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立秋的古诗

立秋的古诗

时间:2023-05-30 10:1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立秋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立秋的古诗

第1篇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在8月8日前后,那么立秋节气的特点和由来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秋节气的特点和由来,欢迎阅读!

立秋的由来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的气候特点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立秋养生小常识1、饮食方面:滋阴润燥

秋季燥气较盛,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人们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2、起居方面:早卧早起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这是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白天“秋老虎仍然很炎热,早晚温差大。

此节气中应该开始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低此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秋收”的养生原则。

3、运动方面:放松心情

适当的运动可有效改善“秋乏”。运动者可根据据自身本质和爱好,选择算不、打太极、爬山等轻松和缓的项目。

运动量雨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强度不可太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专家建议,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4、情志调养:调节心情

古诗有“春伤秋悲皆自惹,花开花落岂由人”,可见,秋季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勾起人悲伤情绪的季节。有一招最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就是大笑。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部扩张,人在大笑过程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但短短15分钟的晨诵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分寸实在不好拿捏。一味地读,熟读成诵的目的达到了,但往往失去了诵读的“味儿”;如果语文色彩太浓,又把晨诵课上成了古诗词研究课,有点舍本求末的感觉。

在每日的古诗诵读中,我们边读边诵,边诵边思。

一、幸福点击

诵读中,我们以新教育研发的晨诵教材为依托,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知识,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诵读的诗词:

1.点击适时的

所谓“适时的”就是符合诵读时令的。《新教育晨诵》教材,正好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编排了适合孩子们诵读的古诗词。如9月7日白露那天,我们诵读《闲居寄诸弟》;秋风萧瑟时,我们诵读《一叶落》;中秋来临,我们诵读《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待到九月重阳时,我们还可以诵读《九日齐山登高》;待白雪皑皑时,我们可以诵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卜算子・咏梅》。

2.点击贴近生活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也是学习的根据地。在诵读的选择上我们尽量以贴近孩子生活的诗词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问刘十九》《渔歌子》《采桑子・重阳》《观猎》等,这些诗中有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3.点击节奏感强的

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和乐是分不开的,中国诗词诗乐一体。而孩子们又比较喜欢唱歌。根据二者的特点,在内容上一方面我们尽量选择平仄明显、节奏感强的、易于孩子吟唱的作为晨诵的对象。如《水调歌头》《一剪梅》《清平乐・村居》等;另一方面我们还把谷建芬老师谱写的《新学堂歌》里的古诗词提供给孩子们。

4.点击意境美的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还侧重于那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以便在吟诵中启发学生借助音乐的渲染和个体的想象去填补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诗句的语言画面,引领孩子在晨诵中走入空灵的意境,提高晨诵的幸福指数!如《苏幕遮》《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天净沙・秋》等。

二、幸福旅程

1.读一读,读懂诗题

古诗的诗题是诗的关I部分,本身就富有丰富的信息。在导入环节,我配以古典音乐的播放,引领孩子们就诗题说一说自己对所诵诗词的了解。如在中秋前一天诵读《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先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说说对“中秋”的了解,聊聊“中秋”习俗,从而走进古诗,进入诗的整体意境,对诵读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为后来的诵读埋下伏笔!

2.读一读,读好韵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诗境。在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我让孩子们根据声调标出“平仄”律,找出“韵脚”,进行有节奏、有韵律地自由地诵读。在指导中,我还根据古诗词特点给孩子们配上一些轻音乐或古筝名曲,从而让孩子们走进一个感性的韵律世界,初步读出味道来!

3.读一读,读美意境

读好韵律只是让孩子走进诵读的感性阶段,我们知道,儿童有着超成人的形象思维,同时这也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在诵读指导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从而进入一种意境,走入意境,再去诵读。如诵读《池塘晚景》《立秋》《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这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媒体展示、展开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清丽的秋夜意境中,使自己身临其境。通过诵读,孩子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月、听到了露珠滚动的声音;他们看见了水面荡起的波纹,听见了剪刀裁衣的声音;看见了睡觉的,听见了树枝摇摆的声音……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各种古诗词的意象,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秋夜的迷人,体会古诗中那难以忘怀的意境,感受作者的灵感。这时诵读传送的不仅是一种言语,还有一幅画,一幅整体的画,如诗般不可解,只能用直觉去感觉,不能用苍白的语言去描述!诗中固有的意境因添加了孩子的想象中个人的感彩,就有了一些灵动,诵读也就有了一丝情味!

4.读一读,读出情趣

在古诗词的晨诵指导中,除了借助“韵律”,“意境”诵读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孩子读出诗中的情趣,这种读才是真正的诵读!

