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综合实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的课程形态正式进入我们的眼帘。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
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在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略谈谈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透析
虽然教育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但在现实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不愿意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部分生物教师仍旧持应试教育思维,没有真正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旧把学生的升学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没有真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观念极度功利化。这样的教师肯定不愿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让给“综合实践活动课”,即便学校安排课时让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他也可能简单应付。
2、“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全新的课程形态,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课程实施者,而需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结合当地实际,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因时、因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活动课程内容。这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3、部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还仅仅是教师的自发行为。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凭个人兴趣爱好,随意性极大。极大削弱了综合实践活动应有的作用。
二、开展综合实践本文由收集整理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关系
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现有的知识体系来源于前人的实践总结。传统的生物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过多地倚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长期地处于授受性的教学环境中,往往习惯了被动学习而缺乏问题意识、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巨大、联系紧密,综合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新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生物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其科学课程的属性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生物学视野宽广,整个生命世界和生态环境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素材内容,如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可成为生物活动课关注的对象。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程序。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来源于学生对某一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在尝试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解释某种现象时遇到了困难或产生了矛盾冲突,就会产生问题。教师绝不能忙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应帮助学生通过筛选形成真问题,再指导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背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效的行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开展活动前,必须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并论证其可行性。再按照活动计划扎实有序的开展研究活动,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终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科学的结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程序。
1、课题的提出。
课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单独提出,也可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初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个新事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和当地实际,提出一个活动课题,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初中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提出研究课题后,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并上网查阅造成水体污染主要原因以及水体净化的主要方法,为开展研究活动做知识准备。再将学生带到双流白河河道上初步考察,丰富感性认识。学生走完整条白河后,发现不同河段水质状况相差很大;沿途水生动植物的分布也存在很大差异;看到了政府聘请的治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河水治理作业,见到了河面上的生物浮床和治污船。同时也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河水较浅、污染较重的上游河道出现了成片的“铁锈”般的东西,走近后才发现是些会动的小生物;下游河道长满了水草,水质状况明显比上游、中游好。初步考察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回到学校后,立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各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从而将“白河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查”这一大课题最终细化为六个小问题: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布局现状调查、白河的污染源调查、白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调查、白河水生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成因调查、白河上游底栖动物调查、白河治理措施及有效性调查。
2、研究准备。
在确定课题和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而且要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课题选择恰当研究的方法,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在全班开展讨论,论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在讨论中小组间可以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取长补短,教师也参与其中,恰当指导,适当点拨。各个小组最终就能形成相对完善的活动方案。
各小组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确定如下:
全班共分6个小组,每组6~8人,根据男女比例、能力高低均衡搭配。
第一组,调查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布局。主要通过走访双流县城市规划局,参观双流新城规划展览馆,以及实地深入考察等途径了解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情况,为破解白河污染的根源做准备。
第二组,调查白河的污染源。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居民等途径,进一步深入了解白河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河段具体的排污情况,如排污量,污染物的具体来源等。
第三组,调查白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寻找影响水质状况的主要原因。学生主要通过从当地环保局借用的ph检测仪和自制的黑白盘等简易检测工具实地检测,以及自己的视觉、嗅觉等感观,定性判断各河段水质差异。
第四组,调查白河水生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成因。主要通过进一步实地观察、统计、记录白河不同河段水生动植物的数量、种类,尝试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是否与水体污染有关?并用实验方法证明,如取不同水样做植物生长实验和金鱼毒性实验等。
第五组,调查白河上游底栖动物。主要采用取样显微镜观察法、对比研究法等实验研究方法,弄清上游这一特殊底栖动物的种类名称、来源及生态作用,弄清其分布与水体污染的关系。
第六组,调查白河治理措施及有效性。主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白河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了解生物浮床、污染治理船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具体作用及治理原理,评价其治理效果。
各小组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完善的研究方案后,就应着手具体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是有效开展研究活动的前提。具体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及其艰辛的过程,学生需要准备用于开展研究活动的工具、器材;需要设计用于访问调查所需的问题清单和问卷调查表;需要设计数据记录表等等。
3、活动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集中行动与分头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实施过程中尤其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坚决杜绝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初一学生由于其年龄的特点,对研究活动往往容易产生兴趣和热情,但缺乏耐心。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学会调查、学会研究。每一次重要的学生研讨活动和调查,教师都一起参加,并给予指导。教师多鼓励学生对每一个活动环节和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要加强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完成调查任务。
