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

时间:2023-05-30 10:26:03

第1篇

1、如果人都失去理智,不可理喻,其行为就难以预测,无法控制,他们就既不配享有权利,也无力承担义务,更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2、如果个人的行为背后有不可理喻的原因,比如仅仅因为自己拥有就认为某些东西非常宝贵,就可以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检验那个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更令人不可理喻的是,批评界还出现了谁来叙述底层的莫名其妙的诘问,认为这些作家没有资格为工人农民代言,没有资格叙述底层。

4、人物所采取的主要动作都不是有理据的,因而也是无目的的,所传递的是一种一切都不可理喻的思想,是对于自然的无可名状的荒诞感。

5、这个人拗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6、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纯文学的东西是十分可疑的,假如抽空了传统史学与哲学,单独谈中国文学,势必将变得支离破碎,不可理喻。

7、他们简直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8、如果一个法律规范规定,行为人由于过失,甚至元过错的行为也可以定性为偷或者偷税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的习惯法则中则是不可理喻的。

9、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对此觉得厌烦和不可理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小心谨慎,只敢腹诽,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甚至还要完成一些官方指派的写颂诗的任务。

10、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的规定不可理喻,他们愿意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绝对不会接受西方国家的动物福利制度设计。

11、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言背后的这些思想的历史,这种忽视使得双方很难清楚地阐明自己的立场或者达成共识,因为双方都经常认为对方所讲内容不可理喻。

12、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一边竟相欠款,一边是许多政府官员拿着公款去各处著名赌场挥霍,一掷千金,丝毫没有想到他们花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第2篇

1、意思是指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拼音是bùkělǐyù。近义词: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顽固不化。反义词:通情达理、入情入理、合情合理。

2、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0月1日,这条最先被央视网报道出来的新闻,迅速被一些微博,特别是一些政务微博、媒体官微广泛传播。

对此,笔者曾在新浪微博上委婉表达过自己的看法:“10时,等与各界代表雨中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场面庄重肃穆,激荡人心!今晨,11万人广场看升旗。(1)11万人聚一起等几小时产生些垃圾被着重报道,想证明什么?国人素质低?央微发现力?(2)央视直播下足工夫,机位、长短镜、同期声、画外音都堪称经典,值得同业学习。”

是的,呼吁游客随手带走垃圾,更加讲究社会公德没错。但是,新闻人,要抓现场新闻,但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而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里,绝大多数新闻人,显然已经很难起到“瞭望者”作用了。他们在媒体竞争中更喜欢“世俗化”。记得《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一般来说,媒体的工作规律总是倾向于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标签化,并且需要以一种容易刺激神经的耸动方式表达,这一点在大众媒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这也正是人类沟通的困境。”

所以他对“洒狗血”式的新闻描述,保持一分警惕。因为这种“洒狗血”式的报道黯淡了新闻对世界前景的探索与观察。

如果一则新闻伴随着传播在加剧“人类沟通的困境”,如果新闻使人们“黯淡了对世界前景的探索与观察”,那么,这样的职业就是可耻的!

什么是新闻?我推崇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给出的一个答案。他说:“要传递信息,影响判断,推动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看“垃圾新闻”的渲染,我想说,我们端的不仅仅是个饭碗,更是在从事一项事业。

做新闻,莫把支流当主流,莫求看头“耍过头”。

什么是主流?国庆日,政治局常委们与各界代表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是主流新闻;11万人看升旗,他们中有来自海外的,有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他们年龄各异,经历不同,都有怎么样的经历和感受是主流新闻。

如果不能以人为本做新闻,即使到了现场,也达不到“走转改”的要求。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新闻版面上的内容代表了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优先关注程度。事后几天,我看到一些报纸仍然在重复报道这一“现场垃圾”新闻,并且被一些网站纷纷转载着。自媒体上的“支流”就这样被渲染成了“看头”。这实在是“耍过头”了。

“5吨垃圾”的新闻看似“微观真实”,但“微观真实”并不代表“本质真实”,只有微观、本质都真实,呈现出来的宏观真实才是真正的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这些事情不讲清楚,也许过几年还会被翻腾出来。人们对国庆64周年纪念日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只剩下“一地垃圾”。

什么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请看:中新社——在2003年国庆长假期间,由于游客素质“就差那么一点点”日产生10吨垃圾,环保部门不堪重负。

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2012年,460名清洁工全天值守天安门,国庆首日扫出近8吨垃圾,几百名环卫工人三班倒、全天执勤才把垃圾清理干净。2010年国庆首日则清理出垃圾近20万吨。

这说明什么?

看数字对比,从2005年的20吨到2013年的5吨,恰恰说明了国人素质在快速提高。

看工作效率,从清运一整天到半小时清理完毕,恰恰说明政府职能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在大大提高。

这才是本质的真实!

那么,让我们集纳一些网友的观点,再看看“5吨垃圾”新闻的微观片面之处。

@华夏开心的媣香3:“为迎接开国庆典节日到来,满怀观看升旗并瞻仰革命烈士的崇敬心情,很多老百姓都是深夜入场,如果细算一下,十几个小时里平均每人产生的垃圾不足50克,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而媒体着力报道广场这一天的垃圾总量,醉翁之意不在酒!”

@蓝色风斩:十几万人,能不产生踩踏、骚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几个小时里,要喝水,要吃东西,要休息,一点垃圾,被炒得似乎要超过事件本身了,更有脑残公知,以此推论,中国是个垃圾场,我已经无语吐槽了。

@打奥特曼de小怪兽:对升旗之后广场留下垃圾,谈三点看法:1.纵使理由合理也难改留下垃圾的事实,过分强调理由反而像找理由。2.素质非一朝一夕能彻底改变,但看不见总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是瞎子。3.爱国是朴素情感,不是特定人群的专属品、奢侈品。道德模范可以爱国,市井小民也可以。个人素质有差距,爱国情感无差别。

网友@释不归更是连发数条微博告诉网友真实的情况:“我想给那些没来过广场的朋友普及一下以免你们想当然。广场上很少垃圾桶,却有防爆罐,这是为了安保考虑(防垃圾箱出现定时爆炸装置)。大型集会时警方也限制走动,防止出现踩踏事件,要求垃圾就地放置。观升旗的群众素质普遍还不错。”

有的人在说,如果在美国会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个和社会制度、哪个国家和地区没什么关系。如果说一定有关,半小时清运5吨垃圾,11万人集会没有出现踩踏、突发事件,这本身不正说明我们还是有足够的制度优越性的吗?垃圾的逐年大幅减少,不恰恰证明了我们“讲文明、树新风”成效斐然吗?

