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粮食仓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贯彻落实市局《曲粮明电【2009】3号》明传电报精神,粮食局及时召开局务会研究决定,由局领导带队,抽调政策法规股和公司有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全县所有库点全面开展粮食仓储设施和大型设备安全性能检查,加强对粮食收购现场、仓储设施和人员管理,消除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储粮安全。从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六天时间,结合“一符四无”粮仓普查,重点是各库点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查范围、内容。
粮食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部署,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等重点工作。主要是重点检查仓储设施、大型设备安全性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粮油储存安全情况、危房、消防、化学药品等一系列安全隐患,认真排查事故隐患,不留死角,做到“有库必到,有仓必查,查必彻底”。实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坚决遏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检查的基本情况。
1、六天时间共检查全县8个经营部,14个库点,49幢仓库,输送机1台,烘干机2台。因多年没有维修资金无法正常维修使用的仓库,目前以处于危险、不安全、半安全的仓库32幢,仓库面积12606平方米,仓库容量17485吨。其中危险仓库14幢,仓库面积4851平方米,仓库容量6615吨;不安全仓库6幢,仓库面积2324平方米,仓库容量3030吨;半安全的仓库12幢,仓库面积5431平方米,仓库容量7840吨。1954年至1970年建设的仓库19幢,为40年至60年的陈旧破仓。1971年至1994年建设13幢,为16年至39年的老仓。近几十年来没有资金维修仓库,目前需拆除危险仓库的资金都没法筹措。
2、粮食库存情况。全县粮食总库存为9197吨,其中:稻谷1500吨,大米28吨,小麦7317吨,玉米11吨,豌豆340吨,检查数量为9197吨,检查率为100%,仓库内外清洁卫生,粮堆整齐,符合“一符四无”要求。参加检查人员36人次,出动车辆5车次。
3、防火工作情况。进入秋冬季节,防火安全工作更加重要。局领导经常提醒相关股室,时常督促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动员职工积极参与,无论白天或黑夜只要是存在火灾隐患,都要随时排除,加强仓储设备及库区防火设备的维护维修,共同做好防火工作,从源头消除隐患,为粮食储藏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4、危险化学药剂物品管理。企业建立健全储粮化学药剂采购、运输、储存、领取、施用、药剂残渣销毁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药剂管理档案,详细记录药剂品名、数量、库存。药剂管理档案与药剂分别存放,双人双锁保管。药剂使用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要求的《操作规程》进行,药剂残渣集中统一深埋处理。
三、下步工作。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粮油仓储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粮油仓储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
2、坚持安全生产和粮油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经常开展粮油安全“一符四无”检查活动,适时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和粮油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国家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管理,根据《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粮食部门的国家粮油仓库(包括粮管所、站,国家粮油加工厂、饲料厂等)。其他部门粮油仓储设施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是完成国家粮油经营任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仓储设施是各级粮食部门和粮油仓库的职责,也是粮油仓储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包括仓库产权区内的土地、货场、晒场、各类仓房、油罐(池)、罩棚等粮油储存设施和专用铁路线、专用码头、库区内外专用道路、围墙、护坡、供电、供暖、给排水、器材库、药品库、消防设施、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烘干、维修、清理车间检验、调运、保管、经营业务用房等生产附属设施。这些设施均属国有资产。
粮仓机械的管理,除按《国家粮油仓库仓储机械管理办法》执行外,还必须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仓储设施管理,是指各级粮食仓储行政管理和粮油仓库的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其建设、布局、使用、维修保养、转让、改用、占用、报废和拆除等活动所进行的协调、监督、引导、服务以及对计划的审批、控制所进行的管理。
第六条在粮库经营机制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粮库仓储设施的管理,亦必须按此办法执行。出现问题要及时向商业部报告。
第七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油仓库,要将仓储设施的管理纳入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计划,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研究仓储设施管理的重大问题,检查指导仓储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仓储设施的建设
第八条粮油仓库网点的布局,应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库址选择必须符合粮源充足、交通便利、粮食流向合理,有利于防汛、防火,有利于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好的原则。新建和扩建粮油仓库都要进行充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并按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粮油仓库规模的确定应根据所处经济区域,粮食产销发展趋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据此绘制建设规划总平面图,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库内布局要贯彻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一般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如确需修改,亦应上报批准。
第十条粮油仓库新建专用铁路线、专用码头、仓容量250万公斤以上的仓房(包括筒仓)、30万公斤以上的油罐、日处理量10万公斤以上的烘干车间,购置铁路、公路专用车辆、水路专用船只等,须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其他仓储设施的新建和购置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自定。
第十一条在仓库建设中,无论新建、扩建或改造,无论资金的来源渠道如何,凡在库内进行的建设项目,都必须符合库区统一规划布局。
第三章仓储设施的使用和维修保养
第十二条粮油仓库要科学、合理使用仓储设施,在保证其完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利用率。一个仓库的容量利用率,不得低于设计容量的90%。
第十三条粮油仓库的所有仓储设施都要分别建立档案,其档案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一)项目名称、编号及固定资产财务资料;
(二)建设及投入使用的时间;
(三)库区平面布局、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四)审批文件、建设(制造)单位、验收单位及验收资料;
(五)工程预、决算资料;
(六)实际技术指标、设计技术指标及运行使用状况;
(七)大、中、小修及技术指标的有关资料;
(八)其他有关资料。
仓储设施档案的建立、保管、使用和保存年限等,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粮油仓库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根据设计生产能力和技术状况,对各类仓房、油罐(池)、烘干车间等制定科学的使用定额,并严格遵照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降低或提高使用定额,严禁破坏性使用,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定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仓储设施的使用和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一般每六个月检查一次。对储粮仓房等主要设施要及时维修、保养,对露天金属结构的设施,要定期进行防锈蚀处理。
第十六条粮油仓库提取的仓储设施折旧资金、更新改造资金、大修理资金等,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仓储设施的转让和改用
第十七条国家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属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让、改用和占用。粮油仓库作为国营企业,有使用库内仓储设施的权利,也有维护保养和管好的义务。
第十八条因特殊情况,确需撤销、合并或改用、占用粮油仓库仓储设施的部分或全部时,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因农业结构调整、交通条件变化等原因需要撤销、占用或合并的库点,必须首先由库点所在地粮食主管部门,提出撤、占、并的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并办好有关财务、档案的手续后方可生效。凡撤、占、并1500万公斤以上(含1500万公斤)仓容的库,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必须征得商业部的同意。
(二)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需要全部或部分占用粮油仓库区域(包括设施)时,必须首先由占用部门根据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批文提出可行性报告材料,并同意在适当地点补偿占用粮油仓库相应的场地及其储粮设施的条件下,再由库点所在地粮食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生效。凡占用1500万公斤以上(含1500万公斤)仓容的粮油仓库,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必须征得商业部的同意。
(三)粮食部门的粮油加工工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多种经营等的发展,需要建厂时,提倡仓、厂结合,统筹规划,但一般条件下应自行征地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改用、占用粮油仓库部分场地和仓房时,必须在符合库内总体布局并实行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或使用的前提下,由建设单位所在地粮食主管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上仓储部门的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十九条在现有粮油仓库中,属于占用市(地)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教堂、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当地政府又要求归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批准部分或全部退还,但地方政府一般应在适当位置补建相应仓容的仓房。
第二十条粮油仓库内已有的粮油加工、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厂,凡财务与仓库脱钩,单独核算的,对加工厂所占用的场地和仓房,既可采用固定资产划转方式,也可采取每年收取土地和仓房使用费的办法,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仓储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凡财务没有与仓库脱钩,只是作为仓库本身开展多种经营的项目,也必须符合库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保证仓库安全,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
第二十一条国家粮油仓库仓储设施,在满足本业使用的前提下,企业可对其暂时空闲的设施,开展代储代运业务,收取合理费用,但不得危及库存粮油、仓储设施以及人身安全,不得转让产权。
第五章仓储设施的报废和拆除
第二十二条仓储设施的报废和拆除,一般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并提足折旧费;
(二)经技术鉴定确认无修理和使用价值。
因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和设计建造质量等原因,虽未达到报废年限,但经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确认无使用和修理价值的,也可视同具备报废条件。
第二十三条对容量250万公斤以上的仓房、30万公斤以上的油罐(池)、日处理量10万公斤以上的烘干机、铁路专用车辆等规模较大设施的报废,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并报商业部备案。其他设施报废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自定。
剧情简介:
本剧为独幕剧。共分为三个场次,剧中高飞为一粮库员工,面对粮食企业改革改制的大潮,决心离开储备库去外面开创自己的天空,可在他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四处碰壁。看到粮食改制后储备库的欣欣向荣,高飞心生悔意又无颜再回仓库,而储备库并没有忘记他,使他又重新回到储备库的怀抱……表达了储备库永远是我们的根这样一种思想情感。舞台布景:
灯光:
音响:
第一场:
(集体上)男女对话:(男:高飞女:喻意单位)
灯光:(追光指高飞和女)
女:粮食改革势在必行,但粮改无情人有情,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呢?
