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打白骨精概括

三打白骨精概括

时间:2023-05-30 10:1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打白骨精概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打白骨精概括

第1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西游记》

1.看完西游记的同学向我挥挥手。

2.用一两句话介绍西游记。(可以是故事内容、作者、朝代,自己最佩服、欣赏谁)

3.你认为谁的本事最大?为什么?(孙悟空、唐僧、观音菩萨、如来佛……)

4.孙悟空最大的兵器是什么?不会写?板书:(金箍棒)

5.过渡:今天跟随吴承恩一起走进西游记第十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板书)

二、学习课文

1.考考你们早晨读的三个词:斋饭 癞蛤蟆 骷髅

感悟白骨精形象。

2.通过预习思考:孙悟空为什么要打白骨精?

书上有一句话写出了白骨精的心思,放声读一读。

出示PPT: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不胜欢喜”是什么意思?酝酿一下,你会读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点评:白骨精很兴奋、迫不及待、欣喜若狂。

造化!造化!换成现在的话该怎么说?(福气福气、天助我也)

3.于是她想出了什么办法去吃唐僧肉?速读2~7小节,在文中画出描写白骨精的句子,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步地哭着走来。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随机板书: 一变美村姑送斋饭

二变老妇人哭女儿

三变老公公寻妻女

PPT 原著中对变成的美村姑有这样的描写:

冰肌藏玉骨 衫领露酥胸 柳眉积翠黛 杏眼闪银星

为什么写得如此美?

PPT 再读读白骨精的表现,她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诡计多端、善于变化、奸诈狡猾、阴险毒辣)

感悟孙悟空形象。

4.如此诡计多端、奸诈狡猾的白骨精终究也逃不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从3、5、7自然段中找重点词概括一下孙悟空是如何大显神通的。板书:

劈头一棒

当头一棒

抡起一棒

引读:孙悟空“打”的内容。

女生:白骨精一变美村姑送斋饭。男生:悟空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就朝妖精劈头一棒!

女生:白骨精二变老妇人哭女儿。男生: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女生:白骨精三变老公公寻妻女。男生:众神仙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5.PPT 研究一下,同样是打,有什么不一样?“抡”是什么意思?(越来越狠)(用力挥动)

6.孙悟空经一打劈头一棒!二打当头一棒!三打抡起一棒!可是越打越机灵了,越打越智慧了!机灵智慧在哪儿?

交流。

“笑”还说明什么?为什么对狡猾的白骨精笑呢?(自信满满)

PPT 为什么要藏金箍棒?要打,还打不过她吗?

随机板书:足智多谋

7.让我们来听听师徒两人的对话。(出示与师父对话的视频)

8.自由读读第6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唐僧 慈悲为怀 不善识别 补:忠心耿耿

三、我读书,我快乐

1.提起《西游记》,家喻户晓,除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有许多故事也很精彩,如 、 、 ……

2.在《西游记》中,你还对 (谁)最感兴趣,为什么

四、作业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除《西游记》外,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其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如求贤若渴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行侠仗义的花和尚、忠勇双全的武松、细腻忧柔的林黛玉、泼辣刁占的王熙凤……你想体验这些故事的乐趣吗?那就找来读读吧。

[板书设计]

孙悟空

足智多谋 三打白骨精 诡计多端

忠心耿耿 善于变化

一变美村姑送斋饭

第2篇

阅读教学中,学生接触文本之初,就会有一些问题;展开文本之后会自主解决一部分,其间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未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几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后应答。面对学生的应答,教师首先要耐心倾听,准确理解,迅速做出判断。

[案例1] 倪鸣老师教学《石榴》一课片段:

师:这一部分,你觉得哪儿写得最有趣、最生动?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石榴娃娃多顽皮呀!(课件映示)这是笑得——(咧开了嘴!)这是——(笑破了肚皮!)

师:同样都是笑,为什么作者先写“咧开了嘴”,再写“笑破了肚皮”呢?

生:它必须先要经过刚成熟时的“咧开了嘴”,以后才会“笑破了肚皮”。

师:你是一个特别理智的孩子,能从植物生长的过程来分析。有没有同学从“笑”上来考虑的?

生:有一个石榴裂开的口子很小,就说“咧开了嘴”;有一个石榴裂得非常大,作者就说它“笑破了肚皮”。

师:作者是用不同的石榴来告诉我们,石榴笑的程度越来越深!所以,作者后面用上了一个词——“甚至”。以后,当你要表示程度加深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词了。

当学生应答正确或很精彩时,教师要毫不吝啬地送上恰如其分的表扬;当学生的应答比较零散或缺乏深度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抓住重点,引领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并渗透相应的写作方法,再瞄准教学目标、回归文本,联系上下文对症下药、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自主建构新的知识,经历自悟自得的过程。

二、 智慧理答基于理性

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一些课文内容的背景与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很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片面理解甚至是错误观念。教师面对学生应答偏差,如不及时加以辨别与矫正,很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误解,甚至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2] 窦桂梅老师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片段:

生:我觉得白骨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很顽强,很执著,很了不起。

师:啊?那你说说白骨精这么执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要害唐僧,要吃唐僧肉。

师:那该怎么评价白骨精的这份“执著”呢?你先想想。

生:孙悟空对师父有求必应,有情有义,很执著!

师:你说孙悟空执著的目的和白骨精执著的目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孙悟空的目的是善的,白骨精的目的是恶的。

师:你真是“善恶分明”啊!那么,现在请你结合妖精的“无心向善”谈谈妖精的执著。

生:妖精的执著用错了地方,所以下场罪有应得。

师:妖精的执著,不是智谋,而是不择手段的害人阴谋!方向错了,方式再好,那也是南辕北辙!

