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时间:2023-05-30 10:19: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实用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实用技术

第1篇

一、培训对象

根据残疾人的培训需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应分别具备下列条件:

1、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应持有农村户口,符合法定就业年龄,生活能够自理,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2、实用技术培训对象是纳入扶贫部门建档立卡脱贫范围的就业年龄段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

二、培训项目

种植业、养殖业培训(包括辣椒、玉米、高粱种植技术等及猪、牛、羊、鸡的饲养和防疫等内容)等。

三、培训方式

委托培训机构开展,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四、培训任务

共培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711人次。

五、培训时间

2021年4月

六、培训地点

有关乡镇

第2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会、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切实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科普进农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市政府同意,2009年全市招收农函大学员3820人。现就做好我市农函大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科普进农村”是当前和今后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省科协科普工作会议和市科协六届三次全委会议要求,切实加大对农函大工作的领导,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的农村科技培训体系,构建良好的农业科技普及新格局,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扎实有效地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高度重视,认真筹划,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普及,切实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好服务。

二、精心组织,措施到位,共同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各地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级农业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投入,深入开展科学普及,统筹考虑经费的落实。各地科协、农函大分校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加强与组织、教育、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老区、库区移民、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除学历教育外,农函大在乡(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直接向农民收费,所需培训经费由各地科协、农函大通过多元化渠道筹措解决。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按照《科普惠农工程》的要求,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从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方便农民学习出发,以实施农业“五新”工程为载体,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函大工作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致富工程相结合,把提高广大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作为农函大工作的重点,为发展我市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服务。

四、应对危机,主动指导,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机能培训和服务。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指示精神,克服困难、尽其所能,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函大服务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优势,积极投入到当地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入企业、农村一线做好调查研究,了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要求,科学分析返乡农民工的现状和问题,为尽快提升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机能进行短期有效的培训指导工作。要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发展的就业创业技术难题,把适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机能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家中。

五、提升实效,扩大影响,进一步推进农函大工作发展。农函大工作是服务三农、服务大局、面向基层的一项工作,各级科协、农函大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省科协科普工作会议和省农函大工作会议要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要求,围绕农民劳动机能、就业创业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充实农函大内容,提升农函大培训实效,扩大农函大的影响。同时要不断加强农函大软硬件建设,加强乡(镇)、村农函大教学辅导站点、示范基地建设,严格规范农函大招生和教学培训管理,努力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中扎实作为。

第3篇

在当地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其知识或技术得到群众认可的专业型、带动型的劳动者。包括农村卫生员、科技推广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农业人才兴,则农业农村兴。人才兴农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与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是建设社会主义重要力量,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于三农,根植在三农工作的第一线,是学习、应用、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近期,我们对我县的农村实用人才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我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现状

xxxx县辖23 个乡(镇)、499 个村(居),总人口65万,其中农业人口52.7 万,全县总面积582550公顷,其中林地400万亩、草场300万亩、水面30万亩。近年来,xxxx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人才兴农战略,紧紧围绕产业抓工人,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已达8956 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 % ,且以此为纽带组成的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等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组织的带动力量越来越大,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1、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全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8956人,其中种植业3150人,养殖业2330人,加工业450人,机械业424人,能工巧匠2060人,农村经纪人542人。

2、行业分布情况。农村实用人才主要集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约占75%,第三产业约占24%,第二产业占1%。第一产业主要在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主要是能工巧匠、农机服务、商品流通3个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是有资金有技术的返乡农民工。种植业实用人才主要分布在水稻种植、茶叶生产、柑橘生产、油茶种植、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小水果等行业;养殖业实用人才主要分布在水产养殖、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蛋鸡养殖、山羊养殖、桑蚕养殖、特种养殖等行业。第三产业实用人才主要分布在农村建筑、农机服务、农村商品流通等行业。

3、技术结构及特点。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生产能手的比例最大,生产型人才占实用人才总人数的57%;其次为经营型人才分别占实用人才总人数的16%;技能带动型人才(能工巧匠),占实用人才总人数的17%;社会服务型人才占实用人才总人数的10%。

4、农村实用人才的年龄年龄结构及特点。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实用人才36~50岁年龄段人最多,35岁以下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比较少分别为17.4%、13.8%、10%,呈现出中年化的特点。

二、我县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形成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大合力。首先,建立和健全了工作机构和领导机构。20xx年3月,我县就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20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23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配备专人负责。村里还设立了联络员,负责学员的组织联络工作。其次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先后印发了《关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行动计划》(沅政办发[20xx]5号)和《xxxx县九大农业产业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意见》(沅素办发[20xx]2号),明确提出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培训手段,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民主法制三个方面的素质。逐步增强农民科技致富、市场竞争、自主发展三种能力。畜牧、林业、农机、库管局、茶叶办等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同时,认真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生产新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科技、科协、文化、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认真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法律、科技教育,加大了科普宣传和法律知识普及力度。组织、人事、宣传、计划、财政等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全县上下形成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社会合力。

