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历史课件

八年级历史课件

时间:2023-05-30 10:1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历史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八年级历史课件

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课型;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

随着多媒体的深入发展,它在教育教学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在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我对任教的八、九年级七个班级做了问卷调查,92.5%的学生喜欢用课件来上历史课,但是只有52.5%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可见针对不同的历史课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多媒体在新授课、活动课和复习课中的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

阐述。

一、多媒体在新授课中的运用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有取舍、有结合、有情境、有补充。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还是持欢迎的态度,但是如果一位老师所有的课都用课件上或使用课件时经常小错不断,很多学生就认为老师有不负责任偷懒抄袭之嫌。因此,在使用课件教授新课时首先必须对课题精心筛选,有取有舍,选择一些战争、艺术、思想这类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讲清的课题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辅助我们的历史教学。

其次,多媒体只是手段,一味地追求形式而抛弃传统教学是不可取的。新授课时还必须注重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对于课件上图片提问的设计、环节的过度,版块的总结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课件的信息量往往很大,有必要以板书的形式提炼要点,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把握,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再次,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多媒体的发展给历史课创设情境,在历史背景中去评价人物,体验情感的机会。如,八年级上《劫难与抗争》时我先展示了圆明园兽首图片,立刻就有学生很兴奋地告诉我这是在法国被拍卖的兽首,随后我又展示了一幅《哭泣着想回家的兽首》的漫画设问他们的家在哪里,为何他们有家不能回,全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上完课后还有一些学生还在讨论兽首的下落,如何回归,圆明园要不要重修等问题,我想爱国情怀在这一课上不需要用语言表达它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每位学生的心中。

最后,多媒体在新授课的运用中还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整合。

历史学科本身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而教材在编写上有些史实之间的跳跃性非常大。如,八年级上《伟大的开端》开头就讲北洋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很多学生非常疑惑,是在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吗?当时的中国世事万变,复辟,北洋政府上台,这些书中都略去了。利用课件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整合,列出南京临时政府―复辟―北洋政府这条线,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强了知识的体系性。

二、多媒体在历史活动课中的运用

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为了让历史知识体现时代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历史活动课走进了课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往往在学生期待的眼神中跳过、忽略不上。长此以往,既压抑了学生丰富的个性,不利于初中学生的成长,也无法使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独特的魅力,更无法通过学习教会学生“如何以史为镜”。

活动课的安排可以不拘泥于书本教学顺序的安排,将新授课和活动课进行整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九年级《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七课活动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先讲清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定义等,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航海路线的绘制、搜集航海家的经历及趣事,并与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课后我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修改,将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制作成一个综合性的课件。虽然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在小组展示和演讲中节省了一定的时间,也便于通过表格等形式对后续的表格归纳,

评价航海家,活动和新授课一气呵成。通过用多媒体课件对新授课和活动课的串接,学生认识到了航海活动伴随的血腥与残酷,

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一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三、多媒体在复习课中的运用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巩固复习是一种上位学习的方式,通过综合练习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以使学生认知结构更趋完善。因此,复习课课件的制作不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书上的知识点简单地堆砌与浓缩,而要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并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如,有一位老师教学内容是复习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她先通过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复习三课的基础知识,再用课件的展示加以纠正,把一些以混淆和易错的知识点精心安排了练习,应该说基础知识抠得很细。遗憾的是最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刚开头下课铃声就响起了。基础知识在复习课只需要做到让学生再明确就可以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为知识体系的构建做好铺垫。所以通过制作课件开展历史知识比拼或者看谁答得快等游戏形式很快地过一遍。侧重点应该在比较异同,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无法自我构建准确的内在体系。

再者,在用课件编制练习中,不必面面俱到,对疑难问题的突破,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使学生随着问题的展开和深入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与解题方法。历史复习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类型,材料题要避免过长、过难,以免学生在大量的文字阅读中失去兴趣和耐心。当然这也不妨碍我们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创制一些有难度的、创新型的试题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在传统历史教学的局限性不断暴露的情况下,多媒体的运用为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根据课型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才能让自己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外界信息中,大部分来自视觉和听觉,小部分来自嗅觉、触觉、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上七年级历史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等配合教学,以动画(配上解说)展现给学生,学生一开始就对历史课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产生很好的历史情景体验

