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作为生物的社会

作为生物的社会

时间:2023-05-30 10:1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作为生物的社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为生物的社会

第1篇

关键词 秸秆;能源;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 TQ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2-0188-01

能源发展是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日益紧缺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寻找绿色、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研究发现,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以上都存储于秸秆之中,每两吨废弃秸秆产生的热值相当于一吨标准煤产生的热值,并且其再利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生物质秸秆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因此,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对其再利用的研究势必为能源利用行业带来重大变革。

在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进行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们燃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使秸秆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不仅能够变废为宝,提高秸秆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废弃秸秆再利用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秸秆资源很丰富,但是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秸秆再利用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在农村,人们一般将部分秸秆用于垫圈、喂养牲畜以及堆沤肥,其它大部分秸秆都作燃料烧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再加上燃煤和液化气的广泛普及,用作燃料的秸秆也大大减少。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有七亿吨左右,用作炊事燃料、造纸原料、饲料肥料、秸秆还田以及其它用途的不足10%,大量富余的秸秆资源中,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的秸秆大约有四亿吨,这就为我国的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提供了基本原料保证。所以说,我国农业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技术发展迅速,秸秆生物质能源发电的从无到有,燃料乙醇产量迅速增长,沼气建设的加快以及生物柴油困境的突破,都为废弃秸秆再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2 秸秆能源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据对秸秆资源再利用现状的研究发现,影响秸秆资源再利用的主要因素来自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秸秆资源再利用的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已经成为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的阻碍。

一方面是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的技术存在不足。由于秸秆堆积密度和能量密度比较低,使得运输以及储存的费用比较高,成为了大型电厂等工业企业对秸秆能源有效利用的阻碍。此外,由于秸秆的纤维素含量比较高,不易粉碎,容易使加料设备造成阻塞,也增加了秸秆资源再利用的难度。另一方面是来自经济因素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秸秆资源分布比较分散,难以进行集中处理,而分散处理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这是当前秸秆资源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使用的主要问题。同时由于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技术复杂且发展程度比较低,使得秸秆再利用的成本比较高。例如秸秆资源转化制成的汽油、柴油等生物油,虽然它具有可再生、低污染等诸多优点,但是其成本比矿物油要高许多,并且还需要专用的燃料设备进行处理。这些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制约都阻碍了秸秆资源的再利用 。

3 未来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的发展方向或途径

用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对其再利用 问题及现状的研究,未来废弃秸秆转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的发展方向或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 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燃气

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秸秆转化为燃气进行的再利用。秸秆燃气就是指通过密闭缺氧,利用沼气技术以及热解气化技术将废弃秸秆转化成的一种可燃气体,这种气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用到的沼气技术和热解气化技术对秸秆资源转化再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沼气技术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发酵工艺,它能够将秸秆转化为沼气能源,从而减少煤炭的使用。同时秸秆产生沼气的残渣可以当成有机肥进行使用,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有效的保护环境。而热解气化技术就是所谓的秸秆气化技术。它的主要原理就是秸秆在气化反应器中,通过氧气不足条件下发生的部分燃烧为气化吸热提供能量,产生热解气化反应,以此来促进可燃气体的转化形成。我们要对其不断进行优化,以此来降低秸秆燃气的造价,使秸秆燃气得以推广。这两种技术对秸秆燃气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秸秆能源再利用——发电

利用废弃秸秆进行发电,就是一种将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主要燃料进行发电的方式,它包括秸秆燃烧发电和秸秆气化发电两个方面。

秸秆燃烧发电就是指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通过秸秆处理系统对其进行集中焚烧处理,利用秸秆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的一种形式。秸秆燃烧发电能够有效的对我国煤炭燃烧发电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缓解我国煤炭资源紧缺的局面,减少煤炭燃烧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对秸秆的回收发电,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使秸秆变废为宝。而秸秆气化发电就是将其转化为高品位的燃料气,通过这些燃料气推动燃气轮机或者内燃机进行发电。在进行秸秆气化发电的过程中,要注意气体的净化。秸秆在气化炉中转化的气体燃料存在一定杂质,将这些杂质去除可以有效保证燃气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秸秆气化发电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秸秆燃烧效率低以及分布比较分散的问题,同时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使燃气发电设备结构紧凑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

