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孤独的总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流动在网络上的
所有你并上我的总和,
装上古旧的邮票。
那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关乎青春,
关乎孤独,
关乎欺骗 ,
关乎实际与不切实际五彩斑斓的一笔。
存放,
寄出,
收到,
小心翼翼挑开红色的信唇,
是一根根温暖的刺,
刺向脉博,
刺向心脏,
刺向不知名的隐处。
久违了,
隐藏着脸庞的你们,
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在黑夜与黎明之间,
玩着像海水深度一样的暧昧,
拉长了的帆,
却不知道在何处搁浅何
四处寻找爱避风的港弯 。
久违了 ,
如海潮泛涌的记忆,
久违了,
似秋叶飘零的思念,
久违了,
拉马丁的秋,
仔细想想,结婚不是人生的必答题,它更像是一张试卷最后一道附加题,答对了加分,不回答不扣分。你谈恋爱,就要花时间跟一个人相处,会开心快乐,会难过委屈,你不谈,把时间花在任何一件让你开心的事上,都行,本质上没区别,那些闻到榴莲千层皱眉的人,命里可能早有了一份提拉米苏,那些一辈子不结婚的人,也有一件跟结婚相提并论的小事儿充满她的生活,让她开心。就像,毕业了,看着身边的人都忙着找工作实习,你慌什么,想考研就沉下心来学习。就像,你年龄大了一点,看着身边的人都忙着相亲结婚,你急什么,不打算嫁人就学点其他本事,能让自己活的漂亮,怎么会愁什么老了将至的孤独。怕什么,生活不同而已。
你看着人家吃麻辣水煮鱼,真过瘾,可是,别忘了你不吃辣。你看电影里女主的裙子,真漂亮,小手一滑买了同款,收到货,你就后悔了。瑜伽课再怎么塑形,再怎么拉升气质,对于上不封顶的吃货来说,就是45分钟一节课的花式遭罪。活着,舒服就好。成年人,又不傻,做每一个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就行,你没必要委屈自己去讨好任何人,羡慕别人干嘛,吃惯了黄焖鸡的胃,学人家吃5分熟的牛排,那不是找不自在吗?穿惯平底运动鞋的脚,非要试穿10公分的高跟鞋,那不是找摔吗?其实,你不一定非要抹倔强的口红色号,才能碰到一个愿意亲吻的人。就算是30岁,你还没有碰到喜欢的人,急什么,你的人生里,可开心的事儿,不只是穿上婚纱的那一刻。谈恋爱,很累的,要约会,要分享喜怒哀乐,要吵架,要计划未来,你暂时应付不来,就放放。别将就去做让自己早晚会后悔的事儿。
你的人生永远不在别人嘴里,而在你自己选择的生活里,你要学会主动屏蔽一些让你不爽的建议,就算30岁,不结婚的女人,碍着谁了,没吃别人家大米,没喝别人家排骨汤,踏踏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那是人家的选择。成年以后,你活在人际交往的社会里,你的生活,是社会关系综合建议的总和,你不知不觉被各种建议左右,你怕成为别人眼中的怪物,你努力想活的跟大多数人一样,到点结婚,到点生孩子,到点接孩子放学,你应该做热腾腾的早饭,你应该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你不过是所有千千万万家庭主妇里的一员。其实,每个人都在过着被别人羡慕的生活,结婚的委屈爆棚的时候,会羡慕单身的自由,单身的孤独的时候,会羡慕结婚的安稳。生活总是从长计议,自己过着舒服,很重要。一辈子,说长不长,可是,为什么不试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吗?
如果你连自己跟生活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别慌慌张张开始一段你驾驭不了的感情,你会在一个不合适的人上,以为爱情不过如此,可是,真正的爱情,很美,很般配,是一大勺牛肉汤浇在一碗热乎的米粉上,冲的肉块欢快的滚动,是一大勺滚烫的辣油浇在水煮鱼片上,滋啦滋啦的作响,是一颗卤蛋千里迢迢参加卤肉饭邀请的盛大party,一切刚刚好。以前看到一句话,好像是山本耀司说的,大概意思是:“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你应该爱一个让你更耀眼,而不是让你低到尘埃里去开花的人,你爱对了人,才知道,婚姻是一场很有趣的结伴旅行,结婚只是一场酒席的热闹,而撑起你整个人生的是相爱。
为什么结婚?就是当你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有意思。就是当你觉得,依然会碰到很多问题,但是你们俩能处理好。婚姻真的不能全靠委屈、包容、理解、磨合这种听上去就很难受的词,来相处经营,那样一天到晚累到趴下的婚姻,你要吗,要吗,要吗?不要担心孤独,讨好自己还不是分分钟的小事儿。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来源:文章屋网 )
那次,我随团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茶油之都”新闻会。我在飞机上感慨道:“每次到北京都来去匆匆,顾不上到清华、北大去看看,很遗憾!”未料,下飞机时,一辆小轿车悄然驶来,同团的荣君对我说:“我陪你到北大、清华去走走。”原来,荣君联系了北京的朋友,安排了专车来接我们。随后,荣君陪我在清华、北大畅游了两个多小时,让我一饱百年学府之风采。在北京期间,荣君还陪我参观了游程以外的几处文化场所,让我很是感动。
说实,荣君职位比我高,我们之间无任何利益关联。当我向他表达感激之情时,他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兄弟开心就好,收获感情最美!”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异于动物者在于,人与人之间有理性而高尚的感情。马斯洛的五需求层次中,第三需求是“感情归宿”:人是需要感情滋润的动物,没有感情,人就堕落成了动物。第四需求是尊重,第五需求是自我价值实现,这都与人际感情、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的一切都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里,你能否赢得别人的感情,决定你能否快乐和成功,更决定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商业规则中,有“人缘即财源”之说;在权力场中,有“做官就是做关系”一说;还有诸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感情到位,不要开会”等说法,这些都揭示了感情和利益的关系。感情的意义远非如此而已,社会学家研究表明,人类的一切心理疾病都是人际关系造成的。其实,人类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尊重、欣赏、赞美,合作、宽容、和谐,这一切,涵盖了人类所有的向往和追求。
