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
近几年浙江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针对英语教学发展和教学改善,着手于初中英语口语拓展课程方面,立足于浙江省专用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册的教科书实现了全面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进而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在实际英语口语阶段性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才能够充分发挥拓展性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优化。
一、应用拓展性教学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拓展性教学能够从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利用拓展内容的多样性和拓展手段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初中口语在实践活动的中意义和价值,进而在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学习兴趣,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感官实现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整体化发展[1]。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拓展性教学能够利用拓展教学的实践活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进而将英语口语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构建实践性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利用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学生的对英语扣的实践学习能力。
3.锻炼学生英语语感 在初中英语扣教学中应用拓展性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的重要性。在实际拓展性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拓展训练,组织学生在训练中以英语进行交流,加强英语的朗读能力[2]。此外,在拓展训练中能够从语言感知层次上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语言感知能力,以实现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作用。
二、初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案例分析
1.案例及分析 本次教学案例以浙江省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的一节英语口语相似词语学习为例。
案例1:英语口语绕口令学习。将班级内同学分为四组,每组给一个绕口令,学生自行练习和学习,最终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绕口令的英语扣拓展教学训练。
绕口令1:A Finnish fisher named Fisher failed to fish any fish one Friday afternoon and finally he found out a big fissure in his fishing-net.
案例2: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给一个不同的有趣的故事,依次进行组间英语故事讲解,10分钟后评价每组的高兴程度,如果组内学生均高兴则表明听懂了该趣味故事,如果高兴程度较低则说明没听懂趣味故事,英语口语的组内平均水平相对较低。并且针对趣味故事的问题,要求学生自行考虑如果是你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案例1和案例2均应用可英语口语课堂拓展性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感知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学习成果调查发现学生均反映该种口语上课的方式比较有趣,并且对“Finnish”和“fissure”的口语表达印象教深刻。此外,在案例2中学生表示“原来英语词语在口语表达上这么有趣。”。利用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初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应用优化对策 针对初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在实际教学案例中的应用进一步对其未来的应用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第一,加强拓展性教学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度。针对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标准,确定英语口语教学目标,结合每一节英语口语教学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拓展性教学方案设定,这样才能够完全发挥拓展性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此外,在加强拓展性教学与教学内容结合度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结合的关键定,进而从教学关键点入手,着手完善初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的应用。
第二,转变教师在拓展性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拓展性教学的应用具有灵活性,也是当前我国教学思维转变的重要表现[3]。但是,收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设定自己为拓展教学的引导者,而不是执行者,对整个拓展性教学的开展起到的推动的作用,而不是带动的作用。必须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进一步优化拓展性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发展多元化拓展教学形式。目前,我国在初中英语口语拓展教学应用中仍然局限于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忽略了拓展的关键点在于“拓展”两字。因此,未来在其多元化拓展性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开展户外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科技馆拓展性英语口语教学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初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方式,从方式的创新上进一步发展拓展性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我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教学方式支持。
总结:论文通过实际英语口语拓展教学案例的分析,得出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拓展性教学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优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作用。未来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拓展性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教学作用,为我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优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飘.促图成文以图导写――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7,02(04):134-135.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视频;前端学习;展评学习法;英语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下的今天,为了实现这个梦,为了更好地提升师生的教学效果,“实践翻转课堂”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索的方向。在中考“指挥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会逐渐分散。而前段学习和微视频自学这样新型的翻转课堂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翻转课堂及其意义的认识
1.翻转课堂的理解
翻转课堂,又可称“反转课堂”。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
2.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在教学结构上的区别
