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情操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好书,用心读,生者新,熟者亦新。所以,小到一小片报角,大到一厚本辞典,我都会随意拿来浏览,或深叹,或浅笑,或漠然,一念之间即可轻抚丝丝沉思、看透淡淡迷局。
我们尊敬的总理始终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更倡导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灵需求,在读书中学做人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一种高尚精神的思想境界和追求。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去读,去思考的读;读出精神,读出人生智慧,明智的去读书,读出做人之道理,读出立身处世;书本中传递出做人智慧和经验,带着强烈的时代感去读书,全心全意读书,全心全意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感觉影响我以后人生的好书是《道德情操论》。
今天,我们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事业单位转制改革、房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家质检部门对所有奶粉进行检查,发现有奶粉问题的多系人们认为完全可以信赖、绝对安全的名牌企业和免检产品,于是人们的安全心理大厦立即倒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只是奶粉产品和企业,而是整个奶制品以至整个食品安全,不仅只是对企业的信任危机,而且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了《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受到剑桥学子热烈欢迎。演讲中,他批评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道德缺失,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并进而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无论是三鹿奶粉事件还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它使得某些行业某些企业某些个人道德的丧失和情操的低下被暴露无遗,说明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千万不能丧失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否则,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因为斯密设想和倡导的市场经济是一个有道德的市场经济,没有同情、仁慈、公正、责任心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富之路”与“德之路”必须统一。
弘扬道德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道德情操可以没有上限,但是不能没有底线,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更加要注重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道德失衡、情操失守、行为失范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有:公仆意识淡化、创新精神失落、本位主义严重、腐败现象蔓延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当前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当作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来加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道德是衡量人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和意志力,才能真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经历三个阶段:准备,争议,接纳。而我们所处的中间阶段是最危险的,很多大国都是在这一阶段败下阵来,所以我们务必警惕。目前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国,而只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我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崛起,更加需要道德上的崛起,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才能真正崛起并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诚如斯密期望,经由市场达致富国裕民,必须与道德的维系和提升一致起来。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才能有社会整体素养的提升,才能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用心读书,感悟生。用心读书,在字里行间眼神的跳跃,心灵的融,神思的驰骋,使自己渐渐进入佳境……品读古,忆不尽的美丽华章;品读自己,品不完的峥嵘岁月;品读生,读不败的奋斗历程。书香安慰我守护那份宁静,书韵滋润我生的心路,书房教导我做的真谛,每前进一步都要感悟,都要超越,都要快乐,一辈子不放弃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富有,这是必须的,但不一定非得物质生活的殷实富贵。
[摘 要]亚当?斯密问题实质反应的是人性有“经济人”和“道德人”两个方面,以及相互矛盾的两种人性理论。基于斯密对人性的论述,“道德冷漠”便是人性中“经济人”——自利心的过度膨胀和“道德人”——同情心的缺位所致,因此超越“道德冷漠”亦可在经济、文化、社会、体制之外,找到一条人性论途径,即自我控制自利心和激发培养同情心。
[关键词]亚当斯密问题 道德冷漠 道德危机 道德滑坡
当我们听闻女童被碾而无人施救,老人跌倒亦无人敢扶,车祸现场目击者强索“线索费”……时,有良知的人都不禁谴责冷漠的熟视无睹实属不当,并反思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礼仪之邦此刻竟如此人情淡薄。2012年6月28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幸福社会需要更多“道德储蓄”》文章,引起了人民网、网易等多家媒体的转播、评论,再一次将“道德冷漠”问题推向了人们议论的中心。值得欣慰的是,许多负责任的学者从经济、社会、心理、文化、体制等诸多层面去探析“道德冷漠”的深层原因,并以此提出推动社会回归德性传统的路径。对于人具有怎样的道德属性,作为近代著名伦理学和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也曾有过经典论述。那么,从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与“道德人”这一看似相互矛盾的人性判断——“亚当斯密问题”上来理解、诠释“道德冷漠”问题,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一、“亚当斯密问题”的真实蕴涵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曾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后任格拉斯哥大学伦理学教授,其最富盛名的著作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也称“斯密问题”)是指近代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1759)与《国富论》(1776)之间主题观点的相互冲突问题[1]。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由亚当?斯密本人提出,而是由19世纪的德国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最先提出。他们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坚持人性是“经济人”的假设,也即人性本恶,认为人是受自私利己本性的驱动,个人的利己主义的利益追逐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而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则坚持人性是“道德人”,也即人性本善的假设,认为人是受同情仁爱本性的驱动,同情心和由同感产生的利他主义情操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机。如是乎,在亚当?斯密的这两本著作中,就产生了一种“道德人”的利他主义与“经济人”的利己主义相矛盾的二重人性假设,同时它也暗含着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行为同道德活动与行为之间的紧张关系。
