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

时间:2023-05-30 10:1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方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西方文化

第1篇

    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爱琴海地区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山多平原少,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仅能生产一些橄榄、葡萄,远远无法满足人类自身需要,所以,只能借助这里发达的航路展开对外贸易、捕鱼、海上掠夺。

    可见,古希腊无法发展农耕文明,亚细亚生产方式在西方行不通;东方也不能发展海上贸易,产生西方文明。

    但是,全球化的今天,这两条东西方文明的平行线却有了交叉,有了向彼此靠拢的向心力,即走向融合。笔者认为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交通等资源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经快速变小,文明内部个体之间的交流加剧,导致两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用孟德斯鸠、拉采尔等学者们提出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能解释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这一客观现实存在上,东西方趋同。无论是东方的北京、孟买,还是西方的伦敦、纽约,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城市”,在这个“城市”中,没有了当海盗与种地的区别,也因为空调、加湿器等现代化科技,缩短了地球纬度热带和寒带的距离,模糊了海洋与内陆的界限。即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东方和西方有了相似的环境背景因素,所以其文化呈现靠拢趋势。再加上具有文化言说话语权的学者们大部分生活于城市中,更缩小了视角差异。

    近些年,在这两条平行线彼此靠拢的过程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叶舒宪先生所讲的“东方转向”。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

    其一,文化或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若去掉外力因素,它原本正常的轨迹就应该是相互靠拢的,然而“,西学东渐”之风似乎刮了很久,从18世纪、19世纪、20世纪,已然变成了大家都适应的自然风。而“东学西渐”随着东方主义慢慢散开,从“没有”到“存在”就容易被大家重视。所以在当下社会中显示出鲜明的所谓“东方转向”。

    其二,即使在当下这种时空维度下,其实东西方文明靠拢趋势也是双向的,只是西方转向已形成一种惯性而易被忽视,但东方社会中西化因素却普遍而易被忽视,环顾我们四周,有多少人在用iphone?如果说这个太物质,再看看我们每天见面打招呼,有谁还用鞠躬作揖,全都改用握手拥抱,然而,仔细想想,握手拥抱是西方传统的社交礼仪,而中国文化的传统礼节应该是几乎被大家遗忘在古书角落中的鞠躬作揖。

    其三,与其说“西方文化自身精神危机无法靠自身力量来治疗,需借助于非西方文化的解毒作用”,笔者认为不如说成“人类现代文化自身精神危机无法靠自身力量来治疗,需要寻求新的文明的解毒作用”。因为一方面,需要寻求帮助的不只是西方文化,还包括现代东方文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掀起的寻根文学思潮也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民族文化,现在显现出来的文化弊端似乎比西方文化危机更甚;另一方面,现在提倡的孔子学说、儒家道理,也非孔孟当时之本意,而是立足于现代社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可用之因素,重新整合,形成一种现代新文明方式。其实,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无论西方向东方传统借鉴,还是东方向西方现代学习,都需要积极探寻一种在当今后现代社会中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新文化,就如同文艺复兴时期,打着复兴传统的旗帜,发展的是适合新时代社会、思想的新思潮。(本文作者:丁晓敏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第2篇

关键词:狗 习语 谚语

在中文里,狗可真没有什么好的名声。看看几个关于狗的词语“狗仗人势”、“狗腿子”、“鸡鸣狗盗”、“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等,我们就不难想象我们对狗的态度。而西方人对狗的态度似乎好的多,他们对狗的喜爱融进了他们的语言。狗被认为是“The best friend of human”,”“A lucky dog”表示一个很幸运的人;“A jolly dog”表示一个很风趣的人;“A big dog”表示一个大人物;“A top dog”表示一个优胜者……同时西方文化里有许多关于不同含义的谚语、习语以及某些相关的典故。

一、含有褒义的谚语

1.Every dog has its dog. 人人都有得意时。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诗人品达罗斯(Pindaros)在他的《哀悼颂》(Ode of condolence)里,有这样一句诗:“Thus every dog at last has his day――He who this morning smiled,at night sorrow,。我想你也能看出来,诗里面的dog并不是真地指狗,而是暗喻贫贱的人。但是,这诗句就这样断章取义地流传下来,成为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风光的一天”,和我们中文中的“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相差不远。所以,当你的朋友失意时,你可以告诉他“Take it easy;You know what they say,every dog has his day and you will have years!

2.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爱屋及犬。爱狗也被认为是一种美德。美女们会告诉你“Love me,love my dog.”爱我,先爱我的狗。有点像中国的爱屋及乌。美国历届总统候选人总是喜欢强调自己和爱犬如何亲密,可见爱狗人士的投票对他们有多么重要。

3.A good dog deservers a good bone. 好狗应啃好骨头;有功者应受赏。

4.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死狮不如活狗;好死不如赖活着。

5.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盗亦有道。

6.There are more ways of killing a dog than by hanging.达到目的的办法多得很。

二、含贬义的谚语

1.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谗言可畏。

2.Let sleeping dogs lie. 别惹是生非。

3.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

4.The dog returns to his vomit. 重犯昔日罪恶。

5.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s new tricks. 你无法改变老人的想法或做法。

6.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7.Scornful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 饥不择食。

8.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 狗是百步王,只在门前狠。

9.He who sleeps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 同坏人为伍必然吃亏。

10. One barking dog sets all the street a-barking.一犬吠影,两犬吠声。

三、褒义的习语

1.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非常开心,非常高兴。

Tom came in,looking scared,he was not at all like a dog with two tricks. 汤姆走了进来,面有惧色,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2.Help a lamp dog over a stick. 帮某人渡过难关。

3. See a man about dog. (口语)有点事。(通常用来作为离开或缺席的借口)

I had to go home to see a man about dog.我得回家,我有点事。

4.Sick as dog.(俚语)病得厉害。

Mary has been sick as dog since last month.。玛丽从上个月一直有病。

5.Stay until the last dog is hung. (口语)逗留到最后一刻。

They were loyal. It was a point of honor with them to stay until the last dog was hung.他们很忠诚,他们一定坚持到最后一刻,在他们看来,这是义不容辞的。

6.Keep a dog and barking oneself.

