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贸易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H-O-S定理指出开放贸易会使一国出口部门的产出得以扩张,并因工资提高而吸引国内生产要素跨部门流入;而进口部门的产出会呈现收缩态势,并因工资下降而引起生产要素流出。后来的研究者基本上是沿着H-O-S定理所规范的理论逻辑,在各种不同的假定条件下,分析国际贸易对要素就业的影响。中国学者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多把研究对象限定为中国工业部门国际贸易对工业部门内部的劳动就业量的影响,其原因在于:第一,H-O原理作为现代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问题,中国作为低收入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的总量并不多;第二,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流动相对更加自由,因而比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就业更具弹性;第三,统计数据相对完备。国内现有的文献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从国家层面上说明中国工业部门对外贸易对部门内劳动就业的影响,其二是把实证研究的对象放在地区或者省级层面上。
(一)国家层面上的研究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上的经验研究都支持我国工业部门对外贸易能够拉动就业增长,出口和进口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效应。杨玉华利用中国1978年~2004年的工业部门数据,借鉴并使用附加了贸易变量的C-D生产函数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认为,1978年~2004年间,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同时,进口对就业的冲击也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1]而若从贸易总量上看,根据蒋荷新的研究,国际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递减趋势。出口拉动就业、进口冲击就业的效应不仅可以在工业部门总体上得到验证,在分部门的检验中也同样成立。[2]盛斌、牛蕊检验了1997年~2006年中国工业部门贸易流量对就业的影响,认为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而言,出口总是拉动就业,进口总是对就业造成冲击。[3]明娟等人通过系统GMM方法对2001年~2008年的制造业数据进行检验,结论是制造业出口每增加1%,将引起制造业吸纳就业增加0.1%。尽管如此,不同技术水平工业部门的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差别仍然值得重视。[4]叶霖莉使用广义矩估计法对2001年~2008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技术程度越高的工业部门,出口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大,而进口贸易对就业的冲击越小。[5]在总量的研究中有两个方向性的问题值得探讨:第一,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是否存在阶段性差异;第二,进口贸易对就业是否只存在冲击效应。对于第一个问题,研究者多是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阶段划分依据,并且在实证检验中得到一定证据,如蒋荷新、[2]温怀德和谭晶荣[6]的研究。对于第二个问题,王燕飞、蒲勇健认为,在考虑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情况下,工业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就业造成冲击,但对总体就业表现为拉动效应。[7]喻美辞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存在一定的R&D溢出效应,这种效应增加了整个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但是受到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投资回报周期的影响,进口对就业拉动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时滞。[8]
(二)区域或省级层面上的研究研究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在空间上的差别,目的是能够有助于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贸易政策的制定。李永杰、张华初对1979年~2006年广东省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得出结论认为,广东省出口每增加1%,其城镇就业就将增加0.76%,而进口每增加1%,其城镇就业将减少0.77%。[9]尽管这一结论和其他学者关于全国或者其他地区的研究存在数量上的差别,但结论在定性上并没有显着不同,类似的结论可见于李永杰、刘欣[10]和黄菊英、蒙西燕[11]的研究。张亚斌、王颖把湖南省进口贸易对就业造成冲击的原因归结为该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12]温怀德、谭晶荣认为,东部地区出口对就业拉动作用在减小,而加入WTO后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对就业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因此主张出台鼓励相关外贸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6]
二、服务业部门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所显示出来的经验,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会显着上升,服务业的产出值占GDP的比重以及服务业吸纳就业量占全部就业量的比重都将出现大幅度提高,同时服务贸易额的增速及其在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也将凸显。这样,在中国逐步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进程中,研究服务贸易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我国目前有关服务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周申、廖伟兵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为界,对中国1997年~2000年和2001年~2004年两个阶段的数据进行检验,认为服务贸易总体上对就业有拉动效应,服务进口偏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对就业产生了冲击效应。[13]赵成柏对1982年~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认为服务贸易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服务出口每增加1%,就业量将增加0.338%;但与工业对外贸易不同,服务的进口也对就业有拉动效应,但比工业进口的就业拉动效应要弱得多,其原因被推定为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部门。[14]范爱军、李菲菲对1982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认为服务贸易进口每增加1%,就业量将增加0.069%,这高于服务出口的拉动效应(0.039%)。[15]这些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可能是数据选择及统计口径的不同。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需要一段时间的政策调整,相关的效应显现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因而分析短期数据未必能够甄别经济运动的真实逻辑。就中国“入世”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具体承诺来看,现代服务业部门是开放的主要领域,而在中国现有的劳动就业结构下,有限度地开放这些领域对总体就业所造成的冲击应该是比较小的,而进口高端服务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完全有可能拉动就业以更大的幅度增长。
三、国际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考察:其一,工业或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对外贸易量的变化(即工业或服务业内部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其二,三次产业综合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周申、杨春梅对1992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资本密集品出口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显着低于劳动密集品出口对就业的拉动,这样在资本密集品出口所占比重增加的情况下,出口贸易的整体就业拉动能力会下降;综合来看,在考察期内,纯贸易结构引起的就业下降超过3000万人。因此,研究者主张注重发展劳动投入系数较大的行业。[16]范爱军、刘伟华检验了出口贸易对劳动力跨产业流动的作用,认为从长期看,出口贸易对第一产业就业有冲击效应,从而出口贸易实际上推动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流出,但流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这样第二产业实际上形成了对第一产业就业的负扰动。[17]王燕飞、蒲勇健认为,1980年~2006年间,农产品贸易对第一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着,但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更进一步,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转移。[7]阚大学对1985年~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对就业产生冲击效应,第二产业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在减弱,第三产业的平均贸易就业弹性高于第一产业,所以第三产业国际贸易对拉动就业仍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主张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贸易。[18]国内关于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研究,在理论上其实并未超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所包含的范畴。在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的变动势必影响到贸易结构的变动,这样内涵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变动必然与贸易结构变动相关联。从国内现有文献来看,研究结果基本上支持了以下观点,即贸易结构的优化实际上推动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因而综合性的政策主张是积极发展低技术、劳动投入系数较高的产业贸易,从而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受劳动者收入、地域、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部分研究中利用贸易结构偏离度指标来分析就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一方法是必须谨慎对待的。
四、贸易模式对就业的影响
加工贸易因其规模巨大、涉及就业人数众多而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民族工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工贸易因其“两头在外”、利润摊薄而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但不可回避的是,加工贸易对积累贸易盈余和解决低技术劳动就业有着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其就业吸纳效应对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具现实意义。在国内已有的文献中,研究贸易模式对就业影响的文章较少,并且几乎都是以加工贸易为研究对象。王怀民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的提高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在外部需求因西方经济危机等影响而减少的背景下,加工贸易的发展愈加艰难,所以主张适时地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及其配套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进一步降低其成本。[19]乔晶、刘星对2000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加工贸易出口利用外部需求扩大市场带动就业,并且拉动了关联产业的就业,但随着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与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加工贸易进口主要是指企业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的机械设备,这会引致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从而对就业造成冲击,随着我国技术消化能力的增强,这种负面影响在弱化。[20]童永霞对中国东、中、西部15个省市近年的加工贸易与就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部的加工贸易就业效应最突出,贸易就业弹性为0.985,高于中部(0.92)和东部(0.96),其原因被推定为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更加偏向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就业拉动效应显着。[21]
