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6 03:01: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课堂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引导作用
作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课堂活跃,才会体现出政治课堂的立体、高效。而有的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模糊,怎么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明确政治学习的目标?经过实验发现,非智力因素能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保持一定的轨道恒行。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和情感具有非常大的导向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学习活动始终保持一定的方向性。为此,初中政治课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来引导学生学习。
二、发挥非智力因素,构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的策略
(1)设立特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兴趣、情感、爱好,这些因素通常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学习品格的形成,以及智力的提高和开发程度,更贯穿于整个成长和进步的学生时代。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愉悦的教学情境,来不断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进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政治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重要的知识点配上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大大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从而构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的教学环境模式如下:发挥电化教学优势,将政治教学内容通过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形象化,教师针对不同问题设置相应的情境结合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能够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解开迷惑的欲望去学习政治课,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的能力。
(2)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俗话说,老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热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政治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和老师要相互尊重,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这有利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政治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灌输和记忆,发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政治的重要方式”。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放弃或者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
(4)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政治课理论性比较强,初中刚接触政治,有的学生会觉得内容十分枯燥,感到难懂、难学,有的对这门课产生排斥情绪,久而久之,对政治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变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通过一些献身于祖国发展的伟人或者榜样人物的事例,鼓励学生培养对政治课的学习意志,让他们以此为榜样,保持一颗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端正心态,不断地战胜自我,勇往直前。要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构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总之,在政治课堂中,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师教学模式、手段、内容相结合,将非智力因素多层次、全方位地充分运用于课堂实践,才能真正构建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
【关键词】全面育人 提高 思想政治 教学 素质
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未来社会需要会生存、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一下几个提倡:
一、提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部分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甚至是讨厌学习,进而影响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等。加上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性较强本身就比较枯燥。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首要条件就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的优化,可以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朗诵、讨论等手段来加强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前一只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利用直观的画面加强视觉效果,利用动听的音乐加强听觉效果,利用引人入胜的典故、寓言、故事来加强教学的可理解性。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创设情景,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以往死气沉沉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为生机勃勃的、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的教学战场。从而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提倡加强积极的学生自学
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突出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由于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等方面较差,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培养。加之思想政治课很多内容只需要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稍加点拨,就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提出自学要求和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看书,最后通过学生自学看书就问题给出答案,教师精讲释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看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还要看重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更要善于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分类指导不同层次学生自学,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使学生各有所得。帮助学生自学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讨论,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去弄清教材的内容掌握所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方面的培养,促使学生达到动眼、动手、动脑的思考学习状态。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态度的改变。更能融洽师生关系,共同进步,进而促使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平等着待学生,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当代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此同时,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尽管学生之间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他们却反对教师的偏爱,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它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教学方法以注入式为主,虽然也讲究讲和练的结合,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封闭式的教学 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 的应变能力。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 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047-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生命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完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都面临的最大潜在危险。"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我在教学中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对此作了一些研究。
1.创新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得是否有效,跟课堂导入有很大的关系。导得好,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导不好,会抑制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创设情景、精心设置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为推动教学发展作好辅垫。例如,在讲《文化生活》"我们的民族精神"时,首先播放航天英雄杨利伟、王亚平等胜利归来的视频,欢乐的情景,生动的画面,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借助良好的课堂气氛,结合视频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种边听边看带提问的做法,使教学自然地进入一种顺畅的状态。事实证明,精心设计教学导入,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兴趣大增,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探究,教学效果自然生成。
2.增强师生互动,让课堂"活"起来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精心设问,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问,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甚至是对教师的质疑),教师应给予重视,耐心解答,切不可粗暴地否定学生。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能将学生从"教师教,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形式中解放出来,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高二《哲学生活》有关"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内容时。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先利用词语"人定胜天"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定胜天'肯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人要'胜天',必须以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在实际生活中人与自然抗衡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学生们踊跃发言,认为温室效应、水污染、光污染等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没有尊重自然规律所导致的。此时,本人再对课本知识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在思考、举例、听课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这样教学,课堂实现了理论渗透和实践探究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3.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发展
新课程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学生在智力、健康状况,情绪意志、社会适应、动手能力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参差不齐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的教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以学生的学为风向标,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差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与需要分层次的、有选择的教学。分层次教学可从多方面进行,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过程的分层,教学评价的分层,以及作业的分层等。例如,在讲解《政治生活》中"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1)什么是依法行政?(2)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3)怎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三个问题的难度由低到高,课堂上分别抽不同层次的同学来回答,层次低的学生不会因为难,答不上来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层次高的学生不会因易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让全体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更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4.开展第二课堂,巩固新旧知识
