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4 13:0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新生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样的课程在我跨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展现在我的面前,给我的震撼是不小的。
我对自己不曾接触过的技术有一种自卑与恐惧,对这样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环境有一种低效的怀疑,对自己对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否有能力去适应有着一些担忧??????不否认这些都是我学习技术的绊脚石。
可以说,我来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个电脑方面的文盲,心里方面有着许多压力。
进入大学前,我是一个十足的电脑盲。除了会开关机、会打字、会浏览网页和一点Windows、Office极少功能外,我一无所知。记得面对一台新电脑时,我是即兴奋又沮丧。那时我对电脑是一种敬畏之情,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用电脑了,但担心误操作会将它搞坏。
在开学之前,对于这一门课也是抱有很多想象的,例如:老师会滔滔不绝地讲很多Flash的精彩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而且老师都是闪客帝国的一流闪客。
初到教科时,我在技术方面一片懵懂。虽然在高一高二的时候也学到一些,但那时的学习只是因为对电脑有一种新奇感,上课时只是知道拿鼠标乱点一气,高中时所学的那点技术在经过高考这场洗礼之后更是一无所有了。
可以这样说,之前的我在技术面前就是一张白纸。由于基础较差,使得我对技术的学习一度停滞不前。经过了半年的摸索,当然不能说自己达到了何以高的程度,只能说作为“菜鸟”的我多了几根羽毛。
转变:
从开学初的心惊胆颤到现在的胸有成竹,我感觉自己的确进步了不少。最大的收获是感觉自己找到了一条学习软件的路子,至少我不会在一个新的软件面前感到恐惧或害怕。
其次是改掉了一个不良习惯,原先我学技术太费时间,不太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实践操作,喜欢先看书,再操作,觉得这样比较省时省力,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所以后来改变了一个方式,在摸索中学习,遇到困难再去翻书,结果效果好很多,学到的东西也不太会再忘记。
当时走入大学的时候还是把电脑当成一个打字机的我。现在已经把它作为我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渐渐的,我发现我的失望似乎消失了,因为在教别人的时候,自己可以说是复习了一遍,而且在复习几遍之后,从中又学到的新的方法,新的东西。虽然技术的水平没有大幅提高,但是技术的基础渐渐变厚。
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学着摸索电脑,我有些不敢,因为我怕计算机会比我还脆弱,我怕万一按错了键会出问题。可是没有人在身边指导,只能大胆做,经过了几天的练习,我可以面对计算机而心不跳了。接下来这种学习就从被动变为主动了。
得意、感觉有小小成就感之时:
尤其是做出一个作品时,那种是非常奇妙的,甚至超过花很长时间解出一道数学、物理题。
说狂点,惟恐不知道,知道了我就可以找到,找到了我就可以学到,学会了我就可以应用。
当学到一个技术时的感觉很高兴,比做出一道数学题目还兴奋,学到后有种想立刻就用的感觉。
技术学习的总结:
当我在FLASH学到一定程度时,并且对其他的软件也有一定的了解时,发现其实很多软件都是有相同之处的,有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我想这对我今后专门学习其他的软件是很有好处的。
简单说,我在学习技术中,开始阶段比较依赖有这方面的高手带我入门,而入门后比较重视实践,实践过程中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兴趣,技术终究是做会的,不是学会的,这点我自己感受颇深。
自己学开始时候的效率可能很低,我开始时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越到后来效率就越高,因为自己学习技术的能力提高了。
就我而言,我喜欢逐个击破式地去学习,而不想这个学一点,那个再学一点,我感觉这样学习太散乱了,系统化不强。
关键词:大学;新生研讨课;大学适应
一年级新生适应是大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调研,有超过1/3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学习;有6.6%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很重,33.1%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比较重;有20.4%和39%的同学对学习分别表示非常紧张焦虑和比较紧张焦虑。另外,新生的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1]。新生阶段的各种不适应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第一学年,如果处理不好,还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四年的学业。
国内外大学的实践证明,开设新生研讨课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开始,开设新生研讨课。该课程面向全体新生,为必修课程,课程一般按照15人编成一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明确一名主讲教师,该老师同时受聘为新生导师。
课程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为学生释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师生的直接互动。课程内容方面,新生导师根据课程情况,可自主设计主题,但有别于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体系,新生导师通过创新课程教学形式,重点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增进专业认同和学校认同,培养学术兴趣。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为案例,分析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总结新生研讨课开设经验,以期对开好新生研讨课提供借鉴。
一、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为调查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在新生研讨课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面向2012级全体新生进行了新生研讨课和新生导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52份,问卷回收率为81.02%。在2352个有效样本中,男生占39.51%,女生占60.49%,男女生性别比为1:1.53。平均年龄为18.4岁,85.2%的学生为18岁和19岁。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1. 新生研讨课教学基本情况
(1)新生参加研讨课单次课的上课时间。新生研讨课的课程时间以一次课1.5~2小时为主,其中有62.30%的课程时间安排在1.5小时左右,16.93%的研讨课时长为2小时。另外,也有11.73%的研讨课时长为2.5小时,9.04%的研讨课时长为3小时。
(2)新生研讨课的上课地点。新生研讨课的上课地点较为多样化,但教室和会议室是新生研讨课上课的主要场所。有75.81%和38.35%的学生表示在教室和会议室上过课,有2.93%、9.74%和5.57%分别表示在咖啡厅、户外或其他地点上过课。在“其他”选择中,同学填写的答案包括
图书馆、实验室、画室、机房、博物馆、剧院、公司、银行等地点。
(3)新生研讨课的授课方式。新生研讨课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座谈互动是新生研讨课的主要形式,有高达77.12%的学生表示以此方式上课,47.60%的课程采用过教师讲课的方式,另外有14.47%的课程采用过除教师讲课和座谈互动之外的其他授课方式,从学生的填写情况来看,这些授课方式主要有:参观、交流互动、学生课堂展示、讲座、邀请师兄师姐传授经验、举办小组讨论会、外出调研考察等等。
2. 新生对研讨课的认可度和重视度
新生对于新生研讨课的认可程度相当高。有46.18%的新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41.96%的新生认为可以开设,而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的新生只有2.35%。此外,根据调查结果,在开课学期所有课程重要性排序中,将新生研讨课放在第一、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有11.01%、11.94%、19.58%,合计42.53%。
3. 新生对研讨课的满意度
(1)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新生对研讨课内容的满意度较高。对课程内容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同学分别占比26.40%和48.64%,累计75.04%,只有3.83%的同学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2)对时间安排的满意度。学生对课程时间安排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6.11%和38.90%,累计55.01%,与课程内容的满意度相比较低。而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同学则占到15.94%,可见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是课程设置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学生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较高。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同学所占比例分别为22.87%和46.09%,累计68.96%;而表示一般的为25.77%,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同学所占比例只有5.27%。
(4)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从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来看,全校的新生对研讨课教师的评价非常高,其中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44.66%和47.21%,而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占了1.36%的比例,并且性别的差异并不大。
(5)总体评价。新生对于新生研讨课的总体满意程度很高,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为25.95%,满意的比例为51.87%,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比例分别为0.64%和2.74%。有20个专业100%的新生对研讨课都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有11个专业表示对课程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新生占总人数的90%以上。
(6)开设效果。有86.58%的新生认为新生研讨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3.42%的新生则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新生中,提出了老师应充分备课、加强师生互动、丰富上课形式和内容、每次上课固定主题等建议。
(7)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排序。根据以上结果,学生对研讨课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任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时间安排。其中任课教师满意度近92%。教师是研讨课开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尽管是第一次开设,课程建设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由于授课教师的投入与引导,新生研讨课的总体满意度近80%,对开设效果的满意度达近87%。
