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时间:2023-05-30 10:2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史记中的小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史记中的小故事

第1篇

(一)故事情节线索化,一举两得

在充分兼顾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导学则需要受到相当重视。毕竟,学生无论在人生阅历还是知识面上都还达不到“无师自通”的地步。当前语文教学界,众多一线教师均用“串讲法”,将课文彻底割裂成一个个小的语言碎片,文言文彻底成了一根鸡肋――教之无味,弃之不能。如何避免文言文讲解过程中的“碎片化”趋势。在这一点上,笔者比较赞同余映潮先生的“一线串珠式”教学法――即通过将故事情节线索化,串联起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不懂问题。而文本中难懂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就是所说之“珠”。如在《刺客列传》中有关专诸部分,我们将其故事情节用一条简明线索概括:“专诸被荐―重用专诸―主客合谋―专诸刺僚―诸子封卿”。

利用上列之线索,我们将刺客的经历有机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有效解决了“碎片化”现象,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自主预习中所遇的疑难问题也得到了解答。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兴趣盎然

《刺客列传》为《史记》七十二列传之一,作为人物传记,毋庸置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于传主人物形象之分析,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重中之重”。充分运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体会作者所塑造之传主形象,能够变枯燥无味的古文言为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加深学生对人物特点的理解。以荆轲部分为例:

厚遗蒙嘉,得以引荐于秦王之前,可见荆轲行事之周密;献图时通过对比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武阳”,既遮掩了武阳的失常表现,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其沉着机智、镇定自若之形象跃然纸上。这对“行刺”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最后反“被八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即便是如此,荆轲仍“倚柱而笑”,衬托了其英雄虎胆,突出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

古代文言文语言较为简练,句意之间存在着众多省略空间。如我们适当穿插一些与传主有关的小故事,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更能还原历史现象,加深学生对传主人生轨迹的认识。穿插小故事,以专诸部分为例:

“相传伍子胥由楚国逃亡到吴国后,一天,在一条乡间小路上,路遇专诸正与两三个大汉打架。双方打得难舍难分,争执不下。围观众人劝架,但仍不能拉开专诸。但专诸,母亲一到,专诸便立即停手。而专诸被推荐给公子光后,并未立即死心效力。但公子光常常赠送日常用品乃至百金给专诸母亲,以作其用度花费。专诸于是异常感恩,但是顾念老母在堂,有后顾之忧,并未行动。专诸母亲为成全其大事,先自杀身亡,以了却专诸之顾虑”。

通过小故事,我们可看到,专诸实为“至孝之人”,且从侧面推测出其之所以答应公子光行刺吴王僚,其动机是“士为知己者死”。而这些,原文中并未出现。

同样,编写历史小短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主的认识,增强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以《刺客列传》中豫让部分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编、自导、自演一出《豫让刺赵襄子》的课堂历史小短剧。生动形象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

(三)拓展延伸,增加知识

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除了我们日常教学中所涉及之课内文章外,一定的课外知识延伸,也显得极为必要。笔者在《刺客列传》的讲解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搜集与传主有关的成语,或历史上吟咏传主的相关作品,以加深对传主的认识。如与豫让有关的成语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与荆轲有关的成语有“图穷匕见”、“易水送别”等。另外,历史上吟咏荆轲的作品我们也搜集了一些,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柳宗元的《咏荆轲》。

第2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历史故事类课文。对于这一类课文的教学,我们需要在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突出文体特征,通过在有步骤、有引领的品读中,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感受历史事件的深刻意义,探求其中的细节和底蕴,促进学生对此类文体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一以贯通——读出线索

在初读历史故事类课文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脉络,事件发生的前因和后果等,让学生在初次品读中边读边思考,迅速进入角色。同时,理清线索也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整体印象,为后继细节的推敲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苏教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我以一组问题为指引,帮助学生提炼课文内容线索:(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2)他遭遇到什么情况?(3)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4)结果怎样?

启发学生确定本文的关键词“发愤”。通过对故事发展情节的梳理和人物性格成长的分析,学生尝试将课文分成四部分,即“少年受染”、“临终嘱托”、“受辱发愤”和“坚持写成”。文章这四个部分就是四幕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场景。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学生迅速融入文本,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栽下一粒坚毅的种子。

二、触类旁通——读出联系

历史总是互相贯通的。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展开联想,进行联系,对不同课文进行串联,回想与人物性格类似、历史背景相近的阅读内容。如可以根据人物特点,回忆有哪些历史人物也具有相同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比较中初步感知不同环境、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差异;也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引领学生经历与文中类似的认知、情感历程,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的心理距离。

如教学苏教版《推敲》一文,我以“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引领学生进入“推敲”的情境。学生展开自己智慧的翅膀,给出了很多富有新意的答案,如“醒”、“俏”以及“绿”等。我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推敲”理由。有的学生认为:将岸边的花草树木当人来看,春风唤醒了它们;有的学生认为:春天就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俏”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动人;还有的学生认为:经过了寒冷的冬天,春天给花草树木等披上了充满生命气息的绿色,用“绿”字表明春天的到来。教师带着惊喜的表情,以热情的语气表扬学生,并适时引入课题,展开教学。这样以类似的思维过程迁移到古人对字句的推敲上来,起到了很好的情感共振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成为进行类比联系的桥梁,不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而且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博识多通——读出背景

将故事放在指定背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品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透过大背景来体察小细节,学生思维活跃、观点独特。特别是当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时,教师要注意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渗透辩证的历史观,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

如教学苏教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一代医圣的伟大与不凡,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相关背景知识。如,《本草》这本书的辉煌——花费了李时珍30多年的时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也是受到了这本书的启发而产生的。再如,李时珍的小故事:当时的皇帝不理朝政、整天想着得道成仙,很多人都不相信医学而是迷信丹药。李时珍勇敢地站来出来,不顾被皇帝杀头的危险,向群众普及医药知识,并把自己的认识写进他的著作里。由此,学生情绪被点燃,心中洋溢着自豪之情,对文中破败的古庙、李时珍咀嚼药草等细节也能够仔细地去发掘,使李时珍的形象更加丰满。