(灯光微光向众人,众人目光向高飞,露出挽留之意)。
高飞:在仓库干了十来年了,除了打扫仓房,就是收粮,我受够了。
女:你在仓库干得不错,为什么要走呢?难道仅仅因为钱的问题吗?
高飞:在仓库干一个月就那几个钱,还要交钱,我不干了!就凭我,去哪儿找个工作都比这儿强。
(灯光打开)
女:真的不能留下来吗?(众人作挽留状,去拉高飞,高飞拂袖而去)
(音乐起)
众人唱:只要你过的比我好,过的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所有快乐在你身边围绕,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一直到老…(音乐隐去众人下)
(音乐起)
高飞唱:走四方,雄赳赳,气昂昂,离开了仓库我心里好舒畅;走四方,既高兴又自由,从此我不怕那纪律约束忙……。
第二场:
(追光指高飞)
高飞:离开仓库好自由,没有任务让我愁。规章纪律管不着,这些天我来把工作找(作找工作寻问状)
高飞:你们这儿要人吗?(旁白):不要。
高飞:我来你们这找份工作行吗?(旁白):我们这不缺人。
高飞:我来应聘请多关照(旁白):你不是我们需要的人。
(四处碰壁后作筋疲力尽状,到舞台一侧)
高飞:(独白)跑来跑去,我四处碰壁,找份工作真不容易。想起仓库,心生悔意,而今我怎么有脸回去。(悔恨状)我还真想仓库啊!
(音乐起)
高飞唱: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的印着几多牵挂。
(灯光打开,舞台另一侧,众人上,歌曲音乐渐渐隐去,欢快舞曲响起,众人舞蹈《不得了》,表现仓库改制后,轻装前进,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
(舞蹈音乐渐渐隐去,众人退至一侧)。
(追光)
女:(独白)粮食企业改革改制,使我们的企业甩掉了沉重的负担,轻装前进,粮食购销集团化、一体化运作机制让我们的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空间,想到仓库今天的欣欣向荣,我不由得想起改革改制中离开仓库的那些人,仓库的今天也有他们的一份贡献呀!不知他们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第三场(灯光起)(高飞与众人相遇状):
(众人惊喜):这不是高飞吗?是高飞。
(音乐起)
众人唱: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想过靠着我的双肩。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已经有了太多改变。
(音乐渐低)
高飞:唉……(叹气状)
高飞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高飞:(独白)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那却不属于我,离开仓库,我才发现,对仓库我还是非常眷恋,没有打扫仓房,没有收粮的日子我还真无法适应,仓库才有我的发展空间,仓库才是我的根。
(音乐《绿叶对根的情义》起渐低隐去)
众人:让我们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音乐起)
众人唱:《把根留住》
1.1粮库的总体布局
粮库库区分为主要作业区,主要储存区和办公区。主要作业区的构造很简单,地面是简单的水泥地,费用比较便宜,而且人工操作比较方便,是典型的露天型场地,地面平坦便于运输工具的出入。主要储存区是对散粮进行仓储保管的区域,多采用露天粮囤进行保管,可以促进粮食的散热,进行良好的通风,加快粮食的烘干速度。办公作业区主要是粮库的管理人员工作的区域。每当粮食大量入库和出库作业,办公区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据处理及信息都要从这里统计传达。
1.2粮食入出库过程管理
粮食入库前,必须经过接收、质检、验水、称重、点数、搬运、交接、登帐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这一入库过程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地、准确地完成,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并对业务流程完全掌握。在出库时,根据需要提供合适的粮食。有些粮食可能作为国家粮食储备,有些大批量需要可能是进行加工,用于工业生产或生产资料,所以根据不同需要提供合适的粮食,既方便需求方又节省了大量的资源。需要注意检验粮食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或有问题的粮食直接出库,必须要经过必要的处理,确保粮食质量的安全。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先进先出”原则,这样可以加快流通速率,降低保管成本。
2正平粮库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粮库的仓储空间布局问题
粮库有专门的储粮区,但在各储粮区之间还有可以利用的剩余空间,留出作为通道用的空间还有可以利用。
2.2粮食入库时的包装问题
粮库的粮食包装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包装的规格不一;包装破损时有发生。粮食的包装规格不一会为装卸、运输和仓储带来许多麻烦,而包装破损一旦发生,粮食就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粮食的质量。
2.3正平粮库内粮食质量存在的隐患
2.3.1仓库内温湿度对粮食的影响
粮食在存储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异常,这极易造成粮食的腐烂或发生虫害。同时粮仓中粮食储存质量还受到粮仓中气体、微生物以及其他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粮食仓库具有一个正常的温湿环境,有必要对仓内温度,包括粮食里面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2.3.2新陈粮、好坏粮的混杂
通常把当年收获的粮食叫做新粮;把储存一年以上的粮食叫做陈粮;陈粮长期储存陈化变质的粮食叫做陈化粮。在农村,每年农民都会有许多陈粮积存,当秋收结束之后,就可能会将陈粮和新粮混杂在一起进行储藏,然后一起进行销售,这样就会给粮库工作人员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因为新陈粮的含杂、含水量不同,每年的价格也可能不同,所以很难进行处理。
2.3.3粮库火灾的发生
虽然正平粮库只是小型的流通型粮库,没发生过大型的火灾,但火灾始终是粮库的最大威胁,干燥的粮食储藏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需要高度注意。
2.3.4粮食鼠虫害、霉变的发生
粮库的鼠虫害主要表现在直接对粮食的耗损、鼠虫排泄物和尸体对粮食的污染、携带外界污染物进仓、破坏粮仓设备、降低保管条件,破坏包装物造成泄漏、昆虫活动对粮食的损害等。危害粮仓的昆虫种类很多,有多种甲虫、米虫、蚂蚁等,往往繁殖力很强,危害猛烈,能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损害。
2.4粮库的仓储管理人员与组织结构的问题
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技术,致使仓库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其实粮食在入库、储存和出库的过程中,仓库的管理人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有些机械设备不能完成或实现的功能只能由人工进行操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仓储管理的组织职能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体现的,组织结构的形式是仓储管理各个部分及其整个企业经营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形式的不断演变,使物流仓库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也不断发展变化。东升粮库现在的管理组织结构有些混乱,必须及时加以改进。
3正平粮库仓储管理的改进策略
3.1充分利用剩余空间
针对粮库布局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改进储粮的方案,合理利用剩余空间,以扩大储粮面积。在春夏季节,还可以利用较大的空余面积进行粮食的晾晒,以保证粮食的干燥。将剩余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会大大节约仓储成本。
3.2粮食包装的改进
3.2.1粮库粮食包装的规格与改进
不管选择哪种粮食的包装,规格都要统一,要求农民在将粮食送来是必须采用统一的包装规格,否则会为工作人员带来很多的麻烦。规格统一了,粮食在入库时就可以方便验收。
3.2.2包装破损的改进办法
粮食散装、散运、散储需要相当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粮食生产经营者应从无包装化的角度正视粮食包装的改革,无包装化作为粮食包装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对粮食散装、散运、散储的技术应该成熟一步推广应用一步,包装生产企业与包装使用单位要通力合作,用技术的力量去占领市场,实现粮食包装及器具的标准化,可在流通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搬运,提高流通速率,此外也便于包装器具的大批量生产,有利于维修与管理。
3.3保证仓库内粮食的质量
保证库内存量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四点:控制好仓库内的温湿度;新陈粮、好坏粮的保管与区分储藏;火灾的控制;对粮食鼠虫害与霉变的控制。
3.4粮库仓储管理人员组织与结构的改进
仓库管理的组织实质是把仓储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从人员、空间和时间上有效地组织起来,使仓储各层管理人员能够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组织仓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是提高仓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人员组织是仓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范围十分广泛。一般来说,人员组织包括作业分工和人员配备,以及作业组织的形式和组织纪律等几个方面。作业分工和人员配备是仓库管理组织的基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配备人员,以便发挥各作业人员的技术特长和工作能力,处理好分工和协作的关系。
3.4.1作业分工
正确的作业分工是合理分配的前提,而合理的分工又是保证实现作业分工的重要条件。根据仓储业务活动过程及其他工作,仓储作业分工可依其工作性质分为三类,即:同粮食收、存、发直接相关的业务;协调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的管理性工作。如计划、统计、财会、人事等;业务顺利进行服务性的工作。如生活后勤、保安、设备、维修、水电等。
3.4.2人员配备
合理配备人员,就是根据仓储各项工作的需要,给不同的工作配备相应工种的人员,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3.4.3作业组织形式
在作业分工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协作配合,这种作业协作的方式就是作业组织形式。
3.4.4作业纪律
加强监督 规范交易 切实解决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中的突出问题
政策性粮食销售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在先后多次对全市粮食系统开展的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少数单位存在违反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规定现象。一是个别企业销售的政策性粮食,没有列为“三重一大”事项,由企业少数领导做出决定而不是集体做出决策;二是存在承储库点购买本库竞价销售的政策性粮食,出现“转圈粮”的违规行为;三是存在政策性粮食交易规定的有关费用之外,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其他费用;四是存在违反规定人为设置障碍阻挠购粮企业竞买粮食;五是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六是存在以各种借口干扰、拖延出库进度等问题。