确实,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写道:“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2]14可见,我们进行交易都是出自自利的打算,这是基于人的本真的需要,无可厚非。他还认为只有人类才能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动物是不会做这样的公平交易,而交易的目的正是各自需要或者利益的满足。这种观点,其实在《道德情操论》中早已存在。亚当?斯密说:“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3]101-102因此,人们会仅仅因为别人的幸福妨碍了我们自己追求幸福而去破坏或阻碍这种幸福的实现,也会仅仅因为别人拥有的有用东西对我们同样有用甚至更加有用而夺走这些东西。
在其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最大的恶棍,及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3]5由此推知,在亚当?斯密看来,同情和自私一样,是人的普遍本性,而且它还是人产生道德行为的根本动机。但是,同情心和自私利己并不是真正对立的二重人性,而只是人性的两个方面,没有人的自私性,就无所谓人的道德性,而且二者共同服务于人类自身的两个伟大目标:保存自我和发展种族。同他那个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们一样,亚当?斯密也坚信只有真实地把握了人永恒不变的本性,才能真正地、正确地解释国家、政治、社会、法律以及伦理道德问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便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论述的,并以此作为其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国富论》立论的根据和出发点,正是《道德情操论》所阐明的人性论[4]。因此,关于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矛盾的两种人性假设的“斯密问题”其实是不成立的。
二、基于“斯密问题”的道德冷漠析因
现代工业社会给我们带了效率、便捷,却也埋没了人的否定性一面,使人成为单面人,这是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阐释的基本观点。如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道德冷漠”使人丧失了德性或美德的一面,而成为了冷漠的单向度的人,使社会成为不再温情脉脉的单向度的社会。到底被人们所热议的“道德冷漠”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万俊人教授曾这样写道,道德冷漠“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5]。道德冷漠与一般的感情淡薄是不同的,它虽然看似与道德无涉,实质上则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的沟通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失、道德情感的沦丧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是同情的缺位和道德责任的逃避,是一种善的缺乏。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6]。道德敏感的缺乏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考量的能力的缺失,或者说是无法对善、恶进行感知和反应;道德判断的搁置通常是一种这样的情形,主体具有一定的道德知识和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但他吝于做出道德判断;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则更为恶劣,主体明知具有某种法律义务或道德义务而故意逃避,甚至还促成恶行的横行泛滥。
关键词:同情;道德发展;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051-02
同情通常的含义是指人们对因各种原因而致处境困难的人的怜悯之情。亚当·斯密同情论中的同情含义则不仅限于此,他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开篇就对其理论中同情的含义做了阐释,“同情并不仅只局限于怜悯而将同情的含义扩大为任何在理解基础上的同感与共鸣。不单单是与别人情感上的共享,更确切的理解为人们在情感上彼此分享的认识和理解”。亚当·斯密的同情,不仅指人们对他人苦难的同感,而且还包含对他人幸福欢乐的同感。同情这种情感的发生来源于当事人所处情景地感同身受,是人们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分享他人的感觉和情感,将自己想象成为公正的旁观者,凭借联想和想象而与他人产生的情感共鸣。以斯密的观点来看,人类的同情感虽然是主观的但并非随意没有标准,它的标准便是移除各种特殊性的普通人的同情。
一、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西方经济学之父,他的《国富论》被经济学界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现代经济学大师内森·罗森博格曾说:“过去的200多年,经济学史的特点就是不断对亚当·斯密著作的诠释”。在经济学领域有如此影响力的亚当·斯密却是一个被遗忘了的道德哲学家。他的道德哲学巨著《道德情操论》在很长一段时间湮没在《国富论》的阴影里,为道德哲学家们所忽视。直到最近国际学术界所兴起的亚当·斯密复兴运动,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道德哲学理论的宝贵价值。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阐述的基于同情的道德理论才为学术界所重视,并得以不断研究。
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认为,同情是指人类借助其联想能力,将自己置身于当事人的处境,进行设身处地的联想而产生的与当事人类似情感的反映。这种能够与他人产生同情共感的能力是一种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它并非源于自爱心,也不是自私的结果。斯密的同情理论还拓展了同情的含义,他认为同情这种情感不仅包含了人类对他人的苦难而产生的怜悯、体恤的情感,还包含对他人幸福快乐感受的同感。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到:“同情,也许其原意与他们相同,不过现在都极其恰当地被表示我们对任何激情的同感。”
他进一步推论,我们借助于想象产生的同情共感,是我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的标准,因为人类的行为总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完成的,我们对他人行为是否合宜做判定,总是首先考察支配其行为的情感所产生的原因,而后再对行为是否合宜做判断,如果这种支配行为的情感相对于引起它的原因来说是恰当的,它会与处在公正旁观者立场上观察的我们的情感相一致,它能够引起我们的同情,那么在这种情感支配下的行为就会被判断为合宜的。如果这种支配行为的情感同引起它的原因来说是不恰当的,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被认定为是不合宜的。斯密认为,人类所有美德都是在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形成美德的情感则不是人类的原初情感。人类的美德都是在同情这种机制作用下不断抑制过分自我中心的情感,发展关爱他人的情感而形成的。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到:“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少同情自己的情感,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激情协调一致,在这中间存在着人类全部的礼貌。