但是,获取感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放下自己,去热爱别人。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追求物质利益者可能得到冷冰冰的金钱,但他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爱情;追求权力者只会得到空洞的喧嚣和虚伪的谄媚,而得不到真心的崇敬和追随;一个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的人,是不可能拥有美好感情的,这样的人,他的一生注定是枯燥而孤独的。你只有付出真情,才有可能收获真情。当你带着对人类的大爱,去追求生命的理想和事业,当你遵循“真诚、智慧、无求”的大道,你才能收获真爱、尊敬和友谊等一切人类最丰美的感情,享受生命中最甘美、最醇厚的感情之果。
围棋绰号很多,木野狐和手谈比较有代表性,称其为木野狐是因为棋友棋士痴迷其中,好似其中有种魔力,叫它手谈,是因黑白交替,来言去语,落子生根,棋枰是交流的好道场。
东亚文明,不只有严肃的《四书五经》,更有洒脱性情的琴棋书画,围棋,东方智慧的象征之一,千古无同局,纹枰,手谈之际,退烦乱,削焦枯,黑白手谈,痛快沉着,儒者趣向。
围棋的乐趣,在于跟一个活生生棋手在“手谈”。你言我语,各执一词,每手有每手的用处。落子生根,每个盘上棋子都有自己生命,得爱护它们,不能浪费。所以,才有“实战发阳论”,没有两只眼的棋,只要你不敢吃它,对你的棋又产生了威胁,就是活棋。
世事如棋局
“千古无同局”是一句关于围棋的谚语,说的是从古至今,人们下的每一局棋都不一样。围棋纵横各十九路,合计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围棋变化总和大概等于3的361次方,变化无穷。更何况,有的时候挑起“劫争”,变化更加复杂。
如此广阔的空间,如此丰富的变化潜力,造就了“千古无同局”的定律,无论是国手还是业余棋友,甚至刚刚玩昧围棋的门外之人,每个人下的棋,放在大历史的脉络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许就是围棋最为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每一局棋,都寄予着一个人独特的个性、情感、才智与眼界胸怀。
相传唐代王积薪创造了围棋十诀,即“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棋盘上的语言常常是一种转换。
日本坂田九段自传《坂田荣男64冠的历程》(孔祥明译)中,讲了很多从优势到胜势的转变,值得玩味。很多时候,下棋的人会下错棋或效率比较低的棋,可是,不能马上就认输,还要努力把优势找回来。不到官子,胜负还比较远。
惊现的“和棋”
2012年9月5日,这一天注定将载入围棋史册,在今秋三星杯大师赛中,古力与李世石这对中韩围棋领军高手,也是一生的瑜亮、苦手,居然弈出了四劫循环的棋局,按照日韩规则体系为“无胜负”,双方确认之后,163手终局,世界围棋大赛首例无胜负宣布诞生。
居然,“和棋”。
虽然,在中日韩的部分友谊赛或挑战赛中出现过无胜负局面,但是,像三星杯这样的大型比赛,还是首次。拍案叫绝之际,棋友和准棋迷们也看到了围棋的魅力所在。
“一山二虎”,20世纪的上半程,日本围棋独领,理论与实战俱隆,中国与韩国棋手只能唯日本马首是瞻。半世纪后,风水轮转,中、韩争锋平分东亚围棋大势,古力与李世石争锋,正是两大对峙群体的波峰之战。日本围棋摇摇欲坠,只能靠部分旅日棋手张栩等争夺门面,可怜,可叹。围棋虽是雅趣,但棋迷棋友眼中可见,心中可思,围棋中有历史,围棋中有国运,围棋中世界观,围棋中有大眼界。
善胜不争
围棋,不只属于东方,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迈克·雷蒙,只身在日本学棋,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职业九段。这拉近了围棋与欧美世界的距离,美国人也可以体验东方文化的乐趣,开阔视野才能提升境界。
对于中国棋手棋迷也是如此,不可“抱残守缺”、不可“束手就擒”,应该“虚怀若谷”。试看,当年吴清源先生只身日邦苦斗,战斗力、想象力、大局观、创新力、宗教感等都保持均衡,开创了新布局,开演了“中和”的围棋精神。充实之则谓美,充实而有光辉则谓大,大而化之而则圣,当棋士把棋的境界推升的更加高远,受益者也就不止于棋了,“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每一手必须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和之棋’”(吴清源)。
【关键词】精神困境 存在主义 信仰 孤独
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深紫世界
作为后大师时代的艺术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作为一个在东欧出生的导演,他的电影无法在初始就保持着纯思考意味而无须观照社会现实。所以起初,基氏以纪录片起家,以关注现实来参与社会的改革与进程。当他逐渐发现那些无济于事后,他开始观注这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命运与生活。他对于道德的审视、人性的挖掘、困境的描述自始至终都不曾停止。在逐渐认清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精神、真实与虚拟这些关系之后,他真正开始了某种唯一的艺术创作。
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某种程度上说,更像一个文学家或哲学家。他自认为文学作品可以关照人的内心到达某种极致,对内在世界进行充分描述,而电影却显得捉襟见肘。因为它不够模棱两可,太清晰反而显得太模糊。可以说,文学作品中的戏剧性冲突、存在主义思索共同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从早期的道德焦虑到后期的自由焦虑,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道德感。这种挥之不去的厚重,既是导演本身思想的载体,也是作品的一个主旨。在他的作品中,有着如此鲜明、难于仿效、亦难于企及的个人风格,丰富、绵密到几乎令人窒息的人文/反人文主题,哲学的玄思演化为极富原创性的视听语言。①尽管基氏作品前后期风格变化很大,并且严格意义上他并没有做到集编、导于一身,但是他的作品内在有着强烈的关联性,很多作品之间都可以互为参照。基氏曾经在电视访谈中直言自己一直在拍同一部电影。从艺术创作、主题风格来说,基氏作品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维系着一种连贯与统一性。
二、个体境遇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视阈的人伦表述
1、生命的神秘倒影―《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
