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木兰诗翻译

木兰诗翻译

时间:2023-05-30 10:1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木兰诗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木兰诗翻译

第1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2、了解作品: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初读课文

4、划分句子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5、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6、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7、课后积累迁移

第3篇

木兰诗文言文归纳

一、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二、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三、 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代郭茂倩编的,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 》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答案:宋 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

四、 字词句积累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机杼声( ) 军帖( )可汗大点兵( )( )

鞍鞯( )辔头( ) 燕山胡骑鸣啾啾( )( )

鸣jiān jiān( ) 赴róng( )机 传金tuò( )阿姊( )

著( )我旧时裳( ) 磨刀霍霍( )

答案:zhù tiě kè hán ān jiān pèi yān jì jiū 溅溅

戎 柝zǐ zhuó cháng huò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惟闻女叹息( ) 2、愿为市鞍马( )

3、旦辞爷娘去( )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5、关山度若飞( ) 6、朔气传金柝( )

7、木兰不用尚书郎( ) 8、策勋十二转( )

9、赏赐百千强( ) 10、出郭相扶将( )

11、著我旧时裳( ) 12、雄兔脚扑朔( )

13、雌兔眼迷离( ) 14、安能辨我是雄雌( )

答案:1、只2、买3、早晨4、只5、过6、北方7、不愿做8、记功9、有余10、外城11、穿12、动弹 13、眯着眼14、怎么

(三)、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 通 译为:

2、出门看火伴: 通 译为:

答案:1、“帖”同“贴”,粘贴

2、“火”同“伙”,伙伴

(四)、古今异义词

1、木兰当户织

2、军书十二卷

3、从此替爷征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出郭相扶将

6、双兔傍地走

答案:1、户:古义:门 今义:窗户

2、十二: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 今义:数词,十二

3、爷: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

4、但:古义:只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5、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6、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五)、一词多义

1、市:愿为市鞍马( ) 东市买骏马( )

2、度:关山度若飞( ) 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

3、策:策勋十二转(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执策而临之( )《马说》

4、强:赏赐百千强( )余强饮三大白( )《湖心亭看雪》

项为之强( )《童趣》

5、安:安能辨我是雄雌( )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1、买;集市2、过;衡量3、记;用马鞭打,这里是驱使、驾驭;马鞭4、有余;尽力;同“僵”,僵硬5、怎么;安稳

(六)、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

(七)、重点句子翻译

1、可汗大点兵

2、愿为市鞍马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6、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答案:1、皇上大规模的征兵。

2、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3、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4、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5、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

6、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7、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

8、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八)、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答案: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描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生动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4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在注释上,有的当注释的未作注;有的下文注了的上文却不注;有的注释则欠准确。这给教师的备课,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特提出来,以期引起教材编辑的高度重视。

一、当注释的地方没有注释。例如在第5课《伤仲永》中课文最后一句话“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中的“而已”课文没有给出注释,这个“而已”和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的“而已”是一个意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罢了”,但是两篇课文都没有给出注释。第5课给了一个句子的注释“得为众人而已耶”课文注“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不如。这个注释容易引导老师把“已”字的意思解释成“停止”,因注释中有“为止”二字。笔者以为这样理解不妥,“而已”是复音虚词,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中关于“而已”词条解释:“而已”与“矣”连用,构成“而已矣”表示事情达到一定的范围就行了。书中还举出实例,例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中的“求其放心而已矣”,意为只是寻求失去的善心罢了。

“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吕氏春秋・慎势》)中的“在乎定分而已矣”,意思是在于确定名分罢了。

这些“而已”都可以译作“罢了”,“得为众人而已耶?”句中的“耶”和“矣”一样也是句末语气词,其作用类似于“矣”,此处只是表反问语气。“得为众人而已耶?”联系上文,“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可以明确翻译为: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禀赋的人,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想成为普通人都不能够。“而已”表示达到一定的范围,应该译为“罢了”。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而已”翻译为“罢了”意思更为明显,遗憾的是这二者教材都没有给出注释。

二、上文注了,但不知道为何下文不注。第10课《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课文在注释“火伴”一词时是:“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个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但不知何故,这里的“行”(hang)字课文没有给出读音和意思的注释,据笔者了解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把此字读为“xing”意思是行走,即木兰的同伴和木兰一同行走打仗很多年,这是不正确的。“行(hang)”和“伍”都是古代军队的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同行”就是同在一个部队编制,类似于我们现在部队的同一个班,相同的例子有:“陈涉、吴广皆次当行(hang),为屯长”(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九年级教材给出了读音和意思注释)。而课文《木兰诗》在解释“火伴”一词时,注出了“同伍的士兵”几个字,但不知道为何没有解释“伍”字,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给“行”字注出读音和解释。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三、有些注释欠妥当。例如第27课《斑羚飞渡》。课文在注释成语“进退维谷”时解释“维”字“维,是。”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是”在现代汉语里是判断动词,而此处的“维”字是句中语气副词,帮助判断。“‘维’用在句中,表示限制范围、帮助判断、解释原由,有修饰谓语的作用,处理作语气副词。”(参见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另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维”字的解释中也有一个义项“句中语气词,用以帮助判断。”类似的例子还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郭本《古代汉语》注这个“维”字:“维,语气副词,加强判断。”成语有“举步维艰”,成语词典的解释“维”字也是“维,句中语气副词。”所以笔者以为此处的“维”字不能解释为“是”而应注为“句中语气副词,加强判断”这样意义贯通。

第30课《狼》中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课文注释“隧”字:“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很显然这里的“隧”字是名词做状语,“隧”的本义是“地道”,引申为“通道、道路”是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形容某些动作行为的方式。“隧人”和前文的“犬坐”一样,都是(参见郭本《古代汉语》)。课文的注释“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容易理解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侧重于“打洞”。而这个字,《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关于课后习题的解答,对“隧”字的解释是:“隧,从洞中,即钻洞。”这个注释“从洞中”(表示动作的方式)是扣住了“隧”字的词类活用(即名词作状语)这一语法意义的。笔者以为《教师教学用书》的注释比较好,显然《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也认为教材的那个注释不确切,对于同一个字,同一版本的两本书,有两种不同的解释,这是不严谨的。