想以此说事的人们,请看一下台湾凯道集会留下的一地垃圾吧。

许多人就像“垃圾人”,他们身上充满了负面垃圾:嫉妒、算计、仇恨、贪心、抱怨、见不得人好,随着心中的垃圾堆积,他们终需找个地方倾倒。有时候,我们刚好碰上了,垃圾就往我们身上丢。所以,无须介意!只要微笑、挥挥手、远离他们,然后继续走我们自己的路就行!

这就是著名的“垃圾人定律”。

第4篇

【关 键 词】隐喻 心理学

一、隐喻研究概述

自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开始对隐喻进行系统论述开始,到现今为止,关于隐喻的研究已经过了2300多年了。英国著名修辞学家理查兹(Richards,1936:98)提到,“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另有波里奥(Pollio,1977)等人曾做过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4个隐喻修辞”。由此可见,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

虽然对隐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它都是作为修辞学的一部分而被广泛研究的。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Poetics)中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1]。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坚持的是“对比论”的观点,即将一种事物类比为另一种事物,从而进行修辞学中的隐喻。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替代论”的观点,他认为隐喻即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其《修辞哲学》一文中提出“隐喻互动论”,之后,布莱克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的过程”[2]。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间,西方学者开始从逻辑、哲学及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语义学研究。由于隐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隐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被认知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学者重视,并正在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1980年,Lake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 We Live By’(《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该书被公认为第一次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开启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两人在该书中提到,“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3]。在国内,束定芳博导在2000年出版的《隐喻学研究》被认为是国内隐喻研究的第一部专著[4]。其后,胡壮麟博导在2004年出版了《认知隐喻学》一书,从隐喻的实质、隐喻与认知、隐喻理解等角度对认知隐喻进行了探讨[5]。胡壮麟的学生张沛在2004年也出版一本关于隐喻的书――《隐喻的生命》,试图为当代隐喻研究开辟新角度、新思路和新领域[6]。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文献搜索,目前关于心理隐喻的文献很少,以“心理隐喻”为检索词时,搜出来的文章只有7篇。整个隐喻学术界关于隐喻的研究大多还是处于修辞学、语言学领域。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从认知领域,或者具体到认知心理学领域,甚至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到隐喻学领域,如何让这个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的隐喻学通过心理学的途径服务于人们。

二、心理学与隐喻

现代隐喻的研究角度很多,从传统的修辞学、语言学角度,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角度,关于隐喻的研究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正如束定芳所言,“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说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一是创造新的意义,二是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7]。所以,我们认为,心理学与隐喻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

隐喻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过程。那我们如何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中呢。

赵宗金[8]认为,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至少有两种方式:一是横向和纵向考察心理学的隐喻,即是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可以对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心理现象进行隐喻式的考察;二是对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即隐喻过程可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首先,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即我们所说的每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隐喻都是不一样且各具特色的,根据简特纳(Dedre Gentner)等人对心理学历史的分析显示,源自其他领域的隐喻在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1894年至1975年,心理学家们共使用了265个心理现象的隐喻,这些隐喻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拟人隐喻、空间隐喻、神经隐喻和系统隐喻[9]。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不同的心理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麻彦坤[10]认为心理隐喻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研究对象的转变,即由物到人的变化;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即由被动到主动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即心理学研究从消极研究到积极研究的变化;更加注重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从个体到社会的变化。

其次,对于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这种方式,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潜意识和意识的论述为我们理解隐喻的心理发生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Rogers(1973)就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隐喻的产生原因。他说,“隐喻是被压抑的不自觉的直觉冲动通过神秘的象征形式的表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隐喻可用于心理治疗,因为隐喻语言提供了一种重组个人世界的工具”[11]。其实,隐喻的产生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这样的体验和经验都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源头。王文斌在《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一书中提到,“研究隐喻,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研究隐伏于人类大脑里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12]。

此外,赵宗金还认为,可以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考察隐喻的作用。所谓知识社会学,主要是考察知识获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隐喻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与所有知识的学习和获得类似,隐喻在心理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当代心理学家莱尔瑞(D.Leary)对此有一个说法,“所有的直至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隐喻的模式,同样在心理学中也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13]。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对心理学中的隐喻研究和隐喻学中的心理学研究,探索心理学与隐喻之间的关系,达到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而服务于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三、心理学中隐喻研究的意义

自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传统心理学遭到冷落,使得隐喻与心理学间的联系得以减少,更让人遗憾的是,关于隐喻的哲学和语言学的众多研究成果没能及时有效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有用资源。然而,即便如此,单是从其使用频率来看,隐喻研究也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在语言学领域,隐喻丰富了语言表达,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工具。语言又是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情感是抽象的,不能直接表达的,便借助于隐喻进行情感表达,从而达到人际交流的目的。而在心理学领域中,我们面对的有无法感知、无法视听,但能体验和自觉的心里生活世界,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和隐喻式思维方式[14]。从心理学角度,有学者提出,所有的知识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的各种隐喻模式。所以,隐喻的作用同样能够表现在情感表达和人际交流中,从而表现在心理健康层面上。

孟维杰(2010)[15]认为隐喻在心理学与人文精神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提到“从数字化、符号化、机械化的逻辑语言中重拾心理学隐喻,并非是要从隐喻语言取代心理学科学术语,而是期望隐喻与逻辑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同在,使之能更好地传达人类心灵自身,实现心理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他认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概念、事物等都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隐喻,我们理解和表述它们就会很困难。对于心理学知识系统中的各种理论的成功学习和表述,我们不得不承认隐喻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辛自强(2005)[16]在其《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一文中,对隐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人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一系列时间连贯成故事。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别人的心理,也可以通过故事让别人明白人类心理的奥秘。而隐喻是故事中的最基本元素。由此可见,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流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综上,不管是从隐喻角度研究心理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隐喻,我们都能够清楚看到心理学和隐喻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我们希望两者的研究能够互相促进:一是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中,我们能够从这一角度探索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因为隐喻能够带领我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的作用机理,并能找到隐喻更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所在。正所谓风景没变,看风景的角度变了,整个感受就会发生变化。相信通过这样的探索研究,能够从心理学角度让隐喻这种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2.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3]Lakeoff,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1.

[4]周霞,郭金秀.认知领域的隐喻理论的研究[J].黑龙江科科技信息,2010(7):144.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8]赵宗金.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3-107.

[9]Centner,D.& Grudin,J. The Evolution of Mental Metaphor in Psychology:A 90-Year Retrospectiv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5,40(3):181-192.

[10]麻彦坤.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25-30.

[1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1.

[1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13]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6.

[14]孟维杰,马甜语.论心理学中的“隐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1-106.

