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透视人生

透视人生

时间:2023-05-30 10:1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透视人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透视人生

第1篇

人生是有色彩的,虽然许多人终其一生而终不可见,但它却时时显露在人生的经历中。透视人生中的每一种色彩,就能诠释斑斓的人生和人生的斑斓。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经历了无色的幼年、白色的童年,接着便开始接触真正斑斓的色彩,于是,在白色童年这张画卷上开始了人生历程的描绘。少年如火的朝阳,青年如橙黄的旭日,壮年如荫绿的树冠,中年如乌黑盘虬的枝干。到了老年,每个人都已在自己的生命中绘下了无数种颜色:那鲜的艳的是成功和欣慰;那浅的淡的是争名逐利后久违的安静与祥和;那晦的暗的是挫折与苦难。人生中经历的无数色彩凝聚成玛瑙般的晶石……

经历了所有色彩的老人,终于可以静静地回味自己的一生了,然后颌首微笑,接着慢慢闭上了双眼,停止了跳动,他一生的斑斓与缤纷最终汇总于那平静的黑色。看吧,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与暖冷色调的变化异曲同工,也许人生和色彩就蕴涵于这简单的复杂过程。

人生需要色彩,人生的色彩是斑斓的。斑斓的色彩是要由人终其一生用奋斗与拼搏、承受与承担、感动与感悟去争取、去获得—着、这就是我所认识的人生与色彩。

第2篇

伏契克说过," 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欢乐而死。因此,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这句话一直被我视为经典。是啊,人要活在乐观和希望之中。若是人为了一些小事就委靡不振、充满忧郁,那还有何用处。

有个哲理故事影响了许多的人。

一位父亲欲对一对双胞胎作“性格改造”,其中的一个过于乐观,一个过于悲观。一天,他给悲观的孩子买了许许多多色泽艳丽的玩具,而把乐观的孩子带进堆满马粪的车房里。过了一天后,父亲先去看悲观的孩子,发现他已泣不成声,便问他为什么不玩这些玩具。他说:“玩了就会坏的。”

父亲叹了口气,又来到车房,发现乐观的儿子正在兴高采烈地在马粪中淘着什么。

他高兴地对父亲说:“爸爸,这堆马粪里一定有只小马。”

……

这个故事使我一下子明白了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区别:乐观者看到的是机会,是希望,而悲观者看到的是失败,是危难。正如乐观者看到半杯水,会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而悲观者看到半杯水会说:“糟糕了,只有半杯水了。”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乐观者的天是彩的,悲观者的天是黑的。这正是悲观和乐观的天壤之别。

乐观是坦然、是自信、是崛起、是不屈、是从容。谁拥有了乐观,谁就拥有了透视人生的眼睛;谁拥有了乐观,谁就拥有了奋进的力量。乐观使人无比美丽!我要在我的人生篇章中镌刻出“乐观”。 (指导老师:潘波)

第3篇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伴着愉快的歌声,我们走过了十个春秋,无时无刻我们都在快乐着,学会分享让快乐永存。当我们快乐时,去找来知心朋友,与我们一同分享;当我们伤心时,在一个无人的角落中独自流泪。把快乐分给别人,有难自己承担,这是人生更高的境界所在。

幼年时的天空总是蓝的,大地总是灰色的,幼儿圆的阿姨看到小朋友在纸上画蓝天、画灰地,忧愁的笑了。儿时的我们学会了用五彩来描绘图画,在五颜六色的画笔之下,我们描绘出一段天真、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青春的我们充满激情,充满叛逆。我们总有一副自己的方法,我们在这奇妙的世界中认识自己,慢慢学会了沉没。在我们叛逆时,我们的人生不在有欢声笑语,只能伴随父母的唉声叹气。我们学会了隐藏,把自己痛苦的事埋在心底。但我们没学会分享快乐,我们沉寂。

成年后,我们为各自的理想不停的奔波。再企业里求职遇到拒绝,我们学会了隐忍,然而我们也学会了发怒;我们学会了高估,也学会了透视人生。

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走上了岗位,我们走入了家庭,我们不在是单身独处。再亲情的坐化下,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那段无忧无虑的幼年,那五彩缤纷的童年。我们终于学会了以前曾经拥有但离我们远去的分享。在事业上,我们与同事分享知识;在家里,我们与亲人分享亲情,我们为社会上需要爱的人谱写爱的诗篇。

人到中年,生命的长河流过大半。回首往事只觉我们醒悟太晚。我们错过了青春便不在拥有,在青春的记忆中只有愤怒、叛逆与个性。没有丝毫的快乐精灵存在。

把握青春,学会分享,让快乐伴随着我们的脚步。如一朵花,播撒芬芳;如一阵清风,吹醒生灵;如一片树林,为地球穿上绿衣。分享快乐,让快乐永存!