第5篇

一、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在线化

目前,一些教育信息网站的资源内容,虽然相对较多,但大多数是以各种压缩包的形式存在,没有在线功能,用户不能在线直接打开,使用时要先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使用网络在线功能时,又要用户把相关内容制作成网页,再到网(或博客)上,使用起来不太不方便。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在线化,就是要求把各种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以网页的形式直接到网上。

教育信息资源的在线化,方便了网络的各种在线工具的使用,体现了网络教学的简便性。例如“纯文学网站”的各种文学书就是直接以网页的形式到网络上的,使用时无需下载,可直接在线打开,直接在线阅读,阅读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网络的各种在线工具直接查询。

在制作电子化文本教育信息资源时,最好不要使用pdf等图片格式或各种压缩形式,因为这些格式不利于文本信息的在线查询、编辑与转化。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在线化,能极大地提高网络教育的便捷性。

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丰富多彩,给我们的查找带来了一些不便,比如我们要查找与《木兰诗》有关的教学资源,从搜索栏中输入“木兰诗”三个字,便会显示相关资源约2230000个。在如此众多的资源中查找正好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假如能把与《木兰诗》有关的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归纳与整理,并制作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网页,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要把相关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围绕一定的中心,进行有机的归纳与整理。

其实,百度百科中很多词条的构建就是一种很好的关于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例子。例如《木兰诗》百度百科词条的构建,就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编辑了《木兰诗》原文(生字词还带注音)、译文、注释、字词句、编者简介、创作背景(木兰生世、背景、影响)、乐府诗简介、诗词赏析(整体把握、古人评论、今人赏析)、文章修辞、教学指导、相关问题解答、相关成语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整理,涉及《木兰诗》教学的方方面面,该词条就是一个学习《木兰诗》的系统而全面的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该词条还是一个开放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对该词条进行不断地补充与完善。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几乎都可以利用已有的百度词条中的内容进行相对系统的网络教学。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使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不再繁杂,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教学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三、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

网络化教学的发展不仅要求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在线化,还需要一个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就是要利用网络硬件和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堂。

例如,网上已有的“在线英语听力室”就是一个类别齐全、内容丰富、方式新颖的学习语言的网络化平台。打开“在线英语听力室”网站中的“英语教材”栏目中的“初中英语――河北教育出版社(初中起点)”网页时,该页内容不仅有整齐的电子版(Word版)英语课文原文,还在每一句英语原文的后面,配有相应的汉语译文,打开电子版课文上方的“FlashPlayer”播放器,可以播放音质清晰的英语课文朗读音频,更为人性的平台设计是双击或拖选课文中的某个单词,还可以在该页面即刻显现该单词的翻译及例句和用法,并配有该单词及例句的朗读音频等。利用这个网络化平台,学习者学习语言极为方便,而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使教师备课变得极为简便,使学生上课变得极为轻松,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规范

目前,很多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开发者往往各自为政,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常常参差不齐,甚至有些网站的教育信息资源还有一定的错误。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规范就是要求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一定要正确,不能有错误。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如果没有国家级专家的参与――没有专家的审稿、编辑与校正,很难保证其科学性与规范性。现有的一些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网站的建设(如“语文课文朗读”网),若能有国家级专家的参与,保证其资源的规范性,则该网站上的资源完全可以直接作为信息化标准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教师备课的繁琐性,而且能极大地提高网络教学的准确性。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规范,可极大地提高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科学性与权威性。

五、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应免费开放

目前,网络资源异常庞大,但真正与网络教育教学信息相关的资源并不是太多,而是相对稀缺,而已有的较大的也较为专业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站的资源又大多是收费的。比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旗下的收录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中国知网”就是一个收费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站,每页0.5元的下载收费标准令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时下,就连一些个人博客上收集的优秀教师上课的视频文件,虽在网络上能搜索得到,但是要打开它时,却显示“仅对好友开放”――要你充值缴费。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免费开放,就是要求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无条件地对所有人免费开放。

第6篇

学生学文言文,易出现读错别字;节奏、停顿不对读破句;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掌握不了,翻译闹笑话等,读完一遍课文,稀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一到上文言文课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头痛厌学,毫无兴趣,觉得枯燥乏味;再则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缺少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文言文价值的认识,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遍反复地读,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失去了兴趣。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是一件事倍功半、费时费力、不出成效且痛苦的事,进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厌烦、恐惧等负面情绪。绝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深处是不会主动喜欢文言文的,他们学文言文纯属被动地接受。所以要让学生听得进、学得好,老师必须下功夫。除了帮助学生克服“怕”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必须把课上生动,把知识点讲“活”。要消除学生厌学、怕学的负面情绪,探寻既有趣又高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学生课前预习的力度

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再加上对文言文的惧怕、厌学,在学文言文前,先明确预习的目标要求,我通常要求他们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做到一读、二查、三质疑。一读指:借助字典纠正读音,读顺课文,疏通大意,揣摩佳句;二查指:查资料,查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再查工具书,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的区别;三质疑指:学生在自己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上质疑。学生有的查拼音、有的读课文、有的查写作背景、有的查注释翻译,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课上积极参与,有事可做,活跃课堂气氛,一改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沉闷、枯燥、呆板、满堂灌。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活课堂气氛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教师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学,学生易学、乐学。在教学中,教师切忌精讲深析,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针对不同体裁的文言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巧妙的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暂且举几个我的教学实例,稍作说明。

(一)以故事传说引入课文,激活课堂气氛。在教学《木兰诗》时,我请学生把家喻户晓的花木兰的故事讲出来一起分享,学生们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木兰的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花木兰的故事后,对《木兰诗》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及情感也容易理解,对概括花木兰的性格特点也觉得直观易懂,特别在背诵时会感到亲切自然。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也想展示自己的风采。一堂生动有趣的文言文课就在轻松愉悦中结束。教师只要善于总结、挖掘,像《愚公移山》、《包拯》、《岳飞》、《马说》等课,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心智,让学生积极参与,激活课堂,变枯燥为有趣。