第5篇

隐喻是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基本类型之一。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看出隐晌对语言表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也正因为如此,语言学家们一直在对它进行不懈的研究。对一种修辞方式的研究只有描述是不够的,如果“个突破就事论事的、单向的、平面的、线性的思维定势,不对修辞学和修辞活动进行全方位、多方位、多层次的考察,认识即不可能趋于全面”。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隐喻,本文主要运用西方现代语自学的新成果对隐喻进行动态的研究。

一、隐喻的含义

对隐响的语义分析,依据雅可布逊的对等原则和索绪尔的组合、聚合理论以及选择限制条件和“转移特征”等理论,综合考察隐喻意义的生成过程,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隐喻是把聚合层面的意义转移到了组合层面。对隐喻的语用分析,依据会话含义理论来研究如何判断隐喻以及如何运用语用学理论推理隐喻的含义,动态地考察了隐喻的创造和理解以及语境对隐喻的创造和理解的制约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造隐喻应遵循的经济原则、效率相效果原则、委婉原则、美学原则和语体原则等。人的自身隐喻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的话,那么用一个客观事物的意象去把握另一个客观事物的意象的隐喻系统就是一个开放型的。这个开放的意象系统既是人们认识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认识进步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开放的隐喻中,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自我的界限而进入一个艺术的境地,就是这种开放的概念系统才使文学艺术的隐喻思维有创造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类自身的隐喻系统在获得了一种新的隐喻以后就销声援迹了,这个自身系统仍是隐喻系统的轴心,因为最初的思维和记忆是不容易抹掉的,人们常常回到记忆的起点。人们的隐响意象系统由白身过渡到客观世界中的万物,是认识的一大进展,但这不是认识的终极世界,因为世界的存在不只是物体杂乱无章的堆积,人的认识也不会只停留在物质意识的基础。真正有价值的隐喻,或者说具有认识论价值的隐喻,是在概念,尤其是抽象思维和抽象慨念产生以后。这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客观物体扩大到可感性程度越来越低的一些抽象事物上,这些抽象事物从经验、概念一直到心灵深处的感受,不一而足。随着事物可感性的降低,人们对事物相似性的把握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事物间相似性的理解和把握就必须依赖认识主体对这种联系的认识。

二、隐喻的发展

早在击希腊时期,隐喻就被广泛应用于神话和诗歌。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对前人的神话方式感到极其自然,并且他们自己也用隐喻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体悟,实际上,理解他们的思想说到底是解读他们使用的隐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早对隐喻提出质疑的是隐喻大师柏拉图。亚里土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提出了隐喻的定义、并且详尽地论述了隐喻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他给隐喻下的定义是作为他对诗人可以利用的名词类型讨论的一部分。他说:隐喻就是用其他事物来命名此事物,这个着名的定义对西方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30年代。亚里士多德根据内容(而非形式)把隐喻分为四类。并提出使用隐喻应该达到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使事物活现在眼前。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达样的效果呢,那就是借用表示活动的词句。亚里士多德虽然非常推重隐喻,但他对隐喻的态度还是很辩证的。他认为“措辞只要含有隐喻,就能受欢迎,但是隐喻不能大牵强,否则就难以看出其中的关系,不过也不能失之肤浅,否则就不能给听众留下印象”。

直到二十世纪30年代I·A·理查兹的《修辞哲学》发表才引起了人们对隐喻的特别关注。理查兹认为隐喻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也不是词语层而上的转义,它是思维或思想的一个无所不在的原则。他认为思想就是隐喻性的,同样他不认为隐喻只是普通语言的偏离,而是所有的吉语中都充满了隐喻。由于我们的概念系统的结果也是隐喻的,因此没有隐喻我们将无所适从。哲学家、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这两点,他们都把隐喻当作言语风格的装饰品,直到后来人们发现隐喻对我们的经验的影响,这种看法才得到了改变。理查兹说: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投射的世界”(Projected word),隐喻的过程即词语意义转换的过程,是建立在隐喻世界的基础上的。理进兹对隐喻的贡献还在于他对隐喻机制的探究。他认为隐啼是不同事物在词或词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两种思想。理查兹对隐喻的另一贡献是他认为隐喻两个项的区别性与相似性同样重要。

三、结语

对隐喻和认知的关系,依据哲学和心理学关于认知研究的成果,并且吸收了认知语义学的最新理论,考察隐喻对人类认知的作用。隐喻比现代修辞学的比喻概念要大,它不仅包括明喻、暗啊和借喻.而且还包括拟人、拟物等,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机制均为以此喻被,都是以联想和想象为基础的,这样也便于我们从宏观上去把握隐喻的本质和作用。

第6篇

关键词: 隐喻 六级 听力理解

一、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

1.名词喻 (noun metaphors)

名词喻在英语应用中更容易辨认,理解性更丰富。正如韩礼德在谈论语法隐喻时指出的那样,“隐喻表达方式是所有成人语篇的特点”,而“名词喻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利的方式”。名词喻是由名词构成的隐喻,用A事物来形容B事物,但过程中不会出现like或as的比喻词。例2014年12月六级听力对话Conversation Two第12题中的strings,及例2015年6月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一题中的tongue.

2.动词喻(Verbal metaphor)

顾名思义,动词喻是由动词词义的转义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与动词之间的逻辑错位。例2014年12月第(三)套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2道题中的dropping。

3.形容词喻(Adjective metaphor)

形容词性的隐喻体现了思维的隐喻性,人们将A类事物的特征表现在B类事物上,因此获得对B类事物的认识。例2014年12月第(二)套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二道题中的asleep。

4.谚语型隐喻(Proverb type metaphor)

在谚语型隐喻中,本体为谚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喻体为谚语的语境意义,喻底为由谚语本体意义和语境意义抽象而来的意义。例2014年6月第(三)套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六道题中的East,west,home’s best。

二、隐喻对英语六级听力理解的作用

学生想要熟练掌握英语六级中出现的隐喻,需要平时积累大量的隐喻现象。在积累隐喻的同时,我们会接触到大量英美人民的文化、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在英语听力过程中会出现大量英语学习者不熟悉的隐喻,但这些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已经根深蒂固,因为隐喻能力和自己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有关系。好比当我们向英美人民说“你像林黛玉一样”,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就会知道这句话含有什么意思,是说你娇弱,体弱多病,多愁善感。但对于没接触过这个隐喻的人来说就并不了解其中的深意。在2014年6月的真题中:

M:Er,so what did you do?

W:Well,I didn’t drink any alcohol or coffee,and I didn’t eat any meat or rich food.I drank a lot of water,and fruit juice,and I ate the meals on the well-being menu.

Q: What did the women do to follow the well-being menu.

A.Took balanced meals with champagne.

B.Ate vegetables and fruit only.

C.Refrained from fish or meat.

D.Avoided eating rich food.

