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翻译

时间:2023-05-30 10:2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黔之驴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黔之驴翻译

第1篇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着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三、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

噬shì狎xiá踉liáng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

尽:吃光(用做动词)断:咬断

四、问题研讨

观看视频动画,对比思考以下问题。

1、动画相对于文字要形象,但是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技巧,经不起推敲。现在我们来研究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动作的有: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心理的有: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2、谁来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3、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4.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五、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课外延伸

第2篇

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实施呢?我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前预习阶段,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工夫

在课前的预习中,我常常在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四人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听读。假设组内有四个学生,A,B,C,D,可让其中一位先读,读的时候,其他成员按诵读要求认真听他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清句读,是否读好重音,是否读出语气、语调。还可以让A读给B听,B读给C听,C读给D听,然后叫D读给A听,即:A—B—C—D—A。这样循环读,占用学生的时间不多,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读的参与度,从而让学生能读通读顺课文,为下一步的学习扫清障碍。

二、疏通文意阶段,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听边记

课前预习时,学生已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到课堂学习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成员结合书下注释相互交流,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大意。一人讲一句,其他同学听,注意随时校正和补充。听的时候,学生要随时提出自己的理解,并能说明其依据,所有同学要记下组内的讨论成果。遇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时,可以大家讨论出最终的结果,实在解决不了时,可以举手向老师求援,也可以记下来,等小组交流结束、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组内交流结束后,全班交流汇报组内的讨论成果,先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有学生都认真听,了解别的小组学习时遇到的困难是否跟自己小组一致,看看自己小组的劳动成果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是否有帮助。在此基础上,交流组内学习的成果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播,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重点文言现象;对复杂的语句的翻译进行强调。这样引导学生认真听和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甚至激烈的争论。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就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转贴于

三、探究文本内容阶段,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

课堂上探究文本内容时,可在自我学习和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再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予以解答。在此阶段,教师也要抛出自己预设的有一定梯度的问题,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课文,获得体验;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有自己的创意,不能是那种教辅资料上一翻就能找到答案的。例如,我在教学《黔之驴》一文时,就提出了“虎是怎样吃掉驴的?”,鼓励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虎与驴之间的力量对比与变化,学生再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很快找出从开始的“虎惧驴”,到“虎疑驴”,到“虎探驴”,再到“虎吃驴”。这样很顺利地完成了课文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四、拓展提高阶段,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中D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81-01

文言文是千年岁月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中学生,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对他们提高文化素养,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方法。

1.文言文的教学难点

对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难点。而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普遍存在畏难心里,不敢也不愿去主动学习,只有等待,被动接受。他们学完文言文后对文章的理解支离破碎,谈不上整体感知,遇到陌生的文言文语段同样无招可应对。针对文言文教和学中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探讨和尝试,今天就文言文教学中的读背和翻译两个环节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些方法。

2.《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一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俗话又说:"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背文言文是学好文言文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第一步最关键之处。我要求学生凡是课本要求熟读的,就一定要求背诵;凡是课本要求背诵的,就一定要求默写。通过朗读来求品味领悟,求感情的熏陶;通过默写来求得正确的牢固的长久的背诵和记忆,从而真正达到增加学生文学积累的目的。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文言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将课堂放归给学生。语文教师在讲述文言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欣赏文章传达的美好情感和意境,使学生形成对于文言文的第一感受。如在讲授刘禹锡的《陋室铭》时,文章简短且颇具韵味,学生通过自己朗读完全可以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勾勒出一种氛围,这样更容易加深学生的理解力。此外,语文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文章中出现的字词意思,使他们形成自己归纳学习的习惯。如在讲述《愚公移山》时,学生第一次接触"诸"字的"之于"意思,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其他文章里发现找寻"诸"字的用法,使学生自己总结其字词用法的异同。

4.文言文教学加入趣味学习的方法

第4篇

关键词: 课外文言阅读 教学现状 复习策略

综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课外的文言阅读已成为一大趋势,苏州地区2011年也将课外文言纳入考试内容中,考查的形式是两句句子的翻译,分值为四分。尽管每一年在中考复习中,我们都会接触大量的课外文言阅读,但面对考题时,许多考生不知从何入手。

一、教学现状

1.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归纳

在教授课内文言文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而忽视了对一些常用的实词虚词作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致使学生对同一个词语,在这一句中知道它的意思和用法,而在另一句中又不知道了。