每一次集中外出调查回校后,都及时组织各小组分别进行讨论,汇报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各小组都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所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4、成果展示与交流。
活动结束后,要求各小组同学将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制作成ppt,面向全班乃至全校同学展示交流。一方面是对学生辛勤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汇报促总结,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在汇报课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流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虽然他们的成果从客观上来说还比较幼稚和不完善,但从研究的过程看,学生们的收获远远大于研究的成果,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四、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1、教师要学会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其选题过程、研究过程、结题过程,都十分类似科学研究过程。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学习在先,研究在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才能对学生的课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指导工作。因此,生物学教师要做一个研究性的教师。
2、教师要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新的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涉及面广、学科之间相互知识渗透等特点,对此教师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只有教师亲自参与其中,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只有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才能得到学生的承认和尊敬;只有教师敢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地与学生合作,才能从中积累经验,获得方法,完善自己。
3、教师要学会评价。
一、统筹规划,明确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时代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全国或全省材、统一大纲,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们最起码要根据区域的个性特征确立区域性计划,地方、学校要对这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比如,以地区资源来讲,广东的凉茶、道滘的粽子、麻涌的香蕉都是设置主题的资源,可以作为库存的选题进行统筹;从学生主体来讲,年级的特点、年龄的特征、性别的区别,都有一定的共性,可以设置相对固定的主题,初一学生可以设置与人相处的主题,初二学生可以设置与物理相关的主题,初三学生结合化学课开展有关方面的原因探究。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把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相互衔接。有了这些计划,我们的实践活动才不会手忙脚乱,才不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才不会使课程陷入走马观花的境地。
我们不赞同把成年人的想法,把一些脱离学生实际的课题强行推荐给学生,但并不是说不从生活和身边的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有共性、有持续性的问题供学生研究。课程资源、课程主题的开发必须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来开发,必须有教师的指导,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持续有效地进行。
二、关注热点,纵深发展
目前大多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一个时段甚至一两节课进行一个主题。活动结束,该主题也就完成,这就陷入了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困境,这门课依然是静止的而非动态的,封闭的而非开放的,块状的而非线型的。
举一个例子:结合校庆,某百年老校进行了一次“走近校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内容有:寻访校友中的名人,了解名人的奋斗历程;走近校友中的普通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等等,这个主题应该是非常不错的校本课题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材,但如果主题结束后,不再延续到下一届,那么新校友、新特征、新变化就体现不出来。
所以主题的设置需要从长远考虑,处理好主题设置的持续性与时段性的关系。以校为单位,让这个主题一年一重现,三年一链接,这种活动才有系统性,延续性,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三、发展个性,兼顾共性
学生的教育有既定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大是非的培养,也有不定的个人兴趣、个人特长、个人体验的小环境的需求。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未来,二者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1初中生物教学出现的问题
1.1演示式教学: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该类动手实践活动。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初中生物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限制,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当中让学生完成对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更多采用了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大多通过黑板板书绘画、挂载生物图片、多媒体技术展示等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学生在其中仅仅起到了机械化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的兴趣,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初中生物实验的乐趣,难以通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培养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更深层次的认知的作用。
1.2形式化的实验教学: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也常常出现形式化的实验教学。也就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实验教学的内容,学生虽然在实验室内进行学习活动,但不变的是仍旧是学生在下面看着初中生物进行教授和讲课。学生更多是通过观察教师的实验过程然后根据这一系列的程序得出最终的答案。教学的过程被限定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当中,学生只能根据教师设定好的步骤一步步完成学习活动。压抑了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最多只知道该如何操作而不知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对初中生物实验中蕴含的原理一窍不通,使得初中生物的教学和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极大的阻碍。
1.3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容易出现教学主体和重点难以突出的问题。在进行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考虑到以后应试内容可能涉及的方面,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初中生物知识没有进行归纳和总结,优化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一股脑的塞给学生。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拓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也得不到相应的保证。
2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根据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不同,创造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很容易体现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科学素质,在教学中选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在班级当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将能够互补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加强在课外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的效率。
2.2尊重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对其综合素质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自主展现出的能力和学习潜能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给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要给学生自己实验动手的空间,例如在进行生物的繁殖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养蚕并且观察这一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人学习的能力。
2.3优化教学内容: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优化教学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教师不应该短视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本身的素质发展情况。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突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更多的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实践实验时间,让学生在自我的观察当中提升自己初中生物知识的水平。