四、融会贯通——读出形象

针对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历史故事类课文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一位位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也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留下深刻印象。在品读中,教师要围绕人物形象精心设计,把握文中关键词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特征,使文中人物愈加清晰。如教学苏教版《三顾茅庐》一课,对刘、关、张三人在拜访诸葛亮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性格差异,我精心剪辑了一小段电视剧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中的描述,边观赏边解析:

1.看一看:播放视频片段。

2.读一读:再读课文,回忆脑海中的画面。

3.想一想: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拜访诸葛亮时有哪些不同。

4.议一议:你对《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有什么体会。

文本与多媒体的结合,并通过对比和反衬,刘备的求贤若渴、张飞的直率鲁莽和诸葛亮的雄才伟略等从文字上透露出来,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们的动作、语言乃至表情,如张飞的“嚷”、刘备的“轻轻敲门”和“轻轻走进去”等都真实般地浮现在学生眼前。

第3篇

要学好历史课,首先要从兴趣开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所学科目发生兴趣,就会更愉快、更积极地自主学习。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心理是一种带有下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量。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篇》)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它不仅能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借助这一能动的开发、传导智力的作用,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正确树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了点滴体会,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语设计要有吸引力

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激发学习兴趣,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于挖掘引人入胜的故事

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够强,学习历史知识往往注重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穿插有关历史小故事的讲解,必能大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充满兴趣。如讲述秦灭六国时可插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学习“三国鼎立”时可介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故事具有亲和力,它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时一两个故事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再现历史情景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讨论的形式有班级讨论、分组讨论等。

四、传授知识幽默风趣,寓教于乐

有句名言:“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课堂上,结合有关知识巧妙地融幽默于教学中,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知识的领悟,能够获得非比寻常的功效。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张冠李戴,常常会闹出笑话。记得有这么一次,让学生简介《史记》的作者,一位学生爽快地说道:“作者司马光,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话音未落,笑声四起,弄得这名学生莫名其妙。这时我平静地说:“虽是一字之差,却让司马光早生了一千多年,但这能全是我们同学们的错吗?谁让司马光与司马迁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别,谁让他们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谁让《史记》与《资治通鉴》又都是史学名著兼文学名著呢?太像了,太像了,以至于我们看不出他二人还有什么区别?”幽默风趣的话语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重要的是把学生混淆的知识做出了区别,可谓一箭双雕。正如法国一位著名演讲家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直观历史信息,加深学生印象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它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留下了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初中历史主要是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阐发的人类发展史,与现代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历史课堂与当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其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学生对当前社会的认识。同时,人们趋向于对与自身距离较近的事物感兴趣,从当代生活中攫取材料,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如讲述原始社会的“氏族”时,可联系“家庭”这一概念,尤其是农村中的孩子大多能在“氏族”中找出中国传统的“家”的许多特征。又如通过日军侵华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高层的种种作为和我国国民强烈的反日情绪的现状。

七、鼓励学生适时反馈,教学相长

第4篇

摘 要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采用适应学情变化的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故事引入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趣味性、增加知识深广度的作用。

关键词 故事引入 表达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近几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基础文化的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等特点。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切合就业需求,过多地强化自己的“职业”特色,普遍存在着忽视语文等基础文化教育的根本作用和重要意义的弊端。面对上述现状,职校语文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困难局面。如果职校语文教师保持一贯陈旧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输,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只是机械学习、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兴趣索然,备感乏味,毫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言。在分析讲解课文篇目时,教师往往是把已有的思想结论传递给学生,学生丝毫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个体感受,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大多缺乏审美熏陶和创新意识。中职语文课堂体现不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不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创造性,压抑和束缚了个性,摧毁了想象力创造力,有百害而无一利,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对此,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方法,提倡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课外阅读与写作,提倡在学科整合中焕发语文生命力的作用和生机。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其次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最后应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职业特色。社会经济的发展呈多元化上升的趋势,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发掘才能,多元发展的新面貌,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采用适应学情变化的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故事,大讲堂”,故事引入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趣味性、增加知识深广度的作用。教师以教学大纲为本,以课文为中心,挖掘出与作者、或与课文内容、或与时代背景相关联的故事,在授课导入之前,或讲述过程之中,或结尾总结之时,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到课文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样不寻常的经历?课文中的事件发展为什么会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课文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和事件发展具有怎样的烘托效果?教师在讲故事时,要全身心投入到故事当中去,要有激情,要绘声绘色,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音调。故事情节应是丰富的、形象的、生动的,多姿多彩的,让学生因对故事的浓厚兴趣转而对课文的学习充满期待和想像。

故事引入教学法一定是源于教材、超越教材、回归教材,不可甩开教材,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空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教学是虚缈的,浮泛的。故事引入教学法在试用和实践时,不是每节课都可实施,要分清授课内容的主次轻重,切不可从头到尾只讲故事,不顾教学步骤和环节的严谨,完全脱离课文。故事引入教学法要求教师丰富自身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量,只有知识储备量丰富了,故事的选材就越灵活,讲述也就更深入人心了。

比如在讲授作家莫言的短篇小说《卖白菜》时,学生觉得难以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委和当时的复杂情境,为何一颗普普通通的价格低廉的大白菜会如此珍贵,让文中的母亲两度落泪,让小说中年幼的“我”受尽委屈,心情难过?学生的不理解是因为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对生活环境的体会也是不同的,现在的学生对小说《卖白菜》所反映的“糠菜半年粮”的艰辛生活没有深刻体会,自然无法理解小说的情节和情感。教师以此为契机,向学生徐徐讲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即在曾经的时期,人们缺衣少食、珍惜点滴劳动成果、一粒粒粮食都如黄金般贵重的故事,学生听完之后,感慨万千,不胜唏嘘,再来品读课文时的感受与之前初读时完全不同。课文讲到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梳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讲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此时的教师可以抛砖引玉,讲一个有关诚信的小故事,比如《曾子杀猪》,学生听后很感兴趣,纷纷讲起自己所知晓的诚信故事,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了解,思维也得以拓宽。再比如在讲述《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学生对其中的负荆请罪、将相和、完璧归赵等历史故事兴趣浓厚,甚至有学生主动要求由他来讲述故事情节,当老师讲到司马迁历尽艰辛写成巨著《史记》时,学生更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教师讲故事是为了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创造性的自主学习。学习习惯的好坏,对人生、事业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语文而言,培养职校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语文课堂的凝结力和向心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大量鲜活的信息故事。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堂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导演是教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达到更高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好教学内容,选取有效果有趣味有内涵的故事进行讲述,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5篇

