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时间:2023-05-30 10:1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第1篇

【关键词】质量 企业

质量管理同其他管理一样,其精髓在于它的持续改进。质量改进是建立在有效的质量分析的基础之上。

一、质量分析与质量改进的关系

质量分析与质量改进是密不可分的两项质量管理活动。质量分析是质量改进的前奏,是质量改进的第一阶段工作内容,是质量改进PDCA循环的计划阶段的内容。质量改进是建立在有效的质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是质量分析活动的后续,是质量分析活动结果的落实阶段。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构成完整的PDCA循环,实现解决质量问题、提高质量水平的最终目的。

二、质量分析与质量改进的内容及程序

通常的质量分析活动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解决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必须遵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就会影响质量改进的效果。质量改进的工作程序是PDCA循环,任何一个质量改进活动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

第一阶段是计划:包括制订方针、目标、计划书、需要改进的管理项目等;第二阶段是实施: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措施;第三阶段是检查:措施实施后,验证措施的效果;第四阶段是处置: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三、质量分析与质量改进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经营思想的一场革命,要搞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的有效性,需要具有相关法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科技知识,只有企业全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有可能顺利p有效的贯彻执行下去,为此,我们首先必须狠抓全员的培训工作。

(一)全员质量意识及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的两个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和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才能最终保证产品质量。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对质量管理知识需要掌握的重点不一样,所以分别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p培训内容,进行相应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质量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

(1)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意识教育的重点是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意义;其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甚至企业信誉的影响;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为实现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质量目标作出贡献。强化质量意识,其实质就是要增强人们关心质量并改进质量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2)质量知识和技能培训。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的主体。为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技能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技术人员,需要进行专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补充,学习新理念p新方法,掌握新技术。

(二)常用质量分析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有些产品制造过程复杂,涵盖的工艺方法较广泛,这就给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实际情况,结合生产过程的特点,需对不同的过程、不同的工艺分别采取不同的质量分析手段,以便更好地查找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范畴里,质量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因此质量分析的概念也不仅仅针对产品而言,而是对形成产品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运用的质量分析工具如下:

(1)调查表。调查表是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它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常用到的调查表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统计表p顾客满意度调查表pFRCASA故障统计表,统计表等,还应加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统计表,对质量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通过调查统计来比较全面客观的获得一些质量改进方面的信息或数据,从而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2)频数直方图。频数直方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应用排列图可以直接明了地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关键的少数”,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质量分析中对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用此方法可以取得取得了良好效果。

(3)控制图。控制图是用于过程控制的一种质量分析工具,通过对过程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该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过程参数是否合理等,从而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批量生产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对于已固化的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采用该方法。根据绘出的图形,结合相应的判异、判稳准则对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进行判定,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和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

(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主要用于检查变量间分布参数有无显著差异。热处理、焊接作为一种特殊过程,其质量状况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因而确定其合理的工艺参数对保证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常规产品和常用钢材其热处理工艺参数比较熟悉,但对于一些新材料和焊接质量要求高的大型钢结构件,其热处理参数的确定和焊接参数的确定必须进行相应的工艺评定,在评定过程中可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显著因素。

第2篇

企业质量管理经验交流

质量管理对于一个工程企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对客户、对企业自身的信誉或是对社会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电厂项目要运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它质量好与坏就是企业最好的活字招牌。

通常一提到质量管理,大家的第一意识是这只是质管部或者专业公司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事情。其实不然,美国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曾提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只有10%——15%来自工人,而85%——90%是企业内部在管理上有问题。由此可见,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加工这一环节,也不只是局限于加工产品的工人,而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不再停留于单一的质量控制,而是提倡全面质量管理。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需要各个部门、专业公司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后勤管理部室为质量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做好质量监管和控制工作。专业公司则提升其专业技术监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在过程中控制、保证一线施工中的质量通过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支撑,确定质量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共同维护,从质量目标确定、材料采购、材料验收、设备安装直到最后的工作验收,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点差错,任何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质量的缺陷,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而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否高效率的运行,关键在员工的质量意识,只有当质量意识深入每一个员工心中,才能让整个质量管理体系顺畅的运行。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员工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包括质量意识培训,即让每一个员工明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让员工形成质量意识,在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都会把质量牢记于心。有了质量意识,还要熟悉质量标准,比如焊接接口的质量标准是怎么样的,只有对这些标准了如指掌才能在工作中有参照的标准、才能尽善尽美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实践中的培训,每天的三交中的质量交底,这是在实践工作中最直接的质量培训,是质量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个班组、每个工作任务中,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质量管理培训,所以应该保证每天的质量交底的有效性。

优化组织结构,保证质量管理沟通渠道畅通工程质量的控制最有效的方式是在过程中控制,它不似产品质量控制可以将产品回收重新生产,如果在工程结束后才发现质量问题,它返工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难以计量的,最重要的是工程进度也不允许花费如此多的时间返工,所以优化组织结构,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优化组织结构,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首先就是要清晰的定位管理者的角色。每一个管理者有清晰的质量管理目标和管理范围,每一个质量细节都有相关的人员负责,每一个质量问题反馈都要有相关的管理人员指导解决。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没有漏洞,不会出现现场质量问题得不到反馈,因而导致质量缺陷得不到解决,而影响质量验收的情况。其次,精简组织结构,保持开放的沟通形式。在过程中控制质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精简的组织结构作为前提。如果组织结构庞大而又复杂,现场发现了质量问题,等到问题反映到管理层还需要兜兜转转经过许多流程,则质量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因而导致工程进度拖延、质量问题扩大等等增加质量管理的成本的后果。同时,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会关系到各个部门,所以必须要保持开放的沟通形式,发展全过程的沟通,消除部门间的障碍,各部门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才能保证过程中质量问题的高效反馈和高效解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每一个部门、专业公司共同努力的方向,更是每一名员工需要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的责任。

第3篇

一、普及式教育

QC小组活动是一种扎根于班组的基层质量管理活动,成员全部是来自基层班组的工作人员,特点是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相对缺乏。为此要对班组长和QC小组成员进行业务理论培训,人均接受QC教育要达到80小时以上。对质量教育不仅限于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和方法的培训,还要不断更新和吸取先进的思想管理方法和科学知识。小组成员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术素质。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还要组织QC骨干参加省、市公司举办的QC成果会,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使职工由浅入深地学习QC理论,认识开展QC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形成自主学习、互学互动的良好氛围。

二、抓学习质量

首先把质量管理用在对学习质量的管理上。为防止走过场,每年年初班组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列出QC课题,经反复研究论证后确立课题。为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考核,要做到月月有活动,活动有记录,成果有总结。这样既可以检验员工的学习质量,保证了学以致用,又使得员工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渐进式、兼容式学习

随着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及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新的管理理论、思潮的出现,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赋予QC小组活动新的内涵,成了开展此项活动所面临的新课题。