3.3 废弃秸秆转化制造汽油、柴油

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升,人们迫切寻找可进行替代的能源。因此,废弃秸秆转化的生物质汽油和柴油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关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秸秆碳水化合物以及木质素原有化学结构的特点,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控,可以使其形成高活性的自由基,从而使高分子得以重新组合,实现汽油以及柴油馏分的制备。这种技术使得秸秆转化为生物质汽油、柴油得以实现,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所以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汽油、柴油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总而言之,我国必须要加强对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直接燃烧技术与设备的研究,进行集约化综合新技术的开发,以此来降低秸秆资源再利用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提高其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秸秆资源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用废弃秸秆转化的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环保能源,通过对秸秆能源化再利用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减轻我国能源紧缺的压力,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使秸秆资源再利用能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娄芸.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

第2篇

【关键词】 生物研究性学习 人文精神 尊重生命 提高生态意识

1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等这些一个又一个足以造福人类也足以毁灭人类的科学进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些科学技术真正地为人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二为一。

而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甚至发生了中学生殴打乞丐致死,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究其原因,这与中国的基础教育过于偏重科学知识,而忽略人文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社会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普遍降低,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对现行教育的忧虑。时代需要具有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针对基础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倡导新世纪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呼声愈来愈高。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学科教学已开始注重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人文素材等待我们去挖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接触自然,走入社会,增进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理念,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理应成为生物学科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2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重点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渗透许多方面的人文精神,但是结合学科特点,应该有所侧重。

2.1 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生物科学旨在揭示生命的奥秘,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这一自然界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学生们在观察研究生物的种种生命现象时,直接感受到生命法则的伟大、神奇和美妙,从内心产生了对生命的崇敬之情,产生了尊重所有生命的思想意识。只有关爱所有的生命,保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才能维持人与其它生物间的平衡发展,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环境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既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高人文素质的要求,更是保护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对学生实证精神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因为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属性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研究过程中,决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测,一定要有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具有人文内涵。作为一种工作态度与研究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处理问题时,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尊重客观规律。所以,在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中,不能就科学研究而论科学研究,应该有所引申,将之引申到人文领域,这对中学生养成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实证精神极为重要。

3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实施策略

3.1 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等素养与能力。上述目标的达成对于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列入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反思现行的生物教学,我们痛感到在现行的应试教学体系中,一切知识都被量化成一道道习题、一个个标准答案,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鲜活的生命都了无瓜葛。团结互助、爱护幼小、尊重生命,以及真、善、美这些人性的种子在这种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体现。

因此,生物学科教育必须统筹兼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教师必须摈弃单一的智育观,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生态意识与实证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3.2 结合生物新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施新课程后,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人体及人类社会有关的内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人与生物圈、城市生态系统等,都与人类自身生活密切相关,使教学内容更加人性化,体现 “以人为本” 的人文理念。