一、故事教学的理论基础

故事教学属于历史情景教学法,要求尽可能真实而全面地再现历史事件(现象)的存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理解历史,克服历史学习的障碍,符合初中学生需求层次和学习心理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通过讲故事能有效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能养成历史思维习惯,使历史课走出“听”、“划”、“背”的误区,体会到自己是历史知识的体验者、质疑者、感悟者。

二、故事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实际操作

历史这门学科中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生动的历史故事,给初中历史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此,我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故事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我主要是从学生讲故事、教师刨设故事、多媒体展现故事三个途径进行故事教学的。

(一)让学生通过收集历史故事、讲述历史故事、交流历史故事来组织历史课堂

1.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历史故事,这对初中学生容易被历史故事所感染,学习动机单纯,注重故事性、趣味性的心理特征来说很适合。能使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交流历史故事,感悟历史。历史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从中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方式。

3.溶入历史故事,体验历史,理解历史。新课标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编演历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教学形式。

(二)教师通过历史故事刨设情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1.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如:我在讲“改革开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我就以身边的农民企业家李某发家致富的故事经历为素材进行教学,从农村实施李某起步,到他承包乡镇企业李某富裕,再到他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都见证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给国人生活质量及国家建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问题: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李某的生活质量?……用身边的人物故事为例学生很感兴趣,一步一步的使学生掌握了改革开放政策。

2.通过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历史教材中有一些历史问题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景深入浅出的讲解。

3.利用历史小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历史教材中许多名垂青史的故事就是凝聚爱国精神的生动教材。如我在讲《》时,穿插了很多课外材料,尤其是穿插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故事,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中分清历史人物的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当时说:“日中谈判时,日本点名要李鸿章做清政府的谈判代表,谁能说说为什么呢?”停顿了一下,有的学生说:“因为李鸿章卖国卖得好,日本人赏识;他也被后世称为‘李混账’。”

4.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挫折教育,为学生树立信心。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挫折承受能力令人担忧:个别中学生因为一两句批评、成绩不好等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事时有耳闻。历史教材中相关故事很多,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三千铁甲吞吴”。西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成一代名将,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受残酷宫刑写下不朽的《史记》,大音乐家贝多芬经历千百次的失败,创作著名交响曲......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感悟、领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敢于面对困难、挫折、勇于从跌倒的地方站起,做生活的强者。通过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小时候的故事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一些伟大人物小时候就被旁人认为是差生,甚至被逐出校门,但是通过他们自己的钻研,他们成就了一番事业,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见能力大小的问题就是自信力大小的问题。“昨天的故事”就变成“今天的故事”了。

(三)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展现历史故事场面,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溶入历史,感悟历史。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重新展现历史事件,使历史的事件形象、生动、直观,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比如我在讲“张骞出使西域”一课时,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回到长安见到汉武帝的那一幕时,喧嚣的教室里顿时沉寂下来,这一幕可能触到学生的心灵了,有的学生萧然泪下,为张骞的这一创举油然起敬,这样很容易把学生从现实拉回那个特定的时代故事中,学生从中受到得教育会更大。在讲述通过媒体展现历史故事,形成历史事件概念,再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探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动机,从而活跃了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应有的历史知识,也培养了自己历史思维能力。

三、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反思的问题:

1.历史故事教学法应服务于历史教学目标。在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时不能忽视了根本的教学任务,历史课失去了“个性”,不成为历史课了。历史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能是随性的、漫无目的的,更不是单纯的着眼于课堂活跃或“热闹”,为情景而情景,而是必须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历史情景教学法永远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1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过于注重小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不可能会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说语言的积累是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与必要条件。

一、从朗读中积累语言

课文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小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朗读。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的过程中,小学生们对课文知识与内容不断加深理解,继而读出滋味、读出感受,也能读出丰富的语言文字内涵。而且朗读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通过小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语言材料进行潜意识的记忆,从而不断地为语言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实现语言积累的目的[1]。比如在《小熊住山洞》一课的学习当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然后再通过看图进行联想与想象,结合生活实际,让小学生的语言词库中又增添了如“天蓝色”、“橙色”、“咖啡色”等新词语。紧接着教师还可以继续深入引导,学生又可以通过互相补充说出“丰富多彩”、“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

二、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生动有趣,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好词佳句。朗读所起到的记忆效果甚微,因此教师要结合背诵法来强化学生对新词语的记忆与巩固,从而加深对新词语的理解与领悟。但是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必然不可取,背诵的方式也要有所创新,比如说:(1)看图背诵。小学年级课本教材的插图众多,就像一本本生动的故事书一般,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背诵。这样既加深了记忆,也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2)表演背诵法。对于人物对白多的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排演课文的方式来进行背诵,这样的方式不仅强化语言的积累,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与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例如在《小麻雀》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文中角色进行分组扮演,通过挖掘小学生的创作潜能,激发了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在语言表达与背诵记忆中,扩充了自己的语言宝库。(3)竞赛背诵法。教师应该尽可能选取一些优美好文,比如《柳树绿了》、《走,我们去植树》、《北京的色彩》等荟萃丰富的佳词妙句中选取背诵内容,继而能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背诵口齿留香的文章段落,继而让小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语与句子,为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三、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只在于课堂,更多的是来源于课外。现在随着很多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其对孩子的课外阅读需求也逐渐重视起来。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买童话、儿歌、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名著经典等书籍,在课外阅读中,小学生的语言积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应该在从中起到引导与把握阅读方向的作用。比起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的培养心态,教师更加客观与理智[3]。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推荐他们适合读的课外书,以免有些学生因为课外书难懂或者太多而厌倦阅读,这并不是教学的目的。比如说教师可以向低年级的小学生推荐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卡通漫画等有意思的读物,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学习习惯;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则可以推荐稍有一定深度、故事曲折、情节精彩的读物,例如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等;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则可以推荐一些文质兼美、可以引发思考、内容精彩的读物,比如说一些名著、国学经典,都可以让小学生阅读,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开发其智力,使其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比如说讲到《将相和》一课,教师就可以让挑几段精彩的情节讲给学生听,当小学生好奇故事的结尾或者是后续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史记》,自主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这样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开拓学生视野,逐渐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四、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语言