关键词:国际贸易;就业导向;实践教学
2010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回升的大好态势下,对于国内外贸人才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就业能力导向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重要而有意义。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深化,是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及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课堂理论教学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一、国际贸易专业就业方向和特点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国际贸易专业的主流毕业生主要成为三类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海关、商检、商务局和贸易公司的熟练的贸易业务操作员;科研机构的贸易理论及政策的解读传播者;国家政府的贸易政策的制定者。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实务操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从事国际贸易这个行业来看,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随时保持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紧跟市场的变动作出相应的调整;本身市场就变化无常,因此做国贸的人应该经常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才能占有市场先机。其次国贸中各工作领域联系紧密,人员的工作区域变动性快且大,因此要求做国贸的人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专业知识过硬才能适应各个工作职位。国贸这个行业挑战性非常强,具体表现在贸易中的风险大,个人就业领域的变动多等方面。
二、就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的内涵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为目标,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活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和素质。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而言,主要应该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系统掌握技术经济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能力;二是相关意识的培养如团队合作意识、领导意识、刻苦创业及诚实肯干等意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
三、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内容
近几年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容乐观,要让学生更具有竞争优势,较快的胜任岗位,得从实践教学改革入手。
3.1加强专业的训练,教学方式交替进行
最近某网站对10家高校1175名学生和11大类246家外企(60%以上为世界500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61.7%的企业一定要招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金融、咨询、贸易、会计师、IT、制药等行业对专业对口尤其看重。说明企业对“专业”的要求仍然是第一要素。就外贸而言,这源于交易涉及面太广、流程复杂、风险较大、单据制作要求严格等。如果没有专业化的训练很难胜任本专业岗位要求,那么,教学改革过程中就不能放松对专业培养的训练,继续保持现有的教学方式,利用“仿真实训”及“校企合作”的交替进行,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掌握。
3.2开设外语谈判实训课程,提升外语要求
目前,很多院校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外语的要求。特别是高职院校,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外语基础较弱,所以培养重点放在相关资格证书的要求上,但实际通过率较低。国际贸易实践中,从“业务洽谈”到“确定合同”再到“合同履行”外语一直贯穿其中。所以在教学上要突破对外语的要求,在国际贸易实践课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案例,专门开设外语谈判课程,并加大此部分的授课课时,让学生掌握外贸谈判过程的同时训练英语口语的表达。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更快更好的上手外贸业务,缩短外贸企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培养周期。
3.3增设实践课程考查内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
如果说专业知识和外语作是外贸人才的必备技能的话,那么同时具有综合素质的应届大学生会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智成人才人力资源专家称,企业招人往往要求与其企业文化和重点关注的东西有密切关系,包括以下几方面:(1)忠诚度;(2)团队的协作精神;(3)创新精神;(4)对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5)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协调能力;(6)求知态度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关键,这种培养可以在国际贸易仿真实训时体现出来。将学生按角色分成小组,在整个操作流程中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并制定相关考核方法。
四、结束语。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国际贸易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还需进一步的探讨,以上提出的整改方案只有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检验是否适应企业的要求,只有加强校企对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高校才能真正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所需要的优秀外贸业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睿;王思雯;魏恒荣;;国贸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基于苏南高校国贸专业[2]大学生及企业的调查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15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22-02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各高校近几年也迅速扩大了国贸专业的招生。但随着对几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发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相当多的学生找不到学有所用的工作,究其原因,发现目前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显然,我们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就显的非常迫切了。
当前,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和能否做到学有所用是衡量我们的办学水平高低和办学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
二、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是全国经济增长较快、发展较好的省份之一,其外贸经济的发展更是迅速。2007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1226.2亿美元,其中出口752.4亿美元,进口473.7亿美元。2008年1-10月,山东省进出口总额13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额780亿美元,增长29.7%;进口额564亿美元,增长47.4%。新设外资企业1247家,合同外资76.7亿美元,实际外资6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4%。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调查了山东省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10家,其中大型国有企业1家,大型私营企业1家,中小型私营企业8家,人才市场2家(青岛人才市场和潍坊人才市场)。山东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如下: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山东省,尤其是半岛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势头强劲,该地区的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数量多,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在这种发展势头下,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巨大。例如2008年2月19日召开的潍坊市人才招聘会上,潍坊市进出口有限公司、潍坊鲁锦进出口有限公司、潍坊大申进出口有限公司、潍坊市海容进出口有限公司等要人都不少,但符合条件的却不多,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外,有的还要求英语必须达到六级以上。
据潍坊市人才服务中心统计,随着潍坊市对外贸易的日益活跃,外贸行业发展迅速,对高质量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按目前的发展速度,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两倍。按每家新增企业仅需10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5年内这方面人才就需要180万人。
(二)岗位需求情况分析
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是出口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四项工作,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4%、36%、22%、18%。而据潍坊市人才市场统计显示,近年来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外销、单证、报关等基础性岗位上,由于需求数量增加快,已明显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首先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通过调查,企业对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
(三)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1.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
企业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人员更要能够熟练运用英语。
2.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
外贸业务涉及海关、物流等方方面面,且每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外贸企业必须灵敏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同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3.较强的营销能力
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仅仅能说英语,能翻译文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有的企业还希望你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4.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调查中,企业都谈到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毕业生离职带走客户资源、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使他们对这方面特别看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通过对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开展调查,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课程建设,开发3-5门的核心“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以课程内容能够在企业进行能力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行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在完成项目过程得到思维拓展的训练。
