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穿越玉米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位朋友的孩子在英国读中学。他说学校每周都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的负重行走, 学生要背 公斤的行李, 如果不够重量要用砖头或者石头补足。选择的路线经常是没有人走过的, 路上布满荆棘树丛。 听他一说, 在座的教育界的同行几乎异口同声地问: 如果学生受了伤, 谁负责?
这使我想起前几年的一件事我和一些学校的领导同志在日本进行考察, 参观了一所名叫“白金”的幼儿园, 这是文部省支持的实验幼儿园。由于担心日本的民族精神正在孩子们的身上淡化甚至丧失因此这所幼儿园进行着一项强化孩子勇敢、 坚强精神的实验。 我们进到园里, 孩子们正在自由活动。 有的孩子拿着木棒笑着向我们冲过来要和我们打斗; 有的孩子在沙坑里用水和泥, 堆砌自己的“建筑物”有的小女孩跑着跃过跳箱; 有的小男孩下楼不走楼梯, 从扶手上滑下来。我们在对这种近乎宣扬“武士道” 精神的做法不以为然的同时,也几乎异口同声地问: 如果孩子受了伤, 谁负责?
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校长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每年都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 造成孩子的伤亡, 令人痛心。 强化责任意识, 对渎职者给予严惩, 对受害者予以赔偿理所当然。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教育。 因此, 教育工作者的这种责任感还必须进一步增强。但是, 现在也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校长深知如果在校内出现了安全问题, 责任重大, 赔偿纠纷更可能久拖而难于解决。 于是, 一些地区和学校作出了许多防止在校内或由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出现事故的决定。 比如, 有的学校减少甚至取消了春游、 秋游、 参观、 考察, 以及夏令营和冬令营; 有的学校关闭了校内的小卖部, 以防止学生吃了小卖部的东西食物中毒; 有的学校把学生下午进校的时间推得很迟, 中午学生不得在校内停留, 以防在此期间学生打闹发生事故; 还有的学校的体育课取消了一些规定应当进行, 但有一定难度, 可能发生受伤情况的动作的练习等等。我想, 减少了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并不等于学生就有了安全。 学校取消小卖部以后, 学生跑到校门外的摊点上去买东西吃, 卫生更没有保障。 中午不许学生进校,部分学生就在街头游荡, 更容易发生事故。 学校可以不承担安全责任,但并不意味学生就获得了安全。
据有关媒体报道, 北京、 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 仅去年, 中小学生发生的自行车交通事故就达 &’! 万起,受伤的有 (""" 多人。这些都发生在校外,没有人会追究学校的直接责任,但学校就没有教育责任吗? 所以, 当我们把学校的安全责任绝对化,或者规定得不合理的时候,学校就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的责任推向边缘。我又想到, 把许多相关因素对立起来, 并加以绝对化、 简单化, 非此即彼, 从而造成不断出现反复, 常常是教育界的通病。要提倡参加社会实践, 就鼓励组织学生多走出去;要强调安全,就要学校少组织校外活动; 要倡导奥运精神, 就要求学生不畏艰险, 更快、 更高、 更强; 要强调安全,就又把该进行的锻炼项目弱化。有的甚至把培养下一代见义勇为的精神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对立起来,说什么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不再提倡青少年见义勇为了。
这不禁使我想到在企业界流传的穿越玉米地的故事。我们的事业如同进行一场穿越玉米地的比赛, 这项比赛的要求是, 看谁穿越玉米地用的时间最短,看谁在穿越过程中掰下的玉米最多,还要看谁在穿越时被玉米叶划破的伤口最少。总之, 获胜者必须是兼顾速度、 效益和安全的人。教育事业需要树立整体优化的思想,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学校把安全责任放在中心位置的同时,千万莫使学校把教育的责任边缘化。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有效性
一、明确前提,转变观念
(一)有效的语法教学基于对教材的深入剖析.
教师的工作成于课内,劳于课外。我们之所以在新目标英语实施以后,会对语法教学产生了如此诸多的困惑,还是由于我们对教材缺乏深入的解读。本套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教材中语法知识的呈现的方式以实例为主,不作语法分析。
从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思路以及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师从学英语以来,都是以语法为主线,英语学习还是重视读写,我们的学习英语的思维逻辑方式都是围绕着语法展开的;而新目标英语是以话题为主,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为目的,它的思维方式是以话题为中心展开的。这就好比两个观点不同,出发点不同的人,相互对对方的做事方式无法理解一样。因此我们总觉得新目标英语各个单元内容之间联系不紧密,松散跳跃,无从下手,语法教学没有系统性,没法教。
(二)有效的语法教学基于对外语教学本质的了解.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影响深远。他提出“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是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的两条不同的途径。语言学习是有意识的、正式的学习;语言习得则是无意识的、自然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积极参与的真实环境中的学习。两者的关系是:语言习得是核心的、主要的;语言学习则是辅助的、起监督作用的。这给我们外语教学的启示是外语教学应把语言习得看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有效的语法教学基于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关注
关于教学的有效性有这样一个隐喻:穿越玉米地。一节课,就如教师带领学生穿越玉米地,在穿越玉米地后,教师要关注这么几点:
1、(速度);2、(收益);3、(安全)。
这三点正是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衡量标准: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在这几个标准中,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常常是最后一点。教师为了提高速度,增加收益,时常在不经意间让学生伤痕累累,最终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本身比较枯燥、难度较大语法教学过程中,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
二、根据课标,有效教学。
依据课标、遵循教学本质、尊重教学主体,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这让我们对语法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是否在课堂中使语法教学和交际目标达到最完美的结合,是否解决学生语法知识和实际运用脱节的问题,能否使抽象枯燥的语法带给学生欢快积极的学习体验是有效的语法教学的标准和考量。
(一)语法教学与交际功能并不矛盾
很多教师认为语法教学不能和交际相结合,重视了语法,就无法让学生开流;重视了交际功能,语法讲解就不到位。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方式使语法和交际相互依托。
1、创设信息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法教学。
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这是因为人们表达思想和吸收信息的需要是由特定的言语情景激起的。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通过只张嘴不出声的方式以及听儿童说话和看模糊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使用间接引语的必要情境,应为人们在听不见、听不清、和看不清等情况下需要转述,学生就非常自然掌握了间接引语。
2、利用游戏,在听说读写中巩固语法。
教师利用观察、听辨等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自然掌握语法要点的同时又达到了训练听、说、读目的,在最后的作业中,又落实到了写。
3、在任务中,运用所学语法内容,使交际更自如流畅。
在学生了解相关语法项目的基本结构和表意功能后,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将抽象的语法融入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学的语法规则在真实交际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内化规则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案例中,在学生掌握了间接引语的规则后,学生在完成friendship任务时,交流就会更加自信流畅。
(二)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优化语法教学。
传统语法教学中采用“定义――讲解――释疑――练习”的方法是低效的。语言习得的研究证明,明白语法规则和能说出、写出正确的语言是两回事。很多学生对语法术语说的头头是道,但在真实运用中仍然错误百出就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了定义讲解而忽视了运用的结果。
1、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
这样的语法教学方法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过多讲解定义只能使学生一头雾水。如以上案例,教师没有讲到任何有关间接引语的定义,学生通过语境,先会讲,让后讨论归纳它的规则,再运用,就已基本掌握简单的间接引语。就好比我们学习母语,我们在流利地使用母语后,才了解什么是主、谓、宾;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主谓宾,但这不妨碍他们交流和表达。
2、句型仿写、固定框架,化难为易。
人的语言器官以习得语言深层结构而获得语言能力,有了语言能力就能生成语言行为,进而正确地运用语言。在很多复杂的语法教学中,如:定语从句、宾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等,句型结构的仿写,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如案例中,教师没有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在模仿中使句型框架深入其脑海,这样的方法不仅高效,而且避免学生对抽象的语法术语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比如定语从句是九年级的语法要点,也是个难点。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句型仿写,固定框架的方式,八年级的学生,甚至七年级的学生也能掌握。
我通常采用佳句模仿的形式。等到框架稳固后,再让学生了解它的名称和定义就会水到渠成。
(三)重视学习策略的培养,体验学习的乐趣
1、通过观察、归纳,让学生体验付出到收获的乐趣
教师采用了归纳法,整个过程都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关键词: 问题学案 解决问题 课堂三个指标 课后自我反馈