4. 学生在新生研讨课上的主要收获
在问卷中,我们给出六个选项让学生进行排序。从全校来看,有43.52%的同学将“对专业概貌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增强了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这一选项排在第一位,在所有排在第一位的选项中比重最大。也有22.04%的同学把“加深了对同学的了解”排在第一位。
排在第二位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选项是“从中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升到大学阶段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28.51%),排在第三位所占比例最大的选项是有机会与教授、专家、知名学者直接互动(24.25%),第四位里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增强了沟通能力(32.56%),第五位是有机会与教授、专家、知名学者直接互动,所占比例最大(29.33%),第六位则是其他所占比例最大,选择填写其他内容的只有84个同学,但是内容大多与前五项选项的内容有所重复。
二、对开设好新生研讨课的建议——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
从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生非常渴望针对他们特点和需求的新生研讨课。作为进入大学后的一项全新体验,新生对于研讨课给予高度重视和期望。尽管新生研讨课在课程开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如何丰富授课形式、设置教学内容,如何增强教学实效以及研讨课开设效果的持续性及与后续课程衔接等,但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全部小班授课,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复合多样等新生研讨课建设模式得到新生的认可,学生对研讨课的整体满意度也较高。新生研讨课基本实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学生对于新生对研讨课在促进自身角色转变、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增进专业认同、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学术兴趣、密切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作用表示肯定。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建设情况,我们认为以下经验可供借鉴:
1. 课程定位
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不同于一般的新生入学教育,也不同于一门学术性课程,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一种混合型的研讨课。课程与新生教育有效衔接,不重复班主任、辅导员和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完成或已经完成的工作,课程主题设置较为综合,但更多地偏向于解决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学术性、学习性适应问题,突出研讨课设置的意义。其承担的职能包括:观念上,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理解大学精神;方法上,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生存基本技能(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等);专业上,促进专业兴趣和知识兴趣,让学生了解专业及专业的发展;学术上,了解和尝试学术研究基本方法,通过与名师的接触,名师的“言传身教”,促进师生交流,让学生更多地沾染“学术气”。由于新生研讨课主讲老师同时担任新生导师,新生研讨课的各类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外,所以,不仅限于学术问题,新生其他问题通过这种方式都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2. 课程教学组织
(1)授课地点。研讨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因此需要营造师生沟通的良好教学氛围,因而适合研讨的教学场所是关键。建议研讨课安排在专门的研讨教室,或安排在活动桌椅的教室或会议室、学生发展辅导室等,如果使用教室,应避免使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布局,重新摆放桌椅,建立圆桌或其他更适合课堂讨论的桌椅布局。此外,由于新生研讨课形式多样,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改变教课地点,到教室外甚至是校园外完成课程研讨内容。
(2)教学内容。新生研讨课课程内容建议包括大学生活适应指导、研究型学习适应指导、学科专业知识入门等几个方面。大学生活适应指导主要包括对大学的认知、对高中被动学习和大学自主学习方式的差异的认知,如何合理安排大学学习时间等。研究型学习适应指导主要包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学科专业知识入门可以以学科基础入门书籍或是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从问题出发,学会选书、读书,学会思考,并从大一开始养成经典阅读的习惯。由于每个专业或班级学生情况不同,教师在确定课程主题时,可参考以上内容,根据学生需求自主确定。
(3)教学引导。新生受中学阶段教育的影响,习惯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比较陌生,加之大一新生尚缺乏对于专业领域的基本了解,有的学生不会提问,有的不敢提问,在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明显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专业问题,但又非常关注许多关于人生、理想、职业规划甚至感情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引导比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求他们需要的东西(what they need)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what they want)。如杨慧林教授建议的那样,可“从关联于社会生活的学术话题入手,充分发挥优秀学者的学术示范作用,既为经师、又为人师,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领略人大的学术格局、感受名家的学术风采、获得纯正的学术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人大的认同、对学术的敬畏、对学者的仰慕,培养并保护他们的学术兴趣,帮助他们‘取法其上’。如此,则吃茶说法皆有禅机,举手投足都是引导”。
3. 新生导师遴选、培训及激励
(1)师资选拔。优秀的主讲教师是课程质量的保障。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应是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教师,要求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学术修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与学生沟通,保证研讨课主讲教师高质量、高水准。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聘任179位优秀教师作为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和本科新生导师,他们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56人,讲师2人,有89人曾获教学奖励。
(2)教师培训。研讨类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有一套相对独特的方法,如果研讨课组织不当,或研讨流于形式,或容易回到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因此,开好新生研讨课对教师要求较高。学校应加强对新生研讨课教师的教学法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以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激励。新生研讨课要做到全覆盖,核心问题是学校优秀师资每学年连续开课,所以学校的导向和激励政策非常重要。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来看,因为新生研讨课难度比一般研讨课更高,在学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为重要,因此,学校精心选择导师,并对于入选为新生导师的教师,由校长颁发聘书,增加导师的荣誉感。教师承担的新生研讨课除计算工作量外,学校配备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并为有需求的教师配备助教。这些措施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保证了课程开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4. 课程管理。
(1)教学指导性大纲与教学规范的建立。开
设好新生研讨课,必须建设新生研讨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大纲的准备、课程成绩评定、课程时间安排、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从学校或学院的层次提出原则性要求,以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规范课程教学,指导教师教学组织。但由于新生研讨课新生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学校要求适当调整相关内容。
(2)新生研讨课评估与总结。虽然新生研讨课教学方式以指导为主,主题较为灵活,但作为一门计学分的课程,评估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指导效果则需要以可测量的评估形式。在效果评估方面似不能单纯考量是否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新生研讨课结束时也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教师座谈等多种评估方式,在新的工作方案中,学校还推出新生研讨课的过程评估,以保证课程持续改进。
5. 新生研讨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及课程效果的延续性
研讨课在国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但总体来讲,各大学研讨式课堂所占比例并不高。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只是一个引子,为新生在大学发展的道路上做了一个铺垫。大学开设的其他类课程也应该多采用研讨的方式,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术水平。这些课程与新生研讨课此呼彼应,形成合力,巩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成果,逐步将新生研讨课的影响延续和扩大,使“每门课程都给学生提供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2]。
参考文献:
校院学生会交流会总结
会议中,学习、工作优秀的生会主席将自己总结的学习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1)制定自己的人生远期目标,有远大理想并坚持不懈。
(2)由于大学科目多,难度大,所以学习要刻苦,拿出比高三更努力的精神面貌。
(3)做一个有规律的人,有明确的作息时间,以便使自己在学习中有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
(4)上课注意听讲,提高效率,课后尽快复习,避免遗忘,节省时间。
(5)与同学交流,沟通学习,提高更快。
(6)在社团工作方面,只要不放弃目标,工作和学习都会坚固的很好。最后送大家一句话:nothing is impossible!
