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表达思念母亲的句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材阅读: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三、教学重点:
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过程:
1.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郏往往寓于平淡中,要丰实我们的生活就请看看这些需要表达的爱的样子吧:为父亲母亲沏一杯热茶,为弟弟妹妹掖一掖被角,和朋友开一个玩笑,与同学扮一回鬼脸儿;或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的呵护,把真诚的爱意写成文字送给远方或咫尺的他;或干脆大声地说出你的思念……时间的河流悄无声息,缓缓地趟过我们的额头和眼角,不知不觉间,岁月的纹路爬上了曾经年轻的面庞。而就在这有条不紊的时光中,许多爱,会变得麻木,会被我们忽视,最后被埋在我们心间。没有爱的表达,就没有了生活的韵律和色彩。而此时我们若能适时适当地表达爱,让原本单调的生活多了斑斓的色彩,我们的每一天也就多了温暖、多了期盼、多了喜悦。
想起了那么多没有表达出来的爱,那么多让人心伤不已的遗憾。一提起《红楼梦》,林黛玉那“宝玉,宝玉,你好……”的气绝之辞便痛彻心扉,老太君贾母所说的“这对冤家”最终还是没有喊出心底的爱,以至于潇湘馆那幽怨的竹音与哭声穿越着时空,让人惋惜,从此,“空对着山中高土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又如何呢,只让人嗟叹!忘不了那经典的老电影《卡萨布兰卡》,伊莎走上飞机与里克擦肩而过,那一刹那眼角挂着的泪水和那动情的歌曲“I fell in love with you……”(“我坠入了爱河……”)令人心碎。爱,终未在离别时刻表达,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就这样一直撼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想这句话中饱含着多么深沉的哲思与无尽的哀痛!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档“清明说吧・说出你的思念”的节目,不少人对亲人未竟愿望而痛悔万分,爱,总是未能表达,最后喊出的是亲人听不到的哭诉!
该表达的你就尽情地表达吧。清晨里最美的玉簪花送给最亲爱的老师,看看老师脸上那溢满的甜蜜;出门时一句真诚的“大爷好”,小区值班的那位总严肃的老人变得多么慈祥;帮妈妈洗菜做饭,劳累的妈妈刹那间心花怒放……在生活的琐屑中,表达出你的爱,你会听见爱的回响,你同样也会感受到爱的温暖。
不管多忙,都不要忘记给他(她)打个电话;不管多累,都要给他(她)一个幸福的问候;不管有多少烦恼,都应该给他(她)一个微笑……心中有爱,就应该大声说出来,就应该做出来,用行动和语言表达你心中的那份温暖与幸福。
爱的表达,就是为了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那颗心,看那颗心里的温情、惦记和感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在表达的瞬间也收获了爱,收获了温情、惦记与感动。
那些窝在我们心里的爱,需要表达!
【简评】
爱需要表达,若不这样呢?修改文一下子端上三碟有特色的佳肴:《红楼梦》中黛玉最后的隐痛,《卡萨布兰卡》中未及时说爱而擦肩而过,以及央视节目“清明说吧・说出你的思念”中对亲人未竟愿望的痛悔。三个故事有影视有名著,有文学有现实,都有着浓烈的情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一下子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三例能够信手拈来,靠的是多看多记多思考多积累,留心处处是学问,腹有诗书气自华。
■技法总结
像此类文章,要使文章有亮点有“干货”,要尽量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尽量把细节叙写生动。文章由小细节构筑而成,这些细节如路边野花儿,让穿行小径的行者感受到一种自然、质朴的美丽与惬意。文章细节往往是从更多的细节中挑选出来的,挑选时,要择取围绕主题、新鲜有趣、能反映不同角度的细枝末节。写作时,对生活中每个本真细节,用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说明白即可。并且语言要一贯,语势要一致,最好是组成排比式的堆叠,使句子既有变化,又有层次,这样这个句群才有气势,才有力量感动读者。
【关键词】朗读;问题;探究;训练
【教学目标】
1.深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
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出示幻灯片)
你们过年的时候令你难忘的、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出示)(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过年的情景、体会)(出示过年的幻灯片)
我们过年的时候很多的风俗习惯。但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又不尽相同。有一位身居异国的作家,最难忘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最难忘母亲亲手酿制的春酒。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家――琦君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一起来看第十九课《春酒》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学生齐读)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浙江永嘉人。
她是一位堪称写童年故家的圣手。有人甚至称,她的作品被从十七岁到七十岁的读者同样喜爱着。她以散文创作饮誉文坛,荣获文协散文奖、中山文艺奖等。著有散文、小说和儿童文学等三十余种,被译为英、韩、日文出版。其书多次再版,创造台湾出版界散文作品五十七次的重印记录。
她的作品还有《桔子红了》、《七月的哀伤》、《长沟流月去无声》等
(过渡)琦君用一种洗净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说着自己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说着半个多世纪来她魂牵梦绕的那些记忆的片断。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掌握如下字词(出示的生字词):
气氛(fēn)两颊(jiá)煨炖(wēidùn)枸杞子(qǐ)薏草(yì) 斟酒(zhēn)家醅(pēi)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巴结:方言,指人做事勤快。
如法炮制:本指依照成法,炮制药剂。后比喻照样处理。
四、配乐深情朗读课文
老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时注意屏幕上出示的生字词在文中的位置,并联系上下文揣摩它们的含义。
五、复述课文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大声朗读出来。
(就可以将过新年、喝春酒、喝酒会等风俗、人情深入其中,边分析边板书)(我们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他喜欢的句子)
六、问题探究:(出示问题组)
(过渡)正是这语语动人,字字珠玑细节描写,使这春酒,永远如母亲的八宝酒,诱人心怀。因为这里面加进了慈爱、热情、温馨。
1.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等事情,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怀念了家乡的"春酒"吗?
