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清明的故事

清明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2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清明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清明的故事

第1篇

1、清明节最早是农耕节,当时还另外一个节日就是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代的晋文公和贤臣介子推。当时在宫廷内发生了内乱,晋国太子的异母兄弟想除掉他,夺得皇帝之位。为了逃避被害,最后逃出宫中四处流浪,还带着最忠诚的臣子介子推等人。

2、就在某一日,在大山中太子和介子推等人迷路了,出现断食的程度,介子推毫无犹豫的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大家煮汤喝,暂解饥饿,太子等各位臣子都十分感动。这件事一直被晋国太子放在心里。19年后,重新回到晋国,成为了一国之君后。叫晋文公。当时很多帮助晋文公的臣子都进宫行赏了,可是却不见介子推来。

3、当时介子推并不想去,更没想到介子推带着老母亲悄悄的回到了老家,隐居山中。晋文公心里很不舒服,就去山中邀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并不想回去受赏。最后晋文公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山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火势太大把介子推其老母亲都意外烧死了。

4、十分后悔的晋文公深表歉意,十分悲痛,决定把介子推其母亲埋在柳树下,称为“介山”,就在死的那天不许百姓烧火吃饭,只能是生冷食物,表示纪念介子推,定为“寒食节”。从此以后再介山的介子推坟上每到这一天就会有人按时去扫墓祭拜介子推。

5、于是这天寒食节又被定为扫墓,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是属于二个节日的。到唐代的时候,二个节日很相近,就定为清明节和寒食节为同一天,于是在清明节当天就出现了扫墓的习惯。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我校决定结合清明节这一教育契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组织清明节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学生“敬怀先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安排:

(一)走近2013年清明节

主要内容:

1、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⑴清明节的由来

⑵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⑶清明节的传说

⑷清明节的习俗

2、缅怀感恩:缅怀中华先贤英烈

⑴清明先贤故事

⑵清明英烈故事

⑶清明节的诗词

3、亲近大自然

利用清明小假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由父母带领孩子踏青,并用相机记录踏青的瞬间。

(二)网络活动

2013年清明节期间,团省委将依托共青团网站、共青团频道,开展网上献花和留言等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全体少先队员要利用家中的电脑积极参与网上缅怀纪念活动。

(三)感恩清明节

活动形式:影视育人

活动时间:4月1日下午第三节课

参与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1、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我是中国人》

第3篇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中国的唐诗宋词虽然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在讲解叙事诗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者自创一些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教师可以用一段故事独白的形式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王昌龄当时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比如,生活离不开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领略世界的变换;朋友可以是我们的双脚,引领我们走进多彩的世界;朋友可以是我们的耳朵,带领我们聆听世间的美好音乐。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许久没见的朋友在短短相聚过后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因此,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朋友。本文作者王昌龄在送别好友之后,通过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及伤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无限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不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的伤感之情,因此,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故事对白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进而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描绘画面,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一诗时,首先,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之为踏青节,也是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主要通过祭祖和扫墓等形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清明节从古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由来主要与我国的气候密切相关。古时有“清明风”之说,来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指出:清明节是将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习俗融合的一种节日,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之习俗。通过语言描述,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让学生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

其次,教师回归古诗主题,《清明》一诗主要讲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这天不能回家,使远在他乡的杜牧感受到浓厚的悲哀之情。但是杜牧的诗词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他并不过渡沉溺于悲伤中,而是努力调整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最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有效载体,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让学生自主地画出牧童、牛、杏花村、杏花树、天空、诗人、行人、道路等形象,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古诗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点出这篇古诗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当时写作的气候环境条件等,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打开清明节的相关网址,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清明节知识;“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点明作者内心的悲伤情感,在路上诗人看见路人在坟墓旁边烧纸钱、扫墓等祭祀先祖的行为使他思想情绪高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描绘出路人吊念亲人,伤心欲绝的情景;“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是全诗的关键人物,是帮助作者走出伤感情绪的指引人,因为“牧童遥指”把杜牧带入了一个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通过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描绘出牧童以及牧童指路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情感与画面融为一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学,提升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与清明节有关的视频或者电影,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殓师》和《岁岁清明》都是有关于清明节的电影素材。但是《入殓师》这部电影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不易看懂,因此教师可以播放《岁岁清明》这部电影。总而言之,视频教学不仅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语文古诗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还体现了我国古人浪漫抒情的艺术情怀以及饱满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促使古诗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志,于永华.锤炼古诗经典,丰厚文化底蕴――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38.