语文是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它的身影在生活中?o处不在,因此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与记录生活中的语言材料的能力[4]。比如说小学生都有爱看动画片的习惯,教师就可以布置一项作业,每天回去观看十分钟的动画片,并对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与对话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这样小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对我国优秀动画片进行推荐,尤其是一些介绍中华传统美德与历史小故事的动画片,也要引导学生去看,这样一来,从听到看,从说到写,在生活中不断汲取养分,长此以往,小学生的语言材料得到不断的扩充,在教材的基础上积累了一笔不小的知识财富。

古语说厚积薄发,多知才能多智,语言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与巩固,因此教师应该反复结合以上方法加强对小学生语言积累的训练。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要在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培养小学生语言积累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第7篇

【关键词】探究会;记者招待会;课本剧;《百家讲坛》秀

一、辩论探究会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辩论探究节目,双方或多方各执一词,唇枪舌战,你矛我盾,甚是激烈,这种活动方式运用到某些语文课堂,收效也甚佳。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设计了题目“文中谁是最可怜的人”?答案可以是菲利普夫妇,可以是于勒,还可以是“我”或姐夫。每组选定一个答案,论据要来自课文或者课外读物,做到有理有据。并且推选本班普通话较好,应变能力较强的同学为主持人。学生要想辩论获胜,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无形中就引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对小说背景,对小说主题有了更深人更透彻的认识,最后无论哪组胜出都无关紧要,重要地在于辩论探究的过程。

在此,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务分配要合理,还要深入引导各组对文本内容把握准确。像莫泊桑这样巨匠的作品,不是仅凭一节课能讲完的。所以,学生会主动“前伸后延”。在此,用《我的叔叔于勒》做“砖”引出莫泊桑作品乃至外国经典小说这块“美玉”,在这没有教鞭,没有冷言恶语的活动中,也许会迎来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的再生,真可谓“赚发了”。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就让我们语文教师通过活动来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吧。

二、记者招待会

让学生扮演小记者,就是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同时,这种形式也能调动“被访者”的思维积极性,深化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教学《热爱生命》时,学生自告奋勇饰演作者杰克・伦敦上讲台,回答台下记者的提问,上台的代表还可以自选智囊团,帮助回答。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问与解答可能会围绕哪些问题。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作为读者个体感知、体验、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

这个过程老师的及时指点和热情鼓励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绝不可以冷眼旁观,也不可以越俎代庖。

三、排演课本剧

青春年少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模仿,喜欢表演。那么,好多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可尝试5分钟的课本剧表演,避免教学中的枯燥和单调。

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经过学生的角色表演,秦王作为大国君主的居高临下、骄横虚伪、仗势欺人的作风和唐雎作为来访使的谦恭礼貌、不卑不亢、坚决鲜明的态度,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在观看中,在演出中寻找到碰撞点和火花,他们在总结人物形象时谈得自由,谈的有趣,也谈得到位。

当然,课堂表演不应仅限于参与和热闹。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比如附加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说出人物语气,观众点评人物等,使学生能深入情景,体察人物。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避免了教师直接发问的单调,打开了学生思维之窗,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四、《百家讲坛》秀

《百家讲坛》这个雅俗共赏的节目拉近了大众与经典的距离,学生们火热的追捧易中天,又对于于丹讲课时神闲气定,妙趣天成的语言佩服有加。于是,学习《陈涉世家》后,我推荐学生看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王立群读《史记》;学习《杨修之死》后,推荐易中天的《品三国》。渐渐地,《百家讲坛》讲过的《论语》、《红楼梦》都成了学生争相传阅的书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原著。为保持学生读名著的热情,我利用学生天生的表现欲望,开展《百家讲坛》秀一秀活动。如今,一期期的《百家讲坛》秀搞得红红火火。有的“主持人”像毕福剑在舞台上那样,敢于秀一段方言“献丑”给大家;有的“主持人”学习于丹教授的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还有的“主持人”模仿周立波,经常“手舞足蹈”语言犀利……我想,他们是在“活动式训练”课型滋养下茁壮成长的壮苗,已然开出的绚丽之花。

其他诸如“再现画面”、“套曲随唱”、“续编文学小故事”、“知识点抢答”等等活动,均可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安排在课堂中,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令学生对语文课无限向往,无限期待。

当然,我们的活动一定要精心设选,否则,就会成为哗众取宠的道具,喧宾夺主的装饰画。这是践行“活动式训练”初始阶段极易陷入的误区,本人也曾在刚开始时不得要领,走过弯路,还好反思及时,又尝到了不少甜头。

在“归真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索,以教学目标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发展学生为最终目的。大胆构想,灵活变通,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我们精心搭建的教学平台上尽显风采,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灿烂生命的奠基石,幸福生活的铺路砖。

参考文献:

第8篇

2022关于最新坚持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

  他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终于他成功了,他胜利地成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这也就像似龟兔赛跑:兔子腿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场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长,跑得快,跑了一会儿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操胜券,然而乌龟则不同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气馁,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谢谢大家!