My assistant is awful and I keep a dog and bark myself. 我的助手糟糕极了,很多工作还得自己做。

四、含贬义的习语

1.A dog in the mana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这一表达方法来自《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有一条狗进牛棚,向牛狂吠,咬牛,它根本不吃草,可是它也不吃牛。

2.Treat sb. Like a dog. 视某人如草芥。

She didn’t treat John as her own son and treat him like a dog.她不把约翰当亲生儿子,而把他视为草芥。

3.Dog eat dog.自相残杀。

The boxing contest is fierce ,It’s dog eat dog.拳击赛非常激烈,是一场残酷的恶竞争。

4.A dog’s breakfast/dinner. 一团糟。

He’s made a real dog’s breakfast of these accounts. 他把这些账目搞得一团糟。

5.Put on the dogs.摆阔气。

6.Lead a dog’s life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Working people led a dog’s life before liberation. 解放前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7.Blow off one’s dogs (口语)放弃要做的事。

He determined to blow off his dogs. 他决心放弃目前的事业。

8.Go to the dogs. 指“一度经济繁荣,但是日趋衰败”。

The firm has gone to the dogs since you took over.这公司自从你接手,大不如从前。

9.Dressed up like a dog’s dinner. (口语) 穿得十分时髦;打扮得花枝招展。

She used to be dressed up like a dog’s dinner. 她过去是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郎。

10.Talk a dog’s hind leg off. 唠叨不休;说得天花乱坠。

五、含贬义的词组

1.mean dog 无赖。

2.surly dog 卑鄙的家伙;胆小鬼。

3.a black dog 不开心。

4.a dead dog 已失去作用的人或东西;废物。

5.sly dog 暗地里偷鸡摸狗的人。

6.sad dog 放荡的人,易闯祸的人。

7. lazy dog 懒鬼;懒汉。

8.dump dog(在争论中)沉默不语的人。

9.dirty dog 坏蛋;卑鄙的家伙。

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一定要了解西方的文化,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大量的习语和谚语,这样,我们才能够灵活地使用英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千万不要因“dog”而“招惹是非”。

参考文献:

[1].《英语周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第3篇

因素人类的特殊进化是指人类在同一进化过程中呈现不同体质特点,在同一体质特点下又呈现不同年代和地点特点。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具体从动物习语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有许多含有动物名称的习语中,这些动物在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的“命运”可是不一样的。

(一)同一动物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联想意义不同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要谈到的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具体到动物习语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很多生动、形象且寓意深刻的动物习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在说,但是在和外国人交流以及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很多动物习语是不能直译的。例如,我们在形容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时,汉语中我们常说“一箭双雕”,而英语用“一石二鸟”;再如,我们形容十分紧张、急迫时,汉语通常的表达是“热锅上的蚂蚁”,而英语用“热砖上的猫”;又比如,比喻做事情方法不得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汉语中我们常“缘木求鱼”,而英语中则用“鸡窝里找兔子”。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以下几个常见的例子:虎落平阳被犬欺:Haremaypulldeadlionsbythebeard露马脚:Letthecatoutofthebag杀鸡取卵:Killthegoosethatlaysgoldeneggs

(二)风俗习惯导致英语中一些用以“物”喻人的习语

风俗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许多习语的产生也受到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他们对相同动物的态度和情感也各有不同。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西方家庭对待狗的态度。英语文化里,狗被看作人类最好的朋友,狗是宠物甚至被当作家庭的一员。因此,在英语中有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都是褒义的,很多与幸运、忠诚相关,例如:“helpadogoverastill”:助人渡过难关“Heisaluckydog”:他是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hi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我们国家古代,狗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很低,因此久而久之,狗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就形成了贬义,常与卑微、恶劣等意思联系在一起,例如:和西方的忠诚之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有“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等。因为中西方对狗的态度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那么我们在翻译与狗相关的这些习语时,就不能直接用英语中对等的词“dog”。

(三)传说与典故的影响因素

在中国古代有一些习语,比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是根据民间传说或者典故形成的。这里就涉及一个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动物“龙”。龙作为一个传说,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自古人们就对龙崇拜到了极致,比如,在君主时代,龙被誉为神的化身,成为汉族人民的图腾;龙更是被历朝历代的帝王赋予了皇权,这些“真龙天子”的衣食住行用都有龙的标记,也只有帝王才可以用龙。如今的我们虽然没有帝王的统治,但是“龙”依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每个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且受到几千年的民俗风情的影响,“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被人们看作吉祥、和平的象征,比如:端午节赛龙舟,节庆时舞龙舞狮等等。此外,关于龙的成语也有许多,都是寓意美好的褒义词,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然而在西方,龙是最为邪恶的象征,被称为邪恶之王。在西方电影中,龙通常是财宝的看护者,能够打败龙的人被称为是屠龙勇士。

(四)因素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现象。简单来说,宗教就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也是精神上的支柱,反映了人们的尊崇和忌讳,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比如,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们国家佛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也是在我们国家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那么与佛教相关的习语也有很多,比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基督教作为大多数人的信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信仰基督教的人们认为上帝可以帮助大家实现愿望,所以有很多英语习语是与上帝有关的,如“Godblessyou.”,“Godhelpthosepeoplewhohelpthemselves.”(上帝保佑你)。我们在看英语国家电影时也经常出现“Mygod!”,可见God与我们平时感叹时所说的“我的天啊!”类似。另外,在宗教和神话中某些神化了动物被认为是动物崇拜,比如:我们中国的貔貅、饕餮、麒麟、瑞兽等等,这些人们臆造出的神兽,现在仍被人们所推崇;而在希腊神话中很多神灵是半兽半人,比如命运女神的形象是人身鸟翼。另外,在宗教和神话中某些动物被认为是专门用来祭祀或象征某些神灵的。例如:我们熟悉的断臂女神维纳斯,Thedove,theswanandthethesparrowsymbolizeVenuswhicharesa-credtoVenus.(鸽子,天鹅和麻雀既是象征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也是用来祭祀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的)。

二、结语

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吸收了法家、道家、佛教等文化,逐步形成和发展。西方文化源自古希腊、古罗马,经过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后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阶段,逐步形成和发展。西方社会在古希腊时代就初步形成民主政治的文化,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反对神权统治的革命性逐步形成发展,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提倡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和正义价值观,提出民主与科学,人民、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观念和思想,对于推动国内民主政治发展、二战后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1]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很多积极作用,但总体上说来仍存在很大差距,对人类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和人的关系

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在中国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后来宗法伦理的确立与发展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直至被摆脱,神与伦理道德并存。孔子一方面要求人们“敬鬼神而远之”,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畏天命,并以信天命作为君子的标准。汉代董仲舒继承了自远古以来的宗教迷信观念,对汉朝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歪曲解释,把“天”说成至高无上的神。“王者承天意以行事”,君主就成了“天子”,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在宋朝的二程和朱熹那里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强化。他们不仅要人们遵从天意,而且要人们抛弃人世的生活,过一种符合神的意志、充满神性的生活,“存天理,灭人欲”。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加剧了中国人的尊神和迷信思想,且与中国伦理文化相融合。中国人不仅尊神,且“造神”的能力、热心也特别强。如汉武帝后,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地位确立起来,并享受遍及全国各地人们的祭祀。[2]在欧洲,宗教的神或上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最高的信仰,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在经历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统治后,经过文艺复兴,欧洲人才逐步开始把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从来世转变为现世,实行政教分离。随着民主和科学的发展,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在某些方面,西方宗教中的神要比中国的神开明,他们创造人以后,就给人们自由行事的权力,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且实行自由。教权与君权存在竞争,宗教的职位可以通过选举、买卖产生。[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但由于崇神思想根深蒂固,即使是王充在反对神学目的论的同时,自由也具有神学目的论的思想意识,存在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意识。人一生的轨迹早已为神所决定,所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在传统文化中十分明显。同时,人们被封建伦理道德文化所束缚,受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很多人采取消极无为的生活态度。