选准选好课题,加强课题培养。围绕全局主要任务在本班组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或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选题,确保QC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宜小不宜大,目标应明确。如:各单位在开展对标工作时,可将同业对标体系中的重点指标、薄弱指标作为选题对象和目标,进行攻克。

注重活动过程,避免临时总结。QC活动的价值更重要的体现是在过程,而不是成果。员工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企业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提升管理水平。

四、领导重视,是QC小组活动发展壮大普及的基石

领导对QC活动重视,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QC活动特殊贡献奖。同时,领导的重视还体现在对QC小组活动全过程的支持。领导注重对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并且积极参加QC小组的一些活动,对QC小组活动的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充分调动QC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为QC小组解决一些活动中的实际困难,从而保持QC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不断创新,是QC小组发展的方向

第4篇

关键词:缺陷产品召回 质量管理 儿童帐篷;

0、前言

一个高效的企业既需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更需要卓越的产品质量,否则,就不能长久立足于市场。如果企业一味的降低成本,忽视产品质量,或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都是将重点放在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即产品的质量上,而对产品本身的标准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控制,也同样会造成了产品的质量问题。

产品有了缺陷,企业需要召回。召回是企业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任何一件产品从设计、生产、包装、运输直至终端,企业的目标是所有过程都做到最好,但不能否认这其中会有个别问题出现。因此,对个别问题出现引起产品质量缺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宜家家居产品召回

1. 宜家家居概况

宜家家居是一间瑞典跨国性的私有居家用品零售企业,贩售平整式包装的家具、配件、浴室和厨房用品等商品。在全球多个国家拥有分店,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企业。

2. 产品被召回事件

⑴ 2010年6月,宜家在美三款问题窗帘罗马窗帘、卷帘百叶窗和卷帘百叶窗,存在拉绳存在勒死人危险被要求召回。其卷帘百叶窗的拉绳使用时收于底部,假如绳子滑落,便有可能套在儿童的脖子上;百叶窗可能由于珠链没有用拉紧装置固定在墙上或是地板上而导致事故;而罗马窗帘的拉绳很有可能缠绕住小孩导致勒死。

⑵ 2011年3月3日,宜家家居的弗斯多壶,存在玻璃壶金属支架的压力导致玻璃壶破裂,有烫伤和割伤的危险被召回。

⑶ 2011年10月4日,宜家家居召回BUSA布萨90192009立方体形的折叠儿童帐篷(如图1所示)。因为其钢丝框架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断裂,会造成锋利的钢丝从帐篷布料中戳出,划伤或刺伤玩耍的儿童。

图1 布萨折叠儿童帐篷

图2 辛格莱婴儿床

⑷ 2012年10月24日宜家召回60091931辛格莱婴儿床(如图2所示)。辛格莱婴儿床上有4个螺栓用来支撑床垫,由于螺栓不够长,可能导致支撑床垫的架子分离并且散架,从而有造成压迫以及窒息的风险。

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1. 召回制度概念

缺陷产品是指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产品。缺陷产品召回,则是指缺陷产品制造商,按照规定程序,选择修理、更换、收回等方式,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

2. 召回制度作用

产品召回制度是用来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实施召回制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销售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产品召回可以使缺陷产品批量投放到市场后,受到干预,其对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或环境造成损害潜在巨大的危害得以消除。例如,随时可能会引发火灾的燃气灶及随时可能会危害儿童身体的过于坚硬或锋利的玩具不允许销售。

三、召回产品质量缺陷主要原因

召回产品暴露了产品质量的缺陷,更反映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虽然产品质量寓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使用的全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非常多的,但原因往往只是个别问题,具体如下:

1. 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其相关的人员仅限于质量部门的员工,且质量管理也只涉及主要质量监控工序和部门,并不是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因此,不论从产品质量产生上,还是从产品质量控制上,与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产生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者和具体的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还缺乏正确的、本质的认识。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寓于产品的全过程,必须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和控制,同时要求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各生产单位必需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控制。

2. 顾及产品或服务质量,忽视产品的要求标准

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一直是从企业生产和产品自身的角度考虑质量水平,因此,质量管理中把企业内部获取的各种质量管理信息作为依据,并将其作为产品质量标准和工作中要实现的目标,忽视了产品本身的固有特性标准和市场发展需要。将产品质量与产品标准割裂开来,

宜家家居的问题窗帘、折叠儿童帐篷和弗斯多壶,就其产品本身应该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但是其忽视了安全性标准,忽视了玻璃壶破裂有烫伤和割伤的可能,钢丝框架的断裂会造钢丝划伤刺伤玩耍的儿童。

3. 质量信息系统不完善

企业在制定质量目标、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处理质量问题时,掌握的有关质量信息不完整、全面。企业信息量越大,决策的可靠性越高。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随时准确了解用户需求信息、同类产品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市场环境信息,特别是产品安全性信息,提出准确反映用户需求的产品设想。加强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和生产过程的信息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及时为完善质量体系提供可靠依据。

四、产品质量提高策略

产品质量缺陷并不是偶然,缺失的质量管理给企业带来损失,开展有效的质量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质量管理策略主要有:

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把质量管理放在战略管理的高度,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注重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不是把眼光仅仅放在生产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上,而是把质量控制放在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整个价值链来考虑。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从质量发生的根源上寻求减少或消除无效的质量作业,控制企业资源耗费,使企业质量管理更加有效。

(1) 组织强有力的推行团队。高层领导者的决心对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就成了推行体系实施的主要担当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 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推行计划。明确质量的分类,明确各个责任中心的职责。

(3) 进行全公司质量管理培训。要保证接受培训的人员一定要完全清楚明白,不能一知半解就开始推行运作。

(4)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对试运行阶段的状况进行总结记录,并不断的完善。

(5)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在企业全面推广。

2. 建立产品质量“零缺陷”理念

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最优水平是零缺陷,企业通过预防和检测,可以使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逐渐减少。当企业有一定管理经验时,企业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将趋向于零,产品的总质量达到最佳,产品的缺陷甚至可能降为零。即当企业产品质量缺陷接近于零缺陷时,实现企业最终所要追求的目标。

因此,企业在重视零缺陷的管理时,应建立正确的零缺陷观念,,提高员工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零缺陷意识和员工的质量观念,动员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实现零缺陷的自觉性,才能让每一位员工都按照符合顾客的要求标准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合理安排产品的生产计划并进行生产。从而为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三者的最佳平衡点做贡献。

3. 适量增加预防成本的投入

产品的质量产生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它注重质量的事前管理和过程管理,强调适量增加预防成本的投入,通过预防可以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减少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检测是为在产品生产后为检验其中的不合格产品而进行的,但是检验不能产生质量,为了实现质量的零缺陷,需要加大对预防性成本的投入。

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使产品缺陷和偏差的数量随之减少,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适当增加预防成本是可取的、有益的、必须的。因此,适量增加预防成本的投入,可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五、结语

企业需要生存和发展,更需要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伴随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直至终端始终存在,只要其中个别小问题出现,就会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体系,才能避免产品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熊祥玉.质量事故的可追溯性与全面质量管理[J].网印工业,2002(4):10-12.

