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第一香炉

第一香炉

时间:2023-05-30 10:1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第一香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香炉虽是日常用品,然自古以来,即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所喜好,焚香沐浴,即成古时时尚生活之一。书房中有香炉,可以静心;闺房里有香炉,可以暖意。香炉型制,千姿百态,质料不拘一格。

山寨定窑,半夜清香入梦来

收藏,有人靠眼力,有人靠实力,而有人靠的则是运气。慕容蓝手里的这件宋代土定香炉,就是靠运气淘来的。那年她回老家唐山。在北京闯荡好几年,事业小成,房车不缺,也该回去看看了。那是一个很热的夏季,大人孩子都在外面乘凉。孩子们玩得最多的就是各家的香炉。“这玩意儿,我们老家没人当回事儿,都不拿它当好东西。”夏天的时候,人们拿它插上香盘,点着了熏蚊子。小孩子和泥的时候也用它来舀水。可慕容蓝见了这东西,打心里喜欢。她跑到邻居家,看了好几个香炉,没一个品相好的,而且年份都很晚。在北京呆得时间长,她知道收藏这玩意儿,年份太短肯定不行,品相太差了也肯定不行,连自己看着都不喜欢,那还怎么收藏?

本来兴致勃勃,可是看了很多以后,渐渐被那些看不上眼的东西消磨殆尽。她回北京的前一天,她小叔来了。他听说慕容蓝回来了,又听说这“小丫头”到处踅摸香炉,赶紧跑来说手里有定窑香炉。慕容蓝一听,眼睛就发亮,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得其一,藏家都当另眼看待。不过她心里也二乎,定窑瓷她只在一个玩家子那里把玩过,真遇上了,心里没底。

眼前的是一件豆形香炉。圈足底座上面环绕着一条龙,香炉的上部以上升的云纹为其装饰,造型典雅,给人以沉实雅静又富有动感的感觉。香炉的装饰形式多种多样。这件香炉上面的云纹飘浮多变,使人联想到飘动的香气。如意云纹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纹饰之一,它象征“圣洁、吉祥、如意、安康”。器座的圈足装饰,虽然极其简洁,白色略有些发黄,仍能显示出它的雅致和宋代人的审美情趣。香炉里面可放置檀香、云香等等。这种香炉的造型也叫“博山炉”,特征是盖子就像一个小山头。传说博山是仙人住的地方,秦汉之后的人喜欢追求长生不老,总希望自己能够接近仙人住的地方,所以就造出了这种形式的玩意儿来。

拿在手里,慕容蓝就感觉有点不对,和曾经把玩过的定窑瓷器有差别——质地略粗,虽是白釉,颜色有些偏黄。猛然间想起《南窑笔记》,书里面说这类瓷器也属于定窑系瓷器,但不是正宗的定窑。定窑是官窑,这类是民间的,叫“土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山寨定窑。有了这个底,任凭她小叔怎么忽悠说是宋代定窑,她都当是梦话。最后她来一句:“你这就是一个山寨定窑,古代的假冒伪劣。”欣然拿下,回北京的路上心情特好,此后她就一直把香炉放置在自己的卧房中。宋代的范成大在一首《卜算子》里说“半夜清香入梦来”,对她来说还有熏炉为伴。

“这件香炉原来有盖,买的时候因为太喜欢了,没有去考虑盖的问题。等后来想起来,再去找,已经找不着了。”她说这算是一个小遗憾吧。

白铜香炉,斜倚熏笼坐到明

藏品讲究材质第一,造型第二,文化联想第三。这三样凑一块儿不容易。比如材质,我在朋友那儿见过一个紫檀木香炉,铜的、瓷的、玻璃的都见过,紫檀的第一次见着,材质是很特别,但是造型很一般,圆腹、三足、无纹饰,很难引起什么文化联想。这只紫檀香炉顶多也就算是一件精品而已。

前不久,有朋友带着去一位藏家那儿,看了一件清代白铜盒式香炉。此炉为盒式三层,制作得小巧玲珑,装在一个木盒中。主人取出来,我和朋友都愣了,这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香炉的材质为白铜,青铜的、黄铜的见过不少,白铜的还是头一回见。工艺细致精美,属不可多得的精品。最重要的是,主人告诉我们:“盒是原配。”哇!绝就绝在这里了。藏家介绍,这只香炉“在古代属于文房陈设之物。从其整个的造型上看,它突出地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简洁美的追求。和我从前见过的一些香炉相比,虽然功能一样,可是审美风格大不相同。一般的香炉装饰多比较繁复,装饰效果突出,而它体现的却是一种简洁典雅的审美趣味,它和书房中的其他雅玩配置在一起,十分贴切。既不喧宾夺主,又能相得益彰。”

打开香炉的盖,放进去香料,香味就可以从盖顶镂空的孔洞中散发出来。满屋的幽香,香令人幽,无论古今。“藏万卷异书,袭以异锦,熏以异香”虽然茅屋木窗,纸窗土壁,吟咏其间,人间一乐,雅事一件。

“香炉的使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产生于西汉早期,就其使用的材质来说有两种,金属和陶瓷。造型以豆形为主。瓷制产生于东汉,东汉后期成为时尚。从出土发掘品来看,三国时候的香炉造型为‘敛口扁圆腹,形似罐盆,或有提梁,或有双耳’,底为圈足,样子很古拙。香炉的器壁上多镂有圆孔,为的是让香气可以从中散出。而西晋时则改成炉体为球形,其用来散发香气的孔洞在上面,为三角形,整体显得小巧玲珑。到了南朝又出现了青瓷三足、四足盘托炉。唐代更进一步创作出绞胎五足炉、三彩兽足炉等等。再后来,人们出于新奇,制作过一些奇形怪状的香炉。可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都好景不长,也许因为它们太奇形怪状,与传统的审美形式大异其趣,渐渐为人们所冷落……”玩收藏的人都喜欢滔滔不绝,听着听着,我也觉得应该有这么一件才好。

“斜倚熏笼坐到明”的意味呼之欲出。它展示着古代艺人的另一种高超艺术造诣。寓繁于简,寓动于静,寓万变于不变。书案之上设有这样一件典雅的香炉,可以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收藏,藏的是物,品味的是文化,养的是心。

明代宣德炉,绵绵浮空散氤氲

前十来年,宣德炉在香炉中属于大红大紫的那一路,也是最难辨别真假的。一位玩摄影的哥们儿那天跑来告诉我说,香港藏家马先生从国外淘换来一件明晚期的宣德炉。于是我按着朋友写的字条找了去。见了马先生,直接道明就想看一看他的宝贝。马先生说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他是个信缘分的人。

宣德炉放在他身后的保险柜里面,马先生取出递给我。接它的时候我差点闪了腰。没想到这件东西竟然有那么重的分量!