(二)依托基地,搞好示范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场地。近年来,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以建立培训示范基地为切入点,通过依托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效果明显。20xx年以来,在全县23个乡镇共同建立了超级稻、水产、茶叶、桑蚕、生猪、水果、蔬菜、油茶等产业的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共举办了各类培训162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培育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85人。县农业局20xx年在全县建立优质稻基地35万亩。县茶叶办在官庄、北溶、太常等乡镇建立了万亩的茶叶示范基地。各乡镇以基地为依托开展产业培训。如凉水井镇近年来建立了蛋鸡养殖、蔬菜、礼品西瓜基地,通过这种基地 培训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农民欢迎,效果好。今年来,全县通过依托示范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民11000余人次。培育了农村实用人才600多人。示范基地已成为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场地。

(三)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相关行业间人员的交流学习。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引进优质品种,保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协会形式,增加相关行业人员间的学习机会,促进技术进步。社员有专门的管理组织,经常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邀请省农科院及农业高校的专家教授来传授种植和防病知识,并与科研单位组织合作了科研生产基地。通过合作社,使农民不但增加了收入,也学到了实用农技知识。截止20xx年12月底,xxxx县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7家,入社农户4800户,注册资金552万元,联接基地29500亩。20xx年,县辉煌林木开发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社,陈家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肖家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博亚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被确定为市级示范合作社。

(四)创新手段,拓宽渠道开辟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新途径。通过把课堂搬到了乡镇、村,既为农村解决了办学缺师资无教材的状况,也为农民学习提供了方便,广大农民可以不离岗,不离乡,就地就近参加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一是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内容包括农业种养加实用新技术、农业致富信息和技能、农村政策和法规等。通过现代媒体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二是开展培训进村,科技入户。为了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在村设立了教学站,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合、推广新技术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排忧解难相结合、专家走下去与把农民请上来相结合等形式,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农口其他部门也根据农时广泛开展了送科技等下乡活动。如县农民素质教育办每年要编印5万份的《农业科技》资料,送到各乡镇各农户手中。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达210场次,送技术资料25万份,接待农民咨询2万人次。

(五)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确保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开展。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建立健全了培训激励机制,将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纳入了各乡镇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近年来,虽然我县的财政状况相当紧张,但农民素质教育专项经费给予了一定的保障,设立了农民素质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素质教育的音像教材、师资培训、多媒体教育宣传办点。同时,23个乡镇也都纳入财政预算,增加了投入。同时,千方百计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民素质教育,开辟筹资渠道。

三、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我县是贫困的农业大县,又是移民大县,广大农村处在山区,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较差,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人才素质不高,总量不大。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发现,目前我县大约有农村实用人才8956万人,只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就拿xxxx茶叶方面的人才来讲,研究员仅1人,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3人,有经验的茶农近80多人,对于我们一个有着7万亩茶园的茶叶大县来讲,是非常少的。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技术水平较低,与现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

2、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优。在我县农村中,越是发展较快村或地处城郊、乡郊,人才较多,素质也相对较高,示范带动作用越强;反之,人才资源越是不足,发挥作用越少。一是专业结构不优。大部分实用人才仍停留在种植、养殖这种生产周期较长、获益较慢、风险较大的行业上发展,而对于市场经济日益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涉及较少。尤其开拓型的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短缺,面向流通、服务的人才较少。还有就是从事文化工作的实用人才更少,急需培育。二是农村人才浪费现象也比较突出。不少农村实用人才,因为资金、思路等原有,还找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有的甚至技术、能力处在半闲置状态或干脆外出打工。三是年龄结构不优,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比例少。女性人才严重缺乏。四是学历结构不优。农村实用人才中96%以上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没有受过系统的农业专业教育。

3、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不足。

一是投入资金不足。就我县而言,尽管县财政在运转艰难的情况下,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特别是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所需教材资料、实践操作现场、教师授课补助、参观学习资金均难以落实,直接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顺利进展,影响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大部分人员生长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资金扶助,许多有理想、有技术、有文化的实用人才,往往因缺少创业资金而不能依靠专业特长发家致富,从而使一部分实用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想率先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金利用不合理。由于多头培训、为了完成量的培训、培训针对性差、忽视受训对象的特点和意愿等原因,致使培训资金用了,效果不佳。

4、农村实用人才的后续管理未跟上。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当前,乡镇技术人才的缺乏,致使农机、农技、水利、农广校、文化站等从事农村使用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机构逐渐退化,甚至名存实亡。相关人员从事其他工作,且年龄偏大,乡镇技术人员面临青黄不接。致使对农村使用人才的后续管理工作难以跟上,也致使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全面。

