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飞鸟尽良弓藏

飞鸟尽良弓藏

时间:2023-05-30 10:1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飞鸟尽良弓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池鱼笼鸟、飞鸟惊蛇、飞鸟依人、高鸟尽,良弓藏、鹄形鸟面

龟文鸟迹、寒蝉僵鸟、花香鸟语、惊弓之鸟、惊弦之鸟

倦鸟知还、笼鸟池鱼、笼鸟槛猿、笼中之鸟、卵覆鸟飞

木干鸟栖、鸟道羊肠、鸟得弓藏、鸟焚鱼烂、鸟伏兽穷

鸟覆危巢、鸟革翚飞、鸟骇鼠窜、鸟迹虫丝、鸟集鳞萃

鸟尽弓藏、鸟惊鼠窜、鸟惊鱼骇、鸟惊鱼溃、鸟惊鱼散

鸟哭猿啼、鸟面鹄形、鸟枪换炮、鸟枪换炮、鸟穷则啄

鸟入樊笼、鸟散鱼溃、鸟声兽心、鸟兽散、鸟啼花落

鸟啼花怨、鸟语花香、禽息鸟视、青鸟殷勤、轻徙鸟举

穷鸟入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鸟兽散、三寸鸟,七寸嘴、伤弓之鸟

兽迒鸟迹、兽聚鸟散、乌鸟私情、象耕鸟耘、鸮鸟生翼

小鸟依人、熊经鸟申、熊经鸟伸、熊经鸟曳、熊经鸟引

第2篇

人与鸟

天高任鸟飞。蓝天白云,这鸟,该是何等的自由自在。

其实不然。自古以来,鸟一直活在惊恐之中,“飞鸟尽,良弓藏”,只要有鸟,便有时时待发的弓箭,孤鸿铩羽悲鸣镝。

挽弓射鸟,已成历史。然而,对鸟的捕杀,却总不见停,小孩射弹弓,壮汉举气枪,惊弓之鸟,无处安身。倘若,鸟损害了人的利益,更会遭到人的反击。电视上,常见到各地的果农,在果子将成熟时,便在四周支起巨网,那些前来啄食果子的鸟,无不一一落网,哀鸿遍野,惨不忍睹。鸟,哪里是人的对手。

同是果农,台湾果农却有宽容之心。他们在果子将要套袋之时,常会留出一些果子不套袋,专给飞鸟啄食。有大陆的观赏客很是不解。那些果农说,鸟也世代栖居在这里,是人占了地,才能种树结果,理应留出果实,与鸟共享。如此平实质朴的语言,却透出人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鸟,是人类世界的飞行使者,它传播绿色,洋溢生机。辽阔的天际,自然要有展翅飞翔的和平之鸟、生命之鸟。

人与鸟,总得友好相处。给鸟留一线生机,何尝不是给自己留一片善心。

人与狗

中国人对狗,鄙视的多。

坊间若有人对骂,往往都沾着“狗”字,“狗男女”“狗东西”不绝于耳。高雅如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上,也屡有借狗骂人的话,“狗奴才”“狗腿子”,张口即来。可怜的狗,以对人的忠诚为天职,然而,就是这种忠诚,却遭来人的讥讽和辱骂。

曾经鞍前马后的狗,终于时来运转。如今的狗,抖擞了、精神了,过上了被人伺候的快活日子。

狗要遛步,人便亦步亦趋地跟着;狗要洗澡,人便小心翼翼地打理。

冬天到了,给狗穿上了棉衣;夏天来了,又给狗剪短了体毛,狗已饮食无忧,冷暖无虞。

狗还过上了有品质的生活:汽车里有狗位,客厅上有狗座。曾被称作“狗男女”的人,如今搂着狗看电视,牵着狗逛公园。“狗男女”真的成了狗男女。

狗啊狗,这狗通点人性,便成了人类的好朋友。

人啊人,@人总有奴性,一不小心便做了狗的奴才。

狗若会笑,此刻正偷偷地笑。

人与乌龟

“缩头乌龟”,这是人对乌龟的蔑称。

乌龟,一辈子小心翼翼,悄无声息,早已低调到没有调子。

乌龟,无欲求无害心亦无正义,忍气吞声,卑躬屈膝地过日子,它沉默,只在沉默中灭亡,绝不会在“沉默中爆发”。

苟活度日的乌龟,纵然扛着厚实的龟壳,却还是缩头蛰伏,只露出如绿豆一般细小的眼睛,打探你死我活的世界,稍有动静,走为上计。

乌龟,不阴不阳,不怒不争,换来长寿之命。

如今的人,大都看好乌龟,缩头过日子,低调求平安,哪怕在污泥沼泽中,仍然长长久久地活着。只要活着,无所谓尊严与正义。

第3篇

高三-4班

郭海鲛

“止”者,“上”之“人”也,方为上人。

人,自呱呱坠地,至蹒跚学步,再至成家立业,均为欲所驱使,直至七十而知天命,方知“止”为人生之上策。适可而止,不被欲驱使,

夫秦皇者,一代枭雄也,穷兵黩武,残暴至极,以其过人之勇,超常之智,苛刻之法,严酷之政,与惊天地泣鬼神之大军,东征西线,灭六国,一统天下,其孰与能之比耶?

方其破赵,赵之大军降之,然其不止,为怒与欲所扰,坑赵之大军四十万,无一幸免。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其穷兵黩武之可见一斑。

继而民怨四起,行道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至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偌大帝国,固若金汤之城,猿猱难度之险,形同虚设,顷刻间土崩瓦解,何也?

