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身管理

健身管理

时间:2023-05-30 10:1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身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身管理

第1篇

健身管理员职责

一、管理人员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二、认真执行学校有关管理规定,及时、大胆地制止损坏器材的行为和违反有关管理规定的做法。

三、管理人员保证房内物品账物分明,并定期进行检查、核实。

四、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改进措施。

五、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经常检查场地、器材、设备,如有设备损坏,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通知维修。

健身房管理员工作职责

1、严格管理制度,热情接待凭会员卡前来参加健身的会员。

2、遵守作息制度,提前半小时上班,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3、健身活动器材在服务前进行全面测试检查,发现损坏或不正常,立即进行维修。

4、热情、耐心地为健身者提供服务指导。

5、发现违规健身、不安全健身要及时劝阻,必要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6、发现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患者等不适宜健身活动的人员要及时劝阻,如酗酒健身的要耐心劝教、疏导,防止事态激化。

7、严格用电线路、电源开关及健身器材的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早汇报、及时解决。

8、对工作失职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和责任,进行严肃处理。

9、完成领导布置的其它工作。

健身房前台主管职责

1.接受前台主管督导,向前台主管负责。

2.严格按服务程序向会员及嘉宾提供优质服务。

3.严格按前台接待程序进行预约、登记、接待工作。

4.严格按总机电话接听程序进行接转。

5.严格按财务制度进行收银操作及制定报表。

6.熟悉各种办卡业务,及时热情为宾客办理入会手续。

第2篇

1健康管理的现状

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没有健康的体魄何来经济的腾飞.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我国国民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普遍性的健康管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也很短,目前我国正处于健康管理发展初期,缺乏适合我国各类人群的健康管理技术模式和服务体系,这导致了当前健康管理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1.1人们没有认识到健康管理对象应当是全民,而不是仅仅针对需要治疗的人群.1.2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健康管理的含义,简单地将体检与健康管理模糊.1.3人们的日常锻炼缺乏健康管理专家的指导,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及健康管理资源的荒废.1.4健康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供需双方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链接.总之,健康管理应当作为一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而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在兼顾利益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其长远的作用.本文认为,健身效果体能检测能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引导作用.

2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的概念

体质检测简称体测.在我国,体测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学生测试、单位测试和男性测试.然而我们不能将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简单的规划在其中任何一类.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体测为接下来的健康管理提供方向和制定计划.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不同于以往的体检只是对身体生理指标的一个客观了解,而是系统通过对身体活动适应能力、生活方式的了解,通过对11项体质测试以及人体成分分析、骨密度检测来综合评定员工的运动能力、运动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锻炼指导建议及营养建议.绝大多数检测员工在体适能检测后对自身体能状况都有一个新的认识,针对自身情况重新制定健身计划,以达到增强体质、改善身体机能的目的,从而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3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的作用

近年来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在众多企业中流行,本次研究将我单位对A省B公司980人(其中男性745人,女性235人)2014年及2015年的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结果作为分析的数据来源.其中B公司为了能对员工身体素质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将员工按两种方式进行分类.第一种方式是根据年龄分为成年a组(20-39岁)与成年b组(40-59岁),第二种方式是按照性别进行男女组分类.本文通过研究该公司近两年的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来分析其对员工整体身体素质和对员工个人身体素质的影响.

3.1对整体身体素质的影响

2014年和2015年在经过企业自发组织的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其中包括国民体质达标检测.按照性别分类:2014年,B公司的男性达标率为90.2%,女性的达标率为90.8%;2015年,B公司的男性达标率为97.5%,相较2014年提高7.3%,女性的达标率为99.5%,相较2014年提高8.7%.按照年龄分类:2014年,成年a组的达标率为90.5%,成年b组的达标率为80.9%;2015年,成年a组的达标率为97.5,相较2014年提高7%,成年b组的达标率为97.4%,相较2014年提高16.5%.从总体上来看,达标率由2014年的90.2%提升至2015年的97.5%,提升7个百分比.如图1-1.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员工的体质达标率都有所提升,其中女性员工身体素质原本就更好,男性员工的身体素质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成年a组与成年b组的体质达标率都有所提升,尤其是成年b组,对自身身体素质的关注度大大提升,达标率上升更加明显.总之,在经过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之后,员工对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所了解,并且激励了员工之间关于健康的良性竞争,使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风气,帮助员工有方向、有条理的进行健康管理,不断提升员工身体素质.

3.2对个人身体素质的影响

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不仅仅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健身氛围,同时它能够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它能够数据化的显示个人在各个方面的体能指标,以及个人的骨密度、体脂率等指标,帮助个人了解自己所处于的健康水平.并且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还提供一系列的后续健康指南,为个人的健康指明努力的方向,提供一些健身的方式及建议,并且帮助普及健康常识.本文选取B公司中体适能检测效果较为代表性的三位员工进行分析.3.2.1甲女士的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效果甲,女,33岁,2014年体质评分34分,其阶指数53.5(稍差),握力25.7(稍差),2015年体质评分41,台阶指数62(良好),握力29.2(良好);2014年体成分分析75,2015年体成分分析79;2014年骨密度T值-0.1,2015年骨密度T值0.6;2014年综合评分76分,2015年综合评分83分.如表1-1所示.通过与甲的交流得知,在2014年体质检测后,针对自身情况,运动方式有一定的改变,主要加强有氧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及上肢力量的锻炼,在提高心肺机能及握力上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身体机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始终保持比较优秀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充满活力.3.3.2乙男士的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效果乙,男,42岁,2014年体质评分30分,其阶指数72(优秀),握力48.9(中等),肺活量4158(良好),2015年体质评分32,台阶指数81(优秀),握力51.5(良好),肺活量4824(优秀);2014年体成分分析75分,2015年体成分分析78分;2014年骨密度T值-0.6,2015年骨密度T值0.2;2014年综合评分78分,2015年综合评分82分.如表2-1所示.通过交流得知,乙在2014年体测后针对体测报告的运动指导,适当的加强了有氧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增加全身力量的练习及全身协调性的锻炼,由原来比较单一的快走增加了羽毛球、慢跑、登山等运动锻炼项目,自觉身体机能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精神状态好,工作生活都觉得很有活力,同时还愿意和同事朋友分享锻炼心得,促进身心健康.3.2.3丙男士的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效果通过交流得知,丙一直保持比较好的锻炼习惯,但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锻炼,在公司工会“全民健身运动”、“每日健步走”推动下,结合体质检测各个项目的成绩,对自身体能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根据体质检测报告的运动指导建议对自已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比如由原来单一的羽毛球运动,增加了快走、慢跑及柔韧性的锻炼,使自己的身体机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心肺功能、柔韧性等项目更是上了一个台阶.上佳的身体机能状态必然会保持一个上佳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一个上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工作生活充满活力.

4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与健康管理的具体联系

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目前已逐渐在我国流行,它的影响在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和整体身体素质上非常明显,此外它与我国健康管理的发展有许多联系,这些联系主要表现为积极的联系.

4.1引起国民对健康管理的重视

目前,我国国民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可以通过结果评分及排名的方式,从侧面激励国民对健康的重视,并且通过健康管理专家的一些健康知识和健康贴士来帮助国民逐步提高健康意识.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其对健康管理从被动的需求方变成主动积极地需求方,这对于健康管理工作来说,不仅仅一个产业的突破性发展,也是一个战略的成功体现.这在上文中对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对整体的影响中有具体分析.

