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时间:2023-05-30 10:1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第1篇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意思: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白居易则于公元772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

何谓二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学加工。

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的表现形式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相差太远,这也是使学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因素。而古诗的限制又更多,学生难免不发怵。因此,在近几年的古诗教学中,我增加了“二次创作”这一内容,让学生也来尝试作诗。

下面是几首学生的创作:

《暮江吟》

余辉洒落江水中,

一半青来一半红。

深秋月色令人醉,

遍地珍珠天上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做客他乡,

每逢佳节格外思亲。

猜想家人登高远望,

遍插茱萸少我一人。

《赠汪伦》

李白坐船上,即将去远行。

忽听河岸上,传来踏歌声。

眼前桃花潭,潭水千尺深。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方法 

一直以来,小学生都觉得古诗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小学生古诗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展开联想,深入感悟作者写诗的意境 

在古诗鉴赏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古诗中所传达的意境。 

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唐代诗人王维所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然后问学生:“王维此时在何地做官?”学生回答:“长安。”这时,教师再适时启发,指出王维孤身一人在异地做官,他在长安遥想华山之地的亲人,心中充满着思乡的情感,于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便脱口而出,令人感慨万千。这样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呼之欲出,然后教师通过“插茱萸”这一词语,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义。 

二、切合诗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某些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重阳节的习俗比较陌生,于是笔者把介绍重阳节的习俗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笔者在网上寻找相关图片,制作成课件,然后展示给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在重阳节时,古人有喝酒、登高望远、插茱萸的习俗,为学生学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歌打下了基础。 

三、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诗中出现的‘地上霜’到底是什么?”“古诗中常常用什么来代表‘相思’?”等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大胆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也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加以解释,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了。 

此外,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而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来回答。只有完整地回答问题,才能体现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含义。 

四、巧用多维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用“好!”“你真棒!”来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这样的评价既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又没有指出“棒”在哪里,毫无针对性。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一位学生读了几遍诗之后,就对笔者说:“老师,苏轼一定很喜欢西湖!”笔者笑了笑,摸了摸这位学生的头,说:“你怎么知道?”他说:“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景,更把西湖比作一个美女,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都很适宜。”笔者听了他的解释后,说:“你真聪明,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听完笔者的话,学生的脸上笑开了花。可见,教师运用多维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五、演绎古诗中的含义 

第4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教学流程:板块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什么是佳节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统佳节,你最喜欢过哪个佳节?

2.师:每逢佳节来临,我们就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欢聚一堂,度过这快乐的时光。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心的,但唐朝的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

3.读题,理解课题,课题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板块二: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首古诗中的一句,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来读一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指名读诗

3.过渡:王维的诗就像一幅画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今天这篇课文也很有意思,文中有诗,诗中有文,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对诗有更多新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吧。

板块三:诗文对照,品悟文本

(一)了解为何“思亲”。

1.王维为什么思念亲人?屏幕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这句话中有两个数字,是多少?从这两个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15岁——离家时年龄小;两年——离家时间久)

这是孤独的两年,是充满思念的两年,这两年是何等的漫长。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师:看——(板画):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15岁的他却孤身一人在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对于他来说不是他的家乡,是另外的、别的地方,长安就是异乡。他自己就是到长安求学的一个客人,是一个异客。

师:长安和王维的家乡隔着一座险峻的华山,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唐代,回家只能靠步行,不仅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且过了华山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程,回一趟家不知要走多久呢,不是想回就能回的啊!王维不知有多想念他的亲人呢。

4.这就是王维,他独自一人在书斋里,看着他,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背井离乡 举目无亲 冷冷清清 孤孤单单

孤独无依等)

5.请把你的感受送到这句话中。

(二)体会为何而“倍思亲”。

1.那是什么让王维“倍”思亲?请你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学生交流,出示第二小节,

3.节日是指什么节?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重阳节过节的这种“热闹”呢?

(1)理解“兴高采烈”,能不能把兴高采烈换一个词?

(2)理解:扶老携幼。扶:搀扶;携:带着。看,这一家老老小小团聚着,一家几代人欢聚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谁来读出这种幸福的感觉?人间最幸福的莫过于团圆了。谁再来读?

