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活着影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2年12月12日,由徐峥、王宝强、黄渤主演的电影《人再途之泰》刚刚上映,首日票房便达到了3650万,票房创造了国产喜剧新纪录。
2013年1月12日,《泰》票房突破12亿;2013年3月18日,《泰》夺得亚洲电影大奖――“亚洲最高票房”奖,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的里程碑。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人再途之泰》是如何创得如此高的票房纪录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剧情再现
商业成功人士徐朗(徐峥饰)用了四年时间发明了一种叫“油霸”的神奇产品――每次汽车加油只需加到三分之二,再滴入几滴“油霸”,油箱里的汽油就会变成满满一箱。徐朗的同学兼竞争对手高博(黄渤饰)想把这个发明一次性卖给法国人,但徐朗坚决不同意,他希望深入研究,把“油霸”发扬光大,得到更远的收益。徐朗和高博两个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一直无果。由于两个人在公司的股份相当,唯有得到公司最大股东的授权书,方可达到各自目的。当得知在泰国后,徐朗立刻启程寻找,而高博获悉徐朗的行踪后,将一枚跟踪器放在徐朗的手机上,跟踪他去了泰国。在飞机上,徐朗遇到了王宝(王宝强饰),别有心机的徐朗想利用王宝来摆脱对手高博的追赶,可最后,他不仅没甩掉王宝,还成了他的“贴身保姆”……
精彩台词
徐朗:你“二”到无穷大,纯天然扫把星,我已经习惯了。
王宝:拿笔记一下,我的号码不好记,幺叁拐九拐洞拐六拐洞幺拐。
王宝:你到底什么星座的?人格太分裂了!
徐朗:你是不是该吃药了?
王宝:嘿,你咋知道啊?
徐朗:原来你会功夫啊!
王宝:就这么一招。
徐朗:快使用绝招!
王宝:不够高够不着啊!
影评摘录
影评一 徐峥、王宝强、黄渤一起演喜剧,光想着就超级期待,果然没让人失望。黄渤一出场,大家就笑了。王宝强的憨加上“二”到底的心态,会让你也跟着“二”。徐峥的徐氏幽默、光头加上无奈的表情,更是深入人心。期待徐氏喜剧的第三部!加油!内地喜剧雄起!
影评二 影片中还融入了诸多黑色幽默,比如曼谷堵车时出租车司机对北京拥堵的调侃,电梯里的美女说“电梯里有俩2B”的情景,王宝强拍照时剪刀手的招牌动作……徐峥把国人旅行时的特点都融进了自己的电影中。
对话导演
一部处女作就把自己推上了亿元俱乐部的导演行列,对此,徐峥认真而严肃地表示,自己一定不会成为被票房“绑架”的导演。“以前当演员时,我就会有很多想法,但碍于身份,我并没有多表达什么。现在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制作团队,所以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故事讲好讲完。其实我对票房什么的并不在意,只要电影类型明确,制作精良,让观众在离开的时候,脸上和心里都带着快乐就好。”
由于这部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很多人都已经在期待徐峥的下一部“途”系列诞生。对于这个问题,导演徐峥笑着说:“请大家不要给我这么多压力,容我好好沉淀一段时间,仔细想一想,再想一想,如果碰到好的创意,肯定会努力做出一部好看的电影的。”
徐峥还表示,自己的创作不一定局限于喜剧,也可能会尝试其他风格的电影。不过为了能给广大观众带去欢乐,他还是会把自己的徐氏喜剧发扬光大的。
特别推荐
《风雨哈佛路》
这是美国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催人警醒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艰辛,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表达了只要拥有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主题。
经典台词: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
《肖申克的救赎》
主演:松山健一、瑛太、贯地谷诗穗梨
类型:剧情
首映:2012年3月24日
铁道迷的铁道电影
普通的公司职员小町圭,在钢铁厂工作的小玉健太,两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他们都是疯狂的“铁道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本不相干的两人相遇,因铁道迷的共同身份而一拍即合成为好友。两人工作顺利,但在恋爱上都有着烦恼,一天,哥俩相约在一条九州的本地线路上展开一次铁路旅行,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次意外的邂逅。
在日本,以铁道为题材的影片数不胜数,比较近的就有中井贵一主演的《49岁成为电车司机的男人的故事》,以及是枝裕和导演的《奇迹》等影片,但是在这些影片中,以一个真正“铁道迷”身份来拍摄,以“铁道迷”为主角的铁道电影却非常鲜见。已故导演森田芳光的遗作《让我们乘A列车前行吧》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拍出过《失乐园》、《其后》等经典作品的森田芳光,对于火车、铁道等有着深厚的感情。据森田的妻子三和子回忆,连处女作在影院公映前,他都还在用8毫米摄影机拍着铁道外观、火车车内、车窗外风景,而对自己的处女作不闻不问。这部《让我们乘A列车前行吧》,可以说完成了森田芳光作为铁道迷的最后一个心愿,而这竟也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费尽心血的“玩乐之作”
影片并非一蹴而就,森田导演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开始构思剧本,一直到现在才得以实现。而为了影片的企划能够更容易通过,森田在自己的原创剧本写完以后先去与本片的两位主演松山健一与瑛太交涉,得到他们出演的许诺以后才去找发行方商谈投资事宜。他之所以出此奇招,是因为在如今改编成风的日本电影界,原创剧本已经很难顺利通过。
在这部心血之作中,森田将他作为一个资深铁道迷的“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片中所有的角色名、公司名均是取自真实存在的各种列车,比如两位主角小町圭与小玉健太,他们的名字就来自于JR东北·秋田新干线“小町号”与JR东海道·山阳新干线“小玉”号。而在各家铁道公司的协助下,剧组还得以进入平时不允许拍摄的区域以及实际在运行的车厢中进行拍摄,影片中登场的火车达20条线路,80辆之多,这是铁道电影的一大壮举,也创下了日本电影史之最。
本片虽非大制作,票房上无法与大片相提并论,但日本观众观看后的回馈都很积极,普遍给予好评,在几个较大的电影网站上,多数观众均给予了中上的评价。至于专业影评人方面,较多也是持肯定态度,影评人北川玲子称其“轻松的幽默与清澈而美丽的影像,连对火车没有兴趣的人也会被吸引”,渡町子则表示“森田导演的遗作来得太早,但所幸是一部轻松愉快,充满幸福感的佳作”,连以偏激毒舌著称的前田有一也赞扬道:“遗作是这样一部应景的佳作,也证明了他作为电影导演的实力与运气。”
媒体反馈
多年构思的原创剧本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欢笑,片中的每个人都忠实地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着。
——goo映画
电影圈的狂欢气息,热门赏析
林林总总,竞猜预测纷纷扰扰……这,才是奥斯卡!
