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

时间:2023-05-30 10:1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经济区位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交叉学科;创新

区域经济体现了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或者空间单元的构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以及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运用其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经济问题,为区域经济问题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赞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区域规划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区域并没有规定一定的具体范围,可以是一个州、一个省或者是几个州、几个省,甚至可以是县级地区,或者是不按行政区域划分,而是在自然地理条件或者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经济地区。因此,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区域经济学中区域的含义

根据对区域考察对象的一些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成很多类型,但是最常见的类型有三种: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第一,自然区域。自然区域按地理环境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地域差异,地表的空间来分区。因此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地表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系统,然后按照从属关系来总结出一个区域等级系统。而区域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要素都有内在的联系,即使一个要素的区域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第二,行政区域。所谓行政区域就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由于行政区域在进行划分时有一些主观因素,所以与自然区域相比起来,有着可变性和不稳定性。第三,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把交通运输作为纽带的经济区域。其划分是客观的,并且相对有稳定性。经济中心、经济网络、经济腹地是其较为重要的几个要素。一个经济区域内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却又彼此制约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只包含区内经济学,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还包括区际经济学。区际经济学主要基础是地域分工理论,区际经济学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政策所服务的,它解决的是区域之间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问题,通过探讨经济合作的联系,来揭示区际经济的动力机制和分异的过程,而区内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一区内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区内经济学是以区情分析为研究的开始,然后把战略、规划等的编制作为其研究的主要部分,把区域经济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实施当做研究的“归宿”。而许多区域经济学的著作却没有对区内和区际、研究的内容做出严格的区分,导致许多著作都没有完整的体系。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学科。

3 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西方的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新区域经济学,很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到提到了区域、地理以及空间的问题。

3.1 新区位因素研究

传统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生产技术、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在研究过程中只重视了劳动成本、运费等因素,却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兴起,经济学家把新区位因素的研究提高到了新的台阶,并且试图使用数学模型来揭示新区位因素的作用。

3.2 全球区位论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区位理论逐渐兴起。它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企业的活动范畴从国内引向了全球,所以企业的选择范围也从国内转向了国际。但是对于特定的地域来说,是要根据首位区位因素对地域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

3.3 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新区域经济学形成主要是靠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此,它们的地域运动规律也就成为了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空间模式、演化规律以及城市效应。

3.4 新空进集聚研究

第一,对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些使报酬递增的因素的形成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形成的,而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研究学者强调的只是报酬递增形式不同。第二,对区域成长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个国家中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具有相似性,会导致地区间的集聚比国家间的集聚更简单。

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而每个层面的研究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分成许多理论系列和理论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帆;傅劲松.论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J].资源与产业.2006(06)

第2篇

(一)企业区位选择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文“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意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区位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选取某种评价策略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出最优的投资、经营的地理位置。其中,既有经济区域的选择,也有厂址的确定。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更主要的是企业经济区域的选择。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二)传统理论关于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区域单位的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直接导致各经济区位的优劣。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要素禀赋、集聚要素等方面。

1、运输费用。关于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最早由杜能提出,杜能认为,运费最小是最佳农业区位选择要素。此后,韦伯提出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厂商最优区位因素。

1826年,古典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杜能提出,农业生产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在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润是市场距离的函数,决定利润的只有运费,而运费又由距离和运费率来决定。每一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因为各种农作物都有最远可运距离,因而在什么地段种植什么农作物,要视其与城市的距离而定。

1909年,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德国经济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探讨了工业区位的移动规律,论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韦伯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其他因素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不起作用,则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小的地方。

2、劳动力费用。关于劳动力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早主要是韦伯提出并论证的,后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韦伯认为,假定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实际对区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企业首先选择在运费最小地点生产,然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运费增加时,企业会选择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内生产。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费用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素,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素。

3、市场需求。关于市场需求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的市场需求论、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地理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市场网络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4、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由于学界认同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被看作是一般区位理论。俄林认为,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分工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5、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指许多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邻近而具有的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地在某个区位生产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包括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信息共享、知识与技术的扩散等。关于集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韦伯、马歇尔、格斯特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韦伯较早就研究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指出了集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和利润的增加。之后,“新的产业空间”学派的斯哥特、斯多波等也认为,现代企业生产应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取得外部规模经济。“新产业区”学派的巴格那斯科等认为合作创新影响企业集聚,从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6、多因素复合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美国学者埃德加·M·胡佛、艾萨德等人,综合了韦伯、俄林、勒施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从国际投资角度论及区位选择应考虑东道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方面。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企业区位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传统企业区位理论都没有考虑创新问题,各个流派也都呈现出对创新的漠视。事实上,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区位选择影响要素,创新对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中每个因素都有本质的、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传统区位理论讨论的各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失于肤浅,而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区位选择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追本溯源地从根本上探讨企业区位选择的本质性决定因素,不仅对于区域经济理论而言有其理论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创新及其构成

1921年,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这个经济学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此后,关于创新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界定。本文沿用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但与熊彼特以企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又有所不同。第一,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行为,而本文的创新则既讨论主要由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也探讨主要由政府实行的制度创新。第二,创新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由于研究角度的需要和资料所限,本文仅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活动。它包括:(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3)扩散。制度创新,即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经济学讨论的制度创新虽然可以兼论企业和政府,但其“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前提也隐含着该概念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涵义。本文在探讨制度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时主要讨论政府宏观的制度创新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概念的不同之处。组织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人公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在的主要动力。

(二)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作用

如前所述,创新是最深层的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创新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在其对传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中有充分的体现。

1、创新对运输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运费因素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运输手段、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创新在运输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技术创新使运输手段日益先进,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变小;换言之,技术进步使得同等运费条件下运距更远,运量更多。这种趋势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越来越少地考虑运费对其盈利目标的影响,而转向考察其他因素。第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经济政策的变更也对运输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导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也在政策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这不仅使国内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国际企业在对华投资上也顺理成章地选择沿海地区以兼收政策优惠和运费节省之利。第三,企业的组织创新,特别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企业通过将物流部分的职能转移到专门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和自身经营范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这和技术创新一样,具有使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作用减少的效果。

2、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劳动力费用曾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创新对劳动力费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排除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因而也削弱了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给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的负担。但企业还是愿意选择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对高水平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区位仍然有较强的选择倾向。第二,制度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的进步对劳动力费用的区位意义有着削弱的作用。随着教育普及,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基本达到了一般产业工人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这种趋势使得一般产业的劳动力费用选择意义越来越受到削弱。特别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劳动力费用的选择反而出现了悖论,即社会劳动岗位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于是要么企业选择一般学历偏低的区域,要么出现就业者的学历使用浪费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普遍具有节省劳动力费用从而降低劳动力费用对区位选择影响强度的效果。例如,跨国公司把选择低廉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总体战略之一,所以选择投资发展中国家。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位选择则可能不再主要受劳动力价格约束,而选择政策、市场等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学习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组织的企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效果,就可以节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不必专门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地区。

3、创新对市场因素的作用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关于市场因素的分析,主要讨论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空间大小的关系。但是,传统区位理论基本上讨论了区位选择对市场划分的作用而非市场对区位选择的意义。客观上,市场的确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和丰厚决定了企业区位选择的成败。而其中,创新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市场要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区位是否贴近市场上。这里,具体表现在运距以及运输成本的区位意义上。因此,前文论及的关于创新对运费的作用问题对于市场同样有意义。即,运距越短、运费越少,就越是可以视为满足市场要素的区位选择目标。而创新对运费在区位选择中作用程度的削弱,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区位选择中对市场要素的要求。第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国内部受到削弱的市场要素在国际贸易受到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之后成为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动因。企业为了进入进口国市场,主动选择在进口国设厂进行生产。进口国采取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等进出口制度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制度创新前提。而跨国公司这种生产组织创新的产生本身则是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进一步使得跨国企业选择进口国市场的方式大行其道。第三,创新对市场的生成有重要的培育作用。在理论上,技术创新可以培育一般市场。而一国的制度创新可以培育政策优惠区域的市场,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政策优惠市场。同样,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可以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例如,美国的硅谷这种产业集群方式培育了这个区域的IT产业优势,使得IT类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市场来作为企业区位。

4、创新对资源禀赋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分工的生产原理,亦解释了生产据点在国际间的分布问题,同时也解释了整个世界的厂商区位选择问题,因而,资源禀赋理论才具有解释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意义。在资源禀赋理论看来,土地(包括与土地天然附着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是决定生产区位的关键因素。但是,俄林的理论以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一致为前提,排除了技术创新这一根本性创新的作用,因而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遭遇“里昂惕夫之谜”而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在资源禀赋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决定了自然物质成为资源。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自然物质被发现为有用的经济资源都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源于人类掌握了某些技术,发现了某个自然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个自然物质才成为资源。没有技术创新,稻谷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所以,技术创新使得人们认识到自然物质是经济资源,才使其产地成为自然资源优势的区位供企业选择。第二,制度创新对可流动资源(劳动力、资本)具有集聚效果。这是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制度的优惠或苛刻必然令企业避害趋利,于是大量资本涌入政策优惠区位,使得该区位成为资本要素丰度较高的地域。而同样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企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利润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集聚,使政策优惠区位成为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愿意选择资本、劳动力丰度高的区域。第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丰裕程度先天地决定于一个区位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后天地取决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就企业而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同等资源前提下创造出更多利润的过程。在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原材料、劳动力的节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组织创新则可以通过生产组织的改良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组织创新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资源丰裕程度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区位选择。

5、创新对集聚要素的作用。企业在区位选择时对集聚因素的考虑,既有产业链带来的必然要求,也有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省交易费用、共享知识以降低研发成本、保持企业技术优势的需要。第一,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效果,源于技术创新为一个产业带来相关的技术需求,使得这些资源为满足已有产业的技术需求而集聚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要求产业间的合作,要求产业链的形成,而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就源于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所能够认识到的自然物质。譬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炼铁需要热能,而人类认识到的热能提供物质则是木炭或煤,于是煤钢生产往往集聚在一起。这种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要求技术上的相关企业必须选择这种区域来设厂。企业的集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从而带动服务部门的发展、城市化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种区位环境的不断完善过程,进一步推动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区域来共享基础设施,并直接进入市场。第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调控,国家硬性配置产业区位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逐步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得企业逐步向区位优势强的地域集中。同时,区域经济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也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开放地区成为政策优势非常显著的区位,造成了全国资源大量向沿海流人的极化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推动企业选择集聚区位。这种现象突出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弹性专精企业,通过加工组装企业系列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加工配套企业的集群。以IT产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为了获取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享受知识溢出好处,形成了很多创新网络。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产业集群区域作为设厂区位。

四、结论

总之,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不仅对一个经济区位的产生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也决定着一个区位优势的形成过程,进而决定了不同经济区位之间区位优势的此消彼长。由此,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过程中认识到一个区位的经济价值,判断一个区位的优势并对自身的区位选择做出决策。因此,可以说,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本质性的决定作用。