(二)、激情辩论,枯燥的文言课堂变生动有趣。我在教学《论语六则》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正反两方对这一句话的处世之道进行辩论。学生听了辩论要求后,积极准备辩论材料,没有一个甘愿落后,整堂课上,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正反两方辩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都阐述得有理有据。最后大家握手言和,以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这节课改变了以往死板、枯燥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死板的课堂变活了。另外,《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都可以采用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完成学习。

(三)利用插图或图片教学,让枯燥的课堂变活。文言课文中有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资料,启发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创意表演,课堂变活变乐。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课文轻松掌握,加深理解,积累知识,拓展思维,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学到知识,我就从趣字上做文章,请学生上台来进行创意表演。

(五)营造氛围,激发活跃课堂。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要学懂、理解却很难,一到上文言文课就感到头痛、畏惧、怕学。这时我会采用相关的影视剧、歌曲等形式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来。

三、读、诵、唱三结合,让文言文课堂生动有趣

第7篇

关键词:翻译;诗歌;互文性

诗歌作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瑰宝,从古到今对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翻译家应该肩负起再现原作的形式与精神以及原作的意象的重任,使讲英语的国家的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汉语诗歌的实质。互文性理论的引入能拓宽人们的思维来理解原文,并且能更好地翻译原文。

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在《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互文性是指任一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在这一构成中,某文本与其他相关的多种文本相互参照,彼此连结,形成一个蕴含丰富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意旨,实践着语言符号在文本间的化合过程。

翻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项活动,而是一种语言文化在互文性质上的转换活动。原文与译文之间本身就是一种互文,因为这一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阐释和对目的语文本的创作,这些都需要与其他文本相联系。互文性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和翻译视角。下面就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一、互文性与诗歌的声音传递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已经家喻户晓,无需细细琢磨,单从开头七组叠字的运用就能感受到一种孤苦悲凉的意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音词由七个均等的音部造成一种缓慢的节奏,由平声字“寻寻”起音,并和短促音的“觅觅”构成一个音群,通过“觅觅”的发音在声调高处形成一种自然的停顿,然后用“冷冷清清”在略高的音调上经过过渡接着便连用了三组叠音词,这样的语音组合不禁使人陷入一种凄苦情境。这种高超的作词艺术也让众多译者挠腮。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翻译家是如何通过互文性来传递诗歌声音的。原词引用如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一: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林语堂,1961)

译文中用了与原文相同数量的词来表达,并且译文中也是用的复合词。原文七组词,译文重复用了七次“so”,并且这个词在两个词之间重复出现。除此之外与“so”这个词搭配在一起翻译的词都是以辅音d/开头的,而这一辅音的发音是抑音,且这种低沉的发音不断回应,这就更有利于表达原词那种凄惨悲凉的意境美。这种翻译方法就利用的是通过声音上的互文来传达原词的意境。

译文二: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ow. Sorow. Pain. Pain. (王红公,1979)

译文中,王红公选用了“search,seek,cold,sorrow,pain”这几个词来表达原词的无限悲伤的情调。在译文的第一行,所有的词都是以辅音字母“s”开头。第二行都是辅音字母“c”开头的,最后一行用了两个辅音字母“s”和“p”来开启首字母。并且与原文一样都是使用的叠字,这样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形美,还传达了原文的音美。

译文三:

Seeking

Seeking

Searching

Searching

Over ond Over

Lonely and forlorn

Sighing;

grieving

sighing

in the same round(Kwock & MaHugh, 1980)

此译文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格式,无停顿,用语简洁正符合中诗的特点,并且运用了首韵、尾韵等形式把整个情境编织在一起。起始句不断使用“seeks and searches”,组后又陷入一种“sighing and grieving”的境界。看到这段译文我们不禁回忆起Love is Cruel,这首诗。虽然这两首诗要表达的感情不同,但是这种内心的情绪是相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存在着互文性。

从以上三个不同译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采用声音意象的方式来传达原词的音美。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着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一个对话。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感,这些译者都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通过互文性来传递原词的音美。

二、互文性与诗歌意象的传递

在诗歌中,意象内涵丰富,是语句中的关键词汇。读者读到意象会产生词语联想,联想到词所指本身,也会联想到这个物象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意义。但是中西意象的传递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许多翻译家都绞尽脑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克服这一困难,而互文性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忠实的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以《一剪梅》为例,原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译文:

I loosen my clothes/ Boarding the skiff alone (tr. by Julie Landau)

Softly I unfasten my silk cloak, and enter the boat alone.(tr. by Robert Payne)

Gently taking off the silk coat/ Lonesomely embarking the orchid boat.(tr. by Wang Jiwen)

I unloose my skirt; alone, I take a boat. (tr. by Xu Zhongjie)

Gently loosening his silk robe, he mounts alone the magnolia boat.

(tr. by Liu Wuji)

My silk robe doffed, I float alone in orchid boat. (tr. by Xu Yuanzhong)

在《唐宋词新话》中,谢陶方指出,“兰舟指榻”。王忠文认为,“兰舟”就是木兰舟。对于这个词,由于不同译者的不同理解,他们都采用了不同的词来翻译。在第一和第四个译文中都用了“skiff”来译。第二个译文直接用了“boat”来译。在第三和第六个译文中都用了“orchid boat”来译。第五个译文中用了“magnolia boat”。第五个译文用“magnolia boat”来翻译“兰舟”,这里指的是“木兰舟”。这可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个词显示出了年轻女子想念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意思。此外,看到“orchid boat”,我们不禁想到一本书的名字Women Poets of China.在第三和第六个译文中用“orchid boat”来译更使译文富有诗意。以上可以看出,译者通过互文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然后忠实地展现在译文中,因此,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就存在着对话。

三、互文性与诗歌典故的传递

典故的文字简练,内涵丰富,是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熟悉典故来源和它所存在的文化语境才能很好地理解典故的内涵。如果译者不熟悉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典故的涵义就会感到茫然,也就不可能译出好的译文,这就需要译者不仅要熟练运用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只有掌握丰富的互文知识,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原文:东篱把酒黄昏后