明确:作者通过春酒,写了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思念,在这些内容中流淌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也是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2.文中哪些句子反映了风俗之美、人情之美,找出关键词
明确: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童年(过年是热闹、成年时:家乡味、家醅)
3.本文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作者的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她俭朴勤劳,有灵性,善良大度,充满美德,性格坚强。她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都说明了作者的母亲是一位贤妻良母。
4.文中作者通过对家乡春酒的回忆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过对家乡春酒的回忆,写了母亲的善良,乡人的淳朴,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思乡情愁。
七、小结:板书
过新年 风俗美《春酒》喝春酒 民风美、风土人情(家乡味) 思乡酒、思念故乡 喝会酒 人情美
八、拓展训练(出示)
故乡情结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中国人最深厚的情感,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你们学过哪些有关“思乡”念友的古诗名句?
参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九、课堂小结:
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对故土的眷恋,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在琦君笔下,乡情是那一壶春酒,思乡之情,怀母之情,童年之味融入这壶春酒,它道尽作者诗意的心情。
最后一首小诗《春酒》送给大家:
小时候
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
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
长大后
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
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
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
清清的,香香的,沾着母亲的味。
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
故乡的酒,过年的酒,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
朋友,别忘了!
出门在外,
也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十、作业:
一、用横线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4分)
气氛(fēn fèn) 歼灭(jiān qiān) 凝视(líng níng) 解剖(pōu pō)
脂肪(zhǐ zhī) 猝死(cuì cù) 扁舟(piān biǎn) 对峙(zhì shì)
二、查字典填空。(6分)
“益”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益”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增加;②好处;③更;④有好处的。下面各句中的“益”分别是什么意思?
1.养花,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
2.爷爷生日那天,我祝他:福如东海,益寿延年。( )
3.猫头鹰、燕子都是益鸟,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
4.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平共处才能维护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 )
三、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成语。( )(2分)
A、咄咄逼人 再接再厉 万马齐喑 喜出望外
B、勇往直前 原形毕露 应接不瑕 漫不经心
C、阴谋诡计 千钧一发 滔滔不绝 川流不息
D、不计其数 走投无路 斩钉截铁 专心致志
四、按要求写词语。(11分)
1、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4分)
王羲之( ) 刘备( )
曹刿( ) 匡衡( )
2、仿照例子写词。(3分)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彬彬有礼(AABC式)
气壮如牛(含比喻)
3、写近义词、反义词。(4分)
反义词:凤毛麟角( ) 井然有序( )
近义词:兴高采烈( ) 一丝不苟( )
五、修改病句。(4分)
1、通过主题队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2、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六、 按要求或提供的情境写内容(古诗、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快打开记忆的闸门吧!(11分)
1.春天是什么?她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也是杜牧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红花绿树。
2.陆游教育儿子不但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社会实践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用诗人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4.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报答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华考试不及格,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真是_____________,紧张极了。(填一句歇后语)