奥斯卡犹如体育界的奥运会,很多影片虽然已囊括奖项无数,但都难比这一座“小金人”来得成色十足,于是,摘得奥斯卡,不仅是一次关乎品质的考量,更是一种载入史册的荣誉。
今年的奥斯卡,除了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之外,不乏精彩影片,各种类型片足以让我们好好爵一番。
2007年夏末,戴安娜尚且作为“英伦玫瑰”盛开在无数当代英国人心中的时候,一部叫《女王》的电影以低调优雅的姿态上映,海伦・米伦温柔深邃的表演打动了无数影迷,这部电影挽回了英国皇室在民众心目中日益尴尬的形象,使之重新树立了尊严。三年之后,又一部歌颂皇室传奇的怀旧电影出台,打动了英女王,斩获了多项大奖,在奥斯卡上更是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大奖,这便是2011年最引人注目的电影――《国王的演讲》
影片角度独特,截取了英国历代国王中最低调,亦极有故事可讲的乔治六世治疗口吃,在圣诞节做的二战演讲为主线,讲述了一段励志又非常温情的往昔。这既是历史,又是戏说。给贵族披上了平易近人的外衣,告诉大家其实生而为人,都有七’情六欲,会为成功而喜悦,会为缺陷而陷入自卑与苦恼。
《国王的演讲》由靠拍迷你剧起家的英国导演汤姆・霍伯执导,他的旧作《约翰・亚当斯》与《福朗镇》均获得过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早在2005年拍摄《伊丽莎白一世》的时候甚至就与主演《女王》的海伦・米伦有过合作。著名制片人马克・福利尼奥因此找到汤姆・霍伯,与之一同策划并着手进行创作,《国王的演讲》就在两人偏好缅怀英国历史的激情中诞生了。
作为一部传记片,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没有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没有热闹的动作元素,没有华丽的视觉效果,却成为了2010年的年度大片,囊括了金球奖的四项大奖,美国影评人协会七个最佳,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剪辑奖。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赢得众多影评人大奖?影片到底在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缘何成了这个时代的寓言?
“要成就5亿社群王国,得先背叛几个朋友。”电影海报上的这句话乍一看让人很不舒服,但不可否认这就是face 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起家时的真实写照。围绕着face book原罪的两场官司,回忆在听证会和凌乱的过去间跳跃闪回,马克这个有着社交恐惧症、行为怪异另类的大男生,遭遇了众叛亲离,却依然成为了网络社交教主。
好莱坞很少为还活着的人物拍传记片,传记片的主角也多偏重于政治家、科学家、歌手、商业大亨……而《社交网络》的主人公马克今年才26岁,大概可以算好莱坞传记片中最年轻的传主了。大卫・芬奇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能代表时代的潮流人物,并准确地把握住了他的独特特征,毫不避讳他个性上的缺陷。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并不是强加于某种观念给观众,也不是要树立一个天才的英雄人物,而是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无中心化,如今方兴未艾的云计算、云存贮也是基于这样的特质发展而来的。,表现在影片中则是,不预设好坏,所有是非善恶都交给观众来判断。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试图努力去实现改变时,能阻止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唯有用超越自我的方式去进行自我背叛,而实现这一途径的代价是自我毁灭!
这其实是一个有些悲剧色彩的电影,一位美丽善良的芭蕾舞演员Nina因为一个双重角色,背叛了自己的性格,从那纤美的个体中分裂出了另一个邪恶放荡的“黑天鹅”。最终“黑天鹅”杀死了“白天鹅”,而她也杀死了自己。
影片将双重人格的对立性质及转换过程表现得细腻清晰,这样的转变过程显示了Nina内心对“黑、白天鹅”极端的渴望和追求,在剧烈复杂且极端的两种对立人格的反复转换中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界限。
“白天鹅”殉情的那一刻,Nina体会到了自我对立、背叛的残酷,也因此明白了成为“白天鹅”与“黑天鹅”的意义和区别,以及对生命最后一刻即将失去所有这一切的代价是如此惨痛,她站在悬崖边上眼含泪水,深切动’情地对眼前所有一切依依不舍……而到这里,Nina才真正实现了善良与邪恶、美丽与妖艳、纯洁与诱惑的完美统一。
而实现这一切的途径是付出残酷的代价。
芮17岁,家里祖辈生活在密苏里西南的山里,长辈们做着见不得光的制作买卖,是代代相传的家族生意。父亲擅制安非他明(兴奋剂的一种),在族人里小有名气,却突然离开,留下芮独自去面对一双年幼的弟妹和一个失掉主心骨的家庭。
《冬天的骨头》就这样开始于一个姑娘不得不面对的困局,而一重又一重更艰难的抉择还在后头一一贫穷、困厄、道义焦虑、成长本身的艰难与无奈。这部电影是去年圣丹斯影展最心花怒放的收获,它几乎定义了圣丹斯这些年的审美趣味:女性题材、女性导演、被城市遗忘的遥远山区,封闭、保守,挣扎于贫苦,原住民用世代流传的方式杀伐决断,那是另一个世界。
英文名:《Despicable Me》
类型:喜剧、家庭、动画
导演:克里斯・雷纳德、皮艾尔・柯芬
配音:杰森・席格尔、史蒂夫・卡瑞尔、拉塞尔・布兰德
制片地区:美国
上映时间:2010年
剧情简介:
超级坏蛋格鲁在听说埃及金字塔被盗的新闻后不满市面上新贼辈出,决定在纳法利欧博士的帮助下建造火箭升空盗取月亮。在向坏蛋银行贷款的过程中,格鲁盗取的收缩射线枪被新贼维克托抢走。为了夺回收缩射线枪,格鲁决定领养三位孤儿――玛戈、伊迪丝和阿格蕾丝,利用她们进入维克托的城堡兜售饼干的机会实施偷盗,计划成功后再偷偷处理掉三个小孩。