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堂内通过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等让学生学习知识,课堂外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内化知识。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
3.利用微视频或前端学习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特点
视频学习让知识变得简单,学习者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和PPT,可以多次暂停,做笔记或阅读。学生可以通过前端学习的内容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自学书上知识,自查不理解的地方,第二天带着问题去交流听课。
二、中外翻转课堂案例的特点
1.借鉴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案例的典型做法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让学生晚上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学生一起在教室做实验和作业,遇到问题有老师和同学可以请教。这跟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学生可以通过网上、U盘、DVD观看教师制作的讲授视频,并做学习笔记。而在课堂上,学生就像平时做实验一样,运用课堂时间进行深入的科学实验和讨论。
2.翻转课堂的典型优势
翻转课堂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上课任务。课堂上教师每天都在巡视,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例如Los Altos学区,教师的管理平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列是一个知识点,绿色表示学生已经掌握,蓝色表示他们正在学,红色表示他们遇到困难了,需要教师提示和帮助了。例如,勤业中学教师精心准备“前端学习”内容后,上课是相对轻松的,无需教师扯着喉咙“一言堂”,相反,增加了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学。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实践案例
1.微视频教学的翻转课堂进行七年级下册Unit 6 Outdoor fun中Task的教学
由于这一课是延续本单元Reading的一个关于Alice的故事,教学内容类似Reading,但教学目标则需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构思故事进展并尝试写出关于Alice可能会发生的事。由于课文中依然存在很多新的语言知识点,为了避免教师上Task时花大时间讲解知识点,笔者提前制作课件,并录制成微视频。视频学习能让学生充分自由安排时间和进度去掌握Task课文中的知识点,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教学新课。
2.运用前端学习资料进行展评教学的翻转课堂案例
笔者在进行七年级下册Unit 7 Abilities―Tas的教学时,精心设计了一份“前端学习任务单”。笔者再次选择Task板块尝试前段学习后展评教学的翻转模式,不仅为了对比它与微视频教学哪个更有效,更是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在课上练习写作,而不必拖到下课后再进行,某种程度上也给学生减轻了学习负担。
四、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对于任何新的教育技术,总会有人持怀疑态度。一方面,有人指出人类活动中交流是最重要的,而英语作为一门语文,它的最大功能是用于交际,因此英语教学更需要教师标准的口语来引领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教师多花时间进行面对面的情境教学。另一方面,有人指出这种翻转课堂模式运用的前提是教师有能力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和设计高水平的前端学习任务单,而且每个学生都能在家长的监督配合下自觉地回家学习,而笔者更相信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说的:“在线教育不是住宿制学院教育的敌人,在线教育是令人鼓舞的教育解放联盟。”
当然,这样的翻转课堂模式更需要师生持之以恒地教、学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搞多样化形式而进行的短暂性尝鲜活动。
不管如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探索精神,应该勇于尝试实践。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进一步多方面地开发探索各种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新课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27-01
英语新课标指出:有效的英语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提高、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使英语课堂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主要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笔者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实践。通过各种相关理论、案例指导,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英语教学方法,现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对教材与对新课改目标要求的专研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备课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如何把知识点从低到高贯穿起来,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初中英语的教学,一定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每一年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都应该不一样,但一定要以培养能力为主。七年级时的教学目标,以能说会道,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和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为主,其他的一律为辅;八年级时的教学目标,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主;九年级时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摸透这套教材的编排特征:从纵向来说,每一知识点是逐步加深,英语教学要三年一贯制,以培养能力为主。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作为语言实践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智趣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英语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不断绽放奇思,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与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和价值,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尽可能多的用英语组织教学,或尽最大可能使用原声带的录音、录象和多媒体上课,让学生接触纯正、地道的英语;其次应尽可能多的创设活动和语言情境,如英语讨论、辩论、演讲、演戏等等,让学生有说英语的激情,有说英语的机会;多创设口语使用情境。开辟学校英语角,举办各种类型的英语活动或竞赛如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听力竞赛、英语综合知识能力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大赛、英语读书比赛、各类英语晚会等。以布置任务的方式督促学生使用口语交流。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英语的愿望。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使学生在轻松、兴奋、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理解知识,才不至于对英语学习产生“腻味”心理,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建立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深厚的情感来教学,用良好的情感和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做到做到“寓情于理”。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不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情感体验,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力量,它往往比教师单纯的言语说教更有说服力、影响力和震撼力也只有这样在情感互融的基础上,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使教学听之入耳,理之这心,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数学情感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三、实施差异分层管理教学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成绩良莠不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英语学科,尤为突出。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及时吸引,鼓励“英语学困生”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使他们自己主动参与。这样。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然学习热情很高。