第3篇

新课标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以往的生物教学大纲相比,更加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是不是意味着降低了知识教学的要求?对这个问题如果用非此即彼的方式回答,答案只能是否。有的老师反驳:“在课时没有增加,甚至有些学校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强化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知识目标能不降低吗?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吗?”是的,知识教学的要求是有变化,但这一变化最好不用是否降低来表述,而是要全面分析。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知识目标的表述。“课程总目标”指出,在知识方面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义务教育是公民基础教育,而不是专业人才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应当是作为普通公民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只有成为生物学专家才需要的知识。因此,这里所说的“基本”和“基础”都是对培养合格的普通公民而言的。以往长期作为基础知识的某些内容,比如水螅、蜗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对于系统的生物学专业教育来说是必要的,但是离普通公民的生活终究太远,学习的意义不大,在课程标准中就不做要求了。这就反映了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仅面向将来不断深造直至成为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学生。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的要求还有一条基本考虑,就是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实用性的关系。既要选取生产和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又不能仅考虑有用,将种植、养殖、治病疗伤等实用性知识作重点,否则就要走上“三大作物一头猪”的老路。知识内容与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其时效性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大。因此,课程总目标强调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用的动词是“获得”,而关于应用,用的动词是“了解并关注”。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从事实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概念的形成、对原理和规律的掌握,也必须建立在认知事实的基础上,因此,课程总目标还强调生物学基本事实的学习。生物学事实包罗万象,这时所说的“基本事实”是指学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必需的事实性材料。比如花、花的结构、花的类型、花序等都是事实性知识,其中花的结构是学生理解花的功能、形成花的基本概念所必需的,属于基本事实。 而花的附属结构、花的类型、花序的类型及特点,尽管以往长期保留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却不属于新课标所说基本事实的范畴。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三条基本考虑是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对需要学生单纯记忆的知识作了精简,对需要学生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则提高了要求。比如,精简过多过繁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内容,提出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要求。再比如,“具体内容标准”的内容和表述方式,也体现了这一思路。“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等等,都是要求学生达成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不是单纯记忆。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四条基本考虑是将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统一考虑,而不是单纯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打破了传统的植物、动物、人体等几大块内容的学科体系,让学生经常围绕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究生物学问题,既有利于探究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为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打下理性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五条基本考虑是体现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技术和社会的紧密联系。例如,内容标准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而且将生物技术单列为一个主题。

总之,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是很重视的。重视不等同于增加知识的总量(单从量上看,知识内容比以往教学大纲要少),而是重视那些对学生的发展最有价值的知识,重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有的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教师觉得教材中知识内容很不完整,又补充了不少并不属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探究活动的数量和形式,忽略了探究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建构知识,未能对相关知识及时梳理和总结。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前进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只要我们认真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这些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 环境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14-02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环境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展环境教育已成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中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教学的目标是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已经成为生物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确定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

我国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规定,以渗透方式在各有关学科内加强环境教育。本文根据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中生物》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渗透环境教学的渗透点,具体渗透内容及教学目标如下表:

二、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1.充分运用教材渗透环境教育。在如今各个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环境、生态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块,在课程的讲解中引导学生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更多的环境知识。根据不同环境教育的目标层次的要求指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到各章节中去。如:第一章中在学习化学元素时,通过学习微量元素和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渗透微量元素在生物体的富积现象以及建水县环境中超标或有害元素进入生物体内造成危害的情况。

2.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渗透环境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环境实践。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或是开展一些生物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先搜集一些生动有趣的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材料,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与环境相关的知识,将环境教育更好的渗透到教学中。可以利用纪录片、新闻节目和电影这些方式来渗透环境教育,或是举办一些和环境教育有关的主题活动。在选择影像材料时,不仅要强调环保的主题,还要注重材料的趣味性,避免枯燥乏味。使影像资料更具吸引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内学到更多的环境知识,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3.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除了通过教材和实践来向生物教学渗透以外,还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探索和研究来获得情感体验。而生物中的研究性学习给学生的实践和研究提高了很好的平台。在生物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单纯地找出问题答案的过程,而是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当地环境的观察,发现不利于环境的行为因素,并针对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来提出解决方案。比如说分析城市中河道的水质,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好地利用资源等。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求欲,通过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这个环境日益破坏严重的时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生物教师,要充分掌握高中生物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关联性,积极地寻找科学有效的途径来渗透环境教育,以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32).

第5篇

摘要:随着生态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伦理的类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其结果必然促进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生态自然观为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和谐环境伦理为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提供了伦理学基础。

关键词:生态医学模式;医学伦理;和谐环境伦理;生态医学伦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46-02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世界性生态危机的凸显,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不仅影响着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SARS的阴影还停留在我们的心里时,甲型H1N1流感的肆意横行又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这些事实证明:新发传染病的肆虐与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有着必然联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食物链的相互关系,在食物链中,上一个环节构成了下一个环节的食物或生存条件。正是由于自然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使得自然界的各生物种群能够和谐地、持续地发展,并保持着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引起人们对现行医学模式的新思考,基于对新发传染病再度流行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那么当今时代的医学模式就应该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生态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我们知道,一定的医学模式必然产生以之为基础的医学伦理类型,因此,从医学模式的生态化转向与生态医学模式的建立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生态医学模式的转化决定了医学伦理也会随之转化,即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转向,而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转向最终必然产生一门新的学科——生态医学伦理学。本文将以生态医学模式为切入点简要探讨一下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及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