3结论
一、采用情景激励手段,激发初中生自主探知的主体特性
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思想保障和重要条件,良好学习情感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程的深入推进和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初中生由于处在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易受外界环境或因素的制约,而初中生自主探知特性的有效培养,离不开良好学习情感的支撑。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为激发初中生自主探知特性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借助于教学情境的有效设置,将初中生自主探知内在情感有效激发,让初中生在适宜教学情境中,在积极学习情感的作用下,自主开展探知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
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初中生对现实生活问题“感兴趣”的认知特性,利用数学学科知识的生活性特点,设置了“某商场销售一批名脾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衬衫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要降价多少元?(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教学情境,初中生在感知现实生活情境过程中,主动学习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能动探知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自主探知的主体特性获得了有效激发。又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初中生好奇质疑的学习心理,向学生提出了“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个全等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分别相等。那是不是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呢?”问题,初中生在感知这一问题案例中,学生群体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并且认知上也产生了“冲突”和矛盾。此时,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知心理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主动探知的内在潜能得了释放。
二、实施问题教学活动,培养初中生能动探究的主体特性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初中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离不开数学问题这一重要“媒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离不开动手实践活动。同时,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不断提升和进步的过程。而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内在规律,总是表现出强烈的探知欲望和能动的探究特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数学问题在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方面的功效,结合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设置典型数学问题,引导初中生开展问题条件探究分析活动,指导初中生探寻解题策略方法,使初中生在掌握解题策略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动探究实践的主体特性。
问题: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0°,则∠C的度数是多少?
学生在对问题条件分析和观察图形过程中发现,解题时应该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C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此时,教师与学生结合解题过程进行解题策略归纳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本题涉及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自主探知问题条件和教师指导探寻解题策略双重作用下,探究实践的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探究实践的能动情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和树立。
三、展示数学丰富特性,培养初中生创新求异的主体特性
数学学科是一门严密性的基础学科,各章节之间、各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独立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数学学科的丰富特性,为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利用并展示数学学科的丰富特性,搭建有效载体,将数学学科丰富特性进行外在化的展示,通过设置综合性数学问题,让初中生在分析、思考、解答综合性问题案例过程中,思维活动更加灵活、更加严密、更加高效。
学习策略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含义。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教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更重要。因此,要想把学习策略浸透到教学中来,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现在的教学,“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学习策略的教授必须在教师的思想意识里扎根,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教师研究学习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策略,使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一、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学生可结合当前主要学习内容,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确定自己应达到的水平,目标应符合学生实际,且有较高要求。如一名学生制订如下目标:能听懂接近正常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能根据图片或资料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们的经历;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等。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实现上述目标,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好基础。
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自学新材料时,可结合上下文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新的词汇、语言点、语法等知识作大胆的推测。然后学生可查阅手头已有资料,验证推测的准确性,并得到更多的有关信息。如果学生对资料的解释有疑问或无法查到有关内容,他们可以询问教师。教师自先肯定这种探索精神,然后对问题一一作出答复,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对新教材进行综合观察,分析思考,判断归纳。这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发挥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体性作用,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开展
1.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发挥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的重要意义。要想使初中生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自己灌输式和教学中占主体地位的情形,尊重初中生,发挥出初中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而自己在教学中承担指导、引导的辅角色,从而增强初中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初中生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没有兴趣,教师出再大力气、学生下再大努力,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初中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首先,初中英语教师要对初中生加强教育和引导,向他们介绍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并且介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和可爱之处,从而使初中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其次,初中英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初中生积极进行英语学习。初中英语教师要把提问、听写、背诵等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起来,加强英语教学过程中与初中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有时甚至可以采取让初中生自己领读单词和课文的方式,从而更大程度上的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关注每个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因材施教地促进初中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教育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把学习好的学生教得更好,而在于能够促进学习不好的学生取得大的进步。但在当前的教育中。往往是与之相反,存在着一种“犹太效应”:对学习好的学生关心得更多,使他们得到的帮助更多、更好地学习;对学习不好的学生缺少关心,甚至经常批评,使他们得到的帮助更少、不能更好地学习。这是教育的误区。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自己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并在把握学生的总体状况的前提下,以此为基础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把握进度和难度,总体上符合初中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防止在英语教学中使学习好的学生觉得过于简单、使学习不好的学生觉得过于困难,并且要对英语学习能力不强的初中生多进行帮助,使这部分初中生能够跟得上进度,从而促进初中生们英语学习整体水平的提高。