马先生说真品宣德炉都沉。他说这是他去年去美国玩,在一次藏家聚会上淘换来的。见到它时,马先生也是先用手拖了一下,沉甸甸的感觉让他心里一亮。沉和沉的感觉不一样,马先生说:“真宣德炉的沉,是沉甸甸的感觉,沉得有一种饱满感,像活物的那种分量感。而假的要么很轻不打手,要么就是死沉死沉的。”

当时的出价为8000美金,马先生觉得这样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顶多也就买一件很普通的“后仿宣德炉”,弄好了能买到清末的。他把这件东西仔细地看了又看,“淘换藏品,尤其是淘换这类仿品众多的藏品,光凭一个感觉是不够的。器型、包浆、手头要都对得上。”他觉得这是一件明代晚期的作品,这东西在国内的市场价格他很清楚,8000美金拿下并不算贵。

宣德炉在国内把人们都弄怕了,是以大多数藏家对它都敬而远之。这次古玩聚会上,也有好几个人反复看过这件宣德炉,就是没有人下手。马先生很贼,他没说自己的看法,只说“说不好”。淘换古玩的人就怕有狐疑,一疑就没人敢碰了。马先生知道不先吓退这些感兴趣的人,这件宣德炉非宰死他不可。聚会结束后,东西还在,问津的人已很少了。马先生一路砍价,不足5000美金拿下。这东西在国内拍卖市场上曾有过百万元的拍卖纪录。“给老婆省了不少钱呢”,马先生美得在心里嘀咕着。

这件宣德炉双耳为兽头,底座为原物原套。马先生说有兽头的宣德炉本就少见。抚摸这件宣德炉,总的感觉是很细腻,炉壁比较厚,看上去敦实、古朴。炉体好像被一种珠光宝气的氛围笼罩着。香炉线条流畅,特别是底座,造型极其简练,很有点明代家具的风格。

宣德炉的来历有段故事,说明宣宗即位后,有暹罗国王来朝贡,并带来数万斤风磨铜作为礼物。风磨铜是一种极为细腻的铜,像金子般金光灿灿。宣宗看后很是喜欢,于是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以此铜为原料设计并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他们还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一般经过四炼的铜炉就会现出珠光宝色,而宣德炉要经过十二炼,档次低一点的至少也要经过六炼,这种精益求精的加工精神是宣德炉名声大作的主要原因。宣德炉好就好在色泽晶莹而温润,颜色精美,变化无穷,是明代人留给后人的珍品之一。

古代贵族子弟有“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习惯,有钱人家为了保持屋子里面气味纯正,就用熏炉烧起香料,当香气从炉中飘出时,满屋清香。以这种气氛迎客,有对客人极尽尊重之意。

第2篇

本刊驻浙江绍兴小记者邵宇倩恍然大悟地报道:香炉峰,位于黄山东海,有人用诗形容它是“孤峰独耸海东边,酷似金炉雾作烟。多少游人皆叫绝,有谁跨壑把香燃”。那是人们祈福的好地方。

前几天,我们一家去了香炉峰。香炉峰的样子像一个香炉,峰头云雾飘逸,仿佛轻烟缭绕。更吸引我的是山脚下各种长长短短的香。那些香最长的大约1.5米,有拳头般粗细,像外婆家的晾衣竿。一路上,听到商人们都在吆喝着推销他们的香:“我们这里的香是最便宜的,到了峰顶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妈妈动了心,说要买3根粗的。爸爸却不以为然:“别急着买,山上肯定也有卖,现在买了带着上山多累啊!”我也附和道:“就是,我才不相信同样的东西在山脚下卖和在峰顶上卖价格就会相差很多,我要爬上去探个究竟!”

我们沿着台阶上山,走啊走,还没走到一半,我就气喘吁吁了。“香炉峰好高啊!”我感叹道。我静下心来,深呼吸,保持体力,一步一步坚持爬。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爬到了香炉峰顶。

爬到顶峰,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验证刚才山脚下小贩所说的话。我跑到一家店前询问,那老板说:“你要买哪一种,每种价钱不一样的……”听完老板的一番介绍,我愣住了,这里的香居然比山脚的贵了三倍呢!我还是不信,又跑到别的店去问,得到的答案还是一样的。

“爸爸,怎么会这样?”我挠挠头问。“你看!”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我看见那边陆续有老伯伯挑着扁担爬上香炉峰来,扁担两边挂着两大箩筐的香和蜡烛。走近一看,他们大都50来岁,满头大汗,还喘着粗气。

我恍然大悟:“原来香炉峰顶的香是他们从山脚下挑上来的啊!我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山脚下卖和在峰顶上卖会有那么大的价格差异了,那是汗水的价值!”

“倩倩,你上回问我绣好的十字绣为什么比没绣好的贵那么多,现在明白了吧?”妈妈笑眯眯地问我。

“哈哈,因为‘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嘛!”我会心一笑。

浙江绍兴县安昌镇白洋小学“小白杨”文学社六(2)班

(指导老师 陈升阳)

第3篇

作为一门失传已久的古老技艺,香道博大精深。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

闻香、挂画、斗茶、插花,是古代人怡情养性的四种方式,听起来如此美妙的生活方式,现在却难觅踪迹。胡康寿所做的努力,不过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品香在青岛,还是一种新兴事物。所以当胡康寿的“香道”开业时,也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大多数人一听到香,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寺庙用的供香。“其实,香的概念非常广泛”,胡康寿说道。出身于医药世家的他,走到哪里都在做香知识的普及。他最想让人们知道的,其实并不是自己的香有怎样的功效,而是那些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香在中国的历史有6000多年,因为有清净身心、静中成友、尘里偷闲等十德,古人视其为神物。佛教传入后,香作为一个极其美好的东西,自然而然用来礼佛,”胡康寿说,“香的形态多种多样,以前中国有香席、香会,古人甚至把家藏花椒的多少作为是否富足的标志。现在人们崇尚日本的香道、欧美的精油,其实更应该做的是重拾中国的传统。”

我们采访胡康寿时,有幸在他的指导下参悟了一次“香道”。香文化最早始于春秋时代,自古以来都受到极为尊贵的礼遇。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宫廷皇室、文人士大夫阶层及富裕百姓,皆崇尚用沉香制成造像、文房器物、佩饰等。品香一事,也素来与香炉、香器等联系在一起。这些器皿产物大都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工艺水准,并因为渗透了文化成分,所以做工考究,样子精美,单看香器,都是一种艺术享受。

因为香道的手法不一,所以品香工具也有大有小,种类繁多。以装香灰的器具为例,多数精巧,青色瓷香炉与镇灰用具十分讲究;装点火工具的容器则称为香筋建,整套有银叶挟、香夕、香筷、香针、佛尘、火筷、灰押共7种工具;香木和银叶的银器,则称重香盒;装香、组香时使用的盘子,称为试香盘。初入门者,可以先准备基本的焚香工具,练习闻香,待对香的研究慢慢深入以后,再置备这些繁杂的工具不晚。

香道,是以“闻香”为基本的艺道,把玩者可以从香烟缭绕中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精神的安宁。品一次香,一般都需要消耗香料一克左右,而好一点的沉香,需要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一克,所以这也算是一种昂贵的享受吧。在了解了基础知识后,胡康寿给我们示范了两种主要的闻香过程:

第一种是常见的香席,它的操作过程在20分钟左右。先在香炉内铺上用松针和宣纸煅烧成的灰,之后用钢刀在香料上切割一片比指甲略大的香,挟入闻香炉内,再埋入一小块点燃的木炭,用灰押轻轻押出放射状花纹的“小山”。此时,品香的主客已按礼仪坐定,品香炉按顺时针方向传递,客人右手接过后,平心静气,闻香三次,再用左手传于下一位。整套仪式古意盎然,令人正襟端坐,滤去杂念,逸兴湍飞。一炉香,可传三至四遍,香气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做法叫香拓。在小香炉里装上专用的香灰粉,用工具理平香灰,之后放入刻有美丽花纹的香篆印,再放入香粉。这个过程中,香道师不停地用香匙背面压紧香粉,使大部分粉末落入香篆印的图案处,最后把多余的香粉取走,拿出香印,一个漂亮的花纹就出现在香炉的香灰粉上了。在花纹的起点处点火,火就能沿着香篆的图案从头走到尾,让香粉的气味在空气中慢慢弥散。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技法不够成熟,香篆就会在半途燃断,所以整个过程不但是艺术享受,还需要耐心、专注与技巧。

