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活动主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节事旅游;泸州;发展初探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78-02
节事旅游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Getz曾把节事概括为8类,即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及会展、体育赛事、教育科学事件、休闲事件、政治/政府事件以及私人事件。近年来,我国各地的节事活动日益增多,有的节事已经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事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泸州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组织开展了中国酒业博览会、古蔺黄荆老林英雄会、合江尧坝古镇文化节、古蔺双沙菜花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事旅游活动,涉及面广、发展迅速,特别是2008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泸州节事旅游的类型与特征
(一)泸州节事旅游的类型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地带,因盛产泸州老窖和郎酒而享有“中国酒城”之美誉。泸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白色名酒、绿色生态、红色革命、金色历史四大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泸州开展节事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近几年,泸州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泸州的节事活动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结合泸州本地旅游节事现实情况,根据活动的主题及活动性质,泸州旅游节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物产资源型、民俗风情型、会展商务型和文化艺术型等。
泸州节事旅游活动一览表
(二)泸州节事旅游的特征
根据表1 可以看出泸州节事旅游的特征:
1、节事旅游活动种类丰富
泸州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每年2月至10月有接连不断的节事旅游活动。物产资源型节事旅游活动以地区物产为主要吸引物,将节事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效结合起来,满足游客观光与体验的需求。民族风情型节事旅游活动以苗族的主要节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会展商务型节事旅游活动,主要是以酒博会为主,特别是围绕酒文化为主题开展的高粱节、踏青节、酒博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2、节事旅游活动覆盖面广
泸州节事旅游的发展基本是以泸州城区为中心,分布于四县三区, 全年共有30多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物产和民俗风情的旅游活动内容, 增强郊县景区吸引力。节事旅游是泸州旅游产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江阳区、纳溪区结合物产型节事旅游活动推出特色乡村一日游,古蔺和合江围绕文化旅游活动推出一日游或二日游,丰富了泸州旅游活动的内容,增强了郊县景区的吸引力。
3、泸州节事旅游已有一定的品牌
泸州依托丰富的酒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酒的酿造、生产、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打造高粱节、踏青节、酒博会等一系列活动,成为泸州市新的旅游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2008年以来,泸州已经连续七年举办了酒博会,酒博会期间,举办“泸州老窖封藏大典”、“酒博会开幕式”、“酒博会商品展示暨经贸洽谈”等活动。从2011年开始,酒博会正式升格成为全川唯一一个由四川省政府主办、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的酒类专业会展,通过会展方式充分挖掘和发扬川酒历史文化内涵,增强“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厚度。
二、泸州节事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节事旅游起步晚,组织与策划经验不足
泸州节事旅游活动起步较晚,中国酒业博览会在泸州举行也是在2008年开始举办的,继2008年以后连续七届酒博会的成功举办,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节事旅游产品属于是旅游产品,它具有旅游产品的共同特征,其中非常重要的特征―综合性,其涉及到行业多,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因此,节事旅游产品在策划方面也就应该要综合性的考虑,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精心策划。综合考虑并且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需得到保障,才能使得节事旅游产品更为合理科学。然而,通过已开展的酒博会来看,缺乏专业的策划机构和管理人才,在组织开展节事旅游活动方面缺乏经验,导致节事活动的品位不高、管理无序,从而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二)主题特色不鲜明,产品创新不够
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方面的共通性,许多地方在节事旅游活动主题选择上雷同,缺乏新意和特色。通过表1,发现泸州的节事旅游活动虽然种类丰富,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大多还停留在歌舞表演、观光巡游、商品展销会等,缺乏特色。在规模上除酒博会外,其他一些如梨花节、早茶节等不仅规模小,知名度较低,也没有鲜明的主题特色,在整体上不具竞争力且效益不高,总的来说节事旅游产品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三)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化运作程度低
节事旅游市场化包括节事旅游的策划包装的市场化和节事旅游产品运营管理市场化。前者主要是指节事旅游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的市场化运作,后者主要是指节事活动的组织工作交由专业的公司负责,政府在节事旅游产品管理中主要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从目前泸州市举办的节事活动来看,大部分节事活动都是由政府主办, 企业、市场参与程度还不够,并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化运作。在政府主办和企业协办的的过程中, 企业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参与节事旅游活动策划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市场运作程度低。
(四)品牌意识薄弱,宣传促销力度欠缺
泸州节庆活动虽然名目繁多,但与国内外成功的案例相比,品牌意识较低,持续举办并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的节事活动,除中国酒业博览会外,其他仅限于举办地的活动,尚不够形成品牌,节庆的影响力极其有限,节事活动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不足,是泸州节事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酒香也怕巷子深”,泸州众多的中小节庆的参与者都以当地居民为主,外地旅游者很少,参与的形式也以散客为主,团队很少。这说明节事旅游宣传促销不到位,缺乏系统的营销计划和战略,都将制约活动的影响力和游客的参与性。泸州节事旅游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品牌形象的培育和科学的宣传策划。
三、泸州节事旅游开发对策
(一)培养节事旅游人才,提高节事旅游组织策划能力
为了提高节事旅游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就必须重视节事的专业人才培养,加快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目前泸州乃至我国,专业的节事旅游策划机构和公司较少,节事策划、筹办、管理人才较缺乏,应大力培养节事旅游专业人才。泸州可依托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节事旅游管理的相关课程,既可招收专业学员,也可对现有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出节事旅游管理的高、中、初级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了专业的节事人才和专业的节事机构,才能提高节事旅游组织策划能力,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特色,创新旅游节事旅游产品
特色是节事活动成功的基础,旅游活动的特性就是“求新、求异、求奇”。泸州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再结合消费者的爱好需求,创新开发出多种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现代旅游节事活动。比如,针对泸州丰富的物产开发以美食为主题的泸州特色小吃节,可以考虑在每个区县轮流开展,既展现地方特色,又促进区县的节事旅游活动的发展;针对泸州本地市民开发以休闲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节,考虑在市区周边举办农家垂钓、采摘果实、采收绿色蔬菜的比赛;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酒城山水旅游节,可采用观光、游览、探险等形式,在佛宝森林公园和黄荆老林拓展此项目。在开发新节事的同时,还应对已有的节事进行再开发、深度开发,并且加强节事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泸州的节事旅游产品的有序发展。
(三)实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
节事旅游活动的运作涉及的部门、行业众多,需要政府在宏观上进行控制和协调,以实现节事旅游的顺利运作。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为主体,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的调整职能。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必要的有效制度,做好协调、支持和监督工作,调动企业参与节事旅游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节事氛围。同时,大力提倡节事旅游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运行机制,合理分配、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的分工,明确职责,形成良性循环,保证节事旅游活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四)加强对外宣传,扩大知名度
节事旅游的种类多种多样,都有各自的目标市场。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针对青年市场,可大力运用网络以及时下流行的微博、微信进行宣传;针对中老年市场,可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电台等他们接触得最多的媒体进行宣传;此外,印发精美的旅游宣传册,举办节事旅游专题推介会等都是很好的宣传方式。通过多方宣传,全面开花,造出声势,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提高节事旅游的知名度。
泸州节事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节事旅游发展存在诸多不足。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入、政府办节事理念的转变,泸州节事旅游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但强.乐山节事旅游开发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2] 张倩.河南节事旅游发展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 王刚. 节事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青岛为例[D]. 中国海洋大学,2009(5)
[4] 王超. 青岛节庆旅游的营销策略研究[J]. 实践与探索,2009(6)
[5] 赵萍. 咸宁市节事旅游营销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1(5)
[6] 刘太萍 殷敏.中国节事旅游营销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7] 朱益芳,刘庆友.南京节事旅游开发探略服务经济[J].服务经济
[8] 昌晶亮,唐岚.南宁市节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11)
[9] 朱林.河南节事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旅游经济开发,2011(3)
【关键词】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技术方法;主要类型;实现途径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殊含义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概念
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是以具有体验内涵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游客的乡野体验为目标,运用情感体验理念而开发设计出来的乡村旅游产品。其核心内容就是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各种体验,即精神上的审美和愉悦。自然景观、村野文化、风土人情、农耕活动等,只不过是游客产生各种体验的外在载体,它们都是为旅游消费体验服务的。因此,对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理解,应该把握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产品含义相当宽泛,一切能够吸引旅游者的乡村物事都可以包括在内;第二,产品外在形式并不重要,其蕴涵的实质内容才是游客追求的真正目标;第三,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必须全身心投入各种活动,进行深度体验,才能获得精神愉悦;第四,游客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越长,回归自然的感觉就越真切,与农业观光旅游有着本质区别。
(二)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
在体验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伴随着人的主体性回归和个性化需求时代的到来,人类消费正由物质追求逐渐向精神享受过度。张扬个性,体现自我,在消费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心理满足,已经成为旅游活动的一种时尚。人们踏上旅途的激情,就是出于对另类自然和文化的好奇。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在于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愉快的经历和留下美好的体验。为此,旅游体验就显得愈发重要,旅游活动的本质就是寻求体验差异。乡村旅游以其广阔的空间、鲜明的生态性以及浓郁的乡土特征,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目光和体验的热情,成为旅游体验消费的最佳方式之一。与其它旅游活动相比,乡村旅游更具互动参号性,消费体验也更加深刻,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