6.同桌胡明是个贪玩的孩子,你准备这样一条名言送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他自古以来,多少人的成功就是勤奋换来的。
七、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又怎么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呢?(3分)
①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分)
②比较原句与改写后的句子的语气,你体会到: (2分)
2、先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再用所填写的关联词造句。(1+2=3分)
地球( )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 )有美妙的大气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指出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再照样子用加点的词写句子。(1+2=3分)
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
修辞手法:( )( )
我们身边的人,大都熟悉这样的句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我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我的日常生活除了新闻和课本也几与台湾无关,但我还是默然了。或许是因为大海带给海岛人与生俱来的愁绪,或许是长年在外求学和父母的隔海相望,恍然间“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谈不上炽烈,却终让自己感动不已。
然后我了解到,那首诗的作者,叫余光中。
先生是南京人。似乎所有南京人对于民族对于国家都有一种天生的敏感,百年来六朝古都的兴衰荣辱,几乎就是半部中国的现当代史,如同大海带给我们独一无二的气质一样,先生自幼成长在溢满浓郁中华气息的城市里,古都的气魄和神韵潜移默化在先生身上烙印出伟大的气质,也注定先生的心在历经漂泊之后,终将回归这片土地。江南静谧的童年结束在日寇的铁蹄下,他从水样的江南梦中醒来,一下子便面对民族生死的抉择,无尽的轰炸,异族的屠杀,刺刀和刺刀上的血在风中悲吟。十余年的流浪,几经波折,九死一生,在他二十一岁那年终于来到了台湾,算是有了一个暂时的家。
有人曾对先生在一个敏感时期离开大陆奔赴台湾指手画脚,说是一种背叛,并以此怀疑日后先生怀乡之情的纯洁性。对于这一点,其实先生自己说得最清楚:“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四十三年。’洪水成灾,却没有一滴溅到我唇上。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飞魄散,被西潮淘空。”
先生在台湾几十年,从一个意气风发、“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青年到一个“成就一时无两”、阅尽悲欢、自发苍苍的长者,其间有过迷茫,徘徊,但最终,海对面的那片土地母亲般的召唤让他皈依于龙的信仰,皈依在儿时江南的乡愁里。
我曾无数次想象先生在凛冽的风中,一个人,遥望着陆地的尽头,海的那一边,正如村口的孩子守望着出海的父母的船只:“我会在对岸/苦苦守侯/接你的下一班船/在荒荒的渡头/看你渐渐靠岸/水尽,天回/对你招手。”或者又是这样的句子:“一道海峡像一刀海峡/四十六年成一割,而波分两岸”,还有“听山下/潮去潮来的海峡/一样的水打两样的岸,回头的岸是来时的岸吗?”还有,还有……人总是制造牢笼来束缚自己,制造屋子把自己与自然隔绝,制造船把自己与大海隔绝,然而海峡和岛屿并非是人所创造,却不幸戴上了镣铐。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捶胸顿足,而先生却用平凡的笔写下不凡的乡愁,写下伟大的情怀,他喊出了一代人思家的愁苦。对比先生浩然伟大的国情乡愁,我只不过是区区少年彷徨。然而我知道,无论在台北,还是巴黎、纽约,先生的心都是一片磁针之石,不指故乡不肯休,我心亦然。
汶川地震,无数同胞埋骨青山,举国哀悼,我心情沉重,随便翻几页诗歌以求半静,读到“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时,竟至于潸然泪下。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怀,发自肺腑,便最易被一种相似的情怀感动,先生用看似波澜不惊的笔触道出真挚浓厚的情感,怎不引人联想,动人心魄!
自古中国文人最多愁善感,一论乡愁,大多诗兴勃发,然历史上思乡佳作大多只是单纯的流浪,回家虽难,却还是可以想象的,然而临发又开封的家书,南归的鸿雁,着花的寒梅,可以慰藉历代文人的思乡之情,却都承载不动先生的乡愁。眼前的海岛不是永远的家,我在漂泊,家在海的那一边,写一封信给母亲,天高浪远可信没有翅膀,诉一段愁苦望西岸,可海峡除了悲风就是不安的警灯。先生与无数浪子一样,和整个台湾,所有漂泊的华人一样,多少次梦见骨肉团圆,梦见江南的水,西北的沙,梦亲人的脸,落一枕的泪。先生是无数望乡人中的一个,当别人沉浸在无尽的哀痛里迷惘不已时,他却用笔诉尽衷情,笔起笔落,台湾默然了,大陆默然了,全世界浪迹天涯的华人默然了。思念从未停止,只是无从表达,那些读着先生乡愁的山东话、上海话、四川话,在刹那间融成了一样的声音,一样的感动。先生用肺腑之音在海峡边日日哭诉,夜夜守望,然而被人所利用的牢笼却许多午依旧:“一道探照灯警告说,公无渡海/一艘巡逻艇咆哮说,公竟渡海/一群鲨鱼扑过来,堕海而死/一片血水涌上来,歌亦无奈。”
海峡是政客的筹码,于是千千万万的妻离子散也便一道成了筹码,先生写下了这民族的泪滴。政客信仰选票,文人信仰感情。先生用诗用心作抗争,不,那不是他一个人,那是一个民族在抗争,乡愁概括不了先生的一生,然而先生却成为这个民族乡愁的代表,正如看到李白想到酒和月亮,看到苏轼怨到大江东去,凡是月光所照之处,部有华人,凡有华人之处,一提先生,便知乡愁滋味。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笔者就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可行的方法: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准备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指导篇
1.静思默想酝酿情感。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2.读书如见感同身受。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花》这篇文章时,读到这样一句话:“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师:读着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见母亲站在哪里,怎样地盼呢?能用朗读表现你的感受吗?