4.2为制定个人健康管理计划指明方向

国民在进行了健身效果体适能测试后系统会形成一份体测报告,体适能检测报告中具体的标明了该国民哪些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此时,健康管理专家就会根据体适能检测结果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计划,并在后续进行回访,督促计划的实施.这在上文中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对个人的影响中有具体分析.

4.3反向督促健康管理部门的工作

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健康管理部门的主动,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的结果与健康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挂钩,这使得健康管理部门更加主动积极地办好健身效果体适能检测的工作,更加挂住不同人群的健康现状,这对于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是重要动力.

5结论

第3篇

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服务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上海市健身娱乐业服务质量情况表现为会员对俱乐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服务承诺兑现以及服务理解能力上期望较高,而对设备、员工形象、提供健身资料等有形因素期望较低;同时会员对整体服务质量感知较低,尤以满足特定需求、服务理解能力等方面感知最低。针对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从交互服务质量、有形服务质量和员工技能服务三个方面加以提高。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行业服务质量的调查,剖析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行业服务质量的总体情况,并以此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探讨体育健身娱乐业的服务质量问题,促使体育健身娱乐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取得对服务质量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象界定于:1)具有完全市场主体的独立法人企业;2)必须是会员制单位;3)从理论上来说,服务必须是本企业差别竞争的核心;4)健身娱乐业主要涉及健身、球类、跆拳道、击剑、高尔夫、游泳等。

从以上条件出发,本文对上海市一兆韦德、健力宝、攀宇、陆云、黑带、武道馆、好动、剑锋击剑、大都会高尔夫、白领丽人、源深、青年会、新生命、华爱、贝菲特等15家健身娱乐俱乐部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文查阅了大量服务营销方面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为本文服务内容的调查与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国外服务专家Gronroos、LeonardL.Berry、A.Parasuraman、v.A.Zeithaml等关于服务研究方面的相关论著,国内如张金成、韩经纶、黄少军等从事服务领域研究的专家论著,除此之外,还大量查阅了关于国内健身娱乐行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1.2.2问卷调查法本文共设计两套调查问卷,第一套问卷主要调查会员对健身娱乐行业服务期望与要求;第二套问卷主要调查会员对健身娱乐行业目前提供服务的真实感受。问卷经多次征询专家意见,筛选出2,4个服务质量评价因子,采用李克特问卷量表7段计分法,“1至7”表示由“非常反对”到“强烈赞同”的渐进式发展。本文对感知问卷进行了15名专家的效度检验,有效性达93.2%,同时进行了同质信度检验,α=0.9607,而Standardizeditemα=0.9598,因而,问卷具有较高同质信度。

会员问卷共发放36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达到100%,其中期望问卷有效卷为360份,有效回收率达100%;感知问卷有效回收卷为359份,有效回收达99.7%。

1.2.3数理统计法本文所有数据经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服务质量研究的逻辑起点与依据研究服务质量,必须首先认识服务质量衡量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逻辑起点,也是开展服务工作的起始点。显然,服务业竞争的激烈性凸显出了服务业买方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谁在买方市场上经营有方,谁就能够占据差别竞争的有利制高点。因此,面对体育健身娱乐业竞争激烈的上海,针对会员服务质量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2.2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服务质量分析

2.2.1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会员服务质量期望服务质量期望能够表达出现阶段会员的服务需求,根据服务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措施,可以实现会员的服务期望值和会员对健身娱乐行业的满意度,服务期望。

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中,会员对俱乐部服务的态度、服务的技术水平、服务的承诺兑现以及服务的理解能力上有较高的期望,而对一些有形因素,如设备、员工形象、提供健身资料等方面期望并不高,说明随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快速发展,有形性因素已经不够成健身娱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致命武器,顾客对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内涵追求显得更加理性与务实。

2.2.2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会员服务质量感知服务质量感知能够反映出上海市健身娱乐业会员对服务的感受性,通过感受性数据,可以判断现阶段上海市健身娱乐行业服务发展状况,并能够针对会员普遍感受较低的服务质量因素,进行服务补救,重新建立会员对俱乐部的满意水平。

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中,会员对体育健身娱乐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整体感知较低,尤其在员工对服务的理解能力、服务的成功率、服务的承诺性保证和员工服务的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而这些指标恰恰反映出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服务内涵的缺失。

2.3上海市健身娱乐业服务质量发展战略整体服务因子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从短期看,可以通过改变一些服务因素来提高会员的服务满意度,但从长远看,必须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整体服务质量跟进措施。因此,本文对上述24个服务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寻求体育健身娱乐业的服务分类模块,提高服务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经过因子分析,不难发现,原有的24项服务因素转化为三类服务因子,对服务质量的整体分析变得简单便捷。根据三类服务因子包含的特征分析,第一类可以称为“交互服务质量因子”。基本上反映了服务成功率、服务准时性、服务忠诚性以及服务诚信、服务敏感性、服务移情性等方面内容;第二类可以称为“有形服务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健身娱乐设备、健身材料宣传以及服务配套设施等内容;第三类可以称为“员工技能服务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员工对服务的理解能力和员工知识的掌握数量等内容。三类因子的划分有助于体育健身娱乐业从整体上把握服务质量因素的组成,并重视交互服务质量和员工技能服务两个因子。

3结论与建议

第4篇

关键词: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83-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大幅攀升,消费需求随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健身作为一种新时尚观念普遍被认可与接受。在经济时代下,人们对健身的追求日益强烈,我国居民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大,在总经济支出中占据的比重明显上升,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涵义与特点

尽管体育健身俱乐部这种商业健身经营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只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人们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变,这使得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经济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在数量与规模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体育健身俱乐部有别于女子健身美容院、高尔夫俱乐部以及游泳俱乐部等,是指经营者以向大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体育活动为目的,以健身操、健美器材等设施为主的活动场所,它是依靠经济市场机制进行运转的会员制度,并配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教学的群众体育俱乐部。在当前的经济研究中,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是指以其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有基本因素为主要组成,且具有统一协调性的有机整体,并通过进一步理论加工后所形成的具备可推广或被模仿价值的样式。

由于体育健身消费是一种新兴现象,所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消费产品的经常性、消费对象的经济局限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等特点。健身服务产品是通过科学健身活动,为消费者带来身体形态的明显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另外,体育健身活动有别于其他体育活动,其更注重长期不间断的练习。体育健身服务产品的经济局限性体现在有偿体育健身消费中,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接受这种日常支出。

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特点包括初期投资相对较大、经济活动周期较长、收益较慢、价格稳定程度较高以及较明显的地域性限制等。

二、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现状

健身俱乐部的主要基本职能是健身和娱乐,并以营业性的商业机构形式存在,虽然我国健身俱乐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有了较大提升,但存在整体发展协调性相对较差的现状。

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健身设备不够齐全且收费标准相对较高。由于体育健身俱乐部在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且行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及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致使收费合理程度较低。另外,体育主管部门对健身俱乐部系统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使得经济纠纷较多,长此以往将对健身市场甚至体育产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建立完善规范的行业秩序势在必行,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保障,在发展健身事业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健身娱乐设施是保障健身娱乐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放眼我国健身俱乐部,其规模差距较大,多数俱乐部规模较小且场地和设施均相对简陋,在健身活动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此外,行业之间竞争激烈,且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明显不够,这对整个体育健身俱乐部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当前的健身俱乐部在收费方面,相对高于大众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短时间内还难以被普通大众消费群体所接受。