《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又译《双生花》、《两生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后期大放光彩的代表作之一。从这部作品开始,基氏的镜头主角不再定位于男性,而是更温和细腻地进行女性精神世界的描述。生活在波兰与法国的两个年轻女孩被一个神秘的木偶师联系在一起。两个名叫维罗妮卡的女孩素未谋面,却冥冥中感受到另一个自己。有一天,波兰的女孩在演唱途中意外死去;法国的女孩像预兆般地放弃了自己的歌唱事业。在邂逅一个叫做亚历山大的木偶师之后,她跟着两条奇怪的线索追到了那个木偶师。在亚历山大的影集里,她看见了波兰的另一个自己。
这部作品中有着基氏强烈的宿命论基调。在不同的空间,相同的时间,两个姓名、面貌、身体、爱好都几乎一模一样的女孩,究竟是否是同一个人,从始至终都未给出过答案。灵魂相通的两个女孩,仿若世界上另一个自己,无法解释,观众也如此。基氏自己也曾坦言这部片子就是在讲述一些难以名状的不合理的感觉、预感及各种关系。②
亚历山大是片中两个女孩命运的操纵者,木偶正是这两个女孩的化身。片中那个在他手中跌倒的芭蕾演员,就像是“被抛到”这个世界的两个女孩,在命运绳索的操纵下,黯然倒下,存留着灵魂。他是这部片子中未知神秘的全知者,是个无所不在的控制者,他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法国的维罗妮卡的感情,令她跟随他丢下的线索而寻来;另一面,他却也让法国的维罗妮卡在偶然中看见定格的他人存在中的自己。基氏在这种追寻内心戏的世界中,极力靠近他的对象,他渴望创造以及触摸这种看不见的内心世界。亚历山大着上帝职责,却无法给予善意的爱。这是否就是他自《十诫》以来逐渐放弃对上帝的质疑,而只是悲悯地注视人类的心境写照。
这个有关无名力量的故事,将宿命沉厚感与感性的情节叙事发挥到了某种极致。在存在与感知本质这些理论的夹缝中,基氏将神秘主义作为对人的思考读解。影片最后,维罗妮卡回到了家乡,站在父亲家门口,将手轻轻放在树干上的镜头无疑是种和解与希望。在起初充满金色光线如同歌剧一样的一场戏中,维罗妮卡仿佛就被某种神秘力量召唤。这神迹虽然给予过她希望、失望、痛苦、哀怜,但最终带给她的还是希望。可以说,波兰的维罗妮卡的死亡给了法国的维罗妮卡生命的延续,这种神秘的力量会伴随她终身。
2、爱的自在性匮缺―《蓝白红》
《蓝》是一个关于自由与不得的故事。影片从一场车祸开始,女主人公朱莉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她极度痛苦而自杀未遂,于是开始想要同过去隔断一切记忆联系。她变卖房子,扔掉丈夫生前一切作曲的作品,甚至和丈夫以前的合作者发生关系,以证明自己已经重生。基氏在这里开始直言:《蓝》中的囚牢是由情感和记忆共同造成的。这个时候的朱莉似乎获得了忘却的自由,然而记忆却如影随形地跟着她,无论她怎么渴望摆脱过去,都不能忘怀心中的伤痛。爱是种牢狱,亦或是种自由。主人公渴望追寻的是没有记忆、没有欲望、没有工作或承诺的自由生活;然而她对母亲说“我现在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无所事事。”她意图逃离却怎么也躲不开命运的旨意。她相信逃离会使她享有自由;但这场奔跑的前提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暴力已然夺走了她曾经拥有的“陷阱”或“囚境”:爱、友谊和怜悯。剥夺发生之后,她仍然被囚禁,被情感和记忆所囚禁。③《蓝》的最后,朱莉无声无息地迎来了生命的新篇章。克制而含蓄的表现正是基氏对于人性思考探讨的主题。这种悲观承载的痛苦是无法挥散的。
《白》在讲一个“平等”的故事,主角是一个敏感而多舛的男人。主人公卡洛因为生理缺陷遭到妻子的离婚请求,失去了所有的财产。从法国流浪至华沙,经历了一系列哭笑不得的状况后,他意外地获得了一笔财富和生理能力。于是他筹划了个复仇计划。结局却是夫妻二人感受到自己其实深爱着对方,却因着阴差阳错,只能在监狱中相望。这个既天真又精明,颇有点卓别林式性格的青年人,苦苦地寻求平等,然而这样的平等实际上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不平等。在波兰,每个人都想比别人更平等。它说明了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和人性相矛盾。卡洛的流亡之路从西方始向东方,在波兰获得了他想要的一切:资本。渴望和妻子的平等,渴望在事业上以及物质上的平等在这个时候达成了契机。精心制造的“平等”实质是某种报复,也是某种欲望作祟。然而两个人在其中都意外发现,这根本不是一场平等;因为他们相爱,却陷入自己布置的僵局。
《红》是关于博爱的主题。在基氏看来,我们真正关心的还是我们自己,即使我们在关注别人的时候,我们想的还是自己。年轻美丽的模特瓦伦蒂娜是个热爱生活天真浪漫的女孩,无意中撞上了邻居退休老法官的小狗,在和老法官的接触中,无意发现老法官有着监听的嗜好。年轻的奥古斯特似乎是老法官的缩影,他经历了老法官四十年前经历的一切。于是影片最后,有意无意地,一直错过的奥古斯特和瓦伦蒂娜在一起。而老法官也曾对瓦伦蒂娜意味深长地说过“或许你就是我没能遇上的那个女子。”如果说《蓝》在说“自由而不得”,《白》在说“平等而不能”,那么《红》就是在述说“爱怎么可能”。基氏一直在用反向主题来叙述关于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主题。红的主题是虚拟的,因为奥古斯特并不能证明是否真的存在。如果老法官晚出生了40年,这一切又会重演;那么是否可能弥补以前在某个地方犯下的错误?如同一个苹果切了两半,再把另一个一模一样的苹果也切了两半,那么一个苹果的一半跟另一个苹果的另一半永远无法拼成一个苹果。这正是爱之不能。
三、生存关照的悖论叙事
《十诫》的整体意义要比十条戒律相加的总和更大。电影《十诫》并不是简单地对应十条戒律,而是一部片子可以有几条戒律的综合。他在这十部关于道德和死亡的短片中,将人类生活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描述得淋漓极致。在他的眼中,不管人们住在哪里,普遍都很孤独。最让人们烦恼的就是孤独,而且在这点上人们最会自欺欺人。于是,他眼中的人物总是会陷入生命中无法驱逐悖论的境地中,他们自由的痛苦就藏匿在这些选择伦理中。他们有选择和选择不的自由,但是无论选择哪种,迎接他们的都是生存的痛苦。这种自由的伦理必然是艰难的伦理。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恰如其分地归类,它们的本质和面对的态度都是他在《十诫》中探讨的。这些普通人生命中的神秘和不可逆,是基氏最为关注的地方。不同于萨特的“从虚无走向虚无”,基氏更讲求的是运用自我的意志去面对和接受来自生命中的考验,用自己的上帝去拯救自己,才能进入生命中另一重领域。
《三色》和《双生花》中每一个主体都是孤独的,每个生命个体在遭遇生命破碎和精神困境时,在基氏悲悯的眼中,并没有流入一味的绝望和沉溺;相反,人类通过与他人和自我的相互和解,寻求到普世中平和的意义与欢乐。这些普通人活着并将继续活下去。在基氏那里呈现与关怀的并不是简单的两元价值或是刻板道义,更多的是悲悯和宽恕,对人类的期待与阐释。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孤独者的世界中,来处已然消失,归所不曾觑见。拯救―结束孤独的可能是如此地脆弱、迷茫。那是一种伯格曼表述的最新版本:人们对于他人痛苦的冷漠、无动于衷,将使他们遭到一份“普通的惩罚:孤独”。只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不再期待那位“沉默的上帝”会再度传出“爱的福音”。因此抱着一份伯格曼所不具的索福克勒斯式的悲悯,但他的悲哀与绝望比伯格曼更加深重而广漠。④■
