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冬夜读书示子

冬夜读书示子

时间:2023-05-30 10:1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冬夜读书示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冬夜读书示子

第1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全诗只有短短28个字,通俗易懂,却蕴含着许多深邃的求知道理。

诗的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告诉我们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读着读着,这让我想到了《凿壁偷光》这个故事……西汉有一个人名叫匡衡,小时候家中十分贫穷,买不起油灯,便把邻居家的墙壁凿了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告诉人们只要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丰富的经验,到了一定程度后便自然有所成就。诺贝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小时候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便想,有什么东西能一下子把大山劈开呢?于是,他便把兴趣放在炸药上。为了研究炸药,他好几次将自己的实验室化为灰烬……最后终于成功了。

诗的最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说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这使我想起了赵括。战国时,有一位赵国大将叫赵括,他从小饱读兵书,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又一次,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兵士抗秦,不想他应缺乏实战经验,中了秦国埋伏,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读书示必须的,书本上的东西的确很迷人,但如果只是“读死书”,便不会有多大成效,反而会像赵括一样成为万人笑柄。

若是想拥有真正知识,就必须仔细观察,亲身体会,在书本知识上打好基础,再去现实生活中实践一下,便能受益非浅。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实验小学城中校区六年级陈基朝

六年级:陈基朝

第2篇

书,迷人的知识海洋

城南小学六(1)班

虞浩男

《冬夜读书示子》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立,少壮工妇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让人迷恋,书让人振奋,书也叫人难忘。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写的《冬夜读书示子》里一般,书会让人的知识海洋宽阔一大步。

来到新华书店门口,店牌上那狂草样字迹,显示出如写者一般的宽阔胸怀与自由奔放的性格。

走进门,虽然时间还早,但人也不少啊!有的在挑书,有的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还有的则耐心地等待孩子看完回家。

穿梭在各个书架之间,为不打扰他人,我就踮起脚尖走,书店的书总类繁多:少儿文学、幻想文学、科学读物、青年学科、校园小报、少儿读物……我仿佛来到了知识的海洋。

突然一声“砰”,把我从幻想世界拉了回来。原来,是不小心重重地踩到了地上。这时,我的脸马上红了起来,觉得非常尴尬,但看看四周,大家仍在埋头专心地看自己的书,他们仿佛已经投入到书的世界里。他们不正是和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吗?他们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停止看书,反而会让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精神更加集中,让人无可侵入,坚不可摧。

高尔基曾有一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籍会让人睿智,书籍会让人有修养,书籍会让人更富有哲理。

书,知识的海洋。我喜欢书,更喜欢在书店中感受浓浓的书香。

第3篇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2、《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1、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宋.俞成《萤雪丛说.善恶有报》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律》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惠能

5、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惠能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是一代宗师苦读诗书至登峰造极时的感悟,让天下读书人感慨良多。

高尔基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浩如烟海的书籍记载了人类艰苦求索、认识自然、保护自然、揭示自然界奥秘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大多数智慧。宋朝大学问家朱熹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十分精通,开“程朱理学”之先河。其专心、专一和熟读精思,让后人备受启迪和教益。巴金的“回忆式”读书法、老舍的“三结合”式读书法、鲁迅的“随便翻翻”读书法等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不知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同情也思正追寻。”唐宋诗人王贞白当年在千年古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苦读时留下的读书诗,充溢着诗人的灵性与悟性,千百年来,净化着亿万凡夫俗子的心灵。伟人在庐山读书、用书的动人故事被传为美谈。1959年、1961年、1970年,曾三上庐山,共居住135天。

读书之美,美在积累。季羡林大师说:“什么叫学问?学问就是大量占有资料,再对资料进行详尽分析,就是学问。”南宋诗陆游深明“读书与积累”关系的真理,他在《冬夜读书示事津》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积累,才有一部部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书籍诞生;只有积累,才有书的传咏和文脉的兴旺,才有思想的升华。只有积累,才能以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只有积累,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厚积薄发,超越自我。

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至今,人们仍铭记着近代著名教育家先生“推动普通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强盛国家”的远大理想。先生十分谦逊,他说:“我的读书的短处,第一是不能专心,第二是不能动笔。我已经经历了许多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短处。”由量变到质变,关键是读书者在人生进程中始终有紧迫感、责任感、负重感和自豪感。日积月累,“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终成硕果,才能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惊险的一跳。