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收益的辛苦,效益低下,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实用人才流失。针对三农的优惠和扶持政策随时年年提高增加,却远远跟不上农资价格上涨迅猛,农业生产成本过重,加之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造成农业效益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农民宁愿出租或丢荒弃耕,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较大,致使不少农村实用人才转移从事其他行业,造成人才流失。

二是政府职责不清,体制不顺。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管理部门多,却没有一个部门是真正的责任主体,造成多头管理或者管理不顺。各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缺乏规范、可续、系统的规划。培训资源多主体,招生混乱,资源利用率低。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带动作用的积极性。人员资金不足,在乡镇一级没有设置相对应的下属部门,使权力难以下放,对农村的实用人才管理难度大。而且相关的技术推广站或者机关单位缺乏相对应的专业人才,甚至有些技术站都没专业对口的专业人才,外行管理内行,人浮于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及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农村青年流失严重,实用人才后继乏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青年不满足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离开农村到城市谋求发展,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能力较弱的人,这些人受自身条件的局限,难于成长为实用人才,而那些靠经验积累成长起来的农村实用人才年龄逐渐老化,造成农村实用人才后继乏人。

四是受意识及能力的局限,制约了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一方面,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技能是主要靠自己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由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一般不愿轻易把过硬的技术传授别人。另一方面,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都是些经验型的人才,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总结提升,理论指导性不强,限制了他们技术的交流传授。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农村的发展要紧紧依靠农民,发挥农民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他们在农村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更是意义重大。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产业化与科技融合的直接实践者,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因此,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在管理、培养、激励等各个方面下功夫。

1、认真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步伐 。一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料库,对现有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详细登记、造册,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尤其是要突出抓好农村教育改革,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对从事农业生产年满30年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养殖行家里手应适当给于照顾,比如:通过采取发放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养老保险等方式,适当给于照顾,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为农村经济繁荣贡献力量;三是引导农村待业青年学习农业生产知识,要不断通过保送培训、出资培训等方式,尽快解决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

2、加大资金投入,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大农村科普示范园建设,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把科普示范园打造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学习科技、掌握本领、交流技术、提高水平的理想之园;二是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应积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从土地使用、资金信贷、农用新产品设施、设备、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帮扶,增强信心,认真解决好发展后顾之忧,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三是通过大户辐射的方式推广技术成果。就是选用部分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政治素质过硬的大户作为专业示范户,适当给予经费投入,并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交给专业户、示范户,由他们先搞起来。当地农民看到用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带来的利益,就会自发地跟着用起来,一项新的技术或新的品种就得以推广,一项新的产业就可以形成;四是不断创新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考核办法,实行年终综合评比,对现代农业贡献大、技术过硬、影响较大、科技成果突出的农村人才进行奖励,要通过采取综合评比的措施,不断加大奖励金额投入,从而激励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每年还选送一批技术员到高校科研单位学习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更好的为农村基层服务。加大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各项政策尽量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培养双带农村党员,树立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企业 协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如山地开发大户刘辉牵头成立的全县首个林木开发专业合作社xxxx县辉煌林木开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张国辉领头创办的xxxx县幸福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些能人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为入会农户提供良种、技术、信息或产品销售服务,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降低了农民独闯市场的风险。

3、抓好示范点的建设,突出典型示范带头作用。致力于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坚持树典型、抓示范。通过建立一大批党员典型示范户,引导带动群众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切实发挥党员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生产、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

第4篇

近年来,宁江区委始终坚持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已达8850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7%,农村实用人才已成为引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年初,组织召开了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结合宁江实际,确定了十个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制定并下发了《宁江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并把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各区直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基地,强化队伍。2005年,在全区5个乡镇成立了8所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抽调8名乡镇事业编制的干部任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主要负责调查本乡镇范围内农民群众对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需求,并制定培训计划;同时从区直涉农部门中抽调部分技术骨干和专家作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的讲师,并制定了《教师管理办法》,实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动态管理,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专家、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各类人员互补、覆盖各个领域的师资队伍。

三是注重实效,狠抓培训。结合各地实际,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农民党员电化教育、党训班等多种教育形式为手段,采取集中收看与集中答疑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传授实用技术与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相结合等培训方式,认真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与培养。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79期,直接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间接培训农民6多万人次。目前,全区95%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和专业大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四是加强督导,定期检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进展情况调度一次,每半年召开一次检查评比工作会议,并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认真总结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好的经验和作法,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目标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第5篇

一、推荐或申报范围

镇科协、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村其他经济组织所办的基地或园区、种植或养殖业大户联办的农场等。