参考文献
①③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P57、65
②达纽西亚・斯多克 著,施丽华、王立非 译,《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文汇出版社,2003年7月,P176
④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P68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萨特 存在主义 不确定性 荒诞性 存在的被遗忘
米兰·昆德拉在两部理论著作《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中全面阐释了他的小说观:小说之灵魂(对“存在的被遗忘”的思考)、小说之精神实质(幽默)、小说之智慧(对不确定性、可能性的探寻)、小说之结构(音乐式的复调结构)等。在书中,作者不是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展开批评和兜售智慧,而是通过塞万提斯、《梦游人》、卡夫卡、福楼拜、圣——加尔达、斯特拉文斯基等作家作品或是人物形象来表达他对小说的哲学思考:关于背叛、个性、媚俗、“非如此不可”、轻、重、灵、肉、晕眩等等,诠释着他的小说艺术观。
他的小说不是一味地探究人物的心理活动,不是媚俗化地将非小说性的历史知识(如捷克被占领、总统的讲话)翻译成小说语言的流行读物,也不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式的纪实(如《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是对人类生存的探究,对人生各种生存境况中存在的悖论的揭示,是“发现”并询问“存在”,以免“存在的被遗忘”,是对此时、此地中的此在性的极大关注。
是,“此时”,“此地”,“此在”。“没有什么能比现在的时刻更加显而易见,伸手可摸,可以触觉。然而,它却完全地避开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忧愁就在这里,在一秒钟内,我们的视觉、味觉、嗅觉记录了(或有意或无意)一大堆事件,并通过我们的脑袋传递出一长列的感觉与想法。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它在后面的一刻却被无可挽回的遗忘”(1)。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回忆,对未来的猜想,现在的时刻便是虚无的。对“在的”时刻那种状态不能把握。人可以回忆,可以想象,但回忆与想象并不与现在时刻相像,“回忆不是对遗忘的否定,回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想象不能前来帮助我们的记忆并重建被遗忘的”(2)。米拉·昆德拉就是要通过小说来对抗。让人类反思、审视自我,还原人类该有的自由、幸福,该有的不确定性与无限可能。
小说不会为读者提供终极意义上的方法论,它只是捕捉生命之一瞬,揭开世界上蕴藏的可能性,不是阐释结果而是重视活动本身。这就是说“小说家并不侈谈他的思想,小说家是一位发现者,他一边探寻,一边努力揭开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一面”(1)。读者不愿读那些说教意味很强的作品,作者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人物、事件进行道德评判、道德绑架。
我们之所以不喜欢这种说教,是因为对其价值评判的不认同,是因为那种作者思想意识中的专制意味与对读者强力的道德灌输,是对读者自由选择与思想的不尊重。每个人的阅历都是独特的,“过去”“现在”都是迥异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否定了人非上帝所创造,同时意味着人为自己赋予本质,人自己塑造自己,人是过去一切行为的总和。此外根据以往的认知体验与人生阅历,我们会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信念往往是话语的短暂的产物,具有终极价值意义的东西几乎是不存在的。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人的存在是毫无道理可言、无法计算的,是荒谬的,是虚无的。
这也就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笔下呈现的境遇:世界是荒诞的,人是孤独的,难耐的孤独与主客体之间的对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更好地解释道: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的存在,只是一种实现本质的可能性,即他并不能在结论性的意义上存在,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萨特的作品(小说、戏剧等)更多的是揭示这种可能性、偶然性、荒诞性。其他作家像加缪、卡夫卡等都在竭力挖掘人生和世界的这种荒谬和矛盾。人想通过行动来认识自我,但最终发现那是失败的,人想通过行动来揭开自己的面貌,这个面貌却不想他,“人最终不能认识自我”,这是令人多么恐惧的事实。
萨特的《脏手》里的主人公雨果想用暴力行动来抹去父亲的阴影和不好的出身,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信任,可行动一再地让他陷入思想困境,最后因偶然性的一幕(妻子捷西卡和贺德雷亲吻)而杀害贺德雷,他真想杀他吗?雨果自己就说:“其实杀人的不是我,是偶然性”,行动中的那个人不是真实的他,他自己都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一刻就杀了他;加缪的《局外人》中现代司法对“我”罗织的种种荒诞罪状,我莫名的成为“局外人”,人类世俗与社会意识形态荒诞的致命压力对人性的残害等等。
这些事件看起来荒诞,实则或是世界上某个角落在真实发生、人们正在亲身经历的剧目,或是我们可能面临或将成为的一种可能性,甚至是人类面临的某些宿命性的东西。这势必引起人对生存状态的绝望想象,对一切感到畏惧:畏惧人、畏惧科学、畏惧偶然性。这种人生的虚无和不确定性带给人漂浮不定之感,人的永恒的孤独、那种被放逐的状态让我们有时感到窒息寒冷。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宇宙中,作为脆弱的人类该何以自持?上帝死了,信仰死了,人类靠什么生存下去?世界真的如此肮脏,如此荒诞吗?人真的该绝望吗?