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图、声、文交互的现代教学技术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八年级上册《》一节时,让学生观看录像,目睹帝国主义的疯狂破坏,造成圆明园现在的破败景象,让学生同教材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致作比较;再次让学生观看电教片断,耳闻目睹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掠、焚毁的经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感染力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既要完成知识教育又要完成思想教育,既要发挥智育功能又要发挥德育功能。因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刻挖掘历史多媒体所蕴涵的思想素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点拨规律和方法,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喜欢就事论事,对于较复杂的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探寻规律、启迪方法。例如: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见下表)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课件“统治”课堂

第3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改革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以其内容丰富、手法多样的特点始终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以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得不是很准确,因此,历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大多停留在较浅的水平。导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就非常的有限。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例如:课堂气氛枯燥,教师语言的单调,学生的积极性低,想象不到位,等等。

针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想到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解决。采取了以下的方法,来改变以前的那种只是老师在讲解,而学生确理解不到位的枯燥的课堂教学。

首先,我们要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是以前发生的事情,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仅仅靠语言叙述去感知,有时很困难;另外,常年累月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也会抹杀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改变现代人干说历史的场面,而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也走出我们的视野。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会增强课堂的生动有趣性。

例如在讲到中国近现代历史时,可以利用学校里原有的一些历史资料片,教师根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课堂上安排播放十分钟的录像,例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中,讲到日本人在南京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城时,播放一段珍贵的历史资料片“”:南京城破,日军用机枪扫射,数以万计的老百姓立即歪倒在地;日军连年幼的孩子、怀孕的妇女也不放过,死尸到处堆积如山;当年幸存下来的一位老人在哭诉他家破人亡的经过……看完这段录像,学生们就会很清楚的了解当时日军的残暴行为,会牢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从而燃起他们的报国理想和爱国之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在讲到时,在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危险,教师仅凭语言来描述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因为我们的学生生活的年代与环境和那时的境况有很大的差别,学生们自然会理解不了,这时如果我们播放一段时的录像,就会很轻松的解决问题,在学生们面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战士艰难的翻越大雪山,很多的战士被暴风雪吞噬,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草地中行军时,很多战士被陷入了泥潭,永远离开了自己的战友和亲人……学生们看完以后,会对我们的战士更加崇敬,会明白自己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他们很愿意去了解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很想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用录像让他们的渴望变成了现实,当然就会引起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另外,除使用录像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课件来达到我们的教学要求,例如课本中的地图教学。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地图的利用和讲解主要是应用的课本插图、地图册和挂图,导致这部分内容在讲解时很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以至于,中学生识图能力一直较弱,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历史教师在授课中经常要动用大段的时间对地图进行详细的讲解,来达到教学目的。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很短的时间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4篇

所谓的三种模式教学,即光盘教学、网络教学、制作课件教学等三种教学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授课方式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教学观念升华的一个具体体现。通过幻灯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电影放映机等这些电子设备呈现教材内容,把声、形、色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教学时快速地查询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更新自己的观念,将“发展信息化技术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信息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近年来我初步尝试了运用光盘教学、网络教学、制作课件等三种模式教学,虽然运用的还不是很熟练,也不是很普遍,但现代信息技术给我的教学带来的益处已明显显露出来了。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最头疼上的课是《学习与探究课》。往往都是提前一星期就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工作,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学生手头又没有过多的资料和资源,课堂上还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不能体现学习与探究课的活动目标。运用了网络教学,我首先向学生提供一个预先创设的信息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了解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公布出来与全班同学共享。这样学生不仅利用网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探究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打破了书本的局限,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八年级《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一课的教学实施中,我运用网络教学,让学生分组上网,查找抗日救亡歌曲并学唱,然后通过学校局域网达到共享,学生既学唱了很多抗日救亡歌曲,又了解了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高低。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光盘教学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光盘教学采用的案例都出自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在运用过程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着眼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图片是史实某一瞬间的再现,在教学中有选择性地运用能更迅速、更准确、更逼真地反映历史图像,刺激学生的大脑,把已逝去的历史现象有血有肉地浮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制作课件教学就是将声、光、电等多种信息资源构建成学习历史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可能。例如:我制作了课件《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运用图片、动画效果,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刺激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更积极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使信息技术充分与各学科教育相结合,是信息时代赋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教育,我们才能把握未来的教育。

