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带心的成语

带心的成语

时间:2023-05-30 10:19:38

带心的成语

第1篇

1、心如止水

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2、云心水性

解释: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3、臣心如水

解释: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4、心若止水

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5、心清如水

解释:犹如水般透明;

6、白水鉴心

第2篇

1、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3、粗心大意: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4、胆大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5、心小志大: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 心理动词;判定;分类:研究方法

一、引言

心理动词是动词里很有特点的一个小类。吕叔湘明确地把心理动词列为动词的小类。此后,学者对心理动词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心理动词的判定、分类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对其他的动词小类,心理动词研究仍显薄弱。古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落后于现代汉语,且研究方法滞后。笔者不揣鄙陋,就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一些想法求教于方家。

二、心理动词的判定及分类

心理动词判定问题是汉语研究的一个难点,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判定标准,概括来说可分为三种:(1)意义标准,如黄伯荣、廖序东等;(2)形式标准,如周有斌、邵敬敏等;(3)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标准,如王红斌等。一方面,由于单一依据意义标准或形式标准在语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心理动词自身的复杂性,它不仅牵涉语法问题,而且和心理学、认知科学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在心理动词研究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动词表示情感、意向、认知、感觉、思维等方面的活动或状态,心理动词原则上都是及物的。

心理动词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结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动作两个大类。状态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情绪状态,如“哀”、“患”、“妒”等,该类动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行为心理动词表示心理动作行为,如“猜”、“测”、“悉”等,该类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依据情绪的特点,状态心理动词分为负面和正面两个次类,如“怜”、“怨”、“厌”、“惋惜”等为负面心理动词,表达心理负担意义;如“爱”、“喜”、“敬重”等为正面心理动词,表达积极的心理意义。动作心理动词可分为思维和感知两类。

三、心理动词的研究方法

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目前所见主要有李启文、陈克炯、刘青等几篇,与其重要的词类地位并不相称。现在的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陈旧,还停留在心理动词所带宾语、状语、补语等的描写上;研究内容狭窄,主要是专书、专题的描写和统计上。鉴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

(一)心理动词及物性研究

汉语中的一些词的组合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发生一些变化,心理动词也是这样。及物性是施事通过行为对受事的影响,及物性事件的典型形态句法是“施事+受事”。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其内部也不是匀质的,有的及物性高,有的及物性低。从抽象层面看,及物性是一个语法原型,构成一个及物性的连续统。越靠近原型,及物性越强,反之及物性就越弱。将及物性理论运用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对心理动词的认识。心理动词及物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心理动词能否带宾语。如“怒”、“悲”在上古汉语中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如:

(1)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中忠也。(《荀子·臣道》)

(2)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庄子·徐无鬼》)

而现代汉语里,“怒”、“悲”变成形容词,不可以带宾语。“怒”、“悲”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动词的及物性逐渐减弱,情态特征逐渐增强,最终从动词转变为形容词。

二是心理动词带宾语能力的强弱。有些心理动词以带宾语为常,宾语类型丰富;有些心理动词常不带宾语,且宾语类型较单一。以《世说新语》“知”、“安”为例,“知”作心理动词共99见,其中带宾语85见,带宾语比重占86%;“安”6见,带宾语只有2例,带宾语比重占33%,如:

(3)由是知之。(《世说新语·文学》)

(4)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Y,-T孰愈?”(《世说新语·品藻》)

(5)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世说新语·言语》)

(6)岳于是始知必不免。(《世说新语·仇隙》)

(7)不知有功德与无也。(《世说新语·德行》)

(8)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世说新语·德行》)

(9)一坐成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世说新语·文学》)

(10)劭亦安其言。(《世说新语·品藻》)“知”的宾语类型有体词性宾语,如名词(3)、代词(4)、偏正l生名词词组(5);谓诃性宾语,如偏正性动词词组(6)、并列词组(7);小句宾语,如(8)。“安”所带宾语类型简单,只有名词—类,如(9)、(10)。

(二)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是指若干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义位聚合而成的系统。将分散、零星的个案研究纳入相应的聚合群中,加以系统地考察,能更好地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一些语言规律。陈克炯将“怜”系、“怨”系、“厌”系、“忧”系和“惧”系均看作同义义场。陈先生发现各系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存在不匀质的现象,除了与各系词义所反映的心理负担轻重的不同有某种关系之外,最主要的是各系对不同宾语的选择性上存在差别。

为此,我们调查了《世说新语》里12个表“忧怕”义的心理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统计情况见表l。

一方面,“忧怕”类动词内部的使用频率也不平衡。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分别是“忧”、“患”和“恐”,共43例,次之是“惧”、“畏”和“惮”3个,共18例,这6个动词共占“忧怕”类动词91%,即《世说新语》“忧怕”义主要由“忧”、“患”、“恐”、“惧”、“畏”和“惮”这6个动词承担。另一方面,心理动词的使用频率与所带宾语的比例不一定成正相关关系。如“忧”使用次数最多,带宾语比例为53%,而“恐”少于“忧”,带宾语比例却为86%,使用频率与带宾语的能力并不是正相关的。据此可以认为表“忧怕”义的动词在组合功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语义场内部并不是匀质的。这一研究方法可运用到其他义的心理动词语义场的研究之中。

(三)心理动词的量级问题

受程度副词修饰是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心理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量级的差别。如《世说新语》心理动词所带的程度副词共有15个,它们分别是:甚、大、了无、深、殊、雅相、绝、至、雅、弥、横、殊自、深相、真、奇。这些词内部也存在级的差别,大致可分为“极”类和“甚”类。“极”类有殊、殊自、绝、至、横、奇共6个,表示程度达到极点;“甚”类有甚、大、了无、深、雅相、雅、弥、深相、真共9个,表示程度超过一般但未达到极点。同一心理动词用表1不同程度的副词修饰,其表达的程度量自然不同。“极”类副词的程度量要高于“甚”类副词,如:

(11)a.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世说新语·方正》)

b.族人大怒,便举棵掷其面。(《世说新语·雅量》)

(12)a.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藏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

b.左右宜深慎此!(《世说新语·假谲》)上面各组a句均使用的是“极”类程度副词.b句使用的是“甚”类程度副词。每组的a句的情绪量要高于b句。

(四)心理动词的过程结构表达

动词的过程结构与许多语言现象,特别是与语言的“体”表达有密切关系。郭锐系统分析了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认为动词的过程结构就是起点、终点和续段三要素的组织。根据三要素的有无和强弱的差异,他把汉语动词过程结构分为无限结构、前限结构、双限结构、后限结构和点结构五类。郭先生认为前限结构的动词多为心理动词。这一观点正确地揭示了汉语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颇有见地。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汉语动词过程表达使用的助词“着”、“了”和“过”在上古和中古汉语还没出现;二是古代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主要是由置于谓语动词之前的“已”、“既”、“方”、“正”等副词或置于谓语动词之后的“毕”、“竞”、“讫”、“已”、“罢”等半虚化动词来表达。

(13)吾以君为垦知之矣,故入;犹未知之也,又将出矣。(《国语·晋语四》)

(14)君子垦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後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

(15)想芏,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16)暗自想罢,不觉大喜,因此就有些不甚防备。(《七剑十三侠·第七十七回》)

上举(13)、(14)例分别为副词“已”、“既”用于心理动词之前表时态,(15)、(16)例分别为半虚化动词“毕”和“罢”用于心理动词之后表时态。

(五)心理动词的认知研究

第4篇

关键词:补语 类型 分析 判别

补语是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补充说明动作或行为的结果、程度、状态、可能、趋向、数量和处所的作用。在《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教材中,补语可以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和时地补语;在《现代汉语》(张斌主编)教材中,补语按照语义可以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而《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一书则按照补语的结构中有无“得”分为:无“得”的数量补语、有“得”的情态补语、可有可无“得”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尽管语法学界对补语有一定的界定和认识,但是补语结构的灵活性以及词语语义指向的不固定性仍反映出不少的语法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通过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与归纳。黄廖本《现代汉语》中补语被归纳为7大类,张斌《现代汉语》中少了可能补语,将可能补语细化到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即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胡裕树《现代汉语》同许多学者有着相似的观点,认为“程度也是一种情态”,未提及程度补语。