  2022关于最新坚持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中总会澎湃许久,无数仁人志士的面容浮现在我的脑海。所以今天我要讲几个故事,让我们回眸过去,把握现在,共创未来。

  荒凉的大地,萧瑟的寒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让年幼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听力全无,陷入无声的孤独世界。面对挫折,齐奥尔科夫斯基没有放弃。家境贫寒,他去图书馆学习,不舍昼夜;实验艰难,他自制风筝进行实验,身体力行。家中失火,熊熊火光中他捡起残存的资料,走过废墟,继续前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宇宙脱离速度横空出世,风洞模型石破惊天。齐奥尔科夫斯基永不言弃而终成大业。

  永不言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执著的追求,更是一种可贵的自信。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勇敢面对。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挫折中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还记得刘翔永不言弃的12秒91吗?还记得中国女排永不言弃的惊天逆转吗?还记得爱迪生研制电灯时永不言弃的勇气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信挫折是成功前的考验。能否经受得起考验,不单单看你的本领,还要靠你的毅力,毅力决定成败。

  永不言弃,是一种在你逆境中绝地反击的钢铁意志,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金钥匙。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巴西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卢拉,从小家境贫寒,小学没毕业就到街上擦皮鞋,12岁在洗染店当学徒,14岁在一家五金厂当工人,后来参加了工会组织,创建了巴西劳工党,并四次竞选总统,无数次的挫折没有击倒卢拉,他通过20多年的奋斗,最终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理想。

  永不言弃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希望;而轻易放弃的人,等待他的只会是绝望。永不言弃的人,总会是一个乐观安适的心态;而轻易放弃的人,心绪烦恼万分,终日生活在苦恼与悲观之中。永不言弃的人,往往会享受到胜利与成功给他带来的喜悦;而轻易放弃的人,失败永远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一道阴影。

  太阳的光辉因永不放弃,才最终冲破重重迷雾,光耀万里;江河因永不言弃,才流泻千里,到达浩瀚无边的海洋;小草因为永不言弃,以星星点点的渺小,连成一片,绿满大地。

  如果我们曾一千次地对自己的理想说:永不言弃!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第一千零一次失败的遭遇?我们有怎能在一千零一次的时候,与苦苦期盼的成功失之交臂?朋友们,请相信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信自己,永不言弃,就能拥抱奇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2关于最新坚持演讲稿范文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青春,坚持》。

  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古希腊。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并要求学生们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可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学生们,能够坚持下来还有90%。又过了一个月,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这个小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含意是显而易见的,的确,我们干什么事,要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功之路,贵在坚持。谁能坚持到底,谁应能获得成功,众所周知,贝尔发明了电话,可他所做的仅仅是将电话中一个螺母转动了4。1周,而之前的大量工作是由爱迪生等科学家完成的。双方为此走上了法庭,法庭最终将发明权判给贝尔。原因是爱迪生等科学家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放弃了对电话的研究。可贝尔没有放弃,正是那4。1周,使电话有了实际用途,爱迪生等科学家并非没有那个能力,只是在发明电话时缺少了一份坚持,才会与成功擦身而过,有许多伟大成就都正在于一份坚持。

  九十九度加一度水就开了。开水与温水的在于这一度之差。有些事之所以天壤之别,往往也正因为这一度之差。当困难拌住你成功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的时候;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机遇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能否坚持自己的信念。现实生活中,只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战胜困难,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都能获得成功!

  成功和失败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想成功,就要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但只坚持勤奋,却选错了方向,则令人可悲。“勤奋”不是只要存在就有价值,偏离了正确方向,方向错了,就是一列疾速列车脱了轨,你汗水也罢,泪水也罢,血水也罢,那个终点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如果把坚持勤奋美化成点金石,以为无论何种腐朽经过它的点化都会变成神奇,殊不知这就像把一块石头变成一匹锦缎,把一束丝线攻成美玉,也许力道、方法都恰当,却选错了对象。

  当困难,绊住你成功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的时候;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第9篇

我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逐渐探索出一种新的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我把它称为“自学自教” 模式。学生课前准备历史资料和历史故事,上课自我展示。把解决教师的预设问题变为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问题。学生课前准备有兴趣,课堂讨论问题有动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的学习我做主”。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自学自教、不问不教、以问定教。我现以七年级《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为例,对“自学自教” 模式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我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1.一读课文(粗读):一般为快速浏览形式。

2.准备内容:查找生僻字词、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等,借助工具书、课外资料和网络等手段完成知识储备。(各小组分别承担任务,合作完成)

例如:这一课让学生查了以下内容,并且要求学生标出生僻字拼音,以免错读。(有些是已学知识,但和本课学习有密切关系,学生查书即可完成。这也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

1.商鞅变法和长平之战概况。

2.秦王嬴政、荆轲、李斯、蒙恬、王翦、尉缭的个人简介。

3.秦灭六国的简要过程。

4.三皇五帝、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简介。

5.秦朝(有郡县名称)的地图。

6.秦长城的地图、图片及介绍。

(二)我想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必须了解的基础问题,针对所有学生的其本要求)

1.新课导入:在学生合上课本的情况下,学生展示准备成果导入本课。(要求形式多样,小故事、人物介绍、音乐、电影片段等不限)

例如:这一课让学生讲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对学生的自我展示进行评价之后,教师抛出话题,有人说;“假如秦王被刺杀成功,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只做鼓励性表扬,保留学生各种不同见解,不做对与错的结论。

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完《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以后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2.出示本课标题(提纲式学习法)

例如在这一课投影:

大标题:《秦王扫六合》

小标题:1.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2.巩固统一的措施

3.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3.各小组和教师围绕标题提问

学生要求:围绕课文标题说一说,这一课讲了哪些问题,你想学习哪些问题?(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培养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教师也写出问题,一方面是系统的把本课的基本问题和重难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体现出教师是平等的与学生一起来学习。

4.归类并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去除一些同类问题。同时表扬鼓励优秀小组和优秀提问学生。

例如在这一课: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1.秦王是谁?“秦王扫六合”的含义是什么?

2.秦国为什么一国能灭掉六国?

3.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

4.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5.“南疆”在什么地方?秦是怎样开发南疆的?