2.马玲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17:147.

第4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又叫踏清节,在4月5日。

清明节那天,我打开电脑,看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乌鲁木齐的一个大超市(这个超市一共有20多层)着火了。有三名消防员在此次大火中牺牲了。后来乌鲁木齐的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哀悼他们。

我看到这一幕,十分感动。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他们为了拯救别人的生命,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虽然死了,可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永远的怀念他们。

舍己为人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应该发扬光大,而不可抛弃。如果人人都发扬,继承这种伟大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阳光,永远的辉煌灿烂。舍己为人是公认的最可称赞的品质,舍己为人是永恒的美德。

我希望大家都向这三位烈士学习,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大隗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孙腾飞

第5篇

“哎哎哎,这桥啊!挤得越来越不像样了……难为我这瞎老头子,过趟桥真不容易啊!”

一老一少的对白,夹着些许河南口音的普通话,伴随着盲人用竹杖探地声、驴子受惊后的嘶鸣声、和着桥上小贩的吆喝声、桥下船工的喊话声、看热闹的起哄声、桥下哗哗的河水声……800多年前汴京虹桥上的繁华盛景扑面而来,北宋张择端精心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一角市井风隋跃然眼前。

这不是在做梦,更不是在拍电视剧。而是由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精心打造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6月23日,这一项目正式完成,今后观众在参观故宫时,可以通过数字音画的方式欣赏到北宋汴京的社会盛况。

《清明上河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藏品,是现存的唯一把北宋的城市生活面貌、生活状态清晰描绘的画作,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考证价值。它犹如一个长长的电影镜头般,从早春的郊野一直摇到城内市井中的深宅大院。泛黄的绢,细腻的笔触,我们曾经听说过它,可能看到过它的复制品,却从来没有真正去感受过它。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以观众体验为核心,以视觉和听觉沉浸的方式,采用超高清晰的数字影像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作的所有细节。穿越时空,置身市井繁华,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上河图,体验背后同样富有魅力的技术细节。

原味历史

《清明上河图》横528.7厘米、纵24.8厘米。5米多长的画卷中画有500多个人物,各种牲畜60多匹,大小船只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也有20多件,在方寸之间,重现历史、让观众感受历史、且不改变原作一分一毫,这并不容易。

“数字清明上河图”的研发过程始终以故宫博物院内、外的文物专家的研究为指引。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先按照史学专家的建议,把整幅图画分成了51个场景,700多段人物对话,并请专业配音演员配音,基于对历史的遵循,配音演员在对场景的诠释过程中,人物普通话中略带河南口音。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的介绍中,数字化的经典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无用户交互时,数字清明上河图会在雄壮交响乐的烘托下从右向左打开,引人入境,此为画卷层,随着画面的播放,进入交互浏览的部分,生动的自然环境音效描绘了村野、田园、集市、街巷、大河、激流、险滩等场景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进入故事层,一个个生动诙谐的对话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所点之处,就像在看一场情景剧,具体到对象层,声音就能关联到故事层中的每个任务或对象。

据徐迎庆介绍,基于散点透视的绘画展示系统主要采用四项核心技术:基于散点透视的空间几何模型,基于层次图结构的立体声时空标注模型、千兆级图像及其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呈现、以及视听觉感知一致的交互多媒体展示系统。

音画汴京

与西方画很大的不同是,中国画中有许多个消失点,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随意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即散点透视。这样,画家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从多个角度描绘客观景物。清明上河图卷就是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的运用的典范,如何还原《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人间百态呢?