第3篇

关键词:统筹;人口;中原经济区;机遇;挑战

中原经济区就是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为依托,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省份地区的经济区域,它所涉及的范围加起来大概30个地级市,就河南的18个加上周边的20多个,人口大概1.7亿左右。

大中原经济区起草于2010年,是在现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起草下,规划设立的综合性经济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成为国家级战略区。

改革开放的前30年,借助于海外市场,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增长极发展迅速,占据全国经济总量比重较大;但沿海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面临转型,要保持全国整体经济发展不能单靠沿海地区,需要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前30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向型,靠外需支撑,此发展模式沿海有优势,沿海依靠内地的资源、人力等要素支撑其发展;后30年不是只依靠外需,而是内需和外需相结合。在强化内需的条件下,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国内最大的市场,也距离其他国内市场很近,有自己的市场和地理优势,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增长极。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腹地,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中枢。如果这一地区发展部起来,其他地区的发展就无法联系成一个整体,永远都是分割的。构建中原经济区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

一、中原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交界,也处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向内陆推进的要冲,交通优势突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都通贯其中,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布局的“两横两纵”经济带中,就有“一纵两横”即陇海经济带、京广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位于这一区域。中国的运输费用为世界最高,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商家,“海马”,“富士康”等公司相继入驻河南。

2.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暖温带及其向亚热带过渡地带,黄河、淮河、海河、汉水四大流域在此区域流淌,气候宜人,自然景观荟萃。该区域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我国公认的古都有其四: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

3.劳动力资源充裕,人口压力大。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该区域用全国约1/3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1/8的人口,全部劳动力人口超过1.1亿人。丰富的人力资源不仅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而且为全国输出充足的劳动力。同时,这一地区也存在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4.农业生产举足轻重,“三农”问题突出。中原经济区是我国有着悠久传统的农业大区,也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区耕地面积约1.9亿亩,占全国耕地资源的1/10以上,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无论粮食生产、还是肉蛋奶产量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其中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近1/2。但与此对应,这一区域的“三农”问题比全国其他地方都显得更加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比全国其他任何地方也要大得多。

5.平均发展水平低,工业化、城镇化任务艰巨。中原经济区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基础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基础比较雄厚。河南的食品业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思念”,“三全”等都声名鹊起。洛阳的“宇通 ”“少林”等品牌已经名声在外。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经济水平、民生水平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2009年,中原经济区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4;人均财政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5;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500元;城镇化率30%左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

综合分析,目前中原经济区内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体接近,所担负的区域职能和发展任务也大体相近,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担负着主要责任,都面临着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问题,都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阶段,都处于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区域生态环境容量较大,集聚和承载产业、人口的能力较强,具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条件。

二、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要立足于发挥中原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凸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1.全国“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着眼于解决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确保耕地面积占补平衡,为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创造条件,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走出一条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人口大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2.全国新型城镇化先行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深化城镇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产城互动、功能复合、环境优美、运行高效的要求,加快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转变,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加快提质增效,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提高发展质量,走出一条内陆人口大省城镇化又快又好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3.全国产业转移与集约发展先导区。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三个基地(粮食生产基地,能源材料基地,现代制造及高技术基地)、一个枢纽”和人力资源丰富、潜在市场广阔的优势,集聚产业,实现要素、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形成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支撑。加快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粮食生产与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人力资源基地,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实现要素、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和集聚集约发展,形成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支撑。

4.全国传统文化开发创新试验区。充分发挥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品牌,不断提高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形成凝聚人心、促进崛起、引领现代化的新文化,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开发创新试验区。如新镇每年的“黄帝拜祖大典”,潢川的“黄姓起源地”。

在以往的经济区发展中,都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代表,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全国第一,肉蛋类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解决自己粮食问题还向外调粮食300多亿斤。中原经济区要走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的路子。以农业做保证,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我们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建设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重要现代农业基地,通过加快城镇化,工业化,逐步转移农村人口,解决人多地少矛盾。要不断加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用工业的力量保证粮食生产。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农户们大树底下好乘凉,公司是众人拾材火焰高,基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尽可能的节约粮食。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原经济区发展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N].20l0—12.

[2].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04).

[3].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06).

[4]曾培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求是,2009,(06).

[5]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l0—06—03.

[6]张平.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取向[J].中国发展观察。2010,(04).

[7]王胜今,吴吴,于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几个战略[J].求是,2009,(06).

[8]杜鹰.全面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J].求是.2009,(06).

第4篇

关键字:临空经济区;临空产业;区域经济;中部发展;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武汉,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蕴育了江城千百年来的厚重历史,也赋予了这座承接南北、纵贯东西的特大型城市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拥有“九省通衢”的核心枢纽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立体交通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致力于创建以武汉临空经济区为核心动力的国际空中门户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规划关注的不仅仅是建设层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更倾向于产业的定位研究、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人文的历史传承,在城市的原有肌理上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个性与特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现代临空经济区。

一、区域认知

1、规划背景

“速度经济”时代下临空经济区成为区域发展增长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会城市,不沿边,不沿海,要参与国际竞争,航空是最便捷、最高效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武汉市打造成为真正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才能更多地利用全球性资源,来发展临空经济,从而支撑和推动中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2、区位分析

目前我国正在接受第三次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之间的中部省区,中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年12月,国务院以46号文件下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给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临港经济区的范围初定为规划区与控制区两个层面,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包括围绕天河机场的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孝感市(闵集乡)的“两市三区”范围,即以机场为中心,半径10公里以内区域;控制区面积735平方公里,范围涵盖整个东西湖区、黄陂区部分和孝感市部分。

4、现状问题

(1)产业规模小,未形成产业集群

缺乏临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各园区产业规模小,地均产值不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低,未形成合力;

(2)公共设施不足,新城格局不突出

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城格局尚未形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新城中心格局不突出;

(3)交通优势未发挥,基础设施不足

“铁水公空”交通优势作用未充分发挥,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生态环境特色应用缺乏

生态资源丰富,但板块特色不够鲜明,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二、项目策划

1、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临空经济区依托机场,尤其是国际性、枢纽性大型机场,利用其对人流、物流的聚散优势,快速成长并且聚集了强大的资金流和信息流,随之带动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临空经济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临空产业(机场经济福利外溢);

发展阶段――机场城市结合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和积累);

成熟阶段――机场的城市(形成完整的依托机场经济的城市框架)。

(1)临空经济产业分类

临空产业是以机场客流和物流为中心、具有现代化服务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兴产业。主要分为三类:

直接产业――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

延伸产业――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高新产业――对鲜活保存和时效性有很高要求,以及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2)临空经济的布局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公里范围内,主要是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直接航空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10公里范围内,主要发展延伸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如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10-15公里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影响在这一区间会递减,产业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2、发展战略定位

围绕现状基础、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需求,我们研究总结了武汉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生态基础良好、环境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高端人才聚集,形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产城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滨水临空智慧城。

3、发展策略

区域协同策略――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共荣。

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须依靠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彼此间的服务与支撑。武汉市将临空经济区建设视为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此,要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定要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发展的分工协作,整合各类资源,扩大规模效应,参与区域竞争。从而,最终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从区域承接区域变为区域发展核心。

功能复合策略――功能复合集聚,提升产业能级。

武汉临空经济区作为武汉市的重要发展板块,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门户区域,因此,构建功能复合集聚的城市新功能是提升产业能级的基础条件。

在大力推动临空产业发展背景下,强化不同产业的功能复合与集聚,本次规划分别构建临空类产业、临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研发等多重功能片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带动武汉临空经济区高效有序的开发建设。

生态保障策略――设计结合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规划采用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在维护现有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片区景观格局。武汉临空经济区内现有丰沛的水系资源及良好的自然环境,规划保留并强化现状的水系河流,凸显以水为特色的景观特征,形成城水交融的生态网格格局。

通过生态环境的营造,大力提升地区形象,从而吸引高素质人才导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规划框架

1、规划愿景

武汉市提出,到2015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到2020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50万吨,力争进入全国机场前10名,开通国际航线40条以上,真正成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2、空间格局

武汉临空经济区空间格局为:

“一核两心、三区多园”

“一核”是指以天河航空枢纽辐射半径5公里形成临空核心圈层;

“两心”指盘龙新城中心、吴家山新城中心;

“三区”指黄陂临空发展区、东西湖临空发展区和孝感临空发展区;

“多园”指在三个临空发展区的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3、产业布局分析

本轮方案重点研究5-10公里辐射半径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发展整合,增加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主要以服务型产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业、公共服务、会议会展等为主。为了完善产业链发展,我们通过现状产业分布分析,结合本地发展需要,补充完善了以下几项发展产业:

(1)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武汉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不仅可以吸引大型企业来此设立总部,还可以在一些商贸、物流便利的区域设立新型民营总部基地,并着力创建成为全国首个为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设立的总部区。社区化的民企总部集群,免除了企业自建车队、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的经营成本,又结合了就近商贸物流业的产业规划,是总部经济体新的发展方向

(2)健康养生产业园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产业的统称,主要包括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制造业和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与健康相关的制造业涉及行业领域有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体育健身用品等;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则包括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康复疗养、休闲娱乐、老年监护等。

(3)国际商务商贸会展综合服务区

通过城市商业发展格局的分析,商务商贸会展服务区是对黄陂临空经济区的一个重要补充内容,拥有汉口北市场群的商业基础和周边高科技产业园的支持,借助优越的航空区位,打造一个新的商务商贸交易平台,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升级。

(4)精致农业产业园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基地农业向产业链上游提升,除了保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还可以通过食品加工、旅游观光等由农业所带动的产业为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高附加值有机农作物打开新的市场。

(5)教育培训产业基地

主要包括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创新教育、教育配套服务、北部网络教育中心、新型人才培训基地等教育产业,形成培训、生产、创意研发、管理一条龙的教育产业体系。

3.4生态环境构建

(1)水敏感分析:自然分洪区和城市分洪区综合考虑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自然排洪排涝的系统。雨涝季节,城市积水能够迅速通过人工模拟的生态沟渠或景观系统排入到自然河流和湖泊中去,干旱季节,可以通过湖泊和河流回灌给城市景观水体作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持续的水体自我调节系统。

(2)生态绿楔功能保护:主要包括武湖生态绿楔功能区和府河生态绿楔功能区,在严格保护水系沿线生态湿地及林地功能的前提下,局部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功能。

(3)风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有目的的构建大尺度城市通风廊道,保证自然风得以在城市中流通,将郊区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和新鲜空气引入中心城区,带走城市中心区的热量和废气,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降低城市内部温度和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

结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规划就是一副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宏伟蓝图,赋予它的不仅是时代个性的彰显,文化脉络的沿袭,更是历史发展使命的精神传承。

