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7: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潜能、开发智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动力的驱使,学生就会逐渐对作文产生好感,有热情、有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这样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现代教学技术的介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兴趣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他指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内在潜能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作文教学也是同样,不要让学生感到作文的沉重,而要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现在学校的电教设施都很齐全,我们可以利用网上的资源,如利用网上的音像资料、文字资料,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教学课件,来创设学生写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1 利用多媒体引入情境
创设情境即利用多媒体创设一种即时条件,是师生双方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引入情境,可以利用投影仪,用图画再现情境,如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通过投影再现情境,也可以利用录音机通过音乐来渲染情境,通过播放现成的音乐、歌曲、塑造音乐形象,把学生带入情境。此外。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再现情境,音像结合更有利于学生进入情境。如作文课的导人,以直观的声像资料导入,能放松学生的心情,引其进入写作状态,并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2、利用多媒体进行思路点拨
利用媒体进行思路点拨,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激趣效果。我在辅导学生写《美丽的校园》时,大多数学生虽久在校园却不知其美,觉得校园毫无美丽之处,无感而发。我便事先亲自拍摄了一段校园风光。通过微机老师的加工,制成了声、画兼有的多媒体软件。在作文课上,放给学生看,学生边聆听着音乐和解说词,边欣赏着遍地的绿油油的小草,气势如虹的教学楼,夕阳映红下的科技楼……仿佛都沉浸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被深深地感染了,产生了一种急于想表达的欲望。课件放完了,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不约而同地喊起来:“原来我们的校园这么美!”我顺势引导:“你们愿不愿意把校园的美描绘出来,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她、喜欢她?”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纷纷动笔写了起来。
这样,经过教师的思路点拨。学生的思路大开,也就不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而是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专题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方法
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以一种新的命题形式越来越被广泛运用,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作文。给许多同学以巨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但也让许多同学感到无所适从,无处下笔,对着作文试题发愣。作文训练反映出的问题很多,诸如拟题、结构安排、开头结尾的方式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首先就是关于拟题的指导,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但大多数同学不会给自己的作文拟个新颖的题目,许多同学话题是什么就用什么作标题,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拟题指导。
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拟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去拟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头脑中留下深刻记忆。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
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
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
2.师生精神文化的营造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为此,我校开展的作文、数学、美术、音乐、书法、舞蹈、乒乓球、象棋等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创作手抄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
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例如请老协、关工委来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课,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共建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做好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及时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重
要性。
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场所。使学生能够拓宽发展空间,胸怀远大理想,让师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使校园成为师生不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场所。使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知识殿堂的神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永济市城西中学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托兰斯指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指导者要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于作文创新的环境和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作文创新意识的滋长,能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环境应是:
1.充满期待、信任的
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揭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积极的期待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消极的期待则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期待效应,积极期待学生。相信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并给学生提供积极思维,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同时,学生作为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赖、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创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体验创新的价值与魅力,并不断锻炼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强化和发展自信心、自主性、好奇性、幻想性、独立性等人格特征。
2.充满鼓励、肯定的
教师要做一个有创新观念的教师,积极看待学生标新立异和超越“标准”行为,自觉地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和培养者。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向老师质疑,不能因自己的墨守成规而随意扼杀学生的挑战性。
二、提倡命题的创新