旅游是人们通过参与旅游活动来获得愉快经历和美好体验,既包括消费者运用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所引起的心灵共鸣,也包括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种活动而得到的精神愉悦。因此,旅游产品消费大多只是一种感受。根据旅游者需求动机不同,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娱乐型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
娱乐是人们最早使用愉悦身心的方法之一,也是极其重要的旅游体验。游客通过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工作中造成的紧张情绪得以松弛,从而达到放松自我、愉悦身心的目的。娱乐体验贯穿于乡村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进行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必须将各种娱乐项目融于其中。比如,利用广大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浓郁的乡土文化以及众多的农业设施,可以开发休闲垂钓、康体度假、探险漂流、路营野炊以及地方特色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以加深乡村旅游消费体验。
(二)逃避型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
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各种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精神负担超重,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于是,人们就会产生逃避心理,希望在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中,寻找真实的自我。根据游客逃避现实的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一是逃离熟悉的日常生活;二是摆脱过大的工作压力;三是避开复杂的人际关系。逃避型体验式乡村旅游,就是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在单纯朴实的人际关系中放松自我,在恬淡宁静的环境中消除紧张,从而获得放松和愉悦。
(三)教育型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
分为主观教育体验和客观教育体验。主观教育体验是指游客以教育为旅游主要目的,通过参加旅游活动,获得知识,增加阅历,积累经验;客观教育体验是指出游主要目的并非教育,但在游览过程中却无意获得许多新的知识。教育型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很好地将旅游和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让游客认知农村物事,参与农业劳作,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们热爱自然,尊重劳动,并逐渐养成勤劳俭朴、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四)审美型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
审美体验始终贯穿于旅游者的整个消费活动中,给人们带来从身体到精神的放松、通畅和忘我感觉。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可将旅游审美体验分为三类:自然审美、社会审美和艺术审美。审美水平也是不断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逐渐转化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以及淳朴的民族习俗为主要吸引物,旅游者可以借助感觉和知觉,捕捉乡村美好景物的外观形态获得喜悦,继而通过理性思维和丰富想象,深刻体会乡村旅游的审美情趣及美学价值。
(五)移情型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
电视连续剧《似水年华》使乌镇成为旅游热点,《刘老根续集》让无名小镇铁岭成为旅游新贵。影视作品中优美的画面、曲折的故事、生动的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众多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到影视故事发生地旅游,主要是一种移情体验,将自己幻想为剧中某个对象,实现情感转移。来到江南水乡乌镇,院落里的兰色印花布随风飘扬,戏台上表演着皮影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酒香,在这样的环境中,游客或许会将自己幻想为《似水年华》中的主人公,勾起无限沉思和遐想。
三、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技术方法
在体验式乡村旅游消费活动中,游客非常重视某种特定的旅游氛围。事实上,一次体验式乡村旅游就是在向游客讲述一个完整故事。这样的故事既有情节场景发生发展的时间脉络,又有人物情绪不断变化的矛盾起伏,更有一个统领故事内涵的思想主题。因此,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而言,技术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背景分析
微公益是相对于大公益存在的。大公益时代,充当公益主体的一般是企业主、社会名流和慈善机构,普通人只能做公益围观者。而微公益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公益主体,微公益的“微”所强调的就是参与的平民性和简单性。作为微公益的一种重要形式,公益旅游近几年不断升温。
公益旅游源于美国校园,并于2005年前后作为一个全新的词汇见诸于各大媒体与报端,同时风行于美国及欧洲许多国家。中国的公益旅游也在不断发展,从“多背一公斤”,到旅行社推出多条公益旅游路线,公益旅游因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参与者也在逐渐增加。
二、公益旅游的内涵
公益旅游(Voluntourism)从字面上看由志愿者(Volunteer)和旅游(Tourism)组合而成,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公益旅游的研究较少,关于公益旅游的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综合国内外已有结论,目前对公益旅游的理解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公益旅游属于一种深度旅游活动,属于旅游的范畴,应具备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参加公益旅游活动的人们,不仅仅是志愿者,更是旅游者;公益旅游的参与者不以施恩的姿态出现,公益活动也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举手之劳这样的微方式,一点一滴的使公益活动在不经意间完成。
(二)这种旅游必须具备公益性质,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参与公益活动的行为。没有公益目的的旅游活动不能称之为公益旅游,公益性是公益旅游的重要内涵。旅游者自愿利用自己旅行的部分时间来为当地社区、自然资源及社会提供能产生价值的劳动或其他行为,但不作为固定职业,不作为赢利手段。
(三)公益旅游可以分为严格公益旅游和普通公益旅游。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公益旅游是以公益性与旅游性在整个公益旅游活动中所占比例来确定的。严格公益旅游,指出于参与该目的地的公益活动而进行的专题旅游,即公益性所占比例较大,如到灾区做志愿者等;普通公益旅游,即旅游者在参与公益活动之外还有其他的旅游计划,旅游中的公益性成分相对要少一些。
三、公益旅游的特征
公益旅游是一种非大众性旅游,它以非包价、散客等更加实际自然而真实的形式来进行旅游活动。在这种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想要逃离每天惯例的生活,并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自我满足感。它强调可持续性、负责性、教育性和生态性的统一。
(一)可持续性。公益旅游属于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它强调的是旅游者的个人奉献、付出。与大众旅游相比,它避免了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大规模入侵,人文旅游资源的同化;避免了对旅游目的地自然旅游资源的破坏。反之,这种旅游活动会促成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相互合作,向对目的地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负责性。公益旅游的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进行公益服务,这些旅游者大多素质较高,有主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欲望,所以在志愿活动中对旅游目的地负责,尽心尽力。无论是支教还是保护野生动物,在这些活动中都可以看出旅游者们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
(三)教育性。公益旅游的教育性表现在旅游者在参与中所获得的保护环境,奉献社会等人生体验。通过公益旅游可以提高旅游者的人文素质,加强旅游者的社会责任感。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会因内省而收获很多,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个人价值的认同,并会带来人生信仰的变化。
(四)生态性。国际公益旅游起源于两个方面:保护地球环境以及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可知,公益旅游的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深刻的渊源。例如,以保护非洲野生动植物为主题的公益旅游就充分体现了其生态性。
四、公益旅游的前景展望
公益旅游因其强大的优势正在中国兴起,以上海市“多背一公斤”为代表的公益旅游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因其公益性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所以必将成为未来旅游活动的主体方向。
(一)公益旅游进一步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公益旅游者群体扩大,公益旅游将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公益旅游活动中,公益旅游发展更加成熟。
(二)成为新一代旅游活动的主体方向。“旅游必有公益”。未来的旅游活动都会或多或少的包含公益活动,只是在公益活动的多少、程度、比例等问题上有所不同。公益活动将成为旅游的“必修课程”之一。
(三)公益旅游形式将更加多样化。未来的公益旅游形式将更加多样。不仅包括目前已经在开展的个人自助游,将来非营利公益组织主办的公益旅游活动将会在公益旅游中占据一席之地。公益旅游所涉及的方面也将越来越广。
(四)规范化公益旅游组织的建立以及官方参与。规范化的旅游公益组织将会随着公益旅游的展开逐步形成,进而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组织的、有计划的、规范化的旅游活动。当然随着公益旅游的成熟,也会吸引政府的加入,进行宏观调控。
对文化旅游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从内在本质与外在特征两个层面深刻认识和理解文化旅游,也有助于文化旅游理论的丰富和文化旅游实践的发展。
(一)文化旅游的内涵
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是开展文化旅游研究的首要前提,但因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切旅游活动都与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故在学术上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众说纷纭[2],见仁见智,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产品论。该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产品,如蒙吉军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或地区)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3];Jamieson认为文化旅游应该包括: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4]。
(2)思路/方法论。这种观点是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两个角度来分析和界定文化旅游的概念内涵的,如郭丽华、丁丽英认为,站在旅游经营者角度而言,文化旅游是一种产品设计的战略思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则是一种旅游的方法[5]。
(3)类型论。该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如马波认为文化旅游属运动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6];任冠文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7]。应当说,上述各位学者关于文化旅游概念的定义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创新意义的观点等对于深化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上述观点也符合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实践发展的实际,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销售与体验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虽然上述作者各自的研究视角、语言表述等各有不同,但其文化旅游定义的核心和本质是一致的,即文化和旅游之间具有异常紧密、不可须臾割裂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旅游的魅力和动力之所在。文化旅游是一项涉及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活动和旅游业者的旅游经营活动的综合性的旅游活动。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文化旅游所带来的文化体验和享受是旅游者所以参加旅游活动的需要和动机之一;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来说,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必须具备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是旅游经营者之所以能招徕和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正是考虑到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旅游组织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某些特定的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给游客提供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深厚内涵的机会,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8]。该定义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对文化旅游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文化旅游者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的地方文化深厚内涵,简洁明快,既符合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同时又具高度的理论概括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认为文化旅游的概念内涵当作如是观。
(二)文化旅游的特点