[2]梁黎东,林洪.企业内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12):13-15.

[3] 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汪张林 现代经济探讨 2011-03-15

第5篇

质量管理是德国医院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在德国,医院的质量管理是由政府与法律来推动和保障的。在德国,医院补偿机制主要采用双重补偿的方法,即医院投人成本和运营成本各有其补偿来源。医院的投入成本来源于州政府财政,凡是列人州政府医院发展规划中的医院,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均有资格接受财政补助。医院的运营成本则由疾病基金会负责补偿。给予医院财政补偿的政府和疾病基金会均要求医院采取管理措施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德国的法律也要求医院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参与外部的质量认证项目,如ISO、KTQ,JCI等,如果医院不合作或达不到要求的话,医院的财政补偿就会减少与医院签订合同的医疗保险公司会定期派专员到医院检查病历。专员依据相关的标准,如DRGs(疾病相关诊断组)守则,核查病历中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记录,如检查项目、治疗方法、住院日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保险公司会减少医疗费用的支付比例。一般情况下,医院的质量管理人员会对所有病历先进行内部自查和反馈,不断完善临床诊疗常规(临床路径),以控制医疗质量,确保通过保险公司专员的审核。

德国医院根据其规模的大小,设立行政院长、医疗院长院管理培训,医疗院长通常由资深医生担任,护理院长由经过护理专业培训或有临床护理工作经历的护士担任,并且都要求经过强化的医院管理培训。同时,医院管理培训经历也是各科室负责人的任职必要条件。行政院长为医院的最高领导者,与医疗院长和护理院长组成医院的领导决策层。

德国医院于1999年开始试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医院在内部设立质量管理专员,并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还主动邀请外部的质量管理部门来评估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PDCA循环工作法。医院通过不断修改制定更高的工作标准和更好的管理流程,使医院的管理质量处在持续的改进中。

政府推动、法律保障、质量评审认证机构、医疗保险公司等社会监督体系\专业的领导决策层和科室管理人、专职的质量管理专员、质量管理委员会,这些构成了德国医院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2.德国医院质量管理新思维

2.1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TheBalancedScorecard,BSC)最初是一种绩效管理的工具,它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随着管理思维的改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BSC已不再仅仅是企业的绩效管理工具,很多政府机构和公共卫生组织也开始应用BSC来进行绩效管理、质量控制和战略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医院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后,会伴随产生海量的数据,但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对医院的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者没有精力,也不需要去关注所有的数据。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找到与医院目标的实现和管理质量的提高有重大关联的数据信息,这是医院管理者们关心的问题。在德国汉堡的国防医院,质量控制部门就是采用BSC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根据每一年医院的目标和战略,医院的领导决策层和管理层会在一起进行讨论,选取关键数据指标纳入到BSC报表中,并制定相应的数据评价标准进行全年监控。关键数据指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管理运行、财务情况、患者情况和人力资源。最近医院也在考虑纳人持续改进项目的数据指标。

在BSC报表中,每一项关键数据指标都有红、黄、绿3个数据标准区间。当实际数据落人红色区间,数据项单元格显示红色,表示出现问题,需要针对该指标进行调查,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并迅速执行以解决问题;黄色表示一般情况,待观察;绿色表示运行良好。加人有颜色区分的标准,使BSC报表看起来一目了然,这样管理者易于掌握实际情况并发现问题。这比单纯的数据查看和比较更有助于管理,而且这些关键数据指标都是与当年医院的目标和战略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于关键数据指标的监控,实际上是对医院目标和战略的监控,使医院保持向目标前进,并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汉堡国防医院,BSC报表每月生成一次。负责运营控制和医疗控制的两位副主管分别收集相关的各部门的具体数据,结合其他部门数据,如财务部上报的数据,汇总成全院的BSC数据报表。BSC报表是有层级的,从各个部门的关键数据,到医院整体的BSC报表,使大家保持队形,朝同一个方向前进。当数据项红色示警,发现问题时,质量控制部门的负责人会到出现问题的部门去调查实际情况和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与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沟通是极其重要的,部门负责人的配合也很重要。在沟通不畅或负责人不配合的情况下,需要医院的最高决策人进行协调。

汉堡国防医院质量控制部门的负责人Busche先生建议,根据他的实践经验,BSC报表最好以百人为单位,中国的综合性大医院由于规模大,可以以部门为单位(如内科、外科等)来进行BSC管理,最终汇总成全院的BSC报表,部门与医院的关键数据指标应该相同,即目标一致。

BSC于2000年被引人我国医院管理中,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和薪酬制度的设计等方面,成功的案例不多,没有充分发挥BSC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但很多医院的管理者还在不断地对BSC进行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和尝试。

2.2持续改进流程

持续改进流程(KontinuieriicherVerbesserungsprozess,KVP)是一个源于日本的管理概念,它所描述的是一个稳定持续改进的流程,机构内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员工都被包含在这个流程内。根据KVP的原理,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通过改革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对生产流程不断的持续性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的。

德国的KVP管理中心在5个国防医院中均设有专门的KVP管理专员,来负责KVP项目的管理和推广。KVP项目依托于医院的内部网站,隶属于医院任何机构的个人或团队以及在后备培训期间的候补人员,均可参加KVP项目,提出KVP建议。提交KVP建议时不使用个人姓名,而是使用个人代码,只有KVP管理专员知道个人代码背后的个人或团队,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后期审核的公平性。

(1) KVP的目标是:改进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改善现有资金和资源的投人和使用;减少医院内部和外部的薄弱环节;通过营造积极的气氛和共同进步的可能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2) KVP项目流程:个人或团队填写电子版或纸制的KVP表格;提交KVP建议给管理专员;管理专员初步判断是否属于KVP建议(KVP建议有严格的准人标准);如果不属于KVP建议,专员会将建议驳回;如果属于KVP建议,专员会到对应的部门进行调查,综合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的意见,判断KVP建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专员将KVP建议上报,经KVP管理中心审核认证后,给提出建议的个人或团队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金钱奖励(最高奖励达25000欧元>;最后实施KVP建议。

(3) KVP建议的内容必须包括: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清晰明确的问题解决方案、建议执行后的期望改进的结果。KVP建议还应该包括建立在节约资源基础上的可实行的提议,提议中最好包含相关的成本预算,以便于对KVP建议进行判断和评价。KVP项目的实现主要基于网络平台和全员的参与,员工可以在医院内部的网站上査看所有的KVP建议信息,以及KVP建议的采纳或驳回状态。

2.3 关键事件报告系统

关键事件报告系统(CriticalIncidentReportingSystem,CIRS)是一种用于提高病人安全度的系统工具,最初应用于工程领域,如飞行安全,2004年德国开始将该系统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尽管医学在不断地发展,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地被发明,我们仍然很难避免一些药物的副作用、组织管理和流程上的失误以及个人的疏忽和无知给患者安全带来的威胁。然而惩罚事故责任人的方法并不能改善这种状况。更好的方式是抓住这些错误带来的机会,从错误中学习,提高病人的安全度。