第4篇

姜博仁,中国首位ACTION企业商道教练,[CEOthinking商道教练坊]创始人;个人和组织行为分析专家,关键人才识别和团队匹配以及行为心理学专家;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北京首位创业者导师及全国项目评审专家,CCTV《绝对挑战》,《选择》《找工作》《城市》等特邀资深职业规划专家,世界著名人才测评公司(美国PDP, DISC和欧洲Facet5)授证咨询及培训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资深职业顾问专家,北京大学总裁班、清华大学领导力特训班,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博士课程班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指定创业读本,作者以多年的实践经验全面解读了西方20年的创业思想,揭示了企业困境的制造者是创业者本身,如果创业者是混乱的,那么企业必然是混乱的道理,同时揭示出导致中小企业创业失败的根源,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创业话题。他还给创业者指出了经营企业应有的健康状态,并提出企业模型概念,通过企业模型的建立,帮助创业者实现超脱经营,实现有钱又有闲。

评论

本书是姜博仁老师10年企业管理及创业辅导实战的倾心力作,它揭示了创业者及创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是每一位即将创业正在创业以及希望投身创业产业的人士都应该认真研读的优秀著作!

――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执行总干事,北京国华荣耀咨询中心理事长 杨华东

姜老师讲话很生动,这本书的风格也是这样,简明、活泼,节奏短促有力,可以很轻松地阅读。特别适合刚创业的人,或者想要创业的人,也非常适合遇到经营瓶颈的中小企业主,本书教你从创业开始就知道如何经营企业,避免走弯路,最终实现有钱又悠闲。

――人众人教育(GROUP)总裁杜葵

大国游戏

井底望天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52元

作者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对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国际关系,地缘环境,政治改革,文化欺实力,市场化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生动的笔触,简洁的文字,富有激情而中正理智的思维,提出了全新观点和应对之策,并由此展开对中国来来命运的深入思考。

徐滔进行时

徐滔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28元

本书汇集《法治进行时》10年案例精华,从多个层面选取具有代表性同时又发人深省的案例,重新采访,深度挖掘,揭开案件谜团,透视人生悲喜,有最鲜活的现场报道最精彩的案例分析,最透彻的人生哲理带给你一段惊心动魄的侦探之旅。

后美国世界

第5篇

拾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拾一拾拾一拾一拾一拾一拾一拾一拾——题记

拾一记得小时候我常常住在舅妈家中,舅妈有空闲时就与我们讲曾经的一些苦难。舅妈说:“你们现在是多幸福啊,能够上学,我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虽然学费一学期才一元多钱,但是对我们来说却是个天文数字!只有让男孩子去读书了。”我插话说:“那你不是就没上学了?”舅妈说:“那时,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钱上学,每当他们去上学的时候,我就一边做着家务,一边眼巴巴地望着他们……”说到此时,舅妈悄悄地抹着眼泪。我不敢出声,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千古罪人。我现在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却不懂得珍惜。我呆呆地望着地面,低头不语,舅妈用她那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安慰着我,感觉柔柔的。拾一拾一拾一一

拾一“那你后来就没有再上学了吗?”哥哥在一旁插了一句。舅舅笑着答道:“哪儿啊,你舅妈倔着呢!她每天都到山上去割两担猪草,然后回来跟我们换书看,有时还让我们给她讲解书里面的内容呢!”拾一拾一拾一拾一拾一拾一

拾一“你们别听你舅瞎说。后来啊,我爸妈看我实在喜欢上学,就只得让我去学校了,只是我上学有一个条件,必须把家里的家务全做完。每天天没亮我就得跑到山上去砍一捆柴禾回家,中午放学后,我就用一碗凉开水和一个玉米棒子混在一起吃,这就算填饱肚子了。下午回家后,我还要去挑水、割猪草、煮饭……等这些都忙完了,我才可以去看书,尽管日子过得很苦,很累,但我还是坚持念完了小学。”拾一拾一拾一拾

拾一我感叹着:“舅妈,你真行啊,那么苦的生活你都要读书,换成我,我是铁定不行的。”舅妈点了一下我的鼻头说:“其实啊,你也可以的。这就是生活中的一道坎,其实它不高,是你把它想太高了,真正去做的话,就会感到,一跨就过去了。”拾一拾一拾一拾一拾

拾一是啊,回过头来看看当初的那些挫折、那些烦恼,其实都不值一提。它们实是人生中的一大财富!它们丰富了你的经历,启迪了你的智慧。拾一拾一拾

【病因诊断】

本文是访问记,作者采用对话的方式,在舅妈的回忆中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的求学生活,从中揭示人物行为的意义。但作者过于注重了事件全貌,类似记流水账,没能抓住读者的兴奋点,没能把读者最感兴趣的人物的闪光点展现出来。简言之,没能注意到语言描写的艺术化。

可以围绕舅妈的“请求上学”“抗争求学”“刻苦求学”三个关键的事件,展开对话,先设计好几个关键问题,比如“那你不是就没上学了”“那你后来就真的没有再上学了”“你上学的日子很苦吧”,串起文章的三个事件,组成文章的线索。要在写人记事基础上,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可以结合采访者的三个问题,精心提炼人物的三句话,作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比如“哪里有钱上学啊?”“我根本不甘心”“上学的日子真好啊!”这样既能醒目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又能体现文章的结构脉络。

第6篇

摘要:贾平凹的《浮躁》展示了一个变革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写实性与象征性相结合,浮躁的水、浮躁的心、浮躁的城镇与乡村、浮躁的人们重复着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主人公金狗这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充当时代的弄潮者。

关键词:浮躁;精神状态;金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大变革大发展的开始,这一历史转折是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曲折、在痛苦与欢乐交织的征途上呈现的,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历史文化与现实文明相互发生碰撞,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在充满矛盾中透射出深沉的力量和对未来的憧憬,产生了一种浮躁的情绪。贾平凹先生的《浮躁》应运而生,是作者“商周系列”中的一部。