教师要建立起新课程、新观念下的教学方式,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并引导着教师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应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内容综合性强,应注重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同时,新课程知识综合性明显增加,课文中的一些探究题等小栏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等等,这些都要求并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师要克服过去那种只为考试服务的教学方式,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卷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有新的教学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应该杜绝"教师传授什么,学生被动地接受什么"的现象。
一、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重要性
所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利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可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意识,让他们能够在政治课堂以外灵活运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政治知识,从而形成长久、持续的良性发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目标需要优化
现阶段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多关注学生考试能力的提高和保证本校的升学率。表面上是关注学生的高中政治学习,实际上教师更关心个人教学成就以及个人教学活动所受到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标准恰恰是由学生考试成绩所决定的。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多年以来都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保证学校升学率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需要更新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当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原有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不断受到冲击并不断演变。然而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仍然沿用一成不变的备课内容,教学案例早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难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现实社会进行思辨。同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情况也导致难以激发学生的高中政治学习兴趣,难以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3.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大多采用高中政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课堂上的单方面灌输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学生只能利用课后时间复习笔记,再通过笔记学习来提高学习成绩,实际上是浪费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间,大大降低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另外,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多关注课本内容,不重视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的案例分析,忽视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里的“人”并不单单是要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本,还要以当下社会热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为本。“以人为本”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内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加以引导和推动,提高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养成高中政治学习兴趣,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要满足“以人为本”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发现时政热点,善于引导学生发觉其中蕴含的高中政治知识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政治学观点和理念解释经济和社会发展现象的思辨能力。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自我提高,持续学习以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和知识底蕴,从而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确保实效性,保证教学活动可以产生持久、良性的影响,提高学生政治学习能力。
2.改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
改进高中课堂教学实效性,重点是要加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学生对新奇的教学形式更感兴趣,特别是能够形成热烈的高中政治课堂氛围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情景架设、课堂讨论是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不同,高中政治教学涉及时事政治和社会新发展的内容较多,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改进自身知识结构,通过情景架设将全球发生的时政大事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及时更新备课和教学内容。例如:对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禁止穆斯林国籍的公民进入美国的总统令,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包括此后美国联邦法院此项禁令的新闻,都可以被高中政治教师用来构建教学情境。通过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播放此次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后引发的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信息,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体验美国政治生态的多媒体环境,借此机会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思辨美国总统竞选机制、三权分立的意义和历史渊源等高中政治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关心时事政治、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过于重视成绩提高而忽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和“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深化,广大高中政治教师一定会越来越重视情景化教学等教学手段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和保证。
作者:叶琼 单位:龙海一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政治课堂 教学效果 具体路径
1.引言
初中政治这一学科本身知识点较多且零碎,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学生刚从小学阶段步入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导致各科学习时间减少,这样一来,增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才能保证自身发展。要想更好地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老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2.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2.1我国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多方面问题,老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思维能力不够等,初中政治老师的教学往往按照教材死板地进行,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学生对初中政治这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此外,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日常提问和考试,无法发挥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就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2初中政治课堂的特点
由于初中生这一群体有特殊的特征,他们的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心理活动正处于变化中,好奇心非常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还会表现出不配合的行动,导致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3.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
3.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创设特定情境,更迅速地将学生引领到教学活动中,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老师课前应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内容重点,将知识点经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付出更多努力,这样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3.2提高政治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
在当今“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背景下,老师应不断提升自己,总结教学经验,对于政治专业知识,老师应不断创新、扎实,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极高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好育人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政治方面的理论不断创新,政治老师更应该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跟上时展步伐。我国各初中学校都应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及多开展各老师之间的教研活动,让优秀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同事之间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此外,政治老师的工作是育人,只有自身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好这一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为我国培养更多有能力、有素质、有知识的人才,为我国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3.3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合适的小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这些小活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畏惧教师的局面,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感情。利用演讲比赛等为学生创造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比赛中,既培养聆听能力,又锻炼表达能力,对日后发展有重要作用。
3.4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政治这一学科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应该向学生宣传这一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表达只要符合逻辑思维,就应该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应保证学生的自信心不受打击,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身。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解题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更简单地解决问题。
4.结语
即使初中政治这门学科本身单调无趣,但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就可以改善这一学科的教学现状。总的说来,要想增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各学校就应该坚持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激发学习兴趣,更主动地参与到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翁剑钊.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广东科技.2014(8).