影响政策性粮食出库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有企业改制原因、有粮食保管方面的问题、有物价上涨问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一是由于有些仓库建于五、六十年代,保管条件很难达到要求,造成粮食水份增减量、自然损耗;这部分的损耗要由企业来负担,企业又负担不起,要求买方补偿,引起纠纷。二是通往仓库的道路大部分要经过乡村,道路承载能力差,现在出库时使用大吨位车辆造成库区道路损坏,群众意见大要求赔偿,出现拖延出库、阻挠出库等行为;或要求人工搬运、小吨位车辆搬运,增加了买方成本,引起纠纷。三是因政策性粮食出库后,导致仓库闲置而没有保管费用,有的出现干扰交易,做买方的工作不要竟拍,造成流拍。四是粮食质量因起纠纷,同一批粮不同仓库,同一仓库不同廒因仓库保管条件,出现质量问题。 五是因企业改制效益差,个别单位把政策性粮食通过拍买变自营粮,以营利为目的影响宏观调控。
我们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及时出库投放市场,是保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严格遵守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的各项规定。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我们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印发的《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暂行办法》和省粮食局《关于规范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交易的意见》,研究制定了《上饶市政策性粮食出库规定》:一是严禁违反销售程序和不按手续出库;二是严禁违反销售合同和出库通知单的各项规定;三是严禁在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四是严禁乱收费用,乱摊损耗;五是严禁吃拿卡要,收受或索取财物。为确保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营造规范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严格落实政策性粮食出库责任制。要建立以粮食主管部门为主的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责任制,把政策性粮食出库有关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出库顺利。对出现违法、违规和违纪问题的,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粮食主管部门应派专人巡查督促粮食出库,协调解决粮食出库中出现的问题,对故意阻挠出库、索取不合理费用等行为,要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制止,对工作不力,出现问题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出库工作的监管和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对压级压价、抬级抬价、超过规定标准乱收费,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设置出库障碍、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费用,以及不按规定实行增扣量、增扣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接受并认真对待有关举报、投诉,并根据举报线索深入跟踪检查,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举报、投诉查处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要把对政策性粮食出库的行政监察作为廉政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来抓。经常组织开展政策性粮食出库问题专项检查,对不执行有关政策性粮食出库政策的问题进行重点治理,督促解决政策性粮食出库的商务纠纷,确保政策性粮食交易规范有序。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确保了粮食流通秩序良好
上半年,我市粮食市场较为平稳。粮食收购市场秩序良好,没有出现无序竞争和损害种粮农民利益行为。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常规早籼稻125-130元/50公斤,常规中晚稻135-140元/50公斤,收购市场粮食价格同比略有下降。粮食供应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价格稳定。常规早米价格200元/50公斤,常规晚米价格240元/50公斤,早米价格同比持平,晚米价格同比略有上升。
(二)确保了储备粮储存安全
承储的省级储备粮和市地方储备粮安全稳定。开展了粮食库存清查工作。4月份,按照赣粮检[2013]3号文件要求,对全市库存的储备粮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仓库23座,省级储备粮550万公斤、市地方储备粮970万公斤,粮食库存账账相符;库存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无异常;企业仓储管理规范,库存粮食安全;政策性粮食补贴拨付到位。加强了汛期储粮检查。针对上半年持续降雨情况,各储粮单位加强了储粮检查力度,中心加强了工作调度,及时处理仓库漏雨问题,杜绝了霉粮事故的发生。5月份,省储粮公司开展了春季储粮检查,对我市承储的550万公斤省级储备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我市承储的省级储备粮管理规范、储粮安全,综合得分98分。
(三)确保了粮食行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开展了危仓老库调查工作。全市有危仓老库34座,仓容2.195万吨,大部仓房建筑简陋,使用年限久,存在上漏下湿、密切闭性能差、地面老化等问题,给安全储粮带来很大隐患。编制了《市2013-2017年“危仓老库”修复实施方案》。按照国家实施粮安工程总体要求,以《若干意见》实施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我市现有“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和报废重建工作,基本消灭“危仓老库”带病存粮现象,健全粮食收纳体系,进一步提高仓储水平,保障我市储粮安全。开展了粮食科技周活动。5月19日至25日举办了“2013年度粮食科技周活动暨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宣传活动。活动期间,举办讲座1次、张贴科普图画60张、制作宣传展板6块、发放宣传资料200份,重点宣传“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知识。落实了防汛物资储备。督促甜香粮油饲料有限公司认真履行协议,确保17000条编织袋储备到位。开展了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选送了4人参加全省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有2人获得粮油保管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合格证。
(四)确保了粮食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到位
落实了应急成品粮储备。30万公斤应急成品粮已落实到位,与甜香粮油饲料贸易有限公司和丰瑞米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签订承储协议,承储企业能够按协议要求做好应急成品粮储备工作,确保市委、市政府需要的时候调得动、用的上。粮食轮换工作积极推进。轮出粮食76万公斤。委托赣南粮食批发市场电子交易中心公开拍卖2008年入库的早籼稻76万公斤,成交价124元/50公斤。轮入粮食45万公斤。下达收购任务45万公斤,实际入库晚籼稻45万公斤。收购价129元/50公斤。入库的粮食质量比较好,达到国家标准中等以上,水份、杂质在国家标准规定以内。粮食轮出和轮入工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没有出现违规违纪行为。
(五)确保了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粮管所3#库建设顺利推进,已进入收尾阶段。完成了3#库不锈钢环流熏蒸系统、数字粮情测温系统、地上通风系统设备的政府采购工作,确定南昌市金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为供应商,成交价114800元。对、、沙洲坝3个粮管所的3台地磅电子设备进行了检修。对5个粮管所因灾受损仓库屋面进行了检修。
二、存在问题
(一)粮食保管工作难度大
受持续降雨的影响,许多仓库屋面漏雨,直接影响安全储粮,给粮食保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粮食轮换工作形势严峻
今年有467万公斤地方储备粮需要轮换。上半年只轮出76万公斤,任务还很艰巨。目前,粮食市场仍然处于低迷状态,购销不旺,粮食轮换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产区、产销衔接区、销区发生了一些变化,销区范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粮食主产区已减少至12个(原17个),产销衔接区达到24个,销区达到12个。随着我国粮食生产及消费格局的变化,粮食流通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西杂东运?、?外粮(油)内进?等,国家重视粮食流通渠道建设,已先后建设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西杂东运等粮食物流通道。
我国粮食流通量虽逐年增大,但实现?四散?流通的只有15%,国内跨省流通中的散粮比例也只有20%,如果将这两项的?四散?比例分别提高到55%和80%,一年可减少因流通造成的粮食损失200万吨,可节约搬运包装材料费3-5亿元,作业效率可提高2倍。
一、“四散化”是粮食流通的现代化趋势
(一)粮食?四散化?概念
粮食?四散化?是指粮食的散装、散运、散卸、散存的储运方式。粮食?四散化?流通发源于欧美国家,是粮食储运技术的一场革命。包括?大散?和?小散?。
1.大散。即全程散装化,特别是汽车、船舶和火车皮,均按散装粮食设计。装载部分(车厢、船舱)和运行部分(车底盘、船体)结合成一个整体,要求粮库有与之相适应的装卸设施(装、卸船机、装车塔、卸粮坑等),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效率高。
2.小散。近几年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集装箱运输方式。集装箱现有5、6、10吨箱(主要用于铁路)及20、40吨的标准箱(主要用于水运),单个箱子的装载量比整车、船小,故称为?小散?。其主要特点是装载部分(箱子)和运行部分(车底盘、船体)脱离,且箱子通用性强。
(二)我国粮食?四散化?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粮食仓储能力明显增强,现代粮食仓储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在东北等地区初步形成了现代粮食物流框架。
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新建及扩建机械化粮库18个,建成仓容100万吨。1993年以来,我国利用世行贷款建设了东北、长江、西南和京津4条粮食?四散?流通走廊,共建8个港口库、64个铁路中转库和202个农村收纳库,总仓容480万吨。1998年以来,又投资建立了3500万吨的粮仓,使我国粮库仓储能力大大增强。粮食运输方面,粮食运输设施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共购臵了1480多辆L18新型散粮车皮,160多辆散粮专用汽车,兴建了一批现代化的粮食中转设施和散装码头,提高了粮食运输效率。
二、借鉴国外粮食“四散化”经验
粮食?四散化?流通发源于欧美国家。伴随着20世纪初工业化进程,尤其是铁路、公路、水运等的发展,为节约成本并快速地将北美盛产的粮食运往当时缺粮的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公路、铁路、港口机械化散粮设施建设。20世纪30年代,为提高出口小麦的流通效率,澳大利亚发展机械化散粮运输并在西澳大利亚建成了当时世界上仓容最大的粮食专用码头,后经扩建,以机械化立筒仓为主的库容量达110万吨,装船能力为每小时2400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建立起技术完善、仓储合理、调运流畅、高度发达的散粮流通体系,从收纳、中转到储藏的各个环节都主要采用了?四散化?。
(一)美国粮食物流的?四散化?
