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国人士的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们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多听取侨界群众意见,积极参政议政。去年我们在调研基础上撰写了63份侨情民意,其中一份被中国侨联采纳。今年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提高数量,更要提高质量……”虹口区侨联常委、区侨联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上海沪光电表厂董事长黄世云在2015年初区侨联专委会务虚会上自信地说。会上,虹口区侨联基层工作专委会、经济工作专委会、文化宣传工作专委会、青年工作专委会及女侨胞联谊会等其他5个专委会负责人也介绍了各自设想。此时此刻,他们不仅是企业董事长、大学教授、高级科研人员、退休老人,更是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侨界群众疾苦的积极建言献策者。不仅在会上,平时的他们,也常常放弃宝贵的休息时间,以侨联组织为平台,为侨界人士送去温暖、传递呼声。
牵挂基层 为侨服务
每年端午,我们都会在方浜居委和韶嘉二居委活动室中,看到区侨联基层工作专委会主任许海南忙碌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区侨联基层工作专委会的成员们齐聚一堂,大肉、红枣、赤豆、糯米、粽叶等食材有条不紊分放一边。不一会儿,一只只形状各异、结实饱满的粽子不断从他们手中滑落。大家裹的裹,搬的搬,煮的煮,现场只见人员穿梭,忙忙碌碌;欢声笑语,暖意浓浓。今年84岁的侨界空巢老人吴元生是某军工研究所的退休教授,两个孩子均在国外,与83岁的老伴儿2013年第一次参加区侨联基层专委会“粽香浓情,侨爱暖心”活动后,动情地说:“以前只知道,有困难可以依靠单位和居委,今天还发现,侨联组织是我们侨界空巢老人、侨眷的最大依靠和保障。我在国外生活过,但总感觉不习惯。只有在自己的祖国,才感到生活安定、身心愉快。”端午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年。每年,韶嘉二居委会和方浜居委会干部、社区侨界人士及志愿者都有50余人参与此项活动,共裹粽子近2400个,将侨联组织的温暖传递到社区侨界空巢老人、困难归侨、侨眷及社区侨界志愿者300余人的心中。
区侨联基层工作专委会由各街道侨联会主席、居委会干部、基层侨界人士等组成,他们熟悉基层,了解侨界人士需求和愿望。每年组织的这些基层侨联活动,使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敞开心扉,无形中拉近了侨联组织与侨界群众的距离,为侨联了解和反映侨情民意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侨爱暖心 携手公益
中秋节快到了,年过九旬的早期归侨陈阿姨一早就已穿戴整齐,换上女儿买的新衣服,静候侨联同志上门。门铃响了,“哟,小李,是你啊!”陈阿姨一开门就认出来,提着月饼的是虹口区侨联常委、区女侨胞联谊会会长、区侨联经济工作专委会副主任李志彬同志,她每年都会送来一盒月饼,一起聊聊家常。作为企业家,她每年中秋都会出资为全区80岁以上早期归侨送上一份月饼,并亲自上门将月饼送到90岁以上早期归侨的手中。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得知灾情的第一时间,刚刚成立仅一个月的区女侨胞联谊会主动向区侨联提出要为云南鲁甸捐款。8月6日,在区委统战部“天灾无情,统战有爱”捐款仪式上,联谊会一次性向云南鲁甸地震捐款人民币伍仟元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虹口区分会现场接受捐赠。
这些义举,虽不惊天动地,但在于无声处反映出我们侨联组织和侨界人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始终把侨界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为新时期侨联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
参政议政 共谋发展
“参政议政是侨联的基本职能之一。为侨说话,是我们每个侨联委员的职责。我们参政议政专委会有三点目标:一是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促进区域政治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从大局着眼,在促进虹口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听取侨界群众意见,为侨发声,共谱中国梦。”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黄世云在专委会成立会上的发言,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像梁树年委员提出的‘关于针对外籍人士购买高铁车票推出购票卡的建议’,也只有我们侨界人士能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因为一般持有中国护照的不会遇到类似问题。我们小区的侨眷,得知我是区侨联委员,能反映侨情民意后,常常会主动向我反映很多意见,有时候我买菜回家,都要被拉着聊好久才能上楼。大家为我提供各种各样的侨情民意素材,我提出后也能得到解决,大家就更积极了。”鲍吉娜委员如是说。区侨联参政议政专委会成立17个月以来,参政议政专委会成员们共提交63份侨情民意,其中26份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和采纳,其中一份被提交至全国政协,一份被中国侨联录用。
侨界发展 文化助力
在2014年虹口区“侨与中国梦”演讲比赛现场,来自8个街道13位侨界人士正在作赛前准备。这是区侨联文化宣传专委会举办的一场侨界人士的演讲比赛前夕。参赛者们有的是退休在家的侨眷,有的是正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海归”,还有街道侨联会的干部。他们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个不同寻常的侨界故事,在场的评委及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比赛结束,作为评委会主席的文化宣传专委会主任吕静教授感慨道,“侨界人士有其特殊性。很多侨眷的子女都在国外,有时只是一通越洋电话,就能让在国内的侨眷心里温暖好一阵子,可见他们平日多么孤独。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多举办,让大家都能互相交流,缓解思亲之苦。”