其不止适可而止也。

若彼趁其一统天下之时,外守其疆,内立法度,以仁服人,以义信人,以诚待人,抚恤百姓,体贴士卒,则天下孰能不与之乎?似此之适而可止,则其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矣,然其未知也。

夫范蠡者,越之谋臣也。方其越为吴所破,出其奇谋,举国臣于吴,尽出金帛珠玉,吴乃受其降;继以奇计谋之,助勾践东山再起,一举灭吴。其如日中天之时,弃显赫之位于不顾,变身为陶朱公,飘然而去,令人费解。至文仲遇害,人方醒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知适可而止,遂免于灾祸,幸乎?

第4篇

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集谋略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张良,他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不仅成功地跳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魔咒,还赢得了青史留名、万世流芳的美誉。

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评价张良:生死是人的必然,从古到今却没有像子房(张良字)一样超世独立的人。这并不是称道张良的足智多谋,而是赞其“讲政治”,及时功成身退。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2年2月2日,高祖在定陶即帝位,定都洛阳。5月,刘邦在论及自己成功因素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也就是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认为,在建立汉朝的功臣中张良位列第一,功劳最大。故而,刘邦在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时,封第一任丞相萧何领8000户、第二任丞相曹参10600户,却让张良自择齐3万户,即让张良在齐国随意划一块拥有3万户的地方作为封地。可张良却坚决辞让,辞封的理由就是:秦国灭韩后他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

也就是说,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奋斗目标都实现了,平生的夙愿也基本满足了。最后他跟刘邦讨了另一块封地:“当初在留县与陛下相遇,这是上天安排臣为陛下服务的。如果陛下觉得用臣的计谋解决了一些问题的话,那么给臣封个留侯足矣。”刘邦如其所请。

那么,张良为什么要选择呆在刘邦创业之初的穷地方呢?这也展现张良的政治智慧:其一,汉代的留县即今天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东南的一块小地方,在汉初却是地薄人稀、资源贫乏,住户满打满算不足一万,不具备积蓄武装力量的条件,也就是说,怎么折腾也不能对刘邦构成威胁;其二,留县不是兵家必争之地,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封地可以消除皇帝的疑心;其三,选择在留县养老,还能提醒刘邦及他的继任者“吃水勿忘挖井人”。

北宋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对张良此举还作词赞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

其实,“留侯于此每从容”中的“每从容”也体现了张良的政治智慧。《史记·留侯世家》里说,张良领了封地后,就不问政事,远离朝廷,专心学道。其所学之道常作辟谷食气、引导之法。所谓辟谷食气,实质就是“挨饿”、“不吃饭”,依靠体内存积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但是,张良“不吃饭”并不是为了减肥,而是让自己始终保持病态,减少皇帝的疑心,以保全身家性命。

公元前196年,刘邦亲自率兵征讨叛臣黥布前,曾问计并欲请张良随军献策,张良以病容示之,结果托病没去。

刘邦死后,吕后感激张良借商山四皓之力捍卫了自己儿子太子位置之功,强令他重食人间烟火。迫不得已,张良每天才勉强吃点东西。公元前189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张良“功高”没“震主”,得到了善终,2000多年来还一直受到人们追捧,其政治智慧之高超是不言而喻的。

(摘自《中国青年》)

第5篇

楚汉相争,项羽被围垓下,最后只好拔剑自刎,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李清照《夏日绝句》中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项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刘邦少时嗜酒如命,经常喝酒不给人家酒钱,甚至在当了皇帝衣锦还乡时,还欠别人酒钱。有一次县令招待客人,他说大话,说送一份厚礼,结果是一分钱都没送。他生性狡黠,油猾,爱吹牛皮,如此一个市侩算得上君子吗?

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力能扛鼎,年轻时就带了一支由八千江东子弟兵组成的军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士兵有病时,常亲自持汤喂药,赏赐衣物、食品,但由于对有功的贵族封赏较少,所以他们纷纷倒戈,以至于项羽后来败给刘邦。如此一位体恤士兵的好将军,竟被刘邦及其部下嘲笑为“妇人之仁”。

人才方面,刘邦有萧何、曹参、张良、韩信、蒯越、英布、陈平、周勃、樊哙、灌婴等一大批文臣武将为其出谋划策,这些人皆当世之英豪,有如此强大的智囊团不胜就有悖天理了。

而项羽呢,仅范增一人而已。韩信、英布、蒯越等原为项羽部下,后投奔刘邦了。表面上看是项羽刚愎自用,不懂得礼贤下士,不懂得驭下之术,实则刘邦阴险狡诈、圆滑而已。当时韩信握有十万重兵,举足轻重,曾向刘邦提出封自己为假齐王,就帮助刘邦一同对付项羽。刘邦为了壮大抗击项羽部队的力量,勉强同意了,但心里一百八十个不愿意。得天下后,还不是随便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栽赃韩信,把他送上了断头台,一首脍炙人口的临刑诗应运而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这不是韩信的真实写照吗?高祖皇帝还加强中央集权,先后消灭了英布等异性王,要知道他们曾是与高祖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兄弟啊!

在新丰鸿门,刘欲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进攻刘邦十万人马。刘邦害怕了,就笼络项羽季父项伯,以兄弟相称,并对项羽称臣,使项伯在鸿门宴上,常以身子挡住刘邦。如此行为,恐怕只有刘邦一人能做到吧!