一、生态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之为医学观,它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统领与指导作用[2]。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G.L.Engel)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明确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超越了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与疾病的简单化认识,在医治疾病与促进健康方面起了巨大作用[3]。但是,近年来如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受到相应的质疑,人类开始探索更加适合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新模式。从而“生态医学模式”应运而生了,这里的“生态”主要是指从整个生物圈及生物体周围的环境来考虑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核心思想是人的健康不仅包含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且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及其存在物的和谐发展和良性互动。

在中国最早提出生态医学模式的应该是陶功定教授,他在其专著《大生态医学模式论——医学未来发展战略之哲学和伦理学论证》首创“大生态医学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医学正面临新的革命,最佳的医学研究方法就是确立一个充分体现人类理性精神而不是满足于现有有利技术手段的宏观的医学理论形态。应该建立最佳的“医学模式”,即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卢焯明、陈诗慧等提出了“基因、生物、心理、自然、社会模式”。梁兆科认为,“目前备受推崇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存在很大缺陷,能全面和深刻反映现代医学实践和认识的模式应为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他认为这一医学模式既能全面地反映人的本质,反映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也能全面概括当代实践领域,并能给健康下一个较完美的定义。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很多学者认识了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探讨了在当前医学模式下二者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2003年,随着SARS的全面爆发,刘典恩教授等提出了:“生态医学模式是后SARS时代的必然选择”的观点。近年来,随着生态医学观念在学术界和医学实践中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生态医学”也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

二、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

医学伦理学是有关医学领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随人类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生命伦理学主席维克勒曾把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归结为四个阶段:专业行为准则的伦理学(传统医学伦理学)病人权利论、生命伦理学和人口健康伦理学。历史地看,西方医学伦理学植根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传统。它基于这样的原则:病人利益至高无上,医生的义务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为病人的利益工作。罗伯特·威切斯说:“这蕴涵着若干重要的结论,包括家长主义,即使与病人或病人家庭的判断相冲突,也要接受医务人员关于病人最佳利益的判断,第三方和社会的利益被置于次要地位或干脆不予考虑,集中于利益和伤害作为行动是有道德意义的特征,而不是不顾后果而受约束的道德义务或权利。” 很显然,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伦理学属于医学专业行为准则的应用伦理学,它以医患关系为重心,把患病的个体作为医学伦理道德关怀的唯一对象。由于近几个世纪以来,“生物医学模式”及其指导下的医学实践以疾病和病人为中心。因此,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伦理传统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然而,生物医学模式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不重视对人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关系、生命与生存环境的关系问题的探索,致使医学只专注于解决眼前的威胁人的生命与健康问题,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长远问题则不够重视,而这些被其忽视的方面正是当前生态价值观所关注的。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从人类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生态医学模式”,把人摆到了一个不是中心的正确位置上,它要求人们要着眼于人类生命、健康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要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这就要求在医学伦理中渗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将生态价值观融入医学伦理中来;实际上,随着“生态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

第6篇

由于当前以考试为中心的引领作用,从社会到家庭,乃至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给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生物教师要更加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其中也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关爱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有了爱心,就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才能在师生的互相解读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爱老师,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奠定感情基础。

2 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3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生物教学

教师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你所教的学生得的分数有多高,录取上级学校的人数有多少,而在于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要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教师的行为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负责任。虽然生物学科没有升学的外在动力,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4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5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6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考虑植物体内的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能否用同样的原理提取?能否找到无毒性的溶液分离提取这些色素,用于食品加工?这样,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从而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第7篇