参考文献:

[1]华夏。武汉临空经济的发展及影响浅析[J].物流技术.2011(09)

[2]张蕾,陈雯。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以长三角枢纽机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12)

第5篇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双核模式;金融协作;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5-0096-05

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提升重庆、成都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构建辐射西南地区金融服务网络,形成统筹城乡的金融产业体系,為成渝经济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契机。

一、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现实困境

1 在现行行政区规划格局下成渝“双城”竞争多于合作。自1997年重庆被划分為直辖市后与作為省会城市的成都在行政格局上相互独立,两个城市的政府政策都是以各自发展和利益為首要目标,竞逐金融中心的地位,缺乏政策的协调性和包容性。同时由于成都和重庆两城规模较大、经济实力相当且区位相邻近,经济腹地重合等特点使得“成渝”双城间竞争激烈。此外,区域间行政体制的分割,阻碍了统一的金融、流通和要素等市场的建立以及产业集聚效应的实现。当前成渝两地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问仅仅出台了相关政策,实质性的合作刚刚启动,成渝双城竞合关系的调整还需要一定时间。

2 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趋同效应显著。所谓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构成、空间分布和总量等方面的相似性。成渝经济区是川西、川东两大经济圈的重叠,产业结构趋同而非互补使该区的建设存在定位不明确、缺乏统一部署等内部问题。

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是:一方面,长久以来重庆和成都市在历史、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因此在供给和需求结构方面相似性也较大,由此产生相近的资源和生产偏好,最终出现现阶段成渝两地趋同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為发展地方经济,快速获取发展成效,突出政绩,成都和重庆政府当局都积极投资于能够创造较大产值的高价产业,而忽略了地方的比较优势,造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显著,地方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这种产业结构趋同效应的存在使成渝两地為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而相互竞争,重复投资,双边合作项目偏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难以实现。这对发展成渝双核经济模式产生较大阻碍。此外,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也是导致“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之一。

二、成渝经济区金融中心模式的选择

(一)成都,重庆区域金融集聚特点的比较分析

对成都,重庆的区域金融集聚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双核的功能定位作出科学的判断,规划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蓝图。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易量化、数据可得、与金融集聚特征相关度高的原则,本文运用以下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来比较分析成都,重庆两市金融集聚特点。

1 经济环境。本地经济的强劲增长是建设金融中心的前提和基础。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两大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加强。由表1可知,重庆的GDP总量从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高于成都,2010年成都的GDP总量占重庆的70.32%。但成都的人均GDP远远高于重庆,2010年成都人均GDP大约為重庆的2倍。重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样落后于成都,2010年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成都的84.15%。高端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往往和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度相关。表1经济环境的数据成分表明重庆和成都都具有建立成渝金融中心的基础。

2 金融环境。(1)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由表1可见,2007年重庆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為6662.36亿元,成都的為6393亿元;从2008年开始,成都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开始超越重庆,到2010年,重庆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仅為成都的89.11%。金融机构的存款额一方面体现了当地居民的财富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储蓄转化為投资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基石。(2)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成都从2009年开始以较高的增长力超过重庆,并不断将优势拉开。2007年成都的贷款总额仅為重庆的79.25%,到了2010年重庆的贷款总额占成都的90.61%。金融机构贷款是企业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较高的贷款额说明当地经济具有活力,对于地区GDP的增长乃至金融业的繁荣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3)保险深度。根据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某地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保险机构发展的重要指标,是金融保险机构素质的综合体现;保险机构的发展是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质量的指标。从表1数据可见,从2007年到2010年,成都的保险深度一直高于重庆,由此可见,成都保险机构的发展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对于重庆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4)固定资产投资比率。固定资产投资比率為全社会同定资产投资额与GDP的比率,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重庆地多人广,面积是成都的6.7倍,人口是成都的2.9倍,因此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其增长也较平稳。

3 技术环境。(1)专利申请数量。表1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成都与重庆相比,在专利申请数量上有明显的优势。2010年,重庆专利申请数量只占成都的64.46%;但与往年相比,重庆在2010年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速度却是西部第一,全国第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科技资金。在科技资金的投入方面,重庆远落后于成都,2010年重庆的科技资金投入仅為成都的39.43%。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科技资金投入直接决定科技的水平。因此重庆应加大科技研发资金,加大与成都的科技研发交流,為未来经济的发展和成渝金融协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城市环境。城市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人才和金融机构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成都的卫生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优于重庆,2010年重庆卫生机构数量仅為成都的62.79%。在普通高校数量上,重庆虽发展迅速,但大多是普通本科与专科学校,质量上无法与成都相媲美。而且在金融专业领域,四川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排名靠前,重庆则无此优势,无法在本地提供优秀金融人才。因此在教育、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成都具有明显优势。公共图书馆数量上两地相差不大,货物周转量相近,旅客周转量成都明显优于重庆。总体来说,由于成都长期的西南中心城市地位,成都的城市环境优于重庆,上百家全球500强公司已落户成都,金融机构数量较多;但重庆有很大的未来发展潜力,在政策扶持下,有利于外来金融机构进驻并开辟新市场。

(二)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双核结构模式建设的必然性

所谓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所共同组成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形式。作為双核的两个城市必须在经济总量和规模上足够大且地位相当,其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各自具有相对优越的区位发展条件,拥有交叉的经济腹地以实现经济的扩散效应,加速要素的流动。

首先,从历史渊源上看,成都和重庆原同為一省,重庆在成為直辖市前曾与成都一起為四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川渝未分家以前成渝两市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存在广泛合作。在行政分离后,两市各自扩张并且為了争夺区域利益而展开激烈的竞争。由于两个城市距离近,在供给和需求结构方面的相似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相近资源和生产偏好导致了两市产业结构趋同而非互补的现状。

就其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当前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成都和重庆的共同目标。共同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成渝两地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要素和产业政策调整的相似性,加之两个城市一个作為省会城市,一个作為直辖市,在城市规模和级别上是不相上下的,以其中任意一个為中心都会造成资源的低效配置,都不会是最佳选择。

此外,成都和重庆同时处于产业链中端,既承接产业转移,又实施分工,是实现产业价值和产业增值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处理好两市的产业链衔接问题,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乘数效应,有效实现产业价值分割都是建立单一金融中心城市所无法解决的。双核模式的建立通过成渝产业合作共谋发展,利用各自产业优势开展良性竞争来达到拉动整个成渝经济区发展的目的。

薛宗保(2011)的研究表明成都和重庆是成渝经济区的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2个中心城市,都是区域经济集聚和扩散的中心。可见,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最佳选择是建立以成都——重庆為核心的双核结构模式,以成都和重庆為增长极,发挥区域辐射效应,带动经济腹地发展,最终形成一条经济拉动带,成為区域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成渝经济区双核结构建设的可能性

1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颁布。《规划》旨在提升重庆、成都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构建辐射西南地区金融服务网络,形成统筹城乡的金融产业体系。支持设立区域性地方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上市。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稳妥开展离岸金融结算业务。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支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支持开展股权投资企业备案制度试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2 成都和重庆各具比较优势。(1)地理优势。世界各国际金融中心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伦敦是一个船只云集、贸易兴旺的港口;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最大海港,是美国东西走向交通干线的主要汇集地和出口基地,也是美国通向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的主要港口。可见区位条件是很多城市能够成為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成都作為西安、重庆、成都3个西部最大城市的中轴,是沟通昆明、贵阳、拉萨等西南地区几大重要城市的枢纽,成都平原路网密度大,对资源的流通非常有利。《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国际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而重庆作為直辖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是内陆地区唯一具备海陆空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其资源优势度和经济区位具有相对优势。《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将重庆市建成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内陆重要的复合型枢纽机场、内陆最大的内河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2)在产业发展态势方面,成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医药、机械设备、通信、传统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重庆则主要在煤炭、烟草、仪表仪器和专业设备制造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3)在金融机构发育的成熟度方面,成都凭借其省会城市的积聚能力投资和吸收了一大批金融机构,目前成都共有银行机构30家,其中外资银行机构数量约占3分之一。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成都金融机构不断趋于成熟。相较于成都,重庆直辖市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為金融机构的发展赢得了优势,截止2010年,重庆市银行总数已达到48家,其中外资银行总计11家,居西部城市第一位,成為中西部金融机构种类最為齐全的地区。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6.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1%,处于西部最低。

3 成都和重庆地方政府的支持。(1)成都市的政府支持。2008年成都市锦江区明确提出要把东大街打造成成都的“金融街”。2009年成都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等九个方面提出了38条措施,支持金融业发展。截止2010年,成都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2005年价格)左右,年均增长约1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基本建成高效开放、服务优质、运行协调、与成都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成都现代金融体系。《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提升金融业:巩固壮大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基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机构等新兴金融服务机构。加快发展金融外包服务、金融中介服务、金融教育培训等金融配套产业。着力培育发展地方法人金融企业。

(2)重庆市的政府支持。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同年3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又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做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等国家重点支持区域的金融服务,将重庆明确纳入国家金融类战略规划。重庆市委、市政府及金融办也出台了多部关于发展重庆金融业的文件,如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促进重庆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重庆市金融业发展激励政策实施细则》等。《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将重庆建成内陆地区金融高地,创新发展金融业,强化金融业支柱产业地位和区域辐射服务能力,基本建成江北嘴金融核心区,成為内陆地区特色鲜明的金融高地。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构建以成渝“双城”為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

成渝经济区应抓住《区域规划》颁布实施这一绝好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為指导,通过统一规划和部署,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依托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构建一个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功能齐全的“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以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為“双核”的区域金融中心,充分发挥两市各自的比较优势,以成都的总量和规模优势与重庆相对完善的金融机构种类和快速的增长势头优势相结合,挖掘市场潜力,突出自身特色,使成都和重庆连成一线,辐射整个成渝经济区,成為带动地方金融经济发展的主轴。

(二)打破行政区规划限制,调整成渝竞合关系

成都和重庆市政府要打破行政限制,在统筹考虑两地利益划分的基础上,增加成渝两地政策法规的相互协调性。建立独立于成渝两地政府机构,连接成渝经济区的组织机构,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制定规划和战略,协调地方政府间的冲突和矛盾,加强两地技术交流、加速资金流动,鼓励两地专家相互访问学习,减少因為行政干预而带来的市场和资源分割以及低效率,促进成渝两地向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重调整成渝两地的竞合关系,传统理想化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已经被现实证明难以实现或困难重重,两地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难以达到产业的错位发展,趋同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鉴于此,我们认為适度引入竞争机制,让趋同产业部门在可调控范围内相互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优胜劣汰,分层次形成成渝产业分工。最后再相向对接,实现市场资源的择优配置。