作为世界粮食主产国和头号粮食出口国,美国粮食运输基本实现了多式联运模式,公、铁、水路等运输方式衔接顺畅。
美国的出口粮食通过驳船或散粮专列火车运往出海港口。每艘驳船一般有四个隔仓,运载粮食约1400吨,由35艘驳船编列组成的驳船队,可运载4.9万吨粮食。专列火车由120节倾斜式散粮漏斗车厢编组而成,运载量约为1.15万吨。美国57.8%的出口粮食由密西西比河运至墨西哥湾出口,16.3%的粮食通过太平洋西北海岸港
口发送。
政府十分重视出口粮食检验工作,出口粮食在装船前进行取样,通常按每8-14吨粮食为一单元批次采集一份样品,采集的每份样品混合成验质副样,根据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作粮食质量定级,以保证散装出口粮食的质量等级。
(二)加拿大粮食物流的?四散化?
加拿大粮食的?四散化?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粮库作业采用智能化管理,科学合理的配套设施大大降低了粮食物流成本。同时,加拿大重视粮食物流散运工具技术的研究,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为粮食物流的?四散化?提供服务。
加拿大年产粮食约5000万吨,80%以上产于西部的曼尼托巴等三省,粮食产量的70%左右用于出口。国内粮食流通主要依靠85万公里的公路和7万公里的铁路,出口主要依靠海运。
粮食由农场仓库经公路运至800多个粮食收纳库,收纳库的粮食通过铁路运至16个终点库,由终点库将粮食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粮食总仓容约6000万吨,为适应粮食短期储存、快速周转,便于机械化操作,粮食仓库以钢板结构的立筒仓为主,部分为混凝土浇铸仓,一般配备固定式绞龙、提升机、皮带机、卸粮坑等机械化粮食进出设备和通风设备。农场仓库向收纳库运送粮食用20吨的卡车,运距约为50公里。
通过?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与?太平洋铁路公司?的2.5万个车皮将收纳库的粮食运往终端库(两家公司分别占加拿大铁路运送粮食数量的51%、49%),每个车皮载重量约100吨,基本上都是漏斗车皮,容量大、装卸容易。
加拿大粮食?四散化?流通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粮食从收购、中转到储运的各环节均采用散装方式。粮库作业采用智能化管理,每个中转库和港口都配有完善的散粮流通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粮食储运设施配套,工艺先进,装卸设备实现了标准化、专业化、系列化,自动化程度高。科学合理的?四散化?流通,提高了粮食运输效率,节约了成本。
(三)澳大利亚粮食物流的?四散化?
澳大利亚大约从1900年开始发展以?四散化?为标志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至今有113年历史,到1950年前后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澳大利亚散粮物流量占全国粮食物流总量的99%,具有发达的散装粮食运输系统,配有散装铁路运输车皮和散装汽车等设施,在水路运输条件较好的港口建设粮食专用码头并配备粮食散装散运系统,利用铁路、公路和水路的配套设施,澳大利亚整个粮食运输系统实行散装散运,粮食运输配送效率较高。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70%左右,80%以上小麦用于出口。澳大利亚小麦局拥有出口垄断权,生产者可直接把小麦卖给小麦局,小麦局授权各州的散粮流通公司接收、分等、存储和运输,形成了较完整的散粮流通系统。为安全储粮和及时流通,粮食收获后,要求6-8周运往散粮流通公司,从农场到收纳库的运输通常由农户自己的散粮卡车完成,每个州的散粮流通公司负责接收当年农场交售的粮食,按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粮食分级、分等安全储存及运输等。澳大利亚各州散粮流通公司的粮食仓库类型不同,有平房仓、立筒仓、矮圆仓、简易仓等。
澳大利亚的收纳库、中转库、终端库等粮仓建设布局合理、设备配套,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具备高效的散粮收纳及装卸能力。特别是港口中转库,实现了用计算机监控粮食库存,提高了粮食库存管理效率。澳大利亚的粮食运输依托4万公里的铁路、80多万公里的公路和8400公里的水路,有布里斯班等18个出口粮食装运港口。铁路在粮食陆路运输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运量大、连续性强的特点,而且,国家通过立法赋予铁路运输的垄断经营权。在南澳与西澳,公路运输更直接、方便,占有的市场份额较高。
(四)日本粮食物流的?四散化?日本的大米物流形态有袋装和?四散?两部分。袋装是日本传统的大米流通形式,但储运灵活的?四散?形式正在不断扩大。1989年,日本国内大米散运数量占大米流通总量的10%,为63.1万吨,2000年增加到124.1万吨,占26%。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粮食进口主要由三井、住友、丸红、伊藤忠等综合商社经营,日本商社在世界各主要粮食出口国建立生产、收购据点,通过自有或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将粮食运到各商社设在国内的港口仓库,再由仓库将粮食运至国内。
日本从事国内外粮食贸易的主要商社的粮食供应链已自成体系,?四散?成为其进口大宗粮食的主要储运形式。为满足消费者对非转基因食品需求,日本要求美国、加拿大等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国在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对非转基因大豆、玉米等采取分离流通管理制度,粮食物流企业在流通中使用集装箱以及专用车、船等进行非转基因大豆、玉米等粮食的运输,粮食流通出现了与传统包装、?四散?储运方式不同的?双轨制?。
(五)英国粮食物流的?四散化?
