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妇产科学护理

妇产科学护理

时间:2023-05-30 10:1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妇产科学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妇产科学护理

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识别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以及如何加强风险的自我防护。方法: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法规、职业暴露因素及其防护处理方法等4个方面共18个条目。结果: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对职业风险的防护及处理措施知晓度较低,其中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对护理相关法律知晓率稍高。结论:妇产科护士应充分识别和预防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防护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等职业危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病人法律观念的增强,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妇产科的护患纠纷越来越多,护士所面临的护理风险越来越高[1]。因此本文就如何识别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以及如何加强风险的自我防护进行了探讨,并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为评价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与防护情况,我们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护士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4岁。初级职称12例,中级职称5例,高级职称1例。未婚8例,已婚10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8例护士的职业风险认知情况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法规、职业暴露因素及其防护处理方法等4个方面共18个条目。所有护士均有效完成问卷,问卷收回率为100%。

2 结果

由表1看出,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对职业风险的防护及处理措施知晓度较低,其中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对护理相关法律知晓率稍高。

表1 妇产科护士职业风险认知度

项目知晓率[n(%)]

护理相关法规及规章制度16(88.9)

职业暴露因素11(61.1)

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10(55.5)

风险发生后的处理方法12(66.7)

3 讨论

3.1 妇产科的职业特殊性: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险人群,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点,尤其是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妇产科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中需完成大量注射、抽血、输液、输血等工作,不可避免较多的接触到羊水、尿液、血液、分泌物,容易感染HBV、HIV等病毒。产程观察、肛诊、内诊、破水、接产时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的概率是100%,也就是说妇产科护士职业风险非常高,无论何时都有可能被感染。

3.2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妇产科的护理风险是指在妇产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不安全事件[2]。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比如妇产科各种介入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这时患者就很容易对护士产生不满,造成护患纠纷[3]。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具体来说,造成妇产科护士风险较高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2.1 护士自身原因:表1显示,妇产科护士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说明护士的个人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急待加强。

3.2.2 卫生安全因素:护士作为医院中接触病人最频繁的职业人员,医院交叉感染是常见的影响护士职业安全的因素,各种医疗器材的消毒是否到位、是否准确按照各项手术的操作步骤严格操作等,均可能造成护士的意外感染。妇产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使护士产生疲惫、烦躁的心理,此时就更容易忽略护理的安全操作制度,为院内感染埋下隐患[4]。

3.2.3 病人方面的原因: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医疗技术越来越复杂,各种介入性操作越来越多,带来的护理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3.2.4 妇产科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目前妇产科普遍对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做的有所不够。比如护士对护理文书的写作缺乏规范化,不重视护理文书的用语。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无法落实到实处,护士在交接班时未做到书面材料、口头交流和病人查房三者均交代清楚,值班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了解不充分,紧急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就容易产生护患纠纷风险。

3.3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防护

3.3.1 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养:作为一名护士,首先应培养对病人的责任心,这是提高护理技术,防护自身职业安全的前提。交接班时是最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时间,妇产科护士职业压力较大,交接班时已十分疲倦,尤其容易忽视重点病人护理资料的交接。

3.3.2 加强专科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首先应做好妇产科常规护理知识的培训。值班护士细致的了解病人个人史、症状、体征等基本情况,以便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在药物的使用和注射上,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缩宫素等特殊药物应贴上醒目标签,加以鉴别,避免注射时将药物混淆[5]。

3.3.3 加强护理法律知识和培训:护士查房时,应识别具有潜在高风险,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环节。每周可召开例会,对可能存在高危职业风险的环节进行讨论、整理并归类,并对护理文书的记录以及护理操作进行规范。护理查房时,应避免漏记病人的关键信息,以免造成病人对护理工作不信任。定期进行护理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

3.3.4 建立合理的妇产科护理规范: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从而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完善妇产科护理规范,是从源头上减少护士职业风险的方法。

总之,妇产科风险是无时不在,而无法预知的。妇产科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特殊性,尽早的识别和预防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防范于未然,通过规范妇产科护理操作制度,实施规范化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新进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护理团队的职业意识,从而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4

[2] 李晓惠,邹晓清,等.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3] 岳梅红,韩文平.从妇产科学角度看现代医学的进步与缺憾[J]. 医学与社会,2002,15(5):22-23

第2篇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妇产科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学历来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高等护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近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教学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校内、校外甚至国外的典型病例加以制作保存并能随时再现。此方法的采用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紧密结合理论课教学,通过增加实习课课时、更新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功能临床实验室、小班化典型的病历讨论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会使临床7年制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增加对妇产科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达到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临床技能的要求,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方法;妇产科学;教学质量