本文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范本,参照各版本《现代汉语》教材及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对补语及其各种类型进行系统整理、归类,并总结不同补语类型的一般结构形式,结合语料进行分析,力求从语法、语义等方面分析各类补语。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最早提出“补足语”概念,吕叔湘在《语法学习》中讨论了“附加语”――即现在所说的“补语”。近年来,诸多学者撰文探析了补语。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语料,分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补语类型,如“结果、程度、情态、可能、趋向、数量、时地”补语,整合并探究各类补语的语法意义、语法规则以及出现的条件;第二部分总结规律,分析几种常见补语的区分特征;第三部分是判别几种易混补语类型;第四部分为全文总结。

此外,本文将结合文学作品、现实语料采取对比判别的方法,对补语类型进行划分。从结构功能、语法意义、语义关系、语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补语的特点,总结前人经验,为学习者提供参考。

一、基于语料例句的各类补语分析

(一)结果补语

(1)天不早了,赶紧叫醒他,我们还要出去办点正事儿呢。(叫<醒>)

(2)咱们还是别在这儿打肿脸充胖子了,咱们水平真有限。(打<肿>)

(3)我都打完针回来了,你怎么还没出门?(打<完>)

(4)每一次她都把我的名字写错。(写<错>)

(5)春节期间,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张灯结彩过新年。(挂<满>)

(6)同学之间就是有再大的矛盾,你也不应该把人推倒。(推<倒>)

(7)赶紧把垃圾倒掉,夏天容易滋生细菌。(倒<掉>)

(8)妈,饭煮熟了没?(煮<熟>)

(9)尽管国外的大学都是英语授课,艾丽刚去却都能听懂。(听<懂>)

(10)请各位项目相关负责人抓紧时间提交结题报告。(抓<紧>)

例(1)至例(10)是典型的结果补语句,补语由形容词充当,有时由动词和动词短语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其语义指向它的中心语(谓语),有时指向主语或宾语;分析语料可以得出,补语结构后可直接跟宾语,其形式一般为:述语+补语+宾语。

将例(3)、例(4)变形为“针打完了”“名字写错了”,结合例(8),可以看出结果补语后可以带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了”。

结果补语存在否定形式,上述例句转化为否定形式可以是:“没叫醒”“没打肿”“没写错”“没打完”“没挂满”“没煮熟”“没听懂”。还有一种否定变形,即“叫不醒”“打不肿”“写不错”“打不完”“挂不满”“煮不熟”“听不懂”。这些补语结构一旦在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中间插入其他成分,就不再属于结果补语,而成为可能补语,或者成为可能结果补语。语境不同,区分结果也不同。

结果补语前一般不出现“得”。如果出现“得”,通常存在两种情况,本文第四部分会细致分析。

(二)程度补语

(11)我的小乖乖,奶奶快要想死你了。(想<死>你了)

(12)棒极了,这下终于可以舒口气了。(棒<极>了)

(13)“妙妙,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怎样?”――“糟糕透了。”(糟糕<透>了)

(14)昨天我和张亮去看了一场舞台剧,那画面美妙极了。(美妙<极>了)

(15)马上就要高考了,王二虎天天逃课玩游戏,他爸妈快被他气死了。(气<死>了)

(16)李丽听完那个消息后激动得跳了起来。(激动得<跳了起来>)

(17)拔牙如果不打麻药,肯定会疼得要命。(疼得<要命>)

(18)你别看这材料轻盈,它坚固得很。(坚固得<很>)

(19)接二连三的坏消息,真闹得慌。(闹得<慌>)

(20)得知自己被大学录取后,他高兴得不得了。(高兴得<不得了>)

例(11)至例(20)为程度补语句,程度补语比较少,存在的标志比较明显,我们通常把程度补语分为带“得”的程度补语和不带“得”的程度补语。结果补语不如程度补语灵活,比如“打死”为结果补语,“打”的结果不是“死”就是“伤”,存在“打死”“打伤”这些结果补语结构,不存在“打半死”“打半伤”结构。这是因为结果补语的中心语带有绝对性或固定性,没有程度之分。而程度补语的灵活之处在于如果中心语后跟的补语不同,表示的程度级别就不一样。

根据程度补语带不带“得”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1.不带“得”的程度补语。例(10)至例(15),是不带“得”的补语句子,中心语后无“得”,补语通常由“极了”“坏了”“死了”“透了”等带有极性色彩的词充当,一般情况下,表示的程度级别最高。无“得”的程度补语结构之后一般有后缀“了”。

2.带“得”的程度补语。中心语后带“得”,补语通常由“……很”“……慌”“……要命”“……要死”“……不得了”充当,表示程度深。较无“得”的程度补语弱一些,无较强的极性倾向。

3.此外,可以充当程度补语的还有一些量词短语,如“一些”“一点”,它们一般用于表示程度轻。例如“时间还没到,你不用着急赶路,车开得稍慢一点就行。”

4.例(18)的程度补语结构“坚固得很”,可以看出“坚固”为性质形容词。检索多种语料库可知,在程度补语结构中,性质形容词充当中心语,后面一般带程度副词“很”。有“得”的程度补语结构一般可看作“形容词+得+很”。需要注意的是,情态补语结构一般是带“得”的,当程度补语带“得”时,需要与情态补语进行区分。

程度补语表示程度深浅,故无否定形式。区别带“得”的程度补语和情态补语的关键在于,程度补语无否定形式,情态补语有否定形式。

(三)情态补语

(21)这雨来得猛,去得快。(来得<猛>,去得<快>)

(22)河边刚刚被救上来的溺水者,脸憋得发紫。(憋得<发紫>)

(23)姥姥听到我考上研究生后,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24)你看你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25)问题还是不要想得太简单,要考虑各种因素。(想得<太简单>)

(26)秋天来了,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的。(变得<殷红殷红的>)

例(21)至例(26)为情态补语结构句。观察上述几个例子可以发现,补语“猛”“快”表现出中心语“来”“去”动作呈现出的状态;“发紫”是对“憋”这一动作表现出的状态的描述、补充。情态补语表示动作、状态呈现出来的状态,通常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加助词“得”。“情态补语”又称“状态补语”,顾名思义,补语表示动作或者行为、性状的状态,补语可以由一般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充当。

根据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表示的意义,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这两类。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属性,带有一定的评价性,如“高”“低”“漂亮”“老实”等,可用“不”“很”修饰,如“不高”“很漂亮”等;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状态,带有明显的描写性,包括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如“红彤彤”“冷清清”“大大方方”“通红”等,状态形容词是一类具有表示程度功能的形容词,如“古里古怪”“黄灿灿”等。

根据形容词的不同,情态补语结构同样可分为不同的情态补语结构,即语义表达上有区别。

1.补语由性质形容词充当的(中心语+性质形容词),具有评价作用,表动作的某种状态。如例(21)中“这雨来得猛,去得快。”“猛”“快”为性质形容词,表评价。

2.补语由状态形容词充当的(中心语+状态形容词),具有描写作用。如例(26)中“秋天来了,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的。”“殷红殷红”是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殷红殷红”的语义指向施事“叶子”。

3.补语由谓词性短语充当的(中心语+谓词短语),作用同状态形容词充当的补语一致,同样具有描写作用。如例(22)中“脸憋得发紫”。“发紫”为谓词性短语,其语义指向受事“脸”,“脸”因动作“憋”而“发紫”,语义上表示“脸发紫”。

情态补语结构“中心语+得+性质形容词”和“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除了在语义表达上有区别,在语法功能上也有区别。

1.“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结构的情态补语可以受时间副词修饰。如“叶子已经变得殷红殷红的。”“变得殷红殷红”是“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结构;再如“擦得亮晶晶”可以用作“马上擦得亮晶晶”,而“中心语+得+性质形容词”“擦得亮”不能用作“马上擦得亮”。