(二)处世与思想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讲“中庸”“执中”“致和”的处世态度,适应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成为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则,但缺乏生活中公平竞争、进取精神培育,忽视或轻视人们对社会平等、公平、公正、正义等价值观念的追求。西方文艺复兴,从欧洲中世纪宗教统治中,建立人们的生活态度、观念,重视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重视乐观进取,反对悲观主义;强调发展个性,提倡个性解放;通过教育解放人的能动性,依靠知识改造现实社会;即使西方圣经也含有宗教迷信,但却教导人要积极面对逆境:事业上的成功,使你成为上帝的选民而不是弃民。

(三)科学理性精神

中国长期崇神,君权神话。封建君主,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实行愚民政策,甚至掀起文字狱。中国长期以来以儒家经学为主流。“经学”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便渗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经学以它自成的体系,凌架于一切知识之上,无形中排斥科学的独立,轻视经济和科学技术。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清时期以来以朱熹注释为准,清朝形成八股文。过于夸大、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和圣人崇拜联系在一起,禁固了人们的思维,排斥独立的理性思考,它只要人们相信“圣人之道”,并不要求人们探索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尚未知晓的真理。这些束缚人们科学思想的培育与追求,“唯上”“唯书”,人情重于理性,重伦理轻知识、智慧,重道轻器,权力大于科学。以致有人称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盲从文化”。西方文化总体说来,具有崇尚理性的传统。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有一种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对一切事物都要追根究底,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重视知识教育,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文艺复兴之后,以理性分析代替盲目信仰,用理性态度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西方社会各界总体上以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西方国家教育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人们理性的发展。

(四)人权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尊重他人权利的思想,但总体上仍然属于重义务、重责任、轻权利,重权威胜于自由。强调个人对整体、对国家的绝对服从,但是,权力者绝对垄断了权力,轻视人民的利益,一方面提倡“天下为公”,但实际上权力为君主私有。西方文化重权利,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实行个人主义,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提倡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家国同构”,国家是封建君主的国家,人民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只有在国家面临危亡的情况下,才允许人民保家卫国;面对权力,往往是政治冷淡和政治参与并存。而西方则逐步形成了“契约论”“人民”,实行代议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性善及性恶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善的角度,重道德建设,轻制度建设,强调廉洁自律,但实则“腐败何其多,改革何其难”。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既重视文化建设,又重视制度建设;既重视自律,更重视他律。

三、结语

第5篇

1.1英语学科的特点,要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对于很多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进行相应的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尽管对所有的英语单词都比较熟悉,然而却不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大意。与此同时这个难题,不仅仅困扰着高中学生,而且对于很多大学生,甚至部分研究生来说,他们也经常出现该问题。高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以及词汇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对英语的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对英语的词汇教学,对于西方的文化不够关注,甚至有些高中学生对此一无所知。面临这样的现状,相关的高中英语教学老师,需要在平时的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中,尽量讲授一些西方的传统文化或者风俗习惯等等。其中可以对英语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外国地理知识,他们的日常用语习惯,甚至是他们所经历的历史进程等等各种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如果英语老师在进行词汇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对高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传授,那么就会提升学生们的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与此同时,大部分的高中学校的英语教育,其主要部分就是词汇的教学工作,因此要尽量将西方文化与英语词汇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融合。

1.2英语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要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高中英语老师在词汇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解释词汇的含义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词汇的文化内容的讲解,也同样重要。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在语言与文化结合的情况下,所培养的词汇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与国外友人的综合交流能力。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形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就变得越来越高。学校在开展英语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对国外的经济、文化以及科学等等有所了解。并且希望学生们能够利用所了解到国外知识,对国内的文化、经济以及科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或者完善。如果仅仅让学生学习如何读或者写英语,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英语老师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将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不仅仅可以学到国外的相关文化,与此同时便于学生将国内外文化进行比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国内的高中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以及分析。

二、英语老师如何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进行融

合的概述英语老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其实践性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不但要关注以及重视,英语词汇的讲解以及语法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进行西方文化与词汇的结合。与此同时也需要英语老师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杜绝。要想将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进行杜绝,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词汇背后的含义以及文化。无论对我国语言还是对外国语言来说,其语言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都是相应国家发展以及进步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事物的发展历程。高中的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讲解的西方文化,大部分是指英语语言国家的相关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以及文学发展等。如果高中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将这些基本的西方文化了解透彻,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英语老师在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将它们进行简单的结合,与此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其中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特有的优势以及劣势,与此同时学生的生活文化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这些因素的分析以及运用。只有将这些较为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之后,才可能让学生们真正学会英语词汇,以及西方文化内容。

三、如何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3.1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综合讲述

我国的部分高中学校,在英语的词汇教学过程中,都仅仅对词汇的发声、概念以及语法进行了讲解。可能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以前的学生来说,是较为正确的。但是对于现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发展以及进步,要求高中学生,不但对词汇的基本概念以及语法有所了解,同时对其隐含的意义也要明白。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学习词汇的含义,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掌握该词汇。在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重视,对词汇背景的介绍以及阐述,同时对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相应的讲解。详细来说,就是英语老师所讲解的英语词汇,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内涵时,就需要老师讲述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老师可以讲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或者经典的小故事,甚至部分宗教知识等。这些文化背景或者文化知识,如果不能够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能使得学生的词汇学习,变得更加困难。社会的实际调查研究,以及英语教学老师们的亲身经历,都说明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这种教学方式或者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与此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

3.2在词汇的课堂教学中,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英语和汉语无论在语法还是在用法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在词汇课堂教学时,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或者对比。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汉语与英语的差异,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词汇以及西方文化。也就是说,要求高中英语老师,在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让高中学生了解到词汇的内涵差别。在英语中有部分成语,俚语以及句子,虽然与汉语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实际含义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英语的词汇,或者句子,与汉语的形式较为相近,但是意思却截然不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存在差异,风俗习惯不太相同。所以就需要高中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教学过程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时,可以采用较为有效地教学方式。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述与词汇相关的神话故事,其中包含中国的以及英语国家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可以使得高中学生在学习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觉得枯燥无味。

3.3老师适当的营造活动情境,从而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要求英语老师,创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西方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环境下,词汇差异的敏感程度。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及练习,学生们就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下,改变自己英语语言的思考方式以及分析方式。

3.4英语老师也需要关注学生们的课外活动

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特定情境的创造,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质量以及效率。与此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英语老师也可以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或者融合。其中在很多大学校园中,学校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设立了英语角、英语沙龙,以及各种英语演讲。其中这些学习英语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有效。所以高中英语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些课外活动。

四、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方式;比较研究

人类任何自觉的行为,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所以说,思维方式是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中西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推动中西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合一”与“二元对立”

中国人的观念,明知物我、人我之间的种种矛盾,但力求避免强化对立,希望相融和合一,追求对称、平衡、和谐。

中国文化的三种平衡: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天人平衡)、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平衡(人伦平衡)、人心内部的平衡(身心平衡)。

“天人合―”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它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把天地人我、人身人心、万事万物都处在一个系统之中,肯定各子系统合要素的内外依存,密切联系。如以“道”、“一”、“太和”表明整体,以阴阳为两面,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整体综合。强调了宇宙一元论、世界的一体化,是一种古朴的系统论。

在天人统一体中,人处于中心位置,认为天道(自然规律)与人道(社会规律)是同一的宇宙规律的表现,因此,“人者,天地之心也”,了解人道,就是了解天道,或者说用人道取代天道。忽视天道,就是对客观不做分解分析,也不做界限区别,用主观代替客观。