Teaching methods adopted comprehensively to promote quality of teach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ZHANG Jia. Medical Department, Tongr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Guizhou Province 554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adopting some methods to teac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omprehensively,teaching quality should be promoted effectively. Methods Multi-media method,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The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method, topic-oriented lecture method, self-teaching type method, students trial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then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in time. Results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 on study and oper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significantly by multiple mix methods.Conclusion it is the key hand for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by elaborating mix advantages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furthermore,its meaningful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省略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点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由于近几年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妇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观摩及实际操作较其他学科受限,给妇产科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多元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妇产科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就我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妇产科学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1 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method)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也明确提出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内容以最有效方式传授于同学[1]。医学教学需要立体形象思维,而多媒体教学恰恰能将文字、图形、照片、录相、动画、声音有机结合,我们将光碟、手术录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使讲授形象生动,传授更大的信息量,而且使教学的内容更形象化,更直观地表现机体的动态变化,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如“分娩机转”、“子宫收缩的节律性、极性、对称性、缩复作用”、“胎盘血循环”等的动画设计,弥补了理论教学中的抽象和空洞,使内容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学习。又如“妊娠生理”章节,“受精”、“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这些抽象的概念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有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很快理解基本的理论概念,同时加强了记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兴趣。

2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2]。学习过程包括起始阶段、引导阶段、学习调查实践阶段及学结阶段。如在讲授“异位妊娠”这一章节时,课前让学生自学书本内容,课堂教学中展示典型的临床病例,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学所得知识对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整个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因为带着问题去学习,其目的明确,热情高,自觉性强,同时教师也可更深入地思考一些细节问题,并对有关知识进行扩展,提高教学管理的艺术性,实现教学相长,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由老师负责指导,这样充当医生角色时增加了操作的真实感,而充当患者角色时也体会到了患者的感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进而将“为人民服务”体现到“为患者服务”的实践中,进行深度思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评价教学效果。

4 开展专题讲座

利用课余的时间,我们经常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妇产科学知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这样既复习巩固妇产科学的理论知识,又将知识点渗透到相关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兴趣。例如,在介绍流产时,我们会引导学生学习流产的症状及治疗措施,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从而体现妇产科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特别是,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妇产科一线医生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示范性专题讲座,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剖析能力。

5 自学法

对教材中较浅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自学前应针对学习内容及目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或病例分析题,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此外,为学生提高互联网在线参考学习网站,如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等卫生主管部门政府网站卫生法律法规资料、医科院校网站临床医学精品课程教辅资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6 学生试讲法

教师精心选择部分难以适中的章节,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物色学习基础好的同学数人进行试讲,试讲前必须进行课件设计,课件必须达到基本的要求和标准。学生讲完一个章节时,要向听课的学生至少提1个问题;然后教师上讲台对学生讲课的情况进行点评,对要点进行再次归纳和总结。通过该方法,一是可以提高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自信心,二是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三是教师可进一步对教学心得进行总结提炼,从而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促进医学教学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7 及时评价教学效果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主要尺度,也是校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核,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通过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势,同时辅以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从而不断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对促进妇产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关键词预防;药物;饮食;护理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严重时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一般轻中度妊高征对患者的影响易控制,但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不断深化,临床护理工作逐渐向科学化、系统化发展。由于重度妊高征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所以护理质量的提高为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随着整体护理观念的脱颖而出,在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开展疾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都为防治妊高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预防

加强高危门诊的护理,做好卫生宣教,特别是农村和城郊尤其需要开展普及宣教工作。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应测血压、体重、查尿蛋白,发现高血压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隐患,注意生活规律,饮食要“三高一低”,即高钙、高蛋白、高钾和低钠。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少脂肪的摄入,1周复查。

详细询问病史,对双胎、羊水过多、妊高症、等应特别注意产前检查,对头昏、视物不清等早期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发展。

合理安排孕妇的作息时间,妊娠晚期要减轻做功量,以孕妇不感觉吃力为限。

2护理

2.1休息

轻度妊高征的产妇应加强产前检查,以休息、饮食调节等预防为主,保持良好的情绪,防止情绪激动。中度妊高征的产妇除注意休息、饮食调节以外,需住院治疗,应安置在舒适、安全、整洁的单人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重症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刺激,一切护理操作和治疗应尽量轻柔、相对集中、避免干扰。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

2.2饮食

给予营养指导,宜进营养均衡、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的软质饮食。补充钙、铁、钾等。保证孕妇及胎儿营养需要,保持摄入热量与机体消耗的平衡,轻度妊高征的产妇如无浮肿者饮食中食盐不必严格限制摄入,中重度妊高征的产妇,有全身浮肿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食盐应

2.3监测

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高血压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后,护士需了解病史,基础血压(即早孕时的血压)及高危情况。血压≥130/90 mmHg者半小时后复测,对于重度患者,要入高危监护病室,每2h测血压1次,并做好急救准备。尽早发现并发症。重视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头疼、头晕、胸闷、阴道出血等主诉、体征情况。严防胎盘早剥、子痫的发生。注重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用心电监护监测,做好24h出入量的记录,眼底检查等,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药物的护理

在妊高征治疗过程中,硫酸镁为首选药物之一,它具有解痉、降压、镇静及利尿作用,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肾血流量及改善脑水肿。但用药过量或过快可引起镁中毒,轻者表现为膝反射消失,肌无力,重者心、肺、肾功能抑制甚至死亡。因此当发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时即予禁用或停用:膝反射消失,呼吸

2.5皮肤护理

对轻、中度妊高征给予生活指导,嘱病人定时洗澡、清洁皮肤。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外阴清洁,防止上行感染。子痫病人定时擦澡、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2.6产后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腹部加压沙袋6~12h,促进子宫收缩复原过程,防止出血。减少刺激,保持病室安静,保证产妇产后休息好。每日清洁外阴,防止感染。做好母乳喂养及产褥期健康教育等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9-120.