(二)强化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等院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国际贸易专业由于涉外性强,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因此特别适合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一、大二开设的英语课时已达到200多节,10多个学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开设双语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我院国贸专业已经开设了《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商务谈判》四门双语课程,计划以后再将《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贸易实务》开展起来。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实践教学采取企业实习和实验室模拟实习两种方式。
一是与外贸公司企业的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传统的外贸公司和大企业改制,单纯依赖大公司大企业很难解决实习基地问题,积极与一些民营外贸公司企业合作,不但可以为国贸专业学生实习提供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还有可能为学生找到更多的就业渠道。
二是对于现场教学困难的课程,可以采用实验室的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我院近几年加强了专业实验室建设,建成了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中心。学生通过虚拟操作或角色扮演,便能亲身经历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流程及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还应定期聘请一些在外贸行业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讲座,传授他们在外贸行业的成功经验。
(四)两证多书
从调查来看,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约为60%,而外贸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约为70-90%,有的甚至到达100%。而且,有些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但是到职业学校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如外销员、报关员)后就容易找到工作。因此,结合当前社会上对急需的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报验员和单证员的人才需求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导和培训,使其毕业时能够获得两证多书(毕业证+学位证+职业资格证书)。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克春,冯军,任志宇.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赵银德,屠立峰.高校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04年11期
[3]寻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5年03期
[关键词]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人才培养;就业市场
[DOI]10.13939/ki.zgsc.2016.01.051
1 国际贸易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
在新世纪,我国外贸呈现新的特点,如进出口对外贸易增长稳定,仍保持上升趋势。从总体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在稳定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大大促进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
通过跨国企业反馈信息得知,当前国际贸易类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并非让他们十分满意,对外贸易企业寄希望于国际贸易类人才的高素质培养,很多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需求不仅要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关的实务操作经验,单一型的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复合型的人才日渐成为发展趋势。所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就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通过金融深化的杠杆作用最终起到增加就业的作用。不仅直接地增加了国际贸易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间接地实现了资金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我们更需要大批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来加强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开发国际市场。
2 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界定
2.1 扎实的英语功底
商务英语是处理国际对外贸易的通用语言,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要灵活掌握英语交际技巧,具备优秀的听、说、读、写外语能力,无论是书面表达能力还是口语谈判能力,要具备优秀的英语应用能力。
2.2 全面的知识架构
国际贸易人才要熟悉法律,必须要有基本的贸易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做铺垫,必须掌握熟练的对外贸易等进出口业务操作,要通晓国内外贸易规则政策,具有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要成为具备国际贸易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3 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当代社会是再学习和再塑造的大讲堂,在社会这个领域,每一位大学生还需学习很多生存技能来适应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大学校园所学到的仅仅是有限的专业知识,其他的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要在大社会中去获取。只有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看待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才能与时俱进,拥有终身学习的机会。
2.4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
首先,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要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干扰。其次,面对日新月异的贸易环境,人们需要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由于国际贸易本身的双重性,它不仅隶属于经济范畴,也是国家涉外活动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人才要充分认识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作用,在对外交往中坚守我国的政治信仰和方针政策。
3 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不足
3.1 与社会环境和需求脱节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缺乏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联系,在市场对贸易人才供求紧张时,要增加招收专业人才的数量,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
3.2 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专业知识塑造有待丰富
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拓宽其知识结构,在教育范围上要涉猎经济、政治、法律、国际礼仪风俗等。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要通晓贸易对象国家的法律制度、政治经济政策及发展现状,这样有助于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高校要革新教学方法,要再度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强调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3.3 国际贸易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校园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素养,但由于高校地域的禁锢,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再提高。当该专业的毕业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后,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经历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在最终毕业考核或平时考核中,仅通过单方评价与考核评定学生的实际操作贸易技能,这不但不具说服力,也无法考评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3.4 国际贸易人才的素质有待全面化
首先,国际贸易人才的高素质取决于创新、沟通、知识、道德等多方面全面的整合。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的创新力和沟通力尚显不足。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跨国公司能够实现就业要求,一旦开始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便显现出创新能力偏低的现状,这也间接反映出他们个人价值有待提升,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其次,在面对各对外贸易国的贸易活动时,他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宏观了解,致使跨国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出现鸿沟。最后,沟通和团队能力协作的低水平,使国际贸易的实务工作者在处理贸易活动时捉襟见肘。因此,要通过不断锻炼,改善人际沟通能力,多接触多融入国际贸易环境。
4 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对策
4.1 加强业务能力及专业知识的提升,建立高素质专业储备队伍 首先,业务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和商务英语领域。从跨国公司的信息反馈中,我们得知,贸易人才的实务操作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显性特征之一,他们要熟悉国际商务贸易流程和具体的操作业务。其次,要注重扎实贸易人才的英语基础,外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贸易人才的工作效率。各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提高,特别关注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能直接与外商进行简单的贸易磋商并签订合同。但需特别注意的是,要处理好加强英语听说与学生考取专业任职资格证之间的关系,以“考证”为重点。他们不仅应把英语当作一项基本技能来进行学习与提高,还应把英语融入其生活交际圈,让自身尽快融入贸易大环境。
4.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操作能力强的团队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关键。当毕业生走出校园后,社会和企业看重的不光是他们的学历水平,更注重其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纸上谈兵,要依靠社会实践教学,一方面,学校要开设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体会到国际贸易实践的业务流程;另一方面,等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边工作边实践学习。在此,我们强调的是学校所进行的实践性培养方式。
4.3 内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人才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企业在引进人才时,更注重人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包括忠于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讲求信誉的诚信精神、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职业道德水平不仅会影响工作招聘的难易,更主要的是会影响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研究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对策是解决当前国际贸易人才紧缺的关键。通过多方协力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文婷.浅析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取向[J].中国集体经济,2015(2).
