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童年第二章主要内容

童年第二章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30 10:2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童年第二章主要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童年第二章主要内容

第1篇

一、音乐家的萌芽(1881-1904)

人们在巴托克的幼年——大圣米克洛什时期,能找到了解巴托克的本性和他整个成长过程的一些线索。

1、天才的童年(1881-1888)

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于1881年3月25日出生于托伦塔(Toronatál)纳吉森特米克罗什(Nagyszentmiklós),母亲保拉·福伊特(Paula Voit)是一位技巧扎实的业余钢琴家兼教师,父亲老巴托克虽然担任该地一所农业学校校长(继承祖父雅诺斯(Janos)之职),但其颇具音乐才能。巴托克在《开始时的音乐之页》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父亲老巴托克显示出相当高的音乐才能,他组织一个业余乐队,能弹钢琴,并学提琴,能在乐队中作为大提琴手参加演奏,他甚至还试着为舞蹈作品谱曲”。

巴托克的童年,生活在安稳无忧的中产阶级家庭中,从小受其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与教育,并显露出音乐天赋。其母亲曾这样记录道:“他三岁时得到一个鼓,这个鼓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欢乐。每当我弹钢琴时,他就坐到一张小椅子上,这个鼓就放在他面前的一个小板凳上,他准确地打拍子。我还看见他在我面前非常认真、聚精会神地给我弹奏的乐曲伴奏的情景……”“他四岁时就用一个指头在钢琴上弹他熟悉的民歌。他会40首歌,只要我们说出一首歌开头的歌词,他就可以立即弹这首歌。”([美]埃弗雷特·赫尔姆著,刁承俊译,《巴托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6.)巴托克5岁时跟随母亲学习钢琴演奏。母亲对巴托克音乐才能的培养使巴托克进入了神圣的音乐殿堂。

2、多难的学生时代(1889-1904)

在1888年,巴托克7岁,其父因病去世。生活所迫,巴托克全家迁往匈牙利北部小镇大瑟勒什。1890年,巴托克在大瑟勒什创作了第一部音乐作品《多瑙河的流程》,该作品描写多瑙河从其源头流入黑海的不同阶段,其中标题有《她接近匈牙利了,她感到高兴》……《多瑙河流到了布达佩斯》《多瑙河感到悲伤,因为它要离开匈牙利了》等。1892年5月,巴托克成功举办慈善音乐会,演奏了贝多芬《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快板乐章及他的作品《多瑙河的流程》。1899年,巴托克跟随拉斯诺·艾凯尔学习钢琴与和声,参加当地管弦音乐会、歌剧的多场演出;此时,巴托克认真钻研巴赫到勃拉姆斯作品,其作曲风格深受勃拉姆斯和多那尼作品影响。

1899年,巴托克以优秀的成绩中学毕业,在母亲的陪同下前往布达佩斯音乐学院自荐成功,师从李斯特的学生伊什特万·托曼(Istvan Thoman)学习钢琴,师从雅诺什·克斯勒尔(Jaons Koessler)学习作曲。在第一流的音乐学院中,巴托克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并赢得全国各界人士的赞扬,但他的音乐创作经历十分艰辛。

巴托克的作曲老师雅诺什·克斯勒尔(Jaons Koessler)忠诚的维护传统原则,他身属西欧浪漫音乐主流,他认为:“匈牙利音乐也许可以用来装饰一部作品,给它涂上某种色彩,但如果相信能够利用纯粹匈牙利的音乐材料,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那简直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巴托克认真听从老师意见,学习瓦格纳、李斯特的作品,他想通过瓦格纳、李斯特寻找新的方向,最终没有成功。巴托克在两年的时间中没有写出一首独立的作品。

1902年巴托克观看了夏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布达佩斯的首场演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犹如一次雷击使巴托克终于看到了“新方向”,他如饥学习施特劳斯的总谱,之后,巴托克重新开始作曲,其作品《科苏特交响曲》(kossuth Symphony)多次演出,使巴托克在匈牙利和国外获得了首次成功。