二、确定程序

1、镇科协提名推荐,镇党委或政府同意后向区科协申报。申报的主要内容:基地情况和申请理由;开展培训和承担科普工作的能力;基地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等。

2、经区科协审定后命名。

三、考核标准

1、按照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基地特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每年有周密的培训工作计划和明确的培训内容,至少举办10期科技培训班,培训农民500人次以上。

2、培训组织机构健全,配备6—10名专(兼)职科技人员承担对农民技术指导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培训设施较完善,有与基地特色农业相适应的培训能力。

3、保障培训经费。区科协每年资助经费:区级3万元,市级4万元,其他依靠镇财政补贴和市场化运作等办法解决。区科协下拨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

4、必须承担面向全区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种植和养殖大户及科技示范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基地每年科技结对10户以上(其中贫困农户不少于3户),要带动他们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在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中发挥积极作用,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基地劳动,成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实训基地。

5、主动与对口科研院所和专家保持经常性联系。每年组织专家来基地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或举办讲座等活动不少于2次。有条件的基地要与科研部门科技结对,成为科研院所引进新品种试验繁育的基地,具有承担区级以上的科技示范或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等项目科研能力。

6、发挥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推进周边农户开展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和实用技术培训成果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种植或养殖面积达到300亩以上,并能结合生产实践,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材料,经济效益较好。

7、对本镇的农村科普活动中心承担科普讲座和科普活动的工作职责,成为本地农民群众性科学实验田间课堂和农村科普教育重要阵地、科技示范作用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在全区同类基地中走在前列。

第6篇

关键词: 现代通信;农业;示范

中图分类号:F62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38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ZHENG Nan

(China Railway Communication Company Limitted, Tianjin Branch, Tianjin 30017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plat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on agriculture short message, practical technology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by short message service in aquaculture. We could provide aquatic, livestock breeding, etc. short message for lots of farmers,due to closing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it had good affection.

Key words: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为切实提升信息化服务“三农”水平,全国各地正在探索与尝试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实现信息进村入户。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实用的信息服务手段, 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地相继开通的涉农短信服务平台,一般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天气预报、实用性强的种养技术、病虫防治等服务内容。近年,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已展开了在灌溉系统、环境监测、数据采集、食品安全监控等农业领域手机短信应用的科学研究,但目前手机短信主要应用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手机短信服务存在问题:一是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整理。普通手机的短信每条有字数限制,并不提供图片发送,约束了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农业信息服务的分类编码标准由于农业生产种养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也很难制定,造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处于分散和各自为政的状态,导致农业数据共享困难。

二是服务模式。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是农业手机短信服务对象,但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等的制约,实际农业短信用户数并不多。虽然近年来各地都推出了农业手机短信服务相关业务,但服务的效果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1 农业短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通过对系统要求及短信发送设备的功能要求和市场分析,决定采用OEM产品,WAVECOM核心芯片,RS232接口,支持发送和接收SMS、MMS、Wap Push等,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广泛的调研,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为短信平台的前台开发工具,微软SQL2000为后台数据库,建立网络版(C/S)短信服务平台。平台具有用户管理、系统维护、信息接收人员管理、短信的发送(包括立即发送、定时发送两部分)、短信的接收、日常信息、短信回复、信息内容定制、统计查询等功能模块,短信服务人员通过短信平台对具有手机的农户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提供接收农户短信咨询和短信回复的功能。

2 建设水产养殖、猪养殖、奶牛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2.1 建设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淡水鱼养殖、其它养殖以及综合养殖知识等三大类的知识和实用技术共约3 000条。淡水鱼养殖类包括四大家鱼、尼罗罗非鱼、鲂鱼、异育银鲫、斑点叉尾等品种。其它养殖类包括鳖、虾、河蟹、罗氏沼虾、观赏鱼等品种。

2.2 建设奶牛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奶牛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奶牛品种、品种繁育(纯种繁育、杂交、自然、人工授精)、奶牛的饲养管理(饲养标准、定时定量、冬季和夏季饲养法、幼畜培育、畜舍管理、饲养与营养)、奶牛场建设、奶牛病防治等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共3 000

多条。

2. 3 建设猪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猪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猪品种、品种繁育(纯种繁育、杂交、自然、人工授精)、猪的饲养管理(饲养标准、定时定量、冬季和夏季饲养法、仔猪培育、猪舍管理、饲养与营养)、猪场建设、猪病防治等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约10 000条。

3 示范应用

短信息平台是依托移动、联通及网通信息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短信服务的平台。同时短信息平台是一个互动平台,既可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农民也可以将信息需求或者疑难问题以短信息的形式向短信息平台反馈。由于此平台性能先进,操作简便,在免费试运行期间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北辰、东丽、静海等区县的相关部门和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目前已与北辰科委、静海科委、天津世纪兴种养业有限公司等合作,联合向广大农户提供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方面的互动信息服务,已拥有基本用户近3 000户,发送实用技术短信息10万多条,由于贴近农村生产的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创新点