例如,初中阶段常用的虚词“以”,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相当于“拿”“把”“用”。屠惧,投以骨。(《狼》)(2)相当于“凭”“靠”。何以战?(《曹刿论战》)(3)相当于“由于”“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4)连词,相当于“而”。起连接作用。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5)副词,通“已”,可译为“已”“已经”。卒买鱼,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6)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前提、标准等,可译为“按照”“比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9)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因此”。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嗟来之食》)(10)连词,用于连动短语或复句中,可译为“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1)动词,有“认为,使用”等意思。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学生系统地掌握了这些用法,那么对“以”字的翻译,无论是在课内的文言阅读中还是在课外的文言阅读中,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2.缺少知识间的迁移拓展

大部分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精讲细讲,设计练习也是殚精竭虑,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但这也往往造成“就事论事”,而忽视了同一个知识点在课文与课文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拓展迁移。

例如,在讲解《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加焉?”这一句时,我们可以马上联系到《曹刿论战》一文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两个“加”字的用法不同。

3.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下文言文教学是以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为主,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学生在下面拼命地记,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只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被完全剥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失去了兴趣,培养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复习策略

以上几个方面正是当下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病,许多教师尽管在文言文的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工夫,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进行课外文言文的复习呢?是否要淡化课内的文言知识呢?其实不然。我认为,近几年各地中考卷中课外文言语段里所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源于教材选文之中,所以只有“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千里之外”。

1.以内养外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除了直接以教材选文为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外,许多以课外文言文为载体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试卷,其考点也和教材选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课外文言文中考查的实词都出于课内选文之中。

例如,2011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第二部分第10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第一句中的“或”与《陈涉世家》中“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或”字的用法相同,第二句中考查的“坐”字在《晏子使楚》中“何坐?坐盗”一句中出现过。

(2)课外文言文中考查的虚词都出于课内选文之中。

例如,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第10题(短文选自《厚德录》)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以塞忠谏之路

例句中的“以”应解释为“把”,而这一用法在课内的多篇文言文中均有出现,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等等。

因此只有致力于课内,才能更好地实践于课外――以内养外。要牢固地掌握课内已学的文言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归纳,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迁移拓展,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时能举一反三的好习惯。

2.由点到面

即使是那些选择了课外文本作为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载体的试卷,它所选择的课外文本也与课内的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2010年常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语文考试试卷所选两个片段: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宋史・岳飞传》)

两文都是关于“战争”,都是讲了人物在战争中的军事才能和组织领导才能。

又如2010年威海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选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无论是其主要人物诸葛亮,还是其主要内容,都与课文《出师表》有着诸多关联。

因此,我们在针对课外的文言进行复习的时候,大可不必搞题海战术,而应从课内选文出发,搜集一些在内容上和课内的文言有着紧密联系的语段,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训练学生迁移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如在复习《出师表》时,可以延伸到《隆中对》、《后出师表》等文段,由点到面,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以“猜”待“译”

所谓“猜译”,就是对于文中的一些尚存疑义或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根据文言文所反映的时代和上下语境,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先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思,然后对照几种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和探究,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字词,进而全面到位地把握全句、理解全文的意思。常态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采用“教师译―学生记”的模式,使学生完全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猜译”的过程就是调动学生一切知识储备,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例如,“亮躬耕陇亩,好为《粱父吟》。”中“为”的翻译,先让学生来“猜译”,这时学生必然会联系曾经学过的文言知识,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然后用旧知来探求新知。关于“为”字的用法主要有:(1)介词,介绍出原因或目的,相当于“由于”“因为”“因此”。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所向,可译为“对”“向”。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陈涉世家》)(3)“为”做判断词,可译为“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4)动词,修筑。为坛而盟。(《陈涉世家》)学生在猜译的过程中发现以往教材中出现过的几种用法放到这一句中均不适用,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它的含义,结果发现《梁父吟》是古歌曲名,因此这里的“为”字应解释“唱”。这一过程不但能使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而且能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要有用得多。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在对文言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由“鱼”而“渔”,而这一切都要立足于课内,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如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于复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波.猜译与朗读处理.中学语文教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3.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便成为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部分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师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以及情感的投入的引导等方法。旨在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加强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二、注意文中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对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解释句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对句子解释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其中是不是有通假字了。如:《于园》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一句,其中的“步”通作“埠”,水边停船的地方。《黔之驴》中“虎因喜,计之回;‘技止此耳”’一句,其中“止”通“只”,仅仅的意思。《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其中“说”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梵天寺木塔》中“人皆伏其精练”一句,其中“伏”同“服”,佩服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这些通假字数量众多,如不好好掌握,翻译句子时将会出现错误,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