“作者在画中的视角并不是连贯的,而是会随时变换视点。首先,会通过把握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来营造一种向后退缩的错觉。同一场景中的人物、动物、树木、建筑按照一个统一的倾斜度来排列,确保任何一处画面本身的地面是连贯的。同时,对于前后物体之间形成迭压关系,会利用笔墨的浓淡加强两者之间的距离感,使人产生两者位于同一纵深方向但远、近不同的错觉。”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解释道。

研究计算机的人首先要讲究算法,而算法都是基于几何、基于数学的。但是,散点透视是没有一个数学模型的,怎么办?

必须提出新的散点透视几何模型,实现全局的、连贯的三维空间和快速计算。“音画系统希望让人身临其境,而在几何关系上就难以实现声音的淡入淡出等三维效果。我们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散点透视的解决方案,能够重建出全图的连贯的三维空间来;另外,还要快速计算。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在散点透视的空间,得到图像上每一个声源的几何空间位置,这样当参观者走近的时候,就能够精确的知道,应该走到哪了,声音在哪里。”徐迎庆对记者介绍。

原作者的不同视角就是对画中立体声进行空间定位的前提。先确定画家对局部场景的仰角,然后,通过把画中不同视角的对象投影在统一的地平面,进而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场景间距离。为了实现场景和对应音乐的实时调用,又在不同层次的画中分为1800多块,进行交互式操作的时候,系统就会把它最临近的一些图像都调进来,而不是所有的图像,这有效地保障了效率。对于音频文件,分别规定播放的顺序和停留时间,这样用户在交互的时候就可以听到根据层次图结构而组织的故事了。

数字化生存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和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渠道。

以虹桥片段为例,《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中使用了百余条声音素材来再现这一场景。在声音布局的整体节奏上,一方面着力渲染虹桥场景紧张、热闹的氛围,一方面尽量贴近原作紧凑中犹带从容的感觉,遵循画面内敛的、“劲发而不露”的古典品质。在人物对白中,尽可能在简短的语言中将图中的历史信息表达出来。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不仅用高精度的数字图像如实再现其艺术观赏魅力,更融入了数字技术的新内涵:交互性与沉浸感。古老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观众可以在多点触摸屏上浏览高清晰的《清明上河图》影像,任意放大、缩小和移动。同时,配合画面实时合成的声音素材,构建出逼真的立体空间环境,使观众犹如置身北宋时期的汴梁城,聆听市井喧哗、人物故事。”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表示。

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从技术上提供支持,从采集图像到考虑方案,接下来的实施、测试和安装,项目用了一年时间完成,当最终汇报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的项目负责人难耐激动之情,“这个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想要这样一个系统。”

第6篇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 情景模型 文化传承

《清明上河图》以清明时节北宋开封汴河为背景,以此背景中活动着的形形的人物为重心,以横跨汴河南北两岸的虹桥为画眼,并运用移步换景、以大观小的构图方式和写实主义的传统手法,细致入微地介绍了宋徽宗政宣年间(政和、宣和,1111年―1125年)汴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造型准确、描写细致、技法娴熟、风格淳朴、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清明上河图》燕山张著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是北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交通中心,更是一个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消费中心。作为一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从史料上为我们提供了北宋首都开封城内外的建筑、交通、商业、船运业、手工业、民俗等丰富的资料,因此,它还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熙攘之态,喧阗之声,恢弘之景,壮美之神,磅礴之气,亲切之情”(李勤策《再造宋风――开封清明上河园》),对读图者的视觉、心灵都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冲击,而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人文艺术价值,我们可以发现《清明上河图》鲜明的艺术特色。

第一,高度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和艺术的一种创作方法和思想表达,主张细致深刻地观察、研究现实生活,再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客观真实、精细准确地去反映、描写(绘)它。画家张择端持之以恒、无微不至地观察、揣摩、分析都城汴梁的社会生活,以致深入到了汴梁城内城外的各色人物及其衣着打扮、行动姿态,各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在一个又一个真切实际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把各色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得丰富、淋漓。