生:我仿佛看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母亲站在门口,眼睛不停地望着公路的那头,仿佛在等待着儿子的出现。
师1:好一幅慈母盼儿图,你能读好它吗?(生1带着渴盼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生2: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阳台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多么希望能有儿子的车在自家门口停下来啊。
师:你读懂了这位母亲的心,来,读一读!(生2用低沉的语调朗读)
师:是啊,仿佛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位老母亲的目光里流淌的尽是对儿子无尽的牵挂,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吧,体会体会这份浓浓的思念?(生用缓慢的语速深情地朗读)
师:你觉得母亲的要求高吗?从哪看出来?
生3:我从“顺路”、“想看看你”、“聊聊天”看出母亲的要求很低,只是想顺路看看儿子而已!
师:“而已”用得真好,这就是一位平凡母亲对儿子的一点点要求,能把你的感受送到这个句子中去吗?(生把“看看你”、“和你聊聊天”读得特别柔软,尽显母亲的慈爱。)
师:极低极低的要求里隐藏着母亲极浓极浓的思念!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平凡而又令人回味的深情,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三、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篇
关键词: 朗读 初中语文 具体运用
一、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教学特别强调朗读。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段话,既说明了朗读必须注意的方法,又证明了朗读的作用。
其实,朗读是一种对作品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帮助读者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起到融会贯通、水到渠成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学的殿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因此,语文教学呼唤朗读,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确实,采用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陶醉于语文天地中,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让学生在朗读中“得他滋味”,从而将静态的、无生命的语言变为动态的、有生命的语言,将课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能力,促使学生在朗读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朗读之法,释放个体的创造力,在头脑中打下深刻的语言烙印,获得一种阅读启示。在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加以背诵,更能巩固所学内容,将他人之物慢慢转化为自己之物。
二、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发现更多适合学生的朗读指导方法,用来自觉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然后,教师可将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结合起来,使它们日益趋向完美,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智慧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使情感、智慧、能力三者和谐统一,让学生到达语文学习的高境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古诗词教学
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可用朗读将诗歌中的意境尽可能完美地表现出来,让学生陶醉在古典文学深邃的意境中。如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教师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仪等,将诗歌中那种壮丽的画面表达出来,让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民歌大意。教师配乐朗读,学生仿读,使学生读后产生身历其境之感,心胸为之豁然开朗。让学生仿佛看到阴山下辽阔无垠的草原和成群结队的牛羊,领略到北国草原的苍茫景象,使课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美,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情境之美,学生在朗读中很自然地将民歌背诵出来。又如教师在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可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先朗读,之后相互点评。然后教师范读,营造诗歌气氛,再让学生正音、掌握诗歌节奏,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通过朗读,学生明确诗中的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成果;劳作的艰辛;田园之乐。最后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背诵全诗。
2.现代诗教学
教师在教授现代诗时,可以用朗读营造诗歌氛围,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如教师在教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可让学生知道《乡愁》作为“乡愁诗”的经典之作,不仅意象独特、内涵丰富,而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这首诗在悠悠乡情中表现了希望两岸沟通、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教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静静感受。然后学生齐声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再让学生听配乐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轻重音。最后学生个别朗读《乡愁》,教师在这基础上明确诗歌的主题是思念家乡,所以感情基调应是忧郁深沉的,语速应是稍慢而又舒缓的,诗中四节的节奏是一致的。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其中的轻重音要处理好,能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要强调,轻读和重读一样强调,如轻读“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更能衬托出乡愁的厚重,再加以配乐诗朗诵或开展朗读竞赛,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象和内涵,学生会逐渐明确诗人用“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用“坟墓”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是亲情;用“船票”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思念,是爱情;而用“海峡”表达对祖国的眷恋,是爱国之情。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这首诗由这几组意象构成了乡愁的内涵,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都能当堂背诵,达到教学目的。
3.现代散文教学