然而在日常相处中,格鲁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三个小孩,但这样的感情用事却将严重影响周密的盗月计划……为了不影响盗月计划,格鲁不得不将三个孩子送回了孤儿院。而当计划成功后,维克托却绑架走孩子们,并要求格鲁用月亮交换,格鲁同意了。不过,月亮突然开始变大,在危险中格鲁救回了三个孩子,而坏人随着变大的月亮离开了地球。
影评人语:
作为一个小时候缺乏家庭温暖,长大以后独自一人仅仅是为了保持自己恶棍地位而生活着的人,格鲁很少真心微笑,每次恶作剧之后的得逞是他维持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
可是随着新恶人偷走了金字塔,格鲁的理想遭到了威胁,于是他决定偷月球,可是正当他取得最关键的工具――缩小枪时,新恶人却突然出现抢走了这支枪。为了夺回缩小枪,格鲁收养了三个小女孩,通过她们潜入新恶人的家里,终于抢得缩小枪,并成功制造了火箭,月球就这样被偷到手了。
正是这三个小女孩,如天使般的降临,用她们的可爱、童真、执着、真爱融化了格鲁,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正因为有了爱,有了对孩子们的爱,格鲁才有冲破一切的力量攻进“高富帅”向量的碉堡。
孩子的爱是圣洁的、至善的;格鲁被感化后对孩子们的父爱也是深沉的 、至真的。而爱也是相互的,当一个人懂得了如何爱人时,才能更好地被人所爱。影片中格鲁给孩子们念最简单的童话故事时,他也一定能够理解当初自己的母亲对他的那份爱。
爱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字眼,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挑战命运、塑造人格魅力的精神力量。
爱是改变人生的一种力量,因为它伟大;爱能点石成金,因为它神奇;爱能使人高尚,因为它会渗透。只有爱,才能够让人间洒满温暖;只有爱,才能够使世界充满美好。
经典台词:
1. 你装过头了,其实内在是一颗破碎的心。
3月3日,第86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在洛杉矶举行。最佳纪录短片奖由一部名为《6号女人:音乐拯救生命》的影片摘得,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片中主角、世界最年长的二战大屠杀幸存者艾丽斯・赫茨-佐默。
艾丽斯1903年出生在布拉格,早在1920年就以钢琴家的身份驰名布拉格。但1939年,随着纳粹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她的生活也完全改变了。1943年,艾丽斯一家被送入泰雷津集中营,她的丈夫随后被送往奥斯维辛和达豪集中营,后因伤寒去世。在泰雷津集中营,被囚者获准举行音乐会,艾丽斯经常参演。每当她弹钢琴时,人们就会围上来,静静倾听。艾丽斯说:“坐在那里的人,年老的、孱弱的、孤独的人,这些音乐是大家的食粮,我们演奏音乐而活着。只要我们还可以弹钢琴,事情就不是那么可怕。”
《世界最年长大二战屠杀幸存者艾丽斯・赫茨-佐默人生启示》的作者卡罗琳・施特辛格询问过不少听过音乐会的泰雷津幸存者,那些人都说“在音乐会的一个小时,他们仿佛被带回了家乡,萌生了希望”。“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但没有坚持下来,她做到了。”
被解救出来后,艾丽斯于1949年移居耶路撒冷,1986年又搬到伦敦,并进入一所老年大学学习。她每天坚持游泳,直至99岁;上了年纪后,她的两个手指渐渐失去知觉,但她并未就此放弃钢琴,而是重新研习八指指法。步入百岁之年,艾丽斯还推荐那些来看望她的人吃鱼、喝鸡汤、听巴赫!
她的这段经历被拍摄成了这部全长38分钟的短片。在影片官网上,艾丽斯曾留下这么一段话,用以诠释她对“音乐拯救生命”的解读:“我是犹太人,但我的宗教是贝多芬。一旦信仰了贝多芬,我不再是我,躯体已无法抵御这种改变。”“我已到暮年,但这真的无所谓,因为我拥有如此美丽的生活……生活是美丽的,爱是美丽的,自然和音乐是美丽的。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一个礼物、一种馈赠,我们应当珍惜,并传递给我们所爱的人。”
美国《洛杉矶时报》影评人贝齐・夏基因此评价:“她的伟大,不仅仅因为坐在6号监狱长凳上的她弹出了美妙音乐,更因为她并不带着愠怒回首往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电影的主角、110岁的艾丽斯已经于2月23日早上安然辞世,无缘亲眼见到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了。
热议锐评:电影中的艾丽斯说:“从那(集中营)之后我知道了人生中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我们独身而来,独身而去,有能陪伴我们同行的人就是幸运。即使只是陪伴了一小段路,也该感谢。”正是这样纯粹的、不带任何愠怒与抱怨的感激,陪着老人渡过悠长的时光,而使得老人的生命呈现出一种令人仰望的光彩。正如奥斯卡获奖感言中所说:她对于喜悦的理解和她对原谅的态度让人震惊,她让我们理解了人生。(关晓星)
话题拓展:乐观;信仰;感激;宽恕;生活是美好的;音乐的力量;艺术人生……
(资料来源:《新文化报》《中国妇女报》等)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香气香也香不过它,我也有心摘一朵下又怕来年不发芽…。熟悉的音律被老式唱盘所演绎。三位女主人公茉。莉。花的人生也就此展开。
照相馆 曾多次作为影片的背景出现。似乎在暗示命运的烙印轮回。
茉---单纯的最后是冲动的惩罚
影片的开头,老式照相馆内,茉美丽精致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而茉不知道,这些遐想很快会成为现实。一个陌生男人的出现将改变她的命运。
“我是电影公司的,有兴趣拍电影吗?”