第5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如何运用电子白板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3-01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随着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历史教学也越来越离不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那么,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历史教学,才能使得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趣、高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没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前,老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word、ppt、flash等历史课件。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一块黑板和一只粉笔”的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老师躲在了多媒体设备的后面,成了电脑操作员和课件播放员,学生不能像在黑板上书写那样参与进来,师生、生生互动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则不同,把老师从鼠标点击者的角色解放了出来,不但可以在白板上实时地书写、调入历史资源、播放历史课件、插入批注。还可以让学生到白板上书写正确答案,正确连线等,像在黑板上书写一样方便。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间,把搜集的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另外,学生通过人手一个的抢答器,现场抢答,帮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电子白板在历史课堂的应用,加强了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二、运用电子白板的资源优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能力。

电子白板附带的软件资源库及本地和网络资源,使得电子白板可以利用的资源有了极大的扩展,可以说是无穷的资源。比起以前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和一本参考书的时代真是强太多了,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不但可以从白板附带的资源中获取图片、动画、学科资源,还可以上传自己电脑本地的课件、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另外实现班班通的班级,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到互联网上搜素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源,极大的扩展了知识面。例如,在学习初中历史八年级《》时,这一课的重点黄海大战和《》签定的情况和内容,难点是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的影响。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播放黄海大战和签订视频片段并讲解过程;利用白板软件调出黄海大战及英雄人物邓世昌等相关图片,讲演邓世昌等的英雄事迹;说一说《》内容,并在电子白板上逐条展示。通过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重点、难点。运用电子白板,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让给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感情共鸣,自觉接受感情熏陶。

三、运用电子白板丰富的辅助工具,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电子白板具有十分丰富的辅助工具,这些工具具有很多实用的教学功能,灵活运用这些工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和学的效果。比如:在让学生做历史练习题时,导入word文件,运用缩放工具放大word文档,可以让本来很小的文本字体,瞬间变大,让每一位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运用探照灯或拉幕工具对练习内容进行遮蔽,逐渐下拉移动,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题目依次作答。使用遮屏工具,预先把正确答案或图片遮住,等同学回答完问题后移开,对照对错。使用屏幕批注功能,对重点进行标记和强调,对做错的题目,进行重点突破。利用拖放、放大和组合功能,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演进和变化有较深的认识,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展示思维创造,培养学生能力。还有库存功能,不仅仅是将预备的资源导入白板,它还能将课堂生成的资源导入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等等。另外,还有录屏工具,可以把老师讲课过程记录下来,便于课后回放和复习。这些功能如果运用适当,对于历史教学目标的落实,重难点的突破,甚至对我们的教学理念的贯彻都会产生良好的作用,提高历史课堂教和学的效果。

历史是古老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现代的,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可以使历史教学大放异彩。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师生在奇妙的世界里感受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参考文献:

[1]钟显添.高中历史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策略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2)

第6篇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备课和执教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造性地探索教学新途径。

如在上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时,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即第一组是宋代衣食组,第二组是宋代住行组,第三组是宋代娱乐节日组。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收集本组所需要的信息。各组将收集的信息张贴在黑板上互相交流,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讲解。在课程上,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发挥“首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一旦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他就会主动探究,形成个人自主学习的行为。

如在上活动课“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时,笔者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根据情况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饰演“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历史场景。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其余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担任编剧、导演、演员、旁白、服装美工设计等。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剧本,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进行讨论、修改,排练剧本。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都对本课内容充满了兴趣,争着演唐太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等主角。在汇报演出课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还制作了唐太宗的皇冠、文成公主的发饰等,让历史剧更加的真实。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了兴趣,锻炼了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了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历史的能力。

三、营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关键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是讲述、板书、念课文、带着学生画重点,教师充当了灌输者,而学生则充当了某种容器。学生对此反感而无奈。新课程要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敢于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上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小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合作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带着问题上课,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进一步带着问题阅读与思考: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什么在1942年才成立?它的成立对整个战争的性质和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大转折点?二战的转折性战役还有哪些?加速德国和日本灭亡的事件各有哪些?我们从二战中能得到哪些启示?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圈点批画,前后联系,归纳总结。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同伴合作、讨论,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利用课前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在适当的时机出示相关漫画图片:“United,we will win.”“绞死希特勒”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意义;播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电影片段,渲染战争的残酷性,增加直观教学效果,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这一事件;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本课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课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目标,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因材施教。

四、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法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