4.尊重学生,与初中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摘 要: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教育体系改革中的新型模式。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互动式教学应用于不同等级的教育。在初中生物课堂进行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且有利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也是开发其能力的时期,所以互动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教学目标;综合素质互动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改变,但绝对不是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它只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做进一步的改革,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增强。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进行互动式教学,增添一些有创造性、实践性的趣味互动活动,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能拉近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情谊。
一、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式教学的优点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学的核心在于实践、创造、实验、探究。对于创造力刚刚萌发的初中生来说,要扩展他们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教育一直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如今文理偏科严重的今天,生物学这门半文半理的学科对于平衡学生的偏科思维是很关键的。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实行互动式教学,一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二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三能通过此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虽然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但如果老师能力欠缺,组织不好与同学的互动,或者沟通方式错误,都会使互动式教学模式效果大打折扣。师生如果默契度不够,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反感,以至于出现反作用,所以解决这些问题是首要任务。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生物课堂的互动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开展互动式教学,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时,详细拟定活动计划,设想在互动时会遇到的问题,准备好解决的方案。老师更要明确教学目标,好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趣味测试,使生活与课本内容结合,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还可以进行分组教学、有奖竞答小游戏等,使学生在气氛融洽、活跃的课堂中学习。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进行互动式教学,其利是远远大于弊的。课堂变成动态的,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提高自身素质,师生共同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何思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点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5).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入手,从问题情境、实验教学、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探讨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期为众多一线初中生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策略
生物作为重要课程,在现代初中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体系,还是学习生命科学类知识的重要起点,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积极影响。近些年,我国为了适应不断加快的现代基础教育发展进程,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已广泛应用各类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教学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选择探究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在初中课程中生物学科仍不被重视,它的地位直接影响了众多学生及家长对这门学科的正确认识,也正是由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就目前初中学校配置的师资力量来看,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都有待提高。一些生物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另外,很多学校很少投入较多教学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方面,而初中生物的知识体系涉及一些实验,缺少硬件设施设备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深入教学的一个关键依据就是新课程改革,在改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时非常有必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初中生物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标教学要求,进而扭转传统课堂教学局面,利用问题情境创设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比如在讲授“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这一课时,笔者经常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今天吃了什么食物啊?这些食物中有糖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达到教学目的,确保教学质量。2.开展丰富的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师想要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物学习兴趣。首先,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便在引入实验操作时可以做到灵活、有效。其次,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入实验教学时需将实践与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对生物知识有所体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热情。3.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先进多媒体技术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想要改善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尝试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将其优势作用发挥出来。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整合音频、动画、视频、文字、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授生物知识。比如在教授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整个细胞分裂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生物知识,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有所提高。4.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初中生物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要正确认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首先,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布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探讨所要探究的生物知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切实保障。5.构建全面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建立教学综合效果评价体系。首先,初中生物教师需定期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生物知识,梳理、巩固所学生物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初中生物教师应客观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小组合作探究表现,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最后,初中生物教师应结合考试成绩引导学生互评、自评,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生物学习。就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实际来看,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从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实验教学、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方面入手,尝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俊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 (28 ).
[2 ]巩玉兰.论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 (19 ).
[3 ]田青.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名师在线,2019 (33 ).