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式开馆。在许多不知情的人看来,或许这一切都进行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然而,通过张馆长的介绍,我们才了解到当初筹建博物馆背后的酸甜苦辣。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谓‘文明之母’。但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建立之前,国内根本没有与印刷相关的博物馆,完全是一个空白。而德国、美国、英国、土耳其、韩国等都有大小不同的印刷类博物馆,尤其是德国的谷登堡博物馆已经拥有百年历史。为此,自1982年开始,印刷战线的一些老战士就呼吁在国内建印刷博物馆。”张馆长在讲述建立博物馆缘由的同时,也十分感动于当时所有人为此所做的努力。“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根本拿不出钱来建博物馆,所以打了报告之后,这件事一拖就拖了10年。直到1992年,这些印刷界的170余位老战士,联名再次向国务院打报告要求建印刷博物馆,才将此事提上了日程。”
但在国家经济非常困难且提出严禁建楼堂馆所的情况下,要如何筹建印刷博物馆?张馆长说:“当时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进行国内外集资。由当时国家机械工业部一机部副部长范慕韩老先生牵头,因为他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威望。尽管他当时已经80多岁,可依旧为此事积极奔走,并召集印刷工业器材协会和中国印刷技术研究会一起进行集资筹办工作。”据张馆长回忆,当时一共集资了2200多万元,开始筹建现在这个5500平方米的主楼。“最令人感动的是,香港的印刷商会、印刷工会和印艺学会3家联合起来,为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他们的领导一起在香港街头徒步募捐了800多万元,占总集资额的三成以上,可见香港同胞有多么爱国。”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这样中国印刷博物馆在众人的支持下建立起来了。为了充实博物馆的展品,当时还向国内外发出了倡议,张馆长说很多单位和个人纷纷捐款捐物,有文献资料、印刷精品和印刷设备等,其中很多甚至是镇馆之宝。
博物馆的展示:三大印刷里程碑
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开馆第二年,即1997年9月,张馆长被从北京印刷学院的学生处调到博物馆工作,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可以说,张馆长亲眼见证了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对所有工作也都非常熟知。也正因如此,在谈到博物馆的馆藏和展示内容时,张馆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了详细情况:“现在博物馆的总体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主楼共4层,其中1~3层是展厅,4层是办公区;此外还有一个2300平方米的地下展厅。虽然现在大部分文物都是复制品,但由于我们自身经济实力的问题,能够说明各个时期的脉络就可以了。”
在张馆长的详细介绍之后,我们对整个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展示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总体来看,整个馆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内容:三层是源头古代部分,贯穿了印刷术的起源、发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然后一直到清代;二层是近现代部分,也是三层的延续,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发明和发展,到印刷术外传世界各地,直至1987年王选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发明了激光照排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从而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一层主要介绍印刷数字化,即王选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发明的激光照排;地下展厅主要介绍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印刷机以及制版机、照排机、照相机、分色机等相关设备。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计算机汉字处理,是我国有知识产权的3个印刷里程碑。”张馆长说,“当时博物馆开馆,德国谷登堡博物馆的馆长也前来参观,认为我们的展示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双方还建立了友好关系,互设展台。”据张馆长向我们介绍,现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不仅在德国谷登堡博物馆有200多平方米的展台,而且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高等出版专科学校也有100多平方米的分馆。此外,2008年澳大利亚亚洲文化中心也增设了300多平方米的展厅,让当地华人的子孙后代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这三大分馆的设立,不仅证实了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而且对宣传中国印刷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博物馆的意义:传承印刷文化
除了在国外设立分馆外,中国印刷博物馆在传承印刷文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正如张馆长所言:“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走出去首先要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印刷博物馆恰恰就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我们经常代表国家进行展出,像在俄罗斯、美国、德国、希腊、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举办的图书交易博览会,观众看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时都赞不绝口。”