CIHS是将“近似错误”(未造成实际损害的失误或错误性操作)当成真正的错误来看待,在经过cms标准进行评分和分析后,明确“近似错误”的潜在危险性,提前预防,避免对患者造成真正的损害。CIRS要想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一方面需要医院的全体职工对CIRS背后的意义和目标有所了解,并且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求一个不同寻常的文化环境。如果在医院里,犯错误通常被认为是个人的失败和耻辱,就不会有人愿意谈论错误。CIRS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追究“谁”造成了错误,而是追究“什么”造成了错误。

CIRS的理论基础是瑞士奶酪原理。根据奶酪原理,每一片奶酪都代表一个防止损伤的安全屏障,奶酪上的空洞代表每一个操作环节可能产生的失误或技术上存在的缺陷。系统的安全屏障是由许多片奶酪叠加而成的,奶酪上的空洞纵横交错,防止损害事件的发生。但是当叠放在一起的若干片奶酪上的空洞形成完全串联的关系时,系统的安全屏障就会被完全渗透,表明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必将发生。

汉堡国防医院的CIRS系统将“关键事件”分为10个不同的等级,从轻度失误,未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到重度失误,不可避免的造成损害。医院的每一个员工都可以通过网络上的CIRS,匿名上报“关键事件”。专家组会根据cms评分标准对每一个“关键事件”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且在医院内部网站公布“关键事件”的相关信息,供全体员工学习。通过CIRS上报“关键事件”没有任何奖励,也没有任何惩罚,由于是匿名上报,员工更愿意参与其中。

2.4 PDCA质量改进环

PDCA(Plan-Do-Check-Act),即计划一执行一检查评估_实施改进。PDCA质量改进环是一个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工作流程不断改进的循环,贯穿着持续改进的理念,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与KVP不同的是,KVP只是一个具体的质量管理项目,而PDCA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准则,融人到医院的每一项管理行为当中。

德国医院的管理者在做一件事或一个项目时,基本都是按照PDCA的模式来进行的:P,事先一定要做一份细致的计划,要明确做事的目的(为什么要做)和目标(究竟要实现什么);D,在执行时,进行严格的时间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明确每一个时间段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以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C,针对目标,要有可测量的关键业绩指标或行为指标,要确保任务或项目的成果是可评估的,通过对关键指标的测量,管理者可以知道任务或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效果;A,根据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方案,持续改进。

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CooperationforTransparencyandQualityinHealthcare,KTQ)是德国目前最权威的医院评审机构。KTQ的认证标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PDCA改进环为基本模式设置的。我国在医院评审中也引人了PDCA改进环的理念。2011年,当时卫生部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转向医院内涵建设的评价,在评审思路方面强调PDCA循环和安全质量的持续改进。在随后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更是几乎每一个章节都灌输了持续改进的理念。

第6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TH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50-01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准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同时环境保护部为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推进环境监测质量制度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对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结论是否客观,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而环境监测数据是判断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包括监测样品的时空代表性,实验数据的科学准确性和监测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因此,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各级环保部门要营造一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抓紧抓实。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1、质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经历长期的工作实践,环境监测实验室部分的质控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其主要采取密码样、平行样、加标样、全程序空白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质控图控制等方式,但影响环境监测的因素较多,牵涉面广,与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和不断扩展的监测领域相比,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不够完备,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阻碍着数据准确性提高。因此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质控技术的完善。

2、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意识有待加强

环境监测站在通过计量认证认可后,往往容易出现放松管理的状况。认为资质已经取得,承检能力已经具备,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不再作为重点整理工作来抓。从而使得质量管理体系被动运行,质量管理工作成为形式。各管理阶层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够,不能主动的发现问题,失去了自我监督的作用,增加了弄虚作假的思想意识。

3、培训机制、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提升,对监测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监测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测能力得不到提高,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综合分析人才、复合型人才较缺乏,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质量管理的需要。

4、信息化应用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计算机管理技术日新月异,但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到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情况却不多。质控人员忙于人手汇总统计各类监测质控数据,判别质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计算质控数据的合格率,在处理质控数据这方面就占用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致使其他方面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不能有效地实施应用起来。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反馈问题不及时。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技术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主要特点,随着环境监测对象的日益复杂化,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对监测技术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监测能力建设包括:人员素质、仪器装备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的规定,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政策、资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争取有利条件,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物资,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专题进修等渠道做好全员培训,使监测人员全面掌握监测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更好地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充分发挥质管的监督作用

确立监督员制度。对质量监督员进行考核和竞争上岗,合格者给予任命。优先给予质量监督员更多的专业培训,充分发挥监督员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关注和监督各项监测工作中的每个技术细节,提高质量监督工作实效,保障监测工作质量,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促进整体监测质量的提高。

3、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层质量管理意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保证人、财、物各方面资源的配备,切实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加强质量管理理念、管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

4、依靠信息科技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以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开展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确保监测全过程受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程度,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5、提高监测数据的稳定性,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a.使用质控图来观察数据的稳定性,直观地反映测定结果的数据分布规律,展示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显示数据的有效性,对被控过程特性作出判断。

b.是通过与历史数据对照,探索监测数据的稳定性。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时空分布统计整理、综合分析,进而分析出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增减的变化规律。通过现时监测数据与历史数据的联系对照,观察其变化规律,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第7篇

[摘 要]以某化学工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其外包项目主要包括大中专学生的招聘、高级经营管理等特殊人才的招聘、临时劳务人员的招聘和国外施工项目人员的招聘等员工招聘外包,项目管理培训、施工管理专业培训、国际经营管理培训和文化敏感性培训等员工培训外包,以及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薪资发放、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和福利管理等薪酬管理外包。该公司绩效考核职能暂不宜外包。