四、课后思考,课外延伸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检验课堂效果和落实教学内容的最佳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总量,切实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胜。
1、实行弹性作业制。每天布置的作业中,笔者按“必做”和“选做”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一制度减少了硬性统一的课业负担,增加了作业的弹性;减少了苦学负担,增添了乐学情绪。
关键词:教学媒体;英语课堂;课程标准;板书教学;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39-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改革的逐步实行,教材教法等都有了新的变化,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使得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同步进行。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教学媒体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中,教学媒体已经在课堂教学和个人自主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英语实行新课程改革改革已经有十年之久,现在使用的新目标英语人教版版教材,在教材的设计上都已经考虑到多媒体的运用,每一课时的教学,都需要精心地运用多媒体备课。
二、研究意义
教学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媒体我们可以获取资源,但是媒体也可能传递一些消极消息,如何才能让媒体在英语课堂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探讨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英语各种课堂中的使用,从而找出如何才能让多媒体最大化的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
三、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英语的各种课堂,以及在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读、写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中学英语训练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声像视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听和读是学生通过听觉从文字和语言情景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多媒体的参与,有效地提高了听和读的质量。首先,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接受信息的载体由课本中的文字变成了可感知的声音,可视的情景,解决了由于认知水平不足而无法完全接受信息的问题,使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听英语录音,看英语录像,标准的发音更具吸引力,录像声情并茂,为学生形成语感,提高说和写的能力打下基础。说和写是表达过程。直观的多媒体丰富了学生的说和写的内容,缩短了学生的训练周期,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如: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英语教学的内容包含了风俗习惯、体育、饮食、服装、交通,心理调试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内容包罗万象。单凭教师一张嘴无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只有运用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例如;当我们教授八年级Unit 2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课件来展示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地的名胜风光并配以英语解说,展示图片的同时教授相关的词汇与句型。
四、科学应用
与传统教学手段一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样有一个运用得好与坏的问题。运用得好,既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得不好非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搅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运用多媒体要讲究科学性。通过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Section A教学。本课主要是把学生导入到本单元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感兴趣。这一部分主要以锻炼学生口语为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对话,既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又完成了教学任务。其中还包括一个连环画内容。这一课对于多媒体的要求很高。首先,本课利用了一些传统的方法,如朗读单词,分角色朗读对话等,落实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把因特网同英语课堂结合起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新的场所。最后,利用一些动画给学生的思维添上了翅膀,使学生有发挥想象的空间,真正参与并灵活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了畅所欲言、自由表述的效果。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在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的时候,学生确实比较感兴趣,表现的非常活跃,但是对于展示内容中的知识点却不能很好的掌握。往往他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好看的动画,以及有趣的图片上,因此,我也尝试着不用多媒体,只是用书本和板书上了相同类型的课,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学生对于课本上出现的知识点烂熟于胸,但是整堂课的课堂气氛却显得很是沉闷。学生在口语上面的操练有所减少。于是,我觉得应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不能将所有的内容都在课件上展示,这样学生就不知道什么是重点,而是将一部分重要的语言点和语法点写在黑板上,重点强调,在写板书的过程中,还要提醒同学们做好笔记,让他们形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知道黑板上老师强调的是重点,而另一方面生动活泼的课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2、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这一课时的教学是一个单元的重中之重,这一课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型,以及重要语法现象往往都集中在这几百字的课文之中。在我所知道的教学案例中,有两种极端,一个是将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只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而忽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分析完文章后,学生甚至不知道文章的大意讲的是什么,还有就是忽略其中的语言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学生非常积极,讨论热烈,但是却没有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语言知识点。
这两种极端也反映了两种运用不同教学媒介的极端,前者必定是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比较多,而后者则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这与welcome一课中出现的是类似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离开语言本身来讲文章内容,更不能离开文章内容空洞地分析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OL].互联网-综合课件-道客巴巴.