学长以一种轻松、诙谐的风格为同学们讲述了大学课堂的教学特点,以及如何适应大学的课堂教学。在外语方面提倡狠抓狠打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还总结了毕业生的三种去向:
(1)走进电厂:应该握好专业课;
(2)考研:数学、政治、专业课且重点大一高数,大二线性代数,大三概率。
(3)出国:英语重中之重,并且各科都要棒。他实际朴实的讲话使大家受益匪浅。
嘉宾中其中一位大二的同学,不仅仅以他优异的成绩令大家佩服,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深刻、独特的思想内含,他强调,大一新生要做两个准备:
(1)做人的准备: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仅仅是学习,还要素质高。
(2)心态:做事要有一个平静的心,举重若轻,还有他严肃的学习态度:学业上潇洒,其他事情上也能潇洒。并且要培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他认为对教育的看法,决定着你能从中学到多少,不要老为自己找借口,学习方法只对刻苦的人有效,他深邃的思想激励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大学生。
研究生学长像朋友一样向大一新生讲述了如何度过大学生活,他讲应该热爱、珍惜大学四年时光,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并介绍一些与考研紧密相关的事情,以及以后的工作去向等。
新生怀着新奇的心情来到夜思梦想的大学,满怀期待幻想着在大学参加多彩社团活动,广交朋友,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恋爱。想着能尽情逃课,尽情挥时间做自己爱做的事。然而自由的大学生活并非新生所臆想的那样可以为所欲为。
特别对于参加青协,对参加志愿活动抱有满腔热情和期待的新生们,也需要重新认识志愿者究竟应该是怎么个样子。也许随着奥运 志愿者世博志愿者大运志愿者的全面宣传,罩在志愿者的光环太耀眼。其实做志愿者还是要沉下心,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去奉献爱心,去做一些细小但重要的事。我们针对这个情况,我邀请青协的资深志愿者现身说法,谈谈大学的为与不为,聊聊志愿者的得与失,为新生解惑,给予新生以正确的引导。(新学期大学班级秋游活动策划书)
二、开课的主题:谈谈大学,聊聊志愿
三、主办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校团委
协办单位:青协雷锋学堂 学生都市网
五、活动地点:主楼阶梯教室或钟海楼(看人数而定)
七、开课的内容和形式:
邀请青协资深老干事现身说法,谈谈大学的喜怒哀乐,聊聊志愿者的那些新生不知道事。
预计开二课。以讲座加交流会的形式。参与交流环节者,我们会给与一定的奖励。
八、 开课流程:
2012/10/31,谈谈大学,聊聊理想系列第一课
时间项目 备注2:00学堂工作组成员到位准备物资(奖品,饮用水)到位 2:30多媒体设备准备到位主讲嘉宾到位学员签到入场开始播放暖场音乐 3:00—3:05课程正式开课堂主简单的开场白 3:05—3:15学堂介绍 视频,PPT,简单的交流互动3:15—4:00嘉宾讲座 和嘉宾沟通好4:00—4:20交流时间 新生提问,有奖品;回答问题,起答有奖4:20—4:30主任总结,结课 和主任沟通好结课后出一则找人信息
2012/11/3,谈谈大学,聊聊志愿系列第二课
时间项目备注7:00工作组到位 7:00—7:30多媒体设备准备暖场音乐和视频到位奖品到位 7:30—8:00学员签到入场嘉宾到位,协会部长到位开始播放暖场音视频 8:00—8:10开场白,嘉宾介绍 8:10—8:50嘉宾讲座 8:50—9:10交流环节 9:10—9:15主任总结,结课
九、 课程的前期策划准备:
1. 通知工作,课前统计参加人数;部长主任通知到位
2. 嘉宾联系交流沟通
3. 场地申请,提前2天
4. 现场雷峰学堂介绍的PPT,音视频文件
5. 学堂主持人的开场白讲话稿
6. 奖品:志愿明信片的制作设计和制作(制定专人负责);志愿者礼品的选定,慎重考虑。
7. 现场布置的构想特别是交流环节是否需要话筒。
8. 工作组分工明确,并就某工作制定详细的进程表。由我负总责
十、 课程的奖励措施:
1. 参与提问,奖发志愿明信片
2. 参与回答问题者,奖发明信片或者志愿者胸章;回答优秀者,奖励~~
十一、 活动后期的安排
1. 工作组总结交流会议
2. 签到表交由各部门
3. 资料整理上传学堂快盘
4. 微博海浪的后期宣传
5. 收集学员反馈,委托各部各小队收集
十二、 要求和注意事项
1. 部长主任通知到位;和小队沟通好,保证通知到位
2. 签到分部门小队。课后提交给各部门以作为是否留用考核标准
3. 嘉宾讲座内容事先工作组要了解,保证其对学员有吸引力
4. 学堂介绍很重要,要花大心力去准备
5. 交流环节要活跃氛围,预防出现冷场
6. 奖品发放的机制要写好书面规定,;奖品事前的准备工作需要专人负责
7. 场地的申请要在2天前做到位,以配合通知工作
8. 工作组人员需佩戴工作证
9. 学员的签到表需要提前准备好
10. 宣传部需做好相关的照片拍摄,做好常规宣传
十三、 经费预算
【关键词】高职新生 团体心理辅导 实施 成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11-02
高职新生步入大学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后,将会面对种种大学适应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适应问题、专业情绪及就业压力等各种问题。做好对高职新生的心理调适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遵循心理咨询与治疗以“以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一、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新生中存在的问题大多为环境适应综合症,外在表现为学业、人际、自我前途发展等方面的困扰,如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没有目标,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不和谐,受感情问题的干扰,等等;内在表现为心态不稳、有强迫倾向、情绪低落、自信心缺乏、神经衰弱等。由于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新生们由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到新环境,必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外地学生对饮食、生活习惯和环境的适应。适应过程时间的长短反映出个体身心素质的高低。目前,大学新生以“90后”为主,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使得他们的个性很突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情绪易波动,对情绪缺乏有效的控制,从而易产生挫折感、失落感等消极心理。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相较于个别心理辅导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高职新生面对的各种问题如适应性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具有共性,学校可以在高职新生中进行以班级、社团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高职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团体心理辅导相对于个案心理咨询,增加了辅导人数,节省了辅导的时间与人力。团体心理辅导符合经济的原则,提高了咨询的效率。
其次,团体心理辅导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团体心理辅导以团队形式开展辅导,朋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多向沟通的过程,良好的互动模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朋辈互助的作用。每一个成员可以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受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强。
最后,注重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及时解决高职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辅导为高职新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交机会,在充满信任、和谐的团体气氛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高职新生可以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自己、掌握心理学规律和心理技能。可见,由于体验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实践和运用,因而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具有直接性和及时性。
三、高职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
(一)目标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新生提高自我认识。在活动中,成员们能够说出内心的困惑,也让每位参与者都参与解决困惑,在解决困惑的讨论中每位参与者都能体会到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引导每位参与者正确对待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内心困惑,并积极主动去解决。
(二)理论基础
高职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为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行为与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该理论还认为人们通常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为新生们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将为心理成长有困惑的新生们,提供可以观察模仿的榜样,从而改变个体行为。
(三)实施方案
高职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参加对象为新生班级、社团人员,人数60人左右,时间为90分钟,地点一般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或多媒体教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团体心理辅导开始阶段。开始阶段主要进行如下内容:一是主持者开场白,即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意义和活动形式。二是热身游戏。进行热身游戏能帮助成员提神,营造轻松的团体气氛,消除成员陌生感。如“刮大风”:成员围坐好,领导者介绍活动规则――老师说“刮大风,刮大风,大风刮到(具体某些特征的人,比如说戴眼镜的人)身上”,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就必须立刻离开自己的位子,重新寻找空的位子。再如,“相识接龙”:围圈站立,待领导者示范后开始游戏。握手(两人同时伸出右手,拇指相对,旋转之后握手,打招呼),然后,两人猜拳,输的人站立赢家身后,双手搭在其肩上跟随赢家。相识接龙后,形成一条长龙,报数分组。
2.团体心理辅导过渡阶段。此阶段主要致力于让成员之间加深认识和了解。可每10个人一组,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规则是第一个人介绍完后,第二个人必须先介绍第一个人再介绍自己,这样可以使全组人注意力集中,而且多次重复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他人的信息。
3.团体心理辅导工作阶段。此阶段准备好笔、纸、盒子等材料,并切入主题。请学生将进入大学后困扰自己的事情、最想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不署名,折叠好投入中间的盒子。全体写完后,依次随机抽取一张,请团体成员共同思考,帮助提问题的人解决问题。主持者把握整个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引导学生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方法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从他人经验中学习成长。同时,团体成员进一步交流,即针对“大家在进大学之前是怎样认识大学生活的”、“进了大学后,和自己以前对大学的认识是否一样”、“现在是怎样过大学生活的”等问题进行交流。
4.团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准备笔、心形卡片、水果、录音机、歌曲等材料。进行团体分享和小结:一是了解成员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心得,并与成员分享,回顾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收获;二是对“在团体中我所学到的三件事情”、“团体中对你最有帮助的经验是什么”等进行总结,写完后交流分享。填写祝福心型小卡片,“对×××(名字)的祝福”,并选择礼物盒中的一样礼物(如水果),送给右边的成员。此后,指导教师总结并作出归纳建议。主要是采用总结性评估,通过对成员填写的评估卡,进行分析,了解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感受,协同助理员利用参与观察的方式,分析团体互动的情形,评估团体效果。
(四)结论
实践中,上述方案实施后,每个参与者都充分地融入到讨论之中,大家互相帮助,使参与者感受到他人的帮助,团结协作的力量,互相沟通的重要性。从活动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成长中遇到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8.6%的学生认为课程太多、无聊、社团太忙、对专业的认识不清,学习、生活和课余的活动产生了冲突。34%的学生觉得大学生活无聊、没有目标,觉得大学生生活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对未来的就业有点担忧。22.6%的学生觉得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如说话的方式不正确、日常生活的小摩擦往往引起人际关系不协调。11.3%的学生觉得自己在感情上的问题处理得不好,主要集中在异地恋、异性之间的暧昧、单相思关系。3.7%的学生在经济方面有困难和对学校的设施感到不满。
四、高职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效分析
通过对高职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新生的心理成长有着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明晰困惑,消除焦虑,快速融入新环境。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新生获得关于大学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间接经验,知识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新生明确方向,减少迷茫。由于他们都是同龄人,能在心灵交流中找到共鸣,可以学习、模仿其他成员的适应行为,摆脱孤独无助的困扰,学会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的各种变化。
其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进沟通和交流。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合作、互动交流环节,需要参与者积极交往、沟通处理问题,在这些合作和交流中,参与者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学会倾听,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方式有所改善,融洽的交流,促进认识、相互帮助,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其三,培养团队意识,学会团结合作。团体心理辅导能让新生在体验到团体合作力量的同时,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对团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在辅导教师、朋辈的帮助下,新生们学会了更客观地分析目前所面临的理想与现实大学生活的问题,找到对大学的认同感,以便更快地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其四,建立自信心,学会保持良好心态。团体心理辅导快乐、和谐的氛围,使新生产生温暖、认同、依赖的感觉,明白了自己的困扰大家都有,从而在相似中找到心理安慰。同时活动也帮助新生们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学会自信、包容、乐观地对待生活。
由上述可知,高职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有其优势,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可广泛应用于高职新生心理辅导中。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小根.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2(30)
