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

时间:2023-05-30 10:2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分析化学实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析化学实验

第1篇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格式1.实验题目 编组 同组者 日期 室温 湿度 气压 天气

2.实验原理

3.实验用品 试剂 仪器

4.实验装置图

5.操作步骤

6. 注意事项

7.数据记录与处理

8.结果讨论

9.实验感受(利弊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结果与讨论:

第2篇

【关键字】 分析化学 实验 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与内容改革、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向。高等学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实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以及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四个步骤。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不甚了解,不能很好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衔接起来,不能完全达到实验教学应起的作用,达不到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重知识转化能力的提高,应使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现实生活与分析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是改革实验教学,实现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式与手段,也是实验教学中函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尝试在本院2009级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一体化多层次,层层提高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面向问题的教学模式”和“自行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采用层层提高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取本院2009级一个班的分析化学实验课进行试点,在教学中将整个实验课程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学生依照讲授的内容进行实验。主要强调学生对滴定分析仪器基本操作的掌握,并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第二个阶段采用“面向问题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体,教师将实验分解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答,并依照问题写出具体实验方案。主要强调学生针对具体实验,如何将其分解,在实验方案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阶段采用“自行设计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以上两个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学生依照提出的问题修订,完善实验方案。主要强调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模式实施改革的效果

本项目提出的一体化多层次,层层提高的教学模式,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促使其向实践转化,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现实生活与分析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1.实验课教材建设:

为了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与效果,实验课教材的建设是头等重要任务,为此我们结合我院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内容的修订精神,及时调整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材内容,将一些近代分析化学发展内容如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和微型化分析实验设计等内容引入分析化学基础课之中,丰富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研究: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操作水平,我们除了坚持原有的教学方法如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等内容之外,发展了实验课堂当堂小组讨论的新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使同学真正地将实验课教学内容与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水平。此外,我们还积极地进行了个别实验内容的开放教学,即允许同学利用别的时间再次进行实验,提高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

3.学生能力考核:

为了对学生实验课的能力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我们除了坚持实验技能的本身考核外,还积极进行了实验综合测试考核的探索,即根据同学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要求同学设计一实验方案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加深了同学对单个实验内容的综合理解与运用。

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足及其改进

改革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1.实验教材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高等院校使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编的《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化学实验》能够满足基础分析化学实验教材的要求。但是综合设计部分很难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针对这一点,应该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可行的实验教材,从而满足课改的需要。

2.实验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过小,所以有时难以即时纠正学生操作上的失误。希望学校能考虑到实验教学的特殊性,能够一个班可以安排两个老师或者加大实验课的学时安排。

3.教学设备的缺乏。实验仪器不能够满足课改的需要,如果学生无法接触仪器,那么实验课就会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张存兰.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3).

[2]刘春英,柳云骐,罗立文等.化学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石油教育,2010(5).

[3]姜运田等.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学化学,2005(1).

第3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工科院校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工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动手能力,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为了培养出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本文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情况,在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设想,有许多已付诸实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

    实验化学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实验教材的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查阅各大高校实验教材,以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实验》和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合编的《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基础,结合化工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教材及教学内容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1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化工类学生的基础课,其内容必须包括化学分析和一般仪器分析基本内容;四大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实验,同时注重实验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应用型人材。温州大学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工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走向工厂和企业,在编写教材时,选取一些与实际相接近的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编入教材,如硅酸盐水泥中主要成分分析,电镀液的铜锌镍分析,制革污水中六价络的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纳碳酸氢纳氢氧化纳的联合测定,建筑桩基岩样成分分析,装饰陶瓷成分分析,装饰花岗岩成分分析,装饰大理石成分分析,黄铜合金中铜锌分析,青铜合金中铜锡分析。这些实验贴近温州产业实际同时又能综合利用不同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一部分作为学生实验自选项目,另一部分作为学生必做实验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2实验内容的更新。删除原教材中陈旧的、重复的实验内容,精选先进的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开发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能力,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编教材中,增加的实用性实验内容都具有综合性、有的实验方法可由学生依椐基础知识自行设计,让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得到锻炼,为社会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另外,在当今提倡环保的年代,我们尽量做到实验内容的绿色化,将有严重污染性的实验进行方法的改进,减少污染的排发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增加少量的微型实验项目,可以节约实验试剂、实验经费和时间,减少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将《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则》、《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学生实验示范报告》、《常见分析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常用分析化学实验数据》《有效数字和误差分析》等内容编入教材中,这些都是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列入教材,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帮助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带课教师认真备课,并预做实验,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认真备课,熟悉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找出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及时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并记录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并给予学生及时讲解,准备好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思考题,及实验中学生所要注意的问题,理清上课思路。带课教师通过预做实验,可以检查仪器药品是否准备充分,加深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同时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预做实验可以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考察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总之带课教师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为上好一堂实验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2.2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报告

    过去学生预习时,往往为了应付检查,不动脑筋地抄写实验原理和步骤,达不到预期效果。采用书写预习报告的同时,在上堂课就布置与此实验相关的多条问答题,只有学生认真预习,真正掌握原理和方法后才能回答出问题。预习成绩作为实验课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让学生去认真完成。通过这样的预习措施的改革,避免学生照方配药的进行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盲目性,预习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2.3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变以往“教师讲课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讲和示范实验”。教师采用问答式的方式对学生上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并采用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本堂课内容可以教师简单讲解,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示实验,让其它同学来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引入问答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到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4利用课内课外实验练习,狠抓学生实验操作基本功。