[2]张富军.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金色年华:下.2011(10).
【关 键 词】现代教育;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69-02
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当前教育界所热议的一个话题。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的辩证解读
对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不是哪一种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即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要克服几对矛盾。
1. 时间的有限性和教学任务的无限性的矛盾。45分钟一节课是经过科学家验证的,最符合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安排,尽管不同地方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在教学课堂时间的设置上有些差异,但相差不大,基本上是45分钟一节课。而且正常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不可能都用在一个学科上,还要在不同学科中进行分配。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课堂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从教学任务的角度看,尽管对于课堂教学的任务在量上都有一定的指标,但量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它还有质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效果,这无法用数字描述,也找不到顶点,因此,教学任务又是无限的。
2. 空间的有限性与教学要求无限性的矛盾。对于学生来讲,只要有积极性,学习可以不受地点限制。但课堂教学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根据目前相关教育制度的规定和多方面的考虑,课堂教学要么在教室进行,要么在学校提供的附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教室进行,让课堂教学走出室外、走出校外难度相当大。因此,课堂教学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对于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识记、理解、运用教材中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把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应用有最基本的要求,却没有最高要求。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又是无限的。
3. 对象的有限性与期望的无限性的矛盾。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有一个期望值,对于老师来讲,最希望的就是可选择自己的授课对象,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最守纪律、学习基础最好、学习能力最强的。但是事实上这总是老师们的一厢情愿,老师们总是要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是学生们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如自己想象的好,二是虽然有的学生基础好、学习能力也不错,但却参差不齐。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却看不到对象的不可选择性,总是报以最高期望,甚至是老师自己,尽管能看到教育对象的不可选择性可能带来的效果不理想,但却不愿意放弃美好的期望。因此,课堂时效性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它、理解它。
二、现代教育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 现代教育是规范化的学校教育,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与“古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或“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1]不同,规范化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包括三种方式: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时期,三种教育方式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三者共同构成教育发展的历史。现代教育也要求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功能,强调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从而构成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而规范化学校教育则是现代教育的最主要方式,承担着最主要的教育任务。现在,三种教育方式仍然在发挥作用,共同构成现代教育体系,但三者却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受时间的限制。一是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性规定,可以是一个小时,也可以是一个月、一年甚至是一辈子;二是没时间段的限制、可以是白天,也可以是晚上。而学校教育在时间段和时间长短上都有明确的限定。其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受地点的限制。家庭教育的进行可以在热闹的地方也可以在清静的地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只要有人的地方,教育就可以进行。学校教育则主要在学校里进行、在教室里进行。第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常情况下是没有计划的,其内容既没有量的规定,也没有质的要求。学校教育则是有计划的,既有量的安排,也有质的要求。时间、地点、内容上的限制性要求,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 现代教育倡导素质教育,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即发展、内化。”[2]这样的要求很大一部分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实现。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素质教育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难度也更大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有更高的时效性。
3. 现代教育赋予思想政治课新的功能,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要求更多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课所要承担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了。首先,思想政治课要完成学科理论知识的任务,现在思想政治课除原来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外,还有文化生活及选修的模块,容量加大了。其次,思想政治课还要承担德育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特别需要加以引导,另一方面,青年学生所面临的环境要比过去复杂得多,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方面的功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第三,思想政治课肩负着舆论导向的功能。与过去相比,我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复杂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社会舆论导向方面下足工夫,而这方面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要由思想政治课承担。可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功能增多了,对政治课的要求提高了,这就要求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途径
1. 认真备课。课前是否做足功夫,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当然,认真备课并不是把课本中的理论点和相应的素材进行认真的抄写。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即对教材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还要备学生,即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思路,取舍材料和定位难易程度。此外,充分的备课还应该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预设清楚,并把教学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考虑进来。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的主导地位被重视了,甚至被无限广大,其表现就是课堂上老师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出问题了:“学生主体性受到压抑;学生间主体性发挥失衡。”[3]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其结果往往是课堂气氛很沉闷、老师上课很累,学生听得很累,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作用,不仅是要求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讨论、去表达,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外的主体作用,包括课外作业的完成、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材料的搜集,即在所有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种教学手段被发明和使用到了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手段以各自的特点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一些图片的展示,能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课本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印象更加深刻。多媒体教学大大提升了课堂的视觉、听觉效果,也使课堂容量相对增大了。这样,本来可以充分利用的却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一些问题还是存在的,如固守旧观念,把多媒体教学拒之门外,热衷于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或者一讲到采用多种手段就是用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它的手段。当然,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并不是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教学手段上,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选择,防止各种教学手段的滥用。
注释:
[1]谢文颂等.在家教育”挑战学校教育一统模式[N].北京:现代教育报,2007-1-17.
