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郑人买履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试;新课改
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人们“之乎者也”地说话了,写文章也不用“某某者……什么也”了,但对文言文的学习不能缺少,因为文言文虽然难懂,但却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祖国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大有裨益。下面就结合《郑人买履》的教学实践简单分析一下。
一、翻译做到文从字顺即可,不可太强求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翻译中,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过于注重文言文翻译的逐字逐句。如教学“何不试之以足”一句的翻译,这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何不以足试之”,翻译为“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呢?”。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简单向学生讲明这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句并引导他们明确正常语序即可,毕竟只是七年级的学生,文言文基础尚浅,不必做过多的强调,甚至要求学生对这个句子死记硬背。只要学生能准确翻译语句,做到文从字顺就可以了,不必为了应试而强求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帮助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重点把握常用虚、实词,善于归类总结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抱有一切为了考试的态度。有的教师以应试为目的,认为经常考到的内容,就重点强调,而其他的知识点就被严重忽视,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常用的虚词、实词,并加以整理、综合,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如《郑人买履》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度、坐、其、之、操、反、自信”等字词的用法。如“先自度其足”的“度”是动词,量长短的意思,而“吾忘持度”的“度”则是名词,指量好的尺码。再如“之”字在文中的不同用法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类总结,比如“之”字常用的几种用法:作代词,代人或者代物;作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作动词,译为“去、往”;作助词,译为“的”等等。这样,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有助于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
三、走出“讲”的误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讲”,总是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全文,然后在进行重难点的反复强调。这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汉语本来就博大精深,而且就文言文的翻译来说,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师带着学生翻译,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形式依赖难以自主翻译。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轻讲解重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翻译。如“宁信度,无自信也”,就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自信”的意思。通过讨论,学生们便能明白,文中的“无自信”应为“无信自”,译为“不相信自己的脚”。通过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学习文言文不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写出“之乎者也”的文章,不是要一个中学生将“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通常放置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说得头头是道,更多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祖国文化,培养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清华.浅析文言文教学的误区[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5).
【摘 要】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实词的释义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对于学生学习文言实词及解答相关试题,有着重要帮助,本文总结了几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以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
【关键词】文言文 实词 词义
文言实词是高考文言文的必考项目,且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一、字形分析法。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所表示的词义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从“刂、弓、矛、戈、斤”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从“讠、辶、彳”与人的行为有关,禾―五谷贝―金钱歹―死亡皿―器皿纟―丝麻月―肉宀―房舍求―毛皮目―眼隹―鸟雀。如:1.彀士十万人(彀,弓箭手)2.一曲红绡不知数(绡,丝织品)3.夜缒而出(缒,用绳子往下吊)4.君若宥而反(宥,从“宀”,表房屋,房屋能容人居住,即宽仁,宽待之意)5.可以独飨白粲(飨,食用。粲,米一类的东西)6.生而眇者不识日(眇,双目失明)7.抚军亦厚赉成名(赉,赏)。再如:“(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元”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儿”指人,上部“二”指明字义所指部位在人体顶部。故“元”是表示“人头”的意思。又如“冠”,字形由“寸(手)”、“冖(帽)”、“元”组成,表示手拿帽子戴在头上。“寇”由“宀(房屋)”、“攴(手持棍棒)”“元”组成,表示手持武器入屋击人头部,因而“寇”指“盗贼”。
二、通假推断法。古代汉语中,如果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根据古音通假时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近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如: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与“背”音同,违背的意思)2.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顾”与“雇”音同,“雇佣”的意思)3.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与“翌”形似,音同,“翌”的意思是“第二天”,“翼”通“翌”)4.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即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顿”通“钝”)。又如:昌期少年,不闲吏事。(04年湖北卷试题)。句中“闲”与“娴”通假,“熟悉”的意思,“不闲吏事”就是“不熟悉吏事”的意思。