作为一门失传已久的古老技艺,香道博大精深。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所以在每次品香之前,胡康寿都会给香友们发放纸和笔,大家可以在狭长的香笺上写下品香后的心得。因为香的气息捉摸不定,再加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境,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香道并不是可以简单入门的。至于品香的最佳时间,胡康寿推荐在清晨起床之后,借着身体刚刚苏醒,开始一天的忙碌之前,抽出一小段时间来静思,让心情随着香气的弥漫而开阔。

“香是辅助人的正气的,人若正气足,外邪不可干,”胡康寿说道,“多一个人了解香道,就多一个人受益。如此一来,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就少了一个人把它遗忘。”

第4篇

长方形画面横拍、竖拍都行,但效果不一样。在按动快门之前,最好先用横拍构图、然后再改为竖拍构图,对比一下到底哪种构图更适合画面主体的展现。摄影初学者应该意识到,到底是选择横拍构图还是选择竖拍构图,这是掌握构图技巧的第一步。

不论是人们的心理感觉,还是作品的实际效果,都可看出横画幅强调了画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寓意着广阔的空间。竖画幅突出了垂直方向上的扩展,寓意着空间的高度。当然,这是一般的处理规则,有意违反它以得到某种特殊效果的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1.表现高大的主体结构宜用竖画面构图

华表:广场上白色的华表是一个竖长的圆柱体,如果横拍的话(如图A),因为画幅所造成的局限,左右空间大,上下空间小,不能很好地突出华表的雄伟高大,更没法强调华表的细部特征。改为竖拍后(如图B),华表有了充足的上下空间,高大的气势立刻变得非常鲜明,而且在丝毫不损失其完整的同时,通过加大华表在画面中的分量,使华表顶端的兽雕、柱身的纹饰及基座清晰易辨。

2.展现宽广的主体结构宜用横画面构图

大海:面对大海,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其浩瀚无垠。横画面既能交代空间的宽广性,又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因此用来展现大海的面貌更为合适。图A是一幅海湾风光,近处的海岸、宽广的海面、海中的岛屿、远山、水平线,这些景物形状及趋势都是横向线条和横向延伸的,此图合理运用横画面,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开阔宽广的海湾。图B是竖拍的画面,由于画幅的原因,只能从远近关系上下手去表现大海,这时虽然有空间的上下拉开,但只是海上的局部小景,无法表现出宽广的大海。

3.根据画面主体的变化趋势决定横竖画面

牌坊与香炉:在实际拍摄中,摄影人不管是选择横画面还是竖画面,都是为了解决在一个平面里如何安排被摄体,即合理地利用画面来表现照片主题和内容。因此对于某个被摄物体,不存在绝对的横画面或竖画面,而需要根据其变化(可能是一个微小的改变)来决定用横或竖画面,以便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结构趋势和内容。图A是一幅用横画面的牌坊场景,拍摄时主要意图是想记录开阔宏大的汉白玉大牌坊,主体横向结构的特点和趋势得到了强化,这时横向取景是合适的。图B还是同一个主题,只是增加了一个大香炉,可以看出香炉的主要结构线是向上的直线,与牌坊的横向结构线相互矛盾。但是两者具有内在的呼应,并形成整体结构向上的新趋势,这是一个实质性的重要变化,因此这时用竖画面才能更准确更集中地表现作品内容。若是换成横画面,要么四周的杂乱物体全挤进来,要么香炉只剩下一个小尖顶,效果差多了。

华表 图A

华表 图B

大海 图A

牌坊与香炉 图A

大海 图B

牌坊与香炉 图B

第5篇

??红尘中一樽沉香屑,静躺香炉,倾听岁月之歌。

??当黑夜无法抗拒时,房内寂寞无语。悄无声息地拾掇起一撮沉香屑,那些如细砂的碳末,从手心缓缓滑落,一如细数繁琐的日子,可敬可悲,可歌可泣。

??曾被尘封的那炉香快燃完了吧,要不然为何我这炉香迟迟不肯燃起。是吧,也许总爱掏出记忆,看看她,看看情和殇。

??然而,总会在流星滑破黑幕的那一刹,隐退那一份奠念。

?——只是偶尔遗忘吧,简简单单。

??于是,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思绪又揭开了那层记忆,陶醉在朦胧的音符里。

??总记得记忆中有这么一炉香,恰似生命般的完整地燃烧,袅袅地升腾起一阵阵青烟,氤氲地散漫到整个屋子,香气沉沉的,掺着淡淡的属于过去的味道。

??呼吸停止,生命仍在延续……我想,这或许是一炉香的真正内涵。燃烧的沉香屑静静地卧在霉绿斑驳的铜香炉里,它的沧桑故事该从何处说起,我在思考。凝视它身上那层厚厚的尘埃土---掸不尽的思念呵。几番经历轮回,真的很难启齿于三言两语,更多更多的,应该体会在心中,那个藏的住静谧的地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心一意,只有那些心中有佛的人,才能真正引领一炉香的旨意。

??所以,我愿意,我愿意用释然的心情,为佛而流泪。当徜徉在佛香生寺的地方,会用心接过那柱香,真诚地点燃,尔后虔诚地握着香,鞠上三个躬。或许曾经每次在许愿的时候,都匆匆忙忙,害怕会丢失机会,而神就不在显灵了。但是,今天不会在奢望什么了,只是,浅浅得,淡淡得,让我看完,或者等候完,这炉香的最后的燃烧,看它灰飞烟灭,看它飘在空中,也看看永远到底有多远。

??深深地明白,每炉香都会有生命终结的时候,红尘中的一炉沉香屑,也不过如此了。它曾经自由自在地躺在古色古香的壁橱里,只因主人划起的一段长长的火焰,便瞬时告破永恒,被命运顺从地安排,给什么添上了永久的休止符。

??就这样燃烧耗尽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只换来昙花一现的飘渺。只是都未曾发现,沉香屑那些若有若无的印记,夹杂在潮湿的空气中,似一滴滴纯白晶莹的东西,折射着油灯暗淡的火光,里面写满了一个个关于生的传说。

??也就在这写传说封闭的几百几千年之后,当夜空同时跌落许许多的流星雨时,传说复活。精灵飘飘,沉香屑思绪长起,放声低吟,低吟他的歌……

??

??张爱玲用她的末世繁华点燃了她的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而我却要用上整个世界去点燃属于我的第三炉香。

??——后记

??

