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

时间:2023-05-30 10:1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学生实习小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

第1篇

关键词:校本电视教材;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

为了提高护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兴趣和效率,正确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自2010年9月以来,我校护理教研组在积极开展教改的同时,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护理学基础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包含26个护理技能实训项目,操作流程设计遵循护理程序。此外,还于2011年5—8月编导并制作了配套电视教材,同年9月上传至校园网投入使用。

1校本电视教材[1]的编制与使用

1.1编制背景

1.1.1原有视频教学资源滞后于现行教材

我国公开发行的护理学基础视频教学资源基本都编制于2006年以前,内容已经落后于现行教材,经常出现视频与教学内容脱节现象,影响了护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1.1.2地域差异

多数视频为北方医学院校编制,与广东地区的人文习俗、医院环境和护理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使得视频资源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

1.1.3编制理念不同

原有视频资源多体现学科特色,而不是工作特色,重点突出理论讲解和操作细节,忽视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在操作流程设计上没有严格遵循护理程序,不利于护生职业能力培养。

1.2编制过程

1.2.1集体逐项研讨,定稿校本教材

2010年9月,我校护理教研组开始了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将26个实训教学项目分配给各专业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初步编写,然后轮流展示操作过程并集体研讨后定稿。

1.2.2确定视频编制方案

经护理教研组教师和电教教师实地考察,决定选择护理实验室作为拍摄场地,选聘参加省级护理技能竞赛的6名优秀毕业生担任操作护士,采取仿真情景操作和对话形式进行项目实训。项目负责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电教教师负责拍摄、编制和相关技术指导。

1.2.3拍摄工作

在剧本定稿、方案确定后,立即组织参加拍摄的6名学生选择项目、熟悉剧本和操作流程,进行环境及用物准备。2011年5月底,拍摄工作正式开始,参加人员除项目负责教师、电教教师和操作学生外,还有3名以上护理教研组教师,力求内容准确、细节到位、操作规范、紧贴临床、清晰易懂。

1.2.4交叉审稿,剪辑制作

2011年8月初,拍摄工作全部结束,电教教师进行专业处理后将视频初稿交给护理教研组进行交叉审稿,提出定稿书面意见,再会同电教教师在专业制作平台逐项进行修改、编辑。9月初,画面清晰、重点突出、播放流畅、声音真切的校本电视教材全部完成,并上传至校园网投入使用。

1.3电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

1.3.1示教课多环节使用

自2011年9月以来,学校共有17位专兼职及客座教师承担护理学基础教学工作,示教课校本电视教材使用率为100.0%。使用时机大致有3个:(1)展示课堂教学目标后,快速或者间断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吸引力;(2)演示操作过程的前、中、后,视频教学与教师示教密切配合,消除学生视野和注意力盲区,教师授课风格与视频中的学生风格相互映衬,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3)课堂小结时再次播放视频重要环节,加深印象。

1.3.2课后复习及实践课点播

学生在教室或示教室登录校园网反复观看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有部分学生下载或手机录制视频教材用于课后复习。实训课上,很多学生利用实验室视频点播系统一边复习一边操作,且大多数学生观看每个视频超过5次。

1.3.3网络平台点击率

本电视教材点击率明显高于原有护理学基础视频教学资源及其他课程视频教学资源。

2结果

2.1效果评价

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我校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提高,不及格率下降。

2.2问卷调查结果

对我校2008—2012级实习护生所在实习医院发放问卷调查表(每年实习生下点3个月开展)并进行数据统计。选择14家固定医院每年发放142份调查表,其中4家实习生30人以上的医院每年各发放13份,包括护理部1份,内、外、妇、儿4科护士长各1份,内、外、妇、儿4科带教教师各2份;10家实习生20人左右的医院每年各发放9份,包括护理部1份,内、外、妇、儿4科护士长各1份,内、外、妇、儿4科带教教师各1份。从表2可见,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我校实习护生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2.3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显护理学基础日常教学成果

在2014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天堰杯)护理技能竞赛(学生组)中,我校共有3名选手以顺畅的流程、娴熟的技能、严谨的作风、贴切的关怀及良好的风貌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全省第一、二、六名的成绩,获得竞赛一等奖。这是我校参加该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这与学生平常的实操学习和练习是密不可分的,也与校本电视教材的成功使用密切相关。

3讨论

3.1校本电视教材扎根我校教学土壤,适用性强我校制作的电视教材拍摄场地、用物和操作选手均来自校内,内容也由我校教师自主编写,并与理论讲授紧密对接,护生感到熟悉、亲切,易于并乐于模仿和接受。几乎全部学生课后通过点播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护理实训成绩普遍提高,优秀率明显提升。

3.2朋辈教学,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护理学基础实践性强,初学者往往会被各种操作弄得眼花缭乱,失去信心。而视频中我校毕业生优秀的表现能使护生建立自信,大胆尝试,并以其为榜样,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3.3制作过程护生参与,更加贴近护生需求

视频中优秀毕业生担当操作者,他们是我校学生,更加理解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易发生错误的环节,操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这些毕业生刚刚完成了临床实习,在操作过程中会渗透实习要求和理念,为在校护生顺利进入实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实习医院对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结语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2],直接影响着护生的职业能力。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优化教学资源非常重要。制作校本电视教材,不管是护理专业教师还是电教教师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但通过制作电视教材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为学生呈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谢百治.医学教育技术[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 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所采取的教学课程及模式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A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新型教学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方面,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测试考核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区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最为基层的一部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护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33-02

社区护理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类新型的护理学科。该学科将护理对象从以往的单个患者扩展整个生命体系,其中最基础的护理对策即为社区护理。现我院针对护理工作现况,对不同层次护生进行社区护理制定相关教学模式,旨在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完善护理服务,顺利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现将笔者研究结果如下。

1各学历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安排

社区护生主要包括:专科护生、本科护生及中专护生。专科护生所及方式,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且进一步培养护生具有独立学课程包括54学时的课堂学习及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本科护生则通过高考招收,学习时间为4年,所学课程包括36学时的课堂学习及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中专护生则要求为初中起点的护生并安排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三种不同层次的护生所学课程均来自《社区护理》,教职人员借此通过对不同层次护生进行护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能力,以确保护生在今后护理工作中的顺利进行。

2社区护理实习基地

社区护理应针对其教学内容,建立独立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以此作为社区护理的教学单位。社区护理实习单位要求其具有基本的护理器械、物品及药品并配备几名实践基地教学人员。在实习过程中,教职人员应将护理过程中的预防、宣教、康复及保健等融为一体,为社区提供较为专业的护理服务。

