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私立小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深圳市石岩私立小学有宝安区水田实验学校、石岩街道料坑小学、宁远实验学校等。
宝安区水田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学校确立育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位孩子都享受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坚持创特色与塑品牌相结合的思路,强基固本,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水平,成效显著,特色明显。
石岩街道料坑小学,是经宝安区教育局批准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料坑大道,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树人务本,传承文化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效益显著。
宁远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高规格低收费的现代化民办学校,学校已先后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为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和全国英语双重活动教育实验基地,同时还获得由深圳市有关部门评选的园林式、花园式学校的殊荣。
(来源:文章屋网 )
1、水上小学:该校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体育中心街道,其具有优质教学资源;
2、中营小学:该校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向城厢东路,其具有优质教学设施;
3、南开小学:该校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其具有优质教学资源;
4、五马路小学:该校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其具有优质教学资源;
5、东方小学:该校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万德庄南北大街116号,其具有优质教学资源。
(来源:文章屋网 )
教育的义务性和综合性
小学和初中教育是义务性和综合性的,男女生合校。义务教育本着公平原则,让每位学生在基于国家统一课程设置的教育体系下学习。所有孩子和年轻人分享共同的知识、文化和价值原理。
在挪威,对孩子的普及教育始于1739年。从1889年开始,义务教育就定为期7年。1969年以后延长至9年。1997年义务教育改革后,义务教育从九年制延伸到十年制。决定学生进入哪个年级的是孩子的年龄,而不是能力水平。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都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义务教育不存在留级,许多学生毕业后再进入高中教育和培训。
挪威人口分散,许多小学和初中的规模都很小。从1997年以来,学生人数少于100名的学校比例从40%降为35%,这些学校只吸纳了9%的学生。而学生人数多于300名的学校比例为26%,占53%的学生。
在小学第一年,学生多半在玩教育类游戏,了解社会结构,学习字母表、简单加减法和基础英语。在二年级至七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数学、英语、挪威语、科学、宗教、美学和体育,在五年级时开始学习地理、历史和社会学。在这一阶段,没有正式的评分,不过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写评语和分析,有时会对考试给出非正式的分数,学生要将试卷带回家给家长过目。
学分和评分体系
当学生在12岁或13岁升入初中时,他们的作业就会被评分了。分数决定着他们能否被他们申请的高中录取。从八年级开始,学生可以有一门选修课。可供选择的典型课程通常是语言课: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以及英语和挪威语学习。在2006年8月的教育改革之前,学生可以不选修语言课程,而选择一门实用课程。
3年的高中教育不是强制的,尽管近年来社会上的变化已经使得它成为现实中很难避免的一个阶段。例如:初中毕业生很难就业;1994年政府立法规定,无论以何种形式,高中学校都必须接受每一位递交申请表的学生。
挪威义务教育课程用学分衡量,学分标准符合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全日制学生学年可修60学分。 挪威目前仍然有多种不同的评分体系,既有本国特有的体系,也有给予外国评分方法的体系。低年级教育使用1至6级评分制,6为最高分,1为最低分。对于没有期中、期末考试的年级,分数之前经常会有附加,也通常会使用介于两个分数之间来表示。
“知识推广”目标和课程
目前,挪威引入了名为“知识推广”的学校体制改革。针对小学和初中教育与培养目标和质量体系框架列入了知识推广的国家课程大纲,适用于小学和初中所有年级,包括:“核心课程”“质量体系框架”“学科课程”“各科学科的教学时间分配”“个性化评估”等。
“知识推广”改革的兴起为所有年级提供了新的总体课程安排,每个课程都有清晰明确的能力目标。学科课程包括在达到一定年级后的学生需要具有的能力目标。在四年级、七年级和十年级以及初中每个阶段,所有学科均有各自的能力目标,有些学科在二年级就有能力目标。基本技能统一归结到学科课程中,且适应于每个学科。这些技能要求是:能够阅读、能够口头表达、能够书面表达、能够计算和使用电子计算工具。
通过与Sami议会合作,挪威开设了针对Sami地区的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单独的课程安排。学科课程有一部分是特别课程,如Sami语言和文化,另一部分与其它地区课程一致,如自然科学、音乐等。这一课程安排不仅保证了地区的学生可以在小学和初中里接受教育,而且也赋予了学生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学习语言的权利。从一年级开始,英语就是必修的外语课。初中生可以选择第二外语,或者选择挪威语、英语、Sami语的深入研究课。初中阶段有专门指派给学生自治会的特定时间。学校对聋人学生提供手语课(作为第一语言)、手语深入研究课和经过调整的挪威语、英语、戏剧和节奏课。
法律允许开设独立学校
在挪威,法律允许开设独立学校。只要保证达到与公立学校同样标准和质量的教育,就可以在其他种族、宗教和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独立学校。独立学校的部分资金由政府提供。学校管理必须符合《私立教育法案》及规章和批准条款的要求。在评定私立学校的申请时,必须考虑公立学校的组织结构和教学注意事项。
城镇化是一个既宏大又切近的话题,一头连着现代化进程,一头系着个体情思。春节假期刚过,千千万万个游子在城市与家乡之间“折返跑”。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那些既亲密又疏离的亲友,给行进中的人们带来哪些新感受?又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引发城镇化哪些新思考?