(三)以发展金融后援产业為核心构建金融中心

1 发展金融后援产业是金融业发展从前台到后台的必然趋势。金融后援服务具有知识密集、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点,能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降低营运成本,促进产品研发和流程再造。金融后援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变,推动成都,重庆金融服务业的配套发展,為金融中心的构建提供机会。

2011年7月19日,重庆金融后援服务有限公司与江津区政府合作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标志着重庆打造金融后援服务中心走出实质性的第一步。鉴于成都当前基本完备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较好的发展势头,可以大力推进包括金融机构数据处理、后台录入、金融机构资信调查、金融人员培训以及金融软件开发供给等在内的金融后援产业的发展。

2 金融后援产业发展的关键是金融人力资源,而吸引人才落地扎根的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作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空间。

成渝两市应学习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先进的先有社区、再有产业的金融后援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打造了一座适合金融产业发展、金融人才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市,以此来更好的完善成渝双核模式。

(四)以金融创新推动成渝经济区经济的发展

加强科技、金融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第6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航空物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城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节点城市,伴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持续,郑州市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航空物流业务,在原有基础上呈现井喷式发展。

1 郑州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1.1 产业转移加速,航空吞吐量持续攀升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郑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仅2012年一年政府引进的东部产业转移企业就有987个,吸引资金5 156亿元,这些项目成长性高,带动性强,极大地促进了郑州市经济的发展,促使郑州市产业业态由“偏商业型”向“偏工业型”过渡。大量的制造业西移也极大地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以郑州市富士康为代表的转移企业极大地促进了郑州市航空物流的发展,近年来,郑州市航空物流持续升温,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高。

根据郑州市的发展规划,预计到达2020年,郑州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用地面积将达到1 088.86公顷,形成

2 7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58万吨/年货物吞吐量的规模。

1.2 航空经济升温,大量航空公司入驻

航空经济就是速度经济,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客户对快速送达的要求,航空产业发展持续升温,对航空产业的投资也不断加大。郑州市历来重视航空经济的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中着重强调航空经济对郑州乃至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性,提出20项支持航空经济发展的政策。

良好的政策优势和强劲的流通需求也带动大量的航空公司到郑州入驻,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翡翠航空等企业纷纷在郑州设立分公司或者是基地,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之前在郑州开通航班的航空公司只有4家,现在达到了9家。从航班量来看,2010年郑州国际航班每周26班,全部为客运航班;现在达到了每周63班,其中,货运21班。

1.3 外资物流企业涌入,航空物流竞争加剧

UPS、联邦快递等传统航空物流巨头都看到了郑州市航空物流的发展潜力,纷纷要求入驻。2012年联邦快递获得国家邮政局批复,可以在郑州开展除邮件以外的国内快件业务,业内纷纷惊呼“狼来了”,如何与外资巨头开展竞争成为本土物流企业关注的焦点。

因为产业形态的原因郑州市存在众多的服务于商贸和农资的零担物流企业和快递企业,缺乏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且大部分物流企业采用公路或者是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比例相对较小。鉴于时间因素和客户体验因素,原来的零担市场和快递市场会因为外资航空物流企业的涌入而丧失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本土物流企业也想在新的航空物流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这种交错复杂的局势必将引起行业竞争,优胜劣汰,新的物流格局必将成形。

1.4 本土物流企业先天不足,航空物流业务发展缓慢

航空物流具有运输速度快、航程远、跨越地理障碍、安全、舒适等特点,还具有破损率小、节省包装、保险、储存费用低的优点,能够节省供应链的总体成本,是本土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是本土物流企业以前普遍采用粗放式的发展策略,注重零担货运与快递运输,缺乏供应链服务意识,缺少航空物流业务的开发经验,成功开展航空物流业务的企业较少。本土物流企业除了顺飞等物流企业开展部分航空物流业务外,其他物流公司基本上没有涉及航空物流业务,这种形势会严重影响本土物流企业航空物流业务的开展。继续保留原有业务,树立航空经济的意识,逐步发展航空物流业务成为本土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 郑州物流企业航空物流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郑州物流企业航空物流业务面临的机遇

2.1.1 航空整合货源,物流流通量加大。物流是经济发展的纽带,对经济发展和企业集聚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航空物流作为郑州市发展的引擎力量,在带动企业集聚和货源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之前,众多先进的电子制造企业落户郑州存在着货物运输困难的问题,大量的对运输时间敏感的产品无法通过快速运输通道送达目的地,严重限制了企业的落户热情。随着郑州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和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设,航空运输问题得到缓解,这必然带动企业的落户热情,航空物流流通量将不断增长。以2012年为例,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51 193.5吨,增速接近50%,增速在前20名机场中排名第一。通过航空来整合货源,包括航空物流在内,各种运输方式承接的物流流通量必将加大,这无疑是郑州市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2.1.2 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在2000年以前,郑州的物流运输基本上是靠铁路和公路,而今天,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因航空港区的发展非常迅速,除了传统的陆路交通枢纽之外,一个新兴的空中枢纽正在形成。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航空枢纽、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现代航空城雏形正逐步显现。

第7篇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产业链;产业集聚

[作者简介]熊远光,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014―05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聚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因此,产业集聚能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产业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还能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效应。

北部湾经济区属于工业后发地区,特别是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的工业企业数量明显不足,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性差,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对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延伸与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是关键。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些粗浅分析。

一、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尽管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若干优势产业。如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初具规模与竞争力的产业。

以制糖业为例,制糖业一直都是广西的优势产业。目前,广西的糖产量已突破600万吨,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在广西12大行业中,糖业的销售收入、税收、利润居全区前三位,能与机械(含汽车)、烟草、电力等行业相媲美,而且它解决了1200万农民和10万产业大军的就业与生计。

但是,广西糖业也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一方面,国际产糖大国依靠产业保护政策,实施低价格、高质量、多品种的竞争策略;另一方面,我国食糖关税又降到了WTO各成员国的最低水平(WTO全部成员食糖关税平均水平为9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122%,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55%,我国仅仅为15%),进口食糖对广西糖业影响很大。

广西糖业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要把糖业产业链逐步拉长做宽,使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蔗糖产品除了传统的白砂糖、赤砂糖外,还要拓展原糖、精制糖、绵糖、低聚糖等新领域。

广西贵糖集团被喻为制糖业的“常胜将军”,就是得益于制糖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即以制糖为核心,形成甘蔗一制糖一废糖蜜―酒精―酒精废液一复合肥以及甘蔗一糖一蔗渣造纸一制浆黑液碱回收一沼气发电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产业链,这样既使甘蔗得到充分利用,又治理了工业污染,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由此可见,广西制糖业必须做好甘蔗综合利用这篇文章,做长糖业的产业链,尽可能增加附加值。

甘蔗的综合利用及糖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必须要求制糖企业具备一定的实力(主要是资金与技术实力),因此,组建强大的糖业集团就很有必要。现阶段,要支持广西重点制糖企业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凤山糖业集团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产业扩张,延伸产业链,待条件成熟时,实现强强联合,组建大型广西糖业集团,使之成为糖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

在广西现有的优势产业中,有色金属业特别是铝业正处于陕速发展阶段,其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的潜力最大。

平果铝1991年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2003年二期工程建成投产。目前,年产25万吨电解铝二期项目、年产90万吨氧化铝三期项目已建成或即将建成投产。平果铝厂将形成年产180万吨铝土矿、180万吨氧化铝、38万吨电解铝、8万吨碳阳极以及包括自来水、水蒸汽、煤气等在内的副产品生产能力。

平果铝以其强大的牵引和辐射作用有效地带动了平果县相关产业的崛起。按照“借铝兴平”的指导思想,平果县依托和围绕平果铝,大力发展建材、化工、冶金工业,大力发展铝工业上游配套企业和下游深加工企业,拉长和扩大铝产业链。先后扩建了水泥厂、氟化盐厂、硫酸厂、钢球厂、碳素制品厂。通过建立平果工业园,招商引资,发展非公经济,引进了平果铝型材厂、平果亚洲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平果铜铝板业有限公司等民营铝加工企业。其中平果亚洲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高精规格铝合金型材的专业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属广西“百企入桂”引入的项目之一。

以平果铝为龙头的铝加工企业的集聚,还带旺了平果县房地产、商贸、饮食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平果县曾是广西2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1997年甩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从2002年起,平果县财政收入跃升至广西各县之首,并连续稳居第一,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行列。

但是,广西铝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较短。如电解铝厂,除平果铝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小厂年产量均不超过2万吨(世界平均水平是18万吨/年);全区铝材加工厂20多家,加工能力也只有10万多吨。广西铝业的产业结构也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矿山采掘、原材料生产与铝材加工的工业产值之比例为87:13,远远高于全国的比例,属于原材料型生产。

广西华银氧化铝项目2005年落户德保县,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广西氧化铝的产量将大幅度提高,从而亟待提高对初级原料型产品氧化铝、电解铝的加工能力。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南宁市,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缘优势(距平果、德保约100公里,铁路、高速公路相连),大力发展铝材深加工产业,延伸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板材-带材-箔材-铝合金压铸件-泡沫铝合金装饰材-铝塑复合板材-PS基板-陶瓷化处理的彩色型材-防不锈钢铝板的工业产业链,形成从粗加工到深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逐步实现广西铝工业由资源开发型向综合加工制造型的转变,从而带动机械、电力、汽车、建筑、装饰、包装、印刷、电子、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有色金属业,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大集团整合、大集团融资、大集团发展”的战略要求,围绕战略规划、资本运营、资源控制和管理创新这四大功能,以资本运营和实业

经营为手段,加大力度整合矿产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

二、以新建大项目为支撑,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

由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原因,在建国几十年里,国家没有在广西建立一批大型工业项目,这是北部湾经济区长久以来缺乏大项目、大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北部湾经济区近年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逐步引进了一些大项目。如防城港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项目、钦州千万吨级的石化工业项目、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引入,填补了北部湾经济区的空白,必将带动经济区工业的快速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要加快工业的发展,不仅要引进工业大项目,还必须围绕大项目做文章,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延伸与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建立经济区完善的工业体系。本文试以防城港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防城港钢铁基地建设项目在2008年3月获得国家批准,9月3日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公司运作全面展开。该公司是由2005年经武钢柳钢联合重组发起设立的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而来,出资人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广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现金出资,占80%股比;广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柳钢集团公司经评估审计后的全部净资产出资,占20%股比。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440亿元。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是广西有史以来计划投资数额最大、起步最高,具有世界一流技术装备、一流产品质量、一流环境保护、一流规模效益的工业项目,也是广西最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大型钢铁基地。它的开工建设必将对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都把这个项目列为向自治区五十周年大庆献礼的一号工程,高度重视,全力推进。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布局在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钢,工程投资为686亿元,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662亿元,年税利132亿元,力争第一条生产线30个月内建成投产,50个月内全面竣工投产。