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得当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一条捷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非常关键的一环,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每节课都要留3分钟~5分钟给学生自主阅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要反复阅读书本,而不是搞题海战术。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在学完一课特别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应指导学生阅读书本,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列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另外历史知识浩瀚无比,课堂及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要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选好阅读内容,做好阅读笔记。

在历史课中,识记大量的历史史实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无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记忆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和《》是识记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两个条约的共同点:都有割地、赔款、开口的内容。再如清朝皇帝年号可以用苏州家乡话谐音记忆:顺康雍,乾嘉大咸同(掮根大烟筒),光宣统。当学生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减轻他们学习的负担并且让记忆知识变得有趣时,他们会主动模仿从而成为自己的方法。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技巧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浅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

一、精心备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历史教师要在四备上下工夫:备教材——即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补内容,以更好地达成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对教材体系、呈现顺序等方面进行重组,达到优化;更新数据,将最新的信息呈现给学生;根据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欲望。备学生——预测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避免简单重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心理特点等,便于师生交流;考虑后进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备问题——从一些历史现象及事物关联上,发现问题,并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索、思考;设置疑问的时候,要切合实际,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提高。备教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在“引”和“导”上下工夫,采用恰当的手段“导”,不能推行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或者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学,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地学习,交给学生主动权,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尊重学生、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的学校都已实现了电教化教学。作为历史教师再也不能固守那已落后且不合时宜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情景,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电教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不仅仅是节省了几道板书的时间,多一些声电光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尤为关键的是它可以为历史课堂教学展示更加丰富的历史背景信息,为学生营造出相应历史情境从而实现跨越古今的对话,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教学的特质——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交融得以彰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声电光影信息,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觉,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从而大大加强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多媒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切不可将多媒体教学弄成“花拳绣腿”,而应该是“锦上添花”,一切要围绕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比如在复习八年级历史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单元时,我把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有关图片音像资料制成了课件,其中包括的讲话录音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等,学生听后、看后立刻兴致勃勃,整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应将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从而切实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

四、及时反馈、教学相长。

第8篇

【关键词】 兴趣 体验 主体参与 历史教学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进行着的历史,历史教学则是回顾往昔,联系现实,展望未来的桥梁。历史应该是丰富、生动的,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应该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以丰富有趣的历史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历史现象的感知能力较强,容易对过去的生活发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学习态度积极,较容易为老师所引导。但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形象记忆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多地间接兴趣来维持动力,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历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1.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

例如我在教学中国古代史“大禹治水”这个知识点时,就结合了禹州当地关于大禹的史料和禹王锁蛟井的传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其直

观性、生动性更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5课)时,就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出多媒体课件,通过音乐、图片、地图、表格等形式展示“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让学生体会唐朝文明开放、兼收并蓄的阔襟。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开辟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历史。比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设置历史园地、办历史墙报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智慧苑”,其中就有一个“历史”专题,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宣传历史知识,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了解历史的意识。

二、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在学会参与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何体

现?一定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但重要的是要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状态。体验学习,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失误,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注重学习者全过程参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具体实施如下:

1.课前让学生学会获得和运用资料。

历史素质的培养来源于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理解、提炼与运用。但鉴于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可以先帮学生选定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向长辈了解或利用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体验。

2.创设情境,启发联想。

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

音乐作品、故事、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唤起学习的需要。然后,教师运用图文、游戏等手段,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设想自己成为体验对象,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补充资料,交流心得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

3.感悟内化,升华体验。

第9篇

一、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历史学科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历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地收集和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例,本单元设计的主题是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历史教科书内容繁杂、涉及面广、所涉史实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如果教师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泛味,学习兴趣不高。笔者通过对本单元课标的认真研读、对教材史料的有效梳理,并认真研究八年级学生的学情,作了如下思考。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史料资源中,数据、漫画海报和标语口号等资源十分丰富。

数据包括图表和图形(饼图、柱状图和曲线图等),能客观地反映历史,而且更加详细和直观;而漫画和标语口号不但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更加生动形象。

这些史料资源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鉴于以上思考,笔者总结了本课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思路:“数”(各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入史;“画”(漫画海报的收集与整理)龙点睛;“语”(标语口号的收集与整理)出惊人。在具体资源选取的过程中,笔者又按照一定原则:一方面,所选取数据史料要成为本单元的各个论点的有力论据,充分反映问题;另一方面,多中选优,只选择部分典型史料用于教学。