“印刷博物馆本身还是一座爱国主义教育的丰碑。我们希望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延伸,既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据张馆长介绍,近些年中国印刷博物馆每年都参加国内的图书交易博览会,不断推广“中华印刷之光”这个展览品牌。“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华印刷之光’走遍全国、走遍世界,对全国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印刷从业人员是对印刷历史的学习。”
此外,中国印刷博物馆还为国内印刷界的企业文化做了大量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印刷界的企业对文化的需求也很多,他们希望除了参观展览之外,也有自己的展览室或小型博物馆。“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发挥自身优势得到了一些收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
博物馆的未来:加强四大功能
如今,中国印刷博物馆不仅是人们了解中国印刷史和印刷文化的窗口,也是启迪心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那么,今后中国印刷博物馆将如何发展呢?张馆长表示,这些年他们在博物馆的发展方面花了很多精力,未来要继续加强“收藏、展示、研究和教育”这四大功能。
在收藏方面,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实展品内容,不能天天老面孔,而是持续迎来新面孔。这需要不断加大宣传,一方面吸引更多爱国人士的捐赠,另一方面也要筹集经费买入一些有必要的文物。
在展示方面,要努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只有人气提升了,作用才能发挥地更好。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了解印刷的历史和文化。
在研究方面,要对馆藏的东西进行深入研究,清晰其价值和来龙去脉,知道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这样也可以让观众有详细的了解,而不会“看不懂”。
【关键词】认识作品;历史背景;分析曲式;音响形象
如何认识作品,对不同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天资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琴年限较长或虽学琴年限不长但已具有较高钢琴程度的广大业余学琴者和部分专业学琴者来说,在弹奏一首新作品前必须较好地认识作品,然后再有步骤、有计划地练习作品、研究作品,直到弹好一首作品。认识作品的途径很多,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可从三方面入手认识作品。
1 了解作家、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
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在19世纪名人炫技,各种钢琴流派争相斗艳时,对于钢琴演奏,他首创在尊重原作创作思想基础上发挥演奏者的个性,进行二度创作。现代有一些世界级的演奏大师对于钢琴表演艺术持与鲁宾斯坦同样的见解。如何尊重原作呢?要知道音乐所要表现的意思很多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尊重原作,意味着要了解作品本身的精神。著名钢琴大师克劳迪欧.阿劳说:“如果你想要懂得一个作曲家的某一部作品,那么极为重要的便是去研究那位作曲家的全部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语言。”要做到对某个作家整个作品有总体了解,必须了解作曲家所处年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处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作曲家,其创作思想必然要受到该时代的社会风尚、思想动态、政治制度及文化倾向的影响,定会反映出该时代的精神、社会动向和审美情操。当我们翻开西欧音乐发展史时,我们看到古典乐派的莫扎特、古典乐派大师同时又是开创浪漫主义先河的贝多芬、浪漫主义诗人肖邦等音乐家的创作风格,与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的环境、政治动向、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曲家所形成的鲜明创作个性,具有作曲家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贝多芬崇尚人类平等博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了这一目标,他终生为之奋斗,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他所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们对光明的追求,对黑暗势力的反抗,以至对资产阶级革命失望,又不甘放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历史背景对他人生观所起的作用,无不体现在他的交响乐和32部钢琴奏鸣曲中。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强烈对比,造成音乐上巨大的矛盾冲突,无不反映出贝多芬所处时代及其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矛盾、痛楚与抗争。他作品中的宽广与雄伟、抒情与歌唱,又反映了贝多芬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肖邦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颠峰,又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创作很难用一种概念将其束缚,因为肖邦的音乐继承了前人的精华,但同时又在钢琴创作、演奏及教学上大胆创出一条新路。