三、知识迁移法。对于某些词义不明,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如:“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句中“及”已知学过的义项有“赶上”“到达”等意思,“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陶花源记》)。这里用法与“到达”相接近,但不确切。“到达”可引伸为“接触”,由此再引申为“实践”。该句中“及”即为“实践”的意思。“履”字,已知学过的有“鞋子”之义。如“郑人买履”,接触过的成语有“如履平地”、“如履薄冰”,其中“履”均作“以足踏地”讲,这是“履”的本义。此句中的“履”应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为“走过”、“经过”或“实行”的意思。再如:富人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质”字,已学过的有“做人质”“做抵押品”的意思(“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全句意为“有富人不占有田籍却以别人的田券作抵押霸占土地万亩”。又如,高考题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A、讽帝大征四方寄技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C、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考查的这几个实词在古文中十分常见,或曾在课文中见过,或在常见成语中使用,我们完全可以比照相关的句子去理解:A项中的“讽”比照“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B句中的“哂”比照“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C项中的“遇”比照“遇臣甚厚”,(《陵信陵君窃符救赵》),D项中“务”比照“除恶务尽”等等。它们各自与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或成语相同的词意思一样,然而,毕竟本题有一定难度。C项中的“遇”解释为“优待”似乎也正确,无论是“遇臣甚厚”还是“每遇人尽礼”,“遇”句都有“优待”之意,但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加以辨析解决:一是“遇”这个词本身不含“优”的意思,只是对待;二是联系原文段上下文来看,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所以“遇”应为“对待”的意思,故C项解释是不正确。
四、结构观察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互文句的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由彼、此相对可以推知),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盈”。再如“追亡逐北”,“追”与“逐”同义,可知“亡”与“北”也同义,“北”也指“逃亡的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忧劳”是同义复词,可以推知“逸豫”也是。“兴国”与“亡身”是相反的意思,可推知“逸豫”与“忧劳”也是相对的,即安逸享受的意思。“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中,“破荆州”“下江陵”属并列结构,所以“下”与“破”意思相近。又如“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句中“春耕”对“秋敛”,可推出“敛”即“收割”;“补不足”与“助不给”相对,“助”即“补”,“给”即“足”,成语“家给人足”可资佐证。
五、语法推断法。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如一个句子的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就可以推断词语的含义。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做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诗”中,它做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做定语,限定“风”,释为“微小、微弱”。又如“(优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句中“辩”作“多”的宾语,显然只能翻译为名词“辩才”,还有“庭除甚芜,堂屋甚残除:废弃”,句中“庭除”“堂屋”均作句子主语,“除”翻译为动词“废弃”显然不对,应译为“台阶”才讲得通。
六、随文断义法。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对于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批文入理,推断其意义。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又如“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赡:赡养”,原文是讲一个相貌奇特而力大无比的汉子,不怕毒蛇猛虎,常在夜间打柴,而且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一般人只能背一百斤,他把柴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人们不解其中缘故而问他,他说了上面这句话,意为,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我大,没有办法。句中把“赡”误解为“赡养”毫无语境依据,应解释为“足够、充足”之类的意思才对。
当然,上述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通的,我们在推断一个词的词义时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后港中学。
一、通过多次的诵读,来培养丰富的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在不断地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得到较为丰富的和牢固的语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们不断地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慢慢理解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当我们理解了文章的意义,就能了解作者的心情。而当我们通过不断地积累文言文常识后,也可以水到渠成地解释文言文的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读准音、读顺句子、不念破句。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一句中,“一犬”是两个单音词,中间必须稍作停顿,如果连读就会对句意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朗读、诵读、分角色读、相互译读等不同的形式。这样,教师在这些形式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增强,使得他们理解文意的能力增强,累计到一定程度时还能对某些字句产生顿悟,能够和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另外,在学生们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佳作后,对很多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就会有理性的认识,这就为更深入地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们的信心也会随着增长,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二、通过再现课文描写的场景,使学生们有直观的体验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创造课文描写的场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晏子使楚》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编一场舞台剧,让学生实际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学生们的亲自表演,使得学生们对外交家晏子的机智善辩有了理性的了解,同时为了演好其中的角色,他们也会对课文内容详细品读,从而对课文有了更深的解读。