而项羽被围垓下时,也不曾有过诸如此类的行为。项羽垓下突围后,走东城,仅二十八骑,而汉追兵数千人。此时乌江亭长已准备好了快船,准备把项羽接回江东,而项羽不肯。念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壮诗句,最后拔剑自刎,血洒乌江。倘若霸王接受乌江亭长的劝慰,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亦可重整旗鼓,再拉起一支队伍,与刘邦一决雌雄。而项羽却认为这很可耻,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死亡。刘邦苟且偷生,奴颜媚骨。试问刘邦、项羽谁是君子呢?

第6篇

在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垓下,因受不了自己的失败和虞姬的死去而自刎,他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李清照《夏日绝句》中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项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不一般。

刘邦少时嗜酒如命,经常喝酒不给人家酒钱,甚至在当了皇帝衣锦还乡时,还欠别人酒钱。有一次县令招待客人,他说大话,说送一份厚礼,结果是一分钱都没送。他生性狡黠,油猾,爱吹牛皮,如此一个市侩算得上君子吗?

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力能扛鼎,年轻时就带了一支由八千江东子弟兵组成的军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士兵有病时,常亲自持汤喂药,赏赐衣物、食品,但由于对有功的贵族封赏较少,所以他们纷纷倒戈,以至于项羽后来败给刘邦。如此一位体恤士兵的好将军,竟被刘邦及其部下嘲笑为“妇人之仁”。

人才方面,刘邦有萧何、曹参、张良、韩信、蒯越、英布、陈平、周勃、樊哙、灌婴等一大批文臣武将为其出谋划策,这些人皆当世之英豪,有如此强大的智囊团不胜就有悖天理了。而项羽却因多疑而无良将,这大概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了。

而项羽呢,仅范增一人而已。韩信、英布、蒯越等原为项羽部下,后投奔刘邦了。表面上看是项羽刚愎自用,不懂得礼贤下士,不懂得驭下之术,实则刘邦阴险狡诈、圆滑而已。当时韩信握有十万重兵,举足轻重,曾向刘邦提出封自己为假齐王,就帮助刘邦一同对付项羽。刘邦为了壮大抗击项羽部队的力量,勉强同意了,但心里一百八十个不愿意。得天下后,还不是随便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栽赃韩信,把他送上了断头台,一首脍炙人口的临刑诗应运而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成也想和败也萧何”这不是韩信的真实写照吗?高祖皇帝还加强中央集权,先后消灭了英布等异性王,要知道他们曾是与高祖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兄弟啊!

由此可见,汉高祖是多么,把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送上断头台,不顾当年情分。如实项羽,可会如此?

在新丰鸿门,刘欲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进攻刘邦十万人马。刘邦害怕了,就笼络项羽季父项伯,以兄弟相称,并对项羽称臣,使项伯在鸿门宴上,常以身子挡住刘邦。如此行为,恐怕只有刘邦一人能做到吧!

而项羽被围垓下时,也不曾有过诸如此类的行为。项羽垓下突围后,走东城,仅二十八骑,而汉追兵数千人。此时乌江亭长已准备好了快船,准备把项羽接回江东,而项羽不肯。念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壮诗句,最后拔剑自刎,血洒乌江。倘若霸王接受乌江亭长的劝慰,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亦可重整旗鼓,再拉起一支队伍,与刘邦一决雌雄。而项羽却认为这很可耻,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死亡。刘邦苟且偷生,奴颜媚骨。试问刘邦、项羽谁是君子呢?

五年级:媛汐

第7篇

网上某项调查说,不少“80后”网友,支持删掉鲁迅文章。网友remeo说,他对鲁迅的文章有心理阴影,又长又拗口,老师却要求篇篇会背,“因为背《社戏》,我脸都被打肿了”。

――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冤死鲁迅也正常。(虽然有商报的网友,替鲁迅大叫冤枉,酷评日:教材改版最大的“输家”――鲁迅也。上榜理由,鲁迅泉下有知,定然“内牛”满面:毙的全是我的大作啊。)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倒是同意网友臧策的观点:“与其继续以往的那种‘歪曲式讲解’。还不如干脆不讲。课堂上不讲鲁迅,反而可以给人们日后自由地解读鲁迅预留下空间”。(见《博联社》臧策的博客《我看“鲁迅大撤退”》)

然而,现在我想的是:这下可好了,阿Q终于不用再去土谷祠栖身了――从此以后,他从未庄那个酒店出来后,不必蜗居在教师手中那卷课本里,可以去社会“飘飘然”地到处飞了,把不准,就直奔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去长住;他的“勋业”将另辟战场……

我揣测:干这件事的人认为,从旧社会里出来的东西。有太多的阴暗面,况且鲁迅先生的文字太过刁钻、生涩和冷峻。与新时代太不合拍,明显是时过境迁,不适时宜。

古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说,如今生了锈的“长枪”“匕首”,即便挂在博物馆里展览,不仅没有观赏的价值,也显得碍眼,最主要是与建立和谐盛世严重不符。

然而,月亮的表面如何光华如水,皎沽如镜。可它永远不愿见人的背面,却是任何时候都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曾在《美国语文》一文说:

华夏文明几千年,教育的根底是让人“信”,所谓道德普及者正是。美国的语文书却不都让人去“信”,而是让人生“疑”。先前曾听张中行先生说,英国的课本上讲拿破仑是被英国人打败的,德国书本则云是德国打败的。有人问罗素,让我们的孩子相信谁呢?罗素回答:让英国的孩子读德国的读本,德国的学生看英国教材。什么时候大家不再轻易相信什么,教育就有成效了。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教育乃让人学会怀疑,通晓独立思考之径。