文化旅游的特点是文化旅游的本质的外在显现,也是文化旅游有别于其他类型旅游的外在标志。一般来说,文化旅游的本质只能有一个,但外在的特征则是多个或多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文化旅游的特征有助于人们通过外在的特征深入认识和理解文化旅游的本质,进而对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因此,分析和探讨文化旅游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随着文化旅游活动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旅游特点的研究也呈现出日益强化之势,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梳理,总体看来文化旅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1)旅游主体的文化需求性。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文化旅游满足的是旅游者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即凡能被旅游业所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能满足旅游者对文化需求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属于文化旅游活动的范畴[9]。
(2)旅游客体的文化综合性。旅游者参与文化旅游所获得的对旅游客体的欣赏和体验贯穿食、住、行、游、购、娱、健、闲、体9个方面,涉及考古遗迹、博物馆、城堡、宫殿、历史建筑、著名建筑物、废墟、艺术品、雕塑、工艺品、画廊、节日、盛世、音乐舞蹈、民间艺术、剧院、原始文化、亚文化、民族社区、大小教堂,以及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10]。
(3)旅游介体的文化创意性。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说,为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与动机,文化旅游要求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充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11],同时旅游经营者为了吸引和招徕旅游者,提高旅游质量就必须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经营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文化设计、文化创意和文化经营活动,以带给旅游者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4)旅游发展的文化持续性。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与旅游密切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为了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强调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即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应在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的提高,以促进文化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二、大连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大连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连旅游产业形成了以滨海休闲文化游为主体,乡村文化游、节庆文化游、温泉滑雪游等多种业态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总体看来,大连文化旅游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文化旅游景区不断增加。据2008-2012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2年年末,大连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4个,其中5A级2个、4A级11个。2008-2012年大连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中属于文化旅游产品的景区数量统计结果详见图1。通过对图1的分析发现,2008年大连市文化旅游景区的数量为18处,经过5年的不断发展,到2012年景区数量总数已达到34处。文化旅游景区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连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文化旅游活动日益增多。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是大连旅游业的特色之一,也是大连旅游业保持吸引力的重要动力源泉。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开发、坚持和完善,大连的文化旅游活动日益丰富并不断完善。以旅游节庆活动为例,目前的大连市的旅游节庆活动由“十五”期末的5个增加到18个,形成了“每月一节,每区(市县)一节”的发展格局,并实现了持续不断的旅游热潮。此外,大连市创新推出的葡萄酒美食文化节、婚庆旅游节暨婚庆博览会等多项节庆旅游活动已经成为带动旅游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而日渐兴盛的温泉和滑雪旅游也逐渐成为大连冬季文化旅游活动的新亮点。
(3)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连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注点逐渐由滨海旅游资源转向文化旅游资源。进入20世纪以来,大连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圣亚海洋世界、老虎滩海洋公园、现代博物馆等文化气息浓郁的旅游景区的建立和完善,大大增强了大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大连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造就了大连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汉墓博物馆、辽金遗址、明清塔寺,还是近现代的遗址、日俄战争遗址、日式建筑、俄式建筑等都构成了大连发展文化旅游必不可缺的宝贵资源。
(4)文化旅游纪念品日益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连的旅游纪念品开发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但种类数量不断增多,文化内涵也日益丰富。贝雕和玻璃制品等工艺品的技术创新推动了大连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贝类粗加工之外,还融入了大连文化和游客体验等元素,使大连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品位不断上升;同时在海参、鲍鱼、鱿鱼,海虾等能代表大连海洋文化的旅游特产中,也融入了大连文化特色,并将大连独特的海洋文化、广场文化和女骑警等能代表大连文化内涵的元素融入到旅游特产的包装中,不仅强化了游客对大连文化的回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连文化的传播。
(二)大连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和传统的滨海观光旅游相比,大连的文化旅游无论是在形式、类型、内容,还是在影响和规模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已经成为未来大连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愿景,但大连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主要表现在:
(1)传统文化气息淡薄,文化旅游优势不突出
作为一座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新兴城市,在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历史与现实的宏观框架中,由小渔村逐渐成长起来的海滨城市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风采,不具备北京、西安等城市所拥有的悠久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大连同香港、青岛等近代起步的殖民地、开埠城市一样都体现出欧美城市风范及较为全面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但仍无法与现代市场经济熏染下的自由港-香港相比[11]。从大连城市形象调查得知,被调查的113名本地大学生中高达64.61%认为大连文化肤浅、贫乏、无底蕴;10.62%的人认为文化无主流,缺少独特性[12]。上述传统文化气息的淡薄直接导致大连文化旅游发展中的资源开发和产品设计缺乏深层次的文化蕴含与外在显现,除城市内的几大广场之外,大连多数旅游景观和旅游设施的文化和科技含量较低,缺少品位和吸引力[13],并已经成为制约大连文化旅游向高水平提升的瓶颈。
(2)文化主题凌乱多变,形象认同感亟待强化
作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大连拥有“花园城市”、“服装城”、“足球城”、“北方香港”、“北方明珠”等众多称谓,大大提高了大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遗憾的是,上述称谓和赞誉多从单一的层面展现大连城市文化的特色和风采,且多从地理区位、具体内容等有形的视角描述大连的文化主题,因缺少概括性和抽象性难以长久流传和推广。相比之下“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旅游主题形象较好地抽象和概括了大连城市文化和旅游活动的特色和风采,也多次在央视的旅游广告中得到展现。然而,有研究发现,近一半的人对大连“浪漫之都”的称号毫无感觉,仅2%的人认为大连足够浪漫。可见,大连要想成为真正的“浪漫之都”还任重道远[14],大连的城市旅游形象认同感亟待加强。
(3)旅游要素联系不紧密,文化节庆效应不明显
虽然大连的旅游业一直注重创新点的培育,在推出“浪漫之都”等旅游促销口号后,又相继推出阳光、沙滩、大海的夏季旅游“3S”产品和滑雪、温泉、购物的冬季旅游“3S”产品;在原有的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节、国际赏槐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连国际葡萄酒美食节、大连国际婚庆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文化节庆活动,以带动大连文化旅游活动的创新和拓展。然而,由于目前大连各文化旅游要素之间联系不紧密,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衔接性不强,致使大连文化旅游活动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被大大削弱。因此,要实现大连文化旅游的快速和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各旅游要素的裂变和重组,将单个要素的增长扩张为整体产业链的发展[15],进而增强大连文化旅游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大连旅游业的竞争力。
(4)旅游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环境优势逐渐弱化
在当今社会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之下,大连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规模、便捷程度、服务质量等亟待提高。目前大连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的政府网站主要有大连旅游网、“i慧游”网(大连智慧旅游平台),虽然能够及时为游客提供有关大连旅游方面的信息,但在信息的动态化、更新速度以及电子商务运用等方面尚需强化。而各大旅行社、旅游饭店等企业的网站则基本处于散兵游勇状态,联网共享少,信息服务能力难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16]。城市环境方面,大连作为闻名全国的“花园城市”,其整洁、干净、优美的城市环境曾经是大连发展旅游业的环境优势和原初动力,然而当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外在环境的建设,当一座又一座“花园城市”出现后,大连的优势已黯然失色[14]。特别是因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改造所造成的空气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更使得大连的城市环境优势进一步弱化,严重威胁了大连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
(5)文化旅游产品影响力弱,旅游淡旺季影响较大
长期以来,大连旅游主要以滨海风光与城市观光的游览型旅游为主,虽然这类旅游产品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骄人的业绩,但这类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替代品很多,在一定情况下,极易受到来自市场容量的制约和季节性影响[17]。且不说大连同南方的三亚、厦门,北方的青岛、秦皇岛等知名的滨海旅游地相比相似性较大、相异性较小[18],单就季节而言,一到冬季,大连就很少能体验到大海的浪漫与温馨。为突破大连旅游发展的这一瓶颈,大连市虽然开始着力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亟待强化,主要表现在大连博物馆业特色优势不突出,很难能对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产生持续吸引力;现有的节庆旅游活动虽然数量众多,但有影响力却相对匮乏;此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温泉游、滑雪游和采摘游等特色不明显也成为制约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大连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一)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提升百年新城的文化气息
文化资本的基础方面,虽然大连不像北京、西安等城市那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连文化旅游资源的品质,但大连的近现代文化因素和战争遗迹却异常丰富,利用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战争遗址旅游、近现代文化旅游、中外文化鉴赏游,并逐渐形成一系列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必将大大提升大连文化旅游的品质和档次。文化资本的获取能力方面,大连作为海滨城市和移民城市,大连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积淀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大连文化。大连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体现出开放性;是一种融和文化,体现出包容性;是一种外向文化,体现出先进性[20]。因此,大连的城市文化资本具有较强的获取能力,聚集了滨海与内陆、东方与西方等各种积极的文化因素,并不断成长壮大。文化资本的保障力度方面,随着大连文化旅游发展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以文化驱动战略增强旅游产业活力举措的贯彻实施,大连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将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气息将大大提升。
(二)以“大海”为基调,突出“浪漫之都”的文化主题
大海是大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连有海岛260多个,风光各异,海产有别。若在传统的海滨风光旅游项目之外,若从海洋文化的角度将海岛的自然风光、渔业资源及其文化蕴含结合起来,开发、创意出一些海洋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专项旅游项目,让旅游者尽览海岛风光,过几天渔民日子,或泛舟垂钓,或出海捕捞或趁着退潮拾海等将是极具吸引力的休闲娱乐旅游方式,既突出了大海的特色,又符合“生态旅游”的潮流,应是大连形成海洋文化游的一个方向[21]。大连“大海”的基调同“浪漫”的主题紧紧连在一起。在2012年首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大连旅游宣传口号“浪漫之都、时尚大连”荣获“旅游宣传口号”第一名。这标志着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营销,特别是在央视广告中的不断宣传,大连“浪漫之都”的旅游形象已经清晰地展现国内外的观众和游客面前,并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这一形象不仅凝聚着大连曾经拥有过的时髦、洋气、开放,更展现着当今世界盛行的时尚、浪漫和现代,是大连的海洋文化、融合文化、开放文化和先进文化的高度抽象和浓缩,是大连文化精神的最佳体现。因此,大连发展文化旅游必须突出和展现“浪漫之都”的文化主题,将大海的万种风情同风格迥异的城市建筑、俏丽多姿的城市广场、清新宜人的城市环境和俊俏时尚的大连人等融汇在一起,展现大连文化旅游的多姿多彩和深厚蕴含。