通往故乡的路总是那么悠长而惆怅。村口的那棵老皂角树已经枯黄,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者,倔强地守望在那里,见证着故乡人的来来往往,似乎成为连接远方和家乡的结点,一头是魂牵梦萦的故乡,另一头是通往远方曲折蜿蜒的山路,盘旋在这洛水之旁高高低低的丘陵上。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在外打拼,村里小学承载着我最初的记忆。这次回家,我仍然跟从前一样,到小学里散步、回忆。与20年前相比,学校的变化是如此之小,石板堆砌的乒乓球台、用来打铃的铁块、斑驳的墙壁,依旧是曾经的模样。显然,与村里出现的一座座大房子、逐渐多起来的轿车相比,小学似乎有点落寞。家人不无伤感地说,“村里的小学生都快走完了”。
学生都去哪儿了?原来,村里学校从硬件到师资都比较差,村里很多适龄学生去了私立学校。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私立学校的发展无可厚非,在盈利目标的驱动下,更能利用区位优势,集中整合教师、资金等各方面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等手段吸引更多关注;另一方面,它也在逐渐地掏空公办学校,使公办学校处于被动的地位。
就这样,围绕着农村的小学教育形成了怪圈:一方面是私立学校吸引生源、师资等,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是公立学校流失生源和优秀教师,在撤点并校过程中又不断萎缩。私立学校花费高,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负担,更何况一些私立学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上述问题更加突出。教育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的数据显示,2000~2010年,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数量锐减一半,农村小学竟减少了22.94万所,10年间平均每天减少63所。这其中除了撤点并校的影响,还有多少是因为公立学校的凋敝?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保障这些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农村大学生越来越少,在高考改革之外,农村的基础教育同样不能忽视。谁说泥土里就没有未来,谁说野地里就长不出芬芳?小学是我梦想启程的地方,我期盼它能变得更好,呵护更多孩子的童年和梦想。
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12年义务教育基本不花钱
美国实行12年义务制教育,因此在普通教育阶段,80%以上的美国家庭子女是进入公立中小学就读,可以说基本上不需花什么钱就可以让子女完成高中的学业。美国中小学实行校内就餐制,收入较高的家庭需要为子女的午餐付钱,而低收入家庭子女则享受联邦政府的学生午餐补助计划,不必为午餐掏腰包。通常各学校在课后设有各种学生兴趣活动,学生不必缴纳任何费用就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如体育项目、文娱项目、科技项目等。如果家长想要孩子有更好的才艺能力,则需在校外找私人机构去培养,像钢琴班、舞蹈班、绘画班,这些就看不同家庭家长对子女有什么样的期望了。美国的普通教育中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进入私立中小学就读,当然这样的家庭多为富裕家庭。私立中小学的学费一年在3万至6 万美元之间,而其教学质量自然也高于公立学校。
公立大学学费向私立看齐
美国的普通教育属于通才教育,也被称之为有教无类。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可以进入公立中小学。但到了大学阶段情况就不同了,不论私立还是公立大学都要收学费。过去美国的公立大学比私立大学学费低很多,但如今由于各州政府经费短缺,各州公立大学不断提高学费,有的公立大学学费与私立大学学费基本上拉平了。
美国大学学费到底有多高呢?美国大学理事会对全美3500所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2009~2010学年美国两年制公立大学大学生一年的教育费用平均需要14285美元,四年制公立大学大学生一年的教育费用平均需要19388美元,四年制私立大学大学生一年的教育费用平均需要39028美元。而在美国的一些私立名校,一年的费用需要5万美元。按此计算,进入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学生,如果没有奖学金,四年下来在教育上的花费要超过20万美元。好的公立大学,现在一名学生要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教育费用也超过10万美元。
父母只承担一半大学学费
虽然美国大学的学费高,但由于政府所给予的巨大补助以及各学校对学生发放的资助使得学生实际上自己支付的学杂费没有这样高。平均而言,进入私立四年制大学的学生每年平均可以获得10200美元的奖学金和减税福利,公立四年制大学学生每年平均可以获得3700美元的奖学金和减税福利,公立两年制大学学生每年可以平均获得2300美元的奖学金和减税福利。美国各大学发给学生的奖学金是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最主要来源,占美国大学各类奖学金的42%, 联邦政府奖学金占31%。