[2] 郑怀美,主编.现代妇产科学[M].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41.

第5篇

【关键词】 妇产科;护患关系;影响因素;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83-02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靠人际关系、处世技能。”由此可见,沟通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服务,如何去了解并达到患者或家属的期望值,除了医院的硬件环境、医务人员的技术、便捷的流程、合理的费用和高效的管理等因素外,医患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妇科涉及病人隐私多,产科风险高,病情变化难以预测。孕妇在孕期是关注的重点,且孕妇和家属都认为分娩属一个正常生理过程,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就会对医护人员不满。因此,探讨妇产科护患沟通障碍因素及应对策略,对于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健康,保证母婴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1 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的技术 护理技术差错主要表现在技术不熟练、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工作责任心不强、产程观察不细致等。有的新护士缺乏应急经验,面对产后大出血、休克、昏迷等特殊情况时,缺乏心里准备,手足无措。有的护理人员对新购的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这使得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产生疑惑,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1.2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妇产科是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风险较大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护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严重透支,身心俱疲。在这种状态下,很多护理人员都容易产生不耐烦、急躁、激动等情绪。如情绪控制不好,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出现问题,这也是妇产科护士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之一。

1.3 队伍建设不健全,业务技术不熟练 护理队伍缺乏“阶梯式”的技术人员结构和技术力量。缺乏“传、帮、带”的硬性管理机制。缺乏精诚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敬业求真、合作向上的精神。一些年轻护理人员理伦知道不扎实。技术不熟练,在观察产妇病情时,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于延误诊治。对常用或新的仪器设备性能不熟悉,操作生疏,出现应急情,应急能力比较差,忙中出错,引发纠纷。

1.4 医患、医护信息不对称 医患、医护信息不对称实乃长期以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对立以及相关各种矛盾纠纷频发的一大根源。有些产妇和家属不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常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过度强求自身利益,甚至将自身疾病的风险“打包”给医护人员。

2 应对策略

2.1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业务水平和技能锻炼。在实践中磨练出熟练的本领,把各项治疗措施及时准确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之中去。同时也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观察、勤于思考,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专业水平、护理质量的作用。

2.2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充分说明语言在生活的作用与魅力。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是以拉家谈的方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解除病人的疑惑、紧张和心里不安。护士应有宽容、谅解与忍让的美德,无论遇到怎样的境况,都不能与病人发生正面冲突,而应从体贴、关心入手,耐心说服、劝导,消除病人不良情绪,如果你做到了,大部分病人会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记得一次交接班时,我常规给一位剖宫产产妇按压宫底,她非常粗鲁骂我“你要死了,我不要你按”,我当时一愣,也非常委屈,但我还是微笑对她说,“对不起,小妹是我按痛你了,可如果不把宫腔里的积血按出来会影响子宫收缩,引起大出血,我轻轻的按,好吗?”,就这样我完成我的任务,过后这位家属找到我,对我说,她有病,她以前有癫痫病,家里人都依着她的性子,让我不要计较,我对家属承诺,她有病,我会更加关照她,你放心好了。我的耐心,我的努力终于赢得病人信赖,她不仅配合我的各项治疗和护理,还劝说同病房产妇一起参与配合护理工作。

2.3 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语言交流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与病人沟通,可以随时随地。这样,既分散了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了疼痛,又能了解病情,还能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对抑郁的患者,平时要多与其交谈,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她,使她感到有人在关心她。对感觉有缺陷的患者,可运用亲切的语言,适当的关怀,创造良好的气氛,采用针对性、有效的方法去沟通。对有传染的患者和危重的患者,沟通时应以不伤害或加重患者的负担为前提,交谈时间尽量短,而更多的是使用非语言方式来进行沟通。

2.4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持意识 学会使用自身的法制教育、法制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撑握举证置倒的核心内容。保留、完整好各项护理工作的文书管理工作。在维持好产妇的合法权益外,也维护好自身的权益。

3 结语

护患沟通是护士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作为一名妇产科护士要掌握好交流沟通的技巧,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征和病情特点给予启发、和鼓励;良好的沟通是维系和谐护患关系的剂。要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护士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通晓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把握沟通的权限,减少护患纠纷,是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应该重视和认真实践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第6篇

[关键词] 妇产科学;围术期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c)-0126-02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HUANG Qiong

Maternity and Child Hospital of Zixi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Zixi 335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prevention for infection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Methods 100 cases of 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patients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2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erioperative infection; Nursing

现阶段妇产科围术期感染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又一项难题,妇产科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常规护理方面最为薄弱,因此加强对临床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具有很高的临床及社会意义[1]。本研究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分组后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和感染预防护理,对比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59岁,平均37.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38.5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感染预防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对手术风险存在顾虑,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主动与他们沟通联系,将手术临床护理情况、麻醉方式、手术注意事项等内容向患者介绍清楚,保证患者有一个积极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患者取平卧式,防止移动患者、按压下腹部等。每0.5小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一次测量,对患者腹痛、阴道出血、面色苍白、昏厥及休克等症状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严重内出血并发休克,医护人员及时开放静脉通路,交叉配血,做好输液、输血等准备工作,支持医生进行休克纠正。