二、同情理论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凸显了人类的情感机制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论述“美德既知识”以来,道德一直被视为理性的产物,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几乎被完全忽略。直至今日,我国的道德教育界仍然是以认知模式的道德教育为主,只注重对受教育者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完全忽略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得道德教育的效果极其不尽如人意。而结合斯密的同情理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我们的道德教育,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可以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多重启示。
(一)从培养受教育者的换位思考能力入手,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自律
斯密同情理论认为,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化程度的个人,我们经常会以旁观者的视角来检测自己行为和情感的合宜性,旁观者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面他人之境,使之成为我们自己情感和行为的监督者。正是由于我们不能够从中立的旁观者那里得到过多的同情和安慰,我们才学会了不断地反思和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是否合宜。同情理论所论述的这种以他人视角不断反思和观察自己行为和情感正确与否的过程,也即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不断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和动机的过程,也即是个体形成道德自律的过程。当个体能够以旁观者视角认识到旁观者绝不会赞同自己在某种情感支配下将要实施的行为,将会产生自责、痛苦等情绪体验时,便会使个体强烈意识到与当前的行为和情感有关的道德准则并使之更加凸显,并会在将来把它作为判断道德问题的重要依据和将来行动的道德原则。正是凭借这种发达的以公正旁观者视角换位思考的能力,个体能不断体会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所产生的积极情绪,违道德规范的消极情绪,通过这种情绪的引导作用,外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便转变为个体的内在需要。通过他的这一论述,应意识到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培育受教育者的道德自律应首先培养受教育者的换位思考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学会以旁观者视角来不断反思检验自己行为思维方式的方法,实现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
(二)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发展培育道德情感的道德教育
判断道德教育的效果,不能仅看受教育者学习到了多少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受教育者所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成了稳定的道德品质,发展成了稳定的道德人格,并外化成长久地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积极的道德情感的积累,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难以实现的。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受传统伦理道德理性主义倾向的影响,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似乎认为受教育者学习到了道德知识便拥有了美德,纵观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以强制性灌输道德知识进行德育的做法极为普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少情感上的互动,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极少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这种冷漠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忽略了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忽视了人的情感本质,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亚当·斯密同情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同情感是人类道德的真正来源,是人内心善恶观念建立的真正基础,道德情感支配了人道德行为过程的始终。斯密同情论的这一观点正确的看到了情感在人的道德发展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看到那种受极端道德理性主义倾向影响的道德教育方式的重大缺陷,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道德教育应当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去发展情感性的道德教育,尊重人的情感本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当下几近失效的道德教育。
(三)从培养同情能力入手,帮助受教育者克服人天生的过度自我中心倾向,发展关爱他人的美德
亚当·斯密认为,利己心和同情心都是人类的天性。他在《道德情操论》第一章中便写道:“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样,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有,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的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可见,亚当·斯密认为,利己心和同情心是全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道德高尚的人只是有着发达的同情心。与此相类似,斯密把人类的情感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私自爱的情感,一类是关爱他人的情感。缺乏同情能力的人,同情感匮乏的人,往往不能站在他人的位置联想他人的感受。因此,他们总是不能抑制住自私激情的膨胀,克服过度的自我中心去发展出仁爱、谦让等等美德。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同情心的作用下,人才能够以他人的角度,努力去体会他人的情感,从而以行动帮助他人,发展实现仁爱的美德。
斯密同情理论的论述,也正符合现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个体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情感的发生早于认知的发生已被确证。婴幼儿在早期就能够感受到他人情感,并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婴幼儿在早期便具有对他人的情感产生情感反应的能力。但这种先天的能力如果在后天的生活、教育中没有被适当地加以引导、发展或被不当的生活教育因素所阻断,便会使婴幼儿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发生障碍。儿童的道德发展也会因此受阻。以此可以认识到,发展个体的同情能力,使道德教育的受教育者学会从他人的立场,以他人的视角观察问题,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互通过程中带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助其认识到关爱他人对于他的积极意义,体验到关爱他人对于他的积极价值。也就会促使他把偶尔的助人行为转化成稳定的仁爱品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马丁·L·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杨绍刚,万明,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郭金鸿.休谟与亚当·斯密同情论之比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1).