3社区护理实习内容

社区护理需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专科护生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教职人员了解社区的组成结构及基本信息,了解社区所需的基础服务,并建立相关对策。②根据社区健康现况进行统一调查,并定期进行家庭随访与调查。③参与健康教育讲座与疾病咨询,或建立社区医学论坛。④参与社区健康体检,在体检中心播放相关预防疾病的视频,或在实习期间制作疾病预防手册。本科护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职人员需切身带领并指导护生进行护理学习中的每一项内容,并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信息,旨在帮助本科护生熟练掌握各护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②本科护生的实习内容与专科护生的实习内容基本相同。中专护生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社区组织情况与社区人员所需的护理服务。②对社区中常见疾病或高发疾病进行护理实践,并定期进行随访。③在实习过程中主要以妇幼保健为主,并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不同层次护生的教学方案不仅可提升护生的专业素养,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可以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利用综合运用学科,锻炼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建立护还之间的信任等。

3教学质量治疗评价

社区护生的教学质量评价作为社区护生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评价,分别为:课堂测试、实习测评、社区居民评价以及护生自身测评。课堂测试也需根据不同层级的护生指定不同的测试方案,其中专科护生测试以闭卷考试为主,配合平时作业与实习测试,本科护生则以课堂讨论为主,配合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而中专护生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其余测试项目可根据教职人员自行制定。实习测评则以教师对学生的考察项目为主,以综合能力测评为主,可附加护理服务质量及职业素养测试,三种不同层级的护生所考察项目基本相同。社区居民评价是指该社区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主观评价,而教职人员需在每次实习课程完成后,主动收集社区居民的反馈情况,对其进行及时评价,总结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关策略,对以往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并及时向护生进行反馈,呼吁护生对其实习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与意见交流。护生自身测评要求不同层级的护生可对实习过程定期进行小结,将自身优点与缺点分别列出来,针对优点写出强化对策,针对优点写出改进对策,与其他护理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或寻求帮助,以此总结自身的不足。此外,不同层次的护理学生也可针对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与需求进行总结,对自身护理服务工作作出评价。

4社区护理教学效果

施行社区护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得到良好的社会反馈,主要的社会反馈如下:多数社会居民面对社区护理教学工作持满意态度,且积极响应了社区护理教学模式工作中所需的调查与反馈,并给与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同时社区护理服务人员根据社区的反馈效果,增强并改进以往的社区教学方案,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不同层次的护生所产生的效果与得到的收获基本相同,均增加了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增加了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改善了以往护患之间交流欠缺的现象,大幅度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拓宽了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且效果良好。另外,教职人员的反馈情况如下:部分教职人员认为自身需加强及改进教师素养外,应以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主,帮助护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外,提高其综合素质,以确保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小结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笔者现针对我院社区护理教学工作进行研讨,探究发现,社区护理工作需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建立不同的教学方法及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认清自身的责任所在,了解目前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即护理工作不能局限于医院内,还能扩展到社区及患者个人。在提升社区护理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有能力处理护理过程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此种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的改进可帮助护理学生综合应用各护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适合社区需要的护理人才,加强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尽早的满足社会需求,并达到良好的社会反馈效果。综上所述,此种教学模式可加以推广与进一步应用于教学模式中。

[

参考文献]

[1] 舒剑萍,张红菱,陈靖.护理专科生社区实习教学模块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4(3):78-79.

[2] 舒剑萍,黄万琪,张红菱,于雪,吴运生.普通高专护生社区实习模块教学实证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1)145-146.

[3] 钮美娥,孙志敏,薛小玲.出院患者家庭访视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3(3):158-159.

[4] 张国英,李伟,王红妹,张玉芳.社区护理模式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11):362-363.

[5] 刘素珍;谢红.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6):478-479.

[6] 舒剑萍,吴运生,柯永红.普通大专护生社区护理实习考核成绩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4(21)332-333.

[7] 阎红;朱丹.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培养途径[J].护理研究,2006(19):173-174.

[8] 舒剑萍.护生社区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2004(03)124-125.

第3篇

关键词:护理教育学 教学改革 思考

《护理教育学》是围绕着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技巧为目的,以综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及能力为中心而设置的科目。通过护理教育学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护理教师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掌握护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护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护理学领域内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学科范畴,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护理教育学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越发显得捉襟见肘,因而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护理教育学之学科分析

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中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工作”,这几个方面要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管理与科研实际上在临床护理能力范畴之内)。由于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角色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健康教育者已成为护理人员的主要角色目标之一;同时,作为培养层次较高的本科护理人才将来还要承担护理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带教的任务,均要求护理学本科毕业生不仅应具备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还应具备从事健康教育和护理学教学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开设护理教育学课程,努力提高其教学效果,是培养护理学生从事健康教育和护理学教学的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

护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不能变成普通教育学的翻版。普通教育学的内容涉及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学、课程学、教学论、德育论、体育学、美育学、教育管理学等内容,是庞大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论,是教育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护理教育学是主要研究护理学领域内的教育现象(即护理学教学或健康教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侧重点是介绍关于护理学教学和健康教育方法的一般性知识,帮助护理专业学生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和护理教育教学技能。国内出版的有关护理教育学的教材存在着照搬普通教育学内容框架的倾向,尚未将该课程的特定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完整地反映出来。

二、护理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突出重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护理教育学的知识信息量很大,若系统地讲授,将占用大量的学时。因此,我们把内容的侧重点富有针对性地取在关于教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的介绍上面,内容布局突出专题性。根据我院的做法,护理教育学课程包括理论讲述和教学实践(讲课实习)两部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18学时,理论与实践之比为1∶0.6。

2、创新课堂理论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本身就是其教学内容的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学习观摩示范讲课的过程,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护理教育学比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强,对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要求更高。为了使该门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院打破了其他专业课程长期以来沿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的单向呈示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行双向对话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问答、参与课堂讨论和做心得体会式的课堂笔记。理论课每次安排3学时,1/3时间用于教师讲述,主要讲解本次课内容的基本框架、学习范围和一些重要概念;另外1/3时间用于课堂讨论,按座位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6~8个讨论小组,将学习内容设置成6~8组问题,并阐明其冲突和争议之处,将问题分别布置给几个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另外1/3时间用于学生回答问题或讨论后的专题发言。每次课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做学习笔记,笔记内容不仅要求有听课的简要记录,还必须有听课体会的简要批注或小结。这种教学形式有效地将教师教与学生所学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从教师讲解和自学教材中学到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到最直观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还能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去分析评价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总结经验教训。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教学技能

护理教育学实践环节教学共18学时,分四个阶段安排,包括撰写教案、小组“说课”与互评、大组正式讲课与评比、全班内讲公开课等。教案撰写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课程选择一段内容,撰写一份20分钟的教案(含教学设计和详细讲稿)。小组“说课”与互评安排4学时(半天),每15人一组,每个同学通过“说课”的形式介绍自己试讲内容的教学设计,接受小组同学的评价,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和建议重新修改教案后交给老师评阅和评分,最后根据老师评阅意见再次修改教案。大组正式讲课与评比安排8学时(两个半天),每组30人,每组安排2位教师做评委,所有学生均参加讲课评比,评委老师对每位学生的讲课给定评分。全班内讲公开课6学时(半天),按各大组讲课评比情况选出6~8名同学做全班示范讲课,颁发护理教学实习示范讲课证书。

参考文献:

[1]孔祥清,轩辕,秋艳.为医学生开设医学教育学课程的思考. 西北医学教育,2005,1?