新模式课堂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课堂针对性不同,可以灵活地自动调节。因此开展好这种新模式课堂,要注意以下三个环节的重要性。
一、设计问题学案,引导学生预习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阅读能力,课本上的内容大都能看明白,因此浅层次的预习一定的任务可以完成。但深层次的预习,即对阅读的内容提取重点或罗列出遇到的难点,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就使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的自我预习一般是独立完成的,在预习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前提下,教师得提前做好学生自我预习的学案,从而引导学生预习。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从余文森教授[1]的书上参考到,数学课堂上“学案”有几种设计方法。
(1)尝试教学:出示尝试题―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2)洋思模式: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后进生优先考虑)―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3)杜郎口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第一个“三”指课堂教学的三个追求: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即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六”指六个教学步骤: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启发(提示重难点)―阅读(自学课本)―练习(相关练习题)―评议(当场核对订正答案)
(5)黎世法的“异步教学”:自学―启发(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复习―作业―改错(核对更正答案)―小结。
因此,“问题学案”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体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课时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也可以综合几种设计方法,或是创新性的“问题导学”的设计方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独立完成预习任务,也在某程度上提高学生深层次的自我预习能力,对今后的阅读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二、师生解决问题,实现课堂指标
(一)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新模式的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课前自我预习、提出问题,课内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合作者。学生自我预习结束后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有时问题会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这时课堂师生互动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课堂上学生讲评练习册时,其中有一题要求画一个正方形的对称轴,可是考卷上的正方形两条对边2cm、两条对边1.8cm,学生就存在疑问了:这个正方形不准怎么画?要以“长方形”标准画两条对称轴还是“正方形”四条?所以这种课堂模式更开放,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反馈到课堂上,让所有同学包括老师一起探讨研究。同时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都可能不一样,有的小组可以组内解决,但有的小组无法组内解决,教师就得起到引导作用,偶尔对问题的讨论适时提醒,帮学生理出头绪。
(二)实现课堂三个指标
“问题导学、异质合作”这种新模式教学,如果在课堂上一味追求轻松却没有收获,那也不行,余文森曾写过这样一个“掰玉米”的隐喻: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过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
第一,比谁穿得快;这比的是速度。
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中,谁掰的玉米多;这实际上是效益。
第三,谁跑得最快、谁掰得玉米最多虽然达到目的了,但还要考虑受伤情况,即“安全”问题。
一个企业发展考虑的综合指标有三个:速度、效益、安全。其实课堂教学也必须考虑到三个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只有实现这三个指标,才能说明这节课是否是高效的课堂,学生是否真正快乐参与,并且掌握学习内容的本质。
例如以下教学案例: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我们从这三个指标分析:
(一)学习速度:很多学生第一天上完这节课都很顺利、熟悉地记住了边形内角和公式:180°(n-2)。
(二)学习结果:课堂没有再接触该公式的前提下,第二天可能90%学生记住,一个月后就剩下50%记住了,一年后就只有几个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教就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在理解数学实际意义后能够自己推导,而不是老师反复强调讲解。
(三)学习体验: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最常用的方法即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推理证明。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所有学生轻松、快乐地体验这个推理证明的过程,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从多个角度分割多边形。如以下常见三种方法。
(1)从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连接与其不相邻的顶点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2)从多边形边上除顶点外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各个顶点从而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3)从多边形内部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多边形各个顶点从而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当然,还可以从多边形外部一点出发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的探索就是这节课堂的学习体验。
只有把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这三个指标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有效课题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当然,三个指标中把握好“学习体验”最重要,是实现学习速度、结果的关键所在。如何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点,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巧妙引导学生走入数学课堂。
三、课后自我反馈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工作完成并没结束,关键还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后的自我反馈和总结。课后的自我反馈可以分为三种:自我知识总结、同学间知识交流反馈、做练习学习反馈。
(一)自我知识总结:课后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包括定义的含义、应用,哪些需要重点掌握,一般有哪几种题型。
(二)同学间知识交流反馈:同学间通过重新讲解、提问知识点的方式反馈,也可以互相搜集相关题目考查对方。
(三)做练习学习反馈:不断地大题量训练相应的练习题,即作业式反馈。
虽然占用的时间不少,但如果能做好课后的自我反馈,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样可以使学习过程有始有终。
“问题导学、异质合作”这种新模式的转化,不单转化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思维,同时转化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生的关系,使课堂更具有挑战性,使学生的学习参与和互助合作显得更重要。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教师的引导,就无法顺利完成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总结反馈。因此这三个环节紧紧相扣、缺一不可,教师如果能引导好课前的预习,充分准备好学案,课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课堂三个指标,真正让学生参与讨论,课后及时督促学生的自我反馈、总结,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实施的意义就能得以体现。
第一次听到 “云横秦岭”这个词时,我就如同郭襄在风铃渡口听到神雕大侠的逸闻,从此情根深种,生出有朝一日也要顶凤冠披霞帔踩五彩祥云到秦岭去“横一横”的冲动。当得知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只要穿越秦岭,就可以实现从北方到南国的跨越时,我就将冲动转化成了行动,加入了一个关中环线的骑行活动。
穿过关中平原抵达秦岭北麓,八百里秦川的骑行正式拉开帷幕。
穿越秦岭走的是G108,马召镇是为G108而生的典型的“驿站”式小镇,是进入秦岭山脉前最后做补给的地方,多年前因为G108的修建而繁荣,如今随着西汉高速的开通,小镇也随着G108的失宠而凋零。
凌晨五点半从马召镇出发,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进山后的第一个路碑:G108/1385。从那以后,里程碑上那如蜗牛般缓慢爬升的数字,变成了我继续前行的维他命。
经过五公里的上坡路,我们把第一个山峰踩在脚下。山顶有一座安静的寺院,背后是一个恬静的高山湖泊,在群山环抱下,如同摇篮中的婴儿,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水波。
G108沿着黑河河谷蜿蜒而上,所到之处山体皆遍体鳞伤,不时有飞石坠落,每骑一段路就可以看到修路工人在处理塌方。黑河两岸的山凹中有很多小盆地,每个盆地都点缀着小村落。群山如河蚌壳,细心呵护着珍珠一般的乡村。每个村庄都由一座吊桥连接到国道上。如果把黑河比做一条常青藤,那两岸星罗棋布的村庄就是藤上结出的璀璨果实。我们的秦岭穿越之旅,便是一个类似猴子下山摘桃的过程,一路乐此不疲。
单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过,起初,我们还能一边享受黑河的柔情,一边品味秦岭的雄伟。然而,每当铆足了劲冲上一座山峰,却发现山外有山、山外还是山,一座、两座……十座山头已被甩在身后时,我的视线小心翼翼地沿着G108向前延伸,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远处的山峰正排着长队在迎接我,如同奥运开幕式上排队入场的运动员。