天人合一的系统观虽然相信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却否定了一个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实体的存在,与科学需要的客观精神相悖。

《列子天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礼记〉:阳盛则散为雨露,阴盛则凝为霜雪。

思维对事物整体“统观会通”的缺点在于即使对客体解析区别,也是用简单的阴阳解释一切,穷尽真理。这种思维方式断绝了进一步的探索,堵塞了走向近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道路。

自然观:“天”是指自然。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机的联系。中国文化从来不认为自然是外界、是彼岸,是人身外的知识活动对象,而是与人自身融为一体的统一有机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道家)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作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

社会观:“天”是道德之天,儒家将天道、天理视为社会伦理价值的最高来源。“天人合一”的社会观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统一。统一观念表现于政治领域,是春秋大一统的观念;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

“天人合一”认识论所形成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整合,引导中国文化理性趋于实用,它指导了一个较少宗教情结的乐观坚定的民族,并形成了一个关注热爱现实生活的文化。

二元对立。与所有其他文明一样,西方文化中也出现过早期人类与自然混沌一体的认识。二元对立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对立,人自身的分裂。

认识论:物我二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因为发现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认识主体从自然万物中分离出来,把自然界看作一个课题,这样才有了科学研究,才有可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这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就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

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征服自然必以认识自然为基础,于是科学理论作为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备受西方文化重视。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人为自然立法”――康德

“全部文明的进程是以精神法则战胜自然法则――人战胜自然为标志的。”――亨利・托马斯・布克尔《英国文明史》

社会观: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社会)则注重共同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会共同利益的原则对个人个性原则毫无疑问是一种限定、制约、压制。

宗教观:人的存在有理性与动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

宗教徒把人生当作皈依上帝的旅程,将肉体与灵魂、此岸与彼岸、天堂与地狱作绝对的分割。

由此西方人建立起无数对立的范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与社会,人与神,灵与肉,有限与无限,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理性与经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西方文化正是认定事物内部、外部的矛盾冲突促成了事物的发展,所以宇宙世界、人类社会才如此充满生机活力,永不止息地运动。也正是承认事物的差异特征,强调个性的价值,才有了千姿百态的世界,一个个独立的各具风姿的人和人的独特价值及对人的尊重及平等观念。

二、直觉形象与逻辑推理

中国式的直觉形象重形象、重体验、重直觉。从语言、宗教开始,中国人认识事物习惯借助具体的、形象的符号,用形象来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感官感知的事物入手,以直观具像的符号说明道理,用某种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抽象概念、思想意境。用特殊性例子(不经过归纳)直接得出普遍性结论,抽象概念均由感性词汇借喻演变而来。

如,两小儿辩日,大小=体积,东西=物体,尺寸=长度,“螳螂捕蝉”、“守株待兔”、“庖丁解牛”,以阴阳五行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解释一切。

认为只要把握了某些现象的某些特征和属性,就可以推导出其全部特征和属性。

荀子: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

之后,逻辑一词由严复译自英文logic。西方式的逻辑推理优点是具有严密性和清晰性的特点。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使经验和技能转化为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缺点是限制了主观创造性的发挥。这也包括牺牲思维的自主性以保障遵守逻辑的法则。有时表现为刻板地不近人情,不会灵活变通。

三、实践理性与抽象理性

中国――实践理性。中国哲学的目标在于回答“怎么样”,它关心的是物的功用。中国思维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西方哲学则致力于回答“是什么”,它的兴趣在于寻求终极真理。

中国――实践理性“正德、利用、厚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在正德的基础上讲利用、厚生。重视实用技术的开发创造,只关心理论的实用价值而不作纯粹认知,从而使纯粹科学得不到重视与发展。

实用目标不仅存在轻理论的问题,而且实用目标的理性近视还会模糊我们对终极目标的追求。

实践原则使中国文化具有急功近利的理论近视和极强的世俗功利心态。

春秋战国:名家(公孙龙“白马非马”)――“辩而无用,有害于治”。(鲁胜《墨辩注序》)魏晋:玄学家清谈――上层知识界一时的风尚,终被正统文化所淘汰。佛教:其中形而上的理论、教义、繁琐缜密的纯粹方法被拒绝了,其学无徒孙相传。

总之,有名家而无逻辑学,有测量计算而无几何学,有占星术而无天体学,有辞章学而无语法学,生物学知识也几乎完全含于农学和医学之中,从而使纯粹科学得不到重视与发展。而纯粹科学是应用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发达的纯粹科学,那么,实用技术的发展也就有限了。

西方――抽象理性。西方哲学沉迷于追求物质的本质。本质是潜在的,非直观能把握的,因此抽象理性在西方成为其文化思维的特点。

第7篇

文化是电影的灵魂,任何一部电影反映的都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即便是一个国家的导演去拍摄另外国家的电影,其中也渗透着点点滴滴本国的文化。每个时代的代表性的电影,无一不明显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潮流与本国当前的文化,无论是拍过去、现代还是未来。

一、当前欧美电影的特点

(一)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的电影受到热捧。2008年,奥斯卡获奖影片《老无所依》、2009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10年《拆弹部队》包括之前的《撞车》之类的影片,受到了专家与人们的好评,这些影片都是社会现实的精炼与升华,反映了社会与人性的真实与虚假、善良与邪恶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在人们心中形成共鸣,从真实的再现角度,提高了影片的感染力,这类题材的电影成为了近十年欧美拍的最多的电影。

(二)以幻想为主线的电影不断挑战人们的想象力。以《哈利波特》、《指环王》、《阿凡达》为代表的颇具玄幻色彩的电影为代表,出现了很多想象力丰富离奇,甚至构思天马行空的片子,包括之后的《盗梦空间》等,将玄幻与悬疑有效结合在一起,用完全脱离现实的幻境反应简单的故事情节,用3d的效果代替了原有的成像技术,不仅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了成年人的推崇。

(三)还原历本文由收集整理史,重提英雄与领导的力量。《国王的演讲》、《铁娘子》等获奖影片从内容来说,可以看到欧美文化强调英雄主义的文化气息很浓。尤其对于英美人,由于其文明不如中国、印度等国家这么久远,其历史题材的影片大多只追溯到了上世纪,尤其以一战、二战的影片为主线,拍摄了很多电影。此外,其宣传英雄的力量,与重溯历史,也是对欧美经济长期疲软的一个提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众的信心。

(四)多元化的文化融合。近十年的欧美电影中,东西方的文化交融非常密切。自上世纪《卧虎藏龙》的票房大卖之后,很多人开始关注东方文化,中国、印度的很多电影传入好莱坞,频频获奖,使得很多欧美人对东方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至于众多电影出现了东方元素,包括007系列,《碟中谍》系列,《生化危机》系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获奖更是将东方题材电影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电影反映的西方文化的发展

(一)“大胆”与“冒险”的开拓精神为永久的文化支撑。“no one stands still.if you are not moving ahead,you are falling behind.”从“阿甘”到“勇敢的心”,从“哈利波特”到“少年派”,都反映出了欧美人热衷冒险的精神,从discovery的成功就能看出,欧美人对未知领域是多么的向往。这也跟其国家发展与文化发展历史有关,英国一直以其工业革命那段历史为傲,美国也经常以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为题材,甚至现在的欧美人对现在所生存的世界心存不满,期待对新世界的开拓。

