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

时间:2023-05-30 10:1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式过马路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

第1篇

说起“中国式过马路”,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次,我也体验了一会“中国式过马路”

今天我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到来了。好事成双,妈妈说要带我去买几件新衣服,乐得我一蹦三尺高。难得她有如此雅兴,那我就奉陪到底。

出了家门,马路上依旧是灰尘遮天蔽日,车轮声不绝于耳。我和妈妈掩住口鼻,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了红绿灯旁。

红绿灯那儿已有一些人在等候了,我们在那儿等了不久,一个把头发染成黄色的青年走过来,左右看看无车便迈着轻快的步子悠闲地走了过去。我以谴责的目光看着他,他却依旧我行我素,不以为然。我无言以对。

“发什么愣呢,快走吧。”妈妈扯了一下我的手,催促道。我回过神:“可现在是红灯啊!”我抗议着。妈妈笑了:“小傻瓜,现在没有车,正好人多,不赶快走,还在那儿傻等啊?”同行的几个人也以奇怪的目光看着我,我赶紧闭上了嘴。

我再也没有心情逛街了,之后的时光都味如嚼蜡。

回到家里,我开始深思:“中国式过马路”损人且不利己,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消失呢?

六年级:黑猫殿下

第2篇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显然,这种微写作题具备与传统高考的800字左右作文所不同的独特优势,它篇幅短小、针对性强、方式灵活,北京的这次语文高考改革,引起了全国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如果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那么对于打破学生无法当堂成篇,教师无法现场讲评指导的困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新颖灵活的内容,不拘一格的形式,字数不多的篇幅,费时较短的写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微作文的概念

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在200字左右,可以是描述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段,也可以是应用文,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感的能力。

二、微作文的类型及运用

笔者把微作文分为描述事物、表达观点和抒感等三大类,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类型,给出不同的教学提示,以教师示例、学生创作、当堂展示的形式进行微写作指导。

(一)描述事物类

教学提示:抓其特征,画其神韵。

教师示例:

小雨丝丝欲网春(宋・李弥逊《春日即事》)

(2014嘉兴市二模卷)

暮春时节,细雨飘洒,淅淅沥沥,绵绵密密,幽幽的茉莉花香弥漫在春雨的气息里,纤细的雨珠曼舞着晶莹的丝线。无边丝雨如愁,在空中密密地斜织着,织成一张多情的大网,不忍让她归去,雨点轻扯住她的衣角。淅沥的小雨温和地铺成深深浅浅的记忆,是渭城的朝雨吗?是天街的小雨吗?千百年来未变的雨声雨韵都在诉说着对春的钟情与挽留。

微试牛刀: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据2013北京东城区期末卷改编)

请同学们现场对这段文字进行创作并展示:

生1:外面是锣鼓喧天,精彩纷呈的热闹景象,可里面却只有一个孤影,一盏孤灯,一个孤人,那孤影颤抖着,扭动着,像是在诉说喷薄欲出的思念;那孤灯明明灭灭,仿佛也耐不住这无边的寂静;而那孤人则闭目神思,思绪飘渺,飘荡到一个令人牵挂的地方。

生2:冬至、夜晚、孤灯,此刻的他正抱膝蜷坐在一个偏僻角落里,抖抖索索的影子映衬着他,窗外一片片雪花飞斜着,洋洋洒洒,那飞舞着的雪花伴着沸腾的鞭炮声、孩子的笑语声,飘进了他的耳际,侵蚀着他的肌肤,冰冻着他的内心,那冰冷穿过他的眼帘,化为一丝丝的泪光,在这灰暗下慢慢散发着忧愁的苦味。

……

(二)表达观点类

教学提示:观点明确,表达得体

教师示例:

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了一款校服,男式帅气,女式俏丽,学生们很喜欢。但有家长提出,这样的校服穿上后易使学生分心,甚至会助长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心。请你替校长写一段话,帮助校方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据2014北京高考样卷改编)

各位家长,你们的顾虑,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新款校服确有它的可取之处。研究表明,称心美观的衣服往往能够增强人的自信,而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正是学习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季的少男少女尤是如此,我们何不细心呵护,善意引导呢?最重要的是,现在的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做父母的完全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支持和信任,在沟通和信任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微试牛刀: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写一段文字对行人进行规劝。(据2013年重庆高考卷改编)

请同学们现场发表观点并进行展示:

生1: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依法而言应适当的罚款。相比而言罚款也是小事,万一过马路遇到意外,自己遇到严重危险,那可是大事了。再说出了意外,您的亲人怎么办,并且这样的过马路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孩子们的心中会怎么想呢,请为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生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习惯,凑齐一堆人直接过马路,不仅给正常的交通带来麻烦,并且一旦出事,负责的必定是自己,就算不顾忌自己,也要为家人着想。进一步说,这种行为体现的是个人素质的高低,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不想被认为是一个道德素养低的人,所以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

(三)抒感类

教学提示:融情于境,饱满真诚

教师示例: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期盼之情。(据2013年湖北高考卷改编)

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倦飞的鸟儿业已归巢,嬉闹的孩童早已归家,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风儿吹动了祖孙的发梢,也吹动着他们心中的思愁,他们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晚风阵阵,诉说着等候者的绵绵思恋。天边的云啊,你可曾带去了故乡对游子的思念,带去了母亲的牵挂,儿子的期盼?