    分析化学实验与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最大的不同是‘量’的概念,分析化学实验是测定物质的量,实验结果是物质的含量,实验能力或者说实验水平高低取决于测定含量准还是不准,测得准还是不准又与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功直接相关,所以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基本功的训练是分析化学实验的关键,对分析天平的称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定量容器的洗涤,使用,读数必须反复严格训练。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教师要不断的查看学生的实验情况,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引导式的让学生自已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于实验失败的学生,必须要求重做直至成功。在做分析实验时,选取几种样品让学生做,避免学生数据的抄袭。开展微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开展开发性实验,由几人组成,培养其合作精神。这样让学生从分析化学实验一开始就养成尊重实验现象、尊重实验数据、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习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实验,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3.更新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涌现了较多的电化教学资源,如录像带、VCD、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大大满足了实验电化教学的需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基本操作技能、仪器的使用及实验室安全教育等与实验相关的内容采用录像、电脑、投影仪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新知识,改善了教学效果。将一些相关的教学软件安装在学院机房的计算机上,或将多媒体课件挂在学院的内网上,这样学生可以随时在电脑上学习相关的实验知识,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预习和巩固实验知识的效果。另外,在分析实验室配置了几台专用计算机,在其电脑上安装了相关的软件,学生完成操作后必须在电脑上处理数据, 计算结果,绘制工作曲线,并且利用计算机给出自已的实验成绩。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建立和应用数据库。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规范了学生实验操作, 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方法,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善考核制度

第4篇

论文摘要:分析实验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分析化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和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鉴于分析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分别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

分析实验是化学、化工工艺、环境科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密切相关,但又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实验教学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践证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教学环节和实验不可替代的功能。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教学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传统的分析实验教学无论从实验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没能使该学科的特点很好地显现,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新的人才观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由于主客观诸多原因,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还相对滞后。因此高等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当前至少要转变三个观念:一是转变学生的实验观,学生要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二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师观,要把教师由实验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实验教学的指导者;三是要转变教学观,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要由传授知识转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益

当前, 教师“包”得太多的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结果处理都由教师深刻、细致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只需按教师讲述的步骤和方法, 按部就班, 就能完成实验, 这样的结果是: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应该主动把“包”得过多的那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处理。具体做法: 在做某个实验前, 给出指定参考书和思考题, 学生通过“查、看、思考”来完成。教师通过对预习结果的检查和把关后, 对实验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讲述后, 学生就可进行实验, 这样, 讲课时间减少了, 学生实验时间增加了,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如: 缓冲溶液、标准溶液、指示剂等可在教师指导下, 让学生自行配制, 不仅可减轻教师工作量, 而且能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 在基本操作和训练的同时, 要经常穿插设计性实验, 使能力的分解培养和综合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可以依次按基础训练-综合实验-研究式实验推进教学进程。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分析天平的使用,容量器皿的操作,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重量分析基本操作的讲解内容多,课堂知识容量大,有些操作需要展示操作细节,仅靠实验老师在现场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可以反复播放,对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缓慢展示变色过程,并呈现出逼真的终点颜色。 这样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快速掌握方法要领。

四、规范实验操作, 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功。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的规范化、熟练化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因此从实验开始就应强调基本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授课时的规范化示范操作很重要,要从实验准确性、实验习惯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3] ,及时纠正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随意去做。最典型的实例是滴定过程中滴定管的操作,同学们总是不按示范去操作,随意用手去拿装满溶液的滴定管。教师今天纠正过来,明天又忘,忽视仪器在实验中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因此,把操作及技能训练贯穿在实验课的始终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规范实验操作,同时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使环境教育在这门课中从头至尾得到贯彻和落实。

五.突出能力培养, 加强实验指导

实验教学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 激发学生创造欲的过程。实验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专门纠错的巡导员, 更不能做漠不关心的观察员。而应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示范, 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 怎样去分析解决问题, 怎样去优化实验操作过程。照本宣科、毫无新意的教学过程是激发不起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兴趣的。观察是发现的前提,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所以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 对转瞬即逝的现象中有的是反映本质规律的, 而有的是属于非本质的, 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科学地得出结论。同时, 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每观察到一个现象, 就要自问一个为什么, 学会把实验事实与已知理论联系起来, 并试着去解释它、理解它, 长此以往, 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做实验的兴趣, 从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实验中遇到困难, 教师应给以适当提示, 而不要直接告诉其问题所在, 更不能代他排除。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 教师不要简单草率地加以否定, 或者用书上的现成结论去“修正”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 应引导学生冷静思考, 深入钻研, 多提几个为什么, 换个角度和方式思考一下, 寻找合理解释, 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和参考信息, 探索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教师要支持和保护学生实验中可贵的求异精神, 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 训练他们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验结束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交流, 互相启发、补充、讨论, 在共同研讨中逐渐提高自己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在分析实验课中, 教师通过具体制定能力培养目标和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方法,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全面提高实验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总结和完善,需要更多教师的积极。我们力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环境,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和适应时代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而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4 ,5] .