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经史子集告诉我们: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怀旧与创新,正是中华民族的秉性。温故知新,让我们可以在书中领略自然美、人文美、哲理美和创新美。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读书之美,美在延伸阅读,美在人类文明史进程中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读书,让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党员干部于浮躁中追求宁静致远,喧嚣里体味至真至纯。

第6篇

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南宋词人陆游写的一副劝勉联,全文就这两句。原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释义: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创作背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林鸿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作者介绍: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从古到今,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而且十分讲究教子的艺术,至今看来,仍很有教益。

吟诗示儿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告诫儿子(子聿),成就学问在于少年时就要下苦功夫,但光从书本得来的知识还是表面的,要彻底了解事物的本质还得亲自去实践。这也是陆游一生做学问的经验总结。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炎培也为儿子黄大能写过示儿诗:“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教育孩子为人要发奋,沉着、正直、诚恳。

以联示教清代林宾日对其儿子林则徐写过一副训子对联:“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林则徐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牢记教诲,并付诸行动,终于成为高举反帝大旗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给自己的儿孙们写过一副训子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损其过。”主张长辈要让儿孙们自强自立,不能有所依赖。读后让人深受启迪。

刻铭训儿宋代大文豪坡的长子苏迈赴任时,坡亲送砚台一方,手刻砚铭曰:“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迈表示一定不负父示,做一名勤政廉洁的好官。

身传言教北宋名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一生以“俭素为美”,“不喜华靡”,史有“卖田葬妻”之说。他还以自己的慎言、慎行影响着子女,时时告诫子女要懂得“俭则久,久则平,平则稳”的道理。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司马光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向儿子讲述尚廉节俭的道理。他在文中提出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堪称是治国治家的警句名言。还列举了历史上“以俭为业,以奢自败”的例子,希望儿子要身体力行,并向子孙后代都进行这样的教育。

清白传家南北朝时的徐勉,历任侍中、尚书仆射(相当于宰相),身居要职,但却不置家产,不买土地,把自己的俸禄都分给亲族中的穷人和生活中有困难的人。人劝他应给子孙留点积蓄时,他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希望子孙们能自尊、自爱、自强、自立。

家训刻碑宋代清官包拯为官刚正不阿,一生俭朴,被老百姓尊称“包青天”。他对人对己对家庭要求极严,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立在老家堂屋东墙壁前,全文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教育子孙要明白清正廉洁才是做官的根本。

书诫训示唐代房玄龄任宰相15年,其女为王妃,子为驸马,位高权重,但他为官谨慎,治家有方。常告诫子女:切不可骄傲奢侈,更不能依仗权势欺压百姓。为此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诫,逐条抄写在屏风上,让子女们各取一套,以时时约束自己的言行。

诗图训示清代廉官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这首题图诗,既表达了作者因女儿出嫁无礼相送而不安,又是对女儿的教诲,要她做人要像兰一样清香。

一字教女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在京城听说女儿正准备办嫁妆,便捎回箱子一个。女儿打开一看,见箱内空无一物,箱底工工整整地书写着一个大字――“勤”。女儿马上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一字嫁妆”从此成为女儿治家的座右铭。

第8篇

哲理古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言近而旨远,它洞悉着世事的奥妙,阐释了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启迪,在冷静的思辨中, 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感知到世界的规律。然而,古诗本身就具有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等特征,哲理古诗更有其深刻的哲理韵味,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给他们指出一条终南捷径, 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 使他们能深刻体味诗中之“理”、“理”中之“情”、“情”中之“趣”,深入“有理趣而无理障”( 清·刘熙载《艺概·诗论》) 的境界。

一、重现诗中形象,感知哲理古诗形象之优美

诗歌往往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就是要把诗中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要理解哲理古诗中深邃的哲理,必须借助这些形象, 沟通读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搭建起一座通向哲理深处的桥梁。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杏花春雨、山水田园、广袤大漠等物象世界, 重现那些或庄严、或雅致、或小巧、或博大的形象,让学生去领悟哲理古诗所包含的人生意义,激发学生理性地思考人生和世界。

1.讲述故事,突出形象

以听故事、说感受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做好巧妙铺垫。例如,在教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教师先给学生们讲《纸上谈兵》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接着过渡到我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儿子应该怎样读书,从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诗题。这样,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突出了古诗中的形象,营造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境。教师努力用形象的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为加深学生对古诗哲理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2.反复诵读,再现形象