译文:

At dusk I drink before chrysanthemums in bloom.( Tr. by Xu Yuanzhong)

By the east fence,holding a cup of wine after dusk fell.(Tr. by Gong Jinghao)

“东篱”与陶潜《饮酒》诗第五首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关。一般认为陶潜的诗是写实,因而“东篱”指“东面的篱笆”是正确的。陶潜是有名的隐居田园诗人,他一生淡泊名利,人品高尚,酷爱。从一开始“东篱”就与“菊”有不解之缘,因而在日后不断被借用而感染上“”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被借用范围的扩大,它的含义也在随之扩大。

在许先生的译文中,译者尽量保持原文“东篱”的文化意象而把它译为“chrysanthemums in bloom”,“chrysanthemums”与“东篱”相联系,当读者读到这个词时不禁会运用互文知识产生丰富联想。而在龚景浩的译文中,译者直接译为了“east fence”。这种译法也是忠实于原文,是一种字对字的翻译。相比之下,本作者认为许先生的译文会更好一点。“东篱”与它的前文、后文互为互文,同时原作与译作之间本身又是一种互文,可见其互文的重要作用。

互文性为诗歌翻译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使译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本文从声音、意象和典故三个既难又典型的方面为切入点,对本文加以了论证,以期互文性在今后的翻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J].国外文学,2001,(4):

9-14.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682.

[3] LinYutang,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Heinemann, London: Melbourne Toronto,1961:143.

[4] Kenneth Rexroth and Ling Chung, Li Ch’ing-chao: complete poe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9: 112.

[5] C.H. Kwock, and Mchugh, Vincent (tr.), Old Friend From Far

第8篇

互文

为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多个形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手法就叫互文。这种句子翻译时应并成一句。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壮士”、”将军”互文,意为:将士们十年间经过上百次的战争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了。不能直译成:将军经过上百次的战争死了,壮士胜利归来了。

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

“叫嚣”、“隳突”互文,意为: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到处叫喊,到处骚扰)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喜”、”悲”互文,意为:不以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互文,意为:(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将军和都护连角弓都拉不开,铠甲也难以披挂。这是上下两句互文,因此要把上下两句合起来理解,文意才能通达。

分承

把本来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分承(或称并提)。这种句子翻译时应重新组合成两句。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尘怪柏……

(《三峡》)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该翻译成:素湍回清,绿潭倒影。“素湍”即“雪白的激流”;“倒影”即“倒映着的各种景物”。意为雪白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水经注》)

意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3.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意为:岸芷青青,汀兰郁郁。岸上的小草颜色青翠,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

4.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

意为:风高,霜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第9篇

一、引言

英文原著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所作,写成于1939年。描述了社会大动荡和历史变迁中几个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同时又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本译介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经典佳作。

张振玉深为此书作者“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挚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的情怀和胸襟所感动,其书名译为“京华烟云”,本身就是归化理论的佳译。他在翻译过程中有归化、也有异化,既保持其文字精华,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又充分尊重译作读者的理解力和接受力。

二、花—以梅花为代表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赋予深义,具有独特的意象。如同人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在林语堂原著当中,有一段话是描述曼娘的命运,林语堂先生用梅花来形容曼娘坎坷的一生,可以说是贴切传神。

“The girlhood of Mannia was like the blossoming of the plum flower in cold January, growing on hardened, twist branches without leaves, thriving in the cold air between the end of the winter and the coming of the spring, solitary and without companions, and destined to retire and enjoy its own fragrance and dream its hour away within the hard bark of the branches when the peaches and pears and other spring flowers begin to flower”(p98,外研社,2009年出版)

这段文字,十分符合英语用语规范,对于译者来说,这段话很容易理解和领悟,却难于表述。从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标准来看,能准确传达原作的内容,也能尽量运用读者所习见的表达方式,但是能否通过艺术的再现和加强原作的风格来吸引读者呢?先看看张的翻译:

“曼娘的少女时代就像寒冬腊月盛放的梅花,生在苍劲曲折的枝头上,在冬末春初的寒冷中开放,无绿叶为陪衬,无其他鲜花为伴侣,命中注定幽峭隐退,孤芳自赏;在桃李及其他春花初开之时,她在苍老挺硬的枝丫上已度过了梦幻的韶华”{p61, 陕西师范出版社,2005年出版}

透过张振玉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原文中的形象在译语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寓意,且着眼于语篇的通达顺畅。在句式上,注意到了英汉语表达习惯和常用句式的差异,运用句式的转换。在选词上,也是反复斟酌,精确独到。如“韶华”“幽峭隐退”等词,形容梅花的冷冽和凋落,曼妙且富于神秘感,相比于曼娘终身守寡的人生; 在情感上,张的翻译让读者在感叹她们命运惊人的相似之处时,对曼娘更是多了一份同情和爱怜。

三、古文、诗词翻译

中国的古诗古词可以说为中国传统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恢弘瑰丽,或婉转轻柔,或豪迈奔放,或自然纯真,在Moment in Peking中,内容庞杂,包罗万象,除了人物和历史变迁以外,也不乏闲情逸趣、文品艺评。

例:Dear father and mother

“Although I wish to serve you, I shall only be a obstacle to another’s future. Alas! Life and death are predetermined and one’s destiny is unalterable.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escape the tangle of romance. Recently the Old Man in the Moon has opened my eyes. Once the oracle was revealed, I reached a great understanding”

Your unfortunate daughter,

REDJADE {p632}

父母大人膝下敬禀者:

虽欲侍双亲于百年,恐终累人于晨夕。呜呼!生死有命无如之何。幼读诗书经传,长难逃乎情网。经月老之垂示,遂启我于愚蒙。

薄命女红玉绝笔敬叩

张振玉在翻译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文体特征,采用归化的手段做了恰如其分的翻译。中文译本中,多次涉及到这种文体特征的翻译,如阿非写给红玉的祭文、木兰之子阿通参军后写给父母的书信。还有一个文化负载词的翻译,“the Old Man in the Moon ”译为“月下老人”,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词,还比如说“Since Heaven creates a Redjade, why does it create a Lilien?也是来自于三国演义的“既生瑜,何生亮?”中国读者熟稔之意。

四、结语

在此类有中国特色文化因素的翻译中,面对积极求知、趋新好奇的读者层(而不管这些读者属于哪一国度),所选择的翻译材料越是具有独特的风格,越是富有陌生的内容,译为目的语时就应该更多选择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以求更多保留源出语鲜明的文化特色,这样才能使读者感到奇特、新鲜、为之赞叹,并受到震动而获得满足求新好奇心理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Moment in Peking [M] 外研社,2009年出版.