优美的现代散文,大多写得像诗一般,有情感、有意境,音节和谐,语言精练,不读,就不能出韵味;不读,不能见精神。所以,教师在教授现代散文时,可用朗读将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意境充分表现出来,使学生融入其中。如教朱自清的《春》时,首先明确《春》为我们描绘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动人景象,其中五幅春景图令人耳目一新。教师可用范读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通过范读,让学生看到小草的调皮、可爱、生命力顽强,通过范读,让学生感受到繁花似锦、姹紫嫣红、蜂蝶争春的美丽画面,把学生的感官全部调动起来,让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景色之中,体悟、感受文中的一幅幅画面。当学生被老师的范读感染时,教学效果就会得以优化,然后让学生依次读来,教师步步订正。教师边读边讲,以读带讲,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要让学生知道整篇散文的基调应该是舒缓的。喜迎万物苏醒,描绘大自然吐露的生机,以及歌颂“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景色,都充满了联想和想象,所以声调不宜太高,音量不宜太大,速度不宜太快。文章开头的四个短句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朗读时声调要低一点,音量要轻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而文章的结尾:“……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这是作者对春天的颂歌。由盼春到绘春再到颂春,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感情步步升温,诵读自然应相应提高、加大、增快,这样诵读,就读出了文章起落有致的音乐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我背诵每一幅画面,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能想象春天的美景,能感受春风拂面、细雨沾衣的气息。通过朗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能领悟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4.文言散文教学
就文言散文来说,其更不可忽视朗读。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汲取精神营养。教师要让学生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懂得“舍生取义”的崇高人格精神;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从《〈孟子〉二章》中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自强不息精神。文言文中的民族精魂是浓缩在语言文字中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感悟,才能记在脑里、刻在心里。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记忆力强、理解力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朗读、多背诵、多积累。朗读、背诵文言文的名篇名句,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化品位的需要。
教师在范读文言文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停顿),读准思想感情。如《孟子・舜发于畎亩章》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为这是一段说明事理的先秦散文,第一分句提出论题,引起注意,所以诵读时声调宜高,音量宜强,速度宜慢。其节奏变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其中的“故、降、于、人”四字读重音。第二分句陈述“大任”(重任)由来的经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表示停顿,“・”表示重音),其中“先”表示强调事理的先后,“苦、劳、饿、空乏、行、乱”表示磨炼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艰苦锻炼,而后可以担负重任。第三分句得出结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两字一顿,语语铿锵,读时声调较重,音量较强,速度宜慢。有的文言文中的大句子一般由几个小句子组成,小句子与小句子之间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联系十分密切的地方要连读,联系不十分紧密的地方要停顿,如教《出师表》时,有一个长句:“①诚宜开张圣听,②以光先帝遗德,③恢弘志士之气,④不宜妄自菲薄,⑤引喻失义,⑥以塞忠谏之路也。”教师先要范读,让学生明确句中的停顿,体会到“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是开张圣听的目的,而“塞忠谏之路”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结果,分别用一个“以”字将上下句连接起来,所以①②③应连读,④⑤⑥应当连读。“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与“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两个大分句的关系是并列的,因而③④之间可以停顿。教师在范读时要传递出文言文特有的韵味,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境中,在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朗读,也可用默读让学生静静体会文言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有时,默读更能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在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默读之后,最终学生就能流畅地背诵出来了。
5.小说教学
教师在教授小说时,更要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获得一种思想的顿悟、永恒的回味。如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小说的部分是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咽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在范读时,要尽量体现韩麦尔先生当时的心情,用心读好这一句话,创设一种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一定会随着老师一起走进韩麦尔先生的心灵世界,感受到韩麦尔先生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小说时,教师可让学生找出最精美的语句,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等,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体味,再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段落第11段,一方面加深印象,积累语言,另一方面培养语感。教师通过朗读,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语言描绘的情景之中。烈日和暴风雨同样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学生自然而然地同情起祥子悲惨的命运,憎恨坐车人的冷漠无情……
三、结语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加强记忆,并有益于健康。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会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的教学,还是文言文的教学,朗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朗读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作品中的生活气息,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朗读还可以让学生辨别语言的感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融入学生最真切的感受,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新课程;多媒体;小学语文;电子图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40-02