对话中出现了rich food 一词,这是一个形容词隐喻,直译过来是丰富的食物,隐喻意义是油腻的食物。对话中女士说自己不喝酒和咖啡,还不吃油腻的食物,因此我们判断答案为D。在美国,当地人喜欢在饮食上会摄取许多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品,它们将这些食品称之为rich good,即油腻的食品,而不是丰富的食品。

隐喻的关键是理解整个话语的含义。因此,要想真正理解隐喻的含义,就必须把隐喻的理解与应用建立在说话者和听者之间共享要领的基础上。每个人对隐喻的理解因为不同的经历及不同的文化而造成意义的偏差。对隐喻的学习在字典里是找不到的,它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中。靠平时积累考试当中的隐喻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应试的需求,平时我们在观看美剧或者电影的时候,可多留意其中运用到的隐喻,并理解隐喻表达的含义。多和英美人民交流,了解国外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当然少不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多讲解一些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无意之间学习到隐喻现象(陈卫娟,2012:75-77)。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研究和讨论英美国家的文化传统,可以给学生多观看一些具有隐喻性代表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对隐喻的理解是否透彻直接影响学生在考试当中对听力理解程度的高低。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当中有着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在接触英语的一开始就注意隐喻的重要性,不断地在听力、阅读和写作中积累隐喻,克服对隐喻的恐惧(姚毓琦,2013:179-180)。今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新颖的隐喻,提高隐喻能力,更准确地理解考试中的隐喻意义。

三、结语

隐喻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英语六级的考试当中隐喻不可缺少,在英语听力中出现隐喻,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听力理解的难度,但是在学习隐喻的过程中扩大了学生英语文化视野。隐喻的应用作为英语六级考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隐喻知识提高隐喻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困惑,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和应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帆.英语学习者自身隐喻能力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183-184.

第7篇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147-01

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隐喻一直受到各界学者们的关注。随着20世纪语言学转向,越来越多的国外隐喻研究也开始从语义学转向语言哲学。通过研究,哲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发现隐喻是通过某一事物去认知另一事物的强大认知工具。

戴维森的因果理论

戴维森反对隐喻意义,认为人们绝不会错误的解释一个隐喻。就算对同一隐喻的解释不同,也只是说明听话者的心智结构因果的不同于其他听话者。他同时否认存在着传达隐喻意谓的语言机制。在他看来,无论多么奇特,一切隐喻句子的意义也都仅仅是他们的字面意义。“隐喻的含义就是其所涉及的那些语词的最严格的字面上的解释,别无其他”(Davidson 1978,p30)

例:朱丽叶是太阳。

按照戴维森的解释,当罗密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虽然他并不是要表达一个荒谬的假论断,但他所说的仅仅是“朱丽叶是太阳”这样一个字面意义。这句话没有隐喻意义,也没有逻辑可言。所表达的隐喻效果是心理机制的不同,与语言机制毫无关系。

然而戴维森的观点却遭到了质疑。首先,很明显,隐喻性意义并非不存在,隐喻的效果也并不是随机的,否则,诗歌和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就不会表达出他们所具有的那种特殊意义,更不用说震撼读着心灵,取得显着成功了。

其次,面对隐喻句子,人们往往不仅可以理解它们,而且能够把它们表述成更为直白的方式。读者或听者可以从隐喻句中推导出隐喻意义。有时候,隐喻句是可以使我们获悉新的经验事实的,很明显,这种认知价值的获取并不是从隐喻句的字面意义中得来的。否则,按照因果理论的观点,人们就不可能错误的解释一个隐喻,因为无论怎样解释,在因果理论看来都是源自于不同的因果关系,这样的话,一个隐喻句就无法被理解和达成共识,也就会失去了意义。

朴素的明喻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隐喻只不过是明喻的缩写。也就是说,一个隐喻是从相应的明喻通过省略推理得出来的,隐喻和明喻都表达或引出了把它们的题材有点出乎意料地比作某种东西。像上面的例句“朱丽叶是太阳”就是“朱丽叶类似于太阳”的缩写。

明喻观点容纳了为隐喻所特有的“概念紧张”(人在类型上不同于太阳),并且解释了隐喻的可理解性。但是这种理论也面临许多的反驳。

首先,比尔兹利认为明喻理论对隐喻的概念紧张所做的解释十分肤浅。如果一个隐喻仅仅是相应明喻的简写,那么它就简单地与该明喻同义,最初听起来就不应该是反常的。紧张不应仅仅是表面现象,一个隐喻是通过包含一个内在的、具有实质性的紧张而起作用。正如“朱丽叶像太阳”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紧张,因为他并没有将朱丽叶和太阳归为一类。而“朱丽叶是太阳”这个隐喻句子却是有概念紧张的存在的。

其次,赛尔认为明喻自身几乎是完全不提供信息的。“类似性是一个空洞的谓词:任何两个事物都在某个方面或另外的方面类似”(Searle 1979,p106)。根据塞尔的观点,每个事物都有许多种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属性,然而另一被认为与本事物相似的事物不可能在所有的属性上都与之重合。那么到底哪种属性在一个特定的比喻句中起作用,朴素明喻理论并没有说明。如“朱丽叶是太阳”被朴素明喻观点认为与“朱丽叶像太阳”是一致的。然而朱丽叶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假定为像太阳?为什么仅仅选择太阳的某一特定属性来描述朱丽叶,朴素理论没有提供任解释。

语用理论

赛尔提出了关于隐喻的一种说明。认为隐喻性话语是真正的语言交流,而不是纯粹的因果关系,并且,它设定了一个认知机制,去计算值得称之为隐喻意义的东西。赛尔把隐喻意义看作也是被传达意义的说话者意义,并且用格莱斯装置去解释它,其方式与他解释间接语力的方式差不多。在塞尔看来,去解释隐喻如何起作用的问题,是下面这个一般性问题的一个特例,即去解释说话者意义何如与句子或词语意义相分离……在建构一个隐喻理论时,我们的任务是试图陈述这样的原则,他们把字面的句子意义与隐喻的[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关联起来。(Searle 1975,p.92-3)

塞尔和戴维森在隐喻问题上一致处比较多。他们都否认语言表达式有特殊的隐喻意义;两个人都承认利用语言哲学主流中手边已有的工具就能够解释隐喻。但是,他们最大的不一致在于规则、原则和认知机制。戴维森坚决否认,而塞尔热衷提出。塞尔的理论有某些合理性,克服了戴维森所提出的对隐喻意义的主要反驳,但也引出了其他的反驳。

第一,如果隐喻意义简单的就是说话者意义,那么它就由说话者的意图所决定,并局限于后者。第二,塞尔自己的观点,即支撑隐喻的类似性本身通常是隐喻的。同时他又认为解释隐喻必须使用不同于生成一个可能的说话者意义范围所使用的原则或策略,而使用另一组原则或策略从那个范围中识别出哪个或哪些意义最有可能在当下场合起作用。这两点基本上相互矛盾。第三,有一种类比性的隐喻现象无可争议地涉及意义和意义转换,但塞尔的观点却没有触及它。