再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利用配乐朗诵的手法渲染情境,让学生们体会到欧阳修那独有的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意境中。又如在教学《郑人买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郑人”与“卖鞋者”在课堂上表演。表演的同学在课前不但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和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向教师详细地询问了古人的言行举止,并上网查询了有关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表演时,上台的学生演得相当投入,观看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评议得有声有色。最后,学生们还不忘评出最佳演员。这样,学生在没有死记硬背的前提下,不仅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充分享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添加语言品味,使之更有趣
文言文语言简明扼要,凝练传神,颇有内蕴,若仔细品味,足以让学生领略汉语的魅力。例如“黄昏”,它能令人想到一艘靠岸的客船,或是一张无法安宁的水中枯叶;“乡村”,仿佛有一股草木和泥土的气味,一种安谧的氛围;“城市”,则把人带入喧嚣的、车水马龙的街道等。尤其古文,一个词语就是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一幅图画。比如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卓绝千古,令人沉醉。又如王安石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不仅带来了春天,更像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使我们的心中感到无比的畅快,感觉到生命无比的美好。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和“推”的选择更能说明作者的严谨。“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中这一个“横”字很真实,很生动地表现出了牧童那种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天性,任谁看了都会会心一笑。
很多文言文在语境、意境方面能带给我们很大的触动,使我们和作者虽相隔千年却能产生共鸣,一拍桌子、一竖大拇指、由衷地赞一声“妙”,这些都和上述的点睛的词句分不开的!这些词句在古纸堆里闪着耀眼夺目的光芒,不断地吸引我们去诵读它,使我们深深陶醉其中而不自知。
四、添加文学性分析,使之更有味
文言文不应只重视字词句的翻译、用法的总结,也应去挖掘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因为选入课本的文言文都文质兼美,不分析感悟是很可惜的。如讲《鸿门宴》时,可让学生分析樊哙的人物形象特点。从“臣请入,与之同命”这样干脆利落的语言中,见其忠心;当“卫士欲止不内”,哙“侧其盾以撞”卫士扑于地,见其勇武;“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见其威力;劝说项王时敢为刘邦说话,又暗喻尊崇项王之意,见其智略;辞去时,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刘邦找托词,见其胆识。刘邦手下一区区宰狗者竟是一智勇双全的武士,刘邦如何能不胜?教师还可进一步问:“项羽手下的项庄怎样?”对比之下,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也产生了步步探究的兴致。
一、课文教学要注重运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研究教材时多注意,就会发现教材中的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方面的文章,并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教学安排。如,教师在进行《童趣》一文的教学时,将文中作者把“藐小之物”—夏蚊、丛草(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虫蚁、土砾、癞虾蟆想象成群鹤、树林、野兽、丘壑、庞然大物制成一张张形象的图片;将作者把癞虾蟆在草丛中吃蚊子的过程想象成“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的过程制成PPT动画;再将融入作者神态、情感倾向—“观之,兴正浓”时,“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可贵的情感变化过程设计成让学生口头交流互动的人机交流白板课件。那么,这样的文章、词句把儿童的天真、淳朴,对世界独到的观察和体味写得传神之至的精妙之处就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领会和感悟。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够紧紧围绕人物对司空见惯的、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东西,挖掘出人物观察后以独到的思维方式展开的想象、描述,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某个季节(时间)、某个环境(场景)等情况下曾经有过的类似想法说出来或在白板上简要地写出关键词来,学生一定会表达出许许多多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并能在相互表达中实现充分的共享,得到更多的启迪。这样会使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得到较为理想的培养。
再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如果能把那些画面感、意境氛围较强的文章、古诗词制成便于学生观察的多种情调的画面,在引导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点拨、引导、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一定会在这种自由的课堂情境下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课堂理解与感悟要注重运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善于运用电子白板图像、音视频启发学生,让学生从观察图画、欣赏音视频的过程中,主动探究、自然感知文意。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课前按照课文中主要体现景色特点的内容—“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绝不讲究对称”“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等内容,搜集相应的景观图片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从观察图片入手,通过深刻的、多角度的对图片的分析、体会来反观课文内容。在个人对形象感知的前提下,结合与别人的交流、互动,逐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效果要比按照课文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体会的单向思维要深刻、牢固得多。