这些斯芬克斯之谜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这些无限的可能性是敏锐的小说家发现并探讨的问题,也是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竭力展示给读者的,他以哲学家的眼光、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进行小说创作,为人类命运担忧,对世界未来面临的种种可能性大胆书写。这是悲观中的乐观,是生于忧患,是高瞻远瞩,是为了生活的更好而探寻的出路,是防患于未然。
米兰·昆德拉们笔下的世界毕竟大多数只是种种极端状态,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可以选择不这样生活,可以逃避这一切。人还有自由,人要对自由的选择权负责,负完全的责任。人要更好的活着就必须勇于担当。人可以拯救自己,可以和这个世界成为朋友。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认识这个世界的真面目,然后去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一)隐性知识的含义
人们对知识的分类有很多种,按其能否用语言表达来分,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958年英国学者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做了描述,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可以用文字、语言或图表和数字表述的知识;另一类是指那些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对此,波兰尼作了一个比喻:“我们能在千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可以说波兰尼说的前者是显性知识,后者为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可以借用“能力冰山模型”对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的关系来解释,它认为冰山露出水面的是冰山的1/8,而另7/8则隐藏在冰山之下,露出水面的1/8即是显性知识,隐藏在冰山之下的7/8即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依靠隐性知识的支撑。换句话来说显性知识是露出水面部分,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显性知识依靠隐性知识的支撑,当然显性知识也会转化为隐性知识,两者可以转化。
(三)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显性知识能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不能回答“如何做”。的知识则属于“隐性知识”。对知识的这种新划分,不仅包括了以往那些能够言传的显性知识,如事实、原理、概念、理论体系等,而且包括了那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如经验、技术、技巧、能力等。当我们把未系统化的经验类知识也划入到知识范畴之内时,就意味着知识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认知范畴,而是扩展到了应用范畴;知识不再只被视为认识的结果,而被视为认识的全过程。
二、高职院校隐性知识教育现状
2000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到2009年底,人数占据了大学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仅有一技之长还要具备较好的隐性能力。但很多高职院校但认为学好一技之长就可以提高就业率,忽略了学生隐性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在:
(一)课程的设置上操作性课程过多,抽象思维的课程很少,甚至没有。
(二)在教学中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原因,不研究它为什么,导致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一些学校的考试题型和平时作业只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至于“简述题”和“综合分析题”都删掉了。这就导致了学生既不研究问题其所以然也不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隐性知识的发展,反而妨碍了显性知识的学习。结果是隐性知识没有学会,显性知识也没有学好,造成学生毕业后就业难,而很多单位又聘不到适合的人才的尴尬局面。当然学生就业还有其他原因,但本文认为高职院校不注重隐性知识的开发和隐性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高职教育隐性知识的开发
对于高职院校隐性知识的开发,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条途径进行:
(一)从静态方面来说
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学术风气、学习风气、人际关系、图书馆、教室和宿舍等,其中学术风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营造一个百家争鸣,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人们才去认真学习,积极思考问题,追求真理,从而才会有好的学习风气,人际关系才能自然、健康地发展,图书馆、教室和宿舍才能充满活力,隐性知识才能在这种良性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第二、增加抽象思维的课程,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教学文本。抽象思维课程有利于学生发展抽象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自己的思维方式。为此,笔者建议在高职院校开设以下课程:第一、哲学,它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总和,是人类智慧的总和,可以让学生对整个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并让其心胸和思维开阔起来。第二、社会学概论,它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社会结构、社会工作、社会交往和社会发展的一门学问。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才能正确分析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第三、经济学概论,它是研究社会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一门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进行独立的经济学思考,理性地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第三、建立隐性知识考核指标体系。目前高职院校的考核指标体系都是针对显性知识的,即根据课本知识或老师的讲义资料来判定学生的成绩,隐性知识的考核指标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如果建立隐性考核指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譬如教师根据学生是否课前预习、课外阅读书籍的多少和课堂思考问题的情况给予评价,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隐性知识。这些指标可以由学校统一规定也可以由老师个人规定,其内容包括: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从动态方面来说
第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原来的“传授--接受”教学方式改变为交流、体验和探索的情景交融的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鼓励他们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使隐性知识得到不断地发展。
第二、采用联系教学法。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将书中的知识与历史背景和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对静态的书本知识在动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地理解,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获得的不是一个个孤独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立体的知识面,这有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提高。
第三、采用工具教学法。导师给学生作业任务和工具(课外阅读资料等),由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同学之间的探讨,自己设计并完成作业任务,导师没有统一的答案,根据学生的作业过程和思考问题的程度给予评价,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009
年,对于我来讲可谓是人生经历的一个转折。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有些事将会影响我的一生!所以今年的总结有点难,但是,再难也要做不是?
2009
年,我经历了有生以来最辛苦的考试——考研
时间: 2009 年 1 月 21-22 日
地点:哈尔滨,黑龙江工程学院
人物:我
事件:我参加 2009 研究生考试
后记:自小长大,所参加的大大小小形形的考试不说多如牛毛,也可以说是多如羊毛了吧,但是像考研这样辛苦的,我生平还是第一次。现在回想,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怎么当时就准备的那么痛苦呢?直到现在也没弄明白。
2009
年最让父母感到欣慰的事情:考上了研究生
后记:虽然不是理想中的中国农科院,但是公费的。
2009
年最感到勇敢的一段时期: 2009 年的 4 月 16-26 号(到贵州大学参加研究生复式)
后记:坐了五个多小时的飞机,我从祖国的东北跑到西南,下了飞机不禁感叹:中国真是大啊!哈尔滨还是棉袄打扮呢,贵阳已经半袖 t 恤上身了。 24 年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到这里,而且是参加考试的。人生地不熟,我在这边一个亲人和朋友都没有。所有的事情自己办,所有的主意自己拿。我就是让他们见识一下东北女孩的利害!哼哼哼!
2009
年最孤独的一段时期: 2009 年的 4 月 16-26 号(到贵州大学参加研究生复式)
后记:郁闷的是这边的人说的方言对我来讲比听英语还要难!没有交流,没有朋友和家人,整个人被强烈的孤独感包围着。就连找个说普通话的人大吵一架都是个奢望!
2009
年最应该铭记的时刻:本科毕业
后记:大学四年对于我来讲就是个成长的过程,我从一个单纯的小女孩长大了。而且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认识了好多好朋友!本科毕业意味着我一个时期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期的开始,值得纪念!
2009
年最难忘的一个场景:大学毕业时送寝室二姐
后记:同屋四年,相处得真是好,毕业了我的想法是把寝室的每个人都送走然后自己再安静的离开。二姐是我最后送走的一个。在这之前的每个人我都把泪水忍了下来,可是当把二姐送上 21 路车的时候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哇哇哇的哭了!
2009
年最不明智的选择:到贵州大学读研究生
后记:离家太远,交通不方便—没
有直达的火车,坐飞机也要转机!
学校的运行机制有问题,办事拖沓,毫无效率可言!
饮食不习惯,南北的饮食差距太大了。很难接受!
2009
年最应该感谢的人:蒋选例—我的导师
陈锐
—高中同学,感谢他在我考研的时候给我的鼓励和帮助。
卢永飞
—师兄,感谢他在我到贵大参加复试时候及开学报到时候的帮助。
2009
年最令我难忘的食物:辣椒
后记:可能是由于气候的缘故,贵阳这边的人特喜欢吃辣椒。所谓入乡随俗,我不得不接受。算算我这几个月所吃的辣椒应该赶上我在这之前的二十多年的总和了。
2009
年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忘记老爸的生日。
2009
年最满意的作品:自己 diy 的盒子
后记:本科要毕业了,总想给好朋友留点念相,于是自己找来纸板,买来彩纸和胶水 diy 做盒子。做出来的效果还不错。同学开玩笑说“晓白,你别读书或是找工作了,开个盒子公司吧,生意一定好!”虽说是玩笑,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建议还不错啊,值得考虑!
2009
年最大的遗憾: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决赛又被我睡过去了。
2009
年最喜欢的电影:《疯狂的石头》
后记:我看了六遍,每一次都能把自己的肚子笑到痛,想想自己也够疯狂的了。
2009
年人生第一次尝试:炒股
后记:不是想借机赚钱,但更不想赔钱,就是一个“玩”我也成为了中国亿万股民中的小小一员。买进卖出间自得其乐!我想那些操纵着上亿资金的大操盘手也未必有我玩的高兴!呵呵!