孙先生对比中美课本,从中看出别有意味的内容:让人“信”的教育和让人“疑”的教育;这让人们知道:先前受到了不真实文本的引导,原来历史还是另一个样子。用欺骗的手段去驯化别人,且还让人真诚的信,培养的只能是大观园里的奴才。

至今我们无大变化的教育。一成不变的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悬殊之处,根本差异,就在于意识的差异,思想的差异,以及观念的差异。

1920年徐志摩第一次赴英国,到1928年再度到剑桥大学叙旧,其间他共有过三次欧游经历,写下《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等多篇散文。因为接触到了西方教育的文明和清新,徐志摩痛感中国教育的刻板和落后。他在《吸烟与文化》这篇作品里这样写道:“我们也见到少数有见地的人,再也看不过国内高等教育的混沌现象,想跳开了蹂烂的道儿,回头另寻新路走去。”

“蹂烂的道儿”,可以让人联想中国教育的现状,尽管至今它蕴含了丰厚的养分,但可怕的是,它却仍是那副“自得”的样子,正中了阿Q的圈套。就如当下各地大力挖掘和弘扬“特色”文化,以为这就可以促进文明,繁荣经济,发展社会一样。所以,这次对鲁迅先生《阿Q正传》的撤换,无疑是在为所谓“传承”扫除“障碍”,因为撤掉的,正是一以贯之,对旧文化、旧势力势不两立的“匕首”和“投枪”。

第8篇

一、结婚动机

女子是为爱而嫁给了氓。这由第一节、第二节我们不难看出。当氓因女方没有给定婚期而生气时,女子马上就“秋以为期”来满足男方;当男方久不见来,女子就“泣涕涟涟”,当看到男方时就“载笑载言”。

然而氓并不是因满心的爱而结婚,正是他亲手葬送了他们的婚姻,正如“相互之间没有爱情的结婚,是充满杀机的结合”所言,那氓究竟缘何迎娶女主人公呢?

1.为“财”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鸟没有了,弓也就收起来不用了;兔子死了,猎狗也被煮来吃了;钱财骗到手了,婚姻也就不想要了。

结婚前,男子“抱布”去女子家“贸丝”,原始物物交换的这一行为,反映女方家庭经济实力远远优于氓;迎亲时,“以我贿迁”,女子带上钱财嫁给氓,在此幸福时刻,女子不谈一个新嫁娘的甜蜜,只谈及自己的嫁妆,可见就连女主人公之后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爱恋的氓迎娶自己只为财;结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男子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逐渐虐待女子,“心愿”自是获取女方的钱财。此外,氓对这段婚姻是那么迫不及待,等不及由媒人提亲就要女方定下婚期,当然怕的不是女子变心,怕的是夜长梦多,他的“梦”自是女子家的财。骗取了钱财的氓,在那男权社会中自然无所顾忌,一个本就动机不纯的婚姻,瓦解是必然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家庭、婚姻反映金钱关系。

2.为“色”说

篇中运用比喻手法展现婚前、婚后女子容貌变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曾经新鲜润泽,女子曾经貌美如花。两人曾“言笑晏晏”,男子曾“信誓旦旦”,女子也曾“及尔偕老”。可随着“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树枯萎凋零,女子人老珠黄。容颜消褪的女子等来的不是“及尔偕老”,而是“至于暴矣”,由此可见,贪图女子的美貌也成为氓迎娶女子的动机之一。

3.为劳动力说

《诗经》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中国奴隶社会的生活。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劳动力充足,就有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氓娶女子极大一个原因就是为家里增加一个劳动力,为氓家创造财富。

二、爱情失衡

美国爱荷华大学经过研究,开出了确保婚姻稳定的药方,即:“妻子的权威是家庭和谐的保证”,通俗地说,就是丈夫要怕老婆,“妻管严”更有利于婚姻的和谐。

文中女子更爱男子,首先,婚前男子为女子因“无良媒”而拒绝求婚时,刚一“怒”,女子便“秋以为期”,可见女子更爱男子,更渴望婚姻;其次,盼情郎时,女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也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当一方的爱更多时,更容易被另一方所牵制,女子便时时被男子牵着鼻子走,女子的爱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对男子的恶行不敢说“不”的处境。

男子不爱女子,婚后的氓 “士贰其行”、“二三其德”,氓根本不爱女子,因而没法做到情感上对妻子的忠贞。因为对妻子的“怕”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因为爱她,舍不得她伤心和流泪,对别的女人目不斜视,并努力抵制外面千娇百媚的诱惑,做到情感上对妻子的忠贞。

正因为双方感情失衡,女子更爱男子,男子不“怕”女子,男子是家庭的权威,也成为导致两人婚姻悲剧的不可或缺的原因。

周代,礼仪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男女间的相识、相知、相恋都有着很大的自由度。《氓》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个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女子,她也渴望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氓这样一个喜新厌旧,薄情寡义的男子,最终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妻子对丈夫、对家庭也不再抱有幻想,一场婚姻悲剧上演了。

三、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可以说双方的性格最终导致两人的婚姻破裂。

婚前“氓之蚩蚩”,展现的是一个老实忠厚的氓。此诗是从女子的角度创作的,我们完全可看作“蚩蚩”只是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子对男子的一个错误判断。“爱情是瞎子”,女子便是。从第一节的“来即我谋”“愆期”“怒”这些字眼中我们不难看出婚前氓性格中急躁、任性的一面。

男子的感情一变再变,当钱财骗到手了,当女子人老珠黄了,男子的本性也就暴露无疑了,“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可是氓的欲望却毫无止境。婚姻的苦果也只由女子一人品尝。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氓就是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第9篇