参考文献:

[1] 莫运春, 许金生, 冯泳兰等.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 . 大学化学,2006 , 21(1):24-26.

[2] 巩新兴, 樊晓琴, 范亚娜.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J] . 甘肃高师学报,2003 ,8 (5) :78-79.

[3] 赵桂欣. 浅谈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J] . 卫生职业教育,2005 ,23 (20) :98-99.

第5篇

关键词:医学高专;分析化学;实验考核;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121-02

根据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考核和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实验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有关实验的知识,而且要使他们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解决一定的分析化学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而开展实践性的教学考核,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特别是对于当前的教学改革、高等医专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合格的医药卫生技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如何实施常规性、实践性的实验考核呢?笔者所在教研室立足于探索和发展,通过了近七年的实践,证明实验考核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内蒙古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考核的一些做法,简要地介绍如下。

一、选择实验考核的内容

由于实验考核是阶段性的,目的是检查学生阶段学习之后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实验考核应结合前段所学的内容,并尽可能反映出实验操作质量的实验。例如:在定性分析实验中,选择几种常见阴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鉴定。将分析化学实验的实验一和二中的已知改为未知,但可以指定一定范围,适当降低实验考核难度。再如:在分析天平与称量的实验中,可以将笔试与称量练习相结合,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笔试知识点可以选择:①分析天平的性能测定(分析天平的结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天平性能的检测方法,天平的使用和保管规则共三部分的内容);②分析天平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③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包括天平室的规则和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④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直接称量法、递减称量法和固定质量称量法三种基本方法);⑤进入实验实训环节,完成“实验四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⑥课后两天上交完整规范的实验实训报告。实验考核的内容应该从一般的简单实验到较难的综合实验慢慢过渡,逐步提高。

二、公布实验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笔者认为,实验考核应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事先将实验考核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印发给学生,等到考试时,再临时抽签,以确定每个人的具体实验考核项目。一般是在相近的分组内容中,相邻或相对的实验台选择不同的试题。例如:在定量分析中,从四大滴定中,各选择一组实验题。将分析化学实验的实验六至二十三作为内容。教师从基本操作技能,仪器的使用、药品的配制与取用,实验步骤的安排、书写,关键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记录,误差处理,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课后实验思考题的完成情况等几大方面进行详细要求。

三、仪器药品的准备及收集结果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实验考核处于等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用品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根据实验结果所作出的评定,才能反映各人完成实验的能力。依据公平原则制定统一的评定标准。让每位教师最多看两名学生,只有这样的纪律保证,才能使学生的实验努力完成。例如:在定量分析中,误差是评定实验结果这一成绩的重要指标。实验完成后,及时收集“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记录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清楚,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随意拼凑和伪造数据,尽可能采用列表法做原始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经监考教师检查签字后方可有效。而且允许学生实验报告回去再做,然后统一交来。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应加以分析和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特别要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和年轻教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成绩评定

这是一项综合的、较复杂的工作,要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评分标准,可参照分析化学实验附录三: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核项目与评分细则,宜采用等级制评分(5分制)。从分析天平的称量操作,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与定容、移取溶液的操作,滴定管的使用与滴定操作,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精密仪器的操作。这四大方面,制定评分细则,超时扣分,应采用百分制较公平。对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三部分内容的评分细则,逐条逐项给出评分标准,并在今后的实验考核中逐步完善。这样,既突出了考核内容的整体性,又把握了评分标准的可操作性。最后,任课教师从实验态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实验报告、实验综合能力素养等几个方面展开考核,对学生的实验总成绩进行评定。最后,将实验成绩按百分比例记入学期总分。

五、考核后的分析讲评

通过考核,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教师公开讲评,及时指出每个人的长处和不足之处。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具有勤奋好学和科学严谨的作风,为进一步学习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实验考核和平时实验都是做实验,但通过近几年实践证明:实验考核的效果更为明显。一是学生完成实验的主动性增强,二是学生操作的自觉性提高。通过实验考核,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程度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近几年对检验、药剂专业的考核实践证明: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常规性、实践性的实验考核,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极为有利的,也是我校在实施目标化教学,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化学教学与考核的改革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第6篇

【关键词】高职药学 分析化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91-01

一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分析化学实验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教师主要是板书讲解实验原理、目的、步骤等内容,学生只需要按要求完成实验,就可以获得预期的结果。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讨论为形式,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促进其个性发展。

1.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讨论为形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促进其个性发展。采用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全程参与,其中有大量的小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团队意识。

2.制作分析化学实验视频

在实验教学中,正确选择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突出灵活性和多样性,进行多手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增加学习的热情。制作分析化学实验视频,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实验视频,将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进行展示,实验视频和实验课相互补足,给学生提供更多自学平台,进一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3.转换师生角色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药学类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等综合能力的有力保障。目前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转换师生角色。

二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1.对分析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改革

分析化学实验要结合所学专业学科以及实际应用,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删除陈旧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分别开设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减少重复性实验,合理调整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不断更新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2.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做了部分调整

对不太符合实际需要的实验内容进行删减。比如天平的称量练习,在以前的实验教学中占用4 课时,由于以前教学以机械电光天平为主,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学校的实验室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基本都以电子天平取代了机械电光天平。所以,我们对“天平的称量练习”进行了删减。

