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说和做课文

说和做课文

时间:2023-05-30 10:1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说和做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说和做课文

第1篇

今天我们学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民主战士的言行举止。本文的写作手法令我感受很深。

这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是:1从人的言行举止来写2精选典型事迹。从这两点可以让读者充分认识这个人。通过读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对工作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刻苦钻研,言行一致的人。作者把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他先做后说;第二部分写的是他先说后做。不过这两部分的共同点是说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

举例说吧,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什么事情先说了,可是呢,却没有做。有一些人承诺着要完成默项计划,可是到头来还是不能坚持到底。而这一课里的闻一多先生却不是这样的,他是言行一致,只要说到的就能做到,做到的也不一定说。真可谓是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言行一致,对学习认真负责,不能草率行事。

广东佛山南海区黄岐中学初一:李杰

第2篇

【关键词】听和读 说和写 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20

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影响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俗话说“言为心声”。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总目标要求:“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辩论能力。”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造成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愿意开口读,有些开了口却不能自信地大声朗读。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能自主朗读课文”,“朗读时音量适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力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此外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要根据有关的阅读书目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时代上分古典和现代,体裁上分诗词和散文。国别上分中国和外国,可就自己的喜好侧重读来。还要涉猎当今报刊杂志和精妙时文,关心时事新闻。需知学语文仅有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读社会,悟人生。其实有更多的东西是无需多讲的,多读多看自能领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阅读要和背诵结合起来,要广泛积累语言素材。

既然听在语文学习中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使学生听课积极主动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印证性听

对旧课内容复习性的重提,以及新课中预习过的字、词的形、音、义等等,只求印证你的记忆是否被遗忘或被遗忘或呗混杂的听。

二、求解性听

即带着问题来听,打通一个个思路障碍,才能读懂全文,跟着老师和同学的讲解、讨论来听,这是最常规的听。

三、求异性听

常表现为独抒己见。论辩性听。在课堂讨论或同学发言时,要仔细听对方发言,辨明正误,确证自己的观点。归纳性听。即读书法中的“钩玄提要”。选择性听。尽可在重点、难点处听听高论。

如果说听和读这两种视听手段是吸收营养,是“进”的过程;那么说和写则是加工和生成的过程,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必需。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阅读中可广泛摘抄词语、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彩语段,还可提炼情节梗概:做作品评析、鉴赏、?读后有感等。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提要钩玄,学生在阅读听讲中借助笔记可以自己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发现新知识内在联系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语文笔记较数理化学科有所不同。语文知识点是非系统,课堂笔记是随机的,散落于课文的每个角落。这样有利于复习。

为了学生养成笔记的习惯,在高中初始年级,要加强督促和检查。这样,才能由课内到课外,成为一种自主行为。勤于写日记。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的记录下来。日记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写日记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最初可能写的很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坚持写下去就会渐渐提高。日记往往记的是身边的琐事,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许多好的日记就是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琐事写得具体、生动,并能从中揭示出一定的道理而被人称颂的。写日记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主体;教学过程;学习方法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地升入了初中语文课程,不断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面对课堂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巨大的阅读量,如何更多地让学生直接接触文本教学,接触到语文课的语言材料,将更多的课堂活动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突破每堂课的教学重难点,不是一项容易的事。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上好初中语文课。

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

学生都有自我的人格和独立性,我们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探究、合作能力,流程设计容量大、信息量多、学习重难点突出、课堂教学节奏紧凑,能够做到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邓稼先》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全体学生去朗读课本,让全体学生都去投入教学环节,融入课堂,这也是普遍的目标,并在教学中设计具有层次的阅读、理解任务,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并且通过不同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让学生能从别人理解课文的角度理解课文。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又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感情的掌握。

二、提高参与,锻炼能力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教师“唱独台戏”,不是学生配合就够了,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设计具有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线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确保学生参与的主体性,锻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设计“感悟文意,把握中心”这样的活动,学生组成合作小组,从整体感知到归纳段意,从小标题概括文段写法到四字短语概括内容,让学生实现参与的主体,从而锻炼能力。