第二,包罗万象,气势宏大。《清明上河图》不仅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功能,在某些方面,甚至起到了一些历史文献无法起到的资料作用,成了研究北宋各种史实不可或缺的材料。

第三,一气呵成的严谨结构。《清明上河图》娴熟地使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将许许多多的人物、牲畜、树木、舟车、房屋以及桥梁、河流、街道等诸种事件、场景分别按主次、轻重、粗细、缓急,巧妙而恰当地进行了组织和安排,使之构成了一幅和谐完美的画面。整件作品结构严谨,主题突出,段落分明,首尾呼应,繁而不乱,长而不冗,画面浑然一体。

第四,俯拾即是的前呼后应。《清明上河图》一气呵成的严谨结构,是以“呼应”手法作支撑、为依托的,而此种呼应手法可谓比比皆是、处处可见。前后呼应手法的运用缩短了距离,扩大了支撑,增多了基础,从而也就加强了一气呵成的结构层次,强调了整个故事的连贯完整。

第五,对比手法反复使用并贯穿始终。同文学作品一样,《清明上河图》也使用了对比(比较)手法。其对比手法不仅随处可见,且贯穿始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造就了《清明上河图》畅达的节奏和严谨的结构,进一步强调了画面的内容,肯定了相关的故事情节。尤为重要的是,还特别凸显了《清明上河图》蕴含的政治思想和绘画动机。

第六,以步观景,步换景移。《清明上河图》熔时空于一炉,摄万象于笔端,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原理,边选边录,反映了京师周边数十里的乡村风光和都市景色,将近、中、远景层层推开,使之错落有致,构筑了全方位的立体景观,组织了极为丰富的人群活动。这种全方位的立体景观和丰富的人群活动,恰是对物象的细节描写。

总而言之,从宏观上看,《清明上河图》全卷采用了高出俯视摄取物象的办法,所以画面内容博大精深,并且拥有广阔的时间、空间顺序, 传达出了“咫尺千里”的心理感受和视觉体验,表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工艺美术系

第7篇

《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珍品,后世临摹极多,但对于其作者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还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认为张择端为南宋人的专家,主要是根据明晚期书画家董其昌在《容台集》中对《清明上河图》的推测:“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记载:“《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繁盛也。”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观点的专家,是根据《清明上河图》最早的题跋出自金代人之手,并且两宋画院均不见张择端著录。

然而,更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考证,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中注明了张择端的身份为“翰林”,并且进一步指出,张择端游学于京师,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惟一的记载。他所提到的向氏究竟是何人,已经无法考证,向氏所著《评论图画记》一书也不曾见于著录,这给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考证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根据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至今,开封民间还流传着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开封的相国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天保六年,到北宋太宗时期,相国寺发展到鼎盛时期,占地540亩,僧院64座,殿阁雄伟、花木葱茏,因此被誉为“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偌大的相国寺雕梁画栋需要大量的画师为之服务。传说当年在北宋东京今开封市的相国寺里,住着一些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个青年画师,他说可以把首都东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上来,这个青年就是来自山东诸城的张择端。张择端住在相国寺的香积厨里,潜心作画。一天,宋徽宗赵佶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赵佶听说相国寺里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师,便命宰相蔡京去了解情况。宋徽宗赵佶和宰相蔡京不但喜欢绘画,并且都是绘画的高手。宋徽宗赵佶命宰相蔡京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张择端被召进了宫中翰林图画院,但是他提出,不能关在皇宫里面作画,要求在安静的农舍中作画。宋徽宗赵佶同意了张择端的请求,命宰相蔡京为张择端在北宋东京都城的郊外,找了一处安静的农舍。从此,张择端披星戴月潜心作画。谁能想到,这样一幅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竟是在东京都城郊外的偏僻农舍里创作完成的。当宰相蔡京将张择端绘画的长卷呈给宋徽宗赵佶看时,宋徽宗赵佶见了张择端的绘画大喜过望。从此,《清明上河图》被宋徽宗赵佶收入皇宫内府。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赵佶和儿子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到北方,藏于北宋内府的《清明上河图》及6000件艺术品也被金兵掠获。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一个儿子宋高宗赵构杭州称帝。张择端为了让宋高宗赵构不忘国仇家恨,坚决抗金,闭门谢客,呕心沥血,又绘制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献给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与父亲宋徽宗赵佶不同,对画根本不感兴趣,并将画退了回来。张择端展开长卷,心绪难平,一气之下,将自己呕心沥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付之一炬,幸好被家人及时抢出一半。在沉痛的打击下,张择端不久忧郁而死。