一、浮躁的精神状态

浮躁主要指由某种内在冲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作者在《浮躁》序言说道:“这仍然是一本关于商州的书,但是我要特别声明:在这里所写到的商州,它已经不是地图上所标志的那一块行政区域划分的商州了,它是我虚构的商州,是我作为一个载体的商州,是我心中的商州。而我之所以还要沿用这两个字,那是我太爱我的故乡的缘故罢了。”小说里的主人公金狗,历经了务农、参军、复员回乡、州报记者、辞职跑河上运输几个人生的大起落, 商州的芸芸具象便随着他的生活际遇而渐次展开。那是上个世纪最后10多年间一幅真实的社会画卷。当时改革作为一个关键词,无时不在牵动着中国政治高层和普通百姓的思维与心态。各种探索正处在起步期,各种机遇正在给人们带来希望。如同大河响起了冰凌碎裂的声音,人们敏感到新生活的浪潮已扑面而来。从金狗最初出发点的那个小村仙游川,到两岔乡,到白石寨县,乃至整个商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打破封闭后的亢奋与躁动,浮躁的水、浮躁的心、浮躁的城镇与乡村、浮躁的人们重复着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真善美与丑恶的斗争,权利与金钱的争夺 。

“浮躁”是《浮躁》中人物情绪的共性,也是一种概括。它概括出了我们所处的时代骚动不安而又充满生气的精神特征。作者正是在这一视角下描写旧价值观的毁灭和新价观的萌动的。因而,小说中的金狗与田家、巩家的斗争,以及金狗与小水、英英、石华等的爱情纠葛可以说是一种浮躁的时代情绪的外化。作者将这种浮躁情绪放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中加以考察,从而提出了新一代农民在改革大潮中面临的多重历史使命――对整个人文环境的改造和自我觉醒、自我拯救的命题是同样重要的。这是《浮躁》的中心,也是作品比同时期其他写改革的作品的高超之处。这种以社会生活透视人生、这个感情上的“圆圈”含蓄地印证了一个锐意进取的青年农民的彻悟轨迹及自觉过程:它传达了一种精神面貌的飞跃,一种心灵状态的渐变,一种从忧患导向更加坚定的信念的升华。以人心情绪透视社会变动为着眼点的写法,使《浮躁》在大批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

二、金狗时代的弄潮者

金狗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出生带有浓重的传奇色彩, 母亲在州河淘米身亡, 却生他于米筛之中, 奇迹般地漂泊水上。看来,金狗的生命就与州河这条“古怪得不可捉摸”、全中国最浮躁不安的河” 捆绑在一起了, 注定要吃“ 水上饭” 了。这样的安排就将金狗与州河紧密的联系起来。金狗同时也是作家农民情结的集中体现,正是州河所孕育的传统文化,浇铸了金狗文化心态中强烈的农民道德观念和建立在自卑之上的自尊心。它们与现代文明一碰撞,就使具有正义感和初步的历史使命感的金狗,即使在取得小小的胜利之后也摆脱不了沉重的忧患感。为与田、巩两家作斗争,势单力孤的金狗不得不采取一些不甚合理和不大光明磊落的手段,甚至耍起手腕来,绝不在卖鼠药的雷大空之下。而这些又反过来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和自尊心,使他忧郁、困惑,然而,也正是这种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金狗投有在喧嚣的时代文明中丧失自我,他走过了一条超越本能,超越自我的道路: 小水―英英―石华, 州河― 州城, 农民的儿子― 大记者, 周而复始, 最终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州河上, 甚至重新要与他心目中的“ 菩萨” 小水结合.在他变得坚韧沉着的气质中,在他摒弃空谈悬想崇尚务实的作风中,凭借他对中国农民和城市的深刻体察和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还会再度走进州城,那时的他不再是孤独的。

在作品中还有一个与金狗一样颇具“浮躁”的人物―雷大空,他们有着相同的生存环境,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处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地位中,有着相同的进攻目标,他们是利害与共、感情相通的异姓兄弟,雷大空的生性是聪明的,但由于父母早逝,幼年失去教育条件,因而就其文化水平、人格修养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应变韬略来说,都处于较低的水准,有些方面根本不能与金狗相比。但他仍不失为改革时代的一个风云人物。他无牵无挂,我行我素,很快适应于商品经济的大潮,如鱼得水,买空卖空,哄抬物价,很快成为暴发户,他的人生信条是“吃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相比之下,金狗是浮躁向良性即深沉、坚实、完善的方向发展的代表,雷大空则是浮躁向恶性即浅薄、盲目、失落方向发展。但是雷大空仍具有打破旧传统的朦胧意识,在冲破旧的秩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效果。

虽然小说描写的是州河边上的小小乡镇社会,但力图揭示的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文化变迁与心态特征和时代情绪,小说追求总体构思上的象征性。所以其中还巧妙构思了一个考察者对州河进行考察,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州河的性格、命运,并结合州河谈民族心态和时代情绪。在改革浪潮的侵袭下,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势必出现更多“金狗”“雷大空”式的人物,而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平凹.浮躁M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0.