关键词:思想政治 实效性 兴趣 课堂气氛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具有攻坚性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们统筹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较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然而,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主要是老师向学生灌输一些枯燥单调难以记忆的政治概念,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懂得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导致政治课堂效率低下。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准备,认真备写教案
教师要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与精髓。要从教材大纲和整个知识体系出发,所有内容精心准备,把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切实做到精讲。要精心设计教案。教案从基本框架上规划了课堂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教案能够设想出讲课的合理化顺序,能够指导老师在课堂讲授中,顺利的引入和展开新的概念,论证和演绎新原理,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任务。最后,还要适当掌握课本难度和课堂容量。课题难度适中,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否则,总不能顺利完成,就会产生失败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还要适当掌握课堂容量,如果一堂课容量太大,整个课堂好像一直在赛跑似的,学生们忙于学习新知识,无法对学过的内容细细思考就一晃而过。因此,对学习内容不能够很好的人脑思考并加以消化和提升,课堂效率就难以提高。
二、营造氛围,创建良好课堂环境
1.精心设计开场。
良好课堂氛闱的构建往往取决于课堂的起始阶段和导人环节。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常用时事、趣事、幽默、笑话、传说、故事、名言警句、音乐等引入新课,使开场新颖别致、引人人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制定相应课堂规范。
针对个别学生有意注意差,时常捣乱课堂秩序的现状,老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范,一方面让学生认同这些规范,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其不同行为的不同后果,这样就从制度上堵住了不良课堂行为的发生。
3.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
要创建一种让学生具有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让他们感到不会因为某些知识的相对欠缺而受到讽刺和打击。老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假设、陈述问题,即使是一些不成熟的、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个人见解,要允许学生出错,善待学生出错,启发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精心看待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巾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认真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针对大部分学生不愿预习更不会预习的现状,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本的内容和形式,指导学生对重点词句能够熟读和记忆,对不懂的地方圈点批注。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记学习笔记,全神贯注听讲,紧跟老师思路,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3.提高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试图同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的办法,力争当堂记忆重点内容;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使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并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复习。
4.深度加工学习材料。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如果对它进行深度加工,那么这些信息的保持效率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和记忆。根埚这一原理,对于一些难懂的概念、政治原理,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课本内容,如对要学习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结论、根据主谓宾提炼出中心词语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意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四、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
思想政治课有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术语,逻辑性较强,如果单纯采用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方式,长此以往会令学生感到政治课“面目可憎”,无半点兴趣可言。这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情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可视的感性材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刺激学生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形成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知识,使得电教媒体不仅是老师的演示工具,而且成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同时,针对政治课重灌输、重潜移默化的特点,充分挖掘多媒体课件在处理教学内容上所具有的跨越式、浓缩式的功能,突现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输方式,长此以往会令学生感到政治课“面目可憎”,无半点兴趣可言。这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情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可视的感性材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刺激学生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形成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知识,使得电教媒体不仅是老师的演示工具,而且成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同时,针对政治课重灌输、重潜移默化的特点,充分挖掘多媒体课件在处理教学内容上所具有的跨越式、浓缩式的功能,突现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课程改革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开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统一确定一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题,任课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发挥自己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理解课程,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时教研组组织政治教师观摩听课,课后组织大家说课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在观摩的基础上推出一节优课,再二次上课,再次研讨,集聚集体智慧,形成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观摩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通过两次教研交流活动,我们对于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认识。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课程和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成为新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起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的课程也只能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构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在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关注和了解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着无味,教师讲课好像是教材解读,课堂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创新和认真研摩的课,优化了教学策略,让人耳目一新。这类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创设情景或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发现和交流中生成课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广泛交流,呈现出生动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生活画面。