两千多年后,有个叫高光的作家把笔伸向了司马迁,然后向世人交出了一部与《史记》的文字量几乎相等的长篇历史小说《司马迁》。高光的全部努力,就是要告诉人们司马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写作《史记》这部煌煌巨著之中和之后,其内心世界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落寞、煎熬和震颤。

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有着浓浓烈烈的入世情结,他们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种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然而,当生杀予夺的大权系于皇帝的一时喜怒之时,自认为有一身傲骨的文人便显得不那么合时宜和识时务了。如此,他们的一生便注定要被烙上悲剧的色彩。

高光用悲悯的目光,审视着他的司马迁,几近轻柔与心疼。当司马迁像一只可怜的家禽牲畜那样被汉武帝刘彻后,在世人眼里,苟延残喘的司马迁只剩下了卑微琐碎,躯壳已经残损,男人的生命在顷刻间坍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残损的人写下了《史记》这样的不朽篇章。

《司马迁》是一部充满激情并令人震撼的作品。作者将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放置在历史和生命的十字路口――他们在迷茫,在徘徊,在选择,同时也在自我袒露与解剖。那种无从把握、难以预料的政治命运和遭遇,在历史深处显得那么无助和悲凉,那么摄人心魄,令所有的人在读过书后都如同历经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噩梦。不论是帝王刘彻还是文人司马迁,不论是丞相田还是优人东方朔,不论是豪强郭解还是酷吏张汤,不论是西域归来的张骞还是在大漠呼号的苏武,他们都在进行着自己人生的选择与放弃,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他们在选择与放弃间癫狂和悲哭,在选择与放弃间书写着自己的《本纪》《列传》。或飞扬跋扈,或处变不惊,或尴尬苦笑,或八面玲珑,或慨然自尽。或卑琐求生,一个个人物就那样鲜活地存在于历史的生命中。

历经心灵的疼痛与抽搐,作者用自己的文字将那段历史的悲壮、凄凉、凛傲、卑微、哀怨和无奈娓娓道来,不缓不急,却又那么真实,简约,洞明,犀利,直面生命的惨烈与重量。透过大汉皇宫腐暗昏黄的窗棂,透过那阴森骇人的牢狱之刑,透过那冷艳凄美的绝世恋情,透过那古老高亢披发踏足的远古歌舞,作者让我们在心悸之余阅尽了命运的多舛、生命的迷雾、政治的凶险、人心的繁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残阳如血,长歌当哭,让你血脉贲张、爱恨难言。

梦里不知身是客,司马迁一生都以为自己在进行一项不朽的伟业,他一次次咬紧牙关强行嚼碎了他作为男人所遭受的天大的屈辱,他以为完成《史记》之后他的死就随之变得重如泰山,然而。在汉武帝刘彻的心里,他的死却依然轻如鸿毛。因此,刘彻把杀死司马迁的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有如给后人留下一件礼物。

可以想象,当作者在追溯司马迁内心世界的那种尴尬、无奈和痛楚的时候。他自己也无法平静下来,无法不痛心疾首,并被司马迁一次次带入一个万劫不复之地。我们甚至能看到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那只手一直在颤抖,看到他在隆冬的写作中一次次大汗淋漓。写着写着,高光竞物我两忘,以至分不清到底是他在写《司马迁》,还是《司马迁》在写他自己了。于是他在写完《司马迁》之后,说:“司马迁在生命过程中的种种努力,成了一代代文人的生命写照。也就是说,你只能像他,你舍此无他,你只是他的一个翻版,被他二,代代一次次一层层地翻印。”

思筹之路

当一个响彻古今的姓名,跟自己的内心一拍即合时,这会是怎样的一种震撼与感动!高光写《司马迁》,是一种灵魂的书写,一种精魂的提炼。而李丹阳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及作者的每一次捕捉、每一丝悸动,这是一种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实战演练

1 为什么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生便注定要被烙上悲剧的色彩”?

2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在选择与放弃间书写着自己的“本纪”“列传”。

(2)分不清到底是他在写《司马迁》,还是《司马迁》在写他自己了。

3 文章末尾引用高光的原话,表现了高光怎样的感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1 因为中国传统文人有着浓烈的入世情结,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但皇帝一时喜怒间,他们往往就不那么合时宜和识时务了,这必然会遭到皇帝的厌弃甚至杀害,所以说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生便注定要烙上悲剧的色彩”。

2 (1)高光让小说伺马迁》中的人物用自己的选择和放弃完成了自己或壮烈或卑微的人生历程。

(2)高光写小说《司马迁》写得物我两忘了,他的内心世界也像司马迁那样尴尬、无奈和痛楚了。

第10篇

朱元璋或许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能残杀功臣的帝王了。为了永久延续他的朱明王朝,朱元璋对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功臣宿将毫不留情,一个个罗织罪名,逮捕问斩,有的甚至诛灭九族。功臣之首韩国公李善长,朱元璋的亲外甥、大都督李文忠都成了朱元璋巩固皇权的牺牲品。唯有先封中山侯后封信国公的汤和,一直太平无事。朱元璋对汤和恩宠有加,并把他作为功臣的楷模大加推崇。汤和论功劳不如李善长,论亲近不如李文忠,他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安享太平呢?