第4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学时相对压缩,使学生在横向知识体系加宽的同时减少了专业知识的深度,加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7]。其突出的问题有3个:

1.思想重视不够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大多数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指导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也非常有限。

而对于学生方面,有的学生平时课程学得不扎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造成对论文写作的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不能正确、灵活地利用论文检索工具。有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在要上交时随便从网上东拼西凑地抄袭,敷衍了事。这些学生都是从思想上没有能认清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浪费了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机会。

2.时间安排不当

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始,若时间安排的太晚,会给论文的开展带来困难。一方面,学生进入论文的设计时间较晚,不能深刻地理解题意,更不能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接触较晚,容易给师生交流和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带来不便。

3.格式欠规范

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排版样式多样,错别字众多。而且许多学生习惯性地从网上下载一些文字,然后进行简单的拷贝,一方面容易造成知识产权的问题,另一方面会造成文章的写作风格不一,使文章缺少连贯性。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护理学系结合本院系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范要求,严格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

1.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好组织动员总结工作

系部广泛动员全系教师、应届毕业生和临床教学医院,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护理学系成立了学术分委员会,召开专业教研室会议,布置年度毕业生论文工作安排,制订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确定严格的时间节点,最后形成详细的论文指导计划。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进行专题毕业论文动员,组织有关教师讲解、宣传毕业论文重要性及写作规范。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学位和顺利毕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召开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大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典礼,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及临床优秀指导教师,邀请优秀论文作者上台介绍论文写作经验,由专家现场提问点评,并安排低年级学生共同参加,以使其对毕业论文工作有所了解。

2.严格制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程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我系特制定了《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以规范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同时,又详细安排了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程序,将毕业论文工作划分为准备阶段、选题与审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检查与指导、论文评定、工作总结和归档与保管阶段,明确列出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与要求、要求完成的时间以及完成人,并结合本科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一年的实习期划分为上、下两个阶段:上半阶段要求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半阶段主要集中精力撰写论文,并集中选择一个科室继续完成实习。然后再将两个阶段的时间进一步细化,列出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具体的时间段,保证了临床医院与实习生对实习与论文工作能够心中有数,确保了毕业论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我系制作了毕业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登记表、开题报告、评审表、成绩登记表等一系列表格材料,发给临床医院使用,并制作了论文“书写体例”,以统一学生论文的格式。还由郑国华博士制定了《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分细则》,使论文的评审有据可依,从而也保证了论文成绩的公正性。

3.加强系部与临床教学医院联系,监控毕业论文工作全过程

为进一步完善论文管理工作,在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工作会议上,我系与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各临床教学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临床教学负责人一起,讨论了此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的情况,听取各方意见。2006年5月,我系在2001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完成以后,也专门召开了毕业论文工作总结会议,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起评选优秀论文、探讨改进工作的方法。2007年1月,举办2006年临床护理学师资培训班,对全省十五所医院护理人员代表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介绍“护理临床教学与毕业论文工作”、“护理科研基本程序”等知识。此外,考虑到我系的毕业论文工作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又专门安排了系部老师参加指导,负责与各临床医院护理部联络协调及为学生答疑释惑。并自2006年起,系部安排教师作为联络员,下到福州各临床教学医院,参加论文开题、论文答辩,并加强中期检查。

4.临床教学医院密切配合,保证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

临床医院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组织成立毕业论文评审委员会,严格选聘指导教师,开展指导人员培训,交流论文指导经验,明确工作任务、职责,清晰论文指导流程。护理部针对学生论文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文献查阅等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论文评审委员会认真审定学生上报的课题,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并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协助学生论文拟题,为学生写作答疑,避免学生在论文创作过程中走弯路。护理部组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针对学生论文题目、论文设计、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护理部负责宏观调控,指导老师则耐心细致引导学生搜集论文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并针对论文相关内容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与学生交流并对论文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最后学生论文完成后由护理部组织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审,选出优秀论文上报系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护理部及时进行工作小结,综合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水平,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表现了较高的悟性和科研能力,个人潜能得到发挥。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运用相结合,培养了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大多数同学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掌握了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阅读专业资料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具备了撰写论文的能力。

3.临床教学医院反馈,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带教老师也加强自我充电,使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1):46-49.

[2]杨立军,何志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7,33(4):214-215.

[3]谷倩,彭少民,钟立汉等.高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实施[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5-77.

[4]欧丽,胡浩.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89-190.

[5]欧孝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16-19.

[6]李晓梅,张永春.毕业设计(论文)全程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83-86.

[7]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第5篇

【关键词】学导式护理教学;查房;消化内科;临床实习

护理查房是实习护生在短暂的临床实习阶段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1],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十余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之一 ,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自2013年3月我科在护生整体护理查房中开展学导式教学法,通过“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小结”基本结构优化人才智能的一类教与学型式、方法的理论体系,为护生提供一个“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模拟临床环境,“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实施整体护理查房过程中,要求护生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为目的,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提供全面护理,满足病人身心康复的需要。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它不仅培养了护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增进团队合作精神、护患关系,护理措施充分得到落实,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和护生满意度,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68名护生,其中女生

162名,男生6名,年龄20.05+±1.18岁,实习周期为4周。随机将护生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78人,选择消化内科查房病例为: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有机磷农药中毒,胰腺炎,肝癌等。两组年龄、性别、入科前实习时间和选择病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护生168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人采用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对照组78人沿用传统教学查房,两组查房各7次。护生实习期间每轮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时间为第三周周五下午,组织教学查房的指导老师为带教组长,主管护师或护士长。1.2.1 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