【关键词】真正的课堂 中学英语 自主学习
自从“自主课堂”这个词语在教育界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新课改也炫亮登场了。而笔者最初用自主教学还得从两年前说起,笔者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如此之多的魏老师的书籍,都是关于让学生学会自主,那这能否用到课堂中去呢?从中摸索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在笔者冥思苦想了很久之后,终于让笔者在新接手的一届学生中正式推行了。
一、真正的自主课堂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是由内向外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灌输。在现代教育理论融于构建主动发展模式的实验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的过程;注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兴趣;注重创设情境、发展能力;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理论根据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真正的自主课堂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而存在的。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始终秉承着努力构建自主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为目标,以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
二、中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所遵行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真正的自主课堂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可以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重视学生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
2.发展性原则。在英语课程中推行自主学习的自主课堂模式着眼于教师的发展,也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发展模式。
3.体验性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4.实践性原则。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自主学习能有目的地为学生创建实践的最根本途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发展。
三、全面实行自主学习的英语课堂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小组。让学生们自已选择学习小组和小组组长(6人一组)。什么都让他们自己做主,这样下来,小组之间各成员不会产生矛盾,也不存在哪个学生不听哪个学生的话,并且只要一有学生完不成哪项任务,那组的援助力量一定随之而到。因为他们不仅要在本组中进行比较,还要与班上其它组进行比拼。这样不但利于大家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更增加大家团结拼搏的精神。
2.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是需要付出情感的,投入积极情感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交流各方彼此在情感上达到相互协调、相互一致,才有可能使学生主体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阐释自己的想法,进行沟通,从而实现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为此,我们应当打破传统教学中的那种同学之间虽近在咫尺、却视若陌人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局面,努力开创一种同学之间积极合作、主动交流的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格局。无论是左邻右舍、还是前排后座,都可以让他们进行积极合作、主动交流,且这种交流不限于各小组内部,也可在小组间进行。运用这种模式进行讨论、表演、合作等学习。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因为自己选择的合作伙伴,基本上都是比较熟悉,所以这样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前好多学生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的局面,从而让课堂达到最大程度的气氛。下面以上八年级上写作课My dream时,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完成。
任务:自己选择小组,采访小组内任意一人。目标:掌握如何用所学语言获得信息的技能,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让学生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为理想拼搏的恒心与毅力。话题:My dream。语言技能: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活动形式:6人一组。让每个学生当一次小记者,采访完本组的每个成员,以及告之自己的梦想,这样不仅练就了自己的听说写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每个学生敢说敢比的信心。
3.自主出检测题。从七年级开始,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出检测题。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每周一次,题型自由选择。只是试题收起来之后由我随机抽样安排考哪一张,这种试卷当堂考试、当堂阅卷,见效快,而且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四、反思与小结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一些教师仍然沿用“时间+汗水”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答”依然存在。教师们看到学生“苦读”,却看不到学生“成龙”希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教师们根据学科、班级学生情况,自行进行一些课堂改革。
参考文献:
[1]崔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1 (22).
【关键词】语境理论 中学英语 词汇教学 运用分析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构成语言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境的建立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在现阶段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语境的限制,不能对系统的词汇环境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因此,在现阶段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境教学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合理的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强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使学生在语境环境下激发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中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一、语境理论的概述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语言环境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语境,词汇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胡壮麟在语境分析的过程中,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语言语境、情境语境以及文化语境,其中的语言语境主要是指文章中的上下文,语篇中自身结构以及其逻辑的连贯性;情境语境主要是指语篇所涉及到的具体场景、事件或是参与者;文化语境主要是语篇中所涉及到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因此可以发现,语境为语言的运用提供了背景及知识,同时也赋予了词汇具体的含义,而在整个过程中词汇教学也应该在语境的环境下产生。因此,在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境的重要意义,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准确含义,使学生实现英语词汇的灵活运用。
二、语境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优势性
1.语境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词义。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词汇是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语境环境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意义,并使其灵活的运用英语词汇,减少由于语境制约而对单词记忆造成的影响。其优势性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单词理解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单词含义,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全面的掌握词义。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很好的进行阅读练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疑惑之处,当问题提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判断,从而充分理解疑惑问题,并对其词义进行判断。其次,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词多译的现象,如果缺乏语境学生很难对词义进行理解,在最终程度上导致英语学习的难度增大。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dog”一词时,教师应该提前分析到这一词语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并举例对其进行分析:“He was afraid that the dog would bite”在这种语境之下,学生会判断出dog一词是“狗”的意思;而在“She is lucky dog”这一语境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其中的“dog”一词是“幸运儿”的意思。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充分认识到词语的所中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会进行正确性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词汇的运用能力。