类比喻

将隐喻作为类比的学说主要是关注词汇意义,即单词和短语的意义,而不是整个句子的意义。任何词,只要假定在它们出现其中的句子内部环境的适当变异,也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陌生的且截然有别的词汇意义。就像“in”和“on”这样的介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没有恒定的意义。

总结

总而言之,在哲学界对于隐喻普遍存在一种偏见。哲学家们倾向于认为,字面言语是默认的,隐喻性话语是偶尔的畸变,然而,事实上在日常语境中,语句很经常地被用在不同于其字面意义的意义上。几乎每一个句子都包含比喻性元素,各种理论都应突破自身的局限,得到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Davidson (1978) “What Metaphor Mean.” In S. Sacks (ed) On Metaph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第8篇

论文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自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家们对隐喻的阐释不断深化人们对隐喻的理解。隐喻的产生和使用是自然语言的常见现象,隐喻是交际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基于此,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通过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一个可行而又便捷的途径。

概念隐喻理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问世。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概念系统(思维过程)是通过隐喻来进行建构的,而用于语言表达的隐喻则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Lakoff,1980),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逐步得以完善。概念隐喻理论被阐释为包括源域、目标域及其映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在内的认知机制。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意象式结构,即“衡定性假说(invariance hypothesis)”。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根据源域的不同可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空间隐喻(Lakoff,1987)。

人们利用自身抽象思维能力与隐喻认知能力,便能创造性地运用隐喻语言并能合理的阐释与认知所接触到隐喻语言,通过“隐喻化”的过程加入到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成为我们概念系统的一种固定模式。这些纵横交错的隐喻关系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隐喻概念体系以及相应的隐喻表达体系,发展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我们的语言,帮助我们共同完成对抽象事物和概念的较为深刻、全面、完整的认知和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

(一)隐喻与词汇教学

隐喻对词汇理解有指导意义,词语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隐喻。词语产生的隐喻,是指词语的创造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人类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比如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通过隐喻产生的。许多复合词和派生词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兔唇、罗圈腿、面包车、钉子户、蝶泳、梅花鹿、鸭舌帽、火舌、雪花、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childlike、mousy等等。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在讲解生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那些用隐喻方式构成的词语;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各个词义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概念隐喻的教学并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由于认知的不同而造成的概念隐喻的不同。 "

(二)隐喻与阅读教学

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隐喻概念是阅读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隐喻性语言是各类素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遍语言现象,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与否关乎到提高阅读能力、理解作品的修辞及意境。文化的烙印深深地映射在隐喻中,隐喻的表征隐含了文化的逻辑,隐喻的概念也存在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情况下,当喻体和本体之间无法找到任何相似之处时,语境对隐喻的判别和理解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是这样描写西风的:

to quicken a new birth

thou breath of Autumn' s being

drive my dead thoughts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要理解这些诗句,没有相应的地理背景知识是不行的。英国地处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温暖和湿润,是春天的气息,这首诗是对春的讴歌。而汉语中的“西风”却使联想到寒冷、萧瑟、凛冽、凋零等。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语境对意义的获取具有极强的揭示作用。阅读者就应该利用语境因素对言语表达的制约作用来解读文本,获取意义。

(三)隐喻与文化教学

第9篇

论文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自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家们对隐喻的阐释不断深化人们对隐喻的理解。隐喻的产生和使用是自然语言的常见现象,隐喻是交际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基于此,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通过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一个可行而又便捷的途径。

概念隐喻理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问世。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概念系统(思维过程)是通过隐喻来进行建构的,而用于语言表达的隐喻则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Lakoff,1980),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逐步得以完善。概念隐喻理论被阐释为包括源域、目标域及其映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在内的认知机制。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意象式结构,即“衡定性假说(invariance hypothesis)”。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根据源域的不同可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空间隐喻(Lakoff,1987)。

人们利用自身抽象思维能力与隐喻认知能力,便能创造性地运用隐喻语言并能合理的阐释与认知所接触到隐喻语言,通过“隐喻化”的过程加入到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成为我们概念系统的一种固定模式。这些纵横交错的隐喻关系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隐喻概念体系以及相应的隐喻表达体系,发展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我们的语言,帮助我们共同完成对抽象事物和概念的较为深刻、全面、完整的认知和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

(一)隐喻与词汇教学

隐喻对词汇理解有指导意义,词语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隐喻。词语产生的隐喻,是指词语的创造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人类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比如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通过隐喻产生的。许多复合词和派生词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兔唇、罗圈腿、面包车、钉子户、蝶泳、梅花鹿、鸭舌帽、火舌、雪花、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childlike、mousy等等。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在讲解生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那些用隐喻方式构成的词语;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各个词义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概念隐喻的教学并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由于认知的不同而造成的概念隐喻的不同。 "

(二)隐喻与阅读教学

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隐喻概念是阅读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隐喻性语言是各类素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遍语言现象,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与否关乎到提高阅读能力、理解作品的修辞及意境。文化的烙印深深地映射在隐喻中,隐喻的表征隐含了文化的逻辑,隐喻的概念也存在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情况下,当喻体和本体之间无法找到任何相似之处时,语境对隐喻的判别和理解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是这样描写西风的:

to quicken a new birth

thou breath of Autumn' s being

drive my dead thoughts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要理解这些诗句,没有相应的地理背景知识是不行的。英国地处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温暖和湿润,是春天的气息,这首诗是对春的讴歌。而汉语中的“西风”却使联想到寒冷、萧瑟、凛冽、凋零等。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语境对意义的获取具有极强的揭示作用。阅读者就应该利用语境因素对言语表达的制约作用来解读文本,获取意义。

(三)隐喻与文化教学

第10篇

论文摘 要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隐喻拥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隐喻产生于认知,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一、引言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从古希腊Aris-totle以来,修辞学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能够给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Richards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当然要比Aristotle的认识深刻和全面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是Aristotle的“类比理论”,还是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始终把研究的视角和层次放在语言本身,没有能够深刻地揭示隐喻的本质问题。认知语言学家立足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则,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知机制的实质和特点。

二、隐喻研究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旧得不能再旧的题目”(叶子南,2008)。但是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是取决于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的。而且语言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新的隐喻必定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也要不断跟进。

Lakeoff和Johnso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隐喻意义的实质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关系。Lakoff 和 Johnson 将隐喻分成了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是将一个域中的概念转化到另一个域中,比如“Argument is a war”。方位隐喻是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I’m falling asleep”、“he dropped dead”及“You are under my control”

此类隐喻提供了人类主体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实体词来表达一些非物质性的概念,比如感情、活动和想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和引用。