当海拔表上的数据上升到1700米时,我们终于到达此行的最高点——秦岭隧道。隧道全长1570米,幽暗而漫长,借着微弱的车前灯缓慢骑行,隧道顶上偶尔有水滴滴下,打在皮肤上冰冷而。朝着前方铜钱般大小的洞口猛蹬,出隧道时,抬头惊见“熊猫家园佛坪家园欢迎你”的标语,有想哭的冲动—— 一天之中,我们已经从中国的北方穿越到南方。
站在隧道口张望,眼前的景致似乎和隧道另一边并无二致。我有点失落,本以为这次旅行会有时空穿越的体验,但是它并没有给我超时空的惊喜。还好,接下来是整整44公里的下坡路,没踩一下脚踏,双手捏着闸,平均时速还是飙到了50公里。当再次感到脚下的阻力时,已接近佛坪城区。把单车停在桥上休整,看见脚下有一条小溪在欢快流淌,看着它纤细的身躯,很难想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江。
在秦岭北麓,我们见证了黑河的消亡,在南麓则见证了汉江的诞生。上午我们还置身黄河流域,此时却已身在长江水系。之前在河的两岸看到的都是零星的玉米地,此时已变成一块块水稻田。回头仰望这横亘的山系,终于明白,伟岸的身躯,是它成为分隔中国南北地标最充足的底气。
出佛坪县城,穿过全长2440米的土地岭隧道,之后的G108虽然依然随山势起伏,但已趋于平缓。秦岭的身躯逐渐从伟岸转为家常,所见依然是森林、河流、吊桥、水稻田,只是原始森林变成了次生林;河流从柔软无力的小不点变成了可以开山凿岩的利斧;曾经围绕在身边的云雾现在已悬在头顶高不可攀……
与城固金丝猴保护区、洋县朱鹮、羚牛保护区、蔡伦墓、张骞故里擦肩而过,经过150公里山路,我们一口气骑到了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称的汉中,结束了为期6天的旅程。坐火车返回南京,看着窗外连绵的群山,我哼起了纪录片《大秦岭》的主题曲: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
特别体验
1.汉中平原248公里平地骑行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接秦岭,北到陕北高原,东西长300 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2.出秦岭隧道后44公里下坡骑行
从马召镇到秦岭隧道,是无止境的上坡,但出了隧道之后就是连续44公里下坡,坡的尽头是“大熊猫之乡”佛坪县。
3.秦岭南麓\北麓植被的不同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 候分界线,在秦岭北麓的马召镇,地里种的是清一色的玉米,但是在秦岭南麓的汉中,全部变成了水稻田。
骑行提示
1.注意避让来往车辆。
尤其是在过隧道群的时候。如果是走老的柏油马路,则要注意在弯多的路段减速慢行。如果要拍照,切记要停靠在路边。
2.从马召镇到佛坪的112公里,没有一个补给点,从马召镇出发前应带足水和食物。这一天骑行里程虽然不多,但绝大部分都是上坡,难度极大,最好早点出发。
3.必须戴头盔。
山地车公路车在骑行中重心明显前倾,再加上有比较高的车速,头盔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时刻有救命的功效。
4.尽量不要夜间骑行。
虽然车上可以配车灯、 尾灯等夜间骑行装备,但毕竟功率小,尤其是在往来大车较多的路段,作用有限 。
5.降低车座。
人的位置相对降低,可减少空气阻力,并可使身体挺直,臀部受力均匀,减少疲劳感,同时又可减轻双臂的负担,保护手腕,最便于长途旅游。
6.切忌忽快忽慢。
遇到逆风和上坡,只要风不是太大,坡不是太陡,还是要以原来的力气骑车,这时车速会降下来,不用理它,也不要轻易加力,否则第二天腰酸腿痛就难以上路了。
其他骑行路线推荐
1.西安南郊,全程约90公里,1~2天
沿G210前往沣峪口,最后抵达宁陕县广货街镇。起初75公里是上坡路,抵达秦岭的分水岭之后便是下坡,颇有苦尽甘来的味道。也可以从广货街镇出发,行经朱雀森林公园、涝峪镇,最后抵达户县,全程约85公里,以下坡路为主。此外,可以沿G210分别骑往户县涝峪镇,行经户菜公路,最后抵达宁陕县皇冠镇,也是1天的行程。蓝田辋川关也是不错的骑行目的地。
2.秦岭深处,全程约200公里,2~3天
沿G108前往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以上坡路为主,难度较大,但沿途风光不错,可以充分体验“长安回望绣成堆”的感觉。去时约2天,返程只需1天。
大学毕业后大家怀揣着梦想来到了东北油气分公司,踏上了人生中的一个崭新的舞台,是庸庸碌碌还是兢兢业业?稍微有上进心的人都会选择后者,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进入职场的第一天,我们心比天高,都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得到大家的肯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4日,我们行毕业大学生一行8人来到了长岭采油厂,正式进入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随即根据学习安排,我们被分成两组,分别去往我们各自实习的地方。
我和三位同学被分往位于双龙村附近的S101—1油井与中原油田的工人师傅们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
在这两周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学习到了以前不曾在书本和电视节目中说了解到的知识,掌握到从钻井开始到测井结束的工作过程以及亲身体会到了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的艰苦和为祖国人民付出血汗的伟大。
还记得当我们到达实习地点时看着作业环境带给我们那心灰意冷的感觉以及工人师傅们脸上那尊尊笑容,这时候我知道他们的心理是甜的,因为他们不仅仅的为了个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祖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在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不觉得一种忘我的感觉油然而生。忽然感觉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和自私,上学时老师那尊尊教导怎么能忘记,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现在我才深深的体会到那种崇高的精神。
还记得工人师傅到我们的宿舍那细细的叮咛,一切要以安全为主,联系到我们公司的一句口号“我要安全”。这时候我知道了,工作不是在拼命,公司和集体还是在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安全,使我联想到了当初在入职教育的时候前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当兵的可以不注意个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作为工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还记得队长带领着我们学习工地上标牌上的那些明文规定,公司令,上面写着非常详细合理的行为准则,我深深的研究过这些行为准则,感觉非常的合理化并且非常的人性化,虽然标注为禁令,但是它是处于对大家的生命安全的角度去考虑的,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来考虑的,如果有人违反,那就是对自身安全利益,对家庭和集体不负责任,我相信作为一个热爱集体,热爱家庭幸福人都是不应该去违反它的。
还记得闲暇的时候,附近的工人和我们坐在一起,给我们讲解下钻杆,抽钻杆,取钻头等一系列工作技术上的问题时,使我学习到了钻杆是一个一个叠加起来往下钻,取钻头必须把所有的钻杆抽出来等许多新鲜的工作知识和领域,越发的觉得自己简直貌似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天有多大,现在我才深深的体会到自己所掌握的还远远不够,虽然学生时代结束了,但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够放下手中的书本,今天永远要胜于昨天。
两周的实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但我想我们所掌握的远不如此领域的万一,我们的未来仍然会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以求达到获得大家所期待的目标。当汽车来接我们返回厂部的时候,那口井离我们越来越远,穿越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那井架仍然高高的耸立着,久久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透过车窗看着那在蓝天阳光映衬下的井架,我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教学工作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业务园长管理教学,不外两种重要途径:一是要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作用;二是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善学、乐学、善教、乐教。彼得・圣吉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对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与坚定教师信念
1.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深入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地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作为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维度,教师的教育信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它形成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教育信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的改变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
2. 坚定教师信念。(1)坚持“师德为先”。在教师培训学习时,我们一再强调师德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如果心中没有为教育事业奋斗、奉献的坚定信念是不可能在纷繁喧嚣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守情操,默默耕耘,不断付出不断超越的。我们要引导所有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育人过程中体会收获的甜蜜,坚定信念,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2)注重人际沟通,加强教师的心理保健。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热爱工作、做好工作,以及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也都是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为领导者在幼儿园管理中应多运用法国作家拉封丹寓言中所说的“南风法则”,尊重和关心教师。多点人情味,多些爱的表达,尽力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创设“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多方位想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努力使每个教师都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将个人目标融入整体目标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
二、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与教学评价
