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韩愈的代表作

韩愈的代表作

时间:2023-05-30 10:1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韩愈的代表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袁枚是仓山居士,1716年3月25日至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2、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3、袁枚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草书是书法中艺术性最强、变化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种书体,同时也是最能表达书法家心声、风采、神韵的书体。书法家笔下流出来的各种线条,虽然静静地躺在平平的宣纸上,却忠实地反映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大画家吕凤子说:“凡属不愉快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评价张旭时说:“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在历代传世的作品中,不少作品就是由于情绪的影响而成为名作的,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旭的《古诗四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这里我们和大家共同欣赏的草书佳作《自作诗三首》也是如此,是林散之先生在得知挚友李山丧子,内心极度沉痛的情况下完成的。

草书《自作诗三首》是册页。尺寸为 41×280㎝,约10.3平方尺,印有“散之信玺”(朱文),“大吉羊”(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致,品相十全。内容是:

秋 思

案上诗书常乱叠,重重叠叠似瑶台。

秋来何事慵如此,为有书鸿久未来。

寄曼叟

门前一道水湾湾,水上人家独自闲。

忽忆江东老曼叟,却寻残墨画秋山。

学 画

闭门无事学荆关,涂抹经年尚未完。

点点斑斑画错了,又从秋雨学房山。

李山,著名画家。毕业于浙江美院,早年在新疆工作,后来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后定居美国。擅长画新疆风土人情,尤以画骆驼出名,画风刚健柔情,意境深沉,作品多次在北京等地展出,受到郭沫若等名家的称赞。李山和林散之先生是同事、挚交。李山作画,林老题字。李山办画展,林老写展名。林散之先生很喜欢李山画的骆驼,为李山新疆画稿题诗:“五月天山雪,骆驼叫暮寒。不辞千万里,两度玉门关。”1981年李山赴美国举办画展,之后独自定居纽约。林老时常想念异国他乡的李山,1986年的一天,忽然得知李山的儿子李江在南京出事,林老顿时血压升高,两腿发软,心如刀绞。林老对李山的感情太深了,对李山的儿子太熟了。如果远在美国的李山知道父子阴阳两隔,一定是悲痛欲绝,后悔到美国定居。2011年8月24日下午,林散之学生庄希祖教授在成贤街寓所谈起林老当时极度悲哀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他说:“林老是在为李山嘘吁良久之后写下这幅册页的,书写时有扼腕同悲之感。当时林老一句话不说,眉头紧锁,咬牙切齿,全神贯注,豪气逼人。书写的速度比平时快些也更用力些,他边写我边拉,我被他书写时的豪气激情所震慑,就像被电流击中一般,眼中满含泪花。我在林老身边多年,很少见到老人书写时有如此之心情,这是林老对远在美国的好友李山丧子之痛感同身受的体现,也是林老89岁高龄时写出的晚年精品代表作之一。”

这种表现特殊的情绪,在瞬间极度痛苦和深度焦虑之中创作出来的作品,他人无法效仿,就是林老本人恐怕也无法重复第二。这幅作品层次丰富,节奏强度随时变化,随机性较大,意在笔后的因素诸多。

细看作品可推知,林散之先生当时完全沉浸在悲痛怨恨激越的情绪中,越想越痛,越痛越想,纵笔豪放,任情恣性。如“台”、“慵”、“如”、“鸿”停顿较多,特别是第七行“如”,请看特写部分,从运笔的墨迹来看,至少有四到五次停顿,说明林老这一时刻的心情特别难受。还有“斑”的最后一笔也是多次停顿,这种墨像在林老先前的草书作品中是没有的,显示出林老极度的焦灼和忧郁。再从章法上看,作品前一部分是阶梯形布局,如第二行“案上诗书常”是顶天立地,第三行“乱叠,重”,天和地开始变大,第四行、第五行随着行次的变化,显现出阶梯式布局。接着从“秋来”到“一道”,这六行又不是阶梯式,变成了起伏式章法。从“水湾”到“房山”,又变成了纵有行横无列的布局。林散之先生对老友丧子引发的焦虑不安的情绪,表现在这幅草书作品上是激情奔放,无意于书体的工整,无心于漏字,也无心什么章法,就是随意而写,真情流露,有一种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从现代审美来看,正是这种生辣感,正是这些真实、自然,无一点刻意做作的线条,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倒数第五行,由于停顿过甚,将“斑斑”巧妙地写在了一起,真是妙不可言。如果不注意,肯定会认为林老漏了一个“斑”字。再看整个作品,满纸飞白,纵横开合,跌宕起伏,一顿再顿,顿挫郁勃,荡人心肺,从而成为林老晚年的极精之作。正如先生诗云:“有法即无法,无法即有法,下笔如有声,千古存一辣。”

草书《自作诗三首》先后5次出版。1997年9月,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集》。2000年6月,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2003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家全集林散之》。2012年5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2013年1月,《华人时刊》杂志第1期。

草书代表作《自作诗三首》,现仍由林散之学生、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晓庄学院教授庄希祖先生收藏。

(作者系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第3篇

《学弈》节选自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孟轲的代表作《孟子•告子上》。文章说的是一位下棋下得最好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专心致志地学下棋,另一个学下棋时又想着用箭射即将飞来的天鹅。结果前一个人学得很好,后一个学得不好,其实两个人的智力是一样的,看来,学好学不好的关键是能不能专心致志。

故事虽然简单,道理却很有说服力,也很切合我们的学习实际。你看,弈教两个人下棋,他们的学习效果却大不一样。原因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心不在焉。这明明是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完全不同的缘故嘛!

什么是专心致志?顾名思义,专心致志就是专心一意,集中精神。联想起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都是跟专心致志,认真专研分不开的。

唐朝诗人贾岛,作诗入了迷。他一边骑驴走,一边琢磨着诗句中的“推”、“敲”二字,竟跟府尹大人韩愈的仪仗队撞个满怀。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了观察树上的小鸟,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肩膀。著名发明家瓦特,研究蒸汽机如醉如痴,邻居家失了火,已经烧到他家屋顶上了,当一位警官冲进他家时,瓦特还在若无其事地自言自语:“蒸汽是水的变态,水就是蒸汽的变态……”

在我们班里,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的同学(个别除外)。这些同学当然也不都是聪明的。我又想到自己,只要认真学习,专心攻读,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相反,有时思想开了小差,再简单的问题也觉得困难,连做作业都觉得不好入手,知识学得就不扎实。

看来,要学好一种本领、掌握一门知识,非专心致志不可。能不能专心致志,这恐怕是个态度问题。老师说过,态度问题实际上是个认知问题。认识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态度也就端正了。态度端正了,志趣就有了,意志就坚强了,专心致志也不难坚持了。当然了,这中间还得有个磨炼的过程,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既然认识到专心致志在学习上的重要意义,那就要刻苦磨炼自己,增强毅力,从课堂学习和课下自学做起,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好习惯,为争取更好的成绩而继续努力。

第4篇

1.《 》,春秋末期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2.傅雷,现代________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一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译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以________(作家名)的名著译作最为。