美国年轻人上大学并不是完全依赖父母的资助,而是采取多重渠道获得经济资助。根据沙利美和盖洛普联合作出的一项调查,美国普通家庭在支付年轻人上大学的费用上,父母平均所承担的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48%,子女平均承担的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33%,学生获得奖学金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15%,也有3%的大学费用是由学生的亲朋来提供的。
靠借贷和奖学金上大学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家庭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自掏腰包(包括父母与子女),第二是依靠借贷,第三是大学的奖学金。而根据调查,美国70%的家庭是以非借贷来源来支付年轻人上大学费用的,这包括父母和子女的收入、积蓄和大学奖学金。有不到一半的家庭是依赖借贷教育贷款来支付年轻人上大学费用的。在美国家庭中,支付年轻人上大学费用最常见的资金来源是学生父母的收入,38%的家庭每年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平均每年为5815美元。而学生通过联邦学生贷款获得的资金是美国家庭支付年轻人上大学的第二大资金来源,28%的美国家庭利用这一资金来源来满足子女上大学费用的需求,平均每年的借款额为5075美元。家长借贷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的比例要低于学生自己的教育贷款,但家长除非不借贷,一旦借贷其借贷金额要比学生借贷金额高出许多,美国家长年平均教育贷款的借贷额接近1万美元。
收费项目明细
公立、私立幼儿园虽然收费标准不同,但大都包含以下几个收费项目。
捐资助学费
此项费用是为了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而设立的,征收前提为双方自愿。对于资助者,校方会授予一个荣誉证书,并且出具财务收款凭证。数额根据各幼儿园等级确定,大多情况下在入园时候一次性收取,原则上不予退还。如果幼儿有可能中途转园,家长务必在入园之前询问清楚,此款项是否可以按年度收取,或者转园时是否可以退还;避免中途变故,导致经济方面的损失。
生活用品费
生活用品包括被褥、水杯、餐具、儿童床等。有的一次性收取,有的按年收取。
入园押金
大多数幼儿园采用先入托后收费的方式,有一些幼儿园会要求家长提前预交相当于一个月托儿费的押金,在孩子办理退园手续后再根据押金收条退还这部分。也有一些幼儿园已经取消了这种收取押金的做法。
晚接费
按月收取。在大多数公立幼儿园中,最迟17:30分关园。一些无法保证在正常关园时间之前接孩子的家长,可以考虑把孩子暂时交给晚接班老师。需要提醒的是:这种班级一般是根据有无发生来计算的,而不是按次数计算。
管理费
此项管理费是根据国家规定,按照幼儿年龄阶段的标准,根据幼儿出勤记录计收。一般来说,3岁的幼儿才开始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因此幼儿园都以3岁为临界区分。此处需要额外注意请假环节:管理费是按照月份收取的,而不是按照天数收取。例如:小嘉在6月15日~7月14日期间被爷爷奶奶接走度假,虽然她实际入园天数减少了一个月,可是按照规定还是要交纳6月和7月两个月的管理费;小菲在7月1日~7月30日被爷爷奶奶接走度假,小菲7月的费用则为零。因此,假期最好集中在同一个月份中。
伙食费
根据每日伙食标准,按照幼儿实际入园天数计算。幼儿园通常是一日五餐制,餐费一起计算,不是单独每餐计算。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在家里吃饭,实际结算伙食费时,尽管没有在幼儿园用早餐,在计算伙食费时早餐费用依然会计算在内。家长尽量让孩子按照幼儿园食谱进餐,一来生活时间规律,二来膳食搭配科学,营养均衡,有利幼儿身心健康。
寄宿费
按月收取。对于一些晚上无法接孩子回家的家庭而言,选择这种寄宿方式为好。实践中一些家长会采取每周三晚上接孩子回家的方
法,这样相当于每周三、周末和孩子在一起共度,避免孩子一连五日见不到父母,产生自己入园是被父母遗弃的想法。
总体费用对比
公立幼儿园分为4个级别,按照管理标准的约束(以北京市为例),收费标准为50~200元,加上各类收费内容,月收费基本为260~700元;私立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则没有约束。一般的私立幼儿园,每月管理费用通常在800元以上,收费与教育质量与教学设施的投入直接挂钩。目前月收费2000元以上的私立幼儿园,在各大城市俯仰皆是,3000元以上也不足为奇。
例如,小嘉进入了公立二级二类幼儿园,小菲进入一家私立幼儿园。同样的三龄童,因为选择的幼儿园不同,两家的费用支出有着天壤之别(见下表)。
理性选择私立
很多运作成功的私立幼儿园,本着高投入高质量的方针,以人为本,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于是有很多望子成龙的工薪阶层父母向往私立幼儿园无微不至的人性化服务和高素质的教育服务,竭力将幼儿送入私立幼儿园。
想起了好多小学的事情!想起了小学的梦,现在已经实现了!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总在说实验学校是多么多么的好!而且,有的时候做一些数学题的时候也经常可以看到实验学校这样的字样,因此,我说,我希望可以在初中读的是一个实验学校!现在,我的梦实现了!当时年幼无知的我,以为全中国就只有两个实验学校,或者说我们这个地方也就只有两个实验学校,后来才发现,原来不止,但是那个梦想中的学校还是一直在我的心中!因为无知,我说我想上这里的实验学校,虽然后来和它擦肩了!但终究的,我还是上了实验学校!