2.语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单词记忆。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语境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脱离了语境,通过单一词语内容进行分析,会使学生形成固定性的思维模式,当单词带入到其他语境中,学生会出现翻译不通顺以及错误性理解的现象,从而为学生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语境环境的建立,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的同时,告诉学生们语境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并逐渐形成灵活性的思维模式。在不断实践之后,可以使学生形成全面性思维理解能力,通过对词汇的深入理解,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从而为整个英语课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3.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整体分析文章内容。在语境环境之下,学生可以更好的对语境的词义进行理解、记忆,同时对整篇文章或是对话进行充分性的理解,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听力的训练。而在现阶段初中英语听力练习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学生要根据对话的语境进行内容的判断,然后得出听力的问题答案。
三、语境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运用文化、情境语境元素。语境是人们通过多个角度对其分析定义的,所设计到的内容相对较多,其中有内部语境、外部语境、社会语境以及文化语境等。虽然种类相对较多,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语境与语言运用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所接触到的词汇量相对较大,同一词汇会包含着多种含义,很多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之中,翻译词汇时会出现迷茫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会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语境环境建立的重要意义,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词汇环境,通过文化背景、英语环境等内容地基监理,使学生充分掌握词语的含义,同时也对地区的文化有所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单词讲解的过程中,“red”一词不仅只有红色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之下也有不同的含义,例如“see red”是发怒的意识,在特定的语境之下传达一种激动、亢奋的情绪,因此,通过对不同语境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加深单词的印象,长期发展下去会使学生逐渐改变盲目记忆、死板记忆的现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为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通过英语课程的建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强化英语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手段的优化,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在词语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举一反三,同时,使学生在完成英语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对当地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就达到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在现阶段很多初中院校英语教师过分的关注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根本意义上忽视了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因此,要逐渐优化传统的教学思维,教师应该通过语言环境的把握,对英语语言文化、词汇习惯性用法以及社会背景等内容进行深入性的挖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逐渐打破教学大纲的限制,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单词搭配模式,丰富学生的词汇容量,使学生的词汇量得到积累,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英语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方式,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应该通过语境环境的建立提高学生词汇的掌握能力,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3.利用多媒体创设英语词汇教学语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体系也应该得到系统性的优化,在这种状况下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活动教学中的催化剂,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有效性的交流,实现快节奏、高效率、轻松化的教学体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语境环境,使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多美体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在屏幕中认识到新的单词及词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特殊单词的理解,形成生动化的课程模式。例如,在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e 1 My name’s Gina”的课程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内容,可以通过ppt进行课程的展示,通过图像、动画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掌握课程学习的内容,营造英语语境,从而使学生更系统的掌握课程中的相关词汇,并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建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文章及所学的内容。而且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回顾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对课程中的新单词及新词汇进行了又一次的记忆,实现语境教学的最终意义。
4.运用教学道具实现语境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道具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道具的辅助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通过灵活教学方法的建立,可以在最终意义上实现英语课程教学的核心含义。例如,在单词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卡片填写新词汇,并将这些单词粘贴在与之相对应的物体之上,例如,电视上可以粘贴 television、电话薄上可以粘贴 yellow page,由于外国的电话薄大多是黄纸印刷而成的,所以被称之为 yellow page、也可以在红色的物体上进行标注,如红十字(the red cross)。通过这种联想性的记忆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新词汇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灵活性的词语运用,逐渐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初中院校也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资源,通过自主教学系统、英语学习语境以及交流学习模式等内容的建立,实现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顺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境环境的促进之下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语境建立的重要意义。通过语境环境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语境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交流提供充分保证。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语境理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科学的将英语词汇教学与语境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昕叶.基于语境理论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案例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何利芳.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长江大学,2014.
[3]李玉梅.解析语境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5,02:14.
[4]王晓明.语境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
[5]张文娟.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理论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153.
[6]高玉敬.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读后活动 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62
Abstract Taking the reading materials in "Good English" as example, the paper shows emphasis to the design of after-class reading activiti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and to the reflection on such practices. It focuses on those after-class activities, such as the text retelling and summary, character analysis, interview and defense, writing practice and role-play, with the purpose to set a stay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students and arouse their reading interest and final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English use.