2009
年我最不服气的一件事:暑期打工
后记:我去的是一家科技公司,名字我还记得。本想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可是现实没有给我足够的时间。不服气!现在想想还是自己的问题吧,要是自己绝对出色,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2009
年最令自己伤心的发现:黑眼圈
后记:以前的时候无论自己怎样熬夜都不会有黑眼圈,可是今年下半年的时候黑眼圈顽固的爬上自己的脸,寝室里的姐姐说到了我现在的年纪这种现象很“正常”。天哪!!!我究竟是长大了还是变老了?
2009
年最应该记住的一个人:林松
后记:这个人的出现实属偶然,呵呵!是不是所谓的缘分我自己也不知道。总之,这个人的出现改变了我的生活,而且会影响我的一生。
2009
年与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网络
2009
年我所见过的最龌
龊的勾当:
贵州大学把国家给每个公费研究生每月的补助金扣发了 100 元。使得原本就很少的补助金更是少得可怜!与同类院校相比贵大是最低的。共2页,当前第1页1
2009
年最难受的时候:想家
后记:从没有离家这么远时间这么长,想家的感觉真是一种煎熬。
2009
年最大的收获:从东北到西南
后记: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朋友和所习惯的一切来到这边,虽然刚刚来的日子过得很苦,但是现在仔细想想也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收获。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习惯会让你错过什幺。” 希望自己在贵阳的三年不会虚度!
关键字:萨特;境遇剧;存在主义;自由
1 人的“境遇”与选择
1946年,萨特的境遇剧《死无葬身之地》首演,这是萨特在二战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境遇”是萨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词的含义有:1、剧中人物所处的境况,2、剧情开展前的特定状况,3、艺术中的多种情结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环境的总和。所谓境遇,就“是一种召唤;它与我们相涉;它向我们建议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我们自己选择,为的是我们的选择更加人道;当必须将有限的境遇搬上舞台时,就是说必须表现人类的二择一(死亡是其一),境遇就召唤我们表现人类的总体性。”1萨特笔下人物的境遇实质上就是现实环境下人类的境遇。
《死无葬身之地》的背景就是二战时期的法国。剧情很简单,五名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法西斯俘虏,经受着残忍的酷刑折磨,恐惧、仇恨等种种情感纠缠着他们。而唯一逃脱的队长若望被作为身份不明者被关进同一间牢房。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索比埃不堪酷刑,跳楼自尽;卡诺里镇定自若,在若望建议下主张招假供求得生存;弗朗索瓦精神崩溃准备招供,被同伴掐死;杀死弗朗索瓦的亨利为是否出于自尊而挣扎;若望的情人、弗朗索瓦的姐姐吕茜在遭、弟弟死后视死如归,却最终选择了求生;就连若望也在面对弗朗索瓦和60名队员的选择中痛苦不堪……
“选择”萨特《死无葬身之地》一个重要哲学问题。人的一生是在选择中度过的。五位游击队员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要么努力抗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么妥协投降,苟且偷生。萨特在谈到这部戏时曾说:“我感兴趣的是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人的反映。”因此这部作品存在着两个矛盾着的基本因素:一定的境遇和在这个境遇中进行自由选择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萨特认为,人无法不选择,无论面对何种境遇,人都无法不进行选择。人投身于这个给定的世界,必须同各种自在存在打交道,必然受到各种条件和境遇的制约。在《死无葬身之地》中,五位游击队员面临的是被俘并且经受酷刑折磨的境遇。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也面临着不同的境遇选择,每个个体面前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究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的设计、选择、谋划和自我塑造,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和自我存在的根本特征。这也就是萨特的自由绝对性,即体现为选择的不可逃避性,人必须通过选择来实现自己的本质。
也正因为如此,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进行选择,而且因为上帝的死亡,任何先天的价值都不会存在,同样,“也就没有人能够提供价值或者命令,使我们的行为成为合法化。这一来,我不论在过去或者未来,都不是处在一个有价值照耀的光明世界里,都找不到任何为自己辩解或者推卸责任的办法。我们只是孤零零一个人,无法自解。当我说人是被逼得自由的,我的意思就是这样。人的确是被逼处此的,因为人并没有创造自己,然而仍旧自由自在,并且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都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2正是从上述理解出发,人也就是完全自由的人,人的选择也是完全自由的选择,所以,人被判定是自由的。
2 自由的个体与个体的责任
在萨特的存在境遇剧里,自由是无处不在的,因为人被判定是自由的,也因为如此,自由不存在任何标准。所以在萨特看来,人生而自由,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自由。也正是因为个体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人不能任性和随心所欲。作为自由的个体必须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结果负责。
萨特认为,面对人的孤独的生存困境,存在哲学的基本思路不是在人的存在之外再去寻找某种绝对的力量取代上帝的地位。而是应该关注人的本身,使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充分发挥, 并促使人勇敢地面对行为的后果。正如人无法摆脱自由一样,人也无法摆脱责任,人必须对自己的自由选择和行为后果担负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其次个体应该对他人和全人类负责,因为个人的自由不免会与他人的自由相冲突。在《死无葬身之地》之中,五位被俘的游击队员所面临的境遇选择都会涉及同伴和更多人的存在和价值,索比埃不堪酷刑,跳楼自尽,用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保全同伴;卡诺里镇定自若,在若望建议下主张招假供求得生存;弗朗索瓦精神崩溃准备招供,却被同伴掐死……总之,“人一投入世界,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要负责。”3
当然,萨特所说的责任更多是一种道德责任,是良心和社会舆论的谴责与制裁。在萨特看来,这是自由理论的必然结论,既然上帝不存在,人的存在又先于人的本质,因此,没有什么能替人负责,人必须自己承担自己自由选择的责任。萨特指出:“ 不管他怎样选择,鉴于他现在的处境,他是不可能不担当全部责任的。”4并且,对于一个个体而言,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所有人负责。任何借外部环境来推卸自身责任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是应当予以鄙视的行为。
当我们说人自己做选择时,我们的确指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自做出选择;但是我们这样说也意味着,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在为所有人做出选择。因为实际上,人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而可能采取的一切行动中,没有一个行动不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因为我们不能选择更坏的。我们选择的总是好的。因此,萨特认为:“所以我这样即对自己负责,也对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5
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死无葬身之地》作为萨特存在哲学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主张一种直面人的生存困境。在强调人的绝对自由的时候,没有盲目的把人作为最高价值,也没有乐观的为人类设定一个圆满的结局,反而强调人的生存境遇中的艰难和悲壮,强调人在生存境遇中永远开放的抗争和对自由的献身。