后来,上了六年级,老师们也为自己的初中想了很多,比妈妈想的还要多,间谍当时爸爸是想要让自己到爷爷那边去读,那是一个大城市,自己小学也差点被送到那个实验学校去读,记得当时是因为家里开厂,又由于种种原因,妈妈和爸爸在那里了解了一些学校,希望我过去那边读,他们认为在我那个小学读出来怕会跟不上其他在实验学校读的人!但幸好,最终自己的不愿意让妈妈软了心!
记得六年级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告诉我们小升初很重要很重要,它关系到你是否会考上一个很好的初中的问题!老师们找我谈话,说叫我不要去那个实验学校读,那个我梦想着的实验学校!说是教学不比其他的好!我也就浑浑噩噩,想当初,选这个初中真的就是把自己忙得......或许是语文老师深有体会,她自己的女儿就在我们那里的公办学校读,原本成绩不错的她,在中考的时候却无法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因此语文老师苦口婆心说不要让这个公办学校埋没了自己,无论怎样也是要拼个好的,私立的!因此,我幼梦是可以跑到另一个学校去读书!每天有校车接送,那个时候自己还不认识什么是住宿生活,我只是希望可以有校车接送,可以在学校吃饭,不需要自己去外面打饭!终于地,我考上了,我考上的不是一个实验学校,但毕竟也是一个私立的学校!只可惜,我却因2分之差与优惠擦肩,和我同校的一个男同学也去考了,考上了优惠,他以0.5分之差,成为当时六年级老师口中夸赞的!口中所说的考上私立学校的同学!成为每个老师上课要提的人!或许老师们注意到我自己的感受!当时的班主任打电话告诉妈妈说自己的成绩那么拔尖,在公办学校应该也可以很好的,更何况自己的身体应该承受不了私立学校的那种压力,因此,在公办学校读才是我最好的选择!但是,我没有听,难道我的实验梦就要破碎吗?
就在我还在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徘徊时,很快地,私立学校的通知书就要到期了,再不去交学费那张就作废了,就在那两天的抉择里,又一个学校,也就是我现在的这个学校打电话过来了,要我过去考试,就这样,我糊糊涂涂的,根本就没有想过我会上,糊糊涂涂地填,糊糊涂涂地告诉妈妈说我不可能上我今天上的这所实验学校的!因为试题实在太难,我根本就没见过那样的题目!但,最好,录取通知书却来了!我吓到了,记得当时我接到电话的时候,我啊了一声,说话都不清楚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兴奋呢!好多天都没有消息,以为是被划掉名字了,没想到却还有了优惠。
自己梦想的实验学校,终于也走进了我的生活。
我不知道什么是住宿制学校,我只知道实验学校,我也没想过要住宿,结果学校一句话:“优惠生必须住宿!”就这样的一句话,我住宿了!过上了今天的日子!现在想想都佩服当时自己的承受能力!
我的梦都实现了,小学的那些梦!其实谢谢在那所不是实验的私立学校里面没有得到优惠,从而给了我上实验,完成我的梦的机会!我的梦实现了,不用自己骑着单车去上学,校车自己上门,我的梦实现了,可以每天都在学校吃,不需要自己担心吃饭的事情!或许,就像那句话,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这一条路,真的很昏昏沉沉,自己都现在才发现,那一切都过得那么快,貌似梦还在我的心中,结果梦就实现了!奋斗吧!为了我新的梦!