Key words teaching reading; after-class activities, activity design
0引言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通常包括读前(Pre-reading activities)、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和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三个阶段。教师在阅读的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活动和任务,通过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务。其中读后阶段作为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对读前、读中阶段的拓展和升华,是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层次理解到深层次理解的过程,对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阅读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过分依赖经验,对学生和文本特征分析不够,教学组织与监控能力不够等原因导致读后任务设计与实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读后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所占比例偏低;第二,读后活动设计形式单一或缺乏层次性;第三,读后活动与文本的关联性不强,与读前、读中阶段的语言输系不大或过分拓展;第四,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缺乏必要且合理的语言支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脱节。凡此种种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结合《典范英语》的教学实践,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就读后活动的设计方案、思路及其设计原则作深入探讨。
1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活动设计案例分析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读后活动可设计为课文复述及概述、人物评析、采访辩论、拓展写作、录音及小剧表演等。
1.1 课文复述或概述
课文复述主要是通过不同方式或者不同语言对阅读内容进行重述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形式有图画启发、表格呈现、转换人称复述等。《典范英语》的每本小说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线索清晰、故事情节生动,而且配有简洁明了的插图,非常适合展开课文复述。
例如,在教学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时,笔者分别选择了每章节中最重要的几幅插图列举主要事件。学生通过插图既抓住了课文主线,又为课文复述做好了铺垫。同时,每个章节的重点图还为学困生提供了尝试语言输出表达的机会。操作中,每个小组可以自选其中一幅组图,小组成员在准备接龙描述中,安排自己组的学困生说简短的语言或好描述的图,小组的互帮互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多数学生能借助插图信息,适当增加细节,完成小说复述。为了让学生享受复述课文的成就感,笔者还设计了转换人称复述课文的读后活动。
[分析]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四级技能目标举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①课文复述能较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它是一种常用的读后活动形式,尤其是对于配有插图的原版小说这样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性课文。学生能够根据清晰的课文脉络,轻松地完成课文复述。为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迎合我校学生偏好小组合作的学习风格,在设计课文复述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内的复述接力赛或全班故事接龙。此外,为了增加复述课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口头复述落实为书面的概述写作,既可以是内容概要,也可以使用不同人称来转述。
1.2 人物评析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作为历史和语文学科中比较常见的“人物评析”活动,超越了对阅读文本的概述及赏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而且可能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的思考,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七年级学生的人物评析是从引导学生采用“观点+支撑信息(supporting details)”的形式开始的。下面是学完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Meet the Pirates后一个学生的写作:
I like the pirates best. Because they told the King and Princess who they were and they didn't have a ship in the story. They are very honest, and maybe that looks very silly. But I think they are very cute and funny.
下面再以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为例,介绍读后写作前教师的引导、为书面表达所做的铺垫。在分析中心“人物”Snap时,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Snap?对这只可爱的boss dog先做评价,接着鼓励学生说出书中的supporting details,根据大家的集思广益,教师在黑板上整理成板书,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下面是一位中等程度学生的课堂写作:
Snap was a responsible dog. He was a small black and brown dog, but he is 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
Every day he walked up and down Blossom Street. When he left Blossom Street for a new house with his owners, he came back, because he was worried about the Blossom Street.
He loved his owners. At half past four he came back, not to let his owners worry about him.
