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桂林的诗句

描写桂林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10:1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桂林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桂林的诗句

第1篇

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第二段:

(1)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第三段:

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B.“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

D.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a“奇”。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b“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第四段: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课后问题:

(1)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参照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3)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紧密联系,可以说,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第2篇

“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美妙的诗句,难道不是在描写明德那美丽的屈子湖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动人的赞美,难道不是在描写明德屈子湖湖畔的垂柳吗?哦!是的,这一些都是的!

初入明德,给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屈子湖了。屈子湖的水真是不亚于桂林一丝一毫啊!屈子湖的湖水真清啊!从太白桥上向下看,一眼就可望到那水中欢快畅游的小鱼。屈子湖的湖水真绿啊!从远处斜视,就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绿色翡翠。屈子湖的湖水真静啊!你细细去看,也只有偶然一阵微风,吹动了湖水姑娘的鬓发。

屈子湖湖畔的景色真是美得让人情不自禁的拍手称好啊!最美的就是那柔中带钢的柳树了。无风时,柳树英姿飒爽地站在湖边,勇气无敌地守护着屈子湖;微风时,柳树柔软的绿色长发随风飘起,像个害羞的姑娘照着湖水镜梳理美丽长发;大风时,柳树的长矛被风打得东零西散的,那英勇的身躯却没有动摇一丝一毫;电闪雷鸣时,柳树成了和风雨搏斗的战士,怒气冲冲地甩去一滴滴雨水。湖畔边,还有香气迷人的栀子花,绿油油的小草。

屈子湖的性格真是多变呢!春天,屈子湖扭动腰肢。夏天,屈子湖哼起小曲。秋天,屈子湖金黄满岸。冬天,屈子湖银装素裹。

我爱美丽可爱的屈子湖!

湖南长沙雨花区长沙市明德中学初一:欧阳艾嵘

第3篇

1.《独坐敬亭山》是

朝诗人

写的,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其中“厌”字解释为

,“闲”字解释为

2、《望洞庭》作者

朝代

,这首诗描写了

(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在诗

中,作者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

,用

比喻洞庭湖。

3《.

忆江南》是一首

,“忆江南”是

名,是

朝诗人

写的,其中写景的句“

_

”“能不忆江南?”

的另一种说法

。诗中的“谙”字读音

,解释为

4.《桂林山水》中,引用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

,此句

为全文的

句。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

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这样的美景让人仿佛走进了

的画卷,真

是“

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6、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

的西湖,却从

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

。船桨激起的微波

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7、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

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

驼,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

,像新生的

,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

啊,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

来。

8、这样的山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着这样的山,再加

上空中

,山间

,江上

,让你

9.《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

,作者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

,听到

;本文作者是按

序记叙的。

10、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

溪声也时时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

,那溪

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1、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

)流

出。虽说是(

),可也容得下(

)进出。怎样小的小

船呢?(

)个人(

),刚合适,再没法容第(

)个人,

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

拉绳子,船就(

),在(

)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

)。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

)到(

),

到(

),到(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

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

)和(

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过来。我有感觉要是把头(

)抬起一

点儿,准会(

),(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

),生活很(

)。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

只要(

),(

),就等于有了

)。”

1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

。无

14.哈默随着逃难的人来到

_,受到镇上人们的

,当

镇长给他食物时,他却要

,表现了

的可贵品质。

15、《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

,往往会产

1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后来黄河变了,成了中华民族

11.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它

是用(

)和(

)配合起来探路的。它一边飞,一边从

耳朵里。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_。

17、科学家们探究

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

18、夜莺的歌声打破了(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

接着又用一股新的(

)唱起来。

《夜莺的歌声》一课中,“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

等都指

。课文中的“小夜莺”指

,我们知道小夜

莺是一个

的孩子。

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者是

_,以

形式来写的。

雷利的呼声是

20.《乡村四月》的作者是

代的

。诗歌描写了

的情景。能反映乡村四月人们忙碌的词语是“

_”。

我能从“

”的诗句中想象出山原

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1、《四时田园杂兴》是

写的,诗中描写农民热烈劳动场

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22《.

渔歌子》的作者是

代的

,他还是个著名的

2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主要讲了

敢于挑战权威的事,

他是一个

_的人。

24.“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

次,“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

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

。说他“

”,因为他

爱鱼到了

的境界。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

那样细致;有时又

,很快画出金鱼的

,仿佛金鱼在

25.这学期我们学的两则寓言是

,《纪昌学

射》一文飞卫让纪昌练习眼力要先练好

。纪昌按飞卫的要求回家先

,再练

。告诉我们

_的道理。《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

,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26.《普罗米修斯》一文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

,不屈不挠,

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普罗米修斯把

带到了人间。自从有了火,

普罗米修斯以

。但普罗米修斯没有

,他的

真让我们感动。

27.人的生命是

_的,可是,为

是无限的。我要把

,投入到

28、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

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

她走得很

,没有一点儿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

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

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

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

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29、安静的手指

合拢,

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

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

,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

,安静的

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

的内心世

界,

,我深深地感动着。

。谁都有

,谁都可以创

32、《生命

生命》从

几件小事展示生命的意义,教育我们: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是

33、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

也可以

34、茁壮成长在砖缝中的小瓜苗,让我们感受到

,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意味着生命

35、《乡下人家》全文围绕着

这句话介绍了

乡下人家风景

的特点。

的红霞,

的微风,

飞过的

的鸟儿,都是他们的

,它们和乡下

人一起,绘成一幅

的田园的风景画。

38、罗丹是

国著名的

。在工作时表现出

39、伽利略是

著名

。在

过程中,

表现出

的精神。

40、《父亲的菜园》一文按

顺序写的,赞扬父亲

的品质。

41、渔夫用

战胜了魔鬼,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42、《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这本书又叫《

》,由

个小

故事组成的。其中著名的故事还有

,这本书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

”。

43、请写出《小英雄雨来》的六个小标

题:

44、今天,我们中国孩子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世界

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

不再失去

,全世界应

动起来,

和平,

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二十

一世纪为战争

,让明天的世

45、荷兰以

第4篇

游江南一带,到绍兴算是“水到渠成”。西塘、周庄的小桥流水,绍兴有;苏州、无锡的亭台楼榭,绍兴也有。然而绍兴,还有它更加独特的人文底蕴。

初到绍兴的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跟着课本游绍兴”的巨幅广告牌。鲁迅故里的入口墙上,鲁迅画像的背后是绍兴的山山水水,俨然成了绍兴的代言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青石黛瓦之间,尽是先生儿时的回忆。“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低矮的石井栏,……”百草园的点点滴滴都令人倍觉妙趣横生。捉蟋蟀,摘桑椹,课本上童年生活的描写突然就活了起来。孔乙己仍戴着副老式眼镜,穿着长布衫,手里握着一颗茴香豆,“‘茴’字有四种写法……”那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茴香豆,也是“回乡豆”啊,回到故乡,是盼着游子归家的呢。

现代化的城市之中,零零落落地夹杂着成片成片的老屋,纵使沧海桑田,历史的痕迹依旧是老人脸上抹不去的皱纹。水上的石桥和青苔,静静的河水上老人翻翻覆覆的双手,河水孕育的高楼,一切依旧那么恬静安然。像是陈逸飞先生笔下的水墨画,江南人家的婉约与悠然尽收眼底。

相比较之下,沈园里的一墙一隅也毫不逊色。因了陆游和唐琬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沈园中不起眼的一草一木一时间也有了真情。“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一个是错错错,一个是难难难,这便是传世绝唱的《钗头凤》。豪放词人金戈铁马,却换不来相爱的人白头偕老。爱亦是勉强不得,赵士程生生地看着唐琬抑郁而死却无能为力。

儿女私情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也比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刀削石刻般的崖壁衬着山底碧波荡漾的湖水,宛如一个倨傲的男人抚摩着一张晶莹剔透的面容。乌篷船自桥底划过,船上戴着乌毡帽的老人用脚摇着桨,明丽的水花漾开去,划出一道优美的水弧。仰头望着险峻的山石峭壁,仿佛看不到自己的存在。一时间想到桂林的山水,应该别有一番韵味吧。阳光像一条水银柱倾泻而下,眼前是六边形的光晕,闪动在睫毛上,跳跃在碧波里。这水一下子有了灵气,刀刻斧削的山崖也渐渐地柔软起来。湖岸的梅花悄悄地开着,湖上的怪石呼啦啦变了样子。再多的游人都看不完东湖的景色,再细致的镜头都留不下东湖的倩影。它安静地伫立着,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

来到郊区的兰亭,王羲之笔下的鹅池里,白颈红掌的鹅群悠然地嬉戏。碧草群亭环绕着清新惬意的气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诗句呼之欲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几个志趣相投的诗人纵情山水,吟诗作对,觥筹交错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厚礼,品味着世俗之外,竹草兰亭的气息。

这醉人的绍兴,既有山水美景,又有人文魅力。说不完的是绍兴,唱不完的是江南……

评点

纪勇

这篇作文紧扣绍兴的人文底蕴写“印象”,抓住绍兴的招牌做文章,突出其人文景观的特色。作者确实在“跟着课本游绍兴”,以课本之材料为引,写自己的所观所感。其间不乏广读诗书的影子,一些史料的引用,一些语句的交代,都显得圆熟自如。

文章材料的链接转换,非常自如,若非把课文读得精熟,消化于内,是难以做到的。但若只是“贩卖”课文,那将是作文之败笔,本文有一个思想之线贯穿始终,思想的成分融在了文章里,使得文章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第5篇

关键词: 钱钟书 古体诗 题材 形象

钱钟书的旧体诗内涵丰富而意蕴深远,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题材上内容上看,诗中或诉或谈相思之苦,或谈游历之感,或谈家国之情,牵率酬应,俳谐嘲戏,皆为发自肺腑之语。内容覆盖范围极广,信息量丰富。然而较之于学术著作,钱钟书在旧体诗上达到的成就所受到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对钱诗题材上的划分来从全方位理解钱钟书旧体诗的内容,并力求全面塑造出钱钟书的立体形象。本文将钱钟书旧体诗的题材分为以下四类:人伦之情系列,牵率酬应系列,山川游历系列,忧国伤民系列,这四类题材既可独立存在,同时也存在内在联系。本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并力求通过诗歌内容的分门别类来塑造钱钟书先生的学者形象。

一、人伦之情――慈父良夫形象

父母子女,兄弟之爱,手足之情,皆为经年不变的诗歌主题,钱钟书的旧体诗中,此类题材,亦为常见。其中最为亲切感人的是写给妻女的诗。这类诗通常保持了最为原始天然的情感,文字浅白易懂,读来感人至深。《槐聚诗存》中保留了很多钱钟书写给杨绛的诗,如《玉泉山同绛》: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①

这首诗韵律整齐,节奏舒缓,读来朗朗上口,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字里行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然而诗人却没有陷入凄凄惨惨戚戚的境地,“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最后一句在无奈与哀愁之下,是珍惜当下的乐观,情感朴实,诗有尽而意无穷。除此之外,《槐聚诗存》中还有些贴合生活,颇有趣味的旧体诗,如《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②

钱钟书的情诗写的一向动人,当年杨绛也曾自述,是“他的诗打动了我”。当时钱杨的结合,可谓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郎才女貌,珠联璧合。钱钟书的旧体诗中,也多有描述,而提及情诗,由《赠绛》可见一斑,这首诗虽短小,而意味深长。从生活细节处入手,足以见钱先生的细心而不失妥帖,“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这两句,在动人之余,仍不失戏谑和幽默。当然,钱钟书写给女儿的诗也毫不逊色,如《宁都再梦圆女》“汝岂解吾觅,梦中能再过”、“汝祖盼吾切,如吾念汝多”③。这首律诗,直截了当的表达出了钱钟书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意真情切,平实感人,章法细密,语句平淡而感情格外深切,体现出钱钟书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最真实的牵挂。在人伦之情一类诗歌中,往往带有作者个人的情感体悟,作者的慈父良夫形象在对他人的诉说中呼之欲出。