命题,就是确定文章的题目。题目就好比文章的眼睛。命题是关键的。学生的作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写作训练,常常是老师命题,就是自由命题,也往往有条件限制,或训练的侧重点。命题往往限定了文章的题材、主题、观点、思路、表达等。好的作文命题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的激情和兴趣,而且还可以引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命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一见倾心”
即题目要命在学生的心坎上,要能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一拿到题目就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从而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张扬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目己和自己的人格。”针对性的命题可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校园新鲜事》;可联系学生心理体验,如《成长的困惑》;可联系学生的业余生活实际。此外,题目要含意确切,一看就懂,不能使学生感到费解,还要降低审题难度,力避隐晦艰涩的“难题”。近年的高考作文就有淡化审题难度的倾向,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无裨益的。
2.命题要有开放性,留下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作文教学必然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综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合乎时代的需要,才能充分贯彻新课标的作文理念,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切实的提高,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在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课标的要求、理念来武装自己语文作文教学思想,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语文作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思想在写作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大多数都束缚着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过分严肃地对待每一个作文题材;过分地强调构思新颖,用词华丽,主题要高扬真善美,批评假恶丑。这样导致了让学生在自己划定的思维圈内进行构思,在自己划定内容的框架内进行写作,否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浇灭了学生的新思想,新思维的火花。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有一种大胆探索、对现有的传统思想模式不迷信、不盲从、独立思考的精神,并且用这种精神在教学中去影响、鼓励学生,打破局限的思维,大胆创新。
在一次七年级的《我的好朋友》作文教学中,在写作对象的讨论中,学生认为可以写儿时的伙伴,现在的同桌、同学以及外校的朋友。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可以现在身边好朋友的基础上,在用自己心中好朋友的标准去塑造一个新的“好朋友”。这样鼓励了学生的创造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去构思,尊重学生的自由的内心世界,减少了学生对写作的束缚,同时体现了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
二、鼓励学生大量地阅读,平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写作,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大量地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等综合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大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开阔,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摘录别人文章的美文佳句,更加有益于提高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要喜欢阅读、大量阅读。读完之后,让学生写心得体会,并且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经历、性格爱好等都不同,他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鼓励他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打消了他们担心自己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创意,感情不够高尚,思想不够深刻,语言不够成熟,只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内容健康就可以,因为“文章应该是思想和感情的真性流露,不管什么文章,只要是艺术地真实反映生活的真实,才能动人。”
三、创设作文教学情景,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体会生活,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交流,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农村生活让学生普遍感觉单调、枯燥,让学生感觉没有内容写或者不知道从何写起。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迈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收集资料,获得感受和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训练写说明文的能力和写作技巧,我经常利用作文课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参观各种建筑物,介绍各处的功能,甚至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霍山风景区,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感受生活,同时增强他们的写作灵感。学生作文完成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指出自认为其他同学的写作成功之处与不足的地方,对于不足之处,自己认为应该怎么写才更加合适。这样通过交流对比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逐步学生增强写作技巧。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的习惯,初步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它能崔人发奋,使人对感兴趣的事物不满足于肤浅的了解,总是究底地追求更深刻的东西,从而走向创造。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时机,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及写作欲望。
我在九年级的一次关于环境的作文教学中,介绍地球环境近20年的变化,世界各地的天灾频频发生的情况,特别是今年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大干旱,提出了人类的活动导致了环境变化,特别是人类对大自然过度地开发利用,大肆地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试想再过几十年后,我们的环境又将怎么样,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更深层地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度进行思考,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人文观。
当然,语文作文教学是教无定法的。农村的教育环境相对落后,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多方面、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一样能使学生在语文方面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性地去反思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既要发扬传统的优秀方法,又要形成我们新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更成功,更优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训练方法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感受以及体验。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