洞若观火,奉上恭谨

汤和是一员武将,彪悍粗犷,跟随朱元璋征战时和大明朝建国之初,他也有些不拘小节,恣意妄为。镇守常州时他说过对朱元璋不满的醉话,论功行赏之时仅封了个中山侯,反倒不如资历、地位、功劳均不如自己的卫国公邓愈,汤和心里颇为不满。没想到朱元璋在封赏公侯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申斥汤和喜酒妄说,故而降低爵位,令汤和十分难堪。可这也是对汤和的一声惊雷:原来朱元璋心胸如此狭窄,对陈年旧怨牢记不忘。

认清形势的汤和,从此改掉了胡言乱语、大胆妄为的毛病。庆功宴后第二天,许多武将因多喝了几杯酒而没有上朝,连一向谨慎的徐达也未上朝,汤和虽好酒,可第二天仍早早上朝,为此得到朱元璋的褒奖。

后来,在带兵攻打四川期间,汤和宁可小心进兵,也绝不留下任何不尊法令的口实。汤和的恭谨还真有用,渐渐改变了朱元璋对他的看法,伐蜀虽不利,朱元璋不但未加罪于他,反倒赏了其家乡濠州五千亩官田,可谓因祸得福。

与汤和相比,德庆侯廖永忠就不明智了。本来此人功劳赫赫,也属封公之列,可是廖永忠耐不住性子,封赏之前向当时的丞相杨宪私下打听,并宣扬自己劳苦功高,引起朱元璋的反感,仅封了他一个德庆侯,排位还要靠后,封赏之时也被朱元璋申斥,和汤和一样尴尬。此后廖永忠虽知耻后勇,伐蜀时拼命打开翟塘天险,立下大功,却未掌握好分寸,闻听朱元璋赏赐汤和五千亩官田,心中妒忌不满,挟功向朱元璋讨要家乡巢湖的五千亩官田,被朱元璋认为恃功邀宠,严加斥责。后来,在朱元璋巡幸濠州期间,廖永忠不甘寂寞,向朱元璋暗示自己为其立下淹杀“大宋”皇帝韩林儿这一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功劳,让朱元璋恨得咬牙切齿。回京不久,朱元璋就以谋反罪处死廖永忠。廖永忠成了最早被杀的武将。

不恋权位,急流勇退

虽然汤和靠自己的谦恭改变了朱元璋的看法,得到了一时的平安,但他也知道朱元璋向来对武将疑忌,总担心他们会在自己死后谋反,到时如果没有人驾驭得住,朱明王朝就会改朝换代。出于这样的忧虑,朱元璋不断加大对武将的清洗力度,一个个当年的擎天之柱化作冤魂野鬼。目睹一次次血腥杀戮的汤和,深深地体会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反复权衡之后,终于作出告老还乡的决定,不再留恋炙手可热的权位。

汤和向朱元璋告老,朱元璋大喜过望,不费吹灰之力就解除了汤和的兵权,除去了自己心中的忧虑。为此,朱元璋专门赐宴宫中,亲自为汤和把盏,并命人为汤和在凤阳再修府邸,好使汤和衣锦还乡。

与汤和相比,徐达就有些老马恋栈,舍不得权位了。徐达文韬武略,才识、功劳在武将中无人可比。徐达对朱元璋素来小心翼翼,不敢造次。可“楚人无罪,怀璧其罪”,徐达再小心、再谦虚,由于他经营北疆,独当一面,更有经天纬地之才,始终令朱元璋寝食难安、放心不下。后来,徐达背生疽疮,在京调理期间本已大好,朱元璋偏偏赐食蒸鹅――疽疮的大忌。徐达心中明白,泪如雨下:朱元璋终究容不下他。徐达含泪吃完蒸鹅,不久病逝。虽然死后朱元璋封他为中山王,极尽哀荣,对他的儿子也加官晋爵,但斯人已去,一切都缥缥缈缈了。

虚与委蛇,隐藏抱负

汤和告老之后,一概不理政务,两耳不闻窗外事。为了麻痹朱元璋,在京逗留期间,汤和专门从苏杭买了一些妙龄女子,为他弹唱跳舞;并四处收集奇珍异宝,给人一种纵情声色、不思进取的感觉。汤和的这种表现,让朱元璋甚感欣慰。以致当锦衣卫将汤和纵情声色的不法之事密告朱元璋之时,一向对功臣约束甚严的朱元璋不但没有动怒,还说汤和功大,颐养天年,不算过分。

衣锦还乡之后,汤和也是如此。从此朱元璋再也不提防汤和,每每念及此人,都是想起他的好处,再没有一丝恶感。

与汤和相比,宋国公冯国胜就有些锋芒毕露了。本来,冯国胜是朱元璋的亲军都指挥使,自起兵以来一直跟随朱元璋,被信任的程度超过汤和,封国公更在汤和之前。可冯国胜一生不忘当年的征战岁月,时刻想“再登沙场”,给朱元璋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印象。朱元璋密派人查访冯国胜在家乡的所作所为,得知冯国胜在打谷场下埋下数口大缸,经常用战马拉着碾子奔跑,在“咚咚”声中缅怀当年的峥嵘岁月。朱元璋便以此为借口诬陷冯国胜私藏兵器、意欲谋反,赐其毒酒,冯国胜终究没能得到善终。

见微知著,相机而动

汤和外粗内细。当他得知朱元璋不喜自己喜酒妄说,立马彻底改变,每次拜见朱元璋之前绝不饮酒,说话更是小心翼翼,不肯多说一句话。致仕之后每隔一年半载便去拜见朱元璋,禀报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心中有数,不用揣测他的行为。每次禀报,他都必说:“臣每天望京拜阙,遥祝陛下身心安康、国家长治久安,而后才敢放任自乐。”这几句话使朱元璋龙颜甚悦。朱元璋在汤和致仕后,赐给他三百名带刀侍卫,保护汤和的安全。后来,李善长向他借这三百侍卫修缮府邸,汤和认为没什么就答应了。两个月后,汤和闻听朱元璋要惩处李善长,忙千里进京向朱元璋禀明此事,以免落下莫须有的罪名。此后李善长果以叛逆罪被诛九族。