2.“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可以同介词“把”“被”等连用,如“把玻璃擦得亮晶晶的”和“玻璃被擦得亮晶晶的”;而“中心语+得+性质形容词”不能同介词“把”“被”连用,不能说成“把玻璃擦得亮”,也不能用作“玻璃被擦得亮”。

3.“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作句子成分时,可以作状语,而“中心语+得+性质形容词”则不可以。如“叶子变得殷红殷红的摇曳在风中”以及“擦得亮晶晶的放着”等。

(四)趋向补语

(27)思考问题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跳出框框架架,多维思考。(跳<出>)

(28)走在路上,阵阵花香迎面扑来。(扑<来>)

(29)她动作敏捷,一个转身跳上了车,坐着小王的脚踏车渐渐远去。(跳<上>了车)

(30)“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忙起来?”老板对小王说。(忙<起来>)

(31)天色渐渐暗下去了。(暗<下去>)

(32)一个中年人挨了过来,盯着这本书看了好久。(挨了<过来>)

例(27)至例(32)是典型的趋向补语句,补语表示事物随动作而趋向的移动方向。一般情况下,补语由趋向动词充当,如“来”“去”“进”“出”“上”“起”等。趋向补语的结构一般可归纳为“动词+动词”和“形容词+动词”。

1.例(27)、(28)、(29)中“跳出”“扑来”“跳上了车”是“动词+动词”形式,“跳”和“出”都是动词,“出”是趋向动词;“跳”和“来”都是动词,“来”是趋向动词。

2.例(30)、(31)中“天色渐渐暗下去”“暗下去”是“形容词+动词”形式,“暗”是形容词,“下去”是趋向动词;“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忙起来”,“忙起来”是“形容词+动词”形式,“忙”是形容词,“起来”是动词,趋向动词。

3.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发现,有的趋向补语中有助词“了”,有的没有。在趋向补语中,“了”可加在补语后宾语前,如“跳上了车”即“动词/形容词+动词+了+宾语”;也可加在补语前,如“挨了过来”即“动词/形容词+了+动词”。当“了”位于补语前时,该情态补语后一般无宾语出现。

(五)可能补语

(33)那件衣服好几千,你得攒好几个月钱。买给那个人,要考虑清楚,这钱花得值不值得。(花得<值不值得>)

(34)孩子生病可是大事儿,大意不得。(大意<不得>)

(35)提供发票这件小事,我们这里能办得了。(办<得了>)

(36)丁敏近视,可她坚决不戴眼镜,每次问她能不能看清黑板时,她总回答看得清。(看得<清>)

(37)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朋友们都劝王鹏去不得,可是他执拗得很,偏要去。(去<不得>)

可能补语的补语成分一般由形容词和动词充当,一般情况下可能补语分为两种。一种是带“得”或者后跟“不得”的,该类表示行为动作有无可能性;另一种是结果补语或者趋向补语与中心语之间插入“不”或者“得”(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者趋向的实现的可能性有无,即可能结果补语或可能趋向补语。然有学者将可能结果补语归类为结果补语中的可能肯定式,可能趋向补语归为趋向补语中的可能肯定式。下文会对其进行对比与分析。

例(33)至例(37)都表示动作有无可能进行。“花得值不值得”表示“钱到底该不该花”,“大意不得”指的是“不能粗心大意”。

结果补语(一般无“得”),一般形式为“动词+补语”,若为“动词+得+补语”,该形式中的补语一般变为可能结果补语。如“解决<好>”表示“解决”的结果“好不好”的问题。“解决得<好>”表示的是“解决”这一动作产生的结果能不能实现,此处“得”是助词,表示可能性,即“能(不能)解决得好”。

可能趋向补语(一般无“得”),一般结构形式是“动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如果出现“动词+得+动词”或“形容词+得+动词”则变为可能趋向补语。如“走<回来>”表示“走”动作的趋向“回来”,而“走得<回来>”表示的是“走”这一动作及其趋向“回来”实现的可能性,即“能不能走得回来”。

(六)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顾名思义,指中心语动作的次数和时量,基本结构形式为“动词+量词短语”或者“动词+数量名短语”。如“踢<一脚>”“来了<一周>”“等了<两个钟头>”等。

(七)时地补语

时地补语又叫介词补语,用介词短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处所。如“知道自己生<在何处>”。

二、几种常见补语的区分特征

(一)结构形式上的分类

1.从补语的结构形式上,根据带“得”与否可以将补语划分为带“得”的补语和不带“得”的补语。

1)必须带“得”的补语类型有:情态补语、可能补语。

2)不能带“得”的补语类型有:数量补语。

2.插入“得”或“不”构成平行格式,表有无可能的:可能结果补语、可能趋向补语。有学者将可能结果补语和可能趋向补语归为可能补语,有学者将其归为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

3.根据中心语区别,可带“得”可不带“得”的:程度补语。

(二)结论

根据上述各类补语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结果补语中,中心语一般多为动词或者形容词,以动词居多;补语一般为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其基本结构为“中心语+补语”或“中心语+补语+宾语”,可以细分为“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四种。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结果补语与程度补语在某些方面易混淆,其重要的判别标准是有无否定形式。

2.程度补语分为带“得”的程度补语和不带“得”的程度补语。有“得”的程度补语的中心语大部分为性质形容词,补语一般为“要命”“很”“慌”等,基本结构为“中心语(性质形容词)+得+补语”;无“得”的程度补语中心语可以是性质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补语后一般带有“了”,基本结构为“中心语+补语(带有程度含义的词)+了”。有“得”的程度补语与情态补语的判别是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

3.情态补语又叫状态补语,一般分为两类,性质形容词作补语和状态形容词作补语,一般带“得”,而且必须有“得”。性质形容词作补语的情态补语表评价,状态形容词作补语的情态补语表描述。“中心语+得+性质形容词”和“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是基本结构。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较“中心语+得+性质形容词”使用场合更广泛。

4.趋向补语表示事物随动作的趋向性而移动的方向。一般情况下,补语由趋向动词充当,如“来”“去”“进”“出”“上”“起”等。趋向补语的结构一般可归结为“动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一般趋向补语不带“得”,若中心语后出现“得”,且后跟随趋向动词(“动词+得+动词” 或“形容词+得+动词”),我们可以考虑补语是不是可能补语中的可能趋向补语。

5.可能补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带“得”或者“不得”的,该类表示行为动作有无可能性;另一种是结果补语或者趋向补语与中心语之间插入“不”或者“得”(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者趋向实现的可能性的有无,即可能结果补语或可能趋向补语。

三、易混补语的分析和判别

前文已提及,补语类型中心语与补语间结构的灵活性,使得诸多类型补语在区分上有很大难度,其中存在判别难度的补语类型主要涉及:情态补语、可能补语中的可能结果补语、可能补语中的可能趋向补语、有“得”的程度补语、结果补语,各类补语间的主要纠葛如下图所示:

必须有“得” 有“得” 无“得”

情态补语 结果补语的可能式

(可能补语)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的可能式

(可能补语) 趋向补语

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

例如“睡着”是结果补语,“没睡着”是结果补语的否定式,否定的是动作和结果;“睡得着”可以看作可能补语中的可能结果补语,不可以看作情态补语,因为“睡得着”不能说成“睡得不着”,而情态补语有否定式。但是“唱得好”中由于中心语发生变化,补语发生变化,结构形式不变,因而“唱得好”既是可能结果补语的肯定式,也是情态补语。当作为可能结果补语时,否定式“唱不好”,疑问形式“唱得好唱不好”;当作情态补语时,否定式“唱得不好”,疑问形式“唱得好不好”,而且存在拓展形式“唱得很好”“唱得很不好”。