摘 要:课标提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所以说,在21世纪的今天,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符合当代初中生的需求。基于此,在研究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切实地应用到初中生物的教育教学中去。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技术;实际应用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落实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之所以说在21世纪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不仅仅是因为相比其他教学方式,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方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更因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有效解决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价值层面来看
首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是说,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更好地为学生展示生物变化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将学生带入一个更为活跃和积极的生物学习课堂中,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工作重点变得更加突出,有的放矢。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学生很难切实地观察到生物变化的过程,观察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但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能够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准确地观察到生物变化的过程。此外,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课堂回顾和再现,相比传统的板书来说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也使得板书更加生动、具体、清晰、细致,这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2.从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层面来看
就目前情况来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面临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二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三是课堂时间有限,有些教学内容没有时间讲述;四是课堂氛围死板;五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现阶段初中生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并确保其实现价值最大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切实地应用到初中生物的实际教学
中去
由上述分析可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生物的实践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如何将其切实地融入其中,笔者总结了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要分清主次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认清的一点问题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课堂辅助工具。在实际开展初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知识的传授和教学为重点,不要陷入盲目追求“先进与科学”的困境。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操控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使它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2.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适时适度
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并不是越多使用越好,而是要有的放矢、恰到好处。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的环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或者难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以便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更加清晰明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此外,在知识的拓展环节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解决了课堂时间不够用这一问题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生物课堂更加丰富、饱满。
3.精心设计初中生物多媒体课件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课件可以是对他人课件的二次加工,但是一定要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在课件设计完成之后一定要查漏补缺,确保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避免形成“多媒体展示课”这一课堂教学现象。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生物的实践教学中去,不仅是时展需要的结果,更是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初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时一定要分清主次,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能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使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取得更好效果的同时使更多的初中生成为专业技能强、综合素养高的新青年。
关键词:生物;实践;课改;观念;创新
如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就初中生物教学来看,虽然教师队伍学习并实践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定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问题,这需要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未将新教学观念应用于实践中
教师虽然对新课改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交流,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厚,加上教师本身形成的教学习惯很难改变,教师有新观念,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不能恰当地应用其中。因此,表现出了教师一边宣讲新的教学观念一边受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这一问题在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
2.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大部分生物课堂
目前,中考依然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尺,教师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初中生物知识点烦琐,在课堂上教师多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教师则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3.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生物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目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师除了对知识点的讲授以外,就是带领学生做相应的生物实验。整个课堂表现出来一种按部就班的状态,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教师则安于现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为中考积累知识,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
二、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针对以上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根据对新课改的实践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生物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禁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采用教师单纯的讲述外,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生物课堂中,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设计教学课件,先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关于花朵和树木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播放一段花朵开花的视频,让学生领略到植物的魅力,这样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情境、合作、讨论等模式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传统的“一言堂”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坚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的原则,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到“生物的变异”内容时,教师可分组让学生讨论,他们在这节课中对哪些关于生物变异的知识比较感兴趣,然后发表见解,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言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规范,然后开始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仍要充分利用学生讨论发言的模式,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和质疑,最终让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充满期待。
3.实践新课标,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针对性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同时,讲述植物的科学研究价值,并呼吁大家爱护花草树木等。这样,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新课改要求生物学科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从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反思.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2(07).