这种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有参与、有点拨、有鼓励,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也能其乐无穷。更可喜的是一部分任课教师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更具有艺术魅力。这些都启发我们今后教改教研要进课堂,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断贯彻新课程要求,建设有生命力的课程,不断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整合好课程资源,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同一节课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教师局限于运用教材,也有一部分教师补充了课程资源,同时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也有区别,最终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我们研究认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从学习需要出发,不断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仅要利用好和处理好教材资源,还应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师生信息交流的资源,而且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恰当呈现和运用好这些资源。例如,在情景创设、案例教学和新课导入时,我们发现,使用的课程资源越是直观的、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动力,而且它们能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注意力,这比单纯的文本资源的效果要好,特别是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学选举这一课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组织选举活动,选择恰当选举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汇报成果生动有趣,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的人文关怀
在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一部分任课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习得,热衷于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实际上大打折扣。我们反思,学习者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都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正如有些教育家提出的,学生不是容器和木偶,而是需要我们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能学,我会学的转变。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甚至一点风趣或幽默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更亲切、更真实、更值得信任,课堂生活也会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因为这里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而最本质的则是民主、尊重和爱,这也正是我们寻找的课堂生命的支撑点。
四、结语
总之,通过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任课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交相辉映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新和努力,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生活魅力无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在激烈的碰撞。而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刚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和比较,得到一些共性的认识,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这种探索,任课教师既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今后我们更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教研方式“,同课”要加强集体备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切实把它建设为集体教研的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而切实提高我们整个教研团队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教育需要思想,新课程呼唤新思想,中学政治课更应把传递思想、交流思想、孕育思想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我们的思想愈深刻,我们的感受愈丰富,我们的情怀愈细腻,我们借以表达思想、感受和情怀的语汇就愈需要丰富”。[1]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地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在思想上有所创新,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进而培养有思想的学生。案例:在讲到市场经济基本特征时,一位政治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教学用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经商与否,你对自己应该具备的意识有怎样的期许,让我们彼此启迪与分享……”通过简单却富有思想启迪的话语,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索,在传递知识的同时碰撞出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花。
二、新课程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语言的新要求
1.要更具亲和力。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亲和的人际氛围,缩短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科特点看,中学政治课的许多内容都是主旋律性质的。如果再加上严肃古板的语言,就会使学生感到政治教师是多么的“高高在上”,政治课是多么的“严肃生硬”,这无疑会在师生之间架设起一道鸿沟。如果政治教师多用诸如“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你是否愿意让我们分享你的想法”等具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柔化”教学内容的作用,使严肃的政治原理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一一化解。
2.要更有启发性。如果剥夺了学生“学”的独立性,只是简单地告知学生结论,那么学生是不会接受的;或者,即使表面接受了,也不会心悦诚服。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必须像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等过程,自己建构知识,自己得出结论。为此,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具启发性,一方面让教学语言含有丰富的信息,努力唤起学生的思维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动机;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要让学生能受到启发,为学生思考、思维、思想留下时空上的广阔天地。
3.要更加生活化。在过去,“政治课程太过于强调知识逻辑而淡化学生的生活逻辑,使教学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从而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2]因此,要改变政治课不受欢迎的现状“,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3]而新课程要构建的正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即将实施的新的高中政治课必修课程分为四个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在保证教学语言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努力让我们的教学语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情感和学生所体验的现实生活。
4.要更具开放性。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中学政治课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很多问题没有固定的结论或答案。如果教师不把话说“死”,而是为学生留些思考余地,无疑等于为学生提供了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点出发,深入思考、自主探究,并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将大有裨益。
三、新课程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语言的变革