[2]张振玉 译 《京华烟云》[M] 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出版.

第10篇

关键词:民族文学,翻译美学,内涵美

一、引言

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度凝结的文学艺术和民族意识的语言符号化,沉淀了民族历史底蕴,传达了民族美的情趣和追求。民族作家通过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巧妙的构思创造,行文流水间营造了独特的家乡情怀,其情感细腻而真诚,奔放而开朗,向世界传递着民族文化及风俗,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交流。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等不同,各个少数民族审美意识相对有所区别,文学作品中也会展现出民族的特质和审美情趣。翻译是传播不同文化信息的介质。文学翻译犹如桥梁传播着异域的文化,沟通着人类文明世界。茅盾指出:“文学翻译是运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和再现原作的艺术韵味,使读者在欣赏译文时能‘如沐春风’,沉浸于原文的美感,启迪心灵之旅。”王国维曾提及:“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民族文学的翻译不能单纯地驻足于字面含义,受到语言文化和译者主观性的影响,翻译需要挖掘细微,穷其毫末,在遣词琢句方面需译出作品的风格,传达作品的神韵和情感。译者需要加工创造,细细斟酌来传递本民族的内涵和文化特质。陕北文学中常用大量的叠词和晦涩的方言、采用比兴修辞格托物言志,译者需洞察到其文学特点和习惯风俗,方能准确地传达民族文化和作品的内涵。如陕北叠词“蓝个英英”,“泪个蛋蛋”朗朗上口,非常有韵律,但加大了翻译难度,译者很难实现语言功能的对等。朝鲜族文学作品《阿里郎》旋律唯美,其中的音乐惆怅而隽永,淋漓畅快表达了民族情感的相思寄托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何确切地传递这种文学旋律和美感,对译者无疑是个重大的挑战。翻译美学可以帮助文学摆脱文字的束缚,译者通过语言转变来传达民族文学的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使人深入了解各民族独特的习俗和地方特色,从而有效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二、翻译美学的理论及对审美主体译者的要求

国外众多翻译流派开始关注翻译美学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如西塞罗、贺拉斯等译论家,他们指出翻译语言应蕴含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文学之美。雪莉和斯特德编撰的《翻译美学研究》更是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美学,从而巩固了翻译美学的地位,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译美学源远流长,从文坛知名的严复的“信达雅”到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的“神似说”无不体现了翻译美学的精髓,主张再现原文的意境,神韵和境界。近年来翻译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称誉。奚永吉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翻译美学比较研究》对翻译界影响深远,他强调了文学作品中美学要素,包括原文风格美、意境美、神韵美及文化美等,主张译者应心领神会,最大限度还原原作品的风貌。刘宓庆则认为现代翻译美学应遵循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释了语际转换中的可感知或不可感知的美学问题并提出中肯的解决办法。

结合中外研究成果,翻译美学无外乎就是把握原文美的因素,自如地运用翻译手段来帮助译者品味原文的“文雅”和“韵味”,通过语言转换在目地语中尽量保持原作的神采,还原文“庐山真面目”于读者,使读者身临其境感知原作的审美意境和作者思想情感。因此对译者的语际转换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翻译要做到文化传递和原文内容的忠实还原也并非容易,它对译者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译者既要展现真实的内容,又要体现篇章形式之美,努力保持原文的审美要素,即译语须准确生动、充满活力,展现和谐美,取得审美效果。因此,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要承担者,需要传达美的感受和心得,其审美活动决定着原文的内容和丰韵能否成功地转移到译文中,也界定了译本作为媒介的程度,其作用举足轻重。在文学翻译中,审美主体译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熟知各个民族文化背景和宗教民俗,使用各种翻译手段如比喻、借代、注释等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审美效果和展现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状况,特别是在审美过程中传达异域民族的特色,是译作能具备丰富的意境美和隽永的文化美以符合翻译美学的标准。

三、民族文学翻译之意蕴

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王朝更替和历史沧桑,诉说着本民族情感,折射出民族的思想和习俗,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译者在语际转化和翻译中,需努力深掘文学的内涵之美,包括民族文学的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应真实再现原文的信息和本民族的情感及原文的韵律美。

何谓意境?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的意境即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人间万物百态,代山川而立言,在行云如水中使主观情调与自然景象水融,成就一个鱼跃鸢飞,玲珑剔透,深邃渊然的富有灵性的境界。”文学上的意境则超越了言语表面,潜伏在文学作品的深处,虚实相生,尽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意义深远,读者可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的空间。意境美主要包括三个审美因素:形象、情象及象外之象。意境中的形象之美主要体现了现实生活和情景,情象之美体现了文学作品文化底蕴,使读者能够触摸到作品人物的弦旋和情感。象外之象则能挖掘出文学作品深层的内涵,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情景,使作品言尽而意无穷,感觉它的魅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这三个要素就构成了文学作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传达了意境美的特质。意蕴具有多向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译者要能够巧妙而艺术地推敲把握作品的个体情感及其时代精神和作品内涵,用含蓄的语言来展现言外之意,使读者能感受到原作品美的享受和情趣。把一种意境移植到另外一种语言中,克服文化障碍,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意境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对于译者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