何为情趣?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描述,可理解为人的情感。诗歌作为文本形式,是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如《秋风词》中的李白在月圆之夜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因为离别而黯然神伤。这是独属于诗人的!当诗歌成为诵读文本时它又是属于孩子们的!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多次的诵读批文入意,从而把自己读成李白,将李白的情感读成自己的情感,达到“我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我”的忘我境界,分担着诗人的忧愁,他们时而闭眼聆听,时而低声吟诵,感受着古诗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

5.唱一唱,唱出味道

诗大都可和着音乐来唱!谷建芬老师特地为孩子们谱写了以古诗为内容的《新学堂歌》,也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学校大课间活动时间播放的歌曲,曾都是来自古诗词的吟唱。因此,在晨诵课即将结束时,我建议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旋律将所诵古诗配乐吟唱,课间填进去唱一唱,开个“诗歌会”!如:学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们可以将清代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的歌词代进去。

《文心雕龙》有言:文之思也,其神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引用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展风云之色。王崧舟老师也说:古诗词教学要字正腔圆地读,要入情入境地读,要有变化地读,要入心入情地读。

第3篇

一、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培养分析能力,开发智力

李商隐《夜雨寄北》)是指秋季来自北方的冷气团与西南季风相遇,暖湿的西南气流在上,又加之盆地效应的影响夜晚抬升,因此形成降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的是梅子黄熟的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一带形成准静止锋,受其影响而形成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是说低压系统将要移至本地,预示着阴雨天气的到来,“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讲的是高积云是高气压控制的征兆,预示着短期内天气仍将保持晴朗,而“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则分别描述了暖锋、冷锋过境带来的天气现象和过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二、在人文地理教学中领会原理,或折射地理环境

如教学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时,可提问学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地域性);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而“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贲割地,秋分无生田。”则反映了二十四节气对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可启发学生,“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疏的差异状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南国水乡聚落的画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反映了南朝时佛教盛行,广泛传播,进而可以延伸到文化扩散等知识的学习;“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中展现的空旷的田野,放眼望不到边的荞麦花,赫然烘托出一派人地和谐的景象,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而“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则反映了古人适度开发生物资源、适当保护野生动物等朴素的生态环保观念。

如若谈到古诗文中对于旅游景观的描写,则更是不乏脍炙人口的传世名句。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远视仰观庐山瀑布的形、色、声、动之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体现了把握观赏时机的观景方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体现出峰峦之雄伟,惟远眺才可得;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则体现出乘船观赏桂林山水的美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道出了泉城济南的风景特色,“茫茫五百里,不辨云和水”描写了滇池之蔚为壮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刻画了三峡的谷深流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湖之美;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体现出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三、总结

诗词、谚语的恰当引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化知识,启发智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当然具体到课堂运用时,也应力避牵强附会、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古今诗文中蕴含地理知识的内容很多,笔者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同仁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搜集整理,不断积累,让诗词、谚语丰富充实我们的地理课堂,更有力地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作者:邓广峰 单位: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

第4篇

“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真兄的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以那独有的清新、隽永、真挚和富有哲理与韵律的诗征服了数以万计读者的心。他的诗集《年轻的思绪》、《年轻的风》、《年轻的潮》等不可思议地一版再版,一时“洛阳纸贵”,创造了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奇迹,这场“旋风”被人们称之为“汪国真现象”或“汪国真年”。

1991年中秋佳节这一天,我和国真兄初识在“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南京,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社、《青春》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金陵明月散文大赛”在“总统府”颁奖大会上。由于我俩同为福建老乡、华侨眷属,父辈在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厦门大学,相见分外亲切,20年来,我俩联系也相当密切。

得知2011年7月8日至10日,国真兄将现身“三国旧地,包拯故乡,淮军摇篮,科技名城”的安徽省合肥市,以主持人的身份出席2011年亚太金融高峰论坛暨“九鼎奖”颁奖典礼,7月8日中午,我到合肥骆岗机场迎接国真兄的到来,并在他下塌的天鹅湖大酒店与他亲切交谈,国真兄告诉我:“假以时日,我的音乐成就将高于我的诗歌成就,以后大家提起汪国真,首先想到的会是他的音乐,而不是诗歌”。

1992年正当国真兄走红之时,他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一次讲演中,接到这样一个条子:“请你默默地退出中国诗坛。”国真兄说,我可以默默不语,但绝不退出诗坛;我可以默默无闻,绝不装腔作势。于是,他默默地研究起古典诗词来。陆续创作并发表了许多旧体诗词,“念奴娇”、“临江仙”、“水调歌头”、“鹧鸪天”……崭新的内容,豪迈的气派,明快的节奏,严谨的平仄,奇妙的韵律,不仅受到专家的肯定与好评,同样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重庆、厦门等城市18岁以上的居民完成的“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建国后出生的诗人中,国真兄“名列第一”。

签名练成了书法家

自南京分别之后,我先后在海内外报刊,撰写介绍国真兄的文章。又应《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编辑之托,向他约稿。每逢新春佳节和我的生日,他均寄贺卡向我致以远方的问候。

1995年初夏,我得知国真兄从武汉到上海,参加一家台资企业的营销策划活动。我连夜坐上火车,次日清晨抵达上海。在虹桥一写字楼见到了阔别近4载的他。

“最近在忙些什么?”最普通的,然而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这几年主要精力放在书法上。”

尽管曾耳闻过国真兄近年主攻书法,并颇有造诣,然而看到他带来的字幅,还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叹之声。

从诗人到书法家,国真兄出人意料地超越了自我。追溯原因,竟是因为签名。

国真兄少年时并未练过书法,成名前,重文采轻书写的他字写得相当糟糕。

1990年5月21日,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出版后,国真兄旋即成了大红大紫的名人,各地大中学校纷纷邀请他前去演讲,众多的电视台请他做节目,各种盛誉之词迎面而来。每天,所到之处的国真兄都被狂热崇拜他的年轻人包围着签名留念。这在别人眼里本是很风光无限的事,却让国真兄感到非常尴尬。因为,他的字不好。

1991年11月初,在北京大学校园演讲完后,众学生请国真兄签名,一位女生拿到他的签名后,遗憾地叹问了一句:“汪老师,你的字怎么没有诗写得好呢?”