让学生自己读古诗,读准、读通、读懂,这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哲理诗同样有诗的特性,它们音韵优美,意象鲜活,含义深长。因而反复吟诵,不仅能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例如,在讲授《观书有感》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就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现。这“方塘”能反映出“天光云影”的特点,就说明塘水深而且清。在学生们反复地诵读中,美丽的景物画面就如同画卷一样在他们的眼前呈现出来,让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

3.品字析词,整合形象

哲理诗词中所描绘的图景画面,常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蕴涵着理趣。想象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诗歌的画面,对于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将起到搭桥建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哲理诗中的关键字词,咀嚼、品味、整合,再现诗中的景象。例如,在讲授《渔歌子》时,我让学生读一读,抓住关键字词,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山清水秀、白鹭翩飞、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我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写写脑海里看到的画面。这样,把这一组组形象进行整合、重组,把单个的形象变成连贯、丰满的形象群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纵情山水、自然恬淡的词人形象。

二、感悟诗人情感,体味哲理古诗情感之深沉

“诗言情”,诗歌的魅力是永远给读者最美丽的情感空间。一首好的哲理诗既洋溢着睿智的哲思, 又蕴藏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哲理的挖掘上,从而忽略了对诗歌深层情感的揣摩。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智慧地捕捉激情点,敲击出诗中沉潜的情味,将“情”的体验灵活地贯穿于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动情、悟情、达情,从而使教学过程迸发出耀眼而迷人的情感火花。

1.诵读诗句,体悟情感

哲理诗同样具有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古人做诗“贵在含蓄”“意在言外”。所以,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反复诵读、品悟鉴赏、熟读成诵之外,还要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时,引导学生对诗句细细品味,反复诵读,诗人的惊喜之情便会跃然纸上。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新生事物由衷的热爱之情,达到“情感与理趣齐飞”的境界。

2.品读诗眼,碰撞情感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解读诗眼,可以举一纲而张万目,让人体会到诗句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体会到古诗深沉的情感。如教一年级学生学习《锄禾》这首哲理诗时,可以抓住 “辛苦”这个诗眼:首先,“辛”是个象形字,表示古代用刑的刀,像刀割一样难受,当然十分辛苦。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天空中的烈日和农民伯伯的脸、手、额头的汗滴,并让学生说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他是怎样锄草的,他干活干得怎样……把农民辛苦的样子记在心里。最后,指导学生写好“辛苦”这两个字。这样,抓住诗眼,以诗中的形象为依托, 以情感的揣摩、接纳为切入点,学生与诗人进行了情感的碰撞,把握了诗中潜在的情感信息,得到了哲理的启迪,“辛苦”两个字不仅写在了本子上,也写进了学生的心里。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哲理古诗理性之深远

哲理诗往往将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韵、深邃的哲理与诗味的语言融为一体,能增长智慧,启迪人心。哲理诗一般都从眼前景、身边事、寻常物写起,对普通平凡的生活作永恒的哲理的探索。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情感体验相对较少,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就成了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背诵、积累。

1.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哲理诗同样是源于生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能让他们更好地感悟诗中的哲理。如教学《观书有感》时,我就引导学生在“死水”与“活水”的对比品读中,深刻领会了“清如许”与“活水来”的关系,明白了“源头活水”的重要意义,为学生领会读书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小的池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会想到“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碧波荡漾”等。我再让学生读读闻一多的《死水》,让他们谈谈:这“死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两个水塘的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因为前者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所以才会非常清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了。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在美的熏陶中就能感受到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的道理:塘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人要知事明理,就得靠认真读书学习。

2.生活叙事,以事推理

哲理诗中从生活里抽象出来的哲理具有普适性。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的积累,推出哲理。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如何让学生明白陆游究竟要告诫儿子要怎样读书呢?教师可以借用成语故事,让学生说说哪些古人做学问是“无遗力”的,读着 “少壮功夫”这个词会想起什么诗句,又会想起曾经学过的哪些人物,在什么情景下可以用诗中的诗句来告诫自己……诗从生活中来,又返回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诗人从“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中得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

3.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由学到悟,由悟到用,将诗中得来的哲理和生活匹配起来,成为活性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学生与他人的交际中,指导学生的生活,这是我们教学哲理诗的终极目的。教完了一组哲理诗后,我们可以在赏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现实生活中古诗的运用:当同学遇到困难,伤心失望、一蹶不振的时候,我们可以送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他朝着希望前进;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成天得过且过,我们可以送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他珍惜时光,发奋学习;教师节可以送给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诗句,这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来勉励自己,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做的贺卡或书签中写下警句,赠送给同学、教师或自己。哲理诗启迪着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读书明理。