微试牛刀: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的这句话触动了千万人的心灵,母爱与我们相随,我们高兴过的地方母亲高兴过,我们哭泣过的地方母亲哭泣过,我们生命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请记叙一件事情,表达对母爱的感动。

训练方法:先给一个示例,让每位同学写一句抒情性的话,再给第二个示例,让每位同学写一段抒情性的话,训练由浅入深。

示例1:一天天的日子一边体验一边怀恋,刚刚说了再见又相见,生命中与我们不离不弃的是母亲。记得那日学校组织春游,临行前母亲拉着我的手再三叮嘱,但又不放心地伴我到车站。汽车开动的那一刹那,我看见了母亲心中的担心和关切。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离开家门到步入学堂,我从来都没走出过你牵挂的目光。莺归雁去,冬去春来,岁月染白了你的鬓发,销蚀了你的容颜,却从未带走你对儿女的牵念。

生1:这似水的爱缓缓滋润我的身体,让我慢慢成长。

生2:她像是柔美的音符流淌在我的脑海里,我知道那是满满的爱。

生3:晨光在她的瞳孔中破碎成珠雨,波光粼粼,是最深的夜中那一抹最亮丽的温柔,哗的一声,大地回鸣,天光回暖。

生4:母亲的再三叮嘱,母亲的关切神情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旅途的欢乐虽能洗净我的悲伤,却无法淡化我对母亲的感动与牵挂。。

生5:车子渐行渐远,但我与母亲的距离永远不会扩大,她对我的爱就像深深的印在马路上车轮印一般,深深的印在我的每一个毛孔里。

……

示例2:周末回到家,随手把一周的脏衣物全部扔进洗衣机,然后便潇洒地去放松。母亲看到洗衣机里的衣物,只是哀叹了一下,便又全部拿出来,分类放好,将一部分丢进洗衣机,一部分浸在水盆里泡着。晚饭后,刚把碗筷洗好的母亲,又匆忙地冲向水池,抓起衣服反复搓洗。水已经放置很久了,变得冰凉,母亲的手冻得通红,可母亲的动作并没有半点停顿。

这一幕无意间映在不远处我的眼里,她的动作好似放慢了一般,深深刺入我的心里,它锋利无比,刺得我生疼。多年来,母亲一直勤洗我闯的祸和污泥,她日渐苍老的面庞是我一生无法偿还的借据,她日益佝偻的背影是我心中无法释怀的风景。

生1:一份爱与感动慢慢渗进了空气里,思绪一点一点被融化,时间凝固成句点,母亲的背影成为印在我眼中的立体忧伤,这定格的瞬间便成为永恒。雨过无痕,但这华丽的瞬间用爱的力量堵住了我心中的伤口。虽记忆的年轮随着岁月一点一点腐蚀,这刻骨铭心的背影却成为心中永恒不衰的风景。

生2:她把头发高高挽起,松松垮垮,有几根发丝垂下,她的手被困苦和劳累刻上伤痕,被凛冽的寒风所侵蚀,她的眼角被漫长的岁月磨砺,毫不留情的刻上纹路。你是否还记得那精致的盘发,你是否还留恋那一双鲜白的手,你是否还渴望那灵动的眼眸,原来时光竟这样匆匆,一眨眼,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青春小鸟早已远飞,但她却把自己留下,留在我的漫漫人生路上,成为岁月沉淀下最美好的风景。

综上所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微写作,通过这种灵活多样且颇具时代气息的写作方式,让作文不再只是一道让学生看到就头痛,拿笔无话可写的题目,使微写作真正地融进学生的生活之中,进而在乐学、想学的氛围之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永明.微作文练功 大作文唱戏[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2).