3.适当增加现代仪器分析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我校新购置了许多现代分析仪器,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开设了这些仪器的相关实验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三 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由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来评定,这对课前准备、实验观察、操作技能、数据记录与分析及其他实验方式、手段等多方面缺乏更全面的评定,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的实验能力。为了使考核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水平和科学精神,改变考核的方式。

1.素质能力的考核

素质能力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平时预习的完成情况、实验准备工作的认真与否、实验仪器的爱护、试剂的合理使用、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进行综合评价。

2.技能水平的考核

技能是考核的核心部分,将核心技能全部列入考核项目,多项目考核确定成绩总评。另外,开展校内技能大赛,进一步加强技能的培养,通过竞赛给予附加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协作能力的考核

协作能力的考核主要是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和评价。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主要体现在实验小组成员的分工,还体现在组与组之间的相互帮助。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并且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强化所学知识,进一步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面对现状,对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姜巧娟、于梅艳.分析化学实验教改初探[J].河南化工,2013(11):59~60

第7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28-02

非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但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深入开展本科人才培养与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具有鲜明的教学科研特色。

近年来,随着核电大开发对核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具“核”特色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建设和培养模式等也必须发生相应的改革与变化。[1]为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针对不同“核”专业的具体特点而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和有效措施。

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分析化学实验对课程教学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课程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学生的化学实验。学生的化学实验只是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一个方面,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另一方面,则是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包括实验技术理论、实验技术操作和实验技术方法。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2]本文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所在高校“核”特色进行教学,力求改革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逐渐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此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有多人次在省化学实验竞赛中获得佳绩和获得省大学生研究性创新计划项目资助等。

一、分析化学实验课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校科研和教学特色,增加含铀等核素复杂样品前处理和分析的相关教学内容。对于色谱和光谱分析等章节实验部分,则通过一些实际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根据待测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而建立合适的检测分析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辅助课程安排上,针对不同生源本科生可能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等特点,特地开设了“放射分析实验”自编课,由在此领域从事专门研究的教师授课。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上也是由易到难的,使整个学习有一定的梯度,方便循序渐进。

另外,为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根据学生具体的不同特点,如性别、兴趣爱好及成绩等因素,对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组内学生的各种指标大致平衡,并且规定每个分析化学实验小组都必须至少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型研究实验,体验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参与学生体验了一个完整分析化学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等。这使学生经过良好的科学训练,知识掌握较完整,因为针对实际案例,学生也不易忘记,并且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改革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在授课方法上,尽量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结合研讨的教学方式,均是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教师只起引导或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分析问题。多媒体课件能形象而快速地向学生展现实验教学内容,在具体而客观的事件中,容易引发本科生对某种科学研究问题的热烈讨论。在研讨中,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甚至共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可以强化本科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或掌握,遇到学生的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教师还可及时纠正。对于某些放射性大、对身体危害大的实验还开设有模拟仿真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功能设置,方便地体验实际实验过程,充分理解和掌握具“核”特色的分析化学实验。这样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得到加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基本操作技能型实验部分和创新研究型实验部分均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例如,在基本操作技能型实验部分,主要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要求每个学生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过程均需掌握,可以随机选择某个学生负责实验材料的准备与演示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训练,学生不仅都能达到该实验环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且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得到了锻炼。创新研究型实验强调的主要是开放性和引导性。[2,3]在这类实验教学中,首先,实验教学内容的提出是开放性的。具体操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专业的“核”特色提出实验方案,如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应用离子色谱检测铀的新方法研究。另外,实验教学过程也是开放的,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仅为本科生预设问题情境,为其研究项目的开展打下基础,或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及场地等,其他大部分实验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本科生会对实验研究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进一步开发,可加强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索精神等。[4]在整个创新研究型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参与学生留出思考的机会、时间或空间。比如说实际案例分析中,涉及对含铀混合体系中某成分的准确分析,而文献或国家标准方法中,一般强调用偶氮胂III分光光度法,这也是分析检测的最常用方法。但是对于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光谱学和化学计量学数据处理方法,如果数据结构可行,就可应用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普通的光谱学技术也可直接对含铀混合体系待测成分进行目的分析。创新研究型实验教学全过程中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另外,充分利用大学化学省级示范实验室教学平台为“核”特色分析化学实验服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按计划自行安排实验进度。

将“核”专业特色结合起来,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会多有裨益。而经过此系列实验改革训练的本科生其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有的甚至还学会了如何去探索一些客观实际问题,自我感觉良好。经过系列教学,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说明达到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同时教学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因此本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是成功的。本实验课程的创新实践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磨砺学生的意志。因为,一定会有很多预料不到的困难和阻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一部分本科生可能甚至想中途放弃。这个时候,起引导作用的教师需要做一些心理工作,提供一些有力的帮助,让学生重新拾起信心,将实验进行到底。另外,本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将有助于让本科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例如学生会在实验工作前做好细致准备,实验中也会操作更认真,仔细观察,规范实验记录,及时整理和处理实验数据等。