通过图表、漫画、数据、口号等资源选取,达到了历史课堂上对历史现象“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理解历史和感悟历史,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多主体、多途径、经常化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历史n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等。”不难看出,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做到有效收集和整理历史教学资源,笔者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从收集与整理的主体来看

采取双主体收集制,即师生围绕某一主题共同去收集资源,参与收集的人越多越好。以本单元为例,教学资源的收集主要是围绕经济数据、漫画海报和标语口号等内容进行。教师不但要自己收集,还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走进报社、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通过广泛的参与和收集,可以使我们收集的教学资源史料更翔实、视角更广泛,同时在资源收集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另外,由教师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整理,既要选取利于突破本单元各课重难点的史料,又要选取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史料。通过双主体收集途径,既节省了教师的精力,又提高了学生研究历史和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2.从收集与整理的途径来看

教学资源的收集途径很多,如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教学资源的渠道。也可以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文资源,如采访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同时还可以自制各种教学资源。以本单元为例,首先,笔者从网上寻找相关的历史课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将其中精彩的符合笔者设计思路的资料借鉴过来;其次,笔者又从本地档案馆查找同一历史时期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最后,笔者还发动学生利用节假日,采访或询问身边的长者、历史见证人等,多角度地了解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多途径、多角度资源收集,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同时也把历史教学和乡土史料紧密结合,使历史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更有生活的味道。

3.从收集与整理的时间来看

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首先教学资源的收集要有一种集腋成裘和聚沙成塔的精神,注重平时的积累,否则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其次,对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要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这是一个不断筛选和整合的过程。只有分类科学合理,利用起来才会高效。平时注意观察、发现,遇到教学中可用的好素材、好资源应及时收集积累和分类整理,只要长期坚持,一定能建立自己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历史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的质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内化的过程。如何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有机结合,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保证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的力度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在他《不做教书匠》的书中给青年教师提出了七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做一位有专业感的教师。教师有了专业感,才能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不断消除职业倦怠感;只有有专业感的教师,才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研究教学,保证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不断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

2.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保证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需要经过确定方向―收集―筛选―整理―反思的过程。当今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以指数形式增长,不断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既能保证教师在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时的深度、广度和新度,同时又能使教师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并有力支持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

3.强化教师专业能力,保证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的持久度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历史教学“一支枝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唱到尾”的枯燥局面,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历史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使历史课堂也由此精彩起来,备受老师、学生的喜爱,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更省时、省力、有效。下面我就信息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的培养,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尽管历史无法象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再次让我们去经历和体验,利用信息技术也不能重复过去历史,但可以再现过去历史情景。我们可以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打破时空限制,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富有感染力,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执教八年级历史上册《不怕远征难》时,我以电视剧《》的主题曲作为开场,以反映的基本历史过程,同时制作路线的动态示意图:瑞金湘江贵州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夹金山大草地吴起镇会宁,随着流动的箭头,消除了学生和这段历史的时空距离,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很快融进了这段历史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一名战士,经过艰难跋涉走完两万五千里,既增强了历史真实感,又让学生受到了一次革命的乐观英雄主义精神教育,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辅助历史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和谐愉快氛围中学习,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脑。例如《》一课,变法内容和意义是教学重点,为此,我利用PPT设计了“归类措施表”,把变法内容分为4个方面,16项措施,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措施会对谁有利、对谁有害,再引导学生把变法的意义归纳为“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对本节课难点“如何评价戊戍变法”这一问题,在多媒体课件中荟萃各派具有代表的观点,甚至掺杂一些虚假的信息、建立它的资料库,以便让学生搜集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得之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料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向教科书、权威挑战。结果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思想的敏锐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活跃性和流畅性,大大超出了教师的估计和想象。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只给材料、不给结论的信息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是大有裨益的。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表现力强,传递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可以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会注释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如讲“爆发的背景”时,先展示的资料和图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思考“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采用多媒体教学,就避免了学生对老师习惯的依赖性,学会独立的思考,激发创新意识。再如讲《》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从而创新意识也得到激发。