[2]金汉.中国当代小说演变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第7篇

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认为,是你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长达二十多年“制度性”教育的毕业典礼,同时是“自主性”教育的开学典礼。

我今天的题目是,“制度性教育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第一,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合群,曾经是我们从小到大“德育”的核心。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思”的时间: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

在你们七年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诸位想必学到了各种技术,但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学是否教了你?“综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在你的解剖学、病理学、临床课程里,是否有一点点入门?在整整七年的培养中,请问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让你用在“观察、欣赏、沉思、体会”之中?

“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沉淀的内在宇宙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慎独”是修炼,使人在群体的沉溺和喧闹中保持清醒。这,大学教了你吗?“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在不在大学的课程里?

“只知从众而不知从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间精神与实践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的人,请告诉我,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第二,制度性教育教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教你如何认识“空”。

我不知道在你们医学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学的培养?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学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

读过加缪的小说《瘟疫》的有多少人?小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爆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瘟疫传出时,锁不锁城,有太多的重大决定要做。是什么样的训练,使一个卫生官员做出正确的决定?医学技术绝不是惟一的因素。是什么样的人格,使一个医生可以走却决定留下,不惜牺牲?是什么样的素养,使一个医生认识人性的虚伪,却又能够维持自己对人的热诚和信仰,同时保持专业的冷静?

医学的教科书可以教你如何辨别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缪的文学教你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多少人读过卡夫卡的《蜕变》?你的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沉之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

是的,文学,是心灵的x光。它照得到“空”。

将来的医生,请问你具备吗?

这确实是人生重大的时刻。它,对不同世代的人,都是一个快乐奔向前程的时刻,也是一个跟缠绵的记忆、跟温馨的历史分手的时刻。所以对在场的每一个人而言,今天都是一种毕业,一种开始。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种心灵的x光。给自己一种透视人生的智慧,一旦拥有,你就是一个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医生了。

第8篇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怀旧意识 文化解读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张爱玲小说作品,细读张爱玲的小说,可以看到许多没落贵族的家庭故事。蕴蓄于她的作品内在情绪上的,则是对历史与人世沧桑的喟叹,这种喟叹中又饱含了浓浓的怀旧情绪。

一、旧家族的回忆与怀念

怀旧,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文化特征。而怀旧又主要体现在小说的文化氛围及小说中的人物身上。

从背景上看,出身于封建旧式贵族家庭的张爱玲对她所描写的时代非常熟悉。从雕梁画栋到陈设器具,从深宅大院到衣着服饰,作者的描摹细腻独到,无不与其受旧家庭中的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有关。张爱玲的小说体现了衰败的旧中国封建文化的灰暗、糜烂和死寂。

来看张爱玲的小说。此时已是民国,社会在发展变化,她却为我们描绘着一个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小“清朝”。它们既是《金锁记》中的姜公馆、《琉璃瓦》中姚先生的家、也是《倾城之恋》中的白公馆等旧式贵族家庭。留学归来的童世舫对于曾经怀念的古代中国文化,最终也“感到难堪的落寞”。旧式生活的腐朽与没落,她真切地体验过,在作品中也予以充分表现。通过对旧式家庭日常生活的细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的描写,张爱玲将过时的旧文化、旧的生活方式立体化,使之成为环绕着主人公挥之不去的阴影。旧式文化的衰落也在这种颓废的背景中得到真切的表现。

除了文化背景的不同,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也存在差异。一方面,文化背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有着深远影响,使人不自觉地沾上了那种陈腐的气息。另一方面,虽然小说里的人物都十分怀旧,但在张爱玲的笔下,描绘的都是些平常人,讲的都是细琐的生活小事,没有崇高悲壮的英雄,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我们看到,张爱玲小说的主角有相当一部分是最能代表旧封建文化的人――旧贵族、清王朝的遗老遗少,在家族的衰败中,他们除了怀旧还是怀旧。因为对他们来说,眼前的日子缺少光明、缺少希望,而今后的日子也是一片灰暗,他们只能不自觉地从过去的生活里寻找记忆来宽慰自己。他们缺少追求,拥有的只是一些可笑的陈旧信念和人性上的弱点,张爱玲以看透一切的调侃对他们精神上的病态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二、身世经历、传统文化对张爱玲怀旧意识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怀旧是一种自欺欺人,是人类心理自我平衡、自我调适的一种手段。在生活逆境中,怀旧又常常是人们以之与压迫自己的现实相抗衡的手段。一旦人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时,便会从过去旧有的生活中找寻曾经有过、或自以为有过的幸福和快乐,并以在怀旧的自我肯定中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尴尬。张爱玲小说中的遗老遗少是如此,而张爱玲本人又未尝不如此。文学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张爱玲作品中所具有的怀旧文化特征与其身世经历、个性气质及所生活的传统文化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张爱玲在小说中用怀旧的方式建构了她的幻象,描写了一个封闭的怀旧的“花园”。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个优秀的女作家,张爱玲充满了阶级没落感和孤独感,她身上始终交织着矛盾和冲突。正如她的弟弟张子静所说:“我姊姊的小说,是她宣泄这种苦闷的一种方式。”小说创作是她希望消解矛盾、逃避忧伤、脱离世俗的方式,而小说创作又恰恰揭开了她内心的隐秘,道尽她内心的苍凉。尽管这是极端个人的,但同时在客观上又成为一群人、一代人的心理缩影,从而包容了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张爱玲出生于显赫的旧贵族家庭,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古老记忆走出来的她,自然会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时时回望古老记忆。然而,随着时展,她所出身的贵族家庭又以无法挽救的趋势没落衰败了下去,怀旧与没落的情调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从张爱玲的家庭生活来看,她也十分不幸,缺少父母的关爱,这种创伤使她过早地积累了对世界的敌意、恐惧以及对人事的否定情绪。而张爱玲成长的社会背景,正是新旧交替、战乱频繁的二三十年代,浓重的战争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也使得她产生一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感。这些使她染上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更导致了她对人性、对历史文明发展的悲观失望。于是,她就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刻意营造一种荒凉的文化氛围,并用一种尖锐的眼光来看待小说中的人物。