张择端两次献《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是否真实无法考证,但是传说中,张择端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画家。

第8篇

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我依稀记得,我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到乡下去。我们乘着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历尽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们来到了两个土包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样子像是小山坡,还像在幼儿园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玛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我的爷爷奶奶也从小陪在我的身边,时时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处处都为我着想。我呢,也对爷爷和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妈妈一定也跟我一样爱他的爷爷和奶奶。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已渐渐开始懂事起来,我懂得了许多,我也知道了小时候的所有的疑惑。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的这件事,我都会不禁觉得当时的我是如此无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即将来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日,又是一个怀念亲人的节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更是我最难忘的节日。我知道,这次清明节,妈妈还是回去绍兴看望爷爷和奶奶。到时候,我一定也会诚心诚意地跟着妈妈一起去上坟,我也要向妈妈的爷爷奶奶献上我的那一分诚心.

第9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可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春秋时,重耳在外流亡,介子推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上了晋文公,封赏功臣时,把介子推给忘掉的了,介子推就带着老母亲躲到深山里隐居,无论晋文公怎么召他,请他,他都不出山,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但他宁愿被烧死,也没有出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他被烧死这天,禁火,只吃寒食。

今年的清明节很特殊:清明节与三月三日重叠在了一起。老人们说这是不吉利的,要在这天吃桃,买红布辟邪。

关于三月三日,有一个小故事:传说,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据说,王母娘娘原是一个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的蟠桃。此后,人们又把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而桃也就有了长寿之意。

所以人们会在今年的清明节吃桃,但买红布辟邪却是子虚乌有,只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第10篇

一年有很多假期,又一个假期到了。这个假,很特别,是清明节,放三天。以前因为工作关系,一放假,心就慌,担心又浪费了时间。现在却形成习惯了,知道要干什么。要记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XX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时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扫墓与踏青,是清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象特征,这两者分别体现了清明文化的精神宗教与世俗生活双重特性。扫墓代表着中国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传统,带有宗教色彩,因此是严肃的。四川的习俗一般要提前,前几天,老爹与大哥代表我们全家就到祖坟去“挂青”,除草,烧纸,慎终追远;踏青则代表着一般民间敦亲睦族的民俗文化传统,这是一种生活习俗或生活方式,因而是活泼愉快的。清明节的双重特性在古今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是神圣的,是宗教性的活动,祭祀是今人与古人的“通感”,以此证明生命的延续性和神圣性,从而体味到斋明肃穆、慎终追远的“礼”的精神价值追求。而作为世俗性的清明节,则又是人们“凑风光”的故事,是“嘉祥、喜气而又轻松”的。这就是清明文化的二重特征:宗教与世俗。

西方人类学家一般将传统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的“大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小传统”。按此二分法,扫墓所代表的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大传统”,而踏青所代表的“敦亲睦族”的节日习俗则属于风俗习惯层面的“小传统”,这就是清明文化的二重含义。这两种文化传统相辅相成,既区别而又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中国清明文化的整体特色。