二、酬答之作――乱世志士形象

所谓酬答之作,消闲之什,指的是钱钟书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这被钱钟书认为是“牵率酬应,俳谐嘲戏之篇”。以钱先生的个性来看,牵率酬应,本为无奈之举,却因为渗透当时社会情境和个人感悟,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类作品,或以宏观的时代环境为切入点,由此过渡到自身的境况遭遇,结尾言志,以答亲友。或开篇言志,直抒胸臆,就具体事件聊表观点,气势恢宏,慷慨大气。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可谓是答叔子系列,如《答叔子》:

篇什周旋角两雄,狂言顿觉九州空。一官未必贫能疗,三命何尝诗解穷。试问浮沉群僚底,争如歌啸乱书中。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nn敢苟同。④

这首诗做的极为大气,尤其是“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nn敢苟同。”一句,卒章显志,体现了钱钟书不折不挠的文人气节。再看钱钟书一九四二年所作的《答叔子》:

四劫三灾次第过,华年英气等销磨。世途似砥难防阱,人海无风亦起波。不复小文供润饰,倘能老学补蹉跎。鬓青头白存诗句,卅载重拈为子哦。⑤

这首诗与一九三八年的《答叔子》相比,感情更为浑厚沉稳,当时的中国正陷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乱世之中,山河破碎,国土沦陷,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四劫三灾”销磨着人的“华年英气”,前途未卜,心境转变,不胜感慨。即使只是酬答之作,也可以从中发掘出使人沉郁雄厚的情感,对答亲友,在最为亲近的人面前才能毫无顾忌的袒露心胸,坦言自己的处境和志向。“鬓青头白存诗句,卅载重拈为子哦。”文人志向,由此可见。

钱钟书的系列酬答之作,多与个人生活相关,情感贴切,感人至深。其中如《山居阴雨得许景渊昆明寄诗》、《吴亚森[忠匡]出纸索书余诗》等都是佳作,钱钟书虽然淡泊名利,性寡交游,但是不免“牵率酬应”,然而酬答之诗,亦可言志,在与他人交游之中,展现出自我的形象――乱世志士。

三、山川游历――域外游子形象

钱钟书的山川游历诗的数目虽然不多,但究其内容也可独立划分为一类题材。钱钟书生于无锡,而人生中的大多时间都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皆可成诗。旅居国内,大好河山,心思神往,亦可成诗。留学欧洲期间,钱钟书写出了《牛津公园感秋》:

绿水疏林影静涵,秋容秀野似江南。乡愁触拨干何事,忽向风前皱一潭。

羁旅在外,心系祖国,即使眼前“绿水疏林影静涵”,仍只能想到故乡江南好风光。眼前所见,都是引发乡愁之物。早在一九三四年,钱钟书就写出了《当步出厦门行》“天上何所见,为君试一陈”⑥钱钟书的游历诗,开头写景,由景及人,由人及己,形象地刻画出域外游子的形象。钱钟书最出名的游历诗的是一九三九年的《游雪窦山》:

兹山未识名,目挑心颇许。……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自我海外归,此石堪共语。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H。……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辛酸亦有泪,贮胸肯倾吐。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⑦

这首诗详细地描写了钱钟书游历雪窦山的所观所思,语言带着钱钟书一贯的诙谐和幽默,仔细品味则沉痛有余。前几句白描写景,气势磅礴,“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这一句与时事相系,表达出作者的悲痛,即使是残剩的江南山水,作者依然“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侣。”祖国山水,一寸不可割离。如今“擘我妻女去”,作者一直做客他乡,离多聚少,实为酷哉。诗歌至此似乎有些萎靡,然而作者重新调整心态,立下“行迈殊未歇,仍拚骨与皮”的豪言。最后一节以瀑布形态自比,表达其“外勿改其度”的志向。结尾“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似作开慰之语,既然前路漫漫,也只能整理行囊奔往远方,虽带几分宽慰,更添几分辛酸。

开头白描山色,以此舒展开来,条理清晰而章法严密,在抒情的同时言志,结尾怅惘远方漫漫路程,余味悠长。钱钟书的山川游历类诗歌,多真实景色的白描,更多心理的刻画,域外游子的特殊身份,赋予他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到旧体诗中,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四、忧国伤民――爱国智者形象

《尚书・尧典》中有诗言志之说,斗转星移,朝代更迭,直至今日,诗歌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功能,感时伤世,触之于怀,发而为诗。清代赵翼在《题遗山诗》中提到国家不幸诗家兴,钱钟书生存的年代,社会动乱,烽烟四起,于是,诗歌成为钱钟书表达自身抒情表意的有力工具。就其旧体诗创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忧国伤民题材占据的比例并不大。《槐聚诗存》中鲜有白描家灾国难的内容,而是渗透在人伦之情系列、山川游历系列、酬答系列作品之中,或多或少都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社会现状。钱钟书的忧国伤民题材多创作于抗战时期,此时期钱钟书的文章颇有庾信文章老更成的风范,境界更深而优思更广。在这些始终塑造出了一个始终心系祖国的智者形象。如一九三八年写的《哀望》:

白骨堆山满白城,败亡鬼哭亦吞声。熟知重死胜轻死,纵卜他生惜此生。身即化灰尚赍恨,天为积气本无情。艾芝玉石归同尽,哀望江南赋不成。⑧

一九三八年,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国家虽在,山河破碎,身世浮沉,钱钟书再看那曾经的“江南好山水”,却只有一如庾信哀叹江南的悲哀。再谈《巴黎归国》:

置家枉夺买书钱,明发沧波望渺然。背羡蜗牛移舍易,腹输袋鼠挈儿便。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拈出江南何物句,梅村心事有同怜。⑨

漫卷诗书,本是古人乔迁的难处,今有钱钟书收拾行囊,负箧曳屣,钱钟书谈“置家”不易,以自身的辗转流离来反衬当时社会上的动荡不安。虽写“梅村心事”,毫无疑问是作者自身的心境。再如四二年的《辛巳除夕》“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⑩除夕本为举国同庆,张灯结彩的好日子,当时却是“不容灯火,禁绝爆竹声。”这种生活形态,对比反差,令人震惊。钱钟书的忧国伤民类型的旧体诗,气势颇足,更筑家国兴亡时期的悲痛之感,读来更为耐人寻味。而在忧国伤民题材的诗歌之中,作者的爱国请便跃然纸面。对时事的表达和评判实际上体现作者自身的价值观。

结语

钱钟书的旧体诗是其博识的体现,艺术的表达,情感的体悟,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遣词造句,无一不精妙而极具深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身的理解,对繁杂的旧体诗内容进行梳理并划分归类,便于更好的从不同的方面了解钱钟书的旧体诗,每一个系列都烘托出一个独立的钱钟书形象,四者同时又相互贯通,从而对钱钟书有一个更为完整清晰的印象。

注释:

①钱钟书.槐聚诗存・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

②槐聚诗存・序[M].9.