三、人性的透视与历史的哀矜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张爱玲作品中显示出了极为深刻的悲剧生命意识和悲剧历史意识。她面对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击,在文学领域中对历史和人性都做出了极为深刻的阐释,完成了上世纪中后叶对于人性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探求。

张爱玲有着极为深沉的悲剧历史意识。在张爱玲的故事里,她不仅描写了遗老遗少们的实际生存空间,也描绘了他们所拥有的文化空间――集摩登与封建于一体的畸形文化,从而充分展示了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困境。旧文化的衰落反映了旧的生活方式的崩溃,而衰落的旧文化对人性的压抑和渗透使人与文化的关系变得牢固而久远。张爱玲就这样把旧文化下的人性问题,作为自己小说中最具深层意义的内核和凝聚点。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人性是自私、冷漠的,人性的力量是软弱的,人性是功利的、庸俗的,人们逃脱不了的控制……她用自己的笔几乎触及到了人性深处所有的隐秘的角落,抒写着她对脆弱人性的深刻洞察,对人性恶的敏感透视,而这种洞察和透视又处处折射着那个特定时代的畸形文化形态。由于张爱玲怀旧者的心态,以及从怀旧的角度观察人生的视角,她对笔下的人物,充满了哀矜,她说“因为是写小说的人,我想这是我的本分,把人生的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对于贵族阶层和封建没落时代的眷恋与缅怀,使得张爱玲的人性批判始终笼罩着悲伤与无奈,也缺少了一定的解剖力度。

四、苍凉的目光与悲悯的情怀

细读张爱玲的小说,最让人无法忘怀的还是张爱玲在透视人生世界时所表现的冷峻苍凉和回顾历史时所流露出的悲悯情怀。

张爱玲曾阅读过西方文学中如毛姆、威尔斯、奥尼尔等作家的作品,这些西方现代作家对人类文明的幻灭感深刻影响了张爱玲,使她在精神内核上认同了现代西方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是无望的,世界是荒诞的,人是与他人、社会、世界分离的。这一哲学观念决定了她最基本的情感基调:否定与不信任一切,从根本上对历史文明的创造与延续给予否定。

从根本上否定人类文明,这一现代看法和张爱玲悲观的情感基调一起,注定了她必然的悲剧文学心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她都不给他们留任何出路。无论婚姻还是恋爱,最终都要归结到悲观绝望与苍凉孤寂上,无法逃脱。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张爱玲从自己独特的目光出发,还赋予了笔下的人物,特别是女性人物一种超越传统的气质和精神。这些女主人公往往在柔顺的传统形象下面有着现代意识,流苏、七巧甚至霓喜这样带有较多原始性的女性也意识到“男人靠不住,钱也靠不住,还是自己可靠”。她们要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她们在行动和思想上必须抱着世俗的实用态度,这种世俗的实用态度,从本质上是等同于西方的现代精神的。所以尽管旧小说与张爱玲的创作息息相关,但从文化精神上说,我们可以用张爱玲评价《海上花》的观点来说明她自己:“作者尽管世俗,这种地方他的观点在时代与民族之外,完全是现代的,世界性的。”

第9篇

【关键词】职业美术教育 强化 实践性教学

一、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作为一名美术高级技术人才,具有对美的欣赏力和鉴赏力是必备素质。学会发现事物的美的方面,对美进行分析和把握,把看似平常的东西转化为美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形成科学的、健康的审美观。

(二)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实用技能

美术可分为纯艺术性和实用性,纯艺术性美术要求表现人的个性,传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突出的是艺术性;而实用性美术则要求把艺术个性蕴于普遍性之中,面向大众,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突出的是实用性。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美术的实用技能,真正学到为社会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的实际本领。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业能力

注重对学生实践、创业素质的培养,重点培养他们融入社会、表现自我、动手动脑的能力,让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创新开创理想的事业、寻求理想的职业。对职业美术教育来说培养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职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靠实践来完成的。理论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但它不能代替技能技巧。

二、强化实践性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教学内容要与市场需求接轨

当今社会十分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既有头脑又会动手。为此,职业美术教学的内容要强调美术设计性、美术劳技性、社会服务性三大特点,并兼顾学生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把实践性教学溶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问题、案例、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将来面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要求,让学生从多种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归纳出一个最实用、最优秀的解决方案;或者以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为内容,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者给学生一个项目,根据完成该项目的要求,让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以便积累实战经验。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实用性美术设计教学、理论教学与工艺劳动技能训练和具体的应用设计项目相结合,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为此,要建立多种实验室:如材料与工具教室、机械加工教室、手工制作教室等,让学生有好的设计、想法能够很快动手做出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二)美术基础教学要与实践需要相结合