5.师: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出示:扶老携幼、登高游玩、欢度节日、兴高采烈)你能把这组词串读好吗?

6.师: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

齐读句。

7.师:看着别人一家团圆,那么开心,小王维呀,你此时心情如何?(师相机请两位学生说)

8.正是这热闹景象、欢乐气氛触动王维的思乡情怀。齐读这句话。

(1)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2)现在你知道“倍思亲”的“倍”是什么意思吗?(更加思念,比以往更思念了)。读句。

(3)谁来读读第二小节,读出重阳节的热闹,读出王维的“倍”思亲的心情。

(三)品悟“思亲”之情。

1.过度:重阳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

2.诗人王维想到了些什么呢?出示第三自然段。

3.师: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如今王维孤单一人身处长安(指板书)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两地隔着高高的华山,这就是——板书: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4.师:文字能读出感情,这里的省略号也能读出情来呢,这里的省略号它包含着什么?

师引读:这里的省略号也多么像一条长长的思念小溪,缠缠绵绵翻山越岭,带着诗人回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可是此时,诗人只能长叹:如今,我们……

(四) 感受“思亲”之心。

1.过渡:王维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兄弟们,想到了现在自己的孤独,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中的哪个词语来表达呢?(思绪万千)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2.出示古诗:指名读

师:同学们,15岁的王维孤身一人,作客他乡,这就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在一起去登高游玩的情景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王维想到兄弟们肯定和往年一样,头插茱萸,携手登高,嬉笑欢乐,可独独少了自己一个人,这就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块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某些时候,深深地体会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你能举例说说吗?(边防战士、海外学子、华侨、台湾同胞等)

第5篇

    对语境的深入研究,人们不断地发现其对意义的制约作用及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并成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在古汉诗英译中,要做到原语言和目的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译者就需要对原语言中的词、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也就不得不考虑到与原语言密切相关的语境。对于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本文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

    二、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1、 上下文语境与翻译

    上下文语境是指语篇的结构衔接和逻辑连贯,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上下文是指以词为单位时其所处的句子,一个词语只有在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脱离了语境它只是一个符号。广义的上下文是指在语篇中对其意义有所限制的前后句子、段落、章节等。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的有限性和大千世界的无限性就决定了多义词的产生,为了消除词语的歧义,译者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确定意义,因此,上下文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古汉诗中“空”字的意义就有几种,在王维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此处的“空”有前面的“春山”一词限制,只能是空旷之意,许渊冲译为:Vague hills dissolve into night void。[3]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处的“空”是指天空,经常与“碧”组合成“碧空”指蔚蓝色的天空,译为blue sky 正合文意。不同的语境中,多义词的意义完全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2、 情景语境与翻译

    情景语境是指语篇叙述或描写所涉及的客观世界,即语篇与外部世界间的关系。[5]包括语篇涉及的场景、时间、地点、事件、参与者等。韩礼德把情景语境看作一个由三个变项组成的概念框架,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

    以陆游的《示儿》为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写作的对象是其儿子,因此在翻译时就不需要用正式的语体或尊敬的语气,许渊冲的译文为:I know after death will nothing remain, but grieved not to see the land reunite. As Royal Forces win the Central Plain, forget me not by means of sacred rite! [6]这是陆游临终前对儿子们的嘱托,译文中适合用祈使句来体现长辈对晚辈叮嘱的目的。

    3、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指的是在特定的时空中由特定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现状构成的文化场。[7]任何语篇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各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价值观、习俗、传统、文学、宗教信仰等都存在很大差异。[8]在翻译时译者如果不对诗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查阅和了解,那么译文就可能会变得难以被理解,甚至产生错译。

    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中所说的九月九日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但在英语国家中并无此节日,如果把题目中的九月九日直译为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会让没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很困惑,也不会理解文中的登高和遍插茱萸是何意,而且此诗中所说的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按阳历的日期则是每年都不相同,如不特别指明,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来说九月九日就是指的阳历,这种译法就会和原文意思产生较大冲突,偏离了原意。许渊冲译为: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Climbing Day,[9]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做到对原文文化背景的了解,而且还要在译文中照顾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境确定意义也制约着翻译。在古诗词英译时,译者只有紧密结合语境,学会在语境中分析原文,才能避免误译、错译,进而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奈达论翻译. 谭载喜编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 [4] [6] [9]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第6篇