当学生应答有错时,我们不妨转换视角,尝试拓宽学生的狭隘思路,通过反诘,让学生与原有的错误想法发生碰撞,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当学生应答出现歧义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充分思辨讨论,再次研读文本,体会作者思路及主旨;当学生的应答肤浅片面时,我们可以补充必要的资料,帮助学生站在更广阔的背景之下来观照自己所学的内容,推进学生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 智慧理答趋于理想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抓住学生应答这一资源,用智慧理答的方式,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给予必要的帮助,灵活而有效地进行引导与点拨,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营造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形成民主理想的课堂。

[案例3] 于永正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片段:

师: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生答:谦虚、武功高强、忍辱负重、懂礼貌、胸怀宽广等)

师:你们的答案都正确,但作为高年级学生应该看得更深更远。默读全文,边读边想林冲为人与众不同之处。最终将林冲的为人浓缩成一个字。(生答:忍、让、礼、谦、宽)

师:你们浓缩的这几个字,都有你们的道理。于老师把你们说的这个“让”字写到黑板正中,它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能把你们浓缩的其他字都概括进去。林冲的“礼让”“忍让”“谦让”“宽让”都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品格善良、谦和。

第3篇

一、略读――明大意

略读,简单的讲就是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非精细地、大略地读。

略读时可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梗概,可粗读“几段几段”,可跳读“几页几页”。――即所谓的“一目十行”。

在教学中,遇到篇幅较长、人物关系复杂、教学情节曲折的文章,略读使我们能快速的浏览全篇,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任务关系,重建再现文章的框架,掌握大量的信息。略读通常使用的方式是默读,默读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略读还要注意反思和概括,这样就不至于读完就忘完了。略读这支语文学习的急先锋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采集了大量的信息,较适用于中高年级的教学。

阅读教学不能像精读教学一样精雕细琢、面面俱到,也不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更不是信马由缰,开放无度。在教学中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适当选择。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我就建议孩子们采取这一方式阅读。孩子们自小在《西游记》的故事浸润中成长,本来对这一故事就比较熟悉,略读中他们快速的找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段落,并能依据文本自由发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复述故事,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略读教学本身不等于略读,当今的信息社会,略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适当地教学策略,整体求略,部分求精,做到略而不简,让课堂精彩纷呈。如果我们读书中能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那是多么美的一种阅读境界啊!

二、精读――品细节

在教学中,有许多名篇佳句值得我们细细推敲、一品再品,方知其中的滋味。精读使语文学习变得更细腻、更深入、更有“语文味”。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篇章都要求学生精读,像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小小的船》一课时,因为教学对象是刚由幼儿园转入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识字不多,有大部分孩子连拼音都没掌握好,虽然这首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有相当多的孩子读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一句话都说得断断续续的。同时,班上的孩子学前的教育程度不一,有小部分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所以学起来较轻松,背书式的把诗念得很快,像是在背加减法口诀。如何平衡这两极的学习状态呢?我用摘星星的小游戏要求孩子们先耐心扎实的读拼音,先读准字音,再把文中的词语流利的读三遍,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接着我要求孩子们细细地读小儿歌,边读边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并画下自己喜欢的词语图画或句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喜欢这些词语、句子的原因,在多层次的精读活动铺设下,孩子们走进了文本,发现了细节的美感。在精读细味中,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的孩子说:“我喜欢弯弯的月儿,好像是跷跷板。”有的说:“我喜欢闪闪的星星,他们好像在向我们眨眼睛。”有的说:“我喜欢‘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我真想像那个姐姐一样坐到月亮船上去。”有的说:“老师,这首儿歌好美,我想背下来。”“我想唱出来。”“我想到了《小星星》的儿歌”……没有精读细品怎来这样丰富的情感体验,正是精读让思维在文字中碰撞,在情感、文本中激扬。

三、因地制宜,引导多种阅读形式共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应如何践行呢?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但也“有法可依”。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导多种阅读形式共融,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的出发点,即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精辟的阐述中,明确了精读与略读都是阅读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与补充。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至关重要,虽然它们的作用不同,但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阅读都是打开语文天地的金钥匙。

第4篇

一、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又叫审美鉴赏力,它是感知力、感受力、创造力的综合。在初中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对事物有个客观综合的评价。如在品读《西游记之取经女儿国》影视作品的音乐之美时,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视频《女儿情》。师生欣赏着美若仙境的画面,听着优美动听的旋律,感受着大自然的造化之美,女主人翁的那份眷恋之情不待言表。一种美轮美奂,如梦如画的情境浮现眼前,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视频播放与音画作品的巧妙融合,使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就是说,学生要会读书,读有用之书,要把书读活,能深刻体会书中的寓意,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教材内涵,丰富学生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对学生的想象力有暗示作用,从而深刻理解故事的情节。如在《西游记之通天河之争》的故事中,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波涛汹涌的水面,惊天动地的水流声,使学生有种心惊胆寒的感觉,从而深刻理解师徒四人西行取经路途的艰难。在临近海边时,视频播放唐僧、孙悟空的表情和神态,暗示了师徒面对恶劣环境的无可奈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衬托主人翁西行的坚定意志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这种文学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作品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写作特点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习作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在欣赏《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故事中,反复对比播放前后白骨精的三次变化情况,让学生深刻理解白骨精的三个连环计: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在这三次施计过程中,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语文的写作手法。如白骨精的肖像、语言描写;孙悟空的语言、动作描写;唐僧的语言、神态描写等。使学生理解这些描法在作品中的作用。尤其是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孙悟空跳跃式拜别师傅的画面,更是感染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孙悟空的那份真情、那份衷心,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怀,以及那份委屈的泪水。这是真情实感的流露,通过视频的渲染,很多学生流下了真情的泪水,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特点,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语文是语言学科,课文中的语言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很多优美的字词句段值得我们去品读、去感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西游记之猴王出世》故事中,“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类似的句段很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相关文字,衬以花草树木、狼虫虎豹等图片,配上轻柔的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欣赏这些优美的句段。通过人机交互,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轻松掌握作品中的用词之妙和写作手法之巧,达到情景相融、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学生赏析能力。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阵地作用,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功能强大,平台广泛,应用灵活等特点。因此,在阅读教学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合理延伸,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在本节课的教学时,课前布置学生从网络查阅相关《西游记》作品的作者及年代,写作背景,经典故事及人物等。学生通过搜索阅读,对相关知识掌握准确、到位,课上发言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样既能进行合理的延伸,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家里都安装了网络,学生都有QQ号,有的学生还开通了博客,这为大家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为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提前一个月把我的阅读教学群和博客公布给大家,让学生在那里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是对西游记中人物进行形象分析、性格解读,也可以是对这部作品进行环境描写的评价等。通过交流,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5篇

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师生对话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可以消除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到沟通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

氛围。

二、感悟文本——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也要让学生感悟文本,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是教师进行有目的地引导,让学生对文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

如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学生通过自读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后,我再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便能较为准确地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孙悟空火眼金睛、机智勇敢、英勇无畏;唐僧:蛮不讲理、慈悲为怀;猪八戒:嘴馋、贪心;白骨精挑拨离间、诡计多端、奸诈贪婪。试想,如果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学生又怎能用上如此贴切的词语来评价文中的人物呢?