职业美术教育强调的是美术的实用性。在美术基础训练中,要大量压缩室内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训练的时间,着重强调速写式素描、色彩的训练,重视对学生快速造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快速造型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感知物象的角度与表现对象的方式做到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承袭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多一些,教学手段要活一些。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如构图式、组合式、人物动态式、特写式、结构式、写意式、装饰式等多种多样的造型训练形式,做到对学生的每一项训练都有明确的功能指向和具体的应用性。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导人到创作、设计的状态之中,从而有序地刺激、强化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表现能力和实践需要相结合。

(三)建立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双师”素质:就是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技能与经验和娴熟的动手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让自己的所学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有所用;作为学校,要有目的的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并且要有具体要求,教师的实践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技术等级才能上岗。工作本位学习是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作本位学习是在工作现场进行学习,把工作现场设计成学习情境。这样,教师如果没有熟练的实践经验是不能胜任工作的。

(四)把实践性教学贯穿到整个职业美术教育过程中去

1.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

学习实践是最基本的重要实践,要使学生完成系统学习的任务,把前人的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学习继承下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注重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实干”。有时候仅用语言描述,很难说清事物的形成、结构和变化过程,而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亲自操作完成实践过程,亲自观察、记录变化进程与结果,则对学习、掌握有关知识就直观得多,并通过操作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既可以防止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环节的偏向,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2.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

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透视人生的重要途经。当代青少年思想敏锐、求知欲强,文化知识比较丰富,这是十分可贵的。但脱离实际,缺乏实践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对学生将来踏上社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不利的。因此,必须在学生时期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社会实践要紧紧抓住“产”、“学”、“研”三个环节,与企业联合,把学校特有的技术力量同企业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利用企业这个平台,让学生充分施展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既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又为企业解决了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使企业、学校、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达到“多赢”。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开发一些经营项目,为学生营造实战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专业技能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学生既能够把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还能多角度观察社会,透视人生、增长见识。

3.在创造实践中培养学生

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职业美术教育不但要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实践包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两个部分。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是创造实践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另外,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性格,在解决问题时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不迷信权威和循规蹈矩,敢于尝试新办法。要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还可鼓励他们自己开发短期的美术经营项目,这样,学生在通过劳动赚钱的同时,更能体验生活的艰辛,从而树立自立、自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信心。这些创造活动的意义并不在于学生多少科研成果,而在于得到一个方法,为同学们今后的创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读写素养;审美力;思辨力;写作生活化

有教育专家说“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做不到,中国恐怕只能继续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细想,其实我们学生具备良好的内外思辨力才能让人更好地发展!高考作文更是展现语文素养最雄辩的明证。我国古代的科举写作算是选拔人才的最有效手段。

一、学会审美善创造

纵观近几年的我们高考写作就是倾向理论性的命题。这恰恰突显了以人为本的为文之本语文素养。阅读审美创造力就是写作中表现美、创造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写作是现实生活的思辨反映,它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如何在写作中体现生活情感?当我们读了新材料后,学生怎样有效地联想生活?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必需引导学生去寻找、去挖掘类似于新材料所反映的生活美,把写作生活化,生活写作化。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扩展思考,首句是“引语”,来源于孟子的话,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材料省略了后面的话:“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不少同学会认为古人(孟子)强调的是“要往远处求道,往难处做事”,因为没有完整的语境,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立意的缺陷。显然,在孟子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是没有必要的,都是糊涂的。相反若作生活化思考,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易事努力,比如,亲爱亲人,尊敬长辈,和睦邻人,互敬友人,社会也就会安定和谐发展,那不就走向和谐生活的美景了吗?

当然,我们教师就要提醒学生如果对“文言”的阅读理解没有确切的把握,就不要轻易去做解释,否则,越解释可就越不靠谱!其实,材料的后半部分也有简易清晰的含义,就不要“舍易求难”了!它类似于生活时事新闻的“现象”,如“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因此,材料对这两种做法并没有倾向性,只要言之得当,能自圆其说,均可成文。

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对读写加以现实生活内外结合优化思考,提升了读写思辨表达力。

二、多向思辨方悟理

《语文课程标准》说到:“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思想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发展”。我们教师的作文教学就是要植根于现实生活,要善于引导学生去领悟去辨析,才能深入生活,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1. 思维扩散人文化。

每每读完新材料,我们会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事与命题事实有相似?故要挣脱习惯多向发散思考,确立多思转换意识。如向内探究人或事的主客观原因透视人文目的;向外分析某一行为或事件对行为主体、他人、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产生的效果意义,以探究人文情理;再如可以假设不这样做或不发生这样的事,可以设想产生各种可能的后果,以推理想象产生深化独到的一些人生哲理。

2. 表面实质生活化。

对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往往看到表面就断下结论,不解内因外果,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写作立意就只停留在“是什么”上,而忽视深入开掘“为什么”,其实,我们要从它的深层含意去洞察人生百态,这样眼前就会豁然开朗,胸有丘壑,还怕写不出立意深刻的好文章?