一句轻叹,叹得国真兄脸红,回到家,他决定练习书法。

刚开始,国真兄练的钢笔字。当时,他的诗已被硬笔书法家们出了多种字帖,一有空他就比着练。几个月后,再签名时,国真兄竟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了。

此时,文坛上对国真兄的诗褒贬不一,争论得正酣。面对各种评价,甚至中伤,正在练习硬笔书法的国真兄超然对之,大彻大悟地认为:“苦求名声先受累,求得名声累双倍。无欲无求也有伪,取舍有道少是非。”尘世的繁芜让国真忽然觉得书法是那么的奥妙无穷,乐趣无限,一个人静静地练习书法是那样的悠闲神怡。他渐渐喜爱上了书法,于是又提起了毛笔,改练毛笔字了。

1993年整整一年,国真兄很少再写诗文,并谢绝外出参加社会各种活动,独守斗室,潜心毛笔书法。1994年以后,不管再忙再累,国真兄每天总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书法,直到1998年。

国真兄练的书法比较杂。他先临欧阳询的楷书,然后是王羲之的行书和怀素、张旭的草书,并参照了书法的篇章布局。临字帖,摹碑刻,为了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平日亲朋间书信往来,国真兄也改用了毛笔。

国真兄的书法悄悄地走近了人们的眼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先生在看过国真兄的书法作品后,曾惊叹地评价道:“笔画舒展,章法潇洒,稳健刚劲,豪迈磅礴,字里行间渗透着阳刚之美。”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一般书法家所写的内容,大都是唐诗宋词,古文名联之类,而国真兄所书写的诗词歌赋,全是自己创作的全新内容。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九华山、云梦山、云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园、关帝庙等旅游名胜景点,有他的手迹;他还应邀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

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为香格里拉集团题写酒标,“在很多国家,香格里拉酒店的酒标都是由该国最有名的诗人来题写的。”国真兄说,酒店方面辗转找到他,提出要他创作一首诗并亲笔题写,具体要求是:第一必须有“酒”,第二必须有“生活”,第三必须有“香格里拉”,第四,这首诗不能太长。国真兄提笔写下:“酒中豪情雾里花,唯愿时光尽潇洒。人间仙境何处寻,香格里拉请回家”。后来全国18家香格里拉酒店都使用了这个版本。

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我提及这些时,国真兄微笑道:“我的书法与安徽有着不解之缘。”1998年春,应庐江县县长常启斌之约,他为该县的周瑜陵园题写了一幅碑铭,凭着他深厚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与他那有相当造诣的书法功底,一时名声鹊起,登门求墨者及信函,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国真兄坦诚地说:“如果说我的书法有点名,还真应该感谢安徽,感谢安徽的周瑜墓呢!”

说来有趣,像他的诗被人们认可的过程一样,国真兄的书法作品一开始也是先在书法爱好者中流传馈赠。

2000年秋,国真兄结识了《报》的一位美编,这位美编喜欢收藏,那天他见到国真兄时忽然说:“我那里有你的字”。国真兄十分惊讶:“我并未卖过字画,也与你素昧平生,此话从何说起?”原来,这位美编是从国真兄与一朋友的书信往来中收集的。2002年年初,国真兄在北京琉璃厂的一家古字画店里看到自己的两页信札,上前询问值多少钱。店主说少千元不卖。国真兄又问真值那么多的钱吗?店主说,这你就不懂了,世上有两种字最值钱,名人写的字即名人字和书法家写的字即字名人,而汪国真的字二者兼之,你说能不值钱吗?国真兄虽然半信半疑,但怕自娱的书法作品再流落在外,从此后再不敢轻易用毛笔传书了。练书法不仅使国真兄成了书法家,而且也带他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写旧体词谱曲和绘画。

“旧体词的节奏,曲谱的韵律,绘画的浓淡干湿与书法的章节布局有内在的联系,在本质上是融会贯通的。”说这话时,国真兄满脸的淡然宁静如无澜的深潭。看来,书法能洗掉人们身上的铅华浮躁之说,当信。

滚烫的心永远年轻

22年过去了,当年读汪诗的豆蔻年华的青年男女,早已步入中年,但汪诗带给他们的快乐是难以忘怀的,他们还时不时会翻出当年抄写的诗句,回忆起那青年时光。而如今的青少年学生又如何呢,他们喜爱国真兄的诗吗?