三、凸现创造——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学生的语言材料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词汇,提出几个问题,更要让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一位教师教学《最佳路径》时,让孩子们说说,假如你是游客,你会选择在路边买葡萄,还是进入老太太的庄园自己采葡萄呢?大家都说要进老太太的庄园采葡萄,自己想采多少就采多少,而且还非常有趣、自由。可是有个学生却说:我会选择在路边买葡萄,因为路边的摊主守候时间很长,非常辛劳,而且在路边买葡萄可以节约时间。瞧,这位学生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方式,从另一种角度进行分析。这不仅是一种超越,更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思维。谁能说他的答案不是正确的呢?

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创新,充分发展个性。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四、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的方式

传统教学往往循规蹈矩的,学习模式统一。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完成,结果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选择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在“三自”的原则指导下,减少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创造性表达。

课堂上,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之成为真正的主人,促进个性发展。有位老师上《黄山奇松》,真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黄山松的美?”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有些学生选择有感情地朗读,解读黄山松的美;有的选择当导游,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黄山的松树;还有的则发挥自己的绘画技巧,创意画了一副“黄山奇松图”……学生的表演,生动再现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对阅读更感兴趣,对黄山松的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个性化阅读,就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阅读兴趣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阅读的快乐,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发展个性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五、多元评价——个性化阅读的方向

长期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和评价制度,严重束缚了语文教学个性的培养。而新课程的评价体系需要教师把评价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和个性化阅读评估。

如上完《船长》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评价哈尔威船长,大部分学生纷纷表示了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崇敬之情,然而,也有同学这样说:哈尔威船长,您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您那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令我深深折服,但您为什么要让自己白白牺牲呢?难道救援乘客的同时或者之后,您真的没有一丝逃生的机会吗?对于这位学生的回答,教师报以掌声。无论哈尔威船长牺牲自我的目的是多么崇高,但毕竟生命是最可贵的。这样及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够使评价变成一种民主参与,交流的过程,使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6篇

关键词:名著;阅读;现状;解决策略

对中外名著的考查,是近几年考试的一个亮点。回味语文考试这丰盛的精神大餐,名著阅读考查一如陈年佳酿,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芬芳了语文,诗意了考试。出题者已经回归了语文,但仔细分析试卷却发现,我们的学生离语文的本真有着渐行渐远的趋势。例如,很多学生都喜欢看《西游记》,但在考查《西游记》的阅读时,有的学生竟然把大闹天宫的人错安在白龙马头上;在考查《三国演义》的阅读时,有的学生竟然把过五关斩六将的人当成是刘备;在考查《鲁宾逊漂流记》的阅读时,有学生竟然不知道主人公是谁……可见,对一些学生来说,名著并不“名”。

一、导致名著不“名”的原因

1.读书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名著的基本要求是:(7~9年级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经过调查,38%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足120万字,35%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能达到200万字左右,只有27%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在260万字以上。学生读书少,读名著就更少了。经过调查,初中三年读了所有推荐篇目名著的学生只占20%!

2.读了的书成为过眼烟云。有一些学生读了几部名著,可是在做题时却对书中的内容感到很陌生。这是因为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看热闹。比如,在读《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一回时,他们会为孙悟空打死白骨精而喝彩,却不去思考这一回体现了孙悟空、唐僧怎样的性格特征;在读《水浒传》时,有的学生只关注鲁智深、李逵、林冲、武松到底谁厉害,却不去仔细分析人物各自的不同点。所以,读了的书没有经过思考,留在大脑中的也只是“热闹”而已,至于热闹的背后是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3.不善于整理归纳。经常会发现在答名著阅读题时,有的学生把李逵当成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错把格列佛在大人国的经历看作是鲁滨逊遇到了野人。从答题来看,这部分学生对名著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不善于整理归纳,致使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解决初中生阅读名著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从七年级开始定时安排阅读课。老师一定要制订阅读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可以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指定篇目,课后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和心得并及时反馈和检测。现在很多学生都觉得课外没时间读书,而课外究竟有没有时间是我们老师无法掌控的。我们能掌控的就是课堂,那么课上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就应该是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了。

2.充分利用早读、午读的时间,让学生听读。说书是一种古老的语言艺术,在当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电影的丰富,许多学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说书了。精彩的说书不仅绘声绘色,而且引人入胜,又能发挥人的想象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天天听书网”等网络资源,每天听书10分钟,坚持下来,一年的听读量就可以达到100万字。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的听、读、思相结合,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优化学生的名著阅读。

3.要求学生摘抄。大纲强调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而摘抄是一种老套却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以上文字出自名著《 》,是英国作家 的作品。

这里摘录的就是《简・爱》中的一个片段。在阅读名著时要摘录名著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精彩之处,或熟记表现人物心理的重要句子,并且记下作品名称、作家、国籍等文学常识。

4.归纳梳理。前三种解决策略都应该从七年级就施行。到了九年级,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梳理名著阅读了。梳理主要是针对故事情节来说的一种方法。

例:《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

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林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

这个题要求填写《水浒》中与人物相关的一些情节。在阅读名著时要引导学生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对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应熟练掌握,相关人物能对号入座,切勿张冠李戴。

5.分层次阅读。考试前不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阅读名著指导。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将名著阅读分成基础题和提升题两个层次。老师引导学习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做浅层次阅读,让他们了解名著名称、作者、国籍、精彩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对于学习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老师除了要求他们做浅层次阅读之外还应提出深层次的阅读要求,例如深入把握人物形象、作品主题、主要艺术特色、对内容或人物作出评价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等。

以上是我对初中生名著阅读的一点看法和思考,让我们引导学生一起去嗅名著阅读这瓶陈酿的芬芳,让名著在学生中真正的“名”起来!