第6篇

香龄:一生

身份:台湾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知名的书画和文物研究大家,两岸公认的香学研究第一人

传香理念:香道是日本人的说法,在中国应该叫香学,以示区别,以示正宗。

谈论香文化,至少在上海的香界,有位大师级的人物如彩霞一般横贯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并以缤纷的色彩召唤、鼓励着香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昂然前行。他就是被誉为“香界教父”的刘良佑先生。

在刘良佑府上品香

八年前的夏天,我第一次与香道近距离接触,引领我进入这玄秘之径的便是刘良佑先生。刘先生是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的教授,十年前应邀在上海博物馆做研究工作,业余时间则凭借自己的兴趣与积累,在大陆推广香文化。后来,刘教授认为大陆的学术环境更有利于他的研究,提前办了退休手续,在徐家汇附近购房置家。

拜访那日,他极隆重地身穿玄色长衫站在门口迎候,顿时让人感到一种仪式感。刘教授说,他希望我通过品香来认识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玄妙典雅。

刘教授精心营造的雅致环境令人流连。古典家具和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构成了一个非常传统的居家空间,茶几中央是刘教授自己烧制的仿宋汝窑香炉,墙上挂着他画的两幅彩墨画。品了明前新茶后,移至另一间园景小室,他又开了一瓶很好的红酒。我素不善饮,才几口就脸红了。“有点晕吧?而这正是闻香的最佳状态。”刘教授笑得很含蓄。

轻移四扇雕花门板,进入香室。一张徽作榉木束腰四仙桌上罗列着香具,一手可握的品香炉,釉面温润如玉。还有同样仿南宋龙泉窑的取火罐、香炭盒、香盒和香渣碟。银质七孔香插筒也是南宋的遗物,分别插着紫铜竹节款式的香匙、香夹、押灰扇、探针、顶花、灰铲、香帚。刘教授从一个玻璃瓶里取出一段香料示客,长约八寸,乳白带黄,从外形看与一般的白木无异。然后他拿起一把名为“云音”的大马士革钢刀,在香料上割了一片比指甲略大的木片,放进闻香炉内。他强调说,香料的切割至关重要,顺向、逆向、横向所获得的不同纹理都会造成香气的差异。

此前炉内已经铺了用松针和宣纸煅成的灰,埋入一小块点燃的木炭,刘教授挟了香料盖在炭上,再用灰押轻轻押出放射状花纹的“小山”,操作时神情非常专注。此时,宾主已按礼仪坐定,我年少,居末座。

品香炉的传递是这样的,主人用左手传至主客的右手,客人右手接过来,闻香三次之后再用左手传于下一位的右手。一种古意盎然的仪式感让我兴奋不已,但正襟危坐――这是必须的。

当这只仿官窑品香炉传到我面前时,我的手在微微颤抖。按照刘教授的垂范,我右手紧紧握住香炉的颈,左手虚握成蒙古包状,盖住香炉口大半,移至鼻下,深深吸入,一股幽然的香味迅速渗入体内又从脑顶逸出。闭目凝神,脸向左侧,再将鼻腔内的余气排出。

“体会,再体会。”我瞥了一眼左侧的刘教授,他脸上布满了期待和鼓励。其实不用他暗示,我的记忆也在刹那间苏醒了,我仿佛身附羽翼,腾空而起,翩然穿过经幡飞转的雪域高原,置身于大昭寺香烟缭绕的经堂。清幽缥缈的头香过后,第二次为本香,风韵飘逸,逸兴遄飞,第三次为尾香,回味悠长,诗意盎然……

“再过一会,你又会闻到另一种香味。品香的神奇就在于在半小时内,你能体会到不同的气息。香是有生命的,它在燃烧的过程中不停与你对话,你用心与它沟通,它就会报答你。”刘教授如是说,品香炉按顺时针方向开始新一轮的传递。

按照日本香道的规矩,在闻香过程中,要即时在裁成狭长条的香笺上写下心得。由于香的气息捉摸不定,一开始可以借用西湖十景来比喻,后来才用偈句来表达。但如何做到准确而又富有诗意,就需要灵敏的感官和丰富的想象力,还有诗性的表达能力。刘教授将他累积多年的香笺给我看,往往是一个单词后,再用一句诗来解释。写好香笺,才称得上是闻香已久的“香客”。

香学,应该尽快申遗

那些年,由大师级人物带队的日本香道代表团频频访问中国的北京、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他们既是来寻根,又是在摸底。但当时大陆一时还真找不出可以与之华山论剑的对手,许多研究中国古文化的专家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做香道,故宫博物院里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奇楠山子被当做烂木头扔在一边没人理会。

刘良佑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羞愧和沮丧”。但同时他又说,即使请他与日本香道专家面对面,他也不会与之交手。“因为单刀赴会是很难取胜的,目前在大陆我还没有得力助手。”

在他看来,真正的香道研究者凤毛麟角,在台湾也不过十来个人算得上,其他人不过是烧钱。香道是日本人的说法,在中国应该叫香学,以示区别,以示正宗。这门学问的研究,需要文化积累,也需要静下心来,当然也会花费很多钱。“大陆现在经济发展很好,不久也会有许多人玩香,但是在理论上,大家准备好了没有?”

这个,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不久,北京故宫珍宝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刘教授希望我去看一下。“你去看看按原样布置的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两扇门上就有几件香具,许多人都误以为是印盒或其他文具。”他说,“不少人听说香,就以为是宗教用的香,其实它只是香学中很小的范畴。中国人用香是很早的,汉代之前用香,以汤沐香、礼仪香为主,汉魏六朝则流行道家学说,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不仅用香风气大盛,又因为东西文明的融合,更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专门研究香的来源、载体、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书、香谱也在此时出现。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但到后来,随着国势的衰退及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日渐退出贵族和文人的清闲生活。”

刘教授不止一次向我透露,打算在上海组建一个香学研究会,等搞得有点眉目后,再组织学术界的力量,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日本人抢在前面,香学的源头在中国,香学的典籍在中国,研究中心也应该在中国,大陆与台湾的香学研究者应该多多交流,加强合作。民间层面,从收藏、玩赏入手,也应该进行研究,而不是单纯的玩赏和投资。”

是的,非遗项目的申报,最关键的是要有传承人。他身为台湾学者,能否代表两岸香界学人来承担这个文化使命?这,或许也不是他个人能够回答的问题。

“你如果进行报道,应该在文章中强调香学的学术价值。我们可以先从浩瀚的典籍中梳理香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再踏勘香事活动遗址,还可从中药典章中寻找旁支脉络,但最重要的是拿得出传承有序的脉络和今天的人类活动形态。这里有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光有钱不行啊,他可能会去抽雪茄、喝洋酒、玩高尔夫。要静下心来,关掉手机,细细闻吸这捉摸不定的气息,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心境。但这事一定要做,否则被日本人抢去了,我们何以面对列祖列宗啊!”刘教授说到这里,眼眶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斯人已去,心香永存

后来我又多次应邀去刘府品香,程序依旧,品茶、喝酒,甚至欣赏几轴古画,看看他家院子里的丑石和红豆杉,坐下后再听刘教授天马行空的闲聊。

每次离开雅香缭绕的刘府,我都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在刘教授的点拨下,我对香道的理解也在加深。我觉得所谓香道,就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寂静之中。

可惜天妒英才,2007年,刘良佑携刘师母,还有几个朋友和学生去青海采风,玩得相当尽兴,最后一天他略感不适,但还是经不住朋友的热情劝酒,喝了一点红酒,似有不适,就睡下了,不久脸色起了变化,马上送医院抢救,刘师母大声疾呼,还是没能叫醒他。

一个鲜活的生命,61岁的生命,过早地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着的大地。我与刘教授是君子之交,每次聊天闻香,均获抚掌击节之乐,并有相见恨晚之憾。他还是张大千的高足,跟我讲了不少张大千的趣事。他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贡献的人,而且还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只可惜老天爷没有给足他应该得到的阳寿,冷酷地召他去了。难道,老天爷也想品一品来自东南亚的奇楠香?