三、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立与主要消费方式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立大致包括场馆的选取与租赁、健身器材的购买以及人员维护这三大方面。其中,租赁场馆和购买器材之前务必要考虑对健身俱乐部的定位,即健身俱乐部结合当前经济时代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进行科学定位、并对场馆的地点、装修档次、环境以及器材质量等的定位均应符合人们的经济消费现状。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是核心所在,他决定着俱乐部的经营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鉴于这是一个新兴行业,所以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管理,并随着经济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调整经营模式,使其适合当前的经济时代大环境,并将创新作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立、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主线。

目前,我国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提供的主要消费方式包括日常消费、会员制和各种培训课程。其中,会员制是多数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经营服务方式,它是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引导,而使其进行长期健身消费,从而对健身俱乐部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的经营方式。国外发达国家在健身俱乐部会员制度的制定方面已十分成熟,我们可结合我国消费者经济水平和消费情况来加以借鉴。

(二)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项目和方式

对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的选择与经营经济效益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目前的经营项目主要有形体训练、健美操、机械健身等,一些健身俱乐部还经营跆拳道等项目,体育健身俱乐部逐渐形成各自的资源特色,经营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另外,锻炼身体只是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目的之一,同时还包括休闲、交友或提高运动技能等需求。鉴于此,健身俱乐部在设计经营项目时,也应对运动项目之外的休闲活动加以重视和拓展,从而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消费需求,提高俱乐部的经营效益。

就我国当前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方式来看,大致可归纳为私营、个人承包经营、集体承包营以及联营四类。联营方式即通过与社区等行政部门进行联合经营,其优势比较明显,不仅能够享有诸如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其管理也相对较规范,具有一定的信誉保证,消费者对其信任度相对较高,这直接导致其经济收益结果较高。私营和个人承包经营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经营方式,自负盈亏并且自我谋求发展。

四、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分析

连锁经营作为经济时代下最具经济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是21世纪最有活力的经营模式。经研究,连锁经营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归根结底是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业,从而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这构成了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的连锁经营可分为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其中直营连锁占据重要比例。连锁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各城市的分布总数量能直接反映出该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北、上、广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其健身俱乐部就相对集中,另外一些休闲娱乐氛围较强的城市,如成都、大连、武汉等,虽然经济实力与江浙、深圳等无法相比,但其用于娱乐消费的支出在总经济收入中占较大比例,且相对稳定,这表明健身连锁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采取连锁化经营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采用连锁化加盟,能有效吸引民间游资来加入特许经营体系,将原来的独家投资转化为多元投资的健身俱乐部产业,有效降低了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连锁化市场扩张的成本与风险。

第二,在实现较低成本经济市场扩张的同时还获得了市场的直接控制权,使其可持续性经营得到保证,并促进了供应链的完善。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使各种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了商业健身俱乐部与消费者共赢的良性局面。

第三,在特许经营系统中,体育健身俱乐部成功的品牌效应、经营系统及支持系统等均能够实现复制,促使无形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与增值。另外,特许经营这种模式通过网络等手段迅速将品牌进行推广,从而有效改善并提升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拉动我国的就业率,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优化措施

(一)通过积极创新来拓宽经营管理模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体育健身俱乐部行业应加强战略沟通与联盟,实现连锁经营和协同发展,可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来加强互动,并进行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另外,可组织共同参与公益性社会活动,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健身俱乐部形象,达到开发、引导并培养市场的目的,促使健身行业和健美、健身运动的整体发展。同时,联盟经营模式还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二)e极提升专业水平并及时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及专业教练指导员要积极关注国外发达国家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动态,并结合自身现状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对消费者要结合不同个体实施科学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针对性的健身计划以及专业的健身指导等措施来实现其心理期待,进而发展为终身会员,促使健身俱乐部的会员队伍不断壮大。

结合经济时代特点,及时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不仅局限于健身训练,还可以通过举办表演比赛等形式来进行多渠道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引进专业素质过硬的经营管理人员,为俱乐部提供良性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支柱,全面健身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来积极引导全民投入健身运动,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探索与改进,为俱乐部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并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强.关于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

[2] 刘英.体育健身俱乐部加盟连锁经营模式下的品牌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2008,(2):7-9.

第5篇

关键词:综合性商务会馆;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

一、健身俱乐部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健身俱乐部,就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目前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总的来说划分为公益型和经营型两种。公益型俱乐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由社区或企业组织,为了增强群众体质服务的,免费或收费较低的健身组织。经营型体育健身俱乐部,主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体育健身消费及其相关服务的组织,可划分为:(1)综合性商务会馆,提供住宿、餐饮、洗浴、健身等综合的机构,健身俱乐部虽然是会馆提供的服务形式之一,但规模和专业性都很高,如派斯菲克国际会馆。(2)运动型综合性俱乐部,服务设施专业性强,配套服务比较齐全,如中体倍力俱乐部。(3)休闲式体育健身俱乐部,运动设施专业性不强,侧重于各种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项目,顾客其他方面的消费大大超越健身锻炼方面的支出,如南风俱乐部。(4)星级酒店VIP健身房,提供入住顾客健身服务,发售限量会员资格,价格昂贵,档次较高,规模有限,设施不全,如皇朝万豪、丽都喜来登。(5)单项运动俱乐部,如舞蹈、瑜伽、足球、篮球、乒乓球俱乐部等,仅仅提供某一单项运动项目。因为派斯菲克国际会馆的经营战略将向健身为主方向进行调整,从规模和专业化来看,与其形成竞争的是运动型综合性健身俱乐部。

二、派斯菲克国际会馆简介

综合性商务会馆是为了满足商务人士的需求,将星级酒店的客房、康乐和餐饮三大功能进行商务组合的一种集住宿、餐饮、商务、休闲、沐浴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多样化一站式的商务、休闲、宴请的服务场所。

三、派斯菲克国际会馆内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问题

(一)会馆的实际经营活动与定位不符,影响健身俱乐部收益

公司最初的客户群集中,健身服务到位,会员健身效果明显。直到形成规模调整经营战略之后,由于单次消费客人的接待以及服务价位调整改变造成客户群体不再集中。同时为了更快地实现短期经济收益,会馆将大量的宣传资金投入在洗浴的宣传上,使占重要地位的健身俱乐部彻底成为辅助。老会员的续卡时选择了周期最短的季卡,明显出现了会员流失现象。会馆在会员心中的形象成了休闲中心,甚至是洗浴中心。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虽然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却影响了已有会员的利益,现如今的经营活动与定位不符,破坏原有私人商务休闲会馆的定位,对外宣传中树立的企业形象与企业现实产生差距,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前景。

(二)会籍中心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开展不力,影响健身俱乐部的长远发展会馆内

健身俱乐部提供给会员的是健身服务,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贮藏性,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性,以及消费者对服务产品质量评价的主观性等特征。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是服务,能否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满意服务对于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注重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了解客户的需求,注重市场变化,才能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在会籍制的健身俱乐部内,作为与客户接触最密切的部门会籍部,除了完成销售任务外,对会员进行日常的关系维护,提供售后服务,进行客户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视客户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深入的客户分析,不断发现客户需求,并通过完善的服务,使客户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以此来建立和巩固企业与客户长期关系,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派斯菲克国际会馆会籍部的会员管理工作开展不足,客户资料不完整,客户联系不足,会员活动开展少,使得会员地位无从体现。

(三)健身俱乐部服务项目缺失

1.健身课程开设项目少、课时少、缺少新课程的引进

健身是具有时尚性、潮流性的项目,具体体现在健身课程的设置上。派斯菲克国际会馆设有两百平方米的体操房,提供授课总类较少并且课程教练经常更换,影响教学效果。会馆决策者认为,会馆消费属于高档次的消费,会员应该是成功人士,年龄偏小的会员不会具有购买力,所以取消许多动感课程。在去掉一些课程的同时也舍弃了这部分消费群体,比如动感单车,受到不同年龄段会员的喜爱,但会馆始终没有开设。作为综合性商务会馆内的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也是吸引会员的一个卖点。