第7篇

关键词:教材引领;写作示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43-1

一、如何写人

1.以事记人。将人物置于某件特定的事中,从而突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事例有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二泉映月》等;也有的反过来,选取伟人的一些生活小事,以小见大,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等。这类文章往往在写事的同时,着重描写事件中人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抓住这些,人物的形象就丰满了。

2.借物喻人。这类文章往往为了突出人物的品质,借助类似的物来含蓄地引入,如《早》中借蜡梅来写鲁迅,《小草和大树》借“小草”、“大树”来写成功前后的三姐妹,类似的还有《青海高原一株柳》等。

二、如何记事

1.写作顺序。常规的事情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逐层展开的,有时为了特殊的表达需要,也会打乱顺序,如《钱学森》为了突出回国的重要性,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回国一段。

2.照应。为了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自然,环环相扣,有时需要先在前文打好伏笔,才会使后文的某些情节不显突兀。比如《牛郎织女》中老牛临死前的一段话,就是为下文牛郎追织女做伏笔。

3.情节。叙事类文章的核心是情节,好的情节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好故事必须避免如流水账般平铺直叙,而要做到一波三折,《三打白骨精》《半截蜡烛》就是其中的典范。

4.矛盾。为了激起读者的心理共鸣,使读者感同身受,需要将人物置于两难境地,有矛盾才有精彩的故事,比如《和他的大黑骡子》,围绕杀还是不杀这一矛盾展开。

三、如何抒情

1.借景抒情。这一特征在古诗中用得很多,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将两人的友谊比作连绵不绝的长江之水,《草原》中开头一大段草原美景的描写也不是孤立的,也与后面的“蒙汉情深”有着紧密的联系。

2.以物寄情。散文中常用这样的方式,如《姥姥的剪纸》将对姥姥的思念寄托在了剪纸上,《理想的风筝》则是将对老师的思念寄托在了风筝中……

四、如何状物

状物的“状”,就是描摹、陈述形状的意思。状物的文章关键是要写出该物的不同特点,为此我们不仅要调动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摸、去闻、甚至去尝,还要充分发挥想像,如《广玉兰》就利用这两点写出了不同时期广玉兰花的特点。另外,在描写的时候,顺序也非常重要,比如《变色龙》中,先写头,再写身子,最后写尾巴,这符合一般的观察顺序。《金蝉脱壳》中,作者仔细观察,从头到尾部逐一描写,并将写作重点放在了尾部出壳时的描写,有序的同时,做到了详略得当。

五、如何写景

1.写作顺序。在游记类的文章中,顺序非常重要。一般的游记会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这种写法往往还加入了作者的亲身体验,具有说服力。另外一些场景类的文章则会抓住一些动态的变化。

2.点面结合。“面”往往具有全面性,概括性,但面面俱到则会有重复单调,粗枝大叶之感,结合着用上一些典型的“点”,会有举一反三的功效。

六、如何谋篇布局

1.总分结合。这种文章往往条理清楚,让读者能一样了解到作者的表述重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莫高窟》《詹天佑》都是围绕一两个核心意思展开分述的。

2.详略安排。好的文章在内容的取舍上都是非常讲究的,该详的地方不吝笔墨,无关紧要的地方一笔带过,这样使得文章重点更加突出,中心更加明确。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开头一段沿途景色的描写,几乎和内洞的字数相当,看似多余,实际是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还有表情达意的目的,那泉水,那映山红,和那双龙洞一样,何尝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呢?

3.起承转合。“起”是文章的开头,“承”是上下文的承接,“转”是文章的转折,“合”是结尾。做好这四点,文章就会显得流畅自然。一些大作家的文章在这方面看似随意,实际上举重若轻,功力非凡。

七、如何抓住细节

1.环境细节描写。《最后的姿势》中,对地震中四周环境的几处描写,充分表现了当时形势的危急,反衬出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一刻做出的选择是多么令人敬佩和震撼。

2.外貌细节描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对爱因斯坦外貌的刻画就十分重要,这样一写,主人公沉迷于科学研究而不拘小节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3.语言细节描写。《最后的姿势》中,谭老师的话不多,只有两句,但都充分诠释了谭老师对爱与责任的理解,这两句话如不写,人物形象会失色很多。同样,细细品味《船长》中主人公的语言,你也会读出什么叫临危不乱,什么叫做人之道。

第8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效的课堂需要精彩的细节,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预约精彩。虽然教师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什么,但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及把握、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1. 预设预习指导细节,让预习发挥功效。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数教师的预习指导,一般采用一读(自读课文,基本达到正确、流利,整体把握课文),二画(把自读过程中自己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下来),三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问题尝试解答)。笔者认为,这样的常规预习还不够全面,还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学课文的文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重点预习。如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设计了如下预习单:(1) 朗读课文,努力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结合课后习题2,联系上下文和运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 比较一下本课生字词的异同,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然后抄写两遍。(3) 默读课文,标出节数;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 结合课文,联系课后习题3的句子,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5) 对课题、课文内容、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6) 对课文中一些重点字词、句段进行圈画批注。很显然,这一预习细节的预设,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预习该怎么做,具有挑战性,更具探索性,让学生通过预习,基本解决了字词的问题,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质疑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效率大增,预习指导细节自然就成为增效因子。

2. 预设导入新课细节,让学习充满期待。课堂导入的预设,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重大的影响。巧妙导入的预设,不仅能明确提出本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说明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求新知识的到来。如广东的王晓辉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开课导入设计就别出心裁:课前,师生交流时,他先出示甲骨文“孝”字,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理解字的意思: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孩子。)然后讲了二十四孝中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引出新二十五孝“花布抱母”,出示图片后,让学生畅谈想法。课中,在读好课题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特别留意带有“没想到”这三个字的句子。学生一边自由读,一边找句子,并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用心去品味当时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这样的新课导入设计,做到了课风、文风的基调一致,教师以猜测解读甲骨文的“孝”字,体现有趣;以网络中的“花布报母”一图入课,体现自然;以巧抓“没想到”一招入手,体现了简单;以揭示批注课文之法入文,体现了自如,让学习充满了期待。

3. 预设课堂提问细节,让思维方向明确。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设计教学提问时,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以及教材的特点出发,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预设提问的细节,在“趣”“准”“巧”上下工夫,预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开拓学生思维的、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使提问适当、准确、有明确的指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将问题预设为:“白骨精用了哪些奸计来骗唐僧?”这样的问题设计指向正确,思维方向明确,学生很快就能搞清教师的意图,在文本解读和言语实践中,从“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连环计”四个方面来学习和感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省时、高效地学习了新知,轻松愉快地完成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这个重要的学习任务。

