马上低落消沉、悲观失望。因而情绪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情绪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学会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消极激情的出现。其次要注意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体验。这是对自我价值充分认识和高度评价而形成的情绪体验,是人格发展的内在源泉。第三,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因为社会性情感反映着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条件和社会文化特点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2.3 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交往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要培养他们认同他人、保持积极人际交往的态度。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原发性心理需求。追求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去了。乐观的情绪是身心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现代科学也进一步证明,乐观情绪可以使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自动调节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促进人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而负向情绪如愤怒、恐惧、焦虑的出现会使人体抑制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使得人体免疫力降低,若负向情绪长期无法缓解,还会引发各种神经官能症,导致日常生活无序,破坏正常社会功能。

2.4 耐挫能力养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伴随而来的高教体制的改革,部分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而造成挫折。挫折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消极行为,如退缩、敏感、攻击等,长此下去,他们的人格就会偏向发展。对于大学生遇到的挫折,首先要正确地看待,因为挫折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挫折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的有益作用。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其次挫折能增强大学生的容忍力。个体对挫折容忍力的大小,与其过去生活中的挫折经验有关。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帆风顺,畅通无阻,从未遇到失败与不幸,或一遇挫折就逃避,则其容忍力极小,这类人极少会取得成就。个体经受挫折的锻炼多了,对挫折的容忍力就会增强。第三,挫折能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当一个人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变策略,最终实现目标,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3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体验之后,他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这种要求来自于个体的内部,所以更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因此,在大学生(下转第84页)(上接第34页)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教学手段,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要实施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就要注重营造积极的课堂,即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能够营造课堂积极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足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收获和成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主体的情感愉悦。

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拥有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注意自己的精神面貌和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只要所有的教师都能把积极心理教育作为一项自己的使命,处处留心,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发展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又能够使用一定的方法,注意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其常处于积极的状况,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这样师生之间就能做到有效地沟通与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在这过程中,课程主要在于为学生寻找或创造一个环境,使学生的那些最好的品质能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

总之,融入积极心理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辅导为内容,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由具有一定心理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设计和组织的专门课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燕.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

[2]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9.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73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增大,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逐渐增高,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不明确。具有明确统一的教学目的是一门课程通过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公共选修课,本是希望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高,理论与实践脱离,缺乏针对性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甚至有的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或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咨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矫正等,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和人格完善目标等高层次的目标。

2.教材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学习规律以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方面的学习,没有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跟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错位。

3.教学时间少,授课教师得不到应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修课在很多学校不被重视,比如在课时安排、教学时数、多媒体教室使用等方面总是处于次要地位,总是充当配角。因公修课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很多学生认为公修课教师不必具有专业性,授课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间接导致了很多相关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专业要求,对教学缺乏创新和钻研。

4.教学形式单一,授课过程灵活性不足。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仍然主要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增加授课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授课过程的灵活性,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预防性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及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和知识型目标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无法依照预定目标直线前进,必须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出活跃、信任的课堂氛围。

2.及时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论述。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针对这些心理冲突,高校应积极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及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现实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活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专业学习,帮助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快速适应环境,合理地进行人生发展规划,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困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选用优秀教师任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高校还应鼓励有经验、高水平的心理学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来,同时还可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甚至返聘一些离退休的老教师。这些优秀教师能正确理解公共选修课程教学的责任和意义,对学生做到耐心、热情、认真施教。另外,他们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威望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会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为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习、深造提供条件,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和进修。

4.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教学形式。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学习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综合,并发生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积累广泛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并为此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建设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结合在一起,除了教师讲授外,围绕有关主题,应积极尝试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在教学手段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录音、录像、投影等直观性、形象性、可操作性等优势,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大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在教学方法上,除运用讲授法外,还可运用案例分析、团体讨论、角色扮演、心理训练等方法。

三、结语

总之,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不仅是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仍需在以后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教学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目前,岭南师范学院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全部由二级学院的辅导员担任。年轻的辅导员们几乎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心理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培训,多数辅导员并不是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学院工作。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四个辅导员都是文科出身,其中两位辅导员刚就职,对学院各个专业在学习、培训和就业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不深,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尤其针对“学习”这一讲的时候,未能很好地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指导。刚刚入职的辅导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熟悉的案例的切入及分析,不能很好地结合与同学们相近的例子来阐释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缺乏吸引力