1.命令评判式向合作商讨式的转变。在以往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该问什么、什么时候问、以什么样的方式问、学生该如何作答等,教师事先都作了精心安排,课堂教学语言的作用无非就是命令或是居高临下的评判。于是,我们就司空见惯了诸如“某某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怎么怎么样”“、我们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你这样做是错误的”等带有命令评判味道的教学语言。而在新课程理念下,一个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师则会这么说:“你愿意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吗?”“、这样做是否合适呢?”、“这样做是不是更好呢?”、“我们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呢?”……同样的教学信息,教师用合作商讨式的教学语言,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和谐。
2.陈述告知式向引导启发式转变。旧课程强调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这就使得向学生直接陈述告知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语言成为课堂的主流语言。像“物质的概念是这样的”、“这个观点是这样理解的”、“正确的做法是这样的”等不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教学语言大行其道,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政治教师必须更多地运用“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有没有更好的方案”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经历质疑、解惑的过程,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恢复“鉴赏知识、批判知识、发现知识的信心、勇气和资格”,“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4]
3.专业术语式向情景口语式转变。教育专家认为:知识的形态有三种,即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对高中生来说,学术形态的知识过于深奥复杂,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是教育形态的知识。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政治教材对知识的呈现还过于专业化。这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承担起将专业化的知识转变为教育形态知识的任务(近年来高考选择题题肢呈现方式也有这样的特点),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方式就是更多地运用情景口语式的教学语言。具体的做法是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然后根据教学情境与学生开展对话,如“: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可以用“天地万物间是相互联系的”来表达,“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可以转化为“互联网等事物都是在统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可以转化为“艺术作品等意识是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等等。
一、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课进行了多项改革,多次调整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实效。但是这些改革大都是在宏观的课程领域中进行的,微观教学领域改革的进展比较迟缓。
当前,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为升学服务,变成了“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课程。课堂上相当普遍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条条、背条条”为基本方式的畸形化的应考型教学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越来越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他们除了记住课本上的一些抽象词句,思想品德和认识能力没有明显提高。教育实效性差,德育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构建的课堂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系统。它既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产物,又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连结点及中介环节。它是一定教学原理的实践表现形式,也是指导教学实践的活动程式。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定学科教学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正确反映和体现,是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产物,因而具有学科教学方法论的意义和组织协调教学过程的功能。它是完成一定学科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
二、要精巧多练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必须妥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长期以来,由于教师上课讲条条、讲框框,要求学生课后背条条、背框框的不良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影响了政治课教学成绩的提高,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必须在优化课堂教学上、在教学内容和技巧上多下工夫。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巧安排,即对教学内容要进行优化组合,使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如在讲授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形式时,涉及到许多既容易混淆又很难忘记的知识,教学中常常是费事较多收效却往往不理想。我在教课时,常把不同类型管理形式的主要特征列成表格,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表格中所列内容,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管理形式的主要特征以及彼此间的区别和联系一清二楚对实行不同类型管理形式的主要代表,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记忆,效果也很好。实践证明,巧妙地安排和讲解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学方法要巧运用。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课型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无论选择什么教学方法,都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坚持以情感教育为中心
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以往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性不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学模式忽视了情感的教育。因此,知信行模式把情感教育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并使其主导教学方向。这是知信行模式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其功效的根本所在。
以情感教育为中心,关键在于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整个课堂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入心”、“解惑”是知信行模式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两个主要环节。常用的情感教育方法主要有情境陶冶法、情绪感染法、道德两难法、活动体验法、品德评价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利用情感的两极性、情境性和感染性等特点进行教育。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还取决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和教师的情绪状态。师生间和谐友善的关系,是学生消极心理定势转为积极心态的有效方法。同时,教师授课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绪状态,是引起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四、要活学活用