3.《哀郢》,屈原的代表作之一,选自《 》(九歌/九章),写于公元前278年________国攻破楚国都城郢后楚顷襄王东迁、百姓离难的日子里。

4.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作家。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诗是诗人第二次离开英国剑桥(又称康桥)大学时所作的《 》。

5.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中的"徒"的意思是:( )

A、白白地 B、仅仅 C、徒弟 D、空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句中的"遂"应解释为:( )

A、顺便 B、于是 C、索性 D、干脆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 )

(1) 此句中"为"应解释为:( )

A、充当 B、做 C、变成 D、是

(2) 此句中的"志"应解释为:( )

A、志愿 B、记录 C、标志 D、志士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句唐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杜牧

5.分辨下列语句中"发"字的用法(将对应当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

(1) 明朝散发弄扁舟( )

(2) 早发白帝城( )

(3) 当春乃发生( )

(4) 一发而不可收拾( )

A、发生 B、出发 C、发表 D头发 E、发展

6."天行有常"中"常"的意思是:( )

A、规律 B、常常 C、长 D、往往

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

令既具(商鞅的新法令已经写好了),未布(颁布)。恐民只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市场)南门,募民有能徙置(移到)北门者,予(赏赐)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立刻)予五十金,以明(表明)不欺。卒(最终)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题思想。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试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六、作文(50分)

(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1.孙子兵法

2.翻译,巴尔扎克

3.九章,秦

4.再别康桥

5.唯物,荀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B

2. B

3. (1)B (2)B

4. C

5.(1)D (2)B (3) A (4) C

6.A

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

参考答案:商鞅的新法令已经写好了,还没有颁布。恐怕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便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立起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民众有能把木头移到北门的,赏赐十金,民众觉得这事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于是又说:"能够移到北门的人,赏赐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移走了,立刻就赏赐他五十金,以表明不欺骗民众。随后就颁布了新法。(本答案仅供参考)

四、简答题(10分)

参考答案:

《左忠毅公逸事》一文通过记叙左光斗以国事为重、舍生取义的两件事,以传神的笔触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本答案仅供参考)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第5篇

古代文学 网上教学 比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倡导“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辅导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服务者――承担导学责任。教师的导学对开放教育,即学生自主学习起着引导作用,学生对其提供的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因此,不仅要加强学法的研究和指导,而且还要重视教法的研究和改革。鉴于《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比较法教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专题》采用比较法教学的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是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科目,面授课时有限、文学跨度大、作品浩如烟海、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异彩纷呈,而电大学员又存在着工作、家庭、学习之间的矛盾,以及年龄偏大、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对于承担导学责任的教师来说,探究快捷高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为指导原则,梳理专题彼此脉络体系,采用比较教学法为主的导学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较历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它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同类或类似对象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掌握知识的方法。鉴于《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采用比较法在其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因为文学鉴赏的“比较法”侧重于客观的理性评价。把一些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拿来,从不同的侧面,认真加以对照,或相近,或相反,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

二、对开放教育现状分析是设计比较法教学目标的关键

1.学习需求分析。在电大开放教育中的学习需要分析主要是进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在开放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二是通过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必要途径。三是分析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设计教学方案以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归根到底,这些需要都是“现状”和“应该是或必须是”之间的差距,核心是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是提供“差距”的有效资料和数据,从而帮助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的教学目标。

2.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二是揭示这些学习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学习内容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过程。即学习内容分析从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开始,通过反复提出“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这样的问题,并一一回答,一直分析到学生已具有的初始能力为止。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内容:学习者当前性能水平(知识、技能和态度)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构成了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特别是学习风格,被认为严重影响学习者学习的要素。

三、比较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中的实施

比较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教法。根据要求不同比较法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按跨度分可以分为纵向比、横向比;按内容分可以分为人物比较和事件比较;按要求分可以分为相同(相似)比较和不同比较;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比较往往交叉运用,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以《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实例阐述观点。

1.设计表格巧比较,帮助学员梳理脉络体系

所谓梳理脉络体系是指帮助学员理清发展线索,弄清各个时代的形式和重要作品。(1)利用表格的形式,分期把各个朝代的文学发展脉络展示给学员,让学员的头脑中有一条从《诗经》研究专题、“楚辞”“东汉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的发展主线。(2)对“唐诗”“宋词”等诗词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重点引导学员通过比较弄清“初唐”“中唐”“盛唐”“晚唐”“北宋”(北宋前期、北宋后期)“南宋”(南宋前期、南宋后期)等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每个发展阶段主要的形式特征、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例如,唐代的绝句、律诗、歌行体;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代的豪放派、婉约派;苏轼、辛弃疾、周邦彦、李清照等。这样,就便于学员在学习时区分彼此异同,避免知识点的混淆,同时又能把每个阶段与时代风貌和发展进程联系起来真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整个教材内容粗略地尽收脑中。

2.巧用纵横比较教学法,掌握重难知识点

著名的教学法专家张明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这门课,可比较的方面有很多:一是归纳比较作家作品,找出差异,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形成自己看法的基础上与一些名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纵向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1)作家的前后期比较

生活的重大变化,往往导致作家前后期创作风格的变化。如孟浩然入京前后隐逸的心情是颇不相同的。早年的隐逸是出仕的准备,是怀着希望的。如《早寒有怀》所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晚年的隐逸却是入仕失败之后的退路,是抑郁的,寂寞的。如《留别王维》、《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和《宿建德江》。

(2)创作风格之间的比较

唐诗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清新飘逸,豪迈奔放;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雄浑苍劲,沉郁顿挫。宋词如苏轼、辛弃疾词一泻千里;柳永、李清照的词则凄清婉丽。散文如韩愈的散文气势充畅,语言明快,曲折变化而一气灌注;柳宗元的散文则风格清隽,语言洗炼,内容深邃而鞭辟入里;王安石为文料如为政,挺拔劲健,逻辑性强,言情少而说理多,重在立意、生发,超拔卓绝;散文“三苏”中的“老苏”(苏洵)文势纵横,文句老辣,文理透彻而辞采斐然。说到杂剧将元代著名杂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进行比较,两人虽然同为下层文人,却在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关汉卿在精神上更接民百姓,他的杂剧更关注社会下层的生活。马致远在精神上体现了更多的士大夫气息,更多地受到了全真教的影响,对神仙道化剧情有独钟。

第6篇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着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三、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

噬shì狎xiá踉liáng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

尽:吃光(用做动词)断:咬断

四、问题研讨

观看视频动画,对比思考以下问题。

1、动画相对于文字要形象,但是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技巧,经不起推敲。现在我们来研究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动作的有: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心理的有: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2、谁来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3、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4.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五、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课外延伸

第7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管锥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探索,综述了它的重要性、和谐和力量,从而更加增进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发扬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方面显示了它的价值。