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最关心的内容有:克服自卑及建立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完善自我、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恋爱与性等方面。目前,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习、恋爱与性心理。这些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而且由于这一门课只有8学时,因此每一讲内容只有2学时,有些内容只能粗略提及,无法深入详尽地进行分析,有些问题只能点到即止,如恋爱与性心理。

(三)授课对象不分类,无法进行差异性教学

根据调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岭南师范学院一般都是以专业为单位的大班授课,无法根据学生的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的差异进行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其独特性,若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展开授课,因材施教,效果会更加明显。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下面笔者将以岭南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大学新生为例,探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当中使用的可行性。根据调查数据,该年级新生的基本情况为:2015级的大一新生一共有504人,男生315人,女生189人,男女比例为17:10;其中农村孩子353人,城镇学生为151人,农村与城镇的比例为7:3,总而言之,该年级学生男生居多、农村孩子居多。以近几年授课结束后学生提交的心理课程论文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课程论文都是抄袭应付了事,较少学生能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自己的体会认真完成相关论文,这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更能直接体现这门课是否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能否在该门课程中获得实质性的指导。因此,作为授课老师,应该以积极态度对待自己的课程,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如何上好课,都是值得反复斟酌的。

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对其大学生涯的学习生活是否能顺利开展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一名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会有各种困惑,如果能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将会极大地减少在新环境中的心理障碍。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对相关教师的培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辅导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定期召开相应的备课会,促进各位授课老师的交流,了长补短,也能让刚入职的辅导员学习更多。此外,辅导员自身也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并根据所从事的学科属性主动了解各专业学生的不同情况,以便能在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时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平时要注意积累相关的案例,用最贴近学生的案例使课堂教育的效果更加实用。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当辐射整个大学生涯

前面已经提到,根据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这一课程主要在大学新生入学后、中段考试前给予授课。总的来说,该课程开展及时,有利于大学新生在懵懂阶段及时调适自己,适应大学生生活。但是这虽然能及时解决大一的“迷茫”,可大学生接下来还会面临大二的“彷徨”、大三的“疯狂”、大四的“绝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没有辐射整个大学生涯,非常不利于学校对其后续的大学生活进行追踪和指导,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大学生涯里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当辐射整个大学生涯,契合学生不同阶段心理的发展需求,满足同学们的心理诉求,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 根据性别开设男女特色班

踏入象牙塔大门的青年们,如放飞的小鸟,想着能在自由的大学殿堂里自由飞翔。大学,也是恋爱的黄金时期,由于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学子们被禁锢的恋爱欲望在大学里得到释放,但如果没有适时的、适当的指导,学子们的恋爱之花不一定能开得健康灿烂,在恋爱中令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新生入学之时就开设,这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能及时地加以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各显示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果能分别针对男女生开展区别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目前我院是按照以行政班或者专业为一个班级来进行授课的,男女比例悬殊。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男女比例为11:1。因这门课本来存在课时短的局限性,教师根本无法针对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未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如恋爱与性心理这一讲,如果能针对性地开展对男生的责任教育与对女生的自爱教育,相信教育效果会立竿见影。因此,开设男生心理健康特色班和女生心理健康特色班,让大学生在属于自己性别的课堂上更好地认识自己,让男生和女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性去扬长避短,让男生更谦逊更阳光,更有责任与担当,让女生更自信更乐观更自爱,让教育达到真正的目的。

(四)开设农村生源、贫困生心理健康指导班

岭南师范学院的生源以广东省为主,其中又以粤西地区为主,绝大部分是农村生源,贫困生又占为数不少的比例。根据笔者的经验,农村学生较城镇的学生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美国精神分析家哈内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环境的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如果人原有的心理定式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比如当人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志等因素来不及协调时,个体就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就会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和冲突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个体就会产生迷茫、空虚、焦虑、压抑、紧张等不良情绪。当踏入大学之门的农村大学生(尤其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面对跟自己之前生活不同的人与事物,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笔者建议,专门针对农村生源及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课,在自我认识、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会大大降低他们在大学最初的日子里的不适应及盲从,早日平衡自我、实现自我。除了学生本人受益,学校更是因能在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之前就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减少了这类学生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更加有效率、有效果。