文学作品由表及里,决不是单一的思想或者情感。文学大家往往推崇作品带来的审美情趣和深层意境,言其表而影射其他。意境之美可以展现作品的层次和文学家的功底。对于如何造境,如何运用言外之意,文学家则长袖善舞,极尽婉约曲折之能事,多义而朦胧,怨而不怒尽力宣泄满腔的愤懑,堂而皇之演绎溜须拍马之辞,其写作手腕让人拍案而起。作品蕴含的意蕴美和丰富的文学价值,这一切有待译者的译作水准和文学底蕴,方能向异域读者展现作品的审美感受,提高读者的认知能力。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叙述的是女子木兰替父从军,歌颂木兰英勇善战、不图功名和孝敬长者的高贵品质。而其言外之意则表现了出国人应为国生死相许、勇于献身、拯救国家于危机之中的奉献精神。这种深沉的民族意识和精神,译者应尽其所能地去展现,从而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陶冶读者的情操和品质。再如耶律楚材诗句中“好梦安排诗句里,闲愁分付酒杯中”当中的“分付”本意为交托、嘱咐之意,译者如果逐句逐字地翻译,则无法传达原文的借酒浇愁的言外之意。

法国翻译家布朗昭曾说:“翻译犹如差异游戏,有时遮掩差异,但时常是突显差异。”译者在接触民族传统文化时,应采取异化法,拨开差异的迷雾来尽现差异的多样化。如土家族的《哭嫁歌》中:“女儿要出嫁,妈妈有话嘱咐你:孝敬公婆好习俗,尊敬丈夫把家持,妯娌和睦乐逍遥”。原文是新娘母亲在女儿出嫁时叮嘱女儿,“孝、敬及和睦”都体现出“儒家礼教”施加在封建女性身上的道德准则。译者采用异化法,对“三从四德”加以注释,让读者豁然明朗,作品言外之意显而易见,同时加深了读者对儒家思想的洞察和体会。当译入语难以找到恰切的对等值时,采取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无疑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全文,又能显现原文的文化色彩。

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结晶和历史底蕴的沉淀,凝结着民族的智慧,潜藏着民族的特质。正如评论者所指:“文化是外部世界对文学影响最丰富的中介系统。它涉及到主体与客体相互制约、共同构建文学的过程,文化在构建中并不断演化。”因此文化介入到文学中,反映了作家以更敏锐的觉察力体味人间百态,重塑沉淀的千年文化和传达民族心理,以理性的方式憧憬未来的景象。文化翻译则是译者借助各种翻译方式如归化和异化手段来展现不同的文化意识,分析原作与译作之间文化差异的因素,独具慧眼来传达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和异域风采来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引领读者尽情领略各民族独特、新颖的审美意蕴,发现美的真谛。读者漫步于文化的长廊,可尽情领略异乡情调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

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表面上是不同语码的转换,实则是不同民族思想和审美意识的沟通、碰撞,不同文化的交融。众所周知,民族语言来源于特定的生活场景和历史更迭,在不同语码的转换过程中,单一的语言词汇很难传递文化之美,保持原作的内涵之美。其语言的民族性增加了文学的翻译难度,制约着民族审美意识的准确传达。民族语言内涵丰富多变,把握词汇内涵是解读文学的关键。恰当的词汇翻译可以帮助减少文学翻译的歧义,增加语言的贴切性进而产生的语言美和文化美。译者有必要在翻译中延伸和保留原作的民族审美意识,因为处理语言的艺术手腕不可忽视,否则将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维吾尔族文学作品中《夜莺的歌声》提道:“口渴的人需要泉水,劳累的人需要优美的歌声”。夜莺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维吾尔族中常是美和圣洁的化身,人们常对它进行称颂和赞美,维吾尔族族徽就是以夜莺为主体形象,寓意着维吾尔族人们的勤劳勇敢、智慧纯朴。但是在英语诗歌中如马修•阿诺德的《夜莺》中的夜莺,夜莺多以悲凉凄婉形象出现,是悲痛和伤感的化身,其文学意象有如汉文化中的杜鹃。李商隐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译者如不能把握这一文化内涵,就无法尽情地向读者传达夜莺的不同形象,读者也就不知所云,很难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之美。壮族《布洛陀史诗》中源语言没有人称及标点符号,不注重语法关系,译者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写作特征也就难以清除民族沟通的障碍,更无法体现美学价值。既要找到中西文化契合之处,又要保持原文的壮族文化色彩使读者直观地领悟异域风情和民族特色,不失为译者艰巨的任务。这考验着译者的文学水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例如:“布匹要剪就快剪,衣带要浆就快浆”。如果不了解壮族文化和传统,读者可能会将“浆洗”理解为“洗衣服”,而译者通过脚注进行解释,指出:“古代壮族妇女洗净衣物后,会涂抹一些米浆而后晒干,这样的衣服舒适而芳香”,这样外国读者才能领悟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再比如纳西族的骡马会、农具会,撒拉族的古尔邦节这些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或多或少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提及,译者应在语码转换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文化词来传达其所蕴含的文化习俗和历史差异。

民族个性就指民族内部历经时代变迁多数成员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共有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也就是说民族个性是多数民族成员历经共同的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稳定的内在化的文化价值和特定民族心理的结果。同时,民族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等因素也会对民族个性的形成造成一定或主要的影响。如青藏高原和广阔无垠的草原赋予藏族人民豪爽、奔放、开朗的个性;土家族以武陵山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跌宕起伏,山势险峻,所以民族个性直爽、强悍、豁达,充满侠义。西南民族作家王月圣的文学作品撒尔嗬、哭嫁歌和摆手舞等演绎了民族风情,探寻了民族个性,展示了民族的生存状况。撒拉族诗人秋夫笔下诗歌中的文学意象“狼”是撒拉族的先民们曾经信仰过的图腾,折射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只有演绎不同的民族个性、反映民族特定的心理意识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充沛的生命力,把握了民族的灵魂,才能代代流传。众所周知,文学作家对很多民族心理和民族个性会采用隐匿的文化符号来传达,本民族人民根据逻辑推理和特定的文学境界能够推断出其中的文化含义和民族心理。但是如果离开了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环境,读者就自然会产生理解障碍。