[3]李薇,王淑华,徐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4]张海燕.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大学新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其面临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问题,需要完成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适应任务。所以,大学新生教育必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影响新生个人成长,而且关系到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近年来,“90后”大学生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特质上,都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征。这不仅给大学新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且更是成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大学新生的教育,随着朋辈教育工作理念逐步被众多高校接受并付诸实践,朋辈教育工作模式成为服务大学新生成长的客观需要,探索并完善朋辈教育工作模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朋辈教育的概念界定
朋辈教育理念古已有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朋辈”二字,《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同辈的友人和志同道合的友人。英文中的“朋辈”解释为peer,《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里对peer的解释为: 官位、等级、地位或功绩同等的人;同龄人。可见,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朋辈”一词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强调了年龄的相似性,即具有相似的价值观、经验、生活方式等,所关注的问题以及所表现的特点相似或相近。
朋辈教育的概念起源于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实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美国的薇兰德(Vriend)发表了她的研究报告,这是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1981年,马歇尔夫人把朋辈心理咨询定义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之后朋辈辅导理念在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被称为导师制(Monitorial system),北美的许多大中小学都开展了朋辈辅导活动和研究,同时设有一种类似于朋辈帮助中心的组织。加拿大在1978年~1987年间,实施朋辈辅导计划的学校从10多所发展到2,000多所,超过50%的大学和学院实施了朋辈辅导计划。朋辈辅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助人者的个人发展;助人者为朋辈提供支持和照顾;对学校的心理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国外专家关于朋辈辅导有多种定义,纵观国内的研究与运用,主要涉及心理咨询领域、英语教学领域以及高校德育领域。对其概念界定也存在多种说法,但大同小异。
本文中,朋辈教育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
朋辈教育工作模式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有效探索
1.新生班主任制度架构
新生的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新生教育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新生进入大学后,往往因环境适应因素引发学习缺乏自我约束力、生活习惯混乱、人际交往障碍、心理承受力弱等多方面问题;同时由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新生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到了大学对教师的说教往往抵触。为了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借鉴朋辈教育工作模式的特点,自2003年起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尝试从学生中选拔人选担任新生班主任,历经10年的工作实践,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由学院党委领导,辅导员、班导师和新生班主任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协同配合的新生班主任工作管理模式。新生班主任制度的实施,对于发挥同龄人、身边人的影响优势,对于减少新生对学校教育的抵触情绪,对于新生缩短适应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生班主任工作职责
学院每年从高年级优秀学生(一般选择具备保研条件的学生)中选拔人选担任新生的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新生认识大学、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更好地指导新生班主任开展工作,学院摸索形成了新生班主任工作流程,并印制《新生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手册涉及了新生班主任制度概述、基本制度、具体工作指导三章,其中重点介绍了班委选拔、班会组织、迎新准备、新生入学教育、班级学风建设、党建、团建、心理问题、班级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宿舍建设、文体活动、校外活动管理和社会实践等涉及学生大学生活各方面的具体工作指导。在新生班主任制度上,手册中涉及了新生班主任选拔、培训、考核、总结、例会、听课、值班等制度。
3.新生班主任工作实践
新生班主任的工作主要包括对新生进行心理、环境、学习、经济、生活适应教育五个方面,帮助新生完成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平稳过渡。他们的工作开展主要通过进宿舍、进课堂、进班级,走进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里,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崇拜偶像,利用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朋辈教育优势,消除新生刚入学时的生疏感及孤独感,让他们更快地了解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及工作中来。
学院新生班主任制度实施8年来,共选拔新生班主任近200人,在新生教育和新生引导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这支队伍本身也得到了有益的锻炼,其中大部分人成为了学院专职或兼职辅导员,成为辅导员队伍的蓄水池和预备队。
朋辈教育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加强朋辈教育者的选拔与配备
在实践中,朋辈教育者的选拔要根据多重标准,不仅在学习、社团工作、学生干部经验等方面表现突出,而且更应该注重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以及情商的高低、是否具有大局观念,能够和新生建立和谐关系,做好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履行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分职责。在实践中,每届不乏出现个别朋辈教育者责任心不强,没有大局观念,不能在学生和辅导员之间起到顺畅的传达作用,应在选拔中注意该方面的考察。
在配备上,应根据学生人数,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进行人员配备。此外,还应在教育者性别配备上进行规划,争取男女搭配工作,男生执行力强,女生认真细心,班级中男生、女生有了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2.加强朋辈教育者的培训与指导
实施朋辈教育的主体往往是高年级学生,他们不同于辅导员经过系统的岗位培训和工作指导,他们往往是凭着一腔热情开展工作,对于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够的,对于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是不足的,这些短板必然会影响朋辈教育的效果,甚至产生反作用,因此对于选的朋辈教育者,学校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岗位职责的理解、思政工作的方法、心理健康知识和危机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使他们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好地引导新生。
3.加强朋辈教育者的管理与考核
第二学期,新生渐渐适应了大学环境,开始变得自主起来,新生班主任的作用渐渐变小。因此到了第二学期,新生班主任工作就没有第一学期那样严格,很多班主任开始松懈,慢慢退出学生工作,不再发挥作用。但新生教育问题并不是随着对大学适应程度的增加而随之减少,反而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有待朋辈教育者的指导和帮助。因此,要加强对新生班主任的管理与考核,加强对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的跟进与监督,及时听取朋辈教育者的自我总结与工作心得,随时进行工作跟进与指导。朋辈教育者都是志愿者,也可以采取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结合的方法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育技术学;大一新生;本科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27-04
引言
从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计算机教育专业、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创建第一批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正规高速发展。领域内培养的专门人才在我国历年的教育改革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教育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以及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教育技术专门人才被推到了教育改革的最前线。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发展进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用人单位评价“电教系毕业的学生,技术不如计算机系,理论不如教育系”[1],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样样学,样样不精通”[2][3];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内容重复严重,一些章节内容浅显不够深入,造成学生厌学,学习缺乏动力,导致部分大一新生从入学就开始思考转专业等[4];对于这些评价,虽然从事专业研究与实践的教育技术人感觉难以接受,但是,却反映了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从专业诞生之日起,教育技术人就从未停止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改革,仔细分析专业发展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它们有些是专业内的问题,有些却是时代对本科人才培养提出的共性问题。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纲要》在第七章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五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纲要》用更多篇幅突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两方面内容,揭示了高等教育应该将主要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表了著名的《重振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简称博耶报告,提出了改革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十大建议,进而引发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运动。博耶报告中就新生研讨课程所提出的相关建议成为各高校实践新生研讨课的一股强大推动力[5]。
一年级,是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关键期。提高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探索,是从基础入手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6]。在博耶报告中,有两条涉及到了一年级的教学,这进一步说明了一年级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很多专家与学者,曾经在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一年级新生进行相关研究呢?为了更好地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结合博耶报告的相关及后续研究,以及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经验,针对大一学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为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改革指出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新生研讨课的发展与特点
(一)新生研讨课的发展
新生研讨课的前身是19世纪后期的新生教育课程(freshman orientation course)。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帮助新生选课及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和学习方法,如课内外学习时间管理、做课堂笔记以及结交同伴和朋友,完成由中学向大学阶段的过渡[7]。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哈佛大学结合“小组研讨课”首创了“新生研讨课”,以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阶段的学术性特点,初步体验探知未知世界的乐趣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意识。在2011-2012秋季学期,哈佛学院共开设了85门新生研讨课,班级人数平均为14人。课程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的是跨学科领域。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教师进行交流,进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智力体验,养成大学生的批判和理性思维[8]。2003年以来,南卡莱罗纳大学的新生第一年经历与转换国家资源中心发起第六次(2003年10月)、第七次(2006年10月)、第八次(2009年10月)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的调查。调查表明,目前,美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主要有:拓展性、适应性研讨课,内容统一的学术研讨课,不同主题的学术研讨课,专业前或与学科相关的研讨课,学术技能研讨课以及混合型研讨课[9]。新生研讨课的涵盖内容与培养目标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发展初期的设计意图,在国内外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目前,超过80%的美国高校都开设了新生研讨课[10]。