(一)结果补语与程度补语

结果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行为动作和行为变化的结果的句法成分。如“打死”是结果补语,“打”的结果非“死”即“伤”,不存在“半死”情况,所以结果补语可以写为“打伤”“打死”,没有“打半死”“打半伤”之说。如果想在意义上表示“半死”或者“半伤”,我们可以用程度补语,程度上可以存在“半死不活”,故用程度补语可以说成“打得半死不活”。此外,结果补语有否定式,“打死”的否定式是“没打死”,“没”修饰的是整个结果补语结构,对该结构中的中心语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做出否定。程度补语是表程度的,自身存在一定的夸张性,强调的是程度,而程度本身有深浅之分,无绝对的是非之分,所以程度补语无否定式。

再如“饿死”,对这个结构的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结果补语,因为“饿死”存在否定式,即“没饿死”,如“闹饥荒那一年,村子里饿死好多人”,否定形式“闹饥荒那一年,村子里没饿死好多人”。有人认为是程度补语,如“还不吃饭,我都要饿死了”。从意义上虽然看得出“饿死”并不指真正意义上的“死”,而是“饿”的程度。如果仅通过意义分析便轻率得出结论,确实有失严谨。从语法角度看,两句子的“饿”与“死”都是因果关系,前一例中“饿死”写实,后者运用了修辞手段,虽然修辞中带有夸大语气,但严格意义上,如若不是真“饿”死,不吃饭,最终也会“死”。因此,“饿死”在上述两个例句中都是结果补语。

判定补语是结果补语还是程度补语,需要根据结构中有无“得”而做出判断。在结果补语中,一般不存在带“得”的补语,而在程度补语中是存在的。“得”在程度补语中有表程度的作用,有“达到”的意思,如“磨得墨侬,添得笔饱”。

程度补语较结果补语灵活,程度有等级层次之分。如“急得冒汗”可以说成“急得满头大汗”“急得汗流浃背”。结果补语“吃饱”,只表示结果“饱”,不表示“如何饱”。

在判别补语类型时,不能仅凭句子语义分析,还要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虽然结果补语与程度补语的不同点在于结果补语描写的是动作结果造成的事实,程度补语多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示程度深浅,并非事实,但在判别时还要结合语法知识等进行判别。

(二)结果补语与趋向补语

结果补语存在四种基本形式:“动词+动词”(赶<跑>),“动词+形容词”(吃<饱>),“形容词+动词”(瘦<死>),“形容词+形容词”(累<坏>)。

趋向补语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动词+动词”(跳<出>、扑<来>),“形容词+动词”(忙<起来>、暗<下去>)。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都可以用“得/不”(轻声)格式构成可能补语,即可能结果补语和可能趋向补语。如下表:

结果补语 听懂 没听懂

解决好 没解决好

可能结果补语 听得懂 听不懂

解决得好 解决不好

趋向补语 上来 没上来

拿出来 没拿出来

可能趋向补语 上得来 上不来

拿得出来 拿不出来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结构中无“得”,当中心语和补语之间加上“得”(轻声),则变为可能结果补语和可能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可不可能实现;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否定需要在整个补语结构前用否定副词“没”或者“不能”否定,而可能结果补语和可能趋向补语的否定形式要在中心语和补语间直接加“不”(轻声)。

(三)情态补语与可能结果补语

情态补语必须带“得”,可能结果补语的肯定式也是带“得”的,单个形容词构成的情态补语在形式上与可能结果补语的肯定式是相同的。如“做得好”既可以是情态补语,又可以是可能结果补语。具体的区分方法为:

1.两者的否定形式不同,情态补语的否定形式有“得”,如“做得不好”;可能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无“得”,如“做不好”。

2.两者的疑问形式不同,情态补语“做得好不好”(中心语+得+形容词+不+形容词),可能结果补语“做得好做不好”(中心语+得+形容词+中心语+不+形容词)。

3.情态补语有扩展形式,“做得很好”“做得很不好”,可能结果补语没有,不能说成“做很好”或“做很不好”。二者的区别见下表:

类型 肯定式 否定式 疑问式 扩展式

情态补语 跑得快 跑得不快 跑得快不快 跑得很快

可能结果补语 跑得快 跑不快 跑得快跑不快 不存在

(四)情态补语与可能趋向补语

情态补语与可能趋向补语的判别主要在充当补语的成分。情态补语结构中,补语一般由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或者谓词性短语充当,如“擦得亮”“擦得亮晶晶”“变得殷红殷红的”“憋得发紫”;可能趋向补语的结构中的补语一般由趋向动词充当,如“拿得出来”“上得来”。

情态补语的否定式有“得”,如“跑得不快”;可能趋向补语的否定式无“得”,如“拿不出来”“上不来”。

(五)情态补语与有“得”的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分为有“得”和无“得”的,带“得”的程度补语容易与情态补语的结构混淆。带“得”的程度补语的一般形式为“中心语(性质形容词)+得+很”或“中心语(性质形容词)+得+补语”,如“多得很”“好得很”“疼得要命”“舒服得多”等。

情态补语的基本形式为“中心语+得+性质形容词”“中心语+得+状态形容词”或者“中心语+得+谓词短语”,情态补语结构可以扩展,但只有当性质形容词作补语时才能变为“中心语+得+副词+性质形容词”形式。

情态补语有肯定式和否定式,而程度程度补语不存在否定形式。

四、结语

补语研究一直备受语法学界的关注,补语的句法语义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其中,补语的判定、解释、语义结构分析等方面存在诸多有待探究的问题。由于语言学家研究时选择的切入点、采用的方法、甄选的语料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因而对语法结构的表达就会有分歧。补语系统作为汉语语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研究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使用范围、性质、分类标准、结构形式等方面。笔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知识,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五种补语、五组易混补语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分析和总结。

本文通过对补语的分析,在确立现代汉语补语范畴的基础上,把理论探讨和具体分析结合起来,探求各类型补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寻求补语间的联系,对现代汉语中的补语系统和功能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补语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3]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4]胡裕树,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

[5]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4.

[9]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12]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5]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16]邵敬敏.语语法学始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7]邵敬敏.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18]吕凤瑞.关于现代汉语补语基本问题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1,(85):28.

[19]兰宾汉.也谈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115-116.

第5篇

    一、根据成语所涉及的事物进行分类

    例如:(一)关于动物的成语:狐假虎威、狼心狗肺、鸡犬不宁、兔死狐悲、狼狈为奸、鸦雀无声等;(二)关于人体的成语:手忙脚乱、耳目一新、眼疾手快、掌上明珠、足不出户、腰缠万贯等;(三)关于方位的成语:前仆后继、左顾右盼、上行下效、声东击西、里应外合、南辕北辙等;(四)关于数字的成语,颠三倒四、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千丝万缕、千方百计等。

    二、根据应用范围分类

    对于那些带有描写意味的成语,可以按照它们所表现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例如:(一)描写表情神态的成语: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怒气冲冲、嬉皮笑脸、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等;(二)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情不自禁、心花怒放、惴惴不安、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思绪万千等;(三)描写风景的成语: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花好月圆、争奇斗艳等;(四)描写天气的成语:风和日丽、飞沙走石、风雪交加、风起云涌、天高气爽等。

    三、根据相同的字分类

    有些成语含有相同的字,例如:(一)带 “ 心 ” 字的成语:心惊肉跳、心有余悸、苦口婆心、口是心非、心心相印等;(二)带 “ 不 ” 字的成语:不欢而散、不折不扣、不约而同、不翼而飞等。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小句的判断标准入手,讨论了处于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分析了宾语位置上一部分主谓短语能够成为小句的原因,探讨了影响宾语结构类型的动词语义特征,

一、引言

在汉语中,主谓短语做宾语的情况为数不少,对于这些做宾语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则是近些年来学术界不断讨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判断一个主谓短语是否小句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此试图解决下列几个问题;a、小旬的标准是什么?b、汉语中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c、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与宾语类型有什么关系?