例如,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合作朗读,相互交流”等环节实现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首先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归纳大意,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答案;让后四人一组,全班分成十组,并选出组长。小组内交流,找出同学们认为最好的答案,由老师组织,分析各个小组的答案,比一比谁的最好。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三、教会学习方法,掌握学习规律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高效学习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流程,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我们设计“整体感知”,让学生首先了解文本的大概内容,再通过“细读文本”环节让学生从细节掌握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还通过“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挥主体的参与意识,再利用“拓展延伸”“课外练习”等环节让学生知道学以致用,提升自我能力。这一过程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

四、遵循学生情感发展规律

以学生为本,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遵循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为依据,确定学习目标,处理学习素材,选择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组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类的课文时,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伟人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努力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信条。但同时在教学中我们有不一定同简单的灌输来达到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目的,我们遵循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准,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科学家、革命家的感人事迹,升华感情。

总之,要想开展好学生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通过日常的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阅读、感知、分析、探究、归纳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什么样的课文需要略读,什么样的课文需要精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点拨和补充。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4篇

1 注重听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大纲》对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有量化的要求,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听说是英语起始教学的基矗在初中阶段侧重听说,逐步培养读写,有助于打好语音和口语基础,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读写可以巩固和加强听说,提高语言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四项技能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种阶段侧重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英语教学规律的。高中阶段书面语大量增加,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为今后打基础都至关重要。

吸收语言和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靠听和读,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学生不可能以听为主要渠道,但大量开展阅读是可行的。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吸收,是输入;说和写是产出,是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输入越多,输出就越多。在我国缺少英语环境的条件下,要迅速大幅度地增加词汇量,使学生产生语感,训练他们用英语思维,自由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大量阅读是一条便捷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加强听读训练,特别要增加泛读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基于此种考虑,《大纲》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中明确规定:一级目标,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二级要求达到20万字以上。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是比较保守的,但要求全国普遍做到尚需努力。实际上,配合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教科书的阅读训练中,6册的阅读量就有50多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在80年代配合统编教材编辑出版过4辑《中学生英语读物》,共40本,约200万字。不少优秀的教师曾用这套读物培育了“高分高能”的高中毕业生。

2 指导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教会学生正确、实用的阅读方法是一个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益的途径。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William E Norris认为,“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们的学生是有文化的,那么他们就不必去学习阅读的过程,而是要练习阅读外语——英语的技巧。”因此,教师应通过课文预习提问、讲解课文或重点句型,指导学生做阅读训练。具体操作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抓住关键信息,提高效能。让学生学会特别注意阅读篇章中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数字(numbers)等关键词语或中心句。清楚文章脉络,了解大意,以提高阅读的目标性和效能。

2.2 训练阅读速度,加大输入量。阅读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大量地输入信息,才能达到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时,习惯发出每个单词的音,即出声读,有时也表现在无意识的喉头蠕动。以上任何一种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效率。所以,在阅读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改掉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限定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进行快速阅读,为提高阅读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加大训练量,掌握难点和重点。任何技巧和方法都只是表层的东西,都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学生必须通过多做阅读练习题,才能掌握阅读材料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对典型句型、典型方法“举一反三”,达到对不同阅读内容的触类旁通。

3 注重培养学生泛读强化理解

第5篇

1.少点斥责,多份赏识

课堂上,无论是哪个学生,无论其课堂表现好或差,我都会引导别的学生用赞赏、鼓励、期待的态度对其评价。记得2011年上学期刚开学的头两个月,我班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像哑巴一样,课堂上表情麻木、不爱说话,无论是交流还是展示环节都只是充当听众和看客,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这时候我不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对他们进行不断的鼓励和赏识,终于使得这部分学生现在大变样了:“我认为”“我觉得”“我发现”等显现个性主张意愿的词句竟然也能出自于他们之口了!他们高兴地笑了,我也欣慰地笑了。

2.找准方向,发扬长处

我班学生中,即使是学困生,我也要让他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在课堂上给他们充足的表现机会。在多次获得别人的赞赏之后,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有了一个安全的落脚之处,他们也就慢慢无拘无束地说和动起来了。我班一个叫XX的女生是上学期开学时从广东一所民办学校转学过来的。刚来的那一个月,她给人的印象是“哑、笨、懒”,上课从来不说半句话,不懂的问题从来不请教别人,作业也是错误不断,他们小组内的同学一个劲地叫我换小组成员。我对她进行认真观察之后,发现她唯有画画时非常安静认真,并且画的画比较逼真,也很有童趣,让人喜爱。于是,我就经常让她把的画给同学们展示一下,或者在小组上台展示时就专门叫她在黑板上画图,这下子她似乎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上课时兴趣高了,认真多了,也开始做作业了。