1.2.2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术前对低蛋白血症、贫血等进行纠正;术中开展无菌操作,进行全面止血,有效抑制患者组织坏死现象的发生,运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防止外界因素导致感染。妇产科患者围术期很容易出现术后咳嗽、腹胀、伤口感染等,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要采取针对性处理。术后咳嗽:痰液的淤积会带来肺炎隐患,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住切口两侧。腹胀:对患者进行协助调动,使患者进行翻身运动,结合患者病情辅助患者下床活动,有效改善患者肠蠕动功能。伤口感染:对出现切口疼痛及体温上升的患者,要进行严密的切口检查,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治感染。

1.2.3 术后护理 由于患者面对手术会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患者血管壁脆性增加,机体对手术痛应激反应加强,手术后要保证患者供氧充足,对手术引起的疼痛采用镇痛泵缓解。手术过后,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患者出现体温偏低时,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输入患者体内的液体要经过恒温处理等。手术结束后,未苏醒的患者去除头枕身体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通过口咽道通气道吸出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避免患者下颌松弛和肌松作用造成舌后坠。患者苏醒后,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对于一些机体出血、下腹微通的情况,向患者说明是正常手术反应。让患者家属了解饮食的重要性,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戒烟戒酒,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提升康复效果。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疾病常识、手术注意事项等,说明自行换药、停药、不遵医行为的不良影响[2]。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术中和术后出现血压、心率不稳定,面色苍白,昏厥等症状,判定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测量患者出血量,不超过5 ml为合理;患者疼痛分为0、Ⅰ、Ⅱ、Ⅲ等级,0级表示患者无疼痛症状;Ⅰ级表示患者有轻度疼痛症状;Ⅱ级表示患者有中度疼痛症状;Ⅲ级表示患者有重度疼痛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是以妇产科手术治疗为中心,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感染情况。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概率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关注[3]。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给患者带来直接病痛,同时会增加医疗成本,临床上应当尽可能进行预防及护理[4]。本次研究发现,妇产科围术期感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外界因素主要有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没有在绝对无菌环境下操作、医源性感染等;患者自身因素方面,患者自身免疫抵抗能力下降,机体受年龄增长、饮食不规律等影响,对病原菌的侵入丧失有效抵抗能力[5]。

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相对比较脆弱,常伴焦虑情绪。所以在对患者实行药物治疗护理外,还要注重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经常主动与其沟通联系,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说明得到有效护理治疗后多数疾病是能够完全康复的,促使患者拥有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医疗方面,人们对卫生保健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整体护理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加强对患者自身的护理,还要关注患者所处的环境、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影响疾病康复的因素[8]。整体护理应以科学理论与医学实践为指导,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柳耀萍,刘芳芳,王金锁,等.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浅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24(10):148-149.

[2] Marion LL,Meeks GR.Ectopic pregnancy:history,incidence,epidemiology,and risk factors[J]. Clin Obstet Gynecol,2012,32(18):1211-1213.

[3] 韩元一.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与处理[J].吉林医学,2009,15(9):103-105.

[4] 郭珺,王欣,张美英,等.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术期的预防性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2(7):344-345.

[5] 张文军,李妍.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19(3):385-386.

[6] 张霞.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治疗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1,29(11):210-211.

[7] 李长杰.浅谈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1,28(9):387-388.

第7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00-01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在领导、同行或评委面前,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说课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不仅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还可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论及实践水平,成为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2]。结合我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实践,笔者对妇产科护理课程的说课进行如下设计。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性质与地位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3]。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教育的目标,基于妇产科护理的工作领域,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的护理措施,熟悉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②技能目标:具有对妇产科常见危重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正确熟练进行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③情感和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有深厚的同情心,尊重患者;有不怕脏、苦、累的献身精神;有严密观察,冷静果断的工作作风;有对患者、家庭、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

1.3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依据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新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以课程对接岗位,以教材对接技能。学校组织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师及长期从事护理教育的行业专家进行广泛调研,分析行业中的岗位能力及社会需求,构建新的课程标准,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整合妇产科护理的课程内容,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知识学习、实训实践和职业鉴定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合一,使学生获得更宽的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提升学生的发展潜能。

2 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开展对生命不同阶段妇女的护理活动项目来驱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内容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内容以项目化的工作过程体现,每一项工作任务对应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的能力要求相一致。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护理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妇产科护理安排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进行,总学时88学时,其中理论:实训课时约为1:1,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刘文娜主编的《妇产科护理》。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六大职业能力,即对女性一生健康进行指导与护理的能力、妇产科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妊娠期整体护理能力、分娩期整体护理能力、产褥期整体护理能力及对妇科常见病患者的整体护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4个学习模块,即支持体系、孕育分娩、健康维系及计划生育,每一模块以工作任务引领进一步设置10大学习情境,将各种职业能力贯穿其中。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妇女的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能运用专科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术、沟通技能对妇女五期正常生理过程、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在强调“三基”的同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护德护风,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对病人、家庭和社会高度的责任感。