第7篇

文人与名妓之间的疑似爱情,要以明人冒襄与董小宛的一段因缘最为典型。冒襄满怀凄楚地回忆他二人曾经有过的黄金时光,其中情趣种种,读来也确实迷人得很,比如,他们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是:“姬与余每静坐香阁,细品名香。”一对才子佳人,仅仅为了品味珍贵名香的气息,竟整宿地熬夜,就像今天球迷周末看五大联赛、小资在后海泡吧那么狂热。如果细读一下《影梅庵忆语》,就不难感受到,品赏焚香,在士大夫文化中,已经上升成了非常纯粹的审美活动,有完整的形式、复杂的内容,可以说与赏画、写书法、听曲、观戏等等一样,是一种心灵的高级活动,只不过这艺术的至美境界是通过鼻子来抵达。冒襄说,每逢到这样的时刻,“与姬细想闺怨,有斜倚熏笼、拨尽寒灰之苦,我两人如在蕊珠众香深处”。“闺怨”主题中与香事有关的著名典故,诉尽了被遗弃女性的孤苦景况,两个人想一想那些典故,再想一想他们自己,可以在一起进行这么纯粹而高尚的享受,觉得神仙一般幸福。

“拨尽寒灰”,显然是指刘言史《长门怨》“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这一类描述。相比之下,似乎“斜倚熏笼”的意象更为深入人心,这一意象的生成,是得力于古代上层社会中衣服、被褥都要熏香的实际习俗。

熏笼,一般都是用竹片编成,形状大致为敞口的竹笼,《说文》作“篝”,在南北朝时,常常称为“竹火笼”。南朝梁萧正德《咏竹火笼》诗:“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销。欲知怀炭日,正是履冰朝。”范静妻沈氏《咏五彩竹火笼》诗:“可怜润霜质,纤剖复毫分。织作回风缕,制为萦绮文。含芳出珠被,耀彩接湘裙。徒嗟今丽饰,岂念昔凌云。”其实已经把熏笼的材质、工艺、形态、用途都讲得相当清楚。把竹子分剖成细细的篾条,编出精美的花纹,制成竹笼,至于用途,有两个:在冬天,把熏笼覆扣在炭火炉上,可以防止炭灰飞扬;至于一般的时节,则是将它覆扣在熏炉上,熏香衣服和被褥。

有了熏笼,就可以把衣服在熏笼上摊开,接受香气的熏濡。不过,熏衣的过程是很讲究的。洪刍《香谱》中记有“熏香法”,其实是“给衣熏香法”:

凡熏衣,以沸汤一大瓯置熏笼下,以所熏衣服覆之,令润气通彻,贵香入衣难散也。然后于汤炉中,燃香饼子一枚……置香在上熏之,常令烟得所。熏讫,叠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

熏衣的第一步,是让衣服在热水的蒸濡下,变得微微潮湿,这样更容易沾上香气。对此,《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七窍病·口病”介绍“熏衣香方”,也强调:

以微火烧之,以盆水内笼下,以杀火气,不尔,必有焦气也。

在熏笼下放一盆水,增加湿润度,还可以避免衣服染上烟火的焦味。

《陈氏香谱》“香器品”介绍了一种“香盘”:

用深中者,以沸汤泻中,令其气蓊郁,然后置炉其上,使香易著物。

这些资料叠在一起,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了古代熏衣的方式:在特制的香盘中倒上热水,再把一只香炉立在香盘当中,炉中焚香,然后,扣上熏笼,将衣服摊展在熏笼上,慢慢熏烘。法门寺出土的一只唐代涂金银熏炉,就配有一只五足的圆盘。在这只熏炉的底部,明确錾刻有“咸通十年文思院造八寸镶金花香炉一具并盘及朵带环子”等字样,透露了重要信息:当初,涂金银熏炉和五足圆盘是作为配套的器具,一起制造出来。由此推理,此圆盘该是“香盘”,可以起到既盛热水,又承载香炉的作用。在这里,我们或许真的看到了唐代皇帝熏衣用香炉及香盘的风貌。

《陈氏香谱》介绍的具体方式,与洪刍《香谱》略有不同:

凡欲熏衣,置热汤于笼下,衣覆其上,使之沾润,取去,别以炉爇香,熏毕……

是先把一大盆热水放在熏笼下,待衣服微潮后,就把水盆撤去,然后再在熏笼下放熏炉,进入熏香程序。虽然步骤小有差异,但基本道理相同。

熏衣的时候,炉中也一定要慢火微香,长时间地熏烘,让香气慢慢沾润衣服。华丽的女人衣裙摊开在熏笼上,其下微火送香,就成了当时闺房中的一景:“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唐人元稹《白衣裳》)、“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宋人晏几道《诉衷情》)。

古人对于熏衣极其讲究,有专门用以熏衣的香。早在孙思邈《千金方》中,就提供了专门的“熏衣香方”,并且指出:“太燥则难丸,太湿则难烧;湿则香气不发,燥则烟多,烟多则微有焦臭,无复芬芳。是故香复须粗细燥湿合度,蜜与香相称,火又须微,使香与绿烟而共尽。”(《千金翼方》“妇人·熏衣浥衣香”)可见,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从制熏衣香这一步开始就须特别精心。因此,像唐人刘禹锡《魏宫词》中所写:“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就不是凭空的想像,熏衣时,确实要使用专门配好的香。此外,熏衣的过程中也需要巧妙掌握焚香的技巧,“常令烟得所”。熏过之后,如诸香谱中指出的,还要把衣服叠起来,放一夜,第二天再穿着,这样,衣服的香气才能保留数日不散。

美人披着新熏过的、散发奇香的轻纱丽锦之衣,也就成了诗词中喜欢渲染的对象。如和凝的一首《山花子》,通篇都在描写一位艺妓打扮: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鸂鶒战金红掌坠,翠云低。

第8篇

在家憋闷了好几天,好容易有个好天气。虽然头顶似火的骄阳,不过我这香山游的热情分毫不减。

真好,正好有我要搭乘的车。我刚要过马路上车,唉!该死的红绿灯,没办法只好等下一班车了。半小时后,本人出现在了香山脚下。我的第一站便是到这传说中的“眼镜湖”一探究竟,之所以急着来这,是因为有朋友告诉我说这湖里有眼镜蛇,所以得名眼镜湖。终于到了湖边,不过我看了半天似乎没有看见传说中的眼镜蛇,这湖的外形倒是像一副眼镜。可能是因为外形而得名“眼镜湖”吧。不知这传说中的“西山晴雪”如何?看来我还要爬一段山路才能见那庐山真面。据说明清两朝皇帝来过这里,而且“西山晴雪”还是乾隆帝给提的名。

看过“西山晴雪”之后,我继续朝山顶奋力前行。这是我听见身旁的人说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叫香山呢?如果是因香气得名?可是我走在这山间小路上,并没有闻到什么香味啊。难道是我鼻子不够灵敏?”。这时我听到另一人说:“可能是香妃埋在这的原因吧”。对于这位朋友的说法我无语(无语:很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了,不过我倒是挺佩服他想象力够丰富的。我这一路没闻到什么香的东西,倒是发现这有不少酸枣树。想想这一边爬山欣赏美景一边吃酸枣肯定不错,可惜枣还没熟呢。在我将两千多个台阶踩过之后,我终于站在了海拔五百七十五米的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有四根通体大红柱撑起的一座通体亮红的阁楼,阁楼前门有一匾,上书名曰:“重阳阁”。甚是宏伟壮丽。阁后面便是一块形似香炉的巨石,所以名曰“香炉峰”,这也是香山名字的由来。