很多发达国家的国民阅读素养很高,阅读能力极强。发达国家在考核青少年综合素质时,把阅读素养作为评价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阅读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应十分重视阅读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更应该把阅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大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积淀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的不断腾飞,教育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学校已经装备了先进的媒体设备,电子白板、短焦投影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下面以“走进世纪老人——冰心”为例,谈一下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发挥多媒体大屏幕的展示功能,明确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指明方向,明确学习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结合本课题的教材实际,笔者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用PPT课件展示给学生。
1.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展示、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作品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前要加以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为有效阅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对冰心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感受爱的教育。
2 发挥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性特点,优化阅读教学环节
本节课课型属于阅读交流指导课,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准备有关冰心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学生准备彩笔、彩纸、课前搜集的关于冰心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悟冰心作品,理解冰心作品的风格,体会爱这一主题。学生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冰心作品,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2.1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完之后,出现这样的字样:“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有一句话‘生命从八十岁开始’是她的名言。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学生很容易说出是冰心奶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对,她就是我们的冰心奶奶。我们在上个月的‘冰心阅读月’活动中充分地了解了冰心,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样自然引入新课教学,师生一起走近冰心。
2.2 整合网络资源,拓展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课上,安排几名学生简单介绍冰心生平,学生展示冰心从大学时到老年时的几组照片,感受冰心的慈爱形象。当学生介绍冰心作文奖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冰心作文奖颁奖盛况,让全班学生感悟冰心作文奖蕴含的深刻含义。然后,师生交流阅读心得。随即教师提问:“通过冰心阅读月活动,你都读过了冰心的哪些作品?”学生纷纷介绍自己读过的作品,有的学生还拿来一些书籍,笔者让学生用实物展台展示给其他学生,让学生对这些书有个大概印象,以便于今后的借阅。教师也在小结之后,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冰心的代表作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3 巧用多媒体进行细节教学,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
教师肯定学生通过“冰心阅读月”活动,已经对冰心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冰心的作品始终围绕一个主题,那是什么呢?学生齐答:“爱。”对的,就是“爱”。于是教师板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作品是如何展现“爱”这一主题的呢?学生此刻心情很是激动,很想了解冰心的爱体现在哪些细微之处。于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冰心的爱的细节描写的视频,使学生感悟冰心的作品无一不充满了爱的意境。课下请学生将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再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把收获的知识整理在摘抄本上,便于今后阅读。
在学生进行汇报展示时,教师要进行阅读交流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比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自己读到的作品时,及时进行笔记或者批注;简单谈一下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最想写的句子写出来,课上展示给全班同学,实现共同提高。当学生谈到冰心作品中对儿童的爱(《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对大自然的爱(《别踩了这朵花》)时,教师及时总结并板书“对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阅读情况:看来同学们通过上网、看课外书、阅读图书等多种途径已经对冰心的作品了解得很透彻,阅读方法也有很大进步。
3 巧用多媒体课件表达作品意境,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好的文学作品需要读者去静静地欣赏、品味,用情去读,用心去品味,用爱去呵护作者的心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冰心的作品除了展现对儿童的爱和对大自然的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对母亲的爱。于是,教师给学生推荐一首小诗,出示动画课件《纸船——寄母亲》配乐朗读。这首诗写于1923年8月,这是她在去往美国留学的轮船上写的。学生欣赏后再读这首小诗,小组间交流对这首小诗的理解。学生自读,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谈体会。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思念,诗人借纸船这一意象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很容易得出借物抒情的手法。
其实,冰心的很多作品都用到了借物抒情这种写作手法,还有哪篇作品用到了这种写作手法?有的学生说读过《小桔灯》。教师出示《小桔灯》的视频课件,向学生介绍当时她的写作背景:诗人身在异国他乡,她除了思念自己的母亲,还会思念自己的祖国。纸船就象征着诗人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着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这样教学,很容易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实现情景交融,读者与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收到很好的阅读效果,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4 巧用多媒体展台升华学生情感,诉说情怀
月光饼