[分析]故事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人物的分析而进一步理解小说所要传达的主旨,人物分析这一教学设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论证能力。在小说读后教学中,非语言目标也是值得教师关注的,它具有开放性,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围绕有意义的话题促进真诚交流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应有助于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感受,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①
1.3 采访辩论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作用。②如果将英语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复述或机械的习题操练的话,肯定无法达到“用英语做事”的教育目的。因此,只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才可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采访”正是一种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真实交际的语言活动。例如学完Oh,Otto!这课后选出一个学生做Otto, 回答“记者”同学的问题,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学生的热情非常高,下面是问题举例: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y are you green?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other colo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Charlie? Why? Why do you choose Jo to work in a pair with you?等等。这个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对能力强的学生也是很好的锻炼。
辩论也是经常采用的一种读后活动,它需要教师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引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例如在学习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Meet the Pirates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场辩论:It’s 2 o’clock at night, you find a burglar in the living room. He is looking for some expensive things…Then you will? Keep silent or fight against him? 辩论的结果没有孰是孰非,主要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发挥想象,分析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动。
[分析]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指出:充分的输入,并不一定能保证语言的正确习得,只有交互活动、意义协商和语言输出才能保证语言的习得(斯蒂芬・克拉申,1981)。③有效的采访活动既能成为学生应用语言的过程,也能成为培养学生搜集、统计和分析信息能力的过程。在以“语言为主”的课上,学生们问许多问题的机会并不多,而“采访”可以补偿了课堂的不足。这样的教学设计目的是训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辩论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并提高逻辑分析能力,是学生喜欢的读后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可以根据课文的话题挖掘辩论主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辩论赛,并在辩论的基础上进行话题拓展写作。
1.4 拓展写作
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语言大胆加工,如以小说中人物的视角讲故事、评价书中的人物或事情、续编故事等,这类学习任务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为他们的语言表达搭建了舞台。如在学完第12本小说Cornflake Coin之后,要求学生可以以书中一个主人公的角度去表达,也可以写概述,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从学生书面表达的实验前后对比也能看出学生的进步。有的学生从不会写到会写,有的写作质量逐渐提高,还有的学生从原来的长篇摘抄不知取舍,到后来注重小说内容的缩写。
[分析]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文秋芳、周燕,2006)。④因此,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应具备提高任务的思维含量。比如,故事重点人物评析、以书中的人物的视角写故事以及相关话题作文等,都是为了激活、训练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的是思维的深度、广度及其逻辑性。同时,读写结合的输出训练是促进并加强语言结构内化的有力手段(徐浩,2007)。⑤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不要过分较真,应尽量避重就轻,鼓励其创造的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要有信心和耐心等候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1.5 录音及小剧表演
小说文本录音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学环节,好的录音需要有突出的模仿和较高的流利程度。一般来说,学生需要根据老师随意播放的小说mp3录音或同学的朗读录音的单句或片段完成任务:(1)Repeat, 要求学生模仿语言语调,比赛谁说的“地道”,或挑战对手;(2)回答问题, 如Who is speaking? What is he talking about? Where is the speaker now? What will happen next? Why? How? 等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听读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机会。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很集中,特别是听同学的朗读录音时。
课题组建立了专供上传录音的邮箱, 教师经常就学生录的音回复家长,指导家长在家对孩子的监督和帮助。每次课上通报每个上交录音的学生所得的等级成绩,促进学生的进步,感染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播放学生自己的录音,让大家评价优缺点,猜猜是谁的录音等都激励着更多的学生优化自己的录音,愿意尝试这种新鲜有趣的活动。
课本剧表演一直是学生们的最爱,几乎每本书的第二课时都安排学生的小剧表演,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小说、感悟语言,锻炼自己口语表达的热情和自信,最佳剧情设计奖、最佳表演奖、最美语音语调奖、最佳道具设计奖等的评选,更促使学生乐于表现自我。问卷显示,91.13%的学生喜欢小说的表演活动。
[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培养良好听读习惯,引导学生对表达的热爱,往往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设计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使之动脑、动眼、动口,鼓励学生的整体输出以表达看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内化小说语言的目的,形成对阅读的热爱。
2经验及反思
读后阶段作为阅读后语言输出阶段,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读后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确保针对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能力展开读后活动。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读后语言输出活动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很有可能是其难度要么太低要么太高。因此,教师在设计读后语言输出活动时应认真考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尽可能多地设计几个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任务让学生选择,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语言输出活动中。
其次,确保循序渐进地展开围绕阅读主题的读后活动。进行读后阶段的各种语言输出主要是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支架,从而全面促进其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发展。因此,读后活动的设计应紧密围绕阅读主题,脱离了阅读主题的活动是没有价值的。与此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读后任务也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最后,确保读后任务以学生为本,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读后阶段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它应该是对读前及读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师应适当拓展话题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在开展听、说、读、写等语言输出活动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挖掘和提炼课文中隐含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 结束语
英语教育的目标是用英语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不只是单纯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文明、文化、思想的载体。语言教育的正确途径是“积累”, 即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让学生多维、综合感知所学语言,进而习得语言。对于基础阶段的学生,语言积累和感悟的方法是“读”,读能带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学中读后活动设计为学生用地道的口语表达展示自我搭建平台,用书面表达促进语言结构内化的发生,包容性的课堂氛围令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感知英语,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生活经历,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注释
①②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
③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