茉的母亲只是冷冷的看待这一切,她似乎也知道女儿的命运由她自己掌控。挽留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很快,茉出名了。而且她爱上了那个公司的老板。
只是年轻的时候,单纯和冲动往往为后来买下了祸根。
日本侵略上海。电影产倒闭。那个男人携卷了一大笔钱逃到了香港。一夜之间,茉发现生活不过是一场梦而已。梦醒了,即成泡影。更糟糕的是她早已有了他的孩子。无奈之下她搬回老房子,却发现母亲身后藏着一个男人。
“死丫头,你还知道回来啊,把身子转过来让我瞧瞧”
“好啊你,怎么这么不要脸,你挺着肚子回来做什么”
茉看了一眼母亲身后的男人“也许是遗传吧”
那个男人对茉动了心思,茉不是不知道。此时她对爱情早已心如死灰。只是那个男人丑陋的嘴脸贴近她时,她只是流泪却没有反抗。母亲买菜回来发现这一幕,随即由惊讶转变为愤怒。
茉只是笑,笑得没心没肺“打吧,这样的男人该打”
也许茉是吧那件事情的怨恨报复在母亲身上。又或者是她想让母亲看清那个猥琐男人的真面目。
母亲选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跳河自杀。只留下一封信“孩子还没有取名,就叫莉吧”
战争继续这,茉只好带着孩子迁到其他地方。
黄昏的旧上海带着几分苍凉。身后老房子的招牌摇摇欲坠,要在时间的冲刷中铭记着这一切。
莉----偏执的性格注定了一场爱情悲剧
如果说茉生活的年代是黑色,那么莉生活的年代就是红色。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心纯粹的像块玻璃。
资产阶级长大的莉养成一种胆大又偏执的性格。她向往爱情,也因为爱而怀疑爱。
“绉杰,你的演讲真棒,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我等你”
这是莉第一次对绉杰讲话。绉杰出生在一个工人阶级家庭。是学校的篮球队队长,还是唯一的党员。
婚后,莉的偏执开始暴露。她怀疑自己的母亲和绉杰眉来眼去,没事就发脾气。而她的偏执愈演愈烈是由体检造成的。绉杰蹲在门口吸烟。莉平静的说“我们离婚吧,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有孩子”
绉杰笑笑“没事,不是要响应党的号召吗,先有了事业再考虑家庭”
他们领养了一个女孩----花。
莉在某个深夜突然醒来,她做了一个梦。她怀疑自己的丈夫和养女有暧昧关系。
“你都对他做什么啦,你,我要去告你”
她不知道那句话意味着什么,在那个年代,生活作风就是道德问题。
绉杰死了,卧轨自杀。
莉知道自己冤枉了他,选择了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那个年代,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更多的是一种证明。
花对外婆说“妈妈呢”
你妈妈走了,和你爸爸一块走的。你要记住,你爸爸是个好人。
花-----单纯坚强的单身妈妈
花的故事似乎有些俗套。花不顾外婆的反对嫁给了一个一直追自己全校唯一的大学生。
“他上了大学,你们就是两类人了”
“不,他说等毕业了就结婚”
花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他们结婚了,四年生活阅历的不同却改变了太多太多。他们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和爱好。他选择了出国深造,花选择了继续等他。只是却等到了离婚的消息。
“我怀孕了”
“谁的”
“你说呢”
“要不等生下来在离吧,恩孩子的抚养费我会给的”
“不用,我生的孩子我养”
花看到那个男人松了口气。他们住在一起的最后一晚,花打开了煤气瓶,想和他同归于尽,却被他发现了。
最疼爱她的外婆也死了。花意识到,只有考自己,才能更好的活着。
纪可梅女士(Marie-Claire Kuo Quiquemelle)是法国人,但汉语说得很溜。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频繁造访中国,与中国学者和电影人进行学术交流。从1987年开始,她开始以电影市场人员和学者的身份参加戛纳电影节。
来戛纳是因为有“好片子”
我1986年去中国,和一个朋友合作了一个纪录片。我跟他提起戛纳电影节,因为法国人都知道这里有很多“好片子”―法国人把艺术电影叫“好片子”―这个朋友就给我买了一个电影市场的证,所以1987年我第一次来戛纳就是在市场,没有看电影(编者注:注册电影市场需要收费,证件不能看竞赛片)。之后我先生(编者注:郭钧亮,香港旅法外交官及影评人)给杂志写文章,我也会写点东西,所以就有机会以记者的身份看电影,有机会介绍一下中国电影。
那时候,中国人很聪明
戛纳第一次有中国电影,应该是香港导演李翰祥的片子,然后有胡金铨,因为那个年代有,没什么内地电影来戛纳,但胡金铨能代表中国的电影文化,他的《侠女》艺术成就很高,让人特别感动。改革开放以后慢慢就有很多中国电影了,《哪吒闹海》《阿Q正传》……那时候西安电影制片厂来了一批年轻人,吴天明是他们的头儿。他们很聪明,知道怎么做广告,把自己的电影片名写在T恤上,很多外国记者来拍照。那些年轻人就是后来的第五代,在法国人们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知道中国电影的。
第五代老了
法国人很喜欢第五代的电影,张艺谋和陈凯歌在法国很有名。张艺谋的《活着》,对法国人很重要,张艺谋拍得好,余华写的故事也好。陈凯歌也是,比如《黄土地》《霸王别姬》。但是他们后来的片子法国人不喜欢。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后来拍的电影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中国的特色,所以法国人不喜欢。第五代老了。
现在没人谈论导演
我不反对商业片,但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艺术电影,商业是不可能做好的。美国人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请世界上最好的导演去好莱坞,把他们的艺术和技巧变成美国的东西。现在来戛纳的很多中国电影人都在说,“我们很不容易,这个片子花了很多钱,它一定是最好的”。在戛纳,大家关心的只有这个片子的导演怎么样,故事怎么样―以前中国的片子来了大家还会谈这些,但是现在,没人介绍导演,就是介绍这个片子花了多少钱。
应该有人教教他们
在法国,电影不是一个商品,很多年轻人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就有很多比赛,还有人给他们写剧本,慢慢地把他们培养起来。我去中国,和年轻人说话,他们很多人以为世界就是美国,我觉得这一点很可惜。中国电影需要一些“中间人”―既了解中国,又了解法国,还了解世界。要这些中间人告诉你们,什么样的中国电影,外国人才会喜欢。比如今年来戛纳有个新片子,关于孙悟空的(编者注:《大闹天宫2》),我们可能就不会喜欢。我们还是喜欢过去的那些中国好片子,但很遗憾,现在很多中国年轻人都不知道中国有过这些好电影。
《中国当代文学》是本科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当代的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批评等基本概况,从而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当代文学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追求,可以说当代文学把握着时代脉搏的跳动,是社会风向标,敏锐地探测着时代变革下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变化和认识论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课程学习,是教师时刻要思考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模式,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少实效,总结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经验:
“自主――合作”式学习模式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探索性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同时可以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是构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成长、合作学习的平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个性得到张扬,课堂上开展发展性的教学活动,极大地焕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不仅仅是回归教育本位,更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而使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引发出崭新的教学功能,尤其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种新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超前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课堂展开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充分焕发生命活力。一般说来,所谓自主绝非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调控下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中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教师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加以引导就成了关键,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这样才能打破以往束缚学生自主学习的桎梏。这样教学与发展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机制。合作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既应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更应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是引导者、启发者;学生之间的合作则体现学生的互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让学生产生一种互助友爱的感情,体会到帮助人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学有乐趣,学习积极性也有明显提高。
其次,改变教师单向授课模式,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权利,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求知过程都是不可能自然延伸,新的知识不是我们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探索、自我构建而获得。另一方面,教师要更新观念,要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普通一员,融人到学生学习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并通过教师引导,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应成为深刻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知;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比如通过讨论课的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驾驭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讨论,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在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问题并即将解决问题时,经老师开导,学生便豁然开朗,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当然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让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突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无拘无束的提问以及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设疑,方能使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显露出勃勃的生机。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除了传统的授课方法,还可以配合多样化的方法。如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电影片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借助多媒体使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增强学习的形象性、直观性、兴趣性。当代文学有很多作品被改编为电影,这对于阐释作品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如《活着》、《动物凶猛》、《妻妾成群》、《t高梁》、《伏羲伏羲》、《万家诉讼》等都拍成了电影,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应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如由余华小说《活着》改编的电影《活着》,能增进学生对当代小说新写实小说特点的了解。新写实小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主体”和“历史”的解构,如果教师仅仅从小说出发,向学生讲解会显得枯燥而晦涩。但辅之以视频资料:福贵在赌场输光了所有家产,开启了他流浪的时光;经历了战争劫后余生的福贵毫不犹疑选择了回家,见到妻子女儿朴素又真诚的欣喜;“”到来以后福贵家庭的妻离子散等等,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电影将文字描述的场景转化为影像,更能丰富和加深我们对小说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我们辅之以课外活动,如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撰写影评、支持学生社团改编、表演文学作品、参加各种层次的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
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为自主学习奠定自信的基础。
最后,变革考核模式,侧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现有的考核方式大都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试卷按比例设置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方式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同学们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便能拿高分。这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使得文学丧失了趣味性。所以,要改变传统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在课程中布置小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开展创作比赛等活动。采取激励性评价,多鼓励、多给分的原则。学生的作业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将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中取得的成绩纳入考核范畴,综合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用心地反思、总结、探索教学过程,不断更新、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才能体现新型的教学观念,才能保障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让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喜欢洁尘,因为她的两本影评――《华丽转身》和《暗地妖娆》。当时最直接的感受是,真羡慕这个女人,甚至,有那么一点儿嫉妒。嫉妒她,不仅因为她既能把儿子养得虎头虎脑,又能把文章写得“妖里妖气”,而是能有事情让她如此着迷。