三、感知内容,整体把握

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又何尝不是这样昵?在学生能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理解文章的意蕴。如沈复的《童趣》一文,第一节是文章的总写部分。这里作者强调自己有一双视力特别好的眼睛,加上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因此,少年时期经常获得事物之外的乐趣。接下来,作者以三件趣事为例,具体写了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三趣,表现了童年的趣味良多且美好难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点去整体感知、把握,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文并理解课文。

四、巧妙提问,适时点拨

对于文章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抒之情巧妙的质疑,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是地点,“夜”是时间,“游”即“游玩”,从而解读了文章的题目。此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他看到了哪些景物?他的心情如何?此时,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文背景稍稍加以点拨,就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本文是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是作者并不悲观,在看到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之后,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文章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淡然,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拨的时候还要注意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以及全文的主旨,既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又要有重点的进行指导,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五、展开想象,思学结合

想象能干使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文言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小石潭记》一文中,理解“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点缀于小石潭四周的画面。这样的想像,会使学生感到心旷神怡,乐趣无限。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可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现,让他们根据诗句内容想象画面。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去了解诗句内容,去讨论画面的层次安排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在学习中的兴趣,还使他们的学与思得以结合,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知识借助想象力的翅膀,使教学效果得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巧记文言文,加快消化

第6篇

一、依据智力差异,搭建答题平台

多数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代表人物朱智贤教授认为智力包含三方面的能力:1.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是智力的来源。2.抽象概括能力,也是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3.创造力,则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据我观察研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智力差异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感知、记忆能力差,基础不扎实;第二类记忆力强但不善于表达,语言贫乏;第三类思维敏捷,擅长概括,语言流畅。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必须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智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浅入深,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题目来解答。

比如在每周末预复习单的设计上,依据学生智力的差异,我为他们搭建四个台阶:知识回顾(包括看拼音写汉字、释词、背诵)、分层巩固(包括复习本周课文中的知识点)、思考导学(包括预设下周课文中的问题)、问题疑难(包括学生记下预复习中的模糊点、疑点和问题等)。在这个设计中,我引导第一类学生必须把第一个台阶扎实地做好,剩余的三个台阶可以有选择的去完成。第二类学生在完成前两个台阶的同时,努力向第三个台阶攀登,第三类同学当然有能力完成四个台阶的搭建。这样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做到有所得。又如在执教文言文时,我会给学生搭建三个台阶:顺畅阅读课文,解决字词翻译;概括提炼文章内容;总结写作特色或启示。在具体教学中要因人而异,为他们搭建、铺设不同的台阶,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易答的题目,从而品尝到成功的愉悦,感受自身的价值。

当然不能总让学生选择一个台阶,这也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还要让他们尝试跳跃其他台阶。比如在课堂上,我常采用对学或群学互补的方式。推选的小组长一般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带动组员一起研讨难题,一旦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第一类的学生能顺畅地表达意思,我们要及时鼓励。这样,不但使能力强的学生得到充分地发挥,也让能力差的学生得到启迪,学习的层面台阶就广了、高了,热情也会随之而高涨,真正做到了扬长补短。

二、依据兴趣的差异,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学生兴趣的差异表现为: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较强,且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稳定,爱好广泛;有的学生天资虽好,但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成绩忽上忽下,学习兴趣有偏差,但有潜力可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天资虽好,但学习兴趣有偏差的学生爱回答问题,但答不到点上,且语言组织紊乱。而学习兴趣浓厚的同学喜欢钻研,迎难而上,语言组织有条理。对于这种情况,我不会顾此失彼,褒此贬彼,一定想方设法保持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比赛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最有价值,回答的最恰当、最有水准,胜出的同学可以在每周的语文学习评价成绩中加3至4分,累计到最后就可以被评为语文学习小标兵。尽管一开始,部分同学提的问题肤浅幼稚,回答得也牵强附会,但他们会乐此不疲。随着训练的进一步加强,学生提的问题质量提高了。

譬如:在学习《黔之驴》一文时,学生就驴和老虎的性格从中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有些学生认为,驴子愚蠢,外强中干,老虎聪明,大胆,敢于冒险且能把握时机。因此,该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被貌似强大的敌人所吓倒,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获得胜利。另一些学生认为,蠢驴的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那些徒有其表实则虚弱无能的人的写照。从文章背景来分析,就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还有同学认为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等等。此时的我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等他们充分表达了观点,再进行归纳总结。其实学生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已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课文,达到了古为今用的目的。通过分析比照,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问争辩中领悟了文章的内涵,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三、依据性格差异,鼓励踊跃表演