1907年,清政府学部颁发《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这是政府第一次正式规定将音乐课列入学堂课程之中,要求通过音乐教育,达到感发心志,涵养德性的教学目的。音乐教育分为单声部合唱、多声部合唱、乐器演奏、音乐知识讲授等形式。1909年,清政府批准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将原定必修课程改为五科,同时增加乐歌。“其历史、地理、格致三科,则编入文学读本内教之,并附入乐歌一科,手工、图画仍作为随意科目,以存其旧。”②1909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天津中西女子中学,较为重视音乐教学;江宁女子美术专修学校、湖南私立周南女子学校都设立音乐课程。1911年,美国政府用清政府赔款建立清华学堂,其课程设置、学制、教学模式都仿照美国。音乐课采用英文课本并用英语上课。
一、中华民国初期的音乐教育政策和执行情况
1911年,爆发,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命为教育总长。1912年,教育部公布民国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教育方针否定了传统的忠君报国、尊孔循古的教育理念,将道德教育、知识教育、体育和美育统筹并举,其中美育包括音乐、美术等课程。1911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高等小学校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③可见,音乐课程已经成为小学的必修课程。并且,在《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对唱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歌词乐谱选择上做了明确规定。1911年12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校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④通过音乐课程能够学会唱歌和音乐基本知识,提升道德素养恶化审美情怀。音乐课程教授单音、复音等乐理知识和声乐知识,以及乐器的演奏方法。1911年10月。教育部公布《专门学校令》,设立医学专门学校、美术专门学校、音乐专门学校等。音乐教育已经取得一定地位,获得法律形式的认同。1911年12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规程》,在预科课程、本科第一部课程,女子师范学校本科第一部课程中都有乐歌,要求“习得音乐之知识技能,以涵养德性及美感,并解悟高等小学校唱歌教授法。”⑤音乐课程教学目标是学会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声乐技能,并且学会如何教授音乐课程。随后,在《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中,在本科科目中,世界语、德语、乐歌为选修课程,在预科科目中明确乐歌为必修课程,并规定授课学时和基本歌曲、学年乐典、学年乐器、学年教授方法等教学内容。1919年,教育部颁布《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令》,是第一部关于女子师范生教育的法规,其中将乐歌列为必修课程。
二、受到师范学校规程影响,众多师范类学校重视音乐教育
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预科课程中乐歌为必修科目。同年,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开办图画手工专修科,李叔同为音乐、美术主任教师,音乐课程有乐典、和声学、练声等。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增设音乐课程。1914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将乐歌设为必须课程;同年,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设立艺体专修科,乐歌设为必修课;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音乐课;同年,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增设乐歌体育专修科。1919年。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成立,是中国最早一所私立艺术师范学校,将音乐课细分为音乐史、和声、声乐、唱歌、钢琴、小提琴、国乐等;同年,烟台硫磺顶幼稚师范学校创立,重视钢琴、唱歌课程教学;同年,南通伶工学校建立,是中国最早的一所新型戏曲学校,课程设置有京剧、昆曲、话剧、音乐、舞蹈等。1920年,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增设音乐体操专修科,同年,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1921年,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随后音乐系改为主副科制,学生入学第二续期起,以声乐或小提琴为主者,需以钢琴为副科;以钢琴为主者,需以声乐或小提琴为副科。
作者:于丽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熟悉日本教育制度的人都知道,在日本,大学之前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私立学校的教学水平要比公立学校好。日本社会竞争激烈,因此许多父母从幼儿园起就将儿女送往顶尖的私立学校就读,到子女长大成人之前,花在教育的费用上亦相当可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一类的公立名校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要想进入东大这样的亚洲学府殿堂,除了需要具备很高的偏差值外,由于竞争激烈等原因门槛也相当高。
很多有能力的父母在子女升大学时依然选择将其送往有名望的私立大学就读,在那里他们的子女不仅可以接受堪比东大、京大等顶级名校的教育,还能为儿女将来的人脉拓展铺下平坦的道路,因为这些学校中不只聚集了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更卧虎藏龙有许多财阀世家的后裔。
所谓“早庆同立”即为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同志社大学和立命馆大学,并称日本私立大学的四巨头。位于东京的“早庆”盘踞关东,立地京都的“同立”则固守关西,其中同志社大学更被评为关西最好的私立大学。
1875年创办的同志社大学迄今为止已有127年的历史,同志社校名来自“集有相同志向者之结社”之意,学校以“努力追求、共同分享最高知识”为校训,“塑造浑身充满正义感(良心)的堂堂正正的人”为宗旨。创立人新岛襄与福泽谕吉等人被并称为明治时期六大教育家。学校最初于京都寺町成立时名为同志社英学校,仅有两名教师和8名学生。次年迁址于现在的今出川校区。19世纪末,学校曾经数次改名。