2.会员与单次消费并存,区分不足

派斯菲克国际会馆健身俱乐部采用的是会籍制与单次消费相结合的消费方式,在吸纳会员的同时,为了与洗浴对接,提升短期收益,接待单次消费的客人。健身房、游泳馆、室内高尔夫区对非会员开放,导致客流上升,没有设置会员专属区,使得会员地位没能得到体现,降低了会员满意度。与此同时单次消费的消费者没有健身习惯,很少坚持,使得健身效果不明显;虽然接待单次消费会带来短期效益,但从长远来看,损害会员利益,会馆的长期收益受到严重影响。

3.提供给会员的二次消费项目选择不足

健身俱乐部的收益通常包括两部分,会费和二次消费。而派斯菲克国际会馆内的健身俱乐部提供给会员的二次消费项目少,私人教练数量少,健身卖品品种少,宣传力度不够,没能形成消费氛围,使得会员二次消费不高。

(四)硬件设施老化

派斯菲克国际会馆自经营起,随着时间推移,健身器械出现陈旧、零部件的老化或磨损问题。由于器械全部从韩国引进,当地没有配套零件,维修器械的人员要从韩国邀请,零部件需要邮购,增加了维修周期,硬件维修不及时使会员满意度下降。

(五)管理组织结构残缺,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

在综合会馆内设置健身俱乐部,要从公司的总体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增加设立专门管理健身俱乐部的部门。该部门应当聘请专业的体育健身管理人员,对健身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进行总体策划,使之与会馆的整体规划相协调,为会馆的总体经营而服务。其次,要将健身区、游泳区、室内高尔夫区统一归属在健身俱乐部下管理,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各个区域设立负责经理、私人教练、巡场教练、服务员,完善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素质。而派斯菲克国际会馆在总体上没有设立健身俱乐部的管理部门。健身区、游泳区、室内高尔夫区都是各自管理,没有形成交流与互动。而在各个区域,只设置一位主管,对于私人教练、巡场教练、服务员没有区分,没有专职的课程教练,或课程主管。非专业的管理,缺少专业的培训与引导,使得一线的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不足,进而使得销售业绩不佳,会员反应不好。

四、改善派斯菲克国际会馆内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以健身为中心的综合会馆,凸显健身俱乐部的优势

派斯菲克国际会馆目前大多数的运动型专业性健身俱乐部侧重健身,顾客除运动健身外,基本上享受不到其他额外服务,俱乐部也只能仅仅靠吸引顾客前来运动获取收益。综合性是今后体育俱乐部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除了各种专业的健身项目之外,还将推出大量的个性化、休闲、商务服务。

(二)建立以会员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由于会馆的综合性,和对于消费者的区分,会员与单次消费者成为会馆的两大消费群体。会员是健身俱乐部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是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目标,所以要通过加强会员的客户关系管理来稳固公司的长远发展。建立以会员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以减少会员流失。会籍中心要是完成此项工作的部门,完善会员资料,加强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的沟通,通过组织丰富的会员活动,增进与会员的情感交流;认真做好投诉接待,提高售后服务,进而提升会馆健身俱乐部会员的满意度。

(三)完善健身俱乐部内的服务项目

1.丰富健身课程,加强课程管理

会员选择健身俱乐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健身,而在健身房内分为器械健身和健身操课两部分。对于吸引女性会员,课程是最大的一个卖点,他们是女性修身、美容、塑造身材的最好途径。同时,不同的课程可以针对吸引不同的人群,综合会馆吸引的是一些成功人士,年龄偏大,这样设置的是一些舒缓的课程,比如瑜伽、太极等;而设置一些时尚的课程,可以吸引年轻的客户群,成为新的卖点。

2.区分单次消费与会员消费,凸显会员地位

从会馆调整经营战略后,会馆出现的两大消费群体会员与单次消费,会馆要权衡二者的不同,在服务上体现会员的地位。从二者的消费习惯分析,建议健身俱乐部取消接待单次消费,使健身俱乐部成为会员的专属区。会员和单次消费在健身俱乐部内受到的服务要有一定的区分。对于有兴趣的单次消费者,可以提供次数有限的体验票,将其视为发展为会员的后备力量,引导其成为会员。

3.增加二次消费的项目,营造消费环境

增加私人教练的数量,提高私人教练的专业水平的同时,注重私人教练营销能力的培养;丰富健身俱乐部内卖品,适当增加与健身有关的实物消费,通过张贴店内POP、设立专门的二次消费服务人员,加强二次消费的宣传,营造二次消费的氛围。

(四)硬件设施及时维修,加强管理

作为综合商务会馆内的健身俱乐部也必须按照正规的标准对场地进行管理。场地管理要有场地简介、使用须知和注意事项,保证场地的完好和功能的完善;健身器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难免要被磨损或者零部件脱落,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器械进行检查和维修。会馆全部引进高档、先进的进口设备和器械,给会员以最优质的物质享受,在运动中给予您最安全的保护,使您的健身运动更添加一份尊贵与呵护。

(五)完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专业化的健身管理队伍

随着健身行业的火热,吸引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服务的质量和科学性是把好人员关的关键。一支优秀的健身教练团队是吸引会员的关键因素。专业度聘请私人教练时,要查验其工作经验及其证书。作为私人教练的外形,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形体,结实而匀称的肌肉。并且能够与会员耐心的进行沟通,是一个私人教练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汤起宇. 我国健身娱乐市场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01)

[2] 张贵敏. 论体育消费环境[J]. 体育与科学. 2000(06)

[3] 王洪,汪敏,张晓萍. 我国健身中心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 2001(03)

第6篇

关键词:吉林省;健身气功;路径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1世纪初,如何使健身气功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强身健体服务,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重大而现实的课题。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调研,深入细致地了解吉林省健身气功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指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路径,期望能为健身气功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吉林省健身气功的现状

1.吉林省健身气功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规定,吉林省提出“广泛开展健身气功活动与科学建设健身气功并举,但是重点是科学建设健身气功”,以此目标来满足吉林省居民多元化健身活动的需求。吉林省健身气功的发展目标实际上就是:首先满足吉林省居民健身的需要,然后通过健身气功的锻炼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精神面貌的目的。

2.吉林省健身气功发展对象与内容

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是“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 五禽戏”“健身气功 ·六字诀”“健身气功 ·八段锦”等4套新功法内容,这4套新功法的动作素材均来源于历代文献资料,并吸取近代各流派之精华,在现代医学、美学等知识的指导下提炼编创而成。主要围绕“疾病养生”“仿生养生”“壮力养生”“吐纳养生”展开。

3.吉林省健身气功管理机构

吉林省健身气功由吉林省政府和吉林省体育局的共同管理与监督,以省政府给予宏观行政管理引导与监督为主线,省体育局给予健身气功具体业务的指导与管理。由市、区体育局相关责任人抓具体管理落实工作,具体的组织模式为在吉林省体育局建立针对大众健身气功的管理机构,隶属于吉林省全民健身管理中心,设有专门负责管理健身气功的机构,主要负责吉林省健身气功俱乐部、活动中心、气功站点的挂牌审核,年终检查等监督管理工作。

二、吉林省健身气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吉林省健身气功组织建设中的问题

吉林省在健身气功组织机构建设上实行的是双轨管理,“双轨管理”有利于吉林省健身气功的模块式管理,但同时也增加了管理横向交流的成本与难度,往往会造成管理资源上的浪费,加之机构体系处于建立与完善阶段,机构职能权责不细致,往往造成管理的叠加或是管理的真空状态。