学生的性格差异表现在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活动中的意志特征上。学生是否在学习中有较稳定的目标,是否能自制,是否表现出主动的精神和毅力,是否表现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性格组合,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独学和合作学习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真正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学生为主”,学生要“敢于说”、“勇于说”。据我的观察研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主要是课堂上对问题的阐述。有的学生乐于表达,口齿清楚;有的学生羞于启齿,含糊不清。针对这一难题,我平时经常会找一些学生谈心,在交流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怕自身的语言缺陷造成笑话,挨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所以经常怕老师喊到他,甚至连头都不敢抬。由此可见这些学生缺乏的是勇气、自信心,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为此,在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留心那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不急于喊哪位学生回答,先让他们讨论讨论,然后让会说的学生先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鼓励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时,我会向那些羞于启齿的学生投去一丝微笑,或一个眼神,亦或一个点头,一句赞语。有了我的鼓励,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跃跃欲试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性格、思维的动向,多鼓励、多赞赏,尽量带学生往健全的、完整的人格方向发展,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奋斗的方向。

第7篇

1.从书P180第二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可以发现作者观看游鱼自由,闲适,柳宗元在不得意而悲观之时,虽然心有不平,但并没有灰心,反而振作精神,表现其志高品峻的精神,只有真山真水才具备作者荡涤人心胸的高远,也只有具备性情的人才能领司大自然的美,从而使情与景间和谐,使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从而使作者在当时被贬到穷乡僻壤的柳州,到任后他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人民的疾苦,他实行改革,释放奴婢,禁止巫医卦师行骗,积极发展当地文化卫生事业,并组织挖掘水井,改善吃水困难的局面,还组织闲散劳力开垦荒地,植树造林,修造船只,反而造福于人民,为当时地方建设做出了大量的政绩。

2.本课属游记的一般格式(文后缀述了同游者),区区二百字,文如作画,是唐宋文学家之一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典型代表作之一,除游记外,作者是杰出的古散文学家,如:我们学过的有《捕蛇者说》,他的山水游记散文有《永州八记》,他的寓言小品有《黔之驴》、《三戒》;因此,教学本文时应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和对当时古文化运动的发展影响深远。

3.教学本文时让学生掌握柳宗元当时参与政治革新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面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小潭似我,无人知晓,少人问津,跟现代很多人相似,在文中寂静的环境和人生境遇何其相似。表现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作者内心愤懑的特写。同本文来看,让学生装看出作者当时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4.笔者教学本课时,从字、词、句段上可以看出有几处注释不妥,值得和学生、老师、专家共同商榷:如:(1)P180第二段“叔尔远逝”的解释应有误,书下解释:(鱼)突然间游到远处去了,可以看出这里只解释了“远”,没有解释“逝”。更没有全面正确解释“远逝”。这句应解释为“(鱼)突然间向远处游去了,并且消失了”。

(2)P181第二段中“隶而从之”一句,书下解释为“随从我的人,隶,随从”。柳宗元当时正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郡的佐官,地位算高,在当时他出游时除了带上弟兄、朋友,还要带上衙役(如秘书、警卫之类),同时查《辞海、语词分册》P2227,“隶”的第三个义项是“差役”,《国语、周语下》:“子孙为隶”,韦昭注:“隶,役也”。这里特指衙役。因而“隶”在本句中应释为“衙役”,本句正确全面解释为“身为衙役跟着我一同去的”。

(3)P180第一段中“为坻、为屿、为、为岩”。书下第七条解释为: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kān)不平的岩石,此解释中关于“岩”和“”有些不通。a、“”释为不平的岩石,而岩石大都是坑坑洼洼的,有棱有角,形成多样,奇形怪状。再则文后有“岩石”了,再翻译为“岩石”,显得有些重复语义了。b、岩石是啥样?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您能想象出怎么样的形状吗?因而说“成为岩石等各种形状”是不妥的。查《辞海、词语分册》P811:“岩”“第二个解释”“山崖”,P818""只有岩,查《康熙字典.寅集中.山部》为“绝山貌。”“岩”山崖。因此,从上述可以看出此处应释为成为峭壁山崖。也符合下石潭,“近岸,卷石底以出”的特点。

5.教学法时应教会学生品味本课寓情于景、以情入手、由情生发,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1)作者用高超、精细、准确而生动的笔法描写四幅奇特图画。

潭水奇(如鸣佩环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潭氛围奇(四面竹树环合)。(2)侧重于客观对山水多角度观察得出五绘:绘声(闻水声,如鸣佩环),绘神(似与游者相乐),绘形(全石以为底),绘色(古树翠蔓),绘影(月光下澈,影布石上).