父亲及老大,代表我们做“大传统”,去扫墓,年复一年,我很少到祖宗的坟前,真的有那么忙吗?试问:一个男人,必须走过多少路,他才可以被称为男人?!一个人得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一个人要转多少次头,才能假装神马都没有看见?!要有多少尸体,他才会知道已经有太多的人死去?!其实,清明,是个特殊的日子。我心头想的除了自己已经过世的亲人,谁会忘记自己的祖先呢?但,在我心中还有很多与自己一起打拼的同事与兄弟因为各种事故失去了生命离开了我们,还有因为改制失去生活能力的弱势群体放弃了生命离开了我们。我不能装着神马都没有发生,他们已经变成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几天,我在做“小传统”,在武汉出差与踏青,住高尔夫球场,连续几天的春雨,窗外广袤的江汉平原早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油菜地满眼金黄。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派萧瑟荒凉的样子。品来,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万物的生灭的过程是在是太短暂了,太渺小了。为何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怎样才能让生命之花璀璨而永恒绽放呢?没想到,大自然经过一个严冬的摧残后,它们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枝头的绿意在不经意之间点染出了春的气息。真正的声名姿态应该是在严酷的重压下生命表现出的不可抗拒性,迸发出耀眼的光辉,让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不留遗憾。

第11篇

此诗清新自然,没有一个难字,一个典故也不用,突出了清明节的天气。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很少见到清明节的太阳,那天总是天空阴暗,细雨,带点儿凉。究竟"清"在何处?"明"在何方呢?

清明节的"清明",确与细雨有关。"清"是"清洁","明"是"明净",古书形容清明节"清洁明净",大概是将清明细雨,当作是自然界的洗涤剂,洗去不少污气。

可见清明细雨,不一定带来清明哀思。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万木凋零的寒冬已过,虽有细雨,但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如果是扫墓,:才会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否则正是农村所喜欢的春雨。清明雨在农村古谚,称之为"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说明农民对春雨冀盼殷切。

正因为清明除了扫墓,也可以有喜庆,所以古代清明节流传很多风俗,如踏青(郊游)、蹴鞠(踢皮球)、放风筝、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看岁月流逝,社会嬗递,不少已被淘汰。

中国民间在清明踏青,据宋代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打扮入时,翩翩往郊野游赏,终日不绝。这种踏青之风,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描绘了宋代清明汴京人踏青的热闹情景。

唐代诗人崔护在某年清明踏青,竟有奇遇。当日他路过一个农庄想讨茶水,遇上亭亭如玉的农庄姑娘,粉脸在桃花映衬下,分外娇媚,崔护为之神摇,第二年清明再访农庄,希冀重遇丽人,但农庄虽在,伊人则杳,崔护怅然如果失,在茅舍白板扉上题诗一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讲男女之情,已大异于扫墓心境。

祭祖扫墓,早在西周已见,但清明扫墓,迟至唐代才盛行,在此之前,清明节仅是附属于寒食节的一个次要日,与寒食节相距不过两三天;到后来,寒食和清明,已没有严格区分。但寒食传说,涉及一个叫介之推的大人物。

话说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因受迫害流亡,大臣介之推追随左右。有一次重耳迷路几乎饿死,幸得介之推从身上割下一块肉烧烤给他吃。其后重耳返回晋国做了晋文公,大赏群臣时竟然忘了介之推的大恩,到发觉时介之推已居绵山。晋文公请他出山,他坚辞不就,惟有下令烧山,逼他出来。怎知介之推背着母亲宁死不出,烧山后在一棵杨柳树发现他们母子尸体。晋文公悲恸不已,下令此后烧山之日禁火,而此日遂成为寒食节。

宋代黄庭坚《清明》一诗提及这则典故: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陇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第12篇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 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 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 春景的美好。

活动一 寒食节

活动目的:

1.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 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 ,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 ,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 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 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 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 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n

bsp;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附图 {图})

活动二 扫墓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 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 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 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 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

>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 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活动三 踏青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 :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 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 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 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 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活动四 插柳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 插柳)

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 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 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春暖花开话清明(清明节)——幼儿系列教育活动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 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

,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 ;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 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活动五 荡秋千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

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 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活动六 放风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

2.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类型的风筝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启发提问:

①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②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

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 ;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

①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

哦春暖花开话清明(清明节)——幼儿系列教育活动幼儿的审美能力。

②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

4.游戏“放风筝”,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能力。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