③槐聚诗存・序[M].41.

④钱钟书.槐聚诗存・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4.

⑤槐聚诗存・序[M].75.

⑥槐聚诗存・序[M].3.

⑦槐聚诗存・序[M].39.

⑧钱钟书.槐聚诗存・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1.

⑨槐聚诗存・序[M].23.

⑩槐聚诗存・序[M].66.

参考文献:

[1]钱钟书.槐聚诗存[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2]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3]乐黛云编,龚刚著.爱智者的逍遥[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4]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

[5]陈子谦.论钱钟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论文:

[1]刘永翔.读槐聚诗存[A].蓬山舟影[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键词:语文;小学;朗读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四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几种能力也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几种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大多老师只注重学生写的训练,而忽视了其它几个方面,但我认为,要想学好语文,这几种能力缺一不可,尤其是读的能力。因为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途径。通过朗读,能使课本上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我认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朗读能力的提高,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朗读时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人;边塞诗;酒;共生现象

酒与唐代边塞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从对大量唐代边塞涉酒诗中的归纳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诗是唐人酒文化营养所孕育出的精神花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好的边塞诗有一半都是在酒兴中一挥而就的。很多边塞诗人,背后都有着与酒相关的生动故事。因此本文将以唐代涉酒边塞诗歌作为关照的对象,探析其中体现的诗酒内容、共生关系、文化内涵和精神本质,以补充和加深我们对唐代边塞诗内涵和唐代边塞文化的认识和研究。

一、唐代边塞诗中涉酒题材的类型

(一)借酒起兴,漫抒军旅英雄慷概之志

随着弃文尚武价值观的转变,勇上沙场,矢志报国的豪迈之情涌上心头。在此感情下诞生了很多令人读来精神抖擞,昂扬向上的佳作。如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豪迈之气贯穿始终:首联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颔联两句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这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诗的颈联使用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超越一般送别诗的依依不舍,感伤落泪,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依旧是一番兴会淋漓,豪气纵横。“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这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是爽朗健康的笑,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末句的“须醉倒”,并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

(二)置酒设宴,渲染故交远征的依依惜别之情

面对行将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挚交好友,复杂情感融入杯杯酒中。有轻松问候的高适诗作《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遥途归不归?”岑参的送别诗《送浑将军出塞》中“从军借问谁所从,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奉别封大夫——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中“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表达了对浑将军的殷切祝福。他的另一首著名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一个盛大的离别宴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可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对于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终于尽展无疑。同样,在《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中“置酒高馆夕”“军中宰肥牛”,《醉里送裴子赴镇西》“醉后未能别,醒时方送君。看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均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

(三)借酒细品思乡离亲之苦

这方面的边塞咏酒诗创作数量最多的当属岑参。如《与独孤渐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的“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的“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送韦侍御先归京》中的“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还有《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中的“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通过自斟自饮,醉酒麻痹自己的思乡之苦。描写边塞酒席之景,以此反衬出愁苦的思乡之情。如他的《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虽然“酒泉太守能舞剑,高堂置酒夜击鼓”,可是“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虽然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可是“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眼前觥筹交错,夜半梦回故乡。这是没有办法抑制的。

(四)悲沉喟叹,展露塞外生活和战争的苦涩艰辛

这源于对戍守边疆,矢志报国心态的转变和以及对战争残酷的反省。如王翰的《凉州词》(其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代扶风主人答》:“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因为“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这是战争带来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凄苦之声。岑参的《北庭贻宗学士道别》通过表达对宗学士在边塞艰苦生活中的陪伴“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的感激,并由诗句,“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展现自己从军戍边后险恶的生活环境。他的《北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同样描述了边塞奇特之景。诗的最后两句醉酒送友:“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环境的险恶,只能让人品味辣酒去忍受。

二、 唐代边塞诗诗酒共生的文化成因

首先,在盛唐时代,酒文化极其兴盛。

当时的全国各地,酒坊林立,诗人饮酒成风,咏酒诗比比皆是。边塞诗人也不例外。由于对酒的偏好,且酒的种类繁多,边塞诗中出现了很多种类的酒,据前人大略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有三种:葡萄酒,烧酒,酒。如李颀的《塞下曲》,“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岑参的《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岑参的《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桂林葡萄新吐蕃,武城刺蜜未可餐。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第8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有效练笔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以往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其他语文教师也抱怨自己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语言积累不足,从而造成言之无物,写作时无话可说,结果往往会敷衍了事。而此时,“生本课堂,教学高效”这个充满挑战的实践活动开始实施,学生倾诉表达的舞台产生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与文本充分对话,对话的实效性已超越了原有教材,这样的舞台才是充满智慧的。

一、题材来源于内容补白

教学《荷花》一课时,通过诵读全文,让学生整体感受了荷花的美之后,我说不同地方的景色,同一地方不同时令的景色,也都有不同的特点。于是,我便引入古诗词《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来表现春天的色彩美。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用自己所知道的诗句来展现不同季节的景色美。顺势,我便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路,模仿写作“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春天到来了,山上的杏花开了。这些杏花像 。有的 ,有的 ,有的 。

下课了,操场上的人很多。 像 。

有的 ,有的 ,有的 。

模仿、借鉴是提高学生读写技能的有效途径。小学生从不会写作表达,而经过模仿的途径,逐渐掌握书面表达的要领,把范文的表达技巧转化为自己运用自如的技能。在本课中,学生在观察了景物的基础上,运用诗句激发孩子大胆的想象,脑海中产生了一幅幅生动活波的画面,再引导他们将“想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事物”,大大降低了课文补白的难度。

教学《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时,孩子们无不为人类的愚蠢行为而懊悔不已,同时更加同情幼龟的不幸遭遇。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孩子说:“作者和同伴们都误会了向导,其实向导的做法最正确。”我想:看来,孩子们对这位向导很有看法。于是,我便改变了教学思路,改做了这样的设计:你觉得文中的向导做得对吗?为什么?