(三)以“北方不夜港工程”为契机,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为完善大连城市国际化服务功能,提升全市服务业的总量和水准,进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2011年8月大连市启动了“北方不夜港工程”。该工程借助大连市临港临海的优势资源以及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整合城市夜间生活的要素,以炫丽的灯光系统为背景,以旅游消费和文化景观为载体,着力发展集文化、休闲、娱乐和商业于一体的“夜经济”产业,精心打造魅力独具的“夜大连”文化旅游与休闲品牌。具体包括利用渔人码头、傅家庄公园等海滨建设楼体幻影、地面幻影和LED互动大屏打造具有标志性的灯光炫亮体系和亮丽海滨夜景;整合沿海游船及码头资源,引进一批新的豪华游船并开通新线路;启动小平岛和老虎滩游艇不夜港及海鲜美食街项目,并积极推进天津街“不夜街”和俄罗斯风情街整合改造项目。“北方不夜港工程”不但可以完善大连文化旅游与休闲产品,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性,将大大丰富大连文化与休闲旅游的形式和内容,进而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或水平。
(四)借助“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机遇,提升文化旅游的信息化水平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是国家旅游局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服务的提升而实施的试点工程。智慧旅游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其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要求利用高技术手段,将旅游要素整合起来,打造集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旅游企业提供高效的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目前,大连市正精心致力于智慧旅游城市的打造,其平台架构由旅游行业规范及监管、旅游产品及服务超市、多语言服务交流及响应、智能虚拟导游服务、跨平台感知及响应、综合运营服务中心等6大支撑体系和智能化技术、研究开发、实验测试、推广应用、培训等5大基础环境共同组成。大连“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不但为大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含量的提升提供支撑,更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连旅游要素的整合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从而推动大连文化旅游与信息化的融合,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大连文化旅游品牌价值的提升。
(五)重塑“花园城市”形象,美化文化旅游的环境氛围
[关键词]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比较
[中图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7―0079―04
1 研究的背景和调查方法说明
为继续对青少年旅游网络的建构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旅游的行为规律和特点,探讨旅游活动与高校教育的互动关系,我们在2000年和2002年对全国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完善了调查问卷,采用18题矩阵式问卷,于2004年10―11月对昆明8所高校的学生再次进行了“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的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44份,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的年级、性别、院系、专业等特征数据通过随机抽样获得,其中一年级508人,占32.9%,二年级557人,占36.1%,三年级346人,占22.4%,四年级179人,占11.6%,五年级10人,占0.6%;男性723人,占46.8%,女性821人,占53.2%;共涉及83个专业。
之后,我们用同一问卷对东京立教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7份,回收率为89.4%。其中一年级242人,占54%,二年级69人,占15.4%,三年级104人,占23%,四年级31人,占6.9%;男性181人,占40.5%,女性266人,占59.5%;共涉及25个专业。
2 中国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2.1 中国大学生旅游的群体行为特征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旅游活动持支持态度,也希望校方对学生的旅游活动提供支持(94.2%),但校方和院系部很少组织学生出游,旅行社发挥的作用也不大,大学生旅游活动多数由学生自发组织。
我们对问卷进行统计,学生旅游活动的组织者统计结果见表1。
对表1中的数据分5个等级进行评价:“经常”代表符合,赋值5,“时常”代表比较符合,赋值4,“有时”代表可有可无,赋值3,“很少”代表较不符合,赋值2,“从不”代表很不符合,赋值1。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每一选择项的均值,均值越高表明该选择项越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大学生旅游行为其他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从统计结果看,获取信息的途径,最主要的来源是朋友口碑(3.37),其次是报纸杂志(3.22)和电视(3。15),再次是广播(2.67)和因特网(2。69),最少是旅行社促销(2.25)和学校引导(2.17)。青年的出行方式最主要的是朋友结伴,其次是独行和情侣出游及学校组织。
大学生进行旅游的动机,主要为放松身心(4.0),其次是增长知识(3.58)、陶冶情操(3.66)、体验新的生活经历(3.58)、了解社会(3.38),建立人际关系(3.02)的动机较少,探亲访友的动机只有2.50分。结合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论,我国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基本上还处于低级需求阶段。
2.2 中国大学生旅游的时空行为特征
中国大学生旅游时空安排,多是近距离、短时间的旅游活动。从出游空间距离看,主要集中于15公里以内的短距离游(3.68),其次是15―50公里(3.14),再次是51―500公里(2.75);大于500公里的远距离出游则很少(1.92,1.66,1.33)。在出游的时间安排上,1日游占据最大份额(3.85),其次是2日游(3.11),时段越长人数越少,分值越低(2.70,2.10,1.82)。
出游的时段选择最主要是周末(3.53);其次是“五一”(3.11)、“十一”(2.98)、寒假(2.89)、暑假(2.84),春节最少(2.38)。大学生的假期比较多,出游时间的选择余地大,但由于大学生通常是进行短期短距离的旅游活动,因此周末出行比例较大。
2.3 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中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由于父母的资助主要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能节余出来进行旅游的费用很少,因此在旅游行为中涉及到消费的项目,学生大多数选择花费少的经济型项目。在交通工具、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方面也是以“花费少”为选择标准,例如交通工具大多选择汽车(3.58)和火车(3.06),选飞机(1.76)和自驾车(1.73)非常少;住宿设施大多选择旅馆(2。93)和亲戚朋友家(2.96),宾馆(2.15)和星级酒店(1.68)很少;餐饮设施主要选择快餐(3.43)、自带干粮(3.09);选饭店(2.79)、团队餐(2.49)、大排档(2.18)较少。同样由于经济原因,在旅游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行的时段的选择上也尽量减少花费。
大学生旅游支出结构在门票、餐饮、交通方面相差不大,最多的是门票,其次是餐饮和交通,而娱乐、购物、住宿的支出比例较小。大学生旅游基础性消费在消费总量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套用恩格尔系数原理,基础性消费所占比重越大,生活质量越低,旅游活动主要以参观游览为主,旅游体验难以深入,旅游处于初级消费水平。
2.4 中国大学生旅游感知行为特征
中国大学生选择的旅游目的地,最主要的是观光游览型(3.93),其次是休闲度假型(3.10),康体娱乐型(2.61)和认知猎奇型(2.54)较少。进行的旅游活动,最主要是自然景色观光(4.04),其次是文化古迹观光(3.50)和民俗文化体验(3.24),再次是自然体验(2.84)和主题公园娱乐(2.71),最少是休闲度假(2.57)和都市观光(2.62)。可见,大学生进行的旅游活动,多是以客体的身份进行参观、游览,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对于以主观能动参与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活动,选择相对较少。这与他们“囊中羞涩”有关,也与我国青少年旅游发展所处的初级阶段有关。
旅游归来的感受,大多数是感到物有所值,或和想象中的一样,少数觉得不如想象中的好,很少觉得大失所望。可见,不论从旅游活动发生的前期还是后期,大学生对旅游活动始终持肯定的态度。
至于旅游的制约因素,最主要是费用问题,其次是时间和安全,其他如出游的条件、合适的旅游线路、精心的组织,重要性相似,也起着重要作用。
3 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比较分析
3.1 群体行为比较
中日大学生对旅游活动都持肯定态度,希望学校在促进大学生旅游活动方面给予支持。但两国学 校都很少组织旅游活动,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最多的是学生自发组织,与此相应,旅游方式主要是朋友结伴。日本旅行社在大学生旅游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大学生出游则很少由旅行社组织。
获取信息的途径上,中国大学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人为影响比较大;而日本大学生的旅游活动主要是采用Intemet、报纸、杂志和旅行社促销等传媒,更多的通过自身判断来选择旅游行为方式。对于活动的动机,日本大学生的旅游活动通常是作为日常生活的补充、体验奇特的经历和增长知识,需求等级较高。
过去一年里,675名中国大学生参加了旅游活动,占总数的43.7%,273名日本大学生参加了旅游活动,占总数的61%。日本大学生的出游率要高于中国大学生。
3.2 时空行为比较
中国大学生旅游的时空行为,主要是短时间近距离,而日本大学生在出游的距离远近较为平均,远距离游比中国大学生多,尤其是国外游,中国大学生几乎没有,但日本大学生却有很多的机会。日本大学生在旅游的时段上以适中的2天和3-5天为主,太短的1日游和太长的7天以上都比较少。出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休,而冬休、秋休、春休、周末、正月、3连休的选择比例相近。
3.3 消费行为比较
日本大学生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家长和自身。家长给予的费用一般能满足学习和生活,自身打工挣取的费用就成为了旅游基金,因此日本大学生有更多的支配金钱的自由,在旅游经费上也相应宽裕。虽然费用问题依然是旅游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在支出方面,日本大学生明显比中国大学生宽松,因此旅游活动的类型和内容就有所不同。
在交通工具选择上差异较大,日本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快速方便的交通工具,以电车为主,新干线、飞机、自驾车也占重要地位,在价格上不做太多考虑;而中国大学生依然是从价格方面去选择便宜的交通工具。
日本大学生主要选择中档的宾馆和旅馆作为住宿设施,而中国大学生从节约方面出发主要选择亲戚朋友家和旅馆。同时,家庭旅馆普及率不高、星级酒店价格昂贵成为阻挡中日学生旅游共同的门槛。
餐饮设施方面,再次体现了中国大学生花费少的特点,他们主要是选用便宜的快餐和自带干粮,而日本大学生选择饭店较多。
体现综合消费的旅游支出比例,通过图3可以得出,中国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是门票、餐饮、交通等基础性消费,用于娱乐、购物的消费较少,而住宿则是利用住在朋友家等零消费的方式来尽量减少花费。日本大学生的主要花费是在娱乐方面,其他方面比较平均,而中国大学生的最大支出项门票却是日本大学生的最少支出项,可见日本大学生的高端消费比例高于中国大学生
3.4 感知行为比较
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观光游览型的目的地是两国大学生的主要选择,日本学生在休闲度假型、康体娱乐型、认知猎奇型的选择上比较平均,而中国学生则有所区别,表现在休闲度假是次要选择,而康体娱乐型和认知猎奇型很少有人选择。
在旅游活动类型的选择上,两国大学生选择自然景色观光类比例都比较高;其他项目日本大学生的选择比较平均,都是他们的重要选择对象;而中国大学生的选择则有明显的数量的区别,文化古迹观光、民俗文化体验、自然体验、主题公园娱乐、休闲度假、都市观光的选择比例依次降低,并且远低于日本大学生的选择比例。中国大学生的旅游活动类型比较单一,对人文景观和参与性旅游涉及较少,拓宽旅游项目的潜在空间很大。
从以上4个方面比较中日大学生的旅游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旅游活动在市场条件上、消费能力上、组织机构上、主体效益上的发展程度不如日本大学生完善,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建设和引导。当然,两国的综合国力、旅游发展的完善程度也是造成他们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
4 对青少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启示
4.1 青少年旅游市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进展不大;中国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没有明显变化
我国青少年旅游网络各系统建设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供给系统中,除了传统的景区景点,高校旅游、红色旅游、涉外旅游等新形式的旅游产品不断得到开发,专门针对学生的旅游产品类型日益增多,旅游信息系统日趋多样化,信息触角不断延伸,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从调查分析来看,青少年旅游市场还处于成长阶段,综合效益发挥不强,尤其以支持系统最为薄弱。与4年前的调查结果和其他相关研究相比较,中国大学生旅游行为没有明显变化。他们渴望进行旅游,但缺乏引导和组织,旅游经费少,旅游活动类型单一,旅游需求层次低,导致大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深层次意义体会不足,旅游行为依然处于自发和低层次阶段。因此,青少年旅游网络的建设,在进一步完善供给系统和信息系统外,需要加大力度发展支持系统。首先,充分发挥学校和专业团体对大学生旅游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出游不再盲目;其次,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式,争取社会、企业的资金支持,开展品位高、影响力大的青少年旅游,带动青少年旅游市场的发展;第三,旅游企业和政府联手,出台相关措施和政策,共同建立健康的旅游秩序和优惠的旅游措施。例如,在日本,旅游作为青少年学生可享受的福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青春18”卡,可以让学生很便宜地搭乘任何区间的电车。而丰厚的奖学金、充足的打工机会,为日本学生的出游奠定了经济基础。