曾经,洁尘的梦想是当电影导演,但当她在报纸开了影评专栏以后,她满心喜悦地对编辑说:“电影和文学是我的至爱。这个专栏对于我来说,会是一场热恋。”可到后来她突然意识到,任何热爱,都跟爱情一样,是容不得挥霍的――边缘才永远是最安稳、最妥帖的状态。
迄今为止,洁尘的所有审美只是因为喜欢。沉溺于电影、阅读和写作,只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习惯、趣味,一点儿激情,一点儿怪癖。这样,她才有了巨大的自由,可以彻底地贯彻快乐原则。也正是这种既无牵绊也无负累的边缘状态成就了她。读她的影评、书评,你总能感受到她与读者的相通和贴近,以致在她的博客上有读者抱怨:“为什么我想到的总是被她先写了去,害得我只能当个与之共鸣的读者?”
在我看来,那些提笔写作的女人在洁尘手里只是一根灯绳,是用来拉开属于自己的那盏灯的。可正是这种看上去蛮横偏执的路子、几近纯粹的自我,让她有了一份难得的真诚,也因此抵达和贴近了更多的人。
洁尘说:“知道我的人都说我现在的状态蛮幸福的,可我一直在想,‘幸福’这两个字安在我的头上是不是很合适?与生俱来的敏感和警觉,容易接受生命本身的一些奇怪的信息。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到底为什么活着之类的困惑一直在困扰着我。人总是有不安才要表达的,这种发自内心的不安是我写作的动力。”
在我看来,洁尘的幸福在于,与那些动辄就把自己陷进去的作家不同,她始终能清晰地看到现实与其他东西之间的界限,保证自己的内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她说,她天生喜欢“旁观传奇”,而不喜欢“制造传奇”,是那种“生活越平淡,内心越绚烂”的人。凭此,她在平静的生活中找着了一块能让自己浑身的细胞都活起来的空地――书房和荧屏,让一些男男女女在她的小说里死去活来,看那些非凡的人生在电影里左冲右撞。但她的读书和看电影一律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动情的、参与的。
在看电影的那两个小时里,她可以完全掉在里面,做跟现实生活完全无关的梦――虚拟的世界呈现出一种普通人不能体验的极端,把自己像箭一样射出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飞扬跋扈的幻境中,释放自己与生俱来的恶作剧的欲望,这种满足像是喝足了烈酒。
写作时的她,任何时候都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头的块垒,使自己既远离那种喧嚣混乱和敏感的自伤,又能释放从来不曾安宁的心绪。然后,干干净净地回到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洁尘是幸福的,在我的经验里,幸福女人的标准从来都是――平静的生活,不平静的心。
到了成年,和自己的天个朋友
2004年4月建立自己的博客到如今,访问者已达50多万人。去她的博客看过:书房,碟柜,屋顶的花园,朋友的聚会,老公的礼物,儿子的趣事,自己的文章……你会觉得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好,好得让人心安。可一个写作的女人拥有如此周全的生活,总让人觉得有些可疑。对此,洁尘比谁都明白,人生是公平的,没有人可以把便宜占尽。她承认自己生活的平稳决定了写作的张力,更笃定地认为:“在我的生命里,生活更重要,写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青春期的她,看多了诸如杜拉斯之类作家的东西,中毒很深,曾经,冒着大雨去买三毛的书,一心想着披了长发去流浪……对于自己毫无传奇的青春懊悔得一塌糊涂,觉得人生就应该是复杂的、跌宕起伏的,爱情就应该是痛苦的、充满戏剧性的。而今,年岁渐长,她已经不能认同杜拉斯,再也读不下去三毛了。她发现自己与那些颠狂思想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她比谁都明白那些东西与自己的天性相违背。她天生喜欢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条地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不喜欢率性而为,就像她每天的生活:记账,写读书笔记,上午写作4小时,中午小睡,下午或会友或阅读,晚上陪伴家人,偶尔和朋友泡泡吧……
她说:“我不否认,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在折腾,在生活的剧烈变动中找到强烈的,这样的人你让她去面对家居生活,柴米油盐,她会感到窒息。很明显,我是那种喜欢朴素、自然、和谐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位大师的话:年轻的时候,人身上还有很多东西可以修正,可到了成年,则需要和自己的天个朋友。
安全温暖和平淡无聊是婚姻这枚硬币的两面,你要了它的一面,就要把它的另一面也兜着
洁尘的《提笔就老》中,我发现很多细节,比如,“去年夏天,先生出差去东北,某一天给我发短信‘我正在萧红故居’”,“书房里有一幅画,是先生从杂志的夹页里取下来给我的,他知道合我口味”……
我在她的文章里搜到这样一段:”平时晚上快到12点时,除非我特别说明今晚有急稿要赶,否则,经常听到他有点儿恐怖的声音:’还不睡?还要熬?‘那声音其实很平静,慢腾腾的,但真有威慑力,达到了不怒而威的境界。我对我先生说,反,是为了臣服。我想做一个顺民,但做顺民的好处通常是跟做刁民比较之后才会更明确的,所以,我有时也要做一做刁民,然后我才会更加安心做一个顺民。他笑,赞成我的观点。我们结婚10年了,迄今为止,我们是一对不错的顺民加战友。“
比起很多写作的女人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华丽,她和先生这种充满人间烟火的相濡以沫,每每让人心生妥帖。但洁尘明白:婚姻只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而且是最难维系的一种。安全温暖和平淡无聊是婚姻这枚硬币的两面,你要了它的一面,就要把它的另一面也兜着。
在感情上,洁尘是得到厚待的。“我的先生应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丈夫,我儿子的父亲,而是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他给了我最多也最重要的启蒙。20多岁时的我,是个喜欢抖机灵、耍小聪明的女人,喜欢逞能,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用我先生的话说:一看就不是盏省油的灯!我先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人,他拥有的那些智慧不是可以用来当做入世的机巧的,而是更接近人的心灵和生命本身的;他又是那种绵力比较大的人,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等我回过神儿来,才发现我被他改变了很多。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经他重新塑造过的――因为他,我才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另外的进入方式;因为他,我才真正搞清楚人一辈子到底该要什么,哪些你能要到,哪些你要不到,哪些压根就无所谓。这些都不是可以拿来操作的,却是人生最根本的大智慧。说实话,我一直很崇敬我的先生,觉得他是有境界的人。尽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他并不是一个成功人士,以他的经历来说,现在大家想要的很多标签他是很容易得到的,但他不需要,他读很多书,但连表达的欲望都没有。我一直想,我先生要是早生100年就好了,他身上有’古风‘,他喜欢养鸟、养花,甚至养蛐蛐,把生活弄得有滋有味。“
这一点洁尘家的楼顶花园可以作证。我敢说,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有意思的私家花园。
做母亲,是女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和一种让自己幸福的机会
记得一位生了孩子不久的女友跟我说过,如果把人的一生也用文凭来做标签的话,做了母亲,就意味着你拿到了人生的博士文凭,它保证你拥有理解人类情感的一条通道,让你对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牵挂。从洁尘身上,此话得到再清晰不过的验证。记得早些年,在写明星罗密因儿子死于意外而猝死的时候,她说:”说罗密心碎而死是准确的,任何一个有着类似经历的母亲都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我爱我的儿子至我的骨髓和心脏的最深处。我能想象一个母亲而不是一个明星心碎的感觉。“在说起儿子的将来时,她说:”我儿子今年7岁。我已经在为他担心了,担心他将来不知在情感上会有多少委屈和伤害。我不光是担心他受委屈和伤害,还担心他给别人委屈和伤害。“看到这些,我甚至偏执地想:一个好的女性写作者,一定得是个母亲!