自语文学科开始以来,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不是本身就有的。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对于学习才会更加积极。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上,教师应该一点一点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然而,在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明显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成不变,无非是作文写作之前的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以及教师随后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这种教学方式无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学生对于生活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受,一些体验经历也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让学生不断的写作,这种疲劳战术让学生越写越没兴趣,也就越来越厌恶作文写作。
2、大量的作文写作使学生的自信心下降。对于写作没有积极性
由于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在不断下降,因此教师就安排大量的作文写作,教师批改以后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自信心就逐渐的下降,在心理学上,自信心是直接能够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感受的,自信心下降,学生就会越来越恐惧作文写作,导致学生越来越厌恶作文写作,教师的教学效率自然不能提高。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提不起兴趣,学生也不能提起兴趣,教师与学生对语文作文都没有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训练的方法措施
1、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真情实感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注重的应该是真情实感的文字表达,因此,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首先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本质上来说,作文的实质就是情感的表达,要想让学生对语文作文写作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主动积极的体会生活,了解生活,鼓励学生大胆的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但是,只是一味的让学生体会生活对作文的写作是不会有太大帮助的,教师还应该做一些指导。让学生观察生活,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从视觉、嗅觉、听觉的感官上细致的观察生活。而细致的观察生活就要指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入手,一点一点的对生活产生一些真情实感。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题目,比如说《我们的校园》这个题目,校园对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环境,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的观察过自己的校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个题目的选择,指导学生去观察自己的校园,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指导学生细致的观察,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2、注重学生的写作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仅是语文学科,其他学科也一样,所有的学习与教学都是不能固守陈规,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学生学习语文作文来说,首先学生要有创新性思维,有了创新性思维学生对于写作才能够创新,经过创新之后并且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就被增加,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创新性作文写作。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对文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重注新的写作方式,学生慢慢地喜欢了语文写作,教师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被提高了。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也要经过创新,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或者像绘画写生一样,可以带着学生到户外进行作文教学,这种创新性语文作文教学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对于语文写作更加积极,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的目的也就提高了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3、鼓励学生积累阅读知识,经常做一些片段性写作练习
语文作文的教学效率低下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是学生语文作文方面的知识积累少。学生的阅读量是直接能够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增加知识的贮备量。大量的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写作视野,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优美的句子词汇或者写作方法。可以用到下一次的写作当中,这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是非常有利的。除了鼓励学生阅读以外,还要配合一些写作片段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优美词汇或者句子的记忆与应用,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文章写作的兴趣。这样的培养与鼓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
关键词:话题作文;范围;审题;联想 构思话题作文的关键要看主题的确立,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确立恰当的主题。当前,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练习写作,最流行的作文形式莫过于话题作文。其特点是:规定一个相对宽泛一些的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联想、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自由。话题作文不仅让人有话可说,而且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说出不同的话、确立不同的
主题。
构思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是看主题的确立。所谓主题即这篇文章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这是作品的灵魂、内容的核心所在。因此,确立恰当新颖的主题,定会写出立意深刻、透彻,有创新、有个性的好文章。
由于话题作文范围宽广、题目繁多且初中生的认识能力、感悟能力、材料组织能力、文章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确立恰当新颖、别具一格的主题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采用不同方法确定不同的主题。
写作文就像盖大楼,在确定了盖什么功能的建筑后,就要考虑建筑的模式和结构。作文则是确定了主旨和内容后,就必须巧妙安排结构,才能更好地表现主旨,使文章浑然一体。
要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章的结构属于形式范畴。从文章内容看,结构是作文的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组合,是连接作文的主旨、材料的方式;从作者的角度看,结构是作者展开思路的步骤;从读者的角度看,结构是把握作文主旨和内容的线索。结构作为作文的形式,它既受制于作文的主旨和内容,又直接作用于作文的主旨和内容,所以,我们在安排作文结构的时候,应当以内容为中轴,围绕主旨,围绕情、意、人、事等内容、层次,安排自然段,安排开头、过渡、结尾,决定哪些段落长,哪些段落短。
作文要看题,审题准确、全面,不折不扣地按照题目要求去做这才能向成功迈步。否则,审题不慎出现失误,便与成功无缘。所以拿到话题作文首先就要做到精思细敲,审准题目。
如何做到精思细敲,审题准确无误呢?精思细敲要做到这三点:①单纯话题型还是材料话题型。如果是单纯话题型,则范围相对较广;若是材料话题型,还要审清材料的内涵及要求。②由哪几部分构成?材料、话题与要求是什么关系?③命题的意蕴何在?指向哪里?怎样才能稳中创新?