延寿;

登高。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二、有关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

九日

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解琬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

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

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重阳山居

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瑞鹧鸪

葛立方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梧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九日黄楼作

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校本作“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校本作“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九九重阳节诗篇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第7篇

在教学中,将生活引入课堂,渗透学生的生活,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增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充满不朽的生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

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就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燕子妈妈笑了》时,我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间摆上冬瓜和茄子两种蔬菜。

师:你们能说说这两种可爱的蔬菜长在哪里?

生:(齐)菜园里。

师:(板书:菜园里)现在,我们来到了“菜园里”,这里有冬瓜和茄子两种蔬菜,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跟小组同学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生看、摸、闻各种蔬菜,并与小组同学议论。)

生:冬瓜很大。茄子比较小。

生:冬瓜的皮是青的,茄子的皮是紫的。

生: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生:冬瓜很重,茄子很轻。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就像可爱的小燕子一样。现在,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好吗’

(二)唤醒生活体验,理解运用语言,体会情感。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例,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竟然就是语文的学习内容,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有趣和实用。如下面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片段。

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流传至今,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引用,它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同学们。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吗?

生:有。

师:节日里你们想念他们吗?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生:打电话、写信、寄贺卡、发邮件……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生:(打电话)外婆,您好!我是小宇。今天是重阳节,我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外婆,我特别想您,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每逢佳节倍思亲”啦!

生:(扮外婆)好外孙,谢谢你的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说得好。外婆也想念你啊。等放假了外婆来接你啊!祝你学习进步啊!再见!

师:(深情地)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把这句诗送给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亲人――

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拓展空间,走进生活学语文

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协同发展。这座桥梁就是生活。因此,我们要注意从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习渠道人手,善于发掘和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

(一)让家庭生活富有“语文味”。

家庭是孩子休息、娱乐、享受亲情的快乐天地。我们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语文。如对一年级孩子,我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看电视、书报时让孩子把新认识的字剪下来,贴在“采蜜本”里;和孩子说说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把识字、说话和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有机结合,让家庭生活富有“语文味”,充满温馨、快乐。

(二)让校园生活充满“语文味”。

校园是孩子学习语言、发展语文能力的主要场所。我们注意营造浓厚的语文环境,如校园内张挂名人名言、标语,精心编写宣传栏、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精选优秀故事播报;班级里张贴优秀习作,每日推荐好词佳句;学校定期开展讲故事、古诗诵读、新闻播报、朗诵、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拟写各种通知、拟写留言条、写贺信、打电话,编广告词,编写春联互相赠送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的校园生活,让他们耳濡目染,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发展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社会实践更有“语文味”。

第8篇

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可以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古诗的预习中,传统教学一般是查诵读、查解词、查对诗意的理解、这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是有帮助的,但它却忽略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布置古诗预习中加了一条即:学生利用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去了解诗人的生平,包括诗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习惯等,同时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对诗意进行简单的注解,养成他们边读、边想、边圈点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有了,还能够让他们广泛地阅读一些书籍,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诗词意思的理解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也很好的贯彻了我校“先学后教,提升能力”的理念。