巴托克音乐创作获得了首次的成功,深究其原因,有如下四点:第一,巴托克真挚的爱国之情。巴托克曾给母亲的一封信中叙述到:“每一个人成熟的时候都得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而且他的所作所为都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生命在各个方面都只有一个目标:匈牙利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为了匈牙利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这表达了巴托克真挚的爱国热情,也正是《科苏特交响曲》中心思想最好的诠释;第二,巴托克受夏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品的影响,采用继承与创新的方式,选用普遍流行的“匈牙利式”音乐材料来创作欧洲形式的大型交响乐作品,这是“匈牙利民族音乐”与古典作曲技术第一次结合,打破了传统的西方音乐创作主体思维模式,并且全曲风格质朴简洁,曲调具有民族风味,深受听众喜爱,成功是必然结果。但此曲中应用所谓“匈牙利式”的音乐材料,只是在匈牙利街头巷尾流传的创作歌曲,匈牙利真正的原始音乐——农民音乐,还未被巴托克真正的发现。第三,巴托克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他善于从不同作曲家作品中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创作风格。

《科苏特交响曲》的成功使巴托克的学生时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年轻的作曲家还要经过多重的磨难而成型。

二、创作的雏形期(1905-1911)

巴托克从作曲家夏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痴迷中逐渐清醒,他再度研究李斯特的音乐创作,确认李斯特是最接近巴赫、贝多芬、舒伯特和瓦格纳的音乐家,此外,巴托克澄清了流行的吉普赛风格的音乐与匈牙利农民音乐的不同,并于1905年专心致志于无人知晓的匈牙利农民音乐的研究。在这条道路上,他有幸找到一位合作者——佐尔坦·科达伊。巴托克这样评价科达伊:“他以其在音乐各个领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给我提供了一些异常珍贵的暗示和建议。”

1906年夏天,巴托克进行他一生当中的第一次考察旅行,采集匈牙利民间音乐。同年底,作品《匈牙利民歌二十首》(包括巴托克为人声和钢琴作的10首改编曲,以及科达伊的另外10首改编曲)出版。

1907年,巴托克被聘为布达佩斯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结束了钢琴家旅行演奏的生活,以钢琴教学、研究农民音乐、德彪西的音乐以及音乐创作为他主要事业。

1908-1911年期间,巴托克完成了个人风格的转化。作品《十四首钢琴小曲》(1908)一方面显示了德彪西对巴托克的影响,另一方面显露出原始主义精神,预示他后期音乐创作的方向。作品《七首素描》(op.9a)(1908-1910年)看出对音乐创作素材的人工因素;《三首滑稽曲》(op.8c)(1908-1911)其中存有李斯特遗风;《粗野的快板》(1911年)标志着巴托克创作风格雏形形成。巴托克汲取马札尔民间音乐的灵魂,表现出真诚、朴素、纯洁、热情的原始主义风格。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强调了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把钢琴当作打击乐,由二度音群构建的和弦、顿足似的八度音群在调性中粗犷豪迈的快速行进,充满了20世纪初的时代感,备受到专业人士的称赞。

三、创作的新起点(1912-1921)

1911年,巴托克与科达伊准备组建新匈牙利音乐协会,其目的是教育落后的听众跟随时代的步伐聆听不同时代的音乐,但是受到文化部拒绝而告终。同年,巴托克带着歌剧《蓝胡子城堡》在布达佩斯歌剧比赛中失败而归。世人对巴托克作品的不欣赏、不理解使他逐步走入悲观的深渊,报刊杂志的评论使巴托克的心里走到了绝望的边缘。《佩斯人民报》对《第二管弦乐组曲》的评论:“这种音乐是一个糟糕透顶、挖空思想出来的怪胎,对此,我们充其量只能表示愤怒。在愤怒之余,我们感到惋惜的是,像他这样一个无疑是天才横溢之人如此一来竟会成为艺术随想曲的牺牲品,成为各种传播毁灭性坏风气的天才”。

巴托克面对如此境况,他在给一位现代音乐的同事吉萨·维尔摩斯·萨冈(Céza Vilmos Zágan)信中写道:“……一年以前,我的作曲生涯被判死刑。那些人所言若真,那我就不过是个没有才气的蠢材;否则就是我对,他们才是一群真正的。无论情形为何,这表示我和他们是不能讨论音乐的,更别提一道共事了……因此我只好认命,只为我的书桌写曲”。([英]哈密施·麦恩著,林静枝,丁佳宁译,萧韶审校,《巴托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65.)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铺满了鲜花与掌声,胜不骄、败不馁、海纳百川、气吞山河的精神气质是从艰难的困境中磨炼而出。巴托克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他倔强的性格在此表现淋漓尽致。他于1912年完全退出公开的音乐生活,更专注的从事民间音乐的研究。