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情与景,“乐”与“心”的关系,乐是关情(心乐之,第二段似与游者相乐).也是作者观赏小石潭的奇景奇趣,后游玩时暂时的轻松与快慰."清"明心.(第4段,以其境过清)突出作者心情由于环境的凄清带来的悲凉,政治上遭受挫折,内心无限忧伤凄苦.

6.问题探究:(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文中的“动”与“静”。①游鱼的“然不动”及“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②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然不动”和“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文中的“景”与“情”。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

第8篇

摘 要:严复编纂的英语语法《英文汉诂》有着晚晴学者和当今学者编写的英语语法书所不具备的特点:不仅关注语言的结构,更关注语言的功能。这与严复“器”“道”分层的语言观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英汉比较的方法,探寻中西种族语言同源,从而激发民族自信,启发国民以平等心态学习西语与西学;二是追溯语法源流,体现西方“致思穷理”的先进教育方法;三是大量采用经典国学例解英文文法,以深化汉语学理和光大中学。由此可以看出,严复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编纂外语语法教材的方法,对于今天外语语法教科书的编写和语法教学仍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严复 《英文汉诂》 语言观 语法

《英文汉诂》是严复于1903年为中国英语初学者编纂的一本英语语法书。然而,此书却有着晚清甚至当今学者所编写的语法书所不具备的特点:它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出发,通过英语词源考古、中西对比、旁证曲喻的方式,阐述英语文法规则。商务印书馆广告对此书描述道,“遇有中国诗文可互相发明者,辄旁证曲喻”[1]。严复自己也说得明白:“杂采英人马孙摩栗思等之说,至于析辞而止。旁行斜上,释以汉文,广为设譬,颜曰《英文汉诂》。”[2]正因为如此,此书在具备实践价值的同时,也具备了学术价值。商务印书馆广告赞其为“西学之金针,而学界之鸿宝”[1],周作人在《我的负债》一文中称此书“在中国英文文法书中却是惟一的名著,比无论何种新出文法都要更是学术的,也更有益”[3],颜惠庆在其自传中认为它“堪称学术精品”[4]。那么,严复为什么要为初学者编纂一本这样的语法书呢?其中的原因是丰富而复杂的,既包括严复自身的,又有社会的,无法一一描述。本文拟以严复的语言观为中心来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更加明晰此书编写的宗旨,从而进一步考察晚清时期提倡西语却又不忘国语的活动,为多侧面深入了解当时的外语教育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视角。

一、严复的语言观:“器”“道”分层

1898年,严复在《西学门径功用》中借用赫胥黎《化中人位论》中的观点认为,“人与猕猴同类,而人所以能为人者,在能言语”。但是严复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并不是基于人是语言符号的动物这一角度,他强调言语的“积智”功能,“盖能言而后能积智,能积智者,前代阅历,继长增高,风气日上,故由初民而野蛮,由野蛮而开化也”[5]。同时,严复还持有普世语言观,他以自己的博学,发现了中西语言的相同之处。他论证道:“顾不佞之意,则不甚谓然。盖若必用言语,则支那之语,求诸古音,其与西语同者,正复不少。如西云mola,mill,吾则云磨。西云ear,areare,吾则云犁。西云father,mother,pa,ma,吾云父母爸妈。西云khan,konig,吾云君。西云Zeus,Dieu吾云帝。西云terre,吾云地。西云judge,jus,吾云则,云准。西云rex,rica,吾云理,云律。诸如此类,触处而遇。果使语言可凭,安见东黄西白不出同源……邦国之分,别有关系,不在语言、形色”。[6]严复从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反证黄白黑种同源,其语言学的根据并不充分。他的关注点在于,语言并非种族、国家的区别物。语言可以成为通约之物,是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学习西语并不影响种族的独立,不是“自蔑国语”,也不是“为西人效奔走”或为“异族之奴隶”。严复认为:“盖爱国之情,根于种姓,其浅深别有所系,语言文字非其因也。”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知识与学术,以拯救国家与民族。因此,严复的基本语言观为:语言是“器”,而不是“道”,“器”为“道”服务,“道”因“器”而张扬。

以此推断,语法学习作为语言习得的一部分,学习文法规则也只能是一种“器”,而不是“道”,最终目的仍在于求西学,救危亡。深读《英文汉诂》,不难发现这一思想对于此书编纂的影响。