4.1 将引进和开发相结合,构建农业短信平台

采购法国WAVECOM的手机模块,通过和硬件厂商合作,开发出工业级GSM终端设备。通过对控件接口的分析和短信平台的开发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广泛的调研,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为短信平台的前台开发工具,微软SQL2000为后台数据库,建立网络版(C/S)短信服务平台。这种通过采购硬件,然后根据需要独立开发软件而构建农业短信平台的方式,既满足了构建平台的实际的需要,又节约了开发经费。

4.2 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知识传播数字化

传统的农业科技信息一般是以印刷形式与涉农县乡的种养殖大户、基层的农民见面的。以数字化的形式,特别是以现在农民乐于使用的手机短信形式传播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是本项目的特色。特别是开发的平台具有短信的接收、短信回复功能,基层农民可以根据需要发送短信到平台,平台服务人员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回复,这样使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适时对路的养殖方面的实用技术信息。

4.3 将农业实用技术信息的传播系统化

传统的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传播一般是零星、分散传播。所开发的农业短信平台,通过开发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实用技术数据库作为支撑,是以系统的形式涵盖了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以及相关的知识,用户得到的信息不再是零星而分散的;同时,系统具有查询检索功能,用户用检索词可以查到同类的信息,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系统以丰富而系统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呈现给用户,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何旭洪,傅立宏. PowerBuildei9.0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韩忻彦.加强农村科技服务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9(9):15-18.

[3] 郭常莲,强彦,孙然.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山西农业科学,2009(11):77-79.

[4] 冀宪武,赵永胜 .农业信息化在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9(9):108-111.

[5] 杨书成, 杨振兴,贾新宇 .信息传播技术与农业推广[J].山西农业科学,2011(6):608-610.

[6] 樊丰.以信息化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8(2):15-16.

[7] 梁涛,梁峰.农业电子网络信息服务的难点及解决途径[J].山西农业科学,2007(3):86-88.

[8] 吕雁琴.强化农业科技传播创新推广服务体系[J].内蒙古农林科技,2006(6):72-73.

[9] 刘启文.赤峰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林科技,2011(1):6-8.

[10] 尹志超,王健.河北省农民信息支付能力的灰色系统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1(1):134-137.

[11] 尹川,王建春.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的构建[J].天津农业科学,2010(2):94-96.

[12] 孙娟, 杨德利.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7):733-735.

[13] 吴鲜亮,苏惠丽. 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2):49-51.

第7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Discusses the countryside vocational education shallowly the development

Zeng Ping

【Abstract】The solution “the farmer” the question basis lies in enhances the rural population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quality and the vocational skill level. At present the countryside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es for “three agriculture” has the broad prospect and the signific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untrysid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超过4.5亿人。“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三农”问题既是困扰我们多年、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问题,其影响的严重性和全局性已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想办法、出点子、拿措施。农村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服务“三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为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创新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更为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成为当前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

1 “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解决“三农”难题,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又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应相应的得到提高,而我国的农村还很落后,农民重视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加之广大农村地区科教事业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迫在眉睫,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勇挑重担。

1.1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贡献:

受长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民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弱势群体。农民整体素质低于城市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文盲率较高。因此,需要“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新型劳动者,即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合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职业技术素质和掌握适当的专业实用技术为着眼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对初中级人才的要求与成长规律,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实践表明,职业教育不仅能塑造现代的新型劳动者,培养出大批技术型、工艺型、管理型人才,而且职业学校还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纽带。它能通过教学和多种宣传途径,把新科技传播、普及、推广到全社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搞“实验田、示范田”,建立科技辐射联系点,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形成多层次、多功能,遍及整个社会的科技推广网络,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

1.2 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举办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一个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占有很大优势,贫富的差距不仅仅因为勤劳和懒惰,而缘于知识的差距。古语说“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加上“天道酬智”,因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3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开设课程,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通过推广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服务“三农”。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对口支援活动。进行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研结合,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村实用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基地。我国的农业科研。仅靠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远不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它们多半远离乡村,有着诸多的不便。而农村职业学校扎根于农村,能及时了解“三农”的需要。并依靠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产、教、研结合,针对“三农”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并通过基地示范迅速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4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继续教育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文化素质低,满足广大农民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对学习和培训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将是农民群众的重要需求。因此,在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2 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举办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一个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占有很大优势,贫富的差距不仅仅因为勤劳和懒惰,而缘于知识的差距。古语说“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加上“天道酬智”,因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3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开设课程,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通过推广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服务“三农”。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对口支援活动。进行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研结合,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村实用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基地。我国的农业科研。仅靠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远不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它们多半远离乡村,有着诸多的不便。而农村职业学校扎根于农村,能及时了解“三农”的需要。并依靠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产、教、研结合,针对“三农”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并通过基地示范迅速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第8篇