1920年,原内阁制定的高等教育扩张政策首次在关西地区实施,学校得以升格为大学,同时开设了文学部、法学部、研究生学院和预科。现在,同志社大学是所拥有9个学部、12个研究科的综合大学,校区也由最早的今出川校区拓展为包括京田边校区、多多罗校区等在内的6个校区。
同志社大学诞生地的今出川校区,位于京都御所(明治维新前日本天皇的行宫)正对面的位置,拥有历史上及建筑学上众多重要的知名建筑物,其中5处建筑被选定为国家文化财产。京田边校区的学生,在人口密度高的日本难得地享受到优美的教育环境。其宽阔的校园处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环境清静适宜学习。
2006年,同志社小学成立后,同志社建立了可以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学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也实现了创校人新岛襄起初的梦想。2011年,同志社小学部开设了国际学院,从初级教育开始建立学生们的国际思想观和国际化视野,同样贯彻了“国际主义”这一建校的初衷之一。
学生们在同志社大学学习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千年古都京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传统。清水寺、金阁寺这些名胜古迹将京都的韵味完美展现出来,祗园节、五山送火节等传统民间节日更是只有在京都才能体验得到。
今年初,教育部发文,严禁幼儿园(含学前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然而,笔者走访发现,不少幼儿园,孩子还是照样每天要完成作业,学校的兴趣班还是照办不误。
现象:2岁多孩子每天要写家庭作业
“春天来了,树木变绿了,幼儿园的草地一片绿色……”这是一个3岁多男孩泉泉课本上的词句,他全部都认识。不仅如此,他每天除了要朗读认得的文字外,还要做数学题,10位数以内的简单加减都可以立考立答。
泉泉2岁8个月就上了幼儿园,上幼儿园第一个学期,老师就开始布置作业了。开始是让家长慢慢引导,一天十几分钟,后来作业量越来越大,泉泉要跟妈妈一起做,每次都需要30分钟才完成朗读。一个学期过去了,泉泉竟然认识了很多字。
对于才3岁多的孩子,认得那么多的字,而且还懂得基本的加减法,泉泉的家长很开心。“药盒上的字、公交车站的字、广告牌上的字,他几乎都认得;玩电脑的时候,甚至可以根据电脑上出现的文字提示进行操作,很聪明!”孩子的爸爸说。
据了解,现在很多孩子也像泉泉一样,认得很多字,除了家里的教育外,学校的认字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调查:家长默认幼儿园办兴趣班
学校早早教孩子认字,按理说应该是好事。可是今年初,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幼儿园不得举办兴趣班,小学不得进行各种形式的招生选拔。通知指出,幼儿园(含学前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虽然通知出台了,但是大部分幼儿园原有的兴趣班停不下来,照样布置作业。一些家长不理解地说,孩子到幼儿园,老师不教他们认字,来幼儿园干什么;大部分家长甚至要求学校让孩子早早学会认字、做算术题,“如果每天不教孩子认识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单纯地为了‘玩’吗?幼儿园从小教孩子学习,对孩子将来上小学有益处。”
据了解,目前一些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大都安排在17:00-17:50之间,家长接孩子必须在16:00左右出发,不少家长因为下班时间与接孩子有冲突,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参加兴趣班,以此来延缓接孩子的时间。“我们学校除了跳舞、绘画、奥数、认字、英语的兴趣班早就满员了,晚了还报不上。”一公立幼儿园老师这样对笔者说。
说法一:认字也是幼教竞争力之一
“我们也不想那么累,教孩子认字、改作业都是需要精力的,但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之一。在这里,教育考核过关是按照孩子认字的多少来核定的。”一家私立幼儿园的一名园长介绍说,私立幼儿园为了能吸引家长,只能开设各种公立幼儿园很少涉及的课程。
私立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包括10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诗歌背诵、写字认字等课程教育,家庭作业也是私立幼儿园推出的吸引家长的条件之一。而公立幼儿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如针对孩子低龄的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注重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发展,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保障幼儿快乐成长。
另一私立幼儿园负责人表示,4年前,学校也是在教育上跟公立幼儿园对接,基本上不教孩子认字、不布置作业,后来流失了不少生源,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转学,转学的原因就是,在别的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更多。为了迎合家长的爱好,为了增强竞争力,很多学校不仅开设了认字班,还教英语。
说法二:幼儿园“早教”不利于与小学教育对接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增加其厌学情绪,更会错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某小学一名校长说,在幼儿园接受过和没有接受过“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后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前者在学习一年级基本课程的时候,认识所有拼音字母,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会背诵乘法口诀和简单的英语单词;而后者却要从头学起。
某小学的季老师也认为,过早接触“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最好对接小学教育的,因为他们学过,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课后作业也完成得马虎。现在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什么年龄就该做适合这个年龄的事,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而小学老师却要从头教起,那么孩子们哪来的新鲜感?刚一上学就没了新鲜感,以后还谈什么学习兴趣?”