“有青春年华在,就有汪国真的诗在”。当年评论家对国真兄的诗歌定位评价实在是恰如其分。

国真兄告诉我,应青年学生的要求,2000年教育出版社在出版《高中语文读本》时,特意将他的五首散文诗收集一起,起名《短文五则》放在第一册第一课中,供学生们学习。

如今的青年学生依然喜爱着国真兄的诗。2010年8月,国真兄做客南国书香节南方分级阅读馆,本来是一个与小朋友分享人生经历的活动,没想到来的却几乎清一色是大学生,把小小的场馆挤得水泄不通。

重温22年前的盛誉时光,甚感欣慰的国真兄有点兴奋地说,这一代人接受新事物更多更快,商品意识更强,选择性更多样化,取舍更大胆。我的诗能得到他们的青睐,真让人高兴。

说这话时,国真兄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之中。国真兄虽然在1980年读大学时就开始写诗并发表,但他的诗直到10年后的1990年才得到读者认可。国真兄的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引起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当时因没有国真兄的诗集,人们只好到处抄着阅读。

说起国真兄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这里还有一段趣事呢。1990年4月初,北京一所高中二年级的语文教师正在讲课,发现同学们不专心听讲,在下面相互传递抄着什么。这位老师一问,同学们正在抄写国真兄的诗。中午,这位老师回到家,闲谈中把此事告诉丈夫孟光。孟光是北京学苑出版社的编辑室主任,一听,职业的敏感使他当即放下碗,让妻子找来同学们传抄的汪诗,读后,拍手叫绝,下午回社后,向领导汇报,决定出版国真兄的诗集。

但却找不到国真兄这个人。四处打听,有人说国真兄是台湾的,有人说是香港的。找了整整两天,最后发现国真兄在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上班。

北京学苑出版社找到了国真兄,表示希望出版诗集,并提出一个条件: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稿酬和最好的装帧出版。国真兄非常高兴。按约定,出版社拿到书稿仅23天,就推出了《年轻的潮》。当时社会上已经有很多汪诗的手抄本,诗集出版后立即被抢购一空,引起很大反响,出版社不断加印,一股“汪国真狂热”迅速在全国大中学生中掀起。

如今,国真兄分析道:“当时轰动也是有原因的,很多读者长时间找不到我的诗,所以诗集一出就能够在年轻读者中间引起轰动”。

一些人看到年轻气盛的国真兄一下子成了诗人,在快速出名、人气极旺的他还在飘飘然之时,便怀着各种心态开始议论甚至诋毁他的诗。

22年后的今天,国真兄再谈起当年对他的诗的不同评论,他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的诗也如此,不可能完美无暇。但有人笑我的诗浅薄,我不敢苟同。我的诗虽然通俗,但可以流传。”

为了写好诗,国真兄曾系统地研究了古代、现代的一些诗歌在当代仍脍炙人口的原因,比如唐诗《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国真兄研究后认为,容易传播流传的诗有3个特点:词不华丽,通俗易懂;真情实感,能引起读者共鸣;常读常新,经得起品味。

国真兄按此要求,写出了“通俗但可以流传”的诗句。至于汪诗究竟有多大生命力,国真兄告诉我:“要真正给我的诗定位,公正客观地评价它,还要等50年以后。”

作曲成就高于写诗

国真兄不仅与诗有缘,与书法有缘,而且与音乐也有缘。正当有人说:“汪国真搞书法是不务正业”时,国真兄完成了他的“三级跳”———又在默默地搞起了音乐创作。

2001年立秋,国真兄应邀来到合肥、舒城等风景名胜采风。这是我在合肥和他第三次相逢,他已成为一名作曲家……,之前的7月29日,他的诗词音乐演唱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大厅举行。

国真兄说,“我是幸运的。”我说,至今你已说了很多次“幸运”,你太谦虚了。其实,成功当前不止是幸运二字能涵括的。他笑了,沉默片刻,点头说,是的。

作为艺术的门类,这些也都是触类旁通的。诗歌的张驰、错落和书法互为映证,音乐的节奏、韵律也和诗歌一脉相承。这大概也从侧面解释了国真兄能够于艺术的各个门类有所领悟的原因吧。国真兄曾在诗里说,“海洋是一张大纸,自然是无与伦比的字帖。”诗、书、文、乐之余,他还喜欢旅游。他说,自然能出诗出画出旋律。即使只见一根枯枝,也可想到书法的运笔之势,令人豁然开悟。

国真兄真正学习作曲是从2000年开始的,但真正触动他对音乐有兴趣的却是1993年,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在一家杂志上看到国真兄的一首诗《挡不住的青春》,内容极佳,随即音乐灵感迸发,作成曲子。恰在这时,辽宁电视台《万岁,高三(2)班》剧组要徐沛东为其创作一首主题歌,因为《挡不住的青春》的词曲与该剧内容相符,便作为该剧的主题歌,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来,国真兄还有些诗作被著名作曲谷建芬谱曲,由歌坛大腕刘欢、韦唯、解晓东、阎维文、那英等明星演唱,它不仅感染了那些年轻的听众,而且还感染了国真兄自己。国真兄认为自古以来,词与诗,合乐可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想:如果我用音乐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作品,也许会比别人理解更准确,更有意义。于是,他尝试着作曲。北京是中国音乐界名家荟萃之地,加之随时有高人指点,国真兄很快作出20首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歌曲,且曲调优美,格调高雅,达到相当的专业水准。听国真兄创作的歌曲,就像他在《音乐》那首诗中所说的那样:“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娓娓述说一个动人的故事/把一块七彩宝石/悄悄放在你我心上。”

2003年,国真兄出了第一个音乐专辑———《听悟汪国真》,以后几乎每年都出一个音乐专辑。他的一首古诗词歌曲入选王淑芬教授主编的,中国音乐学院教科书上。

“通过歌曲的形式,更能让大家了解和熟悉诗词,就像苏轼的《但愿人长久》这首词,许多人会背诵,是因为一首流行歌曲的传唱。”国真兄说,对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乐坛,他并不陌生,特别是周杰伦与方文山搭档创作的中国风作品。“方文山写的一些歌词,很有古诗词的韵味,我发现以这种方式传播更能引起听众,特别是年轻听众的兴趣。”