4. 预设探究活动细节,让活动更具实效。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高其实效性。教师首先要明确探究的目标,并对活动时间的调控、活动空间的构成、活动环节的控制、活动对象的全员参与等进行宏观协调,这些细节都需要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对于探索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难点,教师要尽可能有多种考虑,主观上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达成教学目标。如在学习《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可这样预设:“作者是怎样通过黄河、羊皮筏子和乘客来侧面衬托艄公的?”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可以让学生分小组选择相关自然段来学习,全组参与讨论,一人记录要点,一人负责汇报。教师在交流汇报环节,只要对学生思维阻滞点,以及未关注的“盲区”,用少而精的语言加以简要点拨。这样的精心预设,是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究与学习,不仅让他们体会到合作、探究的好处,掌握了方法,并把个人的方法转化为共同的成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具有生命活力。

二、 课中灵动落实,实现增效因子

语文教学需要预设,但课堂的教学细节不是教师事先都能预设和料想到的,课堂的精彩往往生成于突如其来的细节。教师在课中灵动落实课前的精心预设,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奇异反应、闪光思维、独特思想,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火爆”,使之成为增效因子。

1. 关注语言细节,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语言准确生动、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形象,把深奥变得浅显,把枯燥变为风趣,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动机,还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提升。有经验的教师在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时,总是将“这道题理解的请举手”,改为“这道题理解的请举手,不理解的请举拳头。”这样的语言细节,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2. 关注内容细节,让课堂充满灵性。教者若能关注并有效利用课本上的内容细节,予以启发,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课堂充满灵性。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为了落实“复述课文”这一教学目标,决定采用师生互动表演这种教学方式。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准备表演狐假虎威这个场景,然后让5名学生分别扮演“老虎”“狐狸”和“鹿”“兔子”“野猪”,其他同学担任“导演”。在学生设计表演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的站位、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创编,使得表演非常成功。这样的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的细节,融师生互动和学生表演于一体,让每个学生都承担角色,都沉浸在角色之中,都得到深刻的体验。

3. 关注行为细节,让良好习惯养成。课堂上,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动态生成的不良行为细节,并用好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需要,使之成为教师有意义的教育行为一部分。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比较小时,教师把手放在自己的耳朵旁,做一个旋转的动作,学生就会心领神会地放大声音。又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在写字时歪斜着身子,并不时把笔杆放进嘴里咬一咬,字写得不够工整时,便走近他,轻声对他说:“你的字写得有进步了,只是还不够端正,身体坐正会写得更好一些。”边说边用手将他的后背托了托。这个学生立即挺直了腰板,认真地书写。教师这样关注行为细节,在不影响其他同学写字的同时,矫正学生不良习惯,使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

4. 关注失误细节,让失误创生资源。有时候,教师也会出现失误,这种失误恰好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点拨,纠正偏差,巧妙挖掘“问题”资源,使之变成课堂中生成的有利资源。如有一次,教师不小心将“唤醒”写成“叫醒”,被学生指出后,教师没有按照一般处理办法立即改正过来,而是这样引导学生:“你真细心,很能发现问题。不过,我觉得‘叫醒’这个词用在文中也是挺通顺的,未尝不可啊!”学生当然不同意,纷纷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教师总结说:“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用‘唤醒’一词好,这个‘叫’字太吵闹了,赶快把它修改过来吧。”教师这样注重教学细节的处理,智慧地把教学失误转化为教学契机,诱发学生讨论探究,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自然会更透彻。

5. 关注反馈细节,让教学面向全体。巩固练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检验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应特别关注反馈评价这个细节,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大组,在进行课堂练习时,有针对性地关注某一个小组,对这组学生练习情况开火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同桌互评等形式,了解其他小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出错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方法的指导,让做错的学生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并进行再次修改。这样反馈评价的细节,教师心中装着每一组、每一个学生,清楚了解全班的学情,为《课标》倡导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面向全体。

三、 课后总结反思,成就增效因子

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教师要认真地做好课后总结反思,研究每个细节背后所蕴含的意义,用新《课标》的理念去解读细节发生的原因、处理的经过和结果,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优化各种策略、方法和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充满生命的律动,成就增效因子。

对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细节,教师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反思总结。如哪些教学细节预设得好,在实际教学中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哪些教学细节经过教师智慧的应变,生成为课堂的精彩;哪些师生对话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哪些教学细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哪些教学细节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这样做,既为今后教学提供了借鉴,又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增效。

第9篇

一、媒体引路,渲染交际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

如我校吴荣梅老师执教《学会劝阻》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正是旅游踏青、放飞风筝的好季节,让们背上旅行包、带上风筝,一起到郊游好吗?

生(齐):好――

师:看,石桥弯弯;听,流水哗哗。走过月牙般的小桥,河边青青的杨柳已向我们挥手。树林里一片生机勃勃,小树们正欢快地向上长呢!来到草地上,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景象让我们陶醉。可是,不经意间,我们看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插图,鲜艳的画面、优美的音质,形成了强烈的视听效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师:你看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1:一位小朋友随地乱扔香蕉皮。

生2:这么做容易摔跤,更破坏了环境的,是不对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随地乱扔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根据学生及教材特点,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了去郊游途中去“劝阻”不文明行为的情境中。

二、因文导演,活化交际情境

学生的练说只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次提高口语能力的机会,而上台表演,则是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无声的文本语言演绎为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为学生构建一个交际舞台。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

例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教师将课文改写成剧本的形式,出示要求:

然后让学生自由准备,同桌合作表演。第一轮表演时,学生只是将文本内容照本宣科般地宣了一遍。老师抓住契机,顺势引导学生:若要表演吸引人,还可以添加动作、以及脸部表情等。话音刚落,同学们跃跃欲试,投入了第二次练习准备中。再次指名表演时,现场师生欣赏到了另一番情景――这一组同学的表演非常投入,效果很好。就连后面的听课老师也频频点头,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高涨,纷纷叫嚷着要求表演。这时,老师顺水推舟地说道:“请一二两组演唐僧,三四两组做悟空,我们一起来演一演。”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明知道“大锅饭”是“不好吃”的,但没有扫孩子们的兴他,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一时间,内向的、开朗的……各种性格的孩子畅所欲言,“一展身手”。表演中,交际的交互由生生之间到师生之间,由师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因文导演,让更多的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他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明确要求,稳定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中,学生常常犯两个毛病:一是只会“夸夸其谈”,不注意准确地运用词语及语言的规范性,交际达不到语言提高的目的;二是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别人没有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或者光听不补充意见,不发表想法,这样就做不到双向互动,交流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前明确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例《赶海》教学片段,老师出示了一组词串:

嘿 暑假 舅舅 去赶海

哎 喧闹 沙滩 抓海星

咦 夹住 长须 捏大虾

哦 逃窜 螃蟹 成俘虏

这些词语既涵括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又抓住了文本有的语气词。整串词语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具体分三步进行。词串一出示,老师就布置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从自由练读到指名读,从指名读到比赛读,从比赛读到齐读,分层推进,同学们兴致一路高涨,激动小脸涨得通红。就在这时,老师巧妙引导学生竖着观察第一组词语――找一找其中的规律。支支吾吾学生老师顺势一点拨,引出“语气词”这一概念,学生当即就心领神会了。学,是为了更好地用。紧接着,老师安排了一个选词填空的练习。迁移运用中,学生明确认识到语气词在句中出现时,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妙。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走神或者听话抓不住要领,老师提要求时语句比较精炼,给学生说话训练时一个明确的暗示。在整个教学板块中,创设出了相对稳定的“交际场”。学生在“场”中畅所欲言,灵动表现,既扩展了思维,锻炼完整、清楚地表达的能力;又体验作者赶海的乐趣,架起沟通课文情感的桥梁。

第10篇

【关 键 词】 兴趣;学习动力;语文;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让兴趣真正内化为学好语文的动力。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如下探究。

一、关键要找好入趣点

“入趣点”是指人在做事情过程中的兴趣所在。每一件事情只要认真去做,努力去发掘,必定能找到入趣点。在教学时,我们应借助课文文字,循循善诱,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学语文。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激趣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找春天,课前我先把全班学生带进校园里,在自己的身边找春天。看看谁的眼睛亮、耳朵灵……果然,带着他们走了学校一圈,回到教室,学生有的说:“老师,我发现树叶变绿了,春天来了。”有的说:“小草由黄色变成了绿色,真好看呀!”有的说:“校园里的花儿开了,有黄的、粉红的、紫红的,春天真美呀!”有的说:“小蜜蜂出来了,春天来了。”有的说……他们说得太精彩了,让人听了真是一种享受。

(二)图画激趣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如教学《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第二课时,我们就可以在挂图上贴上一个光芒四射、火辣辣的太阳。出示课文的挂图给小朋友们看,太阳火辣辣的,知了在树上一个劲儿地叫着,好像在说:“热呀!热呀!真是太热了!”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蚂蚁和蝈蝈又在干什么呢?快让我们去看看吧!学生个个兴致极高,“啪啪啪”地翻开课文,大声朗读起来,可见利用图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也可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音乐激趣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如教学课文《放小鸟》,在学到笼中的鸟宝宝和鸟妈妈对话时,我有意识地让孩子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当时,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妈妈是贵州人,生下她就离她而去了,唱着唱着,我发现她的眼睛湿润了,唱完歌曲她趴在桌上哭了。此时,孩子们就是文中的小鸟,都被感动了。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一致的氛围,用音乐渲染情境,小心地拨动学生的情弦,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活动相连接、相沟通。

(四)表演激趣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怎么才能激发儿童兴趣?有这么一句名言,叫做“蹲下来看孩子”很有道理。举例来说,教儿童口语交际──听故事演故事,可以给他们戴上大树、苹果的头饰进行表演。不要低估了头饰的作用,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一戴上头饰,无论在扮演者本人的眼里,还是在其他小朋友的眼里,他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了。有经验的老师都很注意头饰的运用,它会增加趣味性,使学习变得轻松。

二、课外自主,养成习惯

(一)贵在得法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但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搜集到有关的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教师要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一是要先弄清楚要搜集的资料是属于哪一类的,再有目的地进行寻找;二是带学生到学校阅览室阅读,教师加以指导;三是列出参考书的书名,让学生到图书室借书;四是提供信息,指导学生到书城、少年活动中心或上网查找;五是方法灵活多样,可采取主要内容概括法、摘句法、复印法等。学生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就显得轻松,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二)恒在收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学习《长城和运河》《桂林山水》时,让学生查找有关长城、桂林的历史、传说、歌曲、图片等资料;学习《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小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责任感。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个人的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

总之,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化成语文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世正.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M]. 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第11篇

[关键词]戏剧 关良 人物画

关良,(1900-1986)字良公。广东省番禺县人。自幼爱好绘画,尤喜京剧人物。1906年读私塾,1908年先后求学于广东南强公学,南京圣公会及金陵中学。1917年留学日本,入川端研究所与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师从滕岛武二、中村不折学习西画。1922年毕业回国,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任教,后又任人文艺术大学主席、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专科学校、云南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糸主任兼教授。对文学、音乐、戏剧以及中西文化有着深厚的修养。他一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更以其风格独具有彩墨戏剧人物画和油画称誉画坛。其戏剧水墨人物画独树一帜,成为我国绘画艺术的一新画种,影响深远。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重庆、西安、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57年赴民主德国访问并举行画展,由该国出版《关良戏剧人物画册》,列入世界美术全集丛书。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交通大学艺术系主任兼顾问等职。著有《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画集有《关良京剧人物水墨画》、《关良戏剧人物水墨画册》、《关良油画集》、《京剧人物水墨画》、《关良戏剧人物》、《关良画集》、《关良画册》等。

关良擅长中国画、油画。60多年来,他苦心孤指探索中国画的创新和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从1928年起,他试以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戏剧人物。创水墨戏剧人物画,以新颖别致的笔墨,独步画坛。人物造型,用笔赋彩,稚拙生动,富有情趣。尤精于点睛之妙,以长、短、大、小、圆、方、尖、直、浓、淡、三角等各种笔点点睛,尽传人物不同眼神的特点。其画出入于传统,取法梁楷、朱耷等,真率自然,勾红在经意不经意之问。代表作品有《戏剧人物画――吊金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五醉图》、《太白西醉写》、《责妃醉酒》、《西装打山门》、《武松(醉)打虎》、《鲁智深醉打蒋门神》等。70岁以后,又以中国画作静物、花卉等。别具风韵。关良的油画亦具浓郁的中国风味。早年受西方近代绘画影响,中年以后,以中国画和戏剧情调入油画,运以单红平涂,善用油彩,尤以薄油、厚油并施,并每以刮刀直接作画,如《石门》、《静物》、《武松打虎》等,色调斑斓,焕发着中国气派。关良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不计其数的风格别致的戏剧人物水墨画,乍一看来似有稚拙简单、信手画出之感,但仔细品赏,便会觉得意寓弥深、韵味醇厚,耐看的很。