一游未尽,给力香山……

庆云一中高三:任世杰

第9篇

国有、民办博物馆联合办展意义深远

山东馆积极响应党的十提出的加大对民办博物馆扶持力度的重大举措,发挥自身优势,与天津沉香馆联合办展,同时得到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借展单位的支持。展览利用民办馆主题收藏与研究优势,结合国有馆在场馆硬件、展览策划、专家资源、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优势,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看得见,闻得到的主题展览。展览以国有、民办博物馆的名义申报参评“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在历年的参评队伍中尚属首次,荣获优胜奖。这种国有、民办博物馆联合办展的新思路。为未来文化展览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览突出沉香“空灵”气质

在中国香文化历程中所使用到的诸多香料,以沉香最为珍稀。如果说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章。那么沉香是香文化中的重要一环。香无影无形,虚无缥缈,在漫长的演变进程中,深深烙下了“空灵”的气质,是人与天地、人与人、人与心灵的沟通与约定。

香文化既是感性的嗅觉、视觉活动,也是理性的内心感知活动。展览在发掘沉香的文化内涵方面大下功夫,在整体的策展思路中注重体现“空灵”的香文化内涵。

展厅中能看到丰富的历代香具,以及不同产地的沉香样本,但香中的那份“空灵”,却需要每个人去用心感受,感受香文化如何伴随中国人特有的政治观、宗教观、文化观、生活观,融于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

展览针对传统文化爱好者,普通公众开设互动场所,增强对沉香的基础认知,从中国香文化历史、沉香基础知识点出发,辅以各时期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使普通观众了解了什么是沉香,给专业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观展视角。

闻、听,视、感的立体化展览

展览以人为本,将观众的文化感受作为展览设计理念的首要因素,观众体验参与是展览的一大亮点。让中华传统技艺与展览展示相结合,在展出中国香文化实物的同时,向观众展示品香、抚琴、插花等古代文化,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

9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展线长240米,以白墙灰瓦、简洁明快的徽派建筑风格为设计理念,总体设计磅礴大气,细微之处用心雕琢,展柜、展板、展具、场景,多媒体等设计新颖独到,凸显沉香文化特色,与展品相得益彰。

展览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场景复原的实体展示。以山东东平后屯汉墓中的彩绘壁画为原型,制作了汉代宴飨歌舞焚香视频,在盘鼓舞欢快的节奏和轻盈的舞步中,感受“博山炉中百合香,郁金苏合及都梁”的移隧意境。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代,焚香同点茶、挂画、插花并列为四般雅事,成为文人怡情养性的重要内容。展览特别复原了宋代文人书房场景,让观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能听到悠悠的琴声缓缓飘来,伴着四周散发的缕缕幽香,欣赏精美的古代香具和书画,仿佛走入了时光长河,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宋代,与好友一起品茶作诗,怡然之情,无以言表。

展览突破看、听传统展览模式,增加“闻”的尝试。通过展厅内的熏香,使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品闻到沉香的气味。“沉香雅集”观众体验活动,落实“闻”的策展思路。观众可以与专业品香师一起,以香席为载体,还原古代文人的生活风貌,普及沉香文化知识,让沉香走近大众百姓,集各种文人雅趣为‘体,以品闻沉香为主,配合斗茶、赏花、听琴等活动,让观众在观看展览之余,体味香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线厘清香文化发展历史

展览分为历代香具展区和沉香展区两大部分,汇集与香有关的238件(套)珍贵展品。古代香具是亮点之一,展品年代跨度从战国直到近代,囊括每个时代的典型香具,器型丰富、类别众多,呈现了中国古代香具的发展历史。汉代熏炉,唐代香、手炉、香宝子、多足熏炉,宋代行炉,故宫博物院藏宫廷香炉、香盒,明代御窑厂出土的官窑香器等不一而足。展区以时间为序分为六个历史阶段,以重要香具、典型香料、文史资料等展示汉代以来历代香具、香料的发展演变。

汉晋:香出博山,观烟修仙。汉代疆域空前扩大,对外交往频繁,龙脑、苏合、沉香等诸多树脂类香料相继传入,改变了传统的用香方式,香料的使用由“燃”向“熏”转变。用香方式的变化,使汉代香具制作盛极一时,主要见有豆形、带柄形、鼎形、球形、动物形等造型,为后世香具发展提供了范式。汉代神仙医术和道家思想极为流行,致使“博山炉”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当时人们陈设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因其出烟效果能够营造颇似香云缭绕的仙境氛围,遂满足了人们观烟修仙的心理需求。

隋唐:佛使梵香,接引众生。隋唐佛教兴盛,中外交流进一步加强,使香文化获得较大发展,用香方式更加丰富。焚香作为礼佛的重要内容,吸引了各阶层人士参与。佛前焚香供器异常华美,涌现出大量具有浓郁异域气息的金属香具,出现了香囊、行炉、多足香熏等新式香具,陶瓷香具也逐渐增多,香炉制作可谓极尽奢华。敦煌文献沙州寺院器物帐历里,可见各种香炉、香奁的记录;莫高窟壁画里也可见到各式香炉的形象。

用香还是礼制的重要内容。庙堂、宫殿、衙署往往焚香,朝堂一般设有香案,熏炉,燃香后,殿内香烟缭绕,百官朝拜,衣衫染香。文人也普遍用香,留下大量咏香的诗文。唐中宗时曾有斗香会,大臣各携名香比试品评。沉香还被制成精美的画箱、毛笔、刀柄等,皇家贵族以此彰显富贵。

儒、释、道交融,致使用香格局为之一新,用香形式更加丰富,香料愈加重要。诸多香料之中,沉香脱颖而出,其高贵品质被逐渐认知,成为宫廷用香的主流。

宋代:怡情养性,香入巷陌。宋代香文化发展至全盛时期,种类繁多、品质优异的香料随海外商船传人中国,为用香奠定了充盈的物质基础。士大夫阶层崛起,使用香普及,沉香成为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香料。宋代用香群体以王公贵族为主,并扩大到士人阶层乃至巷陌百姓之家。

宋代焚香与点茶、挂画、插花当时并列为四般闲事,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广泛参与,使宋代香事承载更多的社会功能和精神享受,人们对香的认知和审美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儒学”思想影响,同时也融合了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愫,是一种生活情趣的自然表达。此时所用的香品不再是单一香料,合香已成为普遍形式,沉香以其沉稳的特性被当作定香使用。

宋代瓷器制作技术发达,瓷香具成为主流,各窑口制作出既实用又符合时代审美情趣的各类香具,造型或模仿前朝铜器,或另有创新,印花、刻花、划花、彩绘等装饰工艺均有使用。

元明:雅俗之间,复古开新。处于过渡时期的元代,香具和用香方式都具有少数民族粗犷之风,流行“一炉两瓶”组合式香具,常见的炉、瓶底部多附承座,将炉身及瓶身托起。

明代文人研究领域及生活方式全面复兴宋代文明,崇古摹古风气兴盛。香事活动继承宋代以来文人香的风雅与市井香的繁盛,用香风气扩散到社会各阶层和角落,成为上至宫廷阶层下至士大夫、平民阶层的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朱元璋对于祭祀用香的新规定(禁用番香、实施海禁、不许私人出海贸易)引起明代香料市场变化,进而影响用香习惯,促进沉香人工种植的发展。此时香品类别繁多,适合药用的香料更加充实,沉香在药用方面有更大发展和应用,《本草纲目》有沉香的详细记载。