向导看到“侦察兵——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啄食时却置之不理,我觉得他 。

向导看到大批“龟群”竟成了那些食肉鸟、嘲鹰的美餐一顿,感受到那血淋淋的场面时,同时也谴责这一切后果都是人类造成的,我觉得他 。

从学生的情感变化为切入点,形成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这样引导孩子们各抒己见,才会众说纷纭,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让他们不要随意干涉动物的行为。

在教学文言文《鹬蚌相争》一课中,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充分领悟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时,纷纷感叹:鹬蚌相争执,互不相让,结果弄的两败俱伤,落得一个让别人从中获利的可悲的可悲下场。其中,课堂中的谈话让学生思维拓展,情感得以深化。我便以“展开想象,内容补充”展开续写。

二、题材来源于课堂阅读

写作是教学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的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

记得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一位同学朗读大瀑布昔日、现在情况的有关段落,而让其他同学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学生朗读完毕后,我并没有让学生睁开眼睛,而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进行分别描绘,小组绘图加以班内展示,此时,竟有许多同学则提到现今的“环保”课题,同时也激发了情感的火花,达到了着手写作的目的。

当我看到路边的白色垃圾时,我会想 ,我会这样做

当我闻到河水臭味熏天时,我会想 ,我会这样做

当我看到工厂烟囱里直冒黑烟时,我会想 ,我会这样做

领略了《桂林山水》中描述的美景之后,同学们被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惊"与“奇"所震撼,因而都赞叹作者的巧妙笔法,竟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我便总结了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1、整体上,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2、具体段落中,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3、句子中,插入转折关系的关联词。那么,巧妙运用这一写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小练笔,便在每个人的思维中产生,并进行形成构思。

三、题材来源于大胆想象

打破常规,驰骋想象,就是要解除束缚,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必须打破这种禁锢学生思维的框架模式,还给学生表达、想象的自由,做到表达方式灵活自由。

再如:《凡卡》一文中,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写到“自己在鞋店里过着非人的生活,挨饿挨冻,所以想回到乡下爷爷的身边,过着以前那种快乐的生活”。读完本文,正是同龄人的凡卡得到了孩子的同情,无不为凡卡的悲惨命运而感叹、担忧。此时,多数学生都在想象着凡卡睡醒以后的情形及将后小凡卡的生活情景,有些认为凡卡最终回到了爷爷的身边,有些认为凡卡经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大老板,有些……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最想看到的,与此同时,我便提出进行“续写《凡卡》”的这样一次小练笔的要求,真是恰到好处,水到渠成。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文中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地理知识;学科整合

新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而小学语文与地理这两门学科,看上去没有什么的联系,仔细分析文本,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着许多与地理学科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在这学科整合日益广泛化的今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材中不断挖掘与相邻学科的整合。

一、结合文本地图,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

在这个环节里,地图应该是必不可缺的一件教具。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中,第十课的课题为《北京》,这一课中,对北京的美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平时,学生们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北京欢迎你”等有关北京的歌曲,他们对北京这座城市非常喜欢,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之情。尤其是2008年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学生们都非常希望能够到北京看一下“鸟巢”和“水立方”。但是,北京到底在哪呢?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这些问题不断地在学生的心头盘旋,这个时候,就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渗透。我拿出一张中国地图,给学生先指出我们家乡――涿鹿的位置,然后再指出北京的位置,告诉学生北京距我们有153公里,如果坐880公交车的话2个半小时多一些就可以到了,学生听了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不仅知道了北京离我们并不远,而且还知道北京就在我们河北省的怀抱之中,学生都兴奋极了,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很欣慰。

像这样需要渗透地理位置的课文还有很多,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再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外国名著选段《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等,以上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都在国外,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世界地图,让学生们知道意大利、非洲、丹麦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他们和中国的距离。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渗透,我想小学生从小就能够知道自己家乡在祖国大家庭的位置,祖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世界各国的位置关系,这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强上好多倍,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二、联系民俗风情,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生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第十一课《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平易近人,与民同乐,入乡随俗的高尚品格。除此之外,傣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的泼水节也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课文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景观知识的参透。总理的“对襟白衫”、“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不正是傣族典型的服装特色吗?总理手中的“象脚鼓”不正是傣族典型的乐器吗?傣族的泼水节、服装特色、乐器以及凤凰花的花瓣都是学生们应该了解甚至记住的人文景观。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都应该使学生们从小就应该有所了解,这对他们长大以后对于其他不同民族的了解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安排,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草原》,六年级下册的《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等等,通过这些课文要加强学生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人文景观的了解。试想,如果学生们在电视或图片里见到某人的穿着或特色民居,马上就能说出这是什么民族,在什么地方,那该是多少得意的一件事情呀!

三、透视文本景观,了解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地理自然景观的课文非常多。例如,人教版四年级第十七课《长城》,不仅描写了长城的壮观,更对长城地理位置、功能,甚至建筑的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气魄宏伟、高大坚固的长城在学生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奇、秀、险;趵突泉的纯洁、活泼、有趣;黄果树瀑布的幻影绰绰;钱塘江潮来时的白浪翻滚、水天相接……无不令人身临其境叹为观止。在我国灿烂的诗歌文化中,蕴涵了很多人文地理知识。诗歌中涉及地理名称的比比皆是,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如果从小就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可爱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增强他们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就如同阿里巴巴的宝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真可谓千丝万缕,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了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中悟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吧!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假面自白;性倒错;死亡;暴力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风格复杂诡异。1949年创作的《假面自白》是他最优秀的重要作品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被评价为“三岛文学的核心和根子”。[1]它对“我”的青少年时代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坦率的告白,“映现在别人眼里的我的演技,对我来说是一种试图还原本质的要求的表现;映现在别人眼里的自然的我,才是是我的演技”。[2]即伪装的一面是真实的一面,而自然的正常的一面却是一种伪装。所以“假面自白”就是一个变态的、分裂的真实自我的告白,它奠定了三岛由纪夫创作的三个基本心理倾向:性倒错、死亡与暴力。