二、改革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在目前的核电大发展形势下,总的来说,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具备扎实核专业基础的技术人才明显不足,相应的培养“核”专业人才的师资和学习条件等,也较缺乏。针对全校所有涉“核”专业学生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不易在教学内容上满足所有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或要求。比如说有些本科生已掌握了一定核专业知识,因为其家庭成员来自于核工业生产部门或相关企业,在其父母言传身教下,甚至还会掌握一些操作技术,但另外一些本科生却从未没有接触过核,没有任何核专业知识,甚至还有些学生来自于文科背景,连基本的化学知识都没有接触过。还有些本科生不习惯独立自主的实验教学方法,甚至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特别是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期时,本科生遇到了困难通常会感到受挫或焦虑,习惯性地把问题交给老师,希望老师来解决问题,对教师的依赖性还会比较大。

从目前的“核”特色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来看,其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会得到圆满解决,学生的培养质量将会更上一层楼。

[ 注 释 ]

[1] 宋继梅,胡刚,李胜利,等.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大学化学,2009(5):42-45.

[2] 丁长江,李政,李宏斌,等.整合实验化学课程内容创新实验化学课程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91-94.

第8篇

关键词: 药学专业 分析化学实验 考核方式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实验知识、技能掌握对药物分析实验方法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训练学生正确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是实验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实验考核与评定在促进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根据多年实验教学实践,探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与高等学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更能反映学生实际实验能力的学生实验成绩考核方式。

一、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实验考核方式是检验、评价学生实验技能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能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课程中认真实验、勤奋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目前的分析化学教材与教学大纲上来看,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教授模式,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课程为辅,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只侧重于实验报告的书写。为了得到好的实验报告成绩,可能出现修改数据的现象。另外,单纯的实验报告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不能反映出学生具体的实验完成情况,教师无法判断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从而无法完成考核对实验教学的考查、指导作用,更不能帮助教师了解实验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是否合理。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统计,在传统滴定技术上,自认为可以胜任实验结果分析的占74.5%,自认为可以胜任实验操作的占50.3%;而在仪器分析技术上,自认为可以胜任实验结果分析的占60.5%,自认为可以胜任实验操作的仅占30.3%。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理论判断能力还是有较高的自信心,而对于动手实践的能力明显信心不足,尤其是像仪器分析这种需用较先进仪器设备进行较复杂操作的技术,自认为掌握的仅仅占了30%左右,这充分表明了目前的理论教学基本成功,而实践操作还任重而道远[1]。

我们根据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考核方案。把整个实验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核。实践证明,此套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性探索

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是评价学生分析化学实验能力的根本,也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基础。在平时成绩中要体现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水平,数据记录的准确程度,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等。平时成绩应该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每一次实验过程中。一般高等院校的平时成绩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给出的评价[2],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按照现有的实验条件,一个教师往往同时带三十左右个学生进行实验,教师精力有限,往往不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操作,由此,给出的平时成绩不是很科学合理。二是教师的评价,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上给出的,难免有失偏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对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析化学实验平时成绩考核的时候,从教师评价与学生的同伴评价、自我评价[3]三个方面平行展开。教师评价具体可以采取课堂提问、课堂巡视、请学生试讲等多种手段展开,尽可能体现出学生在平时实验具体操作的整体素质。学生的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也可以从上述方面展开。由于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是化学实验的真正实施者,充分的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我们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践证明,采取这种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之后,学生的实验前预习比以前更为充分,并且平时操作也比以前认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更为仔细,学生对实验的讨论更为热烈、更具有创新性,对实验操作的掌握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所有高等院校实验考核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它是一个实验的完结,是将具体实验事实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成果,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它不仅仅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还体现了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反映[4]。但是在具体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真正动脑思考的较少。尤其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照抄照搬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都是直接照搬课本,致使教师无法判断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及掌握情况。根据这一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最简洁的话语将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整理出来。否则,一旦发现照搬照抄现象,本次实验报告成绩以零分处理。教学实践证明,此手段确实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以保证学生对所做实验真正理解、真正掌握,在此基础上再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另外,以往的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大都以严谨为第一要素,对学生再三强调的往往都是要求学生必须记录第一手实验资料,强调学生绝对不可抄袭甚至伪造实验数据。有的教师甚至提出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时应将实验成果与数据记录同时拿至教师处,经教师确认、签字,并在上交实验报告时将原始数据记录一并附上方才有效[5―6]。当然,对于用这种手段确保实验记录的准确性,我们没有任何异议。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我们的分析化学实验报告中,强调的重点是“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只要用心观察,每个实验者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经验,甚至对于同一个实验,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也会有新的体验。我们要求学生把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只要有意义,只要有讨论的价值,都写到实验报告中去。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考,而且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只有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有困惑,这样才能反映出学生活跃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7]。教师在评判实验报告的时候,只要看看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判断出来,学生是否认真进行了本次实验。对于好学生,要绝对做到不吝鼓励与表扬,并给出很高的评价与报告分数。即使学生实验数据不是很理想,只要进行了思考,认真分析失误原因,也要给予肯定,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个手段,学生的实验兴趣极大,潜在能力进一步被激发,经常涌现出很多新点子、好点子,既促进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又为教师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价值。