[关键词]化学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将原来由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承担的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工作职能,通过招标、协商的方式,签订付费合同委托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管理的一种生产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为许多企业带来了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诸多好处。A化学工程公司 (以下简称A公司)作为一家拥有员工近4000人、施工项目遍布国内外15个城镇乡村的大型综合性化工施工企业,面对施工任务不饱满、企业生存环境较差、员工流动性大、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过高、企业竞争力下降的不利局面,决定实施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办法。在通过实施外包之外包, 经过科学分析、详细论证后,依据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成本效益分析和对企业自己拥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盘点的基础上,决定将员工招聘、员工培训、薪酬管理等三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部分外包,但目前还不宜将公司的绩效考核职能外包。一、员工招聘外包 A公司主要将大中专学生的招聘、高级经营管理等特殊人才的招聘、临时劳务人员的招聘和国外施工项目人员的招聘等项目实施外包。 1·大中专学生的招聘。每年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整体人才需求计划在征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后,综合考虑公司的发展、组织机构的调整、现有人力资源的情况、竞争对手的人才政策、员工流动等因素制定全年的大中专学生招聘计划。该计划考虑到化工施工企业的特点, 重点注意招聘化工机械、工民建、给排水、电气自动化、焊接和专业外语等专业的男性学生。并要求外包商通过科学的甄选方法把那些愿意献身我国化学工程事业、能够适应艰苦的流动作业环境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招聘进来。 2·高级经营管理等特殊人才的招聘。今天,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往往是一种抢座位的游戏,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外包是最常见的。而像A公司这样的国有大型化工施工企业,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尤其需要招聘既通晓外语又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来开发、经营、管理国际国内工程项目。当然,开发工程项目是第一位的,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外包开发承揽工程项目的高级经营人才、项目经理等高级管理人才等就成了公司重点考虑的问题。 3·临时劳务人员的招聘。这类人员的招聘是A公司员工招聘的重头戏。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对职工人数进行了大量的精简,只保留精干的管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而随着市场的扩展,工程项目的增多, 施工战线的拉长,现有职工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而对临时劳务人员的招聘需求日渐增大。由于在建项目的施工未完工,人员撤不出,而新项目又陆续开工,因而需要招聘大量的临时劳务人员以满足新开工项目的需求。这些临时劳务人员主要是具有较熟练技术和施工安全知识的能适应艰苦的流动作业环境需要的男性焊工、管工、铆工、钳工、电工、仪表工和大量的从事小工的劳务人员。 4·国外施工项目人员的招聘。随着A公司国外施工项目的增多,对国外项目施工人员的招聘需求会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国外施工项目中上层项目主管和关键技术工人是从母公司派出,中下层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是从东道国或第三国选聘,而这些人员的招聘必然受到我国的法律、东道国法律以及第三国法律的制约,是一件非常专业、很繁琐的事。所以,公司的国外施工项目中所需的中下层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的招聘特别适合于进行招聘外包。招聘的这些人员主要是施工班组长及瓦工、钢筋工、砼工等。况且,从东道国招聘人员具有很多好处:招聘东道国本地人员能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减少文化差异问题;它能充分利用当地工资水平较低的条件,减少招聘成本、提高招聘质量;从东道国招聘的人员,他们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帮助避免那些官僚机构的繁琐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帮助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从而与东道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员工培训外包

A公司员工培训外包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培训、施工管理专业培训、国际经营管理培训和文化敏感性培训等三个外包项目。 1·项目管理培训。项目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是对项目建设进行高效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控制项目费用和实施时间,保证项目实施质量等。项目施工管理重要内容包括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制定建设项目责任制度;认真履行项目承包合同;对项目的施工准备、施工生产、费用结算、交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管理。作为施工企业,A公司普遍推行项目施工管理,因而不仅大量需要懂施工、技术、管理和掌握法律、合同、公共关系等知识的项目经理,而且也需要具备大量项目管理知识的其他技术人才、设计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等,以适应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因此,随着市场的扩展,A公司需要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培训,尤其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特别是200余名项目经理们进行持续不断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让他们学会项目动态管理法和项目建设管理优化法,以提高项目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显然,这种项目管理人才培训需要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才能完成。 2·施工管理专业培训。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员工守则、产品和技术知识、业务流程、工作知识等,大都以自主培训为主,而对于提高员工素质、技能和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训练,自主培训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专业管理因为专业性强,企业自己内部培训不好把握,所以适宜由专门培训机构来进行。结合化工施工企业的特点,A公司应重点考虑的外包专业培训为:计量定额管理、标准化管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管理;经营管理、理财管理、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设备材料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管理等综合管理等。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对公司各级预决算人员、管理多工种大规模交叉施工的技术和安全人员、直接使用外文图纸的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转型人员以及从事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3·国际经营管理培训和文化敏感性培训。公司作为国家大型综合性化工施工企业,面对着世界经济企业集团化、资本国际化、经营跨国化、市场区域化和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国际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面向国际,逐步发展和扩大自己的国外市场。根据A公司发展国际市场的目标和定位,要着重加强下述几方面的外包培训:国外承包工程,包括工程的招投标、合同谈判签约、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管理等;劳务输出和劳务管理;国际援助、成套设备出口、技术进出口等;对外贸易业务;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文化敏感性培训。目前重点是加强经营人员国外承包工程的招投标、合同谈判签约,项目经理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国外施工准备和管理,以及所有外派人员对东道国文化的了解培训。 三、薪酬管理外包

A公司薪酬管理外包主要包括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薪资发放、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以及福利管理等四个外包项目。 1·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职位评价是一个为组织制定职位结构而系统地确定各职位相对价值的过程,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A公司有管理类、技术类、经营类三种职位类别共90多个岗位,要求采用科学的职位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并确定这些岗位的相对价值。这种岗位的相对价值是公司用来确定该职位基础工资的主要依据。显然,这种职位评价的复杂性、专业性、科学性使得未受过专业训练的非专业人士难以把握,所以,A公司的职位评价适宜外包给专业机构进行,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薪资调查是指通过一定的调查手段,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企业薪酬设计、内外薪酬均衡水平以及内部岗位之间薪酬水平更趋合理,使企业薪酬具有竞争力。内部调查主要是工作量盘点和岗位评估。外部调查主要是对同行业、同区域企业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查。对内公司要对几千人的薪资、90多个岗位进行信息调查,对外公司要对施工项目所涉及的北京、上海、吉林、甘肃、四川、广东等十几个省区市的化学工程企业和石油建设企业薪酬水平进行调查,工作量之大、难度之复杂可想而知。可见,从专业、成本的角度看,公司薪资调查也宜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 2·薪资发放。A公司的薪资发放是指:首先由专业人力资源机构配合,在上述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公司发展的薪酬方案设计和员工绩效考核, 在此前提下制订具有激励机制且符合公司成本控制需求的薪酬方案,然后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制定薪酬发放标准并代为发放工资,它不同于我国很多企业现行采用银行工资的形式。A公司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有15个分公司和13个直属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施工项目多达20余个,施工战线遍布国内外15个城镇乡村,各地的薪资标准和劳动力市场价格不一样,由专业机构代为跟踪操作薪资发放,可以避免许多尴尬局面。比如,上海30万吨乙烯化学工程施工,有好几家化学工程企业、A公司的好几个二级单位参与施工,同样是电焊工,A公司的电焊工与甲方厂的员工比薪酬有差别,与兄弟化学工程企业员工比工资有差别,就是与自己公司的其他二级单位员工比也有差别,造成了薪酬内外不公平。如果改由专业机构根据各地的薪资标准和劳动力市场价格代为跟踪计算操作薪资发放,那么就不会出现上述尴尬局面。 3·高级管理人员薪酬。A公司作为国家大型综合性化工施工企业,公司的经济效益与分布全国各地的各分公司经理、直属施工队队长、项目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如何设计上述这些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发挥薪酬的导向、激励作用,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公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91.

[2]赵曙明.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21.

[3]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总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建设公司编著.化学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第四编)[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4.