4.2 学校和专业团体应加强对大学生旅游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年富力强的年龄阶段,他们知识日趋丰富,渴望探求未知世界,需要在繁重的学业中放松身心。他们喜欢旅游,渴望旅游,也迫切希望学校能够支持旅游活动。从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现状来看,高校与大学生旅游缺乏紧密的联系,在组织、信息提供等方面没有发挥作用,大学生旅游基本上是自发的。自发的旅游活动有其合理的一面,这种方式便于组织,人员构成上比较稳定,成员之间能够增进感情,获得心理安全感。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它使旅游活动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与旅游活动是相互促进的,高校应当在大学生的旅游活动中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功能。首先,高校组织大学生的旅游活动,能够从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书本学习的实践要求出发,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使出游和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高校组织大学生的旅游活动,能够加强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学生的交流,拓宽知识面,增进同学感情;能够及时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习更有动力,有效避免校园负面事件的发生。第三,高校组织旅游活动,能够安排专题旅游,使旅游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高尚的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是大学生的培养者,他们有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旅游的独有优势,学校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鼓励大学生出游,充分发挥旅游寓教于乐的功能。
“当旅行成为一种消费方式时,‘到此一游’的照片是一种保证。”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变成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热点。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33亿。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同时也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旅游摄影群体。
因为“摄影是一种浓缩,它有封存时间的力量,能从时间流中撷取某个瞬间,虽然有时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却无法否定它反映现实的魅力”。
旅游摄影,是以旅游要素和旅游活动为拍摄主体的摄影类型。旅游摄影的主题与旅游活动的方式和类型密不可分,涵盖旅游的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购、娱,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单独成为旅游摄影的主题。旅游摄影贯穿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等旅游活动的全过程,风格各异的旅游方式和活动内容,为旅游摄影提供了丰富的摄影素材,这正是旅游摄影区别于其他专项摄影的重要特征,也是旅游摄影拥有庞大爱好者群体的特殊吸引力所在。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对于旅游摄影而言,我认为还应延伸为“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更是缺少定格美的灵性。”
长期以来,“某某会照相”,是人们评价具有很高摄影水平的人的一种常用语。现在,数码相机越来越简洁化、智能化、傻瓜化了,连老人和小孩都会用,再用“会照相”来评价一个人的摄影水平,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会照相”不一定会得到优质的摄影作品。要想拍出好的旅游摄影作品,必须学习和掌握旅游摄影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体会掌握旅游摄影技巧,最基本的是抓住取景、构图、用光、色彩四个关键。旅游摄影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一到一个景点就马上拿起相机拍照,只要时间允许,应先思考―下如何取景、构图、用光和色彩搭配,然后再有目的地去拍照。拍摄重要的景物时,当拍完一张或几张后,最好先从数码相机中将照片调出来,看一下取景、构图、用光和色彩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可立即调整拍摄方法进行补拍,不要为自己的摄影生涯留下遗憾。
总的来说,旅游摄影是门综合性的艺术,但掌握旅游摄影技巧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多学习、多实践、多钻研,“菜鸟”就会变成旅游摄影高手。
2011年12月于济南
目前,体育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比较集中的是从广义和狭义上作解释。认为: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上讲,体育旅游可以理解为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的一种活动。根据体育旅游的内容的不同,可将体育旅游分为休闲健身类、体育节事类和尝试刺激类。
体育节事旅游是体育旅游和节事旅游的交叉部分,具有保健性的旅游活动。国际节日与事件联合会把节事分为大型节事、小型节事、艺术节日、体育节事、展览会与公园和游憩相关的节事、城市相关的节事,以及会议与观光相关的事件等类型。本文所要关注的是节事中的体育节事这一类型,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体育节事旅游。对体育节事旅游的界定为:非定居者出于参观或参与体育节事的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体育节事旅游的类别有所不同。根据内容的不同,本文将体育节事旅游划分为体育节庆旅游、体育赛事旅游和体育会展旅游。
二、体育节事旅游活动的特征
1.主题性。它是指体育节事旅游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某一方面的题材展开,这个题材一般体现在体育节事活动的名称中,体育节事旅游者可以因此了解到与题材有关的各方面的知识,以及各项活动,某一方面的题材将吸引对其有特殊兴趣的旅游者。例如2001年7月中上旬在青岛市举办的中国青岛海洋节,其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海洋科技与产业、海洋体育、海洋文化、海洋美食与购物、海洋旅游等。海洋节期间举行一系列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帆船、帆板、摩托艇、皮艇比赛和表演,同时举办铁人三项比赛、万人横渡汇泉湾、百万人畅游大海、海上垂钓、海岛攀岩等活动,都是围绕“海洋”题材展开。
2.暂时性和集中性。体育节事都是在一段时间内举办的,这使得体育节事旅游活动具有其特殊性,在短时间内,大量旅游者涌入旅游目的地,造成了节事期间人流、物流十分集中,管理协调较为困难,可能造成交通拥塞、当地物价上涨等现象,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体育节事举办之后,一些专门为体育节事建造的设施可能会出现闲置现象,并要不断支付修缮费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3.综合性。体育节事旅游活动往往包含了许多活动项目,包括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展览、论坛、商贸洽谈会、文艺演出、娱乐活动等等,所涉及的参与者也来自不同的领域,体育节事的多重目的决定了体育节事旅游活动的综合性。这种特征也使得体育节事有更多的参与者,能产生较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对旅游者来说,综合性的活动使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三、我国体育节事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节事旅游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1.体育节事活动地域分布不均衡。体育节事活动的举办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城市的体育节事活动在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布不均衡,形成东部多,西部、中部少的格局。以2001年我国体育节事活动为例,在59项体育节事活动当中,东部地区30项,占50.85%;中部地区13项,占22.03;西部地区16项,占27.12%。特别地,我国西部地区,体育节事旅游资源丰富,尤其以民族特色鲜明的体育节事旅游资源为主,但由于受历史、自然环境和区位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体育节事旅游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体育节事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2.部分体育节事活动选题雷同,体育节事品牌较少,存在“造节”现象。体育节事活动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其独特之处,而我国现在许多体育节事活动题材相同,主题没有新意。以2001年我国举办的冰雪节为例,有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沈阳棋盘山冰雪节、吉林省冰雪旅游节、四川南国冰雪节、新疆阿勒泰冰雪旅游节。这么多地方都在办冰雪节,沈阳、吉林、四川和新疆如何能在相同的题材之下,以独特的主题来同已形成品牌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竞争,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3.一些体育节事活动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尚未发挥。体育节事活动的举办应当遵循“资金筹措多元化、业务操作社会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活动承办契约化、成本平衡效益化、管节办节规范化”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否则,真正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无法形成,由此为基础而取得的体育节事活动绩效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体育节事活动的运作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许多不相符和的地方。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过于重要,管辖的范围过于宽泛。体育节事活动往往由政府部门牵头主办,上指下派,按行政方式运作,较少考虑由企业承办。政府指派的体育节事活动极大地限制了商家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发挥。此外,由于政府举办节事往往更注重政治影响,经济意识不足,同时在活动的开幕式与闭幕式上耗资过大,也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却是华而不实,节事绩效不显著。
四、我国体育节事旅游发展的趋势
1.活动内容方面。从体育节事旅游活动内容看,由于体育节事旅游活动开展的广泛性,逐渐出现体育节事旅游活动内容和形式雷同的现象,这样就要求体育节事承办主体注重策划与创新,最大限度地塑造与传播地方文化,显示区域特色,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如何培育出既出于资源又高于资源的、重大又特色鲜明并始终跟紧时代步伐、长盛不衰、具有品牌知名度的标志性节事活动,将成为举办者探索的重要问题。
2.举办地点方面。从举办地点看,中心城市作为体育节事活动集中展示地和节事活动依托地的功能有所加强,例如河南温县的国际太极拳武术节先是在温县县城或陈家沟举办,而后移至地区政府所在地焦作市。体育节事旅游活动的区域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还将扩散到整个区域内除主会场以外的旅游片区。类似于奥运会举办的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今后规模大的体育节事将既有主会场,又有若干分会场。例如2001年四川省举办的中国(首届)南国冰雪节,其主会场是西岭雪山,峨眉山、龙池、瓦屋山、海螺沟等地为其分会场。
3.体育节事旅游市场消费水平方面。体育节事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高低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文化背景、传统消费习惯、消费意识的影响。当今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说来,也是体育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全民体育意识较强的国家,其体育节事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据有关资料表明,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开支通常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30%~40%。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增长,体育节事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将会进一步加强。除了业内人士参与外,广大群众也将会参与进来,形成大众体育节事旅游的局面。随着我国对大众体育的关注,我国体育节事活动正在逐渐解决“官方色彩过重,群众难以同乐”的问题,将越来越重视百姓的实际健身需求。
4.运作模式方面。从运作模式看,逐渐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由政府主办转向官办、企业主办、地方社区主办等举办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国外对体育节事旅游的管理,既存在政府运作的模式,也存在市场运作的模式。不论是从政府、企业,还是从中介组织来看,国外对体育节事旅游的管理比较专业和规范。事件管理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现在在美国己经成为一个兴盛的行业,事件管理行业涵盖了精心策划的文化、娱乐、营销、宣传、体育、政治和商业事件,这其中就包含了对体育事件的策划和管理,从奥运会、世界杯到体育会议展览,再到地方体育节庆,事件专业公司以其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着体育节事的发展。目前国外体育赛事的运作方面多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体育节事活动的冠名权、赞助商、广一告宣传等方面,都将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将会参与其中。目前我国体育节事活动的运作模式已经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李香华钟兴永:我国体育旅游研究进展与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2.(4)
关键词: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内容;指标体系;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Regulatory Planning of Tourist areas―Take the tourism of Stone City
Baoshan in Lijiang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regulatory plan of tourism needs to solve a wide range of issues, including th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the co-ordinate use of land, controlling and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content. This essay takes the tourism of Stone City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nd Index system of Regulatory Planning Of Tourist areas whi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theory is also a Reference for Other tourist areas to provide reference preparation.