二、小句的标准

1、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汉语中最早注意小句层面并提出小句之说的是吕叔湘先生。吕叔湘先生是在他的重要的语法著作《中国文法要略》(1942)首次使用“小句”这个术语的。他此时使用小句这个名称是为了“述说的时候方便些”,并没有把小句当作一级语法单位:吕叔湘先生在他的另一部语法著作《汉语语法问题分析》(1979)中,认为小句是语言中基本的动态单位,小句的作用在于“可以沟通单句和复句,说单句是由一个小句组成的句子。”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说”(1995、1997)近年来在语法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邢先生认为:“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也就是说,在具有表述性的语法单位中,小句是最小的语法单位。随后,储泽祥(2004)认为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可见,小句也是应该具有句子的特征的。

2,句子的特征。句子的特征有哪些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句子是怎样形成的。语言的内容来自于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中的一个事态投射在语言中就是一个句子。句子不仅反映事态的客观属性,如参与者、时间、空间、进程、方式等,而且表现说话者的态度、情感,以及说话者对听话者的预期、要求等,从而带有各种不同的特征。每一种特征都体现了句子在语言交际中的特定功能。因此,我们主要考察五种句子特征:构件单位的完备性(即完整的论元结构),认知情态(在语言层面上就通过一些表示情态的词体现出来,如:可能、或许、必须等),体标记(体标记附着在谓语动词后,表示事态发展的正在进行性、完成性和经验性等,如:着,了、过等)、语气(语气在汉语中有时是通过语气词来体现出来的,如:吗、呢、啊、吧、的、了等)和独立成分(称呼语、某些插入语、感叹语等)。

3、小句的判断标准,因为小句具有句子的特征,我们就可以以一个结构是否具有上述句子特征,从而判断它是否是小句。所以,小句的判断标准是:

首先具有完备的论元结构,其次要有语气。这两条是必有的标准。认知情态、体标记和独立成分,则随小句的独立性的强弱可能带多带少。

4、小句宾语的判断标准。小句宾语就是指在句子中处于宾语位置上的小句。因为小句宾语是嵌入在一个句子的内部,是降格的内嵌小句。虽然这样的小句因为受到其前后某些特定词语的支配,成为特定的句法成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丢失句子单用时所具备的各种特征,但是,它仍然是小句。因此,小句的判断标准同样适合用来判断小句宾语。

三、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

1、小句宾语。首先我们来讨论处于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看下面的句子:

(1)他私下寻思:老伙计,我这次一定能赢你!

(2)大娘亲热地对我说,闺女,你就把这儿当作自己的家吧。

这两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在形式上有独立语,有着完整的论元结构,在语义上主谓短语都各自表述了一个完整的意义。第(1)句还反映出了说话者的认知情态;第(2)句带有语气词。这两个宾语具有几个句子特征,单说起来也几乎不成问题,它们都应当是小句,所以这两个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都是小句宾语。

(3)姜维估计魏国的兵马夜里可能要来踹营。

(4)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今年年底每个员工的工资大概能上涨百分之十左右。

这两句的宾语各自含有一个表示推测语气的副词,反映出了说话者的认知情态,而且中心动词不缺少论元,有着完整的语义,可以断定它们都是小句。

(5)村里的人都很羡慕巧巧考上了大学。

(6)中学生们抱怨他们过着比驴子还辛苦的生活。

这两个句子的宾语虽然没有独立语、语气词,也没有反映认知情态的副词,但是它们都带有体标记,论元结构完整,表示了一个完整的语义,所以,这两个句子的主要动词带的也是小句宾语。

(7)党的纪律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进行商业活动。

(8)你不能断言他给她的所有信件都是有步骤的引诱。

可以看出这两个句子的宾语丢失了不只一个句子特征,不仅没有独立语、语气词和体标记,而且也没有反映出认知情态。但是,它们的中心动词该带的论元都带了,结合本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它们表示的语义相对完整,因此它们也是小句,只不过单说起来有些困难。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主谓短语在宾语位置上由于受到句子的谓语动词的支配,成为动词的论元后,就被动词分配了一定的论元角色,从而成为小句宾语。

在此,要注意小句宾语中的主语省略。例如:

(9)老通宝打算¢再多赊几担桑叶来。

这句的宾语“再多赊几担桑叶来”中的动词“赊”的施事主语与主句的主语同指,并且在句子的表层形式中强制性缺省,也就是说,宾语位置上仍是一个主谓短语,由于小主语与大主语所指相同,小主语不可补出。这样的谓词性短语可以看作主谓短语的缩略形式,受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影响,它也是小句。

那么,是不是处于宾语位置上的所有的主谓短语都可以被句子化,从而成为小句宾语的呢?

2、主谓短语宾语

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并不总是小句,例如:

(10)这个计划要经过领导批准,(方可执行。)

(11)你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这两句中都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是宾语小句。显而易见,宾语部分没有独立语和语气词,也没有认知情态。主谓短语的动词的受事论元被指派作了主句的主语,使得宾语的论元结构不完整,整个宾语部分不能表述一个完整的语义,从而失去了作为内嵌小句的最基本的特征,故而,这两句宾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不是小句。再如:

(12)我军阵地猛烈的炮火延缓了敌人进攻,(为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3)他把公家的材料用于自己家装修。

这两句的宾语也是主谓短语充当的,不是小句宾语。因为“敌人进攻”在作了主句谓语动词“延缓”的宾语后,“进攻”就不能再带宾语了,导致了宾语动词受事论元的缺失,从而使得宾语部分的语义表述不完整,因此,“敌人进攻”不是小句。

通过分析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有的可以被句化为小句,成为小句宾语,有的只能是主谓短语作宾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说能否成为小句宾语,取决于主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即半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制约着该动词所带宾语的类型。

四、谓语动词的语义对宾语内容的制约

无论是小句宾语还是主谓短语宾语,它们都是主句谓语动词所指派的论元,都要受到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制约,也就是说,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制约着宾语的结构形式。

能带小句宾语的谓语动词都是具以下两个语义:体验性和呈现性。体验性就是能意识到一个事态就是语言的表达对象;呈现性就是能展示出一个事态内容。具有这两个语义特征的动词包括:心理活动动词、言说动词等。

这样的心理活动动词包括两类:一类是感知类,例如,看见、听见、望见、闻、观察、碰见、撞见、想、猜、寻思、琢磨、意识、考虑、估计、推想、盘算、感觉、明白、渴望、希望、忘掉、等;另一类是情绪类,例如,爱、恨、嫉妒、羡慕、佩服、喜欢、讨厌等。那些不具备这两个语义特征的心里活动动词不能带小句作宾语,例如,激动、惊吓、骚扰等,这类心理活动动词只反映施动者心里活动的某种情绪体验,不反映心理活动内容。

在语言层面上,心理活动动词具有将一个外在事态的意识内容反映出来的能力。这种反映只是心理活动主体的自身体验。人类还有将意识内容进行交流的需要,这种需要是通过言语活动来实现的,那么,在语言层面上就离不开言说类的动词。所以,那些能够反映一个事态整体过程的言说类动词也需要带小句作宾语,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言说活动是通过认知活动先将意识内容转化为言说内容,然后表述出来,因此,言说类的动词实际上在语义上也具有体验性和反映性两个特征。人类的言说活动不限于口头表达,也可以通过书面语言甚至肢体语言表达意识内容,故而,能带小句宾语的言说类动词包括典型的言说类动词,也包括引申过来的言说类动词,例如:说、问、告诉、命令、邀请、责备、讽刺、通知、断言、抱怨、表扬、称赞、答应、透露、描写、强调、商量、建议等。

其他语义类的动词只要具有体验性和呈现性的语义特征都能带小句宾语。因此,我们通过对一定语料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归纳出带小句宾语的动词的语义类。因为汉语动词的语义类无法穷尽,在此我们只统计出一些普通的语义类。

除了上面所列的心理活动类和言说类动词外,还有下列语义类的动词可以带小句宾语:

规定类:规定、注明、约定、暂定、禁止、限制、停止、制止等。

标志类:标志、代表、意味、指、等于、表明等。

求证类:测量、调查、比较、比赛、预计、预测、称、量、鉴定等。

能愿动词:敢、要、能够、可以、肯、情愿、愿意、懒得等。

第7篇

承德县第二小学六年级一班

王赛楠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小草无语,却为人们带来一丝绿意。

花儿无语,却为人们带来芳香。

大树无语,却为人们带来一片绿荫。

太阳无语,却为人们带来温暖。

田野无语,却为人们带来可口的饭菜。

大地无语,却为人们带来温暖的怀抱。

月亮无语,却为夜行赶路的人带来光明。

星星无语,却每天看着我们,倾听我们的心声。

冬雪无语,却为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

大路无语,却为我们奉献了它的宽容之心。

彩虹无语,却把天空点缀的更美丽。

桌椅无语,却为我们无私的奉献着。

黑板无语,却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画板。

风儿无语,却为我们提供了凉爽。

春雨无语,却为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曲子。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句子成分位置;文言文倒装句句子成分位置;对照比较;理解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文言文倒装句总是感到很困惑。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那个句式是定语后置,那个句是又是介宾结构后置,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学生出现这就情况主要是初中新课标大纲规定,中考不考句子成分的划分(分析)。在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路的指引下,学生们本该在初中就很熟悉的一般陈述句各句子成分的划分及各个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竟然一无所知。殊不知这一知识点的缺失给读高中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倒装句影响更大。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倒装句的困惑,笔者介绍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文言文倒装句之所以称之为倒装句,主要是它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个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文言句式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来说是颠倒了。要想弄明白文言文句子哪个是前置句,哪个句子是后置句,就必须熟悉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的结构位置如下: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具体例子如:[在和平时期],(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

(说明:为了简化句子成分的划分,在本文中我们用符号法来标示各句子成分,主语用双下划线标示,谓语用单下划线 标示,宾语用下波浪 标示,定语用圆括号( )标示,状语用方括号[ ]标示,补语用单书名号〈 〉标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我们可借用一个口诀结合以上给的实例去分析记忆。这个口诀是: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为“补”;

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

(说明:在口诀中我们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称之为“主干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叫做“枝叶成分”;“‘定语’必居‘主、宾’前”,意思是说“定语”的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在“主语”“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主语或宾语;“‘谓’前是‘状’‘谓’后为‘补’”,意思是说“状语”位置是在“谓语”之前,用来修饰谓语,“补语”的位置是在“谓语”之后,用来对“谓语”的性状等的补充说明;“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意思是说句子中后面带有“的”字的句子成分是“定语”,句子中后面带有“地”的句子成分是“状语”,句子中“得”字之后的成分是“补语”。)

教师可以多找一些陈述句,利用以上介绍的实例及口诀来指导学生去划分句子成分,让学生尽快熟悉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学生们只要把文言文倒装句式各成分的位置与之作比较对照,找出差异,对文言文倒装句那种无所适从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一、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1. 甚矣!汝之不惠!

2.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这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 太厉害了,你不聪明!

2. 在哪里呢,公子能急人之困!

拿这两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发现这两个文言句子的谓语“跑”到主语的前面去了,我们就把这个的文言句式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置”“主谓倒装”。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句子在翻译时要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宾语前置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沛公安在?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种类较多,我们就举常见的这几类来作说明。这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古代)的人[不]我欺骗啊。

2.沛公哪里在(介词)?

3.句读不了解,疑惑不解除。

4.[除了这个人],我谁与(介词)同道呢?

5.一句话用(介词)概括它。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用作动词的宾语(1、3句),还是用作介词的宾语(2、4、5)句,宾语的位置都“跑”到前面去了。我们就称这些句子为宾语前置句。这样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翻译时要把宾语和相应的动词或介词的位置对调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定语后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的前面,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常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或“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如: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3.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以上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计策没有定下来],寻求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没有得到

2.马(日行千里)的,[一餐有时]吃完(一石)的饲料。

3.官员(能不改变他的志向)的。

4.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也容易发现定语都“跑”到了它所修饰的中心词的后面去了,这种句式我们把它叫做定语后置。这样学生对什么叫做定语后置也就不难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时一定要把定语和中心词的位置调整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习惯把介宾结构放在谓语词前作状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之后。如:

1.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 乃以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上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事情危急了],请让我奉命求教[向孙将军]。

2.就用蒙冲斗舰十艘,载上干燥的柴草,并把油灌到里面,外面包裹[用帷幕]。

第9篇

关键词:贾平凹 《带灯》语言病象

作为当代文坛巨匠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自出版后赢得的不仅是意料之中的火爆销量,还有不吝赞誉的如潮好评。然而,在笔者看来,不论怎样的销售和好评都难以掩盖《带灯》这部小说的平庸实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语法、逻辑错误,不恰当的文白夹杂,而且意象重复,更有自我抄袭、重复写作之嫌。总之,《带灯》是一部艺术水准不高、满身疮疤的平庸之作。

贾平凹作品中的很多细节描写存在夸饰、虚假的弊病。这种随意而为之的细节描写给人一种做作的印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写作时缺乏必要的朴素与诚恳的文学态度。

1、无视时间跨度的心理描写

小说《带灯》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带灯的农村基层生活,一部分是带灯写给元天亮的信。贾平凹这样谋篇布局的用意是:“一方面把现实的部分写出烟火气味,这样才可能写出实感,写出痛楚,二是带灯的书信就是一种精神的东西,要让她有梦想的翅膀。”即给元天亮的信是贾平凹着重表现带灯这一主人公精神领域的部分,也是作者借此升华主题的部分。然而,在我看来,书信中所谓“精神的东西”、“梦想的翅膀”其实就是一个痴情少女对暗恋偶像的崇拜、爱慕的心绪流露,而非一个乡镇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矛盾难题的反思,而且这些心理描写矫情做作,读来令人肉麻,再加上语句不顺,义理不通,简直就是辜负读者的满怀期待。

我觉得你是我的表哥或是我的邻居,因为我在家族里辈分较低,应称你叔。但你是有出息的男人,有灵性的男人,是我的爱戴我的梦想。我是那么渺小甚至不如小猫小狗可以碰到你的脚。我是怕你的也是恨我自己。……我能写信了,却知道了你在城市落下脚,有家有室,我也像春夏秋冬一样有了生活。但是在热烈之后又是无尽的寂寥,我从未间断地想你如同呼吸。坐到你当年也曾犁过的凹地,屁股是实在和甜蜜,而眼睛里却一片空洞和茫然。……我在山坡上已绿成风,我把空气净成了水,然而你再没回来。……又看你的书而你说历史上多少诗家骚客写下了无数的秦岭篇章却少提到樱镇,那么我也得怨你如何的墨水把家乡连底漂进你心里怎么就没有一投瞥爱你如我的女人?……(第43页)

“我是那么渺小甚至不能碰到你的脚”是不是太奴性了?符合带灯的人物身份吗?“屁股是实在和甜蜜”又是什么意思?最后一句极为佶屈聱牙,我曾几次试图将其改写成语义清楚的白话,但都不成功。更不用说这些加点的转折词所引导出的混乱逻辑让人莫名其妙。

另外,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带灯从一毕业就来到镇上工作,十几年过去了,照常理推算,岁月的风霜早已写在了脸上,刻在了心里。也就是说,带灯应当从一个年轻幼稚、风姿绰约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沧桑干练、内心成熟的乡镇干部形象,那么贾平凹在对人物的外貌和心理描写上都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才对。但多年以后,小说快结束时,带灯在给元天亮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爱吃葡萄,高兴时甜的多,烦心时是酸味道,酸酸甜甜的世界,让我吞在肚里了。我喂你一颗。我愿是投进你嘴里的一颗葡萄,你能接纳我的甜我的酸,我的好我的坏。(第315页,小说共353页)

如果说,小说中前半部分对年轻的带灯矫情的心理描写还算说得过去,那么在十多年的基层历练之后,进入中年的带灯怎么还能保持如此肉麻的少女情怀?

如贾平凹在小说后记中所言,带灯在现实生活是确有原型的,她是一个乡镇女干部,“她经常与我联系,在短信里讲述她的工作与生活”。那么,小说中元天亮也就可以看作是贾平凹对自身的想象了。既然每一封给元天亮的信读来都这么矫情肉麻,而这些心绪的流露又不完全符合带灯的人物身份,那我们就不禁要怀疑:信件中带灯对元天亮既无理由而又十多年不变的崇拜与爱慕,事实上是贾平凹对自身形象的一贯高估与自恋呢?小说中每一处写到元天亮的地方都充满了溢美之词,这大概也是贾平凹内心自恋自傲的一种表现吧?