关键词:私利; 公益; 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平衡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经济人”的概念是指:是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和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时经常地促进了社会利益,其结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强大。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道德人”的概念体现在他努力想要证明: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本性中自私的那一部分,以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在斯密的著作中,《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道德人”的假设按同情原则行事,具体分析了同情在道德反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即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这些准则有的是成文的规定,有的则属于行为约束的“软制度”,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亚当・斯密所认同的道德情操。《国富论》阐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经济人”的假设受利己主义支配。事实上,《道德情操论》的出版早于《国富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的这些论述为前提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社会背景。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到斯密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十八世纪中期和后期,英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经济领先地位。最早完成资本积累的资本家们追求经济利益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
斯密认为,“经济人”是利己主义,“道德人”是利他主义。每个人的利己行为最终会促进社会的利益。利己是目的,利他则是手段,先要运用利他这个手段,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平衡好私利与公益,也就是如何平衡利己与利他的问题。因此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思想代表,强调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秩序,政府不得干预经济。这种思想的传播也是引发上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斯密的理论是对i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的剖析,亚当斯密对当时世界社会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
当前中国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经常会处于自私贪婪等不道德的情感的漩涡之中,于此同时心中却更加向往善良等人性的美德。如何更好的去平衡经济与道德、私利与公益的关系是当前人们生活的重要课题。
利益原则决定了人们生产和交换的出发点是利己的,但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又决定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尊重和满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斯密提出上帝赋予了每个人的“利己心”,如果“利己心”过于强烈,就会侵犯他人的利已活动领域,因而每个人在充分利用利己冲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利己性营利活动不受侵犯。要求“经济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行使自身合法权益时,不要越界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不是否定“利已心”,而是充分发挥利己的条件。
市场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坚持价值理性的经济人理论上讲应该能充分尊重他人私利,即人们可以赋予选定的行为以“绝对价值”,而不是仅仅坚持单纯的工具理性去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这两种不同的理性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两者并非总是并行不悖,而是经常可能产生冲突。如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效率问题、自由、民主等问题,都与这两种理性有关。大多数公开的争执,也来自于对这两种不同理性的理解和取舍,因为每个人的选择基于个人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
从本质来说,社会主义是继承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可以做到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包括个人和社会公益利益的统一。面对当前一些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社会舆论给的压力很大。社会成员应坚持个人的利他主义,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由经济人向道德人转变,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社会公益公德之风构建尚且任重而道远。
经济人假设还用在政治领域,即政治家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虽然惩治腐败工作一直在严格进行,但从目前反腐败的实践经验看来,仅靠法律和社会惩罚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些能起到反面作用。政治领域的公益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权力是国家的,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是要为人民更好的谋福利而去代替人民行使权力的,不是用来满足个人私欲的,职权的便利反而是对自身的一个挑战。人民公益大于个人私利才是真正不辱身上的肩负的神圣使命,在价值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而理性。
总之,关于价值的选择人们差异很大,但把公益摆放正确,私利也就能很好地满足了。
参考文献
[1] 魏小兰,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6卷第2期.
论文关键字: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社会道德模范为载体,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道德模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注意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本翔不境也创造人。”道德规范所秉承的祟高的价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应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使大学生完善自我,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措施
中国分类号:G633.2
一、 前言
近些年来,社会上诚信缺失和道德败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地沟油”、“大头奶粉”等事件。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其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群体的道德修养,树立学生正确道德取向成为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中学生道德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2]。在高中政治课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对于学生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在高中政治课中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重视高中政治课中对学生实行道德教育已经显得刻不容缓。然而,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道德教育这一模块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诚信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3]。因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 老师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重视道德教育
高中政治老师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4]。因此,老师在唉德育过程中,一定要“正人先正己”,要增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在平时的每一件小事儿和细节中,都严格要求自己,显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从而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时刻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比如,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如在《哲学与生活》模块中,可以将知识点主题化,就是每几个知识点构成一个德育主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主题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理想信念有更好的认识。
2、 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将道德教育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甚至还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老师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和道德教育进行很好地结合,从而实现将道德教育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联系备受关注的中日事件,可以在课前播放关于争端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老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然后等老师讲授完教材的相关知识之后,再回过头来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之前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并且还能使学生明白一定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并且将这份热情带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 开展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和课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系
老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渗透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时,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其他的有效形式,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老师可以邀请当地有先进事迹的人物走进高中政治课堂,通过与这些人的谈心,或者是听取他们的事迹等方式,让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耳濡目染,从而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建立正确的道德兼职取向体系。老师也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如,可以结合很多学生考试不诚信的行为,组织学生对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进行课题研究,这样,通过这一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诚信道德意识,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道德价值取向的目的。
三、 结语
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效果的,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的努力。老师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找到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道德价值取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臣.关于高中阶段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225.
[2]李国玉.高中政治教育应渗透道德教育[J].成才之路.2009,(34):11.