四、激发想象空间,赏鉴哲理古诗意境之幽渺

重视意境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宋代的严羽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诗歌幽渺迷离、灵动玄远的意境。哲理诗和叙事抒情、写景状物的诗歌相比,更具有独特的意境。它既有依托于形象与情感的象外之境、韵外之致,更有哲理所生成的思维之光、逻辑之慧。

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哲理诗的意境呢? 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开辟以形象为核心的审美通道, 启发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纵横驰骋,神携物游,感知诗中丰富的、美的形象,走进诗人的情感思维世界,从而品鉴出哲理古诗意境的幽渺空灵。如学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可引导学生想象霞光万里、斜阳远照、满天铺锦的景象……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可引导学生想象那重峦叠嶂、绵绵山岭、幽幽深林……融理入景, 理与景化, 就能使哲理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 浑然一体, 意蕴天成。

第9篇

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孔子不谈“怪、力、乱、神”,就已把目光聚焦在社会生活上。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些思想,就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它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而有活力的,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灿烂的文明。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诚实,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这种诚实更是,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如果以不知为知,不仅不诚实,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大意】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讲究实际行动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实践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学问家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时珍走遍了南方许多省,收集民间药方,逐一加以验证,写成了不朽的药学名著《本草纲目》。仅仅靠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的人,是很难成为问家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了。

【提示】任何一项都要靠实践去完成。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处】《荀子·儒效》。

【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验通过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出处】《荀子·性恶》。

【大意】善于谈论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现今寻找依据,善于谈论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寻找证明。

【提示】无论说什么话,如果想要让别人自己,那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而证据往往表现出事物的关联性,所以,一定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谨于言而慎于行。

【出处】《礼记·缁衣》。

【大意】说话要严谨,行动要慎重。

【提示】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切不可凭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

君子强学而力行。

【出处】扬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去行动。

【提示】强学和力行,都要求一个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读书学习,需要有毅力钻研进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要缜密思考,把所学和所用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实事求是。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大意】从客观事实中去研究,得出规律。

【提示】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弟弟。他一生好学,不爱虚夸。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书,遇到民间送上善本书,他都找人来誊写一遍,然后把抄好的书给人家,自己保留原本。唐朝人颜师古评论他这种行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书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书中所讲内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实。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意。后人把这句话引申为对一切事都应当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凭事实说话。

百闻不如一见。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

【提示】虽然“耳闻”与“目睹”都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许多情况下耳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怀疑,因为经常会被传言所蒙蔽,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更为确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大意】站在深潭边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去赶快编织渔网。

【提示】凭空想像而不去实践,正如想品尝鱼的美味却不想去编织渔网,而仅仅站在水边羡慕,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向的迈进,脚踏实地去争取,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出处】王充《论衡·薄葬》。

【大意】对一件事情最好的证明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对一个理论最好的检验就是看其是否有证据。

【提示】王充是东汉家,他最讲究实证。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虽然说得神乎其神,他也绝对不信。在《论衡》里,他不厌其烦地辩论,指出鬼之类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思想在古代独放异彩。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出处】荀悦《申鉴·俗嫌》。

【大意】名声必须有事实与之相配,做事情必须有结果来证实。

【提示】这句话提醒人们注意,有时候一个人有很大的名气,但却不一定名副其实;有时候做一件事情有很好的初衷,但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所以,在观察人或事时,都要看其真实的情况或实际的效果,而不要听信虚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大意】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提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处】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大意】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年少时学习到老方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浅近,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亲身实践。

【提示】陆游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一方面强调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使是真实正确的,对自己来说也有隔膜。没有亲身实践,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极为重要。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出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

【大意】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

【提示】这句话说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和向导,反过来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认识的深入发展。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进步更快。 求新

求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商汤刻在浴具上的警语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又说:“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对后世影响很大。如道家主张取法自然,儒家强调进德修业,法家更是从社会改革方面倡导变法求新。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就要引领时代潮流。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从工作到生活,没有求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大意】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提示】这句话是对乾卦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一句爻辞的解释。“乾乾”就是孜孜以求的意思,“夕惕若”是说到了晚上还心怀忧惧,不敢有一点儿松懈。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比拟说明人事,在《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中很常见。《周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话,表现出对“天文”的重视与敬仰。天之道在于“刚健”,人类要想克服怠惰,避免祸乱,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就要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