元代出现的线香形式,利于香品广泛使用,带动了香筒等新香器的产生。制作繁难的掐丝珐琅香具流行,广为文人、商贾关注。

清代:宫廷香事,精致奢华。清代香具大致沿袭明代式样,诸如香筒、香器组合、青花、铜炉、香印,作为摆件的香器、沉香雕刻作品、沉香制的生活用品(朝珠、臂搁等),因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品种丰富而著称于世,更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

沉香雕刻艺术继续发展,但因野生沉香资源的稀缺,部分雕刻作品虽以沉香木为材,但仍为大家珍视。清末人工结香技术已较成熟,为后世生香药用奠定了基础。

当代:香事复兴,雅致生活。进入21世纪,人们蓦然从沉香的缥缈雾霭中追寻往昔,前贤崇尚自然的优雅生活引人亲近,令人神往。品味沉香、雅用香器,玩赏雕刻,令人感悟、令人陶醉。

重梳沉香雕刻艺术的脉络

沉香雕刻是传统木雕中脱变与升华形成的新门类,因沉香珍稀,其雕刻主要因材施艺,尽量保留自然形态。作者需要揣摩材料,技艺精湛,还要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以静思巧作揭示沉香之美,展现作品之妙。

存世沉香雕刻艺术品相较于别的门类艺术品稀少。展览在展现香具发展演变历史同时,也重新梳理,诠释沉香雕刻艺术的突出意义,通过故宫博物院,天津沉乔馆收藏的明代至当代沉香雕刻品,传达出这种一个信号:沉香雕刻品虽少,但却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值得更多人关注和研究。

延伸展览贴近大众生活

“空灵之约”展览后期,山东省文物局、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沉香保育委员会、北京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了“承・传”生活至美――当代香室空间艺术展,通过当代设计师的思想,更深入的为大众解读中国香文化。“承・传”展旨在传递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首站设在山博,此次以“香”为主题,邀清当代著名设计师朱小杰和冷岩进行设计创作,推出“坐下来品品香”与“方丈”两个独立空间。

朱小杰设计的“坐下来品品香”以沉香文化为基点,围绕“坐下来”的主题,营造出以当代家具、香具为核心元素的香室空间,试图让人们慢下来、坐下来品品香,让生活充满味道,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让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充满憧憬与热爱。冷岩设计的“方丈”空间,利用沉香和济南大明湖的湿地草坪,营造出中国唐宋庭园造景的早景效果,利用湿地蕴含生机的概念,营造一个充满希望的空间。

第10篇

假期里,我和爸爸来到了“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由于只有6个小时的游玩时间,我们决定只去武当山的太子坡和南岩游玩,因为人们都说:“求康宁,到南岩,保一生平安;求学业,进太子坡,学有所成!”

在去太子坡的路上,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山路十八弯”的含义。车子一会儿向左转,一会儿向右转,一会儿又来一个60度的大转弯,搞得我晕头转向。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在车快到站的时候,“哇”一声吐了出来。

来到太子坡,过了宏伟的山门,我看到了深绿色的琉璃瓦顶和橘红色的墙。刚一进去,一股古典的气息迎面而来,我仿佛回到了古代。红色的夹道墙,顺着山势回转,蜿蜒而去。远远望过去,好像有两条巨龙在盘旋飞腾,给人一种高大厚重的感觉。有游客说,这就是“九曲黄河墙”,有曲径通幽之意。

经过皇经堂、藏经阁,我们来到高台之上的太子殿。殿内供奉的铜铸太子读书像,把太子专心读书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太子殿殿下有一棵百年枣树,与皇经堂前的百年桂花树相呼应,有着“金桂折枝,早登榜首”的意思。我默默地祈祷:让我年年考第一,荣登榜首。

武当山有三十六岩,景色最美的是南岩。因为它朝向南方,所以称做南岩。据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经在这里修道。神奇的传说吸引着我们,让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南岩。

“路入南岩景更幽”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南岩路两边古木参天,有些树还开满了漂亮的花,红的、黄的,美不胜收。山下的悬崖被一些轻雾笼罩着,给人一种“偶作寻仙客,登梯紫气浮,魂飞恍若仙”的感觉。

南岩宫两仪殿前有一个石雕龙头,从悬崖峭壁上横空挑出,下面是万丈深渊,龙头顶端放着一个香炉,整个香炉悬在空中,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香”的龙头香。可惜现在被,道栅栏挡住了,不能上香。原来,以前有好多人为了烧龙头香,失足落下悬崖,清康熙年间,湖北地方官下令“禁烧龙头香”。

武当山,让无数中外游客陶醉其间,流连忘返。这次旅行让我收获不少,我心中充满了对先人的崇敬、对大自然的礼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11篇

不知道,像他这样出轨的中年男子,会不会都要拿情人跟“她”进行比较?

妻子和他不是青梅竹马,但在彼此是青涩少年时对方已经出现,有些东西是很早就熟悉的。他有时候会抱怨这种“熟悉”,气息相嗅相知,而独独缺少了心跳加快的激情。

妻子一直是贤淑的,甚至委曲求全。家里柴米油盐的事情,她全挑过来,孩子的事情,也全部压在她的肩上。孩子小时候,常常是他出差回来,孩子只淡漠地看他一眼,继续玩手头的游戏,或者去亲热妈妈,他竟然有了“醋意”。

也许是妻子解放了他的创造力,他在科研上频频获奖,功成名就,宛若单位里最明亮的星星。自己的事业,他很少跟妻子讲,反正电视里偶尔会有对他的报道。在他眼里,妻子不是优秀的人,说话也变得越来越不聪明。到后来,他不想讲内心深处的话语,大概她也听不懂。她干什么都跟“锅碗瓢盆”息息相关,说话也带着浅碟子、小茶盅的味道。

而情人,裹挟着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欲罢不能。如果说妻子是一双筷子,情人则是一盒火柴头,红得那么艳丽,在视觉上也是跃动着的激情。他却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寻找刺激,假若真是这样,何必要等到韶华已失,才来这段情?他说他是爱情人的,这种爱是走过长远山川而遇到的,有激情而不缠绵,两个人不在一起时又能够清淡念想。情人相貌一般,但楚楚动人,更重要的是,她从不讲柴米油盐的烦杂琐碎,她足够优秀,连他讲出的晦涩术语也能够听得津津有味。情人是作家,他的感情、思想自然瞒不过她的眼睛,不过他们相谈甚欢,相爱甚浓。

比较的结果,并不是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跟情人幽会。一切,都还是地下活动。他们几乎总是在夜色中相见,如两只诡秘的蝙蝠。

他对妻子心怀愧疚,也有罪恶感。在家里,他有时候故意发火,跟妻子吵。她却如一潭碧绿的湖水,也许连涟漪也不起,只是默默地承受,同时忙碌着手头的家务,不时的应几句话,竟全是对他的劝慰和安抚,嘴角挂着温柔,眼睛里蓄着体贴,细细的鱼尾纹里也全刻着对他不舍的爱意。他在心里叹息一声,无可奈何。

他却是有痛苦不安、迷茫不解的,他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去见一个老朋友,朋友虽“老”,却不总是见面。不像他那样热爱繁华热闹,老友“偏安”于乡镇。

他是以这样的话跟老友开头讲述故事的:都道我老实,却最不老实;都道我专情,我却也有了情人。老友居然神色如常,不声不响地为他沏茶――是什么苦丁茶,正合他的味儿,耳朵也似乎洞开如常,将他讲的每一个字都放到里面去。

他讲完了,照常的叹息一声,嘴里面全是莫名的苦,连牙齿也苦。忽然,不能再去看老友的眼睛,岁月沧桑,他的双眼竟依旧水波潋滟,清澈如晨起的河。

老友始终没有批评他一句,连含蓄的潜台词也没有。他知道老友一向是寡言的人、包容的人,如果骂得他狗血喷头,他还会前来倾诉吗?