二、言语为“器”的语言观与《英文汉诂》的编纂

(一)铸就民族自信与英汉比较

甲午战败《》签订后,普通中国人都带有强烈的“受害者”心态,对外国人和外国文化抱有敌视心理,同时随着西学在中国的迅猛传播,中国文化界又开始出现对国学发展的担忧,其中包括鼎力支持严复倡导西学的吴汝纶及严复的至交张元济。吴汝纶借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推断将来必然“西学日兴,中学日废”,担心“吾周孔遗,与希腊、巴比伦文学等量而同归澌灭”[7]。1902年,张元济主持的《外交报》也站在“文明排外”的立场,认为中国“推广学堂,宜用汉文以课西学,不宜更用西文,以自蔑其国语”。同时,晚清在士大夫中还流传着学习西语的种种“弊端”的谬论。严复认为这些偏见害处极大,“世变之所以不测,以笃时者观化之甚肤;救败之所以难为,以拘墟者防弊之无当”,并借用老子之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8],希望国人能以自信和平和的心态对待西语和西方文明。在《英文汉诂》正文中,严复除了解释英语文法外,还采用中西语言比较的方法,证明了上古汉语与上古欧洲语言的相似之处,并从人类学的角度,推断出欧亚之民同源的结论,以启发国人重塑自信,以胸怀世界的气度学习西语和西方先进文化。上古汉语与上古欧洲语言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语助词来看,严复认为上古汉语的语助词与上古欧洲语言的疏状(副词)、云谓(动词)在功能和位置上趋同。他先提出“案泰西文字,八部而止,惟中国若多一部,若语助之焉哉乎也”,但接着他“谛而审之,即以为未尝多亦可,盖语助之字,常函云谓疏状之义。此如也字,实无异于英之is,法之est”,然后举例:“如‘仁者仁也,义者宜也’译之为‘Charity ishumane;righteousness is what ought to be.’至于‘柴也愚参也鲁’等句,尤为可见。矣之为言,亦含英文perfect tense,可当have字用。至乎哉欤耶则发问之疏状字Interrogative Adverbs.”[9](P12)。第二,从云谓字(动词)看,严复认为上古“东洲之语”与美洲茵陈人的语言相似。古代汉语的“云谓字”常位于句末,如庄子“奚以之万里以南为”“技经胥棨之未尝”,这于日本语言更为显著。这点与美洲茵陈人语相同,“故此治言语学者,谓此乃亚墨原人同种之证。”[9](P12)再如谈到英文第三人称无主云谓句子时,他用英文it rains与汉语的“其雨其雨,呆呆日出”进行比较,指出“其”与it相当。[9](P45)第三,从三身称代(今称人称代词)看,严复认为,上古汉语的人身代词与上古欧洲语的功能和位置相似,“英文古似德文,故I字占作Ic,又作Ich,西文称谓,当隆古时,与中国同,如I则中国之台也,拉丁文作Ego,我也;thou之与you,与法文之vous,tu皆在中文汝若之间;而第三身之he,it,they,与法之il等,尤与吾文之伊他同原。”[9](P34)他并没有给出足够的理由来解释中西人称代词的“同原”,也没有指出“吾”“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古欧洲语言中没有对应的区分。

以上比较,更多强调的是中西古语两者之同,就这些相似性,严复得出的结论是“亚墨原人同种”和“欧亚之民同种,非傅会也”。因此,通过对比来帮助初学者理解西语,远非严复的真正意图,他的终极目的在于证实西语和汉语、中华民族和西方列强原本是平等的,以此来提升民族自信心、引导国人破除“彼我之见”,以积极的心态学习西语和西方先进文化来挽救中国之危亡。这在当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严复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