第10篇

1.儿歌纠错法

最近,孩子们学了一首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是陆游。学完这首诗后,我让学生做了补充习题。在批改时发现竟然有9个学生把陆游的“游”字右边写成了反文旁。我一下想起了关于这个字的一首儿歌:游泳池里水蓝蓝,真是游泳好地方,大人带着孩子游,游来游去真欢畅。第二天上课时,我就把这首儿歌教给了学生。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一听到儿歌就兴趣盎然,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这个字。在遇到学生写的错别字时,我们不要埋怨,不要生气,如果能上网搜搜或者动脑筋试着将这个字编个儿歌让学生记忆,效果一定特别好。

2.游戏纠错法

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学习到“颠簸”一词时,好几个孩子都把“颠”字写错了,都是把“颠”的左边“真”字的三M写成了两横。“真”这个字在一年级时就学过了,是我们老师没有强调吗?不是,事实上,我们老师习惯抓住错别字的错误书写加以强调,这种简单机械的强调,没有跳出“不能多一笔”(如“武”“展”字)、不能少一笔(如“悬”“蔑”字)的怪圈,结果事与愿违。我该如何纠正学生这一“顽疾”呢?我想到了“游戏法”。上课时,我说:“今天我们做个游戏好吗?”孩子们欣喜若狂。我说:“请你跟我这样做。”我拍了三下手,学生也拍了三下手。接下来,我又重复了这个简单的游戏。对于学习压力比较大的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个简单的游戏给学生紧张的学习带来了快乐。等学生静下来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颠”字。我说:“孩子们,你们刚才拍了几下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三下”。我指了指“颠”这个字,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好多孩子都大声喊道:“‘真’字里面有三横。”我故意用很夸张的声音说:“你们真是一点就通的孩子,以后可要记住这个字哦!”孩子们高兴地说:“好!”从那以后,真的没有孩子再把这个字写错了。

当我们强调避免错别字时,可以采用这种别出心裁的强调方法,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联系纠错法

学习《小草和大树》一课时学到了“堪称”一词,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学到了“勘测”一词,这两个词不少学生混淆写错。我该怎么办呢?我把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组词,试图通过组词来辨析。学生组好词后,我又让他们读了两遍,结果过了两星期后学生在做练习时遇到“kān cè”一词,还有学生写成“堪测”。我很生气,真想把那几个孩子的耳朵揪住问他们上课听讲了没有。过了一会儿,我静下心来想:有什么办法比揪耳朵更有效呢?其他学生是如何记住这两个字的?让他们来讲讲妙招吧。上课时,我让会写的学生讲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两个字的。有一个学生讲得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堪称’一词出现在课文开头。开头是这样写的: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生命艰辛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仙人掌’长在泥土里,所以‘堪称’的‘堪’是土字旁。‘勘测’一词是写詹天佑勘测京张铁路的线路的,他花了多少心血,多少力气呀,所以‘勘测’的‘勘’是力字旁。”同学们听了他讲的“妙招”纷纷拍手称赞。我笑了笑说:“你的这个是别具一格的‘王氏联系法’,这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记忆生字效果很好。大家要向他学习哦!”事后,我想了想,这种联系法或许不够科学,却卓有成效。天马行空的联想是孩子们的专利,不是吗?

4.查资料纠错法

学习到“蜡烛”这个词语时,好多学生都把“蜡”写成“火”字旁。我也觉得疑惑;蜡为什么是“虫”字旁呢?我让学生查字典,去向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请教。一查字典,大家才知道原来蜡是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某些油质,可做工业原料和蜡烛等。后来,我们班学生还搜集到这样的一个资料:英国博物学家E.A.威尔逊所著《中国――园林之母》一书最后一章《白蜡虫》中记载白蜡是由白蜡虫在白蜡树或女贞树的枝条产下分泌物而形成。威尔逊在《白蜡虫》一章中详细地描述了四川地区农民白蜡虫饲养和收集制作白蜡的过程。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蜡”字的来龙去脉,学生自然而然知道了这个字的相关知识,就不会把这个字写错了。