萨特的存在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直面人的孤独的、痛苦的、有限的生存困境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个体的自由理解为对生存困境的不断抗争、对现存的不断超越、对责任勇于承担的悲壮的、悲剧性的人道主义。对于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萨特做了这样一个概括:“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而使人存在;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既然人是这样超越自己的,而且只有在超越自己这方面掌握客体,他本身就是他的超越的中心。除掉人的宇宙外,人的主观性宇宙外,没有别的宇宙。这种构成人的超越性的主观性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叫做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所以是人道主义,因为我们提醒人除了他自己以外,别无立法者;由于听任他怎么做,他就必须为自己做出决定;还有,由于我们指出人不能返求诸己,而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理想)的目标,才能体现自己真正为人。”6
注释
1.罗国祥《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期刊论文】 《外国文学研究》 2001(2)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年版
3.同上
4.同上
5.同上
6.同上
参考文献
[1]罗国祥《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期刊论文】 《外国文学研究》 2001(2)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年版
1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是萨待。存在主义的产生和流行,是和这两个国家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分不开的。然而以后存在主义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里蔓延,又是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普遍化相联系的。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存在主义思潮发展到了顶峰,几乎席卷了整个西欧、埃及到东欧一些国家,并在美国、日本、拉丁美洲盛行起来,与各自的传统哲学相结合而各具特色。六十年代后期,存在主义开始衰退,其风头十足的地位被结构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所取代。但是它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观点也正在被一些学派所吸收,出现了合流的趋势。
2存在主义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1存在主义的基本内涵存在主义的最基本理论是以人的存在为中心的关于“存在”的学说。“存在主义”概念是由Existenzphilosophie(实存哲学)演变而来的。存在主义认为,唯一真实的、根本的存在是人的存在,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它的哲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求人的存在根源和分析人的存在状况、强调人的自我选择与道德责任、恢复人的自我与本性。所以它又被称之为“存在主义人学”。存在主义哲学既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反理性主义色彩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思想。它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的生存问题,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而不是“本质”,“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命题,并认为真正的知识是通过人的直觉而得到的,真理不是由人们发现,而是个人选择的产物。在存在主义者看来,道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是根据个人选择而定的。
2.2存在主义的特征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和人生信条。它的一般特征有:
2.2.1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真实的存在是根本不依赖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它是人的意志的存在,抽象的个人的存在。这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存在论。
2.2.2提倡唯意志论的自由观,重视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认为人的本质、人的真正存在,只有在它是自由的时候才是有充分价值的。而这种“自由”,是根据自己的判断,不需要任何原则的指导来做出决定的。这样就强调了个人自由并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
2.2.3主张悲观厌世的人生观。认为世界是虚无缥缈、捉摸不透的,人生也是如此,人是孤独的,充满各种烦恼和绝望,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人的努力都是失败的。这样就陷入了信仰宗教主义。从以上对存在主义一般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它是纯粹的颓废的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对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处于正在形成和发展阶段的青年具有蛊惑和欺骗性,应该要引起重视。
3存在主义对青年的影响和启示
3.1存在主义对青年的影响
3.1.1存在主义否认唯物论,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偶然的而非必然的”。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人生是无法预测和把握的。有的青年就会产生“跟着感觉走”的理念,把自己的得失看成是非的标准,没有真理和原则,再者否定“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唯物论的前提,从而走向了主观唯心论的歧途。
3.1.2存在主义认为“自私是人的本质,自我才是绝对的。”有的青年就会把自私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把个人作为世界的基础,以自我为中心,背离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3.1.3存在主义的悲观厌世人生观,会使有些青年产生悲观和绝望的心理。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没有什么真实的价值。而且存在主义的人生虚无、飘忽不定等思想,使得某些青年人无法给自己定位。
3.1.4存在主义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主体,可以随心所欲。”这种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而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不存在绝对自由的。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要辨别和抵制这些思想。
3.2存在主义的影响对青年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合作;个人主义;合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228-01
一、教师合作的现状
在教师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状:教师经常被形容为一个孤独的群体,虽然教师有许多同事,却没有可以进行工作上切磋的伙伴。在学校组织中,学校看似是一幅完整的图画,近看则是由班级个体组成的,班级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教师对教学问题拥有极大自,纵使有年级组和教研组等促使教师合作的组织结构,还是会形成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各自为政的局面,教师之间往往缺乏真正的合作与沟通。
笔者认为这种现状的产生,与教师的个人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耻于合作,羞于批评,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对于独立性过于强调,往往只坚守自己业务和学术上的独立,而不愿意与他人互动合作。教师的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第一,保密心理。有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成绩能比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高一些,自主独立地创新或总结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成绩领先于同年级同学科的其他教师,当然不愿将自己创新或总结出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分享、合作。