实验组90人采取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要求查房始终紧密围绕病例进行。查房流程: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小结。由病区带教组长、主管护师或护士长主持,按护理教学大纲计划,提前1周选择具有专科特点、较典型病例,病情病程合适(既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查房前主持者确定护理查房病例和时间,并就此类病例查房的重点及难点进行简单讲解,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然后每位护生再根据老师的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独立准备一份书面查房计划。查房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查房的目的(时间2-3分钟),带教组长提出查房病种、床号、姓名、交代查房的重点、难点、指出需注意的事宜。第二阶段入病房汇报(15-20分钟),带教组长问候患者,说明查房的目的,请求配合;1护生简单汇报病史;2护生进行护理评估查体;带教组长进行点评解答,在讲解的同时配合病人实际情况进行示教,练习等。第三阶段健康教育室讨论(20-30分钟):护生总结患者病史特点;围绕查房目的对病例展开讨论;医疗文书点评和指导;带教组长教学查房小结:总结本次教学查房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点评实习护生在教学查房中的表现;归纳护生在该病例中应掌握的内容;布置思考题,提供参考书供护生参考;宣布查房结束。

1.2.2 传统教学查房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选择病例的标准同上,主持护生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独立准备一份书面查房计划。查房时,由主持护生汇报,老师总结。

1.2.3评价方法

①两组护生均参加消化内科组织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操作包括静脉输液、心电监护、吸氧、灌肠、胃肠减压、生命体征监测等,随机抽查,6选1考核,统一考试形式,统一标准答案。②问卷调查护生情况,内容包括自学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启发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共5项。

2 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生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法。运用学导式教学法被认为是当前国内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向,通过以导促学,以学促导,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和临床教学质量。它是启发式和问题式教学法的一种实践形式,它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 提倡双边积极性,全面深化查房前、查房中、查房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是现代护理发展、培养创新护理人才的需要[2],我科近年来采取学导式教学整体护理查房,与传统的单一讲学,经验式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优点在于:①有利于护生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巩固;②有利于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④有利于提高护生满意度;⑤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带教老师综合能力。

学导式整体护理查房既调动了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较传统整体护理查房更为理想的查房方法。但在查房的同时,老师要注意观察、调动每位护生参加整体护理查房护生的积极性,使每位护生都能参与到查房中来,知晓课本与实际间的差距、不完全性,明确护理的重点要点和预见性,这样才能达到查房教学的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学导式护理教学查房是一种新型科学、主动、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师生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1.1胜任力本位教育的概念胜任力本位教育(CBE)是一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强调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三者融为一体的整体教育理念,有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9]。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是指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独立处理和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能力以及塑造学生良好专业素质的教育[10]。

1.2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的兴起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最早由Bueno于1978年倡导。1984年Alspach首次在重症监护护士岗前培训中采用胜任力本位的培训模式。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护理学院首先应用Lenburg的胜任力结果与绩效评估模型(COPA)实施了胜任力本位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2004年美国护理联盟呼吁,护理教育改革应具有创新性,并提出“胜任力本位教育”可能成为护理教育的第4代范式[9]。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开展了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的改革研究,并在国内首先采用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模式[14]。洪芳芳等[15]将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模式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研究发现,该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护理核心胜任力。

2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环节,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设置作为课程结构的总体规划或具体安排,是为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安排课程内容,确定学科种类及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和学期顺序,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活动[16,17]。

2.1国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目前国际上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主要包括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综合性的护理课程及以能力为基础的护理课程[。美国的护理教育较为重视医学软科学,即将医学和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引出医学判断、分析和评判科学,如美学、社会学、哲学、法律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作为主课或必修课。此外,护理课程中还特别增设了全球多元化护理内容,包括家庭护理、远程教育、跨文化教育以及与护士流动有关的课程。美国的护理课程设置体现了重视护生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当前卫生保健的需求重点及重视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英国护理教育的课程安排体现了从高等教育层面尽可能扫除机械划分学科带来的障碍,体现了医学和护理学的科学整体观,同时结合护理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注意加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比例,普遍开设灵活广泛的选修课程。澳大利亚护理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形式灵活,教学内容实用,注重护生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院校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均依据澳大利亚录用护士(enrollednurse)、注册护士(registerednurse)、护士从业者(nursepractition-er)的从业能力标准制订,以使学生完成学业即具有从业的能力。

2.2我国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我国的护理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美国的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临床专业课程、临床实习3个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外语、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组胚学、药理学等;护理专业课程除护理学基础之外,还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等[19]。

3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

全球医学教育已开始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第3代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已不能适应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对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以培养护生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改革,以期构建出能够培养护生胜任未来岗位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

3.1国外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应用Lenburg的COPA模型,经过2年的研究,开创了胜任力本位课程,学院在学士、硕士和博士等所有学位教育层次中推行COPA这一理论架构及课程模式,由该模型建立的胜任力本位课程模式是系统、完善且富有潜力的教育体系,能够在多种情境中为多种教学目的服务。日本对护生教育课程设置进行过多次改革,2008年再次对护理教学课程进行了调整与修订,更加注重培养护生的从业能力,认为21世纪护理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护生在所有场所的护理实践能力、应对变革和变化的创造力、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与相关从业者与家属的协作能力、与人的尊严相关的认识、全球协作之感6方面的能力[19]。

3.2我国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卢玉仙等[24]在提高护生核心胜任力理念指导下,确定高职外科护理课程的认知、技能、情感3个培养目标,依据课程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课程进行改革,结果发现,基于培养核心胜任力的护理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王敏等从树立整体护理观念、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4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护理核心胜任力的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方法。洪芳芳等从确立以护理胜任力达成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护理课程设置及护理专业特色培养方案、采用护理胜任力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护理胜任力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了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蒋玉宇等[27]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探讨了护理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和对策,提出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社会与文化元素融入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中,才能实现职业胜任力的培养目标。涂丽霞等研究得出,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教育,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着手,以使护生得到全面发展。

4小结

第7篇

关怀护理课程设置护理是一门与人文、艺术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如何合理的设置关怀课程,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和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已是护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

一、国外关怀课程设置

1.科罗拉多大学关怀课程

科罗拉多大学在20世纪80~90年代制订并实施早期的研究生关怀课程。课程的首选框架有以下几个部分:着重欣赏文化差异并内容广泛的文科课程;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评判性思维,还要有创造性思维;以生物科学、社会行为和组织系统理论等为核心知识基础,在关怀理论和关怀伦理理论的基础上,超越传统生物医学技术的道德理论的哲学和伦理决策能力;探索与人类关怀、自我照护、康复和整体性有关的内容价值关系。