说法三:适当引导,孩子易在玩耍中养成好习惯
某保育院的赵老师则表示,俗话说3岁看到大,从孩子刚一入幼儿园开始,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不断地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每天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快乐地玩耍中养成好习惯。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将终身受益,这比孩子学会了多少字,会背多少唐诗重要得多。
“其实,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更重要,如果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就要从其行为习惯开始。”有着36年幼儿教龄的谭老师如此说道。
相关链接:幼儿过早学习有4大害处
1.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的发育。
2.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岁多孩子每天要写家庭作业
“春天来了,树木变绿了,幼儿园的草地一片绿色……”这是一个3岁多男孩泉泉课本上的词句,他全部都认识。不仅如此,他每天除了要朗读认得的文字外,还要做数学题,10位数以内的简单加减都可以立考立答。
泉泉2岁8个月就上了幼儿园,上幼儿园第一个学期,老师就开始布置作业了。开始是让家长慢慢引导,一天十几分钟,后来作业量越来越大,泉泉要跟妈妈一起做,每次都需要30分钟才完成朗读。一个学期过去了,泉泉竟然认识了很多字。
对于才二三岁的孩子,认得那么多的字,而且还懂得基本的加减法,泉泉的家长很开心。“药盒上的字、公交车站的字、广告牌上的字,他几乎都认得;上电脑的时候,甚至可以根据电脑上出现的文字提示进行操作,很聪明!”孩子的爸爸说。
据了解,现在很多孩子也像泉泉一样,认得很多字,除了家里的教育外,学校的认字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长默认幼儿园办兴趣班
学校早早教孩子认字,按理说应该是好事。一些家长不理解地说,孩子到幼儿园,老师不教他们认字,来幼儿园干什么;大部分家长甚至要求学校让孩子早早学会认字、做算术题,“如果每天不教孩子认识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单纯地为了‘玩’吗?幼儿园从小教孩子学习,对孩子将来上小学有益处”。
据了解,目前一些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大都安排在17:00-17:50之间,家长接孩子必须在16:00左右出发,不少家长因为下班时间与接孩子有冲突,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参加兴趣班,以此来延缓接孩子的时间。“我们学校除了跳舞、绘画、奥数、认字、英语的兴趣班早就满员了,晚了还报不上。”一公立幼儿园老师说。
说法一:认字也是幼教竞争力之一
“我们也不想那么累,教孩子认字、改作业都是需要精力的,但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之一。在这里,教育考核过关是按照孩子认字的多少来核定的。”一家私立幼儿园的一名园长介绍说,私立幼儿园为了能吸引家长,只能开设各种公立幼儿园很少涉及的课程。
私立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包括10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诗歌背诵、写字认字等课程教育,家庭作业也是私立幼儿园推出的吸引家长的条件之一。而公立幼儿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如针对孩子低龄的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注重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发展,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保障幼儿快乐成长。
另一私立幼儿园负责人表示,4年前,学校也是在教育上跟公立幼儿园对接,基本上不教孩子认字、不布置作业,后来流失了不少生源,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转学,转学的原因就是,在别的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更多。为了迎合家长的爱好,为了增强竞争力,很多学校不仅开设了认字班,还教英语。
说法二:幼儿园“早教”不利于与小学教育对接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增加其厌学情绪,更会错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某小学一名校长说,在幼儿园接受过和没有接受过“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后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前者在学习一年级基本课程的时候,认识所有拼音字母,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会背诵乘法口诀和简单的英语单词;而后者却要从头学起。
某小学的季老师也认为,过早接触“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最好对接小学教育的,因为他们学过,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课后作业也完成得马虎。现在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什么年龄就该做适合这个年龄的事,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而小学老师却要从头教起,那么孩子们哪来的新鲜感?刚一上学就没了新鲜感,以后还谈什么学习兴趣?”
说法三:适当引导,孩子易在玩耍中养成好习惯
某保育院的赵老师则表示,俗话说3岁看到大,从孩子刚一入幼儿园开始,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不断地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每天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快乐地玩耍中养成好习惯。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将终身受益,这比孩子学会了多少字,会背多少唐诗重要得多。
“其实,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更重要,如果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就要从其行为习惯开始。”有着36年幼儿教龄的谭老师如此说道。
幼儿过早学习有4大“害处”
1.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的发达。
2.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流动人口;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62-0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省份在中央的巨额投资和政策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的流动性大大曾加,据不完全统计,定西市城区大约有四千名左右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为了给有关部门解决定西市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我们认真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以供有关职能部门参考。
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定西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主要影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虽然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希望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子女在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许多家庭教育应该完成的内容又被交给学校教育去完成。调查表明,30.5%的家长在子女的发展上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56.8%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4%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9.4%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交往能力,4.5%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由于流动人口家庭不充裕和动荡不定,其教育功能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因为他们本身的生活环境不够稳定,因而需要更多的关心、帮助和疏导。因此,应该多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而在调查中,69.2%的家长表示与学校老师只是偶尔联系,并不密切。这就更说明家长和学校及老师的互动有待加强。
2、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
这次调查选取了两个典型学校作为样本,目的是考察学校性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两个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相对于私立学校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更容易适应目前的学习生活环境,比例分别为54.5%和47.1%。但由于私立学校的学生来源较为单一,所以在私立中学中一般不存在老师和同学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偏见问题,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更为融洽。同时,流动人口子女人地生疏,缺少玩伴,每逢节假日只能呆在家里,或“流浪”在社会上,相比较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更能在组织课余活动时对流动人口子女“特别照顾”,让流动人口子女尽可能地选择参加书法、美术、舞蹈等双休日兴趣小组,组织开展有益的社区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一、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在公立学校方面
(1)公办学校收费高,许多流动人口家庭承担不起
尽管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公办学校向流动人口子女收取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但很多学校仍然照收不误,即使公办学校取消了这些费用,其他费用也仍然很高,对于收入水平低的流动人口家庭来说,是个很重的经济负担。据调查了解,目前在一般公办学校借读的流动人口子女,除了交学杂费和代办费两部分费用外,还要交一部分借读费(小学170元、初中250元),而在条件较好一点的公办学校就读的,还要交比以上三种费用更多的“赞助费”,一般在1000元到10000元不等,且往往是一次清。公办学校收费高,使流动子女家庭对公办学校望而却步。
(2)借读条件高,流动人口子女进不去公办学校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公办中小学借读还有严格的借读条件。
(3)使用教材不统一,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升学需求