(二)开启国民智慧与追溯语法源流

严复认为,开启民智是解决当时国家危机的首要任务。他说:“今吾国之所最患者,非愚呼?非贫呼?非弱呼?则径而言之,凡事之可以瘉此愚、疗此贫、起此弱者皆可为。而三者之中,尤以愈愚为最急。何则?所以使吾日由贫弱之道而不自知者,徒以愚耳。”[10](P560)实现这一任务的途径在于“开瀹心灵”和“增广知识”。他采纳了赫胥黎的观点:“赫胥黎谓教育有两大事:一、以陶练天赋之能力,使毕生为有用可乐之身;二、与之以人类所阅历而得之积智,使无背于自然之规则。是二者,约而言之,则开瀹心灵,增广知识而已。”[11]两者之中,他又认为前者为教育的更高境界。于此,他有一段精当而深入的论述:“故教育者,非但曰学者有所不知,而为师者讲之使知;学者有所未能,而为师者示之使能也。果如此,则大宇长宙之间,其为事物亦已众矣,师又安能事事物物而教之。即使教者至勤,而学者又极强识,然而就傅数年,尽其师之能事,而去师之日,计其知能,亦有限已,何则?讲者虽博,而所未讲者固无由知;示者虽多,而所未示者固末由能也。嗟乎!此教鹦鹉沭猴之道耳,而非教人之道也。教人之道奈何?人固有所受于天之天明,又有所得于天之大禀。教育者,将以瀹其天明,使用之以自求知;将以练其天禀,使用之以自求能;此古今圣哲之师,所以为蒙养教育之至术也。孟子曰:‘引而不发,跃如也’。孔子曰:‘举一隅必以三隅反’”[12]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自求知”“自求能”。也就是说,教育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他赞成西方国家的教育方法。他说,西方人教育学生,“尤使其自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引导学生“致思穷理”“观物察变之方”。遵循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本事,则筌蹄之于鱼兔而已矣”[13]。语言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英文汉诂》中,严复不仅阐释语法规则,还注重读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英文汉诂》强调语法现象之间的源流关系。在此书叙中,严复明确表示origin是谈论词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言其义,则讲其分合增减之形form与其从来之源流origin”[2]。例如在“篇二”重音部分,他指出:“英字重音有两法,其本为条顿之字者,所重多在其根:如love’,lovel’iness,其原于拉丁与法兰西语者,则所重多在末,字音多者,往往在末第三音,次之则在末第二,其新由法语引入者,或如其旧,竟在尾声;如见于monop’oly,the’atre,remon’strate,ben’efac’for,police’,physique’等字是已。此事非初学所及,而又不可不留意,舍闻之于师,考之于字典,无他道也。”[9](P8)在“篇四”中,对所有格的形式’s,他描述道:“古之英文,其主物之形,加-es 于单数主名以为之,至17世纪,乃去e 存s,以e之去,故作(’)于其上,此中略之名所由起也。英诗句中,往往化两音为一音以求叶,则亦用此号,如even之作e’en,ever之作e’er,皆如此矣。”[9](P26)其次,《英文汉诂》探寻语法现象形成的原因。在谈论到动词的后缀时,他指出:“盖英之云谓部,其取材于拉丁语者最多,溯其由然,则中古宗教之力也。然大要不出二途,一取其现在简式而用之,此如intend(起意),defend(防守),manumit(放任),incline(偏倚),opine(设想,思惟)等字是已;一取受事式略变而用之,如上之第一条,如create创造(由cre-atus所造),conduct将事(由conducious所进)。” [9](P124~125)这种语法描述形式使读者既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不仅有效地避免了死记硬背和不求甚解,还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严复期待学习者所具备的“自求知”“自求能”的能力。事实也证明了此举的有效性。郑晓沧说:“读过严复的《英文汉诂》,觉得它大有补于我对汉字功用的认识,后来我进高中正科后,总想要了解所遇到的每一个字的意义、来源和用法,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14]周作人也强调了这种方法在教育上的价值,“变化与结构的两部,养成分析综合的能力,声义变迁的叙说又可以引起考证的兴趣。”[15]

(三)光大国语国学与释以汉例

严复在不遗余力地弘扬西语的同时,也深知珍视和保留中国语言文字(国文)之重要。他强调,国家兴亡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吾闻国之将兴,未尝不尊其国文,重其国语,未闻反是而已兴者。且今日学堂所以进西学而跻于文之列者,所望其学浸假为吾学也。”[8]在他那里,一方面,学习西语西学与尊重国语是并行不悖的;另一方面,西文与西学是手段,是“器”,发展国语、国学才是根本,而这一切都以救亡图存为宗旨。因此,严复要求学生在蒙学(5~16岁)时期,打下坚实的国语基础,并且把国语作为录取中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他强调在录取中学生时,要“文理既通,中学有根柢者,方为有造,而西文之能否,可以不论”[10](P563)。对于国学,尽管严复曾给予猛烈地抨击,但他明确反对尽弃旧学。他写道:“然今之教育,将尽去吾国之旧,以谋西人之新欤?曰是又不然。”[10](P560)诚如刘桂生所言[16],对严复而言,中国的旧学虽“少是而多非”,但毕竟还是有“是”,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儒学还有“不可易”的道理,即“精意微言”,不过要想真正弄通这些道理,了解这些“微言”,则恰恰又须在“既通西学”之后。惟善是从,“择其所善者而存之”是严复选择文化的标准。然而更重要的是,他还能以胸怀世界的气度和功在千秋的眼光,倡导教育者能“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10](P560),使中外文化相得益彰。在严复心中,国人对西语的全面学习不是以西学来置换甚至取代国学,而是在去国学之旧染和存其善的基础上,中西并举,吐故纳新,融会贯通,也就是对国学进行创新。这与他后来提出的“用新式机器陶练”以“四子五经”为代表“最富矿藏”的观点[17]是一致的。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严复对《英文汉诂》表达了更高的期望:“窃意此书出后不独学英文者门径厘然,即中国之文字语言,亦当得其迥照之益也。”[18]严复认为,此书不仅是学习英文的捷径,而且可以深化中国的语言文字思想。