一、性倒错意识

在《假面的告白》中,三岛描写了三次性倒错意识的发生。第一次是在描写幼时内心世界所激发的官能欲望而自我陶醉,最终对着圣巴赛斯蒂安的画像引发出第一次“恶习”。我的血液在沸腾,我的器官浮现出怒色。巨大的、行将胀裂的我的这一部分,前所未有地激烈地等待着我的使用,我的手不知不觉地开始了不是受谁教唆的动作。”[3]。在《假面自白》中三岛对圣塞巴斯蒂安进行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官能性的描写,其的身体“惟有青春,惟有闪光,惟有美,惟有逸乐”[4],圣者的殉教表现出的不是悲惨,而是从肉体折磨中得到了永恒的愉悦。死亡在他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三岛强烈的感受到青春和力量之美与残酷的死亡之间的冲突,三岛渴望成为这样的男人,同时也希望被这样的男人所爱,内心充满了难以消除的矛盾,也就是倒错的冲动。第二次性倒错意识表现在对男同学近江的爱恋,“一个生命在近江本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地潜入他的肉体,占领了他,突破了他。”[5]于是,这些不能满足自己肉体的成长进而转向了自我精神的磨练,开始了性的觉醒。第三次表现在尝试异性恋时,“我”出于好奇心的原因开始慢慢接触园子,但“剩下我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阴郁的烦躁总是威胁着我,再加上今早看见园子时动摇我存在的根基的悲伤,又鲜明地重新涌上我的心头。”[6]后来在终结了和园子的初恋之后“我”终于感到释然,“我看到他,尤其是看到他结实的胳膊上的牡丹刺青图案,就被一股所袭击。我热烈的注视,固定在那粗壮而野蛮却又无与伦比的美丽的肉体上,一阵莫名的悸动爬向了我的心底里。我的视线已经无法从他的身影上移开了。我忘却了园子的存在。”[7]由此发生了第三次性倒错意识。“这三次的性倒错都是作者笔下的我的与世人一般的的倒错。”[8]

叶渭渠曾说:“三岛对生的欲求――性与爱的主题,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更多的是继承近世井原西鹤的好色文学,关注‘男色’,而不是‘女色’……因为他觉得宣扬‘男色’比‘女色’高尚,而且‘男色’可以表现得最真实最激烈。”[9]在三岛看来“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性倒错意识则是一种人类最高尚、最圣洁、最完美、最自由、最纯粹、最理想的爱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三岛的这种性倒错意识的产生的根基是他特殊的生活环境。幼年的三岛整天圈在昏暗的病室里,过着与户外的自然环境隔绝,与母亲隔绝,与同龄的玩伴隔绝的生活,祖母禁止他同附近的男孩子们玩,取而代之的是三个女孩子,陪三岛玩一些女孩们玩的游戏。特殊的童年环境使三岛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具吸引力,这些符合了弗洛伊德关于性倒错者的一些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一些性倒错者是由于某些原因在童年时代与母性保持密切的关系,到了追求异性的年纪依然无法摆脱这种关系,从而导致自己与母性一体化,最终爱恋与自己一样的同性。小说《假面自白》就展现了同性恋者“我”对自身性取向的发现和成长的动态心理过程。

二、死亡意识

死亡意识是《假面自白》中的另一条重要线索,贯穿于三岛的创作中。但三岛笔下的死亡不是代表恐怖,而是代表一种使人向往的美。三岛憧憬死亡,特别是像圣塞巴斯蒂安般的殉教死。在小说中“我”小时候在玩打仗游戏的时候常常希望被打死,“我想象着自己扭曲身躯倒下去的摸样,觉得异常高兴。在自我被击毙的状态下涌出一股不可言喻的愉。”[10]“我”还对童话世界里王子的死有特殊浓厚的兴趣,“我涉猎了孩子们所能触及的所有童话故事。但是,我不爱公主。我只爱王子,更爱遭杀害的王子们、遭死亡命运的王子们。我爱所有遭杀害的年轻人。”[11]

三岛不仅耽于幻想死亡,还有对生的执着渴望。比如遇到空袭的时候比其他人更迅速的躲进防空洞中等,“我的另一个声音突然出现了:我本来就不曾想过死,哪怕是一次也罢。这句话,给我解开了羞耻的绳结。”[12]

死亡是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日本人深信“变化无常”,“生为梦幻,死为常往”。因此“三岛认为死是生的出发点。于是他通过生生死死的轮回来寻找归宿,尤其是对死的述怀充满了悔恨与谛念,带来了肯定与否定的二重性,最终一切皆空。”[13]叶渭渠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14]死在生命的瞬间性和特殊性之中得到永恒,这也正是日本物哀思想的一种体现。

三、暴力美学意识

三岛对美的意义进行了重构,他崇尚暴烈而残酷的美。在《假面自白》中,“我”在王尔德的诗句中找到了对美丽骑士死的赞美。“我”把神龙咬死王子的情节读了上百遍,当读到“身上连一点蹭伤都没有”这一行时,就觉得作者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样的描写是不符合内心要求和期待的。于是“我”自己幻想着这一行描写应该是:“龙立即把王子咯吱咯吱的嚼烂了。王子在被咬成碎块的过程中,疼痛难忍。直至整个被嚼碎之后当场倒下就死了。”[15]这种对美的定义将美和生死联系到了一起,叶渭渠先生用一个方程式来进行了阐释,即“血+死=美”。三岛对鲜血的渴望如同对爱的渴望一样强烈,用血和死这两种直观而鲜明的意象对美学进行另类解读与重构,体现了三岛的美学观,即“心灵渴望着死亡、黑夜和鲜血”。唯有憧憬在风华正茂拥有俊美的身躯时死去,圣塞巴斯蒂安式的殉教死正体现了这种蔓延于身躯上残酷的死亡情绪,也正因如此,圣塞巴斯蒂安深深吸引着三岛。

性倒错,死亡和暴力这三种意识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三岛小说的灵魂,而他最终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寻了内心所深深向往的美与永恒的最高境界。(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奥野健男.三岛由纪夫传说[M].东京:新潮社,1993.