第7篇

关键词:情志养生;行为训练;心理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49-02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一门必修公共课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育部办公厅2011.2.23日颁布)及《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苏教学[2011]8号)指出,“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有专门的教学大纲,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为全国建校最早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在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下,我们期望将现代心理学与传统中医文化精髓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情志养生理论指导下的行为训练法就是其中的一个尝试。

一、学情分析

为了解学生的需求,选取入W半年即将开课的新生204人进行课前调查。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周红、沈永健著,《大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9―11页)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八个维度,即“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和谐、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以及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等,向学生讲解后,让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0―10分(10分为满分)的自主评分,并说明扣分的理由。评分结果如下表1。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可知,在八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人格完整和谐”,而得分最低的是“情绪稳定”,次低的是“意志健全”,其他各维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自评上对“情绪稳定”与“意志健全”的需求更大。结合学生书写的理由,进一步发现“情绪”与“意志”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结合现代心理学关于“知、情、意”三个心理过程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往往是“认知”上有所领悟,而在“意志行为”上无法达成,既而带来“情绪”的异常,而“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随后的“意志行为”,继而陷入恶性循环。如,“明明知道要认真看书,可一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来。玩得时候很开心,可之后却心情低落,觉得自己不应该,发誓下次一定不这样。可下次又周而得始。”“明明知道自己需要坚持锻炼,可一偷懒就不想去了。经常这样,就觉得自己很差劲。”

在对学生的常见困惑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学生们不仅仅需要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学习在情绪与意志行为之间达成新的平衡。因此,具有传统中医文化特色的情志养生理论成为首选。

二、情志养生行为训练的可行性

1.情志养生的内涵。情志养生,在中医文献中,又称“摄神”、“养神”、“调神”,是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动,来保持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统一、祛病延年的一种养生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情志养生思想,其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恬愉自得的静养观、高下不慕的处世观、情志活动的中庸观、情志可调的互动观等情志养生观念,一直沿用至今。中医情志养生的内容既包含丰富的中医学理论与临床技术,也蕴含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得到了现代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的认同,它是“通过自己对外界客观事物反映进行自我调节和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情志养生的基本方法中,既有未病先防的精神调摄法,也有既病防变治神养生法,此外,中医学临床中还有对常见疾病的情志疗法。这些特色性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行为训练的理论来源。“情志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核心和关键,以道德品质修养为根本,精神心理调养为主干,情趣爱好培养为枝叶。”情志养生不仅能调节情绪,更能在各种方法中提高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个体的意志力。

2.情志养生行为训练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我们制定了行为训练的三大原则。①“授之以渔”――传授情志养生的道和术。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多寡,选择性地介绍情志养生的内容,其中,“道”(原理理念)是比“术”(具体方法)更为重要的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情志养生的基本原理,以应对在行为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绪困扰。②“三因制宜”――体现情志养生的个体性。虽然“情绪不稳定”、“意志不坚定”是学生们的共同困惑,但涉及个人,却是各有不同。因此,以中医中的“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作为指导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行为训练方案。这种个体性可以保证学生的个人需求得到足够的关注,同时增加学生完成训练任务的信心。③“助人自助”――激发养生主体的自主性。无论是中医的情志养生法,还是现代心理学的情绪管理法,其行为的主体才是行为实施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行为训练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良好的情绪状态为激励因素是我们着重考虑的。

三、情志养生行为训练方案及实施

我们将训练方案命名为“六十天行动计划”。其具体的要求包括:“选择每天坚持做一件事(过去没有做过,可以是兴趣、爱好或习惯等),需要在现有能力之上,要靠意志力克服困难,或是有创新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每天在社交媒体公开记录,坚持60天以上。”学生可以自由申请,并和老师商议后确定正式的行动计划,提交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中手写“我承诺: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对自己严格要求、热情鼓励、完全信任,竭尽所能完成项目。并于课程结束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记录)申请课程成绩。”作为回报,完成的同学可以直接获得课程的“优秀”等级。