在我国,清华大学于2003年首先开设新生研讨课,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新生创设一个与名师对话的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探索一种以探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清华大学为新生研讨课的开设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课程定位、课程专题、任课教师、选课学生、教学形式、考核方式、课程容量等方面都有明文规定,课程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此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也为一年级新生开设了研讨型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探索研究型本科生教学体系,重点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术能力。也有不少其他高校在部分专业开展了类似课程,但是,大多为专业内部自发组织形成的,缺乏高校内部的整体性控制[11][12]。
(二)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依据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和我国的发展及实践,新生研讨课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1.名师负责
新生研讨课的负责教师一般都是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教授。如:清华大学新生研讨课的负责教师就包括“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院长、系主任等代表学校高水准教师队伍的学者教授。这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资历深的学者们,在一年级新生面前展露了自己的才华,为新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拉近了学生与教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2.课程内容新颖
新生研讨课的设置,尽量考虑到了人的因素,每门研讨课的设置都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兴趣。教师依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学生也不需要什么特定的预备知识和准备,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选修。课程内容既可以是学科前沿,也可以是没有定论的理论知识探讨。
3.班容量小,教学方式灵活
国内外的新生研讨课,都采用小班形式,并且对课程参与人数的上限做出限制,课程人数一般都维持在20人以下甚至更少。如:哈佛大学就严格限制参与新生研讨课的人数在12人以下。采用小班化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亲密的学习环境,有利于生生、师生的充分交流与合作,进而提升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方式也非常灵活,新生研讨课是在一定主题指引下进行的学习,是主题型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型、研究型学习。在新生研讨课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引导学生按照特定主题进行讨论,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讨论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质疑、责难、反思、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个人观点,理解他人观点[13]。
4.考核方式重过程
通常情况下,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方式没有正规的纸笔考试。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报告、课程学习论文的质量等来进行。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
通过对国内外新生研讨课开设、实施的文献研究,以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的实践尝试,我们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年级的学生尝试进行了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探索,以此作为本专业改革的具体举措之一。
(一)新生研讨课的开设目的
新生研讨课开课目的的确定,离不开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随着时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国内的专家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如:南京大学桑新明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培养学习化社会中德、智、体、技、美和谐发展的ICT人才(运用数字媒体进行高绩效学习、交流、培训和知识管理的人才)[14]。徐州师范大学陈琳教授提出,初步信息化时期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围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研究的专门人才和信息技术教师[15]。
依据新生研讨课的国际经验,结合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存在的理论不深、技术不精、就业不畅、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阶段开设新生研讨课,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研修时间,使学生尽早渡过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为学生实现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创造条件,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尽早接触教育资源开发流程,领会教育软件开发的设计思想,产生进一步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内部动机[16][17]。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新生进行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如图1所示。
[理论引导][研究生][技术支持][网络答疑][协助学生管理][协助实验室管理][个人研究][理论引导][负责教师][课程实施][课程设计][课程管理][理论引导][实验室][课程学习][个人学习
规划及实验][大一新生][基本技术
学习][实验室管理][技术支持][技术支持][素材制作][项目观摩][工作室][项目设计开发][竞赛][协助实验室管理][本科高年级导生][实验师]
图1 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层次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是克服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诸多困难,经过不断尝试而形成的,它立足于专业的现有资源、发展实际,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经验,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本土化新生研讨课实践模式。
1.合作教学团队
对于新生研讨课的教师选拔,国际国内的常规做法是由一位教学名师负责开设新生研讨课。对于还略显年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言,师资队伍与传统专业相比有很大差距。此外,也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如要完成一个教学软件的开发,需要用到理论、技术、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教授指导该内容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践指导能力强,这对教育技术学专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一位教师难以完成或者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尝试以“有能力者皆为我师”为原则,构建立体化的教授牵头,教授、实验师、研究生、高年级导生、同伴等组成的合作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岗位及不同研究取向教师的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新生研讨课中,有少部分课源是由有丰富实践经验及科研经验的高级实验师负责完成的,所以,个别高级实验师同时也是课程的负责教师。高年级导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研究生、高年级导生的参与,为新生创设了一个进行充分生生交流与沟通的环境。同时,同伴之间不同的学习体验交流也促进了对专业的认知。通过这种专业内的学生学习社区的建设,可以集合多种外部资源,促进新生的专业认知,顺利实现适应性转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18]。
2.T型横向拓展的大一新生研讨课内容体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应为T型,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横向纵向均有拓展。作为一个跨专业的新兴学科,若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构建不合理、相关理论与技术学习不够深入,就容易出现类似“样样学,样样不精通”的诟病。因此,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大一新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广度,了解相关知识学习的深度,以形成正确的后续学习心向。这就需要我们以促进适应、加深专业认知、提升动手实践意识及能力为目标,构建T型横向拓展的大一新生研讨课内容体系。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为例,其学习内容包括:了解大学生活,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本课程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参观项目开发组工作过程,项目开发中所用理论及技术的初步认识,个人学习规划,参与项目开发中简单资源的搜集及制作,旁听项目开发进程汇报、领会项目开发需具备的知识背景,总结等[19]。
3.独具专业特色的新生研讨课实验室学习模式
《纲要》在第七章十九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是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必备能力,但是,也是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不满意的最主要方面之一,因此,大一新生必须全部进入实验室,所有新生研讨课必须全部依托实验室开展,是我们对新生研讨课的创新发展。新生研讨课的实验室学习采用弹性时间制,即只要实验室无教学任务,学生均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自主学习,这是新生研讨课开课目的的体现,也是满足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的具体举措。在新生研讨课的实验室课堂中,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及时总结、汲取经验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汇报成为新生研讨课的重要学习方式。教授授课、研究生导学、本科高年级导生导学、项目观摩、项目参与、学生的总结与汇报与自主学习等共同构建了新生研讨课的实验室学习模式。
4.过程性新生研讨课评价体系
新生研讨课一改传统课程考核一张卷子定成绩的习惯,采用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进行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既包含定量评价,如学生实验室签到次数、学生汇报总结的数量等,也包含定性评价,如:学生作品质量,参与的项目是否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等。新生研讨课的评价体系为学生未来教学软件开发时的评价模块设计提供了范例。
新生研讨课成绩不计入学生毕业成绩单中,暂时无学分,学生学习评价与课程教学评价仅作为新生研讨课项目实施情况汇总,并以此作为教师工作量统计的依据。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反思
新生研讨课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经历了反复实践和修改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层次新生研讨课的实践经验总结
(1)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项目设计及开发技能与能力为主旨,迎合了学生、专业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与积极参与。
(2)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汲取了国内外新生研讨课的横向连接、跨学科内容设计的视角,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纵向延伸、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两个维度设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新生研讨课,这为专业内部新生研讨课的开设与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新生研讨课充分利用了本专业优质的教师、实验师、学生,实验室等资源,大大提高了普通师范院校有限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以本科生教育作为科研与实践的阵地,对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统合发展做了初步尝试,为构建专业内的“学习社区”积累了经验。
(4)新生研讨课充分利用现有学生兴趣小组、工作室等非正式组织,肯定原有改革成果,实现改革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改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新生研讨课利用了导生制、竞赛等历史与现时资源,将现行的改革成果与新生研讨课及教育研究的历史经验相结合,创新性地发展了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既发挥了新生研讨课的传统优势,又结合现行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果,实现了理论、实践、研究的相互融合。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新生研讨课遇到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进行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尝试中,依然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生研讨课依然属于二级学院内的特色改革项目之一,没有成为学校级课程,这制约了新生研讨课的优势发挥,不利于资源共享。课程开设的资金只是专业特色改革项目资金,未来课程的资金、学分认定、课程评价等支持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规划。
(2)与国际国内新生研讨课的开设单位相比,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依然需要进一步发展,设备还需跟随时代步伐更新换代。
(3)鉴于项目实施团队的能力、精力和时间限制,对新生研讨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后续工作。
四 结束语
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美国本科生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新生研讨课依然是一个新事物,仅有部分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尝试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在普通大学、师范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中还少有尝试。实践证明,新生研讨课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改革是有作用的,要最大地发挥课程优势,还需要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的从业者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6][14] 桑新明,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
[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16.
