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俗世奇人全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
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描写人物形象时最为常用、最为直接的方法。成功的肖像描写能起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表达效果。逼真、传神的肖像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从书本中走出来, 活灵活现地站在学生眼前,而且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触摸”人物外貌形象,进一步去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去体验人物的经历、遭遇,去掌握人物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的来龙去脉。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在通读全文之后,再次研读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这两段文字。读完后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个人为一组,一个人画少年闰土的肖像,另一个人画中年闰土的肖像。学生感觉到这节课非常新鲜,别具一格。我把学生不喜欢读的文章,变成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尤其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学生作画时,要求他们一定要抓住闰土的外貌特征去画。此时此刻,教师不用费心地讲解,只是静静等待学生作画。让学生自己去画,自己去思考。学生画好以后,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对比分 析,看一看谁画得更好,为什么画得好?尤其是对手部颜色、形状和动作的作画更能反映出闰土的身份、地位和生活境况的巨大变化和反差。
二、让学生说一说――抓住 人物的语言描写
人在生活中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去和外界沟通的,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也不例外。人物的语宵通常会表现出人物个性、思想、精神,更能生动地刻画 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又如在《王几何》一文中,描写王玉琳老师的说话,更是引人人胜、妙趣横生,充满着极强的喜剧性和幽默感。“这就是我的大名! ”文中开始描写王老师迟 迟未见其说话,半天不出声,不说话,一张嘴就是短小精悍,出奇地吸引人。在写王老师讲述自己绰号的来历时,更是幽默风趣。让学生试着用王几何老师的语速、语气和语调,说说这些话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王老师是一位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扎实、严肃 而又富有亲和力的老师,是不苟言笑却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这样,学生就更能感受到作者对王老师的怀念、崇拜和赞美之情。
在整节课中,我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让学生模仿王老师的语气去说话,让学生去当一回老师。学生的喜悦之情难以名状。学生动口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大显身手、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王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深深印在了学生心里,学生的阅读欲望一下子膨胀了。
三、让学生演一演――抓住人物的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由人物的动作和行为构成的。成功的行动描写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逼真、可感,并具有动态美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在教学《王几何》一 时,我让学生试着去模仿王老师首次登场亮相、进教室的情形:“夹着”厚书、大圆规、大三角板、“挤进”门、“站到”讲台上。首先让身体胖点的学生去扮演王老师,看谁演得更像、更传神。从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让学生学到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有的学生还认为没有将王老师“眨眼工夫”就站到讲台上这一描写表演到位,没有体现出王老师走路“很快”的特点。我让学生说出了自己颇有见底的理由:“王老师平时就怕耽误学生上课的时间,所以就一直这样走,直至形成了走路快的习惯。”我接着问:“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老师很敬业” “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几何老师” “王老师时间观念很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讲出自己的看法。又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也让学生轮流表演孔乙己在酒店喝酒、付钱的情形,尤其是要注意表现出他的动作特点,如“排”出九文大钱等。
四、让学生想一想――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它能把人物内心活动用文字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在学 生面前。把无形的心理活动,变成学生能听得见、看得见、很直 的东西。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大胆去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三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老大臣是“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诚实的官员是“大概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皇帝心里是“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在他们三个人看来,说自己不聪明、不称职、不够格,这可是骇人听闻、最可怕的事情。在精明织工骗子设置的精巧骗局面前,他们三个人都害怕别人否定自己,而进行了自我否定。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让人觉得更可笑、更愚蠢、更滑稽。正是由于他们这种自欺的心理,才让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光天化日、堂而皇之地发生在大街上,让人们笑掉了大牙。
一、把握契机,科学教学观是方向。
如果把整个教学过程比作船只在航海,那么科学的教学观就是保证我们能最终到达目的地的罗盘。只有树立了科学的教学观,我们的教学之舟才会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港湾。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契机,先要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这就要求我们明确教师不再仅仅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的角色,而是要求我们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把“知识”这个看似静态的名词变成一个处在不断革新扩充中的动态词。随着师生角色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也不再囿于老师已设定的教案中,而是具有了随机性,即,它突出“活”,克服“滞”,教学节奏、顺序、提问方式……都随着实际教学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如果这是在关键环节上的调整,那么就会成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契机。
二、把握契机,创造时机是捷径。
契机,即事物转化的关键,若把语文教学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可以把它看成我们常说的“时机”。这看似充满变数,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不可预料性的时机其实在很多时候是可以创造的。
深入地把握文本。军事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中也要求我们要深入地把握文本。一般对文本的把握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写了什么,主要明晰文本主要内容;为什么写,明确作者写作目的,也就是本文的主旨;怎样写的,从写作手法研读文本怎样从共性中写出个性,怎样写好个习性;实践,从文章中找到最有感触的一两点,通过习题或写作运用于实践。比如《浪之歌》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者的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恋情。可文本的内蕴不只如此,文本中除了浪和海岸,还有美人鱼、礁石、美女丽人等形象。当教师问:“从诗句中看出海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多情的。”
师:“为何这样说?”
生:“他不仅喜欢海岸,他还围绕美人鱼跳舞,还偷珍珠给美女丽人来讨好她们。”
师:“请你再次浏览全文,海浪是以一个女子还是男子的口吻来写的?”
生:“女子。”
师:“对,那么作为一个女子,她围绕美丽的美人鱼跳舞,帮少年向心爱的人吐露衷肠……此时她对这些事物怀有怎样的情感?”
生:“对美的欣赏和向往,对世间万物的博爱。”
这样,对文本的情感把握又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主旨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三、把握契机,发现时机是前提。
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常说“不是世界上缺少美丽的事物,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也常常做一个对教学契机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的麻木者吗?换句话来讲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没有契机可把握,而是缺少捕捉契机的耳朵。”常常会有着样的情况:我们总是觉得只有自己要讲的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要是学生掉进我事先设的“套”中,那么我们就把握住了教学过程中绝佳的机会。殊不知,著名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早1841年针对普鲁士当局的“新书报检查令”质疑道:“你们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是啊,学生的思想也本应如春天的百花般争放、尽香,各显异彩,如果你真的尊重每个孩子,善于倾听,善于发现他们智慧的闪光,善于捕捉他们最美的瞬间,那么你就会听见“花开的声音”。很可惜这种智慧之花往往还没开放就被我们无情地摘掉了。
比如某教师在上《俗世奇人——泥人张》一文时文:“你佩服泥人张吗?”
生A:“佩服,他运用了高超的技艺来回报了海张五。”
师:“还有吗?”
生B:“我佩服他的嫉恶如仇。”
生C:“能处乱不惊,面对别人对他的羞辱他能通过智慧回击别人。”
师:“你们都佩服他的对人方式,有没有佩服他技艺的?”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多么有思想的发言,可老师熟视无睹。那是因为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想让学生找到有关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可惜学生没有直接点明,于是老师在“失败”了三次之后又补充了一问。如果我们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发言,就第一个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接着问:“从哪看出泥人张技艺的高超?”或根据第三个学生的发言引出:“他用智慧回击海张五的具体方法是什么?”都可以顺利地引导进入预设的环节中。可见,没有倾听,就没有师生间真正的互动,更看不见智慧与智慧相碰撞时闪烁的光芒。最美的瞬间,最动人的片刻,最重要的契机就源于老师的倾听。请带着欣赏去用心灵聆听那一朵朵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