一、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初中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初中生对数学的敏感性,就是要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直觉性认知而对数学的这种敏感性认知,并不是依靠对某一章节或某一单元的数学内容进行学习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因此,必须要将对初中生数学敏感性的培养,建立在整个初中教育阶段中数学敏感性的建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初中生只有通过长期的认识与训练过程才能获得,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随时随地的加强对初中生数学敏感性的培养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努力将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让初中生对现实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建立起某种特定的数量关系例如:一吨水有多少?一个人每天平均要喝多少水,每个月要喝多少水?假设一个社区有300个人,那么每天该社区会消耗多少吨水?而每个月会消耗多少吨水?每年又会消耗多少吨水呢?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能够增强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意识,让他们通过不断的认知去了解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初中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使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大大提高
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是源自于生活实践,并最终为生活实践所服务数学亦不例外,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角度出发书面的训练仅仅是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感性思维,要想让这种感性的表现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层面,就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在学习几何体表面积计算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明白计算原理,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于学到的椭圆知识有一个立体的感知,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加深学生对于椭圆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这对于帮助学生有效避免知识的遗忘来讲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理性的数学思维,也同时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二、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初中生对数学的敏感性
培养初中生数学敏感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让初中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初中生通过对现实情境或者某个较复杂情境的分析和思考,提出问题,然后找出对应的数学模型,并且有效地解决情境问题例如:学校打算举行一次羽毛球比赛,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进行?什么样的方案设置更合理?在选定方案的基础上需要准备多少场比赛呢?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初中生很容易就会想出多种解决方案,如循环赛、淘汰赛以及小组循环再淘汰等等然后基于不同的方案,初中生还能够将具体所需的场次计算出来,进而选出综合条件最优的比赛方案这样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能让初中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进行运用,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够让初中生形成对数学的高度敏感性,而且能够增强初中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地去寻找自己大脑中可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出具体的数学模型,让问题迎刃而解除此之外,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小创意当中,或者让学生在生活的周围发现蕴含着本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意周边的学习习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体验数字敏感性,增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
对初中数学敏感性的建立,能够增多初中生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达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并且锻炼他们利用不同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学生最初的思维开始于动作,如果切断二者之间的联系,那么思维将永远无法得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亲自动手去进行操作,是初中生不断将学习经验内化、提炼、吸收的过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让初中生体验数字敏感性,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开拓初中生的思维,增加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以及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初中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新天地例如: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先让初中生自己回忆一下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鼓励他们通过利用剪刀、直尺和纸片等工具,尝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矩形或者正方形初中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将剪切下来的直角三角形从右边移动到左边(也可以从左边移动到右边),然后将平行四边形完美地转化为矩形或正方形,进而有效地解决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改善 提高
义务教育规定初中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需要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但由于初中生不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道,而且自身的认知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和实验能力等能力十分欠缺。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恰当的生物学教学和生物实验操作教学,通过对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应实验的指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初中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够有效督促教师改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知识。
一、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虽然在各个学校开展较早,并且产生了巨大,但至今仍然未能达到该有的效果,从根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未能充分认识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
新的生物教材虽然增加大量实验内容,但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都是从应试出发而进行的,使学生和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没有全面的认识,虽然许多地区的中考设置了实验教学,但是学生和教师也未能对其重视,而且许多学校的由于经费限制,其实验课堂上,仅仅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并要求学生记住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学生真正参与到具体的实验的机会很少,因而造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提高。并且学生从未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很多学生在心里上就不敢做实验,甚至对实验产生抵触心理。这种观念上的陈旧和不恰当,学生根本无法获得知识,未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2、课程安排过于单一,过于注重演示实验
实验的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他们在以前未能发现的东西,激起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但是,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忽视了探究对学生的重要性,仅仅将演示当成生物实验教学的形式,探究性实验基本未在实验形式中出现。由于实验教学模式上的不合理,导致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毫无悬念的结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失去了实验的乐趣,更失去了通过深层探究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未能充分重视实验过程
验证性实验是主要的实验教学形式,学生做实验时,已经给定了实验结果,学生只要能够获得结果即可,而且实验指导教师也只检查实验结果,而完全忽视实验操作过程。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固定,并且未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生物学习和生物实验的乐趣和奥秘,从而无法帮助学生形成多种生物概念和生物知识。
4、生物教师的评价机制和监管机制有重大问题
现在,生物实验教学一般是学科教师和实验室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只要进行了实验教学,不管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评估便能通过。所以老师往往是通过走形式的方式,而且,很多地区的中考仍未开始想应该的实验教学,仅仅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只要记住实验结果即可,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形式,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实验能力很难获得提高的基本原因。
二、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教师和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重新审视生物实验教学功能。
在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新对实验教学进行认识,在实践中教师应当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门与生物学科相互统一的课程。初中正处在一个认识世界的时期,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良好的实验教学,应该以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并有效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学生也应该从态度上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当中通过实验发现生物的奥秘。
2、适当增加探究实验的实验模式
实验的进行是一个探究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从很大程度来说,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是不符合实验的定义的。所以,要学会将传统的验证性和演示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的实验模式,增加探究性实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比例,让学生在教师简单讲解基础上,通过自己去探究实验的结果,教师仅仅需要在讲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如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等。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得到身的观察体验和操作的机会,更会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注重生物实验过程
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性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仅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现象,使学生未能提高自身能力。因此,生物实验过程在生物学习中十分重要,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每一环节的重视,加强了学生的实验意识,巩固了课堂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和实验意识
老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验学习习惯,让学生做好实验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并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过程,让学生明白实验的重要性,要求养成学生爱护实验仪器、节省实验材料的意识,并从实验过程中获取实验心得,巩固生物知识的巩固。
5、改善教学评估方式
由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生物教学评估方式有很多问题,所以改良现有的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估方式,让生物实验教学也纳入考试范围当中之中。现在,很多地区在中考中都安排了实验考核,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改良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搞好生物实验教学,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庆红.生物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实践反思[J].生物学通报,2005(9),23-25.