(二)“创新”是电影阐释西方文化的最直接表述。《盗梦空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等,都是用超乎常理的逻辑,而感觉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过程来描述一些简单的道理,奇妙的思维不光是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内涵上更突出了创新二字。创新思维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文化倡导的,其视角的突破性甚至略显叛逆,甚至颠覆了人们对影视的传统看法。

(三)不拘小节的生活习惯。我们东方最近倡导的“原生态”,是将繁杂的生活回归自然。而欧美,“不拘小节”甚至“随意”的生活与言论,仿佛代表了其更加的民主,电影中,很多细节都表现了其在礼节、规范、言论等各个方面的随心所欲,也许这就是欧美生活的原生态。

(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对于美国文化来讲,其文化历史并不长,但其接收的各国信息非常多,伴随着新思潮和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成为了当今美国文化的主要方向。对于欧美电影的发展,也将海外市场作为的主要额开发方向,不但要让世界了解欧美的文化,还要让世界接受欧美的文化,在此过程中,欧美电影慢慢的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尤其是亚非的文化。加上美国外来人口众多,多种族,民族的融合,改编外来文化的故事早已成为美国电影市场的致富秘诀。

(五)宗教因素的宣扬。欧美国家对于基督教的宣扬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电影中也能时时刻刻的感受到。美国是最具宗教多样性的国家,而基督教仍是美国的主流。在美国大部分电影中,都能提到上帝,甚至在美国的国歌里,谱写了“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自然而然,基督教倡导的平等自由、友爱互助、同情弱者、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价值准则和处世哲学,都是在美国电影题材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文化与电影的互相影响

电影作为一项近百年最为成功的文化与娱乐结合的传媒方式,已经成为了一项世界语言。人们通过电影,接受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一)电影的空间文化的发展,带动西方文化空间的扩展

电影在近百年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大多反应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发生的故事,反映现实与幻想,代表了人们的思潮。从乡村到城市,从时间到空间,从富贵到贫穷,电影用不同的空间符号,形成完全不同的空间语义内容。空间的不断重组,形成了稳定的文化空间。西方的文化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不断的多元化,进而影响到电影产业,也向多元化的空间拓展。

(二)以英语为主导向全球语境拓展

欧美电影的全球语境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各国,开始了学习东方语言的热情。很多中、日、韩语班常常爆满。全球的语言带来的全球的文化,在多元文化选择策略下,欧美电影吸收世界各地的艺术风格、将其成功地纳入作品中,逐步影响到的是西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第8篇

关键词 知识文化;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对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但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语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文化影响制约着语言的演变,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导致相应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千差万别,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更重要的在是语言交际的适合性和得体性上。

我国学者张占一等(束定方,2008)主张将外语教学过程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知识文化”是有关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艺术文学、教育宗教等的常识性知识,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曲解、造成交际冲突;而“交际文化”源于一个民族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和社会习俗等,蕴藏在词汇的联想义和篇章的结构中,体现在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上。一种文化中习焉不察的文化因素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误,因而“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划分主要是为了使外语教学侧重“交际文化”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文化”可以忽略,两者可谓互依互存,共同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原版电影中的西方文化

学习语言必须习得目的语的文化,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也早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但是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或融合文化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宗立新等(2000)探索性地尝试了一些文化导入的教学方法,包括比较学习法、以点带面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讨论法、文学赏析法和大众媒介法。束定方(2008)总结了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即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和专门讲解法,而大众媒介法是实践法中最具操作性的。

大众媒介囊括了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不仅可以借以了解社会文化动态,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最新的语料。而英文原版电影以其声像并茂的双重感官刺激,用最直观的视角呈现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借以了解探索西方文化,有着其他教学方法和其他传媒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英文原版电影能促进学习者习得西方文化的融合动机。影响语言习得的最主要的两种动机分别为融合动机和工具性动机(乐眉云,1999)。具有融合动机的英语学习者是为了了解西式的生活,并希望能与当地人沟通,甚至潜意识里爱慕渴望能具有与西方人一样的行为方式,表现了学习者对西方文化的最诚挚的兴趣;而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学习者往往把英语视为工具,借以得到一份好工作或是能阅读翻译相关的英文资料。因而相比较而言,融合动机是出自于对西方文化的真正热爱和兴趣,这种兴趣一旦转化为动机,可以持久稳定地保持英语学习者习得西方文化的热情。但是塑造培养学习者融合动机的实质就是提供给学生了解西式生活的渠道。而影视艺术就是生活的再现,它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原版电影缩短了地理障碍,通常忠实地再现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向学习者呈现了千山万水之外的“外国人”的栩栩如生的生活工作的场面。当这种原先只能通过阅读、依靠想象来维系的画面通过电影的“身临其境”的演绎,便不再晦涩难懂,无形中拉近了学习者与西方社会的心理距离,自然而然地萌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或融入这个社会的夙愿。

其次,英文原版电影中的丰富的习语素材是了解西方文化的最有效和最便捷的途径。词汇是最基础的语义单位,而习语作为词汇特殊的语言形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谓习语,就是指因语法结构特殊而无法依据其组成成分来解释的固定语言形式,包括了成语、谚语、俚语、俗语等文化精髓。英语习语的形成反映了西方社会鲜明的民族特征。因为习语涵盖的独特文化,所以如果对习语只是简单的字面理解,往往是百思不得其义或是解义举步维艰。由于习语这种“字面意义无法理解”的特点,常见的语言教材往往会对习语进行精简,以减少教材难度。但是英文原版电影的受众大多为本土观众,即便意在国际市场,也是依赖翻译解决语言的障碍,而不是简化语言。因而电影语言集结了西方社会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语言,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习语,因为习语是西方交际中习焉不察的文化。由于电影表现和感染手段的需要,经过锤炼后的电影语言中的习语更形象。借助电影的情节故事学习者不仅能了解这些习语所蕴涵的历史典故、地域风俗等文化背景,更能亲身感受习语的感彩,加深对习语文化内涵的理解。

再次,原版电影语言的故事情节为交际活动提供了近乎真实的情景,为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了真实的任务,从而也使文化习得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跨文化能力的提高也不只是纸上谈兵。Nunan(in Brown,1994)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因而学习者在了解语言的结构之前,应更注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因此他提倡在语言的教学中,应多使用真实的材料,设计更多的真实任务,结合课堂语言和课外的真实语言。西方文化的导入如果仅仅依赖语言教师在课堂的描述,那么就如同“水中捞月”,美好但是可望不可及。特别是牵涉到“交际文化”时,没有交际的情景,这种文化的学习过程就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当原版电影呈现了西方社会各种交际场景,在餐厅、在银行、在商务谈判桌旁、在商店等,学习者不仅能体验交际语言在不同场合的特点,同时体察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进而探求现象差异背后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差异,由表及里、触类旁通,提高语言表达的适宜性,真正地培养跨文化能力和意识。