2.韦伯州立大学关怀课程

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的大学本科关怀课程是由Kathleen Sitzman博士设置并实施。她于2007年在其著作中对Watson人类关怀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进行了介绍。该课程要包括以下10个关怀过程:在有意识关怀时表现爱和友好;充分体验与了解深层信仰体系和我们生活的主观世界;在理解超越自我或个人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培养个人的精神修养;发展并维持建立真正的关怀关系;参与并支持表达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创造性地运用一切知道和现正在用的方法。把关怀作为护理计划的一部分:能从患者和家庭的内在意义中理解工作的真正意义;创造并维持一个完整、舒适、和睦的康复环境,用有意的关怀意识管理人类关怀的重要内容;在关怀的各个方面将心理、身体、精神结合起来;以开放的态度参与有关人类康复的活动。

二、国内关怀课程设置

1.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系关怀课程

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系本科关怀课程的理论框架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概念框架,以关怀理论的10个关怀因素为理论框架。关怀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如关怀概念、含义和实践活动,提供学生专业关怀护理机会。课程安排第1年开设关怀课程理论学习,并将关怀课程纳入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第2年安排学生关怀实践活动;第3年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学会运用关怀护理行为;第4年进一步学习专业关怀课程。理解和运用关怀理念;第5年要求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讨论和书写关怀护理行为个案。教学方法包括角色示范、师生互动、教学反馈信息、关怀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等。最后,采用关怀护理行为质量评价表和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对关怀课程进行评价。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关怀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护理专业研究生中开展关怀课程的教学。该课程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核心,主要介绍人文关怀理论的主要概念与定义,人文关怀理论发展过程、人性关怀护理假设,watson的10个关怀要素及人文关怀理论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在完成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后,指导研究生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科研的角度,开展关怀课题研究,分析不同文化背景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情况,并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提出个性化关怀能力培养策略。

3.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关怀课程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开设课程名称《关怀理念》,护理本科必选课,16学时,1学分,二年级开设。由于《关怀理念》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目前国内外还有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主要参考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关怀理念”课程时的教学参考书及国内外“护理关怀”教育的相关文献,自编讲义。讲义主要介绍华生(Watson)的“人类科学与人类照护理论”和诺丁斯(Noddings)“关怀教育理论”,回顾国内外有关“关怀”护理研究的文献,介绍体现关怀的影片和故事展示关怀技巧,启发学生形成关怀理念并应用到护理工作和生活中。最后,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和学生对于课程及教学方法评价及建议对关怀课程进行评价。

三、小结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开设人文关怀课程教育对护生整体素质提高有明显的质量效应”。因此,将关怀课程纳入护理专业必修课,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也是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reate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 Waschington,DC,1998.

[2]Watson J. Theory of Human Caring: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J].Nurs Sciquart,1997,10(1): 49-52.

[3]Watson J. Nursing: human science and human care[M].New York: 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85.1-3.

[4]Jane Lee-hsieh.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ssure caring behaciors in nursing students in Taiwan [J].Int J Nurs Stud,2005,42(5):579-588.

[5]王庆华,冯红卫,方秀新等.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照护课程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28—30.

[6]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7.

[7] Watson J. Nursing: Human Science and Human care [M].New York: 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85.1-3

[8] 王菊吾,严林娟,钱君等.护士对病人实施关怀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61-563.

第8篇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护理伦理学的课程地位与性质、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标准与形式、师资构成等方面对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与分析。然而,我国现有的护理伦理学教育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笔者以可行性、有效性为原则,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护理伦理学在校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护理伦理学概述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学科体系中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关注的重点是护士应当如何处理他们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2-3]。护理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护士在跨学科环境下工作的伦理知识体系[4]。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美国家就已经非常重视护理专业教育中伦理学的教育,在英国,护士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甚至比医生还多[5-7]。然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护理伦理教育才刚刚起步。如今,我国的医学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发展存在失衡,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相对欠缺[8]。改革护理伦理学教育,使之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临床护理实践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护理伦理学教育改革建议

2.1学校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医疗改革的发展及护理学科的进步,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学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9-10]。因此,学校应重视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11]。将护理伦理学与基础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样,作为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12-13]。

2.2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实践需求有调查显示,超过50%的护生希望授课教师多讲授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伦理学知识[1]。说明目前护理伦理学教育的重点是伦理学基础与理论知识,对于培养护生具有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使教学内容符合临床实践需求。对于无医学、护理学知识背景,或无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向临床资深医护人员请教,使授课内容倾向于临床实践需求;也可以开展实习护生座谈会,询问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以及对伦理学知识或教学的需求重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非实习护生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活动。

2.3整合教学途径与方法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时代,教学方法也具有多样性,一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不同的学习阶段及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师本身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按“最优”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通过热点/经典伦理事件的讨论分析,护生可以掌握事件中所涉及的伦理知识及问题,学会正确处理这些伦理问题的方法;在角色扮演教学中,可以邀请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观看,并对表演事件发表各自的观点,使护生学会从护患双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PBL教学,教师可以用案例及提出的问题,吸引护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学习,积极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撰写影片观后感,可以使护生将所学的伦理知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系统学习及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见习、社区服务等,可以让护生从护理实践中认识到伦理知识的重要性;此外,成立护理伦理学学习小组或相关社团,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开展主题班会等,都有助于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但是,教师应该意识到,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需始终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及护生的主体性,形成“互动式”、“参与型”的教学环境。

2.4体现循序渐进和学科渗透护理道德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某一学期几十个学时的护理伦理学课堂教学不可能使护生具备高尚的护理道德,护生需要通过“感悟、体验、接收、内化与应用”5个阶段来提升自身的伦理素质。因此,在护生的基础课程学习期、专业课程学习期、实习期及走进工作岗位后,都应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其内容根据护生的学习阶段及学习环境进行调整,做到“因时因地制宜”。除单独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外,还应把护理伦理学内容融入到整个护理学课程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如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课程教学中,教师均应适当教授本学科知识相关的伦理学知识。实践证明,学科渗透所收到的实际效果远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更有说服力[14]。

2.5组建协助教学团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高等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教育的道德要求和科学知识的要求能否按计划转化为护生的品德、智慧和技能,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高等教育特定的文化内容与要求的顺利传递并最终在培养出的人才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实现[15]。真正实施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趋势,而且对护理学理论、护理实践和科研也要十分熟悉[16]。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伦理学教师,由于缺乏医护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重伦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轻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相关知识;护理学专业出身的伦理学教师,由于缺乏伦理专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难以系统地阐述伦理学知识;其他护理学科教师,同样因为伦理学专业知识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从不涉及学科相关伦理知识的教授。因此,伦理学教师应该与其他护理学科教师组成一个协助教学团队,在教学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培养既具有医护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伦理学专业知识的护理伦理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是解决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师“专业偏科”的根本措施。