【关键词】管锥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和力量 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95-0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以其鲜明独特的民族性特征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琴、棋、书、画,仁、义、礼、让,传统文学、传统医学、中华武术等等。其中,管锥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钱钟书以其渊博的学识、惊人的记忆力、富有创见的著作、独特的人格蜚声中外。“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在《韩诗外传》中有:“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管锥编》说:察古可以知今,见今可以知古。

《管锥编》是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管锥暗藏着“钱钟书”的名字,是“钱钟书集”的意思。原来,钱钟书的笔名叫“中书君”,而“中书君”是“笔”的意思。中华书局出版的《谈艺录》补订本第566页说,唐代文人韩愈曾经以“中书君”代指“笔”。管锥编”的“管锥”二字,也是“笔”的意思。翻一翻韩愈的《毛颖传》、《新五代史•史弘肇传》,就知道“笔”还有两个称呼:“管城子”、“毛锥子”,简称作“管”、“锥”。因此,我们就明白“管锥”原来就是“钱钟书”的意思了。“以管窥天,以锥指地”的意思,既表示自谦,也表示自有一方天地。据《庄子•秋水》记载,魏公子魏牟曾经教训思想家公孙龙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辨,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意思是说,你琐琐碎碎地去辩论,真好比是用竹管去看天,用锥子去量地,不是太渺小了吗?这样一个比喻,在《说苑•辨物》、《史记•扁鹊传》、《韩诗外传》等古籍中也曾运用。钱先生借用这个典故,是说自己的书不过是“以管窥天”而已,真是太自谦了。《管锥编》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就是通过对许多具体微观问题的阐释,来揭示一些宏观的理论性问题。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时间、地域、学科),打通全部文艺领域。《管锥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总结了许多文艺共同规律,但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脱离了艺术实践的。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管锥编》谈论的多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集大成的体现,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

二、和谐和力量

和谐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主题,在伟大而广博的中国文化中,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意义,它见证了古老而闻名的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它鼓励人民勇敢向前、大胆创造、相互宽容等,要有坚韧的伟大民族精神。它的含义及基本特性,就是指一个民族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一般来说,应具有以下基本特性:首先,它应该是指既具有广泛社会性,又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民族文化部分。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智慧凝集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质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张岱年认为:“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其次,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自身的张力与驱力。从时间维度和传承发展关系看,传统文化既是在过去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又应该是能够从过去一直延续和影响到现在,并且还可能是对未来的民族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那些文化。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文化的进步,传统文化的演化,均是一个不断自我建构,且又不断自我解构的过程。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它象征着和谐和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而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这就是和谐和力量。而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在追求和谐。“和谐社会”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并且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和目标。这是《管锥编》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的和谐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则增强了和谐的力量。

三、艺术精神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思想的脊梁,它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这对于唤醒民族自觉、激发民族自豪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伟大卓越、博大精深。作为一门艺术,她总是从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总夹带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气质,总是与这个民族的整体命运方向紧密相连的。我们已从倍受西方强权的历史深渊中站立起来,取得了一个历史进程中的胜券,而今面对世界作出的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的主题都是富强国家、振兴民族的历史基点,这就是伟大的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知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为至德,正是充分把握和运用了这一艺术精神和技巧去处理人事世务的体现。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中更强调了和谐和创造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作为一个文化素质高低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将给人生增添无尽的生气与活力、给人以智慧与轻松,将给社会带来普遍人格的提升和生活秩序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仍然久而弥新。艺术精神的养成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积累、总结出来的。这种艺术精神更主要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和价值的判断;对社会、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以致于对处事方法的把握等。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那么要和平、要发展必须在和谐的基础上去创造,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重要,它对于唤醒民族自觉、激发民族自豪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发扬伟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必备的高尚品格。

管锥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生道路的自谦、自勉的丰碑,它会使你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乐观,更重要的是能使你成为一个更具有智慧和魅力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于它能够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则在于我们真心实意让自己的传统文化支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会给我们智慧、和谐和力量,它的艺术精神将世代传承。

第8篇

关键词: 创新 风格杂糅 连接 情感

唐诗成就的辉煌使得宋诗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却也使得宋代诗人被迫在艰难的境地下努力探索盛唐诗歌未涉及到的新天地。唐诗对宋代诗人创作的影响是极大的,纵观唐诗并恰当地利用以唐诗作对比的方法,可以使后代学者更好地了解宋诗的特点。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高度概括了宋诗的特点,即“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已成为后世的纲领性标准。在这一总结性论点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宋代诗人在探索诗歌的创新之路时使宋诗呈现出的鲜明的特点。

唐诗之盛――后世求变之艰难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韩愈《山石》

唐诗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宏大的文学现象,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诗人,他们在艺术史上各自占着自己独特的位置。从古诗的音律、章法、结构方面来讲,唐代诗人都已经做了广泛的探索,挑选了其中最适宜产生美感的诗歌形式,使得唐诗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登上了诗歌的顶峰,而其登峰造极的形势也给无数后来之人带来了继续探索的迷茫感。段首的诗歌所表达出的就是韩愈因感到盛唐的难以超越而产生的难以继承的困扰。即使是生活在唐代后期的人,也已感受到逾越唐诗艺术成就的重重困难,宋代诗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继盛唐之后宋代诗人进入的是诗歌急于求变的环境,他们只能以破坏庞大的唐诗体系中某一些链条来试探是否存在更好的表达效果。

求变过程――追求异于前人的表达

在宋代诗人不断的思考追问下,他们开始采取各种或继承唐诗风格或另辟蹊径的做法。有些诗人一边模仿前人,努力靠近自己喜欢或认可的诗人风格及创作原则,一边再进行自我的创新。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宋代诗人对前人的模仿只能是风格上的相似,所以他们的诗歌倒也走出了一条独具意味的小径。也有些诗人想走一条比较极端的路,直接摆脱唐诗的影响,一反唐诗的各种常态,以极其狂放恣肆的新式手法进行创作。

就在这种环境下,宋代诗人开始了他们持久的探索旅途,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宋诗的序幕就在他们的探索中徐徐展开。

一、宋诗中杂糅了各种唐代诗歌风格

宋代诗人在经过长期的探寻后,有的一改之前的创作风格,转向学习另一家的主张及创作原则,其中有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自身心境的变化,因此取舍便有了差异,诗歌中的元素也随之增加。很多诗人都饱读前代诗歌,多彩繁异的唐朝诗歌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养分,使他们领略到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所独具的魅力。他们在接触唐诗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多家影响,这样他们的诗歌就融入了前人的各种风格元素,显得丰富多彩而极具特色。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中就有浓厚的多家元素的意味,同时也不乏自己的特征。他以“适用“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准则,他的诗长于说理,较多议政论史之作。他早年诗风近韩、欧,以文为诗,奇崛雄健,后来则服膺杜诗,显得“绪密而思深”(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他的《元丰行示德逢》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宋诗诗歌杂糅的特点:

“四山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这首诗王安石写于晚年,即使在当时他已经由于变法遭到了一些官僚士人的坚决抵制,导致他被迫第二次辞去相位,退居到金陵半山堂闲居,但他仍系心朝廷,关心变法。虽自身远离朝野,但是心中却始终系着朝廷。前八句中写的亦是农村中的干旱盼雨情景,类似杜甫笔下的农村景象,一系列的农村景物都和杜诗有相似之感。三四句写的很平实,不动声色不加修饰地写出了湖阴先生心中的急躁,他以一个平静的旁观者的形象对所见之景做了叙述,看似平静实则波澜内蓄。七八句写的是久逢甘霖后田间作物面貌的焕然一新,诗人选取了最朴质的“旱禾、豆荚”,即农村中最常见的两种景物进行描写。但是就是这两种极为普通的农作物的丰收才能牵引出农民最深的喜悦之情。他有着杜甫对农民生活状况及心理的深刻描写和有力刻画,能从平实的景物中带出背后的深蕴。从一二句和五六句来看,王安石又兼有韩愈诗中恢宏的气势:一二句中写农村干旱的境况给人带来一种震撼感,“四山的草木植物在烈日的不断暴晒下像枯焦的鸟尾一样的颓废稀疏,没有气力,干涸的田地的坼裂像龟甲一样的坑坑洼洼而又深入骨髓,诗人这两句带有如此有力的笔劲,使得干旱严重之貌瞬间跃然纸上。五六句写雷声上下轰鸣,惊天动地,像电光般迅疾划过,乌云滚滚,浩浩荡荡而来,这两句话把雷雨天的场面写的极富声势,一片浩大之境立刻展现。以上体现出了王安石所受到前人的几种风格影响的状况。另外在诗中王安石也加入了自己的风格。从第六句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字之精炼,他把雨的到来称为“载”,让人感受到了雨的绵厚实在,继而又用一个“输”字,与民众心里盼雨的长久渴望互相映照,也使人们感受到了旱中逢雨的舒畅与欢喜。最后四句与王安石的政治主张有关,他亦把此融到了诗歌中,使诗歌的元素变得更为丰富。宋代很多诗人受到很多前人诗风的影响,他们的诗中综合了多家的风采,因此使得宋代的诗歌显得更纷繁多彩,风格奇特多样。

二、以用典、化用连接前代艺术,极力突破传统观点,在立意上求新

西昆派作为一个北宋初年声势很盛的流派,在改正浅显平直的五代文风上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但是他们跳不出前人反复的几个典故,而极力吟咏风花雪月,歌舞升平。从西昆派往后,诗人们为了求新,想跳开声律、对偶、辞藻对诗歌的限定。其中江西派中黄庭坚的创新理论很有特色,它是与人文精神上相接连的,他提出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理论,采用用典、化用的手法,使得诗歌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从他的代表作之一《寄黄几复》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理论的实践。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左传》中有楚子问齐桓公的一句话“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原文是用来形容地隔遥远的,而黄庭坚却以此用来形容与亲密的友人间隔之远,就显得格外的幽默和风趣了,这种新意源于诗人的独具慧眼。第二句“鸿雁传书”的故事又典出《汉书》苏武之事,当时已成为固定的文化含义,前人已经把这一典故多次使用,而黄庭坚又深入一层,加入了鸿雁只能飞到湖南衡阳的传说,这一典故的运用使得原先各家对典故的普通引用黯淡无光。“谢不能”三字把对典故的使用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典故的叠加使用为诗歌增添了更深刻的文化色彩,连续的使用又衔接得很巧妙,没有任何堆砌之感。颈联中又使用了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和《左传》中的“三折肱,知为良医”的典故,以此来表现友人的廉洁清正和治国救民的美好品德,完全是从侧面来烘托出,并未进行直接描写,用典使得诗歌减少了直抒情谊的表达。但是诗人经过了一番对记忆中相似物的搜索,并加以升华使得诗歌的蕴藉味更浓,时空感更强。

化用是指在前代诗歌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达到一鸣惊人效果的一种方法。面对先前如此多的文学素材,诗人们加以适当采撷运用使得创作出的诗歌更加出彩,还有些诗人不局限于只化用一句,开始采用连续化用各家诗歌的方法,加以恰当的衔接重组,倒使诗歌生出了独特的韵味。梅尧臣《东溪》中颔联为“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其中上句化用的是杜甫《漫兴》中的“沙上凫雏傍母眠”,下句化用李白《长歌行》中的“枯枝无丑叶”,把两句名家的诗歌经过七言的整合,放在了一起,起到了极美的心理感受。吕本中《春日即事》中的颈联“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化用了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中的“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和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并引》中的“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吕本中是把他人的作品化解开来,进行重新组合,灵活地加以运用,使得诗句读来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呈现出一种新的意境,诗歌完全脱离了原本中的运用之意,转而用来表达诗人自己在某时的微妙心理感受。陈与义《襄邑道中》的前两句为“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分别化用了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以借此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但是他在化用中亦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而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展现出一片飞花飘散在船及波面上的景象。诗人在立意上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把一些旧的事例进行新的品味和解读,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赋予事件新的观察角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安石所写的的《明妃曲》之一“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独出机杼,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因为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离汉。这是一个极具反传统意味的立意,却引发了读者对事件的更深层次的探讨而不局限于表面。

三、自我作为独特个体的出现,更注重情感,形式退居后位

宋诗中更加注重融入自我,似乎自我也是诗中的一个要素,在诗中可以静默地观看,亦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苏舜钦有一首《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首诗歌写得非常明丽可爱,但是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在体味后两句诗歌时,似乎能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主体独立于江边的场景。诗人于阴暗的天色下独自泛舟登岸,在满川的风风雨雨之中看着潮起潮落。诗人的思想情感融进了诗歌中,因此使得诗歌一读就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同时诗人的情感也体现出来,虽然在“孤舟”、“古祠”的转换下,在看到“满川风雨”时,面对着潮起又潮落之景,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致,潮起潮落自有时,风雨自有时。

而苏轼更是脱离了“象”的束缚,直接以表现自己、叙述事件为主要目的。他的《洗儿诗》突出表现了这一点“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全诗几乎没有形象性所在,完完全全在讲说自己的心境及自己的愤慨之情,公卿们没有才能却居高位,而有才能有抱负之人却被排挤在外,平实的话语道出的是自己的想法,诉说滑稽可笑的世道现象,以高傲的姿态进行着叙说。他的另一首诗《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中“我”作为一个重要人物,在诗中进进出出:“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何劳弄澎湃,终夜摇窗扉。妻孥莫忧色,更有箧中衣。”诗人很自然的把生活场景艺术化,以平淡的笔调勾勒出了生活中的意趣。他使用平实的语言,随意叙说了一些身旁之事及心中随之而产生的一些想法,流畅又自然。诗人在诗中成为主体,在各种场景中出现并突出了自我。在诗中诗人把风浪升华到人生的风波,把自己的情感融进诗中,缓缓道来:即使风大浪大,却还是有着希望,还是随意而安,人生在世,适意为所求。

宋诗中的特点都是离不开宋代诗人的探索之路的,在艰难狭窄的路途中,诗人们还是奋力开出了一条道路并刻上了自己的独特印迹。面对盛唐诗歌的强盛,他们并未止步,而是以更积极的态度进行创造,给古代诗歌文化续接上了一抹绚丽色彩。