主演:阿兰・利博,碧翠丝・罗曼德,玛丽・瑞莱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上映日期:1998-09-16
片长:112 分钟
又名:人间四季之秋天的故事
你怎样看待45岁这样的年纪?在你的心目中,45岁的中年女人,可以怎样生活?会隐约觉得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吗?法国电影《秋天的故事》给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解答。
45岁的玛嘉俐孀居多年,一儿一女都已长大成人,她独自在乡下打理葡萄园。日子是会这样一天一天过下去,还是会有别的可能性?跟女性朋友交流时,多年的好友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需要个男人!玛嘉俐有点不好意思地表示:想认识,但实在不愿主动,也很排斥登征友广告这类交友形式。
虽然法国一向给人浪漫时尚的印象,玛嘉俐的性格中也不乏活泼爽朗,可她对情感关系的态度,却有含蓄被动的一面。玛嘉俐有些顾虑她的年龄,这样的年龄会不会在择偶上更难一些。但是,谁不希望活在爱中呢?所有的顾虑、不能主动去寻求的习惯,都挡不住她向往爱的美丽心愿。玛嘉俐的身边很快传来回响,连儿子的女友都张罗着要为她介绍同龄人。她的女友更是亲自披甲上阵:先悄悄以玛嘉俐的名义登了征友广告,再从应征来信中凭直觉选了感觉不错的,见面考察过后,才跟对方交了实底,并邀请对方来参加自己女儿的婚礼,让应征者见到了毫不知情的玛嘉俐。
剧中人物的做法,有些调皮乃至异想天开,甚至会让人觉得,十几二十岁的人这样做要比四十几岁的人更合适些。然而细想,谁又能规定什么样的年龄段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呢?无数真正重要的事情,可以贯穿一生,无关年龄。例如,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学会真正去爱;用心善待亲友,真心为他人着想;若单身且心无所属,随时有好好开始一场恋爱的状态和心情;做好该做的事;在细微小事上也能享受生活;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你的存在本身,就如同阳光一般,唤起人们心中的温暖、信心和希望……
专注于这些真正重要的,可以忘记年龄,忘记所有不必要的印象和限制,在每一刻真正地活着。
对玛嘉俐来说,儿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去创建自己的生活,这是几乎所有父母迟早要面对的。如何面对,则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处境。面临变化时,若总看着比以前少了什么,会觉得蒙受损失,容易陷入悲伤失落,相反,如果能看出每一次变化只是一次生活的转折,每个转折都能带来新的可能性,那前路便是海阔天空。所以,如果把玛嘉俐看成进入了人生的秋季,你认为秋天象征着天渐寒、人渐老,会觉得凄凉,感叹青春不常在,人人都要走向迟暮;如果相信秋天象征着丰盛与收获,你会感受到充实。我们在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境遇中所看到的,常常是我们内心的状态。
《秋天的故事》想要呈现的,是生活的喜悦美好。玛嘉俐想象不到,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她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见到了好友帮她找的男人。发现彼此相互喜欢之后,玛嘉俐也不再执著于不能主动的想法,爽快地邀请对方参加葡萄园丰收之后的庆祝会。
影片的结尾,大家在葡萄园的庆祝会上翩翩起舞,让人深感,这里,每个人都是幸福之人――无论你给了别人方便,还是接受了友善的帮助,无论你是流过汗水耕种,今日大获丰收,还是机缘巧合,得以赴一场盛会,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原本都已具备活力、能量和欢乐。相爱的人相遇相聚,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确更容易把这些活力点燃;同时,只要有尽享生命的心情,放得下观念的限制,活力与喜悦随时都可以到来,无关年龄,甚至,也无关境遇。
网络影评
作为《四季故事》的终结篇,影片依然沿袭了导演一贯的清新淡漠的散文式风格,尽量弱化戏剧性的同时,以幽默生动而又富于智慧的对白取胜,将现代男女那种不能言的爱情观感通过自然的镜头逐一呈现,当然还有导演对爱情精辟的解读,是一部文艺气息相当浓厚的小资必修教程。
――不如归
片中的两位中年女性,俨然已跨入“妇人”的行列,却在侯麦的镜头下奕奕散放着光芒。玛嘉俐眼睛仍如孩童,伊莎贝拉闪着眼睛望着丈夫说:“你刚才在说什么?我走神了”的时候,天真无辜调皮的神情,令我也与她同时走神。
――小米加步枪
小学生地震有感800字左右
前年,我随着我的父亲来到了这篇多灾多难的土地——舟曲。
走在路上,这片土地已被泥石流折腾得不成样了,森林消失了,大楼要么被推倒了要么被深埋在地下。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丝笑意,失去了亲人,家园满目疮痍,取而代之的唯有宁静,一丝末日般的宁静。我也失去过亲人,体会过亲人的生命消散但却无能为力的悲哀,我站在山顶上突然想:人尚且如此,那些动物呢?那些大自然的精灵呢?天边有几只鸟飞过,但不是悦耳的叫声,我仿佛听出了对失去亲人的诉说。
迎接我们的是位七十岁的老人,在见到我们后的笑容中包含了不少的哀愁……晚上,我睡在床上,想到这片土地,我一夜没合眼,仿佛那些逝去的人在我身边不断诉说。因此,当天边出现第一丝霞光我便起来了,站在屋顶上,看着这个小城犹如一位重病的老人。突然,我听到一声响亮的鸣叫,顺着那叫声,我发现了一只天空的王者——鹰,它盘旋在天空,像王者一样,高傲的飞翔,金色的霞光将这只鹰染成金黄色,它高傲的飞翔着,鸣叫着,这种声音充满了希望,多么的有力。它的翅膀有力的摆动着,仿佛要卷起一阵强大的风暴,要把这个小城上的绝望悲伤消灭掉,取代成希望,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这时,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起的这么早啊!孩子。"我转身发现了那位老大爷,他也在倾听着,眼睛如同一团火。我说:"没想到这里有鹰。"大爷说:"这只鹰的家没了,原来有七八只,可泥石流把它们的森林给毁了,别的鹰要么飞走了,要么死了。"我才知道这只鹰也失去过亲人,但是它叫着、飞翔着,太阳升了起来,它已融入了这夺目的阳光中,犹如暴风雨中的`海燕,在高傲的飞翔着,但这鹰一直盘旋在这儿,一直在歌唱着希望。我突然发现,许多人也在倾听着这只鹰的希望之歌,灿烂夺目的太阳,充满希望的歌声,这里面包含的,是一种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片土地尽管被泥石流给冲的不成样子,但过后还有希望,如同潘多拉魔盒中最后那包含希望的叶子,这片土地还有希望,是这只雄鹰用它的歌声表达的。
小学生地震有感800字左右
暑假之际,新闻热播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精彩片段和影评,并称之为 20xx年最感动的电影 。我半信半疑,它真的那么感人吗?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换来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这部电影围绕着亲情,讲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时,父亲身亡,母亲只能救一个孩子。当她面临着如此艰难的抉择时,母亲救了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姐姐方登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她奇迹般活了下来,被解放军收养了。而母亲却多年如一日地惦记着女儿,认为自己对女儿亏欠很多。方登一直没有原谅母亲,她怨恨母亲当年抛弃她。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废墟上的母亲的一举一动所深深感动。于是,她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并彻底地原谅她。看完这部电影,我眼睛湿润了,心弦为之颤动
这部电影催人泪下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惊心夺魄的传奇故事,而是人间最美好的亲情。让我倍受感动的是,奶奶无情地留下媳妇在唐山生活,硬要带余震后仅有一个胳膊的孙子走。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看见母子相拥的情景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 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人要知足常乐,一家人温馨地生活,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吗?有的人为了财富,错过了亲情,他们整日数着钞票,却数不出真正的快乐。难道这样的人生也美满吗?一家人在饭后团聚在一起闲聊,充满了欢声笑语,比起他们,不知幸福多了!
我们要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不要对父母的爱不屑一顾,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做人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机会。若错过了,就后悔莫及!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发自内心的震撼。我明白了很多,从今开始,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亲人,努力吧!