方案设计中,行为训练设置为自愿参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完成行为训练的内在动力,即“我要做”而非“要我做”;行为训练以“养趣”(培养习惯和兴趣爱好)作为情志养生的目标,以坚持至少60天为意志培养形式,原因是兴趣爱好的养成可以培养积极的情绪,同时达到怡神养生的目的,坚持一定的天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行为习惯,更是树立“我能行”的信念;要求学生每天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记录以及手写承诺,是借助于外部动力帮助学生坚持行为训练,而社交网络上收到的回复与评价也会成为学生坚持行为训练的积极情绪动力。

四、情志养生行为训练的结果与展望

在实施本方案的教学班的226位同学中有95位(42.04%)申请了“六十天行动计划”,最终按计划完成的有66位(69.47%)。训练内容涉及学习(如学习一门新语言、阅读古籍等)、运动(每天做引体向上、跑步健身等)、兴趣爱好(每天练书法、诗歌创作等)。大多档耐学都涉及新技能或新习惯的获得,仅有一例外,有位男同学希望通过训练计划来戒除打游戏。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老师特别和他商讨可行的方案,从减少每天的游戏时间开始,直至完全戒除,同时帮助他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最终他成功地达成了目标。

总体而言,本次的情志养生行为训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后续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们表示,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习到某个新本领,而是通过六十天的坚持,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毅力完成很多事情的,在自我悦纳方面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但这次的课程设计仅是在情志养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行为训练尝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需在训练方案的实施、训练过程的指导、训练结果的评估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红,沈永健.大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M].科学出版社,2012:9-11.

[2]陈仁寿,高雨.中医情志养生[M].第1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

[3]马作峰,王平,张六通.《内经》情志养生思想及其应用[C]//中化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242-244.

[4]周瑞芳,林毅,赵虹,等.林毅教授情志养生思想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2-143.

[5]李董男.中国传统情志养生道法[J].中医杂志,2013,54(4):357-360.

Application of Training about Health Preserving of Emotion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Cours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ANG Bei,HUANG Ai-guo,ZHANG Xiu-qin

(Institute of Psych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Jiangsu 210023,China)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134-03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工作内容,这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首次通过正式文件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2003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样也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课程。长期以来,很多高校把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方式,这种做法与《基本要求》并不一致,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发挥好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本文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在课程目标上,从预防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

课程目标决定了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方向,课程目标的界定将对课程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分歧,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作用。关于课程目标的设置,目前主要存在理论化与技能化的争论。理论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技能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技能型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现实社会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实践技能的提高,注重具体方法对大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

理论化与技能化的课程目标设置都强调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辨识与解决,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与讨论的主要内容,以心理问题的预防性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性教育,因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有的效果,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到实践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中对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过分关注,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以及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群体的层面上是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张是: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

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增加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营造充满心理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用积极的理念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积极应对问题,主动适应社会,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积极心理学注重发展与培植积极力量的价值目标引领下,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爱、宽容、责任、希望、友谊等积极因素,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积极体验,只有这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二、在课程内容上,从心理学主导向学科间整合转变

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课程内容也处于动态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使教育能够回归生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科整合的依据在于社会的整体性和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学生所认识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这就要求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学科整合之路。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从知识模块来看,大多包括环境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与恋爱、学习等内容。显然,课程内容偏少,难以实现课程的预设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设目标,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仅仅依靠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

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支柱,从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对心理学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要求,是心理知识的普及,也是一种心理学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哲学的视野来看,心理教育本身源于哲学,心理学为了摆脱哲学的束缚曾经走了很长的路,但心理学以及心理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都来源于哲学,甚至重要的心理教育本身就是哲学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视野对构建心理教育的多元化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心理素质以促进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教育,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既合乎教育科学又讲究教育艺术;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社会属性,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学的视野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社会学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在社会条件下,解决人的社会化与心理发展问题;从文化学的视野来看,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心理与行为的常态与变态的界定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产物。文化的弥散性使得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影响,文化的民族差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色。每一种学科视野都有其自身特点和适用的层次范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倡导学科视野的多元共生意识,只有多学科视野的互补共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才能充满希望。