[2] 李龙.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五论教育技术学科的
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5,(7):3~8.
[3] 张丹露,王颖,潘玉霞.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6):29~31.
[4] 许之民.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
[J].软件导刊,2010,(5):3~8.
[5] 郭雷振.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
学,2012,(8):81~86.
[7] 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09,(11):93~96.
[8] 庄丽君,刘少雪.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2008,(6):70~76.
[9] 徐波.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
育,2012,(2):69~74.
[10] 曾晓红等.基于行动研究的财经类院校新生研讨课初探[J].高
等理科教育,2012,(1):110~114.
[11] 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
育研究,2005,(11):139~143.
[12] 孙志凤等.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
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110~124.
[13] 黄丹艳.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措施研究[D].中
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9~74.
[15] 陈琳.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10,(10):21~27.
[16] 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07,(6):146~148.
[17] 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
育,2005,(8):58~59.
[18] 胡莉芳.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新生研讨课角度
[J].复旦教育论坛,2012,(5):23~27.
[19] 张红霞.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高等理
科教育,2010,(5):67~72.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和大学教育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年来入学的大学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进大学之前,在生活上强烈依赖父母,独立自主能力差;第二,有的学生也表现出较强的封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第三,从中学生一下子变为大学生,从学习方式方法,角色转变等方面一时难以适应。
综上,一言以蔽之,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在于适应,具体说来有四个方面:适应新的角色与生活;适应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适应人际交往的变化;适应管理方式的变化。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新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新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及将来能否顺利走向社会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初期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二、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入学教育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这一目标进行精心选择和安排,增强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1.常规教育
爱校教育。爱校教育主要是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理念、人文精神凝聚学生,稳定学生思想。比如通过开学典礼、学校板报及专题讲座等,介绍学校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及对学生的期望,介绍学校光荣传统和良好校风、学风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校情,明确学校的要求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校纪校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主要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奖学金评定办法及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通过学习、讨论、考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包括交通规则教育、钱财和个人贵重物品保管意识、个人安全受到威胁时的解决办法等。
适应教育。要详细地向新生介绍校园及周边环境、学生公寓的有关设施功能和管理规定、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的职能和位置;具体讲解交费、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就医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开展以防骗、防盗和防火为内容的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各种求助渠道和方式,尽快使新生产生归宿感和安全感。
2.专业思想教育
入学教育中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特别是资深教授的积极性,加强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一方面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特色、地位作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就业前景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学习。
3.理想信念和团队建设教育
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个体性倾向。要坚持在新生中及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新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适于自己的成才目标。可以邀请名人或杰出校友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标杆”,班主辅导员则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德育教育,提倡的是相互的友爱。辅导员应指导帮助班级组建班委会、团支部,并对其工作给予关心和指导,使班委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谐、互助互爱的班风,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
4.心理健康教育
要及时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工作。建立危机干预制度,并建立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要高度重视新生心理状况,扎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其心理动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三、入学教育的基本方式方法
任何内容都需要用形式表达出来,新生入学教育的丰富内容同样需要适当的形式作为载体。新生入学教育要做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阶段划分的有序化: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通过辅导报告、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或交流会、实地参观、学习材料、音像展播、问卷调查以及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网络等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在人员构成上,可以邀请知名专家、任课教师、政工干部、在校学生、已毕业大学生等不同年龄、职业和不同生活阅历的人给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在阶段划分上,可分为宣传发动、具体教育、效果测试、总结评比几个具体的阶段,即广泛宣传和动员、调动新生参与入学教育的积极性,学校与院系联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进行相关知识测试、检验教育活动效果,总结教育活动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大致有课堂教学法;活动教育法;环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等。
关键词:新生辅导员; 交流互动方法; 沟通
引言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以看出,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辅导员能否做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最终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
一 、新时期高校新生的特点
新生们经历过高考的拼杀,走过独木桥,迈进了大学的殿堂,面对全新的校园环境和风格迥异的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兴奋之余也倍感迷惘。“90后”大学新生在思维方式、心理承受和适应、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具体表现出以下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
1、个性鲜明,形式多样
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使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强,他们个性张扬,敢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受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学生数量急剧增多,相互间的生活背景呈现多元化,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教育方式各不相同,性格差异较为明显。
2、自我中心意识强
现在大部分新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是整个家庭的中心,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大学后,在与寝室、班级及院系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和引导。
3、人生目标不够明确
对刚进校的“90后”大学生而言,大部分同学没有考虑过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和未来的人生规划,感觉这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个很遥远的问题,缺少个人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4、 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较弱
大多数新生在面对各种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时,显得无所适从,失落感和挫败感极易产生。遇到挫折经常会负气离职,在心理方面表现得极为脆弱。
5、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不能恰当的处理学习与课余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学生,他们习惯了中学时的“填鸭式”教育,而大学主张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老师只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最终让学生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失去了学习上外在的压力,又不能自觉进行自我加压,不少新生感到业余时间较多,或者过多参加了社团活动,或者开始到网吧消磨时间,部分学生从此开始沉迷于网络,并难以自拔。
受个人目标、社会期望、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变化的影响,大一新生的心态变得复杂而微妙,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相互交织,独立与依赖并存,闭锁性与交往欲并存,参与感与失落感交织,迷茫和危机并存,自豪与自卑交织。针对高校新生的以上特点,辅导员要具备更好的工作技巧和沟通艺术来切实做好新生辅导员工作。
二、与新生交流互动方法
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有助于工作上事半功倍。通过对新生总体特点的分析,笔者通过和同事探讨并根据一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与新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方式。
1、定期召开班会,发挥好此类集体说教的作用。集体说教是一种与学生进行交流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说教面较广。要充分利用好班会时间,挥其作用,要求辅导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多数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发言,然后和他们分享自己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进而帮助他们探索正确的方向。同时,笔者所带大一班级中制定了晚自习制度,利用晚自习中间休息时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关注的最新信息分享给班级同学,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和点评,极大的增多了师生间的了解和交流。这种方式就要求辅导员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要注意说教的方式和措辞,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的交流是一种较为理性、更为深入的沟通方式。笔者发现班级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还有部分学生不习惯和老师交流,想了解他们仅靠言语上的交流是不够的,于是笔者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疑惑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交给我,我再根据每位同学的问题给予相应的书面答复。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浮躁、迷茫中静下心,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去思考和总结自己最近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使新生感觉到辅导员在关注他,从而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增强对老师的信任,为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基础。这种方式要求辅导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决不能泛泛而谈。
3、关注学生的班级、社团活动。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校园里的丰富多彩的班级和社团活动为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笔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学生参加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尽量参与他们的每次活动,认可他们的成绩,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并在综合测评时把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切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来展现和锻炼自己。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能帮助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给他们的成长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4、注意运用网络等新的媒体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不断普及,笔者借用QQ、飞信、E-mail、博客、微博等新兴的信息沟通工具,来辅助和加强与新生的交流和沟通,这对于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明显的成效。有效的利用这些交流平台,例如在班级qq群和共享各种通知和安排,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并可通过学生的个性签名、日志等随时关注他们的 思想动态,以便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5、保持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家长的言行、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的发展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家长也比新生辅导员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且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性格和成长历程,并能及时将学生的近况反馈给家长。
三、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比较有效的几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新生辅导员要注意自己的谈话方式,语音和语调,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善于发现和扑捉学生的兴趣和闪光点,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先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再明确奋斗目标,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进行监督,直至其完成任务。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新生辅导员不仅能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所在,同时也能发现工作中的不当之处。新生辅导员所面对的是正处于思想转型期的学生,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总结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技巧,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通过学习各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为做好学生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在不断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促进相互间的沟通、理解,最终达到师生和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文.