2.吉林省健身气功推广模式中的问题

目前,吉林省健身气功的推广是在体育机构精简,职能权责明晰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吉林省体育局并没有成立专门独立的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而是将其归于全民健身管理中心的管辖范围,应用民族传统体育管理办法进行规范推广,虽然对健身气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管理中心同时兼管着其他项目的推广管理工作,因此健身气功的推广进程十分缓慢,效果不佳。全省范围内职能完整的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专业的健身气功管理指导与服务人员寥寥无几。

三、吉林省健身气功未来发展路径

1.完善吉林省健身气功的制度化建设

吉林省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速度逐渐加快,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应加强完善相应制度章程的建立和管理办法与法律法规的制定,认真贯彻国家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颁布的各项法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吉林省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加强健身气功的宣传教育与监管。

2.坚持社会化和大众化道路

第7篇

断了“脚”的漫步机、锈了轴的扭腰器……笔者近日走访北京的多个社区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不少户外健身设施受损未能得到及时修护,不仅影响使用,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全民健身路径,这项旨在方便百姓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的民生工程,却遭遇“建而不管、白忙一场”的尴尬。

健身器械,很受伤

2011年12月26日下午,东城区安化北里小区的健身广场上,4、5个老人一边聊天,一边活动着四肢。几米开外的地方,就是上肢牵引器、转腰器等健身器械,无人问津。

“有现成的健身器械,干吗不用?”记者好奇地问道。

“好些器械都有毛病了,稍微一动,就‘嘎吱、嘎吱’响,影响别人休息。另外,也怕用着不安全。”64岁的王大爷对记者说。

在王大爷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一台钟摆器的轴承部件开裂,摆动起来有些吃力;而8张腹肌板中,有2张的靠背木板已不知去向,只剩下光秃秃的铁架子。

“平时没有人维护吗?”

“没见有人管。”

在西城区长椿街东里社区一健身园地,扭腰器的底盘与地面已完全脱离,根本无法使用,牵引器则锈迹斑斑。在朝阳区小庄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几件健身器械自身虽无大恙,但周围停放着好几辆小汽车,俨然成了一堆摆设。而西城区广内街道的一处健身路径命运最为悲惨一健身器械已踪影全无。“坏了之后一直没人修,先是有人用来晒被子,后来收废品的人就给拆走了。”附近一位居民说。

在其他一些小区,记者也看到不少有不同“残疾”的健身器械。

有人用,少人营

2003年出台的国家标准规定,有活动部件的户外健身器材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4年,固定部件式户外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6年。那么,为何在现实中户外健身器材多“短命”?

“有些是器材本身质量不过关。除此之外,日常管理不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总经理助理李爽表示,从整个行业的调查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户外健身器材受损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与不按相关说明使用有关。

安化北里小区的王大爷也反映说,由于没有专人看管,有些人胡乱摆弄健身器械,一些调皮的孩子更是把健身路径当作游乐场,又踢又打。

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短命”,或许有器材本身的质量原因,也可能有市民使用不当的因素,

但说到底,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才是根源。

事实上,关于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维护、管理早有规定。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的《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提出,全民健身路径实行“谁受赠谁负责、谁受赠谁管理、谁受赠谁维修”的原则,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作为捐赠方与受赠单位签订捐赠协议和责任书,由受赠单位负责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也就是说,全民健身路径由所属地管理,即街道和社区负责。

不过,在笔者所采访的社区、街道中,由于经费有限,几乎没有一个受赠单位能保证设专人管理、维护健身路径。“基层活儿多,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忙得过来?’’某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抱怨道。

民生工程需齐抓共管

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于1996年在广州诞生。截至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累计投入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6亿多元,资助全国各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万多条,带动、引导各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6万多条。这些建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健身条件。

如何才能保证全民健身路径有人建、亦有人管,让这项民生工程持久地惠民、利民?

“关键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区、县一级的政府。”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朱宏表示,将努力推动区、县一级政府把全民健身路径的维护管理开支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这样一来,社区和街道才能建立起“随坏随修”的健身路径维护、管理机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既然属于公共体育服务范畴,体育行政部门就有监督管理的义务。因此,他建议,体育彩票公益金除用于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外,还应划拨一部分配套资金专门用于管理维护。

鲍明晓还表示,相关部门在户外健身设施的采购招标过程中,不仅要比较企业的产品价格,更要比较维护、保养等售后服务质量。他说,企业在全民健身路径的维修、养护多承担一些,既可体现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对其市场营销也大为有益。

岂能只建不管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国已建成逾16万条全民健身路径。散落在公园、社区的体育设施,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然而,不少地方存在全民健身路径“重建轻管”现象,一些户外健身设施建成后“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残”,不仅公共服务效益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形象。

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短命”,或许有器材本身的质量原因,也可能有市民使用不当的因素,但说到底,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才是根源。

依据《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全民健身路径实行“谁受赠谁负责、谁受赠谁管理、谁受赠谁维修”的原则,即全民健身路径应由所在社区和街道负责维护与查验,并指导居民妥善使用。然而,现实情形却是,社区和街道受人力、经费所限,无法保证专人专职管理,健身路径往往是用的多、管的少。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自然大为缩短。

第8篇

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工商企业从事经营性健身气功活动,积极稳妥地推动健身气功社会化发展,培育健身气功市场,激活大众体育消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根据《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决定,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治理,坚持积极稳妥、有效管控的原则,按照明确内容、规范活动、限制组织、监管有力、渐进开放的思路,稳步推进对经营性健身气功活动的规范管理。

二、工作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落实国务院决定,明确审批依据、界定审批标准、细化办事流程,坚持依法治理,强化执法检查,加强法治宣传,倡导企业自律。

(二)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广普及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众体育消费,提供市场化的健身气功公共服务。

(三)积极稳妥原则。鼓励地方积极探索,由点及面,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

(四)有效管控原则。纳入健身气功整体建设,明确管理职责,坚持齐抓共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风险防范体系,确保健身气功事业健康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适用范围

1.根据国务院决定,凡工商登记取得健身气功项目经营许可的企业,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审批。经营活动和收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遵守健身气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2.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所涉及的功法,必须是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

(二)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处置措施

1.举办一般性健身气功业务培训、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实行属地管理。

跨地区的健身气功活动,经所跨地区共同的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

举办全国性、跨省(区、市)的健身气功活动,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

2.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除应具备《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以外,申请单位须具有工商登记批准的法人资格。

3.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须提前三十个工作日报送材料。

4.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举办健身气功活动的监督检查,核实举办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健身气功经营范围证明、与活动规模相适应的银行资信证明等。

5.承办健身气功活动,广告、赞助等管理和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自觉接受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6.通过互联网组织举办健身气功业务培训、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经营活动,须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有关规定,取得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企业经营性信息须审查主体资格。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域从事健身气功活动的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内容和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的互联网企业应记录提供的信息内容及其时间、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记录上网用户的上网时间、用户账号、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主叫电话号码等信息,记录备份应当保存2年,并在有关管理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在线举办的健身气功活动按照举办全国性、跨省(区、市)的健身气功活动管理,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线下举办的健身气功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审批。

7.连锁性企业以会员制方式组织举办的健身气功业务培训、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经营活动,根据会员所在的地域范围报有管辖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审批。

8.开展涉外健身气功活动,按外事活动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由省级体育部门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

(三)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处置措施

1.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经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报当地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批,体育部门须征求同级公安机关意见。