如天才总不浮躁。什么是浮澡?轻浮、急躁,不沉稳,不冷静,不踏实,对待生活、学习、事业缺乏“执著”的恒心,持久的耐力;浮躁的危害是什么?浮躁使人心急功近利,浮躁使事业浅尝辄止,浮躁使人生潜藏危机;怎样消除浮躁?冷静善思、脚踏实地、尊重规律等。

又如宁静可致远。先总说“心灵宁静”是实现人生远大目标的根本,然后从多角度多层面论述,比如“只有宁静,才能坚守心灵的方向”“只有宁静,才能产生拒绝各种诱惑的精神力量”“只有宁静,才能培养追求事业的毅力”“只有宁静,才能淡泊处世,提升人格修养”等。

这样逐步显示深刻的写作情怀,其人文素养就会亮丽!

三、互评共享展思辨

读写教学的合改互评是思辨力培养的最好行动,比老师评导更有效。因为更容易达成心灵共鸣,更容易激活素材以提升学生写作的思辨力。

第11篇

【论文摘要】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目前实验区实施的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选的文本比传统教材丰富了许多,也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化发展。但是,面对文本丰富的语文教材,与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如何处理教材呢?我认为,设计“小专题”教学,使之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性,在“乐”、“行”、“活”、“思”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目前实验区实施的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选的文本比传统教材丰富了许多,也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化发展。但是,面对文本丰富的语文教材,与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如何处理教材呢?众所周知,丰富的教材内容不等于丰富的教学内容,“课文只是例子”,我们不能用教教材的眼光去处理教学内容,而应该用教材教,以“小专题”的创新设计理念处理教学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所谓“小专题”,就是指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并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意,再对课程内容采取增、删、改、合、立等手段设计专题,利用二、三个课时进行探讨,使学习走向深入,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评价。这种“小专题”教学,探究角度要新,论题开口要小。中学生因视野、经验和能力所限,不宜探究那种大而泛之的论题。在“小专题”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促使学生动口、动眼,也要促使其动手、动脑,让多种感官协同“作战”;既要促使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又要促使其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总之,“小专题”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小专题”教学,“设计”而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小专题”教学的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教育性,使之对教学内容不断创新。

一、“小专题”设计讲究趣味性——“乐”中求发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性,是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剂”。因此,“小专题”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专题的论题内容就有兴趣,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愿”为“情愿”。如学习《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时,在学完苏轼和辛弃疾词后,我与学生们讨论出一个共同探究的问题:“在宋词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如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请课外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收集相关资料,以‘我看苏辛词’为小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探究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然后学生根据任务分组活动,最后用一节课进行交流。

又如,教学《祝福》一文,应整合《孔乙己》、《故乡》、《药》、《狂人日记》等小说,抓住情节的曲折变化及深刻意蕴,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唤起学生的人生思考,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我设计“谁杀死了祥林嫂”小专题探究,指导学生将人物分析指向其悲剧的人生及悲剧产生的原因。这种着眼于情节和主题的“小专题”设计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引发学生对人物性格、人生经历、祥林嫂与周围人的关系,以及鲁镇的文化背景进行整体透析。学生在对诸多细节描写的解读中可以发现,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某个具体的人杀死了祥林嫂,也不能完全将悲剧归罪于封建礼教,应从鲁镇的“多神教”文化背景中挖掘“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互相配合,把这样一个善良、勤劳的无辜女人逼上绝境的。小说超越了《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的单维度的批判,从多维度对传统文化中的违背人性的因素进行反思。另外,还可以从“看”与“被看”的人际关系角度,透视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从具体语言中品味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性中残忍的一面,唤起学生的悲悯心,呼唤人性的回归。

这种“小专题”教学中的问题探究,不必过分重视学生探究的结果,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快乐学习中求得个性化发展。

二、“小专题”设计注意实践性——“行”中求发展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实用性、价值性,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因此,“小专题”教学的设计也要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知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如走进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文本,通过增、删等手段设计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小专题”教学。

1.走进文本,感受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

(1)默读“古为今用、学写歌词”知识短文(听《涛声依旧》歌)

问题: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比,歌词保留了哪些意象?韵脚怎样?

(2)感受李煜《虞美人》译改成的诗。

问题:揣摩哪些意象,展开了适当的想象?

(3)明确译改诗词的要求(见幻灯片略)

焦点:①用现代语言再现古诗词优美的意境和优雅的语言;②关注译改诗作韵律的和谐、语言的精练。

(4)《青玉案·元夕》释题

①辛弃疾简介;②元夕——元宵节。

2.品读文本,指导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

(1)诵读《青玉案·元夕》,把握其主旨。

1)读后感受是什么风格的词?