(三)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二读课文(精读):学生打开课本,开始仔细阅读课文。

2.各小组投影展示课前准备资料成果,也可采用学生讲演的形式。

3.小组合作,解决学生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示,教师负责方法指导。

4.展示教师提问问题,学生对比查漏补缺:各小组合作帮助老师完成未解决问题。

例如在这一课: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学生都给了老师非常好的解答。

1.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的新朝代是什么?对它做一简单介绍。

2.分析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

3.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分别产生了什么作用或影响?

5.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这一行为的?

5.小组阶段评价:对各小组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表扬鼓励优秀小组和学生。

(四)我还想知道和了解什么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1.三读课文(选读):学生选取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段落,提出自己的问题。

2.小组合作,大胆质疑: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进行归类并展示

例如在这一课:学生又提出以下问题:

1.秦国和秦朝有什么区别?

2.秦朝“焚书坑儒”,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论语》《孟子》这类书籍?历史记载有没有错误之处?

3.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秦朝能打败六国,为什么不直接打败匈奴?

4.秦朝时,我们新疆是怎样的?是不是荒无人烟?

5.秦始皇的贡献很大,为什么有人说他是暴君?

3.小组合作探究:以学生有所收获为目的,不必要求全部解决。教师要提供方法指导。

这一环节最后要解决新课导入环节的保留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有根据的结论。但是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看法,教师不要按照传统模式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自由思考的意识。不存在绝对真实的历史,因为历史是无法完全还原的;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结论,因为结论也是前人做的。

4.小组总结,畅谈收获:教师鼓励性评价,也可是班长、课代表、组长和学生的评价。

(五)我通过什么方式能了解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学生想知道的其它问题,针对学生的高端要求)

1.学生建议:自由发言。

2.教师建议:推荐书目、刊物、网站。可不定期通过历史小讲座、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例如在这一课:教师推荐书目、刊物、网站。

《史记》

《秦始皇传》 《大秦帝国》

《上下五千年》《中国小通史》

秦始皇网http:///

人民出版社初中历史http://.cn/czls/

陕西历史博物馆http:///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http://.cn/

(六)我学了这一课有哪些感想和体会?(教师可设计发展性评价作业,围绕本课内容设计多道开放性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例如在这一课: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目(学生只需选做一道题,也可是自创题目)

1.我心目中的秦始皇

2.假如你是秦朝的丞相,你能为秦始皇的治理国家,提供哪些更好的建议?

3.《对话秦始皇》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要穿越时空采访秦始皇,写出你的采访记录。

4.论秦始皇修长城的得与失

5.论秦始皇的开拓和创新精神

教师要对作业进行逐一评价写出评语,也可采用学生、小组长、大组长互评形式。要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选取优秀的作业朗诵或展示。

“自学自教”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基础知识贮备阶段 (不打无准备的仗)

第二环节:初步提出问题阶段(学生不问不学习)

第三环节:自主解决问题阶段(我的问题我能解决)

第四环节:解决个性问题阶段(有想法你就大胆说)

第五环节:解决高端问题阶段(有疑问你可以这样去做)

第10篇

(一)问题审视

以上案例中,历史教学依然没有走出知识教学的桎梏。Z同学所在学校的历史教学将历史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L同学所在的南京某中学虽然已采用开卷考试形式,但是平时教学依然围绕历史知识点的资料收集展开,教学实践依然处于一种“考试为中心,知识为砝码”的惯性思维之中。两所学校都存在将历史教学简单等同于历史知识教学的倾向,这是上述案例所暴露的第一个问题。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在此种知识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学生成了知识存贮的容器,花大量时间用于知识的记忆,而历史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蕴在教学中得不到挖掘。比如Z同学认为历史教材本身对她来说具有教育价值,但是由于教师缺乏道德敏感性,很少就历史事件的道德内涵与学生进行讨论,而是就历史言说历史,更很少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这使得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在教学中得不到体现,最终阻碍了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二)原因探析

要探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需要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考核方式入手。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以试题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依然是最为重要、最有效率的评价方式,而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平时的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学习是为了考试等固化思维依然影响着教学实践,考试这根指挥棒依然决定着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根据笔者调查,受访学校平时的考试主要是教师自己命题,这些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的影响,依然选择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作为考察内容,其中,对客观性知识点的考核仍然占据着最大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将学习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客观性知识点在考核中作为答案容易辨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评价的效率。由于学校跟不上考核制度变革的步调,每逢全市历史统一考试,历史成绩就会集体大跌,暴露出了学校历史教师这种固化的应试思维对整个历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消积影响。在这种考核模式的指挥下,历史教学没有摆脱知识学习为核心的痼疾,更为重要的是,德育价值被忽视,道德意涵被知识教学消解,有违教育的最终目的——育德树人。

二、历史教育的德育价值分析

历史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培养良好德性的功能。

1.历史的存留蕴涵着人们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对于帮助学生反思当下的生活并建构未来的美好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历史不是一堆关于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承载着人类特定的价值诉求。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指出,其目的在于“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成一家之言”即史学家借史传递其价值判断。而历史对事件真实性的追求决定了,历史必然以某些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为基础。所以说历史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历史不能脱离人而存在,人是伦理性的存在,因此,历史的价值判断中又包含一种伦理判断。伦理判断是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品性的有关“善恶正邪”的判断。历史的存留与传承必定承载着人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呈现历史上人类生活境况与历史故事传递丰富的伦理意涵。例如,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中“百家争鸣”,不仅呈现了每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更暗示了每个学派都有其所代表的价值立场,儒家所提倡的“仁”与墨家的“兼爱”都有具体的道德意涵,至今仍有深刻的启示。

2.历史教育能打破时间的界限,使不同时期的人与事在同一平台上得以呈现。

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民族的历史,能够塑造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从而获得一种历史责任感。个体通过回望自己的意义世界建构完整自我,每一个正在生成着的自我都离不开过去的经验,而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对民族过往的回望,通过这样的回望建构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雅斯贝尔斯在《德国罪过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类需要审视作为整体民族中的自我,每一次人道的灾难都是整体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过。灾难幸存者之于死难者存在一种经由内心审判的行而上的罪责,这种来自内心审判的基础即是将自己作为人(或者说普遍理性存在者)本身去思考民族集体的人性。这种集体人格能够使我们获得存在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例如,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日军侵华时期我国百姓所受苦难、所有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抵抗日军侵略的故事,能够让学生获得民族归属感与责任感,通过历史教育所培育的历史存在感与责任感是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