第9篇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都是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科目,同时也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系学生的主干课程,这个学科承担着弘扬我国文学遗产与文化精髓的重要使命,可是因为时代的演变,现在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其目前境遇并不乐观,造成当前不利境遇的原因,笔者觉得原因有二,其一是课程内容不尽合理、其二是学生心态尚需改正。

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普遍困境

(一)课时量减少,影响到内容优化。

高校教育改革给专业课程设置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学校出于就业方面的考虑,在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因为总课时数量的固定化,就势必带来其他课时数量的压缩。一般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古代文学科目原来重点集中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可是近几年汉语言文学系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学校便试图用提升学生全面知识的办法增加就业率。很多课程被开设出来,像文秘课、口才课、演讲课、经济课等的比例都呈逐步增加趋势,这直接使得古代文学的课时数量被压至极小。而众所周知,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一项长期积累的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扩展知识面,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书籍开拓视野,教学活动因为其他课程数量的加大,而影响到了教师与学生教学能力水平的发挥。

(二)学生对所学习内本文由收集整理容的心态发生变化。

当代高校学生的情感心态、价值取向及审美观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变化,实际上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神圣的古代文学认知就已经产生了异变,学生对于经典的作品不再追逐,快餐文学更多地走到大家的眼界中,这种阅读审美的偏差甚至让古代文学成为了揶揄调侃的对象,如学生对明代世情文学代表作《金瓶梅》普遍流露的是对其中性内容的调侃心态,再有很多学生对于古典诗词、文学名著大胆解构,形成了并不一定符合原文旨趣的分析理解。再者,学生的文学素养程度高低不同,有些学生文学功底偏低,最终使得大家对于先秦至汉魏晋一段的文学兴趣不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兴趣点的变化实际上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叛逃”心理,及时调整这种叛逃心理,强化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学的积极性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工作。

二、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普遍困境之解决对策

(一)重新定位古代文学教学内容。

原来的古代文学教学重赏、重析的观念必须重新定位,要想方设法让课程更有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课程教学的目标一方面固然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另一方面更多的则是培养实用类人才,毕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关注实用与就业的,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关注心理应当充分理解并支持。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里,本来就包括了非常实际的教育观念,孔子所提出的六艺(礼、射、乐、御、数、书)就非常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古代文学滥觞的诗经,从孔子的观点来看,同样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更是强调了文学本身的实用特质。至于大学里面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知识阶层的理想人格与经世致用精神。那么,对于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不管从当代观念还是从古代观念而言,都应当注意其实用性内容,而并非只将其禁锢于象牙塔内不关窗外事的。

(二)引导学生领会正确的古代文学学习观念。

高校古代文学内容与授课方式更应当关注作品里面所包含经世致用思维,在人生意义的高度上使学生明确个人价值同群体价值的协调统一,让人生境界得到升华,将狭隘的实用观念转变成“大用”的超我观念。可以说,积极而崇高的理想能够给古代汉语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也能够积极扭转学生的心理偏见,充分意识到古代文学所包蕴的思想精华对于民生问题与政治问题的重要价值。比如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再比如韩愈、王安石等人的散文,都可以称之为古代文学里面经世致用的典型。当然,这种正确领会古代文学学习观念的引导,不独对于古代文学学习有益,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三)让具体的教学内容架构更合理。

从目标确定的角度上来说,教学目标应当更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定位,比如对于师范类学生而言,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整体感知,而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则要使其加强文学理论与经典文本的研讨。在对课程进行安排时,要普遍突出先讲三分理论再用七分实践的做法,这样的课时安排能够使学生在经典文本里面得到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审美感受,并加强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水平。

从教学技术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样是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里面绝对不能忽视的部分。所以要特别加强学生的古代文学素养熏陶,并刻意增加写作训练的教学内容,应当使学生更多地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名家与大家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读书是创作的基础,只有书读得多了,写作才会更轻松,更有味道。而具体落实到写作教学部分,可以给学生多安排一些格律诗、词、文言文、对联的练习,或者是使学生观看一些热播的历史影视剧,再对影视剧里面出现的典故进行文献考证与批评,比如《赤壁》之于《三国志》,比如《画皮》之于《聊斋》,比如《步步惊心》之于《红楼梦》等,从学生所写的优秀文献考证与批评文章里面,择优推荐给报刊进行发表。此外,通过网络进行古典文学知识的学习与讨论也是极其有效的办法。

第10篇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一节《奇妙的对联》课的三个环节的设计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给了我一些启示与感悟,即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第11篇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一节《奇妙的对联》课的三个环节的设计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给了我一些启示与感悟,即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第12篇

一、从用具到礼器

人间世其实就是器间世。尽管历代大家把道说得活灵活现, 但在经验的世界里, 人们目所视、耳所听、体所触者, 毕竟多是器而非道。简单的界定是, 器是人工制作的物品, 故广义的物可以包括器。器、物对举只是在狭义上相对人工与自然的区分而言, 而器物连用所指的一般是器。关于器的经典论述, 首先来自儒家经典《易传》。

《易·系辞》的论述精到而系统。作者提出, 器是通过观物取象制作而成的。何谓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而拟诸其形容, 象其物宜, 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 形乃谓之器”,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辞, 以动者尚其变, 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依此, 这个象既是物之形象, 也是易之卦象。卦象之象本就是物的形态的摹写或象征。《易·系辞》用写神话般的笔法, 把上古史当作帝王圣贤观象制器的过程, 加以高度概括: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 以佃以渔, 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 神农氏作。■木为耜, 揉木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盖取诸益。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 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 使民不倦; 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 剡木为楫,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致远以利天下, 盖取诸涣。服牛乘马, 引重致远, 以利天下, 盖取诸随。重门击柝, 以待暴客, 盖取诸豫。断木为杵, 掘地为臼, 臼杵之利, 万民以济, 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 剡木为矢, 弧矢之利, 以威天下, 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 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 不封不树, 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 万民以察, 盖取诸夬。

这一制器观, 也是从渔牧、农耕, 到工商以至文字时代的社会发展史话。帝王是否真的是器的制作者, 可以存而不论。而从大量出土的陶器、铜器中所描绘、雕刻与塑造的各种虫鱼鸟类的图像中, 可以推知制器与观物取象确有深刻的联系。这是对器的起源的一种解说, 而非对复杂的器物作分类描述。

器的使用覆盖着社会生活所有的领域, 但最能代表古代文化特质的器是礼器。儒家论礼的经典《礼记》中就有《礼器》篇。不过, 更能清晰表达器与礼的关系及其变化脉络的, 则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论述:

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 污尊而 饮, 蒉桴而土鼓, 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 升屋而号, 告曰: “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体魄则降, 知气在上, 故死者北首, 生者南乡, 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 未有宫室, 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 巢。未有火化, 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 饮其血, 茹其毛。未有麻丝, 衣其羽皮。后圣有作, 然后修火之利, 范金合土, 以为台榭、宫室、牖户, 以炮以燔, 以亨以炙, 以为醴酪; 治其麻丝, 以为布帛, 以养生送死, 以事鬼神上帝, 皆从其朔。