再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课文反映的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充满原始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它融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民风民情浑然一体。教师如果在朗读课文时将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画面或视频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聆听朗读的同时,结合课文语句,认真欣赏、切实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学生就会在欣赏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生命的律动、语言中包含的情感和深意。尤其是对文中震人心魄的场面描写的排比句—“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的体会,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振。这样的画面或视频,会带动学生在自我感知的过程中,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地思考,多角度地去探寻安塞腰鼓内在的魅力、思考
(下转页)
(上接页)
黄土高原这方水土孕育出这种文化艺术的渊源。此时,课堂已不再需要教师的讲解,这种手段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听说训练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摘要::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成语习语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中英文作为世界上两种影响面极大的语言,有着极其丰富的成语习语资源,并反映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诸多方面。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从文化的角度对汉英中的成语习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语言、掌握语言。
关键词:成语 对比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都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育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尔特认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词汇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成语习语的定义、英汉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
二 成语习语的定义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语(metaphorical)、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成语(idiom)、格言(maxim)等,是指词汇中结构固定,语意、语法完整,在功能上以独立的单位来运用的词、词组或句子,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习语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短语,是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的表现。
汉语的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英语“idiom”广义指一种民族语言中所有的习惯用法和特殊表达方法,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狭义指的是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三 英汉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下面我们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方面对英汉习语及成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
1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说话方式和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地方特色,习语也如此。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产生就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英国是位于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英国渔业发达,人们历来善于航海,因此就有大量的成语涉及海上的航行和经受的风雨。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all at sea(不知所措)”、“trim the sails(随风转舵)”、“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等。
农业是每个国家都不可少的,磨坊和铁匠铺曾经是英国农村重要的手工业,从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如:“to plough a lonely furrow(孤独地行动)”、“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说得中肯,打中要害,做得恰到好处)”、“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to come under the harmer(被拍卖)”等。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相应的,习语很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顺藤摸瓜”;“枯木逢春”;“七十二行,庄稼头一行;“不耕不种,终身落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等。
中国盛产竹子,汉字里便有很多同竹子有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节外生枝”等等。而英国不出产竹子,英语中“bamboo”的一词也源自马来语,所以英文中这方面的习语也寥寥无几。
2 宗教信仰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所以许多英语成语出自《圣经》。如:“a labor of love(爱做的事,出自喜爱而做的事)”、“after one’s heart(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to heap coals of fire on somebody’s head(以德报怨使人感到后悔惭愧)”、“to fall from grace(堕落,犯罪)”、“to cast pearl s before a swine(明珠暗投,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者)”、“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想要面包,反而给石头;意为“得非所求”)”等。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如:“一尘不染”、“不二法门” 、“五体投地”、“回头是岸”、“菩萨心肠”、“借花献佛”、“大慈大悲”、“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劫难逃”等。
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被神秘化的数字文化内涵不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数字“七”情有独钟。这是由于古人将七个天体(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与神联系起来,从而使数字“七”被神化,而这个神秘的数字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宗教方面的习语有:“Seven Days in Creation(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世间万物)”;“The 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Faith(信任),Hope(希望),Charity(仁慈),Justice(公正),Fortitude(毅力),Prudence(谨慎)and Temperance(节制)”;“The 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七大礼物)”;“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T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Mercy(七天精神善事)”。