肖邦开创了民族乐派的先河,是因为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当时,波兰经过了1772年沙皇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第一次瓜分,1793年沙皇俄国和普鲁士的第二次瓜分,1795年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第三次瓜分以后,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进入了最尖锐的阶段。当时除了大贵族以外,波兰各个阶层一致支持的民族解放斗争导致了波兰人民爱国主义热情的高涨和对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视,促成了波兰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肖邦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肖邦的老师约瑟.爱尔斯涅尔不仅自己创作民族的歌剧、交响乐、室内乐,还将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像种子一样埋进肖邦的心田。肖邦在一群文化界爱国人士影响下扩展知识,增加文化修养,增强民族意识,加之肖邦的天赋和骨子里原有的对祖国民间音乐的热爱,都对肖邦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一句话,“时事造英雄”,音乐界这些伟人,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创造的音乐财富,无不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一首钢琴作品必须要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历史背景,他们所代表的民族以及要了解钢琴文献所具有的民族风格的源头,才能帮助我们理解好一部作品,而不至于曲解了某些作曲家以及作品。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钢琴大师对正确理解原作精神的严肃态度。钢琴家斯蒂芬.霍夫少年时代跟戈登.格林学习钢琴。格林的教学方式是着重启发学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哪怕学生对作品的处理他并不喜欢,也不会横加干涉,非要学生“别那样做,要那样做”。他要发挥学生的创新与开拓精神,他说他感兴趣的并不是学生眼下弹得怎么好,而是着眼于学生五年、七年之后弹得怎么样。格林要求学生不能按一个模式走,要培养学生自己去思维,哪怕学生正在做的事有待改进,他也能取信任态度要学生“想一想这一段,我不相信它已弹奏得很好了”。但在有一次上课中,格林的态度非常不一般,这次课对霍夫一生的艺术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3岁的霍夫第一次学习弹奏贝多芬的晚期作品110号。在弹第一页时,霍夫心想:多么美丽动人的乐曲啊。于是富于表情地弹下去。突然,格林先生一反常态,打断了霍夫的弹奏,他把烟头从嘴边拿开说道:“我的孩子,这首乐曲不是优美,而是崇高。”霍夫认为这一天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训诫使他认识到真正理解作品的重要性,因为晚期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莫扎特的某些作品的表现必须超越人类,进入一个几乎纯粹的精神领域或一种忘我的境界,自己却仅从自我理解“多么美丽”来弹奏误解了作品的精神。霍夫以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向正在学习的钢琴者提示了一个真理,必须真正理解作品精神。要想理解作品精神,必须了解作曲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了解作曲家个人经历及作曲家本人不同时期创作思想才能弹好作品。霍夫通过格林对他的教育,说明钢琴教育要尊重演奏者个性的发展对乐曲应有二度创造,但必须是在不违背原作精神的原则下。
2 分析曲式,形成一个作品的结构概念
钢琴文献浩如烟海,乐曲体裁丰富多彩。很多作品都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如二段式、三段式,大型套曲中有奏鸣曲式、组曲,还有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基本结构形式。有的曲式结构在自身基本框架中有了许多变化、发展,甚至各种体裁与结构为服从音乐内容的表现进行了相互融合。要弹好一首作品,除了要了解作者创作的历史潮流和文化背景及作者本人创作思想外,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乐曲的段落结构是为了要探索作者的构思和音乐发展的逻辑性,以便进一步理解作品所提示的音乐内涵和作曲家为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所用的作曲技法。就拿李斯特的《狂想曲》而言他的各章各段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速度和风格,要把握乐曲,必须研究乐曲中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要意识到每一部分之间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和谐之处。当然在分析乐曲时,碰到曲式结构的分析,每一部分的联系、配合与烘托,必须依靠学琴者对和声、曲式、复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往往大部分学琴者,只重视练琴,宁可机械地用大量时间作同一动作的循环,却不研究乐曲。真正想弹好一首作品,必然要求音乐知识的全面,整体文化素养的广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中认识作品的逻辑性。
3 典范的音乐形象是正确理解作品的向导
钢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认识一首作品仅从文字资料、分析乐曲结构入手,那只是一个开始。欣赏音乐和弹奏钢琴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声音形象,才是认识一首音乐作品的本源。
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在所著《优秀钢琴演奏的十大特点》中写到:“学生怎样才能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作品有正确的认识?显然最好的办法是听听音乐会上,声望不容置疑的权威钢琴家是怎样演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