3.多给机会,体验成功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能效感,有助于自信心的增强。平时学生一个细微的进步,我都及时捕捉并给予表扬;课堂上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多让他说和做,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之后,学生就会充满自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平时在学案的设计方面,我首要考虑的就是低入、开放、有梯度、贴近现实生活这几个特点,目的就是让优、中、弱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我班学生现在在课堂内外脸上都洋溢着微笑,神态自然大方,正是多次体验成功之后的结果。

4.认真倾听,捕捉问题

课堂上常有胆小的学生小声地提出问题而被别的学生忽略了,但我会提醒别的学生留意,或者记得在课后走到他们身边与其交流。这样做除了能给其解惑释疑外,更多的是让学生感觉自己在被关注,以后会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这学期开学时我班新转来一名男生,开始时他沉默寡言,极少回答问题,但他上课时很认真听,并且表情富于变化,证明他在积极思考,只不过是不敢表现自己。于是我常常用期盼的眼神注视他,或走到他身边与他交流,鼓励他说话。尽管他的声音很小,但其提出的问题常常很有深度,对问题的解答也条理清晰。我在惊喜的同时,马上鼓励他放大声音,让大家一起评价和分享,在得到鼓励的掌声之后,这名男生的胆量越来越大了,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大多了。

5.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我现在的语文课堂,几乎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去完成,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对教学进度有一定影响,但我没有急躁,而是耐心等待。怎样“等待”呢?我常用的方式就是“缓说破”,比如在教学六年级课文《一面》时,开始因为对学生不放心,在设计让学生讲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时,我采用填空的形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效果。课后我明白:千万不能急,要慢慢等待,我们还可以从头再来,于是我在设计“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时,我先设计“鲁迅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外貌的特点谈谈对鲁迅的认识,这样,学生都能积极发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第6篇

关键词:语言材料 听读领先 篇章阅读

近年来,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外语界对第二语言及学习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语言是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但是不能因此而简单地说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能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素材进行交际活动。高中阶段外语教学的最重要目的,应该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含义,除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外,最主要的是使学生积累一些对今后的学习最有用的语言素材。

目前在笔者所在学校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两种片面做法:一种是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及对语言的实际接触和运用;另一种是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进行大量的交际性语言实践,但不重视语言习得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性学习。上述这两种做法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可实际上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未能重视学生对所学语言素材的有意识积累。

怎样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稳固地积累语言素材呢?让我们先对外语教学的过程做一番分析。

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方式亦无外乎听、说、读、写这四种方式,通过这四种方式接触语言并试着运用语言。其中听和读是以向学习者输入信息为形式,达到输入语言材料的目的,说和写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为形式,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因此,课堂上针对一定语言材料的教学过程包含着语言材料(教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

那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材料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陈贤纯同志指出,在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中,流行的看法认为“说”是首要的,可是这种看法不对,作为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阅读理解。这是陈贤纯同志所指出的“现行外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之中的一个。她所指出的“三大问题”中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在这里提出来,那就是现行的外语教学中常常是要求学生语言输出的量大于输入的量,然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恰恰相反,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输出的量。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用的。教学法家马塞勒(Claude V.A. Marcel)指出,外语教学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胡春洞教授说:在人类学习或习得语言的实践中,吸收总是领先于表达,也可以说输入总是领先于输出。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本族语和外语的学习都是如此。在通常所说的“四会”中,听和读属于吸收性的、输入性的;说和写属于表达性的、输出性的。因此,高中英语教学路子应该体现“听读领先,说写跟上”的规律,在处理“四会”关系上吸取自然教学途径的合理内核。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足量的理解性输入。在教学过程中狠抓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其意义是巨大的。首先,语言材料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载体,因此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和复习,是认识和记忆上述所有知识、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同时,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复习过程,也是对上述所有知识、技能的认识、记忆和复习的过程。其次,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强化听和读的训练,有利于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感的强弱”。 有的同志可能提出,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如果教学过程中不强调对所学语言材料进行交际性、创造性的运用,怎样体现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呢?这个问题应当从这样几方面来看:(1)运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或者说是语言学习的结果,而更重要的是从教学过程中挖掘交际因素。(2)不光说和写是交际,听和读也是交际。(3)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最重用的交际因素是语境,只有课文或语篇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单位,上下文是最根本的交际情景之一。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国外语言学界对语言材料假设已接受。克拉申认为,英语学习者通过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即i+1(i为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i的水平),而习得语言。现以笔者所承担的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材料输入的方法。