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县立足基础,积极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促进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现将我县2012年科普讲座进农村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普培训、科普讲座进农村为载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托县、镇、村三级培训体系,把农民请进教室,把专家请到农家小院,注重技能培训实效性,改变传统培训方式,做到有需求就有培训,促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和科学文化素质。今年我县科协邀请省农技专家到水稻和伏季水果主产区培训,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徐贤富专家到清江镇对“薯-稻-薯”的种植模式做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的讲解,使参训的110多人技术骨干进一步掌握了高产栽培水稻的技术要点,为今年水稻高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调动了广大村民种粮的积极性。省农科院园艺所江国良所长,来到镇村、村对山脉优质伏季水果的栽培开展科学整形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果实品质综合技术的应用推广进行讲座与指导。本县农村科普专家服务队通过联系产业基地业主、大户、龙头企业及科技进村入户等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促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为广大群众进行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及技术咨询服务,接受农户咨询1000余人次,及时解决农业中的技术难题。

二、通过开展“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日”、“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积极开展以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为主体的科普讲座进农村的活动。县农发局组织县种子质检站、科教站等农技人员先后深入到三溪镇龙桥村、平桥乡鸿河村、金龙镇高粱村、又新镇金龟村等偏远山区开展科普讲座和实际演示。专家入户指导技术、发放各类先进实用技术资料45万余份,通过科普讲座进农村的活动,今年推广农业新技术20项,推广新品种32个,推广新机具840套,新品种推广47万余亩,新技术推广50万余亩,优质肉猪综合饲养配套技术推广35万头,优质黑山羊综合饲养配套技术推广20万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面积达到96%以上。

第9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增强我县村(居)干部“带头富、带领富”的能力,提高我县村(居)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经研究决定,实施“把村(居)干部培养成大户,把大户培养成村(居)干部”的村(居)班子建设“双培”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双培”目标

通过“双培”,使全县无致富项目的村(居)干部掌握1-2门以上实用技术,实现“致富共富”;全县培养吸收50名左右的各类大户担任村(居)干部、培养吸收50名左右的各类大户为村(居)后备干部,使我县村(居)班子整体“双带”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双培”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各镇和县直各部门要抓好村(居)干部和大户的学历教育,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各镇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村(居)干部和各类大户参加自考、函授、电大等学习,提高学历水平。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水产局、县林牧发展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要组织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无致富项目的村(居)干部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村(居)干部致富的能力;县委农工部、县委党校、县财政局等要举办农村政策法规培训班,加强对大户党的基本知识、政治理论、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工作经验等培训,提高大户参与农村工作的能力,县直各部门全年培训村(居)干部或大户不少于100人;各镇党委要结合本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村(居)干部、大户的实际需求,相应地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各镇全年培训人数不少于300人。县直有关部门和各镇党委在培训时要灵活采用培训方式,做到五个结合:县主管部门集中组织培训与镇经常性培训相结合;面授讲课与观看录像资料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示范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相结合;知识、技术、技能培训与做好延伸服务相结合。

2、强化实践锻炼。各镇党委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适时组织一些无致富项目的村(居)干部和各类大户赴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更新思维,开拓眼界;采取村(居)干部到涉农部门建立的实用技术培训基地跟班“实习”,组织大户参加村民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或担任村(居)经济发展顾问等形式,让无致富能力的村(居)干部和各类大户增加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3、开展帮带和扶持。各镇要为无致富项目的村(居)干部明确一名大户为致富帮扶人,实施一对一帮带;要研究出台鼓励无致富项目村(居)干部致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无致富项目的村(居)干部发展致富项目提供政策支持;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学到实用技术的村(居)干部加强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扶助,切实解决致富过程中的难题,使每名村(居)干部都能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尽快成为“带头富、带领富”的能人大户。各镇党委要为参加培训的每个大户确定入党联系人,进行跟踪培养,对条件具备的能人大户要积极吸收入党,为大户担任村(居)干部、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要为大户确定一名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居)干部为指导老师,帮助大户增长参与农村工作的经验。

4、加大使用力度。各镇要创新选拔大户担任村(居)干部的方式方法,在坚持标准、严格考察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把条件具备的大户使用到村(居)干部岗位上,今后凡村(居)干部岗位空缺的要优先考虑条件具备的大户;如受职位限制、一时不能选拔到村(居)干部岗位的大户,可作为村(居)后备干部培养,今后凡各村(居)每年新更新的后备干部,大户要占80%以上,真正发挥大户的能人带动效应。