二、在理解诗意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而,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先布置孩子们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则授予学生自读的方法,让他们掌握阅读古诗的一些具体方法。在指导学习诗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试一试,知不足然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时,就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习。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特别提醒注意“独、异、逢、倍、遥、少、”等重点词的意思的理解;再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然后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来讲讲诗意,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必须发言,还可以互相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并请优胜小组的代表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经验,这样每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诵读古诗对于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注意引导,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学会了古诗。在古诗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并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教学古诗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诗词的诗人创作的背景,在学习中把诗词的意境和创作背景联系起来,学生自然就会与诗人产生共鸣,确定情感基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略微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要以豪迈的语气去诵读,体会到河山的壮丽,诗人的喜悦之情;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要以喜悦的自由的语气诵读;陆游的《示儿》要突出诗人的悲痛心情与悲壮的气概。这长此以往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的水平,又在诵读中体会到诗人的思维感情,还学到古诗的诵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在悟诗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诗虽说只有寥寥几十字。但作者的情感,需要表达的内容极丰富。因此古诗教学重点放在情境创设上,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师在这方面要精心设问,精心安排各种环节,让学生去领悟,通过努力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典诗词与中国画的联系历来十分密切,不少中国画更是一首无言的诗,而不少古诗本身就是一幅有声的画。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掘诗中的画意,把诗转化成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加深理解,也在动手作画的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后,我要求他们根据诗句内容画出一幅作者远眺江面的图画。有位同学画了极目远眺的诗人,消失在浅蓝色空际的孤舟,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我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张画中能不能只画“孤舟、长江水”而不画诗人呢?联系实际,自己或家人送亲朋好友会怎样做?有人说送远方的客人爸爸妈妈有时送到家门口,有时还会送到车站,握手、说互相珍重的话道别,直到车子走远,还在挥手……经过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诗人的翘首凝望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中的意境也迎刃而解。

五、在学法指导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9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建立关系;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43-01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民主平等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而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形成,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如果我们的老师上的每一堂课,都摆着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板着一张脸走进教室,势必使学生对你产生畏惧、反感的抵触情绪,甚至发展到厌烦你所教的课,看到你就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建立平等的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学生的信任,由权威形向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转变。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弘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动机、需要等。一位教师教《海上日出》时,一个学生说“夺目”的意思是“把眼睛夺出来了”。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她也满脸通红,低下了头。教师走到她跟前,慈爱地说:“你已经把意思说对了,能换一下说法吗?”当她说出“就是光亮很强,很耀眼”时,教师亲切地鼓励她说得好,她高兴地坐下了。正是教师的民主才给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和精神鼓励,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信心确立起来,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从而获得健康的优化发展。

二、教给自主学习是方式方法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家的时间比在校的时间多好几倍,课外的时间也比课堂的时间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通过学习教材,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要引导学生抓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掌握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课前预习,是每位学习优秀者必备的好方法。它可以使每位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跃,有趣。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九年制义务教材在编排上增加了"导读"、"预习"等内容,为全体学生挖掘了学法规律,指导预习的方法。

例如,教学新课的生字、新词该怎样进行自学;读课文时怎样边读边想,边用铅笔做上记号等。根据课文前面的"预习"要求,认真预习课文。预习效果要做到及时检查,对预习做得较好的学生应该给予表扬、鼓励,调动他们预习的积极性。有一位后进生平时不爱读书,学习课文时要等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时才马虎学一学,通过老师对他讲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时,这位同学明确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慢慢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进步很快成了优秀生。

2、优化结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现有教学水平,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和活动程序,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实现高质量,轻负担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结合知识传授,将学法指导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感知学法,领悟学法,深入学法。

如教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把它分为三步指导:1、简单介绍诗人生活的朝代,生平事迹、历史背景,理解诗题的意思;2、抓住诗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古诗的大意;3、想象诗的意境,深入体会诗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这样逐步学法随着教学进程分散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从"导学"过程中获得学法认识。

3、主动地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思想。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课堂学习实践,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会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和表达能力。在学生对某一学法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使学生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明确、深刻。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父爱的阳光》时,可设问式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狄更斯的作品吗?你了解他的一些生平轶事吗?原来,狄更斯的童年并不是洒满阳光和欢笑,而是充满艰辛和泪水,然而,正是这一切磨练了狄更斯的意志,为他走上成功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了《父爱的阳光》,你会对他的成功有更深刻的认识。听了我的设问后,学生都有了阅读的欲望,然后我再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与思考:“狄更斯为什么拼命挣钱保释父亲?”“题目《父爱的阳光》中阳光指什么?”“狄更斯从父亲那里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读完之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你的父亲对你有什么影响吗?结合一件具体的事情说说。让学生加深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肃然起敬并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4、学用结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10篇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诗题是“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诗中描写了春节的民间习俗。一是“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除旧迎新。二是“屠苏”,指的是“屠苏酒”。在除夕用屠苏草泡酒,第二天全家老少都来饮用,据说饮了此酒,可以避开瘟疫灾病。三是“桃符”,古时候,人们过年时,将暗红的桃木削成两块长方形的木板,上面分别画上神荼和郁垒两个神像。传说这两位神住在山上的大桃树下,能吃百鬼,所以鬼怪便畏惧他们。过年时,人们将这两块桃木板分别钉在大门两旁,用它来镇鬼驱邪,这就是“桃符”。直到第二年新年才取下旧的,换上新的。桃符传到唐朝,人们就不再在桃木板上画神像,而是写上吉祥的话语,再到后来,这种吉祥的话语要对偶起来成为对句,桃木板也被红纸所代替,这就是后来的春联。所以,过年贴春联就是由换桃符演变来的。