关键词:传统 模式 创新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一部分学校中,忽视了生物学科的地位,认为可有可无。老师没有积极地去转变教学思想,从而更加恶化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因此,需要正视生物的地位,我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让学生爱生物,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最终目的,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在课下,我会让学生写一些小纸条,把自己的一些反思和想法写上去,然后交给我,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方便,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三、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作为理科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去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在如今的考试中,试题越来越开放,许多都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新的结论。我经常在课下给他们布置一些小实验,比如,让学生们分组去记录几种种子的胚芽形成过程,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们在课下都为自己的实验做了相应的记录,并且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寻找答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对于他们的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创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四、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有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应该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上用简单的图例和动画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比如,我会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提升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而到了高二高三,我们就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额外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可以与化学的物质结构相结合,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与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者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给他们看类似《探索时代》等科学性的短片,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和兴趣的提高。

第8篇

新课标赋予高中生物教学的任务非常明确: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但是在我们现阶段的教学中,比较偏重于系统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科学知识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脱节较多,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从新的角度来探索。《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高中生物教学要讲究艺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学,并能形成持续的生物学习兴趣。教师不能只注重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社会生活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生物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领悟新课改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生物教学生活化模式,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物课堂的生活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第一,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为推进生活化教学做准备。现有的教师大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参加工作后也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开展工作的,为适应新课标,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要充分做好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前期准备,尤其是思想准备。生物教学生活化模式是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学习模式,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生物学历史久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生活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生物学更是如此,如基因工程、食品轻工、农牧渔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行业,都有生物学的身影。

高中生物新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色,许多特色栏目,贴近实际生活,图文并茂,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和方法,为生物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稳固的物质依据。近年来,许多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层出不穷,如艾滋病、禽流感、非典、转基因食品、外来生物入侵等,无不与生物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现实的经历和体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生物学的价值,这也就要求教师抓住契机,将问题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去关注、去了解、去思考,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生活学生物,学好生物为生活,这是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也是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着力点。

第二,用好教材,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教学氛围。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必须用好工具和各种资源,教材是重要的工具和课程资源之一。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的工具性特别鲜明,内容丰富、材料广泛、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其中有些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信息兴趣,有些内容是为了积累材料,有些是供学生自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充分发挥新课程教材的工具性能,让教材成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进入知识殿堂的有效工具。

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应用,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迫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介绍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要时还要走出课堂和校门,走向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要激活生物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实现生物教学知识的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教师可从生活的角度导入,利用生活中的新闻案件,结合生物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去讨论、去分析、去解决;也可以把生活引入课堂,生活本身就是生动的课堂,课堂设问可精选一些鲜活的生活事例,探讨解决身边的问题;还可以把课堂引入生活,知识也要到生活中去运用和检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好习惯,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去服务社会,去解释当今科技领域的问题。

第三,开展实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不能只限于课堂上空洞的说教,而是要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和社会,到人民群众中去,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知识。除课本上必做的实验外,教师还应善于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而产生的联想,然后进入实验和创造。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本地居民,探究居民在自己家里酿造葡萄酒的过程,结合课本知识探究这种做法是否科学,然后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找到酿酒过程中哪里需要改进,怎样才能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产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把每天新闻联播中播报的有关案例,与新授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探讨,查找问题的根源,分析问题出现的条件,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推出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困惑、难题等。今年国家把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它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是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中学生也要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食品安全问题出谋划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识别、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总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我们要借力新课改,探索生物教学生活化模式,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笔者相信,经过广大高中生物教师的努力,定能推进生物教学生活化,积极推进生物教学新课改。

第9篇

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下,开辟微生物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日益受到重视。

一、生物肥料简介

生物肥料又被称为生物菌肥、菌剂、接种剂。是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具有活性的微生物抑制剂。

它是一种辅助肥料,它本身并不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而是通过菌肥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参与养分的转化、分泌激素作物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来发挥其增产的效能。

二、生物肥料的分类

目前微生物肥料可分两大类:一是狭义的微生物肥料,指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从而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来提高产量,其代表品种是根瘤菌肥。