[2] [3][4][5][6][7][10][11][12][15]三岛由纪夫.假面自白[M].唐月梅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8] [13]叶渭渠.《日本文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第11篇

关键词: 古典诗词;“悲秋”;意象;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73-03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曲感伤旋律,它由萧瑟、凄切、衰败的秋景、秋物、秋色、秋声结合人自身境遇而感发,主要抒发的是人对自身悲剧的感慨和一种生命的悲哀。

对“悲秋”的研究,有的学者从文学史时序出发研究“悲秋”的原型、历史接续及影响;有的学者研究“悲秋”的言叙方式;更多的学者则从“情景关系”角度来研究“悲秋”。在这里笔者则试图通过一系列“悲秋”意象来探究“悲秋”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审美范畴,《周易·系词》提出“立象以尽意”原则,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1]意,包括情、志、事、理等方面;象则包括景、物、色、声等方面。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古典诗学的基本范畴。[2]“悲秋”意象是多种多样的,与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物是分不开的,在诗词中多呈现为意象群。“悲秋”意象, 主要可分为秋景秋色、秋物秋声和秋日天象三大类。

(一)秋景秋色,主要包括秋风落叶、秋雨和霜露等三种意象

1. 秋风落叶

瑟瑟秋风是身感耳闻的悲凉之气;枯槁飘零的落叶是可以目见的,易引起人的感伤情绪,产生生命易逝的悲哀。先秦时代,屈原《湘夫人》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已有悲秋因子的存在,秋与人之哀伤有了一定程度的关系,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了诗人的哀伤。[3]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此一声“悲哉”开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主题的先河。贾岛《忆江上吴楚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颇富动感,气象雄浑,渭水西风陪衬居者怀念行者的心情,将一段悲愁之情寄于秋风落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说这两句诗是“置之盛唐不可复别”。[4]

2.秋雨

秋雨最易扯动人的情思,也最易扣响情感的门环。李商隐作《夜雨寄北》时只身在蜀,家小在河内,巴山秋夜,夜雨潇潇,激发了作者缠绵的相思之情并以诗代书。柳永《八声甘州》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凄清的动态美,物态总是与心灵相遇相契才产生诗意,“暮雨洒江天”告诉我们诗人的心灵是流动的,雨水仿佛在洗涤着清冷的残秋,洒湿了江天,也洒湿了羁旅漂泊者的心灵,雨水洒洗,秋天越发清冷凄凉,客思越发浓烈。

3.露和霜

霜露属冷色调,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清冷之感,身感至心。骆宾王《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以蝉的艰难处境“露重” 以及“风多”喻己之冤屈难伸,感慨仕途的艰难并抒发自己的哀怨之情。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几句描写使人满目萧瑟,更觉风霜渐渐凄冷,但气象雄浑,悲壮中蕴含着无限的感慨苍凉,一股思乡之情演绎成了漂泊游子对精神家园的渴求。

(二)秋物秋声,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1. 动物:主要包括(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和寒鸦悲啼等三种意象

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现象,南飞即“还乡”,易引起人的思乡情怀。孤雁南飞哀鸣,更易勾起文人的孤独感伤悲凉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写边地的秋夜中偶尔的雁鸣给人的心理触动。战事频繁,边地交通早已中断,路上已没行人,边塞秋夜笼罩着沉郁死寂的气氛,大雁不仅没有给边地带来一丝生机,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冷落与悲凉,路断人行是目之所见,戌鼓雁声是耳之所闻,诗人通过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绘,生动具体地展现了一幅边地秋景图。尤其是“一雁”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漂泊无依的艰涩。[5]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小舟在浓云低垂下空阔的江面上漂泊,西风中传来失群大雁的哀鸣,这孤雁漂泊的愁思长长,谁问谁怜?孤雁的声声悲鸣叫人心碎。

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喧闹的生命十分短暂。秋蝉残鸣既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凄切的感触,也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即将结束。李商隐的《蝉》,以蝉自喻,抒发自己的清高、清贫和不得志,咏叹出了诗人在动荡的晚唐时代,个人遭遇的坎坷不平。[6]柳永《雨霖铃》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让清秋的寒蝉残鸣声营造了一种离别时浓厚的感伤氛围。

乌鸦又叫寒鸦,这和秋的凄冷有关。鸦凄切的叫声和秋天中人的感伤又相关,寒鸦栖息于树,几声悲啼,易于引起孤独漂泊者的愁思,引发多种感触,故鸦在秋天悲啼也使人感到秋的寒凉。张继《枫桥夜泊》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乌啼”是秋声的象征,见其栖巢不稳,打破夜的宁静,引发愁思,正以映衬满怀旅愁的不眠之客,创造了悲愁的情感基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中“昏鸦”为这幅黄昏萧条的孤旅图更添了几声悲啼。枯藤缠附于老树,黄昏时乌鸦归栖于老树之上,草木野鸟都有归宿,正以反衬游子之漂泊无归。

2. 植物:主要包括秋菊和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一些特殊意象

秋菊色彩美丽灿烂,亦可作为“悲秋”意象,当秋菊这种美丽与人物的生命和所处的环境不能与共时,便产生失衡感、落寞感和孤独悲哀。秋菊作为“悲秋”意象,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这在李清照诗词中表现得较为典型,李清照后半生有过较长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感伤敏锐的心灵面对秋菊有忧愁,更有孤独冷清。忧愁如《醉花阴》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独冷清如《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深秋正在盛开,可是容颜已经憔悴消损,“人比黄花瘦”,又怎有心思去将它采摘?