3 课程教学

3.1 教学对象 95%的学生都是应届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薄弱,逻辑推理能力较差,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但她们思维活跃,识记能力较强,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学习的目的性还是比较明确的。98%是女同学,对妇产科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并维持这种兴趣,并将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3.2 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综合采取讲授法、设疑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广病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开发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引进和开发临床实用的妇产科护理操作录像,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动手、多讨论、多质疑,注重作业的优化设计,设计如情景体验、病例分析、社区活动、书写学习感悟、操作技能练习等作业。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3.3 实训条件 学校努力完善“校中院”和“院中校”。校内妇产科护理实训室根据医院的布局和设计要求建设,开设有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沐浴室、妇科病房、计划生育室、妇科门诊和产前检查室及其配套设施,配有校内专任实训辅导教师及外聘行业实训辅导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课堂又是实践技能的场所。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跨距缩小,达到专业知识够用、技能要求实用的目的,增强了学生进入临床的自信心。

3.4 课程考核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采用百分制“334”制度,即日常行为30%,专业知识成绩30%,技能实训成绩40%。既有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又有对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符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4 课程特色与创新

妇产科护理课程的总体设计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任务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护理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国钢.“说课”的理论与操作研究.教学与管理,2009,6:58.

第8篇

【关键词】 产科; 护理; 风险; 防护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079-01

医院中存在如医院感染等多种职业风险,而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患者日益增强的法律观念使患者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妇产科护理人员所面临的护患纠纷逐渐增多,护士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也越来越高[1]。因此笔者在所在医院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20名妇产科护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进一步了解产科护理工作人员所面临的职业风险及其防护情况,本组研究设置了专门的调查问卷,对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工作的20名护士进行相关调查。20名护士年龄20~53岁,平均35岁。其中初中高级职称分别为11例、6例、3例;已婚11例,未婚9例。

1.2 调查方法

笔者自制调查问卷,调查20名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认知及防护相关情况。调查问卷共18个项目,囊括了包括护理规则、职业暴露因素和防护处理方法等4个方面的内容。

2 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收回率为100%。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护士普遍对职业暴露因素认识不足,缺乏职业暴露因素识别能力,对职业风险的防护处理措施了解偏少。其中,仅有50.0%(10例)的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较高,而护理人员对护理相关法律了解程度稍高,占85.0%(17例)。

3 讨论

3.1 产科护理人员职业的特殊性

产科护士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居高不下的乙肝感染率、难以逆转的艾滋病蔓延趋势,都使所有护理人员面临极其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2]。妇产科患者尤其是产科患者的特殊性使产科护士需要面对更巨大的挑战。妇产科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完成大量抽血、注、输血、输液等工作,很难避免接触到患者的尿液、羊水、分泌物、血液,易感染多种病毒。而在产程观察、肛诊、接产时护理人员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的概率为100%。因此妇产科护士面对非常高的职业风险,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感染。

3.2 产科护理的职业风险

妇产科的护理风险是指在妇产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不安全事件[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普遍对职业暴露因素认识不足,缺乏职业暴露因素识别能力。具体而言,使妇产科护士职业风险偏高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产科护士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最少,了解程度仅为50.5%,这说明护士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2)护士在医院中频繁接触各种患者,最易受医院交叉感染的影响,例如医疗器材消毒是否充分、各项手术的操作步骤是否严格、准确等,均能决定护士是否发生意外感染。(3)产科护士的护理工作强度大、任务繁重,易产生烦躁、疲惫的心理,注意力不能集中,此时更难以恪守护理安全操作规范,为院内交叉感染埋下危险隐患。(4)产科学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介入性操作的频繁更新和升级,使护理操作难度逐渐增大。(5)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对于预防职业风险非常重要,但各医院产科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如护士书写护理文书不够规范,不重视使用护理文书专业用语。交接班制度难以落实到实处,在交接班时不能做到患者查房、口头交流和书面材料三者清楚交待,值班护士不够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于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正确处理,护患纠纷风险发生可能性增大。

3.3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防护

护理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是提高护理水平、加强自身职业安全的首要前提。护士在交接班时大多非常劳累,容易忽略某项重点资料,应予以注意。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是各项操作的基础,所以首先应进行足够的妇产科常规护理知识的培训。理论指导实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与法律打交道,所以应灵敏识别具有潜在高风险、易引起法律纠纷的环节。定期召开例会,对高危风险的环节进行讨论,规范对护理文书的记录和护理操作。另外应定期进行护理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妇产科的护理管理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以预防护理风险的产生。建立护理规范可从根源上减少各种风险。

总之,妇产科护理职业风险时时存在且无法预知。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对其工作的特殊性做到充分认识、及时识别并有效预防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妇产科护理人员还应严格要求操作规范,实施准确化护理操作,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新成员操作能力,进而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各项权益。

参考文献

[1]蒋盘华.产科护理工作中的特殊风险及防范[J].家庭护士,2008,3(5): 43-45.

[2]甘明霞.产科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818.