3.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是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效果如何的最终检验形式,因此,期末考核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为了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和创新能力,我们对药学专业学生的期末考核不再呆板地只抽查学生做过的现成实验,而是综合整个分析实验内容,将其典型实验操作、重要仪器的使用综合在几个小实验之中。在期末考核前一个星期,将所有的实验题目提交给学生,允许他们提前查阅文献,进行实验设计。这样一改过去“照方抓药”的实验方式,通过学生真正独立地设计并完成一个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平时掌握的知识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升华。在期末考核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独立考核。评分标准的制定,必须涵盖整个实验过程的始终,不仅要包含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还要注意是眼前的准备工作、仪器的选择、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简单的结果分析与讨论,以及实验最后的结尾工作。这些要求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认真细致的良好科学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的实验内容之一为“药用氢氧化钠的测定”。此实验题目主要是考核的是滴定分析法。因为滴定分析法准确度高,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应用非常普遍[8]。考核内容包括仪器及相关药品的选用、精密电子天平的使用、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以及滴定管的具体操作方法,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考核评价过程对每一种仪器的操作要点进行了细化,具体的评分标准如下:

三、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与讨论

把这套方案应用于我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的考核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新型的实验课程考核模式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手能力明显改观,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以往旷课逃学的现象没有了,每个学生在实验前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过程中认真仔细,在尽力规范自己操作的同时,还热心为周围同学进行指点与指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灵活的思路、热烈的讨论,开放了学生的思维,新点子、新方法不断涌现,整个分析化学实验过程气氛热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全面的发挥与提高。实验报告也不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每位同学的每个想法在分析与讨论部分均有着具体的体现。由于学生平时的实验积极性很高,相应的,最后的期末考核成绩也很理想。一般的学生均能够综合运用平时学到的相关知识,独立的设计实验、规范操作、如实记录、科学地进行数据分析与讨论,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最终的实验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于晨,陈向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及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76.

[2]徐宝荣,白靖文.《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54-56.

[3]刘宜树.试论论新型化学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化学教育,2004,4:11-14.

[4]崔洪珊,熊言林.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85-88.

[5]张雅娟,秦永华,张斌,张新波.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09,(15):182.

[6]王永丽.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44-45.

[7]王谦.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43-145.

[8]吴赛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初探.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2):88-91.

第9篇

摘要:现代社会对毕业生提出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专业素质高的要求。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实验教学亟须改革。本文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43-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日益加剧,水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方向已从传统的城市上下水道工程向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社会对给排水专业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专业素质高。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些新的要求成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原动力。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之一的实验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实验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水分析化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实验学时18学时,占教学学时总计划的1/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对培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天然水体水质及污染水体的形成、变化规律,通过学习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并能把这些知识用于“水”这个分析对象上,从而具备解决水质问题的能力。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多种常用水质指标的测定,涉及到各种最基础、最常用的化学分析操作,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日后科研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受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不重视实验,没有主动性,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思考、课后互相抄;实验课程仍是填鸭式、验证式实验教学,课上老师先讲一遍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学生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验教材内容陈旧单调,没有及时更新;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法、手段与时代脱节,现代仪器设备缺乏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尝试进行了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采用一种崭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口头提问与动手实验。在口头提问部分,先给学生预留一星期左右的自主预习时间,预习内容为实验指导书上的所有内容,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自己反复阅读实验指导书,看懂实验原理、实验器材设备、实验步骤等内容,不需死记硬背,理解即可,并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口头提问时,老师只提问一个问题,每组(俩人)同学只有一次机会,老师随机指定组中的一人来回答问题,若回答不上来则认为该组预习没有通过,他们就不能参加实验,需要重新预习、提问。这种方式旨在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真正理解实验原理,明白实验流程,弄懂具体实验操作步骤。这种预习要求彻底颠覆了预习实验的形式主义,以往要求学生手写预习报告,结果往往是90%的学生写完之后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做实验时脑中一片空白,跟没写一样,还浪费了学生不少宝贵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这种以口头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效果的模式,能够使学生真正有效地预习实验,而且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又使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更进一步,加深了印象。通过和学生实验现场的沟通交流以及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这种口头提问的形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懒惰心理,强迫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口头提问方式来检查预习效果的预习模式是本次实验改革的亮点之一。