老友起身去点了三炷香出来,异常认真地插在香炉里,袅袅细烟如青丝般缠绕过来,让他嗅到一阵奇异的芳香。他竟想到情人,随后又想到“她”。他很少烧过香,他一直觉得烧香拜佛不如插花拜佛。看着香炉里丰盛而略白的香灰,他清楚老友心底的虔诚,想好的玩笑话留在了腹中。

“你说,面前的哪炷香最亮?”老友猛然问他道。

他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阵才知道要给老友一个答案。

烧香哪有问哪炷香最亮的?这样的问题,他是第一次听到。同时点燃,插在相同的香炉里,高低又都差不多,材质用料、粗细均匀也一般,牌子自然也一样,要人分辨出哪炷最亮,不是很挑剔、为难吗?不过,看到老友那双望着他的、询问他的认真执著的眼睛,他又再次看了看面前的香,烧得红红的香头缭得他心慌意乱了。

“我看不出,实在看不出。”他老实回答,心里居然有了模模糊糊的挫败感。

“拿一炷香到面前看一看,哪一炷香最亮。”老友微笑着启发他,意味深长。

他果真听话地取了一炷,放在面前看。

“你可说说,哪炷香最亮?”老友的笑容更加显赫,那双眼睛清澈得让他难为情。

“当然是我手里的这炷香最亮,它离我最近嘛。”不但回答了,而且也解释了原因。话音刚落,他心里不由一紧,脑海里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老友壶里的井水早烧开了,又放了一阵,他这时拎过来给他添水,细细的茶叶忽地沉下去,又很从容优雅地升起来,是水里的清洁明净的舞蹈。

“女人如香,永远是距离最近的、握在手心里的那炷,最亮,最值得你守护。”老友沉默了好久,终于说出这样禅味十足的话,不过说得真好,让他备感轻松惬意。

他想:香捧在手心里,这么近的来看它红红地燃烧,这般亮,这般温暖,这般芬芳,这般情深意长,却十分清醒它总有燃尽的时候,不是很长,而好似是立刻,它凋谢了红,散了火热,只有落下的无言的灰烬,不像蜡烛,它连眼泪都没有。

第12篇

关键词:皇家园林;北方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Abstract: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is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special expression way, landscape is meaningful to meet people for a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of demand, Chinese garden design is not confined to simple imitation of nature, and more consideration design sense to our ideal of perfect scenery embodied in the miniature rocks, water, flowers, trees, bridges, pavilions, terraces and open halls,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process, people will be "Dream Park"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painting form.

Key words: royal garden; north landscape

图1 《阿房宫图》 袁耀

大多数中国的皇家园林都建在北方,所以也被称为“北方园林”

中国最古老的皇家园林将追述至秦朝

(公元前221年)和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在那个时期,最杰出的园林都是来源于自然的牧场和湖泊,田野和围猎场,还有帝王的安息地。

秦始皇作为中国秦朝的第一任帝王在当时的西安建造最为著名的皇家园林——阿房宫(图1)。这座园林被形容为“园在园中,宫在园中,亭在园中。”并且适宜狩猎、休歇、理乐、舞蹈等。一位著名的中国诗人杜牧(公园803-853年)曾这样描述阿房宫: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在汉朝,最著名的园林就是皇家建造的拥有昆明池的上林苑和拥有太液池的未央宫,这种 “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图2建章宫

据《汉书·旧仪》记载:上林苑方圆150平方公里,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园内设有池以养鱼;各种走兽以供围猎;各种珍奇植被以供赏玩;各种果树以提供各种新鲜果实。园中最大的水域叫做太液池象征海,而池中的三座岛屿象征着神仙居住之地(因为中国古代帝王希望他们可以成仙得道永生)。岛在池中,廊道、亭台、桥梁、池塘、溪流和树木分布岛上,将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巧妙的融为一炉。

秦朝至汉朝,皇家园林的设计常常是对自然景观模仿和浓缩,将其呈现在一个围合空间之中。

在隋唐时代,特别是唐朝,是一个对中国传统园林产生重大而深远变革的时期,那个时期,诗歌和山水画大行其道甚至影响到了园林的设计,设计师和园艺师开始更多的将个人感情投射在园林中,皇帝也开始以山林为乐。西苑,建设与隋朝,北至邙山,南抵伊阕,西边一直到今天新安境内,周围二百余里,西苑南部是一个水深数丈,方圆十余里的人工湖(西苑在元朝和清朝又有扩建,所以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它的原貌)。

在清朝,中国的最后一代封建王朝,中国的皇家园林变得更加趋于成熟,所有早先得造园艺术被整合,并得到更高的发展。北京的园林文化和园艺在整个中国占了很大的比重,北京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杰出典范,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珍贵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皇家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阔的空间,奢华的建筑,珍惜的植被,能够体现君王的风范。

(2)园中园的布局设计:将各种元素融合在皇家园林中,再用各种主题以及配景将他们分离。有些会有南方私人园林的风格,甚至会呈现出异域风情;这些元素渗入到北方园林文化中(例如:圆明园)。

(3)功能:工作、学习、娱乐、居住、狩猎、赏景,甚至要有集市。

皇家园林的典型特征就是由皇家宫殿为中心,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在市中心,颐和园(图3)、圆明园和香山公园在西侧郊区,承德避暑山庄在距离北京250公里的东北方,这被普遍认为是北京皇家园林的延展。

图3 颐和园

北方政权的中朝便是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也叫做皇家花园,尽管规模不大,但其中精巧的布局着亭台、喷泉、假山石、古柏和花草。园墙内东西宽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这里是皇室家族私人的花园也是典型的中国皇家园林设计。院内布置着各式建筑近20座,各具特色,与古柏老槐、奇石玉座、盆花桩景以及金麟铜像相应成趣,青铜香炉(图4)的袅袅青烟及愉悦着来访者也清新了空气,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能够体现的如此丰富,对于一个艺术创造者而言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御花园的入口处有一棵四百年的古柏还有一尊青铜香炉。各种树木散布园中,柏树、松树、梧桐、银杏树随着季节改变颜色,也改变着园中景致。

园中四角各有一亭,它们象征着四季,园中的东北角就是堆秀山,是一座由各种形状的太湖石块堆砌而成的假山,山顶建有四角攒尖顶方亭一座,名御景亭(图5)。皇帝可以登至亭中与家人一同欣赏园中美景。

图4 青铜香炉

图5 堆秀山、御景亭

参考文献:

[1] 王振复.《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