第9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本院足月分娩产妇3441例,晚期产后出血11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32%,年龄最小22岁,最大36岁,平均24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4例,行剖宫产4例,阴道助产2例,自然阴道分娩5例。

1.2 诊断标准 晚期产后中血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且多在出院后在家中发生,很难正确估计出血量。本组病例选择的标准为:分娩24 h后,有一次大量出血或持续间断出血总量在400 ml以上者。

2 结果

2.1 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本组病例显示,晚期产后出血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32%,与国内报告相符。

2.2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出血时间,见表1。

表1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出血量及出血时间

原因例数出血量(ml)出血时间(d)

胎盘胎膜残留3400~8005~20

子宫复旧不良3400~100010~30

产祷感染2400~7006~14

阴道切口裂开1400~10004~10

产道血肿1400~8005~12

子宫切口裂开1500~15002~28

3 讨论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对该组资料分析表明,本院晚期产

作者单位:162650内蒙古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妇产科

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共3例(30%),其余依次为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阴道切口裂开、产道血肿、子宫切口裂开。晚期产后出血的防治要点。

3.1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胎肩娩出后立即注射宫缩剂,切忌强行牵拉脐带,胎盘胎膜娩出后仔细查对其完整性,必要时行清宫术。如胎儿娩出后15 min,胎盘仍未剥离,应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术后应予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24 h内阴道流血较多时,应仔细检查产道有无裂伤、血肿,缝合处有无出血并及时处理,防止继续出血。

3.2 防治子宫复旧不良 子宫复旧不良与胎盘过大,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子宫内膜炎及产妇产后缺少活动有关。产后应及时应用宫缩剂、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坚持母乳喂养,以促进子宫收缩。

3.3 正确选择和处理子宫切口 剖宫产时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向两侧角撕裂,切口不宜过低,缝合不可过密,如有大血管损伤,应缝扎止血,如止血不良,局部形成血肿,合并感染,易导致晚期出血。对剖宫产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子宫全切术。

3.5 正确缝合会阴伤口 会阴缝合伤口忌留死腔,影响愈合,如已形成血肿,应清除血肿,缝扎出血点,不能缝合时可在阴道内填塞沙布压迫止血,对严重阴道炎患者,产后应加强护理并应用有效抗生素。

参 考 文 献

[1] 草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35.

第10篇

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发生频率较高。本文总结了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妇产科;医患矛盾;医疗纠纷

妇产科作为迎接新生命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科室,更是承载了母婴与多个家庭希望的“天堂”。而作为白衣天使的妇产科工作者,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嘱托。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各种突发性原因造成的医患纠纷几乎占据了各种主流媒体的平台。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程度在最近几年也达到了顶峰。各种由医患矛盾升级造成的惨剧频繁发生,使我们需要对医患纠纷进行重新的审视。而作为普通的医疗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提升自己的医术、医德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当前的妇产科学术探究侧重于临床理论,而如何来避免、防范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在当前的妇产科学术探究中还相对较少,本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与创作的。

一、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下的妇产科

2015年10月,我国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对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妇产科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使全国范围内的生育欲望迅速提升,而这种短时间内爆发的生育数量会在今后几年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生育人数总量上升对当前医院妇产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医疗资源分布上来说,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城市中,而绝大多数产妇也会选择医疗资源相对优异的医院进行体检、分娩等。这就使医疗资源不平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被进一步放大。而产妇数量短时间内的激增,无疑对城市医院中的妇产科医疗资源、医护人员等产生了巨大冲击。就医人数的增多也必然会使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有所提升。如何更好地优化妇产科医疗资源,降低妇产科医疗纠纷,也成为了二孩政策下医院妇产科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针对妇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实施有效的管理,能够将护理工作安全性显著增强,减少很多护理工作上容易出现的错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1]。