关键词:课程体系;模块培养;实践技能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在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时,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更重素质和能力,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建构政法学院应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都要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其一,必须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长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随机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认为他们来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经常更换职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的具体知识技能要求,而且也要关注其日后择业所需。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其二,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从调查资料来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约为60%,而外贸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约为70~90%,有的甚至到达100%。而且,有些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但是到职业学校获得技能证书(如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后就容易找到工作。根据近百家进出口企业的网上招聘要求来看,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约有76%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这说明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应教给学生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加强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态度的教育,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其三,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其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和技术持续迅猛发展,这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技术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
中国目前正处于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中国加入WTO及国家对个人从事外贸业务的管制放开,对外贸易获得迅速发展,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1.6万亿美元,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在迅速扩大的同时,岗位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四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培养目标的建构。正确定位国际贸易专业(报关)培养目标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贸行业岗位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可以将国际贸易专业(报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贸行业第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也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就业竞争力强,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就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我国重视对外关系,与多个国家实现了经济往来,对外贸易成为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纽带。随着我国经济实体的不断壮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型人才极为短缺,为了更好的满足国际经济的需求,高校应以此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就业前景做好规划。目前,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面还有所欠缺,要采取措施予以完善。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概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大学专业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国际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流程、政策等内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的国际贸易关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课程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融合,要求专业人才要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和国际贸易的分析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是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在高职专科、本科都有专业设置,可见教育对国际贸易型人才的重视。
二、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实践操作机会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中,要具备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2]。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像商务单证的制作、国际市场的分析等课程内容,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且缺乏实践条件,不能激发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就业中占取先机,是教学模式落后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对英语教学不重视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精力大都集中于对经济类课程上,而忽视了对英语的学习,导致英语水平不高,尤其是商务英语口语。该专业所开展的英语教学,大都以听、读、写为主,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小,也是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致命伤,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英语商务谈判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就业意味着迈向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会对未来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必须谨慎选择。为了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3]。其一,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意愿和个人需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的积累专业经验。其二,对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结合职位需求和岗位的特点,充分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应的培养出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2.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保持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且国际经济类知识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倡创设情境式教学,模拟相关的国际贸易情境来增强学生的课程实训,要求学生能将书本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转变到实际的应用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而言,商务谈判是关键的一环,对整个贸易协定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4]。教师可以设定商务谈判的情境,让学生分别代表中美两国双方谈判代表,针对我国出口服装贸易进行谈判,双方对商品的详情、价格、运输、关税等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从中体会谈判所蕴含的智慧,为学生就业积累经验。
3.建立课程实践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操作平台
为了更好的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性人才,应建立课程实践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操作平台,做好就业前的国际贸易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的一体化,对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商务谈判、外贸制单、外贸跟单、租船订舱、报关报检是外贸中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实践基地对这些内容进行训练,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提前预热[5]。
4.加强英语师资力量建设,加大英语课程教学力度
英语是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基础,应重视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加强英语师资力量建设,加大英语课程教学力度。国际交流要具备沟通工具,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与合作伙伴进行正常的口语对话。作为英语教师,应意识到在国际环境中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将英语口语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提倡采用小组合作、创设情境等模式开展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将职场英语与商务英语紧密结合,增强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德云,艾莹莹.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107-110.
[2]崔鸽.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86-188.
[3]张裕晨.基于就业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1:94.
[4]黄芸.就业导向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文学教育(中),2012,08:44-45.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84-01
根据不同人才的市场定位,独立学院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遵循教学规律,依照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突出强化实践环节及技能培训,使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具有很强的实践、实际操作能力,对此,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一、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相对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应用型经贸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有:一是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不足;二是实践教学体系混乱,甚至有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三是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基地建设的内涵有待深化;四是校外实习效果不明显;五是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度不高,普遍存在选题过大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一)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依据
以外贸交易、结算和外贸公司管理和运营为核心能力,以理论和实务紧密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为鲜明特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根本。在改革过程中注重教学体系的实践性,包括基本素质类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安排贯穿大学四年的全过程,让学生能不间断地获得实践教学的机会,确保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修订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制订专业培养计划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是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也不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型教育,而是要培养介于职业型和研究型之间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强实践、善实务、知工艺、能创新”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能力、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能力、对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的领悟能力和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为此,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指导方针,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课程设置应与就业相结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际贸易人才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通过调整与修订培养方案,科学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达到突出实践教学地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预期目标。
(三)丰富实践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1.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通过采用多种外贸模拟软件,每个参与虚拟贸易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学生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2.强化场景模拟和角色模拟。
3.教学实践和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比如,将教学模拟和开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通过举办国际贸易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有效防止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4.将考证融入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以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实施“双证”制度,即学校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在毕业时能拿到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岗位资格考试更具体地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方向,其侧重都是从业务的需要出发,整合各个相关科目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经验。独立学院可尝试鼓励引导他们参加相关证书考试,并且推行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挂钩的方式,与学分挂钩,或资格证书与课程成绩挂钩,以鼓励在校学生获取各种技术资格证书,有助于在校生毕业后持证上岗,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不仅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巩固所学专业课,提高综合能力。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过程中学生加强了系统的技术操作训练和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这种实战演习性的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接触到国际贸易实务,对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从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和实习基地在建立实习协议时要明确以下内容:可接受实习的学生数;实习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学校和实习基地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通过明确协议内容可使学校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尽量多给学生创造实习机会。而实习基地也不会因接受学生实习产生困扰。只有使学校和实习单位都能从实习基地的建设中互惠互利,才能使实习基地的建设得以长久地深入发展。
(五)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首先,要改变在引进师资时的“唯文凭论”和“唯学位论”,要尽量引进具有外贸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其次,鼓励本专业教师到实际外贸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并考取专业职称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再次,学院也应大力支持教师进修或继续深造,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聘请外贸公司、银行、海关等对外贸易相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 柯宗俊.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2009(4).