故玄酒在室, 醴盏在户, 粢醍在堂, 澄酒在下。陈其牺牲, 备其鼎俎, 列其琴瑟管磬钟鼓, 修其祝嘏, 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 以笃父子, 以睦兄弟, 以齐上下, 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

作其祝号, 玄酒以祭, 荐其血毛, 腥其俎, 孰其 , 与其越席, 疏布以幂, 衣其浣帛, 醴盏以献, 荐其燔炙, 君与夫人交献, 以嘉魂魄, 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 体其犬豕牛羊, 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 嘏以慈告, 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这段论述与上引《易·系辞》的说法相表里, 堪称经典。《系辞》的重点是器, 《礼运》的主题则是礼。后者从饮食入手, 概述了先民从茹毛饮血、衣葛巢居到锦衣玉食, 即由粗劣原始到精致文明的生活历程。礼就是这一不断完善的生活方式的制度化。其内容不仅指衣食住行的条件, 还含养生送死、事鬼敬神的义务, 更有正君臣、序上下的人伦规范。全文没有一个器字, 但伴随着整个过程, 均离不开各种器的发展、完善。如麻丝、布帛、台榭、宫室、牖户、鼎俎、琴瑟、管磬、钟鼓、簠簋、笾豆、铏羹, 等等, 哪一种不是器呢? 可以说礼的完备就是器的完善。正如仪式化的礼是从日常生活中升级定制的, 礼器也是从实用器具转变而来的, 日常用品当其成为定制在特定的礼仪上使用, 就是礼器。

在古代所有礼器中, 最重要甚至最神圣者, 大概莫过于鼎, 因为有的鼎连对它的询问都是极不寻常的行为。《左传·宣公三年》载:

楚子伐陆浑之戎, 遂至于洛, 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 不逢不若。螭魅罔两, 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 以承天休。桀有昏德, 鼎迁于商, 载祀六百。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德之休明, 虽小, 重也。其奸回昏乱, 虽大, 轻也。天祚明德, 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 卜世三十, 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周德虽衰, 天命未改。鼎之轻重, 未可问也。”

楚子(楚庄公) “问鼎”是富于象征意味的故事。因为所问之鼎不是常用之鼎, 而是“九鼎”, 是为周天子所掌控的权力的象征。楚子为一方诸侯, 在兵临周疆的情况下向代表周王前来劳师的特使如此发问, 实是对周室权力的挑战。王孙满的回答义正辞严, 且言简意赅地说明这种重器的意义之所在。鼎是权力的象征, 但要合法拥有权力, 关键“在德不在鼎”, 而背后照管着这一切的是天命。在礼乐文明中, 重器只有合法地拥有, 才有相应的力量。

礼器并非都是影射权势的重器, 也有精致小巧而象征其他重要精神价值者, 例如玉器。《说文》对玉的定义是: “石之美有五德者。”这五德即仁、义、智、勇、絜。作为礼器, 鼎本是炊具, 由于众多的因缘, 令其成为众器之首— 神圣权力的象征。玉则只是材料的特点, 便可自由联想, 从而蕴含着意义的多样性。可见, 不仅礼器是多样的, 礼器的意义构成机制也非单一的。但正是礼器的存在, 不仅标示出生活的秩序, 更让意义变得可以把握, 可以触摸。

在对器的观念史及哲学意义作进一步的反思前, 需要有新的分类概念。本文的尝试是, 把器分为实用性、功能性与象征性三大范畴。所谓实用性的器, 就是孔子所说的“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之器, 即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工具或用具。功能性的器, 可以举度量衡、货币与文字。尺、斗、钧, 是度量衡。古代货币先是贝壳、玉石, 以后是金银, 都是人加工过的物品。文字最早也是通过硬质材料雕刻出来的, 如甲骨文。功能性的器品种不多, 对生活的作用是间接的。但没有它, 社会生活就无法正常运行。象征性的器, 指用以代表其他观念的器物。器物与其所代表的观念的关系, 主要不是基于器的物理作用, 而是联想性的,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礼器。借助这个分类, 我们或许能从器系统的结构探索传统思想文化的某种对应关系, 提出文化哲学的新课题。

二、诸子观器

先秦诸子百家对器有很多论述,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传诗书礼乐的儒家。孔子重礼, 自然重器, 主要是礼器之器。其自白说: “俎豆之事, 则尝闻之矣, 军旅之事, 未之学也。” (《论语·卫灵公》) 俎豆系祭祀用的器皿。孔子对定制的讲究, 是同坚守礼的立场相联系的。《左传·成公二年》载: 卫国为报答新筑出兵相救之恩, 在赏邑被辞的情况下, 接受了对方“曲县、繁缨以朝”这种越礼的要求。孔子得知后表示惋惜, 并表达“唯名与器, 不可以假人”的政治观点。认为名号、威信同礼器

(曲县、繁缨) 三者相联系, 统一于礼。而礼又同义、利及民心相联系, 是政治的基础。礼之施行, 既要守形式, 但又不能只是形式。故孔子曰: “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

(《论语·季氏》)老人家最后把是否守礼, 或者说器的使用是否正当, 提到政治上划分有道、无道的高度: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同上)

不过, 更能体现孔子论器的特点的, 是他以器论人的言论。下面是常为人道及的三则语录: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俭乎?”曰: “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 “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子曰: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 “赐也何如?”子曰: “女, 器也。”曰: “何器也?”曰: “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

首先, 说管仲器小, 不是因为其在礼仪上节俭, 相反, 是因其奢华而越礼。可见, 对人是否成器的衡量, 是以其行为是否知礼为准的。器之大小同人的眼界、胸怀之宽窄相关。其次, “君子不器”, 莫非器大也不要? 《集解》曰: “器者各周于用, 至于君子, 无所不施。”依此, 这个器不是礼器, 而是日用器械, 正如舟车不能互代, 各有各的作用与局限。而成君子不是成为某种工具, 它本身就是目的、价值。前面对实用器与象征器的区分对理解它很有帮助。第三则最有意思, 孔子当面评子贡, 不说其器大器小或器重器轻, 而是用特定的礼器“瑚琏”作喻。所喻之意孔子没点破, 子贡也没再追问, 大概师徒俩心知肚明。《集解》称其为“宗庙之器贵者”。朱熹则说: “器者, 有用之成材。夏曰瑚, 商曰琏, 周曰簠簋, 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 器之贵重而华美者。”朱注在贵重之外增言华美, 表面上抬高评价, 但从子贡能言善辩, 而孔子贬“巧言令色”、倡“刚毅木讷”来看, 朱熹的说法藏有玄机。这是借器喻德的艺术。