所谓活是指对教学内容要活讲活练,使学生掌握活知识。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师对课本内容教得太死,因此要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活”字上动脑筋,要把抽象的概念、原理讲透讲活。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一些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都抛弃掉,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高中政治教学才能有效开展。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尝试将这些新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同时还要有高深的专业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了研究性的课堂模式,而要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应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政治教师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专业素质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最后,创新教育方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和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得不到转变,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亲自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最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深刻。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主要渠道。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高中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以致于影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了落实。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主动探究、分析、判断、体验等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获得研究的结果。在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关心人类、关注社会、保护环境。开展研究性课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研究的课题,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去搜集资料、参与活动,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比如在学习合理消费这一小节时,教师根据生活实际设计了几个子课题:“三代人的消费观”“高中生的消费观”“寄宿制学生消费剖析”等,然后选择了几个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两个专题,一个是“中学生消费之我见”,一个是“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通过丰富多彩的研究方式,学生获得了研究成果。在研究性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要想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创新精神贯彻创新教育理念,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童图新单位: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 思想政治公开课 低碳课堂 简约高效
低碳生活是人类回归自然、修复生态平衡的唯一出路。纵观时下一些思想政治公开课,自然有着“低碳”的必然要求。所谓“低碳课堂”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愉悦地学习,用较少的时间、较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必须以生为本,以最优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中耗时多、形式化、低效化的尴尬现象依旧存在。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教学现象进行探析,让思想政治课堂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扎扎实实,还学于生,让简约高效落到实处。
一、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
思想政治公开课教学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的集中显示,也是课堂教学的真实原貌,不是教师的作秀,也不是学生的走场,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展示。政治公开课教学虽有教师的教育智慧显示,但绝不是为了显现教师的个人才干,而是突出导“学”的过程。我们用不着藏“丑”,也用不着刻意扬“美”,只需让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真实地、自然地、和谐地展现即可。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完成教学任务,事前反复“磨课”(即将一课反复地在同一年级不同班或一个班反复上),甚至在课堂教学中“找托”(预先安排好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两种做法,其实都与政治教学的原生态相悖。公开课教学的意义更多地在于“研究”,教师的“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学生的“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因时、因地、因人作出回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彼此的推动下,使课堂向深层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时间思考,给他们时间争论,给他们时间参与评价,而不是在反复“磨课”和“找托”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既浪费了师生们的时间和情感,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思维素质的提升。陈旧、落后教学观念支配下的教学课堂就是一场教师自导自演的“秀”,高耗低效的教学给政治课的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流于形式的教学活动
《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政治课程”这一理念,课堂上老师们为了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努力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课堂,经常出现一些过多过滥的教学活动。纵观时下一些政治公开课,有的教师为了博得评委的青睐,赢得同行的好评,往往在形式上大做文章,课堂上学生或唱或跳,或说或笑,五花八门,这使政治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很多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加之耗时太多,从而使课堂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高耗低效的境地。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中的发现、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主要来自学习者内部,别人(包括教师)都无法代替。课堂上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一些师生活动,往往被有些教师以问代讲,用形式上的“师生互动”来行“教师问,学生答”之实,这样的问题不是从学生学习中产生,学生充其量是在教师带领下走出“迷宫”,收获甚微。还有的教师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低的问题发问,让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内容作出响亮回答代替自己的讲授,看似师生活动频繁,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源于学生对问题的自然“生疑”,这些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时的障碍,课堂教学应该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相互探讨,领悟能力强的同学交流解答,“探疑”的过程才会显得具体而实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真正体现,“释疑”才会水到渠成。
三、华而不实的教学设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一堂简约而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应从教学设计入手。为了能使教学设计出彩,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谓费尽心思,常常为了创设吸引眼球的教学情境而苦思冥想,为进行花里胡哨的教学设计煞费苦心。例如制作五颜六色的课件,精心排练小品,等等。不可否认将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或是社会生活热点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但倘若如此大费周章背后只是纯粹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那就不值得提倡了。教学必须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必然要关注“投入与产出”,高成本的“富态”教学设计完全是一种高耗低效行为。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目标的达到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具体简约且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从简单务实的角度来说,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目标的突破上,去掉教学设计中的表演成分,重视课的实质,一切教学辅助材料包括课件、教具、学具等,应为教学起“烘托”、“渲染”作用,该省的要省,能简化的要简化。我们不必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教学设计,重要的是通过低耗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课堂教学的原生态,绝不是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活动形式化,教学设计花哨,而是教学理念更深刻,教学内容更贴切,教学效果更突出。它是以生为本的真实、自然课堂,它追求的是朴素、简洁与和谐,“低碳课堂”是我们对简约高效课堂的实实在在的追求。“低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低碳课堂”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陈丙高.高效课堂之有效教学策略谈.科学教育前沿,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