[4][美]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M·纽曼著.薪酬管理(第六版)[M].董克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2·

第8篇

一、项目管理培训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到施工、竣工验收等,都有一个质量管理问题。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因此,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二、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像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由于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因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材料、操作、环境的微小差异或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在工程项目建成后,若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所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项目决策阶段的控制

设计质量在整个工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在项目立项之后,工程采用的工艺和装备是否先进合理,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成本是否有市场竞争力,建筑是否先进、适用,结构是否合理、坚固,以及建设速度的快慢、投资的大小、质量的优劣、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设计。因此,项目设计阶段应重点分析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先进程度,经济的合理化。设备的配套能力。结构安全可靠性等。工程设计一般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技术上复杂的工业交通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落实的设计基础资料编制,需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有与建筑物性质、等级相适应的建造标准。在适用、经济、可能的前提下考虑一定的美观性,设计深度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开展施工准备的要求。技术设计是对初步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修正,主要解决复杂、关键的技术问题、确定特殊工艺流程,从技术装备、技术措施等方面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图设计是对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细化,是具体施工过程的指导文件,其设计深度应满足工程施工和非标准设备制作的要求。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是我国工程设计行业长期形成的基本工作模式,各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技术文件(图纸)和经济文件(概预算),其目的是通过不同阶段设计深度的控制保证设计质量。设计阶段是形成质量标准的阶段,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产品的最终质量,如果设计上存在“本质性”的质量缺陷,那么,即使施工质量百分之百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生产出来的也只能是伪劣产品。对于设计单位而言,应本着对建设单位和项目负责的态度,依据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进行工程设计,并对设计的质量负责。对于建设项目设计由一家设计单位承担时,应设立一个由总设计师为首的核心领导班子,负责各专业设计间的协调工作,并对整体设计质量负责。当由数个单位共同承担设计时,应指定一个主体设计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各部分设计单位,并同样承担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责任。同时必须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择优选择建设队伍,招标投标活动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诚信的原则。

四、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意识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的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这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制定,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对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实施的中心环节是落实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从各个侧面上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二)严格关键工程、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的资质审查

为了保证关键工种、特殊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对他们严格实行上岗考核制度并定期检查。没有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上岗证者严禁上岗。以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三)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

有些建材商受利益的驱使,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有些检验单位也把检验报告当成商品出售。所以,作为建设单位代表不能只看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材料进场后,还要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报验单逐项检查,看到场的材料是否与检验单一致,对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产品要进一步复检。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清除出厂。

(四)克服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

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要有针对性地控制其主要因素,如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通病最主要的是配合比不准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了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要求,采取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旁站监督,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第9篇

关键词:路桥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近几年,城市化脚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地加快,并显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道路桥梁而言,其建设已经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涉及到市民的满意度,此外,路桥工程还关系到政府的公众形象以及影响到政府任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是各级政府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并由此体现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就对道路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此外,考虑到国家对路桥建设持续增大投入的政策,施工工程数量的增加自然离不开相应增加的更多的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给予支持,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有力支撑。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城市的道路桥梁施工项目中出现了诸如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施工项目本身重进度轻质量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归根结底都体现于市场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缺失,这样一来,一方面会给路桥施工项目带来后续的质量隐患,另一方面更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对路桥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对于路桥工程还是其他工程项目而言,凡事从其本体看来,质量便是工程的生命,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最终都会对整个工程产生严重的后果,总体来看,我国路桥施工工程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施工过程中某些环节的难度较大

在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施工过程来看,以下的质量问题往往会频繁出现:

(1)容易在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超挖、侧移、下陷以及坍塌现象:

(2)在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会出现表层不平整现象,或出现回填土密实程度较低等现象:

(3)以混凝土施工为例,由于养护力度不够,从而使混凝土表层风干收缩,时间一长,就容易在其表面形成网状或发丝裂纹。并且,由于角隅处基层具有较小的接触面积,从而相应增大了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即压强增大,导致基层相对沉降也由此增大,最终会导致角隅处形成局部裂纹,随之产生了安全隐患。

2.施工周期要求严格

路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因素,另一方面还会使居民的出行受到影响,于是会对施工环境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对施工周期做出严格要求来减少这些干扰。路桥的施工周期在实际工程中只能提前,不准推后,这一严格的时间约束条件会促使很多施工单位忙于抢工期,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在施工之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给予保障,因此会导致整个施工过程缺乏科学的计划安排,一方面加大了整个施工过程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

3.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决定整个路桥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无疑是施工人员这一群体。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从事路桥施工的作业人员绝大部分由农民工群体组成。该群体在施工过程中尽心尽力,吃苦耐劳,尽管如此,由于他们施工安全意识不高,甚至缺乏相应的质量安全意识,而主要凭借个人的经验来操作,因此,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安全事件,这样一来,就进一步体现了路桥施工质量管理的缺失,从而加大了施工难度,影响了施工进程。

4.施工环境复杂导致施工困难

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面临相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还存在施工工期相对较短的时间约束。复杂的周边环境会对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不便,从而延长工期,因此,如何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有效平衡,从而在能够保证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使路桥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竣工,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此,以下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三、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策

1.建立目标责任体系

(1)要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标准和文件,在路桥施工初期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目标的开展具体体现于目标的分解与落实过程中,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个目标分项以及各个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从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并严格遵循施工本合同的规定,使整个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从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使路桥工程得以有序进行。

(2)要加大目前执行的考核力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来操作,不能仅凭经验办事,而是要用数据说话,运用科学仪器检测,要对每道施工工序以及每个施工结构层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尤其是对一些关键工序,更是要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对其给予全方位的严密监控。

(3)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整个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在施工工地设立检测工作的观察室或实验室来针对某些难点问题事前开展独立试验,并注意要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进行定期抽检和复检。

2.系统设计路桥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具有明显的重要性,能够起到规划蓝图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路桥施工方案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方案设计本身既要能够统筹项目全局,科学规范,又要与标准规范相符合,道路施工方案在设计之前,不仅要考虑施工地段的燃气、热力、电力等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到施工地段的通信设备以及给排水等管线的平面布置以及交叉状况。这样一来,就能够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对路线进行大幅调整工作,从而节约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施工单位首先要健全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作为制度保障,并且要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定期为全体施工人员提供针对性强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还应该定期为其提供安全管理培训。为了保持施工工作的持续性,并对其所学的专业技术内容以及安全管理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对施工人员开展必要的资格认证和技术水平认证。并在上述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尽量为施工人员改善劳动条件,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实施路桥工程的项目管理