丽词:宝、雕、香等;细节:蛾儿、雪柳、黄金缕(婉约)

2)有人说,此首词从内容上属豪放派,那么,豪放的按纽在哪里呢?并说明理由。(探究问题)

:①揣摩艺术形象。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中的“白头翁”,《定风波》中的诗人的形象;②知人论世: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主张。

(2)示范译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译改现代诗句(见幻灯片略)

2)译改现代诗句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见幻灯片略)。

(3)品读译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点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揣摩“花”“树”意象,展开想象。

①“花”“树”——焰火

②“没有吹开……吹放……吹落了……”句式说话。(改)

(4)仿译改“宝马雕车香满路”

1)宝、雕——华贵(换)香——胭脂香(添)

2)学生参与译改(见幻灯片略)。

(5)学生互相译改“凤箫声动……”“蛾儿雪柳黄金缕……”(见幻灯片略)

3.拓展文本,开展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把你最喜爱的唐诗(或宋词)译改成现代诗。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译写诗词。此时学生胸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中所得的真知实情,笔下流淌的必然是实践后的欢快与欣慰。学生在完成这一专题教学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感觉器官,也锻炼了思维器官,而且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三、“小专题”设计重视开放性——“活”中求发展

第12篇

一、文化心理结构的一致性

(一)题材选择结构后果的趋同

中国古代,视人为自然之子,“天人合一”即是古人与自然之间通畅、和谐、完满、契合的态度和对生命精神的自由体验状态。春秋战国后,儒家典型代表人物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汉代刘向的《说苑》中也记载了一段以水比君子之德的论述。其中元代画家倪瓒的《六君子图》画上有黄公望等人的题诗“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物立无偏颇”,就表现了“比德”的审美观以及对自然伦理的追求。在张扬个性的魏晋玄学的推化下又发展为“畅神”的自然审美观。“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招隐诗二首》)左太冲所言的“山水清音”不仅触发了士人纵情山水、经日忘归,也使其探寻生命意蕴的旨趣发散到文艺领域的各个角落。于是乎文道画艺,山水诗文无不以追求动人的生命节奏为上。唐代文学家王维在《山水论》中将山水之神称为“气象”,其诗《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往往皆是“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1]242。使得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画意、境界时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为何山有如此之“意态”,那是因为“看此画令人生此心……此画之意外妙也”。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大部分以山水为题材的诗和画,都表现了“畅神”的审美观。

(二)常规意念上的融通

由于中国艺术精神的自觉,主要表现在文学与绘画两方面,使得这两种艺术相辅相成而成为千载史实。画家涵蕴着的思想感情,每因题诗而得到倾诉,构成了文学与绘画在创作主体常规意念上的融通。古人刘勰也讲:“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2]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就提到“托物兴词”,后代则有“观物有感焉,则有兴”[1]18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人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等植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具有“诗人感兴,不必定理、定情,景逐意生,境由心造”先言他物的意念上的融通。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常规的心理状态和艺术意念,也形成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互补性人生趋向。如宋亡后的爱国诗人兼画家郑所南所画的一幅“寒菊”上题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诗句。由此可看出,文学创作主体乃是缘心感物的过程,同时也就不难理解诗人张鹤野为石涛所画《渔翁垂钓册页》所题绝句:“寒夜灯昏酒盏空,关山偶见图画中,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老钓翁。”经此一题,石涛那种国破家亡的心情便跃然纸上了。

二、艺术存在方式上的交叉性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时空意识与西方人有本质的差别。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文学(主要是抒情文学,尤其是山水诗)在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上达到了时空一体化的艺术境界,这也是我们对其艺术形态做符合民族文化特质的审视和界定的原因。

(一)时空一体化的艺术境界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是由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表现在秦汉的哲学思想意识里。而中国文学的主体是诗歌、散文,突破了艺术世界为它划定的疆界。诸如唐朝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些山水诗由诸多景点连接在一起,远近相形,俯仰相应,动静相生,分明是以视觉的位移牵引和转动着一个个瞬间的静态的画面空间。

(二)散点透视的章法

《易•系辞下》云:“仰以观乎地理,是故之幽明之故。”中国的山水诗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广阔视野展现了一幅幅仰视俯察往返流动的全景观照的画卷,完全是散点透视的产物。以表现自然山水的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更是将千里江山开阔的景致集于一画之中,使之“咫尺有千里之趣”。画幅不大,但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所表现的范围和境界即使是千里江山也可以尽收眼底。另有李白的《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构图章法更是如此。中国古代文学与绘画创造的这种富于诗意的、流动辗转的、渗透时间节奏的“散点透视”空间,在艺术存在方式上可说是时间化了的空间艺术。

三、审美观念范畴的契合与形态的互补

(一)审美观念范畴的契合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通天下只是一“气”。气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由文学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气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韵生动”的命题是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刘勰也在《文心雕龙•原色》中云:“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另有宋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清画家邹一桂的《小山画谱》,均从画家作画的角度谈过气韵的体现与运用。然生命精气,宇宙元气,书卷灵气,又与诗人画家的性情息息相关。例如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坡的“大江东去”;等等。诗歌属于韵文,“舍气无以生韵,舍韵气则贫乏无味,甚至是一种死气”[3],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因此“气韵”作为一个法度的确立,由美的理想,美的经验参与的美感心理迹化的一种高效率性、和谐性、活跃性境界的追求。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成为文学与绘画一致的最高审美追求。唐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补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南齐画家谢赫提出的“取之象外”又引发了唐代诗歌美学中“境”的范畴的出现。如唐刘眘虚的《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李商隐的“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境”更是融作者的诗心,诗境与画景———“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而形成的一种境象。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明确提出山水画“画意”“境界”,但因境而类,朝暮阴晴,雨露风霜,万境有别。“意境说”由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美学家王国维将其系统理论化。由此可见,无论诗与画,“意与境浑物我并存”的“意境说”成为文学与绘画一致的最高的审美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