精思细敲话题作文,关键是要理清范围与限制的度。话题作文规定的范围往往是比较宽泛的。如话题“趣”,可以写生活中蕴藏着的乐趣,学习中的乐趣,童年时代、中学时代、家庭、校园的乐趣。可以写经历过的趣事,知道的趣闻,总之内容与乐趣相关即可。像这样的话题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话题作文除了审清话题之外,还应特别注意材料要求,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引出话题的媒体,是引发作者思考、展开联想想象的一个“由头”,是思维发散的引爆点。
把握好两个基本模式。就是“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作文的“纵式结构”,就是按时间的推移、情感的发展、问题的展开为顺序的结构。一般说来,以写人、记事为主的作文,常常以时间的推移为结构方式。而抒情的作文,则以情感的发展为结构方式。特别是写“我”的情感认识或变化的作文,采用这种结构更方便。至于以议论为主的作文,就采用以问题的展开或深入分析为顺序的“纵式结构”。作文的“横式结构”,就是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或问题、材料的并列关系组织文章结构。如果作文是“记一次活动”或“经验总结”之类的话题,采用这种结构比较方便。
如何展开联想?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它把感受到的新的事情与记忆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暂时的联系,实际是由所感知的形象引起的一种回忆。
联想可能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在空间上或时间上比较接近,就会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如由“童年”想到童年趣事;由“清清的河水”联想到里面快乐生活的鱼儿。有的是由于实质不同的事物有某一相似之处而引发的联想,如由生机盎然的春天联想到朝气蓬勃的少年。有的是由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联想到与这事有某种关系的另一事物,如话题“母亲的手”联想到母亲的辛劳、母亲的等;如谈语文学习的话题,联想到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等;如由诚信联想到虚伪、欺诈等。
像“假如……”之类的话题,就需要从主观的需要或愿望出发,设想某一人物在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中会有什么情况或变化。有时需要从已知的去推测未知的,凭借原因去推测结果,从事物现在的情况去推测其过去和未来的情况。如从“保护环境”话题去推测若干年后地球上的生态情况,去唤醒人类保护环境的意
识。有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错觉或幻觉展开特定的想象。总之,通过联想想象就会确定新颖深刻的主题。
当然,话题作文提炼主题的方法还会有很多,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很难一一道来。
亲爱的祖国母亲:
您好!
我是在您甘甜乳汁的哺育下,健康成长的少年!从小,我就听到父母和老师对您的赞颂,您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是我们永远的归宿!长大了,我才真正的体会到您的无私与亲切,体会到你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站在泰山之巅,一览险峻巍峨的崇山峻岭;站在黄河源头,体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站在西子湖畔,感受西湖的妩媚与柔情。这些美景无不经过您的细心雕琢,让我们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一丝享受,一份悠闲,这是您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正值您的六十岁生日,我代表全中国人民祝福您:繁荣昌盛,国圆家圆,家和国兴!到今天,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纪,您历尽沧桑,历经历史的巨变。从以前的软弱到现在的刚强,从以前的耻辱到现在的荣耀。炎黄子孙在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血谱写中国新的篇章。祖国母亲,您放心吧!中国人民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已经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现在我们的科技发达了,实现了很多中华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是雄鹰就要翱翔,是巨龙就要腾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让您变得更加美丽,让您成为全世界那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我们这一代很幸福的生活在祖国强盛的时期,我们不用忍受战乱的不幸,不用为衣食担忧。政府的英明抉择,让我们每一个未来的接班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校园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教室宽敞明亮,老师和蔼可亲,品德高尚。在这样良好环境生长的我们,必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亲爱的祖国,您肯定会担忧我们学生的素质问题,在这样如蜜罐似的生活环境里生长的孩子,肯定是小皇帝,娇小姐吧!那您可万万不用担心,政府与学校都组织了许多关于劳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活动,在不久的未来,就让我们展现出我们的风采,用实力来证明我们自己吧!我们热爱您,也热爱我们的校园,在校园里,我们会遵规守纪,创建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我们很荣幸是您的孩子,作为您的未来建设人,我们会好好爱护自己,锻炼自己,挑战自己,训练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发奋学习,也要讲文明,我们同时会保护您,不让您受到“伤害”。我们大家同是兄弟姐妹,同是一家人,我们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坦诚相待。现在说的多么华丽都只不过只是一句空话,在十几年以后,您会看到我们傲人的成绩!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肩并着肩,用我们的双手弹奏为我们伟大祖国谱写的新乐章。
祝祖国母亲:
蒸蒸日上,
繁荣富强!