北部湾经济区要做足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这篇大文章。目前,要首先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尽快完成并落实防城港钢铁基地布局与发展规划、尽快完成防城港钢铁产业发展纲要。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许多行业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钢铁作为中间产品,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十分紧密,其上连煤炭、铁矿石、运输这样的“瓶颈”产业,下连汽车、家电、装备工业以及房地产、建筑等经济“支柱”产业。钢铁工业与其上下游行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了唇齿相依的产业链(如图1)。

湖北省围绕武钢大力发展汽车、造船、机械等产业,实现了钢铁产业链的延伸。河北省则围绕唐钢、邯钢实施产业链延伸战略,实现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形成了唐山、邯郸两大钢铁产业密集区。随着首钢落户曹妃甸,纵横集团30亿元钢铁投资项目在邯郸安家落户,区域上的产业集聚趋势更加明显。这种区域上的产业集聚,实现了资源、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共享,协作、整合、交流和集成,降低了成本、加快了产业发展。

钢铁产业是河北省产业构成中的龙头老大,对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以钢铁产业为中心,上下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构成了河北省强大的钢铁产业链,对工业经济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钢铁产业链(钢铁工业以及上、下游产业)的产值占河北省工业产值的比重已达到了近60%。另外,钢铁及其相关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统计数据表明,河北省钢铁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达30多万人,整个钢铁产业链就业人数达百万之多。如此大的就业效果,大大地促进了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钢铁产业链及为广阔。其一,利用钢铁的工业产品优势,其城市周边可以配套造船、汽车、工程机械等重大项目,其结构模式就类似于宝钢在上海、广钢在广州、武钢在武汉;其二,重大钢铁工业项目落户后,铁矿石、煤炭等上游产品和汽车、机械等下游工业产品的大进大出,又会带动地方港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其三,由于钢铁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电力投资需求也会增加,而电力投资又是一个地方财政重要的税收来源。

防城港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项目给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

2008年上半年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北部湾经济区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必须实施大产业、大项目带动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区域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过程。

与发达省份相比,广西经济的落后主要是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发展滞后,而工业落后主要是产业落后。200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9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仅为34%,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全区工业化率为1.68,与全国的差距为2.14;从全国平均水平看,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广西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全面推动工业化进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发展道路,科学培育和发展大产业,尽快实现在大项目带动下的产业集聚。

三、实施产业链招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

北部经济区国有经济比重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在此基础上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发展,除了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大项目外,同时还要努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大企业为中心,在大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若干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产业集聚。

国外著名的产业集聚地区,如硅谷是美国的IT产业集聚地,美国新经济和IT产业集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了IT产业;底特律是美国汽车产业高度集聚的基地,美国著名的轿车品牌如福特、克莱斯勒、通用等都在这里实现了研发、生产与组装;意大利的马尔凯已成为国际著名的皮鞋设计制造产业集聚地,生产的优质皮鞋远销世界各地;葡萄牙的波尔图则是著名的葡萄酒产业集聚地;而法国的巴黎已成为服装、香水、珠宝饰品等产业集聚地。

中国的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已是家用电器、现代通讯产业和IT制造业最大的产业集聚地,深圳市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同样,长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五金机械、纺织化工的产业集聚地。改革开放近30年来,在中国的沿海、沿江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地1000多处。

综观国内外产业集聚的形成,基本上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市场创造模式。即在一定区域内首先出现专业化的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聚集在市场的附近。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江、浙一带,如义乌周边的产业集聚。第二种模式是资本迁移模式。即当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带动作用的企业出于接近市场或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在生产区域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区域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区域集聚。

第二种模式形成的产业集聚一般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也可以这么说,第一种模式形成的产业集聚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第二种模式形成的产业集聚是由政府指导形成的。

目前,国内大多数产业集聚的形成都属于第二种模式。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要形成产业集聚,很明显适宜采用第二种模式。因为要实现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必须具备内因与外因两个条件。从内因看就是资本迁移的动机,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再加上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大量的产业有西移的要求。从外因看,就是产业集聚的区域对迁移资本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既包括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又包括产业集聚地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交通、技术、人才、较低的生产成本等)。而北部湾经济区既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本身又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显然对迁移资本应该是具有吸引力。因此,实行产业链招商,尽快实现产业集聚,对经济区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目前,全国各地非常重视产业链招商,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广州市抓住日本本田汽车成功落户后的品牌和整车生产优势,几年中开展汽车产业链招商,使全球范围内与本田汽车有着数十年合作关系的50多家本田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目前大部分落户广州。仅广州市花都区有重点地组织招商队伍赴日、韩、港、台、马来西亚等地,开展汽车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42家,投资超千万美元的5家,总投资超过20多亿元。

玉林的电子信息产业过去几乎是空白,然而通过产业链招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玉林市电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继香港现代电子落户北流、江苏晶辰电子落户容县、台湾鑫兆兴电子落户兴业、香港丰强电子落户玉州并相继投产之后,江苏晶石科技集团在容县投资4亿元建设的电子项目也已投产,成功上马电子高压包生产线,第二条生产线也在加紧西移中。玉林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据统计,目前玉林市的电子企业已逾40家。

在内因与外因基本具备的有利条件下,北部湾经济区实施产业链招商,笔者认为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拿出经济区的优势产业进行招商,争取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做大做强;对已经引进的大项目,如钢铁、石化项目,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其配套项目,为投资者量身订做,实施产业链招商;对经济区规划发展的,而目前还很弱小或属于空白的产业,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行产业链整体招商,逐步培育,稳步发展。

其次,制定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区现有产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国务院批复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指导,编制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实施产业链招商的指导性文件。

第8篇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F5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103-02

一、发展背景

(一)全球层面

随着世界航空体系的日益完善,临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模式和新经济形态,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其置于区域经济引擎的地位,如美国的菲尼克斯机场、日本大阪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韩国的仁川机场地区等。

(二)国家层面

截至2013年,全国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所在地区基本都规划了空港经济区,作为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由上海、深圳、广州等东南沿海地区重点枢纽机场率先兴起,并迅速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如上海提出了“超越航空、超越上海”的空港建设理念,广州白云机场地区探索了与城市互动发展模式,西安确立了“一基地三园区”的关中地区航空产业结构。

(三)城市层面

从1989年投入使用开始,桃仙国际机场在不断扩建与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沈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7月,沈飞和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合作,转包若干大部件。同年10月,沈阳民用航空产业园规划完成,定位为集航空器及零部件制造、维修、物流、人才培养、航空研发为一体的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2007年9月,中国一航与沈阳市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开发以民航产业为主的沈阳航空经济区,将建成集整机、大部件、零部件制造为一体服务功能完善的航空产业基地。同年11月,东北首家支线航空公司在桃仙机场开航。

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沈阳市建设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2011年,大沈阳临空经济区规划与建设工作开展。

2013年,桃仙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共开通119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23条。

2014年,波音公司在华首个区域性研发制造中心落户沈阳。

二、综合分析

(一)发展机遇

1.国际航空产业从发达国家外移

发达国家逐步将航空配套零部件生产、航空物流、制造研发活动等通过项目外包和业务离岸化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中国民航数据衡量,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民航国家。

2.民用航空产业从军用航空产业剥离

有助于企业的对外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地资源,一方面促进了对外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强化了自主研发。

3.沈阳经济区地区产业结构提升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日见成效沈阳及周边城市产业、产品结构逐步提升、现代制造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量逐年提高,为航空城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二)自身优势

1.蓬勃发展的民航运输产业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全国六大干线机场之一,过港航线85条,国际航线32条。近期进行第二跑道建设,远期规划4条平行跑道,预测2015年年旅客吞吐量1400万人次,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2050万人次。

2.实力雄厚的航空制造基础

沈阳市共有各类航空企事业20户,其中,沈飞、黎明等规模以上航空制造企业11户、科研院所4所、民航运输企业5户,7个机场和国家航空行政审批、管理机构。全市共有2500名航空科技人员,与空客、波音、庞巴迪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建立起了合作伙伴关系。

3.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桃仙机场同时服务抚顺、本溪、鞍山、铁岭和辽阳等大中城市,距沈阳中心城区不足十公里的半径内拥有“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枢纽,客货运输辐射全国。

三、发展定位与路径选择

(一)基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良好基础,优先发展航空制造业,整合相关临空产业,是沈阳立足自身禀赋、树立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沈阳桃仙空港经济区发展定位为:东北亚地区的临空物流核心枢纽之一,东北地区的高端会展、商贸中心,东北地区高端制造与研发基地,沈阳从事商务与高端生产人士生活聚集圈。

(二)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产业遴选

1.核心圈层

空港配套服务业:适应扩建后机场发展要求,为航空公司和旅客提供一体化、全方位、高质量配套服务,以建设航空公司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航空公司基地、培训服务、酒店及餐饮、购物中心。

航空物流产业:以桃仙机场为依托,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航空货运公司,物流整合商、物流地产商。以航空物流基地为发展平台,重点发展时间性要求较强的国际邮政转运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区域高新技术产品物流。

2.诱发圈层

航空制造业:承担民用飞机整机研发、设计、制造,承担民用飞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设计,承担飞机发动机研发、制造、总装;民用飞机维修及改装。

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大浑南地区已经出现集聚的趋势,在空港地区主要发展有一定基础,且能够以航空运输为手段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时间敏感性强的轻质产品制造业,如电子通讯、新材料产业。

3.衍生圈层

生产业:抓住空港带来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效应,构筑沈阳南部的生产中心,增强服务经济区,辐射东北地区的能力,包括设计咨询、金融商务、会议展览等。

休闲度假产业:依托沙河、塔山良好的生态条件,发展休闲度假和生态住区开发,在绿岛公园基础上形成浑南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中心。

(三)基于新型城镇化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

将沈阳临空经济区分为四大组团:副都心组团、李相组团、绿岛组团和十里河组团。

副都心组团是城市南部副都心、民用航空产业制造及服务中心,生态居住中心。主要承担民用航空产业的制造、研发、会展、培训以及城市商务、商贸、总部基地、生活居住等功能。以世界公园为核心紧凑组团式布局模式。形成民机工业园、高铁站、科学城、生态居住区和世界公园五个片区。

李相组团依托与机场的区位优势,以及东南部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会展、会议、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居住。

绿岛组团是面向国际化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国际化生活中心,主要发展旅游服务、休闲度假、生态居住、临空制造业。

十里河组团是沈大方向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依托空港及民用航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空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四、使命与意义

(一)强化中心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可以强化国家门户枢纽功能,有利于吸引国际先进要素,提高沈阳整体的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沈阳在区域中地位的提升和城市功能的转型,主动建设沈阳航空能够促进生产和服务要素的聚集与扩散。