黄炎培职教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手脑并用、敬业乐群”。“敬业乐群”便是其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概括。“敬业乐群”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的职业和全社会作出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乃至奉献精神。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在职业生活中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高职院校学生
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苟不能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我们所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全面的人才。即手脑并用,德技双馨。
1.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有“才”,还要有“德”。 即学生在具备较高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据分析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于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就是:懂做人的道理和敬业精神。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将职业道德素质作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换句话说,一名员工无论技能操作多么娴熟,如果工作态度、为人处事等方面不够成熟,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合作意识,缺乏集体观念,将来也不会被企业委以重任。所以,我系德育工作首先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与能力。利用班会课、板报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开口”,一段时间下来,师生间相互问候增多了,同学间因为口角发生矛盾有所减少了。学生犯错,到系部处理时,我们不是对其破口大骂,而是首先询问他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与看法,让他换位去思考一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逐渐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化戾气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
2.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从南京一初中生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到复旦投毒案,从许久前的马加爵事件到诸多的离家出走及跳楼事件,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今的一代,浮躁、消极、自我、高傲,不善与人交往合作,缺乏集体观念、吃苦精神,遇事冲动,无不体现着道德的缺失。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求学态度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业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内涵的重要标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学风、校风建设乃至校园文化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系部在举办各种活动时,都充分考虑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例如:职业礼仪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平时应该着重培养、提高自身哪些方面的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在职场中处理与人与工作的关系,如何遵守职场中的规范,如何在工作中尽力创造价值、自我成长;再如大合唱比赛,比赛前一段时间,班主任组织学生利用课余、自习等时间加强练习,整个教学南楼时时飘扬着歌声,虽然不是很动听,但是作为德育管理者,我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比赛时,班级整齐的服装,嘹亮的歌声,充分体现了班级的团队凝聚力。篮球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场上队员奋力拼搏,场下观众摇旗呐喊,无不体现着集体的力量,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还有,“我爱我家”住宿生系列活动、建立“知心姐姐”谈话室等,在活动当中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挥洒无处安放的青春。再如,结合文明风采大赛。通过“感恩”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写作当中逐渐去体会、学会感恩;通过摄影大赛,让学生用镜头去捕捉生活中的美,从而培养其优美和悦之情操……
在组织与参与各种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确实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但是,只要我们能潜下心来耐心的引导,他们还是能逐渐的明辨是非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我们也有过年少轻狂,回首我们逝去或终将逝去的青春,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被极个别无药可救的害群之马蒙蔽,一概而论,一棒打死所有。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一颗平和、善良、宽厚的心陪伴他们一起成长。等到桃李满天下时,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显得那样的珍贵、值得。
关键词:德育工作;教育;方法;对策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对德育工作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情感陶冶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
二实践锻炼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三效仿名人
效仿名人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院校;课堂
一、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中职学校致力于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这就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只重视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德育教育,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大多数缺少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以及价值取向认真的对待知识,没有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或者道德观去弥补学习能力的欠缺。所以,在中职的教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们缺少知识补给与价值观形成的缺陷,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知识的丰富,由此学生们面对新的知识与挑战也会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精神境界也同时得到了提升。另外,我国各大中职院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会根据社会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们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格以及完好的价值取向,就会不适应这种调整,不能很好的接受各种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之势,有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促进学生就业