Key words: Tourist areas, Regulatory plan, Control of content, Index system
1.问题的提出
1.1. 旅游区控规编制方法缺失
我国现阶段旅游区控规的基本依据《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该通则对旅游区控规的规定过于参考城市控制,对旅游区的控制过于笼统、模糊,未对规划编制提出明确要求,未制订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对旅游区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建设特征缺乏针对性的思考,对旅游区的要素控制不够。
1.2.旅游区控规缺乏明确控制内容和合理的指标体系
《旅游规划通则》(2003)中旅游区控规的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控制内容完全效仿城市控规[2]。目前少量的旅游区控规及其相关研究大多都是停留在对旅游区单个因素进行研究控制,没有落到具体的空间或者仅对旅游区单个片区进行规划控制,难以指导整个旅游区控规的编制。
1.3.旅游区开发和管理混乱
旅游区开发之所以杂乱无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旅游区管理的乏力,缺少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控制旅游开发的一系列措施,缺乏明确的管理尺度。编制合理有效地旅游区控规,引导旅游区合理的开发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开发和高效管理的关键。
2.旅游区控规的重点
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旅游区控规的控制重点主要围绕旅游及相关因素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保护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区开发建设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破坏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本文认为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自然就成为旅游区控规的首要问题。
2.2.引导和控制旅游开发建设
旅游区总体规划缺乏对具体开发建设项目控制,使得旅游区具体的开发建设往往脱离了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初衷。旅游区控规应具体的旅游开发建设提出具体指导实施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引导和控制旅游区开发建设。
2.3.协调旅游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协调旅游相关利益者的是旅游区控规实施的重要保障。旅游相关利益者包括当地政府、旅游投资商、当地居民等。旅游区控规应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特别是要关注当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程度,为旅游区控规实施提供保障。
3.宝山石头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3.1.宝山石头城旅游区概况
宝山石头城旅游区距丽江市区132km,交通极不发达。整个旅游区以宝山石头城为核心景点,集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一体,旅游价值极高的综合旅游区。
宝山石头城包括内城和外城,内城建于金沙江边一块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三面均是悬崖绝壁,一面紧临金沙江,整个石头城只有南门和东门可供出入。宝山石头城是纳西族发展的重要节点,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旅游区土地利用规划
宝山石头城旅游区用地分类主要从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建设、旅游活动开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四方面进行思考,以河流、山谷、山脊线、陡坎等自然特征为地块分隔线对旅游区的全部土地进行划分。共分为四大类、九中类用地,详见图1:
3.1.1.旅游资源保护用地
宝山石头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整个旅游区的核心景点。为切实保护石头城及控制其旅游开发建设,划定石头城为核心保护区,其中又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①一级保护用地:包括石头城内城及其城墙外延50m范围内环境协调用地。
②二级保护用地:包括石头城外城及其外延50m的环境协调用地。
3.1.2.旅游设施建设用地
根据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旅游设施建设用地除了现状村落外,还包括新建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
①旅游村落用地:包括现状村落用地和现状村落周围的非耕地、坡度在25%以下,与现状村落呈自然生长的合理规模用地。
②旅游新建用地:根据旅游开发需求而修建的旅游开发建设用地。
③道路广场用地:为满足旅游开发需要的停车场、广场、码头等用地。
3.1.3.旅游活动开展用地
旅游活动开展用地是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场所,包括一些供游客参观体验的旅游景点及游线周围的用地。
①旅游景点用地:包括古岩画、元革囊渡江遗址、旅游参观体验用地。
②旅游观光体验用地:包括旅游线路及旅游活动周围50m的区域,同时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特征,灵活调整旅游活动开展用地的边界。
③梯田观光体验用地:包括千亩峡谷梯田和梯田周围50m的环境协调用地。
3.3.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
旅游区控规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的确定是以旅游区土地利用规划为平台,针对各类用地各自的特点,确定各类用地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
3.1.1.石头城保护用地
石头城保护区是基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现状,以保护为第一目标,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进行合理的引导,对旅游建设进行有效地控制。
①一级保护用地。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以保护和原址、原貌的修缮为主,当地居民维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禁止一切旅游商业活动。旅游开发建设主要确定特征性旅游景点;对区域内旅游主题和旅游线路进行组织控制;同时完善区域内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
②二级保护用地。保护村落现有的格局和特色,保证一半以上居民维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挖掘和确定旅游景点,对区域进行游线组织,完善区域内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
石头城保护用地刚性控制指标包括旅游容量、用地面积、用地性质、修缮改造措施、街巷空间尺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体型体量和建筑色彩等;弹性控制指标为旅游产品类型、旅游主题形象和旅游服务设施类型等。
3.1.2.旅游设施建设用地
旅游设施建设用地是接待游客的主要场所。以旅游接待服务为首要目标,对旅游开发建设进行合理的引导,同时要延续地方特色和文化,与旅游区整体环境相协调。
①旅游村落用地。在维持原有村落格局、建筑特色,不影响旅游区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当地居民对建筑进行改造和功能置换。根据未来旅游规模的预测,在村落选定适宜规模的用地进行村落自然生长。
②旅游新建用地。根据未来旅游发展需求而新建的旅游接待和旅游配套设施用地,主要为金沙江旁的游艇俱乐部。对旅游新建区的规划控制主要是防止被大量商业化、程式化甚至庸俗化,其形态和风格与旅游区特色相吻合。
③道路广场用地。根据未来旅游发展需求而新建的停车场及广场用地。
旅游设施建设用地刚性控制指标包括旅游接待规模、用地面积、用地性质、旅游服务设施、街巷空间尺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体型体量和建筑色彩等;弹性控制指标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主题形象和改造新建原则等。
3.1.3.旅游活动开展用地
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进行有效保护,对旅游开发进行合理引导和对游客的行为进行控制。
①旅游景点用地。根据旅游景点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措施,对旅游活动进行控制和引导,同时对游客的游览类型和活动范围进行控制。
②旅游观光体验用地。对区域内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引导,规定游览道路,旅游配套服务建设规模和要求。
③梯田观光体验用地。完善梯田灌溉系统,清除梯田间的杂草,合理引导当地居民的梯田种植物种,注重梯田种植的整体景观效果和季节变化。修建专门的生态游览道路和相关服务设施,严控控制梯田保护的旅游环境容量和游览区域。
旅游活动开展用地刚性控制指标包括旅游容量、用地面积、用地性质、保护级别、保护边界、游览道路、旅游服务设施和可游览边界等;弹性控制指标为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和旅游主题形象和旅游服务设施类型等。
4.结语
目前,与城市控规研究发展相对较成熟相比,旅游区控规的研究刚刚起步,急需展开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本文以宝山石头城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城市控规、风景名胜区控规的编制方法,对旅游区控规的用地进行划分,根据各类用地的特征确定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
本文是在宝山石头城旅游区控规实际项目编制的基础上对旅游区控规的编制进行研究,由于旅游区地形地势相对复杂,需要考虑的要素很多,各类用地和控制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各类用地的控制指标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岳邦瑞.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J]. 规划师.2005(5).
[2]余存勇.山地旅游区规划控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5
[3] 张娜,尹怀庭. 自然风旅游区控制性规划初探[J].人文地理. 2006(3).
[4]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5]李欣华,杨兆萍,刘旭玲. 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6(4).
[6]王兴中,高万辉,杨晓俊,等. 古城镇旅游控规的控制指标体系及技术规范探讨[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7] 段德罡,曹力尹. “可逆式”旅游规划模式研究[J].规划师. 2009(11).
作者简介:
关键词: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社区参与;途径和机制
中图分类号: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5804
1引言
国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日益凸显,并从旅游研究中的一种理念概观应用于指导旅游发展实践。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1],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旅游、社区旅游、遗产地旅游、红色旅游、古村落(城镇)旅游等旅游发展形式实践和研究中被积极倡导和应用,然而从社区参与视角研究事件旅游相对较少。
从社区参与主体的视角来看,社区参与问题关键是参与什么和如何实现参与即参与的途径和实现机制。这一课题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聚焦点,围绕这一主题,国内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参与主体可以多重身份角色[2]凭借资源、产品、资本、实体(兰海,2009)等形式直接和间接参与[3]到多模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关于实现机制构建的研究,蒋艳(2003)构筑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操作流程图;丁焕峰(2006)分析了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及其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框架;王琼英(2006)建立了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模型,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动力与保障机制;安艳艳、张文(2007)构建了一个综合主导机制、协同机制与规模机制的社区主导体系;吴雅玲(2007)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运行框架进行探讨;刘旺(2008)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旅游参与的微观机制;宗圆圆( 2008)将农民参与旅游开发设计为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机制;叶春等(2009)编制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其外还有社区教育和培训机制(吴双好和李静2007;郭凌和王志章2009;明跃玲2010)、权利关系下社区赋权机制(保继刚,孙九霞2008;左冰,2009;翁时秀和彭华2010;郭凌、周荣华和耿宝江2012)、利益相关者博弈中利益分配机制(胡静等,2007;韦复生,2007;魏敏等,2008;饶勇等,2008;代则光等, 2009;张世兵等,2009;李志飞, 2008)和综合多项措施的机制建构(刘纬华,2000;佟敏等,2006;刘旺等,2008)研究。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机制的研究,学者们是基于实证的参与现状、存在障碍分析基础上的模式机制构建研究的逻辑。
民族旅游地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主要案例区域,对民族地区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而言存在村寨、社区和乡村旅游研究中的内容和范式上的耦合。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的开展依托于社区和社区居民参与的基础。本文以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为研究案例主要探讨在传统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社区参与节事旅游活动的内容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社区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实现机制。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就是指社区组织及居民作为参与的主体和举办者参与节庆活动的策划和筹备、运行和管理及节后旅游影响的应对处理中来,以期实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良性传承和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彝族阿细祭火节是云南省弥勒县西一红万村阿细人祖辈留传下来的古老传统节日,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初二和初三,初三是最隆重和重要的一天。举办地社区的红万村有农户308户,乡村人口1212人,其中男性654人,女性565人,农业人口1195人,劳动力8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3人。社区组织主要有村民小组委员会、青年协会、老年协会、文艺宣传队和临时性组织祭火队等。本文主要采用实地参与社区田野调查方法,笔者曾于2012年2月22至3月10日参与了节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对社区参与节庆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收益分配进行详细观察和访谈,收集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社区参与民族传统节庆旅游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3.1对社区参与主体再认识