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是一些特殊的“悲秋”意象。芦、菰、荻等属水生植物,根系脆弱,秋天花白,秋日残败是显而易见的,使人产生生命的脆弱之感。江枫秋天变红,象征秋色,能引发愁思,渗透着生命将逝的意味。秋雨滴打着梧桐枯叶,目见耳闻,容易触动人的心灵,产生感伤之情。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经霜,与“渔火”相映而红,如炯炯的眸子,与愁人无言相对,巧妙地烘托了江上孤客的旅愁。韦应物《夕次盱眙县》中“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描写人归雁宿,各安其居,看着白茫茫的芦花催生了怀乡之情,天大地大,何处是家?白居易《琵琶行》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一组意象“枫叶荻花”瑟瑟作响,营造了一种感伤的送别氛围。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词人听梧桐细雨,敏感破碎的心灵被滴打着,分不清是听觉还是心灵的感触。《踏莎行》中“隔夜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雨声菰叶交响生悲,借凄清之景抒凄凉之情,诗人从风雨菰叶声中感受得特别深刻。

(三)秋日天象,主要包括秋月和星(牵牛织女星)两种意象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作为一个综合型意象频频出现。秋夜,月亮分外明亮,望月的人会把思乡怀人等种种情感寄予明月,明月发挥着情感传递功能,秋月作为意象,更蕴含着浓郁的“悲秋”气息。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触动着诗人的心,勾起满腹思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渗透着淡淡的悲哀。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残月一钩,勾起心中千丝万缕的去国怀乡之愁和无限的亡国之恨。

牵牛织女星作为“悲秋”意象,用来表现情侣之间远在天涯的相思之苦,但也别有所寄托。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银河以望牵牛,可望而不可即,无限相思。诗中将织女星拟人化,言因终日相思不能织布,泪落如雨。[7]杜牧《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牵牛织女星”触动了遭弃宫女的心,哀婉自身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心事盘绕全在这举目仰望之中。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着政治上不得志的愁闷呢?

综上所述,“悲秋”意象可概括为秋风落叶、秋雨、露霜、(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寒鸦悲啼、秋菊、芦菰荻枫、梧桐(雨)、秋月、牵牛织女星等。这些意象往往在文本中不是单一的,而是审美主体适时适地组合而成的意象群,意象间相互映衬生发、对比强化、和谐浸染、视听动静结合,就形成了“意象纷呈,触类多通”。[8]如吕岩《梧桐影》:“明月斜,秋风冷,古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全词四句,由明月、秋风、梧桐等组成意象群,画面丰富多彩,有利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有利于创造诗词意境。

二、情景交融——“悲秋”情怀与“悲秋”意象的契合点

“悲秋”是一种复杂的情怀,意象即融入了情思的形象。中国文论讲究诗歌的本质是情景交融,提倡感物说和言志说,即外感于物,言动于心。情与物遇,目击道存,精神与物态的契合,有时是“一见钟情”式的拍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而诗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物象,而抒情也简直就是状物。[9]如欧阳修《秋声赋》中“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秋中有情的感伤,情中有秋的落寞。

诗人之怨愤与愁绪不源自物,而源自人生的穷途失意。诗人抟结秋日景观,正是以其性情,而“悲秋”也。并不是欲悲秋日之草木零落,而是悲其人之穷、愁。哀怨之心甚炽,胸中全是秋意,则已无需值秋日而有悲秋,其发而为诗,则无往而不含秋意。秋本无情无志,更没有感伤,不过是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使之更契合中国文人的心境罢了,情与景的交融方见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

[2]赵永纪.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3.

[3][10]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2;106.

[4]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第九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713-1714.

[5]林高俊.边塞诗赏析[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77.

[6]傅德岷.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14-215.

[7]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第三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05.

第12篇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学会提问。

一、教师要为学生提问创设良好环境。

1.激发学生提问积极性。小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同学之间有相互比较的习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点来激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况且,即使是小学生,也常有思想火花的闪现。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反馈,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更应给予表扬。当别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同伴因提出问题而成为关注中心,得到表扬,自然不甘落后,也会努力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长期坚持这样,必然会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提问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不同意见。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予以积极反馈。比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用了“真清”“真绿”“真静”三个词来描写漓江之水。有学生提出问题,江水是流动的,怎么会“静”呢?“绿”的水应是脏的,怎么会“清”呢?从表面看来,学生没能领会作者对江水的描写,但问题正反映了学生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常识思考了问题,反映了他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对他的质疑问难的精神给予表扬,并进行释疑解惑,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笔下漓江水的美。

3.让学生参与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并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课堂提问中,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1.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课文都有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文题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学生接触较多的课文以后,我们可以常常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看见这个题目都想知道什么呀?”从而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学生围绕课题,思维很活跃,提出了不少问题。如:“乌鸦为什么喝水?”“乌鸦有没有水喝?”“乌鸦怎么喝水?”“它遇到困难没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而且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针对文章的重点词语提问题

有的文章只要抓住几个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就能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例如特级教师薄俊生在教《剪枝的学问》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然后再引导学生围绕“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些心理活动的词语提问,学生思维积极。有的学生就一个词语提问,例如:“我为什么满怀好奇?”“我为什么一脸疑惑”等,也有的学生把这些词语连起来提问,例如:“我开始为什么满怀好奇?后来为什么又惊又喜?”等等。经常这样围绕重点词语改“被动应答”为“主动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很好培养。

3.针对文章的重点句段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提出问题,以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教学《白杨》一课,当学到“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大家:“请同学们根据句子试着提出几个‘为什么’。”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分别提出了:“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到新疆工作?”“为什么爸爸要带我到新疆?”“爸爸为什么要介绍白杨树?”这些颇有质量的问题,大大地增强了学生提问的能力。

除了上述提问的方法以外,还有像对不明的现象提问,对人物的行为提问,对重复的句子提问,对一些用法特殊的标点提问等等。

三、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次示范

一开始,学生有可能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教师则要有意识地多示范几次。例如上《爱迪生》一课,学生预习课文后踊跃提问:⑴爱迪生怎样卖报纸?⑵爱迪生是怎样把火扑灭的?⑶硫酸是怎样烧毁爱迪生衣服的?⑷爱迪生进行科学实验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危险?⑸他是怎样克服的?⑹他为什么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倒?学生们提完问题后,我们便引导他们分析,这篇课文主要是写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地进行科学实验,后来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的故事,所以像⑴⑵⑶这些偏离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不提,而像⑷⑸⑹这些问题提在点子上,学习时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课文。教师有意识地这样示范几次,学生提问水平必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