词汇的掌握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单词时,应避免因为怕学生记不住单词而急于将单词的音、形、意一齐教给学生这一做法。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样做学生会先把单词记住,实际上,因为是脱离课文和语境学习单词,这样做的成效是很低的。实验证明,人们在感知和记忆语句时,不是把孤立的词作为感知和记忆的基本单位,而是常常倾向于把若干个单词组成的一个短语结构或者片语作为基本单位。多数学生都有一个不好的阅读习惯,即要把遇到的每一个生词都查清,才肯往下读。结果阅读速度慢得惊人,常常是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已忘记。“整体阅读”法要求阅读者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时,头脑立刻开始了对篇章内容的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修正、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或者对它否定而产生新的预测,最后达到对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通过“整体阅读”训练,多数学生都能放弃原来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逐词逐句阅读法,采用新的方法。掌握“整体阅读”法后,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很快,在对篇章内容的把握方面进步尤为明显。

英语阅读教学切忌把分析性学习放在了语言教学的首要位置,忘记了语言输入“整体领先、综合先行”的原则。心理学家冯特 (Wilhelm Wundt)指出,语言心理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因此,引入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当尽可能具有感觉的成分。而教师在英语讲授中要让学生感知语言材料,首先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感知整体的语言材料,然后才注意到其中的某一局部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121-176.

第7篇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种人是双面人。

何为双面人,双面人就是看似柔弱却很坚强,看似坚强却很柔弱的人;双面人就是看似美丽其实私底下还会吸毒,看似丑陋其实心地善良的人。我怨恨双面人,因为他们埋掉了最真实的自己,就像人死的时候要埋到土里一样,可我也是个双面人。

我看似很开朗,很热情,很有趣,其实我这个人一般是不爱说话的。在学校里的时候,我虽然数学成绩很好,但我要是发一次言,连老师都要吓一跳。我喜欢捣乱,把女生的辫子结成一个结,或者说和别人挥挥拳头,其实哪只是忍不住生活的寂寞。我这个人很内向,不喜欢说话,又很敏感,很警觉;看似什么都会,其实喝酒也会醉,打球也会摔倒,考试也会得最后一名。

我为什么会怨恨双面人?因为有的人看似成绩十分好,或者说很温柔啊,很和蔼啊,其实另一面的丑恶是谁也察觉不到的。譬如我的一个同学,她是副班长,长得挺养眼,成绩也不错,就是特别爱打小报告。也许你会说,想老师告诉你的错误,都是为你好,这样你以后改了,就怎么着怎么着……但是,你要亲临现场,就会明白我的感受了。你想想啊,我就上课跟别人传个小纸条,不算特别严重吧?她就跑去老师那里:“老师,左然她和XXX传纸条……”她告就是了,添油加醋又说了一大堆,把我说成那种不良少女。然后老师就把我叫了过去,其实我那传纸条就是为了和同学弄一道化学题。你想想,老师让你站在办公室待n个小时做那个思想道德教育,随便翻翻语文书挑几篇课文然我抄,最后还买一赠一外带一个告家长。这已经是鸡毛蒜皮的事了,到后来我妈给我签字都烦了,直接刻了一个章,专门用来签字的。

两面人,你是么?

第8篇

说话和写话是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说话和写话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说写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的激发 入手,指导小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素材。只要教师通过努力,一定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说写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我在课文教学中是这样抓住点滴,挖掘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

一、挖掘课文中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

良好的品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有道德”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容之一,课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内容不窑轻视,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课文中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如学习《好孩子》这课,我启发学生自己先说一说:课文中谁是好孩子?为什么是好孩子?学生答:“京京和小梅,京京把伞让给了路远的同学;小梅带了伞,就先送没带伞的同学回家。”再启发:为什么说他们是好孩子?同学们各抒己见:甲说他们帮助同学,乙说他们助人为乐……深入启发:你是怎样做一个好孩子的?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他要向京京和小梅学习,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有的说得更具体……还用了一些生动的词语,他们说的兴致很高,气氛活跃,借此抓住兴奋点,让他们把说的内容写下来,有的同学编了儿歌,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平时做得不好的地方和以后应怎样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再如学习了《红领巾真好》,教育学生要爱鸟、护鸟;学习了《小狐狸卖空气》,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大家都说了自己的观点,写出了不同特色的、长短不一的话,学以致用,适时引导,会让你感到这些小精灵的内心是多么丰富、美好!