英国粮食流通的港口中转体系较为发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大型物流港口——利物浦港。
利物浦港口粮食中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自动化管理体系,为整个业务流程提供了管理支撑。粮食中转管理人员少,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是其一大特色,如一个粮食中转库的立筒仓库容量16万吨,粮食年中转量达到150万吨,年周转次数接近10次,效率很高。一个典型的粮食接卸中转泊位,通常有两台轨道移动的卸船机,每台有1000T/h斗提机+150T/h吸粉机,并配有两幢房式仓(跨度50米,长度220米,中间15米的通道设有罩棚),并在通道的相邻位臵各设一台可双向运行的皮带机,皮带机两个端轮处各设一台人字形埋刮板机(底部开了若干卸料机口),用来把散粮卸入房仓;同时,粮食中转库的出仓采用装载机直接装车,粮食?四散化?自动化水平较高。
三、我国粮食“四散化”面临的发展阻碍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流通方式以装袋为主,加大了物流成本。近年来,我国加大粮食物流?四散化?,但也面临许多阻碍:
四、我国粮食物流“四散化”的发展建议
(一)借鉴发达国家粮食?四散化?流通体系与科技
我国应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的粮食物流规划着手,整合已有的粮食物流资源,落实粮食专项基础设施计划,做到?大散?与?小散?结合,由点到线到面,粮食包、散运输相结合,公、铁、水、航空甚至管道等联运,形成共存互补、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四散化?流通体系。
(二)探讨粮食?银行?、电子商务、物流园区联动
北大荒商贸集团探讨粮食?银行?、电子交易、物流园区联动,打开?北粮南运?大通道,为农户增收、企业增效、行业发展提速;2013年3月28日,中粮集团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重组,华粮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这样中粮集团作为一个集收储、加工、贸易和运输为一体的国际化大粮商雏形渐显;至今我国有杨凌粮油物流园区等大型粮食物流园区10多个。
(三)重视粮食新物流通道建设
根据规划,我国应重点完善东北走廊、长江走廊、西南走廊、京九通道、陇海通道、京津通道6大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各地方也应先后配套一些粮食?四散化?通道,注意其?点-线-面-流?的科学性渠道建设。
一、丰富想象,营造环境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有想象力的参与。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选择题型,精心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的求异心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求异即坚持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要求标准答案,正确结论,似乎是一种定式,要想让学生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就应该少限制,少规定,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经常这样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因为只有营造出创新思维的环境氛围,学生才有可能萌发求异心理,并形成一种意识倾向。
例如,在教学练习题“利民小学六年级有240人,已经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占7/8”,而达标的3/5是女生,达标的女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时,有的学生的解法是240×■×■÷240,有的学生的解法是7/8×3/5,此时我一一表示赞同,然后再进行循循诱导,此种方法使这个学生开动了脑筋,而且启发了班上其他同学多,激发了学生的求异心理,发展了创新思维。在课堂上我们还要求变,即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求变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就是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求活即注意信息交流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信息交流。创新教育课堂信息交流需要由单向性向多向性发展,学生可以眼、耳、口、鼻、舌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反馈信息。
二、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
创新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别出心裁地提出新颖的解题方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虽然说小学生的独创性只是处于底层次阶段,但它却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地思考问题。如,解答“某修路队修一段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70天完成,现在实际只用了50天就全部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米”?按常规解法列式为60×70÷50-60=24(米),而有一个学生则另有想法,认为只要用60×20÷50=24(米),我对后一种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赞扬了孩子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保护和激励孩子们的创造欲,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多么重要。另外,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并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解题,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
学生带着问题解决问题时,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如“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由敢提问题,渐渐地就会提问题了。
三、拓宽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创造需要广博的知识。很难想象,一个空洞的头脑怎能进行创新?众所周知,“创造往往来自灵感”,知识是哺育灵感的乳汁,灵感又表现为直觉。可见,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另一重要方式。
有史以来的许多发明创造都不同程度地源于直觉思维,数学知识也是一样的。如,教学“有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库的粮食是乙仓库的1.5倍,如果从甲仓库运给乙仓库8吨粮食,两仓库粮食正好一样多,甲、乙两仓库各多少吨粮食?”时,刚开始很多学生对这道题束手无策,只有几个学生依靠直觉把分析思维进行扩大,根据“从甲仓库运给乙仓库8吨粮食,两仓库正好一样多”中知道甲仓库比乙仓库多16吨,就可求出乙仓库的粮食是16÷(1.5-1)=32(吨),那么甲仓库的粮食是32×1.5=48(吨)。
因为直觉猜想是一种灵感实现的思维,有时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表达出现断层现象,这时我就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帮助学生进行推理,以验证其直觉猜想的正确性。
一、识别方法
1. 米象
米象为害禾谷类及其加工品,以稻谷、玉米、小麦受害较重。成虫体长2.3~3.5毫米,暗褐色。喙前伸,呈象鼻状。两鞘翅有四个淡赤色斑点,后翅发达。幼虫体长3~4毫米,体肥胖、多皱纹,背隆起,腹部平坦,乳白色,无足。条件适宜时,一年2~5代,在仓内、田间均可繁殖,卵产于粮粒内,直至羽化成虫。
2. 谷蠹
谷蠹为害禾谷类、豆类、薯干、籽饼及竹木器具。成虫体长2~3毫米,长圆筒形,赤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近圆形,中央隆起,表面有许多瘤状突、头隐于前胸背板下方。幼虫体长2.5~3毫米,弯弓式,乳白色。头小、黄褐色,具胸足3对。一年2~6代,以成虫在仓内木板缝隙处越冬。幼虫在粮粒内蛀食,羽化成虫后爬出。
3. 大谷盗
大谷盗为害禾谷类、豆类、油料、药材及其包装器材等。成虫体长6.5~10毫米,扁平,长椭圆形,深赤褐色至黑色,有光泽,头部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与鞘翅基部间有小颈相连。幼虫体长20毫米,扁平形,前窄后宽,灰白色。头大而扁,黑褐色。前胸盾及中、后胸背面各有1对黑褐色斑。腹末具大型臀叉。一年1~2代,以成虫越冬。成、幼虫均喜在黑暗角落或梁柱、木板缝隙内潜伏。成虫耐饥力、抗寒性强,性凶猛,常自相残杀。
4. 麦蛾
麦蛾为害禾谷类、豆类、油料、籽饼等。成虫体长6.5~9毫米,翅展13~18毫米,前翅狭长三角形,基部灰黄色,其余3/5部分为赤褐色,后翅灰白色。幼虫体长10~14毫米,头部赤褐色。体淡黄白或淡黄绿色,幼龄期为淡红色。一年4~6代,以幼虫在包装物缝隙内越冬,在粮食表面吐丝结网,潜伏其中为害。
5. 印度谷蛾
印度谷蛾为害小麦、玉米、稻谷等。成虫体长4.0~6.5毫米,翅展8~16毫米。前翅竹叶形,淡黄褐色至灰黄色,后翅呈梯形,银灰色,后缘毛较长。幼虫体长5~8毫米,乳白色。胸部较肥大,有皱褶,腹足退化。一年2~6代,以幼虫在粮粒内越冬。成虫栖息在仓内粮堆表面及仓壁暗处。
6. 绿豆象
绿豆象为害绿豆、赤豆、豇豆、扁豆等。成虫体长3毫米左右,近似卵形,赤褐色。触角11节,雄虫栉齿状,雌虫锯齿状。前胸后缘中央有两个长椭圆形灰白色斑纹,后缘中央有1对瘤状突,着生白毛。臀板外露。幼虫体长3.5毫米,体肥胖多皱纹、腹部凹缺,乳白色。胸足退化。一年4~5代,成虫在仓内、田间繁殖,卵产于豆粒表面,孵化后钻入豆粒内为害。成虫善飞,有假死性。
二、防治方法
1. 清仓消毒
从田间新收获的稻谷、玉米、小麦等一般不会携带储粮害虫。它的来源主要包括:历年仓库清扫不彻底,仓角和墙体缝隙中潜伏的害虫;装过粮食、种子、饲料的器材或包装物潜伏有害虫;害虫为了寻食,凭借风力飞行或爬行自行传播到仓内;蚕豆、豌豆在收获时将害虫卵、蛹带进仓内等。为预防储粮害虫,一要做到新粮、陈粮分开存放;在新粮入库前,将仓库清扫彻底,并用敌敌畏水剂喷洒消毒,将害虫杀死。具体做法如下:根据粮仓体积,按每立方米用药100~200毫克计算用药量,80%敌敌畏乳油加水100~200倍,搅拌均匀,用喷雾器喷洒仓库后密闭3天,放气1天后再进仓清扫;器材或铺垫物消毒,可用80%敌敌畏乳油加水10~20倍稀释喷洒;无法移走的陈粮应用麻袋等压盖在谷面上,然后喷洒较大剂量的敌敌畏,关窗密闭24小时后再入新粮。二要做到装过米糠和饲料的包装物远离仓库堆放,以防害虫传播。三要做到仓房内外清洁,清扫害虫隐蔽生活的场所。四要做到进入仓房的粮食及包装物要无虫、无卵、清洁。
2. 高温暴晒
稻谷、麦类和玉米等产品收获后,按品种及时翻晒。据传统经验口咬谷粒有干脆断裂之声,水分即达到入库要求。在夏季,太阳直射温度可达50℃左右,几乎对所有储粮害虫都有致死作用。因此,不论新粮或旧粮都可利用晴天在晒场上摊晒,厚度为3~5厘米,每隔半小时翻动1次,当温度升高到45℃以上,经过2小时晾晒后害虫即会死亡。为防止储粮害虫在暴晒中潜逃,可在晒场周围离粮堆2米处,喷洒敌敌畏或马拉硫磷等杀虫剂做防线。对于长期储存的稻谷,可在日晒后趁热密封储存,以提高杀虫效果。种子晾晒后不能热存,须等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方可储存。粮食入仓后,要做好粮仓的密闭工作。仓门内要垫聚乙烯塑料薄膜密闭,门外要用透明胶带密封,防止仓外的储粮害虫侵入,粮仓周围应打扫干净,以防生虫。