孔子借器论人, 其实是鼓励弟子通过自我修养而成为君子。君子在德不在位。孔子赞赏子贡引《诗》“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说明人格修养不断提升的必要, 道理就是把人的成长看作不断琢磨成器的过程。“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 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子曰: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 (《论语·子罕》)子贡还报孔子以器(美玉), 孔子也不妄自菲薄, 欣然接受。成大器得发挥大作用, 自然应待价而沽。后世论人多用器字, 如器宇、器局、器量、器度、器能、器识、器重等等, 与孔子的强调不无关系。

儒、墨、道对比, 三家器观各具特色。

墨子包括整个墨家团队, 都是制器、操器的能手。孔子自称“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同上), 按说也能操农工之器才对, 但他并没鼓励学生在这方面下功夫。弟子有成就的领域, 无非是德行、语言、政事、文学等。孔门弟子也重器, 但不是工具之器, 而是礼器。而礼器的滥用, 恰恰是墨子所攻击的, 《节葬》、《非乐》就是代表作: “今王公大人之葬埋则异于此, 必大棺中棺, 革革贵三操, 璧玉即具, 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 大鞅万领, 舆马女乐皆具。日必捶涂, 差通垄虽凡山陵。此为辍民之事, 靡民之财, 不可胜计者也。” (《墨子·节葬下》) “子墨子所以非乐者, 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 以为不美也。非以刍豢煎炙之味, 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榭邃野之居, 以为不安也。”“此夺民衣食之财, 仁者弗为也。” (《墨子·非乐上》)无论节葬还是非乐, 墨子的目的都是为了节用。在物质匮乏的时代, 节用可以利民。孔子也真心倡导德政, 但贵族的后裔对祖先钟鸣鼎食的风尚仍然念兹在兹。而那个时代的制器或操器者, 却往往只是操劳者而非享受者。故《庄子·天下》说墨者“多以裘褐为衣, 以屐 为服, 日夜不休, 以自苦为极”。所以墨要非儒, 因为两家的器识大不相同。

道家反器, 从老子开始就很明显: “夫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老子》第五十七章) 无论神器、利器, 舟舆、甲兵, 统统在其所反之列。在老子看来, 正是器的出现导致社会的混乱与道德的堕落。庄子反器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 但更微妙有趣。《庄子·天地》有一则子贡与圃者争论是否要用机械手段打水的对话。作者借圃者之口, 对机械化的追求展开批判, 认定“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他关心的不是工作的效率, 而是精神的品质。有意思的是, 被教训的对象不是别人, 而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依文献所载, 子贡能言善辩, 足智多谋, 官至大夫且富可敌国, 这种成功人士, 正是富于机心的人物。而且子贡还被孔子以“器”称许。以子贡为靶子, 矛头同时指向孔子。有意思的是, 《庄子》虽不重器, 却非常重技。如庖丁的解牛、轮扁的斫轮、匠人的运斤等等, 都因技而非器得到表扬。对这种神乎其技的推崇, 恰好是轻器的表现。庄子与老子一样, 既反礼器, 又轻工器, 自然是以简朴单纯的生活方式为理想。换句话说, 反朴归真即是主张弃器的生活, 尽管实际上起码的劳动工具还是离不开的。此外, 这种离群避世的隐者, 还得有特异的本领。儒家重器, 特别是礼器。墨家重工器, 却轻礼器。道家是既拒礼器, 又轻工器。三家对器的态度, 正是各自对文明的基本立场的体现。

三、经典的道器论

在《易·系辞》之前, 中国古典思想中已经分别有丰富的道与器的观念。尤其是道的观念, 百家竞相为之立说, 道家更有尽精微之功。器的观念不仅同器的制作与应用相联系, 同时由于儒家对器的象征意义的重视, 以及观器论人的方法, 使器的概念超越了经验描述的范围。但是, 只有到《易·系辞》将器与道相提并论, 把可见的东西与不可见的思想对象配对成双, 如此言器, 才是哲学的突破。

王弼本富于哲思, 惜其注《易》作品中没留下关于《系辞》的文字。不过以王弼崇无轻有的思想推测, 他也会是个重道轻器者。至唐孔颖达的《周易正义》才对道、器作出更具哲学意味的诠释: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者, 道是无体之名, 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 形由道而立, 是先道而后形, 是道在形之上, 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 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 形在器, 不在道也。既有形质, 可为器用, 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

依字面意义, 形是道与器的分界。但《系辞》有“形乃谓之器”之说, 故谓“形在器, 不在道也”。

这一诠释真正有意义的增补之处在于: “凡有从无而生, 形由道而立, 是先道而后形”。这是把道器关系理解为有无关系以及先后关系, 但有引《老》入《易》的嫌疑, 容易导向轻器以及弃器这种与《易传》相反的立场。

同样是唐代的韩愈, 其名文《原道》, 则可以看作对轻器或弃器之道的纠弹。依韩愈, 圣人的伟大不在于抽象地宣道, 而在于制器以体道。韩愈在哲学上未形成以器为范畴的论述。宋儒虽接过韩愈拒二氏、卫道统的旗帜, 但其以心或以理为中心观念同佛、老相关精神观念相对抗的策略, 导致其即使论器, 也只能是谈道的影子而已。只有明末清初的王夫之, 才对道器关系有新的意识, 变道器为器道。王氏也是通过对《易·系辞》的诠释来表达其重器的观点的, 针对上道下器的说法, 他说: “上下无殊畛, 而道器无易体”, 断定“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 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其申论说:

无其道则无其器, 人类能言之。虽然, 苟有器矣, 岂患无道哉? 君子之所不知, 而圣人知之, 圣人之所不能, 而匹夫匹妇能之。人或昧于其道者, 其器不成, 不成非无器也。

无其器则无其道, 人鲜能言之, 而固其诚然者也。洪荒无揖让之道, 唐、虞无吊伐之道, 汉、唐无今日之道, 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 未有车马而无御道, 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 未有弟而无兄道, 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 诚然之言也, 而人特未之察耳。

故古之圣人, 能治器而不能治道。治器者则谓之道, 道得则谓之德, 器成则谓之行, 器用之广则谓之变通, 器效之著则谓之事业。王夫之甚至把《易》的象爻辞全部理解为围绕着器而展开的知识价值系统。“故圣人者, 善治器而已矣。”“君子之道, 尽夫器而已矣。”“老氏瞀于此, 而曰道在虚, 虚亦器之虚也。释氏瞀于此, 而曰道在寂, 寂亦器之寂也。”其重器的思想立场, 同韩愈的《原道》十分一致。(参见王夫之, 第202 204 页) 但王氏有深刻的思辨能力, 为避免宋学蹈虚的覆辙, 他强调并深化了器的哲学意义, 把它从道的背影变成前台主角。

船山之后, 清代章学诚以“六经皆器”的说法, 再次表达了重器的观点: “《易》曰: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不离器, 犹影不离形。后世服夫子之教者自六经, 以谓六经载道之书也, 而不知六经皆器也。”“夫子述六经以训后世, 亦谓先圣先王之道不可见, 六经即其器之可见者也。后人不见先王, 当据可守之器而思不可见之道, 故表彰先王政教与夫官司典守以示人, 而不自著为说, 以致离器言道也。” (《文史通义·原道中》)其“六经皆史”说, 其实就是“六经皆器”论的翻版。