广义的社区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单位组织、中介组织和社区居民群众等;狭义社区参与主体,即社区居民[4],本文研究中的社区参与主体是指作为“共同体”的社区组织和作为群体组成部分的社区居民。在社区旅游中社区居民是旅游地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是一群 “弱势” 的 “主人”[5]并且在旅游发展中承担和扮演多重身份角色[1,2]。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一直被认为是社区参与不足的限制性因素。笔者认为作为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世代的举办传承者,社区居民具有举办节庆旅游活动的能力和自信,并会随着旅游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3.2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策划”
民族传统节庆是一个民族长期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不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并世代相传而保存下来的,在一定时日由族群成员参与的公开的或规范的民俗节日庆典活动。民族节庆凝聚并规范着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观以及各种文化习俗,是民族文化延续、传播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场”和“传承地”。民族传统节庆的“传统性”决定了节庆活动举办的时间周期性和场所固定性、活动的内容仪式规范性。民族传统节庆旅游功能化的嬗变也是在外界作用力影响下的民族节庆传统性的现代化变迁和适应,是每一位族群成员长期不断参与“策划”的结果。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无论是社区组织的领导者还是居民都对“策划”一词表现出强烈的陌生感,也没有文字正式记载的策划书或策划案。
3.3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筹备
节庆活动的筹备是活动如期顺利举行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准备工程。在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举办的筹备中,居民的参与表现为大量的密集劳动力的参与形式(表1)。在彝族阿细祭火节中,居民参与的筹备工作主要有:社区基础设施的修葺和翻新,如道路的修缮、街道的美观等;节庆活动环境景观和氛围的营造,如扎寨门、长街宴广场围场、祭火广场民族特色化;对活动所需物质资料的准备,如对祭祀用品和节庆活动用品的采购储存等;还有社区组织对整个活动环节的人力资源的协调安排和任务分派等。
3.4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运行和管理
节庆旅游活动会对举办地社区及其社区居民产生一定程度的正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对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随着时间横向上推移这些影响会逐渐减弱,直到下次节庆旅游活动的开展。社区主体对节后效应的应对主要表现在节后后续工作的完结、对旅游活动环境影响的应对和作为社区集体旅游收益的分配等方面。在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收益不是居民参与的唯一目的,但作为经济获利途径的节庆旅游活动带来的收入分配也会影响居民的情感和对旅游活动的认知,例如2012年祭火节中将村民种小麦的耕地设为停车场的微博转发引起媒体关注报道事件引发的社区青苗费补偿问题。2012年红万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总收入总计141319元,其中约48%通过社区居民劳动报酬、提供物质支持报偿和节庆活动奖励等方式使居民直接获得收益(图1、2、3);总收入的约24%用于活动举办的其他各项成本支出,旅游收入盈余占28%作为社区的公共财产用于社区的公共事业建设和作为下届节庆活动举办的储备金。为此,社区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节庆活动管理机构、配备负责管理人员、加强节庆后期预案规划、妥善处理节庆活动中的过剩资产,降低节庆旅游后现象的影响,实现社区节事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社区参与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的机制构建
社区参与民族节庆旅游是举办地社区主体以多样形式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是一种在政府指导下的社区主导型的事件旅游发展方式,社区参与主体主要通过提供人力(劳动力)、物力(物质资源)和财力(资金)支持等形式实现参与(图4)。在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中,拓展参与途径的直接有效措施就是提高参与主体的参与能力,可以通过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路径实现机制(图5)。
自上而下就是作为主管的政府部门以赋权和“让利”于社区组织和居民的形式(图5)。本文对“赋权”意义的理解是指社区主体从主管部门获得节庆旅游活动举办的相关工作裁量权。赋权是一种参与的过程,是将决策的责任和资源控制权授予或转移到那些即将受益的人的手中,增加对影响其生活的资源和决策的权力和支配能力。在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赋权就是赋予社区居民参与节庆活动策划与筹备、运行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更多权力,增强社区主体对社区公共事务处理的能力。“让利”是指作为主管的政府部门对社区的资金物质扶持和相应的税收减免、信用借贷等措施,让社区提高自主盈利的能力。
自下而上的路径就是社区主体在获得“赋权”和“让利”条件支持下在节庆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治理,即社区组织在节庆旅游活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依靠社区居民对节庆旅游活动全过程的自组织和自管理。开发社区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针对社区人力资源现状委托政府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等单位开展社区居民基础文化教育、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专业培训、节事管理能力培训和特色民族文化教育。开发社区物质资源,提高原材料供应能力和旅游销售渠道,鼓励节庆活动材料的社区自供,提高居民生产和销售土特产品及民族工艺品的能力,注重社区居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财力资源,提高社区资金筹集和投资渠道,重点培育具有投资实力的社区居民投资者,鼓励居民参与节庆旅游带动的乡村集市经济。激励居民参与的意愿,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中,居民参与度较高的原因是源于社区居民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在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效益不是社区居民追求的唯一目的,但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收入可以促进居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5总结和讨论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和重要衡量标准,其理念广泛应用于各类形式的旅游发展中。依托社区举办的民族传统节庆旅游发展需要社区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旅游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主体以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等多样形式参与节庆活动的全过程。在民族节庆旅游中可以构建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路径,激励居民参与的意愿,开发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方式培育社区主体参与的能力,拓展社区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途径。在社区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中需要处理好主体间社区组织与居民的关系,避免在旅游发展中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避免主体间的“二元区隔”和相互对立。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吕君, 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8): 1018~1024.
[2]王琼英.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J].农村经济,2006(11): 86~88.
[3]黄华,明庆忠,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途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9(1):25~27.
[4]刘海珍,丁凤琴. 社区参与研究综述[J].咸宁学院学报, 2010(5): 16~17.
关键词:节事旅游;利益主体;预期利益;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一、研究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的旅游市场上兴起了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节事旅游,由于那一时期是我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众多外国旅游者的涌入让中国人意识到了“文化”潜在的市场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招商引资思路应运而生,节事旅游开始出现在国内旅游市场。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信息交流更加广泛,市场经济活跃,会展博览、产品推介活动日益增多,于是节事旅游成为各个旅游目的地青睐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既包含了立足本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节庆活动,又包含了政府策划的节庆和特殊事件,因而不仅能够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对当地特有的文化习俗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但目前我国的节事旅游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化程度不大,于是面临着整体发展无序、个体运作效率低以及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为了使我国的节事旅游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笔者将围绕节事旅游活动中利益主体之间的预期利益及矛盾展开研究,为今后节事旅游活动的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一)节事旅游
节事(Festival & Special Event)这一概念是从国外的研究中借鉴而来的,它是节庆活动和特殊事件活动的统称,“节”有节庆的含义,而“事”指特殊事件。节事是与节庆相对而言的,节庆这一概念倾向于公共庆典的欢乐本质,而节事概念包括的范围则更加广泛,不仅包括节庆,还包括各种交易会、博览会、文化、体育活动等特殊事件活动。
经过研究,笔者结合中国节事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节事旅游的定义,认为节事旅游是: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同时以该活动的举办为契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当地民众的积极配合下,对主办地区的各个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并通过一系列专业的营销推广,提升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影响力,最终吸引来自海内外游客的一种旅游形式。
(二)利益主体
19世纪,美国的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否获得长期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一理论最初应用于企业领域中公司治理结构的讨论,但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行业,它具有多产业关联、多头管理、多方面影响等特性,因此旅游业比大部分行业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更多,这决定了旅游业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适用性。该理论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可以影响组织目标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这一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做利益相关者,将政府、社区等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其内涵。
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认为本文中提到的利益主体是:节事旅游活动中,以追求社会利益、经济利益或文化利益为目标,对节事旅游活动的实现起到影响作用的,或是受到节事旅游活动影响的的行为主体。
(三)预期利益
预期利益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合理预见的利益,但并不必须是必定发生的利益。对于利益主体而言,只有存在能够满足其需求的预期利益,才会吸引其参与到某一次活动中去,但往往这些预期利益会受外部环境要素及内部其他利益主体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三、节事旅游活动中的利益主体
我国节事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元化特点,决定了其在运作中涉及多个组织,影响到多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根据不同利益群体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重要性来看,节事旅游活动的利益主体主要有四个,即政府、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而这四大利益主体在其中又有着不同的利益定位(见下图)
四、利益主体之间不同的预期利益
(一)政府的预期利益
在节事旅游活动中,政府视“节事”为平台,希望提升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各地政府摒弃了“唯GDP为标准”的做法,而是把政府利益同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推动节事旅游活动的发展,从中获得四个方面的利益:一是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增长速度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二是年接待旅游者人次的增加;三是提升当地形象,追求声誉,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四是通过举办国际会议或重大节庆扩大当地的影响力。这四个方面的预期利益体现了政府追求当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企业的预期利益
作为节事旅游活动的承办者和具体组织实施者,参与企业的目的在于获得经济收益,促进企业发展,并利用旅游节事活动的宣传效应,达到塑造品牌、推介产品、开拓市场的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知名度。
(三)旅游者的预期利益
在节事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视旅游节事为购买的旅游产品,追求文化体验的真实性。按照社会人类学的观点,真实性是节日和庆典活动所固有的文化含义的衡量标准。目前节事旅游市场上的产品,很多庆典活动已经被过度的商业化所破坏,娱乐或者壮观的场面会取代庆典活动的原貌。正如科恩(1988)指出,一个旅游者往往希望看到一个反映东道社区真实文化的节日活动,但当他发现看到的是一个十分商业化的、仅仅为吸引旅游者所举办的活动时,便会非常失望。
(四)当地居民的预期利益
旅游节事活动常常是依赖于当地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而展开的,对当地居民而言,一方面,节事活动是一次“群众活动”,希望通过旅游节事活动的开展保护其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并期望在此过程中增进本地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增强内部凝聚力。另一方面,又将节事活动视为“经济活动”,希望通过在当地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从节事旅游活动的经济影响中获益。在这种预期利益的影响下,当地居民往往会在文化真实性和商业利益之间徘徊。