民族文化中图腾物象征着民族精神,展现民族个性。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动物图腾物。正如“龙”在汉文化中是吉祥的动物,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邪恶的化身。而美丽的草原民族的狼图腾神话标志着其勇猛强悍的民族个性和民风,是民族个性和文化的认同。古代少数民族突厥族把狼看作战神。其古老的民族神话和传说中,是苍狼引导他们骁勇善战、节节胜利。著名的突厥文《阙特勤碑》中,士气的高昂和士兵的猛勇都是用狼来形容,狼是好汉勇士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白话文中,少数民族君主往往自称“狼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匈奴狼主大怒。”《说岳全传》第十回“狼主可将计就计,四面埋伏;”刘宝瑞《八扇屏》也提道:“见了兀术,口称‘狼主千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译者只单纯地把“狼主”译为“Wolflord”,就无法传达民族勇猛的个性。如若译者采取注释的方法,指出狼主即是匈奴王,即译为Attila,kingofhun,则能传神地描述出其民族骁勇善战、勇猛直冲的个性。乌鸦在汉民族文化中象征着凶险和厄运,是不祥瑞的鸟类。俗语有“乌鸦报丧”之说,文豪笔下也用乌鸦来形容悲凉凄苦的景象或痛苦孤独的心境。如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而乌鸦是日本的国鸟,是吉祥如意的神鸟,受到人们的供奉。乌鸦甚至被看作“立国神兽”,曾作为日本足球代表的象征,可见在日本的人们非常推崇乌鸦,其地位之高无与伦比。日本文学中使用成语“乌鸦反哺”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其含义犹如汉民族的“羔羊跪乳”,体现了民族独特的个性。因此,译者可采用补充说明的翻译法来向不同民族传达“乌鸦”的文化意象,彰显民族个性。

翻译美学视域下研究民族文学翻译意蕴深远,可以帮助读者洞察不同民族间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特征,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挖掘民族文学字里行间的内涵美,使读者在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审美主体译者应透过美学,努力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翻译素质,以多种翻译手段来传达民族审美观、心理特征和民俗,激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从而传神地体现文学作品的价值来促进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75.

[2]覃军.土家族哭嫁歌英译初探[J].民族翻译,2012,(1):75.

[3]刘毓庆.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狼祖神话与中国文学中之狼意象民族文学研究[J],2003,(1).

第11篇

初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学习文言文困难较大,如读音、字义、句式等方面理解存在差异,尤其是顺通文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感觉到吃力,但只要教者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积累一些基础知识,就会逐渐度过这个难关。从教多年,现将我的一些教法浅谈如下:

一、对文言文翻译时有些词语“保留”。(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或古今相同的词“保留”下来)例如: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做巴陵郡太守。“庆历”宋仁宗年号,“滕子京”是地名,这些专用名词在翻译时可以保留。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山”、“水”、“高”、“深”古今意义相同,所以翻译时可以保留,不用另行翻译。

二、对于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应予以“调整”。

文言文中常出现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互文现义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跟我一样喜爱莲的人还有谁呢?这句为倒装句,宾语“莲”借助“之”放在动词“爱”之前,翻译时要把“莲”调整到“爱”之后。“祭以尉首”(《陈涉世家》)――用尉官的头作祭品,介词结构“以尉首”放在动词“祭”后作补语,“以”相当于“用”,翻译时将“以尉首”调整到“祭”之前

2、“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过: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句翻译时应把宾语“何陋”调整到“有”之后。

3、“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的时候,到处狂喊乱叫,四处骚扰破坏。这句话应用了互文,并不是说“悍吏”只在东西“叫嚣”、南北“隳突”,而是说他们到处“叫嚣”、“隳突”。翻译时应调整次序,把两句连在一起翻译。

4、“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可怜我,使我活下去吗?这句话中的“生之”即“使之生”翻译时应调整顺序,译为“使我活下去”。

5、“与同人饮楼上”(《山市》)――和朋友在楼上饮酒。“楼上”前省略了介词“于”,译时要补上介词结构。

三、对文言文中的一些词翻译时要进行“替换”。

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虚数词等,在翻译时应该用现代汉语里的与之相应的词来替换。例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这句中的单音词“亲”、“远”翻译时应换成现代汉语与之相应的双音词“亲近”、“疏远”。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走出门与伙伴相聚,伙伴们全都吃惊忙乱。这句话中的“火”是通假字,翻译时应换成本字“伙”。“舟首尾长八分有奇”(《核舟记》)――船从头到尾约八分多一点。“有”通“又”,用在整数或零数之间计算数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不也愉快吗?“说”通“悦”,愉快。翻译时应分别换成“又”和“悦”。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句中的“妻子”古今意义不同,是两个词,应译为“妻子儿女”。

4、“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代说的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读“wǘ”今常用于“罪恶”、“厌恶”等义。本句属古今异义。

四、对文言文中的有些部分翻译要“删减”。

文言文中的偏义复合词,同义连用的实词或一些虚词在翻译时要相应地删除。例如: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山上有一个小口,里面好像有亮光。这句中的“仿佛”和“若”意义相同,翻译时取一即可。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要靠勇气。这句中的“夫”是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可删去。

五、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或根据文言文用法不必用的成分在翻译时应增补出来。例如:

1、“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病)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此句为省略主语,翻译时应补充出来。

2、“放之山下”(《黔之驴》)――(就)把它放(在)山下了。动词“放之”后省略介词“于”。翻译时应补充出来就可以了。

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为学》)――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自己到过南海的事告诉了富和尚。这句中介词“以”后面省略了代语宾语“之”,“之”代穷和尚到过南海这件事,翻译时应补充出来。

第12篇

摘 要:《关山飞渡》的电影剧本改编自美国西部小说家欧内斯特的小说《去罗特斯堡的驿车》,其情节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两篇小说的审美进了比较和表述。