从器的观念在思想史上沉浮的命运, 我们可以观察一个基本的走向, 就是它的被器重, 是同思想史上重经验、重实践、重制度、重经济等由虚指实的倾向一致的。越靠近近代, 这一特征就越明显。至魏源, 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名言, 实则就是“师夷之长器以制夷”的另一说法。但是, 这种思想趋势掩盖了不同器类的文化意义, 以至于后来把王夫之的“天下惟器”误会为“天下唯物”的证言。因此, 反思仍待继续。

四、古器新说

事实上, 物器观只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对器的概括, 但不同的器类有不同的意义, 或者说不同的器有不同的道。就道而言, 实用性的器, 即体现人类对自然知识的掌握, 以及根据自身的需要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技知识。功能性的器是人类沟通的工具, 如文字与货币。文字是沟通意愿、知识与信念的, 货币是交换财富的。没有沟通与交换, 共同体就不能形成, 社会就不存在, 更谈不上发展。而象征性的器, 则是体现观念价值包括道德、宗教及审美的符号。只重器的实用性, 就会出现重农轻商的思想; 只重器的象征性, 就会产生脱离实际、有文无质的倾向。现代科学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发展, 对不同器类的道的认识有深化作用。实用性、功能性与象征性三大器类, 就我们现有的知识而言, 在所有的文明中都是并存的, 是同一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依器而存的, 正是器的存在及运用方式, 把社会生活结构化。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道德、知识、信念、习惯等等, 都同掌握器的机会、态度、种类以及能力密切相关。孔子说: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那是因为他相信周代文明的器系统在总体上是合理的。从启蒙的立场看, 有道无道的关键可能就在于器系统的结构是否平衡, 不是防止有人越俎代庖的问题, 而是如何保证匹夫匹妇平等地拥有“问鼎”的权利。

关于器与道的相互关系, 王夫之说: “无其器则无其道??洪荒无揖让之道, 唐、虞无吊伐之道, 汉、唐无今日之道, 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船山一反传统道不变器变, 或道变才器变的思想, 提出器变而道变的观点。如果循三大器类的划分来观察, 就会发现这器与道关系的变与不变, 未能一概而论, 而各有各的规则。简言之, 实用之器是器道互变, 功能之器是器变道不变, 而象征之器是器不变而道变。当我们在远古的祖先第一次捡起一块石头投向猎物、砍砸树木或者挖掘泥土时, 这块石头就变成了石器。随后器的规模不断增大, 其发展方向包括两方面: 一是品种的增加, 如从狩猎、牧耕、饮食、衣着、居住到运输的种种器具; 一是更新品种的水平, 如器皿从陶制变成青铜, 或运输工具从马车发展到飞船等等。原始的器具只是物理属性的直接利用, 再进一步是观象制器的简单模仿, 复杂的器具则是先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后才能制作使用。而新知识的增长又与对固有的器的运用有关, 如技术实验。因此, 实用之器中, 器与道是互动的。由于实用器具的使用习惯是新器换旧器, 这种器道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过程。功能之器不然, 器可以变, 道则是不变的。文字可以刻(或写) 在不同的材料, 如陶片、甲骨、青铜、竹帛、玉石、纸张或者液晶屏幕上, 字体可以有篆、隶、楷、行、草, 或繁或简的不同, 但是文字的基本功能几乎是不变的, 所以我们可以用今文翻译古文, 甚至从古代经典寻找范文。货币也类似, 其材料可以有贝壳、玉石、金银、纸张的变化, 但作为储备与交换财富的符号, 从古到今是不变的。如果以有形及制作两点定义器, 无论文字还是货币都有把器隐蔽起来的趋势, 文字可以变成电脑系统中的计算符号, 货币则是银行互联网上一串串流动的数字, 它越来越缺少器的意义。但是不论作为载体的器是硬是软, 是明是隐, 文字与货币作为人类沟通的手段是不变的。象征性的器只要保存下来, 就能体现其价值。但是, 它体现的价值, 却未必是原初制作的意图所在。大到长城、故宫, 小到帝王的印章、祭礼上的酒具, 今日不是作为文物被保护, 就是作为古玩被收藏。它不再起传统那种军事、政治或宗教的作用, 其价值已经转换。我们说它器不变而道变。从实用的角度看, 器有新旧之分, 人情上是喜新厌旧。可就象征意义而言, 器有古今之别, 识器者往往是厚古而薄今。

从象征性器类的观察便可知, 很少器所呈现的器类意义是单一的。如果不是在制作的时候灌注了多种观念, 也会在历史的风霜中附着上新的含义。例如前面述及的古鼎, 它是古器中的礼器, 礼器中的象征权力的重器、有宗教意义的神器, 同时还是有审美价值的艺器。鼎既于史有载, 又有物为证。器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但却可能是变迁的。长城本系御敌设施, 失却其军事作用后, 则成国家安全强盛的象征。房屋本是居住用的, 故宫则曾是王权的体现, 今日又为历史文化灿烂悠久的见证。王国维用古雅来界定古器的这种价值: “吾人所断为古雅者, 实由吾人今日之位置断之。古代之遗物, 无不雅于近世之制作, 古代之文学虽至拙劣, 自吾人读之无不古雅者, 若自古人之眼观之殆不然矣。”

(王国维) 因此, 即使其他的价值都消失了, 古器因古而带来的价值却在增益之中。不惟此, 以仿古形式制作的器, 同样有传递被模仿的形式所蕴含的意味。中国政府给联合国所送的礼品, 就是一尊新铸的铜鼎。望着联合国大堂中的这一礼器, 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定然会有丰富的联想。

孔子希望君子是大器的人。现代社会以训练人的技能为教育的目标, 即使有成就者, 也是各式各样的专家。工具式的人, 当然不可能器大。所谓大器, 就是器量大、器识远, 造就这样的人当然需要多方面的精神教养。其中有一项, 就是对历史文明有一定的学养。王国维认为, 从古器的理解与观赏训练入手, 也是培养人的修养的重要途径:

至论其实践方面, 则以古雅之能力, 能由修养得之, 故可谓美育普及之津梁。虽中智以下之人, 不能创造优美及宏壮之物者, 亦由得修养而有古雅之创造力。又虽不能喻优美及宏壮之价值者, 亦得于优美宏壮中之古雅之原质, 或于古雅之制作物中, 得其直接之慰藉。故古雅之价值, 自美学上观之, 诚不能及优美及宏壮, 然其自教育众庶之效果言, 则虽谓其范围较大, 成效较著可也。(同上)

如此熏陶, 人定然不俗。以识雅器而有雅量, 无论古今, 都是君子的品格所在。一个优雅的社会, 由此而有希望。

 

参考文献

古籍(部分): 《周易》, 《尔雅》, 《礼记》, 《左传》, 《论语》, 《墨子》, 《庄子》, 《老子》, 《周易正义》, 《文史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