从本质上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门逻辑体系严格的学科,而是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在强调学科间整合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在大一第一学期作为基础概论性的课程开设,而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大一年级针对学生的适应与目标定位等问题,重点开设心理健康标准、新生入学适应、自我意识发展等课程内容;在大二与大三年级针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压力调节等问题,重点讲授人际交往技能、恋爱与性心理、情商训练、压力管理等内容;对大四年级的学生重点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安排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设置的逻辑性。

三、在教学方法上,从单一讲授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

目前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多为大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这种“你听我说”的教学关系中,学生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对课程反感。据调查显示,学生反映其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中知识讲授法排在最后一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向多样化转变,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教学细节,增强学生心理体验的直接性和深刻性,在教学中增加团体辅导训练、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测验、体验式心理游戏等教学方法的采用。

团体辅导训练法是指在团体情景中,通过团体内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成员间分享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建立新的认知与行为模式的过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团体辅导训练帮助学生改善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班集体与学生组织的凝聚力;通过自信心训练等让学生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案例分析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选取来自学生群体、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形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借助案例向学生模拟现实问题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适当引导,为学生展现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案例分析法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它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寻找答案,而在于思考的过程。因此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点。

角色扮演是指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设置某一场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言语、动作,从中得到体验或感受,以此了解问题的所在,最终实现心理品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角色扮演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与创作欲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还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对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心理测试,并对测验结果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比如在学习人格塑造这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做气质类型测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方式。心理测验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主题的了解,促进更多的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心理健康。

体验式心理游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进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心理体验,触动对自身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思考,以达到促进心理健康与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再精彩的说教都比不上个人的亲身感悟与体验,内心再轻微的触动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例如毕淑敏《心灵七游戏》中列举的7个体验式心理游戏都可以启发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教师在讲授“自我意识”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再选你的父母”、“我的墓志铭”等游戏,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

参考文献

[1] 蔡迎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16-118.

[2] 邱小艳,唐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15-117.

[3] 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1):82-85.

[4] 许国斌,黄红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46-49.

[5] 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3-85.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模式分类

一、引言

处在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各种观点歧异。大学生面临着高昂学费、信仰迷茫、就业艰难等压力,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就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往往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学者们认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是教育观念滞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监督缺乏有效性等。因此,本文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

根据前人的理论成果以及笔者的实践和研究认为,目前广泛存在于各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1、从教育发展模式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心理教育发展模式强调要努力排除发展中的障碍,帮助不同年龄阶段大学生尽力完成各自的发展任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要进行积极的预防、指导和干预。这种教育发展模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大学心理教师、辅导员以及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其所处的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促使其心理存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还要联合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状况,注意学生发展障碍的预防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应对政策,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使每一个人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最有说服力的、对学生的触动性大的积极向上的案例,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协调发展。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前者重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者重在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问题,虽然在教育中各自根据其特点遵循不同的教育原则、规律,看似两条平行线,实则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是一个有力举措。现代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都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没有关爱情怀。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遵守道德准则、形成以自律为形式、运用信念来调节其心理,做到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

3、从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为了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各个高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公共课、选修课,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面对全校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不同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向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设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心理学教师要和这部分学生做好沟通,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的转交到有关专业机构,配合他们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返回学校继续大学生活、学习。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各高等学校应经常宣传、演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运用学校校园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健康理念,自觉主动的注重自我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从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友关系、校园文化环境、愉快的教学活动对于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愉快、热情洋溢、师生感情融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机会。另外,社会风气、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它们的影响力比学校更为持远。学校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如微信、QQ,建立家长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群,给群里上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提出发展方向,让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心理学教师也可根据家长提出的孩子问题给予指导。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5、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刘慧颖、李一鸣、徐经纬在其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硬件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经费,促进研究者的积极性,提高研究水平。这样才能推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林琳、李伟佳在其文章《 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各高校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学专兼职教师,给他们提供必备设施,合理的课程研究经费与培训进修机会。各高校应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室,以便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筛查、跟踪进展和干预控制。各高校也应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行建立健全心理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发挥其导向、激励与改进的功能。

6、从推进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能够提供给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因此,推进心理健康的理系统研究很有必要。掌握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界定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需求。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能力,各学校之间应当发扬合作精神,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共享研究成果。许多新观念与方法,可帮助高校从事心理教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增加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创新中提高质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结论

1、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只有不断创新,通过不断发现与总结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包括优秀的心理培训师、优良的育人环境、健全的保障体系与好的发展模式等,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合适理论依据。

2、科学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多渠道、全面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调动社会资源、家庭成员共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慧颖、李一鸣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12(06).