路桥施工的整个过程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会对工期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为了能够使工程项目在环境约束的条件下顺利竣工,可采用项目管理理念,基于动态施工设计原则。例如,对于环境相对复杂的地段,可先不急于治理,而是由项目指挥部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采用监测手段,对边坡以及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高难度施工环节或有可能出事故的迹象,就应该向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迅速作出报告,进行工程变更,从而使施工方案能够在动态把握整体施工状况的前提下,及时解决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潜在隐患,从而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第10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日间手术病房;护理质量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PDCA cyc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nursing in ambulatory surgery war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ambulatory surgery ward. Methods Using the PDCA cycle method, the management of day surgery ward is divided into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inspection, treatment of four stages, each stage of the ladder run, spiral ris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Results Through the PDCA cycle method, found the problem, analyze the reasons, tak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success of the experience into the hospital day surgery ward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legacy of the problem into the next cycle to solve.Conclusion PDCA cycle for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nursing in ambulatory surgery ward,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ay surgery ward, to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Key words: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Ambulatory surgery ward;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持续质量改进(PDCA)已成为目前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及核心,不管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还是ISO9000族标准都把PDCA作为永恒的目标[1]。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在同一个工作日完成手术或操作并出院的,不包括那些在诊所或门诊进行的手术或操作,另一组是指在日间手术中心/单元治疗的患者,需要延期过夜恢复,次日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2]。日间手术作为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方式,其产生与发展顺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环境,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3],可以切实缓解看病难、住院难、等待手术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对促进医疗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4]。

我科日间手术病房从2014年5月6日开始收治手术患者,主要收治的病种有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乳腺肿物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耳垂囊肿切除术、附耳切除术、颌下包块切除术、下颌下腺混合瘤切除术、眼睑成形术、鞘膜翻转术、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鼻骨骨折复位固定术、全身多处脂肪瘤切除术、颈部血管瘤切除术等。我科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不断完善日间手术病房的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日间手术病房的护理质量。

1计划阶段

1.1找出问题 我科日间手术病房是新成立的病区,人员是才组建起来的,对日间手术的模式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有待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

1.2原因分析 日间手术作为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方式,其工作特点是短、频、快,精、细、宽[5],要求护士要积极做好患者入院前护理,入院第1 d(手术日)的护理,出院护理和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保证患者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达到治疗目的[6]。

1.3制定措施

1.3.1制定制度、职责、流程 为保障日间手术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专门成立日间手术病房,配备专门的医生、护士,并派到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参观、学习、培训。然后根据我科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各班职责,收治患者的流程,健康教育指导和出院后随访等措施。在护士工作例会上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学习,让每个护士都知晓。

1.3.2建立各种管理登记本 日间手术病房作为一个独立的病区,所有资料需独立建立。我科日间手术病房根目前开展的日间手术情况,制定出以下相应的登记本:①日间手术患者预约登记本;②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教育资料本;③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健康教育资料本;④日间手术患者日报表和入院、出院、转科登记本;⑤间手术患者病理检查登记本;⑥日间手术患者出院随访登记本;⑦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登记本;⑧日间手术患者费用登记本。在每个登记本上都有相应的目录和需要登记的内容,按照相应的内容登记,执行者签名。

2实施阶段

各班根据制度、职责、工作流程对患者进行预约登记,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按时办理入院手续,做好入院第1d(手术日)的护理,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做好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的随访工作。要求每班护士对自己班上的患者认真负责,详细登记,如果遇到问题及时向护长报告,或者在黑板上留言,保证不影响患者的病情和下一班工作的顺利进行。

3检查阶段

护士长每月不定期检查各班的工作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把成功的经验纳入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评价标准。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问题也积极向护士长反馈,使管理和执行质量都逐渐提高[7],检查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结果如下:①问题:预约登记本病人资料不完整。措施:在预约登记本上列出需要登记的内容,登记时逐项填写。结果:规范填写,不再出现漏项。纳入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评价标准。②问题:健康教育资料病种不多,内容不够完整。措施:根据目前开展的日间手术病种和将开展的日间手术病种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料。结果:健康教育病种和内容均增加,满足患者的需求。纳入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评价标准。③问题:出院随访未及时完成。措施:每周安排专人进行出院随访,保证随访按时完成。结果:出院随访能够按时完成。纳入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评价标准。④问题:异地治疗的病人不能够报销医药费用。措施:主动与医保中心沟通,讨论是否可以通过双向转诊的办法解决异地治疗的病人报账。结果:主动与医保中心沟通,讨论是否可以通过双向转诊的办法解决异地治疗的病人报账。

4处理阶段

通过制定制度、职责、流程和建立各种登记本进行详细的记录,护士积极主动的工作,使日间手术工作顺利进行,把好的经验纳入日间手术病房评价标准,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通过PDCA循环的方法,提高日间手术病房的护理质量,解决患者住院难、手术迟的问题,同时降低其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康复[8],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对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满意,对日间手术病房护理工作满意。

参考文献:

[1]吴锦海.浅谈持续质量改进[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1):43.

[2]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日间手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

[3]税章林,石应康,马洪升,等.日间手术定义、范畴在我国适用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63-65.

[4]戴燕,马洪升.日间手术护理发展现状[J].华西医学,2015,30(5):801.

[5]冯春爱.甲状腺瘤患者日间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15,30(5):829.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随着英德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施工企业提出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促进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地发展。所以,积极探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稳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大力提升施工企业的形象,显得十分重要。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和控制原则

1.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设计文件和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1]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寿命和使用功能,对近期和长远的经济效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建筑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建筑工程质量的涵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安全要满足科学设计的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要求;二是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满足科学设计和相关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前者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后者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两者既要兼顾,也要互为联动。

1.2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1)影响因素多。因设计、材料、环境、工艺、方案、人员素质等因素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

(2)质量变异大。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何一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质量问题,也会引起工程项目的质量变异,并且还会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质量波动大。建筑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质量检测技术,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作业环境,没有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它具有复杂性、单一性,这是质量波动大而产生质量变异的主要原因。

(4)质量隐蔽性。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并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事后看表面质量可能很好,容易产生判断错误。

(5)终检局限性较大。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不可能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工程项目内在的质量,所以工程竣工的终检验收难以发现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1.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2]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以房屋建筑物、构筑物为主的建筑产品,建筑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作为首要原则。

(2)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建筑工程质量主要是人为的因素所致,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通过现场监理工程师、建造师按照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实行全员、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3)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指要重点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同时对工程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实行严格的检查、监督。

(4)坚持质量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建筑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应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

2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不强

虽说英德市建筑行业开展TQ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多年,但是还有少数建

筑施工企业仍然存在着质量责任意识薄弱问题,而且质量责任意识薄弱不是没有建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就是在质量管理中组织松懈,管理规章形同虚设。个别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仍然十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

2.2建筑从业人员缺乏一定的科学施工素质

目前,英德市从事建筑施工一线作业的人员大部分属于农民工,缺乏科学施工素质,缺少应有的工程质量意识。他们中间还有不少人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施工,没有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来作业的意识。

2.3施工作业秩序较为混乱

近几年,英德市建筑施工作业的秩序还是比较混乱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漠视有关法律法规,经常不按程序办事,不是将工程项目分包、转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包工头,就是唯利是图,偷工减料,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隐患。

3 改进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

3.1增强工程质量意识,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决策层要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将“质量第一”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将工程质量看作是企业的生命,并且要牢固地树立起质量管理观念。

其次,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作业标准,以及每道工序和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要点。