三、西方文化教学的具体实践

原版电影在西方文化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为一种媒体,能否在西方文化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成败取决于人为使用的方法能否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原版电影的优势。笔者认为结合原版电影的特点,“知识文化”的教学可以采取注释比较法,而“交际文化”的教学可以采用情景比较法,两者不具排他性。因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本身的界限比较模糊,有时甚至出现重合。笔者强调中西比较法无论在“知识文化”还是“交际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是由于人类学习认知的心理模式的特点。Kranshen(1982)的图式理论认为语言的理解依赖于学习者的当前背景知识和亲身体验。学习者在观看原版电影之前可能并不具备有关西方文化的图式,即 便有,也是依赖中文表述的片段模糊的知识,不具有系统性和形象性,因而学习者通常会以中式的思维理解西式文化。采取中西比较法符合二语习得的认知心理模式,并且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知识文化”的教学

原版电影中的知识文化主要体现在习语的文化内涵、故事情节的文化背景以及声像呈现的艺术形式。教师可利用注释比较法,在激活相关本国文化的框架内对西方文化进行诠释。电影《阿甘正传》一直被视为原版经典,也是语言课堂教学的极品。剧中阿甘把他和詹妮的亲昵关系称为“like carrots and peas”,但中文中通常用“形影不离”来形容阿甘和詹妮从早到晚天天粘在一起的情节,教师可以适时解释英文习语中的豌豆和胡萝卜丁常在西方烹饪时同时出现,作为主食的点缀,故引申为形影不离。此外《阿甘正传》的最大特色可能是从一个弱智者的视角折射了美国上世纪50~80年代种种历史变迁,教师在导入此段历史时,可以联系学生所了解的中国在上世纪50―80年生的对等事件。另外在阿甘参与反战集会的剧情中,摄像机闪现了华盛顿特区的一些著名建筑,例如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等,视觉艺术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解释,但是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背景补充,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见“知识文化”的导入是教师在中西比较基础上的诠释,在精心剪辑的声像欣赏上的诠释。

2、“交际文化”的教学

原版电影中的“交际文化”的教学是依据电影情节提供的交际情景,学生先从本土文化的交际原则出发。体察电影角色在各交际情景中的言语和非言语的特征,挖掘文化表面差异背后的价值观念的分歧。在观看电影时,学生运用五官感知文化的不同表现,这种表面差异是不能穷尽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深层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宗教观的差异,借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英语思维的能力。同样在《阿甘正传》中,尽管阿甘是个弱智者,但处处彰显了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美国文化认同个人的努力,“傻子”阿甘获得很多人的尊重;而在一个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等级森严社会中,很难想象让一个“傻子”作为集体的代表,独揽所有的荣誉。借助于这两种文化价值取向,可以解释更多的文化现象差异。在商务谈判桌上,美国人好用“我认为”,而中国人好用“我们认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争。在电影情景中的“交际文化”,更具观察性,细节点滴、一举一动一览无余,而且由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使交际的意义凸显,如何才是达到交际目的的得体言行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9篇

一、引导学生在影视中吸收西方文化

比如以一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Friends》一课时,教师特别引导学生关注多媒体片断的这一个句子:“SorryMichael,wecouldonlyacceptT/Twithdeposit.It’sourhardandfastrule.”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到“硬性规定”这一个词,学生提问,为什么“硬性规定”这个词的口语表达不能用“companyrule”或“companypoliey”来表达?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到西方是一个契约的社会,交易中的双方都很重契约,他们如果制定好了一个规则就不能轻易的改变“,companyrule”或“companypoliey”都不能表达出这种规定的权威性,所以西方人用“hardandfastrule”这个词汇来表达。这个词已经是一个固定的搭配、固定的用法,学生不能但凭自己的意思将这个词汇改成“hardrule”,否则外国人会听不懂这个词的意思。这名教师从“hardandfastrule”这个词汇中让学生了解到了西方契约精神影响英语词汇的表达以后,学生就会了解到要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就要积极的吸收英语文化。英语影视中经常渗透着他们的文化,比如他们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看西方影视中吸收西方文化。

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吸收西方文化

西方人有自己特有的节日、特有的交际方法,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以一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Attheweekend》一课为例,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在学校办正式舞会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以下是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资料:Promisthemostimportanteventforhighschooljuniorsand/orseniors.Moststudentsplanforthisnightforseveralmonthsbycare-fullycoordinatingproperattire,formalsocialactivities,andtrans-portation.……教师引导学生用西式的礼节来开办舞会,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了解到人们要参加正式的舞会,就要穿着正式的服装。在参加舞会的过程中,不迟到是基本的礼仪;参加好朋友举办的舞会尽量要坚持到舞会结束以后才离开;男士邀请女士跳士可委婉的拒绝,女士邀请男士跳舞男士不能拒绝……教师在引导学生举办活动的时候,学生会了解到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自己应当如何交际、如何对话。教师在引导学生办活动的时候,能够引导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交际英语,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西方的文化。

三、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吸收西方文化

研究的是指人们针对某一个研究的范围,探索某一个主体,从而系统的了解某种事物的学习方法。教师可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西方文化主题,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知识。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Myschoolday》一课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科学的课程。以下为一名学生研究的片断……WorldWarЦanditsimpact,post-warandforeignpolicy,andcontemporaryAmerica.Worldhistorycoverscountries,theircul-tures,governments,geographicalfeatures,andsoon.这名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能了解到西方独立思想的形成、民主思想的根据等,他就能更深入的了解西方的文化。比如这名学生思考到在西方的社会里,男性应在生活细节上尊重女性,如男性与女性出行时,男性应为女性拉凳子,遇事要让女性先行,可是在涉及金钱事务上的时候,男性和女性却是彼此独立的,如在西方,一对男女恋人一起吃饭通常以AA制的形式买单。西方男性对女性的尊重是源于西方女性自由、独立的基础上的,学生了解到这个原则就能理解到应以怎样的原则与西方人交流。教师如果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方法理解西方的文化,学生将能对西方的文化有更系统的了解。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如果人们要深入的了解一种语言,就要了解这种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初中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

作者:华根兰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泽夫初级中学

第10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社交礼仪 思维方式 饮食文化 象征文化

学习语言,不仅要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历史发展的不同,导致了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而学习者要想真正的学习一门语言,就要了解文化的内涵。只有掌握了文化的不同,才能身临其境,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才能建立起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建立信任。本文从中西方社交礼仪文化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和中西方象征文化差异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使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1 中西方社交礼仪文化差异

1.1 打招呼差异

中西方人在见面打招呼时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见到朋友会问到“吃饭了吗”,“准备去哪儿呀”;见到第一次见面的人也总是会从姓名,职业,收入问起;相反,在西方国家,如果朋友间见面就问“吃饭了吗”,他们会认为是邀请之意,而要是第一次见面就问职业,收入等,他们就非常的反感,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些都是私人问题,不应该被随便提及。外国人见面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是谈论天气,身体情况,或者兴趣爱好等无关痛痒的问题。

1.2 赞美差异

中西方人对待赞美的表现完全相反。中国人面对他人的赞美时,往往会委婉的拒绝,并说一些贬低自己的话来表示谦虚;在西方人看来,这样是很不正常的,他们在面对赞美的话语时,会表现的特别高兴,并且会很热情的道谢。