中国戏剧与中国水墨画,历经千年,同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赢得了中国文化象征的美誉。正如韩羽先生所说,“中国戏,中国画,虽不同名,却是同姓,似是姐妹”,“中国戏画”把两大艺术瑰宝融合在一起,珠联璧合。使其发散着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关良以笔墨释怀,戏中有画,画中有戏,以戏入画,各臻其妙,引领观者出神入化,回味无穷。关良的戏剧戏曲人物画独树一帜,以最简风格,影响最大,现已成为我国绘画的一个新画种。他的作品、用笔精简、笔笔有趣、质朴平易,不拘泥于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用夸张形的手法使画的面貌鲜明独到、自由、天真单纯、逗人喜爱,并耐人寻味。

关良作戏剧人物画,与他的酷爱戏曲、音乐艺术是分不开的。从年轻时起,他就迷恋于戏曲,尤喜京剧,经常在教学之余前往观摩,他懂戏、爱戏、进戏,他在重庆国立艺专任教时还曾粉墨登场,演出《打渔杀家》《捉放曹宿店》,亲身何味与局外观赏不同,而和盖叫天的长期交往,均为其他画师所缺乏的机缘。在这一时期关良画了大量的戏曲人物速写,就在这样的生活积累之中,使他产生了通过静态的绘画去表现动态的戏曲人物创作,然而这却是给他自己出了一个难题:戏曲与绘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用什么去沟通它们呢?从关良的戏曲人物画不难看出,他就是用感情来表达他挚爱戏曲艺术的。他在画中,并不十分拘泥于戏剧的具体情节,而是以自己对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表情来重新安排画面构图,注重笔和墨以及线条在画面的构成关系,某些动态构图甚至是舞台表演中所没有的,他不去模拟,不单追求戏剧人物的扮相、动作、服饰等的外在美,而是着力于表现自己对于某一戏曲情节的理解和感受,致力于刻画戏剧人物在特定的情景之中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心理。戏曲题材与绘画形态的选择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意”的提炼和追求。戏曲长期以来形成了运用程式化的表现手法来描述“意”的深厚传统,与中国画重传神与写意、重想象与意境的实质一脉相承。关良从中领悟到以“戏”入画、又以“画”品戏的诀窍,使戏曲转化为绘画,又让绘画充溢着舞台戏曲的情趣。

由于关良并不以戏曲的外在特点作为自己的绘画依据,因此,在表达形式的选择上经过了概括、提炼、推敲、研究,破费了画家一番思考。我们所见的关良此类作品都是不讲透视、比例、用线游疑,彩墨孱杂,有些类似孩提的涂鸦。但有老道沉着的用笔。这一种艺术效果是破除了高俗的具象效果。而追求似与不似之间,是画家有意而为之。关良觉得儿童天真,最少虚假,以孩提的笔法来表现比较新鲜、真诚,易于真切、淳朴的表达自己对于戏曲艺术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因此,我们从关良的画里品到一份真率幽默,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直白的有点如孩童。一览而有余意。

为了表达自己对戏曲艺术纯真的挚爱,画好戏曲人物。关良经常看戏并结交不少京剧演员,与他们一起磋商技艺,还请人指教,专门学了几出戏,以熟悉戏曲艺术的特殊规律,做为一个有良好传统功底的中国画画家,同时学过西方的油画的画家。常常把后印象主义、特别是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的画风揣摩与心。关良说过:“广博采收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必要的手段。学的东西很丰富,但又要不易看出原来的痕迹,便能够创造自己的风格”,“重要的是要进得去又出得来,把外来的滋养,经过自己的消化,逐步变为自己的东西,成为个人画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中国风格,他对于我国古代(特别是汉代)的石刻艺术,以及汉唐以来的陶俑、年画艺术都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构图、造型到用色、用笔,都汲取了这些远古艺术中的古朴、天真、传神等艺术养分。其构图饱满,色彩热烈对比,在笔墨上吸取文人画的精萃,惯以写意手法来渲染 身着黑色戏装的丑角,更常用短线去勾勒剧中其他人物的造型,尽管落墨不多,用线精简寥寥可数,然而无论在夸张的人物神采,还是画面的质感对比,都给欣赏者带来一种特有的稚趣。他画戏曲人物主要是画戏曲人物出场时由动人静的一刹那。他的戏曲人物画有很好的人性体现,将剧中人和演员融合在一起表现,以剧中人为主,同时又不掩盖演员的个性,从早年的铅笔速写、后来的毛笔勾稿,到最后定稿成图,求索时间漫长,他的画美于戏,洗净了市井油滑气息,在不上程度上赋予清爽素逸之风神,天韵流溢,抒人民性大众人性人情之曼妙、深沉、健朴、朗润,含有回味无穷的妍丽简畅。

可见,关良戏剧水墨画的那种貌似稚拙内蕴深刻、传神达意的艺术境界的获得,实在并非轻易可得,而是他长期苦心磨炼的结晶。是画技圆熟、熟后转生的一种表征。

如果说关良戏剧画画的是感受,感受是关良戏曲人物画的重要艺术特点的话,那么传神则是关良极为重视的一条创作原则,也是他在艺术界创造的最为有成就的一个方面《霸王别姬》中霸王与虞姬,眼神相顾,用眼在叙述着一切,《山门》中鲁智深的眼神炯炯闪亮,也很传神。《三岔口》中刘丽华走着小步,小心翼翼的在黑暗中去拨门的神态。任棠惠假装睡意,但完全清醒。准备还击的架势画得逼真致极。李逵的刚勇无畏,宝玉的感激怜惜,晴雯的深情忧怨,武松的警惕不屑,孙二娘的暗中盘算。无不描绘的惟妙惟肖。看了关良的戏剧人物画确犹如看了一处戏。可以说,关良的画,传神是第一位的。他笔下众多的京剧人物无一不是这样。关良的画能够传神,关键就在于他对点睛之笔的极为重视。眼神的留白与点睛,成为其绘画语言的第一特征,而这一点也正是他对中国古代绘画以及对戏曲艺术的长期探索中得到的启示。欣赏关良的画没有清晰的规划。却具有一种淳朴、稚拙和粗旷的魅力。如果说画其他部分时还似乎“若不经心”。那么。在点睛时则是“经心至极”的。他总是在其他部分画成之后,待墨色全部干透再仔细推敲,考虑成熟后,才以浓重的焦墨,郑重其事地点睛。为了画出不同人物的动姿、神态、心理性格,关良笔下的戏曲人物的眼睛看上去简约。却丰富多变,各有不同,在眼的用笔上或直笔而下,或横笔拖过:三角示凶恶,方形显刚武……这样虽只寥寥几笔,但三教九流,忠奸贤愚,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心里、喜怒哀乐通过这两点漆黑的眸子显现传神之味,使其作品散发出浓郁的中国气派。“以形写神,以神达意”更赋予了其作品胜似观戏的文化品位。