与汤和相比,李文忠就有些不够机变了。李文忠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徐达,更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享有外人难以比拟的荣耀。后来李文忠因劝谏朱元璋刑罚过重,招致朱元璋前所未有的责骂而恐惧忧郁,自此得病。此时,朱元璋对他已颇为不满。几天后是马皇后的千秋节,朱元璋命在京的公侯祭陵,李文忠因病未愈,加上意兴阑珊,遂让长子李景隆代父祭陵。这一下,更让朱元璋气愤:皇后自小把你拉扯大,视同亲子,你竟因小病不来,莫非借题发挥,抱怨朝廷?朱元璋于是派太监了解李文忠的病情,查到李文忠还能走动。

第11篇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两种性质不同或有差异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其基本结构如下:(1)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3)在结论部分总结归纳,深化中心。

那么,如何选择对比角度呢?考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横向对比。

即考生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或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好的事物予以肯定。

如《劝学》中的经典议论,荀子将“骐骥”和“驽马”、“蚓”和“蛇”从自身条件优劣、奔跑寻食态度、最后努力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而得出结论: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一致。

二、纵向对比。

即考生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如《争是片刻的虚荣,不争是心灵的回归》一文片段――

也许有的人生来就是与人争的,争的是名,是利,是片刻的虚荣,是永远的欺骗。坡先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凭着满腹才学,争来了官职,争来了荣誉,争来了名声,争来了一帮子朋友。但当造化将它推向人生的低谷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至此,他方悟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于是他放弃了恃才傲世之气,放下了功名利禄之心,这才有了“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个“放”字,将一道神秘的天光引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从此横空出世。

这段文字考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坡的争与不争,进而全面地展示了坡对名利的态度,对比鲜明,论证有力。

在具体行文时,考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操作:

一、观点对比

即考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解中心论点,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都要非常明确的提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正反论证应有主次之分,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应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如以“如何评价自己”为立意关键词的作文,从正面立论,可设计分论点:①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评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就会停滞不前。

又如“知耻而后勇”这一话题,如从反面立论,可设置分论点:①“知耻不后勇,必定自甘堕落,遗恨千古”;②“知耻而后勇,化耻辱为上进的动力,也有成功的一天”。

二、事实对比

即考生从正反两个方面选取论据来论证一个中心论点。这种对比一般体现在段与段之间,也可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如《薄厚不可失衡》一文片段――

君不见驱走“毒奶粉”又迎来“毒胶囊”,食毕“瘦肉精”又奉上“速成鸡”,处理毕校车之患又疲于煤矿之弊,何者,厚于效益之追求而薄于道德之建设也!

反之,为何杨善洲坚守大山22年为世人所赞?为何深山之处6000余级石阶被誉为“爱情天梯”?为何吴斌、张丽莉之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为何莫言获奖后曰“我只是一讲故事之人”……只因其善于追求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效益、心灵之平衡也。

本段文字,考生先举一段反例论证薄厚失衡的危害,接着用一段正面例子论述薄厚平衡的意义,从而实现了说理深刻,论证有力。

【佳作展示】

远见方能远行

韩非子云:“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如果把目光放在当下,就会出现偏差,唯有远见方能远行。起锚前点一盏灯火于河岸,能帮助你驱散返航时的黑暗;外出时携带一把雨伞,能帮助你遮挡突如其来的大雨。这是认知的远见性在生活中的智慧体现。

远见,是立命安身之法宝;远见,是立功成事之良方。因此,人生当有远见,方能正确认识当下的情形,从而趋利避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辅佐勾践灭掉吴国的范蠡,预见到了自己将来的结局,于是卸下荣华富贵的铠甲,乘一叶扁舟,出三江而入五湖,居于陶而成巨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谋士朱升的建议,不急于张扬树敌,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徐图缓进。二十年后,他登上大明皇帝的宝座,四海臣服。

因为远见,他们能够深思熟虑,透过现象看本质,因而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察人之所未察,行人之所未行,成就精彩人生。

不仅一个人要有远见,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一个政府……都要有远见。

因为缺乏远见的认识带来的是百害而无一益的行为,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形象。如果有远见就会自觉遵守体育赛场的规则,中国羽毛球队也不至于在伦敦奥运会中因为一场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如果有远见,在城市规划时就会考虑到排水系统的重要性,也不至于一场倾盆暴雨,让北京一夜之间成为泽国;如果有远见,就会呵护草木、保护耕田,也不至于一阵大风,让北方城市沙尘漫天。

因为缺乏远见的认识带来的是浪费资源、损害人民健康的行为,最终降低的是企业和商家的信誉。某一知名食品集团采用喂食“瘦肉精”的生猪当原料,致使人们再难相信号称经过“十八道检验工序”的食品的安全性;肯德基在产品中使用了喂食激素的“速成鸡”,即便开展“雷霆行动”的整治措施,又如何能完全打消人们心中的疑虑?以“有点甜”为荣的农夫山泉受困于“水质量标准”的一片质疑声中,致使人们普遍感觉农夫山泉“有点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认识事物时,我们要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少一些短视,少一点狭隘,因为远见方能远行。

【技法点评】

本文以韩非子的名言和形象化说理引出观点“远见方能远行”,主体部分采用正反对比,先从正面列举范蠡和朱元璋的事例,论述远见的意义,继而从反面批判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缺乏远见的现象,最后提出希望,重申观点。广泛关注现实,深刻思考社会,是本文最突出之处。作者以敏锐的眼光,挖掘出社会上的种种短视行为,予以一针见血地批判,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良好的思辨能力。