2.申请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⑴小型、分散、就地、就近、自愿;

⑵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管理;

⑶不妨碍社会治安、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

⑷习练的功法为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

⑸负责人具有合法身份;

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⑺活动场所、活动时间相对固定。

3.申请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⑴申请书;

⑵习练的健身气功功法名称;

⑶负责人的合法身份证明;

⑷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证明;

⑸活动场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证明。

4.批准设立健身气功站点的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向获得批准的站点颁发证书,加强日常监管。

(四)监管与处罚应对措施

1.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不得以推广健身气功的名义,教授和传播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以外的气功功法。

2.加强经营性健身气功活动的人员管理,鼓励从业的健身气功指导员获取健身气功段位资格,积极探索实施职业健身气功指导员制度,规范职业标准,加强供给侧改革,丰富供给内容,更好地满足练功群众多元健身需求。

3.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工商企业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的监管,规范企业经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确保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4.凡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擅自举办健身气功活动或设立站点的,由体育部门配合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或查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国务院决定,充分认识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员,细化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工作。

(二)齐抓共管,协调联动。争取各级防范办的领导,建立健全工商、税务、体育、安全、公安、广播电视、电信、园林、街道、社区等共同参与的部门联席工作机制,既为工商企业从事健身气功经营活动创造条件,又有效管控,确保不出问题。

第9篇

1引言

随着体育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人们的自我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体育消费意向更加明显和明确。在这种背景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并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均可见各类不同规模的健身俱乐部。“俱乐部”的英文缩写是CLUB,可以理解为“社交团体”或“公共娱乐场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健身俱乐部将进入更加快速、更加规范、更加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的调查,掌握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概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希望能为成都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更好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成都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现在调查及问题分析

2.1外部环境问题

2.1.1缺乏行政管理

成都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既是一种营业性、经营性组织,也是一种社会团体,更主要的是体育健身场所。作为健身场所其对象是公共的,但作为营业性、经营性的组织机构,它必须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同时还必须符合相关规定,遵守市场经营的相关法规。然而,由于商业性健身场所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其他省市可供参考的法律法规还不多,因而成都市的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目前在一定程度存在行政管理不力的问题。这是需要我们今后从政府法律、法规、管理层面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方面。

2.1.2法规监督缺位

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完善,以至于法规监督也就不到位。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性活动尤其是市场经营管理应该有政策、法规依据,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的配套规章,并不断加强执法严肃性,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法规监督是需要加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1.3政策扶持不够

由于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产生于市场经济环境,被定位为商业性的内容,加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又属于新兴事物,不仅相关法规不完善,相对滞后,而且政府扶持也还没有相应的对策措施,在扶持力度上非常不足,而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发展的元素之一。

2.2成都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

2.2.1经营管理人才专业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成都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经营管理措施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没有形成规范的流程,另一方面是缺乏经营管理的专业性人才,主要是由投资者或者聘请一个健身教练作为管理人员,从而影响了经营管理的业绩,使得经营管理与市场需求、经营管理与自身发展规划出现偏差,导致俱乐部发展的可持续不强。

2.2.2市场开发程度低

成都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在市场开发方面缺乏主动性,少部分俱乐部进行了市场开发,但是开发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顾客,以至于开发效果并不显著,开发效果与开发成本并不成比例。目前,多数健身俱乐部的市场开发工作还做得不够好,也没有对顾客进行分析,在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深入。

2.2.3市场的定位不够合理

大多数体育健身俱乐部缺乏对市场定位概念的准确认识,一些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把市场定位与市场定价二者的概念等同起来,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没有进行市场细分,至少是缺乏合理的市场细分。事实上,成都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在市场细分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目标市场的确定应该增强针对性。而不应像目前部分健身俱乐部那样盲目投资,既导致自身经营发展的风险增大,又使整个成都市健身市场供大于求,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区域甚至是恶性的竞争。

2.3健身教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2.3.1专业知识有限,健身指导科学含量不高

目前,成都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指导员、健身教练的水平并不高。部分健身指导员不会制订具体的运动处方,因而也就没有为消费者制订具体的运动处方。一些健身指导员缺乏相应的健身指导技能,甚至可能指导错误,给予消费者错误的指导,这是作为健身场所不应该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事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3.2教练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教练员中只有30%的教练员是专职的。同时,由于教练员的工资水平低,从而导致大部分健身指导、健身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健身指导、健身教练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另外,对教练员的培训教育资格认证不规范也是影响从业人员积极性的一个方面。

2.4消费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2.4.1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意识薄弱,体育消费人口偏少

很多健身消费者经济条件宽裕,余暇时间也比较多,但俱乐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消费者之间也没能形成固定群体,所以很多消费者到健身俱乐部锻炼的随意性较大,造成很多有条件的健身消费者月消费额不高。

2.4.2消费行为的不稳定性

调查显示,虽然成都市健身消费者参加锻炼的消费动机具有多样性,大部分消费者的健身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健身锻炼的作用,没有形成“健康投资和花钱买健康”的健康时尚观念,有的还对花钱进行健身锻炼的观念基本持排斥的态度。

第10篇

关键词:社区舞蹈队;发展现状;对策

一、社区舞蹈健身队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管理形式不合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的舞蹈健身队的组织均属于行政主导型,而社会化程度太低。各社区舞蹈健身队均是由街道社区等各级行政部门组织建立的,并由街道或社区中的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事务,然而负责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公务繁忙,也没有时间与舞蹈队进行经常性的接触,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轨。行政部门要么管的过紧过死,要么管理力度不够,而舞蹈健身队的社会化程度又较低,社会参与的程度较低。

2.运行经费缺乏

经费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各个舞蹈健身队的发展的关键问题。

有些街道的经费来源中包括了队员们入队时所缴纳的报名费,但是该街道的报名费只是居民们入队时的一次性缴纳费用,并且金额仅为10元,很显然微薄的报名费相对于万元的经费预算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有些社区将社区的体育俱乐部向社会开放,具有盈利性质,每年会想舞蹈健身队拨发一部分经费,然而还是不能满足所需要的经费需求。多数社区舞蹈健身队的运行经费均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然而实到位的经费数额与所需要的经费预算之间还是有差距,倘若年内的表演活动增多,经费则更要紧张。因此,各个队伍均不得不缩减开支,减少甚至取消队员们的练习器械配备,在有表演活动时也不得不选用价格低廉的服装道具,从而影响演出效果。

3.队伍规模小,居民参与率低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社区的舞蹈健身队队员总人数在30至40人之间,而整个社区或街道的人口多达几万人,相对整个社区或街道来说,三四十人的规模明显过于渺小。而社区中只有小众居民有机会参与到舞蹈健身队的练习中去,而大多数人会有由于像室内场地过小,队伍锻炼时间与自己时间冲突等这样的原因而放弃进行舞蹈健身队的练习,从而导致了社区中只有小部分居民有充分的条件入队练习,舞蹈健身队规模小,居民参与率低的问题产生。

4.人员性别、年龄组成不平均

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的舞蹈健身队队员的年龄普遍较高,大多数集中于50岁以上,导致了社区舞蹈健身队基本上可以称作中老年舞蹈健身队;而社区中的年轻人则更喜欢把业余时间用来逛街、上网、睡觉。这与两个年龄段人群的观念差距有关,中老年群体注重养生,把身体健康、寿命看的很重要,因此会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但是年轻群体则更多的注重于生活的享受,而很少一部分把健康管理看作是自己的一门必修课。而在性别组成上,此次调查的社区舞蹈健身队成员均为女性,而社区男性居民认为自己不适合进行舞蹈健身队现有项目的练习,大多数也表示对参加舞蹈健身队没有兴趣,也有部分表示有兴趣但不好意思加入。