[2] 林琳,李伟佳.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 [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3] 王柏,赵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 王菊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5] 朱菲菲.当今大学生的素质危机及其救治[J].群文天地,2012.

[6] 李忠艳.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实效性 实践课

[作者简介]张艳萍(1979- ),女,四川遂宁人,四川外语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研究;朱琦(1978- ),女,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重庆 40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18-03

一、前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健全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意识层面上已经重视该门课程。经过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工作者共同努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均进行了革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过任课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努力已经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在增强教学实效性方面也不断地进行探索,但总感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效果不够理想,教师的构想与学生的实际接受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进一步使课程从学生层面更具实效性,我们在期末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门课程满意度很高,但也表达出更高的期望,并且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将问卷调查结果加以整理有助于完善今后的教学。

二、研究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用随堂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几个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展开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96份。调查内容涉及:(1)本期教学中你最喜欢的章节是什么?为什么?(2)你不喜欢的章节有哪些?为什么?(3)在本期教学中,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4)在本期教学中,你感到不满意的是什么?(5)为了使这门课程更能学以致用,你有哪些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喜欢与不喜欢章节调查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大部分章节都表示了满意。分析认为,“情绪与情绪管理”这一章的内容除了介绍情绪的产生与意义,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情景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角色扮演进行了调控情绪的训练。“人际交往”一章大部分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介绍大学生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知道了这个阶段自己与他人的心理需求,能够更好地理解人际冲突出现的原因,加上人际技能训练也是直接针对学生常见的人际问题的,便于理论用于实践。在课前的访谈中我们就了解到,很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原因都希望增强对自我的了解,以及能够更好地调节情绪,并希望在这个课堂上学习如何管理日常的人际关系、如何更好地与同学合作等。因此,对这两个章节的内容表现出了明显的偏爱。相反的,“发展简史与流派”这一章的内容偏理论性,且多是基础性知识,与实际结合较少,学生听课时虽然能够投入,但是课后印象不深刻,运用起来困难。

(二)满意与不满意调查

总体上,学生的满意度较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风格、个人素质等给予了肯定;二是对案例教学、实践课等形式的肯定。不满意的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觉得总体上内容偏少、知识系统性不够、课后延伸较少、部分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等;教学方式上,主要提到的是觉得参与性不够,缺乏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中,学生满意和不满意存在一个共同的影响因子,那就是教学方式,尤其表现在对参与性的评价上。表示满意的学生说获得了实践机会,能够充分参与课堂;表示不满的同学则表示,课堂上参与性不够,影响学习兴趣。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首先,学生有极强的自主心理,强烈希望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一个好现象,要善加利用。其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看似矛盾的结果呢?虽然我们已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但由于是上大课,得到实践机会的仍然是少数。

(三)学生意见与建议

根据国家下发的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因为这门课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强调学习之后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本次调查针对这个问题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建议多集中在教学手段上,除了对案例教学的认可,还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意见,比如建立班级博客、增强及时的心理动态互动等。有的学生提出希望在课堂授课外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如组建心理剧团定期进行心理剧目的演出和赏析,加强对现实问题的了解与体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四、结论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应兼具普及性、系统性、实用性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44-0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各高校基本上都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的目标除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在体验、分享中共同成长,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新的角度,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找到新途径。

1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含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八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自助助人的过程。[2]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用来协助学生解决发展性问题,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共同问题,由任课老师根据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实际需求,运用纸笔练习、团体互动、角色扮演、操作与创造等形式的团体活动,学生在其中体验,形成自己的感受,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性和实效性。

2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

2.1 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内容的设计源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符合修课学生的实际需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迫切解决的发展性课题,他们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共同面对这些专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2 团体心理辅导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每一堂课都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相关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这些心理辅导活动简单可行、操作性强、趣味性浓,符合高职学生灵活性、注重自我感受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