中学生优秀作文库(zuowenku.net)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但是大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找准抓手。此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如何以创新能力为抓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谈点看法。
一、以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为抓手,打破常规思维定势
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使其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认为:“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作文形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可采用全命题、半命题、命题加提示和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片断作文、作文填空、口头作文、想象作文、续写课文结尾、编写剧本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到作文如同游戏,兴趣盎然。
二、以夯实学生作文创新基础为抓手,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指导学生发掘收集写作题材十分重要。
1.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广泛阅读是学生作文创新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作文创新密不可分。阅读可以有多种途径:①阅读课文,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②阅读报刊,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材料宝库。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华,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2.开辟第二课堂,拓展作文课堂外延。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第二课堂中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开辟作文专栏,介绍作文写作知识、技能、技巧,成立作文兴趣小组,确立创作方向,举办作文故事、作文专题讲座,向校广播站投稿、办班级学习报等形式,为学生敞开一片广阔自由的写作天地。
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滋润下,会焕发出满腔的激情,激发出创新的欲望。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地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培养兴趣、激活思维、开阔视野。学生在生活中创新作文,在作文中书写生活,提高了作文创新活力。
三、以激发学生作文创新激情为抓手,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快生动的写作氛围,不要随意否定或扼杀学生某些个性化的思想,让学生用其稚嫩的文字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坦率地表达出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1.优化作文写作环境。在作文课上要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求异思维,鼓励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提笔写作,大部分同学都有话可说,且语言流畅,这时就会出现大批优秀的习作。
2.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创新式的表达。以往强行命题、框死文体、规定写法、限定字数、粗暴批改等现象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造”规律,是不可取的。只有给予学生写作“自由”,才能使他们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充分的释放,才能使作文教学与创新教育接轨。
四、以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质量为抓手,优化作文评改方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指导学生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模式,永远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并不能真正养成学生写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
1.用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写出的作文对他而言,都是最高水平的发挥,也希望得到肯定性评价。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确等等裁判式的评语,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改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一、开展关注校园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教学,其实不需要灌输什么高深的理论,更不需要讲授什么玄妙的方法。写作教学的真谛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有了生活,有了激情,什么都好办了,包括写作。
一所学校,哪怕是条件再差的学校,也总会有些花草树木。这些长着几条根须和几片叶子的东西,将会对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校,在办公楼前,有几丛茂盛的竹子。关于竹子,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是竹的品格。竹子一尘不染,不畏严寒,高雅素洁,被视为“岁寒三友”之一和“四君子”之一,是人们赋诗作画为文的好题材。二是文人与竹。竹因之性情高洁,文人多与之结下不解之缘。晋代王献之有“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感慨;宋代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心声;明代于谦作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竹坚贞不拨的性格明志;清代郑板桥更是到了“无竹不入居”和作画“胸有成竹”的境地。
关于竹,还有很多话题,耐心引导,何愁学生写不出几篇精彩的“竹”文呢?