心智模式是我们看待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式,改善心智模式是改变组织成员行为方式的基础和前提。在幼儿园开展园内评课活动时,往往是表扬的多提意见的少,因为教师们在共同的环境中长期一起生活、工作,不由自主地思维也会受到类似同化的影响。所以不但看不见自身的不足,连同伴身上的不足也自动忽视、过滤了。扭转这种局面,改善心智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这能促进教师对教育行为“有效性”的正确认识。一个教学活动不是热闹地开展了、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了就是成功和有效的。企业界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非常有意思。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像几个人比赛穿越一块玉米地。要比的是什么呢? 比谁穿越得快,先到头;比在穿越过程中掰的玉米多;比穿越过程中谁的伤口少,因为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联系到我们教学活动的评价,所有手段的运用、气氛的渲染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是否有益于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是否对孩子构建正确的学习模式有帮助?是否在活动中考虑到了不同孩子的学习经验及学习能力?……修炼自己的心智模式,才能对自己及他人的行为正确认识和把握。
三、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与调动教师积极性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愿望,是一种鼓舞人心、能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衷心渴望实现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性学习”。当一群人真正奉献一个共同愿景时,将会产生一股惊人的力量,他们能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幼儿园教学管理所采取的各项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个目的与教师们的工作愿景应该说是不冲突甚至是高度一致的。试问,教师所做的工作不是更好的为了孩子的发展吗?教师所不断追求的不是为了更快的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吗?如何能让所有成员都对我们共同的愿景衷心认同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组织内部,还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对组织共同愿景的支持程度也影响了她们在工作上的发挥。
1. 真正遵从:看到愿景的好处。去做所有被期望做的事情,或做得更多。遵从明文规定,像个“好战士”。这样的老师往往会迅速成长为幼儿园的中坚力量,在各方面都能做表率,是骨干教师。
2. 适度遵从:大体上,看到了愿景的好处。做所有被期望做的事情,但仅此而已。是个“不错的战士”。这样的老师只是表面做到了要求的工作,但由于没有全心投入,所以没有额外付出也收获不到突出表现,在幼儿园里这样的老师也为数不少。
3. 勉强遵从: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愿景。既不感兴趣,也没有干劲。这样的老师有一定的能力,属于不得不做刚好符合期望的事,但也会让人知道,他不是真的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态度,很容易成为团队中的刺头,同事们都不愿意接纳。
针对以上的类型教师,在团队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在教学管理的各环节,如日常教学、公开观摩课、教研组学习等,应该尽量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建立一种尊重、理解、支持的心理环境,让教师们既有制度的约束,但同时也有个人发挥的广大空间,而且也能得到同事们的理解与认同,让自律与他律紧密结合,让骨干教师影响普通教师、带动“冷漠观望”的教师,实现共同进步。
四、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与教师专业成长
团队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即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学、心理学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业知识,需要自然科学、工具性科学方面的基本素质,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教学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而构建学习型幼儿园也就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教师个体的自我学习及整个团队的共同学习、向上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体验到了对自我和他人的教学实践的经验学习与总结。在这样的团队氛围内,教师的各项专业素质都能得到提高。例如,鼓励教师不断参加学历进修,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这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因为通过深层次的理论学习能使教师静下心来剖析、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开展幼儿园内各领域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学、研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橹薪夥懦隼矗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个人技能比赛、课件制作班培训、英语口语练习等方式,可以让教师们体会到在一个充满学习乐趣、互相帮助、良性竞争的团队中,只有加入学习、共同前进才是不让自己掉队的方法。
福建师范大学玉文森教授有这样一个有效教学的隐喻,说它就像穿越玉米地:第一,看谁穿得快(速度);第二,看谁掰的玉米多(收益);第三,看谁身上的伤口少(安全)。这也就是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故事里有你的梦想》中孙双金老师也有一个关于好课的观点,说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呢?
笔者认为,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要抓住学生,就要让教学进入学生的情感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让学生想学、乐学、愿学、会学。
一、对当前课堂现状的反思
反思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反思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原因,笔者发现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五多五少”和“弊端”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益。
1.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教师占据课堂,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不关注学生感受如何,不关注学生学得如何,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2.平铺直叙得多,创设情境少
教学设置无悬念,无疑惑,简单而又直接,不注重教学情境地创设,不关注新课堂所需要的知识衔接与铺垫,不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
3.预设问题多,激发思维少
教师虽然关注了师生的互动,但往往以创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诱”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要么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的问题过于简单,要么是事实性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低效互动多,课堂落实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形式,师生互动多,但忽视活动的效益,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环节中普遍缺乏反馈和纠正的落实与检查,满足于“我布置了”、“我落实了”。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
教师备学生不充分,对学生的知识等个性特点了解不够深入全面,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少。
就部分教师看来,教学就是:备课抄教参,新课满堂灌,复习炒剩饭,练习题海战。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可概括为弊端:(1)教学观念陈旧,师生之间缺少民主平等的气氛;(2)教学方法落后,“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学习;(3)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缺乏个性;(4)重教法轻学法,重课本知识轻课外延伸;(5)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交流融合;(6)重传授轻探究,“是什么”多,“为什么,怎么样”少;(7)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8)课堂教学目的性、计划性不强,致使教师累,学生累,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要改变以上状况,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特点为依据,突出两个中心,构建六项有效教学策略。
突出两个中心:在师生关系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的是导演、裁判员、辅助者的角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在当今教学中应该:
1.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放下权威的架子,多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以一个参与者、帮助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2.做一名研究者、反思者。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3.关注细节。
六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1.先学后讲。这是教与学顺序的总的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探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点拨。
2.三讲三不讲。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和讲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的不多讲,老师讲过后学生很难接受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完成教学,提高效率。