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指通过其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农作物病虫害而使产量增加。

三、生物肥料载体的选择

固体菌剂主要以泥炭、蛙石、珍珠岩为吸附剂,由于其营养与pH适中,表面积比较大和吸附性好,有利于细菌的存活及菌剂保存,是理想的吸附性。

但由于泥炭具有短期不可再生性,所以,近几年来,又把菌糠作为生物肥料载体的研究对象。菌糠是食物菌生产后的剩余废料,菌糠中丰富的营养成分为根瘤菌、固氮菌、促生菌,为吸附后的继续存活提供了物质保证。

四、生物肥料的应用现状

1.根瘤菌类肥料

根瘤菌类肥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研究最早、应用时间最长、生产最多、应用最广泛和效果最稳定的微生物肥料之一。

它是利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植物根毛弯曲而形成根瘤菌来进行固氮。有花生、大豆、绿豆等根瘤菌剂。

有学者认为,全世界一年中通过各种途径固定的氮素约为27030吨,其中70%))是生物固氮,而生物固氮主要是利用根瘤菌进行固氮。

2.固氮菌肥料、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肥料

磷细菌肥料的作用机制是利用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机酸和酶类,使得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类矿化成可溶性磷供作用吸收利用。

硅酸盐细菌肥料也叫钾细菌肥料,它除能对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铝硅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磷与其他灰分外,还能从空气中固定氮素,并有增强作物抗病的能力。

3.复合微生物肥料

复合微生物菌肥是含有二种以上有益微生物,它们之间互不拮抗,并能提高农作物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是现代的课堂。也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如何让初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初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一、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生物教学

教师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你所教的学生得的分数有多高,录取上级学校的人数有多少,而在于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要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教师的行为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负责任。虽然生物学科没有升学的外在动力,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二、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其中也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关爱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有了爱心,就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才能在师生的互相解读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爱老师,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奠定感情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四、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五、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2.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考虑植物体内的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能否用同样的原理提取?能否找到无毒性的溶液分离提取这些色素,用于食品加工?这样,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从而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我国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加快之中,在我国制药业的发展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制药业提供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我国制药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生物技术将成为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制药业生产水平和生产工艺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1 生物技术概述

生物技术兴起于上个世纪中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生物技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主要是通过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物理论为基础来改变动植物体内的细胞与DNA,从而进行人工加工和提取的过程。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事业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传统医疗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的生物技术本仅是一个加工的过程和服务行业,然而伴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逐步趋于培养新物种、开发新产品和探索新技术的过程。植物基因作为当前生物技术的重要环节,是医疗人员在工作中以植物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而利用植物细胞对相关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提高动植物抵抗力,使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正常良好生长。

1.1 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的原理

生物制药技术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来对各种微生物和微元素进行辨析和处理,从而提取出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成分。制药技术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药物需求不断增加,提高药品质量和药品的药效已成为人类追求的主要重点。在制药工作中,利用生物技术制药已成为一种新技术,是提高工程施工措施和技术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方法。随着近年来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等多个方面为基础的综合性制药措施和原理已成为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核心观念,随着当前各种病菌的不断变化和各种病状的变动,传统的医疗措施逐步无法满足当前各种病症的需求,因此在当前的制药工作中不断的对各种生物技术进行引进和利用,从而保障各类病菌能够得到合理科学的解决。

1.2 生物制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生物技术就属于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科学技术之一,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趋势。生物技术归根究底,就是一种微生物技术,是通过在工作中对各种微生物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在生物工程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说白了就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理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到现在经历了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然而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其几乎是一种跨越式发展模式,同时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就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分析而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是生物技术得以前进与应用的重要基础。

就我国的生物技术分析而言,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同时还受到我国近现代国情与其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使得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难点。在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与应用中,更是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历史,与欧美发达国家根本无法比拟,但就这短短的二十多年来,由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生物技术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颇具规模。目前,随着各种环境因素的不断恶化,各种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使得当前各种病菌发生其迁移性的变化,造成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之下,药品的开发和研制已成为当前保证人们健康的重要手段和不可忽视的手段。