二、挖掘课文内容,改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有很多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学生非常喜欢,我抓住孩子的特点,及时启发他们改编故事如学习

三、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说写,培养发散思维

有的课文写得很含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放开去想各种不同的结果。如《明明上学》一课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这里启发学生想象:“假如我是明明,我会对小文说些什么?我懂得了什么?”又如《两只小狮子》一课,我启发学生想象,续编结尾: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有的同学写小狮子屡教不改,吃尽了苦头,续编了生动的情节,后来才得以改正;而有的同学写它一直未改,结局悲惨;还有的同学写它听了妈妈的话后,有错就改,刻苦练功,成为真正的狮子。再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同样可以续编结尾: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它想些什么?又做些什么?自己试写“可爱的小灰兔”、“执迷不悟的小灰兔”、“勤劳的小灰兔”、“懒惰的小灰兔”,任选一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同学们已经非常喜欢说和写这样生动的续集,可以说,如果有这样的写话作业,随后会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学甚至会牺牲自己的课间休息时间,埋头写完,一气呵成。通过想象说写,长期练习,培养了发散思维。

四、根据课文内容,丰富自然知识,培养说写能力

还有一课文是有关自然知识方面的,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课,除了弄明白“蝌蚪、鱼鳞上的圈圈、三叶虫”等大自然的语言外,引导同学们自找资料,说说写写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语言,在课堂上,他们谁也不甘落后,一展自己的风采,惟恐自己说的少要吃亏似的。有的说:“燕子飞回来了,说明春天到了。”有的说:“一群大雁朝南飞,说明秋天来了。”……同学们说了很多自然现象,不仅拓宽了知识,还培养了主动探索精神,学会查找资料。又如学习《要下雨了》一课,除了知道课文中所写的三种自然现象外,让学生继续课外拓宽,以各种方式搜集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演说比赛,同学们兴趣盎然,说出了下雨前“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蛇过道”等自然现象,而且大部分同学有书面整理,这对一年级小同学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锻炼;再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引导同学们搜集、整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然后课堂交流、表演、演说,效果好极了。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课堂开放说一说,课外搜集写一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写能力,而且激发和培养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主动查找资料的探索学习精神。

五、抓住课文景色细节描写,活学活用,培养观察能

第9篇

一、“六程序教学法”的提出根据

1. 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养,需要培养大量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在不同程度上通晓英语的各方面人才,这一形势,要求我们中小学外语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六程序教学法”正是为达到此目的服务的。

2. 根据教育学原理,我们知道交际有两方面:一是接收信息,二是传递信息。如果能接收信息(即听懂)就完成了交际的一大半,而听不懂就根本不能交际,在外语教学中,应把“听”的教学放在首要地位。

3. 中小学生年龄在6~14岁之间,已经过了语言的敏感期,不能期望学生的输入等于输出,尽管有时似乎能说出一些完整的句子,但事实上,那是暂时的记忆不牢固的。只有靠大量的输入语言信息,即多听、多读,逐渐积累,才能融会贯通。所以,就其学习方法来说,读更重于说,只有先会读,以读促说,才能会说,说得更好。因此,以前流行的说法“听说领先”我认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应为:“听读领先,以读为主,四会并进”更好些。

二、“六程序教学法”的步骤说明

1. 听――进行新授课的入门手段。无论单词、句型、还是课文教学,应从听其发音入手。听单词能学到纯正的发音方法,有助于单词的记忆。讲句型课文时,可以通过对话、看图、叙述、配音动画片、英语小故事、戏剧片段、教师用英文介绍等方法加强“听”的训练。以听引入句型或课文的情景中,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从环境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之所在,努力思索,引起兴趣。从而掌握句型、课文中的语言重点即课文的整体内容。

为了不看书能听懂,必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才能与教师配合好。

2. 讲――精讲指导。为了便于学生迅速掌握新的知识点,教师应精讲重点,突破难点。如:

(1) 单词的变化、习惯用法。

(2) 语音中的一般和特殊形式。

(3) 句型中的重点句型结构、语法。

(4) 课文中的句型、短语习惯用法及课文的整体内容。

值得强调的是:不是不讲,也不是多讲,而是“精讲”,并配合以一定量的练习。

3. 读――学习的中心环节。对于已过了语言敏感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方法是阅读。中小学生读的范围,主要是课文中的单词、句型、课文,辅以课外读物和《同步阅读训练》为输入大量语言信息,提供更多的单词复现机会,加强记忆,以便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为说和写打好基础,同时又可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提高英语单词的复现率。

根据阅读时出声和不出声,可分为朗读与默读。根据速度可分为速读、视读和精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朗读和精读。

朗读是打好口读基础的最好方法之一。教句型时,是以说促读。读书上的句子时,又是以读促说。朗读时,眼睛要看,脑子要想,声音又刺激着听觉,来自几方面的信号都强化大脑中的神经联系,使学生所学的东西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

朗读时,要求学生人人张口,发音清晰,速度适中,语调正确,声音洪亮。

精读是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手段。

对于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初三学生来说,大量的阅读扩大英语的知识面尤为重要。

4. 说――多多益善。中小学生在一个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经过听、讲、读三个环节后,教师应尽量地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开始,学生可能张不开口,也说不好,这就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方法如下:

(1)教师根据所学的句型,让学生造句。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3)教师根据课文、句型等说汉语,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

(4)复述或背诵课文、句型的主要部分。

(5)要求学生做一些日常生活的汇报或对话。

(6)利用所学文章角色,让学生进入角色表演。

(7)让学生分析出课文的段落和说出段落大意。

5. 写――不可忽视。尽管现今高考采用MET试卷,但作为学习手段,要求中小学生写出英文句子、短文的能力不可忽视,更何况即使MET中也有15%的书面表达。这也是《课标》规定的学生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

写可以分为两大类:(1)根据所学的句型、课文,写出相应的英语。如,翻译句子、短语,一段文章、甚至是背默课文,改写课文。(2)基于学生水平,写一些小文章。如,“My Family”、“Our school” “spots meet”等,初学外语的学生水平较低,不能过高要求,5~8句即可。这样逐渐积累,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这一步,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做一些书面的作业完成。

6. 记――复习巩固。因为学生年龄的特点,接受能力较强,所学知识能很快地掌握,但他们也有缺点,“即学得快,忘的快。因此,复习、深化记忆是他们为保证新知识不致在较短时间遗忘而必不可少的办法。

(1)当堂所学的知识,必须在下课前3~4分钟内总结出,达到巩固的目的。

(2)课后必须配合一些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在课后有机会温习刚学过的知识。

(3)每课、每单元结束后,要系统地复习检查。可以专门上一节复习课,每单元后的练习课,不能仅满足于做练习,而应当把一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句型有系统地复习――温故而知新。

三、关于“六程序教学法”的补充说明

1. 该“法”是针对“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但并非每堂课必须都包含“听讲读说写记”六步,而是根据当堂课需要,适当调整,即有时可采取四步、三步等。特殊情况下“六步”的“听讲读说写记”,顺序可以有所变动。

2. “六程序法“融汇了其它教学法的长处,意在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即情景教学,还含有启发学生思维发现的启发式教学,其中“听、说”两步,又是“听说法”的演变,利用直观教具、图片等,又是兴趣教学的范围。

第10篇

1.用英语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靠课堂,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语言环境,教师就必须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够熟练地掌握课堂用语,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比较流利的口语能力,对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但这远远不够。课堂用语毕竟有限,只是让学生听一些课堂用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只听懂一些课堂习惯用语,而对其它内容就无法听懂的现象。所以培养听的能力还需采用多种形式。

2.培养听的能力,应以课文教材为首选教材

在高中三年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每上一个新的单元,首先用英语叙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合上书本认真听,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学生大都在上新课前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上课时教师应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词和词组来叙述课文,少用生词,使一般的学生基本能听懂,有些学生可能在初中听力未受过训练,听能较差。如果高中一开始就给学生听不熟悉的内容,很多学生会因为听不懂而感到厌烦,影响教学效果。在叙述中,遇到一些新词和词组或一些关键性的词,可以写在黑板上或口头重复几遍,帮助学生理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叙述,有了听英语的兴趣和听懂英语的信心。这时就可以给学生听其他的听力材料,如听小故事等。