1.3 送礼差异

送礼是一门学问。中国人送礼会精挑细选,既要贵,又要看着上档次。在送礼是还要说道“也没买什么,不贵重,就收下吧”或是“家里还有,这些用不到,就给你拿来了”。而西方人在送礼时,首先要避免的就是贵重的礼品,他们会把这当作是行贿,并且,西方人在送礼时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说不能送过时和淘汰的东西。

1.4 感谢差异

感谢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收到礼物时的感谢。中国人收礼时会说“怎么这么客气,不用带东西来的”,“来就很好了,怎么还拿东西呢,多不好意思啊”,然后把礼物放在一边,等客人走后再打开。西方人则相反,他们在收到礼物时会表现的很兴奋,然后立即打开,看到礼物后还会表示最热烈的感谢。还有一种就是中国人在亲人之间很少会说“谢谢”,这么说会让人觉得关系生疏,不亲近;而外国人成天把“谢谢”挂在嘴边,他们把说“谢谢”当作是最基本的礼仪。

1.5 称呼差异

称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敬,亲密程度。中国人在称呼人时,往往会说职业加在姓的后面,如“李老师”,“张局长”等,;西方人简单的称呼“先生”,“女士”,“小姐”等。此外,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亲戚很多,因此有爷爷,奶奶,姥姥,老爷,叔叔,舅舅,婶婶,阿姨等,中国人习惯说成“七大姑,姨”来形容亲戚多;西方人没有这么多称呼,同辈的人共用一种称呼。

2 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差异

2.1 人生观

中西方的人生观大不相同。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上,君臣之分,等级之分明显,“继承”是一个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词语;而西方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权利和地位,跟家庭是无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会依照安排好的路线前进,而是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

2.2 社会观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像是一张蜘蛛网,复杂至极,办事需要靠关系,出身需要看家庭,人人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西方人认为出身并不是障碍,平民也可以当总统,富翁的孩子不努力也会一事无成。

2.3 价值观

“利他主义”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在中国人的脑海中,社会是大家,自己是小家,要舍小家而顾大家,这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代表了一种谦虚的品质;而西方人自我主义强烈,他们的很多词汇都是以自我为主的。

3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3.1 餐桌上差异

在中国,人们经常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席间举杯劝酒,有时还会划拳,认为酒喝得越多,代表着越开心,越亲密;西方人则不会劝酒,只是开香槟庆祝。此外,中国人餐桌上有老少尊卑之分,敬酒也要把酒杯稍低一些,代表着尊重;西方人没有辈分之分,敬酒时杯子也是越高越好。更重要的一点是,西方人不会围坐在一张桌子边,西方流行“自助餐”的饮食方式,喜欢什么就拿什么。

3.2 饮食态度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待美食有着深刻的体会与创新。古代的满汉全席是饮食文化的高峰。现代生活中,人们将食物做的更为精致,中国人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细致,追求美味;西方人则不同,他们的饮食讲究营养丰富,就算每天固定吃一样东西,也要包含多种营养。

4 中西方象征文化差异

事物的象征意义不同,往往会闹出不应有的笑话。如中国人把数字六看作是吉祥的数字,寓意着“六六大顺”,西方人则把六视为不详的征兆,尤其是六六六,三个连在一起的时候,代表着《圣经》中所说的魔鬼的符号;中国人送礼时把百合看作是“百年好合”的象征,西方人则把这看作是死亡的象征;中国人把乌鸦看作是不吉利的东西,西方人则把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中国人不喜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了解掌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发展的果实,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内涵,是一个国家的底蕴。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一定要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因为语言的交际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支撑,文化背景不同,很容易造成交流的误会,因此,对文化差异的区分就至关重要,学习中西文化差异也就必不可少。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有限,要想全面地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就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避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失误。

参考文献:

[1]杜学增.英汉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李庆明.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施家伟.英汉文化称赞语对比分析[J].汉语学习,2000.

第11篇

引言:语言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它即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不同的语言又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产生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对于不同文化中使用的语言的理解。因此,注重文化差异,增强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言与文化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记录并反映了民族和社会发展进程,而文化则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两者交叉渗透密不可分。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的发达和丰富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反过来,语言并非文化的全部,它受文化的影响,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可见,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语言和文化这种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而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因而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还要注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看待事物,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即要以博大的胸怀学习理解外国的优秀文化,又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要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差异。同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注重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发展历史,民族传统和社会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不能因为外国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不同就认为外国文化荒唐可笑,更不能以外国文化为标准来贬低我们自己的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磨擦

1.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外来文化。十九世纪中叶之后,中国开始变到以军舰为先导的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知识分子从救国图强的角度出发,开始对中西文化比较思考,对此冲击提出了不同的应付方式,其中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全盘拒绝”和“全盘西化”和具有 折中色彩的部分吸收,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反对闭关自守,坚持“洋为中用”。在语言交流中语言障碍固然是个“拦路虎”,但更多的失误来自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只重视传播语言知识,而忽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弊端,其后果十分令人担忧。因此,承认差异,减少磨擦,,互相学习,互取精华,互相推动,自然是对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应持的正确态度。

2.中西文化的某些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很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差异,其中包括句法、词汇、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语境、得体性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久远、文明古老的民族。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往往注重文明、谦逊、热情,但西方文化则不同。在接受别人的赞扬时,中国人和西方的反应有相当大的差异。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当听到别人的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或者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客观因素或由于侥幸等,而接受赞扬则会使人感觉骄傲、自满、缺乏教养。而西方人则会面无愧色地说“thank you”。这并不是说他们只喜欢恭维,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接受赞扬意味着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自己所做的事是值得赞扬的。因此不应“故作谦虚”,“假装自卑”。另有一个例子,一位叫格林的外宾称赞译员小张时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的英语很流利)。”小张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poor.(不,不,我的英语很差)。”外宾听了很茫然,他认为这种过分自谦不诚恳,从而感到不愉快。从西方文化判断标准来看,这是一个不协调、不合作的反应,也是对他们判断力的否定。如果小张了解文化差异,对于

转贴于

表扬泰然处之,一句“thank you.”就会使交流自然得体了。

又如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在饭桌上生怕冷落了客人,总是在不停地“请,请”劝人吃喝,不了解情况的外国人不知如何客套,叫吃就吃,叫喝就喝,有时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按照英语的习惯,对客人说声“help yourself , please.”就不用老是劝,让客人随意即可。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外国人一般会当面打开礼物,同时表示感谢并大加赞赏一番;而中国人则会在推辞一番之后,再接受,同时表示感谢,但从不当着客人面打开礼物,否则就显的没有教养。再如,我们中国人之间见面常问“上哪里去?”若这么问外国人“where are you going?”有的人可能会不高兴,他的反应也许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的着嘛?)同样,美国的父母谈起孩子的成绩时就十分自豪,他们会感谢你称赞他们的孩子,夸耀自己的孩子如何得到奖励,上光荣榜。中国父母则不同,即使孩子在班上名列前茅,父母也会谦虚地说孩子“顽皮”、“不用功学习”等等。恭维、表扬美国人的外表,衣着、成绩时,他会高兴地说声“谢谢”。而中国人却会说“不行”、“不好”。西方人视问女士年龄为大忌,而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普通话题,西方人把工资、财产、婚姻视为隐私,而中国人在闲谈时少不了谈此话题。中国人以“谦虚”为美;美国人以“直率”为荣,这种“谦虚”使许多中国人在美国人家做客时挨饿。