2.6科学化考核方式一种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不但可以达到以教育教学的要求为目的,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促进学风建设,以利于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还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7]。护理伦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考核方式应体现护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从课堂表现、论文、考试及实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课堂表现主要包括护生的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角色扮演等;论文可以是影片观后感、主题论文、对别人论文的评价等;考试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运用相结合,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洞察与正确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应纳入临床实习考核之中。#p#分页标题#e#

2.7注重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伦理学教师应特别注重第一堂课的重要性。第一堂课首先要让护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护理事业,其次才是教授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因为护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明确的认识和情感选择,也就有了职业行为的基本倾向,这个基本倾向决定了他们在日后实际工作中对患者的态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情感和态度[18]。

第9篇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2011级护理本科生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习前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培训,试验组接受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能的考核成绩,应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比较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的认可程度。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有98.33%,96.67%和93.33%的试验组学生认为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决策能力、促进对护理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以及激发学习兴趣。结论: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能提高护理本科生在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护理本科生;考核;实习前培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8

作者单位:266021青岛市山东省青岛大学护理学院

宋玉霞:女,硕士在读,学生

通信作者:杨富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9184)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scenario simulation practice in pre-internship training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

SONG Yu-xia,WANG Ning,WANG Dan-qian,et al(School of Nursing,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26602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comprehensive scenario simulation practice in pre-internship training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nursing undergraduates from grade 201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 accepted standardized routine pre-internship training,whil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ccepted comprehensive scenario simulation practice.Theoretical and skill examination,as well a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pre-internship training.Attitude on comprehensive scenario simulation practice in pre-internship training was studi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by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and skill examina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scor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scores of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self-management ability,obtaining information ability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ere respective 98.33%,96.67% and 93.33% nursing undergraduat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ho thought comprehensive scenario simulation practice c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ecision-making in clinical nursing,stimulate understanding of nurs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make use of it,as well as arouse learning interest.Conclusion:Comprehensive scenario simulation practice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in pre-internship training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nd set a better foundation for their nursing internship.

Key wordsComprehensive scenario simulation practice;Nursing undergraduates;Examination;Pre-internship training

培养具有“综合护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生真正接触病人的第一步,做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前的护理培训工作,是学生顺利完成护士角色转换、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常规的实习前护理培训是在护理本科生临近结束课程时,对学生所学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单项强化训练后,然后转入临床实习,这种培训方式存在学生护士角色转换慢、理论与实践脱节、沟通能力差、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等问题[1]。为此,我们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两个月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护理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1级4年制护理本科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29±0.45)岁。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学生均由我院专职教师进行带教,两组学生年龄、入学成绩、临床实习前专业基础课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学生在临床实习前2个月按照分组方案分别进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实习前护理培训模式,即首先教师向学生示教护理操作项目,并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在护理实验室进行模拟练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护理操作进行归纳总结。试验组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进行护理培训。该培训模式首先由教师设计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脚本:(1)选取典型临床案例,设计临床情景。根据临床护理实践中出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的护理问题,选取典型临床案例,通过整合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及健康评估等多门课程的理论与技能,设计综合临床情景。(2)编写模拟演练脚本。根据具备“综合护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目标,遵循“科学性、综合性、规范性、实用性”的原则,由我院专职教师和教学医院临床一线带教老师编写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脚本,要求每一个脚本所含的护理实践内容既包括让学生对模拟人(由学生扮演)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又能在护理模型上进行单项护理操作。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脚本设计完毕后,印刷成册,分发给试验组的学生,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人,进行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1)布置临床情景。根据脚本内容,学生在开放实验室中自行准备所需的物品及道具、布置临床情景。(2)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脚本内容分别扮演病人、护士、家属、医师等不同角色,运用所学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能,对模拟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部分护理措施,要求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演练。(3)医学模拟操作。由于部分护理措施或护理操作不能在真人身上进行操作练习,学生需在护理模型上进行操作练习以便完成脚本所设计的内容,如气管插管、心脏电复律、机械通气等。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完毕后,最后由教师、教学医院临床一线带教老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对学生的演练情况进行指导、评定,内容包括临床情景布置是否合理、角色扮演是否逼真、制定的护理计划是否正确和全面、操作是否规范等。

1.3培训效果评价

1.3.1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护理培训结束后,采用相同的自行编制的试题和护理技能项目对两组学生进行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得分均为100分。

1.3.2问卷调查(1)采用林毅等[2]编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该量表共28题,共28~140分,每条目的选题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值,正性条目的赋分为“5,4,3,2,1分”,负性条目反向赋分。由3个维度组成: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合作能力。此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41,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0。(2)参考我国12所医学院校共同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表[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提高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临床决策能力”“增强个体化关怀护理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等8个条目,每条目的选题为“有很大的帮助”“有些帮助”“没有帮助”。调查试验组学生对综合模拟演练的认可程度。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向调查者说明不记入学习成绩,以便学生客观填写,5~8 min填写完毕。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出60份,收回60份,回收有效率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组护生对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的态度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本科生护理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

2.2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比较(表2)

2.3试验组学生对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的态度分别有98.33%,96.67%和93.33%的学生认为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决策能力、促进学生对护理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见表3。

3讨论

3.1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学习迁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原理、方法及所形成的解决问题思路,会迁移到以后的问题解决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未来决策的效率[4]。在模拟演练中,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小组讨论来分析案例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过程将学生头脑中孤立、分离的知识转化为一系列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考顺序与策略,未来在临床情景中一旦面临类似的案例情景,则以前在案例演练中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顺序与策略就能够发生迁移,决策的效率得以提高。这就意味着,当没有接受过情景模拟演练的学生面对临床护理中的复杂情景还沉浸于非程序化决策的时候,接受过情景模拟演练的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程序化决策,就能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因为类似的情景在以往的模拟演练中已经做过深入、细致的讨论和思考,只不过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做一些微调而已。

3.2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有利于巩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技能应用于实践传统技能培训模式只注重技能操作的实施过程,而忽视了其适用对象。如让学生对病人实施口腔护理,她会熟练完成,而当面临一个禁食病人时,她却不知道应该实施哪项护理措施。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综合了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开放实验室、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变单一训练为混合训练,增加了多种病情的模拟处置练习,如对心跳骤停综合处理中的心肺复苏、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对昏迷患者的评估、给氧、鼻饲、口腔护理、导尿、尿管的护理、皮肤护理、健康宣教等进行综合训练,可使学生学会在整体护理理念下,从生理、心理、社会多个层面进行评估,进而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与此同时,学生集思广益,发挥各自专长,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结合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创设更加真实的临床情景,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3.3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的情景设计,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模拟,以贴近临床真实情景进行护理演练,这种培训方式具有真实、生动、客观、针对性强等特点。见习期将情景设计的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积极探讨各种护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让我学”改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医师、护士、病人、家属等角色,并可进行角色互换,使其充分体验所扮角色的工作要求和内容,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情景模拟演练过程中,学生根据演练内容,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反复练习,在筛选、比对多个设计方案的同时,所学的其他理论和技能也得到了相应巩固和提高。

4小结

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作为一种虚拟的实践性培训方法,在国际教育领域已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没有威胁性的、高效的和现实的仿真环境[5]。应用于医学教育中是充分运用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6]。此种演练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病例和情景中培养观察、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情景模拟均需要小组成员在分工中相互学习、在学习中集力完成,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聪明才智,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通过组内参与、组间评判,有效锻炼了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培养了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了临床思维与决策的能力[7],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更好地锻炼和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淑苹,张继平.护生临床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39-40.