2、两米高的松树荫了两亩地

小说开篇提到秦岭,接下来写到樱镇松云寺的松

松云寺在莽山半坡上,其实早没了寺,只有一棵汉代的松。松是长到两米高后就枝干平行发展,盘旋扭转,往复回返,荫了二亩地。

秦岭是盛产松树的地方,松树的品种很多,秦岭一带尤以华山松、马尾松和油松为常见,无论是哪一种松树,多属高大挺拔的乔木。而在贾平凹的描述中,一棵汉代的松树,一棵荫了“二亩地”即1300多平方米的松树,居然只有两米高!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汪曾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用语言构筑文学的世界,读者也通过语言去感知、认识和理解作家的文学世界。因此,语言并非只是个形式、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容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了一点,这幅画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了一点一样,我们不能说,这篇文章的内容不错,就是语言差了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的语言渗透了内容,渗透了作者的思想。”[1]由此看来,贾平凹的小说语言语法错误百出、比喻恣肆粗鄙、文白色彩驳杂、逻辑上缺乏推敲,这些语言病象也正是小说内容和作者思想的疮疤。在这样一个文学语言日益贫瘠并充斥暴力的时代里,对所谓“大家”的“优秀作品”进行细致的语言分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10篇

如何实现民心相通?文化“走出去”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只有让以“和合”为精髓的中华文化、以“承认与尊重、凝聚与合作”为核心的中国理念真正“走出去”并“走进去”,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真正做到“民相亲”。主席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2016年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已经成为国内各界的共识,将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理念的优秀文化产品传播出去,对“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日益丰富

近两年来,国内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工作,制定、实施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例如,文化部在今年年初正式通过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文化交流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做了具体规划。实际上,文化部近年来已经启动了多个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项目,例如于去年10月正式启动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以及中卡(卡塔尔)文化年、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等,都受到了各国民众的热烈欢迎,掀起了中国文化热。

主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包括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标志性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媒介。

丝路书香工程是被列入“一б宦贰闭铰缘闹卮笙钅浚于2014年12月5日正式获得批准立项,涵盖了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等五大项八类,重点对丝路文化精品图书、中国主题图书、传统文化图书、优秀文学图书和原创少儿图书的翻译推广给予资助。该项目吸引了各类文化、出版企业的广泛参与,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图书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五洲传播出版社为例,截至2016年9月,该社124个项目、137种图书入选了“丝路书香工程”,涵盖俄、阿、土、波斯、越南、希伯来、乌尔都、僧伽罗、塞尔维亚、亚美尼亚等十几个语种 。其中,《中国震撼》《中国道路》《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中国伊斯兰教史》等53种图书已经完成,并通过埃及、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的主流出版发行机构推广到对象国,为对象国民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图书外,影视作品因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旨在推广反映中国现实生活和优秀文化与主流价值的广播影视作品,译配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语言在对象国播出,成为丝路国家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2016年9月,“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成果展”作为第八届西部文博会特设单元在西安展出,从展览中可以看出,该工程自2014年3月启动以来,一期、二期工程已经将《北京青年》《辣妈正传》《舌尖上的中国》等近60部中国优秀影视作品推广到了俄罗斯、约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等25个丝路国家。除此之外,在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框架下,国内相关机构与丝路沿线国家合作了多个影视项目,例如今年年初热映的由成龙主演的功夫喜剧电影《功夫瑜伽》便由中印两国合拍,相关影视机构还与丝路沿线国家合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多部纪录片。

除了中央层面对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各项安排外,部分省市的地方政府也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纷纷致力于文化产品的输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优势条件制定了行动计划并推出了相应的举措。新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已经陆续和蒙古、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开展了“出版发展与合作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凭借中阿博览会等平台,与沙特、突尼斯、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的出版机构开展长期合作,在版权输出、翻译出版、合作发行、数字出版、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突破;地处西南的云南省则在“一带一路”沿线西南方向的八个国家分别建立了八个华文书店和中国文化贸易中心 。

可以看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正在逐步提升,以文促政、以文促经的局面正在形成。

“小语种”高级翻译人才短缺影响文化“走出去”效果

第11篇

――摘自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心相通,民相亲,国之交才能稳步向前。在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普遍稀缺的当今,教育要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为实现民心相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而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呢?

2016年11月,教育部与福建、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新疆等6省(区)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在签署仪式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既要立足自身优势,又要跳出自身局限,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智力支魏腿瞬疟U稀

2017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情况新闻会。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会上表示,教育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剂、催化剂和剂的功能,又具有“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属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重点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强化务实合作,加大推进力度,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厚植民意根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教育积极行动,教育部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国际上,中国教育主动对接沿线国家需求,加快推进语言互通,为民心相通架设桥梁、奠定路基。在国内,教育部携手有关部委、地方共同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以及共建丝路合作机制等方面重点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

不难看出,中国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的定位非常清晰,这就是“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

奠定语言基础

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拟通过加快培养国家亟须非通用语种人才等重要举措,实现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全覆盖,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需要。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现场的同传耳机里,有18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柬埔寨语、捷克语、匈牙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哈萨克语、老挝语、蒙古语、波兰语、塞尔维亚语、土耳其语、越南语、日语和韩语。

如果说法语、俄语、日语、韩语等属于使用相对较多的“大型小语种”,那么,老挝语、塞尔维亚语、匈牙利语等,就属于普通人极少接触的语言了。不少中国参会者和工作人员表示,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单子上列举的某些语言。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的84个语种专业中,还有更多闻所未闻的语言:乌尔都语、缅甸语、僧伽罗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库尔德语……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教育部国际司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支持该校通过引进国外师资、公派留学、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使该校开设的外国语言专业在2018年达到94种,实现外语专业设置全覆盖。

此外,其他高校也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竞相开设相关语种专业。云南民族大学率先在全国综合类院校中开全南亚东南亚国家15个语种专业;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尔都语、波兰语等14个语种,计划到2020年实现沿线主要国家语种全覆盖。

据田学军副部长在5月11日的新闻会上介绍,2016年,中国公派1036人出国学习42个非通用语种,填补9个国内空白语种。同时,接受17万人来华学习汉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46万人通过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习汉语。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进行高翻强化训练的3名乌兹别克斯坦学员,专程赴北京为该国官员提供翻译服务。为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双边关系发展,培养阿盟国家汉语翻译人才,2016年9月,教育部与外交部合作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中阿汉语翻译联合培养项目”。2016-2017学年,第一批12名学员来自6个国家。该项目第一阶段将连续举办5年。除此之外,外交部还支持上外成立了“汉阿高级翻译培训基地”。

发掘地方优势

语言是民心相通的桥梁,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仅仅有语言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熟悉和了解当地国情民意的人,需要更多介绍沿线国家地区的研究成果。为此,教育部重点组织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全面加强对沿线国家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和理解,为推进民心相通提供智力支撑。一是设立专项课题,共了141项研究课题,其中70项涉及“一带一路”的46个沿线国家。二是形成系列智库报告,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报告课题,系列报告覆盖66个沿线国家,一国一本,共计66本。

推进民心相通,地缘优势绝对不可忽略。为推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落地,教育部在与新疆等地方教育部门的沟通磋商中,形成了“与沿边为主、国家对其‘一带一路’建设有明确定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基础薄弱的省份签约,给予实质性支持开展共建”的思路,推进“一带一路”重点省份立足本省特点,开展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6年9月以来,教育部先后与甘肃、宁夏、福建、贵州、云南、海南、新疆、广西等8省(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017年4月,教育部又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陕西、青海、青岛等6省(区)、市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至此,签约总量达14个省(区)、市,基本实现与主要节点省份签约的全覆盖,基本形成了省部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网络。