三、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一)隐喻的关联性解释的依据。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对隐喻做出阐释,笔者认为要基于它对隐喻的两点认识:其一,隐喻是一种更广阔的语境出现的话语现象;其二,在隐喻中,说话人的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作者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Sperber和Wilson(1986:237)认为,隐喻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将隐喻归入一般话语,因而也就为其解释隐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 用关联理论解释隐喻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是在实施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间接的言语行为,其命题形式和命题态度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需要听话人借助于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的阐述。

隐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时,发言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听者的处理努力。但是最佳关联表达并非总是精确的表达,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模糊表达。隐喻正是人们使用模糊表达法的产物,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这种表达需要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人认知能力的共性使人们趋向于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似的联想。

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意的推导(束定芳,2000:232)。对隐喻的识别主要依据其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而且这种冲突原则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在扩展了的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消除。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认知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各个国家的隐喻也互不相同。隐喻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互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词语转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对等的隐喻。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的时候就需要将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文化和历史。最后,笔者建议了三种处理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保罗・德曼 隐喻 解构

当今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远远超出了修辞学的范畴,大有囊括一切研究之势,隐喻研究呈现出约翰逊等人称的“隐喻狂热”时代。受之影响的中国学术界,关于隐喻的译介文字迅速增多,同时把隐喻与我国的“比兴”结合起来的研究也不断增加,在新闻传播领域、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及其评论文章中关于隐喻的应用与研究更是呈现蓬勃之势。在西方,研究隐喻的著作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是不为过的,作为耶鲁解构批评学派中的一员,保罗・德曼也许算不上专门的隐喻研究者,但他的研究却是所有隐喻研究者应该注意的。他认为一切语言都必然是隐喻的,隐喻在本质上是“无根据”的。其隐喻背后所昭示的是“隐喻狂热”时代终极的解构。

“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a,其字源meta的意思是“超越”,而Dhora的意思则是“传送”。它是指一套特殊的语言学程序,通过这种程序,一个对象的诸方面被“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以便使第二个对象似乎可以被说成第一个。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正如奥特尼所说的那样。任何有关隐喻的研究都几乎无一例外地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相关研究成果。既然保罗・德曼的隐喻之喻指向的是隐喻的解构。他自然不会放弃表明自己与亚里士多德的差别。当然。保罗・德曼是不会像理查兹一样公然地指责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因为他相信作品自己解构自己。

在分析保罗-德曼对隐喻的态度之前,我们还是先梳理一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论及的隐喻。在《诗学》的第21章中亚里士多德对隐喻进行了定义和论述:“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诗学》一书围绕悲剧在讨论,这一段对隐喻的阐述是在较多地讨论了悲剧情节和性格之后,讨论言语的章节出现的。在第19章中亚里士多德说道:“至于言语有关的问题,有一种研究以言语的表达形式为对象。例如什么是命令,什么是祈求,什么是陈述、恐吓、提问和回答,等等。这门学问与演说技巧有关……所以,我们不打算多谈这个问题,因为它属于别的艺术,而不是诗艺的研究范畴。”

陈中梅在《诗学》第20章的注释中也写道:“第20至22章讨论语言的成分、合成词和词语的用法。这三章内容有点像是《诗学》中的一个‘插曲’,因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论诗和研究语言往往不是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码事。但是,在古希腊,诗和语法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密切;gram-matik百是研究和评析诗,尤其是荷马史诗的‘工具’。”

由上可知,隐喻在《诗学》一书中是文学作品的一个修辞概念,这样对于亚里士多德在第22章中所说的话就要好理解得多了,“要合理地使用上述各类词汇,包括双合词和外来词,这一点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善于使用隐喻词。唯独这一点上,诗人不能领教于人。不仅如此,善于使用隐喻还是有天赋的一个标志,因为若想编出好的隐喻,就必先看出事物间可资借喻的相似之处”。古往今来把诗人与天才联系在一起或诗人是有天赋的言论是相当多的。而隐喻在伟大诗歌中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论及隐喻外,在《修辞学》中他也探讨了隐喻:“叙说事物时那种生动活泼而又引人人胜的谈话方式,是怎样产生的?这只有靠天赋的才能或者长期的实习,才可以办到,本文只是加以解说。我们人天生都很喜欢轻而易举地把握思想……而隐喻却可以使我们最好地获得某些新鲜的东西……语言的生动性,是来自使用比拟的隐喻和描绘的能力(也就是说让听众看到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明晰”只属于非隐喻性的、“常规的”语言范畴,而隐喻则是一种可以使语言活泼、超凡的原料。

《修辞学》一书研究和分析的重点是日常的语篇、演讲术和散文,而在这样的书中同样探讨隐喻,那么,这里的隐喻是不是就与在《诗学》中所提到的隐喻有所区别呢?还是直接与“隐喻还是有天赋的一个标志”相矛盾呢?其实,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中就说过:“隐喻词最适用于短长格诗……在短长格诗里。由于此类诗行在用词方面尽可能地摹仿日常会话中的用语,所以,适用于散文的词也同样适用于它。这些词类是:普通词、隐喻词和装饰词。”这里的“短长格诗”就是指的悲剧中的话语部分。在欧里庇得斯率先将日常用语引入悲剧后,尽管史诗诗人仍在沿用日常会话中不用的词,然而。当时悲剧的用语已相当口语化。同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演讲或辩论中使用从悲剧中习得的隐喻来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也就十分正常了。所以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上面《修辞学》一书中讲隐喻如何使得人们最好地获得某些新鲜的东西时引用诗人包括荷马的隐喻来做例子。

可见,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于使用隐喻还是有天赋的一个标志”,而且这种隐喻,诗家不能领教于人。诗家不能领教于人的就是如何创隐喻,也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想编出好的隐喻”。日常生活的演说或者在其他除了诗艺的研究范畴中语言的生动性,是来自使用比拟的隐喻和描绘能力,而这一使用隐喻的能力是可以通过“长期的实习”得来,而实习的对象就是诗里面诗人所创造的隐喻。在所有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讨论中,无论将之视为天赋的标志还是可以实习的能力,它都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是对于语言常规的一种背离,它都是围绕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展开的,其主要功能是修辞作用。同时,通过主体使用隐喻时是创造还是学习可以区分有天赋的诗人和普通人。

而保罗・德曼认为:“隐喻赋予自身以要求定义的总体性,但实际上,这只是对自身身份的同义反复。简单观念的论述就是比喻性或转义,如此也便创造了定义的虚妄错觉。”文学不会给人以清晰的意义,而揭示真理的哲学,在保罗・德曼看来:“哲学家的术语中充满了隐喻……它们是不可靠的。”(“保罗・德曼认为”隐喻这个问题是一直长期存在的。有时在哲学语言中,以及言而广之,一切包括史纂学和