第5篇

七夕是中国民俗大节之一,七夕在农历七月七日。七夕在汉代以前不一定在七月七日,它大约在七月朔日。

七夕的时间点在上古是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的。织女星即天琴座。它是北半天球亮度仅次于大角的明星,也是北半天球最亮的早型星,因此织女星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意,在上古,人们将织女星作为季节的标志星,“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汉书・律历志》)。织女星成为时间的天文点,星纪以织女星为标志,说明织女星在古代天文历法中的重要地位。与织女星相对的牵牛星在古代同样被作为天文时间变化的标志,“推之以上元为始,起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日月五星,俱起牵牛之初”(《太平御览》卷一引《礼含文嘉》)。织女、牵牛的携手与两星的天文地位有着密切关系。《夏小正》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上古七月初昏时,银河正对着门口,织女星在正东方向出现。人们以织女星出现的方位确定七月月序,它与北斗斗柄的南指相配合,相辅相成。《星经》则明确地记述了织女星出现的日期,“织女三星,在天市东端,常以七月一月六七日见东方”。织女星只要初昏时在正东方向出现,就标志着进入了秋季月序,首次出现的时间是七月初一。

从星纪来说,这是“星回岁终”新旧更替的时节,七月初一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而岁首祈年、祈福、祈子嗣的习俗一直成为后世七夕习俗的核心之一。由于后代历法的改变,除专业人士外,一般人们对古代星纪的情形不大了解,但社会历史的记忆也很顽强,人们对以织女星为新年标志的记忆尽管模糊,可仍然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还可以作为秋季来临的季节星象,立秋日的确定一般要参考织女星的位置。由于织女星与牵牛星分别为银河两侧的亮星,二者在上古就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作为星纪的标志。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想象力日益丰富,于是将人间生活投射到苍穹天幕,逐渐滋生了有关织女、牵牛的神话传说。织女、牵牛的传说起源很早,传说时代无以确证,现存最早的透露出此传说信息的是《诗・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天上的银河波光荡漾,看银河这边织女每天移动梭子,也没有织出布来,看银河那边闪亮的牵牛也不拉车负重。此时的织女星与牵牛星已经人化,但那时织女与牵牛大概还没有发生男女关系。

织女与牵牛的情感纠葛传说至迟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已经广为流传,据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第一五五简正记“取妻”忌日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简文的大意说,戊申日、己酉日牵牛迎娶织女的喜事没有办成,如果在这样的日子娶妇的话,三年丈夫就会离弃妻子。在另一简文中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由此可证当时不仅流传牵牛与织女缔婚的传说,而且因为织女牵牛为河汉的阻隔未能成婚的传说而影响到民俗生活,形成一种民间婚嫁的时间禁忌,当然很有可能是民间已有七月初的婚姻禁忌,然后以织女、牵牛的传说来特别强化这一习俗,《日书》中就有“正月、七月朔日,以出母(女)取(娶)妇,夫妻必有死者”的警告。本人以为这是一种上古习俗的变异,上古春秋二季是男女自由婚配的季节,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之后,男女之间的自由交往受到限制,为了阻止秋季男女的传统聚会,因此出现了七月初的结婚禁忌。汉魏六朝以后由于家族文化的发展,人们才将对封建礼法提出的抗议融入节俗之中。

传说楚怀王初置七夕(明罗颀《物原》),从上引《日书》的材料看,战国已有七夕节俗部分因素,但真正将七夕视为节日并定为七月七日是在汉代。在秦初,七夕还是一个禁忌日,织女牵牛的故事悲剧结局还是对禁忌的说明。《古诗十九首》描写的就是这一情形:“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古诗大约是《诗经・大东》的扩展,它用优雅的诗化语言与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西汉中期以前,牛郎织女故事在民间还是时日禁忌的依据,我们从当时流行的一个巫术习俗中可得到证明。《太平御览》引《淮南万毕术》记载了使妇人恋家巫术,“赤布在户,妇人留连。取妇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烧为灰,置楣上,即不复去。勿令妇人知”,这则巫术表露了时人仍将七月七日视作别离日。《四民月令》则只记合药丸、曝经书及衣裳,晒书曝衣是汉代七月七日的习俗之一。

汉代是七夕由古代历法的天文点向岁时节俗转变的时期,后世七夕中的节俗要素在汉魏之际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七夕节俗主题在西汉中期以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七夕的分离禁忌逐渐演进到男女的良宵欢会,七夕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这是七夕民俗的一大升华,也是七夕真正成为传统民俗节日的精神助力。织女牵牛的悲剧传说演进为牛女鹊桥相会的喜剧故事,这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扩充、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民众的精神情感需要,社会可以改变人们的现实行为,但不能泯灭人们原始的情感渴望,在秋夕晴朗的夜空之下,人们自然会唤起对历史与美好人生的回忆与向往。