小学生地震有感800字左右
人们都说,美丽的风景是杨柳依依溪水潺潺,是桃红柳绿蜂蝶跳舞,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是崇山峻岭名山大川,是早晨彩霞傍晚落日,是瀑布飞流青松翠柏,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是海市蜃楼沙漠奇观……
可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却是人心的勇敢善良、救人急难和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那光彩夺目、动人心弦的一幕幕景象,总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心底里。
谁能忘怀啊!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地动山摇,无数间房子在摇晃倒塌,无数条生命顷刻间阴阳两隔。世界的末日倏然降临到汶川人头上。
我眼前老是晃动着幼儿园教师杜正香的身影。她不过是一个代课教师,可是面对即将倒塌的大楼,面对死亡的危险,她并没有逃避,一次次地从死亡的阴影中抱出一个个吓呆了的孩子。她肯定清楚地知道,教学楼顷刻间会轰然倒塌,可是她还是冲进了教室里,因为那里还有没有出来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孩子的生命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的生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在此时此刻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稽。
杜正香永远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离开了那些活着的学生。撬开沉重的水泥大梁,人们惊现杜老师的怀里还护着几个孩子。壮烈的阴魂护卫着几个幼小的魂灵去了天国,留给人们几缕慰藉,因为年幼的孩子还有着老师的照顾。我不相信迷信,但是却坚信杜老师一定活着,她和死去的孩子们过得很幸福。
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汶川是全国人民的汶川,汶川的苦难是全国人民的苦难。汶川的事情就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口碑两极分化
被视为“第五代”领路人的张艺谋,自2002年《英雄》开始,以“国产大片”模式,迅速赢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但与高达2.5亿元票房一起而至的,还有观众对其执导影片“画面绚烂,内容空洞”的质疑和不满。之后,被称为复制相同模式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均重复着与《英雄》同样的命运。2009年年底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更是让很多观众对张艺谋“失望之极”。
但观众此次对《金陵十三钗》的态度呈明显的“两极分化”。在某专业网站上,《英雄》所获评分为6.1分,《十面埋伏》为5.1分,《满城尽带黄金》为5.0分,《金陵十三钗》则获8.1分的成绩,成为张艺谋近两年执导的口碑最好的电影。有文化批评人士指出,导演张艺谋在该片中表现出一定的水准:“《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自《活着》以来最好的电影,只有《霸王别姬》能够与之相媲美。”
与此同时,影片的负面评价也不在少数,一位南京学者认为该片“没有正面反映南京保卫战,反而编造一个的故事,削减了这一严肃、庄重历史事件的严肃性。”国内某知名文化学者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消费苦难为爱国主义》,直斥《金陵十三钗》用“爱国”勾兑“”。部分业内人士和观众指出,此片选材过于沉重,与贺岁档的观影氛围背道而驰。
国外媒体同样指出,“张艺谋制造的一个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克・黑尔认为,《金陵十三钗》“似乎唯一向人们证实的是每一个生命的无意义的牺牲换来了廉价的眼泪,它的代价是的历史真实被轻率地淡化了。”《纽约邮报》更以嘲谑的口吻评价《金陵十三钗》为“一部荒谬绝伦的肥皂剧”。
当然,并不是所有西方媒体都热衷于贬低该片。知名影评人洛维斯・维特尔在观赏这部电影时感动得落泪,并撰文称《金陵十三钗》:“在庞大的叙事中具备近似于教科书般不容忽视的严肃性。”还有媒体则对这部电影的摄影、服装、音效以及张艺谋“无法令人忽视的创造性”难抑赞美之情:“将作为同类别电影中的一次巨大胜利而被铭记。”
饥饿营销:饿了媒体,也饿了影院
张伟平曾向媒体表示:“我了解老百姓,了解电影市场,了解观众。不管张艺谋的萝卜种成什么样,我都有本事把它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但回顾《金陵十三钗》的整个营销推广,张伟平这次“卖萝卜”的手段却鲜有新意。
“饥饿营销”与“话题制造”,是张伟平惯用的两大手段。影片开机前,片方迫不及待召开盛大会,公布男主角的人选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并着重渲染该片的高投资、国际团队和精神内涵。随后便开始了全封闭拍摄,不许任何媒体探班,并很少相关资料。
与此同时,张伟平也不失时机地策划宣传攻势,如影片开机、贝尔获奥斯卡奖、赴戛纳电影节售卖《金陵十三钗》、在国内超前放映、对阵院线提高分账比例等。每一次都利用热点新闻炒作,以达到宣传影片的目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张伟平这次对于《金陵十三钗》的营销不再那么“游刃有余”:“张伟平一直想玩‘饥饿营销’,但在对手《龙门飞甲爱》的强大攻势之下没敢‘饥饿’到底,提前曝光了女主角的‘拍床上戏体验’,又匆忙搞了一场类似‘旗袍秀’般的首映式,觉得效果不好又和北京电视台合作了一个图书会。从影院难得一见的阵地宣传物料可以看出,片方的宣传工作没有做足。”
比如此次对峙“院线”,提高最低票价和分账比例,虽在客观上炒作了《金陵十三钗》,但也影响了出品方与影片在普通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影片也遭到院线和影院的“不欢迎”。
“投资6亿元”惹争议
《金陵十三钗》号称投资6亿元,是“目前投资额最高的国产电影”。但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对投资产生了疑问。对此,新画面的官方回应道,“钱主要花在战争戏、好莱坞特效高手威廉姆斯团队上。特效团队早在今年(2011年)3月15日就来到南京,反复做各种试验。他们用的反应弹全是美国进口的,光一桶爆破用的油就8000元。”
但对片方所称的“大部分投资应该花在了特效方面”,有业内人士以威廉姆斯团队参与的同类型剧集《太平洋》和《兄弟连》相比较:“两片单集的战争场面和精细程度远远大于也多于《金陵十三钗》很多倍,但单集投资(包括演职员片酬、CG特效等所有费用)约1500万美元左右。”此外,也有人指出,《金陵十三钗》的大部分特效镜头,均由曾经担纲过《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等电影特效制作的特效公司特艺中国完成的。这家公司从《三枪拍案惊奇》便开始与张艺谋合作。鉴于国内特效公司的普遍价格,其特效团队总监向记者表示,“特效方面的投资大概都用到了英国威廉姆斯团队身上,我们并没有拿到非常高的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