[2]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5-147.
[3]范长寿.中学生物教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5-29.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网络阅读;习惯培养;作用和影响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培养初中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提高阅读量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重要的措施。语文阅读教学单单依靠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技术的推广与网络阅读的兴起,为初中生课外阅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但是网络阅读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下面,我结合对新媒体阅读特点和初中生阅读的现状的分析,谈一谈新媒体阅读在初中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与影响。
一、新媒体阅读的特点和优势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和依托,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互动式数字化媒体,它能够给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同时还能够进行个性化交流。新媒体阅读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借助电脑、手机等阅读平台,使读者获取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和知识的一种超文本阅读形式,主要包括电脑网络、手机网络、手机短信等阅读形式。新媒体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1、信息丰富和搜索便捷。互联网具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使网络阅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其信息容量之大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同时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能够加快初中生查询资料和搜索信息的速度,搜索便利,节省时间,大大方便了初中生的阅读。
2、信息传递和更新的高速性和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如潮水涌来,可以说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不仅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作支撑,还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互联网更新速度快,阅读环境的开放性程度高,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有利于初中生快捷方便地获取知识,能够极大地扩展阅读知识面,提高阅读效率。
3、阅读过程的交互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具标志性的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以往媒体的重要标志。新媒体阅读是读者、作者和虚拟程序之间都能够进行直接的交流阅读方式,通过这种互联网方式能够体现学生主导性地位,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思路,能够有效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4、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阅读自由。新媒体通过互联网能够有效实现了学生在查找和检索资料时隐匿其身份的功能,消除了他们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因素,使他们的阅读变得更加自由。
5、新媒体具有多种媒介有机整合的特点。新媒体不仅能够提供文本,还能够配上动态的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同时又不受时空的限制,符合初中生追求时尚、个性的特点,是一种充满个性化和乐趣的新型阅读方式,倍受到广大初中生的喜爱。
二、初中生新媒体阅读的现状分析
1、初中生新媒体阅读接触程度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初中学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学得到了很大普及。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得知,有近八成学生家里能用电脑上网,有九成多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对他们平时通过新媒体进行阅读情况的调查中,有近八成学生选择经常使用新媒体阅读。从初中生每周新媒体阅读的次数和时间来看,有近六成学生每周阅读的次数在十次以上,阅读时间在6小时以上。从这些可以看出,新媒体阅读已经深入到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2、初中生新媒体阅读的目的
就初中生阅读目的来看,他们的新媒体阅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娱乐、放松心情,希望通过阅读来缓解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二是获得信息、交流,通过阅读新媒体信息来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水平,另外初中生善于结交朋友,他们通过交流还可以获取其他同学的信息;三是辅助学习的需要,初中生通过新媒体的帮助,能够查找、搜索和学习有关的知识,以帮助他们学习和提高。
3、初中生新媒体阅读的主要内容
尽管初中生利用互联网阅读的兴趣很高,但因为缺乏指导,调查时发现他们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的是那些休闲娱乐类读物,而喜欢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学生却非常少。
4、初中生新媒体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对初中生新媒体阅读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新媒体阅读方式以在线阅读为主,占八成以上,从中能够看出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信息查询的便利性和快捷性,阅读交流的互动性是吸引初中生进行网络阅读的主要原因。再具体到初中生网络阅读习惯上,通过调查得知,喜欢采取快速浏览或选择性阅读的初中生占了被调查学生的七成,而通过网络细读精读的初中生几乎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生网络阅读还基本上处于简单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浅层次阅读的状态。
三、新媒体阅读在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