(二)升级产业

航空产业被誉为“工业之花”,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占领经济高地的有效手段。空港与临空产业陆续经过独立发展阶段、交互发展阶段和融合发展阶段。建设空港经济区可以完善和延续沈阳产业链,推进区域产业的高级化演进,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材料生产、装备制造、会展经济等相关产业发展,能够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策动源和突破口。

(三)协调区域

沈阳市航空城恰好位于沈阳、抚顺、本溪三城市主城区中心位置,随着机场扩容,航空产业的发展,机场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市功能的提升,该地区将逐渐成为支撑城市群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航空产业的发展也将有效的组织整个地区产业升级,推动区域合作。

第9篇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衢州作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拓展内陆经济腹地”。这是浙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资源小省、经济大省的浙江省,对外部资源、要素、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拓展浙江战略发展的新空间,积极寻求广阔市场与资源空间的有力支撑,将衢州推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

一、把衢州打造为浙江经济内陆拓展桥头堡的战略意义

1.拓展浙江经济内陆腹地的重要选择,是把衢州作为内陆拓展的桥头堡。从地理区位分析,拓展浙江经济内陆腹地有两种选择:一是以湖州为节点北向拓展,一是以衢州为节点西向拓展。从目前的经济格局来看,向西拓展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这是因为西向拓展面对的是安徽、江西等经济弱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东向西呈现由高到低的排列,符合中心和腹地的发展层次要求。《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指出:“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古有‘四省通衢’之称。衢州市区是联系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重要节点。”独特的区位条件、重要的节点功能及良好的发展态势,决定了衢州在拓展内陆腹地中的重要地位。

2.实现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把衢州作为内陆拓展的桥头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灵活的市场机制,坚持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内源式发展道路,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转变。随着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经济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解决资源和市场的瓶颈制约,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发挥衢州区位优势,把衢州作为内陆拓展的桥头堡,可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拓展以衢州为节点,向闽赣皖周边的福建南平市、江西上饶市、景德镇市和安徽省黄山市扇形发散,形成广阔的浙江经济内陆腹地;通过市场基础性配置等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流动,吸纳更多的要素、资源进入浙江,形成浙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空间。

3.实现浙江区域和谐发展,应该把衢州作为内陆拓展的桥头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从我省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目前三大经济区正在逐步形成。一是以杭州、嘉兴、湖州、绍兴为主的融入长三角核心经济区;二是以宁波、舟山、台州、温州为主的临海临港开放开发经济区;三是以衢州、金华、丽水为主的内陆型经济区。以杭州为代表的融入长三角核心经济区显然是浙江接轨上海、呼应长三角的最重要基地,以宁波――舟山港为代表的临海临港开放开发经济区是浙江的港口中心和实施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的重要基地。这两个经济区域在浙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并将继续有力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以衢州、金华、丽水为代表的内陆型经济区,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潜力空间。我省要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任重道远。在省域内,杭州与衢州的人均GDP差距1995年、2000年、2005年分别为2?郾69倍、3?郾46和3?郾37倍。把衢州作为拓展浙江经济内陆腹地的桥头堡,激活衢州的发展潜力,有利于促进全省的协调、和谐发展。

4.建设浙江西大门,防止衢州边缘化,要求把衢州作为内陆拓展的桥头堡。浙江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作为浙江省西大门的衢州,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从发展态势看,浙闽赣皖周边地区特别是上饶市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江西省把上饶作为向东发展的桥头堡,给予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大量吸引浙江资本资源。有关资料显示,仅2005年浙江在上饶实际投资就达94亿元。“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排位,上饶进入前20强。同时,尽管上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中心城市首位度高。这些都对浙江西大门的建设敲响了警钟。

二、把衢州打造为浙江经济内陆拓展桥头堡的现实基础

(一)机遇分析

1.“十一五”规划定位和我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给衢州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挥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拓展内陆经济腹地”的要求,把衢州推向了前沿阵地。同时,省委、省政府先后于2001年、2005年出台的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更为衢州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政策条件。

2.我省发达地区“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将有力促进产业梯度转移。我省经济发达地区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要素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矛盾日益显现。“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加之以适当的政策引导,将大大促进我省产业梯度转移,而自然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廉、市场前景广阔的衢州,将成为我省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目前,“杭州市衢州工业园区”、“宁波市衢州工业园区”项目正在启动,新一轮“山海协作”的发展前景看好。

3.我省港口经济发展和海洋大省战略的实施,对“节点”建设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港口经济是浙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有效整合港口资源,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1月全面启动了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工程。但周边港口的加速发展,给宁舟港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宁波――舟山港面临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港口泊位供应不足逐步转向腹地货源供应不足,而“节点”建设在向外拓展腹地货源中则显得尤为重要。《浙江省国际物流中心规划》明确把衢州国际物流中心的培育发展列入“十一五”时期主要建设的10个节点之一,无疑为衢州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优势分析

1.衢州拥有四省交界辐射中西部的区位优势。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南接福建南平,西邻江西上饶、景德镇,北连安徽黄山,东与省内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既是长三角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经济圈与“泛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交汇的重要节点,同时更是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和中部地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前沿城市,承担着联结内陆腹地和长三角的桥梁功能。

2.衢州拥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1)土地及其他矿产资源。相对于全省而言,衢州丰富的丘陵资源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扩张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回旋空间。有关部门对衢州低丘缓坡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现有未利用土地约72万亩。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衢州拥有相对丰富的其他生产资源要素,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0多种,其中石灰石、石煤、铝矾土、氟矿等6种矿产储量居浙江省前列。衢州周边的南平、上饶等地,资源丰富,并且与浙江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2)自然及人文资源。衢州有“浙江绿源”之称,为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衢州所处的浙闽赣山区是全国9个“国家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是天然的绿色宝库。衢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游商帮的影响和南孔儒家思想的熏陶,使这一地区文化积淀十分丰厚。(3)劳动力资源。衢州和周边的南平、上饶、景德镇、黄山5市,总人口达1500万,大量人口还停留在农村,通过技能培训,将成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衢州拥有快速成长的产业基础。衢州及其周边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开始加速。2005年,衢州市GDP增长速度达到13?郾6%,南平、上饶等地分别达到12?郾2%、14?郾1%,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十五”期间,这些地区工业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对拓展为浙江经济内陆腹地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4.衢州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十五”期间,衢州市外贸出口增长了28?郾4%,上饶增长了30?郾8%,南平增长了20?郾4%。2005年,衢州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为88?郾9%,上饶为20?郾6%,南平为10?郾6%,景德镇为260%。尽管这些地区外向型经济总量还不大,但经济外向度在迅速提高。2005年,衢州及其周边地区人均GDP位于700美元至1700美元之间,消费结构迅速升级。不断提高的经济外向度和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显示衢州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制约因素分析

1.面临边际交通枢纽地位的挑战。衢州是浙江省重要的交通要道。境内东西向有杭金衢、杭新景高速公路,南北向有龙丽高速及320、205等国道;已完成电气化改造的浙赣铁路贯穿全境;内河航道有全长155公里衢江和常山江;民航有衢州机场。同时还有在建和规划中的黄衢南高速、九景衢铁路及衢江航道整治工程。然而,与周边城市特别是上饶、南平相比,衢州市的交通优势并没有真正确立。目前上饶已经形成十字形铁路、多条高速公路交叉的交通框架,成为省规划中的赣东区域通枢纽。南平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二类公路枢纽,“十一五”期间要筹建9条高速公路,并且全部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海西区高速公路网,而衢州尚未列入浙江二级交通枢纽规划。

2.面临要素集聚力的挑战。要素集聚力既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又与人们的预期有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预期越好,要素集聚力越强。尽管在四省交界地区,衢州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人们对南平、上绕等地的发展势头有着更高的期望。这种预期上的差距,主要是由各地在其省内的战略地位和各省的政策扶持力度差异所造成的。上饶在江西省“十一五”规划中被明确地定位为江西省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南平在福建省“十一五”规划中被明确地定位为该省环境优美的绿色发展腹地、重要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南平市在武夷山规划建设一个面积为9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中区,并进入国家经济开发区盘子,首期建设9000公顷,要素集聚力不断增强。

3.面临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挑战。目前,四省交界的衢州、上饶、南平、黄山四市都已明确提出打造边界地区中心城市的口号,衢州在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博弈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把衢州打造为浙江经济内陆拓展桥头堡的对策分析

总体定位:一是努力把衢州建设成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资源、要素集聚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通过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加快吸引更多的要素资源进入浙江,更多的产品辐射到江西、安徽等内陆地区,为我省经济发展和港口经济崛起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全省拓展周边的前沿城市。要实现这一定位目标,必须省、市联动,尤其是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衢州发展,使之成为拓展浙江内陆经济腹地的前沿。衢州发展是保证浙江省“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方面,支持、帮助衢州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打造浙江经济内陆拓展的桥头堡,必须从思想认识、发展定位、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着力在新一轮竞争中谋求和确立衢州在四省边际的战略地位,使衢州不仅在生态保护上,更要在经济发展上为浙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浙江经济内陆拓展的城市平台。内陆拓展需要节点引导。要按照《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中“逐步确立四省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要求,加快培育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内陆拓展的平台作用。推进衢州中心城市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实现从一般城市建设理念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理念、从传统农业市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中心城市管理模式的两大转变,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依托衢州传统文化的优势,精心规划,加快培育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名城,提高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努力培育开放、创新、诚信、和谐、文明的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的开放度,包容性和凝聚力,提高中心城市原动力。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确立浙江经济内陆拓展桥头堡的交通枢纽地位。空间与交通是构成内陆拓展的两大要素。必须加快衢州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确立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地位。一是加快杭新景、黄衢南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闽赣皖交通走廊开发,构建快速、便捷的出省大通道,优化路网结构,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二是积极争取九景衢(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早日全线开工,实现浙赣铁路与京九铁路联网;积极推动衢丽(衢州――丽水)、南衢(南平――衢州)等铁路建设,以缓解内陆拓展进程中运力紧张的矛盾。三是加快衢江航道开发及衢州港、龙游港等港口码头建设,使衢州加快汇入钱塘江大航道。推动常山江和上饶信江之间开凿人工河道,打通钱塘江水系和鄱阳湖水系,使之成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四是谋划和推动衢州机场迁建扩建,使衢州机场成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地区的区域性机场。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干,水运、支线机场、管道运输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为浙江经济拓展中西部市场、开发中西部资源、吸引中西部地区货物经宁波――舟山港出海打实基础。