三、组织领导

1、“双培”工作由组织部牵头协调,县委农工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局、县水产局、县林牧发展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科协)、各镇党委共同参与,各司其职。

2、各镇、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尽快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科技的领导和组织委员具体负责的村(居)班子建设“双培”工作领导小组,尽快落实“双培”经费;要根据工作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要建立“双培”工作台帐,对“双培”工作进行详细的登记。各镇党委和县直有关部门工作成效情况将作为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10篇

 

根据当前形势,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支持,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农村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实用人才培训”;以新品种、新技术使用为主要内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以及民主法制和文明生活知识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带动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财力和人力落到实处

 

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初中生毕业后并没学到什么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结合乡镇成人学校免费开办周期短、见效快的实用专业技能培训班,使其在进城务工前就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其外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社会秩序安定也有了保障。二者优势互补,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乡镇成人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

 

三、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培训要从劳动力的实际出发,使培训内容切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到教其所需;使学到的技术与生产、就业门路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到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做到学有所成。进行劳动力岗前培训,就要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定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就业率为主要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长短和培训方法。同时,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内容要多样化,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外,还要进行一些法律知识、交通知识、劳动安全、社交礼仪、自我保护等知识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外出务工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回乡初中毕业生,另一种是中老年农民。对回乡初中毕业生的培训主要放在毕业会考后进行,这类培训要选用一些热门的专业,如电脑和机械电子专业,也可让其掌握一些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其回乡后使用。中老年农民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体,对那些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可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印发科技资料、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也可以利用雨雪天或者闲时,集中办班培训学习;还可以请专家现场指导,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时间短、效果好,群众最容易接受。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培训,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四、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实用技术培训

 

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外出务工前不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他们认为,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照样能挣钱,何必花钱又耽误时间?他们没有考虑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各类企业对工人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力密集、报酬较低的体力活。另外,在遇到劳务纠纷时,也不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当前,党和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岗前就业培训工作非常重视,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的关心。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围绕劳动力就业搞好各种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势在必行。同时,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和技能需求,分层次有目的开展不同种类的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争使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

第11篇

一、农村妇女素质现状

随着用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特种种养殖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如果没有专业技术和技能,单凭体力支出不仅很难找到工作、融入城市文明,而且很难通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增收致富。因此,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他们增收致富的能力。我市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参差不齐。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文化指数为8.3,仅相当于初中二、三年级的水平。而受“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意识的影响,农村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更低,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妇女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做法

针对农村妇女这一素质现状,近年来,市妇联一直将农村妇女培训作为拓宽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教育培训工程,有力地提高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领导,切实把农村妇女培训摆上位置。为了组织农村妇女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市妇联把开展农村妇女素质培训作为“富民工程”来实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强领导,在全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教育培训活动。全市建立起市、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做到市有市培训、镇有镇培训、村有村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分类别地对农村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市妇联先后实施了“1365”工程、《*市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方案》,对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步骤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镇、开发区要建立1-2个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学员200-300人,全市每年培训3000-5000名农村妇女,并与各镇、开发区妇联签订了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宣传造势,营造农村妇女培训的浓厚氛围。提升农村妇女素质,转变观念是关键。目前,不少农村妇女群众存在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守旧意识;等待观望、眼睛向上的依赖意识。部分农村贫困妇女甚至安于贫困、自认穷命,没有树立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劳动技能。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寻找载体,创新形式,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走村串户,宣传造势,向广大农村妇女灌输参加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既能增长知识富脑袋,又能增收致富鼓口袋的道理,帮助她们克服畏难情绪,引导她们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市场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三是强基固本,着力为农村妇女培训奠定基石。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妇女培训工作,市妇联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优势,针对开展培训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信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建立需培训农村妇女信息库。各镇、开发区妇联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妇女按年龄、文化程度、求职及发展种植业的类型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起信息库,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建立农村妇女培训师资信息库。建立教授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资源信息台帐,为农村妇女培训提供最佳的师资保障;建立用工企业信息库。在及时用工信息的同时,按企业确定的用工趋向确定培训内容,做好岗前技能和适应性等“订单式”培训,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优秀的工人。

四是多措并举,力求使农村妇女培训求真务实。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其一,充分整合镇农民夜校、学校、劳动所、科协等部门资源,集聚他们在师资、阵地、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其二,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培训基地及社会办学力量在农村妇女培训方面的积极作用。

扩张培训形式,拓宽输出渠道。各级妇女组织与劳动、科技等部门合作,对技能单一又有意向就地创业或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其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其二是依托企业需求信息,因需施教,开展“订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其三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其四是开展法制、礼仪、礼节、思想道德、市场竞争意识、个人奋斗、奉献精神、社会生存能力、安全教育等培训,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其能尽快融入城市文明。