3.听小故事,适应洋腔洋调

教师要选用英美原版的小故事。刚开始时,学生不适应洋腔洋调,而且听到的句子和判断之间缺乏联系,一般学生都需要经过心译的过程,理解速度慢,影响对整篇故事,甚至一个句子的理解。结果大部分学生听不懂故事,这是因为心译活动影响听的速度,所以必须逐步克服心译活动。教师应训练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特别注意指导方法。听小故事时,首先让学生连贯地把小故事听两至三遍,提醒学生要耐心听,听不懂不要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就能听懂。其次,将小故事分解为一句句让学生听,每听一句用英语重复一遍。由于速度放慢,又经重复,学生基本能听懂故事内容。分句听完,再连贯地让学生听一至两遍,这次学生一般不必经过心译过程就能理解故事内容。多次重复,就会使学生逐步克服心译过程,逐步过渡到用英语理解,当然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由一点也听不懂到基本能听懂,学生不仅增强了信心,还增加了兴趣。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千万要注意不能将句子逐步地翻译成汉语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做无法培养起学生的听能。当然听力材料的内容应该由简到繁,每篇故事听的次数逐步减少,最后只是连贯地听、不分句,听两遍后做选择练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听能。

4.听力的培养应与说的能力培养相结合

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听得懂才能说得出。有些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时,如果不让他们看书,往往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们听不懂老师的提问。所以说,培养听的能力也就为培养说的能力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紧密结合课文教学进行,不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要增强其对课文的理解和句型、词汇的掌握。

对课文应答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整体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就课文进行口头问答准备好条件。提问可以在新课第一课时学生通读课文后开始,教师针对课文提问十个左右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同时检查理解的程度,启发其他学生思考。从第二课时开始进行分段教学。针对全课的内容,编二十个左右的问题,让学生做出正确或错误的选择练习。课文教学结束后,针对课文让全班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时间充裕,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学生来回答。难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容易的让中等生、后进生回答,有错误当堂纠正。教师可以把一个问题的答案用几个不同的句子说一遍,可以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启发学生的思路,持之以恒,有些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以说出较多的内容来。

5.引导造句,培养说和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的培养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重复地听、说、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中学英语教学要为学生达到这最后的目的创造条件。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新出现的词或短语造句,不但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方面。造句是写作的基础。一个词或短语,不同的学生可以造出不同的句子。刚开始时要求学生造简单的句子,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要求学生造复合句。学生打下一定的基础后,也为接下来的复述课文等打下了基础。

6.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多种形式的复述训练

第11篇

摘 要:教材中对课文《窦娥冤》中“罚下这等无头愿”的“罚”的注解多有不妥,结合原文内在的意蕴和情感以及中国民间文化心理重新加以解读,以期在矫偏正误的基础上给学生一种深层解读文本字句的启示和引导。

关键词:《窦娥冤》;罚下这等无头愿;罚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第四册教材课文《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第一道誓愿即“血溅白练”后,她有这么一段唱词:【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对其中的“罚下这等无头愿”的“罚”教材中简单地注解为:这里是“发”的意思。笔者认为多有不妥,只是依字句表面作解,没有联系前后文句及全文主题深入探析,没有揭示出原文内在的意蕴和情感,所以笔者认为,将这里的“罚”解释为“惩罚性地发下”为好,原因如下:

“罚”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在这里,我们以“处分违犯某项规则的人”作解,是什么规则呢,那就是窦娥本身清白,面对严刑拷打,她据理力争即使“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昏死三次,但仍不肯屈服。只是在桃杌要拷打她的婆婆时,她才含恨屈招,“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她发下这“没头愿”是要给“湛湛青天”看,让青天作证,给她主持公道,去惩罚那些“无心正法”的昏聩官吏,所以这里发下的三桩誓愿带有一定的惩罚性,充分表现出窦娥的含冤之深和反抗之烈。

她为什么要让上天主持公道、惩罚罪恶官吏呢?中国的传统思维方法是把“天”从自然中抽出来,赋予它以仁慈、公道、正义,无偏无私、明察秋毫的品格,从而使之升华为至高无上的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的善恶,皇天都是有感应的。到头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这样,窦娥的三桩誓愿及其应验便构成了一个人间无情、上苍有情的理想境界。此外,又借东海孝妇周青的传说、邹衍下狱、六月飞雪的传说和长弘化碧、杜宇魂化杜鹃的传说,更有力地证明上天是至高无上的维持公道、主持正义的主宰,这样就使她的惩罚性的誓愿有了一定的依托性,在逻辑上显得合理,从文中的“你道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考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已法,使百姓有口难合”也可得到印证。