关键词:贸易利益分配;静态利益;动态利益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31日
据商务部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9,727.61亿美元,增速34.7%,其中出口总额15,779.32亿美元,增速31.3%,进口总额13,948.29亿美元,增速38.7%,贸易顺差达到1,831.04亿美元。而近两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将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继续增长态势,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利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工作重点。
一、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概述
关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分为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两类。
所谓静态利益,是指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比较利益:即一国通过国际贸易能以相同的代价获得比贸易前更多的产品,或者以更低的代价获得与贸易前相同的产品。静态利益是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
所谓动态利益,是指由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由于要素流动以及中间产品贸易具有知识、技术等溢出效应强的特点,会给贸易国带来巨大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就业增加等动态利益。动态利益是开展国际贸易后,对贸易双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影响。国际贸易对贸易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其动态利益上。
二、国际贸易静态利益分析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的由来在于各国拥有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或产品,进而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资源或产品的交换,实现较之本国封闭经济下更多的社会福利。因此,理论上认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使得无论是先进的发达国家还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均衡利益。但实际上,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产生的国际贸易利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却并不平衡。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比封闭状态下本国单独生产时更多的产品,但由于工业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改善的不同,发达国家占有的比例更高;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在成本上的绝对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在成本上的绝对劣势,发达国家只需付出较小成本的产品就可换取到发展中国家较多成本的产品。或者说,发达国家用较少的资源就能换取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资源。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加工贸易和外资介入使得发展中东道国的贸易利益更加复杂化,传统理论上的出口产品价值的完全国内分配被打破,参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形式。而且,由于发展中东道国在技术、知识产权、产品品牌上的局部劣势,导致其在利益分配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例如,在利用发展中东道国资源要素进行生产时,除了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外还从母国或者是从第三方国家进口中间产品,生产的产品既可以在产品加工地销售,也可以返回母国或者是出口到其他国家。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出口收益的利益分配主体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在前面描述的情况中,参与该贸易利益分配的主体就包括中间产品、零部件出口国、技术等许可国、投资国、出口国等的企业和国家。在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具有发达国家背景的跨国公司居于主导地位,跨国公司利用资本控制和全球垄断性采购,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其全球生产体系中来,并利用其优势地位,获取最大的生产和贸易利益,从而挤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在付出大量自然资源、人力成本和承受由大量加工生产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巨额代价下,仅获得了很少的静态贸易利益。
同时,许多发达国家有一种趋势:通过实施以损害从别国的进口为手段的保护贸易主义,来保护国内就业和相关产业。发达国家特别针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产品渗入发达国家市场后,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那些领域,使用进口限制、提高关税、反倾销和技术壁垒等手段,减少和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所得。
三、国际贸易动态利益分析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只考虑贸易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直接获得的利益,而忽视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间接利益,难以全面说明贸易国的贸易所得。二战后,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国际贸易正在对各贸易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动态贸易利益已成为各国特别是欠发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着眼点。尤其在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发展国际贸易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水平、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一)国际贸易提升就业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任何一个从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从农村释放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市里的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也被释放出来。国际贸易的开展为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中国家,在获得就业人口的增加的同时,还使人力资源具有更多的择业机会,获得了就业质量的提升。同时,外资企业为国际化经营的需要,通常会提供比国内企业更多的培训机会,有的外资企业还拥有自己的常设培训中心。外资企业为其员工提供更多机会到国外学习母公司和其合作公司进行在职培训,以掌握公司统一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管理经验。在外资企业中受过培训的员工及管理者通过企业间的流动及国内的人际交流,把外资企业中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营规范、技术知识、产品质量要求等扩散到发展中国家的各个产业中,起到更新国民职业观念,提高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作用。
(二)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在知识经济和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国际贸易往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信息技术的传播日益加强,由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带来的技术扩散也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的交流、扩散与创新,从而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研究显示,通过国际贸易的技术扩散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是传导效应。越是开放的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从其他国家学到先进技术的机会就越大;其次是干中学效应。通过出口,企业可以获得国外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企业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改变产品结构,促进企业创新和学习新技术;再次是示范效应。在国际市场中,通过对新产品进行演示以及对用户进行技术培训,容易使其他企业得到新产品的相关信息,同时也了解市场需求,而通过技术扩散进行学习、模仿和创新,可以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开发出相似的产品;最后是竞争效应。即出口部门迫于国际市场压力而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出口产业新技术的扩散效应,又会在其他非出口产业中产生连锁反应,最后使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
(三)国际贸易推动产业升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加工贸易不仅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推动了国内的产业升级。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是世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反映,因此,国际贸易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进提供信号和方向。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可以吸纳来自先进国家转移过来的已经成熟的产品和产业,从而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步伐。新产品的生产一般开始于某个发达国家,该国最初就垄断了这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随着其他发达国家市场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定型化,这些国家将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地和出口供应商。当该产品在全世界已被广泛了解,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时,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取达国家成为主要的生产地和出口商。
(四)国际贸易有助于制度创新。制度落后和不健全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块绊脚石。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在发展中国家,尽管贫困,但人们仍然满足于既定的制度安排,无意或无力改变现行制度。外部因素的引入和冲击对于制度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开展国际贸易是引入外部因素的基本途径。尤其是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制度主要发源于发达国家,这些现代经济制度主要通过贸易的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另外,贸易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制度变革的示范效应和国际竞争压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创新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四、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利益的建议
(一)提高劳动密集型生产规模与质量,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环节,在国际利益分配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获得较少的静态利益。就短期来看,我国还无法摆脱劳动密集型环节生产的国际分工,因此我国应该从改进劳动密集型生产入手提升我国的贸易静态利益。我国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可以通过扩大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进而能够获得生产规模效应,企业能获得较强的制造能力和较高的收入,甚至能成为国际大企业或跨国企业;第二,在密集型劳动中做出优势和特色来,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加工组装环节虽然不能形成产品的品牌,但是可以通过一流的加工质量、迅捷的交货速度、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较快适应能力以及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反应等形成加工组装的无形品牌,这种品牌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制造竞争力,对寻求代工的外包公司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果我国在制造环节具备了突出的竞争优势,那么在代工的合约谈判中,就具有一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价格的博弈和代工方的博弈中,就会获得比一般的加工方更高的代工费用,从而提高了价值链分工中的静态贸易利益。