2.3 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课程教育的感染力

调查研究显示,高职学生所处的阶段比较在乎同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愿意接受来自同辈的建议和意见。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除了自我认识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在团体内的互动行为,有机会摩仿他人,学习他人,建立新的态度和行为,同时在团队互动中形成团队意识,提升团队精神,具有明显的自我成长、团队共同进步的教育效果。

2.4 团体心理辅导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在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社交的机会。学生在团队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在充满信任的团体氛围中,学生可以发现和识别自己的不适应行为,并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适应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正向支持,这种体验会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教育的效果就持续巩固到学生生活中。

3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3.1 团体心理辅导在课程各章的运用

根据课程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每个专题依据教学目标,运用连环自我介绍、或20个我是谁、求职招聘现场模拟、时间馅饼、萨提亚冥想、戴高帽子、心理剧、当恋人离开我、压力面对面、生命如此美丽等团体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体验、分享感受、实践中了解知识、形成共鸣,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能帮助团体成员共同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2 教学效果的评估

在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采用课上观察记录、课下作业、个体访谈、心理测评与跟踪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评估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变化。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这门课中有所收获,有97%的学生认为课程有趣、实用。通过心理测试问卷,学生在课前和课程结束的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了解他人、团队意识等到方面有较大提高。

3.3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

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会填写一份反馈表,在学生的反馈中,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收获与成长:“这是一次很意外的选课,起初只是想得到学分就可以了,但在和我的同学的互动中,我觉得有趣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成长,从原来不敢和人对视讲话,到现在我可以和陌生人打招呼,可以参加到同学聚会中不再尴尬,这个课程对我的帮助很大;这个课程出乎我们意料,我们当时都以为只是讲讲心理常识和保健方法,但这种学习的方式,是第一次体验,在体验中,我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接纳他人。我特别喜欢信任之旅这个活动,让我换个视角来看自己、看他人、看帮助和信任;我特别喜欢同学间的互相支持,畅所欲言,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我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也愿意和大家一起探索每一个专题,通过一次次的小组活动,我们的关系融洽了,我们也互相理解了,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青春故事,我爱我们的团队。”在这些学生反馈中,一方面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真诚的投入、显著的变化,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效果,开展学生喜欢且受益终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内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Z].教思政厅[2011]5号,2011-05-28.

[2]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第12篇

一、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帮助大学生达成心理健康自助和互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仍有不少的问题,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公共课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几乎是普遍现象。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这种大规模地面向学生教学的形式,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的高速度、高效率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优越性,但教学质量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化。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班教学模式采用最多的就是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就是记或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难以体现且学生创新能力的难以得到培养。其次,课堂教学时间受限。根据《广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基本标准实施意见(试行)》,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本科生安排不少于32学时)。课时相对较少,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新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上,这样就造成了课堂容量过大,教师一节课讲授得太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学生学习被动性增大的局面。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过程、体验深化的活动时间很短甚至是没有。再次,教学目标缺乏个体针对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课程,整体、普遍的学情分析对整门学科的教学目标设置是适合的,但对个体学习而言则针对性不强。

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的出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为克服上述难题,更好的促进教与学提供了可能。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适用性

翻转课堂的理念并不是最新的,早在19世纪早期美国西点军校就曾尝试过这种方式,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教师提供给学生课前学习的材料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完成不了翻转,没有引发广泛的关注。直到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TED大会上将“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介?B给全世界,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也曾在TED的演讲中提到:很多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Khan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写作业,遇到问题就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种与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写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被称之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转变了原有的教学形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既具有理论上的现实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

首先,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最经典的翻转课堂的学习结构是以课前、课中为分界的模式。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看教师讲课视频学习新知识,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的练习,并获得教师一对一的评价和点拨,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待,加强了师生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次,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新知识,而新知识的学习是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打破传统课堂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新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上的情况,而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在探究的过程、体验深化,重点培养了学生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解决能力,解决了传统课堂课时少的问题。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注重个性化体验的课程,建立在“翻转课堂”上所做的学情分析,可以在传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课前调查问卷、测试、随堂作业及活动反馈,同时也可以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使用相对应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质性和量化分析。教师根据这些学情数据可以及时有效的设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因此,翻转课堂所分析提供了动态的、个性的、多维度的学情,而这可以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实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