3.关于世界历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世界公民意识。

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使得世界各民族的发展与命运紧密连结在一起。为此,全球化时代对传统的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公民不仅要作为一国公民积极参与本国事务,而且还要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与此相适应,旨在培养负责任的并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公民教育共同关注的新的维度与亮点。世界公民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而且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从而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宽容。而世界历史教育能够让整个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脉络在学生面前得到清晰呈现,在拓宽其视野的同时,培育学生对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关怀与热爱,培养作为一个合格世界公民所需的品格。因此,世界历史教育是培养世界公民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三、道德立场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要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让教师走出知识教学的窠臼,具备一定的道德敏感性;其次,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历史;另外,为了使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需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的特殊价值。

(一)提高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就教学内容来讲,历史教育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读本。提高一线历史教师的道德敏感性,使其能合理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各类资源,才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思考的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就存在伦理争议的历史事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判断,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道德理性思考自己当下的生活能力。例如在学习“”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解释当时社会整体的动乱,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性恶在动乱中是如何被释放与展现,又如何摧毁了人的尊严与社会正常的伦理生活。提高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另外一个层面则是建构德性的教学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本身具有道德性。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方面反思其教育是否是有道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合德性的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二)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

历史,特别是人类早期的历史经常以文字而非图像为存储形式,所谓“历史感”即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通常使得今人对历史的理解过于模糊单调而不够丰满逼真。而现代影视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对于历史教育来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选择一些符合史实的影视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历史,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深刻的历史体验。影视作品能够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故事在学生面前呈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机;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以一种叙事的伦理角度让学生在移情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例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就是让学生更深入、细致了解二战的优秀影视作品。

(三)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

第11篇

清朝末年,政府选派留学生到日本去,我父亲选了这条路。那时,一般人是不愿意出洋的,只有那些经商的才敢去冒这个风险,就像《镜花缘》里的林之洋那样。我父亲决心去日本,去闯一闯,显然是把它看成是一条能光宗耀祖的道路。他被分配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是这个学校的第四届毕业生,他和军阀阎锡山是同学。

我父亲毕业回国后,曾经当过师长,做了一个小军阀,但是,他胆小,又从未打过仗,加上他读书较多,更像是个文人,四十多岁,他就不做事了,经常找几个诗人在一起吃吃喝喝,写点诗文。

我的家庭人口不多。我父亲先后有过三个妻子。我的姐姐和哥哥是第一个母亲生的,这个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我的母亲生我之后第三天便故去了,得的是产褥热,那是不治之症。我的第三个母亲和我的生母是双生的姐妹。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

尽管我的父亲很喜欢我,但我不喜欢我的家。这个家庭的气氛十分沉闷,很别扭。我父亲毕竟是个军人出身的官僚,他的脾气很坏,有一段时间我很怕他,他对我哥哥很凶很凶,动不动就发火,我总是害怕同他在一起吃饭,他常常在饭桌上就训斥起子弟来。

我父亲这个人是自命清高的,“望子成龙”的思想很重。可是我哥哥同他合不来。哥哥三十多岁就死去了,他们父子俩仇恨很深,父亲总是挑剔他。哥哥恨透了父亲,家中的空气是非常不调和的。

我父亲四十多岁就赋闲后,从早到晚,父亲和母亲在一起抽鸦片烟,到我上中学时,每天早晨去学校,下午四点回家,父亲和母亲还在睡觉,他们常常是抽一夜鸦片,天亮时才睡觉,傍晚才起床。每当我回到家里,整个楼房里没有一点动静,其实家里人并不少,一个厨师、一个帮厨、一个拉洋车的,还有佣人和保姆,但是,整个家沉静得像座坟墓,十分可怕。

我还记得,我的父亲在吃饭时骂厨师,有时,他一看菜不满意,就把厨师喊来骂一通。我母亲说他,他就更抑制不住地发脾气,真是个沉闷的家庭啊!但是,这倒有一个好处,使我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去读书。我的住房很宽敞,因为家里房间很多,一座两层的楼房就有八间房子;还有一座小楼,也有许多房间,阔气得很,过的是养尊处优的生活。

说起来也令人奇怪,我父亲却常常对我说:你是“窭人之子”啊!“窭人”,是文言,也是湖北家乡话,就是说,你是个穷人的儿子啊!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我父亲总是教训我要如何自立、如何自强,他让我千万不要去做官,他说他做了一辈子官是做错了,因此,他总是劝我去做医生。我也曾经这么想过,可是我的英文学得不好,生物也学得不好,考了两次协和医学院都没有考上。

还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父亲非逼着我做诗。我哪里会写诗呢?想了许久,憋出两句诗来:“大雪纷纷下,穷人无所归。”这叫什么诗呢?可是父亲却夸奖说:“不错,很有些见解。”现在回想,家里住着暖暖的房子,吃着火锅,能这样写,实在“难得”!