我国的对外贸易虽然以劳动密集型环节起步,但不能永久固化在这一环节,必须逐渐积累和创造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条件,逐步实现中高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的专业化,获取更大贸易利益。我国要实现在价值链分工中从劳动密集型、向低技术密集型、中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的递升和转换,必须要从国家全局出发,采取统筹措施和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进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以获取更多的贸易静态利益。
(二)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中国虽人力资源丰富,但同时人力资本十分匮乏,特别是职业技能人才匮乏,由于劳动力素质差,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这已严重影响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应该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增加人力资源培育和储备。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利用优惠的待遇来吸引国外的高精尖人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我国一方面要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国内的科研机构要尽快改革科研体制,加强产学研的互助合作,促进科研机构的企业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对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可以利用政府力量,划拨财政专项资金,建立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进行集中攻关,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利益,通过谋求技术扩散的收益获得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扩大出口,通过贸易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即创新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制度重新安排或制度结构的重新调整。完善的制度不仅能够吸引外资进入,招揽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而且能够提高贸易的便利性,节约各种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在制度创新中,我国应该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吸取和利用他们制度变迁的经验和教训,模仿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度、规则,建立和完善经济体系,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同时,在制度改革过程中,要重视各利益集团的影响,做好利益补偿和利益平衡,避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克服制度后发劣势。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真.国际贸易利益中的“马太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1.
[关键词]理工科;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外贸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137-0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外贸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传统的外贸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一些外贸企业主动选择在国外设立分公司,为客户提供“零距离”的服务。企业对外贸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外贸的专业人才。大量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对具有工科背景外贸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多,因此培养“理工科+外贸”型人才既能满足企业对复合型外贸人才的现实需求,也符合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大约有700余所,其中包括许多理工类院校。 对于此类院校而言, 培养“理工科+外贸”复合型人才, 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形成办学特色, 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实选择。
一、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从事科学理论研究还是从事实际工作,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都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如何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量学者对此作了有益探讨。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外贸企业占主导地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比较单一,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也较少,因此探讨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文献较少。随着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需要大量应用型外贸专业人才,国内学者们开始关注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赵银德,屠立锋(2004)主要论述了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必要性和必须坚持的原则。高国珍(2006)指出了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必要性、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特征和培养思路。朱红琼(2007)提出“经贸+双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陈海波,刘洁(2009)主要基于江苏大学2009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用人单位提出的能力要求,提出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建议。陈春玲(2009)主要研究了双语教学对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重要作用。杨洪强,齐宏伟(2008)则主要提出了当前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面临的困境。罗俊霞,金泽虎(2010)重点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谈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思路。
从研究文献看,国内对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比较单一,对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定位于英语能力和实际技能提升等方面,主要强调双语教学和实践课程改革;从实践来看,主要还是侧重于国际贸易人才英语技能的提升,典型的如倾向于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合作“2+2”办学、双语教学等,而这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同质化,同时也不能满足我国外经贸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理工科+外贸”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1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单一型、技术型人才”转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构建“理工科+外贸”复合型人才模式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高水平创新复合型人才,对理工科复合型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其主要原因是理工科复合型人才具有创新性、能将多种知识素质相结合、善于合作与借鉴。特别是具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理工科复合型人才,其在知识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创新复合、能力复合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从而具备较强的综合及创新能力。“理工科+外贸”复合型人才由于其所具有的国际化思维模式和理工科背景,能够快速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加快我国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2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直接开展进出口业务,他们更倾向于招聘有理工科背景外贸人才。通过在某招聘网站上进行检索发现,某电子有限公司招聘的国际贸易岗位要求国际贸易专业或者电子、自动化专业,特别强调具备电表、仪表相关知识者优先;某机械企业招聘的国际贸易岗位则要求具有机械专业背景;某化工有限公司则要求化学、食品、生物或制药类相关专业等。从这些企业外贸人才招聘的趋势看,企业对具有行业背景外贸人才的需求较大。
3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
根据教育部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接受各类高等教育总人数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局面,因此学校必须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培养复合型人才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人才培养的热点。一方面,培养“理工科+外贸”复合型人才有助于完善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据一项对某校理工科专业300名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学习外贸类课程选择“非常有兴趣”的占 601%,“有兴趣的”占 302%,这表明理工科学生有着强烈学习外贸知识的愿望。在就业选择上,选择“愿意跨专业”就业的学生占57%,在选择“愿意跨专业就业”的学生中,80%学生选择了经管类工作,1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工作。
三、“理工科+外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2+1+1”试验班培养模式
“理工科+外贸”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应坚持强化理工科基础知识、突出外语和外贸专业技能、基础牢固、重应用、交叉融合专业知识,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并优化培养模式。结合学科专业设置特点,采用国际经济与贸易“2+1+1”试验班培养模式。改变以往的主辅修培养模式,单独招生,单独成立班级,在授课方面,国际贸易方向的课程都采取小班化、单独授课模式。具体操作中可在第二学年结束时,面向理工科学生成立英语基础较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实验班。在第三学年,实行交叉培养,开设既有理工科课程又有国际贸易方向的基础课程,第四学年专门进行国际贸易方向学习。学生毕业时,如果满足相应的学分要求则授予理工科学士学位,同时授予经济学第二学士学位。
2课程模块设置
“理工+外贸”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既懂技术又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外贸人才。课程体系设置既要包括理工科专业课程又需要涵盖国际贸易方向课程。
在课程安排上,第一、第二学年的课程设置主要是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第三学年的课程设置采取交叉培养的模式,包括理工科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国际贸易方向基础课程设置。国际贸易方向的课程主要是经济学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等;第四学年集中学习国际贸易方向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实践。
3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及综合训练的设置
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侧重实际应用能力环节,具体操作方面需要参考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建议。国际贸易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则主要侧重于国际贸易实践能力的提升。建成开放式国际贸易综合课程设计平台,以满足培养理工科学生国际贸易实践能力的需求。