二、妇产科医疗纠纷常见原因分析

通过最近几年见诸报端以及各种学术论坛中的妇产科医疗纠纷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出现是可以避免的,而通过相关的妇产科医疗纠纷案例,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致妇产科医疗纠纷频发的原因。医务人员粗心导致的医疗纠纷:妇产科医务人员与大多数医务人员一样需要承担很大的职业压力,而在巨大的职业压力下,个体意义上的“人”不可能保持全天候、百分百地专注,然而对于职业相对敏感的妇产科医务人员,一不小心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015年1月,《北京晨报》报道了一起典型的医疗纠纷。张女士选择北京大兴红星医院待产。入院后,因医务人员并没有对产妇的体重、身高进行严格的测量,粗略估计胎儿体重3200g,故推荐张女士选择顺产。不久后,张女士完成生产,但婴儿实际体重4100g,属于巨大儿。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左上肢不能活动的表现,最后转院至总医院进行治疗,而婴儿被诊断为左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2]。在这起典型的妇产科医疗纠纷中我们可以看出,红星医院的医务人员由于粗心大意严重误估导致胎儿体重,直接为胎儿的臂丛神经损伤埋下了伏笔,并且成为了这起医疗纠纷出现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水平低下导致的医疗纠纷: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会对产妇及胎儿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产生极其重大的直接性影响。在任何时代的医疗体系中,医务人员都是最为宝贵的医疗资源,其能够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往往是最直接的。全国范围内的妇产科从业人员中,依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庸医”。这部分医务人员并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没有积累出能够指导医疗行为的有效经验,而其相对拙劣的医疗技能也成为了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滥用催产素导致子宫破裂11例临床分析》[3]一文对滥用催产素导致的医疗惨剧进行了深刻分析。从该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医务人员相关医疗技能的低下使其产生了滥用催产素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直接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大中型城市中的公立医院内,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而在一些乡镇医院中则有很多的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在医务水平上表现出了明显不足,这也是滥用催产素频发于农村地区的原因。医务人员侥幸心理导致的医疗纠纷:妇产科医务人员能否对产妇的相关情况进行处理要依据自身的医疗水平、相关药物的充足程度、医疗器械的工作状态及医务人员的配置情况等来做出综合性判断。而在实际操作中,也要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和能力。部分妇产科医疗纠纷中是由于医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而导致的。在我国的乡镇医院和一些地级市的私人医院中,由于医源存在着一定的紧缺,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格外“重视”医源的情况。有些医务人员明知血库内并没有充足的、能够与孕妇相匹配的血液,而凭借侥幸心理对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术中大出血导致产妇死亡。这样惨痛的教训发生是由于相关的医务人员存在着侥幸心理而造成的。尽管此类状况在最近几年发生的频率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得到百分百的杜绝。可以说,医务人员对于自身能力的过度自信及手术环境的误判,都是因其侥幸心理作祟而产生的。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妇产科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的出现都难免会与法律产生联系,特别是一些无法通过调节而解决的纠纷,最终的解决办法必然是付诸法律。而当前妇产科医疗纠纷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例如某产妇在引产后没有进行清宫,而医生也并未对其进行及时的告知义务,致使产妇在出院不久后因胎盘残留而大出血,最终致使子宫被完全切除[4]。医务人员需要尽到对患者的告知义务,对于患者的正常性询问也需要给予客观、正确的回答。而上个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并没有履行自身的告知义务,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其必然要对此次的医疗纠纷承担一定的责任。我国的医务人员在法律意识上相对淡薄,而其一时的疏忽就很有可能为下一个医疗纠纷埋下伏笔。患者及其家属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在当前诸多的医疗纠纷中,患者及其家属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医疗纠纷中,患者及家属的因素占据了很大比例。例如,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很多的产妇家属也无法支付相对高昂的医疗费用。部分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产妇家庭对于一些常规检查“能省就省”。而医院或者医护工作者并不具备强制要求产妇检查的权力,更无法对于产妇家属的手术选择做出更改。另外,部分产妇家属由于疏忽而忽略了产妇的过敏史或其他病情,导致医务人员出现误判也会造成医疗纠纷的产生。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多,护理人员涉及面广[5],而在妇产科中,产妇家属的心情往往较为紧张、激动,而作为能够决定产妇手术进程的人,其关键性抉择或提供的信息尤为重要,一旦其向手术医生提供了错误信息,将有极大的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防范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合理性对策

定期开展对于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医务人员承担着巨大的职业压力,而医患纠纷中医生的粗心大意和操作失误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巨大压力所引起的。妇产科的接诊具有很大的不规律性,医务人员的休息时间难以获得充足的保障。在这样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定期对妇产科医务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心理疏导上,疏导的重点应该是在轻松的氛围中,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责任与价值。此外,在不断的心理疏导活动中,也应该注重对于医务人员认真精神的培养,使得医务人员由粗心大意导致的医疗纠纷频率得以降低。通过心理疏导等外部干预手段,使得相关的医务工作人员能够在具体的医疗工作中端正态度,提升工作的效率。加强全社会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亘古以来的热点话题。医德,往往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标准。当前的考核机制和认证机制使得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而职业道德精神则是一种无法被外部标准衡量的东西。经验主义、侥幸心理,利益驱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生的职业道德精神。而在具体诊疗过程中的不负责任更是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说,整个行业内都必须要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医德大于天的根本思想需要在医务群体中得到贯彻。就妇产科的医务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要有对生命的敬畏精神,对患者的负责精神。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并且长期开展下去。增强医务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汉语词典中对于纠纷的定义是“争执的事情”,医疗纠纷实际上也就是医院(医务工作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一种复杂关系。而医疗纠纷如果上升到法律层面,就更是要有控辩双方的参与。在妇产科的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作为自身与医院的“代表”,应该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对于纠纷进行有效的规避。前文已经提到了一个由于医生并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而引起的妇产科医疗纠纷,鉴于此,我国的医务工作人员,特别是妇产科医务工作人员,应当对涉及自身诊疗方向的法律知识进行一定的学习,对于医生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备完全的了解。在进行具体的医疗活动中,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于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而医务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与责任划分意识的提高,也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快推进妇产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重男轻女”、“保小不保大”这些陈旧的生育观念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的生育工程,而在妇产科的医疗工作中,产妇家属这些陈旧思想甚至会导致医疗悲剧的发生。妇产知识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低下是当今产妇及其家属频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国家层面需要加快推进妇产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各地区的政府性医院应当与计生委联合进行区域内妇产知识推广的工作。对于产妇及产妇家属本身来说,相关机构和医务人员要让其明白妇产科诊疗的一般性程序,产妇在分娩前、后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而作为产妇及家属,也应该在妊娠期间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的学习,对于产妇的身体变化进行一定的记录与了解。在医院分娩时,更要如实向医务人员提妇的身体信息、既病史、过敏史等关键性信息。从而确保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

四、结语

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往往关系到新生命及多个家庭,而每个医疗纠纷的出现都是医务人员和家属所不愿看到的。避免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出现需要医院、医务人员、产妇及家属的多方努力。医务人员多一份责任与认真,产妇及家属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医疗纠纷的避免也自然就会出现。

参考文献:

[1]颜斐.医院错估胎儿体重致孕妇难产法院判医院赔20万[N].北京晨报,2015-01-22.