3.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无益的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4.及时矫正与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5.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思维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合理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可以以课本内容、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来创设情境)
6.删除无效的教学环节。无效的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部分教师在教学环节转换及串联上花费教学时间太多等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建立有效的机制保证教与学的转变
我少年时期的理想是当一名新华书店的营业员。那时候的书店不是开放式的,有一个高高的柜台。我无数次站在枫桥镇新华书店的门口,看着柜台里站着一个穿白衬衣的脸色苍白的青年。他不看书,我不知道他这样长久地站着累不累,他怎么那么笨,连免费可以看的书都不要看。我的第一理想就此确立,长大以后要当书店营业员。在我小学时期曾经做过的两件事:一是把两毛钱压岁钱中的一毛一,买了一本图书,私人财产一下子就所剩无几;二是有一本彩色书叫《哪吒闹海》,定价一毛八,我还差九分,偷了我爹的钢笔卖了九分钱,换来这一本图书。那时候我爹的钢笔值一块钱左右,为此他把我按倒在地,用炉火纯青的功夫教训了我一顿。少年在我的记忆中,只是飘来飘去的影子。那两本图书早丢在岁月的最深处,但是那份美好的心情,我一直珍藏到现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是诸暨县枫桥镇中的初中生。我比较喜欢听蝉的名叫,以及校门口棒冰摊传来的叫卖声。除此之外,或许是因为无所事事我爱上了看书。我看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脑子里装满了飞来飞去不用工作也能活的古代侠客,或者是俊朗小生加美丽女孩的言情。我所居住的村庄叫丹村房,这是一座美丽的被炊烟始终覆盖着的村庄。镇上到村里有三华里的路程,我必须在放学以后穿越这一千五百米的玉米地、麦子地、花生地回到家中。那时候,我手里必定捧着一本书,像一个快乐的傻瓜一样边走边看,把这三华里的路程走得无比漫长。好多年后,我写下了散文集《丹桂房的日子》;好多年后,我终于明白,原来阅读可以让生命无限延长。
1983年的夏天,到处都堆满了我空荡荡的寂寞时光。在三年的时间里,每个暑假我都会去上海外婆家度过。那是一条老式的叫龙江路的弄堂,住着许多老气横秋的居民。我很喜欢这样的老态,暮气可以让人觉得安心。我每天无所事事,就翻看《新民晚报》,甚至把角角落落全部看遍,绝不放过每一个标点,终于有一天我把舅舅藏着的书给翻了出来。现在清晰能记得的是《红楼梦》《隋唐演义》《古都雪国》,当然还有一些纯文字的刊物,比如《钟山》《清明》《十月》。我到现在都奇怪,我舅舅是个不太爱读书的人,他怎么会有那么多书和杂志。后来我总算明白,那个时候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看书可以消磨时光。我非常喜欢消磨时光,也喜欢那个叫川端康成的老头。他口含煤气管的姿势令人难过和忧伤。他留下的清丽的文字,我认为全部都是他的遗书。
然后,我懵懂的初中时代就过去了。在初中的年代里,我写下了许多很烂的作文,我自己都觉得怎么会有那么恶心的作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打牌,玩耍,拿着气枪像一个敌后武工队一样去打麻雀。我学会了吹口哨,同时也学会了去河边发呆。在每一个人的回忆里,我想少年都是最寂寞的一段时光。
然后我开始在我十四周岁的夏天自谋生路。我去河里挖沙,卖给镇上搞建筑的人。然后我边务农边当上了临时工,做那种胶木的电器开关。接着,我偷偷跑出去当兵了,我把兵当得如火如荼,好像青春挥洒不完似的。再然后,我进工厂当保安,摆小摊卖拖鞋,去车间拉煤,去生产药品,还壮着胆进一所高中当文书,去报社当编辑……然后有一天我晃荡在武林路靠西湖边的三角地带。我认为我的人生怎么像一只没有方向的风筝一样四处晃荡着。在化肥厂里呆着的时候,我比较喜欢打扑克牌,尽管我老是输牌,但还是红着眼睛一次次地把扑克牌从早打到晚,再从晚打到晨。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这是在虚度光阴,所以我一边痛恨自己一边又开始没日没夜地看书写作。在一个七天的假期里,我一步也没有下楼。结果第七天傍晚,我下楼看到那么多的人群,突然觉得这世界怎么就那么美好呢。
我的世界又转了一个弯,一头扎进了文字里。我被那些美好的文字迷惑,乐此不疲地和它们打着交道。我不太能说出我少年与文学的多少瓜葛,我只能在这儿说说我当时我勇敢地向外投稿。现在我重新去翻阅以前留下的底稿,突然想,这么差的稿子是我写出来的吗?同时我马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人人都可以写作,只要你安静地进入到文字的内部,你会发现文字的核,你可以轻易地调遣文字。这让我有了优越感和成就感,到现在我出差的时候,包里最不能缺的仍然是书。
少年已经远离,青年也正在离去,我在中年的门口踱着方步。我曾经浪费了那么多的阅读时光,曾经没有好好地去写作,但是我一点也不遗憾。因为我深知每个人的人生路线不同,生命状态不同,这大约是我必经的体验。我只是觉得,我的少年老早远去了,你的少年没有远去。那么亲爱的你啊,把书放在你的书包、枕边、每一个触手可及的地方。这个世界上,书香才是芬芳里的芬芳。
《我少年时期的烟花》其实是我刚完成的一个小说的题目,我把它用在这儿估计仍然贴切。烟花是什么?烟花就是梦。文学是什么?文学也就是美好的梦想。“人生总该有梦,无梦却是最痛苦。”这是亦舒说的,不是我说的。我记住这句写在某本书封底的话的时候,仍然是我少年时期。我比较怀念。
作家档案:
海飞,1971年生。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200多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及各类年度选本选用。获人民文学奖、
在马帮驿道静谧栖息
历史上,马帮一直是云南迪庆当地通往外界的运输主力,从迪庆昆明到滇藏,从滇川到维西贡山,马帮人用千百年的累积征服了脚下这些重要的人马驿道,而这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茶马古道”。从香格里拉县城出发,沿214国道北上,行驶近两个小时能抵达一个地处金沙江畔西岸、夹在高山之间的小镇——奔子栏,藏语意为美丽的沙洲,这里便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小镇非常喧嚣,但在其不远处的山谷中却深藏着3个鲜为人知且又少有人去的藏族村落。起初,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这片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天地一无所知,只是因为一心想要体验一下藏式的精品酒店——松赞奔子栏,才机缘巧合般地走进这里。
白仁村(由于当地口音,也有人叫百仁村)是进入山谷后的第一个村子。白仁村村口开在214国道上,入口窄小且很不显眼,仿佛是一个被豁开的口子,如果不是酒店人员的提醒,我一定会在毫不起作用的导航的陪伴下沿214国道继续北上。进入豁口再转个弯,眼前豁然开朗,芳草丛生的景象与山体的粗陋形成鲜明对照。16户木顶白墙民舍错落散布在山谷之中,与沿214国道展开的奔子栏小镇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松赞奔子栏标志性的石砌藏式小楼在周围白墙民舍的簇拥下很是显眼。房前一片玉米地,屋后一片蔬菜园,伴着房顶的袅袅炊烟,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换了酒店专用的布鞋,在房间里匆匆放置了行李,我便迫不及待地进入三楼的书房,这是一间非常令人满意的图书室,众多的书籍、杂志幽静地躺在定制的藏式风格的柜子中,显示出浓浓的书卷氛围。
我随手抽出一本书,端着刚刚冲好的咖啡,走到露台。阳光温暖和煦,依靠在被晒得有些发烫的绒面沙发上,面向村口山坳的经幡白塔,我喜欢坐在这里看着酒店的姑娘们栖身于自家农田中摘菜,为我准备我在这山谷里的第一顿饭。对于鲜少接触农田的城里人,这应该是很不错的体验,但是在露台上坐久了却又不愿轻易起身去破坏这份难得的闲情惬意,于是就这样静静地靠着椅背,在内心里凭空揣测奔子栏的前尘往事。
体验藏民厨房的艺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本许多美妙的事物往往就被拥有它们的人忽略掉。奔子栏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我原本以为在这山坳之中,尽情地享受阳光,坐拥田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是却被酒店员工曹凤嘲笑一番:“你真要放弃这么难得的机会吗?一般到云南旅行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即使能来到这里,如果没有我带着去山上的话,是别想进藏民家里做客的。”奔子栏山谷里一共有3个村落,尼丁村位于山顶,是奔子栏里典型的藏民村落。仅有的18户人家在山里和谐地生活,直至今日,他们依旧沿袭着兄弟共妻的风俗,也就是所谓的“一妻多夫”的婚俗。
我开着奔驰G500,在曹凤的指引下,沿白仁村山路而上,从山脚到山顶,车轮在一路沟壑丛生的土路上,每前进一米都会掀起漫天沙尘。在城市里,像奔驰G500这样的顶级越野车如同一只困斗之兽,即便内心狂野不羁,也只能无奈地在限速、拥堵的城市路况中苦苦挣扎,而一旦驶到崎岖多弯的山路,它便回归了本性,像极了一匹脱缰的野马。本来担心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曹凤会不适应这一路的颠簸,但看她满脸笑容,显然是享受其中。半个多小时的颠簸过后,路开始趋于平缓,视野中渐渐有了一些特别漂亮的藏式民居。我跟着曹凤走进了其中一户人家,据介绍,这家两兄弟就共同取了一个妻子,一般哥哥在家的时候,弟弟都要出去朝拜,最远可到达印度,等到一两年后回家时,哥哥再去朝拜。如此反复更替,而作为他们的妻子,要始终在家中守候。
大门敞开着,家里却没有一人,“这里的人平时都不锁门的,只要打了招呼,都可以进家里看看的。” 曹凤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相信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做得到“家无门锁”吧。尼丁村藏族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四周筑土墙。房屋的大小以呈矩形排列的柱头数区分,柱头越多,代表房子越大。踩着木质楼梯上楼,一路留下浑然足音。位于二层的厨房足足能占到房屋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大小,灶具和餐具依旧按照传统方式摆放在火塘四周。厨房的装饰也保留了传统藏饰形式:橱窗和隔板看得出来都是经过精心雕刻的,屋顶色彩协调,绘画精巧。驻足在这样精心装饰的厨房里,真的很难想象他们居住的卧室竟不及厨房的三分之一,装潢简单的除了四面墙壁就只剩下几张用木板搭建的床而已。对于相差如此悬殊的装饰,我满脑子疑问,直至房子的主人回来后,我才明白:厨房是藏民过节时聚会的地方,在尼丁村,每年过节,全村的人都要一起过节,也就是说,厨房对于这18户村民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烧菜做饭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欢乐、洋溢幸福的天堂。
穿越原始森林
尼丁村后是一片原始森林,最高处海拔3300米,沿着森林里的小道,我和曹凤开始在这片原始森里徒步穿越。此时正值午后,阳光温暖和煦,森林里的空气纯净得起初让我有些不适应,与在城市里不同,在这里每呼吸一次都觉得弥足珍贵。整个躯体按着呼吸的单调节奏向前移动,走着走着,开始涌现出心旷神怡之感,似乎这里的空气能够抚慰心灵一样,让烦躁不安的心静如止水。“这片林子里,每年5、6月份遍布杜鹃花、山茶花,到了10月份便可以采摘松茸,还可以拿到山下藏民家里烹饪。只可惜你来的不是时候。”曹凤迈着矫健的步伐,大步前进,而我只能一溜小跑似地跟着她。环顾四周满眼的苍翠,时不时地还能听见山泉水涓涓细流的呢喃细语在森林里回荡。
如此行进了30分钟后,地段坡度越来越陡峭,空气中也开始有了丝丝凉意。我的呼吸越发急促,我示意想要休息,而曹凤依旧迈着大步,显然是意犹未尽,并做着手势表示即将抵达山顶。我继续坚持着跟在她的后面,有那么一两次甚至上气不接下气,全身都在与自己的肺进行着残忍的抗争,却还竭力地掩饰着。
“这森林里难道就没有动物吗?”