“理工科+外贸”试验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主辅修及第二学位的显著区别在于:试验班所采用的课程体系不是两个专业教学计划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有机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通过科学设置,更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融合, 强化学生的复合型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具优势, 更能培育出具有专业差异化优势、与国际接轨的高级复合型对外经贸人才。
[参考文献]
[1]白玲,邓玮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3)
[2]程良龙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09(2)
[3]高国珍构建复合型国际商贸人才的培养模式[J]经济师,2006(7)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实践教学 改革措施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朝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迅猛发展,新的形势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真正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经营权放开,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基本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高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坚持实践教学,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教学体系的实用性,专业知识的通融性。
三、《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学科,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2.缺乏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场所。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根本没有配套的实训室,有的甚至连多媒体教学都未能实现。
3.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机会少。
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致使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前根本不清楚具体的国际贸易工作会涉及哪些方面。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4.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他们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但是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种从“书本到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四、《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选择合适的教材,制定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计划。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计划。
2.推行“双证”教育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
校内模拟实训是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建立实验室、模拟国际贸易博览会、模拟公司等,以相应的软件作为支撑,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以及实际单据的填写、谈判会涉及和应注意的问题,等等。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及全套进出口业务的空白单证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专业国际贸易软件或其他EDI软件,在网上模拟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各种单证,对进出口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海关、税务、保险公司和银行等角色,体会外贸实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大大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工作能很快上手,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原理,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和模拟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利用企业优势,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单位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由教师和外贸专业人员联合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实际业务过程的艰辛,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外贸、外企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或给学生举办讲座,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使教学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凤珍.浅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定位[J].辽宁高职学报,2004,(4).
[2]廖万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2).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冉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之创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4).
(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的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国际贸易有利于世界上不同产品的交换,丰富我国国内市场消费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国民不同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国际贸易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在中国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我国就业率的提高。国际贸易也会使全球不同的文化及价值进行沟通交流,使人民可以学习到多元化的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
(二)国际贸易对企业的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的最重要主体就是企业,企业是沟通国际贸易的桥梁和载体。通过国际贸易,企?I可以在全球寻找最佳的公司地址、最佳的原料产地、最佳的产品市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让生产要素在全球更好地自由流通和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学习和引进其他国家优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国际贸易中,每一个企业不仅要跟国内的企业竞争、还要跟国外的企业进行竞争,这样的话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有利于企业的自我完善,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也从整体上提升整个国家的企业竞争力、优化整个国家企业的结构。
(三)国际贸易对国家的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是一国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贸易往来。国际贸易有利于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国际贸易使全球成为一个市场,可以使贸易自由的往来,可以自由地交换所需生产要素和产品,可以优势互补、资源配置,可以加速国内过剩物资的外销,同时可以进口国内缺乏的产品。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全球各国生产要素自由地流向更有价值的地方,可以促使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更合理地配置,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价值,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国际贸易,国家还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比如海关的进口关税等税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国际联系,有利于国家间关系更加密切,有利于促进经济地发展。同时,通过国际贸易还可以传播不同的文化及价值,有利于文化多元化,有利于拓宽国民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可以进行中华民族的文化输出,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背景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经济贸易在全球各国进行发展,生产要素也通过全球市场进行自由流通和配置,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是全球所有的企业,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也是全球化的市场。而全球经济也从原来的单一模式变为多元模式,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比如欧盟经济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说明了全球化经济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贸易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些都是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这也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国际贸易新形势,我国对外贸易既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新形势背景下,国家制定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政策方针,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
三、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自由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各国的生产要素流通更加自由,生产要素会自由地流向最需要它、最有价值的地方,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全球资源的配置效率及使用率。国际贸易的对象和主体范围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不仅局限于实物产品,而是同时拓展到服务、技术、投资等方面,而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跨国企业也越来越多,从而促使国际贸易更加自由化。
(二)全球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也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借鉴,引进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优化企业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通过全球化市场,寻找最佳的生产产地、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分享全球的市场,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占领最有优势的市场,扩大自己的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地优化内部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有利于优化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国际贸易全球化地发展。
(三)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也逐渐转换为以计算机及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发展模式,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促进国际贸易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与商业合作伙伴及客户更好地联系,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网络式实验课程 实验教学 外贸流程