第四,加强产业对接,增强资源吸纳和集聚能力。实现产业联动,是拓展浙江经济内陆腹地的必然趋势。加强产业对接,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联动发展、错位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抓紧启动浙闽赣皖周边地区资源利用的战略研究,分析提出周边地区可利用资源状况及如何为衢州和浙江经济发展所用,实现借力发展。二是立足衢州氟硅、金属制品、矿山风动机械、汽摩配等产业基础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工业,着力拉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带动力,不断提高对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以及配套加工业的吸纳集聚能力。三是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引导我省部分企业向衢州转移,适度引导部分企业将产业链中的上游产品,向闽浙赣皖四省边际地区布局,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四省边际建立原材料基地,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四是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交易集散、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周边的农业资源,实现加工增值。五是加强出口通关合作。目前,宁波已分别在金华和衢州设立“无水港”,衢州海关即将开关,内陆腹地区域的产品通过金华、衢州进出,可大大节约通关成本。

第五,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增强集聚和辐射效应。抓住浙江经济内陆拓展的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以内陆口岸型国际物流体系、大宗物资区域集散型物流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型物流体系等为突破口,加快衢州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立足浙西,接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3个经济带,辐射浙闽赣皖四省经济腹地的浙西物流枢纽和四省边际物流中心。一是以衢州特色农产品、轻工产品生产基地和特色专业市场为依托,努力培育和做大柑橘生产加工交易集散中心、粮食加工交易集散中心、竹木加工交易集散中心、畜禽生产交易中心等若干个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二是研究制订加快发展物流业的政策措施,加快物流网络平台和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物流业主体的培育,大力引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衢州综合物流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四省边际区域国际物流中转中心建设,引进、培育无船承运人龙头企业,为多式联运体系提供分类、整装和运输服务。三是积极争取省里将衢州无水港、保税仓库、海关与宁波――舟山港、保税区、海关作为系统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加快建设海――铁、海――江、铁――铁为主的多式联运体系,把宁波――舟山港与衢州无水港连为一体,宁波海关与衢州海关连为一体,拓展内陆腹地空间。

第10篇

一、食用菌产业的高效生态效应

高效生态经济区采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是集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现代管理和品牌建设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其具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等鲜明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高效生态经济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特点与优势包括工厂化的高效生产及可复制性、自动化生产与远程控制信息技术相结合、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及综合利用、地源热泵新型节能温控技术的应用、菌包中心模式的示范带动社会效益显著。

(一)工厂化

该种经营模式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依靠对栽培房、生产容器、制冷及供电、供气、消毒等设备的投入,通过对菌种培育、生产环境综合控制、杂菌控制、产品保鲜等环节的技术研发和控制,实现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并通过应用精细管理和品牌建设,实现食用菌的现代化经营。

(二)循环经济

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利用农作物废弃物棉柴、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米糠等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一是变废为宝,二是就地取材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降低原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采菇后的废培养基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产生沼气,沼气可发电或做农民生活燃气,沼渣可做上好的有机肥返田肥地,沼液用作葡萄庄园的基肥,再返回农田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三)低碳经济

高效生态经济区把地源热泵应用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每年可节约电耗60%-70%。

(四)示范带动作用

高效生态经济区一方面通过每年从当地收购6万吨棉秆、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等初级原材料,把废弃物变成农民的钱袋子,可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另一方面,通过建成后的公司菌包中心项目能实现年产菌袋1000万包,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利用食用菌企业自己的技术、设备和营销渠道,全部交于合作社和农户代种,公司和合作社、农户签订协议,最后采摘后的蘑菇公司根据协议进行全部收购,公司统一包装、销售,每年可带动500户代种菌种农民户增收,户均增收2万元。

二、黄河口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黄河口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采用环境控制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等新型设施栽培技术,生产的产品具有优质、高效、高产、抗逆性好等特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1类:农林业,第2条:农产品基地建设;第4条: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第20条: 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培育食用菌),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 年度)》所确立的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产业,符合现代新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资源优势

黄河口高效生态经济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内重要的棉产区,而食用菌培养基的主原料:棉籽壳、棉柴、玉米芯、木屑等在当地可就地取材,有利于企业开展原材料采购工作。

(三)技术研发优势

目前,黄河口高效生态经济区已有四项创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一是利用当地主要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材料生产食用菌;二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地源热泵进行温控,同比普通空调每年可节电60%;三是菌种扩繁,同比国内正常水平高出10倍;四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数字模拟信息系统进行全程监控。

(四)高品质优势

第11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会展业;竞争力;对策;郑州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2月,国务院正式《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会展业,举办国际性展会,培育知名会展品牌,支持郑州发展国际会展业。为郑州会展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郑州市会展业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河南省省会,将郑州定位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将大大提升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作为新兴服务业,会展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郑州市会展业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曾一度被中国会展界誉为“中国流动展的摇篮”。上个世纪末,由于场馆不足等原因曾一度落伍,随着2005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郑州市会展业又重新迎来了辉煌。据统计,2012年郑州全市举办展览158个,展览面积达175万M2,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约150亿元,发展水平居中部地区首位。但展会规模、品牌建设和管理水平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还有很大差距,也面临着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的强劲竞争,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郑州市会展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会展业竞争力和郑州会展业发展优势

1.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公认的分析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工具,该模型也适用于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即某地区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会以及政府。具体到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是指在城市经济结构、文化观念、制度政策及资源环境等多个因素作用下,城市会展业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增长的能力。竞争力的提升主要由会展市场状况、行业内部资源和外部支持产业所决定,同时还和产业相关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密切相关。

2.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经济实力雄厚,中部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近年来,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展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基础雄厚,2012年GDP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47亿元,增长12%,中部城市仅次于武汉和长沙,省内远远超过第二位的洛阳,日益增长的GDP为郑州市会展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通、通讯枢纽,是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交汇中心,是沿海开放省市向中西部内陆辐射和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联系的轴心和必经之地,2013年3月又获批国内首个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可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大型展会举办的需要,并保证参展商的参展成本相对较低。

(3)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聚度高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生产、火力发电、食品工业、大客车生产等基地,拥有中国铝业、宇通客车、白鸽集团等一批国内乃至亚洲最大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业中速冻食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郑州女裤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半壁江山。同时,洛阳的机械制造业,许昌的电力设备、烟草,漯河的食品、纺织、造纸,平顶山的煤炭,焦作的化工、能源及开封的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优势为郑州市会展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4)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优越

郑州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商城遗址等记载了郑州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帝故里、黄帝宫等为代表的黄帝文化,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少林武术文化和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代表的嵩山文化给郑州增添了无穷魅力。目前郑州拥有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名胜古迹156处,其中国家5A景区1个,4A景区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处,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专业市场发达,商贸体系健全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9.90亿元,位居中部城市第2位。还拥有银基商贸城、凤凰建材城、汽配大世界等一批年销售额超50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是重要的服装、汽车、农业品和建筑材料等商品的集散中心。银基商贸城客商日均流量超过10万人次,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商品辐射20多个省市区;北环汽配大世界,年交易额达60亿元,是国内三大汽配市场之一。高度集聚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大提升了郑州作为区域商贸城市中心的地位。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1.制定郑州会展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宏观调控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会展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会展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制度文件,通过制度明确会展业的主管机构、管理内容、展览主体、市场准入机制及办展主体的资质和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等,明确了行业发展的规范。但面临沿海和周边城市会展业的迅猛发展,郑州会展业显得力不从心。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后,对郑州会展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需要从区域会展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的制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和郑州市的区位、城市空间、市场和产业优势,规划布局场馆和服务设施,引进和举办特色展会项目。出台会议、展览、大型活动、广告设计等相关行业优惠政策,并确保实施到位。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精简审批手续,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全力营造会展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工商、税务、城管、质检等部门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努力创造健康、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公安、商检、消防等部门高度重视,为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城建、交通等部门要为会展活动的户外宣传和公交线路、参展人员展品展具的进入与撤离等给予支持和配合。营造郑州一流办展环境,提升会展产业竞争力。

2.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协调的会展发展模式

郑州市会展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大型展会和活动都带有政府举办的痕迹,政府却没有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行业协会的缺乏也使得政府在管理上举步维艰,难度很大,导致郑州会展行业环境杂乱,展馆垄断、参展商满意率不高、展会效益低下,城市会展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最行之有效的会展行业管理模式是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互动的有机整体,三者职能分工、各司其职。政府通过营造宽松而规范的会展经济运行环境,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等方式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引导并约束微观企业的行为;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通过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以独特的会展产品和服务占有市场并获取利润;行业协会作为非赢利性行业组织,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根据国家法律和协会条约,制约和协调会员个体行为,并为企业提供信息、研究、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会展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下图)。

图 会展行业三方协调管理模式示意图

郑州市会展行业实施三方协调管理的模式任重道远,首先管理机构混乱,郑州市会展办、河南省会展业商会、河南省国际展览协会、河南省贸促会都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会展活动进行监管,文化、节事活动则是由文化、旅游部门监管,造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其次缺乏行业协会,郑州市迄今没有成立会展协会,使政府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再次会展企业各自为政,短视“撒谎”行为导致郑州市整个办展环境欠佳。当前会展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托政府、协会、企业三方有效协调的管理模式,政府尽快转变职能,加强行业的宏观指导和设施建设,引导企业、研究、教育、培训等部门尽快成立郑州会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企业在政府和协会的监管下自主经营、规范竞争、逐步壮大,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展会项目品牌建设

良好的办展环境和设施,优质的展会项目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推广,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宣传推广理念,宣传、旅游、商务、广电等部门联手开展对外宣传推广活动,塑造城市会展形象和品牌。会展管理机构主导下赴外地推介本地办展环境、场馆、服务和优质展会项目,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品牌展会公司和展会项目。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充分发挥广告、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类媒体对会展业的宣传推广作用,提高宣传专业化水平。加强对重点会展项目、节庆文化活动和赛事演出活动的宣传,丰富、完善会展推介内容。既要在大众媒体上造声势,引起国内外普通群体的关注,又要加强与专业媒体的合作和国内外交流推广,在《中国会展》等专业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会展业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吸引专业机构、专业客户的参与。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立足河南,面向中部,走向全国,利用交通、产业和市场优势积极发展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种子交易会等品牌展会,孕育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力争每年都培育2-3个市场前景好、高质量、高效益的品牌展会,在宣传推介、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优惠。加强全市会展项目等级认定制度,按照品牌展会的等级标准制定展会升级规划,逐渐形成一批专业化展览和品牌展会,从而提升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郑州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各项功能逐步完善,已基本具备举办大型展会的能力。但市内交通、场馆、酒店和会展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国际大型会展项目的接待需求。应该借鉴发达城市“场馆带动商业”的发展经验,发挥郑州商贸城市优势,鼓励大型商业企业与会展场馆合作,按照参会人员的购物心理,在会展场馆周边配套建设汇聚世界品牌的大型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及星级酒店、餐饮、商务楼宇等配套项目,吸引银行、证券交易等金融机构向会展场馆周边集聚,积极发展邮政、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服务。完善主要活动场地周边地区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加快建设地铁1号线、2号线、快速交通、智能交通、大型停车场、盲道系统、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优化相关地区交通组织和换乘系统,形成各交通方式进出便捷、人口快速集聚和疏散的现代交通格局,为大型展会项目的举办提供方便。尽快启动新郑会展城项目,实现室内展览面积20万、标准展位10000个国际一流场馆的规划建设目标。充分考虑到城市会展业发展迅速的特点,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功能合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会展业空间布局,以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展览、会议、节庆”联动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会展业服务水平,培育郑州特色会展业“产业集群”,推动郑州会展业跨越式发展,把郑州市打造成为中部会展产业带的龙头城市。

5.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会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郑州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据统计,当前郑州市专业展览公司近200家,专业从业人员却不足千人,且多为半路出家,学历水平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完善、人员流动性强,具有专业教育和培训背景策划、管理人才凤毛麟角。由于人才短缺,2005年郑州市忍痛将刚投入使用的国际会展中心“外嫁”给香港会展管理公司,会展人才的开发和培养迫在眉睫。应该积极鼓励具有大型展会项目运作经验和能力的会展高端人才到郑州发展就业,充分利用“豫籍会展企业家联盟”的力量,引进会展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全面提高郑州会展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现有会展从业人员和会展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在职培训,创造条件,输送会展职业人才参加国内外的权威性继续教育,及时培养涵盖会展策划、运作、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开展会展策划师、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形成各个级别和层次的会展管理和技术人才评估机制和专业人员聘用体系。同时,加大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从行业扶持资金中划拨部分款项设立郑州市会展教育发展基金,加大会展师资的培训力度和政府主导下的校企深度合作,使高校和培训机构能够真正培养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爱学 徐文锋:会展全程策划宝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1.11-16.