关键词:关山飞渡 羊脂球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015-01

莫泊桑的小说以批判现实而著称,在小说《羊脂球》中,羊脂球的形象刻画的生动感人,又发人深省,她的遭遇博得了所有人的同情。《关山飞渡》的电影剧本改编自美国西部小说家殴内斯特的一本平庸的小说《去罗特斯堡的驿车》,剧本中同样是的达拉丝却是一位勇敢执著的女性,她的命运被作者刻画的赋予传奇色彩。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但是她们的身上都散发着迷人又夺目的光彩。

1、驿路梨花

两本小说中女主角有共通之处,羊脂球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称赞,达拉丝的勇敢值得我们作为表率。两位作者在创作两位女性角色时,对他们都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爱护,不像一般的作者来写,都会把写的如何如何下贱,如何不懂情感,如何不知亡国恨,或者又是如何受人嘲弄。

1.1论羊脂球的高洁

羊脂球原名艾丽萨贝特,曾经出于一名普通百姓的义愤,差点杀死了一名普鲁士士兵而无从在本土继续生存下去,于是走上了逃亡之路。在所有的眼里,她是一个“卑贱”的。与她一路同行的是一群“体面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对比,才更加提现羊脂球的善良,真实,以及她爱国的胸怀。对自己的同胞,羊脂球奉献自己的善良和同情,对入侵法国的敌人,羊脂球则表现出她作为一个法国人的尊严和骄傲。当普鲁士军官以过境为要挟提出要羊脂球陪自己过夜时,她毫不犹豫、无所畏惧地予以拒绝。这个不懂多少爱国主义理论的,以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尽了最大努力表现出她作为一个普通法国人对自己祖国的纯朴热爱和对外来侵略者深恶痛绝:那就是绝不出卖肉体。

1.2 论拉达丝的勇敢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首古诗深刻的表达了对旅者与爱国者的崇高敬意。《木兰辞》里这句恐怕就是电影名字的来源了。木兰是我国古代女中豪杰的典型代表,而中文翻译也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达拉丝的尊重和喜爱。达拉丝同样是一名逃亡的女子,并且具有深刻的爱国情操。她被镇上的女盟员撵出当途镇,于是昂着头登上驿车,这表现了她高贵不卑不亢的灵魂。在驿车上,露茜要早产的时候,是她挺身而出,帮助了这位千里寻夫的贵妇人,她做家事非常拿手,把露茜照顾的无微不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赞赏。在面对林果的表白时,她非常镇定,虽然对她来说,这是无比危险的一段爱情。林果要去寻仇,她遥遥的支持她,用她的爱来支持他,用她执著的等待来回应他。

2、人情似故乡

晏小山代表词作《阮郎归》中深切地表达了几番失落的情绪,爱情,故乡,思念无望,痴念。词中写: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爱情和故乡可以融为一体,它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在此,把这句词送给两位命运坎坷的女子,羊脂球和达拉丝,以表作者对她们的同情和喜爱。

羊脂球在被敌人胁迫,被敌人欺凌的时候没有流泪,却在自己国人的侮辱下掉下无数眼泪,人情冷漠,尔虞我诈,这位善良真诚的姑娘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让读小说的人气愤而又心酸,人情似故乡,这位爱国的姑娘被从自己的家乡驱逐出来,又受到自己国人的歧视和冷漠待遇,她一直以为自己坚守的就是自己的故乡,最后却只能流着眼泪,在别人的嘲笑中默默的思念故乡。

在关山飞渡中,首先这个名字翻译的很好,据说原来的译文是《驿车》,这样的翻译让人想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尽管国度不同,历史环境也截然相反,但是两者都反映了一种时空的紧迫感。在关山飞渡中,许多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人物关系富于层次。爱情、复仇、追逐等元素交叉错综,使人身历其境,深深的体味到人世间种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剧本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情世故,而达拉丝的爱情最后得到了成全,而这是小说最大的亮点,她被成全,和林果回到了属于他们的家园,他们收获了最好的东西―爱情和故乡。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1羊脂球的悲剧―法国社会的黑暗

普法战争后期,普军长驱直入,人民群众奋起保卫家园,“国防政府”的首领也口口声声地叫嚷“永不投降”,但背地里却和敌人勾勾搭搭,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战和约。普法战争结束,法国失败后的特定历史时期,这就是羊脂球创作的社会背景,莫泊桑善于截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以“一叶尽观全树”,用逃难旅行这样一件小事反映了普法战争时期一群法国上层人物的可耻嘴脸。小说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描写简练而集中。故事的叙述,人物的刻画,时代的气氛,全集中在短短的5天旅程中。其语言朴实、凝练、细腻而且个性化,寥寥数语就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小说的结尾,作者用最强音写出羊脂球内心深处泛起的巨大而复杂的感情波澜,尤为全篇所在。

3.2关山飞渡的美好―飞度困难,赢得胜利

有很多人酷爱看《关山飞渡》的电影,但是看过剧本的人会更加的神往那个战火交加,人情冷暖的场景,对爱情的不屈,对敌人的顽强抵抗,这些都令人无比的震撼。关山飞渡,林果和达拉丝度过了他们人生最危险的篇章,他们相濡以沫,度过了简直无法克服的困难,关山飞渡这句豪言壮语,引用《木兰诗》中那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来说,非常贴切。关山飞渡这个剧本深刻的表达了面对困哪不屈不挠的信心和决心,林果复仇得到了胜利,达拉丝也勇敢的面对了自己过去的不幸遭遇。飞度困难,赢得胜利,就是这个剧本给我们最大的感悟和礼物。

4、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文官任过府属、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武官任过四川,燕北掌书记,然奔波三十载,却始终沉沦下僚,刚升为侍御史,便被捕入狱。时值39岁,他报国之想,终成泡影,于是写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 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这颗诚心恰如其《序》所说,乃“有目撕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露也要保持“韵姿”。正是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官体艳诗之上。

《关山飞渡》和《羊脂球》中,都体现着她们爱国的情操和对自由的向往,正如秋蝉,蛰伏七年,才得一鸣。骆宾王此诗,道出了她们的心声,虽然不是同一年代,但是对于自由和故乡的向往,使诗人和作家的情怀联系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