4.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和粉笔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所以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在讲《血肉筑长城》一课时,我利用当时的大片《东京审判》来再现当时二战结束后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艰难的审判历程。中学生正值青春花季,与其让他们这样默默坐在那里听着“遥远的东方曾经有一条龙”“在近代中国龙是如何遭受屈辱”这种空泛讲说,不但学生会失去朝气,而且他们天性也会渐渐被扼杀。历史课上通过音像资料,则既可以缓解疲劳,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看着影片,学生仿佛忘记身在课堂,若入审判现场,对日本法西斯的丑恶嘴脸深恶痛绝,对梅律师的爱国情操,凛然正义感产生深深的敬意,爱憎分明立竿见影,比语言的表达更胜一筹。这样学生的爱国精神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再如讲《》一课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人民吸食鸦片,造成军队战斗力削弱,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展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学科教学必将成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使我们的历史教学也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第11篇

  中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开放性强,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这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本学期在个人发展上面我做了一下工作总结。

  一、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成为一眼泉。”那么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一定要有一缸水,或者是成为一口井。人对知识的记忆是会遗忘的,而且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所以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因此我要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深入学习高中教材和大学教材,并且订阅了《生物教育》、《中学生物教学参考》等专业性强的杂志,了解最前沿的学习动态,力争使自己做知识上的先锋。

  二、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读有关新课程理念的书,如《新课程下教师怎样教学》、《走进新课程》、《人民教育》等书,并记笔记,写体会,多读、多记、多思考、多反思、多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指导。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四杯赛活动。多听课,多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搜集网上的教学素材,积累,实践

  尽量每一节课都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易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变抽象为形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长久性。所以平时注重积累素材很重要。我们争取每一册书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课件。形成自己的资源库。

  总之,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会一如既往的致力自己热爱的生物教学的。

  中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中学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八年级的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状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2000字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用心参加群众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取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用心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用心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校园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历史人物访谈。

  (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3)历史专题报告会。

  (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

  (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6)社会生活状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透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必须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必须的效果。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带给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必须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个性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状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中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3

  自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雪野旅游区上游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五年来,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多年来我一直向教科研要质量,向教科研要素质,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坚持教改代教研,先后荣获莱城区“教学能手”、莱芜市思想品德课“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深受同行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学生及家长的欢迎。现将五年来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迅速的年代。从事思品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以来,我潜心钻研青少年的有关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为更好地适应工作,订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从网上认真学习、吸纳别人的有效经验;还积极参加省市区的各种培训活动:20××年7月参加莱芜市骨干教师培训,20××年8月参加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每年暑假参加莱城区的专题培训。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干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要想让学生学到多的知识,首先要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本领;要想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20××年荣获雪野旅游区雪野镇授予的“十佳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雪野镇授予的“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我从教育教学刊物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开,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多次执教省、市公开课、示范课、录像课中,又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激情、务实、求活、高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风格。“激情、务实、求活、高效”情感型教学风格表现在教师善于用丰富激越的感情和绘声绘色的不同载体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入情入境明理知味,同时着眼夯实能力的训练,致力于学生思想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的境界。

  三、扎实工作,实在收获。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和专业引领,我的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变得有思想、有个性,教学工作不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自己逐步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化。

  其二,课堂教学焕发了活力。通过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明显增加。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努力,我本人也取得了一点可喜的成绩:

  (1)坚持主持并参与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效果优秀。

  20××年6月,主持研究的《利用信息技术实践初中思想品德课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山东省电教馆立项为“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子课题。20××年6月在课题中期评估中被评价为二等奖。

  (2)注重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并撰写成文;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且获得各级奖励。

  ①有2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和发表。其中20××年2月在《莱芜教育园地》发表“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探索”。20××年6月在《现代教育》发表“浅谈思想品德课逆向课堂教学模式”。撰写的《张扬个性,走自己的路》一文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成果”论文评选一等奖,《活动课,真正“活动”起来》一文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论文评选二等奖。《因势利导,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一文获“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②在技能比赛方面:单元试题、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网络课件多次获区、市、省级的奖励。其中20××年4月我自己撰写的教学设计《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获省教研室评比一等奖并入选《山东省优秀教学设计》一书;20××年9月我制作的网络课件《行为不同,结果不同》获省电教馆二等奖。多件课件获市、区电教馆、教研室组织的评比中获一、二等奖。

  ③多次在省、市、区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并多次执教过市、区公开课。其中20××年12月执教莱城区公开课一节,20××年18月执教莱芜市公开课一节,其中20××年11月执教《行为不同,结果不同》获山东省第七届优质课三等奖;20××年2月执教《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获省教科所第一届优质课三等奖。20××年8月执教《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获市电教优质课一等奖。20××年7月执教《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获省电教优质课二等奖。