“前段时间这里出现过熊,吃了藏民的牛,你来之前这里刚刚解禁。”她回答道。一听此话,我的肺瞬间恢复了正常,我加快步伐,尽量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
后半程的路我不知道自己是凭借什么力量坚持下来的,也许是为了能看到寻常旅行中无法企及的自然风景,也许是这次单程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徒步渐渐变成了旅行中自然而然之事。不觉爬上一段陡峭而短促的斜坡,就那么几步便已经和先前一样吃力,但此后不久,大地开始平展。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草甸静静地躺在眼前,我们终于到山顶了。身体瞬间又充满能量,我直奔而去,然后将身体摊在草甸上,接受阳光的洗礼,遥望着远处的雪山。说实话,这山顶的风景并不十分美丽,但是经过了长途跋涉后,这目的地似乎充满了魔力,直摄心扉。那是一种使人透不过气来的,从大自然的韵律中飘曳出来的梦幻感觉。的确,这是一种奇特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观。
去土司家里做客
关键词: 薇拉·凯瑟 小说《华年》 生态主义 回归自然
薇拉·凯瑟1873年生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十岁时全家移居至内布拉斯加州。相比于在弗吉尼亚州的模糊记忆,内布拉斯加州这一刚刚开垦的西部处女地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1896年移居匹兹堡。十多年的西部生活为她的创作生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的早期作品都反映出童年时代的西部生活对她的深远影响。而在晚期作品《华年》中,凯瑟笔下的西部不仅仅是拓荒生活的写照,还是对内布拉斯加州的深深怀念,这片故土上所承载的是她对草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回忆,是她脑海中追寻已久的寄寓了其生活理想的一片精神家园。它代表着一个已经远去的理想时代,是对某种逝去的文化价值的怀念与追寻,也是凯瑟渴望回归自然拥抱大地这一生态思想的集中体现。
1.《华年》中的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其思想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初步形成。生态批评集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1]主张重新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随着生态批评的勃兴,生态学的理念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回归自然成为众多文学作品中一种普遍的伦理要求。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对于自然之绝对存在的本能性的信仰,属于感性和未开化的知性的范围。从这种观点来看,人与自然血肉相连”。[2]而生态批评旨在探寻研究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哲思,关注人类之间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和谐格局”。[3]
凯瑟作于晚年的《华年》透出一种对西部强烈的怀旧情结。凯瑟所经历的时代见证了美国历史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的巨大变化。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来的是道德标准的败坏和精神面貌的崩溃。在物欲横流灵魂空虚的现代社会,一切美好都不复存在。这一变化在凯瑟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在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时代大背景下,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巨大反差使她的灵魂在混沌现实之间表现出多重的张力。对现实的失望和无所适从的失落感使她深切怀念荒凉落后但世风纯朴的故乡。故乡此时成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她的精神支柱。但是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已经没有真正的家园可回归。于是怀旧成为她诉求的出口,她只有在创作中精神还乡,重温她的内布拉斯加州西部之梦。
2.诗意地栖居:人与自然的契合
海德格尔指出:诗意创造使居住成为居住。[4]西部简单的生活方式、纯朴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的生命感悟造就了凯瑟笔下西部乡土的诗意性,体现出一种与现代文明迥异的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小说中表现的对自然美景的迷恋隐约流露出一种诗意,而在这诗意田园中的人情事都传达出与乡村和谐统一的纯真的人性和淳朴的人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情愫体现出理想精神家园中人心灵中的仁爱、纯洁的信念。而这一信念都建立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大地平坦如砥,直伸到视线的尽头。地平线望去浑圆无迹,在她宽广的怀抱里,这儿是玉米地,还是湛青碧绿,那边黄色的是刚收完的麦地,露着麦茬,也是好多英里连绵不绝,还有牧场,白脸儿的奶牛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4]《华年》中自然美与人性美交相呼应。如此自然美景造就了奈特莉小姐这样善解人意、人见人爱的女士。这位迈科艾本县的督学热爱自然,最喜赶着马车出门,沿途欣赏内布拉斯加州美丽的原野风光,她对自然的感受极为真实微妙,以一种艺术化的审美观照,关照自然同时也关照自我。她和蔼可亲,在人际关系中充满了人情味。乖巧可人的莱斯利为了早点工作而谎报年龄,以申请教师资格补贴家里,奈特莉小姐虽知道实情,但考虑到莱斯利的优秀表现,仍决定帮其保守秘密。她在视察学校时得知莱斯利久未归家,思家心切,于是决定临时改变行程送她回家探望父母兄弟。在回家的途中她们看到“下午的太阳已经转到了她们的身后,朝牧场和收获完毕,正在静静休息的农田投去美妙的光辉,黄得那么浓艳,其实已经转成了橙色”。[4]这种对景色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而且是对人性之美的讴歌。人物情感外化于静美的自然风光中,与大自然两相契合。这种人的自然化与自然人格化的交融在小说中达到了最高的美学境界。
而那座阁楼在精神上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片回复自然人性的天地。在冬夜里他们躺在阁楼的床上听寒风呼啸,看月光透过瓦缝,感受雪花与他们的亲密接触。“每个孩子在心里都有自己的奇幻梦想……都拥有一份属于个人的东西”。[4]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奇妙感觉。在这里他们和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广阔胸怀中寻找自己深藏于内心的生命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可供疲惫的灵魂栖居的温暖人性的梦幻氛围。而淳朴的乡情,人性的至善至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学生的安全,离学校最近的邻居福特·罗伯森冒着风雪,马不停蹄把孩子们全接到家里,而罗伯森太太“差不多把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拿来做晚饭了”。[4]在得知学校和老师的处境后,所有人“都情愿帮忙,不管路上的情况有多么糟”。[4]传统的文化和道德价值在世风尚纯的故土得到守护,乡土精神的特性也得到凸显。富有灵性的自然风光与古朴宁静的西部生活更好地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3.回望乡土:人与自然的疏离