文学分析在内的语言推演性运用中,出现尴尬局面的公认源泉”,他断言文学、哲学、批评,一切语言都必然是隐喻的,作品自己解构自己,文本不再给我们明确的意义。

伊格尔顿在分析保罗・德曼思想的时候也注意到了他对隐喻的阐释。伊格尔顿这样评述道,保罗・德曼认为“一切语言都必然是隐喻的。它依靠转义和比喻进行活动,相信任何语言都确切表达它们的字面意义是错误的。哲学、法律、政治理论也像诗一样依靠隐喻进行活动。因而它们也像诗一样是虚构的。因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无根据的’,它只是一组符号对另一组符号的代替,所以正是在语言想要最有说服力的时候,它往往却暴露出它自己的虚构性和任意性”。在这里,伊格尔顿道破了保罗-德曼解构主义理论的套路。

可见保罗・德曼的批评特别致力于证明,文学语言不断在暗中破坏自己的意义。隐喻不是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因为一切语言包括日常语言都是隐喻。在保罗・德曼的论述中,他笼统地使用着文本和语言,这使得他的说法看起来更具有普遍性,文学、哲学、批评。这些都是由语言组织起来的文本,都分享着其理论的套路,它们没有什么大的区分,不会给人以清晰的意义。在保罗・德曼这里,隐喻就是语言。就是一切。同时诗、哲学、法律、政治理论也是语言,所以这些诗、哲学、法律、政治理论也就是隐喻。又因为诗、哲学、法律、政治理论是虚构的,以此推之,那么隐喻也就是虚构的了。正如保罗・德曼自己所说“隐喻”本质是“无根据”的。在这里隐喻也就没有了区分意义,自然就不能认同亚里士多德的隐喻可以区分“有天赋的人”和“普通人”之说。保罗・德曼的隐喻所具备的这种“无根据”的本质想拉平一切的差异性。

如果继续分析保罗・德曼隐喻解构思维的模式我们就会发现,他的隐喻之喻还暗反了雅各布森的隐喻研究。一方面,雅各布森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雅各布森对隐喻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隐喻从亚里土多德的隐喻修辞功能以及是对语言的偏离处拉到了“文学性”当中。为隐喻在语言当中的中心地位进行了有说服力的争论,例如把隐喻作为研究文学流派浪漫主义的根本标志。在雅各布森的诗学体系中隐喻摆脱了修饰附庸的位置,不再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对语言的一种“额外的附加”,而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标志性概念进入理论框架的建设中。既然保罗・德曼认为文学语言不断在暗中破坏自己的意义,承受着语法和修辞的相互折磨,不能给人以清晰的意义,而且隐喻在本质上是“无根据”的,那么隐喻自然也就不能充当文学批评中标签的角色。

另一方面,雅各布森还指出隐喻和换喻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模式,代表了语言的共时性模式与历时性模式的根本对立的本质。雅各布森之所以要去揭示语言的本质,是基于他认为诗的本质必须通过语言的本质去解释。只有当诗歌使语言的本质得到真正的显示,从而突出了语言自身的性质与功能时,诗的本质才会得以完全的透视。所以说对隐喻的研究就是对诗的本质研究或是文学批评的一个研究途径。雅各布森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无疑是保罗・德曼作为一个解构主义者最想要解构的。保罗・德曼通过解构式的阅读,使得语言明确的指涉性陷于瘫痪,意义被悬空了,以此来消解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所确定的本质和基础,并由此揭示其隐喻在本质上的“无根据”。另外,既然隐喻在本质上是“无根据”的,当然也就不能显示出在雅各布森看来基于对隐喻和换喻的不同组合使用可以显示出的个人风格、趣味和语言偏好。

当隐喻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功能到雅各布森“文学性”的一个理论概念范畴,再到保罗・德曼的一切语言,从亚里士多德的“善于使用隐喻还是有天赋的一个标志”到雅各布森的隐喻可以“显示出个人的风格、兴趣和语言偏好”,再到保罗・德曼的“无根据”。这看似是隐喻不断从边缘向中心发展的过程。却在保罗・德曼处看似达到了隐喻的最高峰,实则取消了隐喻。这就是保罗・德曼解构隐喻的手法。把一个概念无限放大。到最后陷入虚无。

第12篇

关键词:隐喻复合理论;隐喻理解;在线言语处理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21-02

《隐喻复合理论: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一书是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英美语言学系的学者Markus Tendahl的著作,2009年由纽约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关于隐喻理解和在线言语处理模式的一种新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上下文异形隐喻,而且在没有预知隐喻的任何特殊的或被标记处理情况下,可以详细解释特别概念产生机制。这本著作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对各个部分内容作简要介绍和简评。

一、内容简介

该书第一部分是本书的简介。在简介中,作者指出这本书创作的目的是为隐喻研究做新的贡献。作者认为在标准的语用学隐喻模式中,把推理和讲话者的意图作为隐喻理解的关键,但是其忽略字面意义处理和隐喻语言之间的区别。而隐喻的关联理论弥补了这一不足,被认为是隐喻研究的进步。通过简洁阐述的方式,Tendahl介绍了隐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意义,从而确保他自己和读者之间互明的充分程度。

本书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隐喻的语用学理论的评论。关联理论模式重新定义交际为明示推理交际,交际中认知努力和认知效果之间不变的协调能帮助听者在读心术和上下文中寻找最佳关联。作者通过批判性的评论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交际的认知解释,我们语境的本体论只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事物的认识论(P. 21)。

作者总结出作为交际前提,相互认知语境的建立依靠其他人认知语境合理假设的形成。由于讲话者有代表性的公开想法证据不足,人们只有通过直接处理最佳关联信息来减少付出的努力。结合新信息和存在的假设,可推论的语境效果可引起先前假设的增强或消除。

Tendahl定义了构成隐喻复合理论的以下四种基本假设:第一是推断非字面解释之前,字面命题不必推断;第二是言语理解应该在线分析,而且在成分的基础上;第三是我们的心理词汇是个网络,由于很多原因,词条相互编织,比如嵌入、共现等逻辑关系; 第四是上下文和决定连接其他词条的语境被激活。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特定情况下人们对隐喻尤其警惕,丰富的背景能帮助理解隐喻。作者用心理语言学相关的文献中证实了这个观点。为了使关联理论的预言与相关期望值相符,句子生成了认知效果,比如明显的假设之间的强化或矛盾。隐喻的复合理论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隐喻解释不是可选择的,而是出现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处理隐喻句子上,语境比常规的比喻解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丰富的背景下,隐喻能被直接理解,并不需要字面理解的前两个步骤。