二、社区舞蹈健身队的发展对策

1.完善组织管理形式,实行自我管理模式

社区舞蹈健身队属于社区体育的一个部分,也可以说是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一种形式,并由街道社区相应政府部门进行管理。而社区体育要健康长足发展,必须明确政府和社区在社区体育管理上的职责,首先要从管理体制上的“政社分离”入手,改变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主体的观念,将对舞蹈健身队的公共事务及事业的综合管理权赋予民选的理事会,使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而政府则起到综合协调、动员和宏观调控的职能,帮助社区解决一些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如舞蹈健身队的长远规划;培训理事会的管理者,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帮助建设活动的配套设施等。

2.开辟经费来源的多种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社区舞蹈健身队属于群众体育的一个部分,而政府发展群众体育问题上,应逐步增加该事业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在该事业上的投入应与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同步.这是国务院各部委、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等单位参加全国社会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达到的一致共识。真正把体育还给人民,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时,除政府增加投入外,各街道社区还应努力寻求多种经费来源渠道,鼓励、争取社会企事业单位对舞蹈健身队的投入,实行互惠互利,谁投资谁收益原则。也可在街道中定期举办表演活动,即可向居民展示自我风采,又可以吸引赞助来获得相应经费。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强身健体意识

加大在社区内开展舞蹈健身等体育健身练习的宣传力度,如通过举办比赛、表演、知识讲座或利用媒体对体育健身理论与实践的宣传来培养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促进居民体育健身行为的发展。

4.优化舞蹈健身队的项目设置,吸引更广泛的群体加入

设立一些适合于男性居民练习或者适合男女配合练习的项目,如交谊舞,太极拳等健身项目。此外还应增加一些诸如爵士舞、瑜伽、肚皮舞等时尚健康的练习项目,以吸引较低年龄层的女性居民加入到健身队伍当中。

5.扩大居民练习规模,协调场地、时间,运用灵活的练习方式

调整练习时间与练习方式,针对队伍中的骨干精英,可以每周集中几节课在室内场地练习,以便于为各种演出和比赛做准备,以此保证舞蹈健身队的表演水平;而在其他时间则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内的公园,广场,校园等空旷场地,召集尽可能多的居民一起参与到舞蹈健身队当中,可以进行一些诸如广场舞、排舞等对场地、个人技术要求不高,又有适当的健身价值的项目进行练习。这样,既不影响舞蹈健身队的日常排练,又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让更多的居民体会到舞蹈、健身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兰宏琼.从全民健身的角度谈社区健身舞蹈的开展――以成都市社区健身舞蹈的开展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5)

[2]陆善芬.镇江市女性老年健身舞蹈爱好者锻炼效果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0)

[3]王蒲,苗大培等.我国社区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J].改革发展论坛

[4]赵文杰,王家瑾等.上海社区体育组织的现状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5(4)

[5]戴岗.简论大众健身舞蹈[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12)

第11篇

关键词:会员满意度 健身俱乐部 服务质量

1.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对健康的追求愈发主动,体育消费支出比例随之越来越大,健身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随着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不断涌现。目前,宁德市健身行业的竞争会逐渐激烈,从单一小作坊向大规模经营、单店模式向地区乃至连锁模式。在行业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已经到达瓶颈。雷奇汉和萨赛认为:“流失一个老会员的损失比新增一个会员的收益要大得多,会员的忠诚率提高5%,企业的利润将增加25%。”为了留住会员,健身俱乐部会千方百计地满足会员的各种需要,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等。由于经营的成本限制,低价策略已不再具有竞争力,追求会员满意度成为一种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营销策略。通过对宁德市健身俱乐部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影响俱乐部会员流失的因素,提出对策,以期提高会员续费率,促进宁德市健身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宁德市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健身俱乐部,分别为蓝海豚国际健身俱乐部、原动力健身俱乐部、宝力健身俱乐部、康强健身俱乐部。从中随机抽取160名消费者,和部分健身教练、会籍顾问、经营者进行访谈。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使用SPSS17.0统软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T检验。

3.结果与分析

3.1关于健身俱乐部会员满意度的内涵概念

服务质量是衡量服务的提供者对消费者服务期望的满意程度,即俱乐部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消费者的期望。一般而言,会员满意度是会员在使用某种产品或享受某项服务以后,形成的满意度或不满意的态度。它具有两重含义,即某种特定交易的会员满意度和累计的会员满意度。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两个方面。商业健身俱乐部在进行服务质量的管理时,是以会员的需求为目标的,一般根据会员需要根据会员的调查开展新的服务项目。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硬件设施的完好是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俱乐部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以精良的健身设备为依托的。通过调查研究,硬件设施主要分为健身设备和健身环境两类;软件服务可以分为课程设置、私人教练、营养师、档案管理、心肺功能检查等。

3.2宁德市健身俱乐部会员基本状况

通过宁德市健身俱乐部的160会员调查中,女性有86人,约占比53.9%;男性有73人,约占46.1%;参与健身的会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6岁-55岁,约占83.8%,这部分会员主要来自社会中的工薪阶层,如企业的白领、办公室职员等,这部分人有相对的稳定基础,工作压力大,有些长时间伏案工作,运动较少,普遍运动不足。相反,55岁以上主要是主要为老年人群体,主要选择运动量小的,较休闲的项目:25岁以下主要是通过家里的经济条件参加健身俱乐部的,主要是以短期培训为主的。

3.3宁德市健身俱乐部会员对健身环境的满意度分析

由于健身俱乐部的公司体系、面积大小、可设项目不同,其内部的健身区域、服务区域、组织架构等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共有的区域为接待休息区、训练区、更衣区三个区域。

从表2可以可见,会员对于健身俱乐部环境满意度的期待值介于5.74-6.21,可以感受到会员对于健身俱乐部的忠诚度较高,这与实际调查的续卡率比较吻合。另外,在感受值方面,大部分都低于6,说明会员对于健身俱乐部的实际体验感受值没有预期那么好,而且期望值与感受值差异较大的有五个方面,分别是:接待休息区的前台,训练区的动感单车房、瑜伽房,更衣区的淋浴区和公共卫生间。尤其是接待休息区的前台和更衣区,这都是会员走进健身俱乐部和离开健身俱乐部要经过的地方,说明健身俱乐部的管理层对于健身环境的管理有待加强。

其次,会员对于训练区的体验存在差异,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健身教练和会员的沟通存在不够。经过访谈得知,会员对于有氧操房、瑜伽房的环境是比较满意的,主要是对于教练的教学存在普遍的意见,有些新会员认为教练做不到因材施教,教练对于跟不上教学进度的会员关心不够,这从侧面反映了健身俱乐部的管理层在会员的后续跟踪方面做得不够,对于会员普遍反映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3.4宁德市健身俱乐部会员对软件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在俱乐部朝着人性化服务、贴心服务的竞争态势中,服务水平将起着比硬件设施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硬件配套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人员素质、服务意识、配套服务等方面不同的做法会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因此,良好的服务对于留住会员、发展会员至关重要。