乡土情结即是人类对于一个地域的认同。海德格尔曾说:“一切诗人都是还乡的。”[5]随着工业文明的勃兴,人与自然日渐疏离,社会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日益委顿。在精神乌托邦被击得粉碎的现实下,对故土的回归意识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回归不是逃避,而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6]凯瑟对乡土的态度体现在小说中对景、人、物的深情回顾和对艰难的岁月里西部人民艰苦创业的热情讴歌中。正如她借弗格森太太之口说的那样:“我们最美好的岁月就是我们干得最苦,简直看不见出路,可还拼命往前闯的日子。”[4]凯瑟回望的不仅仅是西部自然的严酷,而是精神回归的家园。即使故土荒凉孤寂,却在精神上为她提供了一片回复自然人性的土壤。
小说中去到繁华都市的奈特莉在十五年后重归故里去寻访她童年的景致。这种回归不仅是对现实故土的回望,还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她虽然离开了迈科艾本,但是多年来她始终对故土念念不忘,一直忠实地订阅当地的报纸,而不想切断与故土的联系。时逢秋天,她强烈地渴望能重温过去的经历,驾着马车去探访时间留在土地、乡民身上的印记。她拜祭了在二十年前的那场暴风雪中丧生的莱斯利母亲,弗格森夫人。但是十五年的光景过后已是物是人非。弗格森一家已经卖掉了坐落在山坡上的老房子搬进了城里,过着殷实但却与自然疏离的生活。他们离家之后日思夜想的仍是能与日月星光同在的简陋阁楼,心心念念的仍是往日艰辛却充实幸福的日子。大都市虽然进步,却充满着虚伪浮夸和矫揉造作。她看不惯都市里人们受到束缚和养尊处优的生活。在弗格森太太看来那些端着盘子在自助餐厅排队的人就像“监狱里的囚犯”[4]。她苦闷孤独,精神处于无所慰藉的流浪状态,找不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她怀念过去的日子,尽管辛苦却充实,尽管困难重重但一家人总能坚强面对。而如今“她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她没有过去那么坚强了”。[4]她变得伤感和脆弱。她怀念车站那边的老房子,因为这老房子寄寓她对过去美好岁月的念想,以及对西部拓荒时期乐观向上精神的呼唤。生活空间的骤然转换和与乡土自然的疏离使弗格森太太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失落感和空虚感。正如欧森所言:“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引发的不仅仅是物质与肉体上的伤害,它可以导致人们自我意识的丧失和生活意义的迷失”。[7]凯瑟通过对弗格森太太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她对回归西部故土的渴望和对精神乌托邦失落的遗憾。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现实社会,凯瑟转而在精神上放逐自我,在回归昔日西部乡土的渴盼中找寻理想的生命形式,实现了对自然的皈依。
4.结语
薇拉·凯瑟通过对西部人、景、事的刻画,以她独特的审美体验表现了西部的自然美和人性美。她对往昔的眷念,对故土生活的深情回顾交织在西部边陲的每寸土地上,这是她对西部大地的浓厚情结的印记。西部广袤的原野就是她寄寓理想的精神家园,对乡土的回望即是她精神的还乡。她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阐发,生动地反映了她的生态观,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内涵。只有求得人与自然、精神和自然的契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
参考文献:
[1]Glotefelty,Cheryll,Fromm,Harol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M].New York: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2]爱默生著.博凡译.自然沉思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3]张艳梅等.生态批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凯瑟·薇拉著.宁欣译.薇拉·凯瑟短篇小说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栖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的怒江与澜沧江并流之处,这里高山连绵起伏,山谷陡峭深幽,谷底奔腾着湍急汹涌的激流。在这样一个没有路也没有桥的地方,要想过河只能靠溜索,只有身经百战的山民才能做到这一点。
12月24日,我的平安夜看来要在怒江的茨中大教堂里度过了。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聚集了一群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人们,他们在沉思的寂静中等待着平安夜的到来。
高原上的圣诞节
茨中住着60多户人家,有藏族人、怒族人、傈僳人和纳西人。他们主要是天主教徒,也有少量人信仰佛教和多神教。据说和往年一样,数以百计的少数民族居民都要聚集在这座由法国神甫修建的教堂里过平安夜。在这些山民长满老茧的手中握着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弥撒书。祷告声伴着圣歌回荡在教堂内。但是主持弥撒的并不是神甫,而是一座塑像。我相信,对于我这个从小就信奉天主教的“老外”来说,这个圣诞夜将是我人生的一次特殊体验。
忽然一声叫喊打破了仪式的凄凉和寂静。“神甫来了!神甫来了!”一阵低沉的窃窃私语穿越了教堂的大殿。在教堂外,一阵发动机的声音打破了凝固在夜里的寂静。
“上帝保佑!这真是奇迹!”一个年轻人从车里走了出来,微笑挂在了他那张充满生机的脸上。整个镇的人都认出了若瑟夫神甫。老人高兴得流出了眼泪,年轻人欢呼雀跃,大家像迎接亲人一样迎接若瑟夫神甫。神甫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他用激动的声音不停地重复着:“我的兄弟们,我来这和你们一起庆祝圣诞!”
两年前,若瑟夫神甫在一次旅行中碰巧路过这里并结识了这群信仰天主教的少数民族。茨中在卡瓦格博雪山的脚下,隐藏在澜沧江与怒江的急流之间。其险峻的地理位置扑灭了无数传教士的热忱。50年前传教士离开这里之后,这里的天主教徒就渐渐被遗忘了。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村民都有自己的教名:本笃,若瑟,雅各伯,朱莉亚,保禄,安德列……
在神甫主持的一场圣枝主日的祈福会上,村民拿来了家里的脸盆、水罐,甚至背着自己的孩子,来领受神甫的祝福。
时间到了午夜。若瑟夫神甫亲吻着他的襟带,然后在两个孩子的簇拥下用颤抖的手为这些兴奋得接近的疯狂的人祈福。我们从来没有听到如此充满热情的歌声。神甫被这个梦幻般的平安夜所感动,他的双眼被泪水模糊。
年仅28岁的若瑟夫神甫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来自离云南还很遥远的外省。他之所以穿上这件教士的长袍,是因为他渴望帮助那些信奉上帝的人们。
在茨中,神甫因为高原反应而头晕,然而,他此次来却打算拜访所有住在最偏远地区的天主教徒们,尤其是那些与世隔绝的小村庄里的天主教徒。
从他清澈的眼神中,我读出:他希望我能够明了他为传教而献身的理想。
不辞劳苦的神甫与淳朴的教徒
在圣诞节过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神甫做弥撒求雨。这两个月来丝毫没有下雨的迹象,这天早晨也是如此,天空依然蔚蓝,人们看不到任何下雨的征兆。然而神奇的是,在祈祷快要结束的时候,忽然开始电闪雷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雨下个不停。因为徒步转梅里雪山而筋疲力尽的我,虽然很想早早离开这个寒冷而物质贫乏的小山村。但是,通过山口的路足有4公里长,这条路一定也已经被雪覆盖了,我别无选择,只能留下来陪伴神甫。
神甫的所有圣具都装在一个布背包里:一些礼拜仪式所需的用品、一个固定在圣骨盒上的祭台十字架、一些圣餐面饼和当地的葡萄酒。茨中当地的一个年轻人卡斯帕主动担当我们的导游兼翻译。在的边界,很少有人讲汉语。沿途有一些小村庄,但是只有经过一些狭窄弯曲的小路才能到达这些村庄。虽然这些山村如此闭塞,神甫到来的消息却不胫而走,那些教徒等待着我们的到来。一见到我们,他们就立刻上前顶礼膜拜。
教徒们对神甫表现出了无限的感激。在那些阴暗,烟雾笼罩下的大房间里,教徒们请神甫坐在最好的座位上。屋外传来的杀鸡的声音,我们一再劝阻:“千万不要准备荤菜,否则我就走了。”但这些教徒则用朴实的语言回答道:“我们每天都是这样过的!”