[2]林毅,姜安丽.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6):1-4.

[3]郭蓉.综合实验教学在护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44-145.

[4]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

[5]Schoening AM,Sittner BJ,Tood MJ.Simulated clinical experience: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the educators’ role[J].Nurse Education,2006,31(6):253-258.

[6]李何玲,胡宁娜,冉俐.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5-46.

[7]袁晓丽,江智霞,酒井顺子,等.情景模拟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下):81-82.

第10篇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护理

临床带教实习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护生将来的整体能力素质[1]。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率,而且对于完善其优质护理服务机制也是极具意义的[2]。本文通过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临床专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为护理教学的完善提供帮助,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10月,随机在我院选取80名护理实习生,其中对照组42名,实验组38名。实习生中,对照组男3名、女39名,平均年龄(21.5±1.3)岁。实验组,男2名、女36名,平均年龄(21.1±1.6)岁。两组的其他基本资料,如专业基础、个人能力、实习时间以及教学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带教 常规组给予正常化的常规带教模式进行教学,但很多带教老师在临床,一人要带多名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演示,更不可能针对个体进行教学指导工作。

1.2.2实验组带教 实验组则按照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带教方式进行教学,设立专门的带教老师负责带教,建立院内教学管理小组,负责管理临床带教相关事宜。根据不同组别学历层次、知识水平配备相应学历、水平的带教老师,并组织带教老师学习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培养方案。主要内容是:①首先将实习同学进行分层次,在实习前可以让实习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操作的测试,合理划分层次,计划性地指导教学计划;②在前期教学中,我们会安排进行基础护理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口腔护理、铺床等,此外对实习生开放我院的技能操作室,供实习生训练操作。这些基础课程可满足新同学的学习要求;③中期带教过程,我们以培养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会安排带教老师进行床边教学,教学内容以重症患者的护理为主,增加专科知识,包括心电图、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等等;④最后阶段,由主管护师及心理专科护士对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学,内容涉及临终关怀、职业道德培养等。

1.2.3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由以往的单一教学方式,改为多种教学模式,包括了1对1带教、制作ppt上课的多媒体教学、在床边进行操作试教、在示教室进行演练等。

1.2.4考核评分 在实习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不同层次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两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卷满分均为100分,教学内容由带教老师考评,教学方法由实习同学进行打分。

1.2.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l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调查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8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100%。

2.1分层次实习护生对教学内容认可程度的比较 ,见表1。

2.2分层次实习护生对毕业实习教学方法认可程度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从结果中可见,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教学内容认可程度不一,总体上实验组在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人文关怀和工作态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分层次后实习护生对毕业实习教学方法认可程度的比较,也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在一对一带教、多媒体教学、床边试教和示教室带教这几项中,一对一带教的方法最让实习同学满意。

3.2实际中,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临床工作繁忙,带教不到位或者没有考评,制度混乱等。所以医院应当建立合适的管理机制,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工作。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要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的成员首先就要定期参加医院所举办的学习班,以及外院的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并将这些方法带到自己医院,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3.3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由浅入深,对于基本层次的实习生最好采用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学速度宜慢,知识点应以三基书上的为主;对高层次的实习生,可设计一题多解,速度要快,知识面要广泛,联系性多样。针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上可以选择疑难护理病例,重症专科类的护理病历,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完成。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作ppt进行汇报,组间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应该“因材施教”,而“分层次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和方法,值得探讨推广。

4 小结

新形势下,探讨出一种适应医学发展的新型护生临床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3]。分层次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方式[4],它克服了以往毕业实习教学的不足,可以让实习生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教育。临床带教的老师如果可以按照不同层次护生的要求进行有区别的带教,则既能满足护生的学习要求,又能培养出适合各个专科所需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冯绮玲,欧阳霞,许莹,等.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4,28(15):1903一1904.

[2]幸姝丹.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8(35):1203.

第11篇

1构造与培养医学护理与职业教育新型关系向职能型培养目标的转变

    当今合理有效的医学护理教学过程和职业化教育过程应有机结合、交叉渗透。护理学的特点十分突出,它专业性强、职业化成熟、社会化明显、人文素养表现力和综合知识及能力的职业教育全方位培养要求强烈。因此在实施职业培养过程中必将形成新的特点,以期达成预想之效果。现行的医学护理教学体系,是依照部颁大纲、统编教材以理论性教学为主结合试验的实施过程,之后再转入医院完成教学实习。对于学校教学培养而言,目前是以学目标进行单一模式培养为主流。是属于教学―考试—证书过程体系,没有体现出真正含义的职业化教育培养和终身职业教育体系。而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文化指数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追求和享有全方位的医疗卫生保健与服务日渐增强。因此需要各类各层次的护理来适应社会与人群。医学护理这一较为特色的社会化专业,对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及人才观,顺利地就业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为此,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中,培养选择该职业的主动性和优势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相符性,培养学生感兴趣忠于此职业的认知度。将自我的主动性能动性融入其学业之中。确定多种形式类别的培养目标,如病床护理、康复护理、重症护理、特种护理、家庭护理、老年护理、婴幼儿护理、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等等,依社会需求而定。

2职业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应符合形势发展的需求

    2.1确定全方位护理概念,摆脱传统的医院护理观念的束缚  人们普遍认识,护士存在于医院,服务于患者,即医院护理。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护理职业应是伴随人的一生各时期、各阶段、各要求的不同,使之产生不同的护理行为,故它是多样性、多层次、多方位化的职业。由此,医学院校在实施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先形成统一明确的重新认识观,将立体宏观护理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加强宣传,让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新概念,增强职业意识和吸引力,积极投入到这一职业的主动选择行列之中。