从表3可以看出,在服务质量方面,会员认为健身俱乐部在“服务人员的接待用语”、“服务人员的行为仪表”、“完善的服务质量体系”、“遇到问题时,能够忠诚解决”、“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损伤防治措施”这些相关服务总体评价较高(≥4.0),说明健身俱乐部制定的部分制度是有效的,员工做得较好,能给会员留下较深的印象。但是“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人员的沟通技巧”、“课程时间能够按时开始和结束”等几个指标在3.82-3.97,说明健身俱乐部在队员工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等方面要加以培训,加强教练的时间观念,教练的开课时间与结束时间要准时;另外,还要增强服务人员的亲和力,加强与会员的沟通,了解会员的需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目前,宁德市已经形成了价格适宜、档次各异的大众普及型健身俱乐部和高档健身俱乐部,大多数健身爱好者都能参与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健身和锻炼。

4.1.2宁德市健身俱乐部会员对硬件环境的满意度普遍偏高,主要介于5.5-6.5(比较满意),会员对于接待区和休息区的实际体验感相对不满意。

4.1.3宁德市健身俱乐部会员对软件服务的总体评价较高(≥4.0),但需要加强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要注意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4.2建议

4.2.1加强前台管理、做好保洁服务、维护好健身设备,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第12篇

一、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市场体系

体育健身俱乐部市场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健身人群的不同需求为依据,形成经营性、公益性、福利性不同性质的俱乐部网络,通过多元化的管理,促进体育健身俱乐部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体育健身俱乐部体系的网络化

(1)经营性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性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指经营者以面向大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服务为目的,以商业性健身娱乐设施为活动场所,依靠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运转的会员制群众体育俱乐部。

政府行政部门应注意健身俱乐部的总量控制和合理布局,并成立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体协,各个俱乐部可根据项目地域特征组成若干俱乐部联合体,形成有网络层次的商业健身俱乐部组织,以满足较高收入人群的体育健身娱乐需求。

对健身娱乐业的经营,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以发挥经营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体育市场管理部门应与物价部门、工商部门一起对健身娱乐市场劳务价格体系进行研究,根据健身俱乐部的规格、档次、服务质量进行星级评定和合理的价格政策。

(2)非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非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指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的体育社会团体。目前,非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还不能满足大众体育锻炼的需求,因此,体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直属各类各级公共体育场馆,构建非经营性体育俱乐部的网络,同时也应鼓励学校、机关、企业等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实行资源共享。在开放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和适当收费,使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社区型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型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指在群众体育活动点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群众体育俱乐部。其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就近组合、就地活动、地域特征显著。社区型体育健身俱乐部要以活动点较为集中的地域片为基准,组成若干俱乐部联合体,统归街道社区体协直接管理,体育部门要配合街道办事处对社区体协的俱乐部管理给予业务上的指导。

(4)单位型体育健身俱乐部。单位型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指以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和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宗旨,利用单位的场地设施,组织职工在工余时间进行各种健身、娱乐活动的群众体育俱乐部。

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部门要结合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积极配合体育部门抓好本单位体育俱乐部的组建工作,以行政区域为基准,组成若干俱乐部联合体,统归行业体协直接管理,上级体育部门对行业体协的俱乐部管理给予业务上的指导。

2.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的多元化

(1)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行业化”。由于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依靠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来运作,因此,应根据《体育法》和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经营活动及体育市场的有关文件精神,明确主管部门,并建立商业体育俱乐部体协,按行业标准来管理经营性体育俱乐部。

(2)非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协会化”。由于非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主要追求社会效益,又是社会团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并按自主经营,行政援助形式组建。因此,非经营性体育俱乐部应以体育主管部门进行行政管理,相关体育协会自主经营来具体经营管理。

(3)社区型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社会化”。由于社区型体育健身俱乐部数量多,规模小,并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运作。因此,社区型体育俱乐部应由街道社区体协直接管理,居民住宅区物业、居委会按服务社会、服务全民健身的宗旨进行社会化管理。

(4)单位型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福利化”。由于单位型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以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和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宗旨,并按单位扶持、福利机制运作。因此,单位型体育俱乐部由行业体协直接管理,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部门做好职工体育锻炼的组织工作,切实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的多样化

(1)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手段多样化。对于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可采用贵宾卡、金卡、银卡、季卡、月卡等,又可采用俱乐部会员卡等手段;对于非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可采用团体会员卡,一卡通等手段;对于社区型体育健身俱乐部和单位型体育健身俱乐部,可采用健康档案建立,体质追踪监测,运动处方服务等手段。

(2)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品种多样化。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品种多样化与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规模和档次有着直接的关系。体育健身俱乐部既是运动锻炼的场所,又是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俱乐部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品种,以满足各层次人们的健身娱乐需求。

二、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营销模式

在服务市场营销中,某些因素,如广告、促销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参与市场交换的各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关系营销就是企业通过建立和维系与消费者,以及其他相关群体及个人之间的长期良好关系,充分利用和强化各种形式的关系网络来展开的营销活动。健身俱乐部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关系营销在这一行业有其特有的运作模式,即健身俱乐部与健身会员、关联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三方模式。

1.建立、保持并加强同会员的良好关系,在日常的服务中加强关系营销

(1)通过一对一营销提高俱乐部服务质量。健身俱乐部提供的服务质量的差异性,是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服务性行业所特有的问题。因此,健身服务行业很难通过标准化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关系营销实践中一对一营销的基本观念,是将单个顾客看成一个细分市场,根据顾客的特定偏好和需求来提供相应的产品。一对一营销,充分考虑了每个顾客的个性和偏好,最有可能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就健身俱乐部的服务项目来说,同一类型的服务可以根据顾客的偏好以不同的方式向顾客提供。这种营销模式可以解决由于服务产品质量的差异性和主观性造成的问题。

(2)服务的过程也是顾客的参与过程,更是关系营销的有利契机。服务性企业的员工与顾客的接触程度高,在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一种互动影响。此外,服务产品的消费除了以服务作为商品与货币交换这层含理性因素的关系为前提外,其过程基本上是感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员工和顾客因交往而产生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上的满足。这种满足会导致消费者对员工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继而对企业产生好感和偏好,这种感觉若能在以后得到重复和强化,顾客就会成为员工和公司的忠实朋友,这也是关系营销的本质。

(3)关系营销可以加强会员忠诚度,留住会员。关系营销理论要求企业员工与顾客通过建立和维系两者间的长期良好关系来开展营销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一批忠诚的顾客。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拥有一批忠诚的顾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企业的市场和经营的稳定,避免出现由于顾客量过少,企业产品和生产力不能累积贮存而导致的企业设施设备、劳动力价值的永久性损耗,从而增加获利能力,减少经营风险。鉴于这种情况,健身行业通过一些关系营销手段来吸引一部分忠诚的顾客是保证经营稳定的必要措施。

2.共同开发健身市场,与关联企业展开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之间存在合作的可能,通过关联企业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企业合作有利于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有利于企业开辟新市场;有利于多元化经营;还有利于减少无益的竞争。

我国部分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寻求关联企业的合作与共同开发市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主要手段有:(1)在开发团体市场方面,通过加入当地的联合商会或者利用各种社团组织来发展自己的生意关系。(2)与减重中心、房地产开发商、康复中心、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顾客资源共享的目的。(3)加强与体育院校合作,利用高校理论阵地、经验和人才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4)加强与体育院校合作,利用高校理论阵地、经验和人才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3.与政府协调一致,建立政府关系营销

政府关系营销是指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建立、维持和促进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一种营销策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细胞,处在一个利益与力量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之中,其中政府关系无疑是一种应该引起重视的外部环境。健身俱乐部在处理与政府关系时,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自觉遵守国家法规及现行规定。另外,通过与政府加强联系,可以发挥政府信息渠道灵通的优势,避免受到政府有关规定的影响和制约。

参考文献:

[1]王乔君等:健身俱乐部市场体系之构建_基于宁波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调研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