作者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如何处理隐喻句子中的概念,就是Carston(1996,2002)的“特别概念”。这就引出了一个结论:字面意义和比喻义的区别只停留在成分层面上。Tendahl的结论是字面意义的判断是以解码的语言学意义和特别概念有序的字符串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这个结论虽然揭示了本质上隐喻不是主要的命题,但是表明了意象主义的性质常常忽视隐喻关联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作者陈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根本上是想法和行动,只是衍生出了语言。在对这两个熟悉的模式的评论中,Tendahl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变性假说的断定只局限于喻体中隐喻映像生成的结构中,而不强加限制跨域映像转换的元素。作者认为关联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的改进,因为它提供了为什么有些元素会被投射的原因,而其他理论仍然根据相关预期来抑制元素实体化。作者准确地解释了在喻体阻止元素实体化的能力中隐形的循环性,这意味着我们依照本体拓扑结构保存的要求,而没有按照本体和喻体之间本体论一致性的要求,理解了一些它的结构和重新解释了不变性假说,然后完整的不变性假说将在隐喻映像作为概念化喻体唯一的方法的情况下起作用。当我们已经有一个喻体的独立的结构概念化,而且喻体因为某些原因表现为隐喻,改进的版本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在后者情况下,隐喻导致替代喻体结构是不常见的。

作者通过概念复合理论,寻找一个更动态的模式来适应所有关于理解隐喻的上下文敏感度的问题。复合理论能够解释非现在时刻在任何输入空间意外发生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本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复合过程中不是单向的,而是允许新的结构出现,不仅仅是修改现有的结构。作者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在结构上是互补的,它们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似乎合理的后台认知操作模式,而这种后台认知操作是由隐喻表达创造的。

在第四部分中这两个理论的联合发现是和关联理论并列的。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第一个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理解隐喻句子的研究,而没有把隐喻构思或隐喻使用作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Tendahl得出:对人类认知来说,隐喻构思的存在是关联理论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理论的第二点不同在于隐喻构思或语言中隐喻等级的判断,不论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新奇的隐喻。关联理论研究的不是常规的隐喻,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正是常规隐喻。

对于如何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阐述隐喻意义,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关联理论以命题的形式描绘隐喻。而认知语言学主张大部分隐喻以意向图式为基础。二者都认同用标准的语义学模式来解释如何在线处理隐喻是不完善的。关联理论解释了在隐喻和字面句子解释中等级的不同,这些不同建立在“特别的概念”的概念上,而关联在线构建以放松或紧缩为基础。认知语言学另一方面不提供任何明确的在线隐喻理解的程序上的解释,但是在心理映像关系结构方面心理语言学有建议的优势,而且推理模式从一个本体映射到一个喻体。

两种结构并列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隐喻的习得问题。在关联理论中,隐喻的习得与儿童元表征能力和思想理论的发展有关。在认知语言学中,早期的隐喻发展起源于具体的经验。

第五部分Tendahl陈述了他的隐喻复合理论,包含了前面几个部分所有的基本观点。这个理论以词汇处理开始,这个处理涉及言语理解。单词定义为一个为进入概念领域而产生的指导性提示。它以作为词汇概念的可确认的不变语境部分和包含空位的上下文相关部分为特征,而且这些空位能用外面的知识结构填满。在关于上下文已调的特别概念的创造方面,没有语用学修改作为交流关键,就没有词条能活动。隐喻概念只是特殊种类的特别概念,并没有不同的本质,不要求特别的解释和理解过程。单词或许与词汇概念有关,或许与特别的概念有关,而后者关于特殊语境的更稳定的概念域是自发的修改。外部的知识结构可以是概念域、隐喻、转喻、意式图示或脚本。概念域是直接关联交流的结构。关联分类过程决定了概念域的哪一部分知识保持在详尽的特殊概念里。准备好的上下文关联的思虑决定外部知识结构的哪一元素将被映射到概念域的空位上。

在这样的框架下,当一个单词详尽的特别概念被规律地描绘成已知的知识结构,而且这个已知的知识结构可能成为这个词概念域的本质时,多义词就产生了。随后这个单词指向新的概念域,即多义词后面的认知机制。而基本上外部知识结构的补充在特别概念里是最佳的,它是隐喻性看法的必要先决条件。频繁循环的外部知识引起了元素从词汇概念到外部知识结构的转变。当一个到关联概念隐喻的环节丢失时,语境通常提供一个外部知识结构来反对描绘概念的东西。句子结构中,词条的结合用复合理论的分析工具来解释,比如心理空间的联网模式适合捕捉到语言学和语境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词汇处理和句子处理以这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以至于经常一个特别概念的性能分析的完成,只能在句子已经获得了随后的词条提供的更多明显信息之后。通过分析内在知识结构,分析外在概念域,和经过外部知识结构与活动的空位获得巨大的充实,描绘的模式足够强大来辨别普通的特别概念加工,修改范畴隐喻和跨范畴隐喻。

最后第六部分,作者简要的总结了本书,并说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研究应该关注在不同的语境中,特别概念在相同的概念域怎样加工和加工什么。而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测试什么程度的语境和关联预期能指导句子理解。

二、简评

《隐喻的复合理论》这本书不但对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这两个领域的大部分著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评论,而且还论述了隐喻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是心理事实,而且与现阶段心理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学所研究的重大发现相一致。Markus Tendahl能够明确地表达许多认知语言学潜在的或假定的观点,与交流的明示推论模式建立联系。

然而这本书也有不少问题,首先有一些印刷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阻碍读者的理解。比如在72页中写到“讲话者首先发觉错误和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在语境中,异常的发现取决于听话者。文中对讲话者认知努力行为的描述严重阻碍了读者的理解。或许由于交流是个共同的活动,听者承担了大部分理解活动,这是个严重的歪曲。另外,在第98页,作者再次在比喻句处理中,赋予认知努力的责任交给了说话者,“当说话者假定刻意的成分组成了句子,他们将愿意赋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概念是不可区分的,它们的任意使用对初学者有很大的迷惑性。

另外一句有争议的话是102页的“甚至新奇隐喻不排除在外用于特殊原因”。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的区别更含糊。毕竟“隐喻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的功能包括解释、说明、描绘、表达、评价和娱乐。在会话和写作中我们有很多原因使用隐喻,因为有时没有其他词来指代一件特殊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我们想说的,对事物的感觉,解释特别的事情,用更有趣的方法表达意义等等”(Knowles and Moon 2006: 3)。

除了以上印刷问题,我还有其他一些看法。复合理论中句子理解的关键性假设在于句子理解是逐渐增强的,然而由于没有足够的神经学或心理语言学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论点,这个观点没有被充分地证明和很好地讨论。

尽管有一些次要的错误,《隐喻的复合理论》一书揭示了作者如何合并关联理论模式和隐喻的认知心理学处理。在概念整合过程中,通过概念隐喻和特别概念构建之间强大的相互作用,Markus Tendahl展示了普通交流中貌似合理的隐喻结构。

三、结语

总之Markus Tendahl建造了连接语言、认知的不同理论和思想之间的桥梁,创造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语言研究模式,这是现代语言研究发展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通过这本书读者学习到了在线交流中研究充分、令人信服和切实可行的隐喻理解理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