七夕的变化大约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七月七日汉武帝与西王母的多次聚会的传说(《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表明七月七日已是人神交游的吉日良时。而西王母降临前每有青鸟探看,又为汉代将乌鹊融入牛女传说提供了依据。汉代民间认为鹊重情感,“鹊脑令人相思”,因此汉代有巫术“取雌雄鹊各一,燔之四道通,丙寅日,与人共饮酒,置脑酒中则相思也”(《淮南万毕术》)。由鹊之导行、相思的特性,逐渐变化推演出乌鹊搭桥的传说,《风俗通义》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在汉魏之时初步完成了它由忌日向民俗节日的转变,魏人董勋就明白地表述了“七月七日为良日”的民俗事实(《风土记》引述)。董勋的说法是对民俗的概述,民俗自身有一个较长的流传过程。七夕节俗的丰富与圆满是在六朝。六朝时期关于七夕有多种生动的记述。经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首先记述了汉代宫廷七夕节俗情形,汉宫“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卷三);又:“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卷一)。由此可知,男女好合、乞巧等习俗已开始出现在七夕节俗中。这是上层社会的七夕情形,民间情况由于缺乏资料,难以确知,照常理看,其节俗的性质类型也约略如此。不过,我们也可以提出这样的看法,就是七夕的节俗性质变化首先发生在上层,然后由宫廷向民间扩散,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是常有的,就是在汉代还有京城习俗向四方扩布的显例:如汉代的发式变化,长安民谣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援传》)七夕新节俗在汉代民间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传说窦后少时因为头秃,家人不喜欢她,“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结果,“有光照室”,窦女反而得到了作太后的祥瑞(《荆楚岁时记》)。

晋人周处《风土记》为我们描述了当时民间七夕节俗的生动场景:“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七月七日成为欣赏天庭欢会、乞求人间幸福的良宵。其后,《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南朝妇女七夕穿针乞巧等民俗。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六朝时期已经完全消解,汉魏以后,七夕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的节日。

牛郎织女传说的早期形态有两则颇有意味,一则是《荆楚岁时记》引录纬书的传说,“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主瓜果,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借天帝钱两万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太平御览》卷三十一)。传说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解释了牵牛与织女的分离(值得注意的是牵牛星在荆楚地方变为河鼓三星,后世大多以河鼓代牵牛成为牛郎的天上星象),此传说反映了当时婚姻论财、致使贫民男女不能好合的社会问题。

传说所反映的问题的确存在于汉代社会,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搜集了数则婚嫁礼聘的事例,有夫家贫者,妇家或假贷币以为聘,如张负相中了陈平,将女儿嫁他,“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汉书・陈平传》);有官吏助民礼聘,循吏任延在东南为了推广嫁娶礼法,出钱资助搞了一个“集体”婚礼,“其贫无礼聘,令长吏以下各省俸禄以赈助之,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后汉书》本传)。当时聘礼礼金往少里算也要二三万钱,展允笃学贫苦,年将知命配匹未定,李固为此替展允募集礼金,“允贫也,礼宜从约,二三万钱,足以成婚”。当时确实存在重纳聘的习俗,即使外国国王迎娶汉朝公主也不能免俗(见《汉书・西域传》)。这些汉代婚嫁事例令人称奇地说明了一个事实,传说的细节十分真实,婚姻纳财,礼金数额较大,人们借贷下聘礼,男女因经济的原因而不能成婚等社会现象,都成为牛女传说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众将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投射到了天庭,隐含着人们对专制势力的不满,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社会伦理观念。

另一则牛郎织女的故事则在南朝梁人殷芸的笔下首次完整地被记录下来,“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应该说这是一个较早期的故事,织女与牵牛郎的分离,是因为织女的过错。天帝似乎是一个严厉的家长,这大概是汉魏时期家族生活的反映,体现了家族社会的伦理规范。

第6篇

本身具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在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里,人们进一步发挥了酒的这种自然功能,通过制作和饮用各种时令酒,以更好的状态度过岁时节日,达到自然的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时令酒在一定程度上是“药酒”,其中一些品种传承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1春节的椒柏酒、屠苏酒春节旧称元旦,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后,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习惯上正月初一至初五均叫春节。春节是人们送旧迎新,祈盼来年好运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有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饮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传统习俗。《荆楚岁时记》言元旦时:“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其中,椒柏酒和屠苏酒就是人们针对春节期间的时气而特制的“药酒”,人们认为饮用椒柏酒和屠苏酒,可以达到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椒柏酒,有祛病的功用。汉代时就有元旦饮椒柏酒的习俗。据崔寔《四民月令》所记载,“椒”即“玉衡”星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吃了以后能免除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古人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祛病长寿。古诗中留下了关于元旦饮椒柏酒的记录,如南朝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屠苏酒,也有祛病的功用。屠苏本是草庵的名称。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俗说屠苏者,草庵之名也。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夕,遗里闾药一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识名,但曰屠苏而已”。孙真人《屠苏饮论》云:“屠者言其屠绝鬼炁,苏者言其苏省人魂。其方用药八品,合而为剂,故亦名八神散。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分,乌头半分,咬咀以绛囊贮之。除日薄暮,悬井中,令至泥,正旦出之,和囊浸酒中。”可见,屠苏酒是一种用多味药材浸泡的酒,这些药材的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古人认为这种酒对身体有益,元旦时合家饮之可不病不疫。椒柏酒和屠苏酒的饮用还有一定的规则,即让全家年龄最小的晚辈先饮、长辈后饮。元旦饮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身体健康的向往,历代一直沿袭,椒柏酒和屠苏酒也成为各阶层人士在元旦时共饮的时令酒。