建立培训基地,做大培训工作。为了进一步优化培训资源,将农村妇女培训工作做大、做强,市妇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集聚力量,加大了培训基地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已建立培训基地13个。这些培训基地上靠农林部门、横联科技单位、下带千家万户,逐步形成了集人才培训、项目示范、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性的教育培训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市妇联在农村妇女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新形势下农村妇女的发展需求,培训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培训经费短缺,制约培训工作正常开展。不论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还是职业技能培训;不论是“定单式”用工培训,还是短期培训,都需要一定的投入。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还存在严重不足,单凭依赖整合社会力量来投入,难以弥补较大的资金缺口,制约着培训工作的纵深拓展。

二是领导重视不一,转移培训力度不大。一些镇和部门对农村妇女培训工作认识不够,研究不多,造成了农村妇女培训工作讲得多、做得少,影响培训工作成效。

三是农村妇女思想观念陈旧,接受培训的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妇女劳动力认为外出打工只是权宜之计,收入、安全得不到保障,“两保”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不愿走出家门闯市场,对接受培训掌握就业技能存在畏难情绪;还有一些农村妇女对培训是否有助于就业有所顾虑,因此即使培训是道免费的“午餐”,光顾的欲望也不强烈。

四、几点建议

第12篇

[关键词] 农广校 农村 实用人才 培养模式 探索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239-01

青海省农广校最为基本的业务主要包括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以及学历教育工作这两个主要的方面,其根本就是学历教育方面,农广校发展重心就是农民培训工作。农业广播电视培训教育教学能够有效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对这一进程进行有利的补充,农广校教育已经和其他的教育教学体系一起共同构成了综合以及全面的教育教学网络,进而使其从观念上得到改变。我国农广校教育教学关键的因素就在于通过农广校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引导我国广大农民群众自身能够掌握一个先进的职业技能,进而形成一个正确以及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农广校教育教学对于农村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我国农村的农广校教育必须要从长处着眼,实施整体规划以及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发挥农广校教育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对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明确其重要性

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前提以及基础就是农业,实施现代农业的建设工作,进行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小康社会,一定要考懂技术、有文化以及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实现,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村劳动者自身科技素质比较低,这也就从本质上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性,进而导致我国的农民收入长期缓慢增长。因此,要求农广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使得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普及,培养出一大批掌握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知识型的农业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农业增产以及增效,进而保证我国农民不断增收以及致富。必须要对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为我国培养出新型的农民,提升我国农村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以及我国的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了最为首要的任务。

二、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掌握新科学技术

新型农业的科学技术应用、掌握以及推广要求我国农广校必须要对劳动人员实施教育以及培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农民应用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新的文化知识来对自己的头脑进行武装,对当今传统生产的观念进行不断更新,提升农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以及新信息的综合能力,提升我国农民的劳动效率,增强农民自身的收入,加速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农广校一直都在我国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过程中起到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肩负了对农业技能进行推广、接受农民反馈、为农民答疑解惑、为农民传递知识以及了解农民需求等等十分重要的责任。当今时代下,青海农广校西宁分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农民实施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这一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于提升青海省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创新培训模式

想要对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就必须要采取普遍培训结合个别培训的方式,针对不同培训的对象来进行不同培训模式的设定,着力来强化农民养殖以及种植大户、科技带头人以及科技示范户等等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技术应用、农业经营以及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起到一个辐射带动的巨大作用,进而形成示范户来动辐射户,辐射户对一般户进行影响的局面,增强我国农民主动用科技的欲望以及学科技的欲望,使得农民能够很好的参与到农民技术培训的工作之中来。

在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要求必须要具有合理、科学的培训时间,对培训时间进行灵活安排,要求对季节特点以及农时特点进行顺应,在不同农时的季节要深入到农户、田间、地头以及农村中来实施巡回培训。比如说农忙的时候要深入到田间地头来实施生产实践指导的工作,从本质上来将受训人员范围扩宽,特别是要注重对我国的农民实施反复性培训。还要实施科学调查的摸底工作,要求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内容必须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复核,没有调查就不会有一定的发言权,农村现状怎么样,农民需要什么样和什么形式的培训工作,农广校只有明确这些信息才能够根据调研的情况实施有效的培训,要求按照所从事农民所需以及主导的产业来对培训内容进行设置和指导,实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培训工作具有实效性。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明确其重要性、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掌握新科学技术以及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创新培训模式这三个方面对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以及探索。

参考文献

[1] 魏志敏,眭筱菊,夏书娥,高慧琴,臧丽娟.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农业装备技术. 2010(02).

[2] 王燕华,罗建华,彭永华,王双红.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 北方经贸.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