第3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如何写好作文成为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共同的难题。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中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再加上笔耕不辍,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作文中最头痛的是无从下笔,没有东西可写,每每下笔都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痛苦不堪。这种现象的根由在于当前中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积累。中学生淳朴的思想和情感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的日常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发现生活”,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找米下锅”,做好自己的精神“大餐”。

一、走进自然,捕捉丰富的写作素材

兴趣是作文源源不断的动力,兴趣只有在具体的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才能产生。教师敢于破除“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四季的多彩和美好。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农村,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体验,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春天感受繁花芬芳,夏天感受知了鸣叫,秋天感受落叶缤纷,冬天感受大雪纷飞。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繁花似锦的田野,呼吸清鲜气息,享受拂面清风。同学们在玩笑间,欣赏着大自然的无限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自然会激发起他们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此时,教师如让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和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还愁“无米下锅”?亲近自然,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就有了丰富的生活情结,也积累了活生生的素材,写起作文来也就文思泉涌了。

二、关注生活,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广泛关注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时时处处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所感描述出来,写作自然有了一番新的天地。但当今不少学生家长不提倡学生过多地关注社会生活,担心学生分心,影响学习成绩。这样的局面造成了学生学习生活单一,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写作自然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可以放手让学生上网浏览所需信息,观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阅读各种报纸杂志,从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你每时每刻都会发现生活中的精彩。一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观察时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会从滴水中见海洋,发掘小事,捕捉细微,一叶凋零、一句心语、一曲老歌、一则信息等都可以引发人的某种感受,成为作文绝好的素材。二是用鲜活的眼光看生活。对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人们往往见惯不怪,以至于对它熟视无睹。只要我们以独特的眼光去审视,或者是换个角度思考,依然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中国式过马路,许多人都随大流,你用心观察和思考,就会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三是努力营造积极的生活。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繁杂的应试教育,共同努力,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打造生活的底色。还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订阅大量的书报杂志,可以鼓励学生借书、买书、读书、藏书,再加上积极健康、笑看人生的良好心态,生活必将充满诗意。这样,学生就会拥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

三、加强阅读,积淀丰富的情感体验

中学生生活单一,他们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到自然界或社会摄取直接的知识、经验,更多的还是从书中获取间接知识经验。阅读是他们积累素材的一大途径。阅读和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就必须大量地、反复地阅读,还要注重阅读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深入广泛的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下读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随时写下自己独到的阅读体会。有时还要将阅读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写作素材也得到充分的积累。如在进行以“忍”字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之前,就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去阅读并收集有关“忍”的故事。这样,有了目的驱使,学生就会投入广泛的阅读中,搜集到大量关于“忍”的素材。既有因“忍”而成就事业的故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也有该忍而不忍,终于招致祸害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周瑜被三气而死;还有不该忍而忍的事,如。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无形中就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可以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调动眼、脑、手,通过仔细的观察、多角度的思考、勤练笔头,在生活和阅读中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才能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当然,写作素材积累起来以后,学生并不一定就能够迅速提高作文水平。这还需要语文教师的点拨与鼓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作文技巧方面的指导,最重要的是学生坚持不懈地练笔,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4篇

目前我们高考作文考查的东西太多,如阅读理解(情景作文或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结构技法、语言修辞、思想情感、思维能力等等,我们学生很怕写作文,而且大多学生不是“写作文”而是“造作文”,老师出的题目也是千奇百怪,简单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加工,就成了学生难以把握的迷宫。于是很多时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材料作文题一出来学生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学生常被挡在写作的门槛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拟题的失败。

我们来看2013年情境作文,以包含丰富思想内容的材料为代表的江苏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早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显示出极强的开放性。学生没有一般的联想理解能力难以立意成文,笔者认为可作如下立意:

从蜡烛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点燃了几支蜡烛”是探险者无意间所做出的虽小却有破坏性的行为,这既可以直接联想到自然气候中的“蝴蝶效应”,联想到人们无意间的小举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可以作比喻性的发挥,联想到人们的小陋习甚至小恶(如随地吐痰、中国式过马路、某某到此一游等)无意间影响到我们的社会风气、国家形象。当然,从“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关键句,考生更可以联想到微与大的关系,联想到细节决定成败。

从探险者和环境的关系来看,由探险到人迹罕至的山洞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联想到人的行为要适度,不要过度开发,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

从探险者与蝴蝶的关系来看,由爱蝴蝶(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就不要不自觉地伤害它(点燃了几支蜡烛),可联想到对所爱的人(如朋友亲人等),要有理性,讲究方法,学会尊重,而不要无心伤害人。

单从蝴蝶来看,它喜欢“人迹罕至的山洞”,当环境被人类的脚步声干扰,便离开原地,“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由此可联想到那些热爱和追求宁静生活的人(如隐逸之士),写静的境界、静的美、静的智慧(如善于保全自己)等。

今年重庆卷、辽宁卷等地的作文题都是这样,比较难以审题。

近年来国外高考作文也陆续被国内关注,国外作文题涉及文学、艺术、体育、政治、技术、科学、历史及社会时事等,这些作文要求学生用事实支撑论点并加以分析即可。其作文题给人一种谈笑风生、潇洒自如、机谋睿智的感觉。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作文题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并由教授们组成的招生委员会选择出来的。相比之下我们的作文多是专家们艺术性加工“做”出来的,闭门造车的结果是文题缺少生命关怀、人文关怀,很多考生根本就读不懂材料,最后除了一少部分打入冷宫的偏题作文获得低分外,只有少得可怜的所谓高分,绝大多数都是趋于平淡的中等得分。