2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生查子元夕》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桂花等,煮、煎、蒸、炸皆可。各地制作的种种元宵,虽然风味各异,但均带有团圆的寓意和象征。

在元宵节还有燃灯的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灯的式样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风灯、琉璃灯等。“猜灯谜”是后增的一项元宵节活动,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很受群众欢迎。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放风筝、植树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4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 端阳》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诗中描写了端午节的两个民间习俗,一是悬“艾蒿、菖蒲”。艾蒿、菖蒲,都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人中药,艾蒿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防治病虫害的草药,端午节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希望达到驱魔祛鬼的神效。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种草药的香气。二是喝“雄黄酒”。人们认为端午节饮雄黄酒,可以防毒蛇,在长江流域地区很盛行。

赛龙舟和吃粽子也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传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以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诗中写道:中秋之夜,人们都在观赏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但不知他们都在思念谁?诗人在月下,抒发中秋之夜的情思,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是绝对不能少的。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金秋送爽,桂花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佳节。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诗中描写了重阳节的两个民间习俗。一是“登高”,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二是“插茱萸”,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据说可以避难消灾。王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说明唐朝时重阳登高、插茱萸已很盛行。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7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清・李福《腊八粥》

第11篇

古诗鉴赏应赏标题,或者说不可忽略标题,因为从诗题中可以读取多样的信息。就内容上说,时间、地点、人事及景物等。都会在题目中体现出来。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了时间及事情。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讲了地点与事情。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时间与地点及事件都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贺知章《咏柳》,或景或物,从而表明写作的对象。大凡出现于诗题中的都是一些关键字词,有的表明相关物事,有的则是相关事由。因而抓住标题,对内容有一种提示作用。比如杜甫的《登高》,顾名思义,是写鼙高的所见所感。诗中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则抒发登高所感。全诗境界阔大而又感慨遥深。再如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诗中所写,是听到邻家吹笙的乐声,从而引发联想。

诗题中,还有题眼。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中的“闻笛”便是题眼。写因笛声而引发的思乡之情。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中“喜”是题眼。诗中虽未曾用一“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有“喜”。欣赏中,对照着题目,更便于领会诗的内涵。比如郑谷这首诗:“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诗题为《鹧鸪》,但诗中未出现鹧鸪。若不联系题目来看,可能难以确认。但若与题目关联,则可知此种烘托的笔法之妙。题目除了标明内容外,还可见作者的感情态度。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诗句来看多指劳作艰辛及收获不易,因而有爱惜粮食之义。但此诗的题目是《悯农》,则可见诗人的感情态度是同情民生疾苦的。标题中又可点明写诗的动机或目的。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是听说王昌龄被贬,从而表达问候。古诗中有一类无题诗最难索解,就因为没有标题。虽说无题也是一种题。但那只是变通的做法。实则题之有无,在读解上是有区别的。

诗题中,多见题材类别,诸如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怀古诗、咏史诗、赠别诗、闺怨诗、唱和诗等。比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与《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勃的《送杜 少府之任蜀川》等,诗题中就有送别之义。古诗中多有唱和之作,比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和对方写的《早春游望》一诗的。再如苏轼的《水龙吟》便是“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依原作之韵来写本不无束缚,但写来却胜过原作,于此可见才力。为人熟知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一种生机活力,因而成了名句。但白居易此诗的标题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实就是命题写作。题目为“古原草送别”,即要从原野上的春草写起,再关联到送别之义上来。但作者不仅未被题目束住,还写出了名句,于此也可见作者的诗情才思。