第三,层层抓落实,努力提高施工一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自始至终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的作业和管理实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目标。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对工程质量管理科学性的认识,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运用,重视质量管理创新工作,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始终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3.2进一步提高工程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最终要靠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的努力。所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积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实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要让他们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对他们进行施工技术、安全和质量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要通过检查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纠正处理。还有要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及总结经验,通报工程质量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三工”制和坚持施工过程中“五不施工” 和“三不接” 的规定。“三工”即开工前技术交底,施工中检查指导,竣工后开展总结评比;“五不施工”即是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或成品、半成品未经检查验收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检查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3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切实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项目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环节的验收,乃至工程竣工验收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质量要素之一,而建筑材料的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如果在建筑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供应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必然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所以在建筑材料管理中,一定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建立严格的建筑材料管理机制。“材料使用前要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择优选购”[3]最经济、优质、安全的建筑材料,并应经过相关检验后,方可允许建筑材料进场。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中,材料保管员要严格执行材料的进出库制度,并要定期向项目经理部和工程部上报各种材料的库存量和需求量,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4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积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方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从而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只有采取两手抓或是双管齐下,才能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的信誉,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建筑工程质量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的定义,所谓物资就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使用到的一切物品,如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等。物资管理就是对这些物品进行从制定采购计划、正式采购、物资使用、物资管理、物资报废、物资回收等等一系列的组织与控制工作。企业进行物资管理能够提升物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收益以及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企业物资管理最为重要的几个环节分别是采购计划的定制、物资正式采购环节、物资使用环节以及物资的管理回收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看似独立实则环节与环节之间都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管哪一个环节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物资管理工作及所取得的效果。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频繁,过去那种简单的计划、配额以及定量已经不足以用来形容现代企业的物资管理了。总之,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生存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物资管理足够的重视。

1.现代化的管理思维

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是做好现代化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思想基础。现代化的管理思维也就是具有全面质量管理意识的管理思维。企业物资的全面化质量管理就是要树立一种意识,一种将所谓部门、组织、人员集中起来,专注管理质量,并围绕管理技术、专业技术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科学的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现代化的企业物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的基础是全员,目的是通过提升客户满意程度以及实现企业组织及个人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现代化的企业物资管理意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全面的管理意识,要涵盖企业物资所涉及的所有方面。其次是全过程的管理意识,要确保物资涉及的所有管理过程都被纳入管理范围。再次是企业组织及部门个人的全员参与管理,让现代化的管理思维不仅停留在企业的高层,同时也要深入到企业的基层。最后是全部的方法,所谓全部的方法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运用一切有利于加强物资管理水平的方法,实现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发挥最大协同效应。总而言之,现代化的企业物资管理意识就是要从屋子采购、运输、管理、使用、回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全程的管理,要加强物资管理的时效性、及时性。要通过物资管理确保物资供应的充分及时,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管理问题、降低管理费用以及提升物资流转效率。

2.现代化的管理组织

所谓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就是在遵循企业生产经营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对企业实施管理的机构及所指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职责。现代化的管理组织是一个能够与现代化企业制度向一直的,能够实现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及其他企业组织结构功能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组织能够实现企业各级岗位的责任落实。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外界情况变化、能够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及时的积极的反应,能够在紧迫的时间限制内作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反应并实现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在面对不同管理对象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组织形式特点,而对于物资管理来说,常见的管理组织形式有直线制,也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形式。矩阵制,是一种自上而下与横向制约相互联系的管理形式,矩阵制能够形成更为严密的管理网络,确保物资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归纳起来,现代化的物资管理组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机动灵活的应对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并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动作。其次是具有较强的协调性,能够全面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职能部门实现管理协同。再次是能够有效提升从管理人员到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及工作主动性。最后是在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的机会,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管理效率。

3.现代化的人才管理

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始。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以及即将进入企业工作的人员实施从人员招聘、人员录取、人员岗前及岗位培训、人员具体分配使用、人员职务升级降级调动、人员工作业绩评价、人员能力研究开发以及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合理分配人员及物资比例等等一系列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管理企业的人员数量,更重要的是管理企业的人员质量。现代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已经开始了从粗放型管理到集约化综合管理的探索与创新。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在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作用。

3.1获取

现代化的企业物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从人员招聘及选拔开始就制定出目标明确的人员录取标准,能够将人员的选择工作更好的与企业物资管理相结合。能够通过指定专业化的人员招聘计划、实施招聘计划、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严格的素质测评以及综合选拔,为企业获取更为专业的企业物资管理人才。

3.2整合

现代化的企业物资管理不是一项单纯的管理工作,因为企业物资的使用贯穿于各个部门及岗位,所以物资管理也是一向极具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能够通过日常工作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互动、提升信息沟通效率、缓和部门及人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效整个部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企业内部部门及人员的个体发展目标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融合,进而建立起企业物资管理的网络化、立体化管理网络,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3.3保持

企业物资管理不是某一个阶段和时期的管理工作,企业物资管理从企业成立之初就应该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务加以重视。所以企业物资管理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内容,任何时期都不应该放松管理力度。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通过对管理人员在薪酬、业绩考核、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持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工作主动性。同时通过管理人员工作环境的维护,加强管理人员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感、舒适感,从而让他们更加努力的进行持续性的企业物资管理,确保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3.4评价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果、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及业务操作技能,能够通过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度。

3.5发展

现代化的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在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上不是一沉不变的,它需要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改革和创新。加强对物资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及时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更新的管理培训,能够极大的丰富他们的工作内容,能够有效的促进管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个人素质方面的全面提升,能够挖掘和发展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从而极大的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度。

4.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及网络自动化控制的先进的管理手段。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已经逐步实现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及系统,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时间信息交互、实现物资数据的有效管理。现代化物资管理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以企业价值为核心内容的,以创新和个性为追求方向的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手段与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以人为中心以企业价值为中心,就必须全方位的加强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企业想要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通过文化建设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有拥有了市场竞争的优势才能进一步获得发展空间及利益空间。在现代化的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中,要建立连接各部门信息终端的企业网络,要让物资管理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人员都集中到网络管理当中来,通过数据的及时传输与共享,实现物资管理的有效保障,实现及时供给、及时管理,实现管理成本的进一步压缩以及物资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并且通过网络化管理能够实现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的物资管理使用有效监督,从而提升企业现代化物资管理水平。

5.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必须让管理思维、管理组织、管理人才以及管理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这四个部分不是相对分散的个体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现代化物资管理工作中,管理思维是指导管理工作的意识先导,有了正确的意识和思维才能做好物资管理。管理组织是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重要保证。管理人才是具体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离开了人,既然具有再先进的思维和再先进的管理组织及方法,任何工作都将无法进行。管理手段是实现现代化物资管理的重要条件,只有方法及手段正确才能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任务,它是整个企业的共同目标,只有实现了物资管理的有序化,才能确保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成本的低耗化、资金运转的高速化,才能有效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增长,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1954年彼德·德鲁著作《管理的实践》

[2]薛勇.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中国 优秀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