1.2端午节的菖蒲酒、雄黄酒端午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古人十分重视逢双的单数的日子,如农历的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认为这些日子的时气不佳,必须小心度过。五月初五,在传统观念中是一个恶日,人们采用多种趋吉避害的手段来达到安全度过此日的目的,端午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健身强体、抗病消灾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食粽子、咸蛋,放艾草,挂香袋,饮雄黄酒、菖蒲酒等。其中,菖蒲酒、雄黄酒是一种时令药酒,古人认为两者能够趋吉避害、强身健体。菖蒲酒可以避恶去毒。菖蒲在《本草纲目》中被列为本草上品,菖蒲根“辛、温、无毒……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菖蒲酒最初是以菖蒲为药材,以黄酒为原酒浸泡而成。以菖蒲浸酒能治病,《本草纲目》云:“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石菖蒲煎汁,或酿或浸,并如上法。”唐五代以后,人们就开始盛兴端午节喝菖蒲酒。唐人殷尧藩《端午日》说:“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知,菖蒲酒是新兴饮品,人们认为它比艾草、灵符更重要。《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又坡词注云:“近世五月五日,以菖蒲渍酒而饮。”雄黄酒具有同样的功能。它有两种制作方法。其一是单用雄黄浸酒,可涂,单饮需慎重。《本草纲目》认为雄黄“苦、平、寒,有毒。主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清《燕京岁时记》云:“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雄黄酒的避恶去毒功能强大,单饮需慎重,在著名的传奇故事中,白娘子在喝了雄黄酒后显出了原形。其二是合用菖蒲和雄黄浸酒,可饮可涂。《清嘉录》云:“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又记,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五日剉蒲根入火酒,和雄黄饮之,或以涂小儿额上。”诗云:“细切蒲菹劝举觞,不须九节证灵菖。娇儿怯试烧春味,一抹妆成半额黄。”

1.3重阳节的酒、茱萸酒等重阳节的时间是农历九月九日,今又以此节为敬老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吃重阳糕、饮酒和茱萸酒等。其中,酒和茱萸酒是时令药酒,古人认为,在重阳节时饮用可以延寿避邪。因在九月开放,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标志。古人认为,可辅体延年,有助彭祖之术,因此被人们称为“延寿客”,人们喜爱,在重阳节有簪菊、赏菊、作菊枕、品饮酒等习俗。酒有两种制作方法。其一为酿造法。《岁时广记》引《西京杂记》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饮菊酒,令长寿。盛开时,采茎叶,杂黍米酿酒,密封置室中,至来年九月九日方熟。且治头风,谓之菊酒。”其二为泛酒法。即在酒中加而成。《梦粱录》记载:“今世人以、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作为中药,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平胆明目、防病辟疫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赤等症,用泛酒确有一定的养生功效。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食茱萸,另一种是山茱萸。古人认为,茱萸不但具有治寒驱毒的药效,而且有增年益寿、避邪去灾的作用,人们称茱萸为“避邪翁”。在重阳节时,人们有插茱萸、佩茱萸、看茱萸、嗅茱萸、饮茱萸酒等习俗。《岁时广记》引《提要录》:“北人九月九日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辟恶,亦有入盐少许而饮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恶。”宋人饮重阳酒更盛,人们常以、茱萸浮于酒饮之。重阳节饮酒、茱萸酒的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除了两者,一些地区的人们在重阳节时还要浸制枸杞酒。《岁时广记》引《四时纂要》云:“重九日,收枸杞浸酒饮,不老不白,去一切风。”可见,重阳节时正值枸杞成熟,用它来浸酒饮用具有养生功效。《本草纲目》认为:“枸杞酒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此外,中国传统岁时食俗中还有立夏制作“驻颜酒”、夏至颁“冰酒”、七夕制作“明星酒”等风俗。这些酒的制作均遵循了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顺天应时、顺应自然的观念,饮用这些酒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2社会功能———祭祀迎神,怡情和谐

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也相对有限,酒作为一种怡情之物,在人们的日常和社交生活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在传统岁时节日中,各阶层的人士大都要饮酒聚宴。酒在传统岁时节日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不仅体现了“酒以成礼”,在祭祀迎神等场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无酒不成席”,作为传统岁时节日里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剂”,具有怡悦心情、抒怀、通气合好、和谐欢愉的作用。

2.1春节的春酒、年节酒如前所述,春节旧称元旦,是人们送旧迎新、祈盼来年好运的节日。人们通过饮用椒柏酒和屠苏酒,来达到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除了这两种时令药酒之外,人们在春节期间还有喝春酒、年节酒的习俗,这种习俗具有怡情和谐的功能。元旦天亮之后,邻族戚友以及官宦之间要交相拜贺。亲朋拜年,要留下喝春酒。在古代,冬酿春熟之酒,被称为春酒。《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由此可见春节饮酒的范围之广,场景之热闹。相信如果没有酒的参与,春节期间人们相聚的欢愉程度就会降低。元旦期间,人们还盛行互相请客吃饭,称为年节酒。《清嘉录》云:“元旦后,戚若友递相邀饮,至十五日而止,俗称年节酒。”可见,年节酒的时间持续较长,这其实就是人们在春节,即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休整期中,密切联络增进了人与人之间感情,尤其是增进亲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其实在古代社会,人们不仅在元旦期间饮宴,有钱有闲阶级甚至把这个时间范围延伸至整个正月,如《岁时广记》引《玉烛宝典》记载:“元日至月晦,并为酺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酺聚者,大饮之名也。一云,出钱为醵,出食为酺。”这种恣意享受生活的状态,当然不存在于普通社会阶层,但从中可见春节期间人们饮宴的欢愉和魅力。