[2]陈绍珍,郭莉.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南国,2009(6):39-41.
[3]李慧霞.新形势下高校新生辅导员与学生交流互动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2012(2):10-11.
[4]刘冬.新时期下发挥辅导员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 : 48-49.
论文摘要: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清专业脉络,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提高学习兴趣尤为关键。本文结合测绘类学生专业教育过程,对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专业教育,从创新实践层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专业教育是通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增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理论体系、实践环节、发展前景以及就业去向等内容。[1]专业教育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引领与导航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学生专业教育体系。本文结合近年来测绘类专业新生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介绍总结了新生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做法。
一、抓好新生专业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它是专业学习的支撑与动力,而对一年级新生开展的专业教育活动则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开展好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注意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新生入学后,从熟悉的高中生活到相对陌生的大学校园,因环境的变化,也导致学生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其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尤为突出。因此应合理统筹规划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注重教育的时效性,绝大部分工作都应该在大一上学期开展,像告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等则应在学生开始课程学习之前进行,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2、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新生专业教育应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应涵盖学校教学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应具体可见,而不是空泛的说教,尤其是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等例证,让事实说话,用生动活泼的事例和故事打动学生,使得教育更加实用,具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
3、强化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专业教育还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有机会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亲身参与,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专业教育形式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会更加充分和丰富。
二、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形式的创新实践
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涵盖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从新生入学一直持续到一年级期末,笔者结合近几年学院在测绘类专业学生当中开展的专业教育实践,就如何创新活动形式,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转贴于
1、充分利用校内外行业平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
组织新生参观校园建筑、学院实验室是专业教育当中的常规做法,除此之外,学院更是把专业教育拓展到了校外: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博物馆这个专业科技平台,组织新生参观了解专业发展历程。通过博物馆声、光、电等专业的教学化、实体化、可触摸、可操作的展示手段,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参观相关生产单位及数字产品生产中心,了解专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印象,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组织高精尖专业仪器展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
测绘专业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撑。近几年专业仪器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尖端,从普通水准仪、经纬仪到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激光跟踪仪、探地雷达、遥测直升飞机等,科技含量非常高。仪器展示期间,学院配备专业教师讲解,学生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动手操作,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具体。高精尖的专业仪器设备展示、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3、开展“名师导航”及“博士论坛”活动,进一步强化专业教育与引导
学院院长为北京市教名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专业领域颇有影响,学院安排其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学院邀请国家测绘局副局长为学生做报告,讲解测绘学科发展最新前景;学院还安排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新生开系列论坛。通过名师、专家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引导,影响、感染大一新生,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职业生涯教育”与“校友访谈”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学院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全球职业规划师讲座、优秀校友“点拨”、学长经验交流会等。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直击职场”、“校友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经验指导的同时,也走出校园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情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这两项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巩固了专业认知。
三、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
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以来,受到了大一学生的欢迎与肯定,解决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经问卷调查,92%以上的一年级学生表示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活动,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清晰具体。学校组织的专业教育情况调研座谈会上,测绘类专业学生对专业教育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肯定,显示出学院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创新实践效果明显。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军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43-02
1 新生研讨课概述
1.1 源起及发展
新生研讨课1959年始于哈佛大学,1963年被列入哈佛学院正式课程,是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其中,以学术性专题为主,强调师生互动的新生研讨课,成为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典型模式――学术性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阶段的特点,实现学习阶段的顺利转换,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意识[1]。1972年,南卡罗莱纳大学开设了以加强师生沟通和学生的适应性转变为目标的新生研讨课,成为后来许多大学所效仿的另一种新生研讨课模式―― 适应性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引导新生认识大学生活,熟悉学校环境、学习资源,学会具体的学习方法。
此后,两种模式的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知名大学都将新生研讨课列入对本科生的分类课程或核心课程要求中[2]。在我国,2003年11月,清华大学首次将新生研讨课引入本科教学中。此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3]。
1.2 组织管理及教学实施
各大学的研讨课均具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一般由教学一线的专家和教授组成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课程的计划、安排和实施。研讨课大多面向所有大一新生,不受专业限制。一般在网上公布,供学生充分了解并按照兴趣自行选择[4]。学校会对新生的选课提供适当指导,并且严格限制研讨课的选择人数,一般为15人左右,以保证实际教学效果。由于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大都配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一般由学术造诣高、资历深、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教授、专家和学者等担任。
新生研讨课普遍打破专业界限,颠覆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学内容,涉及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关注专业学科的引导和前沿问题的探讨。另外,一些新生研讨课带有“导论”的性质,重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并了解本学科的知识框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4]。
研讨课教学形式灵活开放,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自行设计实施,一般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安排讲授、课堂讨论、辩论、实验、调研、报告等形式。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使学生在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大胆思考、平等交流、积极探索,充分参与到课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思辨及批判性思维能力[5]。同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阶段的转换过程。
考核方式上,新生研讨课注重课堂参与表现,一般不采用书面考试方式,而代之以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式。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综合考量学生课上参与讨论的表现,实验、实习、参观、调查、实际等活动的参与情况,答辩或书面报告完成质量,课堂出席情况等,从而更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2 对军校的启示
2.1 可实现对新生的专业导学
对于军校学生而言,大学一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一方面,军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训练模式等方面与地方院校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新生尽快适应;另一方面,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他们熟知的中学学习生活有很大差别,学员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利用。并且由于目前我国的军校,新生在入学前就已选定专业,选择较为盲目,新生对所选专业的概况和发展前景、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一般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常出现学员随着对专业了解的加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是对专业的实际用途不了解,对未来的前途感到迷茫,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盲目,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理解开设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还有学员学习不得法,没有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了解该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科研过程,无法把书本学习转化为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开始正式的军校学习生活之前,对新生进行专业导学是十分重要的。而新生研讨课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专业导学的作用。
首先,研讨课通过跨学科的探索,提供相关学科框架,能够引导新生对于所学学科专业具有清晰的认知,明确所选专业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其次,研讨课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要求是直接指向学员日后的专业学习生活的,通过研讨专题所涉猎的本专业及交叉专业的相关知识,可以使新生在入学之初就对该专业的相关课程和知识有一个充分了解,使今后的学习更具有侧重,为专业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另外,最为关键的,学员通过研讨课的学习经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熟悉该专业所特有的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了解适合该专业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探究问题、实验、调研等过程中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其科研能力。