五、多重预期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一)政府预期与旅游者预期之间的矛盾
旅游者追求文化体验的真实性,期望获得完整的、高质量的节事旅游产品。而政府是把“节事旅游”当成手段和平台,承载了提升地区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文化生活和提高政府声誉等多重利益期待。但是在国内以政府为主导,预算软约束的情形下,大量旅游节事活动缺乏创新的动机,过度包装也使得这类活动如出一辙,正如众多的“旅游节”已经很难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因此文化“真实性”的缺失最终导致现有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缺乏吸引力,而强大的吸引力带来的大量游客流动,从而引发的产业发展恰恰是政府所期望的,这便是政府与旅游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二)政府预期与企业预期的矛盾
对于举办地的参与企业来说,需要通过一次节事旅游活动的举办来实现品牌提升和与政府关系的提升。这样的利益定位,需要把旅游节事活动推向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和运作,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政府对旅游节事的多元利益定位和大包大揽的办节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参与企业的要求。在现实中,很多地方依然依靠政府力量办节,推行所谓的“市场化运作”,但这样的“市场化”是政府出面干预的市场化,并非是企业自愿自主的选择,从而导致节事旅游产业的市场活力不足。
(三)政府预期与当地居民预期的矛盾
对于旅游节事的举办地居民来说,一方面追求旅游节事活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则在旅游节事活动中寻求就业机会,从中获益。虽然这看起来同政府的经济、文化发展目标相吻合。但是,政府为了追求影响力,注重的是节事活动的规模和形式,而并非立足当地群众参与的庆典。这种空洞内容带来的经济影响力上的微弱又会导致当地居民经济利益期望的落空。因此,节事文化真实性的丧失、经济利益的落空同政府在旅游节事活动上的投入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政府备受当地居民的诟病。
(四)企业预期与旅游者预期的矛盾
企业在承办节事旅游活动时需要大量资金、人力的成本投入,而追求产出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本质属性。企业收益的途径来源于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但在旅游市场上,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及个人喜好等。旅游者对节事旅游产品的期待是文化真实性和体验趣味性,而企业为了迎合政府要求、降低经营成本,生产出的旅游产品不一定能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这就无法刺激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从而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也就难以实现。
(五)企业预期与当地居民预期的矛盾
从经济方面来看,当地居民希望参与的企业能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当地居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不一定能满足该行业的用人需求。从文化方面来看,当地居民期望通过旅游节事活动的举办,更好地沿袭和保护地方文化,而企业在设计、包装旅游产品时,往往会偏离“文化价值”的目标,使得节事旅游产品商业化气息严重,未达到当地居民的预期效果。
六、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节事旅游活动中四大利益主体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节事活动承载了政府、企业、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预期,政府看中节事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带动,企业希望获得树立品牌和拓展市场的机会,旅游者追求体验的真实性,当地居民追求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分享。这样多元化的利益预期导致了政府在举办节事的时候,倾向于对节事进行多元化定位,既有文化保护的目标,又有经济受益的期望,也形成了中国现有市场上“节中有会,会中有节”,节、会、展、演、赛相互嵌套的节事策划风格。
但是,在这些多元化的预期之间,会存在一些天然的冲突和矛盾,难以兼顾。尤其是政府作为节事旅游活动的主要推动者,策划节事时试图满足各方利益的初衷却使得自己面临一个“困境”,政府对节事利益的多元化期待,使得节事既不可能是一个完全满足旅游者“真实性体验”的特色旅游产品,也很难具有可以提升赞助企业品牌的强大市场影响力,更难以满足当地居民对文化传统和经济利益的双重期待。在多方利益期待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政府推动的节事旅游活动,承担了来自举办地、旅游者、企业等多方面的舆论压力,也面临社会公众的质疑和指责。
然而,政府如何从困境中解脱,一是要在地区大型节事活动中有所作为,而对一般性节事活动积极退出,也就是常说的“抓大放小”;二是需要政府对地区节事发展做出全面、长远的规划,引入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对节事活动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在发挥会议、展览类活动经济效益的同时,让节日、庆典回归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和欢乐本质。只有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才是我国节事旅游活动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吉韵.中国节事旅游发展初探[J]. 价值工程,2013,10.
[2]任国才.我国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研究[J].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1.
[3]程东东.旅游节事与城市旅游发展的互动研究[J]. 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2010,6.
一、国内外公益旅游理论发展综述
(一)国际公益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澳大利亚海外志愿者服务社和美国和平队开创了海外志愿者服务热潮,为公益旅游奠定了发展的基础。2000年,美国Catalyst Marketing. hi(CMI)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家专门从事公益旅游,即将商业的旅游产业与非赢利性组织相结合的企业诞生。公益旅游在2005年前后被美国媒体接受,并广泛出现于各大媒体报道之中,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理解和认同。此后,公益旅游在西方经济较发达国家迅速风行,且受到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关注和推行。
(二)中国公益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早期“多背一公斤”活动具有公益的性质,但还不算完全的公益旅游。2003年开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助学计划是我国公益旅游的切人点,随后有大量的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等公益活动。2008年,更多的公益旅游活动因为四川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而逐渐兴起。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次延续以节事赛会为主题的志愿者的公益旅游。现在更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如北京、上海、长沙等大城市在学校假期中开展“暑期爱心”、“亲子游戏”、“手拉手”、“变形记”等助学性质的项目。
二、国内外公益旅游实践发展综述
(一)国外公益旅游实践发展综述。Darby(1994)的研究表明,公益旅游者的个人发展与其在社交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自信有密切关系。Wearing’s 和J.Neil发现公益旅游有助于旅游者实现自我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人自身的认知和学习、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学习、信心的建立、自我满足感的实现等。Mark通过数据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出游目的和出游目的地的公益旅游者进行统计调查,说明了随着公益旅游发展势头的上升公益旅游者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Singh对印度喜马拉雅山脉的两个偏远山村进行了案例分析,但受限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以描述的方法为主,总结分析了当地的公益旅游发展状况,但这是个小众性质的个例研究。
(二)中国公益旅游实践发展综述。戴玉秀以上海市大学生为例,进行公益旅游行为模式的研究,认为外界因素对公益旅游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强调提高国内居民的志愿服务意识、健全公益旅游市场才能最终推动国内公益旅游的发展。程永玲等对我国公益旅游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公益旅游的管理和效益的等提出了展望。胡克研究了我国公益旅游的消费行为,发现公益旅游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和开发意义,特别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三、对比国内外实践发展提出的建.
(一)加强公益旅游的宣传。目前,公益旅游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对其认知度较低,仅有的公益旅游需求分散且关联度不高,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因此,要开发国内公益旅游市场,需要在舆论方面广泛宣传,各类新闻媒体、网络、电视等也应该进行广泛报道,扩大影响,积极培育公众公益旅游意识,让他们知道公益旅游及参与公益旅游活动的积极意义。
(二)充分发挥公益旅游组织的作用。公益旅游活动具有双重属性,兼社会性与经济性于一体,完全由政府调控不现实,完全放任旅游企业放任于市场经济不可靠,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的公益旅游组织从中引导和协调。这种公益旅游组织可以是原有的旅游或公益行业协会,也可以是旅游单位和公益组织重新组建的专门机构。
(三)促使公益旅游活动的规范化。公益旅游组织必须正确掌握公益目的地的情况和特定需求,对公益旅游活动的活动过程要有必要的监管和后期回访工作。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在公益旅游发展初期还是成熟阶段,非赢利组织对公益旅游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非赢利组织在公益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源头上把握公益旅游的脉搏,弥补公益旅游研究内容的不足,推进我国的公益旅游理论的发展,不仅关注于赢利性企业开展的旅游形式,而且关注到非赢利组织所开展的旅游形式,做到研究的全面性。
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王德刚教授,以及山东省农业厅果茶技术指导站副站长、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段家祥先生,请他们为茶文化旅游指点迷经。
L=《旅游世界》,W=王德刚教授, D=段家祥先生
什么是茶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有何益处?
W:茶文化旅游属于旅游产品分类中主题文化旅游的一种,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以茶文化体验为手段、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等目的,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茶文化旅游,对游客来说,不仅能亲到茶园地头、欣赏茶园美景,还能在制茶车间学习如何做茶,以及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对于茶产地的茶叶企业来说,络绎不绝的游客不仅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更是一种绝佳的品牌营销。
D:茶文化游是以悠久的茶文化为主题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中国茶文化旅游内容丰富,包括茶文化访古旅游、考察茶文化风尚、观赏茶艺表演、参与各地茶道活动、领略各地茶馆风情、品尝茶点、茶食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创新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丰富精神生活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国茶文化旅游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或者景区是哪个?好在哪里?
W:我个人认为中国茶文化旅游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应该是杭州梅家坞茶文化乡村旅游区,梅家坞是著名的龙井茶乡,在那里品龙井茶、吃农家土菜,享受茶文化村生态自然之美、农家风情之乐。目前这里已经成为一处具有国际吸引力的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地。
D:我个人觉得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的茶文化旅游做的比较成功,他们以生态农业为开发方向,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的心理需求,大力弘扬纯生态茶文化,在茶叶种植的同时结合了果树的种植和园林绿化,让人身在茶园之中,顿感心旷神怡。
当下茶文化旅游有何不足之处?
W:快节奏的工作,使城市人养成了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他们来乡间参加茶文化旅游活动,大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多少人能够定下心来坐一坐,慢悠悠地泡上一杯茶,在品茶中感悟人生。近些年兴起“茶旅游”热,更多的是停留在茶的物质形态上,没有涉及到茶文化精神形态。甚至很多的所谓茶文化旅游实际打着茶文化的旗号在做卖茶的生意。
D:茶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旅游市场中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很多茶文化产品仅仅停留在研究、保护、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上,未真正与旅游市场接轨。例如,现有的一些茶文化旅游路线的设计上,较多的停留在游览层次,但能够让游客静心领会,参与到茶文化中并达到修身养性,可以清心的行程较少 。
您对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有何意见和建议?
W:我认为,茶文化旅游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茶文化的人文旅游,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为脉络。让旅游者在深刻感受茶历史的同时,得到一种文化上的启悟与收获。中国有句老话叫“茶由禅生”,做真正的茶文化旅游要有境界,要塑造“茶镜”,让游客能够体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种小众的旅游。
二是茶文化的自然旅游,诸多名山大川中的茶蕴含着土地灵气,旅游者在游览大自然中感受到茶文化。这也是一种大众的旅游,但真正的茶文化旅游必然是小众市场。所以,未来的茶文化旅游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不同分层次定位市场。做到小众与大众并存。
D: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需要不断推出系列茶文化核心吸引物,将无形的文化、历史资源借助建筑、茶具、茶艺、旅游路线等方式可视化,让游客有直观的视觉感受和真实的切身体验;其次,继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让游客可以行得畅、玩得好、吃得美、购得愉、住得舒。
能否为游客推荐几处比较好的茶文化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