帮助别人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第12篇

关键词: 英汉习语 翻译 文化差异

在汉语和英文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习语蕴涵着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然而,由于两种文化体系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汉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探究其渊源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中西语言的不同和进行正确的翻译,而且能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别

(一)历史和方面的差别。

历史和对英汉习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公元前208年,中国的项羽率领大军渡过漳水后,命令部下凿沉船只,志在必胜,这样,汉语中就有“破釜沉舟”之说。在英国历史上,不列颠曾被罗马人占领近四百年,罗马文化给英国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公元前49年,罗马恺撒大帝率部渡过庐比根河时,下令焚船,表示不获胜宁死的决心。这样,英语中就有了“burn one’s boat”这个习语。同样,英汉语言中也有大量与有关的习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得非所求),“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二)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别。

英汉习俗差别是多方面的。英文里fruit(水果)一词来自很早以前的拉丁文里的动词“享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香蕉、苹果、橘子、樱桃、桃子或葡萄等水果放在果盘里看起来都十分吸引人。因此,有关水果的俗语往往是具有一种肯定和完善的含义,例如:peaches and cream。大家知道peaches就是桃子,cream是指奶油。peaches and cream的意思是:一切都很美好。有人可能会问:桃子和奶油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西方人在吃水果时往往喜欢把水果切成块,然后加一点奶油一起吃。实际上,西方人吃很多东西都喜欢和奶油一起吃。所以,peaches and cream就意味着完美无缺。

(三)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而大不列颠岛多雨多雾的气候特点也产生了许多英语习语,如as right as rain(像下雨那样正确)。在这里,下雨是正常的,不下雨反而反常。另外,雨过天晴,天空会格外美: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这条习语告诉人们:困难过去,胜利就会到来。再如英国人在说“我不太舒服”的时候,经常会用:under the weather,这是由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导致的其岛内天气多变,而中文中则无这一说法。

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的重要谋生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后来因为这个习语用的人多,表达力强,就从海上走上了岸,表示人的其他活动: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over head and ears in work(埋头工作)等。比喻某人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除了有“花钱如流水”以外,更正规的表达是“挥金如土”。这是因为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四)价值取向不同。

价值取向也表现在习语上。对于一种品质或者事物,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谦虚”被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而“自知之明”则是对谦虚这一美德的赞颂。此类习语反映了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国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西方人独特的价值取向。西方人具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谦虚”被认为是“自信”的反义词,在许多英语习语中,对“自谦”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然而这样的习语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很难理解的。

思维方式的不同还体现在中西方人对待动物的态度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翻译必须“忠实”,这是共识。但是,“忠实”什么?“忠实”的应该是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如果斤斤计较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译文无疑就会“异彩纷呈”,因“隔阂”而不“合格”。译文的语言表达如果连“贯通”都做不到,读者还怎么去“融会”?

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但由于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有时如完整照译,势必出现“英化汉语”,其结果往往是引起理解上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意译”,即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

(一)直译――实际意义与表现形式相同或相似。

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因此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英语成语中有不少在比喻上和汉语成语十分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相似的汉语成语来翻译,比如说:

pull sb.’s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火中取栗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两鸟

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有一些英语习语,有着相当明显的比喻意义,其中不少有着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在这类成语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例如: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tower of ivory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

Sphinx’s riddle斯芬克司之谜――比喻难解之谜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比喻假慈悲

直译不仅有利于避免歧义,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丰富语汇。但是,这样做有个前提的,那就是不能过分影响理解。在直译很难达意时怎么办呢?那就使用意译。

(二)意译――实际意义相似,表现形式不同。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源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如果直译影响了理解,就得改用意译,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当然,“直译”、“意译”也只是为了方便分类而武断的粗线条概念,理解还是因人而异的,也有一些介乎两者之间的情况。如谚语“Bury the hatchet”,如果译成“埋葬战斧”,容易让人联想到中文的“飞鸟尽,良弓藏”或者是“刀枪入库”,因而理解成抛弃功臣或和平麻痹。但实际上是交战双方偃旗息鼓的意思。又如英文妙语“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the tough gets going.”原意为:当前途变得艰难,才能从困难中得到磨炼。两处所用“going”和“tough”不仅词性分别不同,意思也不尽相同,还是意译成“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来得生动达意。

有些汉语习语带有很浓的中国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如若按照字面直译,会让英美读者感到十分费解。因此,简洁的意译更容易为读者接受,例如:三国典故里有“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习语,如果直接译为“give one’s enemy a wife and lose one’s soldiers as well.”可能令人费解,因此可改译为“suffer a double loss instead of making a gain”。

以上此例算是“直译”还是“意译”?既相当“直接”又准确“达意”。只是对原句的情景稍作变通而已。真正从事翻译实践的高手似乎很少受制于理论束缚。最终的翻译质量还是落实在双语基本功上;而无论直译、意译还是有机结合,美感效果也是见仁见智的。

(三)直译、意译之外――字面意义相同,隐含意义却相去甚远,不能互译。

有些习语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是难尽人意的,就得想想其它办法解题。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习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造成了英汉习语中众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译者应当充分了解习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配合正确的翻译技巧,这样才能使译文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2]李群.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天津外国语学报,2002,2.

[3]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11),2.

[4]Translating Cultur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5]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

[6]梁爱民.汉英习语语言文化渊源新探[J].山东外语教学,2003,6.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

[8]张野.英语成语典故[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