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发展力度,从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当前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前景看好,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

2 生物制药的前景与分析

药品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中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基础前提,是与人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一部分。伴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药品生产制作中对于各种制药工艺与技术的选择也不断提高。生物技术作为现阶段制药企业应用的主要主要技术措施和方法,是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与方法来对动植物进行微观处理和加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物种。这种处理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对于我国现代化制药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生物制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不仅需要在基础设施、上下游配套产业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同教育培训、专业服务、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服务组合在一起,方能发挥高效作用优势。当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我国生物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对于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生物制药整体产业链得到优化,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以后仍会朝着这一方面快速发展,政府也将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业、研究开发、服务创新、教育培训和风险投资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为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将生物医药技术从科研转向产业化生产是科研的重要目的,只有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使得社会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当前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也使得我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生产的滞后状况。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要求企业通过委托外包策略,建立技术同盟,形成优势互补,使得自身能够专注于自身专长方面,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生物制药新兴技术将不断应用于产业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满足医药水平提升的要求。生物制药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会不断应用到产业发展当中来,从而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和社会医疗水平的提升。

第12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负面影响;解决对策

一、生物技术概述

生物技术,通常又被称为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们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在这里所谓的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主要是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蛋自质工程五大方面。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生物技术发展迅猛,生物技术的深入广泛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人们生命的质量,更是人类在认识生命本质的问题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给人类新的福音,然而,任何事物都不能片面的看待,它都具有两面性,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破坏生态系统和冲击现有社会秩序的棘手问题。

二、生物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有其两面性,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目前无法解决的,有些则是可以控制的。生物技术也是如此。它为解决食品短缺、资源和能源匾乏、环境污染、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等重大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此同时,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中也带来了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1、转基因技术的潜在威胁

(1)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转基因作物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在“适者生存的”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它的出现必然会改变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这将会淘汰一部分原始物种,导致部分生物面临灭种的危机和生态的失衡,从而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此外,许多转基因生物都含有某种特定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有害的蛋白质。如果大面积长时间使用这种转基因生物,可能会使害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使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性大大降低。此外,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一些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与生长在周围的野生近缘品种通过花粉传播等方式进行杂交,从而将自身携带的外源基因传给野生品种,这将严重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转基因技术还引发基因污染,这种污染不同于化学污染,它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大范围传播并长久存在。基因污染是通过花粉风扬等方式来扩散的,这种方式是不可控的,造成的后果也是无法预估和挽回的。基因污染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随着生物不断繁衍,扩散却又难以清除的污染。因此这种污染对于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更大。

(2)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尽管转基因食物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获取这种高营养价值的代价可能会是使食品本身产生大量毒性分子以及抗营养分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转基因食物具有比其它同类食物更高的毒素含量,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生理影响甚至死亡。这种毒性还会间接表现在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人本身抗药性的增强上。转基因生物及其附属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动物甚至人类的免疫能力,进而对动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生存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如英国科学家在实验中让小白鼠食用转基因大豆,小白鼠体重减轻,身体内器官生长出现异常,自身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转基因食品还可能会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产生过敏性反应。转基因作物中的某种外源基因会使该种转基因作物产生新的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是人类在正常自然进化中无法生成的,它可能就会破坏人类正常的免疫系统甚至诱发或者增加变应原性风险,从而导致过敏性反应的出现。此外科学家在一味提高转基因食品中某种营养成分后,可能会破坏整个食物的营养成分,从而打破食物本身的营养平衡,导致人体摄入营养的不均衡,影响人体内在生理机制。

2、克隆技术的负面效应

就目前来看克隆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克隆动物的成功率低,死亡率高,这都是技术不成熟的表现。但如果运用得当克隆技术还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造福人类。如克隆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人类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机制,完善生物的基因图谱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阻止人类衰老,治愈一些目前人类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有效防止大范围传染病的爆发,还可以培育更优良的农作物和家畜品种。但是,如果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的繁衍问题上,那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首先,克隆人的出现将会对现有人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带来巨大冲击,从而产生严重的伦理问题。其次,克隆人的出现,由于其身份难以认定,这就会使人伦关系发生模糊、混乱甚至颠倒,从而对传统的家庭观念、权利观和义务观造成强烈冲击。最后,克隆人会因自己的特殊存在,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而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缺陷,就会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