二、开展美化校园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环境布置――追求“让每一堵墙壁都开口说话”的效果。既突出时代特色的品味,又透露文化底蕴的积淀,且迎合学生心理的需求,利用环境布置构建出亮丽的(下转2―7版中缝)(上接2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人文景点,创设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情境。
首先是走廊文化。走廊、过道、门厅等处,教师和学生一起挂上书画条幅、名人画像、警句格言,既改变了白色墙壁的单调,更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学生可以在经常性的审美活动中提升情感、净化心灵。特别是每年书画节上学生的获奖书画作品,师生把它们装裱以后挂起来,形成走廊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次是教室景观。教室是学生校园生活最主要的活动空间,而教室文化又往往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教室文化更有其“开发”的“潜力”。窗明几净、桌椅整齐,还只是净化。开发教室文化的重点是突出“优化”二字。布置好教室的黑板报、读书角、宣传栏,每天向学生传递大量新的信息,使之成为学生向往的一大景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学生有了这些活动,写作的时候还会呆在那儿咬笔杆吗?
三、开展文体科技活动,深化写作情感
全校性的文体科技活动就是全员动员、体员对与的“大众化”的活动。以时间为经,如节日、纪念日、假期等,以内容为纬,如文艺类、体育类、科技类、学科类等,构建为综合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譬如,暑期的夏令营,全校一个总主题,各类活动有分主题,涵盖各个领域:“地球只有一个”的环境保护知识学习、考察活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三小科技创意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活动;“美化我们的生活”的艺术培训活动等等,多领域、多形式的夏令营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丰富了学生写作情感。
关键词:优化; 教学过程;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56-001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归生活已成为学生写作的潮流。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真正的美、丑、善、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
“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该如何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个性化的水平?近几年来我在优化教学过程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丰富学生生活,拓展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根据叶圣陶先生的教诲,根据我们农村生活特色及以往的教训,我们在习作教学研究过程中,改变以往封闭的课堂教学做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欣赏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参加实践活动,开拓农村初中学生个性化作文训练的教学之路。
1.欣赏家乡美景,寻找习作素材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也是学生习作素材的宝库。我们的家乡刘王楼紧邻苗城河,有红富士苹果园,有梨园,有桃园,有正在建造的天师庙,有著名的邀帝城等。因此,我们学校教师重视启发、引导孩子去拥抱大自然,欣赏家乡的田园、绿野、果林,古迹。这样,大量习作素材将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和强烈的习作兴趣,学生也不断写出了很多有个性化的作文。
2.体验田间生活,丰富习作素材
农村的学生最熟悉的都是栽种、施肥、除草、松土、收获等农事。于是,我们老师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利用放学后、星期天、节假日涉足田间,走进菜园,钻进大棚,用眼去看,用手去动,用嘴去问,用脑去想、去发现,在充实生活的同时,使学生趣味盎然,创造了大量的习作题材。在习作课或语文课外活动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谈从田间生活中获得的感受。
3.深入开展实践,加深体验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活泼的个性得以发挥,又可以使孩子们在快乐中拓宽视野,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激发起爱家乡、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情感,为学生开创了动手动脑的新天地,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对许多事物增长了感性认识,成为习作的典型题材,容易激发起学生习作的兴趣、灵感和激情。
二、营造书香校园,促进积累运用
古人说得好:“博览群书,长袖善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知道,多读书,读好书,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习作水平,为此,学校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从而充实学生文化底蕴,促进积累运用。
1.激励广泛阅读,奖励故事明星
读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发动学生搜集、交流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讲述文化名人的故事和成长道路,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两次活动。一是在班内组织开展交流活动,介绍自己阅读的书刊内容和精彩部分;二是组织故事会,学生演讲故事,评故事明星。这两项活动既可以感染学生,吸引阅读,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演讲、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良好基础,各班均评出不少故事明星。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2.加强阅读指导,培养积累习惯