其实,纠正错别字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讲错别字小故事、讲错别字笑话、制作相关的小报、开展纠错比赛等。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写错别字的严重性,获得了写规范字的真实体验和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阅读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07-01

文学经典是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的积淀,是语文教学材料的上乘之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在小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质的同时,使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洗礼,在神游万里、思结千年之际,获得古人的智慧,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经典是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的长河却愈加灿烂,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经典阅读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1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切实提升语文素质

孔子曾经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能够长时间流传,大面积传播,经典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经典阅读中可以积累丰富多彩的词语,绚丽多姿的句段,从而慢慢地形成敏锐的语感。慢慢学会怎样谋篇布局、造句遣词,学会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经典的文学作品也为小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准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学生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可以声情并茂地诵读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的古诗文,还可以给故事配上栩栩如生的连环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翔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仿写是小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的学习手段之一,就像初学书法的时候临摹名家的字帖。而好的蓝本是必不可少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既具有人文性的特点,也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因此它们是小学生作文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提供了优秀的范本,孩子们尽可以以之为鉴,还可以进行续写、改写的练习。如学了《燕子》 以后,孩子们可以试着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学了《我和祖父的园子 》以后,写写五光十色的美丽童年。还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活学活用学过的的古诗文。比如写《我的家乡》,写到杨树、柳树、鲜花等,叶绍翁的《宿新市徐公店》贺知章的《咏柳》,使学生观察、回忆鲜花、垂柳,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境。尽管文笔可能是稚嫩的,却吐露了孩子的心声,学生的表达能力慢慢得到提高。

2 熏陶思想,规范其言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经典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体,对孩子来说读来朗朗上口,学来兴趣盎然。培根说过:“读书在于造成完美的人格”。经典的文学作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还可以使他们懂得人生道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七颗钻石》引导学生要做一个善良、孝顺、乐于助人的人;《锄禾》《悯农》告诉孩子们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卧薪尝胆》激励孩子要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负荆请罪》告诫学生要知错就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弟子规》教会孩子们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在阅读那些栩栩如生的经典的文学的作品时,不知不觉,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为之所打动,进而升华为自身的情感,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3 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博学多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修身之道之一。经典诗文中许多作品可以带孩子们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望庐山瀑布》让人仿佛面对从天而降的千尺白练;《望洞庭》又把人们带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又让孩子们领略犹如西子般美丽的西湖美景……在经典文学作品中,孩子们会沉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经典诗文还会告诉学生们我国民间的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爆竹声声,美酒飘香的春节时,可以吟诵王安石的《元日》;落雨纷纷,杏花吐艳的清明节,可以吟唱杜牧的《清明》;盛开,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怎能忘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传世经典呢?……在传统的民族节日时,经典的古诗文向我们敞开了一扇了解民俗节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大门。随着知识的增长,人的气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真正地“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有学问的人。

4 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开启智慧之门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精品,或文采斐然绚烂多姿,或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或自然清新返璞归真,都必然是孩子们爱读的东西。所以学习起来兴致勃勃地,自主性比较强。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也就轻松自如。同时,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告诉学生们读书要和实践、生活联系在一起;《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更不要生搬硬套不知变通;《伊索寓言》《古今贤文》更像是一位古代智者,循循善诱地告诉孩子们人生的道理……这些经典阅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启迪了智慧。经典的文学作品阅读过程,就像在给孩子们用智慧的甘霖一次次洗礼,让他们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迈向成熟。

经典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法,合理地处理教学的环节,恰当地与写作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让它来为语文教学服务,在我们的课堂实践中大放异彩。

第12篇

关键词: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G633.3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是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相对来说,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培养学生说话、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就从教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阅读,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让中学生对各种文学体裁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均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他们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了课堂阅读教学,即“初读感知,提出问题――精读领悟,解决问题――熟读转化,积淀语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培养发展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明确阅读的目的性,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科学的阅读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文学作品形式(含文学的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

2.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阅读法,说明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阅读法,散文有“形散神聚”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掌握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是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二是树立自学的信心;三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四是以读为本,注重感悟;五是要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4.以读促说,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现代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比较贫乏,知识积累不够;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维,语言材料显得零乱。

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主张以读促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磨练自己的语言,使之逐步提高。

5.以读促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从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名言:“功夫在诗外。”以及《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知道,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要强调"躬行",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强调指出写诗方法、技巧之外的生活积累,对于我们的写作特别重要,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考试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涉猎课外知识。有些中学尽管开设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