定西地区的学校通常都采用人教版的教材,但流动人口由于来自各地,在流入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更大的问题在于,流动人口子女将来还面临回家乡升学问题。如果两地使用的教材不是同一个版本,这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不利于他们的高考。
(4)政策刚性不足,公办学校以种种理由拒绝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尽管国家及流入地的政策要求,公办学校要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但都没有针对公办学校不愿意接纳外来学生的任何强制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尤其是一些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更不愿意对流动人口子女网开一面。就目前来说,还只是普通公办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数量比较多,重点中学根本不接受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5)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
流动人口子女除了很少一部分从一开始上学就在公办学校读书外,大部分是在家乡读过几年书以后,又转学到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到流入地后,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同时,由于各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科目设计的多少也不一样,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千差万别,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另外,语言、习惯也存在差异。这大大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如许多外地学生以前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学校没有开设英语、电脑等课程,到公办学校插班就读后一切要从头开始教起,从而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
(6)没有政府相应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公办学校教学经费紧张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颁布的,当时的流动人口不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异地入学问题也不突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也就是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对于招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较多的公办学校,因为政府部门没有相应的拨款,所以感到资金缺乏。以前公办学校依靠收取流动人口子女的赞助费或者借读费来弥补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但政府规定公办学校减免或不能收取赞助费、借读费后,“资金缺乏”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如果这个负担一直由学校来承担,学校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公办学校就没有了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就不可能从长远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2、在私立学校方面
(1)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私立学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师资上达不到办学要求,教学质量差。教师的文化程度不高,一般以高中、中师为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不多。教师教学的连续性很差,由于私立学校更多的是考虑招生的规模,在招生开始的时候可能聘请一些名气较大的名师用来招揽学生可这些名师通常只在学校教两三个月便离开,此时换来的教师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师范学生,既没有教学经验也不可能保证与前面教师教学的连贯性,对学生是很不负责任的。
(2)资金缺乏限制了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提高
资金缺乏是私立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与公办学校不一样,私立学校属于社会力量办学,政府不会对其投入资金,能否发展全靠自我经营。私立学校运营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收取学费来维持运转,还有少量以实物形式(如课桌椅、学习用品)为主的社会赞助,基本没有政府拨款。因而私立学校一般都面临资金方面的困难。资金缺乏,限制了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提高。一方面,往往很难再投入更多的资金用到增加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如图书馆、音乐室、电脑室及语音室等;另一方面,也不能及时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因此,很难吸引或留住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这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其发展。
(3)地位尴尬
私立学校并未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它们仍然处于很尴尬的地位。由于社会对于私立学校的认识要么是贵族学校要么就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因此,举办者一般没有长远打算和相应的投资,不敢兴建校舍、不购买相应设备、不改善师资条件,只能是因陋就简,得过且过。另外,私立学校不能得到流入地政府的帮助和城管部门的保护,也享受不到学校用地租金的优惠政策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限制了私立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伴随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而日趋严重,它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想出办法来缓解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1、完善相关制度政府需要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首先,应该尽快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转换现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制度,使外地来兰人员可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从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当地就学的自卑心理问题。
其次,要认真落实国家和各部委的相关政策法规。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 ]21号)规定,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3 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78号)时强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要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其就学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强调完善以公立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机制
教育部关于九年义务教育以公办为主的规定、《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应以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在公立学校借读应该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就学的主渠道,实现教育的公平。所以,从现阶段开始,应该建立以公立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机制,逐步形成一个公平的、灵活的、有效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体系。
首先,放宽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限制。不要把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许多做法照搬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孩子在城市的入学,不应该以其父母有没有三证为限制。根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三证问题丧失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其次,监督公立学校收取借读费等相关费用。由于流动人口在公立学校就学占用其教学资源,所以公立学校收取一定费用的作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少公立学校漫天要价,并且除了借读费用外,收取其他附加费用。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就由于家庭无力承受过高的这部分费用,只能转去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私立学校或者被迫辍学。
3、支持多渠道社会力量办学
由于目前完全依靠公立学校不可能完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并且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使之可以补充及支持公立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在社会力量办学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政府应该设立专项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基金,从中拨款支持私立学校的建设、教学设备购买及相关发展。其中,为了保证教育资源运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应该根据相关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来发放发展资金。除此之外,政府应该牵头整合零散的社会教育资源,使私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质量。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执行,和以公立学校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副的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资料
[1] 罗义. 流动人口基础教育的府际责任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1).
[2] 莫怡文. 权利的贫困――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J]. 台声, 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