综合性人才是企业如今选拔人才的重要尺度,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大多数学习时间都花在了专业技能上,而传统的中职职业教育也是为了技能性的培养。但是如今的企业为了适应大时代的要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品德要求更加注重。如果中职院校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文化,会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领会了先进的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自身行为的规范以及素质的养成,长此以往在就业的过程中相比较那些没有独立思想、美好情操的技术人才就会更加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锻炼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在研究中发现,中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后都会深入到用人单位的基层进行工作。而基层工作需要学生们有着过硬的技术本领之外,还需要有兢兢业业,戒骄戒躁,艰苦朴素的道德情操。所以,在中职院校的课堂中进行道德教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要在就业之前就培养学生们能够扎实工作的思想,用德育去教育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培养出学生们敢于吃苦,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以及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怀。由此,才能锻炼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学生们高尚道德情操,则对于学生们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面对人生坎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的一生,使之终身受用。
二、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进课堂的方式
(一)内外兼修达到德育教育目标
中职学校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教育引入课堂。在课堂中,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在课前导入时间播放语段有教育意义的动画,新闻或者是故事。在上课之前也会对于中职学生的着装有着要求,比如说:整洁干净,不允许出现奇装异服的现象。教室是否的整洁,学生是否标志卡的佩戴等进行检查,从内在与外在要求学生,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
(二)将德育融于教学内容之中
除上述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中职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这就需要中职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中巧妙的将德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用一些现实生活的例子,在讲课的过程中设立一些情景,并且将发言权交给学生,抽出5―10分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对一些时间,新闻,名言警句,或者有启示性意义的漫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的发现问题,并且对某一个现象或者实践进行分析,锻炼和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顺其自然的完成德育教育。
(三)充分挖掘学生兴趣点,引起道德共鸣
根据实践经验,我国各大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枯燥,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没有深刻的领会道德教育所要传达的精神。
例如: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教师可以就所讲专业课程播报一些当下案例,引起全员讨论。就某中职院校的经济理论教学为例子。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们播放了海尔集团在进口货电器进军中国的形式下采取的应对之策的视频短片。观看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海尔集团除了技术性战略之外还有这什么样的思想战略,海尔集团作为民族企业传递给我们什么样的道德情怀”。不出所料,大部分的学生都分析出海尔集团在经营战略上打出了民族品牌是借助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并表示这种爱国情怀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购物时候的心理。此时的课堂上,浓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其实已经深深扎根于学生的思维之中。所以说,在中职的课堂上,只要教师能够将自身课程特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就可以有效的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琴.浅析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3)
回顾整个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其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希腊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及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主要是围绕着亚当?斯密的“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关系问题——“斯密难题”而展开的。
一古希腊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
阿马蒂亚?森说:“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传统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eNicomacheanEthics》)的开篇,亚里士多德就把经济学科与人类行为的目的联系起来,指出了经济学对财富的关注。”
尽管现代经济伦理的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但追根溯源,经济伦理思想的起源是在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德性主义认为,善和德性是至高无上的,人应当克制自己的物欲以追求道德、精神生活,超脱物欲诱惑,追求智能与真理;而以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快乐主义,则有别于柏拉图派的观点,主张道德与物质利益密切相关,“快乐与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为了调和上述两种对立的伦理思想和体系,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总结性伦理学说,他指出:“在财产问题上我们也得考虑到人生的快乐和品德这方面。自私固然应当受到谴责,但所谴责的不是自爱的本性,而是那超过限度的私意——譬如我们鄙薄爱钱的人就只因为他过度的贪财——实际上每个人总是多少喜爱这些事物,如自己的以及财务或金钱的。人们在施舍的时候,对朋友、宾客或伙伴有所资助后,会感到无上的欣悦。”同时他认为,正是人性的“不善”才会导致经济交换过程中的败德行为,他说:“对毁约行为的,对伪证行为的判罪,对富人的阿谀奉承,等等,据说这些现象都是起因于私产。但是这些罪行系出于另一全不相干原因——人性之不善。”
可以说,在古希腊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伦理的经济内涵,并进一步提出经济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研究最终必须与伦理学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结合起来,这一观点也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Politics)中得到了说明和发展。因此,亚里士多德堪称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奠基人。
二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
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说:“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而亚当?斯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中是一个集大成者,他不但穷其毕生精力创作了划时代的经济学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而且以道德哲学教授的身份撰写了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
纵观这两部巨著,不难看出《道德情操论》是《国富论》的基础,《国富论》是《道德情操论》道德哲学中蕴涵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案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系统地论证了自由市场经济是唯一符合效率与幸福原则的经济制度,他的《道德情操论》则试图对物质经济的运行予以强有力的精神指导。由此出发,斯密界定了关于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六大原则,即自尊、自爱、同情、互利、正义和虔诚,而且斯密认为市场的运行应当以这六大原则为道德前提。这一观点后来在将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得最为紧密的穆勒的功利主义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总理曾经说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温总理的话是对着两部论著的恰当评价。