2.2 可实现教学观与学习观的转变
目前我国军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授课,学员听课、记笔记、做作业,定期考试的模式,课堂教学仍以讲授式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刻板。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处于中心地位。学员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更多的是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而鲜有主动建构和探究的过程。虽然很多院校也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成效并不明显。
新生研讨课由教师选题,并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和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段、方法,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为学生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需要改变习惯的听课、记笔记、做作业的模式,在教师的引领下,在研究、讨论、实验、参观见习等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通过选择研究课题、学习并收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报告等过程体会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乐趣。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主动的获取知识,学会了如何真正的学习。因而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推动教学组织形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转变,推动教学模式由“以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启发式教学”转变,不仅对于军校的新生教育,对于日常教学也是值得借鉴的。
2.3 可培养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占据军校教学的主流,致使教与学脱节,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分离,学员在学习方法、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新生研讨课所特有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出宽松的学术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并通过课后查阅大量资料等方法分析研究问题,最终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因此学生自觉融入到科学研究的氛围中,经历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有助于激发新生的科研兴趣,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生生间的开放、交互式学习和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因此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质疑精神。因此研讨类课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培养富有创新型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实施建议
尽管新生研讨课在国外已很成熟,且已成为很多学校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地方高校中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军校中更是鲜有开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推广,使研讨课与讲授型、实践型以及自主学习型等类型的课程共同构成更为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中,有几方面问题需加以注意。
首先,新生研讨课的引入和开展不能盲从其形式。应充分理解新生研讨课的内涵和特点,认识到新生研讨课与常规课程的不同之处。不能将其等同于全面展示知名教授学术水平的专业课,系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普通引论课,培养专业研究能力的大四顶峰课程,或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6]。
其次,军校新生研讨课的开设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由于军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新生研讨课的选题除了体现学科专业外,应更加突出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军人素养、战斗精神培养和联合作战、信息化作战意识培养融入其中。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如可结合著名战役、军事时事、新型武器装备的相关情况等展开研讨。此外,为了避免局限性,在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力量的同时,也可以聘请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知名专家开设新生研讨课,使之成为军校与地方院校交流的平台,成为师生探索和了解学术前沿的窗口。
再次,新生研讨课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需要具备高屋建瓴的学术眼界,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精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
最后,新生研讨课关注学生参与、重视研究能力的理念应推广到其他所有课程中,使新生研讨课的效果得到更好发挥,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整体提升;也应倡导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其积极影响长期保持并延续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0(5):67-72.
[2] 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46-147.
[3] 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4):58-60.
[4] 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5(8):58-59.
[5] 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1):139-143.
【关键词】大一新生;情感教育;目标设计;实施策略
大一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刚结束了紧张艰苦的高三生活,绝大多数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离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无论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不可能不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一生都抹不去这些烙印。因此,有计划地对新生进行恰当的教育,是我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以往我们较注重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育教育,常常忽视对新生的情感教育。其实,情感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智育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一种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感到愉悦的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增强教育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应被忽视。
一、大一新生情感教育目标的基础
大一新生的生活、学习、交际、工作目标就是我们情感教育目标的基点。情感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时候也不会立竿见影,是一个较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种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生活发展的特点和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目标来 我们的情感教育目标。大一新生的主要情感目标大致有一下几个步骤:
(1)总结高三。刚从高考中走出来,新生对生活模式、学习方式、交际范畴都有一定固化,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既新鲜又紧张,既渴望又恐惧,有兴奋的,有失落的,也有茫然的,每一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高三乃至中学生活进行一番总结。这种总结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对他们的未来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必须正视,新生的总结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结果。
(2)调整心态。入学前的憧憬与高考结果的距离、生活范围方式的改变、学习方法的变化、老师同学的更替等都可能引发新生下列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失落心理、放纵心理、茫然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逆反心理,入学后,每个人也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求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这种调整多不是自觉行为,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变化。
(3)自我修正。入学后,新生在环境等方面改变的压力下,不得不改变一下自己。常见的有:自己动手洗衣服,自己试着和同学接近,自己变得乐观了,自己开始关心父母了,自己开始关注集体了……自然,这种修正也是不自觉的,结果也可能会是消极的。
(4)适应大学生活。经过总结、调整、修正后,新生也开始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只不过这种适应的结果也会有两种结果,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了解了新生情感目标的几个普遍过程,我们就有了设计新生情感教育目标的基础,才有了“对症下药”的基础。
二、大一新生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做好入学第一事,把温暖送给每一位新生。录取通知书的人性化设计、 新生的接站、住宿安排、其他生活引导等工作不容忽视,它是学校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送给新生的第一份温暖,对缓解新生紧张焦虑心理、让新生对学校产生亲近感效果不容小觑。
(2)了解新生构成状况,设计情感教育目标。由于生活习性各异,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的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往往生活、学习、工作、未来的情感目标有大略的一致性,因此了解新生构成状况,对我们设计情感目标尤为重要。目标可不要求“高大上”,以哪些事“不能做”开始,逐步向哪些事应该做过度。
(3)以班级为核心,实施情感教育。班级是学生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师生都认可的生活、学习、交际的基本单元,也是我们开展情感教育的基本单元。马卡连柯指出:“集体并不等于一群人,而是一个有目的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机构,是一个有活动能力的机构。” 通过班主任的有效工作,形成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新生班级的迫切任务。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级组织、指导、协调作用,以情待生,以爱心换真心,在理性管理中注重情感教育,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培养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必须指出,得到新生认可的班主任,工作往往卓有成效。班会、班委会、各类集体活动、个别交谈、相互交流、家访等等活动,都是情感教育的平台。
(4)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处、班主任、辅导员、科任教师、学生会、各种学生团体的作用,一起来构筑新生情感教育工程。在新生情感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有“看客”。各组织、各教师虽然分工不同,工作侧重点各异,但殊途同归――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理由不关注、参与新生的情感教育。在各类活动中贯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长期坚持,必收奇效。思想教育、教学、文体、讲座、座谈、交流、实践等活动,是各组织各教师的常规工作,适时适当地对新生进行情感教育,何乐而不为?
(5)借助校外正能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影视作品、演讲、音乐、美术作品等等,让新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放松,让新生的紧张焦虑茫然的情绪得以缓解、释放,在欣赏中得到熏陶,为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打下基础。
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有的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次体验等,都可以成为这种教育的一部分,关键是我们都要有对新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意识和愿望,有一种育人的责任感。
三、大一新生情感教育需要始终关注
大一新生的表现具有阶段性,且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他们中的大部分正逐步适应大学生活,逐步调整生活态度,逐步充实学习方法,由最初的焦虑迷茫逐步走向从容,对大学生活有了应对之策。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新鲜感已过,又出现新的松懈、迷茫、焦虑等心理问题,另一部分新生由于家庭、经济、学习、交友等方面原因,产生了自卑、压抑、厌学、暴力等问题,更有极个别新生开始走上堕落之路,贪图享乐、放弃学习、患得患失、金钱至上、嫌弃同学等等问题开始露头。新问题新状况的显现,需要我们及时深入了解情况,发现原因,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智育教育的同时,强化情感教育;及时调整、修正、充实、完善我们的目标和策略措施,以其收到更佳更显著效果。常见的应对方法有以下:调整教育目标、专门会议研究沟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校家长的沟通交流、其它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的措施。
大一新生的情感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同思想政治教育、智育教育一同进行的,不能也不应该被忽视。只要我们各方面不做“看客”,同心协力,担起责任,明确目标,讲究方法,真做实干,那我们就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用于国家、社会的人才,我们自己也才配得上“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