在《英文汉诂》中,对于语法现象不仅用英文例子进行说明,还采用了大量的汉语例子,这在当时和当今的语法书中很少出现。比如,谈到词性时,他对名物(Nouns,今称名词)是这样讲解的:“物各有名,而字为之名者,谓之名物之字NOUNS。如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若鸢若鱼若天若渊,皆名物已。‘John puts the books uponthe table’”[9](P9)。这不仅便于初学者理解英文文法,也有助于他们理解汉语语法自身,对于当时刚刚起步的汉语语法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推动,从而实现“中国之文字语言,亦当得其迥照之益”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他举的例子“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源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旱麓》。其它如用《千家诗》中“云淡风轻近午天”的诗句和“曾参杀人”“黔之驴”等中国经典文化来解释英文文法之处比比皆是,甚至在例子中涉及我国的医学和音乐文化,如“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此外,他还采用中国典籍中的语言学思想来阐释英语语法。比如,在讨论词性的确定时,他采用韩愈之语“文从字顺各得职”说明一个词的词性不是固定的,要通过上下文来确定,“欲指所属之部,必审其字于一句中,所居为何职”。严复的这种“广为设譬”的做法,不仅仅在于“英汉间出,无疑不析,无例不条”,更在于“譬”所涉及的内涵之博大精深。他对语法的理解已不再囿于语言学的角度,而是上升到文化价值的角度,“文字语言者,其学术文辞之价值也”[8]。读者在学习英文文法的过程中,也能领略国学中的“精意微言”,传承国学之精华。因此,严复采用汉语例子对英语文法进行解析,绝非简单地帮助初学者理解英文文法,而是他不忘国语、国学,期待西语能为“我”所用,从而光大国语、国学的良苦用心的体现。

纵观以上论述,严复编纂《英文汉诂》,贯彻了“器道分层”语言观,表现了他所倡导的立学的根本——“植人才,救国民”。晚晴时期,国难当头,作为爱国人士的严复急于寻求出路使国家摆脱贫困,因此他对语言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语言功能色彩。他编纂的《英文汉诂》,不仅仅在于一般性的、浅层次的照搬、照译,而是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作为一本语法书,他不仅关注语言的结构,更关注语言的功能。他探寻中西种族语言同源,激发民族自信,以启发国民学习西学;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方法——“致思穷理”,探寻语法源流,以开启民智;采用汉例解释英文文法,以深化汉语学理和光大中学。像《英文汉诂》这种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编纂外语语法的方法,不仅在晚清的教材编写中独树一帜,即使对于今天的外语语法教科书的编写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邹振环.翻译大师笔下的英文文法书——严复与《英文汉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60.

[2]严复.《英文汉诂》叙[A].严复.英文汉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4]颜惠庆著,吴建雍等译.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回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8.

[5]严复.西学门径功用[A].王栻.严复集(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92.

[6]严复.政治讲义[A].王栻.严复集(第五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1246.

[7]吴汝纶.答方伦叔[A].施培毅,徐寿凯.吴汝纶全集(第三册)[C].合肥:黄山书社,2000:381.

[8]严复.英文汉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9]严复.英文汉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10]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A].王栻:严复集(第三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A].王栻:严复集(第二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280.

[12]严复.论小学教科书亟宜审定[A].王栻.严复集(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199-200.

[13]严复.《原强》修订稿[A].王栻.严复集(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29.

[14]郑晓沧.清末民初本人所受学校教育的回忆[A].王承绪等.郑晓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86.

[15]周作人.知堂书话(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5.

[16]欧阳哲生.严复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3.

[17]严复.与熊纯如书[A].王栻.严复集(第三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668.

[18]孙应祥,皮后锋.《严复集》补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24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