  (3)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教学工作一步一个台阶。

第1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为我提供了一个汇报工作和思想的机会,感谢20年来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鼓励和信任。

我1970年出生,****党员,本科毕业,高级职称。来实验中学已经整整20年,我当了XX年的政教主任,做了8年教学教研管理工作,期间主持过育英分部的工作,现任实验中学常务副校长,分管教学教研和办公室工作。

20年来我亲自见证了学校由老二中向实验中学发展的艰难步履和辉煌历程,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实验中学发展到今天,所有的实中人都付出了艰辛,在实中做服务性工作的领导付出更多。就以我来说,我任现职有7年时间,是**唯一连续7年分管教学,连续7年主管初三,连续7年负责中职招生和新生招生工作,连续7年负责学籍验印工作,连续七年兼管装备和信息技术工作,其工作量可能是全县兄弟学校同类职务中绝无仅有的,工作的艰辛,思想上的压力,体力上的透支是无法想象的,但我无怨无悔!我始终要求自己:找准角色定位,忠实履行职责。

一、心甘情愿当助手。

我是分管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为了当好助手,不辜负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期望,我勤奋地工作。我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到校,不分春夏秋冬,阴晴雨雪,20年如一日,天天与老师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在教学方面,我坚持站在教学一线,认真备课上课,教学效果显着。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我不搞特殊化,不讲待遇,不求名利,带头做好示范工作。

我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力抓教务处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坚持原则,出以公心,对其他工作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配合校长建立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多次协助校长妥善化解危机。XX年学校班子换届、XX年育英初中并入我校和XX年北大附中取缔,我从大局出发,走访了大量的“钉子户”,耐心细致地做好教师、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与有关领导及时沟通,采取了有力的举措,化解了大量矛盾,维护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学校由原来的1000多人能够发展到现在近3000人的规模,除了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努力外,我个人为此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每年的理工中专招生任务是令几任校长十分头痛的事,可是学校年年基本上完成了局里下达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这么多年来,我没有休息过一个暑假,付出了不少心血。实验中学的新生学籍注册和毕业班学籍验印是最麻烦最繁琐的工作,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学校和教师的切身利益,与生平经费和学校的综合考评息息相关,为了确保我们学校的参考率和巩固率都达到百分之百,我做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个中酸楚、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近几年我还兼管了学校的信息、实验、图书装备工作。这项工作任务也是千头万绪,落实起来困难重重。现在学校的装备不断更新升级,很好的服务了教学。

二、专心致志抓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力促教师专业发展。只有教师的专业得到较快发展,才能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一直坚持集体备课,以互动精神,接纳、吸收新知,改造更新知识结构,尽快适应新课程。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都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和先进学校的课改经验,同时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通过努力,绝大部分教师已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改变了满堂灌的的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严格常规教学管理。健全、完善了先进教研组考核评比方案、优质课评比方案和教师个人工作检查、考核制度。严格备课、上课、批改、测验、计划、总结等各环节的管理,并且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抽检,检查后及时总结。在常规管理上突出了三个字:一个是“真”,各项检查通报、算账都按真实情况不徇私情,不走过场;二个是“实”,管理注重细节,不只看形式和表面;三个是“敢”,对教学常规中的不良现象敢于指出,敢说真话,敢于纠正。

3、认真落实常规教研。为了落实课改的要求,我们花了比较大的力气开展教学研究,各学科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研究课改问题,积极探索新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彰显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多次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双向互动模式课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我校教学质量,也为全县中学教研工作树起了一面大旗,充分显示了我校“龙头”地位。仅去年以来,我校潘欣慰老师根据新模式设计的历史课勇夺全省一等奖;王志峰的化学喜获全省二等奖,裴东芬老师有关教学模式的教学论文获省二等奖,课件获省三等奖,李海燕论文获省二等奖,张小芙、晏琼玉生物、物理讲课比赛均获市一等奖,郑华荣化学说课比赛获市一等奖,肖丰华论文获市一等奖。仅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学校在县级各类比赛获奖达30余人次。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及学困生的转化提高。

针对青年教师,我们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新教师培训,组织年轻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鼓励他们上展示课,研究课,关注青年教师的提高与发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改进意见。针对学生,我们开展了周周清工作,每周对各班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抽查,评定等级。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后进生档案,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