农民音乐的采集、研究是巴托克一生奋斗的事业,更是他音乐创作的源泉。1913年,巴托克旅行到比斯克拉及其周围的地区,研究阿拉伯农民音乐。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托克只能在匈牙利部分地区进行工作。他与农民在一起的日子是他最为快乐的生活,他把农民的生活理想化,把乡村称为“未受污染”的地区。他在现场采风,听农民演唱民间歌曲,深受农民音乐的影响,他把农民音乐内在的特质转化成他自己的音乐,并把农民音乐演唱时所创造的气氛带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农民音乐精神实质进入了他的灵魂深处。他认为农民音乐具有单纯、原始、不愚蠢的音乐本质,其形式完整而且多样化,表情能力直接简介,没有浪漫派无休止感伤与过分的装饰。巴托克认为农民音乐是音乐复兴的出发点,是20世纪作曲家创作的崭新的灵感源泉。农民音乐神奇的吸引力使巴托克对它的采集、研究欲罢不能,他一个人勇往直前,走出了一条新的创作之路。

从1912年起,巴托克音乐创作以匈牙利特有的农民音乐为原始素材,用西方特有的曲式结构与二十世纪精湛的作曲技术创作一系列的音乐作品。例如,《匈牙利民歌》(男生合唱)、《斯洛伐克民歌》(混声合唱)等声乐作品和《钢琴小奏鸣曲》《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三首匈牙利民间曲调》等钢琴作品,还有芭蕾舞剧《木头王子》(1914-1917)独幕哑剧《神奇的满大人》(1918-1919)等等,而且在1917年创作的芭蕾舞剧《木头王子》、1918年创作的歌剧《蓝胡子城堡》都在布达佩斯剧场上演成功。1920年初,创作了钢琴作品《八首根据匈牙利农民歌曲而作的即兴曲》;1921年创作了《小提琴与钢琴第一奏鸣曲》;

1922年起,巴托克作为国际音乐会的钢琴演奏家开始定期演出,他再次闻到成功的花香,但这依旧不能排斥反对者对他的斥责。巴托克对音乐世界执著的追求、强大的行动力使他从低沉压抑的布达佩斯,再次走上了国际音乐舞台。

四、创作的鼎盛时期(1922-1946)

此时期,巴托克在欧美音乐界尽人皆知,他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在他人生最后的二十多年,奋力拼搏,努力创作,抒写人生最为壮丽辉煌之凯歌。

20世纪20年代初,巴托克再次走入国际音乐舞台,在全欧洲及美国举办了多场音乐会:1922年3月,他在英国演出,同年到巴黎演出;8月,在法兰克福国际音乐节,他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受到热烈的欢迎;1923年,他的《小提琴与钢琴第二奏鸣曲》在萨尔茨堡新音乐协会音乐节上演出;1925年,《舞蹈组曲》在布拉格演出;1927年在法兰克福演出《第一钢琴协奏曲》;1927年12月到1928年3月,巴托克首次访问美国,并在芝加哥、圣保罗、堪萨斯城、丹佛、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和洛杉矶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在纽约、波士顿、费城和辛辛那提同各个乐团一起登台演出。1928年,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在音乐家基金会于费城举行的比赛中获奖,奖金高达6000美元。1929年1月,巴托克到前苏联,并在列宁格勒、奥得萨、基辅和哈尔科夫开音乐会。

巴托克认真研究民间音乐出版多本民间音乐教材与书籍。在1923年同欧洲维也纳宇宙出版社签订了合同,1924年出版民族音乐课本《匈牙利民歌》;1925年,他自费出版《罗马尼亚圣诞节歌曲集》受到罗马尼亚政府表彰,被授予一级“功勋”勋章;1930年他获得法国颁发的荣誉胸位胸章。

巴托克此时创作更多形式多样、性格鲜明的新音乐,最终步入他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在音乐创作趋于完善,他把富有生命力的民间音乐以及严谨的古典传统和新颖的当代作曲技巧完美的融于一体,其单纯、质朴、原始的农民音乐语言,以及具有时代特性的创作风格逐渐被世人所接受。他的音乐创作进入了完全鼎盛时期。在钢琴演奏方面,为了使匈牙利农民音乐的热情、质朴、原始性在钢琴上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他创新钢琴演奏技术,把钢琴变为锤击乐器,加之新型的不协和的和音、和弦,使其音乐步入农民的生活场景,惟妙惟肖,甚是感人。