实验教学是本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创新性,它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要适应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的变化,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更要掌握包括谈判、磋商、进出口预算、跟单在内的外贸从业能力。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许多基础课、专业课都设有实验教学环节。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概述
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运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的方法,配合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验证并巩固课堂讲授的定理、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学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结构;第二,学习基本的实验技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外贸从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要。
目前全国高校中的国贸专业点约有700多个,主要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一些院校的英语专业中也开设了国际贸易及国际商务方向。尽管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实践教学部分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南京世格公司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的实验教学。这些实验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课程内容的单一、课程体系的不完整、不规范严重制约着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必须尽快整合现有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国际贸易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基于这两个目的,首先应当以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选择合理的实验课程,形成相互衔接的,富有逻辑性的实验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其次,按照外贸行业相关岗位的要求和本科学校学生的主要就业取向,选择实用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国际贸易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外贸流程、岗位要求两条主线为依据。下面将具体阐述这“两条主线”。
1.横向主线――外贸流程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熟练、完整掌握一笔外贸业务的流程并能独立、正确地完成外贸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然而,外贸业务的整个过程是非常繁琐的,在实际教学中,外贸业务流程会涉及许多门不同的课程,如何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实验课程更好的把繁杂的贸易流程掌握起来,关键在于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按照外贸业务环节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选择相应的实验课程,循序渐进的开设,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外贸流程形成理性的认识,建立起良好的逻辑关系,从而确保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有条不紊的处理繁杂的交易,减少诸如“漏保”、“交单延误”等工作失误的发生。
一般而言,一笔国际贸易的开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市场调研、贸易磋商、签订合同以及履行合同。因此相应的课程安排在时间顺序上应该遵循此外贸流程,方便学生掌握。
2.纵向主线――综合素质形成过程
2.1普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与目标
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的目标定位上同样有着“突出特色”的需要。近几年,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普通高校的生源受到了来自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竞争,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与投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广泛认可。总之,职业院校的突出特色就是“应用性与实践性”。如今,为了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普通高校的教育也纷纷向“应用性与实践性”方向转型,为了不与高等职业院校形成盲目竞争、人才培养重复的局面,普通高校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有别于职业院校,各高校应针对自身所处的地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较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普通高等院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更加偏重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升。既能适应基层工作岗位对于基本技能的需要,又能迅速从基层岗位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骨干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2.2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验课程纵向分类主线
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绝不是简单的几门课程的开设就能实现的,因此从纵向来看,国际贸易实验课程体系还应遵循综合素质形成的过程,按照认知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综合素质提升三个阶段,针对课程的特点与性质,按照课程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的不同将不同课程甚至同一门课程的实验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实验形式,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升,实现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实验课程从纵向来看,依然要分为:认知实验、从业技能培养实验、综合素质提升实验三个阶段,按照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
三、国际贸易专业网络式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综合外贸业务流程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国际贸易专业的实验课程应该在时间上遵循外贸业务流程的“横向主线”,在学习的深入程度上应该遵循综合素质形成过程的“纵向主线”,共同形成“网络式”实验课程体系。
1.“横向主线”的实验课程选择
1.1市场调研阶段。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不同,目标市场与交易商往往分处不同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因此目标市场的选择必须谨慎。一笔交易的良好开端应该建立在前期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从而减少后续交易环节的风险,为交易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以及行情预测的基本理论常识。
1.2贸易磋商阶段。
这一阶段是交易双方就主要的贸易条件讨价还价的过程,如何与对手谈判、沟通直接影响交易的达成。所以这一阶段一方面要求学生懂得基本的商务谈判的技巧与艺术,在谈判过程中既要维护本企业的利益,又能赢得谈判对手的尊敬,为持久的业务关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英文与外商进行面对面或者函电交流。
1.3签订合同阶段。
在国际贸易中,当交易一方提出发盘,交易的另一方作出接受之后,买卖双方之间即达成买卖合同关系。但是为了明确双方的交易,买卖双方一般还要在交易磋商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合同或确认书将双方的责任、权利及各项交易条件明文规定下来,经买卖双方签字后,就成为约束双方的法律文件。在实践中,不管是出口商还是进口商,缮制外贸合同都几乎是最经常的工作,外贸合同如果出现纰漏,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学生熟知外贸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外贸合同的常用条款,能够熟练的用英文缮制外贸合同。
1.4履约阶段。
合同签订后,正式进入履约阶段,以出口为例,一般而言,这一阶段又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联系工厂备货、托运、报关、报检、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实践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伴随着相应的外贸单据的流转,履约阶段是外贸业务的关键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外贸流程中存在的各种单据,具有准确、及时制单并跟单的能力。
鉴于以上各外贸环节对学生知识储备以及能力的要求,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本着提高学生实务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课程:
2.纵向分类的实验课程与实验目的
2.1认知实验
此类实验课程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背景、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以及各个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行业的从业热情。基于此目标,该阶段的课程应该包括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国际运输与保险、外贸单证。
2.2从业技能培养实验
这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基层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包括与外商进行贸易磋商、审单制单、报关与报检、结算等相关技能。该阶段的课程应该包括:外贸函电、外贸跟单、外贸口语、报关与报检实务等。
2.3综合素质提升实验
如果说前面两类实验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铺垫,综合素质提升实验则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具体来说,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英文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
国际贸易市场的拓展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英文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英语的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外贸磋商谈判的效果以及营销策划的正常开展,这同时也是本科院校培养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第二,外贸业务综合掌控能力。
一笔外贸业务从磋商到结算一般要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间隔内,业务进度的跟进、与客户的沟通、市场行情的变化、货币汇率的变化都需要外贸从业人员对外贸业务的整体进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针对随时发生的突发状况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与处理。
第三,WTO框架下贸易纠纷的应对能力。
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商务部等政府部门还是外贸企业都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在应对这些频繁发生的国际官司过程中,既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贸易惯例,又熟知国际诉讼程序的国际贸易高级专业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我国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掣肘。因此,作为外贸从业人员,针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大趋势,如何快速有效的应对贸易摩擦与纠纷,帮助企业摆脱贸易摩擦的困扰,维护企业利益是外贸高级人才必备的能力。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能力的需要,该阶段的课程应该包括:外贸流程综合实验、商务英语谈判实训、商务英语写作、世贸组织案例分析与解读。
根据上述横向、纵向两条主线,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付洪良.王永龙.姜书竹.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块的重构.对外经贸实务.2009.07:93―95
[2]李洪.惠丰廷.朱军.厉珍珍.地方性高校学生能力导向的国贸实验体系建设.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06:143-146
[3]刘娟.关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建设的思考.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75-76