琦君①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③,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释:
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
②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
③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6.琦君写吃月光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
《月光饼》答案
1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2.月光饼。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中心(结合句意亦可)
3.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4.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
这里的“三读”是指三个层次的读,不是读三遍,因为学生的层次不一样,读的遍数也不一样,但是必须达到要求即“读准(顺)”“读懂”“读出感情”。学生每进行一个层次的读,他都是有事情可做的,比如在第一个层次――“读准(顺)”里,学生手里必做的事情有“标注自然节”“圈画生字词”,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还会做到“概述内容”“作出分析性评价”“提出问题”等,所以“三读”里三个层次的读是逐层深入的,也是互相渗透的。文本不一样,学生不一样,渗透的层次也不一样。这种学法充分地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它的每一个层次都是学困生必须经历的。使用这种方法,学生的批注可以直接写在书上,一般“概述内容、中心”写在书的最上方,注音释义可以直接注在字词旁,“分析性评价”就直接写在距离被分析评价的文本旁。
我们知道,语文学习,一方面要解决“语言学”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的是“文学”方面的问题。阅读是要解决“语言学”的认知性问题,同时阅读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即完成“语言学”的叙述性表达任务;从文学的角度看,阅读是要解决“文学”的赏析性问题,而这一阅读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即完成“文学”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任务。这样,我们看“三读一批注”要完成的语文任务即语言学和文学的任务就很明了了。我们看方法中所标示的“注音释义”主要是要完成“语言学”的任务,“概述主要内容、中心”则主要要完成“语言学”“文学”任务,“作出分析性评价”主要完成的是“文学”任务,“提出问题”要完成“语言学”“文学”的任务。
这里要说明的是:“提出问题”意在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同时使问题趋于有意义。“概述文章主要内容”“作出分析性评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规范化。
例如对于《春酒》一文的主要内容的概述可以这样表述:本文主要记叙和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过新年喝春酒的情形。对于中心可以这样表述:本文通过作者对小时候在家乡过新年喝春酒的情形的记叙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风俗人情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对于“分析性评价”的规范请看下面的案例:
“母亲给我的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关于画线句子的批注我们请看下面的师生对话――
生:画线句写出了小花猫也爱喝八宝酒。
生:不。画线句写出了八宝酒的好喝。
师:这是直接写八宝酒吗?又该如何完善这一批注?
生: 画线句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八宝酒的好喝。
师:侧面写不是直接写,其目的在于烘托,还应该怎样修改更准确?
生: 画线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烘托了八宝酒的好喝。
师:“好喝”!为什么好喝?看课文,找出关键词。
生:“酒香加药香”。
师:香甜醇美,谁再来完善这个批注?
生: 画线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烘托了八宝酒的香甜醇美。
从“小花猫喜欢喝酒”到“八宝酒好喝”到“侧面写出八宝酒的好喝”再到“侧面烘托八宝酒的好喝”最后到“侧面烘托八宝酒的香甜醇美”,一个短短句子的批注却经历了如此曲折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要准确、规范、专业地表述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需要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领、规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
0085-02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语文教材也在更新。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旧教材往往被当成明日黄花。可是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的试题看,频现旧教材的内容,这表明高考没有遗忘旧教材(1990年审定的教材,以下同)。请看下面这些题型。
一、语音题
语音题是高考涉及旧教材内容最多的一题。先看下面这些高考试题:
1.(2009年全国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菁华(qīng) 宁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
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
发横财(hèng)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B项的“吐蕃”的“蕃”在《现代汉语词典》各旧版里都注为fān,新版(第5版,2005年出版)才注为bō。其实这个词的读音在旧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单元知识《诵读的要领》中早有说明:“(古音异读字)凡是未作规定的,应该依照传统或习惯的音去读。如‘吐蕃’的‘蕃’,应读bō,不要误读为fān或fán。”这个读音与其说是考词典,不如说是考旧教材,毕竟这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很少有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要买词典的学生多数在初中已经买了。还有A项的“菁华”在现行教材(2002年审定的教材,以下同)课本中也没见过,只有旧教材第五册十三课《〈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有“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应该是考旧教材。“蕃”和“菁”刚好是读音错误的字,很关键,排除不掉的话,就得不出正确的答案。
2.(2010年全国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
A.行伍(háng)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g) 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 不啻(chì)
补苴罅漏(xia) 荆钗布裙(chāi)
C.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偿失(cháng) 莘莘学子(shēn)
D.解剖(pāo) 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
该题的A项的“秣”和B项的“轧”是难字,也是读音不正确的,在现行教材课文没有出现过,但在旧课文见过。第五册十六课《殽之战》有“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倾轧”1997年考过,第五册第一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有“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
当然高考涉及旧教材的字不一定就是读音错误的,但往往也是难字。如:
3.(2010全国卷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bó)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
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
C.梦魇(yǎn) 本埠(bù)
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
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
答案是C,但该组有两个生僻字“魇”“魆”。“魇”现行教材没有,只见于旧教材第二册第二课《琐忆》,注音为“梦魇(yǎn)”。“黑魆魆”在旧教材第二册十七课《风景谈》也有“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
2012年全国卷2的语音题也考了旧教材的两个生僻词语。A项的“颀长”,《风景谈》注解为“颀(qí)高”。C项的“横亘”见于《天山景物记》(第二册十八课)的“(天山)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可以说高考第一题由字形题轮换为字音题之后,几乎每年都出现有旧教材的词语,如果考生看见过的话,考试就会得心应手,否则,可能会无从下手。
二、文言实词解释
文言文阅读是最贴近教材的高考试题之一,文言实词题似乎有个规律,就是所考的四个实词中,往往有一个词虽然是现行课文出现过的重点实词,但考查的义项在课文中没有出现过,只是在旧教材中出现过。这个词是难点,也是解题的关键,往往是答案。请看下列高考试题:
1.(2009年全国卷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D)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该题所考的词语是课文常见的,但是D项的“动”与常见的用法不同,不是动词,是副词,是“动辄”“动不动”的意思。这义项在现行教材课文中是没有的,只见于旧教材第一册二十二课《赤壁之战》的“(曹公)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近年高考所考的文言文实词,多在《赤壁之战》出现过,如2011年全国卷2的第8题的D项“乃留愈幕府赞军事”的“赞”,与该文的“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的“赞”都是“辅佐”的意思,这个义项在现行教材课文中也没有出现。还有2008年全国卷2第8题B项的“与从弟球俱诣高祖”,与该文的“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极为相似,加点的词“诣”也释为“拜访”。
2.(2007年全国卷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失:过错。
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
D.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挠:阻碍。
D项的“挠”不是“阻碍”,是“屈服”,这个义项只见于《〈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见上文)的“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高考考旧课文实词的那一项多是解释不正确的,那些解释代入原文往往说得通,但是意思不对,看过有关课文,懂得它的意义,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高考涉及旧课文的实词有很多,如2010年全国卷1第8题D项的“法天道,顺人心”,加点词“法”释为“效仿”,与旧教材第三册二十二课《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法”同。2006年全国卷1第8题D项“士类益以此多之”的“多”与《五蠹》的“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的“多”都作“辅助”解。这些义项只见于旧课文,是现行教材课文所没有的。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高考试题也涉及旧教材。一般是题目与课后练习题近似,也就是说,高考试题是以课后练习题为母题的。如:
1.(2009年全国卷2第14题)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考插叙,类似于旧课本第二册第五课《猎户》的课后练习:课文中写尚二叔的部分是插叙,插叙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运用?这部分插叙对表现主要人物董昆起什么作用?
2.(2005全国卷2第14题)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这题与旧课本第一册十八课《灯》的课后练习(课文题目叫《灯》,开头两节却是写“噩梦”和“夜”;如果文章一开始就从第三段的“灯”写起,是不是会更切题?)没有什么区别,还有的是阅读文章与课文贴近,可以比照课文答题。如2010年全国卷1的《灯火》比照旧课本第一册二十课《故乡的榕树》,这两篇文章都属于怀旧类散文,写法上都是借物抒情。《故乡的榕树》以榕树象征着游子的母亲,通过对榕树的思念来表达对母亲、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灯火》则是以摇晃、微黄的灯火,象征记忆中祖母伴读的温馨,抒发对童年时代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以及对祖母的感怀和思念之情。比照课文,便容易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方便答题。
2012年所考的《听朗诵》写的是作者听一位教师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而生发感慨。也涉及旧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熟悉课文对理解作者的感情、解题是有帮助的。
对学生必须进行朗读,很多语文教师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不多,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笔者就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可行的方法:
首先,未成曲调先有情――准备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其次,轻拢慢捻抹复挑――指导篇
1.静思默想酝酿情感。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2.读书如见感同身受。别林斯基曾说:
“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花》这篇文章时,读到这样一句话:“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师: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见母亲站在哪里,怎样地盼呢?能用朗读表现你的感受吗?
生:我仿佛看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母亲站在门口,眼睛不停地望着公路的那头,仿佛在等待着儿子的出现。
师1:好一幅慈母盼儿图,你能读好它吗?(生1带着渴盼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生2: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阳台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多么希望能有儿子的车在自家门口停下来啊。
师:你读懂了这位母亲的心,来,读一读!(生2用低沉的语调朗读)
师:是啊,仿佛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位老母亲的目光里流淌的尽是对儿子无尽的牵挂,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吧,体会体会这份浓浓的思念?(生用缓慢的语速深情地朗读)
师:你觉得母亲的要求高吗?从哪看出来?
生3:我从“顺路”、“想看看你”、“聊聊天”看出母亲的要求很低,只是想顺路看看儿子而已!
师:“而已”用得真好,这就是一位平凡母亲对儿子的一点点要求,能把你的感受送到这个句子中去吗?(生把“看看你”、“和你聊聊天”读得特别柔软,尽显母亲的慈爱。)
师:极低极低的要求里隐藏着母亲极浓极浓的思念!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平凡而又令人回味的深情,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最后,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