首先要知道作文即是生活。它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个性的展示、情感的宣泄、生活的感悟、人生的体验,是最富个性生命特征的思想情感活动载体。所有语文老师都应看到,优秀学生作文无一不是学生真实个体生命的表达,而作文题拟得好不好直接关涉到学生倾诉欲望强烈与否,影响到学生平时对生活细节关注的深浅或详略,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现象、身边人事物的敏感度的强弱,所以说,好的作文题是引导学生关照生活或反思自我、感受细腻生活、体悟人生百味、人世百态的最佳视野,是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的道德航标,是培养学生多情、善感、自省、深思的鲜活德育课题。

写作题目就是一个范围的圈定,而这个圈子就是广阔无边的生活。透过任何写作题目,都可以看到生活的运动,生活永恒的发展变化;任何写作题目,也都是在展示生活的发展变化中才具有思维的意义。

再者,写作题目重点考查写作能力,却要阅读理解能力做保障,而且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走迷宫式的阅读理解,这不利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客观评价;写作教学的注意力也被纠结于立意,这严重地异化了写作教学。

高考作文命题我们走过了由给标题,到给话题,到现在给情景材料的过程。其实,给情景材料拓宽圈子的做法,无非是在扩大窗子,或者说泛化写作思维的原点,模糊思维腾跃的踏板。这是不科学的。

那么如何设好作文题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作文命题来源要生活化。

高中生虽然经历了12年的教育,但他们还只是中学生,生活阅历、社会见识、思想认识都有限,加上中学教育还是一个基础教育,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只是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人生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建立,他们不可能像一些社会评论家、社会观察家、道德家、研究者对一些道德、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进行深刻的论说评价,也不能像文学家有精彩个性的语言表达对自然万物的独到领悟,他们只是普通的中学生,将来大多数从事的也只是普通的社会职业,所以对他们的语文写作要求不应太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并不等于要给学生设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审题障碍。

既然我们的学生将来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社会劳动者,我们就不需要在写作上要求他们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新颖的专家型议论文,也不应要求学生写文化涵养高、感悟独到、技巧娴熟、语言典雅优美的大家散文,或是故事生动有趣、甚至新奇的记叙文或其他文学作品样式,我们应只要学生能用自己已积累的各方面知识流畅正确地写出真实、真情、真感、真我即可。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老师在设置作文话题时就不需要故弄玄虚或用远离学生生活的话题,否则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就是拾人牙慧、套用仿做。

例如2013年全国新大纲卷涉及的“经验与勇气”情景材料作文,学生理解不难,但缺少时代感,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相信假大空甚至是套用仿写的不在少数。

其次,作文命题表达要简洁清晰化

我认为,高考写作题目要力求简洁清晰,过于模糊的情景材料和格言材料,不适合在高考中使用。

作文是学生思想与情感倾诉的载体,是学生展示自己积累或创造的平台。他们正处在多情多梦的人生花季,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面对多元化的冲击和社会发展的巨变,他们的经历和感受相对以前的学生丰富不少。其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们拟题就应该满足他们倾诉的需要,而不应该用一些古怪刁钻的含蓄难解的题目把学生挡在题外,如果学生一下笔就害怕离题偏题,那么在这种担心害怕中,又如何能畅所欲言写出真灵性的文章出来呢?

像2013年广东卷作文涉及的“捐助”话题,就比较好,清晰明了,学生好把握写作的要点。类似的还有今年山东卷“给作家作品挑错”的材料让学生感到很亲切。而像上面提到的江苏卷就因命题太模糊不便于学生审题行文。

材料给出立意选择的余地多,并不代表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所以内容过于丰富的材料不应在高考中使用,特别是一些寓意含蓄的材料作文最好远离考场。

第三,作文命题思想要人文化

考场的重要目的是选拔,自然我们在设题时就偏向考题的甄别功能。但语文作文命题不好把握,目前作文题一般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较简单,一读就懂;二是生活化,要一定的积累;三是较抽象深奥,偏重于对学生理性思维分析能力的考查。我们在设置时,既要考虑到能力差、一般、较强三种情况,又要考虑他们能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有差别,有层次,而不是直接把考察对象指向学困生或中等生或优生。

如2013年湖北卷话题作文“方圆”就是比较难,不但理解引入话题的材料需要功底,就话题“方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偏向哲理,学生要有较高逻辑思辨能力才能写好本文。对能力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好做,而对一般学生来说则是无法可说,就是说了也是空话连篇,言不由衷。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么一道很欠人文性的作文题,理性思辨色彩太强,偏离了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