其实,这也不稀奇。那时,我家有个保姆,叫段妈,陪着我睡觉。有时,睡不着,她就跟我讲农村的情况,还有她家里的一些事情,告诉我她丈夫是怎么死的,婆婆又是怎么上吊自尽的。她的孩子死得很惨,身上长疮,疮上都是蛆,硬是疼死了。还讲了些农村中穷人受罪、财主霸道的小故事。这些,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好的保姆,真像一个人一生的启蒙老师。我少年时候,生活上一点不苦,但感情上是寂寞的,甚至非常痛苦的,没有母亲,没有亲戚,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交谈的人,家里是一口死井,实在是闷得不得了。

我没有上过小学,是家里请来老师,读的是那些孔孟之道。不过,那时我已经偷偷地看了不少小说。如《红楼梦》 《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水浒传》《聊斋志异》等等。外国的书也接触一些。最早读林琴南用文言翻译的西方小说,后来读各种半白半文或白话的翻译与著作。

给我印象较深的如德国作家霍普特曼的《织工》,果戈理的《巡按》,还有莎士比亚的作品,如《威尼斯商人》,当时译为《一磅肉》或《女律师》,是个很流行的剧本。这些作品看是看了,但并不觉得入门,主要是因为知识底子薄,讲的是外国事情,有些隔膜。外国小说在童年时也读过,印象最深的是都德的《最后的一课》,这篇小说写得很短,但是它那种爱国精神却很强烈感人,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这才感到文学的力量是很大的。

第12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18-02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其蕴含的语言力量与文化精神值得每一位国人学习。“文以载道”,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浓缩体现,其传承不仅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柱。诵读模式在古时即被广泛用到语言教学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经典的诵读需要引入新的方式方法,才能起到将经典真正带入学生心中、提高学生语文鉴赏水平的作用。本文将从诵读国学的目的、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和国学诵读的课堂实践3个方面阐述笔者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思考。

一、明确国学经典的种类,传递学生诵读目的

1. 国学经典的种类与诵读资源的选择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学生对传统国学知之甚少,不少学生对国学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等,然而,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若想让学生真正开始接触国学,首先须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范畴。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周礼・春官・乐师》篇,指古代的学校。随着明末西学等的引入,有人便提出与之对应的“国学”,国学的定义变为研究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学问,经部主要为儒家经典,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孝经》等,史部为各种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子部为诸子百家之著作,阐述百家之思想,如《老子》《庄子》《墨子》等,集部是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统称,包括《楚辞》《乐府诗集》《全唐诗》等。最经典的国学当属“四书”和“五经”,在不同A段和不同版本的语文教学中,四书和五经的内容都有所选取,其在经典国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随着对国学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如今的国学经典泛指那些影响深远、价值高、具有传承价值的资料。

在对国学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筛选。对开始接触国学的学生,可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等进行诵读,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具有实用性;对中阶学生,唐诗宋词、《论语》《史记》等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经典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又能结合语言环境进行相关揣测,还能为学生提供语言素材积累,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对高学段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涉猎可以更为广泛,《诗经》《楚辞》《大学》等都是经典书目,这些书籍或意境深远,可提高学生文学底蕴,或讲述圣贤之道,传授为人处世之法,都能使学生获益匪浅。

2. 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

明确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是塑造良好诵读环境的前提。中学时期正处于精神文化培养的初始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和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探索时期,学生越早诵读国学经典,越能尽早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念。尽管早期接触国学经典时,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及其文化内涵的把握还存在缺陷,但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长期和反复的诵读中,当学生的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脑海中的国学经典便会日益明晰,国学中蕴含的智慧和文化将在学生的反复研读中根植于学生的精神家园,为学生日后为人处世指引正确的方向。

此外,国学经典的语言往往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哪怕不知其意,学生读来亦朗朗上口。一些国学经典通俗易懂,内容明晰,如《三字经》等,可为学生奠定基本的语言基础,而一些国学经典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需反复研读,如《诗经》等,这些国学经典集中华语言文化之大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向其学习行文的思路,积累优美的词句和丰富的语言材料,构建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

随着国学经典诵读走入课堂,旧的教学理念有待革新。传统诵读缺乏系统讲授,将诵读片面地理解为诗文朗诵或简单的文字重复,既未培养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又未教导学生诵读的要义,结果导致国学诵读占用了语文课程时间却并未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基于此,笔者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 合理安排诵读时间

语感的培养是诵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积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习惯,最好每周有固定的国学经典诵读课,有利于教师对诵读进行集体教学。此外,可安排朝读或晚读的部分时间专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既可作为对课程的预习,又可作为课后的巩固,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2. 教授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不少教师在诵读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朗诵,却并未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导致学生诵而不知其味、不知其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诵读的兴趣。对中高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诵读方式是有必要的,如在诵读中的抑扬顿挫应该如何把握,诵读时发声有哪些技巧。诵读时既要有外在的语言表达,又要有内在的情感表现,语言的表达要有规律,朗诵时脑海中要有相应的画面,这样有声的文字才能转化为画面和情感。朗诵是对文字的二度创作,特别是在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时,其语言简洁凝练,情感和意境的表达需通过“诵”的方式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诵读基本方法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朗诵家,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能更深入地融入国学的语言环境,领会国学经典独特的音韵之美。在进行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名家的诵读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诵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学生进行诵读时,教师也应进行相关指导,帮助学生回归语境,把握诵读节奏。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诵读

课本中的国学经典非常有限,仅凭课本教学还远远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拓宽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国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进行《论语》教学时,教师可多准备相关背景材料,如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的话是对谁说的等,增强学生对诵读经典的了解,并提供相关的诵读资料,将课内外诵读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经典诵读的课堂实践

1. 小组合作形式的课程教学

学生掌握基本诵读要点后,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诵读中占主导地位,老师仅起到辅助指导的作用,一方面,小组中每人轮流朗诵,可为彼此提供诵读意见;另一方面,诵读就是为了理解文意,体会情感,在小组讨论时,不同的观点进行相互碰撞,可扩展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范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有效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面。

2. 开展多N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多元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活动形式可以是国学黑板报大赛,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国学经典故事展现出来;可以在校园或班级范围内开展国学诵读比赛或国学小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热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平台,在每日固定时间由教师进行国学经典朗诵,营造学生学习国学氛围;还可以在节假日举办与节日相关的引经据典活动,如教师节时举办“尊师重道”国学经典引用比赛,将节日和国学经典联系到一起,使国学经典中传递的文化和精神深入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

3. 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是为了检验课程效果,为课程的改进提供方向。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可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后辅导、课堂活跃度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实现诵读课程的评级,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自评、互评,以及学生给教师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课程定位,更加明确教学需要,通过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核心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小研.在国学经典诵读中诗意成长[J].中国德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