2.2社日的社酒社日为中国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人祭社,每年春、秋各一次。汉以后,社日的具体日期不断变化,一直到唐代才最后固定下来,即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为春、秋的社日。春、秋社大约在春分或秋分后五天之内。就春社而言,基本是在二月举行。社日的重要习俗就是饮用社酒,它不仅具有祭祀迎神的功能,更具有怡情和谐的功能。《荆楚岁时记》里有社祭的具体情形:“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祭社神的目的,最早不过是祈丰和庆丰,后来则发展到祭祀后人们在原地聚饮联欢,同时也作为春种前后、秋收前后的休整。社日在唐代盛行,唐诗中有关描写很多。如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宋代的朱熹描叙社日活动则言:“农亩怀岁功,壶浆祝神釐。”人们在丰收后,纷纷提携壶浆,祭祀土地神。社日之所以如此具有吸引力,其实不只是为了“祝神”求佑,而是为了欢乐、友聚和畅饮。《东京梦华录》云:“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在古代的中国,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们不仅在社日请客饮酒,而且还给朋友和亲邻送酒,人们通过社日的欢饮,融洽各种社会关系。热烈的社日聚饮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清嘉录》的记载更为详细:“(二月)二日,为土地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社日的欢愉,是劳动者们对自己辛勤劳动的奖赏,也是点亮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

2.3上巳的“曲水流觞”上巳,又称元巳,作为节日特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此日古代有“祓禊”等风俗,三国魏以后,“上巳”固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古人认为,三月初三时气不好,因此要在水边沐浴清洁,去掉疾病和不祥,人们还采摘鼠曲草,用蜜汁加粉调和,做成饼团食用以去除不好的时气。后来,人们常临水宴饮踏青游春,并产生了“曲水流觞”的饮酒习俗,极具文化情趣。“曲水流觞”的习俗更多地是具有怡悦心情、抒怀的功能。《荆楚岁时记》言:“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在弯曲的溪中,将盛着酒的杯子浮于水上漂流,借流水传杯,人们各自守候一处,酒杯漂到谁的地方,谁就取饮赋诗,借以取乐。这种漂浮的酒杯,两侧有一对耳朵或翅膀,称作“羽觞”。因此,曲水流杯又称“曲水流觞”,这是魏晋以前人们从修禊事时临水宴饮、踏青游春演变出的一种饮酒方式。以曲水流杯为契机,朋友借此常聚会,最为著名的是晋代王羲之与朋友的会稽山阴兰亭修禊的故事。但是,当时的“曲水流觞”的活动,并不限于文人墨客。到了唐代,上巳成为唐代三大节日之一。在节前五天,按照官吏职位高低,皇帝要分别赏给不同的宴会费用。上巳日皇帝照例赐宴曲江亭,百姓也到曲江行乐。唐《辇下岁时记》:“三月上巳,有锡宴群臣,即在曲江,倾都人物,于江头禊饮踏青。豪家缚棚相接。至于杏园,进士局在亭子上。宏词拔萃宴在池南岸,内学士驸马等张建封宴元巳曲江,特命宰相同榻入食。”此外,唐诗中也多有描写上巳的作品,尤以杜甫《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佳句最为脍炙人口。宋代以后,上巳日祓禊“曲水流觞”的风俗虽明显少于前代,但还在文人学士的阶层流行,成为文人学士们交流叙情、倾吐心声的一种娱乐方式,“曲水流觞”,这一古代民众的饮酒方式逐渐演变成为文人学士的特有的饮酒方式。流杯本是野外溪畔所为,后来人们修备专门的园池进行,今存清代流杯之处不少,可见“曲水流觞”之俗传至清代。

2.4中秋的团圆酒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传统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饮团圆酒之俗,寓意团圆美满。中秋节的团圆酒习俗,除了具有祭月、拜月的功能之外,更多地是具有怡情和谐的功能。中秋节的饮食活动一般以家庭范围为主,非常强调融洽的家庭氛围,这十分有利于增进亲情。这一天,不管是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大都离不开赏月饮酒。《东京梦华录》云:“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从“争占酒楼玩月”,可以想见,当时人们在酒楼赏月饮酒的热闹氛围。《梦粱录》言:“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时人们不分阶层,无论贫富,纷纷解囊饮酒赏月,欢度佳节。中秋节和此前中国盛行的岁时节日不同,它们大多是以节气为标志或以祭祀迎神为目的,而中秋节是一个具有深厚人文伦理情怀的节日。中国人之所以对中秋之夜的圆月感兴趣,除了“中秋之夜,月色倍明”之外,还因为它能象征亲人、至友的团圆,而中秋的团圆酒则更添加了这种节日团圆的气氛,能够更好地融洽家庭关系。即使家人不能够团圆相聚,人们也会用一壶清酒来思念亲人,正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酒让人更加珍惜家人的团聚,进而祈盼家国的平安。此外,中国传统岁时食俗中还有花朝节饮“花朝酒”、十月朝的“会饮”、除夕饮“分岁酒”等风俗,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同样具有祭祀迎神、怡情和谐的社会功能。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