3. 储粮防护剂防虫
下面介绍几种代表性药剂的使用方法:①70%防虫磷乳油。该制剂是高纯度、可用于谷物防护的马拉硫磷,而不是农用杀虫剂马拉硫磷。主要用于稻谷、麦类、玉米等原粮的害虫防治,不得用于成品粮食。这里主要介绍稻壳载体防治方法:施药前1~2天,选用干燥、洁净的稻壳(或麦壳),用筛子筛去灰尘和杂质,按1000千克储粮用1千克稻壳的比例称取,量取22~42克防虫磷乳油,用超低量喷雾器(不加水)将药剂喷入薄摊在地面的稻壳中,拌匀,阴干后即可使用。粮食入库时,将拌药稻壳均匀地撒入粮食中(一般1麻袋粮食,撒入1把拌药稻壳,或30厘米厚的粮食撒1层拌药稻壳,施药后无须搅拌)。注意事项:配药人员必须穿长袖工作服,并佩戴胶皮手套。每人连续施药不宜超过两小时,施药期间不许抽烟,施完药后用肥皂洗涤全身。粮食施药后应有4个月的安全间隔期,此后才能加工食用。②敌敌畏药剂。敌敌畏是一种高效低毒农药,不能直接接触粮食。方法是用1~2个药瓶,装入少量的棉花,再加入浓敌敌畏药剂,药量以让棉花湿透为准,用纱布封好瓶口,埋入粮面1尺以下,然后密闭仓门3~5天,即可进入正常保管。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死仓库害虫,确保粮食在10个月内基本无虫害,但粮堆高度不宜超过1.5米。③仓虫敌(溴氰菊酯、杀螟硫磷加稳定剂、增效剂和具缓释功能的载体精制而成)粉剂。仓虫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储粮防护剂,具有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主要用于稻谷、小麦、玉米等原粮的防虫。稻谷晒干后,最好下午5时至7时在晒场上拌药,按1∶2500的比例,将药剂拌和均匀即可直接入仓或装袋入仓。经过上述处理,可保证储粮10个月内基本无虫。注意事项:仓虫敌不能用于大米、面粉、面条、绿豆等成品粮和花生粒、葵花籽等食品的防虫。
4. 诱杀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粮食物流;应用
中图分类号:TD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341-01
我国的粮食物流承载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等重要的职责。由于目前我国的粮食物流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较低且供应链不够协调,致使出现运用运作成本过高的情况。如果物联网技术可以在粮食物流中得以研究和应用,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粮食运作水平,为政府的粮食调控和粮食的安全做出可靠的保障。
一、物联网的含义和基本框架
(一)物联网的含义
比尔・盖茨曾经在《未来之路》这本书中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那是没有很多的人予以关注。在2005年的时候,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这个概念才得以推向世界。在物联网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初期人们对于物联网的认知是对各个物体的植入芯片也就是指电子标签的认知。对物体的信息进行读入和读取,利用互联网达到物物相连的效果。此模式的物体信息是接受被动的进行读入和读取的。现今的物联网的含义已经超过了电子标签的范畴,发展到可以主动的感知的功能。可以运用多种的信息传感设备例如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装置等等和互联网相结合而组成的巨大网络。它可以让全部的物品都可以进行远程的感应和控制,并和现在的网络连接起来,促进更加智慧的生产活动的体系。
(二)物联网的层次和特点
物联网可以划分为:传输层、感知层和接受控制层三个层次。感知层运用感应器达到对物体的变化和性质的动态感知,并对感知的情况利用RIFD技术收集起来。传输层利用INTERNT技术把所感知的数据进行轻微的处理然后进行远距离的传输。接受控制层也就是用户端达到对物体感知结果的可视化,确保对感知物体和条件的控制。
和原来的互联网系统相比,物联网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主动感知的功能。传统的信息系统里面可以对信息实施记载,物联网可以达到对于物体进行主动的感知;第二方面,物联网可以达到对各个物品的随时了解和掌握,达到物物相连的情况;第三方面,物联网系统可以达到对物体的动态感知的能力,如果出现感知的情况超过了原有的预定值,物联网可以自动的做出反应。
二、物联网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
(一)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收购储存到销售的全部步骤的实体运动和在粮食流通中的所有的增值和信息应用的环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粮食物流环节的提升。物联网技术通过感应器达到对粮食储存领域的感知,达到各个储量仓和储粮点相互联系起来。可以很好地对储粮的形态做出掌握和控制。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更高效的提高粮食仓库的保管水平。第一步运用感知做到对粮食质量动态的监管,达到粮食的自动调节的条件;第二步可以做到对储粮食的动态感知,为了感知到粮仓中粮食数量的变化,可以在粮库的地面进行感应秤的设置,确保可以合理的控制库存的创造条件;第三步,运用物联网的红外感应的技术手段,感知虫类和仓管人员的入侵,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仓库的安全管理。所以,物联网的应用确保了全部仓库的可视化,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仓库保管的质量不断提高,达到了仓库条件的自动调节。
(二)物联网技术在粮食运输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粮食运输的效率。第一步,为了加大运输的效率,避免出现无效的运输情况,可以做到运输过程中的可视化,确保粮食运输车辆准确、及时的进行调度。第二步,为了确保粮食运输的质量安全,减少粮食运输途中出现的损失,可以对粮食运输的车辆纳入到物联网中达到对其动态感知的状态。第三步,物联网可以定义各个地区的粮食的物流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控,确保可以对各地区实行合理的供需预测,也为政府在储粮和拍卖的时候提出了可靠地数据帮助,可以在最好的状态平抑粮价,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储粮安全性。第四步,利用从各个地区粮食节点的监控和感知情况,清楚的明白我国粮食物流的流向,进而减少了浪费的情况,为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出具有效的依据。
三、对于我国物联网在粮食物流应用中的建议
(一)由于粮食物流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可以加以引导,进一步加快物联网技术的分步实施。第一步,可以对国有的重点粮仓和粮食运输企业进行设置,进而对民营的粮食物流企业进行物联网应用的引导。可以运用政策的手段,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归入到考核民营企业的指标中去,一资金进行支持的方式不断的推行粮食物流行业的物联网工程的应用。也可以运用某些粮食大企业的影响力,确定其为粮食供应链中的主题位置,加快物联网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
(二)不断地对物联网技术和粮食物流的模式进行探索确保它们可以协调性的发展。对于粮食的四散化物流和粮食的散货性,可以对物联网的载体单元进行研究,可以把运输的设备、运输的工具和仓储的设施当成基础的物联单元,间接地达到对粮食的感知和物流条件的掌控,实现物联网技术为粮食的四散化物流而服务。也可以对新的粮食物流模式进行探索,确保可以更好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粮食物流的发展步伐。
(三)可以发挥政府作为物联网技术的主体性进行推广。在粮食物流的发展中,政府可以运用其自身的主体作用,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可以把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研究进行加大,政府可以组织更权威的人以课题的方式展开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物联网引入到粮食物流中的步伐。政府也可以对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企业进行适量的补贴,更好的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粮食物流信息的掌控和收集;也可以把物联网粮食物流的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对于所有的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可以在做决策的时候有很好的参考依据,使得物联网的价值得以发挥。
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传统的行业带来了变革,粮食物流也该研究该技术在本领域的合理应用,确保我国的粮食物流运作水平不断上升,为国家实施粮食的调控提供依据。现今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应用中还需要不断的探讨改进。
参考文献
[1] 扈志峰,陈江.浅析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1(10).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黑龙江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粮食生产连续两年登上千亿斤台阶,给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就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 农产品物流 对策