3、基因武器的严重危害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很快的成为军事领域的宠儿。生物技术也不例外,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一个分支,它的开发受到了很多国家的追捧,一些军事大国甚至弃“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于不顾,争先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来研发基因武器。基因武器是按照作战需要,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细菌或病毒,使不可致病的成为可致病的,使可用疫苗或药物预防和救治的疾病变得难于预防和治疗,而制造出来的新型生物武器。人类由于种群的不同,其遗传基因也有所差异,根据遗传基因的不同将特定种群作为攻击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基因武器与传统武器装备相比具有巨大优势,一是杀伤威力极大,成本较低,二是使用方法简单,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种战术之中,三是,杀伤过程隐蔽,极难防御。但是基因武器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基因武器给人带来的伤害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多的是给人的心理造成的伤害。它对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可能会导致某个物质的灭绝,对土壤伤害的不可逆,严重破坏生物链的循环,彻底打破生态平衡。

三、生物技术负面效应的解决对策

1、伦理道德的控制

生物技术的负面效应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手段来进行控制,运用的正确的道德评价和价值导向来引导和规范技术主体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对于技术开发的可能性,并且要考虑其目的和结果的正确性。通过社会道德标准来约束和规范技术行为,协调好技术发展与人类发展间的伦理关系。我们应该提高技术研发者(即科学家)的道德责任意识,在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当代社会,科学家在为某个组织或机构谋求利益的同时,要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具有科学精神,不能因为眼前利益的诱惑而放弃科学研究的崇高性。如果一个科学家明明知道某项科学技术的使用会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那么他就应该及时遏止该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归根到底,不论科学研究还是某项技术的的社会应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而这一舞台是由各国政府搭建并主导的,因此政府必须规范科技的应用,并建立起一套普遍适用的伦理道德规范。

2、法律的制约

伦理道德规范只能从人性的层面来控制生物技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被有强制性,无法完全约束生物技术的滥用。此时,法律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通过更为理性的方式从形式和价值对生物技术进步产生的负面效应来进行有效抑制。法律作为一种价值理性,它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和非人道利益因素的抑制,对技术理性的过度强调而导致人和社会生活的技术化的矫正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法律的客观性已经使飞速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也正是因为法律的客观性使它成为应对和防范社会危害行为最为有效的规范。这一点就决定了法律的介入会有效地遏制生物技术的滥用行为,充分有效克服生物技术在研发和使用阶段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的负面效应。首先,就必须要重视法律所应当具有的作用。各国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应法律来规范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通过具体法律手段来约束科学家和某些利益集团的行为。其次,在立法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科学立法的原则,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立法。法律是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推动力,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支撑。最后,法律生效之后要具有执行力,不能是空架子,对于违法行为,违法个人和违法集体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真正使法律条文落到实处。

3、社会公众的监督

任何一项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要正确处理生物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也是如此。首先,我们要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途径。在生物产品问世后,针对其带来的问题,政府的监管责无旁贷,对于问题的解决应该让社会大众充分参与,举行听证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讨论对策,也可以开通网上通道,增加社会大众的发声途径,集思广益,不能应为只是单纯追逐资本利益而忽视公众的利益。其次,社会公众因该提高自我权利意识,培养风险认识,不能只是看到眼前技术所带来的好处,要看到新技术带来好处的另一面,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最后,应该完善社会公众监督机制。社会公众的参与是必要的,监督的机制却是必须的。监督机制的制定可以更好的规范技术的合理应用,使技术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造福人类。生物技术的正确合理应用将会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嫣.生物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与思考[J].生命科学仪器.2012

[2]刘长秋、谭家宝.论生物技术进步的负面效应及其法律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

[3]钱迎倩.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1999

[4]邱仁宗.生命伦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宋思扬、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M].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