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人间真情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美国一位女教师微笑着给同学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做一份口头报告。”这道作文题使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种作文可以培养人的五种能力:抉择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做、写、说、思便有机的结合起来了。”有了那么多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抄,而会把实践中的真实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为生活服务。
与中国相比,美国学生写作文的生活材料比中国丰富。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而是可以在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美国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这样,学生就会在作文中寻找到乐趣,不会像中国孩子那样“为了作文而作文”了。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开展心理疏导作文课对于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我生气了,怎么办?》,《我有烦心事,怎么办?》这种类似的作文题教师可以通过例举一些身边遇上的不顺心的实例,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会烦心,以及生气时的表现,烦心时的表现都说出来。通过向全班同学的倾诉,再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声,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出来。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四、教师要在作文命题上有所创新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说我情”的题目才是关键。
1.规范命题的范围。对于规范命题范围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有理论,他曾说,凡是圣明的国文老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的经验范围内,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断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离开学生经验十万八千里,叫学生搔头挠肋,叹息说没有意思,没有材料。因此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方式要灵活多样,表达要新颖生动,最好在学生下笔前,教师先亲自“下水”试试,以便知深知浅,知难知易,使得作文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1走进生活,捕捉孩子的心灵
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挖掘写作之源。让学生通过看、听、经历和感受,引导其进入生活领域寻找习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练习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教师可与学生家长联系,转变其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进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学校可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形式让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了解人生百态,品尝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窥视生活的真实面目,使他们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生活,给了学生多姿多彩的精神体验,这都为习作这种精神活动打下了情感基础与动力基础。其次要引导学生积累真实的生活,包括材料的积累、生活实例的积累及思想的积累、情感的积累。怎样帮助他们“抓拍”这些一闪而过的真实“镜头”与“捕捉”瞬息而逝的思想火花呢?让学生记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应指导他们尊重事实、客观地记下事实,使这些事实“凝固”下来、储存起来,为今后习作提供资料。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在记日记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思维,发表自己真实的思想及对事物的看法,抒发真情实感。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参与生活、体验真情,不但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思想趋向成熟。最后,把习作建立在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让真实的生活为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学生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这样才能摒弃习作上的“拐、作、造、假”甚至“克隆”的歪风,使习作更充实、思想更真实,才能使学生写出我们期望的实实在在的文章来。
2情动辞发,唤醒孩子的真情
少年儿童有着非常烂漫的天性、无比纯真的思想及非常活跃丰富的想像力。这些都是进行习作教学有利的先决条件和非常可贵的习作资源。习作是个性化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千方百计利地用孩子的特点,开发他们的灵性,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习作充满童真、童心、童趣,抒发孩子们纯真的情感。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习作时,在激趣、拓宽思路时,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讲喜欢长辈的,有讲喜欢小弟弟小表妹的,有讲喜欢宠物的,有讲喜欢小玩艺的,也有讲喜欢活动的,内容异彩纷呈。但平时最活泼的文体委员今天却坐在那儿忸怩不安,一言不发。我一问,她竟悄悄地说她不好意思说。我很纳闷,就让她悄悄告诉我。她竟说她喜欢她的同桌小刘明,但说出来又怕让人笑话。我见机采用婉转的方法,把这种情况设计了一个议题让大家讨论,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都大胆地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尽情地表白自己天真的情感。结果那篇《我喜欢同桌刘明》写得非常成功,文章从独特的角度介绍了小男生刘明惹人可爱的外貌、憨厚幼稚的个性及执著认真的学习精神。由于小作者情感纯洁真挚,书写时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就连结构也非常巧妙。事实证明,顺应了童心,让孩子真诚坦言,就能引发孩子们藏在内心深处纯真的情感,就能使习作训练焕发出生命的光华,这才真正体现了“习作追求真、善、美”的宗旨。
3自由表达,张扬孩子的个性
冰心曾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决不能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一次指导写题目为《我的》(在横线上填上要写的亲人)的习作,在开拓思路后,一个学生偷偷问我可不可以把题目写成《我的“祖母”――奶牛》。其他同学听了哈哈大笑,嘲笑她们家都是奶牛生的。我听了她的陈述,鼓励她大胆按自己的想法写。该生饱含深情地描写了她家那头奶牛的外形、奶牛怎样温顺无私,以及奶牛当年怎样养活她们一家,文章写得非常感人。我赶紧把这个例子拿出来读,让大家发表意见。大家都很受感动,特别是那些嘲笑的学生,听了之后很受教育,他们是又受启发又受感动,又不好意思。我趁机引导大家,要大胆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感情。结果,学生这次习作写得特别的真实、特别的本色,表达了孩子自由的精神和真诚的心灵。事实证明,我们的习作指导要顺应童心,让学生在自由的时空、自由的形式与内容前提下自由地表达,张扬孩子的个性,使学生的习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体现“习作追求真、善、美”的宗旨。
生活是真实的,习作也应当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实的真理,切乎生活的状况。”这就告诉我们,摒弃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所以,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在生活中写作,因生活的需要而写作”,让我们的学生带着自己真切的生活体验,在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