第二,守缺心里。在学校中很少有教师讨论和思考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更少有教师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有许多教师惧怕暴露自己的困难、问题和麻烦,因为如果暴露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可能被其他教师视为无能,而来自于其他教师的隔绝又使得教师只能独自经历挫折和困惑,这种感觉又使一部分教师产生了宁愿不进步、不提高,也要保守自己的缺点,避免他人窥探的想法。
二、教师合作的意义
(一)教师合作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发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能完全依靠自己,更不是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只有依赖于教师合作,在参考同伴教师提供的及时、专业的评价和建议后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自身教学、研究的反思推向更深、更广、更宽的角度。
(二)教师合作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作为教师,必须超越自我,合作备课,协同施教,合作教育研究,建立学习型的教师群体,树立共同的目标,一起分享成功与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为全面贯彻新课改理念,实施有效教学而努力。
三、教师合作的途径
(一)改变心态,消除个人主义
教师合作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合作的关键点在于价值、信念、策略以及专业知识的共享。所以要实现教师合作,就必须改变教师的心态,为教师团队的发展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以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专业态度、以自我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的职业情操,来推动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学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教师的工作方式,人际关系定位,并在团队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二)增强同伴间的交流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技能仍是其专业知识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教师同伴之间可以进行互相的听课、评课,通过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并进行及时的评课活动,在充分发挥每个人长处、优势时,更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方法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教师同事间的相互指导、相互借鉴、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有助于教师把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三)丰富合作模式
――朱 熹
荐书:《悉达多》
作者:[德国]赫尔曼・黑塞 著;杨玉功 译
我考虑着是否该把书架上的书这么分类:提出问题的;给出答案的;仅供缓解孤独的。
那么黑塞的小说将被我毫不犹豫地塞在第三格,和圣・埃克苏贝里的《小王子》紧紧依偎在一起。哦,当然,黑塞不是飞行家,也不写童话。他是一个在荆棘丛生的现实中自信的迷路者。他的小说,随便你看哪一本,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渴望认真生活的年轻人如何彷徨,如何艰难地寻找一条通往内心的路。
小王子温柔地说,对待这个世界,要像对待自己的心。因为很多事物,眼睛看不见,要用心灵。于是他回到那颗遥远的小星球,去照顾那朵总和他发脾气的玫瑰花。他说:“花之所以那么傲慢,是因为她太柔弱了,以为得摆出小小的刺和傲慢的样子才能保护自己……其实,那只是装装样子啊。”于是小王子的心和这朵任性的玫瑰花恋爱了。他不再贪恋繁华世界,甘愿退守住令他心动的那一方明媚。这个隽永而甜蜜的故事,就像清明前后矮枝丫上新生的小叶片,那么柔嫩,那么完整,轻碰一下,都叫人不忍心。
如果黑塞曾读到过《小王子》(从这两位作家的生活年代上来判断,这很有可能),他一定很羡慕埃克苏贝里。他笔下的主人公们历经人世的沧桑艰难寻觅的内心和自我,在小王子那里却完全不成问题。心和小王子浑然一体。而悉达多、辛克莱、盖特路德一生颠沛挣扎,东方的佛陀、西方的缪斯,都未能使他们清晰地洞见自己的心。但是他们从不怀疑内心的存在,因为只要偏离它,只要放弃寻找它的努力,生命便会感到不安。
年轻的沙门悉达多走出修行的树林,来到城市。他从一位名妓那里学习爱情的技巧,又跟随一位商人学习积累财富与享乐。悉达多聪明灵巧、意志坚韧,所学的一切无不成功,很快便从一个食不果腹的小沙门变成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大富豪。然而,短暂的满足后,他开始厌弃自己。他知道这些与他要追寻的最高智慧无关,甚至与他心向往之的解脱相悖。饱受内心煎熬之苦的他终于绝然地离开了已拥有的一切,又孑然一身地踏上了追寻自我的道路。在这条路上的每个人,都孤独。必须孤独。导师、朋友、恋人,都只是相逢一瞬的温暖。喝一碗酒,歇一口气,互道一声珍重,然后继续上路,各奔东西。寻找,坚持,忍受孤寂,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为只有沉入内心,才能找到这个世界。其余都是徒劳自欺。
黑塞转过身,留下一个永恒的背影。时代如海水般涨退。
书摘:
在房舍的阴影中,在阳光照耀下的河岸边,在泊岸的小船旁,在柳树林和无花果树的浓阴里,悉达多,英俊的婆罗门之子,年少的雄鹰,与至友侨文达一同长大。在河岸边,在神圣的祭祀和沐浴中,阳光晒黑了他浅色的臂膀。芒果林中,在孩童的嬉戏间,在母亲的歌声和神圣的祭祀中,在聆听博学父亲的教诲和智者的谈话时,树影流入了他幽黑的眼眸。悉达多早已加入了智者们的谈话,与侨文达一道修习辩论、静思与禅定的技艺。他已经学会如何默念“”――这真言之本;吸气时默默吸入它,呼气时则凝神默默吐出它,此刻,他的前额仿佛放射出纯净思索的心灵之光。他已学会如何在自我存在的深层体认阿特曼――永恒不坏,与宇宙合一。
他的父亲心中充满喜悦,因为他的儿子聪慧好学且渴慕知识;他知道他的儿子将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智者、一位祭司、婆罗门中的王子。
他的母亲满怀幸福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注视着他落座、起立和行走,强壮英俊的悉达多,四肢修长,体态完美地向母亲问安。
每当悉达多走过城里的街巷,年轻的婆罗门女子心中就会泛起阵阵爱的涟漪;他有着高高的前额,王者般的眼神,还有瘦削的背影。
他的朋友侨文达,另一位婆罗门之子,对他的敬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人。他爱悉达多的眼光与和蔼的嗓音;他爱他走路的姿态与行动的完美文雅;他爱悉达多的一切所言所行,然而他最爱他的精神、他那高尚而热切的思想、他灼热的意志和崇高的使命。侨文达知道,悉达多绝不会成为一个平庸的婆罗门,一个懒惰的献祭官,一个贪婪的咒语贩子,一个傲慢无知的雄辩家,或仅仅是羊群中愚蠢善良的一员。而他,侨文达,也不想成为任何这类的人,不想成为成千上万庸庸碌碌的婆罗门中的一个。他要追随人所爱戴的、杰出的悉达多。如果悉达多将会成为一位神,如果他将进入大光明界,那么侨文达将要跟从着他,作为他的朋友、他的伙伴、他的仆人、他的卫士和他的影子。
就这样,所有的人都热爱着悉达多,而他也使所有的人喜悦和快乐。
但是悉达多却无法令自己喜悦快乐,他漫步在无花果园中的玫瑰小径,在林中蓝黝黝的树阴下静思,每日在赎罪池中洗浴自己的肢体,在芒果林的浓阴深处参加祭礼。他举止美雅,为所有的人爱戴,使所有的人快乐,而他的心中却没有快乐。梦境和不安宁的思绪从那流动的河水,从夜晚闪烁的群星,从太阳的光芒中不断向他袭来。迷惑与灵魂的躁动随着祭祀的烟火升起,在《梨俱吠陀》的诗句中迷漫,在婆罗门长者的教义中骚动。
悉达多已开始在内心感到若有所失。他已开始感到,父亲和母亲的爱,以及朋友侨文达的爱不会永远使他快乐,使他安宁,使他满意而知足,他已经开始怀疑,可敬的父亲以及其他的教师――那些婆罗门的智者们已把他们大部分的最优秀的智慧传授给了他,已把他们全部的知识灌入了他等待着的容器;而他的容器没有盛满,他的心灵没有满足,他的灵魂没有安宁,他的心没有平静。虔心沐浴是善,但那只是水而己,不能洗清罪孽,不能疗慰思想之渴,更无法驱散心之恐惧。向诸神的奉献与祈祷固然极美,但那就意味着一切吗?这种奉献是否使人快乐?而诸神又如何呢?真的是生主创造了世界吗?难道不是阿特曼独自创世吗?诸神的形体不是创造得像你我一样吗?不是像你我一样无常而终有一死吗?那么向诸神的献祭是否是真与善的行为呢?是否明智和值得呢?除了唯一的阿特曼,人们还应当向其他的什么人献祭、向谁表示尊崇呢?然而,阿特曼又在何方?那永恒的脉搏到底在何处跳动?难道不是存在于自我中,存在于内心的最深处、存在于每一个活着的人所带有的永恒之中吗?然而这自我、这最深处,这终极永恒又在何处?它不是筋骨,不是肉体,也并非思维或知觉,这就是智者们所教诲的。那么它到底在何处?有没有另外值得追寻的道路通向自我、通向阿特曼?没有人能指明这道路,没有人知道;无论是父亲,或教师们,或智者们,或者那些神圣的诗篇,都不知道。婆罗门与他们的神圣经典懂得一切的一切,他们关注一切――世界的创生,语言的起源、饮食、呼吸,感官的秩序以及诸神的事迹等等。他们的确极为渊博,然而倘若他们不了解那件唯一关键之事,那么是否还值得去了解上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