2011年,按照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时作出的“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把肥沃黑土地建成可靠大粮仓”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抓紧抓好粮食生产为核心,毫不动摇地加大农业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第8年夺得大丰收,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随着粮食生产的不断增加,对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与国外物流业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其他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仍处于起步阶段,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大,农产品市场建设落后,物流中心主体地位及系统性不强。因此,尽管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大且丰富,但农产品物流市场并不健全,大多数农产品的流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达不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市场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际入手,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当前形势,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粮食生产连续两年登上千亿斤台阶。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主要作物产量结构呈“四增一减”变化态势:四增为水稻产量412.4亿斤,比上年增加43.6亿斤,增幅11.8%;小麦产量20.8亿斤,比上年增加2.3亿斤,增幅12.2%;玉米产量535.2亿斤,比上年增加70.3亿斤,增幅15.1%;其他粮食作物产量37.5亿斤,比上年增加4.1亿斤,增幅12.4%。一减为大豆产量108.3亿斤,比上年减少8.7亿斤,减幅7.5%。另外,其它农产品最近两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农产品产量的逐年增加,加上加工能力的发展较为缓慢,大批粮食运往黑龙江省外,形成了“北粮南运”的局面,这就使得农产品物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农产品物流的压力越来越大。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黑龙江省受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农产品外运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其中铁路约占1/2,公路约占1/3,其它运输方式占很少一部分。因此,铁路和公路是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物流动力的出发点。黑龙江省境内目前有62条铁路干线、支线和联络线,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300公里,铁路专用线超过1030公里,均居全国第1位。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9121个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和通达率分别达到99.3%和99.9%;黑龙江省农垦系统154个农场(分场)全部通公路,通畅率和通达率分别达到99.4%和100%。以上状况表明以铁路与公路为主要交通运输的黑龙江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已经形成,另外各种运输方式下的物流产业流通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见表1)。可见黑龙江省运输基础建设已为发展农产品物流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农产品数量的逐年增产,黑龙江省仓储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壮大,特别是以粮食仓储为主的行业在农产品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粮库凡被纳入到国家级粮食储备库的,在资金方面会得到国家财政支持,有条件进行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新建,而其他没有列入国家级粮食储备库粮食企业和个体粮食企业限于资金方面的压力,不能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致使黑龙江省在农产品储藏中的通用仓库多,专用仓库少,特种仓库严重短缺,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等。最终导致农产品放置在简易仓库或是混藏、有些农民分散储藏甚至露天堆放等,给农产品造成损失问题相当严重。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需求量超出物流供给量而导致物流成本高
(一)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导致运输成本高
虽然黑龙江省物流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建设,货物周转量也有显著增加,但对比农产品增长数据可以看出,仍明显落后于农产品生产的增长量。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省,每年大约有2000万吨粮食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同时还有6500万吨煤炭和1800万立方米木材共同竞争铁路的运输量,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黑龙江省运能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季节性矛盾,每年一、四季度大量粮食、煤炭都要外运,形成高峰;二是黑龙江省铁路处于全国铁路网的“堵头”末端,物流供给的运力能力是全年均匀不变。从全国铁路调运的车辆来看,输出量大于输入量,据测算,黑龙江省高峰时进关每日请车量达16000多车,而实际供给1800车左右,在铁路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有些企业选择公路运输,但运粮季节公路运输比前两个月份每吨运费增加了150元到200元钱。据测算,一旦运输里程超过1000公里,公路运费就是铁路运费的4倍,这就使得粮食在批发环节就增加了成本。不仅企业负担不起,还会使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在南方失去优势,因此冬季“北粮南运”对于众多粮食企业成为最大的难题。
(二)储藏设施落后造成农产品损耗大
粮食在黑龙江省是秋季产出、常年购销,很难做到当季收购的新粮当季全部销售,这主要是由于运力无法满足物流外向的时间需求,农产品在不能按时运出时,就需要进行储藏,这就需要“放心粮仓”。但是“仓储难”则是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又一个“瓶颈”。调查显示,当前由于黑龙江省农户缺乏相关设施设备,尤其是冷藏储运设施及运输设备缺乏,农产品的耗损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减少。即使是农产品收购企业,限于资金方面的压力,农业仓储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仓储条件差和机械设备不足,分布也不合理。农村传统的储粮方式极易使粮食变质、虫蚀、鼠耗,一年损失的粮食量数目较大。
(一)粮食供需等基本情况
1.粮食生产和消费情况
日本近年谷物产量950万吨左右,消费量3600万吨左右。其中水稻产量850万吨左右,消费量900万吨左右,基本自给;小麦产量80万吨左右,消费量60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需进口解决;玉米产量极少,消费量1600万吨左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另外,大豆产量在25万吨左右,消费量50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需进口解决。如2004年日本谷物产量981万吨,其中稻谷873万吨,小麦86万吨,大麦18万吨。谷物进口2643万吨,其中大米73万吨,玉米1625万吨,小麦548万吨;出口19万吨(大米)。
2.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据农林水产省综合食物局介绍,由于经济的增长、生活节奏的加快,日本人的饮食消费习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消费结构趋向于欧美。受此影响,日本的食物生产和消费总体呈下滑状态。食物生产额(按金额评价)的自给率由1965年的86%下降到2004年的70%,其中主食用谷物(大米、小麦)自给率由80%下降到60%;食物卡路里消费(按热量评价)自给率由1965年的73%下降到2004年的40%,其中谷物(含饲料)自给率由62%下降到27%。日本人饮食消费结构中大米的卡路里消费(按热量评价)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每日热量消费为2291大卡,其中大米为1106大卡,占热量消费的47%;1980年人均每日热量消费为2562大卡,其中大米为770大卡,占热量消费的37%;2004年人均每日热量消费为2562大卡,其中大米为600大卡,占热量消费的23%,即从1960年到2004年人均每日大米的消费量减少了一半。与此同时畜产品、油脂类的卡路里消费则大幅上升,2004年人均每日畜产品和油脂类的消费量分别是1960年的3.5倍和4.7倍。由于日本人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造成本国饲料和油脂需求的90%依赖进口,这对日本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造成很大的打击,对此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2003年到2015年食物生产自给率的目标计划,同时还在农业生产和饮食结构消费指导方面提出了对策:一是多扶持大型农户;二是尽可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加强农户与食品加工业的联系;四是号召公民重新审视饮食习惯,宣传大米是日本人民的传统食粮,吃米饭符合日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从健康出发,扩大大米的消费量,谋求供求的平衡;五是呼吁农户多做宣传争取得到消费者的信赖,选择本国的产品。
3.2006年至2007年大米供给、消费及库存情况
据北海道农政事务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6月日本全社会大米库存为260万吨,其中:政府储备米77万吨、农户储存58万吨、批发商库存94万吨、零售商库存31万吨。2005年当年大米产量为833万吨,其中:政府收购40万吨用于储备大米轮换。2006年大米总供给量为1093万吨,当年消费总量为844万吨。预计2007年6月末全社会大米库存为249万吨,其中政府储备大米77万吨。
4.大米流通渠道
近年日本的大米销售已经逐步放开,其流通主要有以下三种渠道:
一是农户基层农协集粮集团(国家规定的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米价格中心(买卖双方投标形成价格)批发商商店消费者
[集粮集团也可出售给政府作为储备]
二是农户直接卖给消费者
三是农户卖给基层农协卖给消费者
消费者购粮主要渠道是:超市占33%、农户直销占21%、生活协同会占14%、米店占6%、农协占4%、亲属间转让占14%。
(二)粮食流通政策的演变
日本的粮食流通体制自战后以来经历了由政府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演变,并形成了较完善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1.从自由交易到国家统购统销(上世纪20~60年代)