在口头提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受这种检查方式,很多学生情绪紧张,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2)不少人实验看懂了,但是说不出来,需要别人提醒。(3)也有少部分学生因为口头表达能力不足,不得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针对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提问时若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就适时更换提问问题。有时会对部分小组的两个成员都进行提问,但这样导致提问阶段严重超时,平均每个班用三个小时,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本次实验的亮点之二是把这门课的10个实验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实验时每组只用一个污水样品,学生测定该水样的各项水质指标,水样由学生自己去取,如果当天来不及,可提前一天取好后放实验室冰箱内。通过自己取水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采样的理解和应用,还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水分析化学实验所规定的十个实验项目分别是分析仪器的讲解操作练习及洗涤、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和碳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浊度的测定、盐酸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水样碱度的测定、水中氯离子的测定、EDTA溶液的标定及水样硬度的测定、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污水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污水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的含量。水分析化学实验课涉及到8项水质指标的测定:浊度、碱度、氯离子含量、硬度、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水中六价铬含量;还涉及到电子天平、浊度计、生化培养箱、分光光度计、COD消解炉等常用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常见玻璃器皿的使用;涉及到称量、溶液配制、滴定等最基本的操作。在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之下,10个实验项目随课进行,两学时一个实验项目,整个水分析化学实验会进行两三个月之久,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学期结束时,很多人对实验内容会忘记大半,但是通过集中连做的方式,就使很多基本操作能在短时间内重复加强,从而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在本次实验改革中,让学生自己去采集水样,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大大降低了化学药品的使用,节约资源。以往学生所使用的水样是老师用纯净水加入化学试剂配制而成的,大量化学试剂的使用不仅耗费教学经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实验改革,有效减少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让学生接触到最真实的测试样品,实现了学校教学与现实生活的零距离对接。在这次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还有很多想法未能付诸实施,我们将在以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如:将实验课程单独进行考核,进一步探索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看到标准的基本实验操作;采用实验专用周,有效解决学生时间紧张、水分析化学实验课与其他课程有冲突的问题;实验采取每人一组,分批进行,解决实验室内拥挤,指导教师指导不过来的情况;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查阅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并按国标要求进行玻璃仪器洗涤准备、试剂制备、方法测定、数据记录处理及标准评价等,使学生职业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引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检测方法手段,使学生了解最新的仪器及检测方法手段。

总之,本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解决了过去填鸭式、验证式实验教学所存在的某些弊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探索,将改革进行到底,去寻找更加适合当今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教学方法、手段,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职分析化学实验的现状及改革[J].科技信息,2007,(5).

作者简介:王丽华(1977-),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能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师。

第10篇

【关键词】分化实验 重要环节 教学质量

《分析化学》是全国高职高专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分化实验的状况,结合教学实践,从加强实验课教学方面,探讨如何上好分析化学实验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笔者就如何加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 精心准备好每一节实验课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是验证所学理论的方式,通过分析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各种基本技能操作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成功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验前的精心准备上的,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根据大纲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具体条件,认真钻研实验教材,设计教法;每一次实验前,充分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复做实验预习,把握好最佳试剂用量,使实验有更好的效果;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积极找原因和查资料,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掌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明确哪些操作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哪些是属于初步训练,实验中有的放矢的讲解。

2.认真抓好实验前预习

实验前的预习是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前把实验目标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并做好预习记录,做到实验内容心中有数。以往有些同学实验前不预习,实验中不熟悉实验步骤,不知道从哪入手,做实验时才边看书边做实验,结果一个实验做结束,还不知道这次实验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掌握那些内容?实验过程中会出现那些现象?实验结果如何?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为此要抓好学生实验前预习这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明确实验目标,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从而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验中克服盲目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同时,通过预习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采用实验课前提问或抽出查预习记录,根据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实验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重演示操作的规范性

分析化学实验中接触到许多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都要求学生会进行熟练操作。而学生以前大部份都没有使用过,教师的演示操作是学生模仿的样板,教师的操作演示是否标准、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模仿练习。如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然后再进行操作演示(包括使用方法,活塞转动是否灵活,检察是否漏液,是否需要涂凡士林等),最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视,若发现错误操作是及时指出并纠正,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熟练地掌握标准规范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师必需苦练规范的操作技能,才能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操作方法。

4.坚持巡回辅导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怎样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操作,积极动手,严格规范操作,是做好实验关键。每一次实验都要求学生掌握不同仪器的操作方法,因而教师要坚持巡回辅导,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时耐心讲解,并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学生做实验的效果。例如,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练习实验,必须对学生逐个进行辅导,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步骤,并要求学生能复述仪器的使用方法,直到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根据分析化学的特点,教师必需反复强调基本操作的规范,并让学生反复练习,正确的基本操作才能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但学生在开始的几次实验还是会常常出错,如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如右手控制活塞,溶液放至刻度线以下无法读数,若滴定管内的溶液不到零刻度,用滴管往滴定管内加滴定液至刻度;读数时,不能取下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不先排空气就开始滴定。使用分析天平称时,开着天平加减砝码或称量物品,升降枢还没有开到底就读数等等。故实验中老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指正并正确的给学生示范,让学生按规范反复练习操作,才能使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通过教师辅导消除部分学生潜在的敷衍了事的心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从思想上树立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精密性、准确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借助实验小结, 强化规范操作

第11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在研究化学课程的过程中,分析化学实验已成为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完成分析化学实验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集中能力等。当前的教育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功底,还需要在一定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实验环节来培养。

1.更改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分析化学实验中,老师是主导者,老师在教学时采取“一包到底”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一包到底”指的是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试剂到实验操作过程,都是老师讲,学生做,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发挥。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了只会按照实验讲义进行实验的群体。对于这种操作步骤机械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的化学实验课,会导致学生对实验操作没有任何兴趣、只一味的依靠老师、没有主见,也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也没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1]。所以,就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技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为学生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可以自己进入实验室,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不参与其中。之后,老师可适量增加学生独立实验操作的次数,如此一来,学生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提升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其次,对于设计性实验,老师要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要使用的实验仪器和试剂等相关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操作能更好的掌握和巩固。在设计实验进行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自己所设计的仪器和试剂进行实验,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讨论各自实验的方法和思路。这种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也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在提前设计实验仪器和试剂的过程中翻阅课本获取知识也可以拓宽视野并对文献灵活使用。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为日后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为学生营造问题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中,我们要结合现代教学的理念,突显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问题式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在基础性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药品规范的称量和试剂的使用等方面提出问题;为了激励学生的全方面综合能力,就需要在综合设计实验中提出“做什么-怎么做-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在不同的实验教学时,老师要抓住每一个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学生会在实验操作中努力观察分析研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得出对应的答案[2]。问题式教学不同于“注入式”教学,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求知欲望、主动性、坚持性,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提升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发展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在实验中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正。