从全文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反映出当时流氓恶棍横行,官吏贪赃枉法的黑暗现实,元代统治已经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在这里借一个小小的“罚”字就从细微处很好地揭示人物的悲剧,社会的黑暗,达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教材的注解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一妙处。

另从词义讲“罚”本身没有“发”的意思(古汉语词典也没有此解),教材的注解显然是采用了常见的以文解意的方法,与其如此解法不能很好地揭示“罚”内在的意蕴情感,还不如二者结合,把此处的“罚”解释为“惩罚性地发下”,既照顾了“罚”本身的词义,又很好地照应了文章的情感和主题,又做到了以文解意,“三全其美”,岂不更妙。况且“赌咒罚誓”等说法也是常见的,“赌”带有主观的预期性和应验性,与此对应的“罚”也必然带有主观的预期性和应验性,结合课文,窦娥就是主观的预期良善被冤而违犯了天道规则从而借“湛湛青天”以期有所应验,通过“惩罚”以戒醒世道人心,所以“惩罚性地发下”了这三桩“没头愿”。

(作者单位 青海省湟源县第一中学)

第12篇

【关键词】作业 语文课堂

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作业常常被挤出课堂,成为了学生额外的负担。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认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所以将本应该属于学生动笔写的时间也都占用过来了,课堂作业只能让学生们留到课外去草草完成。其实课堂独立作业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所以课堂作业应该回归课堂。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使它在语文课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导入训练——点亮开头的精彩

新课导入可以是教师精炼的简介、有趣的实验、音乐的欣赏、旧知的复习等等,也可针对课文特点,设计作业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东方之珠》的第二课时,我采用了复习导入的形式,上课前首先出示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被称为“东方之珠”,那里有 、 、 和美丽的 。这道题的练习既是对上一课时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又把本篇课文内容的主干提炼了出来,更给本课时对这篇课文进行深入阅读提供了方向,同时还将作业巧妙地穿插了进来,可谓一举多得。

二、习题渗透——引领阅读过程的精彩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学得投入,教师讲得精彩,可总也有那么一点遗憾,课堂作业总得花点儿时间再去理一理、讲一讲,方才完成。怎样才能弥补这个遗憾?我想:是否可以将习题渗透到课文的阅读理解中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习题引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失为一种阅读课文的好方法。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有这样一组题:阅读课文的第五、六节,完成填空。1.在这段话中,有一句比喻句,先划出来,再说说这里用“石头”来比喻谁?形象地表现了老天鹅的什么?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2.“破冰勇士”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破冰勇士”?它的顽强体现在哪里?3.从天鹅群“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4.看到天鹅齐心破冰的场面,我们会想起什么名句?5.你在生活中,看见过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请写下来。这几道习题明确指出了这节文字的阅读点。围绕这几道题,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1)仔细读读这节文字,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读出来。(2)请学生用右手象征那只老天鹅,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体验老天鹅第二次、第三次……撞击冰面的情景,从而理解老天鹅的勇敢和顽强,理解“破冰勇士”的涵义。(3)当你看到老天鹅从天下落下来撞击冰面时会怎么想?当它们看到老天鹅撞击冰面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当它们看到老天鹅第三次撞击冰面,冰面上出现了裂痕,还有满冰面的羽毛和鲜血的时候,它们又怎么想?(4)有感情地读一读。理解“克噜——克哩——克哩”此时就像是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5)想象天鹅群齐心协力破冰的场面,说一段话。完了之后,让学生当堂完成这几道题。事实证明,阅读教学中,将《课堂作业》中的习题合理有效地渗透其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教师也教得比较轻松,着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必再为学生课后的练习费心。

三、读写结合——延续语文课堂的精彩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讲说和指点过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规格练习。”叶老的话充分强调了“讲”后之“练”对形成技能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段的教学中务必做到精讲多练,认真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时,在欣赏了迪拜街头优美的风光,感受了迪拜由沙漠变成绿洲的奇迹后,带着对阿联酋人民的敬佩,我设计了以 “迪拜街头的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的练习。课堂中的这一有效作业的渗透,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