几分钟后,我们的目光适应了屋内的黑暗。村里所有的居民都聚集在这里席地而坐,神甫边吃着瓜子,边喝着带着哈喇味的牦牛油茶,边与教徒们拉着家常。
在静修所露天平台的屋顶,神甫开始倾听忏悔。在一旁等候的小孩们拿出了十字架。祭台通常是用两个矮桌子叠放在一起,然后用一块颜色鲜艳的布盖住而成。还有一次我们甚至因陋就简用一台洗衣机来做祭台。
这天晚上,艾丽莎,这个长着一双忧郁眼睛的漂亮姑娘请求神甫为她主持婚礼。这对新人刚刚放牛回来,还穿着破旧的皮衣。他们带着从朋友那借来戒指对神许下了誓愿。他们在做弥撒时始终手牵着手,一动不动,只有嘴里重复着祷告。过了一会儿,所有人都坐在一个放不稳的桌子周围一同喝起烈酒。在大厅里开始了一场献仪,舞蹈变得火热起来,众人的齐唱为这个不寻常的夜晚伴奏。
虔诚的教徒一次次地要求做弥撒,并力所能及地捐献了一小笔财物,卡斯帕负责将每个人的姓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对于那些一贫如洗的教徒,临走时我们会悄悄留下一些钱给孩子上学。在这个村庄,一半以上的孩子不能上学。
我们在澜沧江岸狭窄而又潮湿的路上凭着运气向前行驶,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但是上帝保佑,我们的车一次次平安地通过了。
祈祷与美酒
在澜沧江上游,建得有如小堡垒一样的永嘎天主堂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所教堂是1867年建成的。如今的神甫是一个年轻的人――吕神甫。他是这个与法国大省一般大小的教区内惟一的一位神甫。教堂里有一幅巨大的耶稣复活的画像,还有圣徒的雕塑,上面放着哈达,村子的公墓里葬着许多法国和瑞士的神甫。1996年,吕神甫奉命回到了他的故乡。他的叔祖父,泰莱斯福尔是第一位藏族的天主教神甫。现在,吕神甫要去拉萨找一个建筑师来帮他修复在一次地震中毁坏了的教堂。
在德钦县的图书馆书架上,我发现了但丁的《神曲》――1910年的天主教的弥撒经本,1934到1938年的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年鉴,1921年的英汉词典,拉鲁斯词典,圣徒生活文集……
黄昏时分,我回到了茨中,一位六十多岁的天主教徒刘老师带着我参观了茨中大教堂。他很喜欢给我讲教堂的秘密。教堂大门上方的三角楣上,刻着拉丁文Venite ad me omnes que labbaratis et cnerati esti,原来拉丁文上方的中文和藏文在“”中被毁坏了。大钟、雕像、以及天主教修道院也在“”中被毁了。90年代初,这个教堂被列为省级历史古迹,政府出资修复了教父的住宅。刘老师还说,是法国神甫教他的中文,后来他自己就成了这里的老师。
带着对已逝时光的深深怀念,刘老师给我介绍了教父住宅里每个房间的过去。他打开了隔壁房间的门,指着两根平衡木,两颗大钉子,“这是用来给沙伯雷先生挂吊床的。”沙伯雷是个怪人,没人知道这个瑞士人为什么来。他属于文明社会里那种执拗的冒险家。他当过庄园主,旧货商,农场工人,放过电影、为盲人训过狗、拉过小提琴、当过旅馆服务生、瑞士警察、水泥匠,最后他在中日战争时在美国军队服役。战争结束时,他完全可以去美国过好日子。但是,沙伯雷却来到了茨中帮助天主教会工作。他也是惟一一位在云南北部援教的欧洲人。
刘老师回忆说,“是沙伯雷修建的酿酒工场,是他负责为教会酿酒。”教堂下面,神甫们的葡萄在阳光下闪耀着紫色的光芒。这些葡萄品种是从法国带来的,酿出的酒总是又醇又甜,是小村子的骄傲。为了延续这里葡萄酒的传统,云南红酒业在这里种下了4公顷葡萄秧。
星期日.我听说―位西安的神甫来此度假并将在巴东教堂做弥撒。巴东距茨中南部10公里。这是参观茨菇天主堂和巴东教堂的好机会。
沿着大河右岸的马路走4公里就到了茨菇了。巴东教堂是1865年修建的。在一座小山丘上,一个白色的小教堂刚刚修好。小教堂建在一块结实的土地上,在胡桃林里半隐半现。路上,有许多人在急着赶路,去参加弥撒。巴东的天主教徒刚刚建成一座漂亮的水泥和砖制结构的教堂,取代了原来已被虫蛀了的木制教堂。巴东教堂里有300多个虔诚的教徒,手里拿着念珠,跪在地上祈祷,女人跪左腿,男人跪右腿。淡淡的灯光照在他们神秘的紫红色的脸上。这位年轻的西安神甫在他们的面前做弥撒。巴东下面,一条小溪形成了德钦县和维西县的边界。小维西教堂就在澜沧江上游的石头山顶。
百岁老人查理是怒江地区最受人尊敬的老人,尽管年事已高,他每周仍坚持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去他的教区传授教理。
在这里,我见到了守护着15个天主教堂的老人,那是一位98岁高龄的可敬老人。老人干瘪多皱的脸上,留着一绺山羊胡,他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些法国神甫和瑞士神甫。尽管他年事己高,但在几个孩子的帮助下,他每个星期天还要骑马去他的一个教区传授教理,他抄下教理书中重要的章节教给识字的年轻人。老人在茨开的住所非常简陋,除了周末他都住这里,他保存着法国传教士在这里传教时期的黑白照片。
这个星期天,老人带着帽子、烟斗和十字架,动身去他的教区了。小村子的20几户人家在玉米地里时隐时现,教区里有一座一百年历史的教堂,保持着原来的建筑结构,混合了道教、佛教和天主教建筑的风格。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当地的居民。这些怒族,藏族、和傈僳族的天主教徒,组成了一个感情深厚的团体,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为了同一化,他们都在衣服上或已变形了的帽子上、围巾上别着圣牌,带着念珠和十字架。他们的木头房子里都贴有耶稣、圣母和露着圣心的耶酥的巨幅画。这里的人没有一天不祈祷:早上去地里干活前,晚上吃过晚饭后,所有居民都在老教堂里数着念珠做祈祷。
晚上祈祷以后,如果夜色很好,村子就会热闹起来。屋内炉灶里的火焰照亮了整个房间,地板被跳舞的人们踏得砰砰作响。所有人都载歌载舞,开怀痛饮他们自制的酒。人们总是找到理由一醉方休:婚礼、葬礼、圣诞节、复活节、新年,伴随着教堂的钟声、歌声和祈祷声,整个村庄都醉了……
“这是一片最美的土地,我爱这片土地,我愿在这里度过我生命最后的时光。”――杜神甫的话深深留在我脑海里,这一切在我的眼里构成了无数幅神秘的画面,令我目不暇接。沉浸在这美丽的夜色中,我不再分得清现实与虚幻。是神的奇迹,还是酒的奇迹?
链接:滇西北藏族怒族天主教简史
滇西北藏族地区从天主教传教史的发展看,大致包括今天迪庆藏族自治区的德钦县和维西傈傈族自治县(澜沧江)右岸、小维西以及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在三县区域内,从19世纪中叶起便有天主教的传教活动,而且还有相应小教会组织机构,也是云南天主教早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是很早就受到天主教会关注的一个地区。17世纪中叶以后,为了摆脱葡萄牙独享东方传教权所带来的种种限制,打破耶酥会对中国的垄断,罗马教宗在1600年允许其它修会进入中国传教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支持其它国家的传教组织进入亚洲各国开展活动。当时葡萄牙势力开始衰退,天主教国家法国势力不断强盛。
1624年3月耶酥会教士曾从印度来到古格王国的首府泽布隆(今扎达县)建立第一座天主堂,但这次传教以1640年的撤业而告失败。
以后,天主教再次尝试进藏。1845年,法国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从蒙古经青海进入拉萨。并将中国及其附近的藏族地区划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区,加快了进藏的步伐。
1844年,道光皇帝被迫解除禁权令。这样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神甫们便负起了一项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进入权势所及之地――西康,并竖立十字架,建立起了主教俯。
1857年,巴黎外方传教会顾德尔等也在川族地区康定立足,正式建立了“教区”公署设在康定(当时称打箭炉)。法国传教士的进藏活动刺激了英国的侵略,受到顽强抵抗也激化了民族矛盾。外国传教士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当地政府、居民与传教士、教徒的冲突频发。在这种的条件下,教会不得不暂时放弃进藏企图。1910年,罗马教廷取消了“教区”的名称,下辖川、滇-滇藏交界地区和与中国毗邻的锡金。1920年后再将锡金划出。民国时期西康建省,又再名为“康定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