从题目中。又可见出诗歌体裁。比如杜甫这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题目就叫《绝句》。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是民歌体,即吸收了民歌的写法。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为歌行体。歌行体是七言古诗中的一类,与乐府不无关联。至如乐府的题目。诗人有借用旧题的,题目却与内容多不对应。但白居易又有新题乐府,用来指陈时事,如《卖炭翁》等。众所周知。词牌大都不对应于内容,但词往往另有标题。同样要注意标题的提示作用。有的诗词有序言,往往交代了写作的相关背景,这就等于题记了。比如姜夔的词,就多有小序,且自成有条理的小品文字,大可与词作对读。古诗鉴赏中,题目往往有引导作用,也可谓解开诗意的一把钥匙。

第12篇

【关键词】文包诗 故事 阅读 互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95-01

古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语文古诗教学突出古诗积累,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古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上课还是用老一套,从诗人简介、诗句解读,再到背诵默写,这种方法应付考试固然有效,但却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诗意。怎样才能突破传统教学,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呢?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借鉴“文包诗”丰富古诗教学浅析具体教学策略。

一、将古诗转为故事

文包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包在现代短文中,这些短文大多是一个个短小有趣的故事。学生边读故事边颂古诗,不仅可以领悟古诗意境,而且获取多重审美体验。对于学生来说,伴随他们成长的是故事,文包诗中的故事都是根据古诗内容进行创编,具有古诗的内容、意象与情感,如果学生读懂了故事,自然也读懂了古诗。比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这一课中,田老师就是采用典型的文包诗的形式,让学生先把古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诗境,又能整合诗歌与故事,彰显课堂精彩。把诗歌讲成故事符合学生的阅读原理,对于古诗词教学最关键的就是“显象”,即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从而营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比如《春日偶成》就要求“细细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还有《寻隐者不遇》这一课,要求“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境,再写下来”……可见,通过讲故事有助于学生对古诗内容、意境的想象。

二、有效拓展阅读空间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中需要与作者、编者对话。古诗教学借鉴文包诗的形式,搭建良好的平台与编者进行对话。文包诗中的“文”是编者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编撰,编者在编撰过程中与诗歌作者进行对话,洞悉作者的写作意图,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阐述,以自己的感悟去解读意境。这里对“文”的解读是多形式的,给诗歌阅读带来新的视域,教师在一定程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给诗歌教学带来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按照字面解释是:我在遥远的异乡,知道兄弟们个个都插着茱萸,登高眺望,结果发现少了我一人。而文包诗《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中是这样想象描述的:“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这是编者在深度解读该诗意境进行联想创作的,这样的语言情真意切,内容真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在阅读时让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受到“文”中所描述内容所感染,继而体会到诗人那种浓烈的思乡之情。当然,此种教学模式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挥学生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文”,这样更有助于树立诗境的具体形象,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有效激发其对诗歌的兴趣。

三、互文解读,彰显古诗魅力

对于古诗教学而言,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诗文对照。而文包诗给予诗文解读提供了平台。从文包诗的内容来看,古诗具体内容一方面可以从“文”中找,也可以结合“文”中内容理解古诗,古诗的意象既在诗句中,也在相应的“文”中。学生在诵诗时需要品析意象,同样在读“文”时更需要紧扣意象,这样“诗”“文”对照,不仅让古诗教学变得有趣,而且使其记忆更加深刻。比如《不朽的失眠》这一课,就是以张继的遭遇及其诗歌《枫桥夜泊》为主线,为我们呈现了一千多年前枫桥下的一幕。这里作者重点与张继进行深度对话,准确写出一个落榜之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从文到诗、从诗到文进行“互文”阅读,最终“诗”因文变得富有内涵,而“文”同样也因诗歌变得更为深刻。在借鉴“文包诗”时,“文”不是解读诗歌的唯一途径,虽然“文”在一定程度贴近“诗”的过去时,但也无法掩盖学生的真实解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