[2]成 燕 刘 涵:郑州会展业继续领跑中部[N].郑州日报,2013.01.17.第01版.

[3]王述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9(07):16-19.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合作;成都;乐山;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12-04

一、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为代表的国内行政区域合作以及形式各样的行政区域内部经济一体化不断涌现。2010年1月30日,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共同签署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开始起步。成乐(成都一乐山)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成乐两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区域合作,一批合作项目初见成效,合作领域不断加深,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因此,深入分析成乐区域经济合作障碍与对策,对于深化和推进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两个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成都经济区乃至四川全省区域经济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成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以期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和共赢,所以合作各方首先一定要定位好自身的比较优势。而区域间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比较优势的形成。成都作为成都经济区的中心与作为该经济区南中心的乐山展开形式多样的区域经济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成乐两地在资源禀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区位条件上存在互相依存,在经济发展上具备一定基础,在产业发展上各具比较优势,这为加强两地区域经济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良好的前景。

1 成乐资源禀赋比较分析

一是从矿产资源上看,虽然成都乐山各具优势,但总体而言,乐山盐磷自然资源更为丰富,且具备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二是从水电资源上看,乐山水电资源较成都丰富。乐山水能可开发量为442.5万千瓦,而成都为161.5万千瓦,这位乐山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能源基础。三是从科教资源上看,显然成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教需求量逐年上涨,这为两地的科教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2 成乐区位条件比较分析

总体而言,成都是成都经济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乐山地处成都经济区和川南、攀西经济区的结合点,是成都经济区的南中心。虽然乐山的区位无法与成都相比,但是乐山既是成都综合枢纽的次级节点,也可以作为成都加强与川南、攀西乃至云南、贵州等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通道。而且乐山水运较成都而言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成为将来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3 成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分析

从经济总量上看成都远远高于乐山,从经济结构上看成都也优于乐山。因此,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成都较乐山更为发达,乐山与成都相比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但是,随着成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乐山的辐射力也将逐步增强,客观上为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4 成乐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一是就农业发展而言,成乐两地各具优势。成都凭借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在优质粮油、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上具有优势。而由于乐山具备“一平、二丘、七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更为丰富,比如茶叶、竹笋等。

二是就工业发展而言,成乐两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成都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而乐山在这两个领域比较欠缺。在机械制造和化工等领域,成乐两地侧重点明显不同。乐山偏重于小型机械和汽车零部制造以及盐磷化工,而成都偏重于整车以及石油化工。这就为成乐两地工业合作留下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冶金建材领域存在一定的竞争,比如水泥制造行业、钢材行业。

三是就服务业发展而言,成都整体水平较高,而乐山旅游业相对突出。在整个服务业发展中,除旅游业外成都各个行业发展都比较突出,尤其是现代物流、金融业。而乐山除旅游业外其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成乐两地服务业发展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旅游业,还进一步应该向其他行业扩展。

三、成乐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分析

1 行政壁垒在客观上造成了成乐区域经济分割

行政壁垒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的行政行为和政策表现。成乐两地虽然同归四川省管辖,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双方有着各自的地方利益,在客观上形成了行政壁垒。以多晶硅产业发展为例,虽然乐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多晶硅产量也在四川全省占据首位。但是在地方利益的驱使下,包括成都、眉山、雅安在内的省内其他地区也纷纷上马多晶硅项目。比如成都新津工业集中区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投产。其结果不但造成了当前多晶硅产量的严重过剩,还带来了两地产业的趋同和竞争,不利于两地产业分工整合。由此可见,行政壁垒在客观上造成了成乐两地区域经济分割,阻碍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

2 经济差距过大削弱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

寻求合作的经济剩余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所在。但是,成乐两地经济差距过大,导致了两地合作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将极大地削弱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如前所述,无论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还是从企业实力上看,成都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在成乐区域经济合作中,成都理所当然占据主导地位,成都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与乐山合作领域。但是成都所选择的领域并不都是对乐山经济发展最有利的。其结果就有可能导致乐山希望合作的领域得不到合作,而不希望或者不需要展开合作的领域正是成都所需要的。显然,这会加剧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矛盾,削弱双方合作的动力,从而影响合作的积极性。其次,成乐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在客观上造成了合作的经济剩余有限。作为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成都,会综合考虑和成都周边地区其他城市合作的效益和成本作为对比。其结果就导致了乐山在与成都的对接过程中也会面临其他成都周边地区的竞争,在对合作经济剩余的分配上乐山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影响合作的积

极性。

3 市场机制力量发挥不充分限制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和推动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推动;二是市场推动。政府力量主要在经济带建设的合理规划、产业的合理布局、科学引导、利益协调、跨地区基础设施联合建设上发挥作用;市场力量主要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上发挥作用。显然,现阶段成乐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市场力量相对较弱,导致行政干预较重,严重制约了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自组织机制力量的发挥。从长远看,推进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原则,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打破行政藩篱和区域分割,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努力实现互利双赢。

4 利益调节机制的缺乏阻碍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步伐

利益调节是成乐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黏合剂。区域经济的竞争和合作都是因利益而起,即使区域内各方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合作结构中总是存在优势方和劣势方。这就需要合作优势一方给予劣势一方以必要的补偿,让区域内所有的地区都共享合作的收益;否则,合作关系就会破坏,彼此利益都会受损。显然,就成乐区域经济合作而言,成都在整体上占据优势,而乐山处于劣势。然而,在当前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现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处于劣势方的乐山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想要分享利益或得到补偿还存在困难。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的缺失,就有可能导致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发展就比较缓慢,甚至还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

四、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内容分析

1 加强成乐两地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

当前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领域主要局限于旅游业,而其他产业发展缺乏相互协调和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个地区产业发展的趋同和竞争。一个区域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从本区域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当某一产业的需求空间比较大时,特别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的这一产业都会有所发展,不会存在很大的竞争。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同区域的同类型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行政的分割性使得这一竞争加剧。这就需要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从总体上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成乐两地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整合,必须抓住全球和东部产业结构大调整这一契机,积极配合成都经济区各地区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必须根据成乐两地的资源察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建立合理的制造业分工合作体系。在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加强成乐两地的横向分工,而在多晶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加强成乐两地的纵向分工。成都市应重点发展其优势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并把其产业链向乐山扩展;而乐山也要重点发展多晶硅新能源产业,并把产业链向成都延伸。在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化工等领域,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2 以企业为载体,建立跨地区的产业集群

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及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产业合作要坚持政府推进、企业主导的原则。政府推进,主要是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突破行政壁垒的约束,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企业是产业合作的主体,企业合作是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主要实现形式,企业合作是推动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主要动力。而产业集群化发展,则能够强化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效益,进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具体而言,成乐两地可以根据双方的产业发展特征建立旅游、农产品加工、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五大跨区域的产业集群。就旅游业而言,成乐两地应进一步加强旅游要素的整合,加强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就农产品加工业而言,成都的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优势,把乐山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而乐山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在技术、市场等领域加强与成都企业的合作,建立互利共享的技术平台和市场信息平台。就化工行业而言,成都要继续发挥石油化工领域的优势,而乐山要继续发挥盐磷化工领域的优势,在副产品处理和环境保护上加快合作。就冶金建材产业而言,乐山应在发挥不锈钢产业优势的同时,凭借良好的能源和资源条件,在水泥、炼钢等行业吸引成都企业来乐投资;而成都则应逐步退出冶金建材生产领域,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冶金建材物流业。就机械加工而言,乐山应继续发挥小型农业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的优势,而成都应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业,并把乐山作为重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3 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体系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一体化市场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更为有效,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建立一个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从而使区域内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成乐两地要努力建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跨区域的市场体系格局,共同培育、建设并开放面向本区和全国的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统一大市场,争取实现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产权市场等各类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使区域内地区间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

具体而言,在农产品市场上,乐山应借助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向成都拓展;而成都也应凭借市场需求量大的优势,加强在乐山的农产品采购。就旅游市场而言,成乐两地应以成乐旅游线路整合为契机,对外建立共同的客源市场体系,加强联合营销;对内促进两地居民互访,互相制定优惠的门票价格制度。在人才市场上,双方通过建立共同的劳动保障政策,促进乐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成都城区转移,成都专业技术人才向乐山大型企业流动。就资金和产权市场而言,成都应继续发展金融中心的作用,在乐山建立各种金融和产权交易分支机构,同时建立共同的融资平台,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4 建立科技信息共享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首先,建设成乐两地科技合作的良好环境与平台。一是要建立区域信息互联网络,打造科技合作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加强区际科技合作、促进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创造条件。二是要完善科技市场,实现技术成果的有序转让和扩散以及科技人才跨行政区自由流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三是要积极培育科技合作中介组织,在技术创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评估咨询等方面为行政区际科技合作提供高质量的组织、促进、评估、担保、咨询及策划等中介服务。

其次,扩大成乐两地科技交流,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应积极促进两个地区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制度和载体。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集团联合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充分发挥产学研各自的比较优势,加快科技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科技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要完善科技合作的服务体系,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服务区域的全面开放,实现科研设施和人才的共享,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效益,推进科技进步。特别是要打破行政区壁垒,认真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实现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科技创新的资源瓶颈,促进区域科技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才,改革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2]王键等,“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3]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