2.2建立完善相应的教育培养机制  进行职业化终身教育,使学员对此职业有着长效认识和持恒的期盼,而非当今护理行业中流行的吃年龄饭而后顾中年之后再择业的担忧。建立可以进行“终身需要终身培训”的教学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化始终。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努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建立和完善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学位”互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体系。需要岗位需求与能力培养相一致,兼顾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培养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如发展职业继续教育,做好职后培训,整合各形式教育与职教的联系。

2.3制定相应课程教学体系  打造较高水平师资团队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的课程设计以确保目标培养的现实。课程教学体系应形成动态模式,将专科护理、护理流程、急救护理等在临床教学过程采用模拟教学,不断的调整、填充与更新。时时体现出区域性、层次性、个性差异性、不同需求性、实用性,尽可能缩小其培养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构建一支较高水平的可以胜任的教师团队,实施教学任务。目前,教师偏理论型,具有“双师型”能力和资格的较少。具有医院、社会工作经历和经验的教师更少。故应转换思路,重新培养和构建一支职业化教育程度较高的教师团队。考虑到编制和学校吸引力的问题,选一些医院、社区、基层医务人员合作,采取相对稳定的聘任制来组建。

2.4建立职业化的实训实习培养模式  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建立各类护理模拟基地与场所。有针对性有特色地进行实训,减少理伦型实验课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学生依自我实际状况而选定)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培养计划。更为合理地选送至对应的医院、科室去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完成实习过程。建立实习保障和考核机制,确保培养的学生都为合格产品,真正适应社会护理工作。

3紧跟形势发展不断强化改革,促进医学护理教学模式的重建与科学

    尽管依靠上述模式开展并做好工作,目前还有许多困难,诸如设备设施及经费的不足,专任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调整,学校管理形式的深层改革,岗位设置的合理安排,编外人员的安置问题,实训基地建设等等。需相关专业人员方向明确、思路清晰,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建立并形成一种科学的动态的职业化教学模式,完全能符合和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4小结

第12篇

【摘要】:探讨培养急诊科护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如何调动护生在急诊科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价值;针对护生在急诊实习期间是否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是否能够善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价值进行综合效果评价,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急诊科护生;主动性;创新性

护生在学校是被动吸纳知识,往往是老师教什么护生学什么,其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因而在医院实习时缺乏主动性思考、依赖性强、习惯处处依靠带教老师指导。对此我们对护生进行主动和超值理念的灌输使其从被动学习向主动的角色转变进而达到良好效果评价。

1培养护生工作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必然性

护生在学校学习方法主要是被动方式,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因而在医院实习时常缺乏主动性思考、依赖性强;习惯处处依靠带教老师指导、角色转换慢;实习是护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护理工作能力的环节,是完成从实习到护理工作者这一职业过渡的准备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培养护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是当前护士的必备能力也是医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2急诊科岗位性质的需求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医护人员面临的是形形的人,给我们留下的是一面之缘,第一印象和服务态度来说非常重要,护生在病房的心里必然没有那么紧张,经过对护生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生对急诊科工作都有心里的恐惧,情绪紧张;很多护生在病房做的很好而在急诊科,被紧张的环境气氛包围着又由于现阶段的医患关系紧张,而导致护生胆小不敢去做,不敢面对急诊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更是不知所措,因此护生在急诊科实习期间有良好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可以随机应变,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患者更好的沟通是急诊科特殊性质的需求也是医患和谐关系的需要。

3方法

3.1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在护理教学中护理临床教学占重要地位,临床教学不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机会,更为学生今后如何工作提供丰富经验,急诊科是临床实习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不同于病房,要求很强的综合能力和应急能力。因而我们充分调动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并培养护生的谨慎,独立的工作作用。让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主动进行护理操作和主动与病人沟通使病人得到满意服务。是带教老师首要的任务。

3.2护生与带教老师换位角色注意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带教老师在护理操作中有不规范的地方,应及时善意指出并积极与带教老师探讨。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可以把在学校的先进的理论知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带到临床中,让带教老师了解并和护生共同学习,还会把其它科室的新理论新技术包括新的护理要点带到不同科室,可以发挥护生在临床中的监督作用,和带教老师换位操作学习,从综合素质能力上互相监督学习,达到换位角色及培养护生主动思考能力的目的。

3.3发挥护生临床的主观能动性思维鼓励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出一些,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的合理化建议。护生是从学校刚刚走出,为临床科室带来了很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的护理理念。可以发挥护生的主观思维能力向临床科室提供新的护理方面的建议。通过各种鼓励方法让护生大胆的提出合理的有助于护理发展的建议,达到培养的效果。

4对策

4.1培养护生护患沟通技能

4.1.1急诊科特殊性质决定沟通的重要性护患沟通是指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病情信息、护理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过程[2]。急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就诊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与其他科室比较,患者及其家属易急躁,冲动,从而引发各种矛盾与纠纷。沟通不畅可加重患者的病情阻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注重护患间交流,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展开的基础[3]。

4.1.2做好接诊和预检分诊的主动沟通主动服务体现的是一种服务态度,表现的是一种服务质量,让患者感受到一种温情[4]。指导护生接待每一位来诊患者时的第一印象,使用亲切的问候语,说话时的语调,提供方便患者的用物等。尽量减少或避免患者初次就诊的恐惧与焦虑。

4.1.3在进行各种操作时指导护生进行沟通向护生讲明执行各项操作时,需向患者做好必要的沟通,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需要配合的要点,以减轻各种治疗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并和家属交代陪护的注意要点。

4.2急诊健康教育的创新性带教老师指导护生掌握急诊常见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让其在急诊患者就诊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价值,利用晨间护理和候诊的时间针对性地给患者和家属进行讲解和指导,让护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沟通能力给患者进行创新性的健康宣教,创造新的价值理念,以满足他们治疗护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促进疾病康复,同时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和谐护患关系。

5小结

探讨培养急诊科护生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是医改工作的必然发展结果,是医院发展的必然性,是现医患关系紧张矛盾下的产物。急诊科工作要求很强的综合素质,从理论知识到技术操作上都要求很强的能力。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急诊科工作中更是医患沟通的重要部分,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应用都标志着急诊科工作的主动性与创新性非常重要,善于应用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善于发挥创新能力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不仅可以从心理上服务患者更多的是为医患之间达到了和谐关系。注重培养护理工作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是带教老师在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护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层次不同,所以,带教老师应根据其特点实施教育,对于积极主动者,以引导为主,对于学习的能力较差者,以教为主,对于那些有一些的学习能力,但主动性较差者,以督促为主。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放手不放眼。达到培养护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藏爽,李红丽,杨凡等.本科护生毕业实习末期临床实习行为的评价[J].护理杂志,2007,22,(17):49.

[2]许开云,严立群,荚恒娅。加强急诊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7,(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