第12篇

一、基于文体类型设计“问题链”

(一)叙事类文章:“问题链”抽丝剥茧见本质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量最多的便是叙事类文章。这类文章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文章依据故事情节发展,有着鲜明的情节主线,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事情发展顺序,其核心问题常常潜伏在故事过程中。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如果唐突出示,学生必不能立即回答,必须要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一步步深入,逐步体会,而教者也正需要依此进行课文的展开与赏析,这就需要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连串的辅助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理解的深处,逐步领悟课文的主旨,这样的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亦步亦趋,渐入学习佳境。“问题链”的设计关注问题之间的坡度、关联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知识、理解内容。比如,有位教师在讲授《军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设计出这样的“问题链”:“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体现是个军神的句子。”“现在我们就站在手术台旁,闭着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手术台上的哪些情景?”“当我们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耳边仿佛又听到了哪些声音?”“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的时候,内心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纵向递进,有的放矢地突破了文章的重点、难点。

(二)说理类文章:“问题链”串零为整再发散

阅读教学中也有一些说理性文章,文章列举事例想说明一个道理,或是陈述几个分论点来说明一个核心观点。依据文本的写作思路来分析,显然在重复学生已有的认知感悟,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觉得教学设计没有新意。此时,教师不如跳出文本叙述的顺序和框架,抓住主问题,创新设计“问题链”,提纲挈领地展开发散型的教学。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学生初读感知后,抛出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感觉有什么滋味?这个问题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说出迥然不同的感受。教师便依据学生的回答,紧接着再追问,你从哪里体悟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追问”无疑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通过追问,学生不知不觉便进入到文本中去,对文章的体悟更加深入。翻看小学语文课本,关于说理类或者近似说理的文章并不少,比如《晏子使楚》《将相和》《草船借箭》《军神》等。当然,有些叙事的文章,因为中间的情节段落并列排列,也可以运用这种核心问题发散排列辅助问题的方式,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三打白骨精》等,这些文章的核心问题往往也是文章的骨架或脉络,因此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由核心问题衍生出的辅助问题恰是一根根链条。解决了每一根链条上的问题,核心问题想阐释的道理随即浮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理解文章的论点则能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二、基于文章结构设计“问题链”

(一)总分式结构:“问题链”因势利导相呼应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些文章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呈总分式结构布排,文章前后呼应,比如《桂林山水》一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交代观赏的原因),这是总起;第二段讲桂林的水,第三段讲桂林的山,这是分写;第四段合起来描写桂林的山和水,这是总写。针对这一类文章,核心问题很好找,围绕核心问题质疑,进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去体会其“诗情画意”是重点,因此,在”问题链”的设计时便不妨依循文章的结构特点,大处设疑: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进而理解“喀斯特地貌”是什么样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文中是怎么写的?“漓江山水”是什么样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文中是怎么写的?如此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桂林山水》的神奇与秀美便深深印入学生脑海中。

因此,依循文章总分结构而作自然的总结,这样的问题设计也巧妙地将文本研读贯穿起来。一气呵成的总分结构的文章其实也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有的文章是“总分”式,如《西湖》《黄果树瀑布》等;有的文章是“总分总”式,如《夹竹桃》《烟台的海》等;有的文章是“分总”式,如《广玉兰》等。不管文章的结构有怎样细微的变化,只要抓住文本结构的核心特点进行“问题链”的设计,课堂学习便能主线分明,重点难点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并列式结构:“问题链”相得益彰共生辉

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选有少量说明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针对一些科普常识进行讲述,这些常识性知识之间常常都是并列关系,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表述,因此,教学时教师设计的各个问题之间往往也是并列关系。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珊瑚、海参、龙虾三个并列的事物,是并列式;第五自然段写了贝壳和海龟,也是并列式。这几个知识点有一定的内在逻辑顺序,依循着认知的顺序,但从知识点本身来说却是并列的,尤其是教师在初始教学时必须带着学生逐个分析。有位教师这样设计“问题链”: 西沙群岛的风景美在什么地方?物产丰富在哪?海水色彩为什么会不同?西沙群岛的海里都有什么样的鱼?如何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是鱼和水一样多吗?这些问题目标指向不同,内在的知识点并列平行,相互间互为补充,共同为认知西沙群岛这样的教学任务而做足铺垫,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效果明显。

三、基于教学思路设计“问题链”

(一)以行文思路为主线设计“问题链”

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应仔细研读课文内容,确定行文思路,把握“问题链”的主线。每篇文章在教学中呈现的“问题链”不尽相同。记事文的问题主线通常为承接式关系,写人文一般呈并列式或递进式。提炼文章主题,确定链接主线。文章主题可从题目、中心句、重点段等方面提炼。通过提炼主题确定的链接主线多为递进式关系。梳理文章结构,确定链接主线。按时间变化、空间转移顺序记叙内容的文章,其问题链主线多为承接式等链接关系;按事物内容或性质,记叙、描写或说明的文章,主线为并列式关系;按总分关系写的文章,主线为总分式关系。

(二)以训练思路为主线设计“问题链”

以《为人民服务》“问题链”设计为例,设计时可从训练思路着手:(问题一)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问题二)围绕这句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语言训练)用总分结构说一段话,说说为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阅读与理解训练有机结合。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训练包括把握文意、概括要点等,如上述“问题链”中的“问题一”和“问题二”。阅读与语言训练有序结合。情境说话、仿句写段、想象描写等,与阅读有序结合,形成“问题链”。

四、基于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链”

(一)紧扣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链”

“问题链”的设计,要求教师应首先通览教材课文,立足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和构思、层次脉络等,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组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难易适中的问题,明确指向教学重点,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点,而且要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处理教材。以《九色鹿》问题设计为例,从九色鹿救调达不图回报和在国王面前怒斥调达两件事中,你能感觉出九色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吗?从调达前后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故事中的王妃和国王分别说些什么?这种“问题链”设计不仅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重点,而且兼顾到文章的侧重点,即对王妃和国王的评价,明显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突破教学难点设计“问题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