可以说,斯密同时受到大卫?休谟的道德情操论和哈奇森经验主义功利论的影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也从而实现了经济学研究与伦理道德哲学研究(或者可以称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联姻”。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布隆克所指出的:“亚当?斯密是把他的经济分析与道德分析作为相互补充,而不是用经济分析取代道德分析。”
亚当?斯密的这两部著作的历史、学术地位是没有人能否定的,但后人对其中的“道德人”与“经济人”阐述的不同理解所引发的激烈争论,形成了经济学说史上所谓的“斯密问题”或“斯密难题”,或称“斯密悖论”。而这场争论,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延续了近百年,并形成了“对立论”与“统一论”两种不同的观点。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是指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歇尔经济学说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成为当时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如何确定市场交易条件,即如何确定价格;而他们不再关心的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和等值性。因为在他们对经济学前提的假设中,新古典经济学提出:市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机制在既定不变地运行、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信息。由此他们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伦理道德被看作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隐含的既定条件,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经济伦理状态。
这一阶段的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完善了“经济人”的假说,完成了“经济人”的伦理定位;提出了功利主义福利经济学,修正了古典学派的公平观;论证了经济与伦理的相互关系。但是,正如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的:“道德的力量也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虑的那些力量之内。”可见,在新古典经济学派,虽然实证经济学占据主流的分析方法,但规范分析仍然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方法;虽然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证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和命题中仍然包含着明确的或含蓄的伦理观与价值观。
四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凯恩斯的思想为代表,特别是在他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所集中表达的价值观念: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非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理应发挥直接干预和调控市场经济的作用,才能有效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凯恩斯在经济伦理上还有一个思想,就是鼓励奢侈,反对节俭。他认为节俭对个人来说是美德,但却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如果无人消费就组织不起生产。他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证明。一个是埃及金字塔例子,另一个例子是英国作家和经济学家贝尔纳德?孟德维尔的《蜜蜂寓言》。显然,凯恩斯是用了社会的标准来评价节俭伦理的。
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别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经济与伦理,从古希腊、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合”,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再到阿马蒂亚?森这里,经济学终于向伦理学复归了。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阿马蒂亚?森的获奖公告中所言——“阿马蒂亚?森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而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脆称阿马蒂亚?森为“经济学的良心”。
关键词: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同情共感 语言观
亚当·斯密一直以经济学之父而为人所知,但他在语言方面的造诣却鲜为人知。斯密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对自己语言的学习格外费心,不仅熟悉罗马语、希腊语、法语,以及意大利语的作品,对英语作品的熟记程度据说也令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都自叹不如。[1]P8-9他在格拉斯哥大学所教的大部分课程都跟语言有关,诸如他所授的逻辑学,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被用来阐述语言中的修辞及文体系统,后经学生整理,斯密的修辞学笔记得以出版。据说当时的汤申公爵(Townshend)也是在阅读完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后,觉得斯密是个道德高尚、值得信赖的人,而将斯密聘请为其养子巴克勒(Buccleuch)公爵的私人教师的。因而,语言无论是在斯密的个人生活,还是学术兴趣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斯密看来,语言又有着怎样的特性?语言在其伦理体系中起着怎样的独特作用呢?本文拟通过考查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关于语言的直接或间接的阐述来把握其的语言观,进而理解语言在其整个伦理体系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1.语言的工具性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最后部分,用单独一段论述了自己对语言的起源和作用的理解,全文引用如下:“希望被人相信,希望说服、指导与指挥他人,似乎是我们天生最强烈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也许是语言,这个人类特有的能力赖以形成的本能。其他动物都不具有语言能力,而我们也不能在其它任何动物身上看到任何想要领导或指挥其同类判断或行为的欲望。这种想要领导与指挥同类的雄心壮志,这种想要真正出类拔萃、高人一等的愿望,似乎全然是人类特有的欲望,而语言则是这种领导与指挥他人判断与行为的雄心,这种想要真正高人一等的愿望赖以实现的伟大工具。”(Vii,4,25)
如果我们细读这段文字,那么斯密对语言工具性的理解则主要体现在斯密将语言看成是“领导与指挥他人判断与行为”的工具。在传统意义上,语言一直是被理解成与行为相对的一种存在,语言更多的是从命题意义的角度受到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才第一次将传统对立的言与行、说话与做事统一了起来,因而被认为是具有“独创性”的。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就是用来实施行为的。而在这一段话里,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找到这一思想的萌芽。斯密所理解的语言的工具性主要把语言作为“希望被人相信,希望说服、指导与指挥他人”的工具,这样一来,语言研究不再只是对命题意义的关注,更多的注意力被引向了说话者及其意图,语言则被理解成为说话者实现其意图的工具。
这样一种从语言的“表征”工具性的理解转向“行为”工具性的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旦从表征事物或思想的单一功能中解放出来,语言就能成为交流主体的自由所有物和工具,语言使用者就能够代替语言本身而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就使语用思维进入语言变得更为容易”。[2]P9这种对语言使用者意向的关注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蓬勃发展的语用学的重要特点;而对语言使用者及其意图的关注,也为语言在伦理体系中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语言的思想本体性
斯密将语言不仅看成是人们思想的表达工具,更是人们实现自己愿望的行为工具。但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斯密如何理解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呢?在斯密看来,语言并不像镜子一样对现实进行忠实的反映,而是有所选择的,斯密称之为语言的“模糊性”,斯密以人们给我们所拥有的种种“激情”命名为例来说明。我们并不会用语言准确无误地将激情的各种程度给予准确的名称,而是“我们种种的热情,有些除了标明其令人不快和讨厌程度的名称外,没有别的名称”。斯密进而解释了原因“那些热情,在这个程度时比在其他任何程度时更容易被旁观者注意到。当它们让他觉得厌恶与不安时,他必然不得不注意它们,因此自然会促使他给它们取名字。当它们和他自己自然的心态相契合时,他很容易会完全忽略它们,因此,或者完全没想到要给它们取名字”。即使有名字,“这个名称与其说标明一种激情在其被征服和约束后仍允许它存在的那种程度,不如说是标明这种激情的被征服和被约束”。斯密以“通常用来喜好享乐与喜好的名称”“奢华”与“节制”,以及“”与“贞洁”两组词语为例,“奢华与,都在表示那些热情不道德与令人不快的程度。相反,节制与贞洁这两个名词,似乎更多的是表示那些热情受到控制与征服,而不是表示它们仍被允许存在的那个程度”(vii,2,4,11)。