在全校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读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同学偏面追求故事情节,对故事紧张有趣的书刊看得较多;另一方面忽略文章细节描写。为调整学生读书心态和阅读方法,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老师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阅读笔记,把记录中一些描写优美环境的语句和精彩故事的细节描写展示出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正确记载。通过每周五红领巾电视台,交流读书方法,使学生懂得精读、精摘,学生每人备有读书记载本,许多学生把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外貌描写分门别类作好记录,培养了学生积累的习惯,为写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3.鼓励读写结合,充实个性化习作的“活水”
“美”可以是环境、是师生作品、心理、行为、是美术。它既是自然美,也是人文美。“美”的美育教育要构建出来,要进行统筹,要精心分解,我校“美”的美育特色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去实施的。
一、营建校园环境的美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营建校园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环境,是学校美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1. 营造校园自然美
我们意识到自然环境对教育的作用,重视和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为师生营建一个干净灵秀、绿草如茵、花语飘香、书香满园的“美丽环境”。
2. 增厚文化底蕴美
通过打造学校标识文化名片、横梁文化名片、办公室文化名片、班级文化名片、宿舍文化名片、饭堂文化名片等活动,增添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增厚了学校的文化底蕴,使学校的美育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3. 打造师生“作品美”
学校挑选人手,组织人员,成立特定部门,整理、编辑了《校报》、《象山源文学社刊物》、《教师教学论文集》、《教师师德论文集》、《学生作文集》、《美术生作品集》、《教师书法绘画作品集》等师生作品,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把师生美的一面展现无遗。
4. 打造学生“行为美”
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目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它包括五个部门:纪检部、宣传部、生活部、文体部、宿管部。对学生自律委员会制定完整的制度和章程,通过挑选、培训、上岗、整改等一系列环节后,放手由学生管理学生,包括校门值日,检查卫生,检查做操,检查大型集会的进出场秩序和安全秩序,检查课间活动,检查宿舍内务和就寝纪律等,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管理,为创建学生管理品牌奠定了基础。
二、营建和谐美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营建校园的和谐美是我校“美”的美育的关键。我校致力从如下几方面去营建校园的和谐美。
1. 营建领导与老师关系的和谐美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教师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同时,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让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矛盾,呈现校园和谐稳定美。
2. 营建老师与老师关系的和谐美
教师是创造学校和谐人文环境的中坚力量。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毫无疑问会时刻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如果一所学校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教师人际文化,它就会以一种内在的滋润方式,给教师以深刻的影响,促进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而推动学校文化的生长。
3. 营建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美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创建文明校园的中心环节。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倡“当仁不让于师”,作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唉!一眨眼,一个寒假又过去了。我们又要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新知识。面对新的学期,我们又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学年了。
过了一个年,我们都长大了一岁。似乎同时我们也跟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再次回到学校,我觉得同学们都比以前更懂事了、更成熟了、更努力了、更认真了。想起刚上初中的那段时间,我们都还带着小学生的稚气,来到这个美好而又和谐的校园。整天在走廊上追打、嬉戏、拥挤在栏杆上,无所顾忌,每天都在疯玩。嘻嘻,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的我们真是太幼稚、太不珍惜能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学知识。
时间过得可真快,又一个寒假过去了。我不禁扪心自问:在这个寒假里我究竟做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只知道自己每天都是睡到12点才起床,吃完午饭。玩到3点才做作业,然后到4点又玩电脑,玩到5点就下来吃饭,吃完饭到9点多才做作业。(而且每次做作业都吃一边吃零食,一边做作业)就这样一天又眨眼间过去了,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现在开学了,我就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贪玩、为什么不多看一些作文选、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我知道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怎么后悔、怎么使唤,那段时间也不会再回来。现在,我们唯有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将每一天过得充实,这样到了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流着眼泪说:“后悔自己当初没怎么样、怎么样。”
我知道,在这里说空话是没有用的,只有用那默默的行动去证明自己那才是最实际的。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做个全新的女孩。用那最质朴的行动实现我那美好的梦想吧!
广东汕尾陆河县实验中学初一:彭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