3.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1基础实验选出,验证性实验减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增加

基础性实验是让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它主要是掌握一些基本实验仪器和试剂,了解熟悉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等。这类实验是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但要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并改经典验证型的内容为应用型的内容,所以测定样品尽量选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试样让学生测定,以增强实验的实用性,增添学以致用的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用分析化学的理论解释实验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关键实验步骤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辨析能力[3]。用实验来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思考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大致为: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活动会提升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全方位基本技能的锻炼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消化都归功于综合性设计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和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题目要求是教材中没有的、尽量覆盖几种基本分析方法,且难度适中、能为学生留有自行设计空间,如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分析、饼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胃舒品药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测定等。在设计性实验中,老师只用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内容包括方法、原理、使用仪器、药品及测定条件等,让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实验中得到充分展示,实验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可以研究分析自己设计实验的不足并进行改正,各式各样的实验方案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认可,学生可以更加有信心去设计研究实验,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研究实验方法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在化学实验实践中学生解决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了化学知识,初步领悟到了科研的方式,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快乐,这种实验过程是:研究课题-设计方案-装置组合-观察现象-讨论问题等。

3.2健全的实验考核制度和先进知识的推动

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有,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新知识,不断研究的新仪器和新方法。因此,为了让学生生活在现代新知识的氛围中,就要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向学生讲授新理论知识,新技术方法,更要强调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为了符合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教师就要开展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来增强化学实验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新的知识适应新的时代,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实验考核是研讨教学规律,检查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重要依据,是实验教学成功的有力保障。科学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更是促进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考核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察的主要方法,实验考核本着“重在过程,不只是结果”的宗旨,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设计实验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和正确性进行评判[4]。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教师应在实验前检查预习报告,并按预习效果打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规范并及时加以改正,使学生的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是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对自己所做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采用书面的形式向老师展现。它体现了学生三方面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首先,体现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自己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体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运用程度;最后,体现了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方面能力。对于实验报告,教师除了提供一般的格式及提出报告的目的、要求外,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收获畅谈等。每个实验者只要用心观察,必然会有与别人不同的经验,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也会有新的体验,把这些体验和心得如实书写在实验报告中,这样才能反应出学生活跃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后的分析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使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从而获得新知。此外,在通过对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考察,可进一步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研道路上,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同步,创新思维和不断进步同步。研究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作为实践教学的关键,使学生深刻熟悉了解到了一些基础的分析实验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实验精神,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优秀品质,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实验中表现出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会用认真坚持的态度解决。我们不仅要把分析化学实验当成一种提高化学操作的方法,更要把分析化学实验当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科]

【参考文献】

[1]莫运春,许金生,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09).

[2]赵建芬,李红缨,韦寿莲,等.浅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广东化工,2008,(12).

第12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多平台体系 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11-0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本科院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它是后续实验课程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计划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新建本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由于环境、条件及运行模式的限制,难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创新和应用为主导,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和发展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新建本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由地方各专科学校在合并整合的基础上升级形成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实验设施比较落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扩大招生,学生普遍存在化学基础薄弱的状况,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大学一年级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目前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难以反映到实验教学中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21世纪化学科技人才,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 新建本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

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体系重组、内容贯通”的原则,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加强无机及分析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为核心,从实验课程结构、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进行改革与整合,形成了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基础知识型到综合能力型的逐级提高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3 整合与优化实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构成新建本科院校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实验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涵盖无机化学实验与分析化学实验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包括常用化学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重要化学原理的验证,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等,从而实现学生的“基础性”共性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必备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重在训练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多而教学课时少的状况,运用多媒体教学,逐步提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比例,增强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知识讲解的实效,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容量和教学效果。在实验仪器方面,积极推广微量操作技术与方法,对于投资较大的实验,部分开设“虚拟实验”,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难于理解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5 增开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内容除了反映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外,增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验。在实验类型上不仅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性选做实验的数量,而且内容不断改进、充实、丰富和提高,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扩展的余地,实现学生的“专业性”和“特色化”培养,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实施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本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针对学生各人的志趣而设立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能力。实验题目来自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生的科研项目,选择优秀的学生到科研实验室,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实地参与科研实践,学生自愿组合,自由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加科研项目,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设计、研究、总结和报告,并积极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受到科研的全程训练,参加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7 完善实验考核体系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完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按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考试等内容综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体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和实验课程主讲教师责任制,加强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估。实验考评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代之实施一套闭卷+开卷+课程论文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方法,考试重点从获取知识量向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转移。采取平时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期末考评采用实验操作考核、实验理论笔试与实验操作考核、命题试验考核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测试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

8 结语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革,开拓创新,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改革力度,探索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