这样的语言反过来对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解读起到了引导与建构的作用。人们容易被误导“粉碎”“节制与贞洁的美德存在的事实,并且已经证明了那些美德只不过是在哄骗人性的粗心与单纯。”而无法意识到“那些美德并不要求我们对它们所要控制的那些热情的对象完全无动于衷。它们只是要约束那些热情的激烈程度,使那些热情不至于伤害个人,也不至于扰乱或冒犯社会”(vii,2,4,11)。
关于语言中人类激情的名称,与斯密同时代的著名哲学家休谟在其《道德原则研究》中却阐述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休谟认为:“语言的本性自身就几乎可靠无误地引导我们形成一个这种性质的判断:由于每一种语言既有一套用作褒义的语词亦有另一套用作相反意义的语词,因而无需任何推理,稍稍了解语言的习惯用法就足以指导我们收集和整理人类的各种受尊敬的或受谴责的品质。”[3]P25因而在休谟看来人类对两类不同的情感的体验是具有巨大的区别的“这两类情感之间的区别是如此巨大和明显”,语言才会“立即以它为模型而铸造出来,必定发明一套独特的术语,以表达那些起源于人道或起源于一般有用性及其反面的观点的普遍的赞许或责难的情感”。基于这些语言,“德性和恶行就变成已知的,道德就受到承认;关于人类行为举止的一定的一般观念就得到了构造;一定的标准就被期望于一定的境况下;这种行动就被规定为合乎我们的抽象的规则,那种行动就被规定为不合乎我们的抽象的规则”。[4]P127
从斯密和休谟关于语言对人类正面和反面的激情的命名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休谟认为我们先有源自于“经验”的概念或心象,而语言的作用无非是一面镜子,对我们各种经验加以“反映”,进而构成各种道德判断的标准;而斯密则认为,语言对我们经验的捕捉是不完美的,有时是“含糊”的。语言作为一种先于我们每个个人而存在的思想本体,会对我们的认知、情感等产生作用,反过来影响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认读。
3.语言的“诗性”
在日常生活现象的描述和交流中,语言体现出了其工具性的一面;而在观念和思维中,则体现了语言的思想本体性一面[5]P30;语言是否还有其“诗性”的一面呢?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说“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等,这种“微言大义”的语言现象,向来是诗学家和文学家们研究的对象,而直到二十世纪海德格尔倡导诗化哲学后,诗性语言才在现代语言哲学中凸显出其意义。斯密对语言“诗性”的重要性及意义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在书中第七篇,斯密在对不同道德哲学体系进行评述时,斯密认为道德哲学的最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种道德的论述及其体系的建立,激发读者对慷慨与高尚情操的“激情”;软化读者的心肠,使他们变得温和仁慈。因而,斯密对决疑论者在语言论述时追求“精确规则”和“完整体系”的做法进行了批判。“他们白费力气地企图以精密的规则指导那些纯属感觉与情趣品味裁决的事项。怎么可能根据一般性的规则,在每一个场合丝毫不差地确定,正义感敏锐到何等程度就会开始变成一种无聊与愚蠢的良心过滤?含蓄寡言到了什么地步就会开始变成掩饰欺瞒?……”“关于所有这样的问题,适用于某个场合的答案,很少也设用于其他场合;在某一个场合,随着情况有别,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差异,什么是合宜巧妙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他们企图在一些不容许精确的题目上做到的那种无聊的精确性,几乎必然会误导他们陷入歧途,犯下前述那些危险的错误,并且同时使它们的著作枯燥乏味、令人厌烦,充斥许多深奥难解与抽象空洞的区别”。斯密在这段的最后,非常明确地强调道德书籍的最主要用处就应该在于激起读者心中“高尚的情感”,而绝不只是一些抽象空洞枯燥乏味的道德体系(Vii,iv,33)。
因而,在道德哲学的讨论中,斯密始终坚持道德哲学的论述并不一定要达到任何过于讲究的精密度,而应像古代的道德学家一样“只是满足于以一种概略的方式,描述正义、谦虚与诚实的美德究竟建立在什么样的情感基础上,以及那些美德情感通常会激励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vii,iv,35)。在理论性很强的哲学体系探讨中,斯密尚且强调“语境”的重要性,“情感”的激发,足可见斯密对语言“能言所未言”能力的洞见和把握。斯密在行文著述时,总是用鲜明生动具体的事例或众所周知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人“感同身受”。这样的一种见解和洞见无疑超越了语言的工具性和思想本体性,更多地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所具有的能超越其字面所表达的意义的“诗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葛力.莱布尼茨的语言哲学思想.北京社会科学,1994(3)81-88.
[3]殷杰,郭贵春.英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8-12.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孩子的许多道德情操,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原则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小学的德育一般都是采用渗透教育的方式,也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语文、数学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孩子幼小的心灵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引导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理想的蓝图。
一、利用语文课固有的思想性较强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现行教材《锄禾》、《英雄》、《蓝色的树叶》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更精彩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导之以行,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感受源于深刻地认识,而认识和情感的进一步迁移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引导行为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立足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起学生道德动机,规范道德行为,因而能提高导行效果。例如: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饭前洗手,饭后刷牙的正确方法和不要偏食、不要吃零食等内容的教学录像或幻灯片,并加以点拨。这样学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要爱清洁,讲卫生和怎样爱清洁、讲卫生了,并马上行动起来力争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学生。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真可谓事半功倍。
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把一部分学生的生活习惯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生动感人,既可增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可以把部分学生的家庭生活引入课堂,使他们受到爱家、爱父母的思想教育。又如我在讲“如何战胜困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家庭生活中曾遇到的困难,遇到后又是如何面对困难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面对困难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不畏惧、不气,要靠智慧和意志寻求战胜困难的方法。上述教学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回报家庭,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积极向上、向往英雄人物,这都是有利的因素,榜样具有形象、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感情和行为,这些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正面教育的好方式,英雄模范人物可以作为榜样,学生中的一些优秀典型也可以作为榜样,他们的思想和言行都具有具体的示范作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作为教师则要充分运用教材、报刊、文学作品及实际生活中的先进形象来教育帮助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榜样。
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