巴托克在20年代中晚期的作品也是难度最大、决不妥协的作品。特别是1926年,是巴托克创作的一个高峰,他几乎只为钢琴写曲,《奏鸣曲》《户外》《九首小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展现了巴托克创作风格上的新发展。在他的音乐里,作曲家已经完全汲取了农民音乐的灵魂,钢琴被充当为打击乐器使用,充满了农民音乐的气氛。1927年巴托克完成了《民歌回旋曲三首》《第三弦乐四重奏》创作;1928年创作了《第一狂想曲》《大提琴狂想曲》《小提琴第二狂想曲》《第二狂想曲》和《第四弦乐四重奏》;1929年完成了《匈牙利民歌二十首》的创作。

进入30年代,巴托克依然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授课,研究民间音乐,创作新作品,以钢琴家的身份在多个欧洲国家演出。

1930年,巴托克研究巴洛克和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醉心于对位法,他根据一首罗马尼亚歌词而创作了赞颂大自然——《世俗康塔塔》,这是巴托克最为重要的合唱曲,1934年由在伦敦BBC合唱队和乐队演出,但至今被人忽视。

1931年,巴托克完成天才之作《第二钢琴协奏曲》,该作品受巴赫艺术风格的影响,展示了精湛的对位技法:第一乐章明亮的巴托克风格,其旋律和节奏风格表现出民间音乐的特色;第二乐章平静却充满感情,弦乐走出众赞歌般的乐句与朗诵式的钢琴独奏交替出现,众赞歌虽然用的是不协和和弦,却描写一个饱经沧桑和忧愁的人渴望得到安宁的心情;该曲于1933年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首演,巴托克担任独奏。

1935年4月,巴托克受华盛顿伊丽莎白·斯普拉格·柯立芝基金会委托创作《第五弦乐四重奏》,并在当地首演。1936年夏天,巴托克受巴塞尔指挥家保罗·萨赫尔委托,谱写了《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写的音乐》,于1937年首演,被视为巴托克最了不起的作品;1936年10月,巴托克踏上最后一次民间音乐采风之旅,他前往土耳其,收集90首歌曲。1937年,巴托克再次受巴塞尔委托,为国际新音乐会谱写《两架钢琴和打击乐器的奏鸣曲》,并于1938年1月中旬在巴塞尔市举行了首演,这部极其罕见的作品演出非常成功。1939年,巴托克完成了一部大型钢琴作品《小宇宙》,这部作品是巴托克为初级钢琴课程而写,共153首,集中表现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堪称“20世纪作曲技法大全”。1939年8月17日,巴托克用了十五天时间创作出巴塞尔委托的第三首作品《嬉戏曲》,该曲于1940年7月11日首演,它的风格与前两部“巴塞尔”作品形成强烈对比,作曲技术归于简单,作曲风格趋于平淡,更容易让人理解。

1940年10月29日,巴托克到达纽约。1941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音乐副教授,他仍以音乐创作、民间音乐的研究为生活主要内容。1942年,他受聘于哈佛大学,解聘于哥伦比亚大学。此年,巴托克健康状况明显恶化,但他无法负担起高昂的医药费用,在美国著作权协会的帮助下,巴托克才就医于纽约医院,并随后送巴托克到纽约北部山区萨拉纳克莱克静养。1943年到1944年冬天,该协会继续付钱将巴托克送往北卡罗莱纳州的阿什维尔静养。在该地区,巴托克完成了《管弦乐协奏曲》的创作。巴托克写道:“这首作品整体的情绪,撇开谐谑的第二章不谈,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第一章的严肃到第三章悲戚的死亡之歌,到最后乐章对生命的肯定。”这首作品最终成为二十世纪巴托克最受欢迎作品。随后,巴托克又受美国小提琴家耶什迪·梅纽因的委托,在阿什维尔写了《小提琴奏鸣曲》。这个时期,很多人委约于巴托克作曲,他的经济收入总算得到了保证。1945年夏天,巴托克在萨拉纳克莱克养病,准备结束《中提琴协奏曲》和《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巴托克送给妻子狄塔的礼物,在还有最后十七个小节尚未配器之外,巴托克病情恶化,于9月26日在纽约辞世,享年64岁。

五、结论

巴托克在六十四年的生命之旅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颠沛流离的人生路途中尽尝人间百味,但他具有西西费斯一样的崇高的人生动力——执着、勇敢、不停地向前,他用属于人民的音乐语言尽情宣写他的理想、他的世界、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