第12篇

关键词: 禁忌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在经济和信息日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些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是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其中,禁忌语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遵守对方的禁忌语习惯,通常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反之,则常会产生交际困难,甚至会导致整个交际的失败。大部分禁忌语属于言语禁忌语。人们在交际中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在日常交际中也不是任何话题都可以提及的。在特定的文化中,参与交际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某些话题或某些词汇有意无意地回避,因为人们不愿或不敢随便谈论这些话题或词汇,于是在语言中就出现了禁忌。无论中国还是外国,语言禁忌涉及的范围都十分广泛,从个人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禁忌语无处不在。言语禁忌主要有三类:称谓禁忌、词汇禁忌和话题禁忌。

1.称谓禁忌

在科学尚不发达时,人类把自己的名字看做是某种超凡的东西,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和其肉体与灵魂不可分离,出于恐惧心理和保护意识,对名字的禁忌比较普遍。但中西方对称谓的禁忌有所不同。中华民族的称谓禁忌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早在商代,中国就实行了“生名死讳”的制度。秦汉以后这种禁忌扩大到活人身上,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独特的称谓避讳制度,即不直称君王或尊长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方式来避讳。唐太宗名世民,当时“世”改为“代”或“系”,“民”改为“人”。《捕蛇者说》就将“民风”改为“人风”。中国讳名制度的盛行,不仅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更在于广泛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积淀。中国是一个尊法社会,尊宗敬祖是中国人的一贯传统,至今一般家庭的儿女仍然不能直呼自己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名字,更不可用长辈的名字给晚辈取名。

西方国家则没有诸如此类的避讳。在美国,儿女直呼父母名字是天经地义的事,有时为了纪念已故的先辈还特意用其名为晚辈命名。这与美国人重视“个人存在”与“自我价值”是分不开的。但西方国家对宗教名称有一定的避讳。西方国家受基督教影响较深,即使不信仰上帝的人,也不愿使用不恭敬的语言来触犯上帝,而是尽量避免提及他的名字。中国的一些教科书上教学生用“My God!”或者“Jesus!”表示惊讶,这引起许多英美人的不满。这些名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多在正式庄严的情况下由牧师等使用,其他人不得随意使用,否则就被看做是对上帝的不敬或亵渎。由此看来,在称谓禁忌上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西方人就不会对中国人到处都有“叔叔(uncle)”和“阿姨(aunt)”感到迷惑不解,中国人也不必为直呼外国人姓名而感到窘迫。

2.词汇禁忌

词汇禁忌与本国的语言文字、传统习惯、民族心理联系比较紧密。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都很丰富,其禁忌也涉及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中西方都对怀孕、生育有一定的避讳。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后代繁衍,中国民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因此,生子添丁是大喜之事,但是由于怀孕与有关,加上一些封建迷信思想,认为产妇不吉利,因此无论孕妇本人还是他人对怀孕一事总是不便直说,而是采用委婉语代指,诸如“有喜”、“有身”、“快要做妈妈了”之类。英语国家的人可以比较自由地、公开地谈论女性的身孕,甚至怀孕的女性本人也向异性直言其事。但在美国,随着未婚母亲数字的迅速增长,未婚先孕现象不断增多,人们有时不便直说,而用委婉语代指,比如trick baby(私生子),in the mistake/trouble(不想要的怀孕),have an accident(未婚怀孕)等。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对“死”怀有强烈的恐惧,极不愿意提及“死”字(never say die)。汉文化里“死”是人们最忌讳的字眼,人们忌讳谈死,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回避“死”,尽量用其他词语代替。据《汉语委婉语词典》记载,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有481条之多。英语中类似“死”的委婉语也有400余条。所不同的是,英语中关于death的委婉语与基督教有密切的联系,而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则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生病被看做是一种不幸(misfortune),它给人们带来不适和痛苦。中西方文化中对疾病都比较忌讳,病人本人不愿意提起,也不愿他人提起。在英美国家,病人有知道自己真实病情的权利,如果病人要求,医生则会直言相告。而在汉文化里,病情确实很重时,为减轻病人的负担,医生和病人家属则倾向于向病人隐瞒病情。关于性的词汇,中西方文化都有禁忌,但方式和程度不同。中华民族是比较保守的民族,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性的词汇都是在禁忌之列。在英美国家,性教育早已实施,性观念比较开放,有部分词汇受到禁忌,如“同性恋”一词很少用homosexual,而多用gay或者queer。

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禁忌很不相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星期五”和数字“13”都是人们所忌讳的。由于受基督教《圣经》的影响,耶稣的受难日就肯定不是什么好日子。“13”与“星期五”如果在同一天,这一天很多人就会夜不能寐,终日忧心忡忡,生怕在“黑色星期五”这天有灾难发生在自己身上。汉文化中的数字禁忌不明显也不固定,多数地区忌“四”,因其与“死”同音。中西方对年龄有不同的认识。中华民族一向尊老,长者是智慧的化身、威望的象征。中国人在称呼对方时,常在姓前加一“老”字,如老李、老王;对德高望重的人尊称为“某老”,如“郭老”、“您老人家”。西方人则最怕别人说自己老(old),对他们来说,old意味着老而无用,尤其对女性,禁用“老”字。难怪美国老太太不愿中国小孩称她为“奶奶(grandma)”,更不愿称她为“老奶奶(old grandma)”。

中西方文化中有差异的禁忌词还有很多。如同普通词汇一样,这些词汇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

3.话题禁忌

一般说来,无论哪种文化,都会有一些自由交谈的话题。例如,西方文化通常允许人们比较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业余爱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等。而另外一些话题却只能在某些场合与某些人进行交谈,还有一些话题则属于禁忌,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与人谈论。在汉文化中,同事、朋友之间几乎是无话不谈的,熟人之间更是无所隐瞒,而英美人强调个性独立,不愿别人干涉他们的隐私(privacy)。因此关于个人的经济情况、、婚姻状况、政治倾向等话题都属于禁忌范畴。比如中国人很喜欢的问题:“How much do you earn per month?(您月薪多少?)”“What’s your religion’s belief?(你的是什么?)”“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等在美国人听来就很不礼貌,甚至是侵犯他人隐私。

跨文化交际主要指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目前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禁忌语的了解还是很欠缺的,对其重要性也缺乏认识。实际上冒犯禁忌比其语言使用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它往往导致交际场而恶化,甚至交际冲突,即不理解或误解造成双方的不和与摩擦,最终导致交际失败。虽然中西方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禁忌语,但人们不能不交流。在交际过程中了解对方的禁忌语会减少交际之中的摩擦和冲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促进交际顺利进行。在知识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禁忌语虽然是文化信息的高度负载体,也不排除相互影响发生作用。中国有些城市的楼层或房间避免用“十三”,正是受西方禁忌语的影响。同时,禁忌语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有些过去是禁忌语而现在不是,也有些过去不是禁忌语而现在是。我们要在动态中把握禁忌语,让它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