上世纪20年代以前,日本粮食流通实行自由买卖,政府不加干涉。明治年间各地设有大米市场,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到60年代,由于战争的影响,日本国内经济崩溃,临近战争结束时,日本的农业生产比战前下降了40%,人均谷物量由228公斤减少到130公斤,粮食危机严重。为了保证城市供应,稳定大米市场,政府不得不干预粮食市场,改粮食自由流通制度为政府直接统制。1942年日本政府出台了《粮食管理法》使粮食统制更趋法制化,该法不仅将大米列为统制物资,还将包括麦类、薯类、水产品、加工食品在内的一切食物都列为统制物资,实行配给。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逐渐恢复,统制经济也有所调整,1952年修改了《粮食管理法》。相继撤消了对各项农产品的统制,即放开了小麦和大麦的国内市场;废除了饲料配给和价格管制制度,实行玉米贸易自由化;但仍将大米置于国家直接统制之下,坚持大米自给,对大米进口实行严格控制。粮食进出口由政府统一管理。1961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农业基本法》,通过生产政策、价格和流通政策以及结构政策缩小了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在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如引进二重米价制,成立了反映各界意向的米价审议会;把大米收购价格的核定方法由均衡法改为收入均衡法;由于米面价格倒挂,政府采取价格补贴和费用补贴方式进行粮价补贴等。这样,以对主要口粮大米的直接统制为核心的粮食流通管理制度,更加趋于完善。
2.引进市场机制(二十世纪70~80年代)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由于生产的发展,大米产量迅速增长,连续几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1967年总产量达到144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结束了长期以来困扰日本的大米不能自给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大米过剩,政府大米库存激增,财政负担相应加重,以及优质大米暗中流通、黑市交易增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了平衡供需,减轻财政负担,在粮食流通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自1969年起实行了自主流通米制度,即把农民出售的大米分为政府管制米和自主流通米两种。自主流通米的数量由政府确定,在价格形成上间接干预,但政府不负责购销。二是实行生产调整,限制产量。即由政府根据大米的供需预测,确定减种转产的目标面积,逐级分配下达,直到农户。向农户收购大米也改按全部数量收购为预约限量收购。三是取消粮食配给制,废止《物价同治令》对大米销售价格的制约。四是放宽了指定集货业者、批发业者、零售业者的必要条件,扩大业务范围。五是设立自主流通米价格形成机构。自主流通米通过招投标,公开、公平地形成大米批发的全国指标价格,成为各地进行批发交易时的价格基础。通过上述改革,日本形成了政府收购与自主米流通的双轨制。
3.实施部分管理间接统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至今)
1993年日本大米大幅度减产,当年产量只有783万吨,比上年减产26%,导致了供给紧张。由于日本政府没能有效地稳定市场供给,发生了“平成米骚乱”、“黑市交易”。乌拉圭回合之后,日本政府在保持国内大米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每年又不得不进口一定数量的大米(日本承诺每年要进口77万吨大米)。面对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方面出现的问题,1995年,日本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开始实施《关于主要粮食需求及价格稳定之法律》(简称《新粮食法》),政府开始逐步退出收购,限定政府米数量,并增加计划外流通米,允许农民自主销售生产的大米。以政府米及进口米设立专项储备,废止农户向政府交售粮食的义务,确保计划流通米的稳定流通,建立价格形成中心使价格真实反映供需状况。到1999年4月,以大米贸易完全自由化为标志,日本粮食流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国家只管大米储备并对粮食市场实行间接调控。在粮食流通体制随供求关系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同时,日本政府通过补贴等多种措施引导农民减少水稻种植,转种其他作物,以缓解大米过剩带来的压力。
近年,日本政府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做法:一是对粮食生产及流通进行计划指导。每年由农林水产省制定、公布粮食供需及稳定的基本计划,提供粮食生产、流通量、品质、价格等信息给农民、流通业者和消费者;二是市场结构的管理。对市场实行登录制,流通业者只要符合条件,进行登记,都可以参与流通经营。三是稳定价格。日本除按基本计划推进生产调整外,还根据大米生产丰歉灵活吞吐专项储备,从总量上维持大米的供需平衡以稳定米价。在流通环节,设立1个全国性的大米价格形成中心(农林水产省属下的财团法人),通过招投标形成合理的价格,成为各地交易的标杆价格,并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对价格波动的范围进行限制,以维持米价的相对稳定。
(三)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及粮食补贴政策
1.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1972年以前,按照《物价统制令》的规定,大米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都由政府统一规定。1972年废止了对销售价格的统制。目前,大米的价格形成是由买卖双方通过大米价格形成中心以招投标方式竞价交易形成。大米价格形成中心于每年7月下旬开市到次年7月下旬结束,每月组织一次交易。交易方式有传真交易、网上交易、现场交易、邮递交易四种。大米价格形成中心对进场交易买卖双方的资格有各种限定:即卖方为县级(相当于中国的省级)以上农协(集粮集团),必须有8000吨以上的大米收购量,收购量的三分之一必须进入价格中心交易,每次交易量在200吨以上,全国有40家左右;买方为政府备案的批发商,全国有300家左右。买卖双方交易时,中心对卖方提出最高限价,即以上年度最后三笔交易的平均数为最高限价,对买方没有限制。交易结果交中心监视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执行。大米价格形成中心的费用开支由国家负担50%、交易双方负担50%。
2.粮食补贴政策
日本的粮食补贴形式已从过去的流通、生产环节为主,转向以支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主,大大增加了“绿箱”政策的补贴支出,并保持了较高水平的“黄箱”政策的补贴资金。目前日本对粮食的补贴主要有:一是为了稳定粮食生产者收入而建立的稳定基金,基金由政府和生产者按大约3:1的比例共同建立,当生产者收入低于正常收入的80%时,由稳定基金进行补偿。二是对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进行补贴,农户购买农业机械设备可获得一定补贴。我们在大阪经济大学观看《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录像时看到:北海道农户山内先生购置了5架农用直升飞机用于施肥和施药,共计花费5千万日元,其中40%就是政府补贴。三是对进行生产结构调整的农户,例如水稻改种大豆,按调整的面积给予补贴。四是对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政府给予农户直接补贴。五是通过控制进口,利用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很大的差价,将其中大部分利润用来支持国内较高的收购价格。六是对政府米储备费用进行补贴。七是对生产者在年度末未能卖出的粮食进行部分储存费用补贴。
(四)粮食储备制度及仓储管理
1.粮食储备规模及库存
《新粮食法》中明确规定政府需设立专项储备。储备规模相当于居民2~3个月的消费量。粮食储备建立之初规模为150万吨,并规定可上下浮动50万吨。品种为大米(主要为糙米,也有少量进口的成品米)。目前政府粮食储备规模调整为100万吨,以周转方式定期吐故纳新,粮源主要来自于政府直接收购和进口的粮食。近几年日本的政府储备米库存变动情况如下:2001年190万吨,2002年166万吨,2003年163万吨,2004年60万吨,2005年84万吨,2006年77万吨。
2.储备粮食管理及运作机制
日本农林水产省下设的食粮厅是国家粮食流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粮食供求预测,制定生产调整指标和库存调整指标;负责管理粮食进出口和政府米。食粮厅在地方设食粮事务所。政府粮食储备由农林水产省食粮厅进行垂直管理,政府粮食储备的轮换由农林水产省直接制定计划,其轮出的销售价格和购进价格是由大米价格形成中心通过招投标决定的。
储备粮的储存由政府与民间共同负责。政府粮食储备有15万吨储存在全国的10个政府仓库中。如我们参观东京深川政府仓库的库容为5.95万吨、近畿农政局大阪茨木政府仓库的库容为2.52万吨、福冈政府仓库1.02万吨。其余的85万吨则通过招标方式交由社会力量代储,主要是农协或专业的储存公司。对于委托民间储存的粮食,由农林水产省负责与代储企业签订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规定对违约将如何赔偿。据北海道农政事物所介绍,到目前为止,代储企业没有发生过违约行为。
粮食储备费用由政府进行补贴。政府仓库的保管费用,由政府按照每年每吨大米1.2万日元(约合0.40元人民币/斤米·年)的标准(据了解政府仓库是按仓容量补贴的)进行补贴,民间代储的保管费用与此大体相当。政府除了支付储备费用补贴外,储备粮轮换销售的价差损失也由政府负责,政府储备粮的收购资金是由财政资金拨付。政府仓库的建设维修改造、设备购置等费用也由财政部门核实后列入财政预算后下拨。
3.储备粮食的仓储管理
日本的仓储管理设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其政府储备的大米多为糙米,糙米水分为15%,仓库都是低温储存,仓温不超过15℃、相对湿度为70%~75%。仓内湿度在不影响储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节,因此,糙米在储存中,基本没有丢失水分的情况。糙米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保持低温的设备,多为布袋或纸袋包装,叉车装卸。储备糙米在一年以后就开始进行轮换,糙米一般储存2~3年,特殊情况下也有储存期较长的。如:日本深川政府仓库储存的一部分糙米已有10年。
据介绍,日本之所以采取低温储存方式,主要在于以前通过常温保管,容易发生虫害,需要进行熏蒸处理,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代价,而且储存的米将不能食用,因此经过多次试验后,才确定了这种低温储存方式,以保证储备米的品质。低温储存的大米储存2-3年品质与新米差别不大,储存时间更长的虽然仍可食用,但日本人一般不愿吃陈米。对储存时间过长的或受污染的,用于饲料或工业用粮。另外,日本政府对一部分轮出的储备米也用于对外援助。
政府仓库的工作人员均是政府公务员,工资由财政负担,不与政府仓库的经营业绩挂钩。政府仓库的正式工作人员很少,如东京深川政府仓库仅有10人,福冈政府仓库仅有3人。其职能是按储存要求负责保管粮食,主要是控制仓内的温湿度。晚间警卫工作委托给民间保安公司,清洁工作委托给民间清扫公司,粮食的进出运输委托给社会运输公司,粮食品质的检测由专门的检测单位的质检人员来定期进行检查测定。
4.粮食储备与供给保证体制
据了解,由于日本是地震、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日本政府对公众应急知识普及宣传演习、危机管理和应急物质储备非常重视,如在日本福冈政府仓库,我们看到储备的救灾米饭,在佐竹株式会社的展览厅中看到展示的各种防灾用方便食品。日本政府将粮食供求分为正常、紧张和发生意外时三种情况,并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对策。
(1)在供求正常情况下,一是对国内和国际粮食供求有关情况和价格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二是对民众普及危机管理时的应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