英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有时就用“baker’s dozen”来代替。这条习语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作了规定。但是,要保证面包的重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不容易做到。为了避免因短秤少两而受罚,面包师便在规定的一打12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宁多勿少。这样,“面包师的一打(baker’s dozen)”就变成13,而不是12了。例如:“She bought a baker’s dozen of eggs.(她买了13个鸡蛋)”。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要算“九”了。“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起初是龙形(或蛇形)之图腾化的文字,后来演化出“神怪”之意,象征着天。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面阔九间;紫禁城有大小院落及房屋9999间。汉语中带有九的成语比比皆是,例如,“九霄云外”、“九天揽月”、“九天九地”、“九牛一毛”、“九生一死”、“九牛二虎之力”等。另外,“天诞日”为正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民间还有九头鸟之说。
如今,随着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其价值观也发生相应变化,勤劳致富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由此带来对另一个数字――“8”的膜拜。因为数字“8”汉语谐音为“发”,因此凡是电话号码、汽车牌照、商店名称(或开张日)无不带有“8”这个吉利的数字。由此可见,英汉民族不同的数字观念,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3 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名著是成语的重要源泉之一。一些名著的诗文语句因此成为广泛流传的习语或成语,这一点英语和汉语具有共性。英汉语的一些习语或成语都来自本民族脍炙人口的名学名著。如英语有这些成语:“a nine day’s wonder(九天的新鲜)”,该习语出自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传奇诗《特罗勒斯和克丽西德》,比喻昙花一现的人事物;“paint the lily(给百合花涂彩)”,源自莎士比亚剧本《约翰王》第4幕第2场,喻指“作不恰当而过分的修饰”,这条习语相当汉语的“画蛇添足”(to paint the lily)。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百合花(lily)象征着纯洁、高贵、美丽与吉祥。关于百合花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夏娃因为同亚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被赶出了伊甸园。她悔恨自己的过失,不禁流出了眼泪。而这表示忏悔的泪水落到地上,立即长出了百合花。也许由于这一传说的缘故,西方人一直视百合花为圣花,他们不允许任何人亵渎这种象征纯洁吉祥的花。如果有人给百合花上色,那就是“多此一举”,有时还引申为“冒犯”的意思。如在美国,人们常说“to gild the lily.”
再如,“Mid summer madness(仲夏疯狂)”源自莎士比亚剧本《第十二夜》第3幕第4场,这条习语被后来人喻指“极度疯狂”。
汉语中源自中国古名典名著的成语更是俯拾皆是,如四大名著中的成语就有很多。如:
《三国演义》成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割须断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足鼎立;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红楼梦》成语:骨肉分离;太虚幻境;曲径通幽;鸳鸯在梁;摸着石头过河;风水宝地;寻花问柳;耳鬓厮磨;锦衣纨裤;饫甘餍肥;茅椽蓬牖;瓦灶绳床;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了然不惑。
《水浒传》成语:腥风血雨;心满意足;一马当先;逼上梁山;不识泰山;飞檐走壁;一箭之遥;人困马乏;改邪归正;徇私舞弊;积草屯粮;天诛地灭;探头探脑;有头有尾;民穷财匮;指手画脚;两相情愿。
《西游记》成语:三头六臂;拖男契女;三五成群;长年累月;福星高照;一本正经;万事不求人;好自为之;好吃懒做;神通广大;呼风唤雨;普度众生;法力无边。
4 历史典故与历史事件
典故是指典制和掌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故结构简练,言简意赅,能使文章语言洗练、形象生动、含蓄幽默。一般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如果不了解这样的一个渊源和背景是很难理解典故的涵义的。例如:“拔苗助长”、“滥竽充数”、“黔驴技穷”、“愚公移山”、“叶公好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朝三暮四”、“画蛇添足”、“鹬蚌相争”、“东施效颦”等来自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都源自中华民族特有的古代文化。英语中与此对等的习语很难找到,表现了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国家也有类似从典故中产生的习语,如“to be cat’s paw(被人利用,吃力不讨好)”,源自《伊索寓言》:相传有一只狡猾的猴子看见火堆中烤着的粟子,自己想吃而又不敢拿,于是哄着猫儿“火中取粟”。猫取出一个,猴子就吃一个,等到猫把火中的粟子全部取出后,猴子也就全部吃光了。猫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的结果。
四 结语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浓缩的文化”。通过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的比较,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生活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各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成语。
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中西文化就像两条相距遥远的平行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但源头的差异,决定了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过自己一段独立的互不相交的发展史,它们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今天来研究中国与西方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旨在把握中西两种文化在各种具体文化观念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认识文化交际的本质,从而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实现文化传达。
参考文献:
[1] 洪蓉:《比较英汉习语及成语 透视中西文化差异》,《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2] 赵冰:《从成语看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 陈兰娟:《从习语看中英文化差异》,《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 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