根据合作备忘录,教育部和签约省(区)、市将统筹协调国内外优质资源,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总体目标,以提供人才支撑、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共同发展为重点任务,大力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努力形成“携手同行、顶层设计、政策倾斜、重点突破”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新局面。

已签约的部分省份都有哪些好做法?不难发现,大部分工作重点都聚焦在了“人才”上。如:甘肃突出重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实施“西部连片贫困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云南主办的“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滇西边境山区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以及设立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海南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汉语、热带农业、热带医学、海水养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广西推进“留学广西”东盟教育、“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等。

促进双向留学

巴基斯坦北方公司专业技术骨干伊克拉姆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合影,6张微笑的面庞,定格在北京理工大学的逸夫楼前。这6个人分别是办公室的主人,以及他的大女儿、大女婿、二女儿、二女婿和小儿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曾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留学生。

伊克拉姆2005年到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留学期间,伊克拉姆就带领全家人来中国旅行,并特别参观了北理工。回国后,伊克拉姆帮助子女们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并把他们送到北理工读书。

同样来自巴基斯坦的法哈姆,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留学生,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曹传宝的耐心指导下,法哈姆发表了多篇高水平文章。

伊克拉姆一家和法哈姆,正是“一带一路”友好交流的缩影。

通过留学深化培养人才的力度,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设立卓越奖学金项目,注重来华留学高端人才培养,培养发展中国家青年精英和未来领导者;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向沿线国家额外提供总数不少于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达20多万。“留学中国”品牌逐步形成。

此外,来华留学政策法规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已构建完整的来华留学政策链条,新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大幅提升政府奖学金学历生比例,加强来华留学质量建设。建立质量标准体制和质量保障机制,推动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不断升级。推动高校加强来华留学品牌课程、专业建设,评选出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50门。

留学是双向的,除了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在教育部《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2012年以来,这个数字已达到35万多,仅2016年就有7.44万人,比2012年增长38.61%。

2016年,中国共选拔226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赴34个国家,选派908名涉及37门非通用语种人才出国培训进修。这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开展的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的宗旨就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关于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及《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要求,目的是加快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和国别区域问题研究人才。2017年,又将有1150人在该项目支持下奔赴各自的留学目的地。

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相关高校和重点省份纷纷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主动合作开展留学生项目。

2017年6月,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运营在即。这条铁路是肯尼亚近百年来新建的第一条铁路,完全采用中国资金、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

铁路建成后,为了培养当地的运行、维护、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负责铁路建设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启动肯尼亚留学生项目。从2016年起,两批共60名肯尼亚学生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开始了为期4年半的学习。

得益于“中缅职教留学生合作项目”,87名缅甸学生前不久进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始为期3年的学习,他们毕业后将成为缅甸高职院校的师资骨干。

与此同时,部分省区也先后启动了各具特色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例如,陕西明确将“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额度,从每年450万元大幅提高到1500万元,并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广西2016年招收的东盟国家留学生达到9061人,成为全国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海南高校着力挖掘自身优势,为东盟各国培训热带农业、海洋、食品、旅游、经济等领域官员和技术人员500多人,向东盟国家派出汉语志愿者教师1000人,为东盟国家培训本土汉语教师2000人。

加强国际合作

5月11日的新闻会上,田学军副部长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在南非工作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浙江师范大学在推动中非人文交流、促进中非民心相通方面的一些做法,非常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推广性。10年来,浙师大每年都派师生到非洲去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了大半个非洲,迄今已与20多个国家50多所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办了90多期培训班,培训了50多个非洲国家的2000多名政府高官、教育界的管理人员、校长和智库的精英。该校非洲研究所长期开展国别和区域的研究,产出大量极具价值的成果,曾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年度报告,入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6》最佳区域研究中心。

教育人文交流的拓展与深化,为民心相通系牢了纽带。在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方面,2016年通过包括中俄、中印尼在内的六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共签署86项合作协议,取得400余项成果,共有10万多名中外来宾参加相关活动,为我国外交健康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社会与民意基础。在人文交流机制平台上,教育国际合作得到了实质性推进,如中国-东盟启动实施“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千名中小学教师交流计划”等。2017年4月24日,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C制首次会议在比勒陀利亚召开。时隔一个月,新拓展的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方面,开展了“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教育援外行动,在中非各选择20所高校开展一对一长期稳定合作,鼓励合作双方在各自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包括合作科研、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研究生等。2016年,针对“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还开发了网上申报系统,共有北京大学等18家高校申报了25个项目。

“一带一路”推动学校间的合作,既为中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也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国际化人才。

这里还有一份成绩单:在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方面,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阶段。截至目前,经审批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和机构1248个,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并推动了一批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浙江大学爱丁堡联合学院等1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7个合作办学项目。

二是境外办学稳妥推进。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机和98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4个机构分别是老挝苏州大学(2011年批复设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2013年批复设立)、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2013年批复设立)、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2014年批复设立)。开设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医药、中医针灸、中国传统武术、体育教育学、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学、金融与投融资管理、哲学、法律、学前及特殊教育、航海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新闻及传播学等。

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实现互联互通,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实现学历学位的互认。近年来,教育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先后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一带一路”国家24个,包括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斯里兰卡、蒙古、埃及。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教育部又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黑、爱沙尼亚、老挝等国教育部门签署了教育领域合作文件,与塞浦路斯签署了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协议。至此,与中国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到25个。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介绍,在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方面,我国还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协调世界银行编写了《关于国际教育趋势及经验的政策建议》,并牵头组织制定了《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等。

此外,根据中央部署,教育部和中央外办等部门合作起草并由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扩大和深化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12篇

在职场中,上下级、同事、客户之间交往日趋密切,语言沟通日显重要,张口闭口之际,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不雅的口头语。

口头语是一个人在讲话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带有修饰和补充作用的“辅助语”,口头语种类很多,有些口头语是中性的,但有些口头语则是不雅甚至带有伤人性质的,如带有居高临下语气的“你听我说”、“那啥,你知道不”、“听我的,没错”等等;带有教训他人和侮辱人格倾向的“少扯”、“你这个笨蛋”、“脑袋进水啦”等等。这些不经意间溜出口的口头语,不仅给职场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会给职场人的日常生活包括谈恋爱、做生意等,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尤其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更使一些不雅、不洁的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新的“语言污染”。

刚刚参加工作的同事小刘,一连处了三个女朋友,最后都“无疾而终”;接了几位公司的老客户,本来合同是板上钉钉的事,却愣是让小刘给谈“黄”了――原因竟出奇的简单:小刘在网上学了一嘴的“时尚口头语”,如“我靠”、“傻X”、“扯XX蛋”等等。这些口头语使小刘的每一次约会和商谈都成了“最后的晚餐”。痛定思痛,小刘认识到“祸从口出”的症结所在,再与人交往时,便时时注意自己的语言了,不敢再随意说些口头语了。

在国外的一些公司里,人们把不雅的口头语称为“箭簇”。原因是口头语虽为语言链条中的“小物件”,常常不为人们所重视,但它却起着“箭簇”的作用:伤人于无形之中、无意之间,虽然创面不大,但却伤及“腠里”!

露丝•汉德勒是世界玩具市场上畅销最久的玩具――芭比娃娃的创立者,在创建美泰玩具公司时,有一次,她与下属就某一项市场开发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在听取汇报时,露丝不时地插上一句:“听起来不错,可你是知道的……”两人谈到最后,那位下属再也无心探讨下去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精心研制的开发计划,在老板眼里遭到了一步步的“狙击”!望着下属怅然离去的背影,露丝感到莫名其妙,直到身旁的秘书小声指点,她才明白是自己的口头语无意间伤了下属的自尊心。此后,露丝非常注重自己的语言,剔除了所有带有伤人性质的口头语,她也因此赢得了员工的爱戴甚至是对手的尊重。现在,芭比娃娃畅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销售额超过10亿元。

语言是交际的钥匙。在商业经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净化语言环境、使用“绿色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文明用语才能浇灌出文明社会之花。但愿不雅的口头语会成为“过街老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提升,从职场中、从我们的身边完全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