[2]胡秋霞.滥用催产素导致子宫破裂11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生,2000,9:20-21.

[3]李冬霞.妇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及如何防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611-612.

[4]童文香.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3):20-22.

第11篇

    1预防性监测

    1.1产前监测:良好的产前保健,产前护理应注意识别风险因素,结合凝血障碍和临床数据项目管理在各种妊娠并发症的患者,定期检查和及时的方式。

    1.2产时监测:第一阶段应密切观察产妇的条件,消除紧张,并密切观察进展,防止长时间;第二阶段指导及时和正确使用母体腹压,操作规范限制预防软产道损伤;第三阶段确定胎盘剥离征象,胎盘帮助正确和准确的采集和产后出血测量,如阴道出血超过200毫升的2小时内,积极寻找原因,给予适当的治疗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一般条件和肤色,特别注意识别产后大出血休克的症状。

    1.3产后监测:约80%由于产后出血发生后2小时内,所以产妇一般情况后,胎盘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子宫和阴道出血。失血要添加量;产后妈妈鼓励及时排空膀胱不能被掏空的导管,泌乳早期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2抢救与护理

    2.1一旦产后出血患者应迅速有效地增加体积如果有必要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与留置针,建立双静脉通道,维持循环,确保液体,血液和药物供应不延误抢救时间。

    2.2患者仰卧位,如有必要,采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温暖,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和意识的,苍白的,记录尿量,肢体温度和湿度,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氧,双鼻导管流量4-6L/min的氧的效果观察。

    2.3快速帮助医生找出原因侧边救援,及时有效的止血,如按摩刺激子宫收缩,应用收缩,软产道损伤及时关闭,胎盘功能不全或粘连,胎盘的去除应人工手,预测性预先护理实施,做各种检查和交叉-血液和相关的术前准备的匹配。

    2.4给予心理支持,在产后出血事件,结合抢救措施,所用的仪器使孕妇产生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的心理救援,心理护理护士使用的各种技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紧张,减轻产妇的焦虑,从而积极配合救援。

    3讨论

    3.1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重视产前监测,传教工作,母亲的相关知识对母亲的健康,针对高危筛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2对孕产妇宫缩应密切观察,注意阴道出血量、宫底高度,当少量出血和连续达到这样的身体不再能补偿,病人会渴,头晕,恶心,呕吐,打哈欠,,易怒,胸闷,气短,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和休克等症状,所以持续出血,少量不容忽视。

    3.3产后出血,员工必须保持冷静,有秩序的方式做救援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母亲的谈话来消除恐惧,舒缓紧张情绪,与救援的信心。

    3.4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卫生保健工作者必须高度负责,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状态的观察,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加强职业道德,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增强专业技能和严格的规则,产后出血的一种最小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5.

第12篇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而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造成的大量阴道失血多发生在术后2~3周[1]。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也日渐增多。本文对我科抢救治疗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15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收治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共1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4岁,发生在术后2~3周11例,3周以上4例,在我科行剖宫产手术2例,在外院行剖宫产手术13例。

1.2 病因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3周。一方面由于在手术中缝合子宫切口两端时止血不彻底,形成局部血肿,组织坏死,肠线溶解脱落后,血窦重新开放而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另一方面由于切口缝线过紧过密,影响血液供应,而使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或者子宫下段横切口过低,切口愈合能力较差而造成切口愈合不良[2]。其中9例均因突然阴道大量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而急诊入院,6例则表现为阴道恶露多,持续时间长,超过月经量而来院就诊。

1.3 治疗方法 3例经给予广谱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应用子宫收缩剂及口服生化汤后治愈。其余12例均经剖腹探查,其中4例因子宫局部坏死和感染严重而行全子宫切除术,8例子宫切口周围组织坏死范围小,炎性反应较轻,行清创缝合术后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对出血量多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确保输液、输血通畅,密切观察P、BP变化,同时根据医嘱以熟练的专业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备皮、皮试、留置尿管等术前准备,并使患者确信自己在接受最佳的处理方案。

2.2 术后护理 剖腹探查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取术后,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给予心电监护和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尿管和静脉输液通畅,密切观察腹部切口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

2.3 对于阴道出血量较少者,给予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及支持疗法,同时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2.4 做好心理护理 对于因切口感染严重而切除子宫的患者,因其思想负担较重,担心切除子宫会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等,更担心子宫切除会使身体形象受损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3]。护士应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医学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为其提供有关术后康复、性生活的资料,协助患者度过悲伤阶段。

2.5 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进食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注意休息。全子宫切除患者2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性生活,如有阴道出血、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诊。

3 预防

3.1 对于恶露量多,经久不净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3.2 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避免社会因素所致的无指征剖宫产。

3.3 剖宫产时子宫下段横切口不应过低或过高。

3.4 防止子宫切口向两端延长。

3.5 止血要彻底,但也要避免缝线过多过密,影响局部供血。

3.6 术后及时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3.7 建议产妇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医院行剖宫产术。

3.8 注意产褥期护理,防止产褥期感染,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恶露排出。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